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统计学的认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7 14:53: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统计学的认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统计学的认知

第1篇

applied Statistics, and pointed out that Applied Statistics textbook has pay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training to students statistical applica-

tions ability. Owing to shortcomings of Applied Statistics textbook in composition, the arrangement mode of Applied Statistics textbook in materials, which includes seven elements of unity and follows the law of human cognition - Inductive deductive method,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cited cases, problem-solving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model, con-

cept, exercise, case studies, statistical software.

【Key words】 applied statistics, materials arrangements, cognitive law

统计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作为通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将统计学科上升为与经济学、数学等学科并列的一级学科,成为非统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其广泛的学科,统计学教材是教学过程的载体,是统计思想和方法的集合。只有统计学教材上档次了,统计学教学才能上层次,才能培养出具有统计思维与统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应用统计学教材建设情况评述

张晓庆(2009)指出:非统计专业核心课程的《统计学》教材,其建设目标定位应是以统计学学科知识为基础内容,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际能力训练为基本目标,努力贯彻先进教育理念,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合理规划教材结构,争取形成内容丰富、功能齐全、形式多样、系统完整、使用方便的综合性《统计学》教材内容体系。《应用统计学》教材作为《统计学》教材的一个分支,更加注重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该种类的教材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实践能力,其教材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适用的范围、适用层次不断深化、细化

统计学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应的统计学教学不断涌现。如:张爱华的《通信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学》、谢彦君的《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学简明教程》、李林杰的《经济应用统计学》、向蓉美的《网络经济条件下统计学的应用与发展》、刘金兰的《管理统计学》、陈国英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谢邦昌的《生物统计学》、杨永年《畜牧统计学》、黄振平的《水文统计学》等,其中经济与管理类应用统计学教学出版的最多。应用统计学适用的层次涵盖了各类职业学校、专科、本科、研究生,如:粟方忠的《统计学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统计基础》、于声涛的《统计学原理》等适用于高职高专的教材;张开玉、张耀有、陈星的《现代应用统计学》、吴伯林、曹立人的《现代统计学极其应用》、张梅林的《应用统计学》、龚曙明的《应用统计学》、谢忠秋的《应用统计学》、王淑芬的《应用统计学》等适用于本科的教材,适用于本科教材的最多;吴喜之的《统计学?D?D从数据到结论》、马庆国的《应用统计学》、卫海英的《应用统计学》、赵玮、温小霓的《应用统计教程》、葛新权、王斌的《应用统计学》等适用于研究生的教材。

(2)案例教学成为发展趋势

案例教学在应用统计学教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把学生引导到实际事件中,通过个人分析和与他人讨论或辩论,针对事件中的问题进行认真、冷静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追求的是一种“生存教育”,而不是传统的“书本教育”。如:张晓庆的《统计学》、赵振伦的《统计学?D?D理论、实务、案例》、谢忠秋的《应用统计学》、向书坚的《统计学》、袁卫的《统计学》、陈菊春的《应用统计学》等以引例的方式提出本章将要研究的内容或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本章的内容进行综合的运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崔文田、徐青川的《应用统计学教学实践案例集》、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统计学教学案例》、董逢谷、朱荣明的《统计学案例集》等以案例集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

(3)统计软件成为必备工具

应用统计学教材越来越重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的紧密结合,培养具有统计方法和统计信息现代化处理技术的实用型人才,EXCEL、SPSS等适用于统计教学的统计软件在统计教材内体现出来。EXCEL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大多数计算机里都装有该软件,学习起来非常方便。多数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材将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重点编入其中,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近年来,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尤其是应用统计学的教材出现了上述三点变化,同时,教材形式逐渐向美式教材倾向,侧重教材的易学性与应用性。重视学生的统计思维与统计实践能力。

2、统计学教材编写的认知规律

应用统计学教材的侧重点应当是统计理论的实践能力。这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统计理论的掌握能力,一个是统计理论的应用能力,这两点都需要在教材的编写中充分的体现出来。笔者认为,能够依据认知规律安排应用统计学各章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素质与统计能力。

人的认知通常采用两种逻辑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归纳是由个别或特殊的具体知识出发推出一般结论,得到普遍原理的思维方法,是由个别或特殊上升到一般,由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重要思维方法。归纳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运用这种方法整理科学事实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总结出定律和公式。另一方面,运用归纳法可以启发思路,提出假说或猜想,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因此,统计教学的编写也应当按照归纳、演绎的认知顺序进行安排。现有的教材,并没有重视人的认知规律来编写教材。主要体现在:每章的第一节就是关于这一章概念的定义、分类、作用等的介绍。案例应当是掌握统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内容安排顺序应是采用演绎法的认知规律,案例应是先有案例目的后有分析解决,以此加深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

3、应用统计学教材编写的七要素分析

现以统计学中统计指数这一章的内容编写为例,说明统计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的内容顺序的安排要与人的认知规律相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例。各小节应以引例开始,引例中提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综合指数这一节,以某商店在报告期与基期销售三种商品价格与销售量:

提出:1)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变动方向?

2)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体变动方向?

这四个问题的解决是为了引出什么是个体指数,什么是综合指数,什么是同度量因素,使同学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解决思路、解题模型。根据引例中的问题,寻找解题路径:问题1可通过以学过的综合指标中的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解决。问题2的解决思路是:由于这三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因此不能直接把销售量简单相加。但我们知道:销售量×销售价格=销售额。如果我们将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分别乘上它们的销售价格,把各种商品的销售额可以直接相加,得到销售总额。这样就使不能直接相加的销售量变成可以直接相加的销售额,为说明销售量总变动,用销售额进行对比,就必须把价格固定下来,这样得到的报告期销售总额与基期的销售总额的不同就是由于销售量变化引起的。由此得到综合的销售量指数。由此得出销售量变动方向或,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概念。对现实中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由此引出相应的概念。通过上例可归纳出: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它是在编制指数时,为解决现象不能直接相加时引入的一个媒介因素,它具有同度量的作用和权数的作用。同理可以归纳出个体指数、总指数、综合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的概念,并进一步推导出指数的作用。通过实例教学,采用归纳认知方法,自然得出相应的概念与作用。

(4)习题。课后习题应采用先计算题后概念理解题的安排顺序。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采用归纳的认知方法,对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解题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课后题应是对这些内容的加深理解。

(5)案例。案例分析题的安排应采用演绎式的安排。统计学的案例是检验学生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即由演绎到归纳的认知规律。因此,统计案例的设计应遵循演绎的方式,首先是本案例的教学目的,然后是教学要求、案例背景资料、提出问题、解题过程、现实含义。

(6)统计软件。统计软件应当在习题的运算与案例分析中应用,不应以单独的形式介绍软件的应用,使同学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统计工具应用素质。这是直接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统计理论认知能力。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到统计学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归纳演绎法的认知规律相结合的模型(如:图1)。在这一过程中,遵循了人们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解决引例中的问题,理解统计理论、统计模型、统计概念的实际含义,通过习题解决强化所学的统计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达到统计理论的应用,提高自身的应用统计能力。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 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相对于较为宽容的一般性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较高,92.9%的大学生认为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与同性恋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反对同性恋者参与包括入党、获奖,参与科研和社团等在内的很多活动(详见表4);虽有70.3%的大学生赞同同性恋者参与学生社团,但近78%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与同性恋者成为同事。以上表明,尽管总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宽容,但是,当同性恋者的活动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密切相关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难以接受同性恋者。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普及同性恋相关知识,加强性教育。调查中明确表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学生的性知识大多间接地来源于网络媒体,不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在上述有关同性恋认知的基础性问题上正确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更多误解;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也不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当前学校的课程或相关教育中普遍不能获得相关知识。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同性恋研究”公共选修课,成为首个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反响热烈,场场爆满,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话题具有较大的了解兴趣。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高校应适应形势需求,增设相关同性恋课程、讲座或培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严肃、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学校还需下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不够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性教育或知识普及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引导同学转变观念,掌握相关人际交往技巧,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学正确认识、理解同性恋同学,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恋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维护所有同学的合法权益。

4.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施对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相关专题培训

如果同性恋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选择寻求帮助最多的对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所以应尽快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学生同性恋问题,并掌握相关工作原则和技巧,以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解决由同性恋带来的冲突和问题。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宿舍集体生活的氛围对学生的整个在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笔者的调查表明,仅有7.2%的大学生赞同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学生认为在入学时调查学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虑很有必要;86.2%的大学生认为对于自愿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学校可为其单独或集中安排宿舍,而当学校不具备相关住宿条件时,63.7%大学生建议学校在相应承诺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同性恋者到校外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不愿意公开其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大学生建议对其进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同性恋学生提供正规的交流、活动机会。以上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诉求,表明如何对同性恋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疏导,如何在学生生活管理中协调不同性向学生的各种诉求,以及如何解决不同诉求引发的各种冲突,这些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 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 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 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 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

第3篇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的核心概念。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基本概念构成了定量计算的基础,贯穿高中化学学习始终。通过

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的学习,可使学生体验到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初中的物质变化、质量守恒上升到对数量的认识。但微观粒子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十分抽象。对高一新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特别发达,再加上本节内容概念多、关系式多,这些都构成了学生的学习障碍。为了促进学生对“

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奥苏贝尔认为,动机的作用与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学习的类型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学习是受内部和外部动机影响的,而动机本身既受认知学习结果的影响,又受身心发展和社会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如何认识、控制和调节这些因素,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挖掘知识本身的认知功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更应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节和感性认识为基础,不断创设认知冲突,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如为了说明摩尔这个概念的使用规范,我用生活中的长度单位做类比,指明我们不能说“氢气的摩尔数是5”就像我们不能说“这张桌子的米数是5”一样。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摩尔的规定性,我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起学生在方法论上的思考。为了说明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来描述宏观的物质,我举了以下例子:如果把

6.02×1023个直径为2.5cm的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如果把6.02×1023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二、设计先行组织者,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在环节一的新课导入阶段,我设置了四个问题情境,以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用学生知道的“千克作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质量”“米作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长度”作为先行组织者,为学生同化“摩尔作单位,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提供认知固定点。用测化学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来说明微小物质的计量方法,用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之多来说明引入一个新的计量单位的必要性,用箱、打、双来类比摩尔就是一个单位。

在《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教学中,可直接告诉学生用摩尔做单位计量微观粒子时应注意的事项。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一盒铅笔有12支,一盒别针有100枚,1摩尔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为多少呢?为避免学生机械学习,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比较性组织者,介绍保存在法国计量局的千克原器,是质量的一个单位1kg,它是人们为了使用、计算的方便而人为主观规定的,这样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摩尔的规定”的同化过程。

三、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建构知识

本节内容学习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系式多,学生普遍感到公式难记。为了减少学生的机械记忆,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增强记忆的牢固性,便于学生提取信息,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了一组简单的计算题:1molH含有NA个H,则2molH含有2×NA个H,amolH含有a×NA个H,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自己找出物质的量、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换算关系。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记忆会非常牢固。由于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在计算,因此,我设计了两组例题,提醒学生注意解题规范和微观粒子组成的层次性。

在摩尔质量的教学环节,为了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即收集数据――发现规律――提出假设――理论证明,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通过提供数据让学生分别计算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再分别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对比,发现规律,然后让学生证明1mol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则采用演绎的方法,由学生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自行推导得出。然后通过一组练习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知识。

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没有感性认识做基础,理性认识就会有偏差或模糊不清。为了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物质宏观质量和微观粒子数的桥梁,我提供了一道计算题,通过质量与粒子数的换算,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物质的量的桥梁意义。

四、精选练习,加强对概念的辨析

认知同化理论认为,原有概念与新学习的概念的区别程度,是影响意义学习和记忆保持的重要变量。教学要防止新旧概念的混淆,使新概念能够作为独立的实体保持下来。在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教学环节,为了加强对概念的辨析,提高概念掌握的牢固程度,我设置了如下一组判断题:(1)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3)氢气的量为1摩尔。(4)氢气的摩尔数是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我设计了如下表格,引导学生分别从单位和数值两个角度对相对原子(分子)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

总之,本节课我以认知同化理论为指导,试图通过提供一些内容作为组织者,为学生建构新知识提供固定点,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注意归纳法和演绎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上达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军.“摩尔“教学中的演绎与类比[J].中学化学,1996,(8):10.

[2]齐红涛,赵河林.“物质的量”认知结构形成的实验研究[J].化学教育,2003,(5):7-11.

[3]闫蒙钢,陈英.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中“物质的量”内容的难度分析[J].化学教育,2008,(5):15-17.

第4篇

管理者绩效评价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YJA630033)、吉林省社科基

金项目“吉林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人才支撑环境研究”(项目编号:

2012B292)、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BSJXM-201114)、吉林市科

技局软科学项目“吉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243206)

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人-组织匹配的三种形式及测量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城市的553名企业员工进行了调查,从性别、年龄、学历、职位和工作年限等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来探讨员工对以上三种匹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益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人-组织匹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位 工作年限

人-组织匹配的概念与测量

(一)人-组织匹配的概念

匹配,又称契合,指的是一种相称、适应或胜任的状态。人-组织匹配,是指个体特质与组织整体之间协调一致的状态(Gregory等,2010),它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管理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Chatman(1989)认为人-组织匹配是人与组织在规范、价值观方面的高度契合和一致。Muchinsky和Monahan(1987)认为匹配包含两种类型: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一致性匹配是指个体在目标、价值观以及态度等方面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或组织文化具有相似性,互补性匹配是指个体拥有的独特资源可以满足组织的需要。Caplan(1987)则从人与组织互相满足对方需要的角度,将人-组织匹配分成个人需求与组织供给相匹配以及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相匹配。需求-供给匹配是指当组织满足个体的需要和偏好时,才能出现人与组织的匹配;要求-能力匹配是指当个体拥有组织所要求的能力时,才能出现人与组织的匹配。

Kristof(1996)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组织匹配的不同类型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人-组织匹配的整合模型,指出人-组织匹配包括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一致性匹配指价值观匹配,互补性匹配则进一步分成需求-供给匹配和要求-能力匹配。Cable 和 DeRue(2002)以及Hinkle和Choi(2009)的研究也表明人与环境匹配是三维度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组织匹配的完整涵义包括人与组织在三个方面的匹配,即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和要求-能力匹配。

(二)人-组织匹配的测量

对于人-组织匹配的测量,本文选用的是Cable 和 DeRue(2002)的英文测量量表,并采用“双向翻译”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中文量表。具体做法是:首先请一位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并已在美国工作8年的专业人士将量表翻译成中文,然后再请英文专业的老师将其回译成英文,最后由专门研究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将其与原文进行了对比,来确保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从而形成了中文版量表。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人-组织匹配差异分析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以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调查范围涉及吉林、长春、成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沈阳、石家庄等多个城市,行业涉及化纤、电信、汽车制造、IT等多个行业,共收回553份有效问卷。研究样本的详细信息如表2所示。

(二)样本的T检验与方差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是利用来自两个正态总体的独立样本数据,来推断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一种统计推断方法。给定显著性水平α后,首先需要利用F检验来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如果F统计量的p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可认为两总体方差并无显著性差异,此时可进一步观察方差相等条件下的t检验结果,如果t统计量的p值小于或等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可认为两总体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反,如果p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可认为两总体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进行F检验时,F统计量的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认为两总体方差有显著性差异,此时需观察方差不相等条件下的t检验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是对两组数据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统计检验,如果组别在三组以上,则需要采用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当只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时,该分析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类型自变量时,则称为多因素方差分析。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推断总体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存在显著差异,接下来就要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如何,哪些水平的作用明显区别于其他水平,哪些水平的作用不显著。这就要用到多重比较的分析方法,多重比较是利用样本数据,对各个水平下的总体均值逐一进行两两之间的比较检验。由于所采用的统计量不同,多重比较有许多具体方法。方差相等时常采用LSD法比较,方差不相等时常采用Tamhane法比较。

本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研究样本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位和工作年限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于员工的性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员工的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职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表4、表5、表6、表7、表8、表9、表10、表11所示。置信度水平为95%,两两比较只列出在统计上有显著差异的结果。

结果与分析

(一)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性别对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是有显著差异的,要求-能力匹配则无显著差异。男性与组织匹配程度更高,这可能与中国文化中男性占主导地位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导致了男性更注重工作和事业,女性更注重家庭。因此,组织给男性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报酬,男性也更认同组织给自我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虽然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的工作能力与男性一样,都能满足组织工作的要求,但“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使得女性在企业中总体地位不高,影响力小于男性,从而表现出了对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回报的不认同。

(二)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见表4),年龄对所有测量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年龄的人在认同组织价值观、组织供给与个体需求、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匹配程度是不同的。从表5中可以看出,26-30岁的员工比较特殊,他们在所有测量变量上都与其他年龄组的员工有显著差异,与40岁左右或者年龄更大的员工差异最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26-30岁的员工是80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个性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经济转型及就业、住房等巨大压力使其处在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价值观有了巨大改变,这些可能都是造成80后员工不同于老员工的原因。

(三)学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见表6),学历对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要求-能力匹配等因素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表7中可以看出,本科以下的员工在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要求-能力匹配方面要显著高于本科以上的员工。这可能是因为过去教育资源匮乏,年龄较大员工接受的学校教育较少,因而导致学历层次较低,但是这些员工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技能,在组织中可能也从事管理者的工作,因此对组织的整体认同感更高。

(四)职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见表8),不同职位的员工在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要求-能力匹配等方面有显著不同。从表9中可以看出,基层技术工人在三种匹配程度上均与其他职位员工差异较大。这可能与目前工人的地位较低、待遇较差有关,在调查中得知,东北地区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很多工人的收入低于2000元,因而他们组织认同感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五)工作年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见表10),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在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要求-能力匹配的感知是不同的。从表11中可以看出,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在价值观匹配、需求-供给匹配、要求-能力匹配等方面的感知都显著高于工作10年以下的员工。这可能是因为在一个组织中工作时间越长,对组织的情感越深厚,认同感也更高的关系。同时,工作年限越长,工作能力越能得到提高,员工从组织得到的回报也越高,这与我们的认知是相同的。

管理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人-组织匹配的性别差异反映的可能是公平问题。因此,管理者应避免戴“有色眼镜”,消除“性别歧视”。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也可以“委以重任”,发挥潜力。二是80后员工在人-组织匹配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何对新生代员工进行有效管理,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三是制造性企业的产品质量往往与基层技术工人关系很大。基层技术工人与其他层次人员在人-组织匹配程度上差异较大,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于工作报酬和工作内容的不满。因此,提高基层技术工人的报酬,增加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增强他们与组织的匹配度。四是员工在一个组织工作时间越长,与组织的匹配程度越高。如何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离职率是企业管理者着重考虑的问题。五是人-组织匹配程度因为采用主观填答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组织的认同感。如何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可能人性关怀更为重要,“海底捞”的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Gregory B T, Albritton M D, Osmonbekov T.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 Fit, Job Satisfaction, and In-rol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10, 25(4)

2.Chatman J A. Improving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model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3)

3.Muchinsky P M, Monahan C J. What is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Supplementary versus complementary models of fi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7, 31(3)

4.Caplan R D. 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 and organizations: Commensurate dimensions, time perspectives, and mechanism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7, 31(3)

5.Kristof A L.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49(1)

第5篇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肾功能衰竭;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061-02

终末期的肾衰竭主要是以肾脏病变为主[1]。由于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不尽相同,虽然患者表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各种病毒对于患者肾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的改变以及血液中的生化结果改变的情况相似[2],但由于各个病因的发病机制、传播感染途径以及其病原学性质等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导致相关的防御措施和治疗方案均会有所不同[3]。但是,维持患者的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一个最为主要的方法[4]。研究显示,在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透析治疗时,许多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该种疾病的治疗逐渐从生物医疗转向为社会医学的范畴,因此,对于终末期的肾衰竭的患者而言,仅仅提高其生存率已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5]。该文主要是探讨终末期的肾衰竭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164例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主要选择了该院收治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164例。患者的年龄在30~63岁,平均年龄(43.5±9.6)岁。其中男50例,女32例,患者的学历是:大学26例,高中32例,初中18例,小学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82例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82例。其中,慢性间质性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2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4例,多囊肾12例,高血压肾病24例。患者在此之前都未接受过血液透析的治疗,并且都未出现发热、感染的症状,并且多有患者都排除了自身免疫疾病以及脑器质性疾病,患者近期均为使用过细胞毒药物、激素等,也未出现听力障碍。

1.2 方法

高通量血液透析组主要采用的是百特公司生产的190G血液透析滤过器以及德国贝朗公司出品的贝朗透析机进行治疗。血液透析机的超滤系数为40 mL/min,其表面积为1.3 m2,患者每次透析需要进行4~5 h,透析液流量500 mL/min。并且要保证患者每周透析为2~3次。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进行血液透析的频率为3次/2周,一次时长4.5 h。另外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频率为1次/周,一次时长4 h,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使用德国贝朗公司出品的贝朗透析滤过机行HDF后置换,使用GAMBROpotyfhuxl7R血滤器,置换液流速75~80 mL/min,血流量250~280 mL/min,透析液流量800 mL/min。

两组患者都选择碳酸盐透析液,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遵循低盐、低磷、高蛋白的饮食原则,做好降压、纠酸、改善贫血的工作。

1.3 实验室检测指标

两组在透析前后都要分别检测其β2-微球蛋白以及血肌酐的水平。

1.4 认知功能检测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内都要使用维迪公司生产的Keypio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的与事件相关的电位分别用4次P300波对其波幅(Amp)的平均值和潜伏期(PL)进行诊测。

1.5 效果评定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肾功能临床研究指导标准,再根据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的临床反应、体征变化,可以根据肾功能的检查来对两种疗法进行综合的评价。评价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分为三级。显效是指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但有指标未恢复正常;有效是指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有好转;无效是指用药后的3 d内病情不改善甚至加重的情况。

1.6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透析之后的β2-MG和Scr水平都有明显的下降。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的β2-MG水平要明显低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而两组的Sc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2。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的Amp和PL水平要比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好。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见表1。

表 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透析前后β2-MG和Scr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300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终末期肾衰竭大多发生在长期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身上[6]。对于进行维持性的血透患者的治疗容易引起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等。分析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患者体液中的β2-MG等含量过高,从而由于此类中、大分子物质的沉积在患者的骨关节等处引发了肾衰竭。对于终末期的肾衰竭的患者大多有严重的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伴有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因此,大多数患者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患者会出现言语痴呆、言语障碍、思维不敏捷、记忆力减退、肌阵挛性抽搐、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大量研究[5-6]显示,提高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首先需要改善其小分子尿毒症毒素潴留、贫血、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研究显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于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者都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两者相比,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在清除β2-MG上表现更好。

[参考文献]

[1] Vazquez I,Valderabano F,Fort J.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Qual Life Res,2005,14(1):179-190.

[2] 朱承松,陈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0(16):1957-1958.

[3] 冯菁,张兴凯,付金喜,等.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5(22):4314-4316.

[4] 龚娜尔,黄舜佩.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1):138-142.

[5] 覃丹平,钟小仕,陈辉,等.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比较[J].内科,2011,6(2):109-112.

第6篇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ee,简称Al)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他主要研究如何用机器(计算机)来模仿和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如何用人工的方法模拟、延伸和扩展智能,主要是理工学研究者所从事的工作,以自然智能理论为基础,如果能弄清各种自然智能的工作机制及其各个功能部件的结构关系,就可以通过已经高度发达的电子的、光学的和生物的器件构筑类似的结构对其进行模拟、延伸和扩展,从而实现人工智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述

5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首先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求解程序、USP表处理语言等,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专家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在机器翻译等方面出现了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专家系统的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了新。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人工智能的主要方向就是制造智能机器人。80年代末,神经网络理论和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到90年代,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因为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的硬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都能实现,因此,人工智能出现新的。其中有些技术已经实用化,人工智能深入到社会上生活的各个领域。

3 英语教学系统设计分析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及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部对大学教学大纲有了新的规定,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的计算机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迅速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行网络课程和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但是,目前的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师资不足问题。学生增多及英语小班化教学引起了师资短缺,英语教师精力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在有限师资下,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教学。

(2)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问题。在大学教学改革下,英语教学的重点己经有了转移,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比如词汇、语法,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高效率帮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足问题。自主学习包含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要采取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学习的方法,督促学生定时有效的安排学习时间,使学生通过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实现学习目标。

4 英语教学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本系统采用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构建基于internet的网上教学辅助系统。系统包括两个两个模块:大学英语教学辅助专家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整个系统包括四种用户:领域专家、英语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用户登录时,根据不同的身份拥有不同的模块操作权限。

系统管理员:主要是指系统拥有者指定的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的人员,主要权限包括用户管理(对教师用户、学生用户、领域专家用户进行查询、增加、删除、修改)、题库管理(添加、查询、修改、删除)、修改密码等。

领域专家:指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英语教师,能够透彻分析英语试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程度、确定度,能给出训练神经网络时所需要的既定格式的样本。主要权限包括知识库维护(对静态知识库和动态知识库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神经网络样本维护(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密码修改等。

教师:指普通英语教师,每个英语教师都有指定的班级和学生,主要权限有组织考试、上传考试结果、分析指定学生群体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学生:指能够通过系统管理员给定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的普通学生。主要权限有参加练习、自我诊断、历史练习诊断、知识点强化练习(系统根据历史练习诊断结果,结合记忆学原理进行练习)、修改密码等。

第7篇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交谈艺术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92-02

教育的效能是由有效沟通的程度决定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班级事务的管理者,应注重在班级管理事务中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若沟通顺畅,则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自觉地服从班主任的管理,矫正不良习惯,也能促使班风、学风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要掌握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基本技巧。

1.充分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尊重学生,班主任才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才能进行愉快的沟通。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认为学生就应该听自己的,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事实上,这样的思维下的工作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不信任班主任,不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所以班主任要自觉地克服“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要认识到班主任和学生虽然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同位置上,但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班主任应该把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正当的要求等摆到正确的位置上,真正尊重学生,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愿,沟通时宜采用商量的方式。正如魏书生所说的:“商量是一种平等。在商量中体现尊重,在商量中体现了平等,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平等地与教师交流,使学生和教师感觉你是一位朋友,是一位可以信赖的人。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达到彼此的沟通。”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学生才会乐于与班主任进行交流与沟通。

2.以同理心进行沟通

同理心是指交流、沟通的双方都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从而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和学生都能够以同理心的方式,去感受对方的意愿和态度,并有效地把这些传递给对方,就能体会到相互间的理解和诚意,产生温暖感和幸福感,从而营造出彼此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班主任以同理心对待学生,才有可能从学生的立场去了解学生,与学生产生同样的感受与体验。在师生的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越有能力清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越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遗憾的是,有的班主任习惯于以主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行为,习惯以自身预设或假设的既定标准来要求学生,很少采纳学生的建议和看法,极易导致与学生沟通不畅,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当学生感觉班主任不理解自己时,就会失望、沮丧,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降低,向班主任敞开心扉的愿望会很快消失。

(2)班主任对学生没有同理心,就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很容易对学生过多地进行指责,这种来自于班主任的“你向信息”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和受到伤害,从而与班主任形成对立。

(3)班主任不能真正以同理心对待学生,也就不能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回应,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需要得到引导和纠正的问题就不能及时给予建设性的帮助。

3.摸清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各个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班主任只有准确地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家庭环境、个好等,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才会更有针对性,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采取“一刀切”或者主观独断的工作方式,肯定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产生抗拒心理,师生间就很难有有效的沟通了。班主任掌握班上学生的情况是有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新生入学后,班主任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学生的基本信息。平时应注意观察,了解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学生暂时的、短期的情绪波动可以采取关注的态度而不必采取行动;而对于某些学生出现的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等问题则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找出学生情绪波动的原因,积极地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而产生问题的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地向班主任寻求帮助,这就需要班主任侧面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了,比如这些学生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疙瘩在哪里,平时有哪些具体表现等。班主任要先了解学生的个性、脾气、优点和缺点;然后分析他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时的还是一贯的,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意识问题还是认识水平问题;学生本人对问题的看法如何、态度怎样以及老师和同学的看法等等。了解、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班主任就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认真考虑一番,对于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与学生进行沟通,切中要害,谈话内容才能真正进到学生心里去,从而真正为学生解开疙瘩,解决问题。

4.运用交谈艺术

班主任应善于沟通,提高沟通的效能,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附和对方的谈话,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

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若能谈谈与学生相同的观点,则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即使一定要反对某人的观点,事先也一定要找出某些可以赞同的部分,为继续对话创造条件。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开动脑筋,使谈话在尽可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2)认真倾听

理想的师生沟通是建立在相互交流思想的基础之上的,班主任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前,首先了解学生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倾听学生讲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问题:眼睛要注视对方(鼻尖或额头,不要一直盯住对方的眼睛,那样会使人不舒服);从态度上显示出很感兴趣,不时地点头表示赞成对方;身体略微倾向对方;为了表示确实在听而不时发问,如“后来呢?”等;不中途打断别人的讲话;不随便改变对方的话题。

(3)不失时机地赞美学生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单纯的人际关系中,称赞和赞许也是必要的,正如油滑对轮子是必要的,可以使轮子转得快。”班主任要想取得良好的师生沟通效果,就要学会不失时机地赞美学生。当然,赞美必须发自内心,应注意赞美学生的具体的行为和变化,而不要笼统地夸某个人好。

(4)讲求批评的方式方法,切莫情绪化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人际交往 沟通 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交往是中职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但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一些中职学生往往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一)心理问题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日益发展,感情日益丰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摆脱成人的束缚。心理上的急速变化给他们带来烦躁、孤独,他们需要社交活动。这时,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热情、自信、乐观、宽容、大度的基础上的,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极易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前不少中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孤傲自负,自私冷漠;有的学生自卑胆怯,悲观失落,对同学和老师的话过于敏感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从而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认知偏差

在人际关系认知中,青少年本身接受刺激时的感情状态、动机状态、注意状态,影响了对外界人或事物的反应,因而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这就是认知的偏差性。导致认知偏差的情况大致有四种

(1)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青少年在处于极度渴望或恐惧状态时,由于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就可能曲解认知对象,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都属予这方面的例子。

(2)好奇状态。当青少年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时,会容易注意到事物的某一特性而忽略了其它特性,导致认知偏差。

(3)自身认知系统简单。

(4)心理定势和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的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以点概面的作用,从而影响认识的准确性。

一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看待人际关系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拉关系、找门路、相互利用,把交往看作是交易。同时,多数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往往不重视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认为学生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为人处世单纯点好。这种心理使一些学生不重视人际关系,不注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能力欠缺

很多中职学生一直生活在学校,交往的范围比较窄,没有很好地掌握学生中人际关系的技巧,使得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意愿,但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当干部的,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能有效组织同学们参加活动,不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学习名列前茅的,却在众人面前却手足无措,在公开场合不敢讲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有甚者,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懂尊老爱幼,不明是非,结交坏朋友,颠倒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此外,一些家长和老师较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内在素质。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一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性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话动中进行学习、培养、训练,相关知识、技巧的掌握是良好沟通能力的基础。目前,中职生人际交际与沟通的知识来源途径较少,最缺乏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与社会实践,应引起中职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四)以自我为中心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协作、谦让、宽容的意识较弱。一些家长对儿女过分“呵护”,在家娇生惯养,使他们进入学校独立生活后,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时不会主动进行交往,暴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一些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例如,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沦、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自己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或是不尊承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五)自我封闭

一些中职生会出现自我封闭的问题。自我封闭一般表现为:一是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建立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二是有的人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内向孤僻,导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从中职生的角度来看,如果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将不能进入某种社会角色,无法与他人共同工作,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二、对策

(一)排除心理障碍

学校要对中职生开展挫折心理教育与挫折心理训练,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开设人际交往与沟通课程,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知识的宣传;定期举办与人际交往有关知识的讲座,传授必要的心理调试和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

(二)促进合作交流

在校园生活中,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多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多与性格内向的学生接触,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积极的交往行为。

(三)学习交往原则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交往原则基础上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平等、尊重、真诚这三条人际交往原则,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职业化与社会化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育者从思想上、观念上对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培养进行定位,把学校教育与职业实践活动相关联,建立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体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职业认同 医学生 职业情感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医学生培养新模式的提出、医学生就业及培养新形势的出现,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医疗环境。而在我国现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尤其是近些年在一些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不良媒体报道的负面引导下,医患关系每况愈下。众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医疗环境在恶化倒退,并有相当研究表明新医疗环境已严重影响到了医学生坚守职业理想,而目前社会高校对此的关注却不多,面对媒体曝光的社会上屡屡出现的负面医患趋势在医学生中不能及时的、全面的、正向的引导及教育,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医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开始产生了质疑与倦怠情绪,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性。而全国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大趋势的到来,更让大批量的医学生感到“学医苦”“学医累”,想要达到所谓的“出人头地”茫茫无期。职业理想是个人追求职业的目标方向及动力源泉,而职业情感更是职业操守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现,对自己所从事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不遗余力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1 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缺失的弊端

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强调了医学生职业认同的重要。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讲到“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由此可见,医学行业对从医者的品行、素质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医学生不能高度认可自己的职业,则会令其从业时萎靡不振,失去工作热情;医学生不能完整理解自己的职业,则会导致其从医动机不良,无视医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及救死扶伤的本性而被商业利益所驱。医学生自身素养与职业需求的完美契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识、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可增强其从事医疗救助时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提升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成就感,反之则会令医学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2 影响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几点因素

2.1 学医动机不纯粹

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所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家长。他们学医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受父母之命:在父母的影响下,了解到当医生能够受人尊敬、能够保证稳定的就业、能够拥有可观的收入,却独独不强调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学医如果有违医者的初衷,忽略了行医救人本性以及悲天悯人情怀,那么必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带动下,造成思想的波动,进而对所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2 社会导向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而来的对服务行业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医生这一曾经被人们无比尊敬和仰慕的救死扶伤的角色,陷入了只要医不好患者就会被称作“庸医”、只要不及时为患者诊治,就是“差红包”进而理应受到暴力袭击的怪圈。而一些不良媒体针对某一医疗纠纷案件,未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便以夸张及断章取义的报道搏出位的行为,则更加深化了患者于医生之间的矛盾。面对如此种种,尚处校园中的医学生们,能做的除了在微博中鸣几声不平外,其他正向引导力度微乎其微,这更令整个医学生群体对患者群产生了恐惧,对整个医疗行业失去了信心,更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发展感到迷茫与无措。

2.3 学校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在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度是较低的。虽在医学院校中也设立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但更多的还是将此类课程划分为知识教育,而非思想引导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医学生们感到医学职业情感的不被重视,从而只看重所谓的“知识点”,而忽略了本该被重视的职业操守、职业情感与职业认同教育。

3 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几点举措

3.1 加强医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多数医学生选择从医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遵从了家长的意愿。这样的结果,必将导致学生对医学认知度不够,从而不会主动学习、主动从医,更不用指望这些学生完成更高精尖的医学科研任务。因此,在医学生入学时,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们尽快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在心理上尽快适应从“平凡人”到医疗从业者的转变。

3.2 职业情感教育应贯穿医学生涯的始终

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会提升从业者的工作热情,激发从业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应加强《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课程中医学情感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更注重人文情怀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另外,从事教学的各科一线教师及辅导员,也应该将医学生职业情感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将职业认同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中,将此教育常态化,由此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情感,不受外界干扰的认可自己的职业。

3.3 及时对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及暴力袭医的正确解读

医学院校作为未来医生的孵化基地,应对当下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负面医疗事件的报道作出第一时间的正确解读。通过在学生中召开座谈会、辩论赛等形式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及时对当下社会热点暴力袭医或不实报道进行拨乱反正的解读,以引导学生学会用医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专业的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好自己医学生的身份,为身边人带来专业解答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4 结语

医患矛盾是社会问题,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匮乏,会引起医疗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的动荡。医学生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对职业的无比热爱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部分对医疗行业产生误解的人群带来更专业的解释与澄清,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医药卫生行业中的确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医者,但是小概率事件不能全盘否定更多的良医们创造的无可取代的社会价值。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群策群力,积极引导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

参考文献:

[1]茅佳欢.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研究[J].社会心理学,2014(11-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