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8: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兴起,金融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热潮,科技赋予金融业以新的面貌。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简单理解就是“互联网+金融”,利用科学技术服务金融业。金融科技正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发展形态,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但是金融科技在为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暗含风险,一方面金融科技依然面临着传统金融风险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新的技术环境下,金融科技还面临着新的风险。要推动金融科技的稳态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克服现有的监管难题,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和监管体系。
一、金融科技风险分析
金融科技依托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金融业态,改变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普惠金融。但是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也凸显了许多问题,冲击着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
(一)操作风险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在互联网情境中存在大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传统金融监管的被动监管模式难以进行有效监管,极易出现数据造假和数据泄露问题。其次,普通消费者不具有相关专业性,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金融产品的判断能力,容易进行不合理的投资,给自身造成严重风险负担。最后,金融科技依靠新兴技术,企业本身可能面临技术短板,无法有效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
(二)信用风险
在金融业发展领域,信用风险是普遍性的金融风险类型,是由参与交易的乙方或者双方实施的可能违背约定的行为造成的。造成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披露程度低,导致信息不对称。金融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交易以信息为支点,信息流动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金融科技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数据鱼龙混杂,难以分辨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如果对交易参与者不进行充分的信息审查,极易增加潜在的信用风险。同时,当前金融科技产品呈现出同质化倾向,信息披露程度低,普通民众缺乏专业知识,风险意识低,交易时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金融科技潜在的信用风险持续走高。
(三)法律风险
在金融科技层面,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交易和金融服务发生了巨变,无论是传统金融行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其交易习惯和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或重塑。不断涌现的新兴金融交易方式和金融业态给金融监管提出了巨大挑战,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难以实现规制目的。同时,一个金融交易行为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规则,如何进行法律界定和规制也是一大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网络金融诈骗层出不穷,金融服务提供者身份难辨,使得金融犯罪情形更加复杂,加之我国当前相关的金融科技法律法规缺失,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无规可依,更加剧了金融科技的法律风险。
二、金融科技监管面临的突出性挑战
(一)法律层面:法律制度覆盖面窄
金融科技发展势如破竹,更新换代迅速,法律的滞后性使其难以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保险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及其规范构成,然而现存的法律规范是为了应对已存在的风险,是对已存在和过去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制的规则。法律和规则的制定需要一个过程,现有的立法相对于新出现的金融科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我国当前还未进行有关金融科技的立法,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还处于空白阶段。同时,金融科技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下得以进行,金融科技的运作过程也是信息数据的交换过程,在此情境下,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泄露、金融诈骗、贩卖数据牟利等情况不断发生,因此,在金融领域保护参与者的个人信息,防止金融数据泄露也需要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规制。
(二)技术层面:监管科技效用性低
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拓展了金融交易的人员参与范围,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已经无法达到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要求。传统的金融监管以制定全面具体的标准和细则为准绳,而金融科技风险的主要来源是新兴科学技术,因此规制金融科技风险,必须对技术风险进行有效的约束。实践中,对技术的监管总是落后于技术本身的发展,监管科技发展滞后导致了无法有效应对风险的频繁发生。许多新的技术为科技监管提供了支持,但是金融科技同样依托于新兴技术,这就对监管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监管层面:传统监管局限性强
我国现阶段采用“一元多头”的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有序的监管体系。但是在科技加持的情况下,金融业开始朝混业式经营发展,分业式经营体系不断受到冲击,不再适合对混业式经营的监管。同时,“一元多头”的监管体制存在监管重合和监管盲区,容易导致风险隐匿的出现,已经不能够满足金融科技深入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金融监管主要包括3种方式:一是公告监管,金融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供其经营资料;二是规范监管,国家制定规则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事项、管理办法、惩罚措施进行规定;三是实体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发展、清算以及破产进行实时全面的监管。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主要是金融机构依法提交的各类实体经营材料和企业经营信息进行静态监管、被动监管,但是金融科技具有快速性特征,在其支持下,金融市场的规模和交易速率有了大幅提升,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监管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在金融科技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金融监管手段急需改头换面。
三、金融科技监管的有效治理路径
(一)填补法律空白,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
1.树立金融科技监管的一般规则。金融科技正处于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阶段,对于金融科技的法律监管应适当地具有灵活性。首先,可以采用原则性的监管办法。原则性监管较为灵活,能够适应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规制办法,为规则性监管制度的构建提供指导。其次,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修订。为了避免法律重复出现的情况,可以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增设有关金融科技风险监管的专门内容,以适应金融科技给金融监管带来的变化。最后,制定新的法律规范,针对金融科技的全面深入发展,在立法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的金融科技法律,对金融科技风险进行全面有力地规制。2.多角度建设金融科技监管法律体系。第一,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在金融行业呈现的作用特征和价值,健全当前的金融法制体系,对当前金融法制体系中不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有关规范进行调整。第二,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创新领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梳理,制定共通性的金融科技法律规范,并进一步制定细则。第三,针对特殊科学技术、特殊部门、业务制定出专门规定,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别化措施,不断提高金融科技领域法律监管的精确度。第四,加快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保护立法,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增设法律屏障。
(二)强化监管科技,充分发挥技术先进性
1.明确监管科技发展满足合规性。监管科技是金融监管的新方式,是对传统金融方式的补足,因此,监管科技的发展必须合法合规,应将其纳入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并推动监管方式的进步。加强监管科技的顶层设计。从技术标准到管理和应用标准,全方位地建立起监管科技的标准体系,以保障其规范性、科学性。2.推动监管科技应用进程。现阶段,我国的监管科技还处于萌芽时期,为发挥监管科技的长远效应,推进监管科技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进程,可以采取试点应用的方式,通过优质范例带动全面发展。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科技应用部门,整合相关资源,进行监管科技的实验工作,并进行追踪记录,对可行性进行确认,最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将科技和监管结合,形成监管科技,对发展变化的金融科技进行有效地监管。
(三)改进监管方式,构建多元化监管体系
美国为控制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业进行了新的监管改革,全方位扩大了政府的监管范围,将监管方式从分散监管向集中监管转变,将金融监管的重点放在了全面监管上,改变了以往着重地方监管和个体监管的局面。我国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并根据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推动协同式监管的构建。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促进其他金融部门和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动,在各司其职的状态下加强统一合作,并不断提高监管效力和效率。除此以外,要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调动,拓宽监管主体,形成多元主体的监管体系。在确保政府统一监管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行业、企业等民间主体共同参与,加快构建多元化金融科技监管体系。1.金融科技企业自主监管。一方面,在金融监科技管领域,被监管人往往比监管人对自身更加了解,外部人通常难以得知金融科技企业内部的特定信息。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作为竞争对手,金融科技企业之间也会对彼此更加关注。倡导金融科技企业自主监管,有利于加强企业对自身的约束和自我监督,也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因此,政府可以赋予金融科技企业更大的自,提高金融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金融科技企业自律。2.行业自律。行业应当承担起自身责任以应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英国为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我国可以学习相关经验,成立金融科技监管组织,发挥行业的监管作用。现阶段,可以由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牵头,推动行业自律机制的构建,制定行业准则,进行投资者保护和信息披露工作,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审慎经营,实现金融科技行业的稳健发展。3.社会监督。金融科技涉及方方面面,与社会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关的金融监督部门应当广开言路,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度,拓展监督渠道,建立举报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金融科技的社会监管,并积极开展金融科技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大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监督意识。
四、结语
金融与科技的充分融合和深入发展给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在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风险防控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和有效监督,成为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加强行业自律,构建适宜的监管体系,以“科技”应对“科技”,实现对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夏诗园,汤柳.金融科技潜在风险、监管挑战与国际经验[J].征信,2020(9):8-14.
[2]蒙杰.论金融科技风险的法律监管[J].对外经贸,2020(8):111-115.
[3]张凯.金融科技:风险衍生、监管挑战与治理路径[J].西南金融,2021(3):39-51.
[4]张永亮.中国金融科技监管之法制体系构建[J].江海学刊,2019(3):150-156.
金融科技强调的技术赋能金融其实只是开端,技术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商业、生活才是真正发展的方向。未来,中国的金融体系会变得更加全面,市场上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会更加丰富和细分。科技将成为金融业务、金融公司最基本的内核,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更加成熟。
就目前来看,金融业正在进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驱动的新一轮发展期。在资本的逐步介入及推动下,金融科技技术升级的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很多实践应用均进入商业验模阶段。
虽然长远来看,金融科技会对现有的金融市场格局形成冲击,但行业与机构仍然积极拥抱新技术。比如,银行业、支付与转账、权益交易等领域在区块链应用方面已走在市场前沿;机器人顾问正在逐步取代基金经理和股票分析师;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过程中,帮助用户便捷、安全地实现财富增值。
以九斗鱼为例,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年龄区间用户的投资偏好,并基于此进行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优化。近期,九斗鱼经过大量用户调研发现,年轻人都很会使用APP。但是真正有较大额投资需求的中老年人,因为年龄问题,不太会使用APP,所以九斗鱼开发出“家庭账户”新功能,一个界面操作家庭成员多个账户,让年轻人帮助父母或家人实现便捷理财。可以说,“家庭账户”是九斗鱼基于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手段,实现产品与服务体验优化的一项创新。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未来才有竞争优势。
【关键词】 科技管理 基层央行 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各界、企业和居民个人对金融科技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多,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增多、金融科技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元给基层央行的科技管理带来众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在分析基层央行科技管理面临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思路和措施。
一、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金融业的广泛应用,基层央行科技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1、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基层央行“科技保障业务”能力和保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基层央行的金融科技保障工作量越来越大。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2012年底止,义乌市有银行业机构23家,机构数比2009年增加17家,增速35.3%。2012年底止,义乌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分别为1985.51亿元人民币和1514.3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2009年增加58.37%和74.62%。同时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进程快,对基层央行金融科技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从发展轨迹看,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先后历经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般称为业务电算化阶段,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十一五”规划中期的数据大集中阶段,第三阶段是“十一五”规划后期发展到至今的整合优化阶段,目前仍处于整合优化过程。信息化过程中,业务电算化阶段经历了30多年时间,数据大集中阶段大约经过了10年左右时间,发展阶段的时间间隔呈现越来越短的态势,科技信息系统建设从“以业务为中心”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使基层央行金融科技的保障、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现代社会生存模式的发展和转变,使得基层央行科技管理的服务职能履职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生存模式,正由现实空间向网络空间扩展,虚拟化、网络化的生存模式,对金融服务需求异常强烈,金融科技保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管理对网络和系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区域金融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维护者,基层央行为保障金融业的安全运行所提供安全、高效的科技信息化服务责任越发重大,降低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发显现。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的金融可获得性和基础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普惠性。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尽快满足人民群众在支付、结算、转账、汇兑等方面的金融保障需求,已经成为基础央行科技管理工作的现实课题。
3、新时期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远景,对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众多新的挑战。根据“十二五”时期金融信息化的工作安排,人民银行将建设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第二代支付系统,统筹考虑支付服务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第二代支付系统将构建以大额支付系统为主渠道,小额支付系统、网银互联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为辅助渠道的支付体系,支持银行通过单一法人账户集中办理跨行资金结算等集约化经营的需要。目前,基层央行科技部门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人员素质离业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科技管理的水平也还需提高和改善。因此,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除了要适应金融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外,还要做好央行自身各个业务系统的科技保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4、科技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从外部环境看,许多金融机构科技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不够健全,更增加了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工作的难度。这几年,随着新设立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再加上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科技保障业务运行的压力,使得信息安全和金融运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科技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1)信息安全与机构设置、业务发展不匹配,不相适应。部分银行机构存在“重业务发展,轻信息安全”思想。许多机构专职的科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有的机构虽然配备了科技人员,但一人多岗,忽视了科技工作专业性,人力资源配备难以保障信息安全的需要。
(2)技术设施不尽完善。一是有的银行机构机房设计有待完善。如有个别机构将主机房与厨房相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有的银行机构供配电系统形同虚设。有的银行未按规定配置发电机或者是租用了发电机,但无法实现接入机房,使供配电保障系统难以保证业务稳健运行的信息安全要求,一旦发生意外,极易酿发金融风险。三是许多新设立的银行机构灾备系统不尽完善。有的银行机构未建立同城灾备中心,有的银行机构异地灾备中心设计在合理性、规范性上缺陷较多,给信息安全埋下众多隐患。
(3)制度执行不够到位。一是制度建立设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出现许多真空和盲点。有的银行机构未建立监测类科技管理内控制度。有的银行机构未能根据近几年信息安全出现的新情况和业务“扁平化”发展的现状及时地对本单位的信息安全制度进行修订。二是银行机构业务运行内网和外联网络管理比较宽松,漏洞多、隐患多。如有的银行外联单位线路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接入内部核心网络,如遇网络黑客攻击,极易造成网络运行出现故障,严重的会造成系统运行瘫痪。三是有的银行机构移动存储介质方面制度要求不严,管理宽松,容易诱发病毒感染,造成信息安全隐患,给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影响。
二、加强基层央行科技管理的思路和应对措施
1、统筹协调,增强科技管理的综合力。一是加强调研,根据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制定完善区域金融科技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基层央行金融科技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到业务发展中同部署、同落实。二是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联席会议的作用,及时沟通交流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情况,探讨金融科技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方法,促进金融信息化健康发展。三是适应金融信息化发展新要求,及时更新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工作理念,适当增加科技人员配备,同时对现有科技人员采取外出学习、专题培训、课题攻关、自主自学等方式和途径,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
2、扎实工作,增强业务系统的建设力。基层央行自身业务系统的有效维护和保障,是做好科技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化网络有效运行的工作基础,因此,加强基层央行科技管理,加快自身各种系统应用工作的建设,保证高效、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是要做好应用系统的建设、维护工作。根据安排,基层央行科技管理方面要开展业务网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及电子档案系统、金融业信息交换系统、ACS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同时要做好已经接入运行的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等系统的优化、完善工作。二是完善基层央行机房及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要认真实施辖区内人民银行县级支行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设工程,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机房建设,在规范县级支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做好科技常态化管理和科技工作的完善提高。三是建立和实施计算机客户端信息安全检查制度。要指导各业务科室和人员,每月对计算机进行全盘病毒扫描和安全配置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积极有为,增强科技管理的创新力。实践证明,创新是科技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基层央行科技管理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创新工作:一是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开展“勤思考、勇创新”活动,对科技管理提出“新点子”,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的潜能和效率。二是创新服务方式。要针对县支行科技人员多为兼职、科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编写县支行科技管理工作手册,指导县支行提高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技能,规范金融科技管理。三是创新信息安全防范工具。根据计算机病毒多发、易发的情况,开发病毒防护辅助工具,指导和提醒用户定期扫描计算机,防止病毒扩散,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病毒防护工作水平。
4、综合治理,增强行业管理的执行力。一是建立“金融机构信息安全评价办法”,从人员组织、网络、机房、系统建设、灾难恢复、安全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科技管理,开展信息安全现场与非现场评价,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提高信息安全内部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做好外联机构的网络接入管理。根据人民银行总行“统筹规划、集中组织、电信汇聚、一口接入”的方式,进一步规范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型金融机构的接入服务。三是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根据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系统安全等级定级和备案工作,同时将等保工作纳入安全评价范围,督促其做好三级及以上系统的测评和整改工作,确保系统达到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提高系统安全性。四是深入推进银行卡与电子支付管理工作。继续推动金融IC卡迁移,指导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及时总结有关商业银行的亮点经验和做法,加快金融IC卡系统的改造步伐。以行业合作模式促进金融IC卡多应用,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指导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扩大金融社保卡的发卡地区和发行量,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工作协调机制。严把准入关,加强银行卡发卡和电子支付技术审核。
【参考文献】
[1] 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创新链;科技金融;结合路径
技术创新链是指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通过不断完善改进实现产业化的过程。由其定义可知,技术创新链被两大因素影响,即科技水平和产业支持。当前我国各行业都对技术创新链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金融行业创新链的关注方向偏重于金融行业如何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却对创新理论对金融行业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二者结合发展的研究。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一、创新链理论概述
1.创新链理论的提出及研究成果
创新链理论的提出有近20年的历史,指科技成果经过改进完善最终被应用于产业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链还涉及企业内部的联系结构以及企业外部的组织结构的创新节点。创新链中的各个关系结构之间都存在一个节点,这些节点就是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功能联系。
2.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的研究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风险融资的方式能够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的资金支持,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工作要更加注重民间资金借贷等非银行资本。国内很多学者也研究了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认为资本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与金融融合的产物,并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建模分析,强调了科技金融一体式发展的理念。虽然国内外已经对科技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是研究的侧重点始终是如何更好地让金融支撑起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金融行业本身与科技创新结合发展的研究。所以要针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金融行业的创新改革。
二、金融与技术创新结合的不同路径及作用分析
1.科技金融初级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方式是财政加金融中介的结合。金融资本与金融中介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商品化。首先,财政可以大幅削减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利润和风险预期,这样可以使实际应用到科技创新的资金更为充足。其次,财政可以对创新投资实行贴息免息等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且这种投资政策可以刺激更多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创新进行投资。最后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把银行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使银行在贷款时免去后顾之忧。由此可见,初级结合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银行资本来进行企业的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路线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对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本身存在着固有风险,对着这种固有风险初级结合方式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只能将风险进行分担。原因有二,首先,政府对行业市场以及行业创新的认识不够充分,无法消除技术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其次,这种结合方式缺少对创新主体的监督。
2.科技金融中端结合路径
中端结合路径指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结合。相对于初端结合方式,这种风险投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高程度的参与到技术单位的运营当中,使企业的运转信息可以实时的与投资方互通。如果风险投资与技术挂钩的话,风险投资资金就变成了技术资金。技术资金相对于风险投资资金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投资集群的全面发展,这可以对整个产业链甚至产业链周边的环节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科技金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技术资金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但是对于产业链后期的产品销售的促进却很微弱;还有,技术资金比传统的投资资金流通更频繁且流通速度更快,这就导致了产业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稳定。所以,技术资金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它只能作为产业链发展的一个促进因子,而不能主导技术创新的发展。
3.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结合的高端路径是大型科技企业与金融中介的结合方式。当科技产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需要的创新资金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纯粹依靠金融行业的投资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走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简单地说就是科技创新产业开始组建自己的金融机构。相对于前两种结合路径,这种结合方式能够使金融与科技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彼此的经营进展状况都更加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主体的不断前进,及时发现科技创新中的经济价值。
同样的,这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我国这种高端结合方式发展目前还未成熟,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我国实行这种方式会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
三、对我国科技金融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是提高财政直补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杠杆效应,将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机构或者补贴给民营担保机构使有限的资金服务于更多企业。二是开发多元化的财政引导基金。如使用信用担保基金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获得贷款,用风险补偿基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帮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用企业成长基金帮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科技企业获得发展,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帮助科技产业发展壮大。
总结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创新链理论给产业升级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伟,刘波.基于技术创新链理论的科技金融结合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01:153-158.
[2]马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历史发展及其演进
回首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金融电子化阶段、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以及金融信息系统业务综合化阶段。
金融电子化阶段
中国金融电子化阶段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将原来的手工工作电子化,实现柜台服务自动化,进而升级为基于服务器的中型联网,实现同城通存通兑。当时,国内银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化之路。首先在各行网点安装计算机设备,在网点实现柜员服务自动化为主的初步电子化。然后,在中心城市安置大型机,将市内各网点连接起来,实现同城通存通兑。经过第一次大联机,中国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但是,总体水平仍然非常有限。当时,银行业务网络局限在中心城市,虽然中心城市中各营业网点的信息孤岛问题初步解决,但是对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数以千计的银行网点仍然停留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原始的柜台电子化状态,运作慢、数据散、可控度差的情况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此外,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无法进行业务整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即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
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
金融数据集中化阶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约到2005年前后结束。主要特点就是以已经建立起来的省市级主机为中心,向省外扩张,实现省际互通互连。从上世纪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中国金融改革全面深入推进,而金融信息化的建设继续成为支持改革深入发展的动力。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的电子联行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网络化阶段。这一时期金融对于信息化的需求更高更迫切,原有的省级集中的IT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金融改革的需要,只有真正的全国性数据大集中体系才能支撑中国金融令人目眩的发展速度。数据大集中就是把省级数据中心的业务和数据最后集中到国家级的单一数据中心,所有业务在后台都由这个数据中心统一支持和处理。也就是说,在中国无论用户在哪里,以哪种方式在账户中发生交易行为,所有的计算和处理工作都通过网络由全国性的数据中心来处理,从而实现了数据集中,应用集中和IT基础架构集中,使得总行能够完全真实、实时地掌握每一个账户的每一个交易行为。整个银行业务支持、风险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业务创新的能力得到了重大提升,中国银行业IT水平真正实现与国际水平的接轨。
金融信息系统业务综合化阶段
从2001~2005年,中国国内银行业着手进行业务的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金融创新,逐步开拓包括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网络金融服务业务。目前,国际主要的金融机构都在通过积极的管理创新实现业务创新,走向混业经营,进而改变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这离不开新一代金融信息系统的支持。当前,金融领域对于IT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大规模设备采购和基础建设时期即将结束,如何结合IT技术来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为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在积极、稳步的推进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同时,以适应市场需求层次多样性、经营品种多样化以及银行业未来经营格局的要求,在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上也正在加快速度。
中国工商银行将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统一到了新的综合业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全功能银行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中国银行不仅启动了国际结算业务系统工程,同时还完成了缺口信息分析系统、资产质量监控系统、国内授信审批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另外,在原来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规范,实现了统一的本外币清算平台。交通银行国际结算处理系统已推广应用,全行统一开发的以分行为中心的电话银行系统也已在全行全面推广,目前在分行层面上,基本完成了系统上线工作,实现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即ATM)的标准化改造工作,建成了随业务需求变更的中间业务、业务标准化处理平台。招商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已完成基础平台主体、公共支持模块、核心柜台业务及新旧系统客户信息对接。在继续推出新产品和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同时,也全面启动和加快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这个阶段,IT技术已经与金融业务完全融合到一起,它不仅仅是金融的支撑平台和基本工具,而且已经深入业务本身,成为当代金融决策、管理和实施的基本手段。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大大提高了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是金融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体系并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机房达标改造、网络资源优化整合、灾备系统建设部署等“十一五”金融信息规划确定的目标,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科技发展与业务创新信息化高速公路基本铺设完成。
二是数据大集中工程稳步推进并初见成效,完成上下级数据(即总行与分支行之间数据关系)中心技术框架搭建和业务平台整合阶段性任务,积极开展“后集中时代”的科技管理探索与研究工作,以集约型信息化建设助推金融业升级转型。
三是大批现代化业务信息系统上线应用并平稳运行,在持续提升金融业务工作数字化水平和网络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区域金融服务向更高层次科学决策和改革创新前进的步伐。
四是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成型并壮大发展,在金融业务运营与科技应用不断加深融合的环境下,科技工作者加快速度实现由单一型IT执行者向复合型IT决策者的转变,成为推动金融业务与信息业务有效融合的主要力量。
信息化已成为建设方便、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率重要手段。2010年9月,中国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简称“SAFTI”) 在北京宣布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SAFTI由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瑞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炬新联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7家金融信息化知名企业发起,并汇集行业领军企业日本NTTDATA中国有限公司、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东南融通(中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通邮集团等企业组成,联合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启明星、上海微创、成都中联信通、VMWARE公司、重庆沙海信息等行业精英组成产学研核心团队,旨在提高中国金融信息技术的创新水平,着力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链,增强金融信息技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可预见的将来,SAFTI将对行业形成四轮驱动的变革局面:
一是围绕金融信息化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积极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标准;
二是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保证知识产权共享;
三是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SAFTI建立将打破过去金融信息技术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促进产、学、研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形成健康、良性的配合、协作和技术资源共享机制。SAFTI目标是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虽然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局部应用和内部集成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其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与国际同行比较,中国银行业金融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到位,而应用的丰富性、完善度,管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硬件和技术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目前,各金融体系的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其二,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同时,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和金融信息共享系统和平台尚未有效形成。
其三,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目前,中国金融信息系统和网络大量使用国外厂商生产的设备,这些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芯片也大多数是由国外厂商生产。因此,中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统一,使得网上金融的认证标准至今悬而未决。
其四,实现数据大集中与信息安全的矛盾。数据大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然而,数据大集中虽是金融信息化的趋势,但集中从某种角度上也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全性,这也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必须直面的一个关键问题。
软件服务建设和投资结构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服务与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发展速度。金融信息技术软件投资相对于硬件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目前,中国银行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网上银行、分行建设、数据大集中后续系统建设等方面,大部分信息化投资都花在硬件基础设施的购买上。比较而言,软件和服务方面投入较少,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功能低效。这种投资结构错位反映了中国银行信息化建设战略定位不准确,网络建设过分注重基础设施,忽视硬件设备价值潜能。
第二,金融信息化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需要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不仅核心技术和设备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同时,金融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规划也主要采用国外技术方案,既有可能在技术层面上危害国家金融安全,也不利于国内金融信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金融科技信息化建设在完成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正在进行以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为目标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即集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和产品研发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增值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这也标志着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了与国际同步水平。但是,在这些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中,用于数据交换、存贮硬件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IBM系列设备,核心和骨干路由器基本上是思科(CISCO)和IBM对分,而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的是IBM、甲骨文(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系统系列。金融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规划主要厂商包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等机构。
第四,金融信息化建设投入在投资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其中,57.8%用在了硬件设备上,软件投入所占比例为24.3%,服务上的投入只有17.9%。而发达国家银行业的IT投入中,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比例分别为30%、30%和40%。这种明显的对比差异说明中国金融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准确。伴随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基本完成,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金融业建设的重点。
完善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0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为465.3亿元,2011年预计为480亿元。在经历了2009年的适度紧缩后,增长率由2009年的-0.4%上升到2010年的3.3%。金融行业IT投入恢复增长,银行仍是金融业IT投入的主体,占到总体投资规模的70.4%,成为金融信息化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证券、保险机构由于扩容、业务创新的需要,也对行业整体恢复IT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国际发展趋势是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的主流模式,而信息技术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关键要素。具体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运用IT技术来单纯地保存和处理数据转向直接面对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二是信息技术采用托管,软件开发采用外包;三是银行数据中心分布正发生重要变化,按照就近原则,这些数据中心互为备份中心,即在平时业务运行中各中心的信息完全共享,一个中心发生业务,其它各中心都同时进行了备份;四是信息中心建设越来越强化,金融机构诸如生产运营中心、开发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中心建设和管理都得到高度重视。
针对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目前现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信息化建设国际发展趋势,在可预见未来,中国金融信息化体系建设,仍然必须以数据大集中为前提,以综合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以数据仓库为工具,以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第一,制定和完善发展战略规划,重组管理架构和流程。从中国金融系统未来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整体的IT策略、总体架构、技术标准、协同关系、建设步骤、实施方法、人员配置等予以规划和部署。同时,对现行金融电子化系统进行更新和改造,重新设计金融机构的管理架构与流程。
第二,积极推进金融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标准化不仅能满足不同时点的应用需求,减少系统冗余,节省资源,还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简化操作。硬件、网络、基础软件等的标准化相对容易,我们可以先期推进。而技术平台、开发方法等应用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则需要依据不同发展时期,分阶段实施。
第三,注重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建设。随着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基本完成,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信息化将是未来金融业建设的重点。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推进很快,但是,在注重新项目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现在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深度挖掘和发挥现有系统价值。
第四,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注重社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在发达国家,IT行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行业都高度发达。这为它们之间合作提供了技术和物资基础。这种借力、借脑的方式正是符合社会化分工和协作的趋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而且使得银行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第五,注重客户及业务需求分析,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中国正在经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和开发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金融业在开发层面和设备技术投入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而客户关系的管理和业务需求的提炼将成为金融信息化建设重点,并进而成为其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
第六,注重既懂金融业务又有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银行业通常模式是业务部门提出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再和IT人员进行沟通,但这不符合金融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从业务、管理到决策的所有环节,从渠道、核算到设计所有领域,无论是设计业务产品、客户系统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优化,还是现有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运用,都需要一批既懂银行业务又有IT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高效完成。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2016年4月14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此次整治覆盖多种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线下理财、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及首付贷等引导配资资金的房地产金融产品,专项整治为期一年于2017年3月底完成。经过专项整治,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制与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证券、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从IT技术对推动金融行业变革的角度看,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科技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金融科技2.0阶段。即互联网金融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第三方支付、P2PW络借贷、众筹融资等。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
目前中国还处于金融科技2.0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发展调整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暂行办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颁布后,目前大部分网络借贷企业都在走合规化发展阶段,包括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获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证书、金融办备案、取得ICP许可证等一系列工作成为目前企业高管的重要工作,这个工作将持续到今年8月底。合规之后,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将走入稳健发展元年,平台发展趋势将呈现两级分化,好的将更好,不合规的将被并购或者死掉。
工商银行自2019年引入分布式数据库以来,已在包括实物贵金属、中间业务系统等20多个业务系统试点上线,覆盖办公系统、一般业务系统和关键业务系统各类典型业务场景。近年来,结合金融行业核心系统超高并发和海量数据存储的要求,以及多渠道、全天候持续对外服务能力的要求,工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模式,以联合创新等方式加强与头部科技企业合作,积极开展分布式数据库产品金融级承载能力建设,对标主机“两地三中心”部署架构和高可用能力,基于存算分离形成多集群部署架构,夯实分布式数据库核心承载能力。一是数据可靠性高。基于全闪存集中存储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软硬协同,具备PB级海量数据存储能力和企业级高可靠能力。二是系统可用性高。具备同城双园区+异地园区部署能力,园区内故障场景RPO=0、RTO<60秒,同城园区级故障场景RPO=0、RTO<180秒,同城双园区故障场景切换到异地园区RPO<60秒、RTO<600秒。三是集群性能高。同城主备集群间采用磁盘级复制实现增量日志强同步,日志同步效率提升一倍以上,降低了主备同步对主集群性能的影响,基于2路国芯服务器最小规模主备集群部署,TPMC达到45万(约1.5万TPS)。四是服务连续性能力高。具备业务不中断前提下主备集群数据库版本轮换升级和应用版本灰度升级能力,满足了金融核心应用7×24小时服务连续性要求。
二、应用创新,锤炼数据库平滑迁移方案
传统集中式数据库以其较强的功能黏性、优秀的系统稳定性、良好的软硬适配能力,在金融行业的存量系统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并且存量系统往往与特定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特性高度耦合,业务逻辑内嵌至数据库实现,具有历史比较久远、业务长期稳定、关联应用较多等特点;同时,信创软硬件产品均处于发展阶段,产品的稳定性、成熟度等方面与传统商用软硬件产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有效控制转型风险,确保转型的平滑、稳定、安全,成为金融业数据库架构转型中的难点。工商银行聚焦传统数据库与应用耦合度高的难点进行突破,对大型业务系统开展数据库转型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了一套高效可控低成本的数据库平滑转型解决方案。一是实现跨异构数据库的自动迁移。针对部分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特有的数据库对象、高级特性和非标准SQL语法,通过建设配套的自动化数据库迁移工具,提前评估和规划迁移工作进程,识别迁移风险,再通过工具自动化进行语法转换和逻辑校验,降低迁移成本、控制迁移风险,快速低成本地实现从商业专用平台向开放创新平台的迁移,自动迁移成功率和编译通过率均可达95%以上。二是实现异构数据库转型全过程的自动化测试。传统集中式数据库涉及众多数据库对象、功能特性和庞大的代码行数,迁移到分布式数据库后的功能完整性、正确性及访问性能都面临巨大挑战。工商银行建设了覆盖单元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测试管理等研发测试全过程的自动化测试工具链,一方面通过SQL解析、分支预测等技术实现技术测试自动化,另一方面复用存量业务测试资产实现业务功能测试自动化,整体自动化测试覆盖率可达80%。三是实现试运行阶段生产环境测试验证的系统级解决方案。研发交易录放工具,在试运行阶段,先在旧系统抓取流量,然后在新系统分别进行一致性流量回放和性能回放实现功能和性能的验证。首先,一致性回放将抓取到的SQL按源库的执行顺序以事务为单位在新系统进行回放,实现业务功能全覆盖测试,保证新旧系统功能完全对等;其次,性能回放将抓取到的SQL按照一定规则分发进行多线程并发回放,以接近实际生产业务压力的速度回放到新系统,进行性能、可用性及可靠性测试,确保新旧系统可完整承载业务压力。四是实现新旧系统并行阶段数据一致性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优化异构数据库增量数据复制工具,在双库并行阶段,新旧系统均有业务流量,通过数据复制工具进行业务高峰期增量归档数据在异构数据库间的双向复制,实现新旧系统业务数据的准实时一致,确保故障场景下能及时回切,提升对外服务的连续性。
三、融合共建,助力金融行业数据库转型
工商银行作为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分布式专委会主任委员,发挥自身优势,以不断提升我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生态建设水平为目标,以助力金融机构数据库转型发展为己任。工商银行通过整合凝集产、学、研、用各方优势力量,结合自身丰富的应用场景及应用开发实践经验,形成了经验积累和资产沉淀,并立足分布式专委会不断推进标准规范建设、联合检测认证、技术难点攻关和产业生态应用方面的工作,助力金融行业数据库转型。一是形成技术资产沉淀。工商银行在传统集中式数据库转型实践中,充分总结经验,编写了转型部署方案、转型技术方案、数据库迁移技术指引、数据库迁移测试白皮书、各类工具使用手册等涵盖数据库转型全过程的指导手册,形成了整套的系统性技术资产和解决方案,开拓了传统集中式数据库转型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金融行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可控的转型借鉴。二是提升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生态建设水平。工商银行切实履行分布式专委会主任委员职责,在人行科技司的指导和联盟秘书处的统筹协调下,并联合专委会各成员单位,牵头制定《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金融应用规范技术架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金融应用规范安全技术要求》等5项金融行业标准和团队标准,围绕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金融应用、分布式数据库产品适配测试与安全评估、金融行业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产用对接与协作,开展标准规范建设、技术难点攻关、联合检测认证和产业生态应用四个方面工作,推动我国分布式数据库产业有序、良性、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我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生态建设水平,助力金融行业数据库转型。
四、未来展望
而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焦点,农信系统的金融创新开始格外引人注意。
农商行作为长期根植于“三农”的金融机构,业务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创新水平低是业界对于农商行的印象。农商行的科技创新并不被行业所看好。然而,近期青岛农商银行的“互联网小微云支付”产品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创建的新型金融生态模式,真正实现了接地气,解决了线上金融的现金、成本、媒介、老百姓的观念问题,破解了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难题,让人眼前一亮。
基于此,值此青岛农商银行改制三周年之际,本刊特走访了青岛农商银行,并与该行董事长刘仲生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
青岛农商银行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原青岛市联社以及青岛辖内八家县级联社(农村合作银行)以新设合并方式改制成立的商业银行,其前身是有着60余年发展历史的青岛市农村信用社。2012年6月28日,原华丰、城阳、黄岛、即墨四家农村合作银行,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四家农村信用联社及青岛市联社共9家单位组建成立青岛农商银行,整合优势迅速聚生巨大能量,青岛农商银行一跃成为青岛当地资产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网点数量和从业人员最多的金融机构(现有网点数量340余个,从业人员5000余名)。然而,青岛农商银行坚持不断夯实农村市场,倾力支持实体经济,努力践行社会责任,不断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模式、服务渠道,先后推出社区银行、电商平台、微贷中心、财富管理、三大集中、FTP等十大创新项目,走出了一条深耕市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成立至今只有三年的青岛农商银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2015年6月末,资产总额、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分别达到1544亿元、1295亿元和934亿元,分别较改制之初增长2.03倍、2.16倍和2.25倍;连续三年上榜“世界银行1000强”和“中国服务业500强”榜单,均居山东省上榜法人银行第1位。
这些业绩在业内是有目共睹的,本刊此次专访就是为了探究青岛农商银行快速发展的其中奥妙。经过几天的调研、学习,除了员工的朝气蓬勃、创新氛围浓厚以外,本刊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刘仲生董事长对于行业把握的精准与青岛农商银行自身定位的准确,为青岛农商银行制定了一条科学、有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刘仲生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人民银行、银监局及山东农信等金融系统工作,具有丰富的金融理论政策知识及金融管理创新实践经验。2011年1月来到青岛农联社(青岛农商银行前身)工作,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带头完成青岛农商银行的改制,于2012年6月挂牌成立。
在监管机构多年的从业经验使其看问题眼光长远、对于形势判断准确、制定战略有高度。青岛农商银行改制之初,青岛农商银行就严格按照上市银行的标准规范整个改制过程,青岛农商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是最接近上市银行的(改制前,青岛农商银行的股东数量多达3万多户,经过艰苦的协调,最终降到只有1000多户。股东结构上,企业股占到80%以上,个人股在20%以下,而且个人股中员工持股在5%以下)。
相比于其他农商行,青岛农商银行改制时间最短(大连农商行改制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效果最好。原因在于青岛农商银行的战略方针――科技引领实现转型,通过“一体两翼”的战略来达到规范、高效、稳健的现代地方法人银行。“一体”是指以大零售为主体(占到青岛农商银行业务总量的60%以上),大零售战略体现了青岛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经营方向,重点打造市民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为老百姓服务。“两翼”则是指公司业务、国际业务为一翼,金融市场业务为一翼,积极适应金融转型变革的方向。青岛农商银行的公司业务在青岛地区非常有特色;而其国际业务结算量居长江以北中小银行第一位。
最能体现刘仲生董事长战略高度的地方还是在于其对于科技的高度重视。“青岛农商银行成立三年以来最值得回忆、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上找到了一条推动金融业务发展和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道路。对科技高度重视,对于一个银行来说,特别是目前的市场经济阶段,科技是生产力之上的生产力,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新引擎,这个引擎对于银行是至关重要的。领导层给予科技团队非常高的政策支持和自由发展空间。尽管是‘农’字头的银行,但是青岛农商银行关于科技的思想、观念、产品以及实践不亚于大型股份制银行。‘小微云支付’只是青岛农商银行科技领先战略的一个主打产品,产品背后凝结着青岛农商银行对于科技的重视、投入,科技团队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当领导层对金融环境有新认识、新想法时,都会想方设法通过科技手段来转换为现实的产品。目前青岛农商银行仍有很多新的产品正在研发过程中。”
近年来,青岛农商银行以前瞻、科学的眼光加大互联网、移动金融等新兴渠道的建设和市场的拓展,不断将银行传统业务与业界先进技术应用融合,科技创新成果颇丰:初步建立了涵盖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全方位、多渠道、多类型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并基于此建设了网上商城、手机商城、ATM云购物平台等一系列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与人民银行、银联等跨行清算机构的线上交互。
青岛农商银行科技创新的明星产品大致包括以下三种:
互联网小微云支付
互联网小微云支付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成本低、覆盖广的特点,通过智能终端全面整合互联网安全、移动终端应用、互联网企业应用、大数据运营分析等功能,以银行支付结算为核心,简便易用,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通过移动终端成功地融合金融服务与小微企业运营管理,在提供存取款、转账、投资理财等基础金融服务外,更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定制个性化、模块化的专项服务;整合农产品产业链及金融生态圈,建立了以银行支付结算为核心,银行、小微和“三农”产业及广大农户“多位一体”的新型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综合运用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客户交易及日常管理信息,为银行及小微企业决策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此外,该产品在安全设计上采用基于国密算法,自主创新、安全可靠的交易认证和安全保障机制。
ATM云购物
ATM云商平台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云技术,通过广泛聚合各类互联网的服务资源、商品资源和资讯资源,借助青岛农商银行广泛布设的ATM渠道为广大客户提供覆盖生活圈的全方位“云购物”享受。ATM云商平台这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将ATM电子商务体验从理念推向现实,不仅在山东省银行业属于首创,在全国也居于领先地位。
网上商城和手机商城
青岛农商银行推出了“鑫动青岛”电商平台,实现了包括网上商城、手机商城等多渠道服务,是面向青岛市民和青岛本地特色商户推出的“一体化金融电子商务综合平台”。该电商平台立足于青岛市,整合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
这些产品不仅代表了青岛农商银行的科技创新成果,体现了青岛农商银行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更是作为一个“农”字头银行业机构对于“普惠金融”的重视,是从“三农”实际业务需求出发,结合科技手段,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而创造出来的金融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焦点,赢得普惠金融必将在金融竞争格局中抢占制高点。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创新力度,抢占先机。移动金融凭借成本低、覆盖广、发展快的特点,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最佳载体。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移动金融是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移动金融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拓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青岛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的农村金融机构,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战略定位,通过将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方式与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相结合,打造方便快捷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让小微企业、广大乡镇、农村甚至是偏远地区可以享受到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扩大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易得性,降低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致力于打造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的良好合作伙伴。”
目前,青岛农商银行的科技创新产品已经逐步渗透到青岛市城乡各个地区,智能终端在全市农村社区、超市、品牌店、专业市场、小微企业等场所布设1800多台。2014年全年,实现账户类交易笔数458万余笔,涉及金额29.7亿元,查询类交易300余万笔。
当前中国银行业最重要的创新,应该是建立在有效整合资源基础上的创新,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科技引领是银行创新的重中之重,是创新求变、实现差异化竞争的突破手段。对于农商行来说,基于行为主体和参与形式层面,以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为出发点的科技创新更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依托硬件创新,深化支付环境建设
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农业的特点,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拓展农村地区的相关金融业务,使贷款程序、和农村的网点布局得到优化。农商银行要积极优化网点布局,统筹网点增设,持续加大乡镇及以下网点布设力度。依托农户家庭、商户和农村社区等,不断加大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安装力度,丰富金融自助服务终端服务功能,满足广大农户小额现金存取、自助缴费、转账、汇款等多种服务需求。积极布放,科学合理做好选址工作。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县域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查服务点运行情况。以乡镇营业网点为基础服务平台,合理分区,丰富功能,不断扩展延伸服务半。针对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但金融服务存在空白的行政村,选择已设立服务点但现有无法满足农村需求、供需矛盾突出的行政村,按照“业务简易、组织简化、成本可控”原则,积极布放VTM(可视柜员机)、ATM(取款机)、CRS(存取款一体机)、农金通、电话POS等自助设备,进一步增加电子机具布放量,增设服务点数量。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实现支付环境“深入”覆盖,实现服务点建设与客户需求相匹配均衡发展,不断优化渠道建设,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
二、依托产品创新,加快金融IC卡推广应用
遵循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理念,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为根本出发点进行创新,产品种类从单一走向多元,产品内涵与附加服务从低端走向高端,产品包装从简装走向精装。创新银行卡产品,细分农村客户资源,丰富银行卡产品种类,充分发挥金融IC卡功能强大、安全性高、保密性强的特点,逐步形成增量银行卡以IC卡为主的局面,重点开展与公用事业单位、大企业的合作,开发行业应用功能,扩大金融IC卡行业应用范围,实现其与互联网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等??新应用的整合。围绕参与主体、投入产出、市场推广和行业整合,探索建立有效的金融IC卡业务运营模式。
三、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多元化应用
针对居民金融需求与时俱进、客户消费习惯迁徙变化的新形势,农商银行应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积极探索银行网点与电子渠道的协同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增加自动取款机、POS机 , 改善金融服务环境。融合物理网点与虚拟渠道、协调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打通线上与线下支付方式等多项成果。同时,积极拓展手机银行、网点银行、二维码支付等多种电子支付渠道,打造特色统一支付平台,为客户提供一条绿色、便捷、安全的网络支付渠道,使客户体验到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等特点的互联网金融。大力推广手机支付业务及电子银行产品,充分发挥手机支付在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优势,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产品,引导农村居民逐步认可和主动使用手机支付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