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33: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双重引导提升学生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业上的成功是学生最重要的自信源。当前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由于学业压力而丧失自信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通过提升学生学业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心理咨询结合学法辅导的重要意义所在。
【案例】
2004年11月的一天,西安某高级中学的王锦辉(化名)同学情绪极度低落,不停地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提出要转学,并不断强调理由是在校学习压力太大。晚上十点多,我接待了她和她的妈妈。简短的交流让我意识到王锦辉要转学的根源在于学习困难。
第二天,我对她进行了学习方法的辅导。我通过实例告诉她,遇到较复杂的物理试题,不要以“我不会”轻易否定自己,要保持冷静,用试题中的条件对照每一个公式中的字母,慢慢想,慢慢做。对于自己万一做不出的问题,必须积极地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在听别人的讲解中,不但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当时会做这道题,还要把这些题标上记号,过几天再独自做一次,或者再做一道同类试题,以防止发生“假会现象”。
她对我的辅导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趁机问:“还转学吗?”她说:“算了吧!”
为了帮助她更有效地学习,我还告诉她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我说:“对于每一节课都要用良好的心理来对待,并做好课前准备,把需要的学习用具准备齐全。一定要牢记这句话:‘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就可以减轻课后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成绩。”
经过辅导,王锦辉同学不但安心在自己就读的学校继续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越来越优秀。2007年,她考上了北京一所名牌大学,2011年考上了香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
还有一位很腼腆的男生曾向我求助。他的心理压力源于班上的男生经常欺负他,并叫他“大美女”,就连个子最小的男生都会无缘无故地对他“拳打脚踢”,使他几乎产生“自杀”的念头。他问:“我该怎么办?”我佯装无奈说:“现在,我也不知道你该如何对待这些欺负你的男生,但是,我能帮助你把学习学得更好。当你成为学习优秀的学生时,我想你就会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了。”我边说边拿出书给他讲解数学题,并告诉他一些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他听得津津有味,表示愿意常来向我请教,并表示:“今后我不在乎那些同学如何对待我了,当我成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就不会再拿我寻开心了。”
二、双重引导让学生悦纳心理辅导
如今很多中小学校都设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可是大多“门可罗雀”,其原因在于师生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事实上,如果以学习方法辅导作为切入点,就能让一些不认同甚至排斥心理咨询的学生顺利地接受并配合心理辅导,从而达到心理咨询的效果。
[案例]
2008年10月的一天,一个熟人打电话向我求助,说他的一个亲戚的女儿筱杰患了心理疾病,希望我能帮忙看看。我即时来到筱杰家,筱杰妈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可是,筱杰却死活不愿意出来见我,自顾自地在玩电脑游戏。她母亲说:“医生说她有抑郁症。除了吃饭、睡觉,只要有时间她就会一直坐在电脑旁。”她显得很无奈。
筱杰在初中时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全班第一,人人都说她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初中毕业时,她也确实不负众望,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一所重点高中。
上了高中以后,由于之前的一贯优秀表现,父母对筱杰非常放心,除了提供足够的钱物外,对筱杰的学习和在校表现一概不问。有一天,父母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说筱杰有心理疾病,要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我们带着她到西安几所大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因效果不显著,又送到‘素质训练营’。她在训练营里表现得很好,很快乐。她经常对来访的家长‘现身说法’,成了这个训练营的‘活广告’。训练营老师都认为她完全康复了,于是,我们把她带回了家。谁知道,再把她送回学校,她根本适应不了,只好又待在家里了。四年多了,我们花去了十多万元,但我们对她根本不抱什么希望了……”
为了让筱杰接受我的辅导,我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写道:“我不是心理医生,更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一个会学习的‘老学生’,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学习有自己的体会。我认为,你没有心理疾病,你可能仅仅是担心无法继续学习考大学。这些你不用担心,我会帮助你重新回到学校学习,顺利参加高考……”
信是由筱杰的妈妈转交的,一个月后筱杰终于和我联系上了。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陪她一块学习,交流学习体会,总结学习方法。
由于筱杰长期离开学校,很多知识已经陌生,甚至遗忘了。我就以提问题的方式帮助她回忆学过的知识。当她回答正确时,我就伸出大拇指说:“你真厉害,没有忘啊!”如果她回答不了,我就说“不要紧,慢慢想”,并适当做些提示,直到她能回答上来。对于完全忘记的内容,我们就一起学习,在此过程中我教会她如何看书、如何归纳总结。
三个多月后,筱杰的解题能力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通过轻松的聊天,不但消除了她心中的疑虑,还增强了她的自信心。一次,她主动向我提出要回到学校学习。此时,我提醒她:“你要有心理准备,不要怕别人在背后议论你。”她说:“李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这次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学下去,而且一定要考上大学。”
2009年7月,筱杰回到了学校,2011年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我很庆幸,如果没有结合学习方法辅导,筱杰恐怕根本就不会接受我的心理辅导,也就不会有她之后的转变与成长。
可见,通过学法辅导的引导,不仅能打破心理咨询的“尴尬”关系,还能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对于心理咨询的正常开展或者学生健康成长本身而言都很有利。
三、辅导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心理咨询结合学法辅导的双重引导,是一种有效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咨询方法。作为心理老师,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心理辅导技术,还要认真研究学习方法,如此才能把“心理咨询结合学法辅导”的咨询模式运用好,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心理咨询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各个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经常参加各班举行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了解学生在听课和做题过程中的心理困惑等。
2. 在开展心理咨询时,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3. 对于辅导过的学生要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变化情况,对咨询效果及时反馈。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咨询;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57-02
伴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也应随之改进,辅导员不仅要继续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更要突出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态,以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此,提高辅导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加强自身心理学修养,以有效方式对学生施以心理教育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与教育者,更应充分认识其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理论与技能,从而根据受教育者实际情况,灵活合理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T)适合高校心理教育
在诸多流派的心理教育理论中,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T)因其特有的理念与技术优势,而迅速在各流派心理教育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由Steve de Shazer及其韩国裔夫人Insoo Berg Kim所创建。与精神分析等传统咨询流派不同, SFBC主张心理治疗应从解决问题入手,关注人们的积极因素和正向力量,从而使积极因素越来越多、消极因素越来越少。面对当前高校扩招,每一名高校辅导员或班主任管理将近200名大学生,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省时省力,强调问题的解决,具有高成本效益,所以非常适合高校辅导员及第一线学生工作者。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特别适合运用于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教育工作。
(一)焦点解决咨询的理念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生活,拥有了较高水平的知识储备,具备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善于反省与深思,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这些特点,将使得SFBC运用于他们时显得更为得心应手。Shazer发现,当来访者对于其治疗目标了解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是咨询获得成功的时刻。因此,焦点解决的咨询师致力于寻求途径找出并且描绘问题解决后的未来场景或目标。由此来看,对于那些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反省能力的来访者, SFBC技术将进展得更为顺利。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是发展性问题或适应性问题,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情绪、自我意识、学习动机、考试焦虑等层面,这些问题的解决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只要求致力于解决。
(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适应了学校心理教育的要求
在高校,一个辅导员可能同时为几百个学生提供服务,因此不可能为某一个学生耗时过多;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迎合了这种需求,减少个案咨询时间,以服务更多学生。同时,学校也希望心理教育者或者辅导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以使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重新投入学习,因此,以咨询时程短为特色的焦点解决心理咨询完全符合当前高校心理教育的要求。焦点解决心理咨询层次清晰,简单易学,即使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通过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也可以很快掌握。
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T)的基本理念
(一)关注问题的解决,不讨论问题的原因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不看重问题的原因,而是关注如何来解决问题。传统咨询模式强调追究问题发生的原因来帮助来访者摆脱困境,但是许多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常常很难确定,问题往往是互动下的产物,原来的因可以演变成后来的果,后来的果有可能变成原来的因;探究问题的原因讨论往往会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矛盾中。这一过程不仅耗费相当多的时间,而且要求来访者对过去消极事件的回忆还很可能会使其情绪陷入无助与伤感,强化来访者从前的问题行为。持焦点解决理念的咨询师会引导来访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解决后的未来,运用正向积极的语句鼓励来访者自己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寻找对自己有益的想法、行为或决心,想象问题解决后的美好生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高校辅导员可以将这种关注问题解决的理念应用到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从而使学生尽快摆脱过去消极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二)关注从正向意义出发解决问题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强调来访者自身解决问题的正向力量,而不是动辄看其缺陷;强调来访者取得的成功经验,而不是他们的失败;强调来访者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不是限制他们。如某大一男生迷恋打游戏。他自己很沮丧,也想改变,可就是抵制不住诱惑,一有机会就打开电脑沉迷于游戏带来的刺激之中。针对此个案,辅导员可以首先采用奇迹问句:“如果在你面前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你的美好未来,你猜你可能会看到什么?”引导该生想象未来的那个成功的自己,鼓励他创造性地构想美好的未来,促使他懂得只有努力学习才可以实现目标。然后引导他看到自己玩游戏时为获得而不辞劳苦的坚持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转移到学习中,成为促成改变的动力和毅力。最后协助他一步步找到适合自己实现目标的途径,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体现了焦点解决咨询的问题解决导向,引导学生想象当自己的问题不再是问题时他的生活景象,将学生的焦点从现在和过去的问题转移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生活状态。
(三)关注学生很小的改变,认为小改变可以引发大改变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假定来访者发生的改变必须是小改变,这种改变要小到可以用明确的语言来描述,这种小改变通常会带来其他的小改变,最终会导致来访者自身发生“整个的系统的改变”[2]。这也就是小改变带来大改变的滚雪球效应。 因此,辅导员在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他的任务就是:推动来访学生自己首先做出一点点积极的改变, 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发生的小改变,针对学生的小改变给予表扬或者强化,当学生发现周围人的良性反馈时,就会愿意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来继续这种良好的趋势,从而使小改变带动大改变。从小改变入手会比较容易打开问题的僵局,小小的成功也会增加来访者面对更大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四)关注来访者问题的例外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另一个假设是“问题总有例外”[3]。咨询者关注来访者心理或行为问题的例外情况,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而挖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咨询师坚信来访者通常会认为那些烦恼的问题一直在困扰他们,事实上那些问题并非持续稳定地存在,它们通常时强时弱,有时甚至会完全消失。只是由于来访者高度关注于自己怨恨、愤怒或无助的消极状态,并受这些消极情绪的左右,无法意识到问题的消失或减弱。焦点短期心理咨询认为,帮助来访者找到这些问题消失、减弱或例外的情境,就会减轻来访者的焦虑与困惑,使他们看到自己长期忽略的资源和能力,认识到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并不是完全不能避免的,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进而就找到了通向解决的方向[4]。寻找来访者例外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咨询师与来访者谈话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都会用来寻找并细说例外。如果例外难以找到,咨询师甚至可以帮助来访者创造一个例外,进而推动这种例外的发生。高校辅导员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时,也要善于挖掘和创造学生问题的例外,使学生透过例外的“一孔”,得窥问题解决的“全貌”。
(五)关注每次咨询的效果
传统的心理咨询理念认为:咨询是一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一次完成。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把每一个咨询都看成是最后一次,而不是把问题的解决放在下一次。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次会谈,是由咨询师依据来访者的行动和回馈与来访者共同确定的。这样,咨询的流程大大缩短,实效性大大提高。这种咨询理念非常符合现代人特别是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需要。这种理念更加适用于辅导员的学生工作。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繁重,因此,更加关注自己和学生的每一次谈话的效果,希望这次谈话会对学生带来改变。这时辅导员更有必要掌握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理论及谈话技巧了。
三、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T)在高校心理教育应用的前景
传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带有一定的医学模式。心理辅导老师总是对来访者做出“不健康”的定位,常常用诊断病人的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量和诊断,用医生记录病史的方法建立心理档案。实际上,上述模式只有在非常必要时才可以采用。在学校里,大多数学生都是健康的,他们可能偶尔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但是一般都上升不到心理疾病的高度。因此,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不适合在高校普遍推广。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以尊重为基础,形成积极的学生观;以自助为目的,促使个体行为自觉调整;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帮助学生在更佳的心理状态下发展。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高校心理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为高校辅导员和第一线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操作技法。辅导员可借鉴和吸收它的理论精髓,形成本土化、独具特色的理念与方法,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De Shazer,S.Keys to solution in brief therapy[M].New York: Norton. 1985.90,xv,14.
[2] De Shazer,S.,Berg,L,Lipchik,E.,Nunnaly,E.,Molnar,A., Gingerich,W., & Weiner-Davis,M.Brief therapy:Focused solution development. Family Process,1986,25: 207-222.
[3] Nylund,D.,& Corsiglia,V.Becoming solution-focused forced in brief therapy:Remembering Something important we already know[J].Journal of Systemic Therapies,1994,13: 5-12.
[4] 戴艳,高翔,郑日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C)的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6):1 442-1 445.
The short-term consultation about focus solution:New perspective
of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college's counselor
WANG Sheng-ying 1,GONG Jian-hua 2
(1.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Shijiazhuang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35,Chian;
2.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department,Shijia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228,Chian)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心理咨询师
一、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社会角色冲突
(1)冲突之一:辅导员等于心理咨询师。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其中也不乏一部分涉及到心理方面的问题。但并不能由此得出辅导员可以同时担当心理咨询师的结论。因为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指导思想不同;工作目标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工作关系不同;工作要求不同。
(2)冲突之二:辅导员心理专业学习等于心理咨询师。高校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教育的宗旨是为了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完善其工作技能,以取得更佳的工作成效。但从辅导员到心理咨询师,仅仅靠心理学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学习者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学习、积累和实践过程。虽然当前高校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逐渐重视起来,各级各类培训也不计其数,但绝不是辅导员学习了简单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就能够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3)冲突之三: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不能共事。经过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后,辅导员要避免一遇到问题就“对号入座”的现象,将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一律归为心理问题是完全错误的。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有一定的数量,但绝不是有问题就一定是心理问题。即使发现个别学生有心理问题也不能随意作出判断,而应该立即将学生情况上报至响应机构,求助专业咨询师作出进一步的鉴定。当然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期间,作为辅导员也不能置之不理,要做好认为关怀和心理疏导,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的辅助作用。如果片面地强调心理辅导、咨询的重要性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就会陷入误区。辅导员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与工作的不同需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为我所用,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尽其所能。
二、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角色冲突的对策研究
(1)加强心理咨询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作为辅导员,在知识层面上必须通过心理健康学、社会道德学以及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的摄取,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便掌握相对专业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一是通过对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通过对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问题的研究,分析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异常的特点和心理卫生等问题;三是通过对心理测量学和心理咨询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
(2)认清工作类别,转换工作模式。要准确把握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区别和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教育和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在思想政治品德的提高、塑造和改变。心理咨询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增强抗拒诱惑、承受挫折、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使之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其重在心理的调试、矫正和发展。辅导员要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区分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既要防止将思想问题心理化,又要防止将心理问题思想化。由于辅导员所处的教育与管理的双重角色,不少学生都是带着一定的期望前来找辅导员交流与咨询。他们期盼着辅导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部分学生咨询的问题是自己难以适应周围的外界环境,如患有轻微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以上问题主要在于个人的障碍性心理问题,可以施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法;还有部分学生咨询的问题很明确,如家庭经济困难问题、就业问题、社会问题、学校食堂的伙食问题等,这些都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来解决。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时,要从以教导、劝说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以倾听、思考为主的咨询模式,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
(3)开展好心理咨询辅导。做好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档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就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心理档案;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特质信息,及早发现易发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做到心理问题尽早发现、及时预防。
搞好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在正确认识和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也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讲座和展览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们主动探讨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接纳自我,辩证的认识自我以及不断的完善自我。
(4)参与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已然成为影响大学胡僧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处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首要环节,是参与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重要力量。
辅导员是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方面,辅导员要组织开展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没搞好心理咨询事宜,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特别关注重点人群,比如因性格内向孤僻、人际关系失调、考研就业压力大、情感受挫、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出现的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辅导员如果能够主动走进、关注、鼓励、帮助这些学生群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理危机出现的概率。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有其他非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首先,辅导员具有对学生情况了解全面的优势,他们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和人际关系状况等都比较清楚,熟悉学生生活、思想、心理、行为等特点。其次,他们有丰富的做思想工作的经验,善于观察人、理解人。再次,辅导员的年龄、知识背景和经历都与学生比较接近,有利于缩短咨询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所以,通过一定的系统培训,辅导员就能对于学生面临的一般性心理问题或发展性心理问题有选择地给予部分或全部地解决。
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角色、所学专业等原因,在兼职心理咨询时往往出现一些需改善的问题。辅导员在工作中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他们的工作取向是以社会利益为取向。工作时所采取的方式大部分为命令和说教。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内容的限定,辅导员往往从品行和思想意识的角度评判一个人的行为和行为的根源。以上这些情况与心理咨询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如果将这些工作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入心理咨询工作中,将对心理咨询的过程造成损害,使咨询效果大打折扣。辅导员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和调整,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完成心理咨询工作。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笔者归纳出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六个方面及从事咨询工作时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辅导员在咨询中应与学生在身份地位上保持平等
平等,指咨询双方除了咨询中的咨询师和求助者这层关系外不存在其他的任何关系,尤其是高低尊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咨询双方是两个实实在在的平等的人。咨询师的唯一目标是凭着他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人格,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困惑,恢复心理平衡,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所以辅导员在兼职心理咨询时,从走进咨询室那一刻起,就要有意识地转变角色,放弃平时工作中“高高在上”的学生管理者角色,以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来访者,才能真正地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效解决问题。否则来访者就会感受到压力,不能自由表达,咨询也就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2.辅导员在咨询中应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
以当事人的利益为中心是心理咨询的一项基本要求。它与思政教育中以社会利益为导向是不同的。心理咨询作为一项助人工作,其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减少或消除来访者的发展障碍,充分挖掘来访者的潜能。所以其必然要以来访者个人的利益为导向。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时尤其要牢记这一点。不能对学生的行为妄加指责和批评,而要多理解和关心学生。当发现学生的行为逾越了校纪校规或道德要求时,辅导员不能本能地马上通报学校或家长,对学生进行惩戒,而应为学生考虑,采取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处理措施。因为辅导员此时是一名心理咨询人员而非学校的管理者。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一定要掌握好哪些事情要为来访者保密,哪些事情是要与相关部门联系的。辅导员在咨询中坚持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向咨询员吐露自己心理问题的细节内容,咨询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辅导员在咨询中应注意多倾听
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咨询技能。与普通的日常交流不同,心理咨询的倾听需要很强的技巧性。长期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在心理咨询中往往不注意倾听。有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把话说完,辅导员就自认为完全知道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了,马上就开始为学生“指点迷津”。这种“我说你听”的交流习惯在辅导员的咨询中常常出现,影响了咨询的效果。其实,倾听不光是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去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要传达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所以,辅导员在咨询中要将自己“放下来”,多用心倾听学生。在被倾听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来自老师的理解和关心,往往使他们倍感宽慰,有利于心理问题的消融和解决。同时学生对于自身的问题会认识得更加明确和清晰;有时他们自己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4.辅导员在咨询中应区别心理帮助与物质帮助
心理咨询是通过谈话的方式,为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咨询师不会直接进入来访者的生活。他们的工作重心是改善来访者的心理环境,使来访者发挥潜能、活出自我。使心理帮助与物质帮助相区别,使咨询双方不受其他角色冲突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心理咨询取得效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在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方面很有经验,如为毕业学生推荐工作,为生病学生筹集医药费等。有些辅导员在咨询中常依赖这些经验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以期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物质帮助可以为学生缓解一时压力,但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以后可能还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时,这种物质帮助形式也违背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原则。所以辅导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建议的方式代替实际的帮助或者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5.辅导员在咨询中不能以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来讲,学生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品德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两者相互交叉,品德问题中夹杂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等于品德问题,但心理问题如果不注意疏导,很有可能会转变为品德问题,品德问题也会转变为心理问题。谈论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目的在于分清学生问题的性质,指导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以批评教育的方式纠正其行为。这种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方式,在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深度以及交流态度上都与心理咨询方法迥异。所以辅导员进入心理咨询状态时要努力克服将心理问题品德化或思想意识化的倾向。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方法、态度和原则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成长。
6.辅导员在咨询中应正确对待价值干预的问题
价值是人对于各种事物是非好坏的判断。价值观是人们信念系统的核心,在心理健康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心理咨询要求咨询员“价值中立”,既咨询员不对来访者的言行做出任何价值判断,而是持无条件的接受态度,咨询员充分尊重、理解来访者的价值观和各种权利,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善恶是非标准或个人意愿施加于他人。辅导员在心理咨询中由于以往工作角色和咨询经验的限制,容易出现价值评判和价值说教这两类问题。价值评判指的是辅导员依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判断。常对学生某类行为和特质表现出赞同、欣赏或排斥、厌恶等反应,而缺少接纳、理解与尊重。这些态度往往会对来访者和咨询关系造成损害。价值说教指的是辅导员不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感受,极力向学生推销、灌输他所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其实,在心理咨询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咨询中的咨询员是一个“陪伴者”“促进者”。虽然他绝不否定来访者或是为来访者做出决定,只是陪伴来访者去面对人生,通过接纳与聆听真诚地去了解来访者的主观世界,鼓励和促进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对自己作探讨,在渐增的自我觉察的基础上为自己找到更合适的行为,但他也会提供一套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健康心理的模式给来访者参考。同时咨询员也非常清楚自己所拥有的价值体系,在咨询过程中他会清楚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用一些公众观点来掩饰自己或欺骗他人。总之,在咨询过程中应避免任何价值评判和价值说教,而是应充分地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并真诚地与来访者共同探讨,使来访者更自由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二、对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几点建议
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六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订立职业发展目标,不断精益求精
心理咨询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咨询师拥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咨询技巧。所以兼职心理咨询的辅导员需要确立长远发展规划,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不断鞭策自己进步,争取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率的帮助。随着咨询经验的不断丰富,辅导员就可以尝试接待一些患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在实践中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大的职业成就。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学知识是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关键。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至少应具备以下几门课程的知识: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等。除了这些基础课程外,辅导员还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一些心理治疗各流派的专业书籍,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和认知疗法等。通过深入阅读这些专业书籍,辅导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将会更为成功。
3.参加心理培训,多与专业心理咨询员交流
个人的成长对于心理咨询人员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多参加各种心理培训,如团体心理训练、心理剧治疗等。通过定期参加培训,辅导员不仅能获得个人成长、学习新的心理咨询技能,而且能交到很多专业心理咨询朋友。从而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些将为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提供更大的保证。
4.在咨询中不能接待自己所管理的学生
辅导员和自己所带的学生平时接触很多,这种双重关系对于咨询双方都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以上四点都是对辅导员兼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应参考的建议,辅导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张传新.政治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
盗传必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案例材料
小明上小学二年级,是一个捣蛋鬼。上课时坐立不安,小动作不停,不是东张西望,就是摆弄铅笔和橡皮,或者找同学讲悄悄话,下课总是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他说自己老是分不清楚b、d,觉得语文、数学、英语太难了不喜欢上,而在美术、自然常识等课程上表现却特别积极,常常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就站起来脱口而出。回到家,小明也是一个麻烦人物,做事有头没尾,没有兴趣爱好;他喝水时也没看看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拿起来就喝,结果被烫了,就发脾气、大哭大闹,妈妈怎么哄也没办法。
在家访中,你了解到小明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小明的问题,采取了以下辅导对策:
对小明严厉要求,对其多动、冲动等行为即时制止,同时制定了学习、生活的多项细则,要求小明遵守。
为了改善其活动过多,注意困难等问题,给小明报名参加了书法和围棋班。
订立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小明休息、学习和玩耍时间的规律。
对小明表现的良好行为,即时给予物质奖励。
限制小明糖的摄入量。
每天提供给小明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苹果、西红柿等。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单选题】通过描述,小明存在的主要发展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自控问题
B.
多动症
C.
攻击性行为
D.
课堂捣蛋行为
题目2
2.【多选题】家长的辅导对策中,正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小明严厉要求,对其多动、冲动等行为即时制止,同时制定了学习、生活的多项细则,要求小明遵守。
B.
为了改善其活动过多,注意困难等问题,给小明报名参加了书法和围棋班。
C.
订立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小明休息、学习和玩耍时间的规律。
D.
对小明表现的良好行为,即时给予物质奖励。
E.
限制小明糖的摄入量
F.
每天提供给小明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苹果、西红柿等。
题目3
3.【多选题】家长的辅导对策中,不妥当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小明严厉要求,对其多动、冲动等行为即时制止,同时制定了学习、生活的多项细则,要求小明遵守。
B.
为了改善其活动过多,注意困难等问题,给小明报名参加了书法和围棋班。
C.
订立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小明休息、学习和玩耍时间的规律。
D.
对小明表现的良好行为,即时给予物质奖励。
E.
限制小明糖的摄入量。
F.
每天提供给小明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苹果、西红柿等。
题目4
4.【多选题】为了改善活动过多,对过多的精力给予引导,可以建议家长为小明提供的活动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乐器类
B.
体力劳动
C.
打球、登山等运动
D.
瑜伽
题目5
5.【多选题】从案例中看了,除了多动症的问题,小明还伴随的发展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课堂捣蛋行为
B.
学习困难
C.
易冲动急躁
盗传必究
案例分析
案例三
一、案例材料
倩倩五岁,活泼聪明,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伙伴都喜欢她。倩倩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工作也很忙,因此平时对倩倩的照顾较少,倩倩多数时候由大学退休后的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对她相对溺爱。最近妈妈发现,回到家的倩倩裤兜里总是装着幼儿园的物品,有时是一个小玩具,有时是珠子或者橡皮。老师甚至发现倩倩把幼儿园里的贴纸藏在鞋里带回家。老师很奇怪,平时乖巧,招人喜欢,并且生活无忧的倩倩,怎么会这样?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单选题】通过描述,倩倩存在的发展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偷窃
B.
欺骗
C.
偷拿
D.
品行问题
题目2
2.【多选题】倩倩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倩倩可能还不太懂得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
B.
倩倩在幼儿园或家中某次无意拿取别人的东西,没有被发现,致使形成了习惯。
C.
倩倩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吸引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D.
家庭的不良影响
题目3
3.【多选题】针对倩倩的行为,老师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不予理睬,让其自然消退
B.
检查一下教室里可能会导致这种行为的环境布置
C.
倩倩出现把玩具归回原位等良好行为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D.
每天放学前对倩倩进行搜包
题目4
4.【多选题】针对倩倩的行为,家长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不予理睬,让其自然消退
B.
暂时让倩倩不要去幼儿园
C.
关心倩倩,多给予倩倩陪伴的时间
D.
平时要教育儿童捡到东西要还给失主,用过的玩具要放回原处
题目5
5.【多选题】如果正巧发现倩倩出现了该行为问题,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个别处理该行为,引导倩倩主动承认错误
B.
让倩倩在大家面前承认错误
C.
立刻进行严厉惩罚
D.
答应倩倩帮她保密
案例四
一、案例材料
童童长得身强力壮,虽然只有4岁,但个头超过了同龄人。他力气大,爱打架,邻里及幼儿园的孩子都打不过他。他爱挑起事端,小朋友们都躲着他。老师家长反复批评他,他口头答应不再打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一会儿憋不住劲,又去打人。每天妈妈去幼儿园接他,都有小朋友告状,说他又打了谁,或是毁坏了谁的东西。听到这些告状,童童爸爸总是在家揍他一顿。但是后来发现,打也没有用了,童童在小朋友面前越来越霸道。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单选题】通过描述,童童主要的发展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自控问题
B.
攻击性行为
C.
社会交往能力不良
D.
多动症
题目2
2.【多选题】童童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年龄小,还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不能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B.
童童在攻击被人的经验中,体会到了成功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以后就更可能采取同样的手段。
C.
教养方式。父母经常用强制或打骂方式教育他。
D.
童童对外界刺激作出了歪曲的解释,并建立了错误的信念,同时也缺乏正确的交往技能,不知用何种方法解决矛盾和愤怒。
题目3
3.【多选题】针对童童的行为,老师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童童友好的行为立即给予表扬。
B.
对童童的错误行为立即进行惩罚或隔离。
C.
对班级日常环境进行适当控制,提供多种多样的玩具。
D.
进行社交技能的训练
题目4
4.【多选题】针对童童的行为,父母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适当体罚
B.
以身作则,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
C.
教会儿童发泄自己不满的合理方法
D.
让童童少接触其他小朋友,减少冲突
题目5
5.【多选题】针对童童的行为问题,可以用到的行为矫正的方法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代币制
B.
模仿法
C.
系统脱敏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案例五
一、案例材料
小强14岁了,上初中二年级,初一时学习还可以,只是感觉到有些吃力,初一下学期开始,经常在课堂上出怪声,接老师的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父母认为他是“多动症”,到医院检查后,服药4个月,没有效果后停药。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现在是全年级的最后一名。小强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有好几处生意,平时很少回家,但只要一回家,就给小强带来大量吃的、穿的、玩的,小强物质上的要求,父亲从来是毫不含糊地予以满足,而对于小强的学习和其他问题,父亲基本不过问。小学毕业时,父亲回家听说小强成绩不好,一怒之下,把小强痛打一顿,打过后,父亲又生悔意,给小强很多零花钱作为补偿。
小强的母亲是家庭妇女,每天开车接送小强上下学,由于小强是二胎(有一个姐姐),家里一直希望把唯一的儿子培养出来,将来经营家族的大产业。母亲几乎把全部精力和爱心都倾注到小强身上,上初中更是托关系进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但没想到,小强这么不争气,学习实在吃力,而且屡屡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多次请家长。母亲觉得很没面子,回来就训斥小强,母子二人竟由争吵到动手厮打起来,他们母子已经有三个多月互不说话了。
小强自己也想把学习搞上去,无奈自己的基础太差,怎么学也赶不上别的同学,这个学校又是全市重点,学生间的竞争很激烈,对学习差、纪律松散的学生,同学包括老师都排斥,老师找小强谈话时就曾建议小强转学。有的同学背后说小强是“弱智”,还有的同学到老师处告状,认为小强上课影响了他们学习。小强自己也认为,管住自己并且把学习搞好“比登天还难”。比如上课时,小强总想认真听讲,但不知怎的,就开始说话做小动作,控制不住自己。每天回家都下决心,刻苦学习提高成绩,但就是上课听不懂,作业总出错,现在是同学不愿和小强玩,母亲和小强不说话,小强自己懊恼生气,也不写作业,混一天算一天。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多选题】通过材料描述,小强存在的发展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学习困难
B.
自我评价低
C.
厌学
D.
品行问题
题目2
2.【多选题】通过材料分析,小强父母的主要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期望过低
B.
期望过高
C.
缺少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D.
放任不管
题目3
3.【多选题】通过材料分析,小强老师的主要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期望过高
B.
惩罚过度,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C.
缺乏和小强及父母的深层次沟通
D.
没有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
题目4
4.【多选题】针对小强的问题,小强的父母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加强与小强的沟通,倾听小强内心的声音
B.
正视小强学习能力,调整对小强的期望
C.
捕捉小强的进步,经常给予表扬和强化
D.
引导小强多学习身边亲戚与邻居的同龄孩子
题目5
5.【多选题】针对小强的问题,小强的老师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强调学习的竞争性,促进其学习动力的提升
B.
转变小强的社会角色,如让小强担任一定的班级管理职务
C.
提供小强体会成功的机会,激发成就动机
D.
订立合同契约,约束小强课堂的违纪行为
E.
把原来基础差,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小强的榜样
摘要:高校图书馆关于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研究日渐增多,而公共图书馆也具有教育功能,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履行教育职能上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就公共图书馆开展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可行性、优势以及如何开展此项服务进行探讨,力求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面,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满意的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33-03
1开展心理辅导服务的必要性
1.1公共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
笔者通过万方搜索关键字“图书馆心理咨询”,2003~2013年共有94篇相关论文,关于高校图书馆心理咨询方面的探讨占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相关论文屈指可数。笔者也通过搜索各大省市公共图书馆网站,试图找到公共图书馆开展心理辅导服务的范例,但大多数图书馆网站设立的都是参考咨询服务,仅有几个图书馆开设了网上心理辅导实时QQ对话。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员,笔者认为虽然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和任务有所不同,但公共图书馆也具有教育职能,也有积极正确引导人们保持健康心理的任务。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很有必要,是对社会和公众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图书馆不仅担负传播文化知识的使命,而且应该对读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2心理问题日渐增多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有2亿~3亿。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有焦虑、紧张、敏感、悲观、自卑、懦弱、孤独、抑郁、冲动、厌学、适应困难等。心理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影响。公共图书馆应该设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将心理问题变大为小,化小为无。
2公共图书馆具备的优势条件
2.1开放时间
公共图书馆基本上是全年开放,读者在开放时间都可以前往,时间限制较少,从这方面来讲有利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2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公共图书馆宽敞、明亮、安静,形成了良好的硬环境。特有的文化氛围则是良好的软环境。读者来到图书馆,就会感到比较放松、自由,这就为心理辅导服务的进行提供较好的环境保证[1]。
2.3丰富的馆藏资源
知识丰富阅历,知识带来快乐,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期刊、报纸等蕴含了海量的知识和文化,读者可以根据需要查找文献信息。图书馆员可以帮助读者答疑解惑,解除心理症结。
2.4易被读者接受
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是具有针对性的。由于中国的心理学比起国外起步晚、发展慢,加上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室是排斥的。而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它能被大家所接收和喜欢。图书馆的开放性环境,正好为读者心理辅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5馆员因素
图书馆员中有具备专业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的专业人员。图书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与读者长时间接触,不断积累经验、技巧,同时学习了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因此,图书馆员在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工作中具备自身的优势,易于被读者接受。
3心理咨询与图书馆心理辅导
3.1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协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克服成长障碍,发展个人潜能。简而言之,他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2]。心理咨询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学习、就业、婚姻情感、人际交往、亲子关系、压力、成长问题等,心理咨询大多数是收费服务。心理咨询分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和矫治性心理问题两种,矫治性心理问题应该积极推荐至专业心理咨询医疗机构。
3.2图书馆心理辅导服务
图书馆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而仅有一些困惑的读者。这种心理辅导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馆员应从这个方面出发,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与心理咨询相比,图书馆心理辅导更温和、更具亲切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质是公共图书馆对读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细化。图书馆心理辅导服务是公益性的免费服务。
4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心理辅导
4.1选择心理辅导馆员
选择专职心理辅导馆员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图书馆心理辅导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仍然要求辅导人员拥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心理咨询和辅导技能。心理辅导馆员要有成熟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要有责任心和事业感,还要非常熟悉图书馆业务。除此之外,心理辅导馆员还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和丰富的阅历,广泛涉猎各学科、各门类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能从不同角度来解决读者的心里困惑[3]。
陆春红1,李英1,李迎春2:公共图书馆开展心理辅导服务的思考陆春红1,李英1,李迎春2:公共图书馆开展心理辅导服务的思考4.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书库
4.2.1阅览室利用阅读疗法为读者提供心理辅导服务。阅览室可购置心理学专业书籍以及供读者认识和解决自身心理困惑的心理自助类书籍。内容可以包括:学习、就业、婚姻情感、人际交往、亲子关系、压力、成长问题、适应能力、生涯规划以及各类心理学方面的期刊、杂志等。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丰富阅览室资源。还可以编制关于环境适应、学习方法、人际沟通、情绪情感、求职就业等的专题书目,使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他们通过独立阅读,可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4.2.2设立心理辅导室。读者如果需要专业辅导人员提供帮助,可以进入内部的心理辅导室进行交谈。辅导室要保持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可悬挂名人肖像,张贴哲理名言,给来访读者积极心理暗示。还可以用花木盆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幽雅的环境[4]。辅导人员应该是专业的心理辅导馆员,他们应尊重来访者、认真倾听、遵循保密原则,并能运用心理辅导的技巧帮助来访者排除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
4.3进行网上心理辅导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查询所需信息知识或解决某类问题,因此,利用互联网络对读者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5]。同时,由于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匿名、方便等特点,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心理辅导、指导教育等工作或利用网站普及各种心理知识,进行各种宣传和在线互动。
4.4举办讲座
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周末开展各类报告、讲座,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文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这类活动举办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观念,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公共图书馆应结合读者的实际需要开展讲座,利用这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4.5开展活动
公共图书馆每逢“读书月”“世界读书日”“服务宣传周”等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类活动的开展能使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读者可以利用活动的机会发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4.6展览宣传
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宣传的作用,把心理辅导相关知识及其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咨询电话等有关内容展示在显眼的位置。让心理辅导润物细无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进入人们的心里。逐渐让读者接受“心理辅导是生活中常见的事”,这样才有利于图书馆心理辅导发挥作用。更要定期展板宣传和更换心理健康知识和防御知识等。引起大家对心理问题的关心,学会自我心理保健[6]。
4.7采取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模式
心理咨询机构是由具有国家颁发资质证书的心理咨询师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为社会、单位、个人提供公益和有偿咨询服务的企业[7]。
图书馆应该寻求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获得专家指导和机构技术支持。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馆员可以向专业咨询机构求助并获得指导。在遇到需要心理矫正的读者时,可以在征得读者同意的情况下转到专业机构。
4.8争取领导对心理辅导工作的支持
图书馆领导对心理辅导工作的态度非常重要,他们是否支持,决定着此项工作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因此,领导一定要了解心理辅导的重要性,认真部署心理辅导服务工作,这样才能有力促进并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
5结语
虽然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工作的初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图书馆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促进此项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并接受心理辅导服务,并在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教育和广泛宣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长虹.心理咨询――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职能的拓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177-178.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张焰.浅论在学校图书馆构建心理咨询平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1):156-157.
[4]徐志红.南宁市少儿图书馆与广西庭艺外国语培训学校联合打造少儿心理咨询中心的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0):140-143.
[5]马红.高校图书馆读者心理辅导之实践与思考[J].知识经济,2013(2):47-48.
[6]卢涛.图书馆少儿读者心理咨询服务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4):66-67.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社团
一、朋辈心理辅导概述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因此,有时它又被称为“准专业心理咨询”。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是90后,他们思维开阔,普遍是独生子女,社会阅历浅,在大学这个大环境中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以及一些心理调适、学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等问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担负着这些严峻而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随着高考的扩招,学生人数急剧上升,高校心理方面的专业老师短缺,拓展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途径迫在眉睫。而朋辈心理咨询的最大优势就是,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的友谊与信赖关系,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因此在高校中研究朋辈心理辅导的实现途径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朋辈心理辅导实现的途径
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应先着手培训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再有针对性地选拔合适的学生担任心理辅导员最后通过心理社团等集体活动达到心理互助。具体如下:
1.宣传培训
心理咨询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咨询者运用心理学原理帮助来访者达到,改变来访者行为的一种人际关系。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首先需要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学生只有认识到心理咨询的好处才会有意识地认识和了解他对自己的帮助,这样才容易在学生中选拔合适的、并且感染力和自控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担任学生心理辅导委员。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知识的辅导,参与一定的案例分析,并且通过考核任命其为心理辅导委员。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
可以举办心理社团,在同学中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定期收集学生们的心理困方面的问题,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举办讲座;播放心理电影,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和心理沙龙活动。也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委员们共同分享辅导的心理体验和收获,同龄人之间的这种辅导交流可以让大家放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同学们彼此之间相互心理安慰、彼此鼓励和支持。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的人有各种需要,其中在大学阶段爱和归属的需要最重要,朋辈心理辅导能更好的满足学生被尊重的渴望,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建立友谊,找到了合适的倾诉对象等等。因此,关注朋辈心理辅导将是高校心理辅导未来发展的另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28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
朋辈心理辅导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的学校尤其是高校,出现了针对学生的咨询与辅导服务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问题,有识之士尝试对特定的学生加以训练,请其协助辅导校内同辈学生。
朋辈心理互助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从而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向积极方向发展。这里的“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其中“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分析
1.发现问题及时 能防患于未然
每一个将要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可能有一些具体的异常表现,作为个别情况,专业的学校辅导机构或老师是很难发现这些问题的。但朋辈心理辅导员却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如果某位同学有异常时,他们身边的朋辈心理辅导同学往往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或者求助相关的辅导教师。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一方面可以进行紧急干预,同时可及时报告学校,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朋辈心理辅导能很大程度上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各种心理问题引起的意外事件的发生。
2.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朋辈心理辅导是同辈之间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因为同辈人之间有着共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他们容易互相理解,便于沟通交流,这是其它的心理辅导模式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传统的心理辅导往往使学生感到一种做弱者的压力,再加上由于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些偏见,部分学生不愿意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求助,不愿接受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朋辈之间自然性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所以来自朋友的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对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意义重大。
3.能促进助入自助目标的实现 带动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助人自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助人自助”一方面是帮助别人学会自我帮助,另一方面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助人者首先要具备助人的条件才能助人自助。朋辈辅导员一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他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使自己不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从事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使大学生们感受了多种心理问题的冲突与解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了不同的心态,收获了成功的体验,体现了自身价值,这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展望
朋辈心理辅导尽管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人员选拔上有一定困难、培养过程漫长、艰难,朋辈辅导员解决问题的程度不深,容易造成过失等。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其仍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其它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有待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
1.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需得到充分的重视
由于朋辈辅导的非专业性,在强调心理咨询辅导专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朋辈心理辅导并未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有很多人对其科学性、有效性的存在质疑。但面对学生人数增多,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人员配备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现有条件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需求。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一种重要补充,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关键还需要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新认识与改进,对朋辈心理辅导这种新兴模式给予更多重视。
2.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使其素质不断提高
朋辈心理辅导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对话与帮助。正因为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这种共同的心路历程容易在他们之间产生共鸣,在适当的引导下,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正是由于这些朋辈辅导员都是同龄人,本身人生阅历有限,所以对助人者的选拔、培养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或课程,举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担任学生社团的顾问等方式物色和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尤其要重视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不嘲笑求助者的隐私、不断完善助人者的个性特征。
3.专业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辅导两种形式的联系配合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