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经济环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8 17:23: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经济环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经济环境

第1篇

关键词:会计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

一、引言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伴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发展也应该及时做出相应性和适应性的调整。这不仅是因为,会计必须在适应环境的时候才能发展,更是因为会计能够直接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世界的经济环境做出重大影响。只有在会计环境的宏观视野内研究会计的一些科学问题,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会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进而更好的认识和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目前学者对于此问题的探讨分别从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因素进行,我则主要是对经济因素进行讨论。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经济体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极大一部分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体制和理论,会计模式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例如,对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决定了占主导地位的必须是会计的计划性,企业会计主要是为上级管理部门和国家计划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为与企业相关的所有利害人,这是因为在当今市场开放的格局下,会计主体拥有相对来说极大的自,实时清楚和细致的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给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和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则相差更大。

会计的发展需要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从微观方面来看,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建立发展观,进一步提升面对困难和危机的抗压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会计的良好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从宏观方面来看,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调节,建立一个稳定的以各种市场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以使会计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等影响很大。从整个会计发展史来看,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会使得其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更高,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广泛,会计的发展更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更完善。

3.知识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经济,是以知识投入为导向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体系中,这种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会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也由资源依赖型向知识依赖型转变。作为可以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它的发展,必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调整,促使产品成本迅速降低,加快产品更新速度,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网络与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会扮演重要角色。这就要求财会的重心应及时的向无形资产倾斜,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准也应从以劳动生产率为标准过渡到以知识生产率为标准,并且应将企业的无形资产放在企业财务报告的显要位置,详尽地予以披露,恰当的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价值,突出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下的地位。

4.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的加快,各国的经济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并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逐渐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在客观上会将本国的经济机制与财政政策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因此,就要求各国在对经济环境的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行动上要有积极的措施,使本国的会计理论和准则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使会计与经济环境融为一体,使会计这项经济管理活动在新的环境里有着全面的发展。

5.企业组织形式及规模的变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组织形式决定着会计核算的方法。因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同的组织形式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这是因为它们的所有者权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独资企业来说,业主独资出资并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业益无需分类;而对于合伙企业,由于是合伙人共同出资,其权益分配就应该按照合伙企业的规定进行。并且,企业规模的不同也会导致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例如,同样是对于一笔宣传广告的费用,在一个大公司里,可能会直接被作为当期费用,但是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笔费用可能相对来说占了公司支出的绝大部分,这时,在小公司中,则可能会采用递延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会计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1.会计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效益好的企业会吸引会计信息流向本企业。理论上,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可以使宏观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并且,通过运用会计手段,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正确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和结果,还可以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避免限制、阻碍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2.会计对微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品多,价格波动大,仅仅凭借和依靠个人的管理经验或直觉已经很难及时有效的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所以这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明确企业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使得企业既能满足市场需求,也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会计信息系统,会使得生产环节日益增多,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想合理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就要依靠管理者将生产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与记录,使得企业内部能够积极有效地执行经济活动,促进微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3.会计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在新时期下,会计发展的重要职能就是对经济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在一步步地建立、完善和发展,在这整个过程中,正常并且稳定的经济秩序是一道重要保障。当然,有时候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这就要通过会计职能的发挥,尽最大可能减少市场混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总体而言,经济秩序的混乱总会反映在会计活动中,无论是在票据管理还是收入管理,会计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会计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在不断进行,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会计在维持和创新自己强势的同时,针对劣势采取对策,积极探索改变劣势的方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营造良好的会计法制环境,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应该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扩大对外交流,在会计国际化中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如何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此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J].当代经济,2008,(2).

[2]小丽.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J].现代商业,2000,(3).

[3]刘永祥,刘晓春,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4]汪小英.会计与知识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0.

[5]姜亚南.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J].财会天地,2013.

第2篇

关键词:会计 社会经济环境 相互作用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一)经营管理要求提高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会计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它同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质量,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企业的发展经营也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更新、更先进的会计方法和处理程序就会应运而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活动范围随着通讯与交通的发展扩大了,超出了国界,庞大的跨国公司出现了,为适应这种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的核算,国际会计出现了,并且进一步丰富了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科技进步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捉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但由于文字没有出现,所以只好“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的方法。这些就是会计的萌芽。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非凡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了造纸术,会计便有了专门的记账工具-账本,并且有专门的格式及结构用于记录各种收入和支出。在13世纪意大利的银行账簿中,已分别以“借主” 、“贷主”登记债权和债务,这为近代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现代科技进步对会计最显著的影响就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很多规模大的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已经步入了电算化时代,各种财务软件功能强大,处理速度迅速,大有逐渐取代手工操作的趋势。

(三)币值变化不稳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稳定的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来衡量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业务。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得货币的价值经常处于大幅度的变化之中,币值不稳,动摇了货币计量的基础,使得单位货币变成一个弹性很大的尺度,用它来衡量同一事物(如资产价值)自然得不出准确的结果,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也会不真实,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如何解决币值不稳对会计信息带来的影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虽然很多研究者都分析研究了这一课题,且论著不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实务操作中这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四)知识经济发展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知识经济环境是孕育会计发展的土壤,知识经济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一国知识经济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国的会计发展水平。以前人们只把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看得很重要,但是在知识经济年代,人们意识到最重要的资产是技术、管理、专利等“软资产”。这些方面的开支也由原来核算上直接进费用变成选择性地列入资产范畴了。良好的知识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使得会计核算更真实地、客观地反应企业的资金运动,相反,不良的知识经济环境会限制或阻碍会计的发展。

(五)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会计理论的形成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法规的制定以及实务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球化,客观上会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因此各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法规及实务都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逐渐与国际接轨。当然国际会计准则本身要求比较高,各国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执行机制。

二、会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国民经济)

从宏观角度来看,运用会计手段优化经济资源有配置,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从而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实现每年适度增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平衡,促进国民经济逐步壮大。

(二)对微观经济管理的影响(企业内部)

会计部门能随时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最新会计报表,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会计报表化打破了手工操作时责任控制、分权管理、内部审核、定期核对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正确分析运用会计信息资料,企业可以降低成本、降低资金占用量,更好地实现增收节支的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推进经济生活的法制化、秩序化(工资、融资、证券等方面)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明确规范了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即因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住房公积金、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所给予的补偿以及其他职工薪酬等项目的金额。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要求,企业可以按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作纳税调整。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中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和经营成果中的期间费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证券交易和管理也离不开会计,只有真实的、合法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确保证券交易公开、公平地进行。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造假的典型案例“万福生科”,其上市前后的疯狂造假严重扰乱了证券交易市场,证监会已经立案调查,所有涉及的相关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将按规定严肃查处。

(四)推进与国际接轨,繁荣涉外经济(会计制度与方法的接轨)

会计国际化是时展的需要,随着国际经贸活动的发展,区域经济、国际资本市场迅速形成。据有关资料: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额中,70%来自外国;德国上市公司中,80%来自60多个非德国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在册的13000多家企业,有1000家的企业资本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在这种新的国际联合经济发展态势下,各国自行指定、互不沟通的会计制度造成的差异,很难实现国际经济交流。根据这种状况,世界银行、国际经济的许多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都希望有一个国际共识,便于互相沟通和贸易往来。因此透明度较强、公平合理的通用的国际会计准则产生了。它的产生使得国际间的贷款、借款等各种核算一目了然,交易双方满意度大幅提升,大大推进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涉外经济更加繁荣。

(五)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Rajan和Fisman研究了金融机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他们认为,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提高资源在工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效率,实现经济的增长。上述研究着重于金融市场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性。因此,会计报表在金融加速效应中可能发挥作用,进而影响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一些研究表明,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将会计、风险管理与金融审慎监管进行协调与配合,有益于维护金融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三、辩证关系

会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 ,会计的发展又需要社会经济环境提供必要条件。因为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反映,因此企业的会计报表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并导致利益相关方面的经济行为的改变,因而财务会计通过会计报表的有用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利益分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参考文献:

[1]曲晓辉.会计准则全球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会计师,2005;3

[2]汪小英.会计与知识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0;12

[3]李静江.企业环境会计与环境报告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

1、对会计对象带来的挑战

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流动的资金现象,这些流动的资金就是会计需要计算和控制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会计要素的冲击,其具体表现就是会计要素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来做出不断调整。因为,要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变化发展,就必须要及时修改会计要素,由此才能够为会计目的做出相应的准备。

2、对会计报表目标带来的挑战

会计报表目标就是指为会计的核查对象安排的会计信息以及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到来的需要,会计目标是发展会计实务和理论的根本事项和条件,也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顶层。

会计目标的冲击造成了理论学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受委托责任观点,它是针对过去并且强调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另一个是决策有用观点,主要是针对将来着重讲了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未来的会计信息发展方向应该是要向使用的人不仅要提供质量效果好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受委托的责任信息,这才是会计发展的正确目标。

3、对会计计量带来的挑战

会计计量就是用货币等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各种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用明确的数字计量来确定事物发生之间关系。以前会计在计量方面上就是用成本计算、折旧、损益类等方面的实务来表现的,这种计量成本的模式是过去传统的方法。而在经济社会,人们讲究的是无形资产代替有形资产。由此可见,传统的计量模式将被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取代,但是公允价值模式的计量法带有主观判断性,缺乏可靠性,而历史的成本计量模式具有可依据性,比较客观。所以,面临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在推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要依据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这也是未来会计发展的趋势。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1、会计管理体制与经济环境

一国会计管理体制类型是由一国的经济体制来决定的,经济体制方面强调的是政府干预,一般会采取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经济体制不强调政府干预,采取的是自我管理型会计管理体制。在前一种管理体制下,大多是政府部门制定会计规范,后一种体制下,主要是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制定会计规范。

2、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经济环境

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质就是在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间配置会计信息的一个政策问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被分为公开、核准和混合制度。会计信息披露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注释、补充信息及其他会计信息等。对于会计信息问题,日本和法国对信息披露是十分具体的,并且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有很多。这是在两国经济体制下政府力量的表现。而相比较这两国来说,美国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则就比较笼统,但是在实务中,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多,证券交易所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这样充分体现出美国经济中政府力量较小。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要求和披露的频率不同,反映了各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视不同,同时也表现了各国对吸收外资的政策不同。由此可见,在既定的经济环境下,既要充分考虑到本国证券发展的阶段及投资者的心态,也要考虑到本国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这样才能建立并完善本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3、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

在各国会计中,会计准则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会计准则的产生是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会计准则的存在、发展则需要适应既定的经济环境。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到会计准则,还要深入的研究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的相互联系。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公司的投资者越来越多,投资者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成为需要,随之也产生了会计准则的需要。

三、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会计工作的重点发生转移。传统的会计工作集中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经济环境下,因会计电算化被广泛应用,所以会计人员将从繁杂的日常会计事务转向参与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

2、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着重强调科学性和合理性。简化核算不应当再成为评价会计方法是否应当选用的标准,而是将科学性和合理性当作是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3、增强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多样性,导致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会计要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集成。由于不同用户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需要,所以会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会计频道,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来满足不同用户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4、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更加迫切。社会经济环境在客观上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应予协调和统一。

四、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做出的相关调整

1、借助于政府的有效手段对经济环境进行有效规范

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它是在本国市场体制的基础上,再借助于国外市场的特点建设起来的,经济的主体单位是市场。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政府采用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来正确的规划经济体制,干预市场的发展形势,从而为会计工作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2、改变会计计算的计量模式

在社会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多的状况下,也应该对会计计算的范围作出调整,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后,更决定了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已经出现了许多不足,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改进会计核算和计量模式就成了必然。首先,要增加会计信息的容量,充分考虑到非货币形式的模式。其次,还要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形式的计量模式,结合着传统的成本模式和多种计量模式来改变会计核算的计量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的结合才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全面性。

3、跟上国际会计的步伐,健全会计制定标准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化的管理学课程,我国必须跟上国际会计的步伐,严格依据国际会计的变化形势,降低会计准则中的多项会计方法和标准。同时,也要避免主观性的控制出现会计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第4篇

    一、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机理

    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一定的方式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或控制,也就是说;各国实际上都存在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然而,会计活动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干预、干涉或控制的。十九世纪以前,国家对会计活动是不加干预的,巴其阿勒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指出,账簿处理被认为是商人的秘密,不可示众,政府官员对帐簿所作的检查,只是检查帐簿记录的真实性;乔伊和米勒在其所着《国际会计》中,认为那个时期:“会计人员值得他们在干什么。”只要记帐正确,资产负债表平衡,那就无可非议。直到18世纪英国“南海公司事件”爆发后,英国政府颁布了1844年《股份公司法》对股份公司的会计记录作了明确要求,国家对会计活动的干预才真正开始。在1929一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出台,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便流行开来,“加强对会计行为的管制,借助会计管制来达到市场运行的有效,是国家干预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家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也就是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原因。归纳起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有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国家的战略规划和经济计划进行事前调控。二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进行事中调控。事后调控主要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改善战赂规划和计划。会计信息是这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更为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必然要求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国家对会计话动进行干预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美国会计学家藏维·霍斯盆斯说过:国家和联邦政府执行机构“……越来越清楚公司报告(即财务报表)的行为性方面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应地,我相信,他们将要求……那些负责制定公司报告ZS则的人们所制定的准则将能引导各个体的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这一认为,促使会计准则制订转而成为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部分”。

    2.协调利益关系的需要

    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计所反映的经营成果,不汉是企业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的依据,而且还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依据,是企业能否如期偿还债务的衡量依据。为了协调有关利益关系人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有必要对会计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与引导。

    3.稳定资本市场的需要

    资本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处于中介地位和轴心地位,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的整体经济。1929年到1933年间资本市场的崩溃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事实证明,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美国会计学者Ball和BNwnl968年的研究报告认为,会计收益的变化方向与证券价格的运动方向正相关,而且证券价格运动可以预计收益结果,在收益后的一个月内,价格不会作不正常的运动;1972年B;arer,1973年Suder,1982年Biddle和Undal的研究表明,将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会影响证券价格。于是,基于这一点;各国为了稳定资本市场,防止证券价格的剧烈波动,相继对会计活动加以干涉,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二、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界定

    为了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会计管理体制的涵义。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表述有如下两种:

    第一,会计管理体制可以解释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对本国(或本地区)会计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组织、管理和约束的总和,它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制定权限。不难看出,这种表述将会计管理体制理解为组织、管理和约束本身,这显然偏离了“体制”。而会计管理体制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及会计制度制定权限,这种界定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据需要对本国(或本地区)会计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式。队这种表述将会计管理体制概括为一种组织和管理的方式,显然不是十分全面。除了组织和管理方式外,会计管理体制还有更为广泛的内容。

    我仍认为,所谓会计管理体制就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介入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上的安排,以及据此所制定的一系列会计规范。这一定义所要强调的是以下三点:其一,会计管理体制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判断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选择;其二,任何会计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干预、干涉、控制会计活动;其三,会计管理体制具有动态性,即它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综观世界各国会计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与立法管理型;另一种是自我管理型。所谓集中与立法管理,是指政府积极参与会计活动的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活动的管理中不占主导地位,只起着协助政府管理会计活动的作用。所谓自我管理,是指政府对会计活动的干预较少,除某些必要的立法外,对会计活动的管理完全交给会计职业团体自行管理。法国和日本是集中与管理型的国家,英国、美国是自我管理型的国家,而德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则主要倾向于立法管理。从趋势看,集中立法型国家也在部分吸取“自我管理”的合理因素,而“自我管理型”的国家也部分吸取集中立法的内容,双方的差异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由于会计活动是由会计行为主体(会计人员)、行为客体(企业经济活动)、行为标准(会计规范)三个要奈所构成的.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不居于女计管理的范畴,因而会计管理体制,就相巴地包括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规范管理体制及会计规范本身三个部分的内容。

    会计人员管现体制一般包括对会计人员的资格的确认、业务郸级的核实、工作职权的规范、会计人员的任免,以及注册会计师资格的确认、执行业务的条件、范围和工作规则等,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由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两个部分的内容所组成.

    会计规范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上。不同的国家,政府和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规范的制订与执行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会计规范是在会计领域内起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公认性、统一性、客观性、广泛适用和反复适用性,作为一种标准,它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如何工作的问题,为评价会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作为一种机制,它是保障和促进会计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制约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部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会计规范的集合体。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会计规范的总和,构成了会计规范体系。

    任何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都有管理的特定范围,这一范围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业务的影响范围,一般而言,个体业主的会计无须管理,小企业的会计即使需要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而对那些大型企业、股份公司的会计的管理则较为严格,大多敌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就是在对段份公司会计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这一范围也取决于管理的特定形式,立法管理的范围常常限于该法律的管理范围,行政管理常常限于行政权力的范围。另外,会计管理体制所涉及的范围也与会计目标有关。

    三、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一)竞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美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从总体上百,美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后于自我管理型,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会计活动,而是借助一些必要的手段,间接地干涉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行使管理职能的是会计职业团体。

第5篇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济环境

0引言

我国农民工数量巨大,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农民工问题也十分关心和关注。从某种角度看,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程度也不高,所以我国农民工问题也日益突出。就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有大量的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甚至发生个别农民工被迫跳楼的情况。这一问题的发生有一部分原因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我国缺乏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经济环境是相互促进的,想要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想要提升经济环境,就需要借助制度建设来实现。

1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却没有健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农民工问题日益突出,这显然有失社会公平。在社会中,出现了城乡的隔离和对立的情况,有些城里人甚至会对农民工产生歧视,就像很多企业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所以肆意妄为地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如果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诸多问题就会得到改善,并且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其次,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制度建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坚实的后盾,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内需,拉动消费,从根本上说,这非常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农民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

要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关键在于当今的经济环境是否与之匹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已被社会所认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能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第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支撑。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环境能给他们带来就业机会和足够的收入,使他们有缴纳保险费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环境是企业盈利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保证,从而使其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就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有很多因素都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如国民经济提升、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等,但还有一些影响制度建设的因素,如经济发展的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基金存在缺陷。因此,想要更好地推动制度建设,就必须要优化经济环境。

3优化经济环境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3.1针对社会保障制度,修改相关的经济立法

制度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护,只有健全法律法规,才能真正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仍有待完善。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利益关系复杂,实际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因此,国家要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关立法工作,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等法律法规及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如,相关部门可以从《劳动法》入手,在《劳动法》中明确对农民工的权利保护,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公平就业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劳动法》应该明确规定农民工的各项权利。另外,《劳动法》要规范农民工用人制度,如农民工进入企业后,企业必须和农民工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必须具有有效的盖章,并且劳动合同必须要给予农民工一份,以免在发生问题时,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无法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资的情况,全力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应该进行严厉惩罚,为农民工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

3.2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平台的建设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从两方面展开,不仅要与现行制度衔接,还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和需要。流动性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针对这一特点,建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和接续,这就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保证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权利。我国可通过推广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方便农民工在各地之间转移社保信息接续,尤其要保证接近退休年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平稳对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还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民工流入地、流出地资金保障接续精算模型,采取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措施,科学合理地计算农民工输入地和农民工输出地社会保障转移金额,确保农民工社保基金收支平衡,持续健康的运行。另外,我国要继续完善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确保社会保险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效转移。

3.3创新基金筹集机制

基金短缺问题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主要困难。新形势下,我国要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适应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迫切要求,这就要创新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机制。首先,政府要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为农民工社会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拓宽农民工人社会保障范围。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单位和个人应履行的职责,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国债,从土地出让金、集体经济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资金中,按比例划分、筹集农民工社会保障资金,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使社会资源成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补充。另外,我国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从而保证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3.4政府要注重经济环境的公平性

在经济环境中,有很多经济不公平的情况发生,如经济贫富相差悬殊,因此,政府应该注重经济环境的公平性,从整体上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经济环境。从2001年到2005年国家财政总共增加15263.25亿元,几乎翻了一番,而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虽然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非常小,最多年份只占2.1%,与发达国家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支出,相差甚远。总之,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政府财政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责任,我国需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注重为经济注入更多的公平因素,成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靠支柱,为社会的公平、稳定做出贡献。

4结语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经济环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想要更好地建设农名工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就必须优化经济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基础上,才能促进健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当然,农民工高度的流动性和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更加艰巨,由此而引起的矛盾也更加复杂,单从经济环境角度的分析,并不能涵盖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部要素,还有很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时,我国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成为真正的获益者。

主要参考文献

[1]石宏伟,孙万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

第6篇

关键词:社会环境;会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 E232 文献标识码: A

会计是当今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或者部门都离不开会计的相关工作,并且都对于会计资金的管理相当的重视,这是在微观层面上看的,而在宏观层面,会计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正是这种需要才产生会计这一主要工作,因此,社会环境会对会计产生很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不论是政治、经济或者文化都可能影响到会计的发展,甚至于一些法律条文的颁布也会影响到会计行业的走向,这些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过来看,会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会计行业发展的好才能直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就可能间接地促进政治和文化的整体发展和繁荣。所以说,我们必须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对于会计的影响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对会计产生影响的宏观社会因素

这里所说的社会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就是指的我们平时所说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法律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就是在宏观层面上影响会计的发展和改革,最终促进会计的良性进步。

1、政治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政治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国家层面颁布的一些政策和制度,主要有政治路线、政治体制、政治领导和政治思想等内容。政治环境因素是对于会计影响的最为基本的一个宏观因素,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它直接决定着国家会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还能够通过影响其他一些因素,如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来间接地影响会计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的话,会计过程并非仅仅是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内容,如果针对会计结果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的话也能够发现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其中就蕴含着大量的政治因素体现,这同样也是国家对于会计领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和规定,尤其是国家政治对于会计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规范和制度的规定更是能够最为直接的决定会计的走向,与之相对的,会计过程中也必然能够体现出这种整治意图。具体从我国现状来看,我国因为是国家政治管理力度较强的人们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会计制度和政策的管理上也是较为严格和成体系的,所以它的影响也是较为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治对于会计的影响并不是全方面的,也有一些会计的具体方面受不到政治制度的影响。

2、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当前还有很多人把会计作为经济的一部分,虽然这种看法有点狭隘,但是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经济环境会对会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经济宏观因素的调节作用。这里所说的宏观的经济环境因素不仅仅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经济交易的主要环节和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指国家的经济制度体系,比如当前划分最为明确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目前美国就是盛行的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把经济过程完全交给市场去完成,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小;而还有些国家也是市场经济,但是其中又存在着明显的政府主导作用,比如日本,在经济活动中,政府起到的作用很大,任何大的经济活动的运行都需要有政府的参与,进而保证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我们都知道当前我国是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总的经济上也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但是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的肯定了市场的重要作用,并且正在逐步的扩大市场经济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放松了国家对于会计的相关直接管理,允许会计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但是这种自由发展还是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的发展影响,和整体的宏观市场经济体制分不开,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表现的极为明显,在和世界接轨之后我们只能够慢慢的和国际上的一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制度进行慢慢的融合,逐渐的适应各自的经济制度,并且在此过程中肯定会受到相互间的影响,这一点会计制度也不例外,近几年来,由于和世界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会计行业受到的影响也越来也深了,可见,经济宏观环境确实能够影响到会计的发展。

3、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在大的方面来说的国家层面整体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而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在极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到会计的相关操作和制度建设。我们以美国和法国为例,当前美国主要是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国度,因此,其整个国家的文化环境也是崇尚自由散漫的,这一点对于会计行业的主要影响就是在制定会计制度和体系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也并不强制要求各个企业和个人的会计行为的一致性,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个会计个体的特征,因此,形成的会计制度比较杂乱,但是其在会计的真实性上有了很严格的要求,任何会计结果都会直接公布,这也得益于美国的整体文化环境;而对于法国来说则主要是较为严格和要求统一的文化氛围,因此,在会计行业内也力求一致,把任何会计行业法规和制度都进行统一,注重行为的规范性,尽可能的避免松散随意的会计组织结构。

4、法律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法律主要是指国家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当然还包括法律制定的主要过程和一些法律的制定机构。法律环境对于会计的影响主要就体现在法律的强制性上,正是因为这种强制性所以使得任何一项有关会计的法律的出台都比要得到贯彻实施,不能够有丝毫的违规。但是针对不同的法律体系来说,其对于会计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等国的法律条文是较为灵活的,因此,在处理会计方面的问题时就有了很大的随机性,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意的进行会计活动;而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则是较为严格的,其约束性很强,几乎不存在浮动的空间,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

二、对会计产生影响的微观社会因素

所谓的微观社会因素主要就是具体到了企业和个人层面来探讨其对于会计产生的主要影响,这种影响虽然没有宏观调控影响那么深远,但是却是最为直接的,具体来说,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三点:

1、会计人员的技能对会计的影响。

首先就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本身来说的,如果会计从业人员的本身会计事业的处理技能不过关,不能够很好地处理相关的工作,总是很容易出现一些失误的话就很容易造成整个会计过程的失败,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于会计技能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因此,也就更需要会计从业者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的影响。

会计处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和资金数额打交道的过程,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对于会计人员的从业道德水平也必须有所规定,一旦会计从业者存在明显的违规操作的话就可能影响到会计处理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就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最终不利于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要求,以确保其操作的合法性。

3、企业管理水平对会计的影响。

因为大部分的会计操作都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因此,企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会计操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管理越科学合理,就越能够适合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也就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很混乱的话,就会导致会计管理的混乱,最终不利于会计的发展,所以说,我们要加强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环境的不同, 各个国家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处理均有较大的差异。认真分析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有助于比较各国会计学的研究, 认识分析会计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寻找并改变某些不利的环境因素, 推动我国会计学进一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承载空间,环境是人口自然再生产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公共消费品,环境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往人们谈到环保时总是把它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据统计,环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5%左右。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但会造成人类生存条件恶化,从长远上看也会极大地拖累经济发展。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的方式和资源环境利用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将会越来越严峻。所以说,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问题的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问题。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新型生态工业。全力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培植壮大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制造冶炼等传统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鼓励进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进口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集群的配套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企业。一是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工业园区。进入园区的企业不仅要达到土地、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还要实现废物和工业副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基本形成企业和产业之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实现能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总量的最小化。二是大力实施典型带动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东明石化、玉皇化工、方明制约等重点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广生物治污技术。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突出抓好电力、化工、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完善再生资源价格和收费政策,推动企业大力开展以工业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2、加大“三农”投入,打造绿色生态农业。近年来,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农业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项目技术支持,大力发展优质、特色、高效、生态农业。

3、积极发展新型生态产业。立足自身资源开发和地域优势,加快发展旅游、现代物流、公共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内涵,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档次。一是突出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加大旅游设施建设和宣传推介力度,构建起“黄河古道,庄子故里”两大旅游品牌。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县为契机,依托交通干线、规模企业,引进新型流通业态,建成一批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配套的服务业基地。全面实施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加快保税仓库和铁路物流货场建设,启动了县物流调控中心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业。不断提升金融、保险、证券、法律、中介、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文化休闲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扶持发展现代信息和商务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狠抓环境保护,增创绿色环境新优势

1、突出抓好环保重点工程,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加快炼化行业脱硫工程,全面改善大气环境。目前县工业园区化工企业新建硫化氢回收制硫磺等项目均顺利投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二是加快COD减排工程建设,全面改善水环境。实现全县化工行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提前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2、严格项目管理,控制源头污染。一是齐抓共管,规范项目审批。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复建设、科技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积极建立环保、经贸、发改、工商、国土、银监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二是加强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重点抓好项目建设过程中治污配套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投产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工作,实行“三同时”执行情况现场登记和“三同时”滞后督办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治污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是强化措施,控制源头污染。对县域所有项目进行严格控制,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坚决予以关停。

第8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传统手工会计;联系;区别

        1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从知识结构来看,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不系统,知识老化、更新慢等问题。会计人员对 经济 、 法律 、高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办法不多,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 发展 。   

        1.2会计人员自身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有一些会计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产生质疑,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由“ 电子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账面比较漂亮而已。   

        1.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会计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一般只知道怎样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极其有限,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只能求助于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

        1.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教育 有待加强。有些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贫乏,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忽视信息安全教育,随意与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连接,使电脑感染病毒,甚至遭到人为非法破坏。   

        2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单位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2.2重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 科学 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向前发展的,环境不同,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也不同。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3改善会计人员知识、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知识结构要合理。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除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 金融 和审计等知识。

        2.3.2学历和职称结构要合理。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参加职称 考试 ,并实行工资、待遇等与技术职称、学历挂钩的办法,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发奋进取、更新知识。   

        2.3.3年龄结构要合理。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会计人员,又要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会计人员,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年龄段人员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实现年龄互补,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综合效能。   

        2.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第9篇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而随着世界经济开放程度、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国的投资环境已成为其和谐社会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该国或该地区竞争力的强弱。我国入世后,为了增强竞争力、吸引外资,已经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投资软环境的建设。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在投资软环境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推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为世界各国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 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 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

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诸方面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投资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主要反映在政治环境优越、经济环境良好、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这几个方面。

但是,由于我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环境仍存在差异,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会计信息的不完善性, 以及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机会主义倾向, 都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加大了世界经济中的交易成本,严重妨碍了国际合作的维持和延续。

二、通过会计国际化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性

会计国际化是指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因此,通过会计准则国际化可以提供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场合, 改善信息的质量,从而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

(一)能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市场已突破了时空界限,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企业经营和投资跨越了国界,不同国家的企业管理者和拥有资本的投资者都需要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对我国的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讲,不仅要向国内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而且要向参与国际竞争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而通过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在我国不断变化的会计环境中,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在会计计量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尽量缩短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同时在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上也进行不断完善,便可以使得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能更好地被使用、交流、判断和评价,从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

(二)可以协调跨国企业各子公司之间的会计政策

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必须了解其它国家的有关政策特别是会计政策, 母公司为加强各子公司间的经济联系和实施国际经营, 需要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另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完全一致,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遵循母国的会计准则,国外公司则被要求遵循东道国的会计准则。故其信息的可比性是极为有限的,而信息的可比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有关一家企业的信息,若能与另一家企业的类似信息相比较,若能与本企业其他期间或时点的类似信息相比较,其有用性将大大提高。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协调国际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由此可见,通过推进会计国际化,可以为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效的可比信息,为当前的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创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有助于避免资源浪费,减少交易费用

在国际融资活动中,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投资者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财务资料是不同的, 资金是有限的, 市场需要的资金是无限的。怎样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方,这就需要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 方便他们作出投资选择。如果会计准则不一样, 不仅投资者无法比较作出正确决策, 还会导致资源浪费, 在海外上市中最使人有切肤之痛的就是向上市当地监管机构报送按当地会计准则重编的会计报表。耗时、耗费巨大。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 某公司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发行证券总额5500 万美元, 为了编送三套不同的财务报表却花费了280 万美元。因此采用全球统一的会计标准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按照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透明度及可比性,可以减少跨国发行证券的上市成本,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费用,从而进一步刺激国际资本投资。

三、促进会计国际化,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对策

(一)不断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程序,并具有重大的经济后果,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必然会引起不同利益集团的关注,其背后必定存在一定的利益之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尽一切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 让我国成为经济、政治和技术上的强者。这才可能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和增强我们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主导权。另外,在政治上我们应加强与iasc 以及其他各国的沟通, 争取在iasb 中留有一席之位。但是这要以技术上的权威影响为基础, 我们应调动国内来自于会计学术界和会计实务界的所有力量, 组成一支优秀精良的队伍, 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出谋划策, 对iasb 的各种报告和征求意见稿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设性建议, 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要做好会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配套工作。会计所处各种环境的因素是一个相互作用、联动的过程。因此,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应从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做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一些配套工作, 主要包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 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提高审计质量等。

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理论研究与国际沟通。积极推进理论研究, 加快国内与国际会计界的理论探讨与沟通。让国际会计界逐步了解

2.结合实际处理会计实务

虽然努力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尽早实现会计国际趋同,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及可比性,从而改善我国投资环境。但是,如果盲目地照搬国际惯例,忽略我国所处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 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此带来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与国际会计惯例靠拢,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既不能全盘接受国际会计准则,也不能全盘否认国际会计准则,要在吸收、借鉴其先进的会计理论、方法时,体现自己的特色。例如,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利润非常重要, 对公司的评价也主要以相关利润指标为基础。上市公司无论是要求发行新股还是申请增发新股,都要以其一定期间的盈利情况或是净资产的收益率情况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而公司上市后, 如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的情况, 其股票即暂停上市, 暂停上市后第一个半年公司仍未扭亏, 则被终止上市。如果公司实现盈利, 则可以按程序申请恢复上市。这些法规的规定, 致使利润成为评价上市公司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样, 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转向利润指标。个别公司还可能铤而走险, 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利润以掩饰某个会计年度经营不善的情况。因此,在目前我国证券监管的强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按iasb 的提议,考虑取消利润表而采用综合收益表, 取消利润概念而采用全面收益概念, 如此等等。由此可见,要通过会计国际化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不能硬性要求我们直接采用现成的国际会计准则, 而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所处环境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不断调整、改进、完善我国会计准则, 使之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紧跟我国投资环境创建的进程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三)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水平,加快培育国际会计人才

众所周知, 准则制定得再完善最终是要靠会计人员去执行,如果一个非常完美的准则因为缺乏国际会计人才的原因得不到有效执行, 那么我们还是难以通过会计国际化来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公允、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了加快培育国际会计人才, 我们应将教育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 力求造就国际性高级会计人才。例如, 国家可以拿出资金资助在校的会计专业优秀学生出国深造, 去国外事务所实习。这样不仅能够在准则的制定上与国际接轨, 而且能够提高执行准则的质量。另外,我们还应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 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大部分注册会计师是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而进入注册会计师队伍的, 他们从业时间短, 执业经验不足;另一部分则是其他行业离退休人员直接进入注册会计师队伍, 他们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注册会计师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系统地学习, 并通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业务沟通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还应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知名会计公司开展多种多样、广泛、深入的合作, 使他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国际会计惯例, 更新知识观念, 提高执业质量, 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标准的有效执行,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可比性较强的会计信息。

通过国际会计化改善我国投资环境,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关系,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我们要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完善、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便利,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艰苦漫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张祯珍.《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刍议》[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1).

2. 张宝柱 殷焕武.《我国投资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经济师》, 2006 ,(2).

3. 林钟高 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国家利益分析及其调整》[j] .《财经论丛》, 2007 ,(4).

4. 王小僮.《谈会计的国际化》[j] .《山西财经》, 2006,(10).

5. 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 .《会计研究》, 2003,(2).

6. 常瑜.《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问题探讨》[j] .《北方经济》, 2006,(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