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5 17:13: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政治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生活元素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401

在当前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成为广大政治教师的共识。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对整个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活元素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感知感悟,离不开生活因素的影响,将这些因素融入教学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生活元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1.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来自于生活。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为了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

2.高中政治教学阐述的道理需要生活来验证。高中生在政治教学中掌握的一些政治、经济常识具有抽象性,将生活因素融入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来验证这些知识的正确性,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提升过程,也是一次内化吸收过程。

3.高中政治教学需要生活元素来丰富和完善。单纯凭教师口头说教的政治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有限,难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对此,广大教师要重视将一些生活元素引入政治教学之中,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二、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将生活元素充分融入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生活元素的作用,使其与政治教学的具体流程紧密结合起来。

1.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政治教材中所讲述的许多知识和规律,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就有着具体的运用或显示。将这些案例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研究事物、总结提炼规律的能力。例如本地区在大蒜种植方面,近几年发生了一个过山车式的变化,大蒜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6.5元/千克,最低的时候只有0.6元/千克,相差接近11倍,而这样的现象恰恰是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因素的生动体现。对此,笔者引导学生从市场供求关系着手,深刻理解这一现象及其背后蕴含的规律,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补充生动的生活素材,可以让学生对政治教材的理解更接地气。

2.营造生活氛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些内容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只要教师结合生活因素进行环境氛围的烘托,就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些内容。在《消费及其类型》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从众消费、攀比消费、求异消费等进行分析,认识其不正确、不科学之处外,还要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运用,让学生感受到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消费的必要性。在适度消费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特别是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让学生对保持适度消费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举个简单例子,你可以按揭分期付款消费,但每个月所还的贷款以不影响基本生活和日常需要为前提,不能还了贷款之后所剩无几。连吃饭都有问题还开着一辆豪车,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就让学生以浅显明了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活跃课堂氛围。政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只是他们不清楚或是没有关注而已。教师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要充分指导学生发掘相关的生活元素,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教学中,有学生认为,经济全球化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用品、家庭生活用品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哪些和外国产品有联系,哪些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交易。例如我们戴着一K产自日本的手表,我们家里用的是一款美国品牌的电饭煲,我们的父母用的是韩国产的三星牌手机等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这些具体表现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带来的显著影响。这样课堂教学的氛围就变得热烈起来,有助于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2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设计;主体;主导;反思

G633.2

设计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好像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筛选、提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养成辩证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的阐述、总结,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渗透在每一节课之中,存在于我们与学生交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一、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把握新的高中政治课程的性质。 我们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主要应明确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我们把握新课程性质,必须准确把握课程的功能定位,既要在学科系统中把握,又要在德育系统中把握。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进行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容的教育,其中突出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高中政治课提出了五个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一是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三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四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五是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追求。课程理念体现了对课程理想的追求,它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课程框架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有关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建议,都来自课程理念。

三、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要引导学生按照社会的要求,围绕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学习,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方向的把握上,要发挥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握、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任务的分配、进程的安排、形式的选择、进程的控制、结果的评价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实施新课标,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能片面地夸大,更不能忽视。同时,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渗透和体现了教师教学思想和个人风格,也体现了教师个人智慧。此外,教学活动也不是游离于教师之外的单纯的学生活动。在学习中,教师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讲授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对一些偏离主题的观点、看法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辩论中,调节和疏导学生因争辩而产生的矛盾,在活动中,采用多种方 式,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会调查中,帮助学生解决具体操作中的困难等等。

四、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依然是“满堂灌”、“全包办”,不肯从主角的位Z上退下来,二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至徒有气氛热烈、活动充分的形式,却脱离了教学任务,费时且低效。这都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片面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要以尊重、信任、宽容的情感对待学生。

五、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注重教学设计、情境创设和搞好课后反思。情境式教学要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不单是指课堂中学生的演示、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等活动,也不单纯是指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更不单纯是指相对于必修课、选修课而言的活动课。课后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亮点”、“得意”之作记录在案,让自己在今后在教学中参考使用。或者将“败笔”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吸取的教训。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映华 浅议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大观周刊》2012

[2]丁春娟 高中政治教学中“价值分析”的价值及其生成《教书育人》2014

[3]游波 探讨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中外交流》2015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探究 教学设计 教学有效性

《政治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政治学习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教学政治活动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 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好课程标准,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商榷。

一、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发挥烘托课堂教学的作用

以什么形式处理课堂探究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课堂探究的内容来决定,而课堂讨论活动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换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对问题深刻认识,是学生之问相互学习,培养互助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所以对那些符合教学需要,又具有时代性的课堂探究内容,通过课堂讨论恰当巧妙的进行设计,不仪能利于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对课堂的教学气氛起到烘托的作用。

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课堂探究做为课堂讨论教学活动做设计,比如是自由讨论,还是分组讨论,足重新拟定问题还是用教材上设计好的问题,教师要心中有数,一旦出现讨论方向与预想不一致的情况,教师要做好引导。比如:在讲《经济生活》第16页,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一节的课堂探究“20世纪9O年代,牛蒡这种中药的收购价曾经达到每千克15元,大的利润促使许多药农一哄而上,纷纷种植牛蒡。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市场开始出现严重的借过于求,至2002年年底,牛蒡竟跌至每千克0.2元,致使药农急剧缩减种植面积。”时,第一个问题,学生思维很准,但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学生的思路就停留在什么时候卖掉合适的角度。而想不到关于生产结构和经济效益闯题。这时,我们可以把设计好的问题如请同学们从生产角度思考,是否能解决呢?有的学生说不生产,种别的,也有的同学说,继续生产,降低成本。那么,进一步问:不生产怎么办?生产将如何降低成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义使教学更具活力,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把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作出作案,效粜很好。所以,如果把课堂探究设计成课堂讨论,需要教师对讨论问题的设计要做到:(1)有利于解决似董非董的认识。(2)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或容易片面理解的内容。(3)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在讨论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递进设计,层层推进,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取舍,问题不宜过多,以多元化、合理化为原则,指向要明确,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使学生求知欲望增强,讨论热烈,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课后习题的形式,发挥深入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的作用

根据此次课程改革《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各个模块的内容标准提出的教学基本要求来看,可以说新教材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高中政治课程体系,以政治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留有空间,在保证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但是。教材总是编写在前,使用在后,所以,教材有些课堂探究的内容不免相对缺乏时代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I}l,对那些相对过时的内容,改变一下处理方式,让学生把课堂探究的材料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编成主观题或客观来处理,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三、以政治史实的形式,发挥实践的作用,突出政治的时代性

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身上孩子气十足,但是,思想已经开始深沉起来,开始有了认识社会、思索人生的欲望。从思维发展来看,则是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到占优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对客观世界、人生、社会以及经济、政治生活都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

而由于形势的变化和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政治教材内容和课堂探究的内容往往很快就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政治生活每年都有些新的提法和相关政策性等的改变,所以,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处理教材和课堂探究时要注意把握时代性,结合新的政策及观点,加入新的内容可以突显的进步性,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等。

所以,要求政治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对课堂探究“以新代旧”的处理,把新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将理想状态下的课标和教材转化为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心理意识,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智能理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70

智能理论是相对常规教学理念而言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思维逻辑、运动智能等方面,还包括个性形成、人格成长以及个人自省、交流等思想成长要素。在具体应用时,教师需要依据学生智能基础展开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智能潜力,激活学生智能内驱动力。智能理论是一个多元发展的动态理论体系,教师运用智能理论于教学中需要注意灵活性,适时介入科学应用,发挥智能理论特殊效能,塑造学生价值观、人生观。

一、依据学生智能基础设计教学

智能理论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对智慧教学意识、方法应用的总称。教师在应用智能理论时,要考虑学生的智能基础水平。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引导展示、课堂训练设计等,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需要依据学生智能基础展开。特别是分层教学意识介入课堂教学,这是智能理论应用的具体体现。

学生智能基础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以提升教学针对性。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人民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对重点内容展开解读。在分组讨论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将学力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给不同小组设计不同讨论问题。学困生小组:我国的国体具有哪些显性特征?人民民主包含哪些职能?坚持人民民主有哪些重要性?进步生小组: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包含哪些内容?坚持人民民主有哪些新要求?学优生小组:举例说明人民民主和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师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给出不同的讨论问题,这是分层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二、挖掘学生智能潜质实践教学

智能理论强调教育主体智能潜力的无限性,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可知,每一个正常人的智能潜力都是相当惊人的。如果能够采用适当的挖潜手段,可以深度挖掘学生智能潜质,为课堂教学探寻重要成长点。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具备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互动交流意识敏感等智能优势,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智能优势条件展开教学优化设计,用学生优势智能的快速发展,弥补弱势智能的不足和缺陷。

课堂教学智能理论应用没有固定介入方式,智能理论还需要教师能够智能应用。如在《政治生活:有序参与》学习之初,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位老人将四个儿女告上法庭,诉讼要求很简单,要求儿女交老人生活费。法庭根据调查发现,老人儿女有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条款,法庭最后作出判决,要对老人儿子实施拘留处罚。老人有些不忍心,要求法庭取消拘留审判。法庭没有答应老人请求,老人大闹法庭,结果也被行政拘留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对这个事件有什么看法?学生对此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相应制裁;如果司法公正被亵渎,整个社会都会陷入混乱。

学生对案例有清醒认知,说明课堂教学让学生对社会规范有了深刻理解。教师利用生活案例让学生展开深入探究,成功挖掘学生智能思维,这要比背诵多少定义概念都强。

三、结合学生智能发展调整教法

政治课堂教学智能理论介入是现代教学大势,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智能情况现实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调整,特别是教法选择与优化,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特殊意义。教师在具体操作时,需要从不同视角展开考量。班级学习气氛较为沉闷时,需要介入课堂演绎、课堂对话、课堂辩论等教法,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如果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可适当让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文本,调整学生认知方向,这样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如学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这节内容时,教师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搞一次模拟投票活动,即学校校长调走了,需要民主选举一位校长,如果你具有投票权,请投出你神圣的一票。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选票。选票统计结果出来了,政治教师得票最多。教师进行总结:“可以肯定地说,这次投票行为存在太多不理性。如果今天是语文老师组织投票,他的得票也会最高。这说明,投票者带有个人情感因素。如果不信,现在找同学说说投票理由,恐怕很多人说不出来。”学生都在窃笑,不敢正视教师目光。

第5篇

一、教学设计理念

时代的发展要求广大教师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多样化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课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设置四个活动,充分运用信息资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点。

二、教学设计

案例一:导入: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下我留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型。(我把头发挽成发髻)

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发髻在中国古代的含义?

案例二:请同学们找一找今天我们课堂上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案例三:欣赏央视春晚版周杰伦的《兰亭序》视频,并找出视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

案例四:思辨:传统的师道尊严应该继承

传统的师道尊严应该抛弃

案例说明:案例一中,我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一个发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导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兴趣,从而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案例二中,我会提示我所说的课堂上包括时间和空间,也就是从上课铃声开始教师里的老师和学生发生的一切活动比如上课前的老师和学生的互相问候,和教室里所包含的所有人和物。并把学生分为3组,给学生分组讨论时间三分钟,比赛活动限时五分钟,轮流回答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找到的内容最多。我则在黑板上记录学生找到的例子,最后让学生将例子分为四类,顺利引出传统文化的四种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三中,我选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比较崇拜周杰伦,周杰伦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二是这首《兰亭序》带有浓浓的中国风,在整个视频中学生可以感受扑面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并且视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众多,学生可以信手拈来。通过此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传统文化的形式,教师在活动最后点拨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特点。案例四中采用辩论的方式,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通过学生的激烈辩论,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利有弊,并感悟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教学设计分析

我通过案例一的设计,引入到该堂课的主题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案例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归纳得出传统文化的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并由学生深入思考得出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案例四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态度。整堂课在四个活动中一气呵成,

四、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实际内容却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举例引用的选择上应把传统文化和封建糟粕区分看,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容易将传统文化和封建糟粕混为一谈,所以在我在课前充分预计学生的思想误区,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分备课,将容易混淆的思想区分清楚,例如孝道和三纲五常、尊师重教和儒家思想的师道尊严、社会家庭伦理和封建伦理等,让自己充分驾驭课堂有十足的准备。

第6篇

一、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从教学论的发展看,传统教学观都把教学价值直接指向知识,认为“传授生产经验,获取实际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价值。例如,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学的知识价值的同时,其主要价值取向,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另一位课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赞科夫则声明自己是按“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条线索来研究学生发展的;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重视教学的方法的价值,有的教育家甚至用方法来概括自己的教学主张,例如布鲁诺的“发现法”、施瓦布的“探究法”等。布鲁诺明确指出:“发现法就是以培养探索性的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从政治教学内容的客观属性看,任何知识都是特定对象的反映,都是认识的结果。而从认识的过程看,任何认识过程都是在认识主体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认识方法,克服各种认识上的困难形成的,至于对社会的认识,认识主体还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于认识的过程之中。因而,学生要深刻地掌握知识,必须在主观上再现认识过程,这就决定了政治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重视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品格的训练。

虽然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但它们在政治教学价值构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教学要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必须以知识作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方法为手段、以品格为保证。

二、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

1.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三方价值取向

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活动满足教学主体哪些方面的需要。非常明显,由于教学主体的不同,其需要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在政治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教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而学生则更注重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三方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这是社会对政治教学不满意、学生对政治学习没兴趣、教师认为政治难教的深层原因。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形成政治教学的合力,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而作为社会价值取向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协调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调节教学要素,才能实现三方的统一的价值取向。

2.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政治教学四项基本价值

如前所述,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四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依赖,构成了严密的教学价值体系。每一项教学价值的效用性正在于它们的关联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项价值,只有在整体的联系中才能成其为价值。任何一方一旦脱离价值体系就无从实现,片面的价值追求必然是失败的追求。这是政治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它是客观的反映而非主观的产物。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只有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前的政治教学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人为地割裂了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从而降低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以前我们片面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而没有从理性的高度上重视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从而使思想和觉悟缺乏方法和能力基础,提高觉悟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获取知识变成死记硬背,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观,可以让教师从整体上去把握政治教学的四项基本价值,深刻认识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和质量。

3.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为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因此制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重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政治教学价值体系的深入认识,人们只能根据自己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来制定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因而其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既不统一也不稳定。人们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的局限性,必然使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产生了相应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使教师在理性的高度上认识政治教学的价值,从而充分挖掘教学的价值,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

三、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它产生的理论背景、优点和局限,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但为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注意策略的复合与协同。我在教授上述高二政治第五课“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就采用了范例教学策略与发现教学策略的结合使用。

第7篇

关键词: “问题化设计” 高中政治 教学应用

我所任教的高中《思想政治》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它从国家意识形态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人文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从学科特点看,运用问题化教学的模式可以将这些理念很好地贯穿其中。那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如何设计才到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问”激“思”,增强问题设计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现代教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得到启发,在问题的启发下能动地发散思维。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下大工夫,以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现象的了解,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以《文化生活》第二课第2课时“文化塑造人生”为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做这样的问题设计,大家以前都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或者里面的精彩片段,它作为文化产品给了我们以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精神力量,那么,大家想一下,是不是所有文化都能给我们这样的力量呢?如果仅仅作为文化产品,我们从来没有读过,是不是可以给我们精神力量呢?还有的学生认为学文科高考分数高、不好找工作,所以,只要学好数理化就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这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相违背吗?这样的问题设计既能让学生对已学的文化性质及特点加以巩固,又能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主动学习优秀、健康的文化才能增强精神力量及只有把所有科目都搞好才能是全面发展的人。

二、优化问题序列,把握好问题设计的梯度性

哲学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适度原则,这关系到事物性质的变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设计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思维,但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太抽象,逻辑性太强,则反而会增加问题的难度,这有可能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挫伤积极性;但是问题设计的难度不能太小,这会使得学生轻视该问题,还有可能质疑教师的知识水平。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好序列和梯度,由易而难,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要坚持这一原则,否则将事与愿违。例如问题(1)什么是纸币?问题(2)纸币是怎样产生的呢?问题(3)国家对纸币的发行有没有规律可循?发行多了或少了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问题(4)你制造假币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课堂问题设计难度序列是逐渐增大的,是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的,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纸币及其功能和纸币发行规律的理解。

三、以“问”激“趣”,增强问题设计的趣味性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诸多的看法和主张。从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构成看,主要是三个要素,这就是教材、教师和学生。那什么是连接教材、学生与教师三者的桥梁与纽带,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用以统率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相关问题。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很大程度取决于问题的设计。鉴于此,对于问题的设计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问题设计首先应坚持生活化的原则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生活化的问题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熟悉案例和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有生活价值的探究活动,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即探而有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比如:在学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一课,设计如下问题:“你去买衣服时,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面对众多品牌的运动服,它们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最后选择?”“你们为什会考虑这些因素?”“你们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这个消费行为?”。学生是消费者,但消费如何才能更科学合理,学生本人缺乏相应的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认识上比较模糊,体现出来就是日常消费行为比较随意,计划性和自控性不高。通过探究,学生能明白:什么样的消费才是理智的消费,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质量。这样的问题设计,真实可信、积极有益、值得探究,学生就不会认为政治课是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

二、问题设计应坚持实践性的原则

在政治教学中,许多政治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如果教师只讲知识点而忽视了其与实践的联系,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教师能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揭示出来,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才会积极地去思考,这样整堂课才有气氛。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缺陷” 时播放《三鹿奶粉事件》,通过真实的、惨痛的教训首先在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造成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们该怎样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这样从时事热点的直观中感知到了问题的缘由,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追问,探究出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

三、问题设计应坚持整体性原则

问题设计要对教学过程全盘考虑,作出整体性安排,要把问题集中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整堂课的问题链,从“起始提问”到“后续提问”,再到“归结提问”,步步为营;其排列顺序,既符合逻辑,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环环相扣,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劳动者与就业》时,为了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分层次把握好本课知识内容,了解我国现实的就业状况和劳动者工作状况,我以劳动者为核心设计以下题目:1.为什么要就业?2.我国就业的现状怎样?3.如何促进就业?4.劳动者就业了,他们的权益状况怎样?5.我们怎样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6.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义。在课堂探讨时采用合作探究,全班分为三组:一组代表国家;二组代表企业;三组代表劳动者个人,这些问题即从整体理顺了本课的知识,同时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渴望着寻找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中学习课本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四、问题设计应坚持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是课堂问题的灵魂,学生答问中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答不上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使问题问在学生需要处。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情况来设计问题。在讲高一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1.同学们早晨吃的什么?2.有没有剩饭?你把剩饭怎么处理了?你为什么这么处理?3.用的什么餐具?你饭后的餐具怎么处理的?4.其他同学如何看待该同学的行为?5.你发现身边和社会中还有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或习惯?6.我们该怎么办?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谈起,引发他们的思考,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感应,那么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第9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素质的保证。问题是联系教学要素的纽带,问题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问题教学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问题教学目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一线老师的研究。

一、问题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如何设计好问题是教师备课过程工作中最具创造性意义的一部分,把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转换成可供师生共同探索的问题,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因此,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遵循下列原则:服务于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学习方式变革。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设计要创造适当的情景

创设情境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引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从而营造自主学习的心理环境。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要求,创设必要的情境是课堂教学中问题展示的必要前提,这也是发现学习思想在教学中的一个体现。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创造各种各样的问题情景,来使问题的展现更具魅力,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诗歌、名人故事、音乐、图片、寓言、漫画等创造出我们需要的教学情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二)要适合学生的参与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活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呈现的重组者,是对话的提问者,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高效互动的结果。因此,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师生的参与度,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当然,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不是要求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化为“满堂问”。另外,师生的参与应该避免低水平的参与。

(三)问题设计要找准切入点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即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或设疑,引导学生学习的航标,一个匠心独具的设问能十分直接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素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选择好问题设计的切入点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抓住兴奋点。高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巧妙的设问是一剂“兴奋剂”,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牵引下渐入佳境乃至,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进如课堂教学的佳境。如在矛盾的教学中,我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光既是波又是微粒”,问学生“舌头是什么?” “废品是什么?”,学生回答“舌头既是说话的器官又是杀人的利器”,“废品既是垃圾又是资源”,这样,伴随着回答,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一下子被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习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了课堂教学。

其次,要把握难点。在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是高度抽象的。由于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薄,人生经历也不多,对许多抽象理论不能理解或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这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化解这些难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设问,化抽象为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

再次,要结合热点。政治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因此,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并结合这些热点和书本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养成关注社会的思维品质。

(四)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度 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有层次性和梯度性,要使优秀生从问题和习题的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原有知识水平的不同程度,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我们可把问题分为两种水平四个层次:

低水平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简单应用,高水平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深化和灵活运用。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