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育的必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6:02: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的必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德育的必要性

第1篇

道德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呢?许多专家对这方面也有着较多的研究,他们已经从许多领域中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比如说,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哲学领域等不同领域对其进行研究。由于不是在同一个领域进行研究,对它研究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方法论上也会有着不同的特征。沈嘉祺《教育学视野中的道德情感生成机制》中,主要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对道德情感的研究,他认为情感在转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直入式的情感反应,包括感受、理解、体验、反应四个环节,另外一种是移入性的情感反应,它包括觉知、理解、体验、反应四个环节,在实际中,外界的刺激作用的对象不同的话,那么上述的两种模式就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产生会影响到人们道德情感的形成,因此意义非常的深刻。由于前者在感受和体验上是直接的,后者是生动的、整体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后者更是个人形成良好道德情感的好方式。

励志歌曲演唱对道德情感培育的影响

自古以来,我国的社会学中就存在一种“比德之说”,这种说法实际上是说人们更应该重视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可以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通常最直接和最普遍的自然美可以诞生出人们对家乡以及国家的热爱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之初,性本善”,最自然的善可以让你看清世界以及生活的美丽之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世界将是一片和谐的景象,也就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美好的滋味,反之,社会道德败坏,自然就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之处,我们通过励志歌曲的传唱,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古代的孔子也认为音乐与这巨大的作用,如果善于利用音乐的作用,还能有助于政治上的统治、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格达到更高的境界。不可置否的是,人们总能在励志歌曲中得到生活中各方面的启迪和感悟,甚至还有可能由此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时,主要就是在文章中寻找到一种美感,而这种美感就是存在人们的情感之中,人的情感的产生是伴随着美感的产生,如果人能够欣赏到一种美感,人的情感自然就会好起来,反之,就不能产生好的情感。在欣赏励志歌曲时也是同样如此,现如今,励志歌曲越来越体现小我的精神,这可能与当下更多的人只重视自身的利益,而很少去考虑他人的利益有关,从这种现象中能够看出来生活上一些本质的东西,虽然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层次,但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及道德意识却已经弱化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个体发展得好,这个集体才会繁荣富强,可是却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和教训:只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存在,我们才能永远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在哪个时代,民族精神是每个中华民族的子民们所不能摒弃和遗忘的。如果励志歌曲的创作能上一个层次,那其发挥的积极影响和感召力将是不可估量的。

美育渗透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乐记•乐本篇》曰:“礼节民心,乐和民生(性)”,“礼义道其志,乐以和其性”。“礼”是道德规范,“乐”是内心感于外物而外现于声的感情阐发。“礼”与“乐”的交互作用,“认知”和“情感”相互渗透,德育与美育的藕合,才能造就出真正有德性的人。《论语•泰伯》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德育与美育、美育与情感的关系为基础,研究励志歌曲这一美育形式对培养道德情感的作用,并用其改造德育课程体系,充当道德情感培育的新角色,建构融“知识”、“情感”、“行为”为一体的德育新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德育和美育之间有着不同之处。德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美育,就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这包括审美趣味、审美情感以及审美理想,使他们能够对美有着更强的感受力与鉴赏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当然,德育与美育之间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说在育人的目标和任务上,他们都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让他们成为有着优秀品质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融美育于德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创新课程结构,构建“知情意行”的德育新课程体系在现实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对人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这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该去怎么做以及要做些什么,然而这样的强制性却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强制性越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越强,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得到的结果与最初人们的目标是相违背的。与德育教育不同,美育教育是根据人们爱美之心,让人们自觉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不会感受到任何外在的压力,就能提高审美的能力,体验美所带来的快乐。这种方式既消耗最少的资源,又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要实现道德施教与审美愉悦的融合,在具体施教方式上,疏理整合德育课程知识体系,穿插融合励志歌曲演唱和社会实践,理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完整德育新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知识体系,重在传授道德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评价能力,增强是非善恶美丑的辩别能力。励志歌曲演唱这一艺术审美活动,是在具备了基本道德认知和观念的基础上,重在激发爱憎分明,恭宽仁慈,自律自强,奋发有为,“好德忧道”的人文情怀。公益、义工等实践活动则是将认知和情感付诸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深化道德认知和强化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信念,最终达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内在自觉,成为知行统一的稳定性表征和行为习惯乃至价值追求。总之,德育寓教于乐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道德成长的愉悦,引导学生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学科德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07-01

古人所说“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虽不能之,心向往之”,就是表明了人们对品格提升与完善之精神的渴望。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德育的独特价值,现今初中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中学德育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初中阶段,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德育工作最大限度的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使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浪潮,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德育,顾名思义为育德,即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它包含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学科德育是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效果。而初中德育便是针对初中学生(13——15岁之间)进行的德育,它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二、德育中“德”的存在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说:“生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就是在精神与物质、生命与道德不同欲求之间所作的比较与选择。德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德性,而德性又是人之性,是跟人性紧密相连的。数千年来,古今中外思想大哲们对人性都有过不同的论述,既有孟轲王守仁等为代表的“性善论”,也有荀况、韩飞等法家代表主张的“性恶论”以及告子、墨翟和叶适等为代表的“人性无善恶之说”等观点,而马克思把人性认定为人的实践本性,德性就是人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对自身自然的把握。由德性需要而发生的德育,就是人的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旨在于导人以善。因此,德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人的发展而产生的,也是为人的发展而存在,它通过发展和完善人的道德品质,满足了人的一种精神需要。

三、初中生对学科德育的需求

学科德育的必要性来自于初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德育的本质要促进人思想观念的社会化,在这过程中就会出现实际满足程度和合理满足在一定阶段的不对称性,这就要求德育要起中介转化作用,能够有意识、有选择地把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要求规范化,并促使其转化为个人的素质,把个人的素质得到完善,从而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而作为13——15岁的初中生,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又决定了实施学科德育的必要性,表现在:

首先,初中学生思想上的逆反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但由于生活阅历少,在对待问题和具体解决问题方面常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因此,单纯依靠“说教”的德育课来对其进行德育是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生的德育需求的,学校应通过学科德育使其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在各学科知识传授中德育的渗透,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其次,由于心理特点,初中生的价值观、道德取向呈多样化趋势,但他们对社会又缺乏全面了解,易受各种观念左右。这个时期德育课程内容和形式也要紧跟时代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社会对学科德育的需求

传统的学校德育依靠的是纯德育课程,他们或是政治思想品德课或是社会课等。这些德育课程共同的弊病就是教育与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导致一直以来德育效果很不尽如人意的。因此,通过学科德育辅助德育课程的教授,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意在通过对德的需要建立新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表现在:

1、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对学科德育的需求。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日趋深化和复杂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德育发展问题显得更为迫切。正如《控制论》的作者维纳所说的:“技术的发展对善恶都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社会道德的发展应与整个社会变化取得动态的平衡,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运用内心的信念和舆论的力量作出道德上的判断和监督。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的学科德育,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学科德育,及早引导并规范个人主体性的发展,不断拓展和丰富德育的内容,形成中学各阶段的德育衔接。

2、校外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多信息源的社会,学校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来源,学校只能在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情况下来调整自身的信息,使两种信息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按照预期的要求产生新的教育效果。学科德育存在的必要性与学校教学活动本身复杂性密不可分,学校里的任何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优秀的德育价值。因此,德育要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上来,调整中学德育的内容和侧重点,要在原来中学德育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中学德育的内容和渠道,在中学德育中加大学科德育的力度。

3、家庭教育的不平衡。现在的家庭教育一般都偏重智能,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使得独生子女往往不能分享更不能给予。学科德育存在的必要性还与学校所担负的教学责任有关,杜威说,“教育过程即德育过程。知道如何把表现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加到学校所用教材上是十分重要的。”要把德育寓于各科学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任宝祥.外国语教育家论德育【M】,北京:电子出版社,1998.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26-0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的教育名言:我所谓教育就是指对儿童适当的习惯给与善端的培养;当把快乐、友谊、痛快和憎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心灵中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性质固然还不能明白;但一旦获得理性,就会发现这些都是相和谐的,这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时,即是道德。古人尚且如此重视德育,新时期人们又如何看待德育呢?党的十关于最新的教育方针是这样表述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人都说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好做,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经济快速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孩子遇到了许多的麻烦。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把农村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对小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1.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

近年来,许多农村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许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照管的爷爷奶奶只关心孩子吃饱穿暖,而无法跟孩子沟通,孩子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识处于一个自我形成的状态,无法得到较好地引导。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给学生带来思想与学习上的负担,生活上的冲击等,对学生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极大。一些父母自我改造差,手脚不地道,偷蒙拐骗锒铛入狱,给正在成长的孩子造成了心灵创伤。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在发展和适应方面就比正常家庭子女有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有90%以上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很多学校一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也往往是上了主课。有的学校第二学期很少组织德育活动。由于应试教育,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有的教师直言:“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学校德育弱化会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班级成员间的分歧、财物失窃、打架斗殴、厌学辍学等。

3.农村小学生自身德育现状

由于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从心里产生偏科现象。部分学生还缺少基本的礼貌,爱说脏话、谎话、欺侮弱小同学,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的感受,自私、任性、集体观念淡薄,心理失衡现象严重,诸如嫉妒心理,虚荣心理,猜疑心理,反感心理等。

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人的全面发展依靠德育奠基

各类中小学都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中小学德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德育欠佳的学生很可能就是个危险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小学生涉世之初,教育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什么样的种子,直接决定这孩子前途和命运,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脾气性格等尚未成型,可塑性非常强,在成长的黄金期如果忽视德育,“根正苗红”就是一句空话。就像一颗幼苗,当长出斜枝时就要及时修剪扶正,才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靠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箴言深入人心,并内化为每一位社会主义公民的行动指南,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学校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周会、晨会、队会等德育方式,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展览、班级黑板报等德育阵地对广大学生循循善诱,并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真切感受到什么是诚信,做人不诚信有哪些危害;什么是友善,怎样做才是爱国、敬业;并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3.良好的行为习惯依靠德育养成

一个没有道德品质的人就不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定有较高的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相辅相成的。恶劣的行为习惯其实来源于羞耻心的泯灭,因为羞耻心是道德的源泉。因此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培育羞耻心。寡廉鲜耻的人丧尽天良,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一个做了错事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到后悔、羞愧,就证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自己行为习惯的不当,就会下决心改正。一旦做了错事毫无羞愧感,自己认为合情合理,这种行为习惯就很难改正了。如当全体同学列队或集会时都保持安静,某位同学会不会在队列中大声喧哗?在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下一般是不会的。当某一位同学自控能力极差实在忍不住喧哗一声,就会遭到无数鄙夷的目光像利刃一样灼烧他,他就会羞愧难当,自动屈服,约束自己的行为。

4.卓越的情商依靠德育培植

第4篇

关键词:有机结合;必要性;途径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到学校教育当中,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二者关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二者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来看,它们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隶属关系,而是一种“交集”的关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也应该是双向互动的结合,双向互动结合才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最终的“归宿”。

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结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点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只注意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甚至是难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环境,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观念认识

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体地位,少点说教和灌输,多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一些方法到德育工作中去,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档案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德育教师要适时地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交流。

(三)二者结合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接触到有关心理的知识,会感到新鲜有趣,特别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谈心,心理咨询与心理反馈等活动,贴近学生心灵。教师与学生多进行适时的思想沟通,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学做心理健康操,多举行一些分角色的模拟活动,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心理宣泄。这样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从多方面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学生成才,首要的因素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学校教育除了发挥主导作用之外,还要密切与家庭联系、社会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一)学校环境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在中职学校中不只存在于学习中,还包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教师就成为中职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载体,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学校就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深化二者的理论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识别学生情绪情感上的变化、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有效的心理辅导等。

2.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室以及报刊专栏,发挥学生会、班级团干部优势开展活动等,通过社团、广播、讲座、阅读、图片展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对人一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电话互访、家访、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创造了和谐的施教氛围,加强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校内外的表现和思想动态,以此做到双向沟通与配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社会资源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本身就是一部的“活”教材,无时不刻地起着教育的作用,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环境保护、希望工程、抗震救灾、杜绝、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内容,使社会环境成为教育的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为世纪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适应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

[2]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渗透;阅读理解;古今中外;科技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遵循英语自身的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也要力图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潜”默化地接受德育的渗透,完成思想转变和人格的塑造。为此,我大胆尝试在阅读理解教学中结合实际 ,深度窥视,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以 “小”“实”“新” “趣”的原则,即:“小”——从小处着手;“实”——实实在在,“新”——不落俗套。“趣”--突出趣味性。为此我作了下如下尝试:

1. 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科技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比如在讲到英语阅读理解-——“ Material change”, introduced our country for more than 1800 years before the discovery of oil, our people very early use of natural gas to produce salt, Chinese porcelain is famous in the world,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invention of gunpowder and paper making in China are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English. To the modern, China''s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lso make the world proud of all the children of the Yellow emperor. As our country the world''s first artificial synthesi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and crystalline bovine insulin.这些真实典型的英语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o七”,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Smart is the accumulation of talent,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British English home of the atomic theory and history of Dalton,“ Fang Mian at midnight, at dawn” as his motto, self-taught. Swedish English home Scheler turns out to be a pharmacy apprenticeship, due to his indomitable spirit of learning, study assiduously, found many gas and synthesis of many organic compounds. Seek truth, tenacious.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英语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英语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英语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由此而产生深厚的爱国之情,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 通过环境保护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资源与环境保护”一课中提到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英语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及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Global ozone layer destruction, the greenhouse effect makes the earth''s temperature rise, melting glaciers that sea surface rise, it has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In foreign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s smog inciden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ight English smog incident, Japan ''s asthma and Minamata disease, are the result of industrial “three waste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caused. In our country every year, waste gas, waste water, waste emission is also quite big, and unabated. Most of the city there is acid rain,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every year up to thousands of times.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来渗透德育教育。人们每逢有婚丧嫁娶、开业庆典、新房落成等大事时必然大放鞭炮,有的学校上课经常被猛烈的鞭炮声打断。针对这个问题,可在英语课上展开题为“燃放鞭炮的危害”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害处:①燃放鞭炮造成噪音污染;②燃放鞭炮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③大量的鞭渣有碍环境卫生;④容易炸伤人及造成火灾。要求学生回去向家长或周围的人宣讲燃放鞭炮的这些危害,劝告他们不放或少放鞭炮。

第6篇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给人以“假大空”的恶劣印象,一些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创设的教学情境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学生智慧的灵光被无情压制,一切为了知识、为教材中的条条框框服务。一些教学环节的设置痕迹过于明显,过程过于功利,学生对于老师的意图“心知肚明”、“心领神会”,自然是“我口非我心”。这样的课堂,很难引起广泛的思想认同、强烈的情感共鸣,更难有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化、道德行为的自觉。课堂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外在于学生生命的,而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等紧密融合。人的道德品行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课堂教学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品德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我们的课堂要多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善于发现学生与教材、课堂的契合点、共振点,让学生真切感到课堂与生活很近,课堂实则浓缩的社会。

如在教学苏人版八(上)“追求公平”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讨论学校“错时放学、错时就餐”(为缓解交通、食堂压力)这一举措的合理性,让自感吃亏的学生认识到公平是相对的,从而自觉地敬畏制度,遵守规则;在教学苏人版九年级(全)“竞争的意义”时,正值乐购超市盛大开业,我又不失时机地创设了“乐购超市登陆邮城,有人说狼来了,你怎么理解?作为它的同行们,如何应对?”情境,由于呈现的是身边的事件,学生有一定认知,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考讨论相当主动投入,最后达成共识:竞争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要正确参与竞争。追求课堂德育的真实,还表现为尊重课堂不同的声音。课堂出现不同声音,是课堂氛围民主、教师态度亲和、问题投学生胃口的表现,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契机,在怀疑、反思、批判的曲折迂回中,道德教育可能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在教学苏人版九(全)第五课“做诚实的人”时,引入“湖南某中学学生毕明哲放弃读本科机会,为了一句承诺背残疾同学九年”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毕明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么做傻不傻?为什么?在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他很傻的情况下,我并没有粗暴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在肯定他们看法合理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算大账”与“算小账”、“算个人前途账”与“算社会影响账”的关系,最终学生普遍认识到“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二者和谐统一”的道理。

二、创设精巧载体,课堂德育不能“空洞”

1.让情感净化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缺乏情感的教育是枯燥的、无用的,注入了情感的道德教育才是生动的、有效的。在教学中,一方面与学生坦诚相见,“掏心窝”、“自我曝光”,流露真情,充满激情,适时煽情;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主题,常借助音乐、故事、歌曲等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

2.让感动震撼心灵

感动是催生进步的一种元素,生活中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念念不忘。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就能让真性情在“心灵的震撼”中形成。感动无处不在,大到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小到身边好人好事等时常走进我的课堂。我在教学“学会负责”的相关内容时,充分挖掘了我市家境贫寒、拾金不昧的“高邮好人———管霞”以及我校勇扶街头跌倒老人、感动全国的“最美中学生———管仲培”先进事迹,创设了具有一定认知冲突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认识到榜样就在身边,高尚是那么的形象具体。

3.让意外预约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次次意外是难得的教育时机,是宝贵的德育资源。我在教学中用糟糕的课间秩序讲解“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用学生间的纠纷事件阐述“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生活需要宽容友善”……处处留心皆资源,一个智慧型教师定会把握每个意外,预约不一样的精彩!

4.让环境孕育德性

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学生长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就会得到积极暗示,道德水平也会“水涨船高”。在教学实践中,我的课堂是宽松、民主的,师生、生生互动频繁,“平等、尊重、合作、共享”的课堂文化氛围浓厚。作为教师,要“谨言慎行”,始终以正面、高大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各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从而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功效。

5.让游戏承载人生

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某些授课内容,引入恰当的游戏环节,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引人入胜的情境、千变万化的过程,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从而获取人生的诸多启迪。如在教学“信任”、“责任”等相关内容时,课堂可安排“信任背摔”的游戏,经过“先让学生分组体验,再让背摔者、参与者、旁观者分别谈感悟”等教学过程,学生对“信任的重要性”、“勇担责任”等定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面临行为选择时定会有更加自觉而正确的行动。

6.让课堂连接社会

传统课堂的时空制约了德育的形式,影响了德育的效果。思路一变天地宽,如果我们“因地制宜”、“就近取材”,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开辟一片德育新天地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曾将学生带到学校小卖部或附近的超市参观,然后讲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坚信,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做到:将学生参观当地城市规划展览馆与感受社会的变化结合起来;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与认识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结合起来;将参观看守所、参加少年法庭庭审与教授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结合起来;将班级大扫除、校政实践与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念结合起来。

三、激活主体内驱,课堂德育不能“急迫”

1.即时评价,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

“饿死的梭鱼实验”说明: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课堂环境,不断累积成功的自信,对于改变德育主体的心理状态,化德育于自然至关重要。学生的每次课堂参与,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都应该得到积极的回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保持心态平和,施以教育民主,广播仁爱之心,长于指引唤醒,唤醒学生们沉睡的自信与自尊、向善的勇气与欲望。课堂上,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善意的抚摸、一次亲切的握手、一席幽默的对话……均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均能激发学生无限的热情与能量。

2.长效关注,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见证

第7篇

一、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其主要精神是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讓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专家的这些论述都在说明,品德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会变得苍白无力,就如同在岸上教人如何游泳一样毫无意义。因此,品德教育只有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讓学生亲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形成体验与感悟,才能唤起学生生命的全部热情,使学生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敞开,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如此一来,德育的实效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在此过程中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二、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实施途径

我们北京五一小学周边有很多可利用和开发的德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拓宽育人途径。

(一)建立实践基地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坚实基础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三军仪仗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实践中,我们将中国人民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光荣历史、中华文明礼仪故事编辑成册,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组织学生走进仪仗队,进行参观、访谈。开展争做“小小仪仗兵”的活动,练就过硬本领。

2、科学创新教育基地建设:建立“航空航天部二院科学创新教育基地”。我们通过邀请研究院的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带领全体学生参观、进行航天模型制作等活动,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邮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永定路邮局邮文化实践基地”。我们与永定路邮局合作,成立青少年邮驿站。通过参观邮政营业场所,了解了邮务常识和邮票的基础知识;通过尝试开展加盖邮戳、写信、寄明信片等体验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感悟具有3600年的“邮文化”,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审美意识。

4、“酒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中国龙徽葡萄酒厂酒文化实践基地”。我们组织学生到龙徽酒厂进行参观、学习。透过龙徽近百年的发展史,学生了解到北京地区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产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中看到京城老百姓饮酒习惯的变化。通过龙徽葡萄酒基地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开发家长资源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有效保障

五一小学家长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是周边军队、医院、法院、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他们热心学校工作,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因此,我们充分开发社会资源,整合校外力量,建立起一支由校外辅导员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校外工作团队,聘请科学家、官兵、法官、邮政工作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校外志愿服务团不断走进学校,参与指导学校社团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这些活动讓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充分显示了教育活动实践性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心理需求。

(三)开展志愿服务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平台

开展志愿服务是深入推进德育教育社会化的有效平台。为此,学校努力为学生搭建参与实践的活动平台,组建了红领巾志愿服务团。红领巾志愿服务团的团员们,每人在校园内确定一个服务岗位,明确服务的职责,个个有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他们还把志愿服务精神带到敬老院,带到社区、街道,给社会献爱心,送温暖,用自己的小手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号召每位学生争当红领巾小主人,争做合格小公民,参与学校管理。志愿者的行动是永恒的,无限的,但贵在平时,贵在坚持,贵在实效。目前我校有500多名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共同营造文明、礼仪、健康的社会氛围。

(四)德育课程生活化是德育教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如《我是参与者》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利用开展“迎奥运师生同乐趣味运动会”的契机,将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名,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小明没有发挥好,影响了全班的成绩,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假如有的同学不理解,你怎样做?通过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热心管理这样的“闲事”其实也是我们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主动地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这也是一种参与。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主体互动必要性可能性

[作者简介]陈伟荣(1980-),男,广东阳西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阳江52956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46-02

高校德育,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民心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主体,展开互动,即以共时态的主体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展开交往和对话,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主体间互动的必要性

1 从理论层面看,主体间互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要求。首先,单个主体的主体性生成要求主体间的互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多篇论著中,揭示了人类的存在本质,并且指出这种本质是在现实的历史中生成和展开的。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个体主体性是实践生成的,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其主体性是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现实关系中得以显现的。在实践中。主体间互动让个体在实践过程中确认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不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积淀、凝聚和向对象转化,提升本质力量,充实和发展自身的主体因素。其次,主体的共在、共生要求主体间的互动。主体间性强调群体性的存在,强调每个自我的存在方式是社会性的。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主体间性就是交互主体性,它反映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本质是个体性的存在,主体间性就是个性间的共在。海德格尔指出:“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个体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原子,而是共在、共生。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就要求主体之间互动,通过对话、沟通、协调达到理解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 从实践层面看,主体间互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然选择。一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今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理论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今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互联网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教育者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权威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大学生作为平等主体,以互动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再给予其适当的引导,才能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主体间的互动,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信息、鉴别信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性、二元论的机械化和片面化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面对文化多样、政治多极和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呈现出普遍主义的伦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的产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克服危机的新道路,即通过“对话”与“商谈”达成“共识”。如巴赫金所言:“存在就总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结之日。因此,实际上对话不可能、也不应该结束……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面对处于成年阶段的大学生,对话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商谈伦理,通过对话,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二、主体间互动的可能性

1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人的主体性愈加丰富。1857年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以人同社会环境的关系为中心,以个体能力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的自由程度为标志,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三大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的最初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把人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人没有独立性,只有依附性;第二阶段个人有独立性但依赖于物;第三阶段个人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情况下,社会形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个性阶段,人也从依附性发展到有独立性,再到自由个性的人。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解放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和丰富。有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使发生在主体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自觉认同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从大学生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觉接受先进、科学、系统思想的指导,变自发、消极、被动的发展状态为自觉、积极、主动的发展状态的活动,其正当需要和利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满足和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其实现价值追求和创造的过程,通过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认识自我生活的价值。主体间的互动“从交往的角度看,它们是用来保存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它们则是用来培养和维护个人认同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得以提升,意义被拓展,双方产生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持久动力,不断提高主体间交往实践的水平,推动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为现实主体间互动提供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一是对象的特殊性。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知识程度较高的、接受信息较快的群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意识较强,教育者有实施教育互动的能力,受教育者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是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即大学校园,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等设施齐全,拥有一群高学历、高素质的教育群体,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了互动的条件,创设了主体互动的情境。三是任务的特殊性。高校是承担育人任务的专门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专职从事育人工作的群体,大学生是为专门接受高等教育而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三、实现主体间互动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主体间在交往实践中思想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实现教育的目

标。从信息论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质是一种双向信息传递活动。教育者要接收和认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信息,以及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教育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教育内容,使其成为能让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信息,并在互动中向受教育者输出。受教育者既要认识教育者输送的思想信息,认识自身的思想,还要认识两者间的关系,通过信息内化,使受教育者的个人主体性进一步完善,通过“知、情、意、信、行”的转化,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教育信息的传递是在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中完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角色共同体,在实践中展开交往和对话,不断深化理解,超越个体视界,达到主体双方的“视阈融合”,形成互识与共识。

1 交往――“我――你”平等关系的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性的交往活动。交往,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在各学科中的含义各不相同。如心理学上的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彼此达到一定的认知;社会学上的交往指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通过交往行为形成特定的社会联系。在看来,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类存在和社会进化历史本质的总体性范畴,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教育交往不同于日常交往。叶澜教授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以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为直接目的的特殊交往形式。

交往的主体是人,交往的双方是“我-你”关系,反映的是“主体一主体”。真正的交往是以人格的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性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主体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形式,是建立在“主体一主体”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教育主体之间经验与意义的共享,是主体间平等地交流包括所拥有的知识、态度、情感、智慧、行为和意义在内的多方面经验的交往过程。交往中的“我-你”关系是真正平等的主体间性的体现,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过程。宽容是它的一大特征,是主体间性在人际关系的延伸和表现。宽容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产生。“我-你”在交往中的平等,不仅是形式的平等,更多的是内心的平等。这种内心的平等必须由尊重、理解来保证。交往的双方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通过角色换位,才能够相互宽容。因此: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也是在这种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如布伯所说:“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最佳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必须把他看做具有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定人格,更确切地说……应把他的人格当做一个整体,由此来肯定他。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与学生处于二元关系中,把他视作伙伴而与之相遇。同时,为了让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充溢整体意义,不仅须从自己一方,且也须从对方的角度,根据对方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教育者一方面要置身于交往的教育情境中,另一方面又要超越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教育交往。

2 对话――教育过程的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是指教育主体在相互尊重对方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精神、思想等方面的交流过程。与对话相对的是独白和谈话。独自,原指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是个体自我心声的表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白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在对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情况理解基础上的自我言语,是教育者自身的观点。谈话,原指两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说话,但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则是指建立在主客分离的基础上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语言交流,主体谈话者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客体谈话者有一种被动感。

显然,对话不同于谈话、独白,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间的交流活动。主体间互动秉承“协商民主”的精神,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使对话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伙伴之间进行。这种对话承载着教育信息,能促使受教育者思想发生变化。对话参与者在对话中把灵魂向对方敞开,完成思想交流。对话双方都要有一种对话意识――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共存和共同创造的精神意识。对话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互动的过程。对话的结果是教育效果取得的结果。对话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效果就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重要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53-01

德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按照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了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在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上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情感结构以及认识结构,制定正确的心理策略,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在语言知识的机械学习以及操作中,注入了情感的交流,同时以小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实际出发,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例如在比赛、游戏、唱歌以及表演中可以拓宽有限的课堂空间,从中传递情感的体验,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生情感品质。例如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礼貌语言"I'm sorry"、" It is nothing",在课堂中创造良好的情境教学,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Tituation:放学后,Marry和Tom约定晚上六点一起去Linda家里做客,只有Marry按时去了Linda家,Tom六点半才到,此时Tom该怎么说呢?

Guide:Tom:Sorry,I am late.I am sorry to bring you so much trouble.

Linda:That is all right.

Tom:It does not matter.

通过情境表演,在培养学生礼貌的过程中,可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Tom因为家里有事迟到了,当表示歉意的时候,Linda和Tom都表示谅解、没有关系。在这种场合中,小学生在注意语言运用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由于小学生处在思想的启蒙阶段,心智不成熟,自我意思比较强烈,不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在学习以及生活上都缺乏自主性,同时在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必须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展现不同的精神文明内容,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

Tituation:当9月10日教师节到了的时候,学生们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Guide:student:Happy Teachers Day.

Teacher:Thank you and good luck.

在这个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小学生形成了关心老师、爱护他人的良好习惯,丰富了小学生们的感情世界。从整体上来讲,在情境表演中可以培养小学生喜爱节日、热爱学习、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让学生知道做错了事就应该道歉"I am Sorry(对不起)",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就应该心存感激"thank you"(谢谢你),同时接受别人表扬以及礼物时,更要要说"thank you(谢谢你)",在过母亲节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制作贺卡,并附上祝福语:"The world is only a good mother.I love you! Mom.(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爱你!妈妈),让小学在生活中感受英语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一颗赤诚、感恩之心,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感,体验心灵上的快乐。

3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及整体教学法,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教学,从而将小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及情感体验进行巧妙结合,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以及互助的品质。

Tituation:当Jo手划伤了,处在一边的Susan、Cindy和Connie该怎么做呢?

Guide:Susan:I'll take care of him.

Cindy:I ask for help.

Connie:I go to the teacher.

在这个过程中,Susan、Cindy和Connie分工合作,首先Susan在现场照顾Jo,其次Cindy去寻求同学帮助,Connie去汇报老师,三个人之间进行了完美的配合,从而成功帮助了Jo,培养了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小学生教育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断穿插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以及攻克难关。

Tituation:当Angal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犹豫不决时,教师该怎么说? Guide:Teacher:I believe in you.

student:thank you.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通过鼓舞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树立学习的信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合作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新会.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导报,2013(01).

[2] 范晓君.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

[3] 苗京华.浅析小学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J].民风(科学教育),2013(0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