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34: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的消耗随之增加。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当我们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或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全面考虑土地资源的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把潜在的土地资源生产力合理地组合在最佳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十分广泛,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各不相同,有必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下面将就土地资源的区位条件这个主要特性做重点分析。
1.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不仅指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多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应在空间位置上的客观反映。
1.1.自然区位
土地的自然区位主要是指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包括土地位置上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的组合特征,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自然区位直接影响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的形成,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2.经济区位
土地的经济区位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主要指不同区域土地在经营、社交、工作、娱乐等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3.交通区位
土地的交通区位是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及设施的相互关系。经济区位产生的影响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效益受到交通区位的制约,此外,它的优劣还影响到土地聚集效益、市场演变、结节点产生及扩大等。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核心生产要素发生变化,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
自然区位、经济区位与交通区位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地域空间,从而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和空间布局。
2.区位论与土地分区利用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屠能的农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及配置问题。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工业企业的选址问题,亦即一定区域土地上的工业企业布点问题。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更是着眼于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研究一定区域下城市的分布及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寥什的市场区位论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从市场区位的概念入手,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个起点。近年来,区位论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解决生产布局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国外区位理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学习区位论的技术要求、技术程序以及整套的科学工作方法,力求减少失误,因为生产布局工作的失误,会造成巨大浪费。
土地区位利用理论是从区域整体出发,考虑区域内动态利用问题,以确定城市体系及各部门、行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关系,是融合全部社会经济细胞的综合理论。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土地区位利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土地资源区位利用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现。
3.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人们的的生产活动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不断加深。这一变化使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利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过程。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分化过程。城市各业用地区位过程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为满足方便人们生活的要求,商业用地多聚集于市中心、繁华街道两侧、交通路口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周围。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初是推进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商业繁荣。
(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工业是城市进步的直接动力。就世界范围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现实来看,工业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工业用地具有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和自动集结成团倾向的区位特点。
4.土地资源的区位效益
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土地位置级差地租是指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区位效益理论在支配着城市中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由于集聚效益的影响,人口和工业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区集聚。但是,有目的地利用区位效益理论可以改变这种趋势。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还可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总结
土地区位的差异与各项用地特定的区位要求是土地资源的自然空间结构和人类社会经济利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知道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稀缺的,区位效益高的土地的面积就更有限,因此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是我国所有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自觉利用区位理论,确定各种区位土地的最佳利用途径及方式,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总体经济效益。(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冯长春,巴特尔.城市土地资源经济的理论与应用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4,01:163-167.
[2]金相郁. 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J]. 经济地理,2004,03:294-298+317.
[3]杨勇,郎永建. 开放条件下内陆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区位差异[J]. 中国土地科学,2011,10:19-26.
[4]赵小汎. 区位熵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新运用[J]. 经济地理,2013,02:162-167.
例1 图中A所在区域如今已成为“陕西苹果”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图,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回答(1)、(2)题。
(1)过去A区域常年种粮常年薄收,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不足 ②光照太强蒸发旺盛 ③水源缺乏 ④风沙严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下列表述不属于“陕西苹果”绿色果品产区主要区位的是( )
A. 夏季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
B.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
C. 远离工业区,环境无污染
D. 地广人稀,土地辽阔
解析 第(1)题,A是渭北黄土高原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500毫米,虽然光照、热量比较充足,但降水不足和水源缺乏,不适宜粮食的种植。第(2)题,抓住题干“绿色果品”品质,判断环境无污染;夏季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积累;黄土层深厚富含矿物质养分;地广人稀,土地辽阔是大范围种植且商品率高的条件。
答案 (1)C (2)D
点拨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基本思路:
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去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对农业区位选择作进一步的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及其发展变化去分析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大城市的“菜篮子”工程的主导因素是城市的发展和分布。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2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是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但利用大棚技术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完成(1)、(2)题。
(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A. 光照条件 B. 热量条件
C. 水分条件 D. 土壤条件
(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原因是( )
A. 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 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 土壤的湿度不够,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 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解析 第(1)题,通过温室大棚,可以改善热量条件,满足瓜果蔬菜对热量的需求。第(2)题,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偏低,在地上生长温度不够。
答案 (1)B (2)D
点拨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土壤][地形][玻璃温室][光、热、湿度][人工培育土壤][沿等高线修筑梯田][自然环境][科技发展][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扩大种植范围,影响生长时间、季节][市场影响的地域范围扩展][交通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市场变化][生产经营规模和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三、开放性问题的综合分析
例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尔在维吾尔语里是“绿色岛屿”的意思。阿拉尔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195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奉命进驻阿拉尔屯垦戍边。他们借助那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阿拉尔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细绒棉和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长绒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5%。且具有前卫魅力的彩色棉、生态棉相继在此落户。
材料二
(1)简述阿拉尔地区棉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2)阿拉尔地区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你认为是否合理?试简述理由。
解析 第(1)问,从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方面全面分析。自然区位主要抓住光照、水源、土壤条件;社会经济区位主要抓住政策、市场、技术等。第(2)问,是开放性设问,首先要有明确的表达,合理的理由,从该地区优势条件(耕地资源、劳动力等)简答;不合理的理由从该地区劣势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有限、大量灌溉带来环境问题)简答。
答案 (1)该地光照充足;位于多条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处山麓冲积扇地区,土壤肥沃;政策支持;农业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的拓展。
(2)答案一:合理。 理由:耕地资源较为充足;接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二:不合理 。理由: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水源枯竭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点拨 开放性试题解答对策:
(1)注意审题和信息解读。审题,一要细审题干,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等。二要细审设问,包括问题的角度、限制性条件、关键词语(如,问“是否合理?”、“提出你的看法”) 等。
(2)注意信息获取及解读。在提取信息全,解读信息准的基础上,运用信息要活,要能够进行知识迁移、思路拓展,辩证分析问题。
(3)讲究语言表达技巧。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想怎样答就怎样答,而是在开放的同时还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表达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二是要先“亮”观点,再述理由;观点要清,叙述要明,做到“自圆其说”。例如,回答某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首先要明确表示出“合理”或“不合理”,再说明理由,不能含糊其辞。三是对于类似“提出你的看法”这种设问的开放性试题,要尽可能多地把你所想到的答出来。
1.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25°][130°][50°][45°] [110°][115°][25°][20°] [105°][110°][35°][25°] [85°][90°][50°][45°] [A B C D]
(1)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区要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 B地区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农业
C. C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D. D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2)图中四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其主要限制性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①A―热量条件 ②B―土壤条件
③C―光照条件 ④D―水源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115°E][125°E][45°N][30°N][A][B][C][D][平原][平原][铁路][铁路][甲 乙]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y and regional logistic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unity,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ole of promoting of modern logistics can brought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system, to make an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paper, it takes the example of Huaihai economic zone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gional logistics demand and GDP and regional freight.
关键词: 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物流需求
Key words: regional logistics;regional economy;logistics demand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91-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数据显示,2007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 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正因为物流业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我国各地区都在大力促进现代化物流园区的建设。但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物流园区重复建设严重,又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造成运营成本过高,因此,各地区如何依托资源、区位优势从事物流园区的合理建设,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合理推动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物流的发展条件分析
1.1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促进分析
现代物流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国家的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这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比较厚实的物资条件,同时对物流的需求也就越高[1]。
1.2 淮海经济圈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分析
1.2.1 淮海经济圈地理位置条件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四省十四个地、市组成,十五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四省的二十个地级市。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亳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中心城市为徐州。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公里,2000年总人口1.19亿人,约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9.3%。
1.2.2 淮海经济圈经济基础条件分析2002年,淮海经济区实现GDP72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人均GDP6060元。绝对额、增幅和人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鲁南、苏北、豫东、皖北。实现GDP最大的市是徐州市794.9亿元;淮北和莱芜实现GDP最小,分别为117.9、141.9,这与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有关。当年增速最快的济宁达到14.0%,最缓的市只有4.1%,快慢相差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本地区发展不够均衡。人均GDP最高的莱芜达到11467元,其他市都没有超过万元,最低的市仅有2342元。
1.2.3 淮海经济圈交通区位条件分析淮海经济区处于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该区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并面向大海背靠华中经济区,由于主要依靠四省二十个地市行政推动合作,缺乏市场的依存度,活力不够,整体经济比其他沿海区域经济落后,成为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软肋。淮海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令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两大区域中间出现落差。淮海经济区交通便利,区内京沪、京九、陇海、新石二纵二横铁路干线形成“井”形框架,京福、京沪、连霍、日东高速公路及国道干线构成密集运输网络。连云港、日照港天然深水良港,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南北,航空线路基本覆盖经济区,便捷的交通使本区具有货畅其流、人便其游的优势条件。
2淮海经济圈物流需求预测
物流需求预测是根据淮海经济圈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物流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总结国内外关于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以及考虑具体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
本文的思路是:第一步对淮海经济圈未来的GDP进行预测;第二步根据GDP与货运量的线性关系对货运量进行预测。通过货运量来初步反映淮海经济圈的物流量情况。
2.1 淮海经济圈 2008~2010 年GDP预测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是稳定的,长期看其发展变化也符合一定规律[2]。因此,对物流需求的预测,首先就必须分析和预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以衡量。
根据淮海经济圈2003~2007年每年GDP的总量,如表1所示。
根据直线方程:YC=a+bt 对2008年至2010年GDP(亿)总量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直线趋势方程计算表,见表2。
结果算得:a=13178.696 b=2191.316,将a,b代入方程得:
YC=13178.696 +2191.316t
从而算出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2.2 淮海经济圈2008~2010年货运量预测本文主要采用货运量对淮海经济圈未来几年物流需求进行预测。货运量虽然不能全面反映物流综合需求量,但是在特定区域内,一定时期的货运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综合需求量。因为在整体物流中,运输是贯穿始终的活动,货运量决定了其他物流活动的作业量,其变化也反映了物流综合需求量的变化。
2.2.1 预测方法的确定由于货运量与GDP之间存在着统计关系,并呈线性相关关系,因此选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淮海经济圈货运量预测。
2.2.2预测结果利用回归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将武汉市[3]2008年至2010年预测GDP总量代入回归方程,得到淮海经济圈2008至2010年货运预测量,如表4所示。
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系数的模型:yi=a+bXi+ei
得出GDP与货运量回归方程计算表,如表5所示。
根据表格:求出a、b的值,可得到货运量关于GDP的回归方程为:
y=24448.443+6.867x
相关系数检验。
求得相关系数=0.99,
说明武汉市综合货运量与GDP高度线性相关,对货运量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3结论
货运量是一个总体规模性指标,是从总量上反映物流需求。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粗略,在分析物流需求及变动趋势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但对物流需求的宏观把握,制定宏观的物流发展战略还是颇具价值。
根据预测可以看出,淮海经济圈2008~2010年货运量将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货运量总量将从2007年的149377.7万吨增长到2010 年的190185.383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6.22%。
参考文献:
[1]童孟达.论区域现代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现代物流.2002,(9):11-12.
[2]汪波,杨天剑,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2005,(1):83-86.
在高考中,地理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的分析应用是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的重要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地理复习中区位条件应用与分析的策略与技巧。
一、 以高考试题为基础,感悟命题方向
研究高考试题是高考备考复习中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可以通过对真题的研究与分析,明确考试重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复习。
通过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可以看出,高考中区位条件的分析多通过某具体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作为实例,虽然实例不同,但考查方向基本为农业条件、工业布局、城市形态、交通线布局、产业转移、区域差异比较等。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强对以上几种区位类型的分析与研究,例如:农业的区位分析中自然要素起主导作用,而工业区位主导作用则是社会经济因素。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自然与社会经济要素都要作详细对比或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比较。
区位分析仍会是今年高考地理的主角,其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内容的实例分析会通过热点地区来呈现,如我国的成渝经济区、喀什经济特区、高速铁路建设、中东地区及波斯湾地区能源、交通、自然、经济等因素。但“万变不离其宗”,同学们只需把握住地理区位条件的基本组成,结合试卷提供的信息组织专业用语、准确评价就可以完成题目要求。
二、 分析考点,预测高考命题趋势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始终是高考复习的立足点。对于考试说明不涉及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大胆舍弃,不必浪费精力和时间,从而降低复习强度,提高效率。地理区位内容的复习方式应该通过梳理考点、整合知识来实现,通过找寻联系和区别,运用地理学区位的基本理论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以下是我根据高频考点归纳出的区位分析的主干实例:
1.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图2)
【例1】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中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规模较大,其成因是什么?
解析 主要是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收入的巨大差异这一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
2.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图3)
【例2】 试分析重庆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析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③农业发达,物产富饶;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教育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⑥国家政策优惠,有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等。
3. 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图4)
【例3】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农业区位特点是什么?
解析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表1)
4.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图5)
(2) 五种指向型工业类型(表2)
【例4】 举例说明典型工业生产厂家的主导工业区位因素。
解析 (1) 普通家具厂为市场指向型,而东北林区家具厂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2) 新疆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指向型;(3)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而东北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指向型;(4) 内蒙呼和浩特的伊利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向型,而北京、南京、上海的液态奶基地是为了接近市场。
5.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区位分析(表3)
【例5】 江苏省内的苏南地区产业向苏中和苏北地区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苏中苏北地区相对于苏南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有政策支持,所以称为吸引产业转移的迁入区。
6.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区位分析
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除了西气东输,还有北煤南运、晋煤外运、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我国资源和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这种供需矛盾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成因。而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区位分析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例6】 南水北调工程成因分析是什么?
解析 南水北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项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工程。其建设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具体分析如下(表4):
7. 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
针对生态问题,要分析其综合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1)自然原因: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降水、风力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要注意的是,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例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是什么?
解析 自然条件包括:由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为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土质由粉沙颗粒组成,疏松且有节理发育。人为原因包括:对植被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等;露天开矿的采矿方式等。
8. 流域开发的区位分析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在做流域的区位分析时,必须在对该河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人文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并预测综合开发对该河流域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例8】 试分析长江流域的区位条件。
解析 如下表所示(表5):
9. 能源矿产开发区域的区位分析
能源和矿产开发区域多为传统工业区,其区位分析应结合工业区位分析理论,突出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一般从交通、矿产、水源、市场等方面分析。
【例9】 试对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区位条件进行比较。
解析 如下表所示(表6):
10.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分析
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与当地的地理区位有着密切关系,这样的地区一般都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明显的区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应忽视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10】 试对中国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进行区位分析。
解析 如下表所示(表7):
三、 关注热点问题,提升解题能力
1 运输经济区域
1.1 定义
运输经济区域属于专项经济区域,其研究的对象是交通运输产業在地域范围上的分布特征。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是中观层面的交通运输规划的前提,也是行业实施管理的基础。目前,国内对于运输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极少,王建伟教授从经济区域的同质性、内聚性、比邻性、利益共同性和运输系统自身的基础性和依附性出发,给出运输经济区域的定义是:以交通地理空间上的比邻性为前提,以社会经济资源的同质性或内聚性为标准,具有相似的交通特征和运输联系的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域。此定义从运输经济区域的产业内在涵义出发,结合经济区域的共性,深刻的揭示了运输经济区域的含义。
1.2 研究现状
目前对运输经济区域划分的研究却极少,仅见的文献是张文尝等学者主编的《交通经济带》一书和管楚度教授编著的《交通区位论》一书中有阐述。张文尝研究员提出:“为了准确地对运输通道进行命名和分析,必须划分运输经济区”。他从交通地理的角度,依据各区相似的交通地理特征和经济联系,结合区际运输通道的布局现状与今后发展,将全国划分为五大运输经济区(即东北区、东部北方区、东部南方区、西北区和西南区)。管楚度教授根据交通区位线的类型,在全国区域内,根据自然条件和主要节点(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按照节点的层次等级,提出两种类型交通区位线的区划草案。
从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现状来看,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尚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如上述张文尝研究员的研究仅仅从主观定性的角度给出了运输经济区的划分,并没有给出划分的具体依据和方法,而且这种划分也显得过于粗糙;管楚度教授主要侧重于交通区位线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严格角度讲,不属于运输经济区划的研究范畴。因此有必要对运输经济区划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2 划分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工业化以及城市化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发展趋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满足区际、区域内以及都市圈等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规划与政策正成为交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建立区域交通发展规划与政策一般都依托于综合经济区域,如,西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建立在这些区域基础上的交通规划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这些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原则及方法不同,势必影响全国及相关区域的交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二是这些规划的制定是基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仅体现了运输的适应支撑功能,而忽略了运输的引导功能。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运输区域的划分等重要命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经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作用大大缓解,以高速公路为例,至2003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98万公里,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框架也初成规模。但是,当交通运输基本能担负起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功能后,其应更强调对国民经济的引导功能,交通运输业在长期的量上的建设后,面临一个质的突破,因此,交通运输通过长久的形态建设后,现在关键的在于其完成功能建设,即如何发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引导功能。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市圈化的经济发展趋势背景下,以区域的视角来进行交通运输的研究、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和大势所趋。
3 划分原由
要在现有的经济区域划分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基于以下考虑:
(1)从交通运输发展的技术经济特征看,空间上的运输要求和运输活动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特征及政策限制所共同形成。其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资源特性和运输对象的经济效益的空间范围所决定,而与行政区划上的省与省之间的界限并无多大关系,而目前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运作以行政区划的省为基本单元并无充分理由。
(2)从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的层次体系来看,缺乏管理上的层次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交通部、铁道部等进行全国性的交通运输规划,如交通部的公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水路的“两纵三横”共5条水运主通道规划,铁道部的“十五”及2010年铁路发展规划。再往下一层次就是各个省确定自己的省道建设。而交通运输的内在要求却如上所述,并不以行政区划上的省份做依托,其要求按照交通运输发展内在的要求进行比行政区划的省份更大或者更小 (这决定于区域运输特征)运输区域来进行规划管理,换言之,在国家层面和行政区划的省份层面间缺乏一个运输区域层面,因此,如此的规划、建设、管理难免会在定位上和目标管理上有所错位,影响效益的最大发挥和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从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的价值体系来看,由于运输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区域的不一致性,导致利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管理边界上的错位,这种管理边界上的错位必然导致价值体系的非一致性。而价值是决策的灵魂,没有统一的价值体系,又必然会导致决策思路的非一致性。各决策主体 (行政区划上的管理主体)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等来进行本区域内的决策,而忽视了运输区域的整体性,导致运输区域功能的缺陷与功能的最大发挥。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中部某省和西部某省在行政区划边界上的高速公路短短几公里的联接线,居然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最后在交通部的协调下才得以完成两省高速公路的衔接。
(4)从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来看,由于利益主体与决策主体的非一致性,由此而出现的不顾行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而进行的省与省之间的无序竞争,如场站的盲目建设、运营车辆的无序投放、运价的无序变动,甚至人为的设置外来者的进入障碍,以政府竞争取代市场竞争,以政策优惠竞争取代服务竞争等等,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统一管理、有序协调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尤为迫切,其要求从交通运输经济的内在联系、特征出发,以运输经济区域为基础建立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因此,从全国层次的交通运输长远发展与效益的最大化来看,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现实的要求,同时亦具有长远的意义。
4 划分操作思路
4.1 划分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其包含如下含义:首先所用的指标所需数据必须可得。划分运输区域,涉及面及其广泛,需要有各个方面的极其丰富的数据支撑。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必须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其次,区域划分所用的技术路线、方法方案应该可行,能够在现有的数据上准确地进行运输区域的划分,做到全国内区域不重不漏,而且能充分体现运输经济区域的特征。
(2)综合性原则
在运输经济区划的过程中,虽然进行的是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但由于运输的派生性,其划分与人口分布、矿产区域、某类产品区域等有着莫大的关系,需综合考虑各种对运输有较大影响的因素。首先,采用的指标属性应是综合性的,所有指标除涉及运输外,还应涉及社会、经济等与运输有内在联系的指标,其次,采用的指标类型是综合性的。既要有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绝对水平的总量指标,也要有抽象化的数值来表明相互关系的相对指标;再次,运输区域的划分亦不是仅仅单一的按照技术方法进行划分,还得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结合实际限制条件进行区划结果的调整,以强调其实用性。
(3)指向性原则
能够反映运输、经济的指标有上千种,各个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学术观点、研究目的等选择不同的指标。在进行运输经济区域的划分时,我们所作的各种指标的选择、技术方法的确定,皆是由我们的目的所确定。所作的选择直接指向就是关注于运输的内在区域联系。
4.2划分技术路线
在运输区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技术路线:
首先,通过考察运输自身的内在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在考虑目的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选择与运输发展相关的指标群,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搜集数据。以便进行数据的处理。
其次,考虑到众多的指标中,其对区域划分的解释量贡献是不一样的,并且众多的指标之间,肯定会存在大量的高线性相关性,而这种指标间的高线性相关性可能会对区划方案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方案的适用性。因此,必须对选定的全部指标数值进行主成份分析,以便确定个数较少且相互无关的主成分指标,在尽可能多保留信息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指标来代替众多的指标进行下一步分析。
第三,按照运输经济区域的特征,以区内相似性、区间差异性为标准对全国以行政省份为基础的区域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全国初步划分成几大运输区域。若香港、澳门、台湾由于数据的缺乏,或者由于数据统计口径上的差别,可以暂时不进行考虑,或者直接单独划为一个区域。
农业区位选择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都经常出现。从试题的设问角度和答题的思维角度分析,农业区位类试题主要分为要素分析型、对比分析型、利弊评价型、描述论证型。农业区位分析的思路和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明确农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农业技术、政策)。
2.结合试题要求提取区域(或材料)相关区位信息。
3.运用正确的观念分析农业活动的合理性或偏差性评价农业区位因素优势。
4.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而抓准主导因素,全面回答问题。
在解题时还应该注意:
1.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条件多变,其中市场是最终决定要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对于具体的某种农业生产来说,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即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2.在解题时要结合具体区域,在抓住关键信息、关注动态因素的基础上,分清农业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把握农业的“主导因素与次要因素、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才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3.在综合题中,由于设问的角度不同,考查农业区位的内容不同,因而在同一大题的不同小题,会涉及“要素分析型、对比分析型、利弊评价型、描述论证型”等不同的答题类型,在解答同一大题的不同小题时,应分清类型,灵活应用。
二、分类解答
题型一 要素分析型
此类试题要求从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也有些试题只要求从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中的某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或者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某个因素或某几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试题只要求回答出有利条件(优势区位因素)、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或指出区位选择的原因,此类试题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而如果出现在综合题,常见设问词有“解释”“分析”“说明”“归纳”“简述”“指出”等。
例1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佳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1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参考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解题思路】结合区域图,可知广西横县的经纬度位置,因而容易理解横县种植茉莉花的气候条件,解答时,根据文字信息“茉莉喜高温,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可推知地势较高的旱地便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进一步结合横县区域图,从有利于茉莉花种植的自然区位(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容易得出结论。
【试题评述】本题以文字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一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对区域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结合农业区位原理,分析影响茉莉花的有利区位因素,试题以能力立意,有较好的区分度。
题型二 对比分析型
此类试题,常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出现。试题要求从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找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区位因素。如:试题只要求回答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或指出两者相同或者不同的自然或社会经济区位,常见设问词有“分析”“指出”“说出”“归纳”等。
例2 (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2为某区域略图,图3为图2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2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2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图2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解题思路】读区域图,可判断出甲和丁的区域位置,甲在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萨附近,丁在南亚恒河平原中部,从而可判断出甲是高原地区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为青稞(小麦),丁为典型的季风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为水稻。结合农业区位原理,根据试题要求,从自然条件角度即从气候(光、热、水)、地形、水、土壤等角度去比较分析,不难得出甲、丁两地的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试题评述】此题以能力立意,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通过甲、丁两地的粮食生产作为地理要素来考查相邻相近区域某一农业区位要素的分布异同,在能力目标上考查学生的基本区域定位能力,读图分析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调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三 利弊评价型
此类试题,针对特定区域,从“有利(优势因素)”和“ 不利(劣势、制约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其区位条件的特点和表现。常见设问词有“评价”“指出”“说出”“归纳”“简析”“简述”等。在解题时应结合具体区域,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此类试题在2016年高考试题中没有出现,但在过去有些省份的各类考试中有出现过,因而也值得重视。
例3 (2014年东营市高三二模文综地理检测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有“鲜花王国”的美称,鲜花生产多在大中型温室中,人们利用电力为温室提供热量和照明。荷兰每年利用冷冻技术销往世界各地的鲜花和盆栽植物分别占到世界市场的60%和90%。
鲜花种植在荷兰已实现了高度专业化研究、培育、种植、管理销售等一条龙生产销售方式;政策规定,凡是直接从事花卉生产的公司,花卉产品的增值税由17.5%降到6%;降低花卉业公司的能源使用费用,此外政府每年还从预算中拨款补助公司建造节能设备,对质量控制、新品种培育也都给予适当补助。
材料二 荷兰图(图4)。
评价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利:低地平原,地形平坦;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弊:纬度较高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光照不足,热量不足;土地资源总量不足;土壤易盐碱(渍)化。
【解题思路】读区域图和文字资料,根据试题的要求只要评价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即可,因而在解答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文字材料“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可分析地形条件,并结合区域图可分析其气候条件(气温、降水、热量、光照)、土地资源和土壤条件,并从利弊方面辩证思考可得出正确答案。
【试题评述】此题以能力立意,试题以图文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问题。试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此题难度和区分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辩证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农业原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型四 阐述论证型
前些年各省份自主命题,有些省份对开放性试题进行过尝试。从2016年全国卷和各省自主命题的试卷来看,没有出现这类试题,但这类试题值得大家的关注。
此类试题,具有开放性,主要出现在综合题中。试题要求考生先选择对某种农业活动的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结合具体区域,并根据农业区位原理,全面阐述和论证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例4 (四川省绵阳2016届三诊)马铃薯原产于的的喀喀湖附近,后传播至欧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5 为马铃薯原产地位置与地形图,图6为欧洲部分地区地形与河流图。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60 193.5 万吨,其中马铃薯产量为 8 892.5 万吨。 马铃薯单产为稻谷、小麦、玉米的 2~3 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2013 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约 1 亿吨。有人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将成为我国必然的选择。
你是否赞同我国扩大马铃薯种植,使之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又一主粮。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赞同: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增加;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或生长条件要求不如水稻和小麦高);马铃薯单产高,扩大种植能够减少粮食进口,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
不赞同:马铃薯多生长在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较高)的地方,耕种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多,(而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突出);国内粮食缺额比例较小,可以向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美国)进口;以马铃薯为主粮与南北方居民的饮食习惯不符合,(或我国农民没有具有大面积精耕细作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与技术)。
【解题思路】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支持”或“反对”,再结合区域图和文字材料,并结合试题的要求,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且各地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差异大,因而在解答时,还应该进一步考虑扩大种植马铃薯的制约条件、粮食安全和饮食习惯等因素,从而可比较全面地阐述和论证是否赞同这一举措的理由。
【试题评述】此题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对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题要求先选择对“我国扩大马铃薯种植,使之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又一主粮”这一举措采取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我国种植马铃薯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和区分度大。
四、能力测试
读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图7),回答1~2题。
1.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小麦、大米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其种植业的发展优势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B.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降水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土壤肥沃、降水多、交通便利
2.甲地区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强 B.热量足
C.水源多 D.土壤肥
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该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需要,结合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农作物的生产区位因素与下图中顺序相符合的是( )
A.①花生 ②水稻 ③蔬菜 ④冬小麦
B.①棉花 ②桑树 ③亚麻 ④冬小麦
C.①油菜 ②花卉 ③水果 ④棉花
D.①甘蔗 ②棉花 ③花卉 ④甜菜
4.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政策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能卖到40欧元。结合以上材料,回答5~6题。
5.青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因素和限制性自然因素主要是( )
A.热量丰富;降水少
B.夏季雨热同期;地形崎岖
C.光照充足;土壤贫瘠
D.雨热同期,水源不足
6.田鱼能出现在西班牙人的餐桌上得益于( )
A.光照强
B.热量足
C.水源多
D.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9)和表1,回答7~8题。
7.以下关于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丰富;降水多
B.夏季雨热同期;地形平坦
C.光照充足;水源充足
D.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8.美国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玉米种植区( )
A.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B.热量条件优,降水略多,农业科技水平高
C.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9.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10)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简述武都盛产花椒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和四川盆地种植花椒不利气候条件的主要原因。
(2)指出目前花椒生产成本攀升最可能的社经济因素,并简析其原因。
10.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1,完成下列问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了各地区具有限制性因素和区域优势条件,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黄淮平原有这样一句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江淮平原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都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农业生产要遵循农作物的习性应时制宜。
因地制宜和应时制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主要是对区位因素(包括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分析、农作物习性(见二维码)及其分布区、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考查。
1.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有一定的套路,可构建区位分析的模式,下面以“影响黄淮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和“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为例进行区位分析及建模。
影响棉花种植的因素分为有利和不利因素两方面,有利条件——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②地形:黄淮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大规模生产;③土壤:土质疏松,适于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不利条件——气候: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因此进行自然区位分析时要从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角度入手,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展开,一般主要罗列有利的区位条件、不利条件,点到即止。同理,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则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
有的区位分析题既要分析自然区位又要分析社会经济区位,比如:“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设问中没有具体问自然区位,也没有问社会经济区位,因此这两方面都要分析。
自然优势区位: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 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③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④ 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优势区位:①市场广阔;② 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扶持;④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⑤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⑥工业比较发达。存在不足: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冬季易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可归纳出区位分析模式。
自然地理: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经济: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另外,审题时要注意,有时设问只问有利的自然条件,在答题时则不必答不利条件,也不必答社会经济条件。
2.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和典型分布区
需熟记以下六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分布区。①混合农业分布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②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这两种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前者以牧羊和小麦种植为代表,谷物和牧草轮作,略偏重畜牧业,种植业的比重则根据市场的需求作调节;后者是特殊的混合农业,略偏重种植业,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烟草、葡萄、橄榄、无花果、柑橘、柠檬等亚热带园艺作物。③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椰子、咖啡、可可豆、橡胶、香蕉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热带气候区;④商品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⑤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草原面积较大、大牧场经营的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举世闻名;⑥乳畜业(区别于肉畜),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等发达地区,如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带。
(2)经典重现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读图1(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图1
1.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 地中海式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组题的第1题考查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考查混合农业的特点。从图1中能看出墨累—达令盆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混合农业,故第1题选A;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是商品农业,其产品羊毛和小麦都供应市场,故第2题排除A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小麦和牧草轮作,种植的东西除了小麦还有牧草,其牧草可以供给畜牧业,而C为天然草场,故排除,答案选D。
关键考点二·关注农业生态问题
1.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高考试卷中最常见的热点问题。每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都不一样,成因不同,对策也相异。复习备考时不仅要认识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以“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措施”为例说明生态问题的差异性。
西北和东北的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西北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东北则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自然环境不同,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干预也不同,故西北和东北的环境问题类型不同。近现代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故我们在分析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西北地区的“过牧、过樵、过垦”造成植被破坏,以及流域上游引水过量造成流域下游缺水是西北荒漠化的主因。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主因是沼泽地过度开垦和开发。原因分析准确了,治理对策就容易了:西北地区荒漠化对策——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合理用水等;东北则采取退耕还沼泽等对策。因此说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抓住了原因就抓住了本质,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他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都可以按这个思路进行分析,考生不妨一试!
2.考题举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是著名的出口小麦和羊毛的地区,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墨累—达令盆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答: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牧草生长不良,排除②③。大量引用河水还会导致河流下游水源减少,湿地萎缩。故答案选A。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顺利选出正确答案。
关键考点三·
对“农业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描述
农业生态问题分布和农业空间分布的描述题,成为近几年的高考常考题型。该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
1.农业生态问题分布
【经典重现】图2所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如何描述呢?我们先来研究参考答案:面积较大,大部分在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参考答案中的“面积较大,第二地形阶梯上”是描述“分布面积和主置”;“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是描述“延伸方向”;“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是点出“极值”。因此本题的描述角度有面积、主置、延伸方向、极值,从面(前三个角度是面上的总体描述)到点(极值是描述局部地区)进行描述。
2.农业空间分布
【经典重现】根据图3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
(一)企业区位选择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文“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意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区位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选取某种评价策略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出最优的投资、经营的地理位置。其中,既有经济区域的选择,也有厂址的确定。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更主要的是企业经济区域的选择。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二)传统理论关于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区域单位的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直接导致各经济区位的优劣。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要素禀赋、集聚要素等方面。
1、运输费用。关于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最早由杜能提出,杜能认为,运费最小是最佳农业区位选择要素。此后,韦伯提出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厂商最优区位因素。
1826年,古典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杜能提出,农业生产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在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润是市场距离的函数,决定利润的只有运费,而运费又由距离和运费率来决定。每一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因为各种农作物都有最远可运距离,因而在什么地段种植什么农作物,要视其与城市的距离而定。
1909年,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德国经济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探讨了工业区位的移动规律,论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韦伯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其他因素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不起作用,则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小的地方。
2、劳动力费用。关于劳动力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早主要是韦伯提出并论证的,后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韦伯认为,假定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实际对区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企业首先选择在运费最小地点生产,然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运费增加时,企业会选择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内生产。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费用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素,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素。
3、市场需求。关于市场需求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的市场需求论、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地理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市场网络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4、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由于学界认同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被看作是一般区位理论。俄林认为,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分工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5、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指许多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邻近而具有的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地在某个区位生产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包括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信息共享、知识与技术的扩散等。关于集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韦伯、马歇尔、格斯特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韦伯较早就研究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指出了集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和利润的增加。之后,“新的产业空间”学派的斯哥特、斯多波等也认为,现代企业生产应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取得外部规模经济。“新产业区”学派的巴格那斯科等认为合作创新影响企业集聚,从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6、多因素复合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美国学者埃德加·M·胡佛、艾萨德等人,综合了韦伯、俄林、勒施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从国际投资角度论及区位选择应考虑东道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方面。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企业区位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传统企业区位理论都没有考虑创新问题,各个流派也都呈现出对创新的漠视。事实上,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区位选择影响要素,创新对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中每个因素都有本质的、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传统区位理论讨论的各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失于肤浅,而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区位选择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追本溯源地从根本上探讨企业区位选择的本质性决定因素,不仅对于区域经济理论而言有其理论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创新及其构成
1921年,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这个经济学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此后,关于创新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界定。本文沿用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但与熊彼特以企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又有所不同。第一,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行为,而本文的创新则既讨论主要由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也探讨主要由政府实行的制度创新。第二,创新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由于研究角度的需要和资料所限,本文仅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活动。它包括:(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3)扩散。制度创新,即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经济学讨论的制度创新虽然可以兼论企业和政府,但其“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前提也隐含着该概念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涵义。本文在探讨制度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时主要讨论政府宏观的制度创新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概念的不同之处。组织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人公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在的主要动力。
(二)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作用
如前所述,创新是最深层的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创新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在其对传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中有充分的体现。
1、创新对运输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运费因素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运输手段、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创新在运输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技术创新使运输手段日益先进,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变小;换言之,技术进步使得同等运费条件下运距更远,运量更多。这种趋势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越来越少地考虑运费对其盈利目标的影响,而转向考察其他因素。第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经济政策的变更也对运输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导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也在政策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这不仅使国内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国际企业在对华投资上也顺理成章地选择沿海地区以兼收政策优惠和运费节省之利。第三,企业的组织创新,特别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企业通过将物流部分的职能转移到专门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和自身经营范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这和技术创新一样,具有使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作用减少的效果。
2、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劳动力费用曾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创新对劳动力费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排除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因而也削弱了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给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的负担。但企业还是愿意选择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对高水平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区位仍然有较强的选择倾向。第二,制度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的进步对劳动力费用的区位意义有着削弱的作用。随着教育普及,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基本达到了一般产业工人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这种趋势使得一般产业的劳动力费用选择意义越来越受到削弱。特别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劳动力费用的选择反而出现了悖论,即社会劳动岗位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于是要么企业选择一般学历偏低的区域,要么出现就业者的学历使用浪费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普遍具有节省劳动力费用从而降低劳动力费用对区位选择影响强度的效果。例如,跨国公司把选择低廉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总体战略之一,所以选择投资发展中国家。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位选择则可能不再主要受劳动力价格约束,而选择政策、市场等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学习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组织的企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效果,就可以节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不必专门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地区。
3、创新对市场因素的作用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关于市场因素的分析,主要讨论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空间大小的关系。但是,传统区位理论基本上讨论了区位选择对市场划分的作用而非市场对区位选择的意义。客观上,市场的确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和丰厚决定了企业区位选择的成败。而其中,创新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市场要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区位是否贴近市场上。这里,具体表现在运距以及运输成本的区位意义上。因此,前文论及的关于创新对运费的作用问题对于市场同样有意义。即,运距越短、运费越少,就越是可以视为满足市场要素的区位选择目标。而创新对运费在区位选择中作用程度的削弱,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区位选择中对市场要素的要求。第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国内部受到削弱的市场要素在国际贸易受到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之后成为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动因。企业为了进入进口国市场,主动选择在进口国设厂进行生产。进口国采取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等进出口制度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制度创新前提。而跨国公司这种生产组织创新的产生本身则是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进一步使得跨国企业选择进口国市场的方式大行其道。第三,创新对市场的生成有重要的培育作用。在理论上,技术创新可以培育一般市场。而一国的制度创新可以培育政策优惠区域的市场,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政策优惠市场。同样,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可以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例如,美国的硅谷这种产业集群方式培育了这个区域的IT产业优势,使得IT类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市场来作为企业区位。
4、创新对资源禀赋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分工的生产原理,亦解释了生产据点在国际间的分布问题,同时也解释了整个世界的厂商区位选择问题,因而,资源禀赋理论才具有解释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意义。在资源禀赋理论看来,土地(包括与土地天然附着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是决定生产区位的关键因素。但是,俄林的理论以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一致为前提,排除了技术创新这一根本性创新的作用,因而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遭遇“里昂惕夫之谜”而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在资源禀赋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决定了自然物质成为资源。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自然物质被发现为有用的经济资源都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源于人类掌握了某些技术,发现了某个自然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个自然物质才成为资源。没有技术创新,稻谷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所以,技术创新使得人们认识到自然物质是经济资源,才使其产地成为自然资源优势的区位供企业选择。第二,制度创新对可流动资源(劳动力、资本)具有集聚效果。这是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制度的优惠或苛刻必然令企业避害趋利,于是大量资本涌入政策优惠区位,使得该区位成为资本要素丰度较高的地域。而同样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企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利润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集聚,使政策优惠区位成为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愿意选择资本、劳动力丰度高的区域。第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丰裕程度先天地决定于一个区位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后天地取决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就企业而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同等资源前提下创造出更多利润的过程。在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原材料、劳动力的节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组织创新则可以通过生产组织的改良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组织创新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资源丰裕程度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区位选择。
5、创新对集聚要素的作用。企业在区位选择时对集聚因素的考虑,既有产业链带来的必然要求,也有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省交易费用、共享知识以降低研发成本、保持企业技术优势的需要。第一,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效果,源于技术创新为一个产业带来相关的技术需求,使得这些资源为满足已有产业的技术需求而集聚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要求产业间的合作,要求产业链的形成,而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就源于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所能够认识到的自然物质。譬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炼铁需要热能,而人类认识到的热能提供物质则是木炭或煤,于是煤钢生产往往集聚在一起。这种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要求技术上的相关企业必须选择这种区域来设厂。企业的集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从而带动服务部门的发展、城市化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种区位环境的不断完善过程,进一步推动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区域来共享基础设施,并直接进入市场。第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调控,国家硬性配置产业区位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逐步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得企业逐步向区位优势强的地域集中。同时,区域经济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也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开放地区成为政策优势非常显著的区位,造成了全国资源大量向沿海流人的极化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推动企业选择集聚区位。这种现象突出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弹性专精企业,通过加工组装企业系列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加工配套企业的集群。以IT产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为了获取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享受知识溢出好处,形成了很多创新网络。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产业集群区域作为设厂区位。
四、结论
总之,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不仅对一个经济区位的产生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也决定着一个区位优势的形成过程,进而决定了不同经济区位之间区位优势的此消彼长。由此,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过程中认识到一个区位的经济价值,判断一个区位的优势并对自身的区位选择做出决策。因此,可以说,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本质性的决定作用。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全面开放,市场化、国际化、综合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发展将直接面临国际大银行的挑战,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趋势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十分关键的转型期,区域化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正逐渐显现。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在组织与治理结构方面缺乏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与外资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升银行的区域竞争力,将决定我国银行业能否健康发展。
一、经济区位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
所谓经济区位,是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具体地说,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区就是经济区位的典型例子。经济区位的兴起与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银行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并要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之适应。经济区位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后发优势和发展前景,为商业银行拓展新的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1.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化升级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做到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相协调,在发挥银行投资融资作用的同时,及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2.配合地方区位经济发展政策,利用金融服务把处于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通过产业链融资,重点支持产业链条中的重点企业和中心环节。加大对自主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重点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3.把推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资产质量相结合,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多途径吸收民间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宽信贷资本,积极参与地区大中型基础建设项目,发展中小企业的优质客户,实现经济区位化与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银行区域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银行具有现代企业的性质,它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以经营工商业融资、转账结算和居民存贷款为主要业务。
银行的区域竞争力是指,在具有相同的金融生态要素区域内,通过多方向的市场开拓、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更加优化的金融产品组合以及全方位的客户服务,获得比区域内其他同类竞争对手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银行经营能力及商业利润的提升和经营目标结果的实现。
根据银行的“三性”,即流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来看,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最终体现为银行是否取得预期的经营结果,包括利润的实现与否、市场份额的变动大小、不良贷款的增减情况等等。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有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1.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
由于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具有高度相关性,这就导致银行机构的设立基本与行政区域划分相同,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方面普遍存在雷同现象,经营业务重叠。
2.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
创新能力是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商业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金融创新有许多政策性的约束,金融垄断格局始终没有打破,这就限制了金融业的良性竞争,使得银行的缺乏足够的创新动力,经营的金融产品匮乏。多数商业银行依旧以存贷款、转账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金融衍生品等中间业务较少,且存在技术含量低、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盈利渠道单一,难以提升银行自身的竞争力。
3.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管理是提升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保障。商业银行应该把评估、识别、控制风险作为银行的关键职能。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中,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断推出品种各异的金融衍生品,这些金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高风险。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正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力,使得某些投资银行进行高风险的金融杠杆操作,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引发了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
4.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金融环境
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疲软,而近期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使得未来欧洲经济走势不甚明朗,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经济衰退;美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有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受外围环境的影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持续出现下行风险,尽管央行连续降低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仍未扭转地方经济放缓趋势,这对银行投资造成很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