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7 14:53: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七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第1篇

关键词:随笔;初中生;写作;途径

写作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语文能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总是感叹:“现在初中毕业生的写作几乎是在小学毕业的水平原地不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存在追求短期教学成绩的功利思想,不愿用时间和精力教学生作文;另一方面是学生懒得动笔,每逢作文便从网上随便搜索一个,应付了事,因此,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整体不高。

“随笔”比命题作文更灵活,学生更喜欢。它在时间、空间上有更多的自由,往往能写出学生最熟悉、最真实、最动情的东西。写随笔是作文的基础,是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始终将学生写随笔作为一项写作基本功来抓,长年坚持不懈,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留心观察,勤写随笔,佳句从笔尖自然流出

学生怕作文,往往不喜欢教师指定的题目。但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激情,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教师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生活,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求,明确观察顺序,掌握观察方法,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融入自己的随笔写作中。以景物观察为例,教师可分六步,有序进行分项训练。

1.定点观景,移步换景。

2.观景特点,抓住特征。

3.留意色彩,多姿多彩。

4.体验音响,融入想像。

5.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6.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教师将这些分项训练逐一落实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对人物观察、环境观察、场面观察亦可如此。通过写随笔,学生“假、大、空”的作文毛病会不断改正,写作兴趣逐渐变浓,因惧怕作文而懒笔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少。学生随笔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个片断。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每周要交1~2篇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让教师批阅,然后在学习小组内相互点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观摩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七年级阶段,重点强调“经营”句子,让美词和佳句为语段增添光彩。

二、循序渐进,区分文体,打造优美段落

新课标(2011年版)对初中生作文的要求是:“写记叙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就以记叙文写作为例,八年级一个学年最多也就能安排5~6次,而记叙类作文品类繁多,如写人类、描景类、状物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等,这些若不进行几次扎实的训练,学生往往是很难掌握的,而作文专题训练的时间和次数有限,要达到新课标要求,这就不得不借助写随笔来完成。

八年级上学期,以记叙性随笔为重点兼说明文类;八年级下学期,以训练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文为主,其中记叙性散文为重点。以记叙性随笔为例,重点安排如下:

1.理清要素,叙清事情。

2.语意连贯,言简意明。

3.理清段落,文从字顺。

4.注重详略,主次分明。

5.叙事之余,穿插议论。

6.借事借景,抒发感情。

在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随笔训练的过程中,强化“段”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段”在篇中的重要作用,着重经营“段落”,让“段”为“篇”服务。议论和说明性文章也可按相应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

三、注重整合,明确要点,优美文章应运而生

九年级是初中毕业年级,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写随笔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鉴于此,可以将写随笔与应考作文训练相结合,将前两个阶段练“句”和练“段”整合为“篇”。这一阶段的随笔,要求要有角度、有深度、有新意,且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等,达到有内容、有文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艺术水平。在积累优美“段”段的基础上,随笔训练以“篇”为主。

1.立意深远,选材精当。

2.首尾呼应,紧扣中心。

3.虚实结合,烘托映衬。

4.结构合理,文如行云。

5.活用修辞,旁征博引。

6.语言含蓄,清秀隽永。

第2篇

一、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的兴趣需要被老师激发。苏南城市学生已经有很多机会在课外拓展阅读。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后面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由于学校图书馆太小,我选择组织学生走进宜兴市图书馆,让学生在宜兴市图书馆学会查阅资料、检索名家名著、做读书卡片。后来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周六、周日也有兴趣在图书馆阅读。走进宜兴市图书馆,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考察活动中举行诵读,例如,组织学生到安徽省滁州市醉翁亭处,朗诵《醉翁亭记》,学生会终生难忘;组织学生到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里诵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会铭记终生;这种一边考察一边阅读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笔者感觉语文教师要多组织类似的语文实践活动,多方面全方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走进“陶的古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实践证明,初中学生要多读多写,才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而要求学生平时养成练习写随笔的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为了让学生有素材可以写,笔者设计了“走进陶都,了解紫砂文化”的语文活动课。在这之前,学生对宜兴市是“陶的古都”只是肤浅的认识,在活动课中,学生要去丁蜀镇考察“紫砂文化”。为此,笔者预设以下问题,让学生去丁蜀镇考察得出答案。1.简述紫砂的历史渊源,2.查找丁蜀镇有名气的紫砂壶店面,调查研究紫砂壶的不同风格;3.讨论紫砂壶优点在哪里?4.探讨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学生围绕问题,走进了“陶的古都”,对紫砂文化从直观的认识,过渡到理性的认识。那么,这个过程,可以写很多情真意切的随笔。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紫砂文化解说词,写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概述紫砂文化的“禅”味等等。正是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才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随笔。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感悟家乡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完成课外作业,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注重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在的城市初中学生会看书、会解题,但是口语交际能力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初中语文老师平时针对性训练不够,如果从七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培养学生口Z交际能力,那么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会逐渐提升。目前,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偏重于基础知识方面的积累,忽略了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外作业中,布置训练口语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有个举行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研讨会。这个作业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看法的过程,就是提高口语能力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有独立思考的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前五分钟演讲的课外作业,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生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发表自己的评论,也可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总之,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完成课外作业,提高口语能力。

四、关于语文活动课的思考

首先,语文活动课要有明确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活动课的宗旨也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初中学生参加无锡市未成年社会实践,其中有攀岩、消防演练、多米诺游戏活动、翻越“毕业墙”活动、游善卷洞等一系列科目。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最契合学生提高读写能力的科目,并有意识引导。教师设计语文活动课,就是在活动课中预设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所有活动课,一定要目标清晰,要不然语文活动课就成为一盘散沙。其次,语文活动课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导活动课堂。在探究“紫砂文化”活动课中,让全体学生做紫砂壶,学习手工制壶技术,再慢慢鉴赏壶的艺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循循善诱,选好语文活动课的“载体”,让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第3篇

教师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如果教师自身对于作文教学认知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削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不会对作文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应试教育的影响有所降低,但是,目前的语文考核中作文所占据的比例依然较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取较高的分数,极力提倡在写作中增加亮点、主题突出等,这些也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但是通过对现行语文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阶段的作文教学板块并没有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同时,各阶段作文教学系统性并未得到体现,这必然会给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艺术源于生活,写作同样也需要写作主体善于观察和积累,只有通过切身的体会才能写出令人动容的文章。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及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因而部分学生在语文写作上非常困难。究其根本,学生并未将自己视作生活中的一员,在可用写作素材有限且阅读量较低的前提下,很难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会大致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进行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明白不同文体要求下的写作特点及技巧。教师可以先选出范文进行分析,从语句、段落进行模仿,逐步的加深难度,然后再进行特定格式的作文写作,通过集体探讨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从整体上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讲解多种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白,不同写作技巧的运用可以达到不同的写作效果。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所使用的辞藻多么华丽,场景描述多么细致,应贵在真实。部分学生之所以写作兴趣不强,是因为自身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可用的写作素材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定期的进行作文赏析,对于部分意境较好的语句进行摘抄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该阶段的作文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素材,通过个人的理解找出写作点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学生分析能力的锻炼,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段落、故事、古诗的分析、引导,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更加真实的将学生内心的呐喊、感悟写作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营造较好的写作环境。

三、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随笔教学目标

在进行随笔训练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设定随笔训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要遵循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兼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七年级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上下两个教学阶段来指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当确定了随笔训练的目标后,教师就要开始实施随笔训练。开展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浓厚的随笔训练氛围。在?M行随笔训练的初期阶段,由于学生的写作素材有限,思维能力较低,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摘抄、点评类型的训练让学生进行。例如,教师可以从教材课文进行延伸,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雪地捕鸟”的过程,自己开始模仿写一段类似的段落,如蚂蚁搬家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随笔训练素材后,教师就可以提升随笔训练的难度,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主题来让学生进行训练。

四、培养学生能力累积写作素材

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三级目标 理论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已经过去的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和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索、努力研究、积极合作、认真参与,初步摸索出了一种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

一、根据课标制定三级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

(二)过程与方法

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以及积极正确的态度。

二、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论指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和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行为,高度评价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主动在语文实践中会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二)合作学习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调动他们合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实现生生合作、生生互动,互相启迪,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在合作中取得喜人成绩。

(三)探究学习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发问,乐于表达与交流。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注重知识的探索和钻研,善于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语文学习成长袋

语文学习原始资料表;入学前家长评价表;学生进步记录表;家长月反馈表;语文学习目标表;教师评价表、激励表;学生学习经验表。

2.学生自主命题袋

面试命题卡、笔试命题卡(按单元出题)。学生分小组确定出题人、答题人、评价人,并评选出优秀命题者。

3.学生合作探究小组

按课文、活动分组。(探究小组的类型:单元活动小组、四人小组、特色小组、男生团队、女生团队、兴趣小组……)

4.课外名著学习沙龙

拓展性阅读、研讨;名著推介;名著阅读札记;名著观感交流;名著名人谈;名人访谈录;吹毛求疵看名著……

5.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组

评委由学生自我推荐竞选产生。(评价内容:课堂活动评价、课堂发言评价、课外学习效果评价、资料信息收集评价、随笔评价、学习成绩阶段性评价、作品发表评价、语文学习整体性评价……)

6.语文大世界学习成果展示交流课

在教室各个位置布置自己的成果展示:图片、资料、作品、多媒体成果。

7.语文学习问题抢答、辩论赛

分单元、课本、文体、问题类别(准备课文:《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第一次真好》、《羚羊木雕》、《散步》)

8.课本剧演出

《皇帝的新装》、《山中访友》、《羚羊木雕》、《陈太丘与友期》、《盲孩子和他影子》、《女娲造人》。

9.中段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组织试题、学生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0.期末考

面试题(学生自主选定试题,学生评委准备答案),笔试开卷。

11.口头作文学生自评组

题目自主拟定、写作内容自定、口头表达成绩评价,人人参与。(每两周一次)

12.配乐朗诵

评委组由学生自主产生,朗诵由学生自己合作完成。(朗诵课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春》、《山中访友》、《秋天》、《观沧海》、《西江月》、《天净沙》、《金色花》、《纸船》、《咏雪》、《天上的街市》、《静夜》、《浅塘湖春行》)

实验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摸索前进的过程,我们相信有了高水准的课程标准,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试验教材,广大语文教师一定会成为这一园地中的活水,并不断注入新的活水。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2]杨生栋.对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07,(02).

[3]于晨凌.有效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09,(07).

[4]虞银娣.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概念的辨识[J].文教资料,2008,(13).

[5]陈颖.发掘语文课程资源的尝试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8).

第5篇

1.作文是一件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情。大部分老师不愿意上作文课,不知道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课;大部分学生把写作文当做负担,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2.写作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单一。作文教学大部分按照教材单元安排,依次进行作文指导、写作实践与作文讲评,虽然达到了课程标准每学年不少于14次的目标要求,但指导和讲评的方式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3.学生作文缺乏完整的思路,随意性强。从对班级写作水平的整体评估数据看,大部分班级高水平作文的比例小,近80%学生写作文思路混乱,想到哪写到哪,缺乏完整的结构,语言连贯性差,精练优美更谈不上。

4.不会布局谋篇,构思缺乏新意和创意。从对约1000名学生作文的抽样分析来看,作文基本符合题意要求的约占56%,表达上比较有创意的约占6%,遇到文题胡编滥造的比例约为23%。从地域差别看,县城初中的写作水平整体上优于农村初中。这些数字说明,学生写作水平距离201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根据问题解决策略,我们尝试了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改善写作教学。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为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011版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7—9年级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实际上学生的阅读远远达不到以上要求。据调查,能够系统阅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学生仅占初中学生总数的2%左右,能够广泛进行有益课外阅读的学生比例更是少得可怜。这样的阅读现状注定了学生视野狭窄,知识薄弱,理解能力低下,又怎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因此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就成为作文教学改革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人手。

1.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开发新资源,从源头上解决学生读书难的问题。首先要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其次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方面的图书资源;此外,还要动员学生用零用钱买一些优秀书刊,因为优秀书刊内容的时代感更强,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这是培养读书习惯的前提。

2.规定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从思想上解决对读书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很多老师在阅读内容、数量和质量上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者虽有要求但督促检查不力,造成学生认识上的严重不足。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每个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做出明确规定,辅以有效的检查手段,督促学生按要求认真读书。

3.指导阅读方法,引领阅读实践,让有效阅读和高效阅读成为阅读的催化剂。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与他们共同体验读书之乐,与他们共同分享读书的收获。用参与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用深刻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引领学生的阅读思维向广度和纵深发展。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的阅读视野会更开阔,立足点会更高,鉴赏能力会更强。

4.把握阅读契机,丰富引导手段,使乐于阅读、勤于阅读成为学生的阅读常态。如果读书的任务和要求总是一纸文件,学生的阅读感觉一定是迟钝的、麻木的。所以要善于抓住那些引导、鼓励、指导的契机。比如汶川地震后那些优秀的网络诗文,近期百家讲坛栏目涉及到的纳兰容若的诗词作品,比如小悦悦事件和黄岩岛事件后那些有影响的社论和评论,比如你某一天阅读过感人作品后与学生的分享和交流,比如一次读书和写作活动……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契机,要善于把握,充分利用。更多的学生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变成爱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

二、丰富训练内容,优化训练手段,使写作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训练内容要丰富多彩,既要对教材安排的写作训练内容灵活驾驭和把握,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把写作训练发展密切联系,使写作紧扣学生生活,紧扣社会发展。比如你某一天上课发生了一件事,你便以此为题材随机安排作文训练;比如重大节日的时候搜集相关材料阅读欣赏,然后写写读后感;比如某一次学生作文中用到了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你给学生介绍后让他们模拟创作……这些无疑丰富了写作内容,又因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喜欢写,有话写,常常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

训练手段要多样。既要有常规性的作文指导、训练和讲评,也要有即兴随机的作文指导;既要动笔写作文,也要安排适当的口头作文;既要训练整篇作文的选材、立意、谋篇,也要重视片段的指导和训练;既要有系统安排的写作训练,也要有日记、随笔等常规写作内容。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能愉悦学生的写作体验,减少学生的写作压力,丰富语文学习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写作兴趣和水平。

三、合理安排训练梯度,构建完整训练体系。使写作教学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7—9年级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安排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层级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按一定层级发展,写作能力应该呈逐步提高态势。这就需要教师对写作训练进行整体规划,比如七年级都安排哪些训练内容,训练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要结合哪些文本内容和哪些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随机练笔……学期初要有规划,写作训练要有步骤,每一阶段要有目标,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一般来说七年级应主要安排基本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练习文体以简单的叙事散文、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可以将日记、单元写作训练、随机训练有机结合。八年级应在七年级的基础上安排训练内容,提高叙事类文体中叙事散文和童话等内容的写作要求,争取表达有创意,行文有新意;增加简单应用文写作,增加扩写、改写、修改文章的练习,设置诗歌写作和小说创作;要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和技巧,如设置悬念、环境描写、对比、衬托,等等。九年级要训练学生写议论文、消息等内容,要在构思、谋篇、拟题、首尾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要在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写出个性作文上做足文章。

三年初中生活,写作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系统安排,逐步提升,毕业时要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有学生能根据需要准确表达,符合题意要求;70%的学生能写出比较优秀的作文,行文流畅,结构紧凑;40%左右的学生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有思想,有内涵,表达有创意。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需要老师的扎实研究和认真实践。

第6篇

一、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特征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随笔训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在写作形式上,非常灵活和多变。语文随笔的题材和选材是随意的,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无一不可,选材可以来自方方面面,在生活中体验而来的,在学习中思考而来的,都是可以的。二是在字数上,语文随笔并没有一定的要求,体会和感知的多就可以多写,认识和理解的少就可以少写,可以是长篇大论也可以是小篇幅的甚至几句话。三是在情感表达上,对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要求比较高,侧重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和表达,提倡直抒胸臆反对矫揉造作,甚至无病。四是在语言表达上,形式也比较丰富和活跃,可以说是“随意”的,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可以平铺直叙也可以百转千回,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曲径幽深,可以自然流水也可以跌宕起伏。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思路方法

(一)提升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由于语文随笔大多是基于教材内容中的一个部分、一套思路或者是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并通过一定的思路凝聚和精华提炼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地把课堂的氛围调节起来,把学生们更多的思考激发出来,让学生们真正通过教师的讲述或引导能够产生一定的思路或想法,能够实现有感而发,有悟可写。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们实现想象力的极大焕发,也可以让学生们针对一个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话题进行充分交流探讨,在学生们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有益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比如,在课文《孔乙己》的学习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们思考孔乙己的行为算偷吗、算赖吗?偷盗行为与赖账行为在性质上有什么样的区别?造成孔乙己悲惨下场的原因是什么?并让学生们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分组开展讨论,最后为学生们制定了《偷盗》和《赖账》两个随笔主题,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写作,由于写作之前笔者进行了充分的引导也让学生们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讨,学生们的固化的思维被极大地解放,写出来的随笔大多都形象生动。

(二)强化随笔的经常性和长效性

语文尤其是作文成绩和水平的提高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经年累月长期汇集、凝聚的过程。因此,在对学生语文随笔的练习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时间去写,如果时间不够长可以“长话短说”,但尽可能地像写日记一样每天都在写保持不间断。古人讲:“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就是要鼓励学生们长期地坚持写语文随笔。笔者带过的七年级一个班,刚开始时要求学生们每天写语文随笔,但学生们执行起来往往打折扣,以数学或英语作业还没做完为由,不愿意写。后来,笔者与其他科目教学老师进行了充分沟通,在最后一节课的自习中留出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写随笔,可以是任何一个题目的随笔包括英语或者数学,学生们这才没有理由推脱了,不管是基于哪一个学科的随笔总要经过思考提炼和语言表达两个过程,而随笔训练的重点和目的也是在此。这样每天坚持写,学生们的作文水平长进非常明显。

(三)强化随笔的点拨和评价

第7篇

【关键词】随笔训练 作文教学 对策

前言: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增设随笔训练环节,并规范学生写作手法,继而促使其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下能不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同时达到最佳的作文写作状态。以下就是对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实践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环节的展开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手段。

一、初中随笔训练特点

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随笔训练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即对随笔写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即将自身所见、所思、所感等内容融入到随笔写作中,继而由此来丰富写作内涵,并就此寄托自身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此外,徐董梅老师在《关于初中语文随笔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总结出了初中随笔训练的特点,第一,即要求教师在课堂随笔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制定系统性的训练活动,继而由此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随笔写作意识;第二,初中随笔写作的特点亦体现在满足初中生心理特点及从多角度体验生活[1]。

二、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实践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首先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抓住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在随笔本选择的过程中应依据自身喜好选择大小适中且精美的本子,继而由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在语文随笔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通过对彩笔、贴纸的运用来装饰随笔本,最终由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随笔写作习惯。再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作文命题过程中应突破语文课本的限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达到切中学生兴趣的命题目的。例如,某教师在随笔训练过程中即要求学生依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的过程来描述蚂蚁搬家的经过,继而由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两项重点内容,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其化为课堂教学重点。同时充分发挥课本资源安排学生进行早课阅读训练,继而在阅读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并引导其在随笔训练及作文写作过程中将自身所掌握的语言运用手法应用于其中,达到高水平创作状态。例如,在人教版语文第七年级上册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即要求学生结合课内阅读材料描述自身对人生的思考。此外,在语文作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应注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及图书馆路径阅读中外精美小说,继而以此来丰富自身语言应用能力。

(三)增强评改的多样性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中学生在写作水平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依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实施灵活的评价机制,最终由此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并引导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全身的投入到其中,达到高效率写作训练状态。此外,在随笔训练评改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亦应优化讲评方式,即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观点,并通过评价他人作文写作状况的基础上来发现自身作文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某教师在开展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即安排学生两两交换批改,并纠正随笔训练中的错别字、病句等等,最终由此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2]。

(四)随笔训练实践操作举例

在“读爱”命题随笔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命题进行了铺垫,即阐述了“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因而我们可以分享家庭故事来共同感受我们家庭中所营造的温暖氛围”。在命题铺垫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对《风筝》、《散步》等几篇文章展开了阅读行为,继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较好的思考家的定义,并由此来触动自身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在“读爱”随笔训练过程中可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感情。此外,在此次“读爱”随笔训练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呈现了《可口可乐――以家为主题》的视频片段,继而由此来引导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层次的感受到家庭所带来的温暖,且最终将“爱”的主题更好的诠释出来。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丰富课堂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因而应强化对其的有效实施[3]。

结论:综上可知,当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从增强评改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并引导学生在此环境下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氛围中,提升整体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学.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所遵循的原则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100.

第8篇

在一次随笔的写作中,有学生写周末一家人去雅林看郁金香,其中有一句是这样描写郁金香的: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更是热烈而奔放,泼泼洒洒,开的煞是烂漫。我在给学生的评语中这样写道:“热烈”指具有强烈感情、激情或热情,此处指花开得很多很茂的情景,若将表心情的词“热烈”改为表场景、氛围的词“热闹”,更合适。结果学生拿来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翻到第21页,对我说:“老师,史铁生不也这样写的吗?”我被问得哑口无言,只怪自己没有细读教材。我在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余,也开始恶补语法教学。

一、正确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真正理解“语法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正是基于这一点,许多老师解读出“淡化语法教学”,甚至“初中不教汉语语法”的错误观点。倘若老师们能仔细往下读,就能解读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法知识”很重要,语法要教。像我们以前那样枯燥无味的教学和单一的教法,只会扼杀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才要求我们随文而教,不能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二、直面文本、学情、考点教学,真正落实语法教学

1、文本品析需要借助语法教学

吕叔湘在《怎样给中学生讲语法》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教呢?我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语法知识是细读文本、领悟内涵的重要帮手。对任何体裁的文本的理解,首先都是对语言的理解。为此, 人教版的编者在2013年初中语文七年级的教材中增设了 “词义和语境”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被赋予特殊含义,例如在《土地的誓言》中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中的“埋葬”,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龚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谁埋葬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墓地!这就是作者向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教师从挖掘“埋葬”一词的含义入手,进而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主旨。

2、学生写作现状呼唤语法教学

胡明扬老师指出:“在中学教语法不是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教语法完全是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服务的。”最能体现语法对中学语文教学实用性价值的环节当数作文,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水平,会典型地反映在他的习作中,也就是说,学生对汉语的实际运用,组词造句,联结句子为句群、段落、篇章,运用汉语的能力,在作文中会反映得比较充分。以下例举学生习作中的几个病句:

(1)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白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心潮澎湃。

(2)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野花。

(3)暑假我和朋友去了一趟苏州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分析:第一句“一连串”应修饰“事情”,犯了词序不当的语病;第二句结构含混,应改为“我迎着春风,沿着小路走着,路旁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野花和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第三句强加因果,去了苏州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苏州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苏州的“结果”呢?”

目前放眼学生作文,包括一些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内,在习作时都或多或少存在语言不规范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个人认为都是不懂语法惹的祸。因此,将语法知识贯穿进口语训练和作文练笔指导中,逐渐规范学生的表达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

三、应试压力迫使师生关注语法教学

综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语法知识的考查一直普遍存在着。语法知识的考查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病句类试题。

病句中经常出现的修饰词搭配错误,例如:“两个学校的老师”,大多数学生也知道这样的表述上有问题,但是问题出在何处,学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正是由于定语排列顺序的错误,才导致短语产生歧义。因此,在题目的分析时,我们还是要强化知识点的落实。

2、语境类试题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卷,现代文阅读《鹰》第11节他仰起脸,注视着它,看那黑点儿的移动,看那放晴了的天空中 ------ (A.大朵大朵爆裂 B.朵朵飘浮)在阳光下的云,这时,他觉得那只鹰神奇而又陌生。

第9篇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及严肃教研时间。

新教材选文大都文质兼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加学生的人生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在施教过程中着重注意渗透文化的观念、审美的观念、个性的观念、时代的观念和哲学的观念。真正体会到教材是知识和修养的引发点,教授新教材不能死板,要激活思维。

如果将教研活动切实地开展起来,那么每周一次的一个多小时对我们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动时间就成了开好会的关键。备课组长每次的活动时间提前通知教师,到点准时开会,决不让时间在无谓的等待与闲聊中流逝。

二、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新学期伊始,就给学生统一配备周记本,提倡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采用命题或随笔等等不同形式,老师定期检查督促,学生学习兴趣日增。

加强书写习惯的培养,实施每日练字计划,坚持较好,学校大厅展览一次,题为“七年级书法比赛作品展”。学生文面质量有较大提高。

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班内集有小型书库互补(学生自带课外读物,互通有无。)

各班都办有手抄报等,很多班级手抄报在教室内展评过。备课组老师积极选送作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又自愿订购报刊杂志多份,不断扩大学生视野。

这学期我们举行了不同规模的作文大赛两次,一次是漳州市“我最喜爱的教师”征文,一次全年级都参加的作文大赛,并在大厅展出。我们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了各项全国性作文大赛,如“为学杯全国作文大赛”、第十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全国奥林匹克作文大赛等。

三、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出成绩。

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将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备课组采用多种方法让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1、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2、鼓励青年教师多上研讨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

3、老教师做好“传帮代”的工作,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通过以上举措,教研组已经有年轻教师担负起了学校语文教学的重任。他们的一系列的公开课均获得了众多老师的好评。

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课前五分钟小演讲,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课本剧的排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生动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培养了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开发了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五、加强说课、评课的质量。

1、说课

以往我们忽略了说课的作用,即便是说,也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的设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今年我们致力于改变旧面貌,加强说课的质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说课,只需以重点说课和微型说课这两种方式阐明你的教学意图,例如在哪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贯彻的。

2、评课

教研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还能体现出创新意识。

六、教师们密切配合,不断探索教学新思路。

本学期,集体备课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我们规定每周一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共商教材教法,材料、进度保持统一;互帮互学,备课组说科、听课、评课逾20次;备课组教师举行公开课时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录音机、等使用娴熟;本学期全组教师都至少开授一次全校公开课,组内相互听课已成惯例。

备课组每位教师教学态度严谨,工作尽职,作业批改及时,辅导认真,面对这一届行为能力和接受能力均不高的的特殊群体,我们初一语文组的同行们真是尽心尽力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