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6:02: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第1篇

初听到这句话会觉得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其实这是对当前教学现状颇具挑战性的话题,具有明显的双关性。一方面,他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他把自己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他显然把“教”的境界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了定位比较,即“教”不能混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层次上,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层次之“上”必须有作为,“教”学生不能够“自主”的东西,使学生在享受教师“教”的过程中收获更高的“学”的成果。教者如果达不到这种“必须”的境界,就没有体现“教”,就没有完成“教”的使命。

这是“当前”教学之“应然”,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一、看似与课文无关的小问题折射出“当前”的大问题

上课铃声响过,学生静静等待老师上课。

徐江先生在讲台突如其来向学生提了一个与课文看似毫无关系的问题———“大家带笔记本来了吗?带笔了吗?”因为还有许多兄弟中学的教师也来听课,校方让徐江先生在一个较大的教室上课,不是原来的固定教室。很显然,绝大部分学生没带笔记本,甚至有的学生连笔都没有带。其实,即便在学生原来的固定教室,一般来说语文课很少有学生备有笔记本。他们习惯了朗读和讨论,没有记笔记的意识和习惯。面对徐江先生的提问,学生有些愕然。这已成为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陋习),甚至也反映出教师所教有没有值得记的东西。

事实证明,如果不记笔记,徐江先生课后留的作文题就不会顺利完成。

徐江先生继续提问———“知道‘学生’的含义吗?这个名称意味着什么?”学生答———“学习。”“跟谁学?”“跟老师学。”

接下来徐江先生把笔和笔记本的问题与本课联系在一起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他讲的都是些传统的东西,但听来感觉很新鲜,包括在场的中学教师也有这样的认知。

学生,这个名称的意思表明这是一个尚在发展还未成熟的群体,他们需要为生存而学习,是“学”而“生”的意思。现在,人们都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只能“自主”自己能够“自主”的。而且,还必须接受教师的指导才能“自主”得好一些。徐江先生说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自主”的东西就不讲了,教师要讲学生不能“自主”的东西。可是,大家没带笔记本,甚至没有带笔,怎么跟老师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况且学会记笔记,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讲《拿来主义》,会记笔记,就是一种“拿来”的重要方式。听课必须过笔。要看学生怎样“挑选”教师讲的东西,能不能提要。这是学习过程中“拿来”的重要保证,这是最基本的传统方法。

之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本课的主题———与一般中学老师开始书写课文题目《拿来主义》不同,他写的是———“用‘拿来主义’解读《拿来主义》”。

他告诉学生,这个题目就值得大家记下来,写在书本上。引号表示的是鲁迅先生的思想,书名号表示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这个标题告诉大家要运用鲁迅先生的思想探究鲁迅先生的文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挑”,要“选”。正确地继承之,发扬之,光大之。不正确的,“挑”出来,反思之。记住这个题目,学习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

成功,要重视细节。看似与课文无关的笔和本的提问在这里得到延展和呼应。这的确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

二、在学生能够“自主”之“上”讲什么

1.论“拿来主义”为什么先谈“送去主义”。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送去主义”对“拿来主义”作铺垫、作对比。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是理解到这个地步。那么,《拿来主义》的阅读教学就到此为止吗?事实上,中学老师的教学也就是到此而止,尽管他们采用的课堂形式可能会多种多样,有小组讨论,有代表陈述。但这是不议而共知的。那么,徐江先生在这样的“自主”之“上”还能“教”点儿什么新东西?

他确实在课堂上讲出了学生还不能“自主”的东西。

他说这是文章写作中的“原起”手法。原,即推原,探究事情之缘起。“原起者,起处原其所以然也。”也就是开端提出为何写这篇文章,针对什么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他还以《岳阳楼记》开头写什么“滕子京谪守巴陵君”,重修岳阳楼,“嘱予作文以记之”云云为例予以补充解释。

鲁迅先生写“送”古董、“挂”古画、“用”活人巡演代替古董等“送去主义”之表现,这就构成了提出“拿来主义”的前因条件。“拿来主义”缘此类问题而发。根据“礼尚往来”的古训,一味“送去”是不对的。“礼”———社会沟通、交往的规矩———是不可违背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子孙后代会没有送的,甚至导致讨“残羹冷炙做奖赏”的地步。

鲁迅先生以“原起”手法起笔,贯串因果思维,自己为自己搭建了论证平台,阐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这样的讲解,既显得有理性,同时又有操作价值。把学生所谓的“铺垫”具体化了。

2.“拿来主义”的含义是否是《拿来主义》的主旨。

《拿来主义》的主旨是什么?

显然,这是学生根本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

你若按课文后的问题来提问,“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找出鲁迅先生的话———“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还会用鲁迅先生的话简炼概括为———“占有,挑选”。当然,还会举出课本外的例子来解释其中的含义。

但是,徐江先生说这仅仅是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解释,不是《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主旨。关于这一点,恐怕语文界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有人说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看,我们的解读是多么的狭隘!

徐江先生认为《拿来主义》的主旨是要人们把“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文化意识。根据“礼尚往来”之“礼”,即交流、沟通中有“往”有“来”的规则、准则,一个具有开放意识的民族或个人,在各种交流、沟通的活动中,不要只是一味地“送去”,面对对方的发展经验“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简要概括就是“占有,挑选”。人们要努力践行这种文化意识,从而构建起一种自尊、自立、健康的交流、沟通文化。

他说,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其基本精神分为三点———第一,求主动,即主动“拿来”,“拿来”则主动;第二,有分析,即用“脑髓”,放“眼光”;第三,能致用,不是为“拿来”而“拿来”,要着眼于用。

“求主动”、“有分析”、“能致用”,这是“拿来”的三原则,构成一个系统。可以说,徐江先生这样的抽象概括就更为理性,把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实践的层面作了具体的归纳,这是一种可贵的升华性阅读。

3.就“大宅子”的故事除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外的再拓展。

若让学生讨论《拿来主义》是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一般来说学生都会结合“大宅子”的事说出“比喻论证法”以及“比喻论证法”之中还有“对比论证法”。这恐怕是一般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也许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模仿这个比喻,让学生想出新的比喻重新解释“拿来主义”。“比喻”也好,“对比”也罢,这种“自主学习”还是在重复旧的东西,已知的东西。

徐江先生认为,这种“自主学习”就没有“运用脑髓”,也没有“放出眼光”,都是表面上谁都知道的东西,这种学习没有新的拓展。徐江先生认为,这要归咎于教师专业素质有缺陷。

徐江先生让学生分析文本中青年人对待“大宅子”有几种态度,学生说有四种———不敢要的;放火烧的;全盘接受的,包括吸食鸦片;还有“占有,挑选”的。

徐江先生又让学生看鲁迅怎样分析这几种情况的。学生说,第一种是“孱头”,第二种是“昏蛋”,第三是“废物”,第四种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者。

徐江先生说,像这样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多可能全地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见解、办法,然后逐一分析各种主张、见解、办法所具有的负面因素、消极影响,将其一一排除之,最后确立负面因素较小、积极影响较大的那一主张、见解、办法作为论者的主张、见解、办法。这种论证思维就是“证伪思维”或“排除思维”。

这样的解读,无疑充分开发了文本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同时,徐江先生还以现实的高考作文题如何应试讲解了这种论证思维的实践运用。这种运用性分析很重要。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详述。

三、质疑,是学生更难以“自主”的

质疑,何况是对鲁迅先生文章的质疑,这是学生更难以“自主”的。这不仅仅要有质疑的勇气,而且要有能质疑的“脑髓”和“眼光”。

请看徐江先生对《拿来主义》的质疑。

1.对喻体———“大宅子”———的质疑。

徐江先生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错误。文本一开始大讲“送去主义”,什么“捧”古董、“挂”名画、“活人替代了古董”,针对这样的现象鲁迅先生根据“礼尚往来”提出“拿来主义”,显然解释“拿来主义”要以国外的事物为例才能对应。而“大宅子”是国产货,以青年人对待“大宅子”的故事不能准确地解释“拿来主义”。“大宅子”与向国外“捧”古董、“挂”名画、“活人”到外国巡演不对应、不搭配、不平衡,这不是“拿来”的,是先人留下的。鲁迅先生在这里犯了逻辑上“不相干”的错误,并且导致前后文发生异变和扭曲。有人误以为《拿来主义》是讲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就是喻体选择失当造成的。

2.对“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的质疑。

徐江先生说鲁迅先生在前边明明白白地说“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具体解释这一思想时,以某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故事打比方时却说:“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前后文章有着巨大的矛盾。“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不分青红皂白,不问究竟原委。而“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则是“要搞准三七二十一”。康德说:“我们一切一般而言的判断的普遍的……条件都是:它们不自相矛盾,否则,这些判断自身……就什么也不是。”康德的话告诉人们,任何判断的基本条件就是不自相矛盾。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看,鲁迅先生前边的思想与后边的事例解释是矛盾的,鲁迅先生的论证本身“什么也不是”。他没有完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

徐江先生认为鲁迅先生的论证是充满悖论的。

徐江先生说:从哲学上讲,欲望是存在的欠缺。显然,人的任何欲望的产生都是他的人生存在着某种欠缺,至少是他这样认为的。所以,作为“拿来主义”之“拿来”的“欲望”的产生,前提是他对自己某方面的存在状况有不满足感,有认知,所以就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如果真的没有这种认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盲目。

第2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但应该具有预设性,更应该具有生成性,它理应成为学生情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兴味盎然呢?笔者认为,引进情境教学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能置身其中,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情境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情境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从而获得独特的个性化体验,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3.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情境之中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联想和想象,对问题产生更新的认识和领悟,激起创造的无限热情。

那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有效教学的情境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二、高中语文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1.借助导语,入境生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的导入恰似一台好戏的序幕,只有吸引观众,才能顺利开演。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一片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渴望拥有独特的审美体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造成有效学习的心理场,使他们进入到特有的情境之中,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笔者借助故事来导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他:“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笔者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的确,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借助这一故事,不仅结合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原则,而且起到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产生探究欲望的效果: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文本情境中,情感体验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2.创设问题,情随境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激发的。新课程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领域的情境,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入境的最佳状态,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最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分析完老王的形象后,笔者抓住文末“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句话,提出了诱发学生深入思维的问题: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作者为什么感到惭愧?学生本以为已经理解了老王这个形象,已经握住了文章的脉搏,这几个问题又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内驱力,进入到更深一层的文本情境中,理解了什么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善。实践证明,层层深入,巧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解读作品不满足于表面,而是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把握作者的主旨。

3.生成对话,情境互动。“对话”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有效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李镇西老师曾用生动的语言勾画过一幅师生对话式情境教学的优美图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生成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放下了权威的架子,放弃了知识的拷贝,学生敞开了久闭的心灵,激起了内在动力,在对话的土壤中,师生共同入情入境,开出智慧的花朵,结出探究的果实。

教学《祝福》时,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后,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对话情境:同学们,如果我是祥林嫂,又生活在现代文明的时代,我就要写一份控诉书,大家帮我想想,我该控诉谁呢?有的学生说该控诉鲁四老爷,因为他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有的说该控诉鲁镇上的人,因为他们太冷酷麻木;有人责怪鲁妈,是她把祥林嫂推向了深渊;还有同学说该怪自己,没有一点反抗意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师生都沉浸于积极的“对话”中,教师以敞开的心怀真诚面对学生,以一种平等、民主的心态走进学生,学生乐于学习,各抒己见,既密切了师生情感,还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果、教学效率。

4.体验生活,情境合一。语文是人类生活的浓缩,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本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就是架在书本知识与学生感悟之间的一座桥梁,体验生活、情境合一就是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把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沟通,引起反思、产生共鸣,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境,使学生有感有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3篇

一.“讲”的拿来主义

讲授,讲解,是最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现在,“讲”不但风光不再,而且似乎已经沦落为满身疮痍面目可憎的老,只配招惹别人的口水的份了。但我想说,“讲”,依旧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讲”确实是出尽了风头,招惹了太多的嫉恨,把持了太多的话语权,所以,借着新课标的机会,好些人欲致“讲”于死地,于是,让学生去讨论、去发挥,让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似乎这样,学生就都动起来了,就真正体现新课标“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了。然而我总感觉这也太过狭隘、武断和短浅。没错,新课改特别强调师生的互动,强调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张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于是在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矫枉过正,又出现了另一种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老师闭嘴了!这就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学生的交流探讨不够深入限于毛皮,真正的隐形问题不能得以发现和解决;二是老师借讲得少正好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试问,这是高效的课堂么?所以我认为,新课标同样需要老师的精彩点拨,精辟论述,生动讲解!只要心中有学生,掌握好时与度,讲又何妨?

二.“读”的拿来主义

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 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事实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也总结了一条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的结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没有捷径可走。”诚哉斯言!但我还想强调的是语文课堂上的诵读。新课标中强调的是阅读,它突出的是“读”的量的积累,但却未涉及“读”方法。我以为,量的积累当然重要,但读的方式,特别是诵读的方式也决不可这样漠视,因为诵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感悟提升的好方式。在诵读中,以声音为媒介,将文本用语的精妙,情感的流露以及语言的风格自然而直观地得以玩味和鉴赏,一遍诵读,有时可以取代千言万语的讲解和说明――因为语言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进行逻辑的演算和推理,唯有读,出声的诵读,才是揣摩咂摸的好方式。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传统的课堂,也是新课程的课堂。切莫让纷扰的讨论代替了协和的诵读!

三.“量”的拿来主义

第4篇

【关键词】议论文 阅读 新课标 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议论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注重个性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针对以上两段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审美和探究质疑的方法,养成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同时,挑起两头,一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头是只是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水到渠成达到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这次集体备课的理念,我们明确: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应落实以下教学任务:

1.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全文的思路,弄明白作者说了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

例如《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教学思路上可以追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

一般说来,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和过渡词语,以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阅读议论文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学过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学生应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悟出新意,悟出感悟,领会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学会理性思考和表达见解。

第5篇

一、构建开放境界,放大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有强大的内驱动作用,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低效为高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从封闭的语文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变“被动学”为“快乐学”。一方面是强化指导语文课外活动。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发展为本”,以“大语文”理念为指针,积极开展富有创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努力开展贴近生活、靠近时代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让职高生明白语文不单单是会作文、会写字、会念文章,更重要的是用语文知识去感受生活、关心社会。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主题班会、专题晚会以及其他公益活动形式,有意识培养学生临场应变、即兴演讲的口才和能力。鼓励学生去办文学社、出墙报、开展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组织作文竞赛、推行分组讨论等,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开展课文课外实践,实现学生“快乐学”。另一方面是强化指导课外阅读。目前的职校生普遍存在阅读时间紧、阅读图书少的问题,笔者就针对职校生的这种课外阅读现状,在语文教学实际中,着力指导学生多涉猎各类文质俱佳的课外书籍,通过强化课外阅读来深化课内学习,提升职高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班级设置了“阅读角”,将笔者收集的、学生捐助的课外报刊、中外名著放置在“阅读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修养,不断构建开放的语文教育。

二、针对学生实际,提升语文素质

1.努力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不断强化学生内在才能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师在整个职高阶段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重点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还要让语文教学突出专业特点,根据职校生谋职就业的趋向,加强技能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讲述、辩论等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让职校生能够用手中的笔撰写出不仅令人信服,而且语言流畅的文章。

2.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孔乙己》一文,可以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课文,重点“读”好抓实关键词语,如孔乙己掏钱动作由“排”到“摸”字的变化,研读好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悲剧形象的意义,认清封建教育制度的黑暗和腐朽,从而体现了学生从理解能力到评价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

3.全力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多采集和积累材料。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的多构思、多审题、多选材、多修改。作文批改应紧扣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多鼓励和多肯定。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87-01

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的推广,在新理念的在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以达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之变化

1、不断的改变学生的主体思想。知识渊博是一个人成就的集中体现。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教师讲的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这就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成为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的不断推广,传统的知识观受到冲击,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增加了知识更新的速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2、课堂教学的突破。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结合专家关于教材内容的解读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教学的单向传递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一问一答为主,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掌握知识,而忽视了不一致的答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和自主阅读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在有些领域学生甚至都超过了老师,使课堂在时空上得到了突破。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主体课堂构建的形式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有学生的活动,但是有学生活动的课堂不一定是学生主体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广下,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活动的部分不断的增加,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学生的声音,但是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容乐观。通过观察发现:首先,学生主体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的比例太低。高中语文大多数教师的教法都已经采用多样化的学生活动的新课程模式,但是只表现在公开课和课程内容较少的教学中;其次,学生主体课堂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如,有的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但是每一个小组的导学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或者有的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有层次的导学问题,但是每一个问题都事先进行详细分析,又或者在公开课上教师会事先告诉小组中一个优秀学生答案等等;再次,学生小组互动产生的新疑问被无情地否定。语文知识是多角度理解和分析的,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在理解视角上也各不相同,教师通常只采用与教学辅导书相一致的角度,而没有给予其他观点肯定。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各不相同,课堂的思想也就存在多样化和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一定一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忽视学生的思维进展,使得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在导学问题和巩固问题的设计上灵活性不够。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开展前要有学生的自学,通过预习为新内容的开展提供支撑。通过对导学案的分析发展,大多数的导学案大多数是对教材内容的提问,大多数学生并不需要理解内容便能够找到答案,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从辅助学习用书上抄写答案。在巩固练习上,基本上所有的作业都是纸质作业,而且无论是题目类型还是题目内容都呈现出单调性。导学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是为突破新内容的重难点服务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基本了解都能突破,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的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在巩固知识上也是,在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促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导学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引导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是导学问题。但是,导学问题设置要凸显多样性和灵活性,高中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突破,真正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认为,学习的难点主要包括:(1)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感;(2)文章的语言体会;(3)不同人物的性格。要突破这些难点,首先,学生要通过树状结构表示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其次,需要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林黛玉近贾府之前的文章,收集作者和作品的简介;三是,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阅读文本,并分析你所扮演角色的个性。这节课的导学问题包括读书、角色朗读、情境展示、结构图等形式,在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

2、教学情境的设计突出生活性。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是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感悟,文本阅读是对作者感受的一种体验。每一个文本是理解都是基于理解者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中也需要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你的生活中出现了外国的一些什么东西,学生逐渐由日常生活向家电、通讯,由个人向国家转变,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将这些案例进行语言引导,这些拿来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那么我们是应该继续拿来外国的东西吗?学生展开讨论,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成两派,有的说拿来主义不好,拿来的东西阻碍民族创新,有的说拿来的东西好,增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这样的争议下开始今天的学习,学生对拿来主义的理解更加透彻。

第7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震撼人间、流芳千古,令多少人为之动容。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心中便充溢着一股报国热情,但其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总是读不懂,贺兰山在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而金国的领土在中原、东北一带,岳飞在伐金,可为什么要进军西夏呢?

为此,我查了不少资料,有的说是“代指”少数民族势力,有的说是贺兰山是着名古战场,王维等唐代诗人都在诗中提到过此地,写贺兰山是为了指代古战场,使气魄更大,诸如此类。但我认为不可信,因为岳飞首先是一个军事家,他应该有理性的思维和超强的部署能力,如果说是宁夏的贺兰山则驴唇不对马嘴,当前大敌是金,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西夏,即使代指,至少也应该是“踏破太行山缺。”于是上网问百度求解,有一种说法是我们邯郸磁山的贺兰山,“蜿蜒十多华里。”

支持这种说法的有很多种原因,原因一:“朱仙镇大捷”发生在河南朱仙镇,根据当时双方激战的情况和程度看,金兵的老窝而很可能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磁县恰好离朱仙镇不远,其中的贺兰山则很可能是其直捣金兵老巢的必经之地。

原因二,《磁州志》中明确记载有贺兰山,并且宋真宗时此山即有此名。

原因三,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现在磁县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磁县贺兰山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的活动中心,他曾六经此地,磁县南部的岳城有其驻兵操练的演兵场。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军事活动遗址。

由此可见,磁县贺兰山应该是确凿无疑的。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宁县贺兰山深信不疑。很多参考文献上都说应该是宁贺,甚至有人怀疑此词不是岳飞所作。

唉,该怎么说呢?只能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国人有偷懒的天性,喜欢轻松的“拿来主义”。

据一个实验证明,一件事情,被十个人传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十个人说话不过脑子,做事没有刨根问底,格物致知的精神。我想中国人说话的创作力好像远不及欧美,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只是习惯于接收知识,只是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自己却不想搞点儿发明创造。习惯于这样,人就会失去创造力,成为知识的奴隶,而非创造的主人,这就造成了中国山寨泛滥的现象。

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孩子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父母就能培养出科学家?同样是小孩子提出的看似荒谬的问题,多数人的父母都会说这些问题没用,而爱迪生的妈妈就会为他找很多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爱因斯坦的父亲就会让他亲自去拆手表一探究竟。

我们的政府应去鼓励人们去搞发明创造,在60、70年代,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却能搞出两弹一星,在今天,我们国家如此富裕,可为什么发明创造如此之少?相反海外华人却不断有人获诺贝尔奖,在某些国际科研大会上,华人甚至占据1/3的席位,我们变得有钱,但也变得浮躁,变得喜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喜欢搞山寨。

第8篇

一、布置课前任务,提前阅读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阅读面变得更广,接触的文学作品更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也有所提升,逐步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在高中语文阅读中若依然以讲授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难以在文本阅读中获得体验,这样的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实施任务型阅读,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课文,结合教师所布置任务来完成阅读,这不仅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也可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效率,为课堂中的合作打下基础。

布置课前自读任务,一是要布置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如阅读《我与地坛》,当时“我”处于怎样的境地,为何会写下这篇文章,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阅读文本前要借助相应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在教学中,若学生没有相应的材料,教师要提前为学生提供。二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这对理解作品是较有帮助的,该任务也要在课前进行。三是基本的生字词、句子等,要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查阅工具书,根据上下文初步了解。

在完成课前任务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其内容。在这个环节,一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脉络。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的经历,就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概括。二是要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不一定精准,但要能大致说出。三是在课前自读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诸如理解文本、感悟内容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激趣导入新课,检查反馈

通过课前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进入课堂后,教师要预留2~3分钟时间以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情境所占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调节课堂氛围都有着不可忽的作用。如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阅读中,虽然学生课前阅读了课文,但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再次阅读,就必须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阅读中的自主性难以提升,阅读效果自然受影响。

在实践中,创设情境要结合文本内容以多种方式进行。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可借助视频播放创设情境,也可采用复述、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又如《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就可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再如《江南的冬景》可采用话题方式,先引导学生说说家乡冬天的景,再过渡到《江南的冬景》的探究中。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较多,要综合应用。

教师在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接受感官刺激,还得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再次阅读。如阅读《荷塘月色》,借助话题引入课题后,可问:“作者的行踪是如何的?”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并梳理作者的游踪。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预留出时间给学生读课文,不能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回答。

三、合作完成任务,交流感悟

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在阅读过程中要以相应的任务指导学生展开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获得感悟。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任务的设计要和教学目标、内容紧密联系,要通过任务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如《边城》中对翠翠形象的探究,通过引导学生针对翠翠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合作展开讨论,讨论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拨,从而更好地把握翠翠是沈从文“爱”与“美”的理想的化身。

在引导学生展开任务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任务。首先,要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并展开交流活动。如《拿来主义》中,以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拿来?怎么样拿来”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并弄清文章的脉络,再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如针对“闭关主义”的交流,围绕其实质、做法、后果逐一引导学生交流。其次,在学生完成的任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还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如上述教学中对“闭关主义”的后果的探究,学生交流后要明确后果是“大门被枪炮打破()”。

任务探究是任务型阅读的关键。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还要预留时间给学生交流和讨论,要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故而要多鼓励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质疑、分享中学习,这样才能保证任务活动的有效性。

四、点拨指导练习,课后巩固

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问题或活动的引导下展开阅读并交流,因学生的知识技能、理解、感悟能力所限,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并不一定能得到最终的结果。那么,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相应的点拨,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如《美美与共》中对达到“美美与共”境界艰难的原因,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就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说明。

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教师所要做的,一是进行相应的补充,即针对学生讨论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对爱斯梅拉达形象的探究,学生说其美,那么,美在什么地方?学生说出了其善良而没有说到人性美时,教师就应该根据课文进行相应的补充。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如《祝福》中对主题的探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虽然能对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形象进行分析,但却不能从更高层次来看待这些人物形象,此时教师就应结合社会背景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给人造成的毒害进行深入分析。

在对作品有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一是要摒弃纯书面练习方式,要辅以活动进行练习。如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巩固,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从不同层面展开交流活动。再如对基本文学常识的巩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教师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二是在针对性练习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拓展练习。如对议论方法的学习,可结合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后进行练习,课后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练习,由此帮助学生巩固议论方法的应用。

第9篇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语文;多媒体;运用

在信息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席卷了教学课堂。一方面,它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它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运用多媒体呢?下面笔者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简要说明。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工作缺乏激情。大部分学生素质低、成绩差,短期内无法取得进步,教师看不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失去了热情。

2.语文学科不被重视。虽然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分值比重增加,但在中职教育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中职学生接受教育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从而立足社会,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重视专业课都胜过文化课。

3.教师年龄偏大,观念陈旧。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一些重点学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职的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思想比较保守,无法接受新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比较传统,课堂毫无生机。

二、运用多媒体完善中职语文教学

1.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无论学生将来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它和学生所学的专业课一样,也是一项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而传统的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一言堂”,通过讲授法将信息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感到信息扑面而来,真正接受的又有多少呢?相比较枯燥乏味的讲授而言,多媒体用色彩绚烂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从而使中职学生爱上语文课。例如,在讲授《雷雨(选场)》这一课时,由于《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年代比较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雷雨”这部话剧的片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现代戏剧,看得聚精会神,课后,我布置学生自愿挑选角色,排练这部话剧。从演员、导演、道具、灯光等等都由学生担任,各司其职,将这部话剧演绎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不同以往的一面,相信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2.增强画面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和联想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能力,很多古诗词因为学生没有经历过就无法感同身受,只能借助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地还原情境,带领学生一起畅游语文的海洋。例如,《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仅仅凭借老师的讲授,学生是无法体会诗人那种闲适愉悦的心境的,于是我精心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将山清水秀的田园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畅想:假如你住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闲暇之余嗅一嗅花香,听一听鸟鸣,空气非常清新,没有雾霾,不用考试、不用找工作、更不用坐在教室里上课,这样的生活你们喜欢吗?陶渊明也是一样。学生纷纷点头,仿佛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这样美好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我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在理解这首诗的时候也更深了一层。

3.突出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语文教学和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它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点点滴滴,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特别是中职语文课更是少得可怜,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难点,既然学生对大屏幕上的内容感兴趣,不妨就将重难点布置在大屏幕上。例如,在讲授《拿来主义》这一课时,因为鲁迅的文章向来艰深、晦涩难懂,但我将文章中几个需要重点理解的词投在大屏幕上“拿来主义”“闭关主义”“送出主义”以及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奉行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如何拿来?”这几个问题解决之后,文章的线索也明朗起来,可以说这篇课文就已经大功告成了。重难点逐个攻破,其他内容自然不攻自破,也打消了学生学习一些重点篇目时的为难情绪,为今后的教学扫除了障碍。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单调的讲述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情绪也情有可原。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更感兴趣,教师不妨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完美结合,真正实现为我所用。例如,在讲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由于这篇散文景物描写比较多,而写景的散文恰恰是很多学生的短板,也让语文老师十分头疼。这时,多媒体却帮了一个大忙,我精心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与课文相辅相成,将秋景的每一幅图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生涩的文字变得灵动富有生命力,学生听得聚精会神。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通过细心观察,描写一处景物,大家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有所收获。

三、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多媒体也是一样。在享受多媒体为中职语文课堂带来便利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很多教师一味地追求课件的多样性,反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下降,导致了本末倒置;二是还有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传统的板书设计。无论何时何地,板书都是教师的基本功,不容忽视,这些都是在使用多媒体时需要注意的,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端正工作态度,保持不灭的工作热情,认真权衡利弊,找到一个平衡点,努力实现多媒体的最大价值。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就能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为我所用,让多媒体技术成为中职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让我们的学生也可以爱上语文课,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