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7 14:53: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疗产业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分析
医疗器械生产属于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工产业,所以需要较高的科技技术,门槛较高,但是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却与日俱增,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商人投资医疗器械生产总值约246.8亿人民币,股份制经营投资约126.2亿人民币,国有企业投产约16.8亿人民币。医疗器械产业呈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势[1]。
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其中的危机,外商投产的多为发达国家需要降低制造成本、环境污染的制造环节,核心产业的生产仍为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目前属于发达国家的一个生产“车间”。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汲取了大量经验,但是利润收益并不理想。
从产品的上产布局上来看,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患者较多,对于病人监护系统的市场需求量较大,该类产品的生产厂家较多,在国外也具有较好的声誉,但是产品多位中低档次,没有较高档次的产品产出。
2 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特点
由于我国具有广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所以我国的医疗器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高速发展的经济带动医疗需求的提高
我国近几年经济在飞速发展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医疗服务业市场得到逐步发展,随着医疗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医疗设备的需求量开始不断加大,很多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开始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医疗器械开始向精密化、多样化发展[2]。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受到国家的重视,不断推出更多的政策支持。
2.2 信息化趋势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开始向信息化、网络化转变,医疗档案管理开始向网络化管理转变,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引发了对影像学、数字化等新兴的高尖端医疗设备需求量的增加。而随着IT技术的进步也使其可以和医疗技术进行结合产生了很多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信息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疗器械也会向着高、精、尖端发展[3]。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标志着中国的医疗器械会向着以后的一体化发展,所以更加需要影像学、数字化的诊断仪器。
3 中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医疗器械制造业在世界上也是属于高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在我国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起步晚,科技水平落后,有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所以我国的医疗器械产出的水平并不高,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标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较弱[4]。
3.1 产业结构分散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规模小,烟叶结构较为分散,缺乏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医疗器械制造业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缺乏明确的标准,而生产商又只注重利益,所以产品在产出后产品存在诸多问题。根据资料显示2007医疗器械在我国有大小生产企业共计6000余家,但是在诸多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为中小型器械,所以使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对于中小型企业我国推行的各种质量管理办法也很难实施,所产出的一些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并不可靠,达不到国际水平所以很难参与国际竞争。
3.2 医疗器械生产重复化
我过医疗器械制造业不仅规模小,还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重复性生产,由于企业多、规模小,所以很多企业都是出产一些低水平的产品,所以大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重复生产,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往往会引发恶性竞争。而且大量的重复生产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污染而且过度的竞争会使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倒闭。
3.3 企业制造技术的落后
在我国很多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生产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生产技术严重落后,同比制造同样的器材不仅我国需要浪费更多的成本而且与产品的档次并不高,专业化程度严重不足。而且由于我国进出口关税失衡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利润较低。
4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因素
4.1 经济因素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通过有关资料来看我国20世纪末的医疗投入仅为美国的1/5,因为现阶段经济因素影响制约了医疗器械的发展。
4.2 科技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科技总体水平落后15年,可以生产的先进医疗器械不到世界的5%,相对低下的科学技术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综上所述,只有随着改革的迈进才能使我国的医疗器械业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
参考文献
[1]常健: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9,(4),241―242.
[2]中国医学器械行业协会:200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鉴[Z]。2010。
【关键词】医疗器械;现状;发展对策
1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15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医疗器械工业企业近1万多家,生产品种达8 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 ②医院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 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20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2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 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 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h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 000h。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总之,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 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 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参考;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 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质量管理。我国的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
关键词:塑料机械产业;现状;生产;发展
近年来,中国塑料机械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量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中,促进我国塑料机械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机遇和挑战,促进我国塑料机械生产技术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一、我国塑料机械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各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需求量在急剧增加中,促进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中国塑料机械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尽管中国塑料机械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却不是很平衡,沿海和内地的塑料机械生产水平和规模都不一样,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各部相同。中国塑料机械的生产厂家数量非常多,生产机械设备和种类比较齐全,因此,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塑料机械生产就业人数最多国家,相应的塑料机械产量也是最大的国家,使我国塑料机械产业的发展向着国际化发展。
二、我国塑料机械产业的主要产品
目前,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主要产品有如下几种:
(一)密炼机
一般情况下,密炼机也可以称作密闭式炼塑机,主要是用来进行塑料的混炼和物料的混合,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快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量,促进中国机械塑料产业的自动化发展。
(二)开炼机
在塑料机械产业中,开炼机是双辊筒炼塑机,是最基本的塑料机械生产设备,与密炼机一样,都可以用于塑料的混炼,还可以用于压延机的喂料,以及结合密炼机一起用于压片,促进中国塑料机械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三)注塑机
在中国塑料机械产业中,注塑机是主要的塑料机械之一,在中国塑料机械的产量中,占据最大的比例。目前,注塑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分为普通型和紧密型两种生产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塑料机械的生产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普通卧式注塑机的应用范围较广,大大提高企业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塑料机械变得更加灵活,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因此,普通型注塑机是中国塑料机械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生产技术水平最高,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塑机品种,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挤塑机设备
挤塑机设备是中国塑料机械 产业的主要塑机品种之一,占据着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主要单螺杆和双螺杆两种,根据实际生产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单螺杆挤塑机可以用作于塑化造粒机械和成型加工机械,大大提高中国塑料机械的生产效率,随着高科技技术的运用,目前,中国挤塑机设备正在与国际接轨,向着专业化、高效化和高速化发展。同时,双螺杆挤塑机具有较好的喂料功能,可用于粉料的加工、塑料的混炼、排气等,使热稳定性差的共混料的加工变得更加稳定,促进塑料机械生产顺利完成。在挤塑机设备的发展中,中国塑料机械的品种较少、规格偏小、技术性相差不多,因此,与国外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是中国塑料机械未来发展研究的重点对象。
(五)吹塑机和其它塑料机械生产
在中国塑料机械产业中,吹塑机占据的比例较小,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中国吹塑机的发展主要偏向于产品规格的扩充,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的性能等方面,使中国塑料机械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吹塑机的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生产效率得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推动了中国塑料机械行业的长远发展。在长期的改革和创新中,中国吹塑机技术已经适应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使中国吹塑机设备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在其他塑料机械的生产上,中国塑料机械的发展速度较慢,主要有:压延机、发泡成型机、二次加工设备和实验设备等,规格和品种很少,是中国塑料机械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三、中国塑料机械产业未来的发展建议
根据中国塑料机械生产的现状,提高塑料机械的生产效率,速降技术水平的快速,中国塑料机械产业未来发展建议有如下几点:
(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入
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结构存在大规模企业少,中小规模企业杂乱的情况,机械研究机构太少,机械专业研究人员太少等问题,影响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向前发展。因此,必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合并同类型的企业,加大专业技术投入,吸收先进人才,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丹提升。
(二)总结经验成果,提升技术水平
在实际生产中,中国塑料机械产业想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总结早期的经验成果,在生产中不断创新,吸收国外塑机生产经验,运用到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发展中,促进中国塑料机械生产的不断改革。与此同时,注重专业人才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升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技术水平,给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采用先进设备,创新产品种类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中国塑料机械产业未来发展,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创新塑料机械产品的种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促进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集成化和密集型发展。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加剧,中国塑料机械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发展前景无限。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远佳,杨柳,黄文生,郑汝金.中国塑料机械的发展现状与开拓市场的若干建议[J].伺服控制,2006,02:6-11.
[2]李冰枝.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塑料工业,2007,12:1-2.
[3]黄少萍.深圳市数字装备制造业调查报告[D].华南理工大学,2011.
【关键词】石化产业 出口产品结构 产业集中度
石化产业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材料开展加工生产的庞大生产体系,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及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化产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我省经济发展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给辽宁的石化产业带来了新发展。随着入世所带来的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省石化产业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石化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原油资源,大力开展加工贸易。但是与此同时,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也使我省石化产业面临国内外更多挑战。
一、辽宁石化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2015年全省石化产业生产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48.0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5.4%。其中出口50.3亿美元,进口97.7亿美元。
从主要石化产品的进口情况来看,我省原油出口量逐年下降,进口量逐年增加,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成品油进出口均呈小幅波动;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橡胶及制品和塑料及制品的进出口额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我省石化产业企业主要出口产品为成品油、轮胎、石蜡。
其中,成品油出口是我省石化产业出口的重点项目,2015年出口额总计32.84亿美元,同比下降36.12%。我省成品油出口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低对我省油品的进出口贸易量有直接的影响。受国际油价单边下行的影响,我省成品油出口量成下降态势。
我省是石蜡重要的生产基地,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抚顺和大连,产品附加值不高,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和美洲。2015年,美洲市场需求量的激增导致,石蜡出口总量为4.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51万美元。
我省轮胎出口5.06亿美元,出口量有一定增长,但增幅较低。由于受到美国“双反”案严重影响,我省轮胎出口将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
二、辽宁石化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省石化工业基础较好,炼油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目前出口多以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出口较少,且成品油占比过高,抵御市场波动能力较弱。
(二)产业布局分散
从产业集聚情况上看,我省石化产业行业集中度低,导致行业规模结构水平低度化,平均规模不及世界同类产品平均规模的一半。以乙烯为例,在我国60万吨级乙烯算规模经济,而美国的标准是200万吨。从产业布局上看,目前辽宁沿海六个城市几乎都有石化产业布局,而各城市石化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关联不大。这使得我省石化产业集聚规模经济效益得不到体现。
(三)进口依存度过高
近年来,全省范围内资源萎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油田步入产后期,原油和天然气产量较高峰年大幅下降。省内自产石油、天然气供不应求,正面临着以石油为重点的能源资源日渐紧缺的挑战。然而原油的进口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这会对炼油企业和石化行业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更加制约我省石化行业的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优化石化产业结构
对于我省石化产业来说,重中之重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学习国外石化企业成熟的发展经验,我省石化企业应该加快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的发展,从而尽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力。
首先,调整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利用我省现有的资源,突出辽河油田、辽阳石化、抚顺石化、大连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形成围绕锦州、大连等港口城市的石化产业园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其次,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针对我省石化行业炼油化工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提倡做精、做深,实现石化品的差别化、精细化、系列化和功能化,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二)注重国际市场开拓,研发新产品,多渠道营销
目前,我省石化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参加各种专业展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和升级改造,满足不同地区的质量与检验要求,积极进行品牌建设、推广适销对路的产品。
(三)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必须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研发资源,逐步提高科技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蔺晓刚.关于辽宁石化产业发展的分析思考,当代化工,2016年6月刊.
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9
[摘要] 医疗器械是基本医疗机构的必备硬件设备,直接象征此医疗机构的医疗和技术水平,不仅关系到所在地方群众的身体诊疗状况和社会效益,而且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仍占有范围较广阔的市场,并且从长期方向看存在良好市场前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逐渐扩大和拓展,其水平逐渐趋向先进化,并且与国际水平接轨。但是市场模式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必然出现相关不足和问题,本文主要以浙江医疗器械市场为代表,分析我国整体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其市场状况。
[
关键词 ] 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192-02
医疗器械是所有医疗机构的诊疗必备方法,并且随着诊疗要求的日益增高,而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水平也逐渐从单纯模仿发展至主动创新,增加医疗器械的先进程度。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以及销售模式向发达国家跟踪借鉴,并且根据我国基本情况而演变成为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产品品种丰富多样,形成多个聚集区,其中浙江市场为聚集之一[1]。为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拓宽市场前景,应不断分析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其市场状况,不应忽视医疗器械产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本文以浙江医疗器械市场为代表,分析我国整体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其市场状况,报道如下。
1 医疗器械产业介绍和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所涉及范围和理解各国之间存有一定差异,普遍认为其是一种工业产品群,由各型产品聚合成医疗器械产业。医疗器械具有多种特点,多设立在卫生机构用于医疗保健活动,其产品类型复杂,所涉及技术范围较广,对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自身作用对人体达到一定预期效果或者辅助效果。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以医用电子工业、机电工业、精密仪器工业、材料工业等几个部分组成。
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柱,致使医疗器械产业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体现在其对卫生产业的经济效益上,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人类贡献的社会效益方面。医疗器械重要性存在于多种方面,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从分子生物学方向、生化物理或者化学角度微观分析病因,从根本机理角度诊断和治疗疾病。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器械辅助作用下,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增加一定工作时间内的诊疗病人数量,增加卫生机构的经济效益。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器械产生依赖性是必然趋势。为突出医疗器械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浙江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平均每病床占用专用设备金额进行评估和整合,2010年平均34589元,比2009年增加25.3%[2]。同时,对浙江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行调查,近10年死亡率明显降低,市民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均与医疗器械有一定关系。
2 浙江市场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2.1 现状分析
浙江市场医疗器械产业从历年发展形势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从无到有,再从小型发展扩大,最终发展成为产业,培育多家骨干企业。浙江市场也逐渐发展为重点生产区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逐渐扩大,其构成包括原系统的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本省的科研等从业人员逐渐扩大,每年开发新产品数量递增。目前,已有上万个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并且已经开始更新换代,生产一大批高科技品种,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
根据作者调查,截止到2013年底浙江省共有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92家,其中有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5家,无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51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19家,职工总人数26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00多人。第二类企业602家,第三类企业224家,共826家,职工总数为49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00多人,其中杭州和宁波合计510家,占全省企业数的61.7%。
目前,全省第二、三类企业涉及的产品品种主要集中在口腔科材料、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医用光学内窥镜设备、手术室和急救室设备、病房护理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等七大类产品。其中有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01家,无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33家,体外诊断试剂企业85家。
经调查和分析,浙江市场医疗器械市场存有一定特点,浙江市场医疗器械产业存在多层次化,主要受医疗机构层次化影响,从省市区医院到地方疗养院,各层次卫生机构医疗水平不同,造成其所需医疗器械水平不同,形成多种层次和档次。医疗器械市场中以医院,尤其省市级医院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最全面,多需求高档诊断治疗器械,不过此类医院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不同档次的医疗器械所涉及的医疗机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决定医疗器械市场的层次化。再者,经现状分析,由于医疗器械工业基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水平较薄弱,因此常规医疗器械,尤其中低档次医疗器械占医疗器械大部分比例,可达90%以上[3]。但是其整体结构存在一定合理性,因为现有手术器械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和符合手术操作需求,即使精密器械的生产水平较低,但是临床所需要的诊治器械以及保健器械基本均有生产,并且逐渐依据临床患者需求得到更新换代。但是为满足医疗器械市场动态平衡变化,应不断扩大和调整整体结构,使其更符合医院装备标准和需求。
对浙江市场医疗器械市场进行分析,还存在的一种现状,表现在生产集中化较弱,程度较低。首先对于一次性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勉强满足相关需求。其次,如MRI等医疗器械生产家较少,多需从国外进口,市场份额较少。为将省内医疗器械工业发展扩大,浙江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以及政府对其在医疗器械开发方面抓紧培育,不断促进医疗器械设备销售收入,推进全国医疗器械整体水平。因此,应充分发挥医疗器械设备发展潜力,将其推进高速发展阶段。
2.2 存在问题
医疗器械设备发展同时,仍然存有多种不足,影响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和正常运转,主要因素体现在:①医疗器械设备技术水平较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医疗器械设备,尤其是精密仪器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综合多种技术含量,复杂和综合化。不仅浙江产业,甚至全国水平均较低,器械生产水平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将近20年差距。产业结构中,以低水平基础器械为主,占据主要市场,并且存有明显重复化,缺乏创新等设计,使市场整体水平发生滞留[4]。过度依赖进口产品也是器械市场结构中的显著现状和问题,据2007年调查研究中心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专项调查显示,约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CT市场、80%的中高档检测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国外医疗器械市场过度瓜分沿海浙江等城市器械市场。国产率较低,难于发展,而医疗机构采用进口机器,也加重了患者看病负担,增加看病难、看病贵的发生可能性,对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②人才不足 医疗器械产业和生产机构中缺乏创新性人才,致使企业处于仿制和改进水平,不能进一步满足和符合市场需求。由上可知,截止到2013年底浙江省共有392家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中351家无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5家有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9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职工总人数可达26000人多,而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500多人。第二类企业602家,第三类企业224家,共826家,职工总数为可达49000多人,而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8500多人,由此,国内对于医疗器械设计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主要受教育体系以及人才培育体系的整体影响,因此缺乏相关专业性人才,并且造成人才流失。③资金短缺 医疗器械的研发,尤其是精密度较高器械的研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医疗器械市场上大多数被国外品牌所占据,而一台进口CT的价格从200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价格昂贵,由此资金不足可明显增加器械开发难度,使生产水平出现滞留状况。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31个品种进口额达到亿美元规模,但是由于市场结构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本身资金投入能力有限,资金需求的长期持续性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但是银行等地方获取资金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投资风险,加重医疗器械研制开发的困难性。另外,缺乏力度较强的监督的法律也是影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3 市场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经2010年对中国浙江医疗器械市场容量进行调查,容量水平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但是其与药品比例仍然较小,因此,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和前景具有广阔的范畴。医疗器械的需求水平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而不断扩大,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牙种植体年需求量逐渐增大,现存的医疗器械生产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国家政府加大关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力度,实施相关政策, 2006年和2007年分别出台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生物产业发展 “十一五” 规划》[5],将重点领域设在群众健康方面,将攻克大型医疗器械, 推进自主创新水平,加快和促进新型企业发展。到近三年的《“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中,已经将多种高端医疗设备研究化为医疗设备领域重点开发对象,为中高端产品的研制打下一定后备力量,培育多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扶持相关企业的开展。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医疗器械产业逐渐受到国家重视,并且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
为支持医药卫生事业,政府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降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难度。但从浙江省内相关资金投入分析,2011年省内医疗卫生支出较2006年增加23%,已经达到100多亿。并且为相应国内新医改实施,医疗体系在省内广泛增加,卫生体系得到全面覆盖,增加地方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需求量[6]。以上政策均使医疗器械产业存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加吸引力度,吸引投资企业的加入和联盟,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至2011年,单纯浙江医疗器械市场中,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案例数新增4例,投资机构加大对医疗器械投资的兴趣,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器械产业资金问题,加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步伐[7-8]。
政府提倡的医疗改革增大了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一定机遇。使卫生事业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要求愈加严格。为规范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装备水平 ,应大力引进优秀创新型人才,扩大医疗器械企业规模,形成良性循环,以自主创新为原则,打造新型化医疗器械产业,提升整体研发水平,避免低水平器械的大量重复化,增加中高端器械的研发力量,降低高端器械的进口数量,从整体增加我国医疗器械的国际竞争水平和力度。
[
参考文献]
[1] 杨涵,王晓炜,刘洪伟,等. 从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监管[J].中国药业, 2012,21(2):7-8.
[2] 李军.提高陕西省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J].中国药业, 2010,19(4):9-10.
[3] 曾蓓.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分析[J].医学信息, 2013,(11):542-544.
[4] 欧阳昭连,池慧,杨国忠 . 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力专利因素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16(2):34-35.
[5] 吴郦媛.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探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45-46.
[6] 李玉衡.医疗器械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原国家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祈耀教授谈医疗器械产业现状与未来[J]. 首都医药, 2010,(17):365-366.
[7] 余元骏 .国产医疗器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3,(10):145-146.
【论文摘要】: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及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通过计算竞争优势指数,得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特别是高端产品占明显劣势。第二部分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五大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提高,医疗器械产业越来越受世人关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初具规模。我国作为医疗器械产业的新兴市场,潜力大,发展快,吸引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眼球,争先进军中国市场。同时,本土企业规模小、技术弱,缺少发展后劲,存在国内市场占有额低、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应树立民族品牌、构建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改善产品结构等,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及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近几年的医疗器械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总体都呈现较大的逆差,且贸易逆差呈波浪形的增长趋势。
就医疗器械行业贸易方式来看,进口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出口则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导,输出的是简单加工产品,缺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所以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品总体来说属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现状。
我们从竞争优势指数来分析一下医疗器械的行业现状。竞争优势指数是净出口与外贸总额的比值,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劣势程度。其计算公式为RNXij=(Xij-Mij)/(Xij+Mij)(式中,RNXij— —竞争优势指数;Xij—— i国j商品的出口额;Mij—— i国j商品的进口额)。
我国医疗器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从2001年至2005年均为负值,处于(-1,0)之间,说明我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平均水平以下,医疗器械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较大。但2005年贸易竞争指数上升为-0.117,接近于0。
再看另外一个指标—— 国际市场占有率(MS)。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其计算公式为MSij=Xij/Xwj(式中,MSij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 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 表示世界j 产品的出口总额)。
MSij值越高,该产品所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弱。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不超过5%,从而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弱。而从国际上来看,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由美国、德国公司的产品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次是日本,其他欧洲国家只是在一些专业项目上有一定优势。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中,美国占到40%多,欧洲占30%左右,日本占15%—— 18%,而中国仅占2%。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始终令人担忧。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偏弱,主要归结为“六大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二是产业结构与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三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本土企业占的份额低;四是进出口不平衡,世界市场份额小;五是有自主品牌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多,品牌知名度不高,无形资产创造的企业竞争能力薄弱。六,是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工艺水平落后。
二、我国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对策
第一,站稳脚跟— —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若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要处在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进而培养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既可以通过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又可以通过企业间并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拳头产品—— 强化企业研发能力。首先要解决资金瓶颈,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实力很强的研究开发机构。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只有解决资金问题,才能放手搞科研。其次是要实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相结合。对于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先是要以模仿创新为主,进行技术积累、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自己的研究开发实力。
第三,建立品牌—— 提高企业营销水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还没有一个在享誉国际的品牌。因此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树立起品牌意识,将产品技术、产品质量等内在指标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并积极发挥广告与市场营销、品牌设计与策划的作用,打造中国百年品牌,靠核心竞争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无形资产。创新营销渠道,建立强大的销售队伍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1)提高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增强用户的满意度;
(2)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
(3)完善医疗器械评估与检测中介组织机构;
(4)加强医疗器械技术监督工作。
第四,优化结构— —提升企业出口效益。在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时,要随时保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保障医疗卫生需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继续开展传统手术器械、卫生材料、小型设备出口的同时,要加大设备类产品出口,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加出口效益,并使我国的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参考文献】:
[1] 蒙志莹、蔡天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与国际化.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年04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现状发展对策
1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医疗器械工业企业5700多家,生产品种达5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②医院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17.5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1.3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h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h。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总之,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
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参考;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质量管理。我国的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
关键词: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研究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多人开始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体育休闲产业以健身和休闲为主,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所以构建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保障体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仅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积极作用,而且还可以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以“人———健康———休闲———产业”为主线,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业之间优势互补,整体规划,共同发展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以达及满足民众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多种需求,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地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目的。
1.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相关内容概述
1.1体育休闲产业概念阐释
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需要使其中的三个要素都得到发展,即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料,三种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欠缺都无法使产业实现长远的发展[1]。第一,产业的产生必然需要一定的社会分工,也自然存在相应的投入;第二,产业想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需要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服务和产品,对于体育休闲产业来说就需要提供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服务。当前这种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体育休闲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必然十分良好。体育休闲产业自然不再是之前那种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发展模式,而是实现了生产化和产业化,这种转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体育休闲产品的大量出现。
1.2医疗保障体系概念阐释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整体构架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它们构成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部分,为受众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底横”主要是指低收入或困难群体,对于这个群体的医疗需求主要是通过城乡医疗救助进行补充。“顶横”部分主要是针对更高医疗服务需求者,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来满足。目前,我国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辅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包括在校学生、儿童、没有收入的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者);农村居民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
2.当前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的研究现状
2.1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的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法律体系等密切相关,尤其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外的体育休闲产业组织特征表现产生重要影响,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市场竞争体制,使体育休闲产业在国外的门槛比较低,也就说相关的企业只需要持有一个从业执照就可以开办相关的体育休闲企业,政府的企业评估机构也没有对从业的人员数量、经营规模、注册资本等作出具体的要求,因此在国外,不少的体育休闲产业都是由中小企业来经营的[2]。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得相关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最终对消费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的消费性价比大大提高。由于国外体育休闲发展水平较高,所以和医疗体系之间的结合模式也较为完善。
2.2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的国内发展现状
体育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参与人群广泛,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也具有明显的娱乐特征,也有不少相关的关联产业[3]。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体育休闲产业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作用也逐渐加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现代新型服务业。美国经济学家曾经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理论,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认同,以该理论来评判我国的体育休闲产业,可以对其进行一个大体的把握,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体育休闲产业还处于起飞阶段,对于这样一个新兴产业而言,国民经济所起到的支撑力和拉动力都不够。因此体育休闲产业不管是在质量、结构还是规模、效益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成熟阶段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60-70年代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和美国经济的发展相吻合。我国体育经济之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状态下得到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收入结构中“二八现象”的存在,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的人已经率先进入到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4]。总体上而言,我国当前的体育休闲产业仍然处于起飞阶段,整体的发展水平仍然低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其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就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保障体系之间的结合来看,我国虽然已经有相关文件下发,但是具体实施较少,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
3.研究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的必要性
3.1研究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符合国家的发展需求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精神,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结合河北省实际,河北省政府在2015年5月29日颁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2015年5月29日)。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的第二条“主要任务”中的第五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文案中指出:“促进康体结合。加强对群众运动健身的科学指导,发挥体育锻炼在慢性病防治及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讲座和健身指导。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引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运动康复科。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等各类机构。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作用,鼓励在健身场所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这一“促进康体结合”的精神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开启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这一战略也为京津冀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据此,河北省体育局面向全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广大群众,着力打造和培养的户外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特色品牌。目前已命名扶持了73个极具品质和发展潜力的户外健身活动基地,带动了环京津地区户外健身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初具规模,为本研究奠定了环境基础。
3.2研究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符合河北省的发展方向
本次研究是将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以“人———健康———休闲———产业”为主线,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业之间优势互补,整体规划,共同发展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以达及满足民众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多种需求,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地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之目的。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①疏通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脉络;优化产业,改善民生,提高民众幸福指数;②建立人与社会、社会与政府、政府与人的联动机制;③拓展系统科学前沿理论在休闲产业与医疗体系战略研究领域的运用;④为河北省乃至中国重大产业发展与医疗战略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4.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与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的路径探讨
4.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创造合作发展机遇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在我国得到确立,加之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使一些在计划经济发展下形成的体育模式不能适应新经济环境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体育界对于体育事业就发生了两次不同的认识,一次是思想解放之后人们不再将体育运动看做是消费活动和福利事业,第二次则是体育产业观念的建立[5]。这也为体育产业赋予了新的价值,从而决定了体育休闲事业不仅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国民身体健康的需求还需要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这就和近几年我国所倡导建立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相吻合。就河北省的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保障体系结合而言,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理念,对其核心理念框架进行重构,积极寻找和医疗保障体系之间的共同价值,进而实现有效整合。
4.2优处产业内部结构,构建两者发展体系
经济学上认为一个产业如果出现了问题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化解和解决的,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领域则需要通过内部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建立相关的内部结构优化政策。通过内部优化政策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的增进国民的身心健康和福利水平,这就使体育休闲产业的公益性大大增加,和医疗保障体系所具有的公益性相互连接,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实现“人———健康———休闲———产业”协调发展,使医疗保障体系和体育休闲产业之间可以更好互补。在充分发挥内部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作用下,使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保障体系实现结构升级,进而变得更加合理化。
4.3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支持优惠力度
不管是体育休闲产业还是医疗保障体系都是和国民身心健康相关的事业,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更需要相关政策作为保障。对于河北省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税收优惠力度。就河北省支持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经费支出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因此无法支撑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更无法促进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保障体系的融合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返还国有资产占用费的形式使两者之间得到更好的融合发展,提高体育休闲产业的扩张能力。另外对于一些个人、企业或者团体为体育休闲和医疗保障体系融合所提供的设施方面的赞助要将其纳入公益性的捐助范围之内,比如用赞助额抵消个人或者公司应该交纳的所得税等。与此同时河北省的各级政府也要认识到经济结构变化对人们消费方式带来的影响,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推广体育休闲和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的相关项目,为整个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5.总结
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保障体系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国民的身心健康,因为目标的一致性为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河北省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需要认清当前体育休闲产业和医疗保障体系结合的发展现状,转变传统的核心发展观念,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制定相关的扶植政策,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汤龙斌.环桂林市旅游圈“农庄式”休闲体育的发展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2]张森.中美两国体育休闲产业比较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张建华.我国休闲体育研究动态评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3.
[4]肖端.创建新型社区体育模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摘 要] 健康产业是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改变,健康产业的发展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我国健康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健康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人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健康管理的概念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指疾病诊治方面,疾病预防、营养保健、娱乐健身、休闲旅游等都属于健康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健康产业也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文章将针对健康管理和健康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关键词] 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现状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92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207- 02
0 前 言
据调查显示,我国超过70%的人口身体素质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快速的生活节奏、巨大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因素都是造成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根本原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体各项器官的机能,对于人体健康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人们开始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健康管理逐渐被人们接受与认可,健康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1 健康管理理念的分析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几乎所有的幸福都取决于健康。”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最早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当时,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群和医疗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了高额的医疗经济负担,从而催生了新型的,即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对健康管理理念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所给出的定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比较权威的是由陈君石和黄建始在《健康管理师》一书中给出的定义:健康管理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与评价之后,为个体或群体提供相对比较完善的健康咨询和指导,从而有效避免危险因素对其健康的干扰。健康管理的主旨就是通过调动个体或群体的积极性,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达到健康管理的目标。健康管理的范围十分广泛,像是生活方式管理、健康需求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等都属于健康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进行健康管理的实践[1 ]。
2 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
健康产业是指以维护、改善、促进与管理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提、学、研产品与相关健康服务的行业总称[2 ]。近几年来,健康产业凭借其独特的自身优势获得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般情况下,健康产业所提供的服务类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医疗性健康服务,另一种是非医疗性健康服务。同时形成了以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和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为主的四大基本产业群。目前,在老龄化社会和亚健康人口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势如破竹,虽然还处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其发展前景是无可限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开始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积极进行健康管理的资源整合,构建全新的健康管理机构,加强健康产业的信息化管理,注重健康管理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利用现代化的数据信息服务技术对健康产业进行管理,建立标准化的健康管理线上和线下的评估与分析,建立电子数据信息档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我国健康产业的重要作用。
3 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措施
3.1 强化健康管理服务的监管力度
从医疗服务的角度来看,家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健康产业的服务项目、工作流程、质量标准、经营模式和从业资格等方面内容作出进一步完善,在健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监督与管理,从而推动健康产业的有序发展。企业管理者要明确健康产业在社会中的行业属性,重点了解健康产业中各项服务所涉及到的范围与内容,尤其是医疗服务范围和非医疗服务范围的界定,不断强化健康管理服务的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健康管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2 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
健康产业属于服务行业的一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健康管理的实际效果,还要注重健康管理的服务情况。要想提升健康管理的服务,促进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培养更多优秀的服务类高新技术人才。健康产业应该积极的与各大院校进行合作,尤其是针对高职专科技术学院健康管理类服务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健康产业的服务质量。另外,国家卫生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岗位准入标准,大幅度提升健康管理领域的准入标准,鼓励相关工作人员积极的考取证书,持证上岗,在相关政策法规的保护下,促进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 ]。
3.3 深化健康管理机构与保险机构的联系
健康管理机构和保险机构的投资主体具有多元化、竞争性的基本特征,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化与保险机构的联系对于提升健康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提高健康管理机构的竞争意识,不断的进行推陈出新,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思想观念,帮助健康管理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我国健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支付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健康管理理念的推广与宣传,深化保险机构与健康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全面推动健康产业的稳定发展。
4 结 论
健康产业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产业化步伐的加快, 国民健康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健康产业,构建普惠健康的医疗保健体系,同时着力于打造一个适应我我国现状,既适应医学进步,又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新型健康关系体系,全面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实现内生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季梦菁.苏州市吴中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5.
[2]朱晓卓,米岚,赵凌波,等.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2):141-143.
[收稿日期]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