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智能医疗的市场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6:02: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智能医疗的市场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智能医疗的市场分析

第1篇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技术

关于物联网(IoT)即将带来的革命以及智能家居技术的互联性我们已谈论多年,但现实生活中的智能生活、连接家居究竟发展到何种阶段?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竞争太激烈,却没有足够的协作―市场上有大量的个人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但就是缺少一个将一切集成糅合于一体的解决方案,打造出一个无缝的用户体验。随着某些大公司如谷歌,亚马逊和苹果等开始掌握统一用户体验的正式参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将看到期待已久的“未来”。

AR 与VR

2016年着实见证了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Oculus Rift 的及数千个 VR应用程序和游戏广受欢迎。口袋妖怪 AR 游戏 Pokemon Go 爆发超过1亿的下载量。由此可见,市场已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初期的设备和AR、VR版本技术应用程序。您如果也已准备充分,则市场一旦起飞,无数的营销与潜在商机将迎面而来。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技术在过去几年里发展迅速,甚至成为了帮助和增强Google核心搜索引擎算法的大功臣。但就目前而言,应用范仍非常有限。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相信机器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种“新常态”,从基于购买历史等信息分析提供更好的产品推荐,到利用分析应用程序改善用户体验,它将应用于任何类型的消费领域中,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必须!

区块链

众多企业和市场分析家看准区块链将彻底改变交易技术的可能性,已纷纷下注开始探索其降低交易成本、简化合作伙伴互动,以及加速业务流程的能力。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一份报告,过去三年里区块链技术投资超过14亿美元。90多家公司已加入区块链开发联盟,并已提交了超过 2,500项专利。WEF预测到2017年,80%的银行将启动涉及分布式账本技术的项目。据行业观察家,在金融以外,区块链技术也能在供应链、制造业、法律和医疗保健等垂直行业的核心业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2篇

编者的话

数字财富

恩智浦进入LDO市场消费电子快速增长是诱因

罗姆开发出可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压铸模类型SiC功率模块

更佳照相与摄像功能成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胜负手

MEMS麦克风满足高质量音频需求

CSR看好室内定位与汽车导航前景

益莱储完善中国销售体系

第78届中国电子展电容器应用与选型研讨会胜利召开

2011第九届(上海)汽车电子与汽车新能源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展位数同比创新高第78届中国电子展完美收官

Altera单芯片FPGA实现全高清视频内容分析

英特尔与丰田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赛灵思采用SSI与TSV推大容量FPGA

TriQuint支持中兴通讯新一代智能手机

用FPGA实现第二代串行RapidIO吞吐量的优点

MIPI架构下模拟开关的多任务应用

WindRiver推出附带合规性文档的医疗设备软件开发平台

混合信号音频子系统助力实现高效能音频

《中国电子商情》征稿启事

编者的话

数字财富

德昌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迎接智能卡连接器市场的挑战

传统优势与新技术结合Rohm强化本土设计

强强联手中国风力发电产业前景看好

新能源汽车的美好时代——2010第八届(上海)汽车电子论坛回顾

首尔半导体LED为广州亚运会带来视觉享受

GPS新航标:增值+整合

DSO打造系统安全平台

企业联手应付云计算在亚洲遭遇的挑战

多内核DSP完美整合定点与浮点功能

小CEVA挑战大TI瞄准4G无线基础设施

Microsemi融合Actel技术扩展航太与军工市场

Talus1.2助力工程师加速SoC设计

ADI高性能ADC出炉

东方集成科技租赁服务研讨会将走进西安

用FPGA实现电源管理

索斯科锁定方案提升数据中心安全性

《中国电子商情》征稿启事

编者的话

德昌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财富

中电器材eReader解决方案使用EPD显示的飞思卡尔i.MX处理器

WAPI标准获博通WLAN多方案支持

公示

性能和功耗无需折衷的高性能新型多核DSP

具有干细胞功能的富媒体应用处理器

SiliconLabs以QuickSense进军人机界面市场

全新32位MCU为嵌入式设计压缩成本

AlteraCycloneIVFPGA诠释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完美结合

石英元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应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接口不兼容性

40纳米风险可控程序在军事应用上的优势

相变存储器技术研究成果

中国印刷电路板产品及制造设备市场分析

无卤电子组装应对绿色制造挑战

第3篇

云计算现在有多火?运营商世界网近日的《2016年度中国云服务及云存储市场分析报告》@示,2016年,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达到516.6亿元,预计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份额将达到690亿元以上。

云计算产业增长速度同样令人吃惊。工信部今年2月下旬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云计算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30%,截止到2015年底已达到约1500亿元,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其中,公有云(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增速达47%,私有云(企业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云)增速达26%。据估计,2017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有望达6000亿元,2018年总规模有望达8000亿元。

可以说,云计算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形成了一批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目前来看,中国互联网行业三巨头一一阿里、腾讯、百度无疑是中国云计算市场实力最为强大的“玩家”。这从《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提及的一些数字便可见一斑。报告指出,阿里云业务连续7个季度保持3位数增幅,2016年云计算收入达120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了电子商务收入。腾讯云、百度云业务收入也实现了翻番。

正是不断增长的利润,让众多海内外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云计算行业。按市场参与者类型划分,云计算服务提供者包括三部分企业,一是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二是阿里、腾讯、百度、华为、浪潮等信息产业公司,三是由原始机房业务转做云的互联网数据中心。

同时,国际云计算巨头也在千方百计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亚马逊公司旗下云计算服务平台AWS与光环新网、网宿科技开展合作,标志着AWS开启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早在2010年,微软云计算服务平台Azure就瞄向了中国市场。

不过,受限于相关政策和监管,外资云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参与中国市场竞争。但是,外资云正在通过和中国企业合作借道进入。3月19日,IBM公司与万达网络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由万达网络在中国市场提供IBM的公有云服务。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云计算产业化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在部分关键行业尚没有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产业供给能力有待提于卜。业内分析,全面大战将在未来两三年内真正爆发,战火也将继续升级。

数据显示,从产业规模看,中国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占比不到5%。这表明,中国云计算发展既面临广大空间又存在巨大挑战。如何推动中国云计算高速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产业扶持等配套政策是首要工作。目前,国内各个云计算企业各自为战、恶性竞争,造成中国云计算行业内耗严重。形势逼人,建立云安全产业联盟和协会,构建自主可控的云安全体系和认证考核体系,完善信息安全立法等十分必要。

此外,在推动云计算标准化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引导企业围绕落实《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继续开展关键急需标准研制,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框架。

第4篇

从总体来看,国际物联网技术发展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技术路线两大方向

各国在物联网技术发展路线的选择上侧重不同,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

一是以追求技术的突破为目标,主要以欧洲为代表。2008年,欧盟推出《2020 年的物联网:未来路线图》(《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ROAD MAP FOR THE FUTURE》),全面阐明了欧洲未来技术发展以及需要突破的阶段目标:2010年前,主要降低传感器的成本和能耗;2010~2015年,重点形成局部应用的传感器网络,实现闭环的典型整合应用;2015~2020年,实现对所有对象和标签的编码,形成统一连接的物联网;2020年之后,主要是使任何对象实现智能化,全面挖掘物联网潜能,形成链接人、物与服务的统一的泛在网络。

2009年6月,欧盟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以确保欧洲在构建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该行动计划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管理设想。2009年9月,欧盟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Internet of Things Strategic Research Road Map》),明确了物联网愿景和通用定义的细化,重点对未来物联网识别技术、架构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和算法、数据和信号处理技术、发现和搜索引擎技术、电力和能源存储技术等十二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是以追求技术成果加快应用为主攻方向,主要以美国为代表。2008年7月,美国国家情报局(NIC)发表了《2025 年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的6种关键技术》(《Six Technologies with Potential Impacts on US Interests out to 2025》)报告,强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改变美国的国家竞争力,并详细描述了物联网关键的应用阶段:2007~2009年,在美国大型零售连锁店采用RFID标签的托盘和包装管理;2010年,在美国大型零售连锁店开始全面部署RFID,同时在医疗保健机构、大型组织和政府机构采用RFID标签管理个人档案;2011~2013年,实现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器阅读RFID标签;2014~2016年,车辆逐步具备远程诊断系统;2017年,开始普及无所不在的定位技术,初期实现手机定位技术;2018~2019年,在日常用品上安装无线接收器,推广无所不在的定位技术;2020年,重新分配频谱资源;2021~2025年,美国物联网发展进入创新、增长、机遇和变革阶段,用户和供应商通过日常物件的互联实现协同。

作为技术应用的主体,美国企业加快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如美国高通公司制定了物联网产品发展路线图,其中高端产品(包括TMS4 MSM8960 和 MDM9x15 芯片组)主要面向高端M2M应用,如汽车信息娱乐和数字标牌。

关键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随着各国对物联网技术投入的增长,以及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物联网技术领域中不少关键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加快形成了该领域的技术体系。

当前,物联网体系主要分为四个层面:感知层(用于采集信息,即传感器),传输层(用于传输信息,即传输网络),处理层(用于支持信息传输和处理,即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主要负责提供各种类型的平台来串联各种传输网络和应用服务),以及应用层(用于信息处理,即软件平台)(见下图)。

物联网体系架构图

其中,感知层的关键技术是芯片、模块、终端技术,重点是提供更敏感、更全面的感知能力,解决低功耗、小型化和低成本问题;传输层的关键技术是适应各种现场环境,构建稳定、无缝的数据传输网络,重点是解决位置服务(QoS);处理层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异质网络的融合,重点解决支撑平台与应用服务平台。根据调研分析,物联网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关键的技术领域包括物联网架构技术、硬件和器件技术、标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安全技术、能量存储技术等领域,130多项关键技术点。

MEMS技术举足轻重

由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传感器具有微型化、低功耗等特点,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执行进行集成,已成为物联网感知层智能化终端的主要技术。同时,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对MEMS技术提出了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等要求,推动着MEMS技术的发展。

一是融合发展,即MEMS制造工艺与集成电路CMOS生产工艺融合进一步加强。将传感器与CMOS信号处理电路融合在技术上有许多优势,尤其是有利于通过CMOS技术实现MEMS的批量化生产。

同时,通过单芯片化或者芯片接合,可以大幅减少寄生容量,提升两者电路的连接性能,并有利于减小组件封装面积等。值得关注的是,在CMOS上形成MEMS的方法已被美国德州仪器用于投影仪(DLP)数字微镜元件(DMD)的生产;在MEMS周围形成CMOS电路的单芯片化方法已被美国亚德诺半导体公司(Analog Devices)用在加速度传感器等产品上。

二是制造标准化,即MEMS设计制造的标准化不断加速。目前,MEMS技术设计规则正由定制转向标准化。而随着标准化的进程,MEMS构造将作为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内核,在设计时能够被重复利用,从而降低MEMS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据预测设计标准化后单个产品的开发周期将会缩短至 1~3 年。随着设计标准化的推进,代工模式有逐步取代基于IDM 的自主生产模式的趋势,目前从事代工的台积电、联电等领先企业均开发出了MEMS制程技术。

M2M等取得重要进展

M2M:技术标准化加速推进。各大标准化组织均从不同角度开展了M2M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以典型物联网业务为例,例如从智能医疗、电子商务、自动化城市、智能抄表和智能电网的相关研究入手,完成对物联网业务需求的分析、支持物联网业务的概要层体系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数据模型、接口和过程的定义;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2)以移动通信技术为工作核心,重点研究3G、LTE/CDMA网络针对物联网业务提供而需要实施的网络优化相关技术,研究涉及业务需求、核心网和无线网优化、安全等领域;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早在 2009 年就完成了M2M的业务研究报告,与M2M相关的其他研究工作也已经展开。

无线传感网技术:研发成果丰富。节点芯片上有德州仪器(TI)、爱特梅尔(Atmel)等知名芯片企业开发处理器芯片、Chipcon等提供无线传感网芯片等;在软件上,许多著名公司为节点的组网开发了软件协议,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研发的节点专用操作系统TinyOS,为无线传感网的组建和其他方面的测试研究提供了基础。

同时,该领域有关标准已经。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了 802.15.4标准,是面向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传输网络应用开发的专用无线通信协议,它详细定义了PHY和MAC层通信接口,从趋势上看,很可能成为未来无线传感网领域的PHY/MAC标准;ZigBee技术联盟制定、颁布了实现传感器节点组网的ZigBee协议规范。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企业研发的热点领域。美国德州仪器、英特尔等企业均投入巨资进行RFID领域芯片开发,讯宝(Symbol)等研发出同时可以阅读条形码和RFID的扫描器,IBM、微软和惠普等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RFID的应用;欧洲飞利浦、意法半导体(ST)在积极开发廉价RFID芯片,Checkpoint在开发支持多系统的RFID识别系统,诺基亚在开发并推广其能够基于RFID的移动电话购物系统,SAP则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

成果应用不断加快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加快突破,其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

MEMS:产业化正处于快速起步阶段。据统计,2011年MEMS产业规模增长率为16%,达到100亿美元。当前,MEMS的自身产业规模仍较小,但对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据预测,2016年MEMS产业将带动1000亿美元的系统应用,而到2020年,还将翻一番,达到2000亿美元。

目前,苹果、谷歌、脸谱等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MEMS团队。目前,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将成为未来两大支柱应用领域。据市场分析公司Semico Research 研究显示,未来5年,汽车电子和智能手机将是MEMS应用两大主要市场,它们对总体规模的贡献率将在60%以上。其中,2011年,智能手机中的MEMS产品销售额占20%;2011~20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8%。智能手机将在2014年取代汽车,成为MEMS的最大应用市场。

M2M:应用市场增长迅速。M2M是现阶段物联网应用最普遍的形式之一。目前,M2M应用市场增长迅速,IDATE指出,2008年全球M2M通信市场规模为111.7 欧元,2013年将增长到295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7%。当前,M2M技术在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实现了安全监测、公共交通系统、车队管理、工业自动化、城市信息化等领域的应用。

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得包括英国电信(BT)和沃达丰(Vodafone)、德国T-Mobile、日本NTT-DoCoMo和韩国SK等电信运营商着力推动M2M发展,也极大促进了应用技术研发。目前研发热点主要集中在定位/跟踪/导航、移动支付、安全/监控、健康医疗、远程抄表等领域。

RFID:产业化领域将不断扩展。目前,RFID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零售业、运输系统(电子票证)、畜禽动物朔源领域。据预测,电子护照、食品农副产品溯源、集装箱联运、服装零售、医疗保健、罪犯及假释犯人管理、传感网等将成为潜力最大、竞争最激烈的RFID技术应用领域。

第5篇

关键词:数控切削,智能制造,新材料工具

一、数控切削工具行业发展

自1994年德国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高速加工中心以来,2013年我国企业也制造出了五轴数控机床。国内企业要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抓住智能化、物联网融合机遇,在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能力,特别是今后在新材料切削方面的应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二、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政策分析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产高效切削工具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在制造业高端切削工具市场上,国产品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0%左右。但大而不强始终是制约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制造是关键内容,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

数控切削工具行业在当前的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形势下,今后一定阶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和业务模式特点。第一,传统标准刀具需求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第二,要靠创新驱动,为数控机械制造业提供新的高效产品解决方案来增长。第三,产业模式要向互联网+制造业融合的智能制造方向变革。第四,拓展所有细分制造业领域。规模化的个性定制成为业务新增长点。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中国相关机械切削工具行业目前是中小企业居多。整体研发能力,加工手段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产品种类,也是适用于国内低端产品的加工。企业国际化战略也几乎没有。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我们企业要站在全球的高度,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包括数控切削工具制造这些细分行业,通过资本投入、资源整合、提升产品能力和档次、做大做强。我们欣喜地了解到在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有多个国内企业经过多年坚持与投入,在一些相关细分数控机械加工工具领域做到了国际水平。

    四、切削工具行业主要核心竞争力

(一)机械设备制造的竞争力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数控机械制造是在欧洲。有些欧洲企业还禁止对中国销售高端数控机械;或者报出几倍高的价格。所以,我们首先就是打破这些工具加工用的数控机械被国外公司的垄断,特别是多轴联动机床。

从国内有关企业的一些数据测算,如果产品功能、品质一样或相似,当加工机械成本投资减少一半,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约可增加30%。开发、研制成功运用磁悬浮技术的多轴多联动万用数控工具磨床,这种无级控制行程、距离是最新技术。这一成果,是我国数控机床制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个标志。

     (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电子计算机的数控应用,除了硬件性能外,相关OS操作系统、App应用两大类软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在这一领域,我国部分高校也有相关专业开发、研究,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但是,另一类工具研发、生产App应用软件,国内的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我们在市场上也没有看到成套相关应用软件。这需要有非常强的实际切削工具研发能力作为后盾。

       (三)新型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

随着各行业对产品要求的提高,对新材料产品应用的增加,对这类切削加工工具的总体要求为:最具加工效率、最佳经济效益。

从高速切削工具的研发方面考虑,高速切削的速度是一个有界限关键参数,超过该速度后离心力将成为工具的主要负荷。从高速切削工具的安全失效形式来说,主要有是磨损变形、扭断爆裂。所以,选取适合的工具材料,设计好不同形状,涂镀增加工具硬度、耐磨的表面涂层,调整实际使用参数,同时,通过精密制造,使得工具各项尺寸达到非常高的精度,从而克服高速动平衡问题,减少离心力,达到切削工具最佳效率、最好经济性及符合安全性要求。

    五、产业投入与市场风险

高精度的数控精密切削工具这一细分工具制造业,最大的投入是高精度

多轴联动机械加工设备。只有采用这些数控多轴联动设备,才能保证产品的精确度、3D空间不同曲线造型及切削刃口角度等。对国内参与企业来说的有产品提升空间、有产品出口机会,有投资收购兼并机会。同时也会有除地域政治、调控政策外的市场风险,诸如:技术壁垒、品牌认可度及其它贸易门槛等风险。

六、市场供需分析

中国与欧美是两大市场。在机加工制造及关联的机械模具、军工、航天、高铁等行业都有巨大的需求。在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现代医疗行业、时尚行业也有较多的应用。特别是高端产品。我国目前的工具制造企业,也随着30年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机加工工具有较全面的成套产品;电子产品制造工具已占60%出货量;医疗行业工具也取得了突破,使得德国著名医疗工具企业产品不断降价。时尚行业工具更是申请了许多专利,产品种类、出货量全球领先。

七、结语

调整结构、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升级转型、提质增效、智能制造是数控机械切削工具产业方向。我们企业和企业家们应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和前瞻睿智的视野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行业竞争,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无所畏惧的创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使得中国制造屹立在世界之巅。

参考文献:

1、邓武:《机械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3,32(9):133-134;

2、王立平:《关于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几点思考》,《航天制造技术》,2010(4):51-52;

第6篇

有报道称,苹果已有超百人在研发iWatch,且采用曲线玻璃屏幕,通过连接智能手机来显示电子邮件、时间和其他数据。不少热心人已经帮苹果“设计”好了iWatch的外形。

iWatch将带来哪些革命?

苹果已经为音乐和计算两个产业带来了革命。

2月21日,美国专利局公开了苹果的手表型便携终端专利申请书,让全球果粉为之沸腾,这是苹果在2011年8月申请的专利。

苹果在专利描述中并未说明该设备就是智能手表,而是将其描述为类似于“电子手镯”之类的产品,采用双向稳定弹簧来适应手腕。该专利文件称,这款设备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调整播放清单、查看最近通话记录等。多项功能描述与智能手表十分吻合。

该专利除了使用名为“双稳定弹簧”的特殊弹簧之外,还采用了太阳能电池及弹簧能量回收等能量采集技术。

从以上专利申请书看,人们有理由期待iWatch的出现将带来多项技术革命。

新能源技术:供电技术是移动设备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最近几年的供电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这也是iPhone等智能手机一直饱受诟病的一个短板。

它还可能采用创新指令的手势辨识技术。例如,紧握一下拳头即可让手机静音。

而智能手表的参照系是手表,电池巡航时间应该以月甚至年计,如果在供电技术或功耗上没有大的突破,这类产品的发展前景将很黯淡,这也是Pebble采用电子纸显示屏的原因。从专利申请书看,苹果有望在iWatch中使用太阳能电池和弹簧能量回收等能量采集技术,运用太阳能发电,甚至利用身体和周遭空气的温差,实现能量采集。如果能够成功,将使类似产品及移动设备的供电技术迈出一大步。

柔性显示器:业界对柔性显示器一直充满了期待,但时至今日,仍然处于概念阶段。如果iWatch真的将柔性显示商业化和产品化,将是苹果对技术界最大的贡献。

或热火A股:随着电子产品的推陈出新,资本市场也随之刮起了一阵阵“旋风”。先是苹果,再是3D打印,如今智能眼镜又成了资金追逐的热点。2月19日,谷歌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最高收盘价,股价直逼1000美元大关,这与谷歌即将推出的智能眼镜不无关系。

每一款革命性电子产品的面世,都不免让资本市场为之动荡。苹果的股价在最近几个月自由落体一般下跌,而现在,新产品显然为投资者提供了再度入场的理由。分析师表示,现在市场处于弱市,资金进行题材炒作的热情较高。随着iWatch的推出,相关概念或将成为新一轮的炒作。

科学进一步带给人们生活上的改变,而与之相关的行业和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也会备受关注。

iWatch或将带领苹果重返巅峰

2012年对于苹果来说,是低迷的。智能手机销量冠军的宝座被三星夺去,Galaxy成为人们的新宠,重点产品iPhone遭遇滑铁卢,iOS系统频频爆出漏洞,iPad市场份额创历史最低并持续低迷。

iWatch是苹果在白热化的智能手机战场疲于应战之际,开辟的全新领域,虽然已经有谷歌眼镜这样的产品走在了先头,但腕表式的产品普及起来阻碍应该更小一些。

新的iWatch将会拥有苹果移动设备的大部分功能,填补iPhone、iPad的产品线空白。有消息称,iWatch将会融入简讯、地图、GPS定位、影音播放、网络收音机、运动测量等实用化的功能。

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在售的腕表型智能产品,如索尼制造的售价130美元的SmartWatch,可与安卓智能手机配合使用,拥有展示文本、邮件、社交媒体更新的功能,并且能够让用户知道来电者的身份;卡西欧即将上市的可同智能手机联携的G-SHOCK、以及刚刚上市的Pebble智能手表等。但是要拿出充分的营销技巧和技术手段,让这样一种设备进入主流,广为流行,成为时尚的代名词,恐怕还是苹果更有希望。由于苹果产品的普及,以及iCloud的强大支持,让iOS系统的各产品之间联系更为紧密,iWatch还是会有不错的表现的。

尽管苹果去年在产品创新上走了下坡路,但依靠多年来“单一化”、“系统化”产品模式所积累的大量忠诚度极高的用户依然是它最坚实的后盾。

2013年,无论是消费者、业界,还是苹果自身,都依然怀着信心期待着能够“改变世界”的苹果的回归。若想重新走上时代的巅峰,实实在在能够吸引人的产品才是正解。

iWatch猜想

长期观察苹果公司发展的Envisioneering公司首席市场分析师理查德·多赫蒂说:“我认为苹果公司应该不只是推出一款手表。目前在市面上看到的都是智能手表,但全球手表市场正持续下滑中。我认为苹果计划推出的是一款可穿戴式的腕表装置。”

可以猜想一下,也许这将会是苹果的第一款iWear系列商品,接下来还会陆续出现iBelt、iPatch、iGlasses等等。

就像现有的可穿戴式设备一样,它将采用蓝牙来发出警示、文字短信以及来电显示。同时,搭载传感器,以传输并储存用户的心跳、血压、呼吸,以及行走的速度与距离等个人生命体征信息。多赫蒂提到,苹果的iPod先前就已经结合Nike的运动传感器了。或许iWatch的出现也将引领一场医疗上的突破创新,让“体检”无处不在。

根据研究机构ABI的报告显示,运动健身与动作追踪在目前的可穿戴技术市场中拥有最大占有率,预估2013年约有61%的可穿戴技术市场来自于运动或动作追踪装置。预计在未来,可提供智能功能的手表将变得更普及。

ABI表示:“智能手表还可作为可穿戴设备,遥控家庭自动化系统。快速地摇动你的手腕,就能开关室内灯光,这将会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第7篇

内容即是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单证、合同、影像、票据、书籍等。在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IBM ECM巡展沈阳站进一步解读了ECM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多个行业,展示了ECM行业解决方案的成效。

ECM新变化

“我进入IBM 15年,负责ECM产品线两年半,最近的新动态和新变化很值得分享。”顾世山这个老IBM人正在为ECM领域的发展形势欢欣鼓舞,“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的理念已经广为接受了。”

不可否认,国际咨询机构是对业内动态最为敏感的那一群人,而大型企业是业内新趋势最愿意影响的受众。顾世山说,“越来越多的国际咨询机构主动与IBM探讨合作实施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可能,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在企业运营中应用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与此同时,ECM行业用户也在向政府机构、文化市场(如博物馆、印刷出版、动漫)等行业渗透,而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证券、保险、制造等数据密集型行业。

云计算、BPO(业务流程优化)、大数据等最热词汇通过运营中心的模式将ECM又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处理与非结构化数据相关的流程,挖掘价值,并通过细分化和专业化精准地解决客户所碰到的具体问题。

顾世山说:“胡子眉毛一把抓已是过去时了,交易领域里的信贷款申请、法规遵从、互联网和企业网内海量信息管理等都要求我们不断将非结构化数据市场细分。”

要实现智慧城市、智慧商务、社交商务,已经离不开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顾世山强调道:“智慧城市中政府、公安、消防、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协同运营,智慧商务中的销售、市场推广、服务、市场分析四个环节都与非结构化数据密切相关,如产品信息管理、合同生命周期管理。”

为行业提供应用模板

IT架构从下至上依次为架构层、平台层、应用层。考虑到平台层会提供企业级的公共服务,而不会单独服务于某个应用,IBM在这一层上下足了功夫——在平台和应用之间把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文档管理抽取出来,形成行业模板,为应用开发提供加速器。针对资产密集型企业,IBM中国实验室开发出DMCC(Document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 Compliance)文档管理工具,其中“Collaboration(协同)指的是文档在企业内部流转起来,Compliance(合规)指的是一个文档该什么人看、该保存多久、该什么时候毁掉等规范必须遵从”。

第8篇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物流;综合性平台;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本论文是参加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服务项目的阶段总结,该论文介绍了物联网、物联网中智能物流服务平台及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参加项目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顺利地达到预定目标。

1.背景简述

物联网现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市场分析

2.1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委托新华社《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预计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安防、交通和医疗3大领域有望在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成为物联网产业市场容量大、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在该报告时认为,未来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保守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1%左右。

2.2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应用引领产业发展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易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

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进而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从而将可以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待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成熟后,带动各项服务的完善、流程的改进,个人应用市场才会随之发展起来。

(2)标准体系逐渐成熟

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

(3)综合性平台即将出现

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物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4)有效商业模式逐步形成

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

物联网的应用也从小环境开始面向大环境,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实现多方共赢,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而不是一种行政的强制力。让产业链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才能够使物联网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

3.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我国也把物联网称之为“传感网”。

物联网系统平台架构技术是一种面向物联网系统设计理念和架构技术,它将各类物联网对象之间的交互抽象到一个统一的层面,注重独立实现各个物联网联网对象的系统功能,通过简单、统一的接口进行信息交互和沟通,利用物联网联网对象之间的松耦合特点,保证物联网网络的开放性和规模可扩展性。

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服务项目包括: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企业诚信体系服务平台、企业内训服务平台、云计算呼叫服务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物联网行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服务平台、消费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网络安全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下面就物联网服务项目新建研发的上述应用领域中的智能物流服务物联网及电子商务物联网进行简单阐述。

4.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服务平台

4.1 智能物流服务平台概述

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都采用“人工+条形码”的方式,该方式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制造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智能物流服务平台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基于RFID的物流跟踪管理核心技术,设计并开发一个面向制造业的基于RFID的物流跟踪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JIT及MES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基本方法,通过车间生产物流信息的实时反馈进行物流数据分析和监控,加强车间物流控制,实现生产节拍、物流、信息流的同步,以改进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物流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4.2 智能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1)基于企业业务管理层、生产车间管理层和现场数据管理层的三层体系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2)基于移动(Mobile Agent)的数据访问统一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3)RFID中间件(RFID Middleware)的统一设计与实现,从而实现对底层设备的精确控制,实时采集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过滤,并在其中封装典型的应用逻辑,使物流管理系统接口简单透明,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协调、可靠。

(4)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RFID功率自调节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各功能子模块(包括登录模块、生产计划管理模块、装箱模块、出入库监控模块、跟踪查询模块等)的设计与实现。

5.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5.1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概述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刷卡、转账消费逐渐成为国人支付的重要方式。到90年代末,电脑、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以淘宝、易趣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茁壮成长,支付宝等虚拟货币支付方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将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完善地结合,嵌入电子商务库存、物流、支付、产品质量管理等整体流程,在提升移动电子商务的整体水平的同时,可以随时随地利用RFID射频芯片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自如开展衣食住行、购物娱乐和商务谈判。

5.2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1)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库存物品信息的实时感知,形成自动化库存,达到整个网上零售营销体系实现共享的目的。

(2)实现多样化的手机支付业务,网上零售商可加强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探索比较合理的新商业模式,借助电信运营商分布极广的充值渠道,增加支付操作的便捷性,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3)应用物联网和GPS技术结合的方式,将配送包裹模块化,实现消费者、网上零售商户和物流公司三方实时获悉货物的路线,利用无线视频系统,看到货物运输车辆的现场状态。

(4)建立产品溯源系统。通过物联技术实现产品唯一的识别标志,使用户有效地辨别商品,清楚地了解商品的具体来源,降低用户被骗的风险,提高用户消费的积极性。

6.阶段性结论

第9篇

豪华的“夺食”阵容

智能电视、智能电器、智能灯光、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厨卫、智能温控、智能安防、智能音响、智能空气监测以及智能路由器等等,浏览智能家居的大家族,我们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家”正在成为科技要接管的下一个重镇。特别是伴随着4G网络的覆盖与普及,WIFI 的渗透与辐射,人们对建立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家居的操控变得更加简单而快捷。

科技量能支撑下的智能家居产业即将迎来最为火爆的“黄金时期”。据市场调研公司Jupiter Research的预计,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到2017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复合增速为19%。而另一家市场调研公司IDC则认为,智能家居届时将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如此巨大的商业空间和市场回报,引来了各方大佬云集,并不断加大竞争的筹码。

继年初斥资32亿美元收购了互联网温度计和烟雾报警器制造商Nest之后,谷歌日前又发动Nest出资5.55亿美元一举拿下了家庭安防设备商Dropcam,两起收购让谷歌强势站到了智能家居产品的制造阵营之中。几乎同时,谷歌宣布结盟惠而浦和灯泡制造商LIFX,其谋求对方产品与Nest恒温器和烟雾探测器整合的目的昭然若揭。不仅如此,在2014 谷歌I/O 大会上,谷歌了智能电视系统Android TV,联系到先前推出的Google TV,谷歌接下来将会举力打造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进而推出智能家居设备的标准平台。

与谷歌相比,苹果圈占智能家居市场的脚步并不缓慢。在前不久召开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该软件允许用户使用iPhone和iPad,更加方便地通过应用和Siri语音等服务来控制家居灯光、门锁和音响等单品。当然,苹果并不满足提供智能家居的软件平台,其已经组建了一支硬件团队,针对“主流”智能家居市场推出数款硬件产品,同时,前不久苹果收购了高级音响系统制造商Beats Electronics。在智能家居领域,苹果依然秉承一贯的软硬结合理念,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硬件产品与软件服务的深度整合。

在三大科技巨头中,微软做智能家居虽然最为低调,但却起步最早,其在15年前的“维纳斯计划”中就提到了家庭智能化的概念。虽然该计划后来流产,但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却让人大开眼界。及至今年年初,微软正式公布“家庭操作系统”白皮书,再度踏入智能家居市场。前不久,微软宣布与家庭自动化设备制造商Insteon建立伙伴关系,目的是把流行的家庭自动化网络充分融入到Windows生态系统;而最新消息是,微软日前已宣布加入All Seen联盟,据悉,All Seen联盟由Linux基金会带头,高通、LG电子、夏普等全球50余家科技巨头共同组建,目的是共同制定电子恒温器等智能家居设备的统一行业标准。

已经在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和智能电灯等多款产品身上做得风生水起的韩国三星自然在智能家居领域不甘屈于“外行”之下,其最令同行尖叫的就是不久前推出了智能控制任何家电的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台,而且该平台是开放的,允许第三方加入。此外,三星正在大力推进Tizen系统的落地,欲通过产品硬件的庞大销量,打造一个全新生态圈。重要的是,据汤森路透对美国专利商标局自2000年以来收到的关于家庭自动化方面的专利申请的统计发现,三星在过去14年中提交了将近150项相关专利,其竞争智能家居市场的软实力可谓极其厚实。

家门前的布阵

相对于国际市场上智能家居已有30年的历史而言,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只有近10年的历程,但其所呈现出的商机却格外撩人。据国际物联网贸易与应用促进协会的《2013年度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未来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增速将不断提升,到2016年预计可达到29.17%,到2017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80亿元美元。无独有偶,市场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认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人民币。

不错,中国智能家居的确存在着非常强大的需求能力。目前,中国富有阶层正在形成,若按家户算,约1400多万的家庭户均年收入在18.6万元以上,人口约4460万人,占我国城市总人口的10%,概算下来,主要针对这部分人的智能家居市场总量为1400万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最近两年来,智能家居的销售数量和总销售额呈现出连续攀升的势头,年均增速至少在20%以上。正是捕捉到了智能家居市场的巨大需求与增长空间,从家电制造巨头到IT运营商,从手机制造企业到软件开发商,都不约而同地加入到了“抢食”的行列。

在前几年推出“海尔Uhome”的基础上,海尔前不久又了“海尔U+”计划,在U+系统中,用户未来可以通过微信控制家中设备,同时能够将不同家电品牌置于同一个网络环境中,达到网络联动。不仅如此,U+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合作平台,海尔会开放SDK、API标准,各品牌品类均可接入。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中心、百度云、腾讯微信、活法儿的体质检测以及乐视TV、大金、本来生活网、创新工厂、宝洁、高通等各不同产业方都已加盟海尔。与海尔同步,美的推出了“1+1+1”战略,即“一个智慧管家系统+一个M-Smart互动社区+一个M-BOX管理中心”,同时,格力表示将以能源和环境为中心着力发展智能家居。

作为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老大,奇虎360绝对不会放过与自己紧紧毗连的巨大商机。据悉,360已与东方网力牵手成立了合资公司奇虎网力,主要向市场推送以“360家庭卫士”为品牌名的智能摄像机,剑指智能家居行业的家庭安防地带。紧跟360的脚步,不久前乐视集团与当代置业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乐视集团还联手华贸地产正式进军房地产,乐视的战略布局是,将乐视TV超级电视打造成智能家居重要承载终端,并最终延伸到智慧社区、智慧酒店、智慧体验中心等整个智慧互联网领域。

与360和乐视集团跨界联姻不同,小米则试图单枪匹马闯入智能家居市场。不久前,小米正式推出了小米路由器,路由器都预留了和智能家居产品互联的接口。小米的设想是,将路由器推广到用户家里,然后构建一个集硬件和软件为一体的生态系统。为此,小米正在研发Wi-Fi芯片,一旦未来小米路由器采用了自己的芯片,它就成为中控设备,所有的家庭设备先连接到小米路由器,在小米路由器识别之后再连接到网络。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小米的Wi-Fi芯片是一个“重”方案,除了需要强大的研发团队外,小米的芯片生产还要找厂家代工,毕竟小米还缺乏硬件生产能力。

如果说360、小米等IT企业针对智能家居的运作还处于蛰伏时期的话,那么京东商城则已进入实操阶段。日前,京东了名为“京东云助手”超级APP,该款产品涵盖家居云、健康云、车载云和个人云四个领域,可为硬件厂商提供智能芯片解决方案、操作方式以及数据分析支持。而用户只要在京东购买装有兼容京东协议智能芯片的任何品牌的家电产品,并用手机下载一个“京东云助手”,使用京东账号就可以实现对所有家电的控制。据悉,海尔、海信、美的、TCL、华为、联想等制造巨头以及博联、庆科、利尔达等物联网芯片厂家都已成为“京东云”的合作商,同时“京东云”还吸引了国家体育总局、物联网产业联盟、闪联等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加入。

标准缺失之忧

历经30年的发展,智能家居已经不再停留在只通过一个单独遥感器实现对单品的操控阶段,APP也不是仅针对单一目标实现控制,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家居将是一个能够在中控终端调控下的大系统,以满足人们“智能、感知、互联、分享”需求,从而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居住环境。

从目前来看,支撑智能家居的技术已然成熟,除去硬件开发生产技术不论,计算机系统方面,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音视频技术都相当完善,同时包括KNX/EIB,RS485,电力载波在内的传感遥控技术也日臻强大,仅无线控制方面,就有RF(315M/433M)、ZWave、ZigBee、蓝牙、WIFI、红外等多种控制方式。但是,如果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各个单品或者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并不相容和互联,如空调排斥电视,家电系统不兼容声光系统,再强大的技术也只能是英雄气短,而且这种彼此隔离的状况也不符合智能家居的本意。

另外,智能家居也并不能局限在室内,而应当是一个“大家庭”空间,即室内系统与屋外系统的互联互通,如用户可以进入车载系统,在汽车上实现对家电的控制和监测,包括连接车辆的GPS数据后,应用程序会提醒用户关掉离家时未关掉的空调,在到家前,用户也可以在车里远程打开家里的恒温或制冷设备。这种基于物联网技术背景的智能家居与车联网的结合应当是未来家庭智能化的重要趋势。

不仅如此,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家居还不仅仅是住宅智能化,而是应当辐射和扩展到用户的诸多生活领域,覆盖衣食住行,如已经开始试行的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家居,选择路线,预约停车,预约挂号,远程诊疗,再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付费,这样,智能家居就可以从卖产品,跨界到卖服务,更多领域也得以参与到市场培养与分享上来。

实际上,互联网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无论是家中单品与单品、室内设备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联,还是室内系统与车载系统的互通,或者是产品系统与服务系统的互应,都有赖于智能家居有一套统一的游戏规则,即智能家居产品与服务的行业标准。

扫描时下,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企业围绕着智能家居展开的竞争基本上出于各自为战的生态。在国内,建设部、公安部和信息产业都对住宅小区的定位各有侧重,行业管辖权各持己见,市场出现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智能家居产品标准;在国际上,同样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导致智能家居企业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都不同,市场上智能家居产品千奇百怪,上下游的产品都无法兼容。标准的缺失,不仅给用户使用与操控智能家居带去了极大的不便和烦恼,同时让厂商生产和推销产品左右受困,最终掣肘智能家居行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的进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