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7 14:53: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象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第2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文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文科师生的极大关注。高中地理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文理兼备,高中地理和历史、政治存在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但是相比之下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高中地理虽然需要去记忆许多知识,但是它的知识点之间联系又比较紧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高中地理和数学、物理一些理科知识联系又比较密切,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兴趣,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很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创新

思维能力的前提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联的,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比较高,只有具备坚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使得地理思维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升华,所以,创造思维能力的根基还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兴趣和好奇心,是发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地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地理的涉及面比较广,自然、人文和社会都有涉及,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学习和创新的教学目的。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整个过程都是跟着教师的思维,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求知心理。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发挥自主创新意识

地理教学比较接近生活,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思维习惯,感觉只需要将来时教的内容记住就行了,缺少自己的思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这种环境给扼杀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充分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创新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掌握的多不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就强。因此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综合提高。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散,实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集中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对策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门兼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听课与练习显然不能够适应地理教学的要求。在地理知识与理论的学习中,必须不断思考。对于以下考试常考的知识点而言,除了需要对常识性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计算中还需要灵活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地方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反应能力的提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机会,并在教学中使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得以扩展,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并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理要素又决定了地理环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旦某种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对其他因素的变化产生影响,进而使整体景观的变化受到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这是提高学生立体思维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宽度的扩展,能够促使学生对不同地理要素的关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海洋环境与整体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行学习,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才能够使学习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3.强化生活认知体验

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并且各个领域的特征包括地理特征、经济结构都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对每个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解,并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特点进行学习与研究,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使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得以强化。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地区的人文环境与特点进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并使生活的认知与体验得以强化,通过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实现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城乡建设与生活》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城乡居住环境的特点进行了解,并运用实际知识,加强生活体验。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饱满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应予以鼓励与支持,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使其自身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了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不断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求知欲得以激发,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要扮演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固定的思维模式与讲课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并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针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真实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同时可以据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如此才能够使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高。

3.加强基础知识巩固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基础知识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鼓励学生对没有理解的知识点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客观规律有一个正确的掌握,并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模式,从而培养与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为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言言.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4(1):80.

第4篇

Abstract: Innovative think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quality education. Training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n quality education,we should correctly grasp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thinking,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practice, we need to guide students to set clear goals, inspire and develop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能力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creative thinking;training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20-01

0引言

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来表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院校的任务,也是职业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创新思维又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因此,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教师和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正确把握创新思维的念义

创新思维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是用新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开拓人类认识和实践新领域,创造认识新成果和物质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增加了人类知识的积累,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分解与组合,实现认识信息量增殖的活动,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成果。

2创新思维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创新思维对教师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创新思维可以为素质教育实践开辟新的领域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已渗透到教育界的各个方面,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素质教育最强调创新思维,而与创新思维相伴随的是勇于探索和开拓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优良环境,激励学生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中未被认知的领域,不断开拓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2.2 创新思维可以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和认识能力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创新思维能推动学生的认识向未知领域进军,不断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从而使未知领域转化为已知对象,极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知识总量,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素质教育中许多全新的问题,需要学生用新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独创性地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去有效地分析认识素质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素质教育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素质教育领域的认识能力。

2.3 创新思维的成功会激励教师和学生去进一步进行新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会帮助人类感知新的事物,认识新的世界,推动新的发明创造。成功的创新思维可以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不断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实践的信心,从而激励他们用更大的热情和勇气去进行新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内部环境的因素,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但主观方面的因素居重要位置。我们应创设开放多维的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的和谐氛围,开掘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在因素,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1 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确立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能动的创新思维任何创新活动都是追求一定目标的行为。目标是激发创新思维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终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称之为长远目标,近期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近期目标。长远目标能够形成持久不衰的动力,激起人持之以恒的创新欲望,激发人不断创新和探索。近期目标能够激起人向目标冲刺的欲望,使人在短时间内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潜在能力,极大发挥创新思维的功能,从而获得空前的突破性的成果。素质教育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刻变革,其最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于素质教育这个新课题,我们正处于探索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明确自身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勇于涉足新领域,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2 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激发和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 意志是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素质教育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创新问题,而创新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意志活动。创新活动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抑或会遭受严重挫折。在这样情况下,坚定的意志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思维的意志表现为自觉性与顽强性的有机组合,体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

3.3 培养个人对素质教育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强烈而高尚的兴趣往往使人在创新思维的活动中处于不知疲倦、如醉如痴的状态,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望。在实践中,教师在培养自己兴趣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正确引导发展学生的爱好,不断提高个人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兴趣,本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去研究探索已知和未知的新领域,从而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3.4 强化竞争机制,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素质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作为“催化剂”。要把竞争机制由压力变为动力,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活力,刺激人的创新思维高效运转。在素质教育中引入和完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他们产生饱满的激情和进取心,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智力效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思维;中学生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课标中,对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进行了重点强调。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几乎贯穿了学生们的整个教育生涯。通过在对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基础的听写以及阅读能力进行很好的掌握,为未来的发展道路打下了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目的和工具两种价值,不但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进行快速的提高,还可以促使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 初中语文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语文的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中所蕴含的知识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另一反面对学生的听写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初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培养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过程。在初中语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其中,学生在通过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可以培养自身的人文气息。

2.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基础

一个人的初中阶段对其整个人生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飞速提高,还能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对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体魄的增强都具有着重要意义。

3.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家的综合国力显示出了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储备的竞争,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国家想要不断的前进发展就要不断的创新,只有创新才是国家永盛不衰的根本。其中,创新思维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前提条件,思维可以为人指引正确的方向,对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创新思维引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社会实践存在这指引作用。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大多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填鸭式的教育直接扼杀了学生对外物好奇探索的天性。这一结果导致学生只会机械性学习,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这也就给了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创新的一个良好契机。改革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各个学科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

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教学观念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科学合理性对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只单单注重教学的传统教学观念中,其知识的传授方式局限性极大,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封闭死板,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没有足够的培养力度。

教学观念的更新首先就是对教师思维进行更新,因为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所占有的地位及其重要,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教师积极树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观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对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以及所要教习的内容做一些简单的调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良好的保持。其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

3.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考试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对教学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应试考试能力的过度强调是现有的中考制度的特点,其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应对中考的形式以及内容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改进考试中的出题内容和出题方式,让中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予重视。

综上所述,创新是自主和独立的基础,学生对自主性学习的掌握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创新思维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前提条件,思维可以为人指引正确的方向,对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创新思维引导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社会实践存在这指引作用。在语文的教学课程进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使学生得到了学习中的民,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得到了重视,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学习上的平等。

参考文献:

[1]夏清英.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快乐作文,2011,23(6):194-195

[2]卓仁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2,24(6):197-198

[3]钱美亚.让思维张开翅膀――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21(5):191-192

第6篇

一、抓住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概念较多,学生不易理解且在学习中可能存在困难。而部分教师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采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重视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以初中物理中“液体的压强”这一内容为例,为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以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导入教学。如“水柱的距离实验”,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塑料瓶,并借助钉子,在塑料瓶侧壁打三个不同高度,大小相同的小洞。然后教师可以给塑料瓶快速灌水,让学生观察三个小洞的出水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最下面的小洞射出的水柱最远。实验展示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为什么最下面的小洞射出的水柱最远呢?”为学生留出思考与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带领学生一起发现、探索。最后,在讲解完教学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结论。

二、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习效率

亲自动手实验,不仅可以巩固、深化学生课堂所学,使学生实现手与脑的统一。同时,可以?学生清楚地观看并认识到相关的物理现象,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借助一些生活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样在保证实验器材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讲完“大气压强”这一知识,为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用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器材(小瓶口透明玻璃瓶、气球、冷水、热水等)为学生展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次,教师将准备的热水倒入了玻璃瓶内,并迅速将气球套在瓶口上,用冷水浇瓶子,发现气球压在了瓶子内,并膨胀了起来。第二次,教师将冷水装进玻璃瓶内,并迅速将气球套在瓶口上,然后用热水浇瓶子,发现气球逐渐膨胀起来。通过以上实验,可以为学生展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实验作业,如:“你有别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办法吗?请你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主要任务并不是将教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第7篇

1.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用所学的语言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他人沟通、交流。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要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而不仅仅是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死记硬背,真正应用时却手足无措。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授新词的过程中,不要单纯只教会学生这个单词怎么读,怎么写。还可以延伸一下,让学生联系起来记忆。比如,在教到tall这个单词时,可以让学生同时记住它的反义词short;又比如在教teacher这个词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记忆teachers,teach,等等。

(2)在句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Who is your math teacher?”这个句型时,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个句子之外,也要让学生创新思维,列举出更多句型: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Who is your Chinese teacher?…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谁是你的数学老师”这个句型,还复习巩固了其他学科的单词。

(3)在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授一个对话时,不能只是单单要求学生读熟或是背诵这个对话即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不能根据所学的对话仿写或是利用对话中的重要句型自编一个对话。让他们真正理解所学对话,并达到活学活用。

(4)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语篇教学中,不可以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语篇的大意即可。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阅读后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本单元中我们所学过的重点词汇、关键句型,并将之勾画下来。之后要求学生用重点词汇造句或是用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编写一个对话或是写一段小短文。借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作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从中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要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还小,只需要求他们会读、会背教师所教的内容就行。要知道,如果学生从中低年级起就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话,到高年级就更容易显示出他们学习语言的潜能。

(2)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基础较好,知识掌握牢固的同学可提高要求,比如让他们仿写对话、仿写作文。对基础一般的同学可要求他们用重点词汇来写句子。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求他们熟读对话,掌握对话或短文中的重点句型即可。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急躁,急于一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耐心指导,不可一味打击、批评。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4)英语学习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的环境。而合作小组的建立将会给学生营造很好的语言氛围。学生可以在课后自编对话并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以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合作小组的建立也为同学之间创造了相互帮助,促进同学感情的机会。学习好的同学多多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让整个班集体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争取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综上所述,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交际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教师从低年级起落实好这一做法,学生到高年级的学习将会十分的轻松,并且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文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甘肃教育,2013(3).

第8篇

一、在英语班级课程授教中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能力便是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学生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处理新难题的思维能力,它并非少数人的特殊天才,而是每个人所具有的特质和内在潜在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关键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突破(意为打开缺口突破难关)思维定势的思维能力。所以,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学生步入竞争社会的生存之道。面对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时代的挑战,近几年来各国教育界都倡导(率先提议)创新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初中英语课程应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必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本领的并且,着重提升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研究和处理难题的本领;逐步教育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本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就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让广大英语老师明白了教学方针,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本领新世纪合格人才。

二、合作互动,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学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即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幻灯片显示,课堂也会有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在合作制图中,笔者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制作并组合插图部件,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制作插图时,要求:

1.制作灵活。插图的再创,既要忠实于教材的原有设计,又不能受其束缚,内容可以合理取舍或增删,以服务于教材为宗旨。

2.美育教育。画面之间比例要求协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3.广泛教育。让学生参与插图再创造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教师的指令摆放小拼图到指定位置。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对文章进行介绍,师生就画面进行问答,自然地引入新课,使文章内容清楚明了地显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课堂中精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能力,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前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想法、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改变以前单一的填鸭式做法,突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发散思维为突破口,激励学生的求知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上新课前笔者在班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班上许多学生的家长吸烟,问题相当严重。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题:What can you do to persuad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give up smoking?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发状态,做到了语言的活学活用,达到了英语教学的交流目的。同时,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可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及探索创新精神的树立,特别是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

五、积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强化创新思维意识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较强的思维能力,逐步达到辩证思维,初步掌握和运用定向与变向、正向与逆向、纵向与横向、抽象与形象、求同与求异、交错与交替、扩散与集中、跳跃与规则、自由与有限、同步与单一等思维方法,这样才会有创造力。培养数学创新思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值得高中一线教师研究的一项课题,对高中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我多年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下面,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已的见解.

1 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有主动性和新颖性的思维,通过创新思维,不仅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也就是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2.1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加大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数学学科内部有不少的问题情境,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也是人们常常忽略的资源。帮助高中学生了解、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很好途径。这是因为,良好的创新思维能使得学生提出问题,而问题源于情境,情境又能引入到实际生活中,此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相关。通过这情境的设置,使高中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我们理解和表达现实生活的需要,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2.2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所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人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我国数学教学一向不太重视数学的应用,现代数学的发展证明数学的工具性越来越明显,同时数学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当然数学的应用不仅是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应该说数学的应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可以作为一种语言、可以作为一种思维、可以作为一种策略等等,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展现知识的发生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让高中学生经历使用各种数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达对他们来说是生活现实的问题,从而建立数学关系式(即建立数学模型),并获得合理的解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3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1 通过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创新思维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启示我们,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哪么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使学生置身于渴望得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创新的环境和机会。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往往呈现螺旋发展的态势,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产生新的问题情境,为进一步的学习又提供了契机。所谓“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模式,也就是根据问题解决活动的发展态势,由问题引入知识,再由知识产生问题,通过进一步解决问题再产生新的发现,或者引起对前面问题的质疑,倒回来重新思考,因此把它看成是一个螺旋式的逐渐递进的过程。可见,这种问题模式重视以问题驱动教学,不仅要在新课导入部分创设问题情境,而且把数学问题贯穿于课堂始终,通过不断引发新的数学问题,使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携手并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层层深入的探索精神。

3.2 通过开放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创新思维。

开放探索型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四种能力”并举进行立意,可是不高职学生对考查创新意识的开放题,考查实践能力的实际应用感到棘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两种意识,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善于发现、分析、解决现实世界中能用高中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与灵活应用,要对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总结与归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有关知识,设计一些开放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3.3 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侧重于知识本身的学习,而轻视实践应用,导致高中学生只会读死书,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分离开来。同时,学生并不缺乏生活经历,缺乏的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意识的转变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上几节专题应用课就能解决的,而是要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贴近生活,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地把知识与相关联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介绍数学知识的同时分析生活现象,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长期进行这方面的熏陶,就可以培养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思维习惯,富有创新性。

3.4 通过归纳总结,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解题过程,而轻视甚至忽视解题后的归纳总结。事实上,在解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及时归纳总结,既能梳理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的技巧方法和规律,又能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通过学生解题之后,认真归纳总结,研究方法,掌握规律,挖掘其内涵和外延,力求创新发展,这样就能使学生走出题海的误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3.5 注重提高高中一线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扎扎实实的为实施创新教育,加强数学研讨,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高中学生兴趣,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 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1 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这个过程应是积极的、主动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性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4.2 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

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教师从自身的角度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忽视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4.3 问题情境的设计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则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培养高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既需要提供让高中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永波. 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02.

[2] 戴明宏.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J]. 石油教育,2005-06.

[3] 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穆晓东.关于设计数学教学情境的思考[J].上海:中学数学,2008-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