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7 14:53: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第1篇

关键词:喉癌;围手术期;护理

喉癌占头颈肿瘤的13.9%,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喉癌患者,除承受一般肿瘤患者的心理、生理痛苦外,还由于失去发声功能、自我形象的改变,患者会承担更多痛苦,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做好患者围手术护理,对患者顺利康复至关重要。我科于2010年6月~2013年12月护理了20例喉癌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喉癌患者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63.09岁,住院天数9~33d,平均24.15d。其中12例经喉显微手术后病理确诊,8例门诊及他院病理确诊为喉癌。手术方法:17例行部分喉切除术,2例行全喉切除术,1例行喉显微激光手术,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19例,19例行气管切开术。20例患者围手术期通过术前患者教育、术后气道管理、鼻饲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沟通护理等护理措施的落实,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教育 喉癌患者对术后暂时或全部失声以及形象改变产生焦虑,同时对住院环境不适应造成无助和孤独,甚至还有患者角色转换的角色困扰。术前一天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教育:①告知患者病情是可能被治愈的,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疾病基本知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目前喉癌治疗的效果和前景,鼓励患者正视疾病现实,稳定其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②告知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法、配合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防止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术后康复。③告知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项:治疗、呼吸、排痰、运动等,告知需要患者家属配合的事项:生活上照顾、叩背方法、按摩手法、饮食准备等,告知患者每天的治疗、护理计划等临床护理路径。④心理社会支持,强调患者的康复要靠医、护、患、家属四方共同努力。鼓励其亲人积极传递给患者正能量。本组患者通过术前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患者手术顺利如期进行。

2.1.2 环境准备 为患者准备靠近护士站的单人病房;室内备吸引、吸氧、监护仪、气管切开护理盘等设施。病室空气流通、光线柔和、内配置干湿温度计,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保持空气清新。

2.1.3患者准备:①常规检查:术前常规心、肺、肝、肾等功能检查。②术后交流准备:为识字患者准备写字板;用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约定;用图片、道具与患者进行定向约定。③合并症治疗:术前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本组患者中有2例合并高血压,经心内科会诊予以控制血压治疗;④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部分患者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坏死有口臭现象,予双氧水漱口,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均未有口腔感染发生。⑤禁烟酒。对吸烟者劝其戒烟,有报道,长期吸烟给喉癌术后分泌物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本组患者中有吸烟史18例,入院后经劝告均戒烟。⑥必要时备血;备皮;禁食12h禁水8h;术晨置入胃管和尿管。

2.2 术后护理

2.2.1管道护理:手术后患者身体带有氧气管、气管套管、伤口引流管、鼻饲管、尿管、静脉输液管等各种管道。将管道作"高、中、低"危区分并标识,气管套管、鼻饲管、伤口引流管为高危管道。注意检查并保持各管道的在位与通畅。

2.2.1.1气道管理:本组中19例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由于缺少了鼻腔对空气的过滤清洁、加温加湿作用,不仅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而且易致气道干燥堵塞,使患者呼吸不畅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护理措施:①制订护嘱,每天根据病情和医嘱相应调整,每班实施护嘱,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②气道湿化:术后予人工鼻湿化;并根据气道分泌物的性状给予间歇雾化吸入。③气囊护理:术后48h内气管套管气囊不放气,避免因伤口渗血刺激肺部引起频繁咳嗽;术后48h后气囊不充气,以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迫,促进局部血运。④适时吸痰。术后1~2d,因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未完全恢复,咳嗽无力,有血性渗出物及分泌物储留在下呼吸道,故以主动吸痰为主,避免患者因咯痰引起出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音,正确判断并适时吸痰;⑤促进排痰措施:手术日即鼓励患者活动躯体和肢体;除皮瓣修复有特殊要求外患者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指导并协助叩背至少4次/d:晨起、睡前、上午、下午各1次;术后第2d后鼓励患者活动、深呼吸、有效咳痰,嘱患者尽量将痰液咳至呼吸道的浅部再吸引,既减少了对患者气道的刺激,又减少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本组患者无呼吸道感染发生。

2.2.1.2 鼻饲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作为喉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首选[3]。喉癌患者术后常规留置胃管7~14d,一是保证术后患者的营养供给,二是预防感染和咽瘘。根据患者病情与营养科共同制订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通常①于手术日或术后第1d开始鼻饲流质。注意循序渐进、少量多次,逐步增加为原则:第1d给予500ml,第2d给予1000ml,3d以后每天给予1500ml,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减。辅之以新鲜的菜汤、果汁等。②鼻饲管置入深度45~65cm,鼻饲前评估鼻饲管在位和患者消化情况。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45°,灌注后保持半卧位30 min以上。鼻饲前、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管腔以防堵塞。③鼻饲期间,保持患者口鼻腔清洁,清洁口鼻腔2次/d。④拔除鼻饲管前遵医嘱经口试饮温开水,无呛咳24h后拔除鼻饲管,第1次经口进食时,应选择糊状的半流质食物,从糊状、半糊状逐步至普食,加强吞咽功能训练,避免进食过急或进食时谈笑而引起呛咳。本组患者术后均顺利如期拔除胃管,恢复正常饮食。

2.2.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喉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及肺部感染、皮下气肿、误咽、咽瘘等。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48h内;由于手术创伤及气管切开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易致感染及肺部感染;皮下气肿常由于麻醉时气体进入皮下所致;部分患者因肿块压迫术前即出现吞咽紊乱现象,在术后拔除鼻饲管后进食会发生不同程度误咽,误咽易致吸入性肺炎。咽瘘多发生于术后5d~10d,常与术后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有关。咽瘘是喉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护理措施: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加强气道管理、营养支持和活动指导;密切观察皮下气肿的范围及进展;训练吞咽功能及饮食指导;针对咽瘘处理:延长胃管留置时间、及时吸痰、加强换药、营养支持、选用敏感抗生素等,对喉癌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咽瘘的发生[4]。本组患者中1例于术后4h内引出鲜红色血性液体120ml左右,及时发现,重新处理缝线松脱,出血停止;1例皮下气肿于术后3d吸收消散;未有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本组患者拔除胃管后无明显呛咳现象;无咽瘘发生。

2.2.3沟通护理 ①术后允许家属陪护。②按术前约定的肢体语言有效沟通。③随手可取到语言替代道具。④请护铃置于床边。⑤护理人员勤巡视,主动服务。本组患者术后沟通满意,各项心身需要得到及时合理地满足。

2.2.4出院指导 ①出院时发放"温馨提示"卡,指导患者出院后一系列注意事项。②教会患者颈部包块自检方法,嘱发现异常及时就诊。③嘱定期来院复诊,出院后前6个月每月复诊1次,以后改为3个月。④带管出院者,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家属气管套管的清洗、消毒及气管瘘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⑤训练患者发音,每天坚持发音训练,从单字、单句、长句到简单对话,系统训练,恢复患者生活的信心。本组17例半喉切除患者术后发音良好;2例全喉切除术6个月后复查能作一般低声交流。⑥实施定期跟踪随访,于术后1周、每月电话或家庭随访,解决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存在问题,帮助其在长期康复治疗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论

通过对20例喉癌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患者积极的情绪状态可提高抗病能力[5];社会支持对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6];通过术前患者教育,患者及家属主动地参与护理的全过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是保证术后无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关键环节,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气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环节。总之,积极主动干预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充分调动医、护、患、家属的潜力,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60

[2]许远望,许恒.长期吸烟对喉癌患者术后分泌物护理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31:3870-3872.

[3]张萍.喉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J].肠内肠外营养,2012,19(5):304-305.

[4]徐素娟.喉癌患者术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0:3113-3114.

[5]郑乃彩,方渭清,王孝阳,等.喉癌患者本人知情前后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4-7.

第2篇

【关键词】创伤骨科手术;现代护理模式;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45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现就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骨科手术患者350例(其中:车祸伤283例,其他创伤67例)在围手术期护理与监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0例,男210例,女140例,病程半天~2年,年龄2~69岁,平均35.3岁。332例伤口恢复好,住院15~20天治愈出院,18例因术后并发症住院50~70天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评估病情:对创伤骨科护理而言,恰当的局部处理有利于整体救治,反之则导致整体救治失败。不同专科医生可根据伤情制定不同的对策和措施,而护理人员要把创伤骨科看成一个整体,处理顺序依次为患者全身状况评估、失血量评估、伤情种类和程度判断等。护理措施除维持气道、呼吸、循环等急救技术外,还有运转监护、搬动技巧、动态观察监测伤情与应急处理等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

2.1.2 临床护理:(1)术前检查: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胸片、心电图、骨折部位的摄片或CT检查等,根据检查情况报告医生,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2)术前临床护理:包括何时需禁食禁饮、何时灌肠、何时安置胃管、皮肤准备、药物皮试、更换术后骨科病床和骨科支架等。(3)环境准备:病房温度控制在18~20 ℃,湿度50%~60%,减少陪护,保持病房相对洁净安静。

2.1.3 心理护理:无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对术后康复影响[1]。

2.1.3.1 术前心理护理:以良好的心态面临手术,尽量消除患者手术紧张感与恐惧感,减轻思想负担,提高手术耐受力。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并给予积极、有效、明确的信息;讲解该疾病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介绍我科创伤骨科手术的成功病例,使患者相信医护的技术力量和护理水平,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

2.1.3.2 术前心理咨询:巧妙应用护理沟通技巧,满足患者术前心理需求。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患者,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术后如需用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后不致惧怕。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2 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最好动态心电监测,设置监测时间15~30分钟/次,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呼吸道梗阻,有无肢端微循环障碍等。

2.2.1 心理护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术后抑郁反应: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将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褥疮等。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又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2.2.2 术后疼痛护理: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护士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如术后6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2.2.3 术后饮食护理:病情平稳可于术后6小时饮水或进流食,术后第二天进半流质或正常饮食。 饮食应给予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高钙、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2.2.4 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与护理: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功能,功能恢复的好坏与早期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加强对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

2.2.4.1 生命体征平稳后的康复指导:待疼痛缓解之后可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上肢运动、足趾活动、踝关节屈伸及深呼吸运动等。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开始康复锻炼。锻炼的程度以患者能耐受而不感到疲劳为度,首先要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保持床整、干净,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指导患者利用双肘及健侧下肢支撑抬高臀部,受压骨突部定时按摩,臀部垫以水垫,防止褥疮发生。在床上练习坐起活动,踝关节的屈伸,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协助患者应用下肢功能锻炼仪(CPM)做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肌肉收缩,可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消除肿胀,又可减少肌肉萎缩,给骨折处以生理压力有利其愈合[2]。

2.2.4.2 手术后4周的康复指导:4~6周后患肢不负重扶拐下地活动。协助患者先移到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肢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双拐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8~12周开始负重活动。在此期间应由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止发生意外。

3 讨论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穿于各医疗护理的实践之中,通过创伤性骨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与监测、健康宣教的回顾性分析,提高骨科护理的实战经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模式与护理手段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性应用[3],全面体现现代护理模式在患者住院整个过程中的需要性、重要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宋贵欣.全肩胛骨并全肩关节置换的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6,3(11):74.

[2] 姜金楠.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

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手术室患者;围手术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度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转变,尤其是手术护理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医患关系与医院的发展。针对手术室手术患者的护理包括手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手术后护理回访等。本文根据对20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6.4岁。中专及以下学历10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92例。200例手术患者中,烧伤整形手术患者86例,胆囊切除患者42例,子宫切除患者12例,骨折手术患者36例,其他手术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针对选取的200例手术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全期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协助医生做好患者各项准备,了解患者的需求,手术中协助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对患者的伤口及时换药,严密监测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避免出现手术后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患者围手术期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多与患者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

1.2.1手术前护理 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家庭状况、病史及过敏史等。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患者的病情及手术过程。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了解病情,使患者掌握手术前后的配合技巧,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同时,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充分休息,配合手术治疗。另外,医护人员在手术前交代患者手术后是否需要鼻饲和引流及导尿管等其他辅助机械。

1.2.2手术中护理 手术全程保证病区环境的安静舒适。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给予患者安慰,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满足其合理要求,介绍手术及麻醉的方法,使得患者能够配合手术治疗。在患者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身w指标变化,并清晰准确记录,可以将手安抚性放在患者的手和脸部,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1.2.3手术后护理 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医护员需要用温盐水将患者手术时残留在手术区域皮肤上的血迹、消毒液等仔细擦洗干净,注意保暖,并告诉患者手术已经完成,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另外,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全面讲解手术后各种注意事项,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及出现的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详细交代患者的饮食禁忌等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患者出院1 w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询问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听取其意见。

1.3观察指标 对出院1 w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对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评分,其中满分10分,>9分为非常满意,7~9分为满意,4~7分为一般,2~4分为不满意,1~2分为非常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件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通过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评分发现,患者对医护人员、心理护理、总体护理的评价满意度较高,但是对手术环境方面的满意度一般,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当前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要求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还需要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家庭状况及学历等方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为了缓解患者手术前的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大体讲解手术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手术结束后,立刻告诉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并及时为患者换药,避免出现并发症及感染等情况。患者在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及其家属饮食禁忌等方面的问题[1-4]。

在对我院进行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后发现,患者对护士态度、心理护理及总体护理评价方面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手术室内环境的满意度一般,因此我院需要根据患者需要适当调整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之,对手术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丛广霞,于丽敏,马克美,等.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10).

[2]刘春芙;刘玉娇.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08).

第4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3.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082-02

盆腔脏器脱垂疾病多见于老年妇女,属于常见妇科疾病的一种,其中主要疾病类型包括肠膨出、子宫脱垂、 膀胱脱垂、阴道壁脱垂等,病因复杂,多为机体盆底失去组织支撑能力,结构遭到破坏等,腹内压持续增高疾病(体型肥胖、长期便秘、患者存在肺部疾病史)等也可诱发盆腔脏器脱垂[1-2]。而临床针对此种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即为手术,但由于患者机体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手术伴随一定风险,且由于麻醉及患者机体耐受力等原因,导致术后并发症可能性增加,因此为此类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3]。本文研究对于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2-12月收治的20例子宫脱垂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于2015年1-11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绝经年龄平均为(58.3±3.0)岁,且均为自然绝经;需排除近期存在雌激素用药史的患者;排除具有手术禁忌症患者;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5]。常规组年龄46~70岁,平均(58.2±6.0)岁;疾病类型:子宫脱垂11例,阴道壁膨出9例;脱垂程度:Ⅰ度脱垂10例,Ⅱ度5例,Ⅲ度3例,Ⅳ度2例。研究组年龄43~71岁,平均(60.0±5.8)岁;疾病类型:子宫脱垂12例,阴道壁膨出8例;脱垂程度:Ⅰ度脱垂11例,Ⅱ度6例,Ⅲ度2例,Ⅳ度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一般手术期护理服务。(1)为入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说明病情现状及手术类型、过程等,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病情掌握能力。(2)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术前检查、协助完成备皮、手术注意事项讲解、会阴及肠道准备工作。(3)积极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为其提供心理护理等;术后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了解是否存在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嘱咐饮食要点及运动计划等。

研究组患者接受围手术优质护理干预措施。(1)由于盆腔疾病病程较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大部分患者对于疾病治疗有迫切需求,但惧怕手术,护士应为此类患者加强术前沟通,让其积极了解手术类型,告知手术过程及可能发生的情况,耐心对待患者,倾听其主诉,帮助解决主要身心需求,提高遵医意识。(2)术前为患者进行阴道准备,包括局部遵医嘱涂抹药膏,询问患者排便规律,术前进行灌肠,嘱咐术前保持流食为宜。(3)加强术后麻醉苏醒期护理服务,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时协助患者翻身,待清醒后,及时协助患者完成床上被动运动,早期嘱咐患者离床活动;做好术后手术伤口观察护理,了解出血、渗血、血肿等表现,及时采取措施,定期换药处理,及时询问患者伤口疼痛表现。术后指导患者进食流食,鼓励多饮水,协助完成排尿,对于尿潴留患者及时采取措施诱导排尿;为患者取出会留置纱布后,及时观察是否发生再出血情况,对于疼痛明显患者及时采用止痛措施[6]。(4)加强出院指导措施,包括告知患者保持良好休息,告知其出院后3个月内应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说明术后家庭饮食要点、告知患者家庭疗养中保持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指导盆底肌训练方法,如嘱咐患者采取坐位、收缩阴道口、坚持此动作6 s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10~15次练习,每天坚持2次,坚持锻炼3个月,嘱咐家属积?O监督。

1.3 观察指标

(1)病情严重度评估:采用国际尿控协会1996 年颁布的 POP-Q脱垂分度法了解患者病情现状,主要分度原则为0级:表示无盆腔脏器无脱垂;Ⅰ级:存在脱垂表现,脱垂部位最远端与处女膜缘距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常规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

常规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护理服务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常规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加强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盆腔脏器脱垂此种疾病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患者,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时间延长等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身心舒适度均带来不良影响,而针对此种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干预,但手术对患者机体会造成一定创伤,且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机体耐受力较差、术前对手术结果感到担忧、机体基础疾病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术后恢复情况,患者存在一定并发症可能性。因此为此类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包括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术后伤口护理、用药、会阴清洁等,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减少出血量[9-13]。

3.2 加强围手术干预可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

第5篇

方法:选取我院324例骨科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2例,对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结果:在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后,患者均无发生感染或并发症。同时,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

关键词: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74-02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攀升。同时,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也较大,因此,必须加大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对其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实践证明,把护理工作做到位,是降低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对我院324例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跟骨骨折的患者有75例,肱骨骨折65例,踝关节骨折70例,胫腓骨骨折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同时,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140例,女性患者184例,年龄最大的84岁,年龄最小的56岁,平均年龄70岁。由此可见,骨科糖尿病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

1.2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的具体措施。

1.2.1要实施术前的心理护理。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心理会比较紧张,而且对手术会有恐惧感,因而多会表现出抑郁、悲观等情绪。出现这种情绪的患者在手术中会产生抗拒心理,对手术过程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术后恢复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地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要主动给患者讲解手术细节,要让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手术的相关问题要详细地进行讲解,要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和医院的信任感,让他们主动地与医院配合。此外,要让患者明白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要让患者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不适应症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不会让患者在手术中过度紧张,才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手术配料,对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也更有利。

1.2.2要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宣传教育。很多骨科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并不充分,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中,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能适应手术治疗,这对患者自身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都是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多饮水,要引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要引导患者进行必要的锻炼,这样可以防止患者的肺部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教育,要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食谱,既要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又要保证患者的营养,这对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监督,保证患者饮食符合标准要求。

1.2.3要对术后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在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接受完手术治疗后,必须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要观察患者的甚至是否清醒,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发生了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其他病症要及时地报告主治医生,便于主治医生在第一时间控制患者的病情。

1.2.4要加强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对糖尿病骨科病人的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比如要对患者进行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控制,在患者饮食前,要保证其血糖在7.8mmo/L以下,而在患者餐后,要保证其血糖水平在9.4mmo/L以下。

1.2.5要给术后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留置导尿管。糖尿病患者在术后不能自行排尿。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后给患者留置导尿管。因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所以要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导尿时做好无菌操作,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做好会阴护理每日2次,定时更换引流袋,防止患者的尿路感染。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其中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对组间进行对比,两组间的对比以P

2结果

在实施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后,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也逐渐提高,对采取措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对糖尿病骨科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发现,在实施护理后,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治疗,而其术后的恢复也更好。由此可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加强对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尚玉真,马丽梅,张军,王钰君.糖尿病病人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2年12期

[2]邹树芳,干锦华,周玲.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5期

[3]高丹丹.糖尿病病人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第6篇

资料与方法

本组50例患者,男42例,女8例,年龄45~79岁,平均62岁。术后病理均为小细胞癌,其中一侧全肺切除术18例,肺叶切除术32例,住院天数10~18天,平均住院14天。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慌心理,护士要加强与病人沟通,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向病人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成功的病例,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能正常进食者,鼓励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

吸烟患者入院后嘱其立即戒烟,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以利于术后肺膨胀的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

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多参数心电监护,持续高流量吸氧(3~5L/分),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1次并记录,麻醉解除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切口敷料有无渗湿,有无四肢湿冷、口渴等。

呼吸道护理:要密切观察呼吸状态、频率和节律及血氧饱和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有无缺氧征兆,术后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给予叩背及雾化吸入预防肺部并发症,若上述方法无效,患者的分泌物又较多时,可采用通过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的方法。

第7篇

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颅脑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前相关医务人员不管是在仪器设备亦或是心理准备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手术的过程中患者与医务、医务人员与医务人员之间配合较为默契,在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期临床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手术结束之后仔细分析病情转变的状况,以此能够提前做出一些预防与处理策略。

结果:通过以上护理与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颅脑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其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以及伤残率也大大减少。

结论:对于实施颅脑手术患者而言,进行必要的围手术护理,对于患者以及治疗效果而言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11-01

众所周知,神经外科这类疾病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比如垂体瘤、脑肿瘤、胶质瘤、脑出血、面肌痉挛、椎管内肿瘤、脑积水、颅咽管瘤、脊髓空洞症等[1]。此类疾病如果出现非常明显的占位效应,那么就一定要实施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颅脑损伤患者一旦出现此病,病情通常表现急、重以及复杂等,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很容易诱发并发症。毋庸置疑,开颅手术的风险是非常高的,在手术时期变化也非常多[2]。本文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颅脑手术患者,并实施围手术时期的综合护理,其效果非常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普通资料。本文选取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也就是围手术时期综合护理组),其中男性为150例,女性为50例,年龄在6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岁±4.7岁,此类病人中出现颅脑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车祸导致的有81例,砸伤导致的有42例,坠落导致的有39例、跌落导致的有38例。受伤之后三天内GCS评分是:4分到6分的有32例,7分到8分的有73例,而普通护理组作为对照组是,总共有178例,其中男性有146例,女性有32例。

1.2CT检查。观察组患者硬膜外血肿总共有93例、颅内多发性血肿患者35例、广泛脑挫伤患者13例以及后颅窝血肿患者有17例和其它意外事故导致的42例,对照组硬膜外血肿患者85例,颅内多发性血肿患者32例以及脑室内血肿的23例、颅内单纯性血肿患者36例、其它原因导致的有4例。

1.3手术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都使用单独的血肿清除、除骨瓣减压、两面除骨瓣减压以及脑室外引流手术[3]。

1.4结果。观察组治疗愈合的患者有103例,致残的有59例(其中包括轻度致残以及重度致残),死亡的23例。对照组治疗愈合的有50例,致残的56例(包括轻度致残以及重度致残),死亡的有18例。利用围手术期护理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普通护理更低。

2护理

本文研究观察组患者使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照组则使用普通脑外伤护理。

2.1手术之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病情以及病态的发展情况给予对应的心理疏导,否则会做无用功[4]。对于那些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实施开颅手术的患者,医务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一定要熟知患者的基本病情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要耐心的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述开颅手术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同时要耐心讲述手术的大致步骤以及手术之前与手术之后应该需要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配合完成的一些事情。手术之前率先做好必要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消除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恐惧、消极等心理非常有帮助,最终使得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手术。

(2)有目的性的进行指导。对于女性患者应该事实记录好末次月经的时间,就男性患者而言,如果患者抽烟,应该劝其尽早戒烟;如果遇到一些有言语或者听力障碍的患者,医务人员必须给予一定的特殊化辅导;对于一些视力有障碍的患者,在进食以及服药期间必须给予特殊的心理辅导,传授病人某些基本的自我护疗方法,同时应该给予心理方面的个性化辅导;脑垂体腺瘤病人假若决定使用经碟手术,那么其口腔与鼻腔需准备三天;其颅内动脉瘤处在大脑动脉环前端的患者,在手术开始之前,医务人员必须协助患者科学合理的佩戴颈托,同时实施颈动脉压迫训练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帮助其构建其侧支循环;在开颅手术开始之前的一天内应该使得患者的大便较为通畅,防止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便秘的情况。如果患者的呼吸道有着较多的分泌,那么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给予治疗,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导致患者窒息的现象。

2.2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首先,在手术开始之前,器械医务人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手术每个步骤要用的器械都应该准备好;其次,很多情况下实施脑外科手术易导致患者出血太多,如果在手术期间出现很难止住的大出血的情况,医务人员应该紧密合作,尽最大的可能减少患者出血;再次,在手术完成之前,应该准备好引流管以备用;最后,在手术完成之后,仔细清点所有器械,包括纱布以及棉片等一些小器械。

2.3手术之后的护理。

第8篇

【关键词】手外伤;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4-0563-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手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的功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工作中,手部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伤害,手外伤给受伤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造成终身残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多数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当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术后身体的康复。因此,对手外伤患者应注重心理的评估和对症护理。

1临床资料

2005年我院共收治手外伤患者165例,平均年龄35.3岁。职业:工人、农民、学生等。受伤原因:重物砸伤、车祸致伤、挤压伤、刀割伤、爆炸伤及其他。我们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了调查,发现以下几种心理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悲观、怕痛,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担心失去工作,担心影响家庭,担心医疗费用增加负担,渴望受到同情、重视。

2护理对策

2.1焦虑、恐惧及担心手术效果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应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和麻醉过程及手术时的感受,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告诉他们手术室的环境,现代化设备及医师、麻醉师的经验及技术水平,以消除其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同时劝说家属要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要多陪伴、安抚患者,以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抑郁、悲观患者的心理护理:要了解其思想变化,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向他们介绍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技术力量,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帮助患者了解损伤程度和治疗结果,并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启发他们要正确对待病残,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在与患者沟通时,避免使用消极暗示性语言,防止加重其负面心理。术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以免刺激患者,造成紧张情绪,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告诉患者不良情绪会影响病情的转归。

3术后观察及护理

3.1一般护理:手部受伤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理人员要同情、体贴患者,帮助患者进食,协助大小便,劝患者戒烟,因为吸烟可引起手部毛细血管痉挛收缩,影响指端血液循环。

3.2心理护理:手外伤多为意外伤,突然的打击,尤其是重伤患者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如焦虑、紧张、恐惧等。担心致残、费用高等切身问题而流露出烦躁不安、焦急、期望值过高等情绪。护士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和语言内容的分寸,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自己的伤、病、残程度,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克服消极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心理护理

手外伤患者,特别是严重手外伤患者,大多数首先出现情绪休克期。外伤为突发事件引起,患者对瞬间发生的事件毫无思想准备,极度恐慌、惊愕,有的甚至有濒死感。剧烈的疼痛,尤其是目睹自己开放的创面后,出现全身颤抖、精神崩溃。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恐惧焦虑心理,抱怨他人,埋怨医务人员动作太慢等,并迫切要求减轻疼痛及了解是否发生残废或缺陷。这是患者最痛苦、最紧张的时候,此时必须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态度亲切,迅速稳定其情绪,尽量避免任何的语言冲突。应做到接诊步骤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及信任感,消除恐惧心理并配合治疗,切不可惊慌失措,使患者增加恐惧。因此,护士既要有娴熟的技术,又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的思想。

术前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需做带蒂皮瓣的患者,手术后患肢将长时间固定在某一,生活不能自理;显微外科患者手术所需时间较长,患者比较疲劳,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再植患者术后可因疼痛及恐惧引起小动脉痉挛,易发生动脉危象。通过护理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的方法和目的以及手术后的等,患者有思想准备克服术后的不适。术后使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疾病的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心。

5出院指导及预防

第9篇

鼻窦炎的主要病因是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病变,导致了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目前,我科通过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目的是去除阻塞因素,恢复鼻窦功能。我们对148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48例中,男110例,女38例,年龄15~70岁,平均(42.5±2.3)岁。患者病症类型包括比重隔偏曲75例,鼻窦炎69例,鼻息肉4例。术后均给予抗炎止血及时对症治疗,术后24~48 h撤除鼻腔内纱条,于术后7 d痊愈出院。

1.2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Messeklinger术式和Wigand术式[2],本组148例患者均采用从前向后法。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主要根据患者全身和局部状况,选择对患者最佳的麻醉方式。手术基本步骤是先切除钩突,进而由前向后循序开放筛泡、切除中鼻甲基板开放后组筛窦、切除筛蝶板开放蝶窦。切除鼻囟门扩大上颌窦-自然口以及开放前筛窦各气房和额窦口可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进行,亦可在上述程序中穿行。术腔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2]。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对手术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所以对患者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鼻窦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及鼻内镜的优越性和医生精湛的技术,取得信任并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 常规做好术前检查,如血液、心电图、胸透,尤其是X线或CT检查,明确病变的准备,确保手术安全,常规备口周及鼻前庭皮肤剪鼻毛,以免影响术后感染及鼻内镜的顺利操作。指导患者术前用呋喃西林漱口,保持术前的口腔卫生。

2.1.3健康教育 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感冒,禁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中、术后咳嗽,多尺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而诱发鼻腔出血,为患者讲解术前半小时用药的目的及手术的大致过程,使患者顺利的配合完成手术。

2.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抬高头部15°左右,同时亲切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指导患者用口呼吸,并作深呼吸以放松自己,观察术中反应,并给予情感支持,提醒患者勿咽下血液,记录出血量及鼻腔填塞的纱条数量,按要求留取标本送检。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早期并发症,如患者出现牙齿麻木、疼痛及少量出血可安慰患者,暂不需处理。如发生眶周血肿、复视、脑脊液漏等,则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3.2 全麻患者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 h后去半卧位。局麻患者术后去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物引流及血液回流,同时减轻头部充血及肿胀,减轻疼痛,告诉患者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抽取纱条后可行平卧位。

2.3.3疼痛 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及伤口堵塞鼻腔的刺激所致,并常伴有头痛,导致患者无法休息,必要时可视病情给予止痛剂,告诉患者避免咳嗽或打喷嚏,以免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教会患者如何打喷嚏,可用手指按人中,作深呼吸或用舌尖抵住硬腭以制止[1]。可按医嘱给予扑尔敏片4 mg口服,3次/d,预防因顺时的气流冲击过大,导致患者疼痛加剧。

2.3.4渗血 告诉患者及家属有少量渗血是正常现象,勿紧张。患者手术结束可用鼻前纱贴在患者二鼻孔前,鼻前纱可观察前鼻孔的出血量,及时更换前鼻纱,并记录数量,嘱患者如有血液流下,一定要吐出,吐在一次性口杯中以便观察后鼻孔的出血量,并血液进入胃内,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若渗血较多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2.3.5口腔护理 全麻患者术后6 h,局麻患者术后2 h用呋喃西林液轻轻漱口,将口内残留血迹及时吐出,每天漱口数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促进食欲。

2.3.6饮食 全麻患者术后6 h,局麻患者术后2 h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3.7用药 遵医嘱及时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3.8术后换药 术后24~48 h抽出鼻腔凡士林油纱条。抽纱条时因鼻心反射,可发生晕厥的情况,我们在术后第2d开始滴液状石蜡以纱条,便于抽取减少因纱条牵拉刺激而发生鼻心反射,在抽纱条时,每抽取一根后,让患者稍作放松,以适应鼻腔压力逐渐减小过程。纱条抽尽后改用呋麻滴鼻,防止出血并利于通气。

2.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4.1颅内出血 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4.2球后视神经炎 观察患者有无视力障碍或眼球运动障碍,给予对症处理。

2.4.3眶内血肿 患者是否出现“熊猫眼”,本组14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术后出现“熊猫眼”,我们采取24 h之内用冰敷眼周围,24 h后用热敷,术后5~7 d症状消失。

2.4.4脑脊液鼻漏 观察患者鼻腔内有无清水样分泌物流出。

2.5出院指导 患者因改善自鼻腔通气后,往往忽视出院后的鼻腔冲洗过程。因此,告诉患者鼻腔冲洗阶段是术后综合治疗的关键,是促进粘膜上皮化的过程,如不定时复诊,会导致术腔粘连或窦口狭窄闭锁,形成迁延性炎症。一般术后1~4 w,冲洗2次/d,此后从第2个月开始至第3个月,冲洗1次/d,随访不少于6个月。预防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3个月内勿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擤鼻及不良的挖鼻习惯,如出现鼻塞、流脓涕、出血、头痛等不适及时复诊,并详细记录每次复诊的情况。

3 结论

通过148例手术护理,我们认为:根据鼻内镜手术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是围手术护理的关键,是患者得到真正实惠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49-173.

[2]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9-110.

[3]郑琼跃.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171-17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