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7 14:52: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第1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生产安全监管

前言

在人类征服自然和涉及自然的历史进程中,总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遵循科学的自然规律,实现安全生产,创造社会财富,职工安全健康,生产力得到发展,另一种是违背自然规律,发生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生产力遭受破坏。结合我公司――一家从事民爆物品生产的企业,我感受着公司走科技兴安之路,感受着公司快速发展,从品种单一发展到品种齐全,从3条生产线扩展到6条生产线,从手工间断生产更新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人均生产能力以12个单位扩大到77个单位,公司二十年来实现安全生产平稳,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公司取得的安全生产良好业绩,完全得益于实施的科技兴安战略。

一、现代科学技术从多方面促进安全生产

我公司取得的安全生产成绩,简要地归纳起来,现代科学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安全生产。

1、利用先进技术,减少物质危险。

要实现民爆物品安全生产,控制物质的危险性是关键。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降低物质危险性,是搞好安全生产最为本质的手段。1997年我公司利用南京理工大学的膨化硝铵技术,将粉碎凸轮气流烘干工艺改变为膨化轮碾工艺,这一技术的利用,消除了高速凸轮机对硝铵猛烈撞击的危险,降低了工业炸药中的TNT含量,到1998年随着工艺技术水平的成熟,工业炸药中完全实现不含TNT成分。采用新工艺,膨化硝酸铵半成品无雷管感度,火焰感度、摩擦感度、撞击感度以及毒性均得到大大降低,物质的本质安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采用先进设备,提高本质安全。

设备安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先进设备,能有效提高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比如说,乳化炸药生产过程最危险最核心的是制乳敏化过程。通过将乳化机、冷却机、敏化机的更新改造,实现乳化机设备内含乳胶基质量由200kg减少到约3kg,冷却工序乳胶基质量由2000t变为现在0.1t存量,制乳机转速由3000r/min降低到1500r/min,再降低到800r/min,对基质实现高线速度剪切向低线速度剪切,制乳冷却过程由贮压密闭式改为常压敞开式。在半成品输送过程,原来是堆积集中传送、具有殉爆可能,现在改为平铺不传爆的钢带或皮带输送。这些都是充分利用现代乳化、爆炸临界直径理论等技术,减少危险物质量,降低摩擦剪切速度,消除压力等危险因素,提高本质安全。

3、优化生产工艺,将少危险因素。

利用与硝酸铵生产企业较近的地缘优势,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液态硝酸铵保温条件下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储存的难题,将硝酸铵生产企业未结晶的浓硝酸铵高温溶液,采用保温专用输送槽车实现长距离输送,送到炸药生产线直接用于工业炸药生产,消除了硝酸铵破碎和熔化的生产环节,将少了危险因素。

4、发展自动控制,减少人员危险。

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大力发展自动控制,减少危险工序的生产作业人员,就是减少了人员的风险,促进安全生产。我司将2头天平式装药机改为6头气动装药机,现在又改为10头自动装药机,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生产人员,提高了劳动效率;膨化硝酸铵混药抛弃轮碾工艺,引进连续混药生产技术,采用锥型预混器和双螺旋混药。混药生产由间断生产转为了连续生产,也是减少了生产人员;2003年为扩大生产能力,对膨化硝铵炸药生产线进行了整体改造,在国内首次采用了空心桨叶凉药、悬挂式自动送料小车技术,同时膨混工艺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温度、压力、流量、物料实现自动采集,自动按工艺调整参数。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危险征兆时,通过安全连锁和自动控制,采取制动措施保障安全;采用自动包装技术,将产品送到防护土堤外,减少了在线危险品存量,以而实现了整条生产线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减少了生产人员。通过自动控制和技术改造,公司生产能力由8000吨/年提升到20000吨/年,生产人员由原来的350人减少到现在的120人。

5、利用视频监控,强化监管手段。

视频监控是目前广泛运用的一种技术,通过对生产线的关键工序和主要危险源点设置视频监控点,使安全监管人员及时没到生产现场,也能实现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违章行为和违规现象保存影像记录,提供监管处罚的依据,从而提高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自律遵规的自觉性,强化安全监管的力量。当发生事故时,视频监控记录也是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的提供技术支撑。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运用

有感于我公司实施科技兴安路线的切身体会,我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运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科学技术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技术支撑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只有把安全工作重心放在事前预防上,才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影响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改进工艺装配以及管理水平,以技术手段提高本质安全,将安全生产从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2、现代科学技术是加强安全监管的主要途径

事前预防是根本,但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要素是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中,过程控制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加强安全过程监控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加强生产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料位,特别是民爆物品生产过程的断水、断料或摩擦、振动监控。就如煤矿企业巷道内瓦斯浓度检测,也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安全监控的一个典型。

3、现代科学技术是开展事故处理的技术手段

事故处理是安全管理事后环节,是亡羊补牢的一种补救措施,也是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能。而客观地分析事故原因,准确地界定事故责任,科学的制订防范措施是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要做好这些环节,只靠询问现场人员,根据经验判断还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说服力和权威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客观、准确地开展事故处理的技术手段,如2006年山东某铵梯炸药生产线和安徽某乳化炸药生产线爆炸事故、2010年青海某膨化硝铵混碾机发生爆燃事故,就是利用现场视频监控和生产过程流量、转速、温度、断水等自动控制记录为事故调查提供了科学、有力依据。

三、安全生产工作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几点看法

1、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活动,归根到底是通过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人与自然更加适应、更加和谐,都是为了生活更富裕、更安康、更长寿。这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出发点、立足点。“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公德,真正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这也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推进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遵循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安全科技事业始终遵守的基本原则。

2、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必须有安全资金的投入做保障。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于安全生产,必须要有安全资金投入为物质支持。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能力,也就必须为安全付出成本。我公司安全成绩的取得,那是多年以来坚持安全投入的结果。然而还有很多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较大,安全隐患无资金整改,监管手段跟不上安全管理的要求,这也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应落实安全资金投入制度,国家应建立多渠道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和相应的法规,保障安全科学技术的运用,这才能有效推进安全生产水平,取得安全效益。

3、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要注重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然而把他运用于安全生产工作中,还需要大量的安全技术与专业人才把科学技术与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安全生产力。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出现师资队伍流散,安全工程教育及专业人才培养滑坡的状态。另一方面是把科学技术运用到安全生产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需要大批人才,在生产一线真正需要安全专业人才紧缺。安全科技人才培养应引起企业、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视。

第2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是指专项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促进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整改等方面的资金。

第三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来源

(一)市财政局下拨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二)区财政每年在年度综合预算中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三)区政府规定用于安全生产的其他资金。

第四条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区会计管理和结算中心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滚动发展。

第五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

(一)辖区内重大公共安全设施隐患整改;

(二)辖区内非煤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生产、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冶金、电力生产、水泥制造、建筑施工等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补助;

(三)辖区内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及应用补助;

(四)辖区内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奖励;

(五)辖区内表彰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兑现安全隐患举报奖金;

(六)辖区内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工作经费。

(一)至(三)项,通过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解决;(四)至(六)项主要由区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解决。

第六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及应用项目,奖励资金一般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的8%,市政府确定的企业重大安全项目补助比例可提高到15%。

第七条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一)企业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

(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包括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技术、职工人数等;

(三)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四)企业上一年度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的报告;

(五)经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做出的重大事故隐患或市级以上重大危险源认定书;

(六)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及应用项目验收报告决算审查报告。

第八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原则上每半年申报一次。急办事项不受申报时间限制。

第九条对企业的申报项目,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区财政局进行审核,并联合上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待市政府批准,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拨付到位后执行。对其他申报项目,

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报告,经区财政局审核后,上报区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并按照国家和

省、市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

第十一条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承担以下职责:

(一)提出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预算;

(二)组织项目申报;

(三)负责对企业申报项目的汇总、审核及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上报工作;

(四)监督检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编制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决算;

(六)会同区财政局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二条区财政局承担以下职责:

(一)负责审批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预算;

(二)负责审核并会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达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计划,拨付资金;

(三)会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督检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负责审批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决算;

(五)会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整改项目应单独设账、单独核算。

第十四条企业收到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后,作增加“资本公积”处理。

第3篇

>> 我国影子银行的界定及统计分析框架研究 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 风筝运动概念的界定及分类研究 SPSS对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MFS和SNA金融主体的统计分类 劳动争议的界定、分类及处理探究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国家统计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铁路施工安全监控的违章问题统计分析及建议 环境规制的界定\分类与演进研究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分析 城镇化背景下对房地产业的统计分析及预测 网络信息安全的统计分析 我国中学发展规划的统计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 多元统计分析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基于CNKI数据的智慧旅游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及述评 PTN资源统计分析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财会研究》载文及作者统计分析 浅析MFS和08版SNA中金融主体的统计分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王国华.中国呼唤安全产业[J].中国经济快讯,2002(22):1417.

[3] 罗云,宫运华.发展中国安全产业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J].劳动保护,2005(4):6567.

[4] 高科,陈建宏,黄锐,等.我国安全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7(3):2022.

[5] 王建光.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3):8085.

[6] 黄盛初.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9):208211.

[7] 杜旭宇,闫胜利,倪荫林.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及其产业化的科学界定[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13115.

[8] 李文龙,李强,刘克辉,等.安全产业的内涵与分类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7476.

Definition of Security Industry and Its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YANG Liu, FU Lu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71, China)

第4篇

基本内容

国务院23号文件要求“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合理确定生产一线用工”,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组织研发一批提升我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项目。国发40 号文件要求“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在事故预防预警、防治控制、抢险处置等方面,尽快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积极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企业必须加快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系统和装备建设,提高生产安全防护水平”。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规划》重点围绕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生产控制力和事故防范能力,提出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安全监管监察技术装备与方法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7项重点任务,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这对于实现安全生产科技支撑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总量、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力争在攻克防范重大事故的关键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方面有所扩展,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有所推进,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水平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提升。重点包括以下工作:

强化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

“十二五”时期,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科技需求,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重点和难点,着力破解安全生产技术瓶颈制约,提出一批科学指导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解决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装备,制定一批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标准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打下坚实的安全生产科技基础。

在规划目标上,力争取得100项创新性成果,较“十一五”的61项增长64%;建立20大类100个专业门类相对齐全、独具特色的安全技术示范工程,较“十一五”的60个增长67%;在科技项目研究中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少于200个,较“十一五”的161个增长24%。

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及应用

“十二五”时期,跟踪安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对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成果及时引进、推广和转化,并积极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培育发展安全科技产业。同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单位、政府、中介机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成果推广模式,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规划目标上,稳步推进大型企业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培育100家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示范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安全装备升级换代,开展安全生产100项先进适用技术和1000项新型实用产品的遴选工程;引导、支持、鼓励各地创建一批安全产业园区,创建5个安全产业示范园。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

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是支撑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绝对量稳步增加,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十二五”时期,在继续完善现有各类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科技研发、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安全培训、安全标志申办与咨询服务等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技术支撑平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实现良性发展。此外,还要加快高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推进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为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顺利推进。

在规划目标上,建立9大类100个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立30个安全工程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和50个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发展和规范建设5个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

现实意义

《规划》提出,要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领导,完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经济政策,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资源融合,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大规划落实情况检查与评估工作,确保规划落实到位。《规划》的出台以及上述重要举措的制定实施,都将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为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创新保驾护航。

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完善我国安全生产科技体制机制的重要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要支撑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就必须要强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领导,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把握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领导、支持和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在促进全社会安全生产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程度和政府监管监察科技水平。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第5篇

关键词:科技;安全生产;执法

中图分类号:U673.4 文献标识码:A

1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亟待科学技术支撑

1.1 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需要科技支撑

安全生产监管几乎涉及所有的领域,涉及众多的事项。不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还应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安全,它适用领域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其特点决定安全生产监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1.1.1 事前监管需要科技支撑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换的今天,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预防工作,加大预防工作的资金、人员、安全技术设备的投入,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只有把工作重心向事前预防倾斜,才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1.1.2 事故处理需要科技支撑

事故处理是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能,而分析事故原因,从而准确界定事故责任者是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在做事故原因分析时,只能依靠询问现场人员,根据经验推测认定,缺乏权威性。而事故原因分析不准确,有时会使后期的事故处理丧失公正性,真正的责任者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1.1.3 隐患整改需要科技支撑

隐患处理固然重要,但是指导事故单位进行隐患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有的事故整改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手段,使政府部门对事故单位的指导只能是差不多、大概齐了事,致使安全隐患得不到消除,为二次事故、次生事故的发生埋下伏笔。

1.1.4 应急救援需要科技支撑

一旦发生事故,如何实施有效的指挥,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减少人员受伤害程度,是事故救援的核心。但目前的事故救援指挥系统,除了通信设备有所增强外,和几十年以前的指挥方式区别不大。领导们要么深入到事故第一线,要么听凭现场人员的叙述,才能对事故有大概的了解。

1.2 科技支撑是法律法规及“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从安全生产的特点上看,安全生产需要科技支撑。同样,科技支撑也是法律法规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首先,《安全生产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其次,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

1.3 科技支撑是行政监管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在行政监管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以几个监管领域为例:

交通监管——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15%。面对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的日益扩大,交通管理警力明显不足,仅仅依靠人来进行交通监管已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要求,形势发展要求必须向科技要警力、要管理。

消防监管——作为指导全国消防工作的公安部,拥有四个直属消防研究所和四个国家级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拥有研究人员上千人。

环境监测——一些一线城市环保局为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借助了大量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自动监测,对每天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在上述监测站的基础上,还将使用铁塔观测、飞机航测、激光雷达、卫星遥感反演等多种手段,进行区域大气综合立体观测。

技术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都设有自己的技术支撑机构,大部分技术监督局基本设置了计量所、锅炉与压力容器所、质量监测所等检测机构。

上面所论述的科技支撑只是冰山一角,科学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还有着广阔的天地。但是,安全生产监管无论在科技机构的设置上、科技人员的配备上,科技资金的投入上,还是在科技项目的应用上,发展速度明显落后。这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明显不符,更与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身份不相吻合。

2 科技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大有可为

安全生产五要素中,安全科技赫然在列。防事故、除隐患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都亟需安全科技的进步。换言之,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科技,科技在安全生产事前监管、事故处理、应急救援以及安全培训中大有可为,构成全方位支撑体系。

2.1 科技在事前监管上大有可为

事前监管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事前监管基本沿用老的方法,科技含量低。只有把科学技术引入到事前监管中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事前监管的作用,才能有效的查找隐患,预防事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

2.1.1 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自身检查能力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如果每个企业都把自己的责任履行到位,实现其本质安全,那么事故就没有发生的可能了。但目前无论是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还是企业自身管理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为此政府应该实现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重在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目前政府部门多采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联合检查的方式进行沟通,行政效率低。二是解决企业安全管理不专业的问题。相当于给企业设立“安全管理科”,使企业按照标准化方式进行管理;三是对企业进行安全提醒。提醒企业按时阅读政府通知通告、按时进行特种设备年检、按时进行人员培训;四是政府部门与企业一对一的沟通工作等等。总之,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在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企业间建立起一个多向的、互动的安全信息平台。通过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的实时监控和标准化管理。

2.1.2 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确保高危行业安全

重大危险源历来是安全生产领域中防范的重点,其危险性决定其一旦发生事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一直是事前监管的重中之重。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首先要准确界定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对危险部位发出事故预警信号;确定重大危险源地理位置和信息等。

2.1.3 建立安全生产执法系统,解决执法中的难题

在安全生产日常监管中,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专业检查能力低下。安全生产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领域,面临执法检查人员少、任务量大、监管面宽的矛盾。作为综合监管部门,在检查中要涉及众多的行业,要掌握大量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由于专业性极强,导致一些检查只能流于形式;二是社会监管、综合治理未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仅靠负责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是难以实现的,还必须调动社会的力量进行监管,并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2.2 科技在行政审批及事后监管上大有可为

科技不仅为事前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行政审批以及审批后监管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比如测距仪、地下管线走向仪、气体检测仪等设备在监管上都是不可缺少的。以烟花爆竹销售网点的审批与事后监管为例,自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以来,人身伤害及火灾事故呈上升趋势。目前烟花爆竹网点审批采取纯手工方式,效率低下,点位冲突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公正性;网点审批后,个别商户为经济利益,私自移位,安全性没有保障。

2.3 科技在安全培训上大有可为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安全培训大多由授课老师按照传统的模式授课,学生听课、答卷的方式。殊不知科技为安全培训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尤其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中,科技大有可为。首先,在对培训机构日常管理上,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对学员的管理实行指纹审验系统,为学员按时参加培训提供保障;实行远程培训,对考核进行远程监控系统,增加透明度,减少人力成本;第三,在实际操作训练中,利用声、光、电技术,在学员进行模拟操作时,对操作是否正确,由计算机系统当场进行评判和处理,同时配有语音提示,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2.4 科技在应急救援以及事故调查上大有可为

目前对简单事故救援问题不大,但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如火灾、坍塌、毒气蔓延、井下透水、瓦斯爆炸等救援人员不能进入事故现场的情况,或遇到现场光线黯淡,救援人员仅凭肉眼无法观看的时候,我们的救援指挥者、专家无法对事故现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事故救援。

3 思考与建议

安全生产科技支撑是法律法规及“十二五”规划发展的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有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机构、完善科技扶植政策、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科技渗透到安全生产各个领域,为实现本质安全提供科技保障。

3.1 完善安全科技机构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凡是安全状况好的国家,都有完备的科技机构做支撑。例如德国,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同业公会,都设有专门的科技研究机构。譬如联邦劳动保护和医学总署研究机构,50%以上的工作精力用在向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咨询,了解安全防护,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25%的精力对咨询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技术、设备以及管理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2 出台相关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科技扶植政策建设方面有待完善。政府部门在加强自身投入的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如出台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安全生产科技应用资金扶植政策;对安全生产科技投入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于能够实现产业化、确实技术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研发,政府协助推广其产品等政策支持。

结语

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基础性作用,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监管科学技术,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致。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使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中大有可为!

第6篇

学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和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试验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抓住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发展机遇,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明确“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新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培训基地”为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响应重庆市委市府关于构建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1957年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的优势,利用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等特色学科的人才、科研成果和平台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载体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

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有50多年的合作历史,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特别是重庆科技学院受托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完成的翻引钢机械手、棒材强力穿水冷却系统、轴承座自动拆卸及翻转系统、钢厂设备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与中石油和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开发的新项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与中石油共建“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重庆科技学院是重庆市唯一一所拥有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的高校,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50多年的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科研人才队伍,特别是油气井井控技术、现代油气钻井技术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其中:现代井控技术研究(欠平衡钻井动态模拟及设计软件开发、空气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包括高压气井、水平井的井控工艺技术和井控装备研制,成果具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大庆、辽河、胜利、中原、四川、长庆、塔里木等油气田推广应用;石油HSE风险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及评价,其研究成果(行业评价标准)已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受到石油企业的好评;另外,石油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及评价、油气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与中石油公司长期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中石油公司拟投资近千万元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建设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为石油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与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

目前,在我国专门从事针对航空、航天及军工用的磁性材料研发的单位不多,从事磁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高校也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一流高校,而这些重点大学还主要从事磁路设计、磁性材料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西南地区还没有从事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长期从事冶金与材料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之一,也是学校的专业特色。在50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培育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建设有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两个,致力于新型功能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制造,研发的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我国的航天和国防产品中。

学校与南京晨光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我国航天工业重点研发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中心已获得了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承担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

积极探索官产学合作新型道路

与重庆市科委、重庆三峰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2005年8月重庆科技学院与重钢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同时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三峰环境公司合作开展了“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雾化器的研究与开发”、“垃圾发电厂焚烧炉液压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基于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二者地位和制约关系的思考,面向国家能源、环境领域战略需求,在重庆市科委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峰环境公司、重庆市科委三方决定联合组建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体――重钢集团旗下专门从事环保产业的子公司,重庆同兴垃圾处理厂、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大型项目即由重庆三峰环境公司牵头进行投资、建设并承包运营。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是重庆科技学院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属官产学合作。研究院建设所需资金、仪器设备、场地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各自拥有、共同使用、统一管理的原则执行,运行费用由项目经费解决。研究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求建设和管理,主要研究人员由学校教师和向社会聘请部分优秀研究人员组成,所有人员由研究院统一管理。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这一官产学合作平台的搭建显示出它的蓬勃生机。由研究院研制的垃圾焚烧发电高速离心雾化器和垃圾焚烧炉液压控制系统在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为重庆三峰环境产业公司节省直接投资上千万元;目前,新的研究开发任务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已申请专利67项;获得重庆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与美国COVANTA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开发与联合开展人才培训备忘录,第一批技术合作开发经费164万美元已到位;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与重钢集团公司合作,在研究院设立重钢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室。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为重庆市乃至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有深厚的石油、天然气和冶金行业背景,具

备安全工程的学科基础条件,有专业教师6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已经在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专科专业中开设了安全工程相关课程。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咨询、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建有国家甲级资质的重庆渝油安全评价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IADC重庆(长城)国际井控培训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重庆培训中心”等中介与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为各行业培养了井控、HSE和安全监督管理等中层、基层技术管理干部5000多人次,并开展了广泛的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鉴于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教育机构缺乏、安全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技术及科研缺乏支撑的现状,为了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和重庆市王鸿举市长提出的“依托相关高等学校,筹备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的指示精神,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教育、科研开发、中介服务为一体,全方位辐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领域。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是重庆科技学院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又一产学研合作平台。安全工程学院由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图书情报资料,市安监局提供政府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双方共同提供师资,投入设备。安全工程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由双方派出,双方共建共管。目前,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已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240余人,全日制本科学生200余人,对全市安全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安全中介服务及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在重庆市安监局的指导下,整合全市安全研究与评价机构,并得到国家安监局的支持,组建了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同时,根据“渝府[2008]3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工作。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投入的不断到位,将会越来越发挥出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巨大作用。

充分利用大学城地缘优势,与重庆微电子园开展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合作

第7篇

增加煤矿安全监察职能。

二、主要职责

(一)承担市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综合管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起草安全生产方面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拟定及审核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三)依法行使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督职权,制定全市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定期分析和预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四)负责全市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全市生产安全伤亡事故调度统计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分析工作;依法组织、协调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组织协调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五)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

(六)指导、协调全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组织实施对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进行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安全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的资质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七)组织、指导全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工作;依法组织、指导并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的考核工作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经营管理者、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

(八)依法监督工矿商贸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情况;对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等安全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九)依法监督检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情况;依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和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十)拟订全市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组织、指导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示范工作;归口管理安全技术改造、安全技术措施资金项目,并监督检查其资金的使用情况。

(十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省际间、市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十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陇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设4个职能科。

(一)综合科

综合协调机关日常工作;拟订和监督执行局机关的各项工作制度;承担机关文秘、档案、保密、提案、、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和机关后勤等工作;组织开展安全土产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负责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组织人事、教育培训、机构编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和注册管理工作。负责综合性文件和会议报告的起草以及会议的组织工作,承担市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组织起草有关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规章;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研究拟定工矿商贸行业及有关综合性安全生产规章、规程;组织研究拟订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组织、指导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科研成果鉴定和推广工作;归口管理安全技术改造、安全技术措施资金项目,并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负责本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依法组织、指导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经营管理者、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工作;分解、落实并考核全市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分析和预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管理和安全生产信息以及安全生产新闻工作;负责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制定与考核工作。分析预防特别重大事故风险,及时预警信息;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标志的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对安全检测、咨询等社会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及监督检查。

(二)矿山监督管理科

依法监督检查非煤矿山、煤矿、石油开采、输油气管道、冶金、有色、建材、地质等行业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情况,监督检查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组织相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指导和监督相关安全评估、评价工作;指导或参与相关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组织指导或参与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办理、监督上述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组织开展上述行业和领域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综合监督管理科

依法监督检查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贸易等行业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情况,监督检查其安全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情况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指导和监督相关的安全评估、评价工作;按规定组织相关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指导、协调和监督公路、水运、建筑、水利、邮政、电信、林业、军工、旅游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指导或参与调查处理相关的生产安全事故,并监督事故查处的落实情况;指导、协调或参与相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办理、监督上述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组织开展上述行业和领域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

第8篇

关键词:煤企;区科;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一般来讲,煤企区科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现场指导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一、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一是建立以会代训制度。可组织技术管理部门针对区科管理人员的技术短板和疑难问题,以专业例会、技术例会等形式,通过上级点拨、专题培训、交流答疑等方式,及时解决生产需要与区科管理人员能力不匹配的问题,逐步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开办技术大讲堂。针对区科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定期邀请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组织专业知识考试。定期组织区科管理人员业务知识考试,检验区科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学习效果,根据考试结果,给予对应的奖惩,增强区科管理人员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二、组织实操技能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现场指导能力

一是开展专项学习活动。根据生产工艺操作要求,组织区科管理人员定项目、定标准、定周期、定指导人,每批项目学习结束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联合技术部门进行验收。二是组织实操培训。围绕解决制约区科安全生产的多发性、重复性、关键性的问题,组织小范围、多频次、短周期的实操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三是组织实操比武。不定期地组织区科管理人员针对常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生产工艺各环节的规范化操作等方面开展实操比武,营造浓厚的“学练比”氛围。四是实施见习锻炼机制。有计划地选派生产经验欠缺的管理人员到班组长岗位进行历练,使其融入现场班组管理,丰富其班组管理经验,提高区科管理人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指导安全生产的能力。

三、组织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一是举办管理知识讲座。适时组织管理能力专题讲座,邀请煤企领导、管理经验丰富的区科长或现场管理人员上讲台,丰富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提升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组织主题座谈。围绕落实煤企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管理人员主题座谈会,组织管理人员献计献策,增强其参与管理意识,提高其善于思考、精于分析的能力。三是组织青年沙龙。建立青年活动站,定期组织青年管理人员开展管理性质的研讨活动,通过选定研讨主题,组织研讨发言,不断拓宽青年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

四、组织攻关创新培训,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一是组织前沿科技培训。适时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应用培训,开阔区科管理人员的视野,提高驾驭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二是组织立项创新攻关活动。围绕制约煤企安全、生产、经营等难点问题和瓶颈问题,组织区科管理人员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创新立项攻关,提高区科管理人员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促进煤企科学发展。三是开展发明大赛活动。定期组织区科管理人员结合岗位特点,以实用型专利、先进工艺、经验操作法、“五小”成果为着力点,开展科技成果发明大赛活动,对推广应用的成果予以奖励,促进区科管理人员拓展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磊.排查治理露天矿山重大隐患提升职业安全健康水平[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S1).

[2]孙厚广,李世海,冯春,潘鹏飞,郭汝坤,乔继延.露天矿边坡安全管理SEA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金属矿山,2016(03).

[3]胡光鹏,王贺.我国露天废弃矿山治理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

[4]秦品光.露天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中的质量、安全管理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08).

[5]樊运学.对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的思考[J].露天采矿技术,2012(01).

第9篇

摘要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大力倡导、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同行业、领域企业也纷纷参与其中,借助安全文化建设,不断规范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调动他们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因此,本文作者客观探讨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二者的关系及其结合实施模式。

关键词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文化建设 结合 实施模式 分析

随着不同行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在其完善与发展中,现代化企业也充分意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借助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在安全生产领域中,全国上下不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同行业、领域企业必须顺利实现行业内的安全标准化目标。针对这种情况,在运营管理中,企业必须从不同角度准确把握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文化建设二者的关系,将其落到实处,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在安全文化建设基础上

在运营管理中,企业必须注重安全生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安全管理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规范以及准则,转变内部员工已有的思想观念,强化他们规范行为意识,提高其综合素养。也就是说企业要借助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效指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随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应运而生,人是其建设的中心,是一种“培养、引导、规范”人的意识乃至思想,要让内部全体员工都能真正接受并认可生产标准化,注重规范化生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必须多层次培养员工的文化素养、安全行为,确保企业安全效益顺利实现。

(二)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完善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培养手段,明确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安全标准化建设便是其重要呈现,体现在不同方面。一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化、安全生产现场标准规范化。就企业来说,管理标准规范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必须优化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注重原始记录,实现“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管理。在安全生产现场标准规范化方面,企业生产现场各方面作业一定要规范化,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相关规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明确安全警示标志,完善安全通道与防护对策,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各类作业,在无形中强化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认同企业安全文化。二是:安全生产操作的标准规范化。在生产过程中,各技术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与标准,规范操作,使其养成安全作业的良好习惯,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已有的安全文化水平,员工具备的安全生产意识。

二、企业安全标准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结合实施手段

(一)做好调研工作

和文化渗透作用相比,标准化在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中,企业要将安全文化建设要素融入其中,要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全面、深入调研当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现场作业情况,客观调研企业当下文化建设情况,多和项目负责人沟通、交流,更好地了解内部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意识,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更好地了解基层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安全生产这一问题的,根据各方面具体情况,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促使二者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策划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体系,注重文件编制与试运行

在运营管理中,企业必须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体系,进行科学的策划,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构建安全生产相关文件框架,比如,安全行为规范制度、安全事务制度,安全激励制度,有些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系特别密切,比如,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信息传播,从不同角度入手将安全文化内容融入到所制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中,优化安全生产文件体系,根据自身运营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以定期开展和安全生产相关的征文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文件编制阶段与试运行阶段,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问题辩论等,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其中,构建科学结合的员工安全投诉等机制,定期邀请对应的参与方,针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在安全生产标准化顺利实施后,企业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让员工在实践中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清楚自身肩负的安全生产使命,确保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运营管理中,企业必须准确把握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安全文化建设二者间的关系,要使二者处于统一的网络体系中,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逐渐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综合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确保各项生产活动安全、有序进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打造品牌效应,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h诚,罗云,王晓桥,夏锋社,许铭,张红涛.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