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及社会风险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8 17:23: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及社会风险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及社会风险

第1篇

关键词:风险社会 理性认知 管控机制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24

一、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

人类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日益频繁的“天灾人祸”不断加深人们对风险危害程度的认知,“9?11”恐怖袭击、2003年肆虐全球的非典、印度洋海啸带走沿岸15万生命、“苏丹红”食品危机对体制的拷问等,各种各类的突发性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现阶段的我国处于转型期,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复杂的利益格局频繁碰撞、调整,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各种矛盾的复杂性增加,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危及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给社会带来诸多的风险集聚和爆发。同时,大规模流行病、地震、旱涝灾害、毒疫苗、矿难、地沟油,雾霾等各类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风险上升为公共危机。

风险转化为公共危机,意味着社会公众的目光焦点投向那些影响自身安危的各类潜在风险,社会舆论的热点也折射出民众对自身安全的风险焦虑,政府当局也相应地不断调整对生态环境、人文灾难等问题的认识角度和重视程度,来增强社会风险承受能力时,就表明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深水区――风险社会。那么如何规避各种风险,追求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安全和进步,是我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

二、对风险社会的理性认知――社会各类风险转化多角度公共危机

风险社会,一般理解是社会出现的风险逐渐接替经济财富的增长成为社会的主要关注对象。人们对发生危机的一连串加深的后果有了高度的认知。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中早期,社会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风险的发生被看做是偶然发生的,很小概率性的事件,和现实利益相比,它造成的损失往往被忽略。然而,当现代化进入后期,风险开始占据主场,国家、社会、民众已不可能只见利益而无视风险,因为一再爆发的风险造成了社会公共危机, 它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等各类损失超出了社会乃至国家承受的极限。风险社会也是对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管理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政府和机构需要一套新的方法、路径对现代风险进行多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处于深化改革期的中国社会,一直面对着各方面复杂的风险带来的各种挑战,地震洪水和突发性的,还有严峻的国际压力和冲突,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公共危机风险管理来应对、减少和控制。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大量出现,加上别有用心的势力挑唆、片面夸大,很多负面情绪在酝酿在传播,这一切表明社会处在风险高发期。

现阶段,我国处理危机的手段还不完善,各个环节的配合还不协调,许多问题的解决大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手段,等风险发生才启动应急程序。因此,建立社会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规范社会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把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工作做在前位,通过稳妥的决策、慎重的实施,尽可能将社会风险降低到最萌芽的状态、最小的限度,这是直面社会风险高发这一客观事实的科学举措。

三、构建社会风险长效管控机制――形成中国信心的常态化

一切社会都会有矛盾和风险,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缓和与化解矛盾与风险的有效机制。影响转型成本的因素很多,地理环境、资源、人口、技术水平、国际形势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则是制度变革路径的选择和社会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攻坚克难的改革思维和依法治国的法治思维,从有关社会风险管控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度安排、指挥体系、协调机制等方面不断打造和提升我们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社会风险管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

从社会风险管理的实践看来,很多国家在构建社会风险管控机制的同时,先后建立和补充了完备的法律条文、法规体系来确立和保证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职责和权限。多年来各国处理各种危机的实践证明,社会风险管理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涉及危机管理的法制越健全,越有利于对突发危机事件应急措施的第一时间应对和处理危机的高效性。

(二)打造社会风险管控的各级核心指挥系统

社会危机管理的成效,关键在于一个级别清楚,分类明确,高度权威,高效率,高协调的核心指挥系统。这个指挥系统要体现一个国家各级领导决策层的战略危机应变能力,担当着风险危机管理核心决策者和指挥各环节协调配合的角色。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社会风险管理指挥系统。而俄罗斯,在长期应对各类危机的实践中,也形成了以总统为核心的指挥主体风险管理权力机构。

(三)建立社会风险预知评测报警体系

传统社会中的风险由于局限于一定地域和范围之内,往往是可以直接感知、可以计量和可以预测的。而现代社会的社会风险,就其存在形式而言,有些风险因素可能可以感知到,有很多甚至于根本就不会事前感知到或者预测到。随着当代社会联系的日益增强,一个风险的出现常常会激化和引发其他风险,从而形成复杂局面复合型的风险,加大了针对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的实践难度。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风险,都有可能向全球迅速扩展,演化成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危机,这样也使预测风险的难度增加了。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社会风险预知评测报警体系,以应对更加复杂的风险发生情况。

(四)强化国民风险防范意识,理性面对危机

政府风险管理的效果和结果与所辖国民的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一个国家而言,充满理性的国民风险防范意识是整个社会风险、公共危机管理的现实基础。因此,国家不仅仅要加强对公共危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教育,风险管控能力培养,更加要注重对全体国民经常的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风险意识培训,使国民在风险发生时,能够理性应对,配合相关配套措施的开展,减少不良后果。

社会风险管理是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在风险社会下,预防和减少社会风险,是政府职能和公共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严峻的挑战。健全和完善社会风险管控的法律法规,探索和实践社会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公众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应对挑战,化风险为机遇,进入发展的安全轨道。

参考文献:

[1]吴江.公关危机管理能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2]何翔舟.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其理性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6(3).

[3]张晨,何华玲.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J].长白学刊,2010(2).

[4](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人民出版社,2013.

[5](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社会;环境冲突;协同治理

环境是指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因素总体,它包括水资源、空气、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土壤资源等。一个环境的形成受多种资源因素的影响,它们以复合式的方式呈现。如果环境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环境因素呈现的方式就是良性的;反之,就是不良性的,此时社会不可持续发展。

1环境冲突的问题及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

风险社会理论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贝克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呈良性的方式发展,就意味着资源分配比较合理。社会呈良性发展时,公众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开展劳动生产活动,此时社会环境有序,经济能迅速发展;当环境呈现社会不可持续发展时,公众内心便存在着严重的不安感,社会矛盾冲突将会随时会激化,经济的发展方向则呈现盲目性。环境冲突是风险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当环境因素呈现不良性时,社会风险便会形成。如果一个社会已经变成了风险社会,就要尝试从环境因素去探讨让风险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从改良环境因素的角度着手改变当前的社会,令社会呈良性的方式发展。

2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环境冲突的表现形式

2.1环境资源冲突

我国的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的缘故,因此实际上人均资源的占有量是很少的。当前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自然资源迅速消耗的问题。比如据2015年数据统计,我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由原来的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至今不足50平方公里;我国西部地区,陕西关中一带有数万个池塘已自然消失。因为我国未能做好环境保护,所以带来生态环境失调的问题,造成大量水资源消失。水资源是开展农业资源的重要资源,我国水资源消失的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带来各类旱涝灾害。当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时,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会呈现,其中经济收入分配的冲突是比较严重的。

2.2环境分配冲突

环境分配的冲突,是指自然环境资源分配严重不公正,带来的社会冲突。当前较为明显的环境分配冲突问题在癌症村扩散的问题上呈现。癌症村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不合理,因此造成某片区域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在该片区域生活的民众饮受了受污染的水、吃了受污染的土壤生产的食物、呼汲了受到污染的空气,染上了给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的癌症疾病。在受到污染的区域中,所有居住在该地的民众几乎都会感染癌症疾病,并且癌症感染的范围还会继续扩散。我国2013年官文文件正式承认有癌症村的存在,非官方的资源统计,认为中国的癌症村约达五百多个。癌症村的出现,是因为城市城污染的物品集中排放到某片区域产生的,因为我国以经济发展未中心,不愿意花费太多成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所以癌症村出现。癌症村的出现展现出环境治理的不公正。当癌症村出现,民众的生命受到威胁时,社会暴力事件就会频出,我国司法体系会受到挑战。

2.3环境管理冲突

在环境资源紧张、环境分配不平衡的前提下,如果政府部门未能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便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恶果,比如,2011年,日本东海岸发生了9.0级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部分不法商人借机制造谣言,蛊惑民众大量购盐。2011年3月16日开始,我国部分民区的民众开始疯狂抢购食盐,大量商场、商店的食盐被一抢而空。商人开始抬高食盐价格,从中获利。2011年3月17号我国发改委紧急通知平息谣言,直至数日以后,各地区的抢盐风波才平息下来。该问题就是民众不信任地方政府能够做好环境治理工作,能给他们带来安全的生活环境带来的社会秩序混乱问题。

3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环境冲突的因素分析

从前文所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环境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环境,环境的冲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风险问题。环境问题给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的维持、民族的生死存亡深远的影响。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到,因为我国政府未能做好社会运营及管理工作,未能解决好当前我国环境冲突的问题,所以使环境冲突的问题演变成风险社会的问题,而我国政府未能做好以上的工作是由于我国政府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缘故。第一,当前我国的政府未能从宏观的角度做好环境资源统筹。我国政府长期应用牺牲自然资源换取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造成了我国环境资源紧张的问题。第二,我国的社会结构存在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失衡的问题。当前我国资源主要握在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部门手中,如果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部门不听取其他社会成员的呼吁,一味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第三,我国的司法体系存在弱势化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及文化的影响,因此我国的法制体系比较薄弱,法制的执行力不足。当民众不能从法律的角度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民众便会以暴戾的态度对待社会,应用破会社会秩序、破法法律的方法提出诉求,造成社会冲突问题。

4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环境冲突的协同治理对策

4.1以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规划经济发展路线

循环经济的路线,是指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循环的利用可再生的资源,以此发展经济的思路。当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应用该种方法发展经济。比如以林业发展为例,过去我国的利业发展思路为砍伐树林,发展林木产业。当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在保护林木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林业副产品资源、利用林业养殖动物、利用林业空余的土地开展农业生产等。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中,林木可以成为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资源、动物可为林木生长及农业生产提供肥料,树木可提供果实资源及菌类资源等。这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既可恢复自然环境,又可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

4.2从政治的角度考量,重新分析社会资源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描述的就是资源分配不平衡会造成社会风险。当前我国政府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把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交给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其中国有企业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要减少扶植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自行迎接社会的挑战;减少宏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尊重市场的发展规律;加大政府对社会的支出,减少对社会个体及民营企业的干扰。应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方法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分配。

4.3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拓宽民众诉讼的渠道

十以来,主席强调了要用依法制国的方法维护社会秩序的问题。当前依法制国的重点在于约束党及国家的干部。只有党及国家干部带头遵守我国的法律,才能取得“上行下效”的效果。在法律体系公正的前提下,我国一方面要拓宽民众诉讼的渠道,加强民众对法律的信心;一方面要做好社会道德风尚健设,稳定民心,降低社会风险。

5总结

环境冲突如果未能迅速解决,就会造成社会风险,当社会风险持续积累以后,风险社会便会形成。本次研究从风险社会形成的角度说明了我国环境冲突的表现、环境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要从减少环境冲突这一角度着手,减少社会风险存在的协同治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柯红波.风险社会视域中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构建的环境分析[J].行政论坛.2013(03)

第3篇

关键词: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成因;防范

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信息经济,在资源配置中,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财务报表信息的应用,提高了经济决策的科学性[1]。因为,企业管理层是财务报表的责任主体,财务报表编制中,极易受到利益驱动,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对此,做好审计工作,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降低了审计风险,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企业发展壮大。本文就现代经济社会下的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展开探析。

一、审计风险的简单概述

审计风险的含义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所认为的公允会计报表,并未能够依照会计准则准确反映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与财务变动,甚至存在错误的信息[2]。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所认为的错误会计报表,实际是公允的。面对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重视风险的存在,针对性制定措施,规避并控制审计风险,发挥审计工作的效果。审计风险主要包含三种风险:固定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本身经济业务以及关联账户特定导致的风险;控制风险,主要是指账户单独抑或与其他相连账户发生报错、漏报现象,未被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并控制的风险;检查风险,主要是指账户单独抑或与其他相连客户出现报错、漏报行为时,未被审计程序发现的风险。

二、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主观因素在现代经济社会审计过程中,导致审计风险的主观原因有:其一,审计实施主体问题。在审计决策制定过程中,若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导致审计决策极易存在发生失误的几率,增大审计风险;若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过于亲近被审计对象,将影响审计意见的公允性;若审计机构编制审计方案不够严谨,将影响审计人员责任分工的明确性;若法律法规运用不合理,也会增大审计风险。其二,现代化社会选择审计方式的问题。在现代经济社会,审计证据的收集中,若采用的方式不合理,将增大审计风险。ERP系统、会计电算化是常见的审计方式,新型审计方式的应用,传统财务工作被颠覆,审计环境被改变,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多数审计证据以网络传输,传输过程极易被恶意更改数据,增大了审计风险。虽然,以计算机对审计数据进行处理,能够避免人工的差错,但是,计算机处理程序却面临程序错误、信息被篡改等问题,增大审计风险。若审计人员拘泥传统审计方式,若发生错误、舞弊行为,则很难被审计人员发现,导致审计风险。

(二)客观因素现代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相应转变,导致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其一,审计质量的控制标准未明确。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活动过程中,规范审计业务的操作,明确审计人员审计质量的考核制度,有助于控制审计水平。然而,现阶段,我国对审计质量的控制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导致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判断依据并不一致,审计业务的操作制度、质量考核制度仍不完善,增大了审计风险、其二,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较为复杂。社会在迅猛发展,经济活动、经济关系越发复杂,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越发复杂,直接导致审计活动由单一的财务收支状况审核扩展到利润分配、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3]。然而,传统审计方式并未将新业务包含其中,给审计过程带来影响。其三,新兴商业模式影响。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传统商业模式被颠覆,增大了审计活动的困难度。如:近年来,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好多顾客直接在网络上便利地进行交易,而审计部门仍按照传统商业模式开展审计工作,订单核实的困难度增大,审计风险增大。

三、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执业能力,控制审计实施主体问题审计工作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对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求较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审计质量,影响着审计风险防范水平。面对审计实施主体问题所导致的审计风险,如审计人员专业性不强、审计人员独立性不足、审计方案编制不合理、法律法规应用不规范等,应对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展开培训,通过讲授专业知识与审计实践,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加强法律法规的内容宣传,增强审计人员对相关法律规范的合理应用;加强编制能力的培养,增强审计方案编制的可行性。同时,构建独立的审计部门,明确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降低外在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有效降低外在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

(二)采用科学审计方式,降低审计风险的产生新形势下,传统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管理需求,但是,新型审计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对此,科学采用新型审计方式,针对性控制审计风险,有助于审计作用的发挥。首先,对于会计电算化,因其普及与ERP系统的广泛应用引发的审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应重视计算机软件的测试,加强计算机安全的检查,以此避免信息传递过程出现问题,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在ERP系统应用中,应全面掌握审计业务流程,如材料采购与付款、产品制造与销售等,都存在固定环节,审计人员应根据不同活动的运行特点展开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审计风险,为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奠定基础。如:某日,A集团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B煤矿有一笔4275万元的欠款。这是一笔有争议的欠款,A集团销售给B煤矿的矿产机械已经在此前安装完成,并据A集团执行总裁M称该机械已在B煤矿成功运转,但是B煤矿却拒绝支付第三期款项。该笔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占公司税前净利50.89%,主营业务收入的2.28%,总资产的3%。A集团对该笔有争议的应收账款应该提取适当的坏账准备,否则将会存在高估应收账款的问题。对此,注册会计师必须采用科学审计方式,深入了解该笔应收账款存在争议的原因,以此解决应收账款的争议,控制审计风险。

(三)明确审计质量标准,细化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审计质量标准,主要是对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的质量评价标准,为提升审计质量提供了依据,为审计业务提供了作业规范,有效控制了审计风险,实现了审计目标。面对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问题,要对项目计划制定质量标准,规范项目计划的编制依据、编制内容与编制程序;对审计工作方案制定质量标准,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对审计报告制定质量标准,保障审计报告结构、报告内容与审签要求的规范性,降低审计风险。对于审计对象、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应积极利用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细化审计对象和内容,科学管控、快速识别、尽早防范审计风险,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控制新兴商业模式的影响在对电子商务进行审计时,审计凭证大多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对此,审计重点应由传统的纸质证据转向电子凭证。在审计之前,审计人员应处理了解被审单位业务开展情况,掌握审计风险点,落实实质性测试,提高审计的可行性[4]。同时,对于自动生成的订单,应随机抽取、线上访问,以此证明信息的真实性,避免电商虚减业务量,降低审计风险。

第4篇

医院院长事迹报告—敬业爱岗 奉献社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叫杨丽娅,是崆峒区一名宣传工作者,今天有幸能够参加“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获得者刘惠君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并与大家共话道德的力量,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敬业爱岗,奉献社会》。

今年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以来,经过基层推荐、审核公示、群众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共有100多万群众通过报纸、手机、网络三种方式进行了投票,刘惠君以66万票数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

在素有“道源圣地”美誉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下,提起刘惠君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不仅仅是平凉女性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更是集信心、恒心、仁心于一身的“好医生”、“好女人”的典范。她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医技高超,医德高尚的优秀品质,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患者及其家属的普遍认可和赞誉。由她亲手创办并以她的名字命名以原平凉市卫生局审批的平凉首家民营医院——平凉惠君痔瘘医院,不但在陇东地区声名远播,而且在陕甘宁三省都享有盛誉,闻名前来就医、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她就是平凉市惠君肛肠医院院长刘惠君。

多 年来,她凭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肛肠治疗领域不断探索、钻研、创新,其研究、创新成果得到了国内许多权威专家学者的肯定,刘惠君现任中国西部肛肠学会理事、甘肃肛肠学会常务理事、崆峒区工商联副会长、平凉市崆峒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艰苦创业 锐意进取

1993年,她放弃了人们很羡慕的地区医院工作,在平凉办起了西北首家肛肠医院、平凉民营医院。从办院初期至现在,刘惠君和她的医院始终坚持“专科、专病、专治”的特色,以国际、国内肛肠医学前沿研究为发展方向,兼收并蓄,不断创新诊疗手段,最大程度为患者减轻病痛。在她和医院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惠君痔瘘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病人逐年增加,医院规模逐年扩大,现以成为综合功能齐全、技术国内领先、设施完善、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西北最大的肛肠专科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从平凉城辐射到了陕、甘、宁、青、新疆等5省。17年来,她凭着过硬的诊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低廉的医疗费用,已先后为万余例患者解除了病痛。

恪尽职守 敬业奉献

17年的心血,17年的坚持与奋斗,她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服务于患者。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她不断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服外敷兼治,部分药品是她自己多年研究配制的专用良药。她靠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汇各家之长的先进技术,以及娴熟的手术方法为病人治疗,而且时间短,愈合快,无后遗症,术中术后无痛苦。20年来,她始>文秘站:感谢信、一面面锦旗,就是广大患者对她的诊疗技术和医德作风的写真。一顶顶桂冠、一项项荣誉,就是对她爱岗敬业的诠释。

她是一位不满足于现状的专业型人才,为了医院的发展,她就像一台充足电的马达,时刻不停地运转着。她在平时的诊疗工作中,注意收集疑难病例,并边实践边深入地从理论上寻求突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一名普通医师到副主任医师,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创业者到享誉业界的专家,她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些年,她先后在国际、国家级重点医学杂志和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各种医学论文43篇,数量之多,成果之丰,在医学界女性中并不多见,她的才华也引起国内同行的注目。她的多篇有价值的论文被国内、国外医学杂志引用,同时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7项,她参与编写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学》、《肛肠治疗进展》等专业书籍7部。从1998年开始,刘惠君因在肛肠诊疗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先后受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多次邀请,参加国际、国内肛肠学术研讨会。

心系群众 奉献社会

作为一名企业家,刘惠君没有忘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热心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医者仁心”。这是刘惠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座右铭,也是她始终践行的为人行医准则。自办院以来,她按时为国家上缴了规定税收,先后共安置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达1200多人(次),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62 名。经过学习使这些学生在自己家乡的医院和门诊工作,解决了当地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办院以来,她先后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60多万元。她扶助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妇联组织的“春蕾计划”活动,资助贫困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小学、初中学业,资助聋哑儿童、孤儿、单亲贫困母亲,给她们送去了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她们走出了困境。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做起了“爱心妈妈”。为地震遇灾儿童送去温暖、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蓝天,经她资助的共计300多人,捐款30多万,捐物480多件。。

第5篇

关键词:灯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预警;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72-02

前言

灯塔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安装、维修于一体的高品质铁路照明设备产品国内知名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品牌。1995年9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9月14日变更为中铁六局集团北京中铁信达经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灯塔公司从整体上讲,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管理体制,原有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已不能够满足现在业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应收账款管控上的不力,已严重地束缚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绩效。

一、灯塔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组织管理存在问题

重组前的灯塔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体系,由经理委派经营部门自己信赖的经营人员以编制债权合同台账的形式管理。由于涉及管理的人员面很窄,相关信息也不公开,使得一方面,经营人员在统计债权情况时容易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管理容易被个别利益集体所操纵做出与企业利益相悖的决策而不受监管。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灯塔公司重组以后,由于公司原主要管理层的撤换及离职,灯塔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陷入困境。由于相关债权资料不完整,同时少数了解债权情况的经营人员离职,使得大量债权关系,包括债权金额并不能完全确定,对灯塔公司遗留债权的管理造成极大困难。而重组后的灯塔公司又不能很快形成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没有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主管领导及核心部门,新形成的应收账款管理状况依然不佳。

(二)企业文化磨合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灯塔公司重组后仍保留了一大批原公司的老职工,这部分职工在灯塔公司工作多年,做事勤奋努力,但文化程度大多不高,缺乏制度化管理素养,管理随意性较强。他们对公司各方面的制度改革有所怀疑,甚至心存抵触,有些人则是创新力和责任心不够,不愿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要改变他们的工作作风及心态绝非易事。同时,灯塔公司的控股公司主业以旅服行业为主,管理风格与从组前灯塔公司差异较大,很多管理方式在灯塔公司难以推行,造成目前的管理混乱状况。这样的文化冲突给企业人力、物力上造成极大消耗。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一定程度的资金困难局面

灯塔公司由于没有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体系,致使大量的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大部分产品项目资金回款需要超过半年的时间,而企业内部囤积的存货及垫资料款所占资金比重日渐增大,导致公司现金流短缺,每月资金计划工作被动。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现金为王”的时代,现金比利润更为重要,因资金链吃紧走向破产边缘的企业比比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健康与否,对灯塔公司可持续发展将是巨大的考验。

(四)灯塔公司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薄弱

财务部已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制度,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由于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部门与销售及经营等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及数据与实际有出入等现象,财务监控作用失效。销售人员为保证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企业未对这部分应收账款采取有效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恶性循环。同时缺乏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对各项应收账款进行深入分析,缺乏后续的跟进和督导工作。

二、应收账款及资金回收风险预警制度的设计

(一)风险预警为导向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设计理念

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管理制度是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企业性质、应收账款的发生时间、应收账款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后,针对不同性质的应收账款按不同的时间段划分并做出风险识别预警标识,根据不同的预警标识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风险预警的目的是尽早地使企业应收账款变现并消除坏账风险,加快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减少坏账损失及清收成本等[1]。应收账款风险预警实行两级管理,上级公司双清办是应收账款预警的归口管理部门,灯塔公司要在上级公司双清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应收账款的分类及预警的范围

(1)应收账款的分类:1)按应收账款性质分为应收工程款、应收销货款、应收质量保证金;2)按应收账款主体性质分为集团公司内部单位、工总系统内单位、铁路局及所属单位、中国铁建系统内单位、神华集团系统内单位、其他单位、个人;3)按应收账款形成的时间分为一年以内、一年至一年半以内、一年半以上。(2)应收账款的预警范围。以经营合同为基础形成的所有应收账款以及零星销售所形成的应收账款,暂不包括物业出租等非主营业务形成的应收账款。

对于在预收账款科目中核算的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备料款或工程款,要视同应收账款纳入预警管理。

(三)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的方法

应收账款预警划分,依据企业签订的经营合同,按应收账款的性质、合同主体和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时间或合同的签订时间分三个等级进行预警。

对于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按合同签订主体即业主单位性质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管理台账。对于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应收工程款、应收质量保证金、预收备料款或工程款等进行预警级别的划分[2]。下文以预收账款包括预收备料款和预收工程款预警级别的划分为例阐述如何进行预警级别划分。

(1)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收取的预收备料款或预收工程款,属于正常的清收范围,标示为A级预警级别。(2)超过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15日之内属于重点清收范围,标示为标示为B级预警级别。(3)超过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15日以上属于非正常清收范围,标示为C级预警级别。

(四)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的跟进及后续解决措施

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预警解决措施:(1)A级预警:由各单位负责清收。每月初由各单位负责A级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制定清收计划,落实责任人进行清收,同时将清收计划报公司清欠办。(2)B级预警:由各单位负责,公司清欠办督办。每月初由各单位对B级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责任人的催收情况进行说明,制定清收措施,确定回收时间,组织清收,同时将清收计划报公司清欠办。(3)C级预警:由公司清欠办负责组织清收。每月初由公司清欠办组织公司法律人员和相关单位对C级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进行分析,制定清收计划和措施报公司批准后实施。

对集团公司范围内到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及时办理签认并纳入集团公司对账平台,对超过一年仍未收回的要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向对方收取利息。同时要和对方单位会同集团公司寻求内部解决。

对工总范围内单位到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及时办理签认,尽量纳入工总系统的对账平台,对超过一年仍未收回的要会同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依照工总相关办法解决。

对铁路局及所属单位、中国铁建系统内单位、神华集团系统内单位、其他单位和个人到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及时办理签认,对超过一年仍未收回的采取法律等手段进行清收。

每年末,各单位要组织对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进行对账并办理签认,确保每笔应收账款在法律讼诉时效内。

对大额应收账款在指定催收责任人的同时,各单位要落实主管领导负责。

预收账款预警解决措施:对合同中明确规定有预收备料款、预收工程款的要严格按合同执行。

(1)A级预警即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自收到预收款之日起由各单位按合同要求备料并安排生产。(2)B级C级预警即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预收款,单位暂不安排备料生产,合同管理部门通知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催收,待预收款到账后再按合同要求备料并安排生产。

对集团公司范围内单位、工总范围内单位超过预收款期限未收到备料款的由合同管理部门提请主管领导是否履行合同,同时通知业务员进行催收。

结论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风险是阻碍中国企业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3]。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是企业应对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灯塔公司为例,主要阐述如何设计应收账款及资金回收风险预警制度,旨在为其他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提高借鉴参考,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4).

第6篇

企业在市场方面面临的风险有:竞争风险、客户风险(客户信用风险、客户关系维护风险、客户商业模式风险)、市场开发风险、价格风险、品牌与声誉风险(品牌推广与维护风险、企业声誉风险)、证券市场风险(信息纰漏风险)、汇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市场风险的评估难度相对较大,同企业经营的整个宏观、微观环境有紧密的关系,在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提防传统竞争对手,更需要注意潜在以及跨界竞争,在当前的经营过程中,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力非常大,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的竞争对手的来源,时刻提高警戒。

2、财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需要同证券机构、供货商、客户、银行等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协作关系,财务风险的防控需要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在此,我将我本人的一些收集整理分享如下;财务风险包括:现金流风险(融资风险、资金短缺风险、债务风险、应收/预付账款风险)、资金管理风险(资金使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预算管理风险(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预算考核风险)、会计与报告风险(会计核算风险、财务报告风险)、成本费用风险、担保风险、税务管理风险(税务筹划风险、税务操作风险、税金缴纳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资本运作风险(融资风险)。

3、人力资源风险

第7篇

关键词:基层民警;心理压力;调试途径

基层民警日常的工作内容就是处理人民日常生活中遇到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的琐事,在处理这些琐事的同时又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足以证明基层民警工作的重要性、危险性、繁杂性等特点。这样的工作会使基层民警长期处在焦虑与压力的环境中,基层民警的24小时待命又使得他们生活无序,基层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远大于其他职业。

笔者主持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风险社会视阈下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这一课题,根据风险社会的相关理论对现阶段的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状况及调试途径略加阐述。

一、风险社会与基层民警间心理压力的关系

(一)风险社会的概念

风险社会这一理论是一个学者之间存在较多争论的学术问题,笔者总结了学者之间存在争议的几个风险社会的当代社会风险特征:一、从社会风险的来源及表现上来看,当代风险主要是人为性风险。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量的扩大,当代社会风险主要体现为人造风险或人为风险,这种风险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超越时空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风险。 二、从全球化的维度来看,当代风险主要是全球性风险。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发展不可抵挡的趋势和潮流。按照吉登斯的理解,全球化以为这世界范围内社会联系的增强,任何一种社会风险都将呈现出全球化效应。笔者认为无论这一理论学者们之间存在怎样的争议,风险社会终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形态所在。风险存在于世间的每个角落,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些风险,无论这些风险是灾难还是人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琐事。人类时代不断在进步,不断在创新。如何能很好的管理好这些风险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关键。

(二)风险社会与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关系

风险社会,从字面上理解是带有风险的人类社会,社会中的风险又该是公安机关去处理,所以风险社会与公安机关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风险,所以每个国家和地方都会有警察这一职业。我国人口众多,随之发生在身边所谓的这些繁琐性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升高。公安机关把处理这些繁琐的案件称之为治安案件。治安案件的发生率非常高,有数据显示2012年间我国公安机关共受理13889480起治安案件,查处治安案件13310741起。 这足以表明治安案件的数量巨大,治安案件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虽然在处理时会给予过错方轻微的处罚,但主要还是本着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进行。

二、我国基层民警在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心理压力状况

(一)研究现状

笔者选取的问卷样表是《成人心理压力量表》,这一量表是对被调查者的压力水平、身体状况、社会支持、各方面进行测试的量表。问卷共设置了17个用数值来回答的题目,最终每题的分值相加总分小于40的表示压力管理良好。笔者还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一道多选题,题目内容是"您觉得您的压力主要来源于?"选项是"家庭方面、身心健康方面、工作方面、社会舆论"。

课题小组成员在2015年的5月份就开始陆续收到邮寄回校的问卷,截止到2015年的10月份共收到问卷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32份。通过对33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其中42.42%来自西部省份,40.26%来自中部省份,17.32%来自东部省份。通过对回收的问卷中基本信息的分析我们发现科员占总被调查者的83.98%,科员是公务员队伍中最基层的职位,体现了"基层"二字。

(二)心理压力状况

此次研究,笔者将数据汇总成了电子表格,再由电子数据转换成了图表的形式,以下是将问卷中关键因子分析后形成的图表:

在图表1和图表2中可以看出,这次被调查的基层民警有37.23%很少能在一天中至少能有一顿均衡的饮食、有48.05%的基层民警偶尔或者很少能在一个星期中有四天能睡个好觉。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连一天中好好吃一顿饭、一个星期有四天的时间可以睡7小时以上这种正常身体机能所需都不能满足。调查问卷中的多选题中基层民警觉得压力主要来源工作方面的比重占83.12%,足以见得工作方面给基层民警带来的严重压力。

笔者2015年在派出所见习时发现,派出所民警上两天班休息一天。两天中包括值夜班,上班期间源源不断的会有治安案件,治安纠纷。很多时候,案子还没有开始处理,就又来了新案件。吃饭时间不定点、不定时。遇到很紧急的事情很多时候都顾不上吃饭,每天休息时间只有早上6点至早上8点。像这样的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在每个基层派出所都是常事,由于缺乏缓释过程和自我调节的时间,身心损耗得不到及时补充,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职业病丛生。

(三)基层民警心理压力源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受调查的332位基层民警中有83.12%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38.1%认为来自家庭方面,34.2%认为来自身、心健康方面,19.48%来自社会舆论。以下是笔者对这些压力来源的分析:

1.与工作有关的压力

基层民警的工作环境恶虐而且繁杂,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了保一方平安基层民警随时可能面对危险,面对歹徒、面对纠纷。这些都是社会的阴暗面,而基层民警又需要同这些阴暗面天天打交道。每天接触的都是形形的人物,基层民警这一个职业是在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的职业。虽然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但基层民警这一职业在和平年代的牺牲数要远远高于军人。据公安部统计,建国至2005年有15000万人民警察为国捐躯,20多万民警光荣负伤。仅2003年一年就有470多名民警牺牲,6000多名民警受伤,平均每天伤亡近17人。

2. 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由于基层民警工作时间长,工作对象复杂。也会有不少家人反对基层民警的工作,既没时间照顾家人,又没精力关心家庭。这样长期以来,家庭矛盾越积越多。这样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对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3. 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

自中央开展执法规范化的举措以后,警察执法更文明化、制度化。开展这项措施以后,刑讯逼供和职权滥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这项举措实施以后不可避免的让警察的执法环境和执法威严大大不如以前,有数据表明仅在2003年的9月至10月的一个月内,全球500家中文网站上的有关袭警新闻就有46条,涉及暴力袭警案件14起,平均约为两天一件。据杭州市调查,2002年间基层民警又1436人遭到过谩骂,136人遭到过围攻,64人受到过恐吓,104人受轻伤。

三、压力缓解及调试途径

(一)从民警个体角度出发

作为一位基层民警,整体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成败。既然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应该去解决问题。在上文中简要分析了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来源,面对形形的压力应如何缓解和调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基层民警要勇于挑战自我

步入工作后,因为警务工作量大的原因使很多基层民警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每天面对社会的阴暗面使基层民警同时丧失了对生活的乐趣,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工作都提不起劲,使自己陷入一种消极的状态。这种时候应该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如今天工作时我要在一个自己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治安调解案件。当完成自己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推动自己潜意识去把下一件事完成的更好。在这积累的过程中,可能慢慢就从消极的状态转化到了积极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使人处在一种乐观的心态中,从而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2.基层民警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和家庭关系

基层民警这一职业很多时候不能照顾到家庭,家人在休息的时候基层民警在备勤,家人在团圆的时候基层民警在处理治安纠纷。没有太多的时候去陪伴家人,很多不能理解的家人就会不支持基层民警的工作。上班时间这么累,下了班回到家还要和家人争吵。这样的行为一定会增加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所以有着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基层民警心理健康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安全的家庭生活,感到身心放松是减缓压力的最佳场所。 都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处理好和"港湾"的和谐关系才可以让基层民警更愿意和家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二)从公安机关的角度出发

1.应适当提高基层民警待遇

基层民警工资应高于普通公务员工资,高强度、高风险性的岗位待遇应高于普通岗位。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使基层民警在干工作时心理平衡。

2.成立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

目前公安部已经在全国成立了8个民警心理服务站。但相对与基层民警的需求量,这8个站点是远远不够的,公安机关的领导机构应在这方面加强力度,将保护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提升到长远发展的工作计划当中来。

3.加强对基层民警心理调控

心理调控的目的在于对自身心理压力的疏导,保持心理平衡。当发现有民警压力过大时,公安机关领导部门应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民警加入心理干预等方式对民警的心理压力进行调控。坚持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民警的个人修养和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刘岩.《视野中的风险社会理论批判》.[J]与现实,2006年,第2期:第143页

《中国统计年鉴公安机关受理和查处治安案件数_百度文库》[互联网}. http:///link?url=Pg-4R

王淑合.《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及缓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20 卷:总第749页.

王雪晴.《纾解基层民警心理压力方法探究》[N]. 武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牟新(1982.5-),女,汉族,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学、教育学。

伍斌(1996.3-),男,汉族,林芝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

学生。

翟飞(1989.7-),女,汉族,江苏扬中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心理学。

第8篇

关键词:经理人;道德风险;董事会制度;制度设计

一、引言

公司治理的概念源自美国,主要着眼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股东、董事、经理三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制衡关系,以解决职业经理人和董事会对股东利益侵占的问题。对经理人实施有效监督和制约,确保经理人行为合乎股东利益成为公司治理概念的核心内容。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来看,解决职业经理人和董事会对股东利益侵占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即股权结构设计,公司章程设计,经理人约束机制设计和股权激励设计。董事会制度是经理人约束机制的核心制度,不仅如此,股权结构、公司章程、股权激励三者作用的有效发挥都必然依托董事会制度的有效发挥。

董事会制度对于企业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中发挥这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制度管人”只能是空谈。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是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所在,各国公司法都赋予董事会对公司的委任托管责任,董事会承担着聘用经理人、监督经理人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等重大责任。但是,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董事会基本上没有对公司进行有效地领导和控制,更多的时候董事会会成为一种摆设,为了应付法律的要求而设置,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困境呢?

二、董事会制度的出现与实质

从世界范围来看,董事会制度是伴随企业形态的发展,自发生长出来,又不断进化成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核心,即董事会制度是内部生长、市场选择的结果。

世界上最早的企业形式是业主制和合伙制,其主要特点就是出资人要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的偿还责任。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不可能做大,而且出资人既当老板又当经理人,这个时候不需要董事会制度。随着公司制的出现,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的时代来临。有限责任是企业发展史是最伟大的创新之一,使得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可能,使得现代化资本市场得以建立。对企业投资人来讲,有限责任带来三点好处:一是可以多元化投资,实现最优的风险决策。二是扩宽了融资渠道并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企业做大的可能性。三是促进了人力资本专业化、纵深地发展。但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有限责任给公司制企业带来了如下麻烦的问题:一降低了分散投资的风险,但缺乏必要的约束,会刺激股东过度的冒险行为,以“有限的损失”博取“近似无限”的利益,甚至成为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或债权人利益的工具。二有限责任在促进职业经理人出现的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经理人道德风险问题。

公司制企业中,法律上“董事”的引入,就是为了在提供有限责任的同时,设立一个追究“无限”责任的通道[1]。在公司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在公司所有者和公司控制人之间充当着杠杆的支点,把提供资本的股东和使用这些资本创造价值的经理人连接起来。董事会是有权利管理公司的少数群体与广大、分散、相对没权力、只希望看到公司经营良好的群体的交叠部分[2]。

因此,董事会对于股东和经理人两股力量的协调和平衡的效力和效率,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竞争优势。董事会治理的最佳效果是,在保证股东资产不被经理人侵害的前提下,能够使得股东愿意继续投资,经理人愿意替股东努力工作。董事会制度的实质是进一步扩宽了拥有财务资本的股东和拥有人力资本的经理人这间的合作边界,在抑制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之后,进一步促进了人力资本专业化纵深的发展,同时也为具有专业知识的经理人提供一个舞台。

三、董事会制度的目的与实现

董事会是股东以信任为基础,由股东会选举出来的常设机构,主要对所有股东负责,但同时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这样的董事会可以将社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结合起来,协调企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并最有效的对关系进行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董事会就需要履行基本的职责,即决策和监控:帮助企业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尽可能多的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要监控经理人,防止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

美国董事会制度经历了内部董事为主、外部(独立)董事为主以及委员会制度三个阶段[3],演变的三个阶段,实质上是追求实现董事会的最理想的状态。从制度设计角度看,历经200年的演化,到了委员会制度阶段,董事会制度已经很完美了,不可能再有大的变化了,但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董事会实施起来不太如人意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董事会的成员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贪欲,当利益达到一定程度是,即使是家境殷实的独立董事也容易被收买;其次,董事会高效运作取决于外部董事参与企业的程度,但是由于外部董事缺乏真正参与了解企业的时间,就导致对企业信息了解的缺乏,因此难以做出有效的决策。

在现实中建立理想的董事会很困难,但是其有效性不容忽视,为了实现董事会制度的目的,必须搞清楚董事会包括哪些类型,其构成结构是什么,高效的董事会应该管哪些事情?

四、董事会的类型与构成

根据董事会对决策和监督这两个职责的完成情况,可以把现实中的董事会分成5种类型,即处于被动地位、易被大股东或管理层收买的橡皮图章董事会和乡村俱乐部董事会、争权夺利的股东代表型董事会、基本尽职型的管理型董事会、有效决策的治理型董事会。一般的企业建议先建立一个股东代表型的董事会,股东们组建熟悉董事会制度的运作规律,上市后,将董事会演变为管理型董事会,上市一段时间后,股权不再集中,而且公司的各种管理制度也比较规范了,这是就必须将管理型董事会演变为治理型董事会。

构建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内部董事、非独立的外部董事与独立董事一个都不能少,内部董事和非独立外部董事作为劳方的代表,是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桥梁,能够使董事会的决策更加科学、易于执行。与此同时,独立董事的数量必须是多数的,可以以更独立、自由、专业的角度参与公司决策。证监会要求自2003年开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人数要占三分之一。一般来说,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董事会独立性越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可以确保董事会有效的行使其决策和监督的职责,并促使管理层对股东负责,以保证治理的公平和效率。

对于内部人员,管理层中有3个人可以做内部董事,首先是CEO,CEO是企业和董事会的桥梁,他不参加董事会,谁向外部董事传达、解释和说明战略方向?谁来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其次是CFO,金融运作和财务监控是董事会经常而重要的议题,CFO是财务报表质量和财务控制的负责人,因而也是董事会成员。最后,国际惯例中,COO也要进董事会,但我国COO比较少,和传统企业中的常务副总的职位很像。

董事会制度中, 董事长是否兼任CEO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董事长的独立性。董事会是否兼任CEO,被称为领导权结构。在美国,90%的大公司的董事长兼任CEO,但为了防止个人权力过大,增设了一名独立董事担任“首席董事”,以起到监督的作用[3]。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基本是分任的,而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兼任的[4]。建议如果董事长和CEO不是同一人,那么最好董事长不是内部人,因为CEO是内部管理层,若董事长也是内部人,矛盾容易激烈。如果董事长兼任CEO,最好有类似美国首席董事的分权机制。

五、董事会的核心工作内容

董事会最基本的职责是决策和监督,但一些涉及股东切身利益的决策权在股东大会,其他的权力股东都委托给了董事会,但是,董事会也并没有把所有权力都留在自己手里,而是,将大部分权力赋予了经理人,董事会只保留了关键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具体来说董事会核心的工作内容有:第一,董事会要关注并参与公司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交叉点,战略管理是董事会的基本职责,也是管理层的基本职责。董事会要和管理层配合,有所分工,相得益彰。第二,负责选择、监督和激励经理人。选择监督和激励管理层是任何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要尽可能为公司聘用合适的CEO,并且,必须是董事会负责CEO的选择和聘用、有合理的聘用的批准。同时,一定要对CEO进行考核,为CEO和管理层制定和业绩挂钩的激励计划,即非常重要的股权激励制度。重视和落实CEO和管理层的继任和解聘计划。第三,董事会要确保公司的财务安全和信息披露真实,财务安全对一个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财务监督和风险监控是董事会监督职能中的核心。通过评价公司财务结果,监控公司财务预算控制系统的运作,检查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CEO和管理层有一定的财务审批权,但是在诸如投融资问题上管理层只有建议权。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应该对公开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负责。第四。关心公司的资本运作;关于公司的资本投资项目选择、融资方案选择、并购重组方案等资本运作活动,具体的提议都要呈送给董事会批准。

六、结论与启示

公司治理的体系中,法律有效保护股东权利,股东权利主张和利益诉求通过股东大会得到保护;股东能有效控制董事会,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董事会代表其选拔、监督和激励经理人;信息披露制度直接解决控股股东、小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股东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是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公司控制权市场则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直接的威慑。其中,董事会制度之间选择、聘任和解雇经理人,并直接决定经理人的报酬,董事会对经理人的监督和威慑是最直接的,而且效果也是最好的,信息披露制度、独立的外部审计制度和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作用要真正的发挥,也同样依赖董事会的高效运作。本文从经理人道德风险防范视角出发,通过董事会制度的产生的演绎,董事会实质目的分析,按照董事会类型、结构、核心工作内容三个层次,探究如何掌握董事会制度设计的逻辑和方法。

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由企业家理论和委托理论和产权理论构成,但同时契约理论、合作预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认也对公司理论做出各自的诠释。结合各种理论及以上分析,在设计具体的董事会制度设计时以下三个对等统一是基本原则:首先,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等统一。剩余索取权是一种典型的风险收入,是对未来不确定性承担风险而带来的可能收益。剩余控制权是合同中无法事前规定的、对企业资产和经济活动的指挥权。享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应该拥有最终的剩余控制权,拥有剩余控制权的经理人也应该获得相应的剩余索取权。这种对等非常重要。其次,风险和收益的对等统一。在企业利益分配中,承担多大的风险,就应享有相应的收益;同样,享有多大的收益,就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最后,激励和约束的对等统一。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可能单独取得好的效果。约束机制强调对经理人的监控和制约,激励机制强调的是股权激励。只有牢牢把握住以上原则,才能构建更高效的董事会制度,使其跟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仲继银.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21.

[2] [美]罗伯特・豪克斯,尼尔・米诺.高管商学院:公司治理[M].李维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06.

[3] 李向阳. 美日德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J].世界经济,1995,(2).

第9篇

日前《中国中小企业》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做了一项社会化媒体危机公关调查显示:中国只有81.26%的企业管理层从社交媒体获取包含概要信息和评测指标的报告,近三分之二(67%)的受访者将社交媒体用于私人目的,33.67%用于商业目的。 使用社会化网络媒体的受访者中,68.21%拥有网络社交媒体QQ账号,21.25%拥有微博账号,表明企业管理很熟悉这些媒介。但在这项调查中,仅11.9%的公司使用社交媒体与客户互动,19%的公司用来做广告,8.92%的公司则用于研究消费者,约7.6%的公关公司利用社交媒体来研究竞争对手、研究新产品和服务、或者与雇员或其他利益相关人士进行沟通。

香港中文大学特约研究员著名网络营销专家兰晓华指出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对于品牌企业来说,要时刻提醒自己,福兮祸之所依,危险就像是成功的影子,片刻不离左右。跑在“高速”上的中小企业企业,任何一个路上冒出来的小石子都可能成为绊倒品牌的“夺命桥”。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是因为高速发达的社会信息网络可以无限放大企业身上的任何一个小瑕疵,顷刻之间让品牌大厦轰然倒塌。虽然90%的受访者自称了解社交媒体可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但受访者的公司中只有32%在监测社交媒体动向,关注由此可能对公司业务构成的风险,14.6%的公司采用来自社交媒体的评测指标来衡量企业表现。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换言之,该来的总归要来,兰晓华说作为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危机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发现生产、管理、执行等各项工作中的纰漏,然后去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下一个被危机击中的“倒霉蛋”。

眼下是社会化全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的扩散力更加剧了企业危机的速度和规模,金模网CEO罗百辉这样说。企业重视社会化媒体拥有的、全面改革企业业务方方面面的潜力,包括品牌、声誉、沟通、影响范围和发现战略风险等。 正如分众传媒CEO江南春说:“时代不同了,消费者、员工和利益相关者们都期待通过社交媒体与公司和品牌进行交流。

笔者认为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处理好所遭遇的危机,就非常有可能如被推到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灾难在与该企业相关的各个领域迅速出现连锁反应,垮得一发不可收拾,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危及生存。在各种媒体的围追堵截中,企业是弱势的一方,企业千万别想与媒体打官司,正如当年三株那样牛的企业,在常德事件与媒体会战,结果是赢了官司,三株企业却倒闭了。对中小企业,相比较那些“财大气粗”、“历史悠久”的企业,中小企业渡过关口更是难上加难,侥幸心理是没有用的,另外,“鸵鸟政策”、推卸责任以及隐瞒事实也是不可取的。(文/陈一波)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