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素质教育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9 18:33: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儿童素质教育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儿童素质教育培训

第1篇

关爱留守儿童从推动阅读开始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刘殿波表示:关爱留守儿童,还可从推动童书阅读开始。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必须着眼于提升教育质量、加强亲子沟通、丰富儿童生活,童书阅读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而且,这也是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实施控辍保学的最佳途径。农村留守儿童辍学原因很多,但对学习失去兴趣,是当前适龄儿童辍学的主要因素。

(摘自2016年12月15日光明W)

不能由培训机构“绑架”学校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指出:很多家长必须让孩子上补习班,否则到初中被分到普通班,学校对普通班不重视,没有好老师。培训机构就这样乘虚而入,它增加了学生负担,搅乱了素质教育。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破解培训机构“绑架”学校的困境。同时,校外培训机构确有存在的必要,但也要加以整顿。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教育培训机构也应推进素质教育,不应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

(摘自2016年12月29日搜狐教育)

西部教育何时不再“老大难”

第2篇

[关键词]校外培训;自学;辅导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6-0008-03

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甚至农村,节假日或者双休日时常可以看到学生和家长匆忙的身影。参加校外培训班已成为千百万中小学生的生活常态。很多中小学生不仅周末和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校外培训班中度过,平时下午放学后也要奔波于各种校外培训班。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教师这个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生这个代表着祖国未来的特别群体,目前正被“校外培训班”这个特殊的教育形式困扰着。

一、校外培训班的滋生土壤

(一)孩子、家长的主观需求

孩子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家庭的希望,这已是家长们的共识。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使得家长想尽办法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校外辅导班、兴趣班、奥赛班等,以求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外在素养。也有些家长比较忙,平时就无暇顾及孩子,一旦孩子放假在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而孩子在家时的自制力相对较弱,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很难完成,更别提自学了,家长索性将孩子送到培训班由老师代为看管。校外培训班不仅可以帮着照看孩子,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还可以帮助孩子补习一些知识,这对某些家长来说是一举多得。

同时,校外培训班也成了留守孩子假期的第二个家,成了留守学生家长的理想港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能解决周六和周日的照管就相当不易,更谈不上顾及寒暑假及一些法定小长假时留守儿童的照管。而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由于年龄、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等多种原因,照顾他们的能力有限,同他们很难有共同的语言,学习上也很难帮上忙。这样,校外培训班就成了很多留守儿童家长的首选,它既能解决孩子的照管问题,又能照顾孩子的学习,似乎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总之,有市场,校外培训班就像雨后春笋。

(二)被“培训”的无奈与尴尬

据笔者观察,也不乏一些学生和家长被“校外培训”了。一些上进心较强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在上校外培训班,便担心自己会落后,吵着让父母为自己报名参加培训班。

另外,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学校太少,这导致学生升学成了淘汰赛。择校、升学的压力让很多家长、学生不得不走进培训班的大门。据悉,2011年广州有4万名小学生参加了16所优质民校的小升初考试,录取比率高达13∶1。培训班讲解的题目大多超出教纲,其中培优班的七成教学内容是教纲中的拔高部分,三成是奥数;到了提高班、尖子班,甚至变成七成奥数、三成拔高部分了。英语更是如此,很多参加培训班的学生小学五年级就已经学完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英语培训的内容包含不少语法甚至是中考的知识点,那些不上培训班的孩子很难赶上。

由于优质学校太少,在很多大城市,艺术考级也成了“小升初”的一条考核标准,拿到艺术特长证书的孩子还可以在“小升初”时推优加分。一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规定:如果学生在一些社会机构组织的艺术特长等级测定以及艺术节的才艺选拔考试中获得名次,就可以在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中享受加分。这样,孩子的文体特长、艺术兴趣变成了考级工具。因此,体育、舞蹈、声乐、器乐、书法、演讲、科技等也都成了各大校外培训班的补习课程。在很多培训机构,从幼小衔接的学前班到高中各学段的艺术类课程都有,有的还相当火爆。

二、校外培训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收费标准混乱,夸张甚至虚假宣传迷惑人心

公立学校对教师的学历、专业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教师也都是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培训的。民办学校对教师的准入也有其相应的标准。然而,校外培训班的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资格,这个并没有相关规定。这就导致目前市场上校外培训班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有学校在职老师,有在校大学生,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这严重影响校外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都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另外,各种校外培训班的收费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收费明细不清甚至没有。这些不仅考量着培训班教师的师德和道德底线,更检验着相关监管机制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再者,当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虚假广告和招摇撞骗的课程设计迷惑着家长和学生,如“历届中考承诺班共培养74名中考状元”“所率团队5年培育49名中考状元”,所谓的“名师”“名校联手”等乱象也层出不穷。在广州,两家培训班同时打出“中考状元”的旗号显然相互矛盾。广州的一位母亲说她朋友的女儿只是在培训班参加了一次免费测评,培训班也把她算作自己的学生,并写进了光荣榜。许多大型培训机构更是打着专家学者的旗号,不仅能在那里看到一些学科教材编审、中高考命题组专家、学会会长、知名专家学者与该机构负责人的合影,各种奖牌、奖杯也随处可见,其评奖单位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一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为其题词的信息重复出现在多家校外培训班的宣传资料上,相互矛盾。

(二)监管机制缺乏且混乱

在农村,多数校外培训班没有相关办学资质证明,所以监管机制也无从谈起。在城市,因为注册一个纯粹的教育培训机构很麻烦很复杂,但是注册成科技文化公司就容易得多,所以多数培训班都是按公司来注册,实际从事的主业却是课程辅导。一校多址办班,分部超范围培训的现象更是普遍。另外,一些教育培训班的实际办学内容也远远超出其在区县教委登记的范围。比如,登记的办学内容为“艺术类、英语”,而在一些培训班,其实际办学内容还涉及数学、语文、物理等。

对于监管,目前,整个教育培训市场基本是一种“表面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管理”的局面。由于众多校外培训班基本都未经教育部门审批,而只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因此这些教育培训班天生有了商业企业的性质。而且在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中包含“教育咨询”和“文化培训”的功能,这样,教育、工商、民政、财政、农业、交通、卫生、建设等政府部门都可以是这些培训班的上级主管部门,但实际上一个负责具体监管的部门都没有。一些个人和家庭开办的培训机构甚至连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都没有,所以根本就无人监管。

(三)占据学生和家长的大量业余时间,剥夺了学生的快乐

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不仅夺去孩子们童真的笑脸,也折磨着众多家长。周末和节假日里,家长往往比平时更累,有的孩子一天要换三到四个培训班,家长便要全程接送甚至陪同。孩子们不仅周末和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校外培训班中度过,平时下午放学后也要奔波于各种校外培训班。很多学生提起校外培训班都痛苦不堪,家长也是无奈。

各类培训班快速发展,它助长了社会功利主义,同时又加剧了“输不起”情绪在社会上的蔓延。在升学的压力下,在培训班的诱导下,在“输不起”的社会集体无意识和教育培训市场的裹挟下,那些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失去了本该有的天真,他们在沟通便捷的信息时代里,没有了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交流。

(四) 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不仅关乎孩子、家庭,也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然而,现在大部分校外培训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其实却在行应试教育之实。这虽然迎合了部分家长、学生升学和择校的需求,但是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背道而驰,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进行,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三、结语

当前,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带有公立性质还是纯粹个人、家庭办学,培训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正在日益发展壮大,逐步侵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全面客观地看待它和评价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合理、科学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完善监督机制,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要取长补短,让校外培训班这种教育形式合理、健康地发展,使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真正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杨慧.试论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

第3篇

一、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意义

所谓校外艺术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以外所开展的艺术教育形式,其可以充分拓展儿童对于艺术的求知与探索。近几年,校外少儿艺术教育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机构从2010年的2800多家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7550多家。校外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呈现如此繁荣火热之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政策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进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建立规范完备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切实改进美育教学。艺术教育在学龄阶段的重要性多次被强调,因此需要加强推动少儿艺术教育的发展,充分实现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其次,家长方面。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期望值越来越高,尤其是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人群成为家长后,对于孩子在艺术领域的培养更为重视。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还是自媒体方面,都为少儿在艺术领域的特长展示提供了较多的平台,从而也提高了少儿在音乐、绘画、舞蹈、主持、表演等方面学习的热情。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在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上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可以通过舞台展示、艺术竞技等经历提高胆量、增强自信,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气质。最后,少年儿童方面。教育家卢梭将儿童期划定为:2到12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少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至12岁少儿超过2.2亿,据了解,近几年接受艺术教育的少儿起始年龄在不断降低,中学前的孩子成为艺术培训的主力。从少儿成长规律来看,3至12岁是儿童不断探索自我、认知世界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爱好广泛,艺术敏感度极高,各项身体机能、大脑功能都在不断开发,此时是接受艺术教育培训的最好阶段,也是最适宜的启蒙和打基础的阶段。从学龄儿童压力和课余时间分布来看,中学前的儿童相对学业压力较轻,有较多的时间可以安排课外艺术学习。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是针对少儿在语言表现表演方面的能力所开发的一种新兴的综合性艺术学习门类,主要通过声音、舞台、形体、表达、演出等综合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语言组织力等,加强少年儿童的参与意识、责任感,从而促进自信心与责任心的建立[1]。主要培训形式可分为小记者、少儿主持人、少儿朗诵、少儿表演等。通过近年来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与教学成果反馈,我们可以总结出语言类艺术教育模式对于少儿素质教育的成效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适应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规律,促进少儿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人类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学龄阶段儿童(7至12岁)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能从一个概念的具体变化中抓住本质,并且可以进行群集运算。而语言类的艺术教育,如少儿演讲、少儿主持等不仅对少儿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事件评价分析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并且在少儿情感表达上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第二,打开审美窗口,懂得聆听与再现。审美是人认知、评价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批判世界上的存在。对于2至12岁的少年儿童来说,生活情感经历颇少,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不够全面,难以将自己的主观理解与客观存在建立很好的关联性。而语言类艺术教育,如少儿朗诵、少儿话剧、少儿主持等可以通过教学中内容和目标的选择,对少儿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进行较好的引导,并且通过参与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少儿更好地提升学习聆听语言内核和表达自我感受两种能力。第三,提升交流欲望,形成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语言是教育的工具,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传达自我情感、彰显智慧的工具。语言传播也是孩子不断完善社会属性的过程。在语言类艺术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习目标,如少儿小记者、少儿话剧、少儿主持等需要通过团队协作、语言交流、相互鼓励等方式来完成。在这些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外向的孩子更善于沟通,也能让其收获互助与责任的意识;而内向的孩子也可以在目标主导的情况下勇敢地与人交流,在跟随团队不断达成目标的喜悦感之下提升自我的交流欲望,形成团队意识。目前,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依然保持火热状态,这与国民素养、家长期望、少儿特性等方面分不开。但由于市场本身的弊端,也让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在实施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作用下,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目前我国教育文化市场的相关法规与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难免会出现教育机构良莠不齐的现象。笔者通过对上海多家艺术教育机构的走访与分析,发现语言类艺术教育在为少儿素质教育带来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分别是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教学目标不精准、教师资质无考核、教学质量无保障。(一)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于少儿校外艺术教育领域的规范制度尚未完善,因此少儿艺术教育的办学门槛相对较低,甚至可以以其他形式注册申办,如教育服务、咨询公司等。这类教育机构的管理部门并非教育部门,而是由税务、工商机构监管。此外,教学场地、学费制定、教材选用等方面也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二)教学目标不精准。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主要针对的人群是2至12岁的儿童。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特殊性,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艺术直觉等多维度进行探讨。市场上较多的培训机构以考级和获奖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品质的衡量标准。在这种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会过分地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该阶段儿童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违背了儿童接受艺术教育的初衷,使艺术教育成为一种应试教育。这些教育现象都属于教学目标不清晰,没有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一书提到:“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2]。所以,针对少儿的艺术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不能是单板、机械、枯燥的,必须针对少儿学习的心理特点、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启发少儿的特长与天性,适应少儿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三)教师资质无考核。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机构中的教师队伍大多由专职和兼职教师构成。其中,多数机构的兼职教师占据主要师资力量,这种状态对于教师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此外,目前校外少儿艺术教育教学资格认定和水平鉴定方面还未做强制性要求,许多培训机构中的兼职教师会聘用一些在校大学生、地方电视台电台主播任教,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差异悬殊,甚至有些没有经过针对性的少儿教育培训。(四)教学质量无保障。由于市场艺术培训类机构众多,就算是同一门语言类艺术培训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也各有不同,甚至有的机构都没有教材。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选用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好坏。有些机构应市场的需求开设语言类艺术教育课程后,由于师资力量流动严重,许多教师上岗前未经幼儿教育体系培训,只是简单地将自己在本科学习、工作实践中的知识依葫芦画瓢地传授给少儿,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教学质量和学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长期发展建议

第4篇

1、广州市儿童公园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倾心打造的13所儿童公园中,唯一的一所市级儿童公园,位于白云新城齐心路板块,乘坐地铁2号线可直达,总占地面积约31、88万平方米。公园分区分片安排游乐设施,以“自然生态、科普文化、亲子交流、体验参与”为主题的游乐园。

2、广州笑翻天乐园属于省级重点旅游风景区,也是青少年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培训基地。乐园位于广州黄埔区南岗丹水坑风景区内,整个风景区占地1300亩,交通方便。乐园是集体育竞技、户外拓展培训、名胜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3、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包括长春一所重点小学、一所区普通小学以及两个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大型及小型教育机构各一所)的参加社会音乐教育的琴童家长及授课教师。共发出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56份,其中教师问卷29份,琴童家长问卷127份。本次调查对象在文化层次、年龄、职业、家庭收入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能够初步反应长春市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长春市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

音乐教育的花费相比而言较多,尤其是乐器的费用价格不菲,因此,家庭经济收入会直接影响儿童的音乐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在本次问卷调查的127位家长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在企事业单位任职的较多,部分学习费用较高的儿童家庭多为私营企业主,其具有良好的经济状况。

第6篇

客观地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顽疾,其形成因素既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喜名校、重学历”的用人导向的影响,也有家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还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招生政策、“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制度等教育自身因素的影响……此外,学校和教师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有可能形成一种叠加效应,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更难以根治。

不过,问题虽然棘手,但也绝非不能解决。只要有决心,能够抓住几个关键要素进行重点突破,就可收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理性分析,不良的招生考试制度应该是导致众多孩子、家长以及学校“压力山大”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来,按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的公民都必须接受九年免费教育,每一个小学生都应该免试进入相应的初中。但是,预期在现实中遭遇了严重的阻力:一方面,一些初中尤其是民办初中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采取考试的方式录取新生,有的甚至为了争抢优质生源而提前组织升学测试,或者与教育培训机构联手,通过奥数竞赛来选拔学生;另一方面,为让孩子挤进一所“适合发展”的优质初中,不少家长只得早早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严重冲击了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更误导了广大家长,助长了过度培训和应试训练的不良风气。如果任由这种背离教育基本规律的局面持续下去,它必将严重破坏教育的正常生态,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而危及国家的人才建设,阻碍民族复兴的步伐。

或许,正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教育部才下定决心,果断作为,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各学校招生行为和招生过程的监控”“设立专门的投诉电话和举报网络平台,对实名举报的此类问题及时进行核实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我认为,这一举措至少能够产生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一,有利于减缓招生考试带来的倒逼压力,阻止教育功利主义向“低龄化”蔓延,矫正众多家长急于“抢跑”的家教观念;其二,有利于把儿童从繁难的操练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少遭受一些“奥数”的挫折和伤害,多享受一些玩耍和游戏的快乐,从而葆有更多的天真和好奇、自信和尊严;其三,有利于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推行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格健全、勇于创新、善于动手的优秀人才。

不可否认,小升初禁考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但是,如果没有高中、大学招生制度的协同配套,其效力就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言,仅有招生制度的改革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在教育优质化、均衡化上着力,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和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上用功。

第7篇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县妇儿工委认真履职,将建设妇女儿童活动阵地作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并将其立为重点实事项目正式列入规划。为实现这一规划目标,县妇儿工委通过各类会议,多次督促分析,为我县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取得进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目前,规划终期临近,县妇儿工委加快推进步伐,及时对建设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目标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县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目前我县城乡妇女儿童活动场所主要有以下几个:

青少年宫:我县唯一的专门服务于广大儿童的校外活动场所,虽然有一些小型的舞蹈、音乐等专用教室,但其面积局促,内部设施陈旧,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已很难满足广大儿童的活动需要。

中心托儿所:该园所是县妇联下属实体,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直以来承担城区社会办学任务,解决了部分幼儿及儿童校外辅导教育问题。同时,依托园所多功能厅,内设妇女儿童培训中心,主要为妇女儿童学习培训提供场所。但因经费不足,妇女儿童培训中心年久失修,功能减退。

县图书馆:县图书馆已实施扩建工程,增添了媒体设施,扩大了借阅功能,可供儿童阅览的电子阅览室近100平米,平日向学生免费开放,节假日照常开放,较好地满足了城区妇女儿童的需求。

岛沁公园:该公园为菜园城区唯一的对外免费开放公园,成为城区妇女儿童最大的自由活动乐园和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但公园中无公益性的儿童专用场地和设施,如游乐车、大型气垫蹦床等儿童游乐设施,为个体户临时设置,且以营利为目的,只在节假日为儿童提供服务。

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双拥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般在清明、“五·四”、“七·一”等节假日由单位或学校组织前往参观、拜谒,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各乡镇尚没有专门针对妇女、儿童的专门活动场所。各乡镇借助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室)、多功能室、乒乓室等简易设施向群众开放,但很多中心没有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儿童活动项目和妇女活动项目,加上开放时间错位(周一至周五开放,周六、周日关闭)、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或辅导老师引导等原因,由于吸引力不够,妇女儿童很少主动前往活动。

二、我县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虽然有一些可供妇女儿童活动的场所,但相对于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而言,妇女儿童的活动阵地建设是薄弱的,已有的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大多设施陈旧老化,适合儿童专用的校外场所尤其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占我县总人口70%的妇女儿童的需求,与建设文明和谐新岛城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成率低。一是活动场所数量、规模不足。县级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成率太低,我县缺乏一个集学习、培训、训练、休闲于一体的儿童素质教育活动基地。我县目前仅有青少年宫一家专门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其余的活动场所多为综合共享型的,不论从布局还是从建设规模来看,均未能满足广大儿童在校外实现实践自己和展示个性的需求。二是活动场所布局结构不平衡。我县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集中在城区,渔农村虽设有乡文化活动中心(室)、社区阅览室、电脑室、多功能室等,但这些活动场所没能充分发挥出教育功能,仅能勉强承担儿童校外活动少部分功能。三是活动项目不全面。儿童校外活动应该包括科技、艺术、体育以及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社会交往等方面内容。由于我县儿童活动阵地自身条件限制和指导思想的原因,所以活动项目一般主要集中在艺术类的教育和培训,而体育类、技能类、思想品德类(心理类)和社会类等的活动项目比较少,不能适应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妇女活动阵地功能和设施不完备。从目前我县现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来看,属县里直接投入建设和管理的比例不高,没有公益性的妇女活动阵地,大部分场所和设施都是单位自建,并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尤其是对社区内的活动场所投入太少。现有活动场所的设施添置、损坏维修、场地拓展因投入有限无法及时维护和更新,一些活动场所的资金只能应付日常开支,难以对现有的设施和功能进行更新换代,更谈不上有较大的发展。

(三)城乡现有优势不能互补。在现有的妇女儿童活动场所中,县青少年宫、中心托儿所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并拥有一些品牌活动及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本可以作为各乡镇、社区开展活动的一股力量,引导全县妇女儿童工作,但由于各乡镇、社区没有专门的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各乡镇的文化中心因为所属关系不同,目前未能整合到一起来服务于广大妇女儿童,也无法借助利用这种优势推动我县各乡镇妇女儿童活动的开展。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认识问题。全社会对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深,对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问题和日常运作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其认识有不少偏颇的地方。其次,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缺乏前瞻性,与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远远滞后于实际需要,也扼制了其向前良性发展。

三、关于加强我县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纳入规划,实现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公益化发展。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对我县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使我县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建设与我县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在统筹城乡建设中,把各类妇女儿童活动设施、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和渔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规划改造、建设一个标准化的县级妇女儿童专用活动中心,扩大我县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的总体规模。特别要增设一批公益性的妇女儿童专用的活动基础设施,可以在居民小区、岛沁公园、望海广场等公共场所增设适合妇女儿童的健身器材、充满童趣的游乐设施;也可以对现有建筑内部设施加以改造,增设排练厅、陶艺室、展览厅、劳技活动中心等,并添置相关活动设备,使妇女儿童活动丰富有趣、健康向上。各乡镇、社区可寻找合适的场所或联合文化中心,在文化中心挂牌,开辟专门的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具备条件的可配专、兼职辅导员,以满足广大渔农村妇女儿童的活动需求。

(二)加大投入,综合筹建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妇女儿童发展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其场所建设和运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吸纳社会资金和自主创收补足等。应该说,政府投入是重点。为落实《县妇女儿童“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关于新建“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目标,建议政府能尽快予以立项,积极争取时间落实选址、资金等有关事项,可本着“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考虑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活动中心,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与青少年活动中心、海洋文化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等工程结合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末(2010年)完成目标任务。

(三)创新思路,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向妇女儿童开放。

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除了要加强建设和加大投入外,还需要拓宽思路,对现有妇女儿童活动阵地进行改革创新,丰富活动项目,提高活动场所的教育培训质量。对现有的活动场所的教育培训项目要不断拓宽,不要局限于各类专项培训,可拓展服务内涵,延伸阵地功能,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设家政指导中心、巾帼创业服务中心、幼儿早教中心,亲子学堂等。要注重发挥现有的场所的各自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不断强化教育培训效果,创新活动模式,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真正成为妇女之家、儿童之家。

(四)规范管理,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

第8篇

关键词 综合素质 教育产业园 商业模式 框架构建

一、园区名称定位

名称:××・综合素质教育产业园

定位:一站式优秀教育培训资源集聚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展示平台,点单式教学模式探索基地。

(一)价值

1.学生主动性。在产业园里,学生可以选择园区里自己想要的课程和老师,中途如果不满意,可以更换课程及老师,不用顾忌费用能不能退的问题(费用统一由园区运营商收取)。

2.优秀师资利用最大化。园区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主导制订课程和学习计划,师资力量是按照需求和能力优胜劣汰,越优秀的老师,学生就会越多,越平庸的老师,学生就不愿去听课,教学相辅相成,师资不断优化更新。

3.一站式的便利性。园区有种类齐全的培训机构,学生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教育,这避免了现在赶趟儿似的送孩子去培训的窘境,同时园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如陪同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购物、休闲、用餐以及健身等活动,便利的价值处处体现。

4.家长参与或加入学习活动。传统的培训方式是家长送孩子培训后,家长就离开或者外面等,园区有O置很多针对家长的培训学习,包括专业知识、亲子教育、学历晋升、技能培训、心里辅道等等,使得家长能够利用空余时间充电学习。家长自身得到提升,也可以感染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5.学以致用,发现自己潜能,提升信心和学习动力。传统的培训教育经常是学过就忘,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园区配备大量展示平台,比如音乐剧话剧舞台、运动场、演讲或辩论会场等等,结合与其他学校的比赛或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综合学分制的运用,结合社会及公益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这块内容是园区的重要价值诉求,目前的培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严重,园区参照了国外的一些成熟经验,推行综合学分制,也就是园区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有学分,可以参加园区内外的社会及公益活动争取学分,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有各种奖励,如奖学金、现金等价券(可以在园区的商业配套中当现金使用或者抵学费等等)等,提供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力。

7.线上线下的同步结合,名师名人资源的共享运用。名师是重要的教育稀缺资源,园区通过兼职授课或者外部交流等形式,邀请名师或者名人到园区授课或讲座,同时线上同步开展(线上通过扫描APP软件二维码,交费即可进入视频授课,也可以互动交流,费用按照总价和人数确定,如一小时课费为1000元,如线上有1000人点击进入,则费用为1元1人),教育资源共享。

二、园区选址规划

教育是一个社区结合相对紧密的区域,因此园区选址有一定要求:

第一,不能太偏,交通相对便捷,车程5分钟左右,停车必须方便。

第二,不能接近中心区,园区无法承担高额的土地成本,停车极其不便,市中心区域不适合做该项目,尤其适合正在进行城市化的发达开发区。

第三,周边小区较多,年轻人群比例较大,城市化过程中的开发区的人口结构中年轻人群较多,外来工作人员比例较大。

三、园区的建筑规划参数

占地面积:约40亩

容积率:2.0

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教育培训用房:37500平方米(含教师公寓12500平方米),主要用于项目教学及教学配套内容,如培训教室、操场、舞台剧院、多媒体训练场、教室公寓等。

配套用房:12500平方米,主要为服务于项目的配套服务,如食堂、餐厅、休闲咖啡、健身娱乐、便利超市等等

产业园需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立项,经规划、国土等多部门确认,即使是闲置土地或者厂房进行使用性质变更,也需要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审立项,报各关联部门批准更改使用性质,才能进行规划建设。

四、项目的商业运营模式

(一)园区统一经营管理体系

园区设立运营团队,统一运作产业园,包括招商、策划、客服、物业等等。在完成项目定位后,引入符合园区定位及周边需求的优质培训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主要内容:

第一,费用由园区统一收银,园区与教育培训机构按照40%∶60%的比例分成(分成比例可以视项目地段或者招商情况而定),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结算(如以月结算或者以季度结算)。

第二,项目里的基础装修投入,包括培训教室,都由园区负责实施(培训机构个性化的装修由其自行实施),但教育培训机构需缴纳一定的装修保证金。

第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学习内容,更换培训机构和课程,园区按照实际学生学习课时与培训机构进行结算;如果培训机构及其师资力量一直不被学生认可,园区可以要求培训机构优化课程、调整师资,甚至有权与其单方面解除协议。

第四,园区对培训机构实行考核制,以结果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一般以年为单位,按照培训机构的实际入学课时和人数,以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两个基本维度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鼓励创新,保持竞争力。

第五,园区鼓励学生的独立自理以及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实行综合学分制。学生除了学习优异可以获得学分外,参加园区的劳动(如食堂洗碗、扫地),对外获得比赛荣誉、做社区义工、好人好事等,有相关依据均可获得学分,这些学分既可以有精神鼓励,也可以化为物质内容,如充抵学费,用作园区商业配套的实际现金等价物。

总之,园区统一经营管理,费用统一收取,可以优化培训师资资源,非租赁式并且提供基础装修,可以大大减轻培训机构的资金压力,对于其专心教育、致力业务很有作用。对于园区管理方来说,这种商业运营模式,可以更好地引进和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颠覆了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设置特教机构,提升社会责任感

目前,特殊教育,尤其是针对智力障碍、行动障碍的群体来说,是一个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园区将设立超过1000平方米的特教培训机构,并且配置适合特教的各种教学资源,凸显园区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获得政府的资金补贴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三)配套用房的y一规划和招商运营

配套用房以来作为产业园的补充服务内容,单独设置于教学楼之外的建筑,主要以商业配套为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项目的收入。整体上,项目的配套用房由园区统一规划、定位、招商及后续运营,引进与产业园定位及人群结构相符合的配套商业,如便利超市、休闲咖啡、健身中心、餐饮购物、儿童游乐等等,主要是为园区家长、学生及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商业服务。

(四)教师公寓的设立及统一经营管理

教师公寓是针对园区工作的教师而转向设立的,作为项目的配套服务,为在职教师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教师公寓,这样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留住优质师资资源。教师公寓除了服务于园区的教职工人员之外,如有多余,可以对外租赁,补贴园区收益。

五、项目的基本收支测算

总体上,项目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教育培训机构分成收入(按照40%:60%与教育培训机构分成);二是配套用房租金收入。

成本:一是建设成本:总投资1.2亿元,财务成本按照7%计算,一年840元,折旧按照40年分摊,每年300万元,合计1140万元。二是管理成本(按照7个人项目团队,保洁保安外包,物业费能耗费的收益假定正好平衡保安保洁费用)150万元,推广费50万元,维修改造费30万元,合计年成本230万元。成本总计:1370万元。

按照静态测算法,投资回报率为9.5%,投资回收期为10.5年(项目未计算土地成本,也未计算可能的政府补贴等收益)。

第9篇

继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根据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将素养的提升列为主要任务:覆盖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个方面;具体提出了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建立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建设新型育人队伍、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以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五大主要路径和保障措施。秉承“儿童优先”和“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具备国际视野、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区新一代青少年。这是深圳市教育局为全面落实党的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行动。

我觉得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领域中,学生所能借宿到的人和事进行融入,前提条件是必须的到学校,家长,社会大环境(社区)等方面的支撑。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践行和落实。 首先,在学校层面的话,就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融入。

如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小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中学生至少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中小学生每人每学期至少参加1个以上社团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提倡基于动手探究的教学模式,小学阶段完成10个探究性课题,初中、高中阶段各完成10个研究性小课题等。

其次,在家庭方面,通过各种亲子活动,和分享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网络交流。在此,在社会方面,通过社区服务,和实践锻炼(社工活动),进行融入各类活动,我相信都能达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此外, “素养”是深圳基础教育的三个回归: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审美,并最终指向幸福。联盟将以深圳教育这片蓝天为卷轴,以“素养”为行动坐标,绘制属于深圳教育人的大梦想。

值得关注的是,《指导意见》将品德素养提升排在首位,并明确提出“传承深圳精神”的任务:立足改革开放生动实践,加强特区发展史教育,大力弘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识深圳、热爱深圳。《指导意见》还对一些行为进行了科学量化,强化了可操作性:

首先,要让孩子重了了解什么是“深圳精神”,其次,可以尝试在科学学科中把人类每次的科学创新中深圳发生的变化,深圳做出的贡献融入到深圳精神中来,再次,可以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在孩子充分了解深圳精神的基础上可以让孩子用话剧、课本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可以尝试在英语教学中把“国际素养”和“深圳精神”融合起来 。

新的深圳精神是: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一个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精神的引领,才足够实效强大长远地繁荣昌盛下去。作为深圳人,深圳一名人民教师,如何将深圳精神灵魂精髓传承和引领给我们学生,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亦为使命。

1、首先通过情感渗透,引出我们热爱深圳主题。有关于广东或者深圳的课程,我们可以相互穿插相关内容,引出,什么是“深圳精神”16个字,前任父辈如何在深圳中努力换来今日成就,学生是纽带作用,我们应引以为傲。

2、教学设计:16个字未必能在一个课程里完成。在合适的课,点到即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自然掌握。

3、成果展示: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我的课均有成果展示环节,也是检验课程学生是否掌握和激励学生巩固知识的态度有所进步。是否做题出奇创意、是否努力高效、小组合作是否团结等等,均给予及时评价,及时提醒学生:我们是深圳人,我们具有深圳精神。

继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20XX年继续教育培训,使我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我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因而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这几个月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熟悉有进一步进步能自觉地参

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想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习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进步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进步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二、学xxx程中我重视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进步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三、重视交换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换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通过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进步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寻求新知的摄取。今后我会努力实在不全身心肠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位教师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续教育学习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熟悉的点拨思想的疏导。总而言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成功的对我来讲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切实进步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的熟悉。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经过这一段的学习,给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中国历来是一个重教化的礼仪之邦,是一个非常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而中国的教育几经盛衰走至今日面向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深刻变革,是一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面对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该何去何从?应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价值,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一个现代教师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要达此种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一个现代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我认为有两点: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广博的学识。

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屐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师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不会努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环节。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