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2: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上市公司资产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采取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管理,做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预算制度是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建议上市公司编制旨在预测与控制固定资产增减的年度预算,对固定资产的购建要事先加以计划,并对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事前均有预算依据,对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异以及未入预算的特殊事项,应严格控制支出,使固定资产的增减能处于良好的预算控制中。
1.根据市场行情和生产任务,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必要性。
上市公司因为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以及产能的提升,新增一些固定资产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只是为了某一工程项目的需要,势必会影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故在投资前,必须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必要性。
2.拟定固定资产投资方案,上市公司增加固定资产的途径:①重新购建;②对原有的设备通过改造、维修、恢复和提高原有固定资产的能力;③融资租赁;④经营租赁。针对以上四种投资方案,上市公司在投资前,应该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参加,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根据本上市公司的实际特点,拟定出固定资产投资方案,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制度。
上市公司的资本性支出只有经过董事会等高层管理机构批准方可生效,所有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均需经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书面认可。良好的授权可以使公司的管理效率得到很好的提高,同时又可避免资产的不正当流失。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建议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设立授权管理制度,将一部分权利下放给职能部门,既能提高中层管理的积极性,又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1.公司管理层重视授权。适当的授权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效率,可以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不停留在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经营决策。上市公司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授权应当合理、明确,确保严格在授权范围内经营,并制定防止越权经营的措施。
2.建立层层授权审批制度。上市公司应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给予合理、明确的授权。在此基础上实行恰当的责任分离制度,直接的操作部门或经办人员和直接的管理部门或控制人员必须相互独立、相互牵制。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固定资产职责分工管理。
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调拨和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有利于防止舞弊,防止资产流失。上市公司应该制定关于资产管理方面的一系列管理文件,财务部门针对资产的判断和管理及减值等制定管理规定,资产管理部门制定资产管理的具体规定,使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处于一个良性管理中。
2.建立网络管理和固定资产数据库。
随着上市公司的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台套数不断增加,依靠传统的手工台账远远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大型的上市公司均应通过专门的软件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台账,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实现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
3.建立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制度。
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保证固定资产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固定资产应有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以防止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严把验收关,组织办理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手续,参加在建工程验收并及时转固。
验收入库转资是设备和工程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必须按规定程序认真、细致逐项清点核实,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库。在验收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参与其中,严格把关。
5.建立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是验证账面各项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了解固定资产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存在未入账固定资产的必要手段。了解和评价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注意盘盈盘亏的情况,杜绝账实不符的现象。
(四)搞好财务管理,加强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
财务人员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资产的交付、核算和验收均需要财务人员的参与,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财会人员的政治及业务素质的高低,因此要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学习财会专业理论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坚持会计人员的职业原则,掌握过硬本领以适应新形势下财会工作的需要。
1.加强并完善财会人才培养体制,建立多层次、宽渠道的业务培养机制。
加强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行业内外和国内外多种类型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财会人员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增强财会人员改革创新的能力。
转变财会人员的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财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抓住改革机遇,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增强财会人员推动改革、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不断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财会人员除符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任职条件外,同时,应当具备行业财会人员岗位规范规定的任职条件。财会人员除正常的核算工作外,应提高各项分析工作能力,参与固定资产交付等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江铃汽车股份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策略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上市公司500强之一,公司管理层非常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公司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
财务部门建立了《固定资产会计管理规定》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在会计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交付、折旧、后续支出、调拨盘点和减值等规定。公司资产管理部门了《资产管理规定》,明确了资产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设备移交、设备封存及启用、设备移装调拨、设备租赁、设备减值、资产报废与更新、资产调剂及处理、资产台账和资产档案及技术资料管理等内容。公司还建立了SAP资产管理数据库专门用于资产台账的管理,使公司各项固定资产的变动都处于受控中。
(二)通过高效的会议协调转资管理过程中的交叉工作。
公司针对采购的集中和资产管理职能的分开,在在建工程转资中出现的互相推拉,踢皮球的现象,每个月由财务部门专门组织召开一次会计科目审阅会。财务部门将所有超过三个月的购建固定资产的预付款清单和未转资的清单列出,为提高会议效率,在会前发给公司预算管理和控制部门、采购部门、制造部门及设备管理部门,事前安排好每个需交付转固或需销预付的人员会议时间,各方一起讨论并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这样既使财务部门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又较好地避免了因各部门推拉导致延误转固虚增利润的情况。同时项目财务严把验收关,项目组组织办理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手续,参加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并及时转资。
(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计提折旧。
每月财务人员根据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计提折旧,复核人员对折旧费用进行核对。同时预算管理和控制部门每月对折旧费用进行T+3预测和分析,主要是根据项目节点,考虑投产时间,并结合现有的资产计提折旧情况与财务部的实际计提的折旧数进行分析,如有差异,再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直至数据无误。
(四)对报废资产进行竞卖。
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均有账务记录,针对一些需报废的资产,公司在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刊登广告,让售信息,有意者到公司来实行竞卖。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制订了《固定资产让售实施细则》,细则对竞卖的处理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有意竞卖的买家需事先交纳一笔押金方可有资格进行竞价。每次让售不论让售了多少设备,多少金额,均需公司主管领导、财务总监、预算管理和控制部门及财务部门共同审批。
(五)建立TPM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制度。
公司根据设备保管定人的原则,建立设备保养责任制,并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保养计划,同时资产管理部门经常开展TPM设备竞赛,定期对设备性能和完好率进行检查,并对各部门的资产完好率和利用率进行考核,较好地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成本。公司还定期组织TPM设备管理会议,组织设备管理员进行经验交流和沟通。
(六)严格审批固定资产的减值管理和分析。
公司财务部门制定了《公司八项计提减值准备制度》,每半年对固定资产减值进行一次申报。公司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根据公司资产减值制度判断资产的减值情况并上报公司资产管理部门,一些机器设备由于工艺技术变更或严重破损需计提减值准备,有些电子设备更新换代较快也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申报的减值明细清单进行实地清查,确认后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会同预算管理和控制部门及财务总监共同讨论后上交公司董事会批准。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角色转变;税收风险;应对方法
一、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转变
1999年,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AMC在国务院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并规定存续期为10年,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处置相对应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1999年至2000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收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次性下降近10 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一季度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8663.4亿元,其中现金回收1805.6亿元。到2009年,10年的存续时间已经到期,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进行业务改革,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变,按照财政部的思路,AMC商业化转型将分几步走,首先是政策性不良资产与商业性不良资产的清分,然后是财务重组.股改.上市。按照财政部的思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已经完成股改,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从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公司进入到市场的大潮中,按照商业化的模式进行独立经营。
二、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税收挑战
1、资产管理公司以往的税收模式
在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时,国有四大管理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处置相应银行的不良资产而设立,所以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执行的文件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信达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0号。主要内容为:
(1)对资产公司接受相关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借款方以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和票据等抵充贷款本息的,免征资产公司销售转让该货物、不动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票据以及利用该货物、不动产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应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
(2)对资产公司接受相关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
(3)对资产公司接受相关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借款方以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抵充贷款本息的,免征承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应缴纳的契税。
(4)对资产公司成立时设立的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资产公司收购、承接和处置不良资产,免征购销合同和产权转移书据应缴纳的印花税。对涉及资产公司资产管理范围内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持有人变更的事项,免征印花税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无偿转让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2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5)对各公司回收的房地产在未处置前的闲置期间,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资产公司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免征土地增值税。
(6)资产公司所属的投资咨询类公司,为本公司承接、收购、处置不良资产而提供资产、项目评估和审计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税收上出资政策性资产享受免税的优惠,同时,由于在处置资产时,一般均为亏损,所以一般也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2、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公司的税收模式转换
在资产管理公司存续10年中,其核心业务逐渐从处理对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即政策性业务转换到收购在同等市场条件下对各个商业银行通过市场模式进行商业化操作收购,到现在,资产管理公司对成立初的政策性资产处理基本进行完毕,对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一直在探讨中,同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2010年开始,逐渐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到现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制改革也在逐渐进行中,同时,四大管理公司在股改后的几年内酝酿上市,在这种条件下,资产管理公司从政策性资产运作到商业化资产运作过程中税收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即从以前的免税模式下进入到全面按照中国现行税法缴纳相关税费。
3、资产管理公司在现阶段面临的税收风险分析
现阶段,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员工缺乏税收法律和税收法规的相关知识,对税收法规和税收相关法律不了解,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公司内部人员对税法知识模糊,纳税意识淡薄:由于长时间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导致公司的员工对税收的政策法规知识不了解、不关注,使得公司员工对依法纳税的观念比较淡薄,从而在意识形态中形成少缴税、不交税的风险。
(2)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没有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由于没有很好的纳税意识,从而导致公司在日常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税收法律法规的影响,增加了公司在日常业务中无意识的偷漏税风险。
(3)在日常会计处理工作中缺乏对税务事项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控制:长期以来,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一直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使得公司在制定财务制度及相关文件中,缺乏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从而导致在财务处理上没有考虑或者不全面考虑相关的纳税事项,从而导致偷税、漏税的风险。
(4)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不能很好的符合税法规定:在日常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过程中,由于对税收法律的法规不明白、不知晓,从而导致在税收申报和税款缴纳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遵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少交税款、不交税款、延迟缴纳税款的问题,从而可能引起企业支付相应的税收罚款及滞纳金的风险。
(5)公司在日常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涉税事项不能很好的符合税法规定:按照税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相关要求,公司应该对日常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税务档案以及税务资料进行合理的准备和报备,但是由于公司的内在原因,不能对以上资料很好的管理,从而引起相应的税收风险。
(6)在公司的日常控制中,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税务控制,导致出现税务风险后不能很快的发现、识别,从而导致相应的税收风险。
三、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模式下的税收风险应对
鉴于资产管理公司在现阶段存在着以上诸多税收风险因素,所以资产管理公司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很好的应对、规避相应的税收风险,从而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1、在资产管理公司的税收风险应对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
资产管理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该组织应该具有以下机构:
(1)、在资产管理总部设立专门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该部门隶属于财务部,负责全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并对财务部总经理负责。在全国的分公司中设立税务风险管理岗位,并对该分公司的财务部负责。
(2)、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具有以下职责及功能: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规章制度;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进行税务风险分析,指导和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和沟通机制;组织税务培训,并向本企业其他部门提供税务咨询;承担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账簿凭证和其他涉税资料的准备和保管工作;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资产公司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涉税员工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技术投入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情况;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行业惯例;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等。
3、资产公司的税务风险控制活动
资产管理公司根据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对税务风险建立合理的控制机制,全面的建立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机制,在内部结构和企业经营状况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应该转变税务控制机制,必要时可以请外部专家及税务机关的帮助,企业税务部门应参与企业日常和重大业务的流程,从源头控制税务风险。完善纳税申报表编制、复核和审批、以及税款缴纳的程序,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保证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税法规定,企业应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税务风险建立监控机制,评估其累计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资产管理公司的税务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部门内部、企业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确保与外部如中介机构及税务部门的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将税务申报纳入企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建立税收申报日历,确保在税收申报期内纳税申报各项税收,如果没有及时申报,申报系统应该及时提醒。
5、内部监督
企业应该定期对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和完善,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监管,从而达到将税务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控的层面上来。
四、资产管理公司对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
企业有了很好的风险防控系统,但是没有很好的风险防控的方法工具也会产生重大的问题,常用的风险防控的主要工具有:
1、风险承担策略:主要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不重大或者未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风险承担。
2、风险规避策略:主要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识别出来的重大风险作出回避、停止和退出的策略,避免成为风险的所有人。
3、风险转移策略:主要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将风险通过合同或者服务保证书或者风险证券化的方式将企业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别人,从而来规避企业的风险。
4、风险对冲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能够相互对冲。例如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一是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确定存在随意性,上市公司可根据自己需要高估或低估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二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提这四项资产减值准备时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第三则是对企业的某些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难以规避。
一、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成为盈余管理工具的会计解释
2001年以来,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主要工具之一。以下便是从会计角度说明资产减值准备缘何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首先,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要求会计工作者运用较多的专业判断,使得公司在对外报告中,可以通过操纵一些可自由控制的损益确认项目,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如把以前年度未确认的损失及有可能在以后可能发生的损失都在本期一并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业绩,或将本应在本期确认为损失的项目不作处理,长期挂账,以提升本年的利润。这些做法无疑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其次,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例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成本减少,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由此,企业可能在某一会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损失,实现对存货成本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这种盈余管理方法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即可实现,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第三,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变更后,新任高层管理者往往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大量冲销资产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会计法规定,对于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移交人员承担相应责任,而接替人员并不承担会计责任,新任高层管理者一般会一次性计提大量资产减值准备,却将资产的减值责任推卸给上任经理人员时,以此来提高未来实现盈利的可能性。
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成为盈余管理工具的负面影响
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实际上给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我国资产减值制度在稳健性上的非完整性,使得其实施效果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都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资产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这极大的损害了会计生命力所在——有用性,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而以不真实的信息欺瞒投资者和监管方,势必将对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另外过度的盈余管理也对会计职业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造成不利;而其最终的结果是损害和阻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以至于给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乃至宏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本文认为,实现减值准备的充分披露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在下文相关准则的讨论中进一步分析。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的“可转回”的新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准则中所致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及金融资产等等。
相比之前执行的会计制度允许减值损失转回,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禁止了大部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而只允许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项目转回已提取的减值准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之前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在稳健性上的理论缺陷。
这一点通过赵春光(2006)进行的关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可发现:减值前亏损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减值来多计当期费用,为未来确认更多的收益留下更多的空间,从而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减值前盈利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盈余管理。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因此这也是最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定相一致的不允许转回已确认减值的缘由。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提出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方法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并规定难以估计可收回金额的单项资产应当并入所属资产组确定可收回金额;对商誉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当然,禁止大部分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的规定也是一项较为重大的变化。但遗憾的是,虽然新准则进行了适当的完善,但仍没有专门的条款要求披露资产减值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资产减值披露不足的问题仍旧继续存在。资产减值涉及大量的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导致盈余操作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会计估计也是扩大会计信息容量的途径之一,因此,仅仅通过严格规定会计估计行为来控制盈余操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不够的,只有更细致的披露资产减值信息和盈余持续性带来的影响,才能真正杜绝并防患盈余管理。由此看来,总体上新准则切断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操纵利润的途径,缩小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薛爽.亏损上市公司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沈振宇,等.坏账准备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6(2).
[3]薛之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范与盈余管理的防范[J].财会研究,2006(5).
内容摘要:加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管理意义重大。文章认为应通过完善会计法规和相关具体准则,提高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透明度,完善企业效绩考评指标体系,强化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管理
加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资产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既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保障了资产的安全完整,又能提高经济效益。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宁可高估负债和费用也不高估资产和收入,可以多计风险但不得多计收益。通过资产减值准备,可以使企业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避免了企业由于资产虚增、利润超额分配而造成账面价值和财务实力的严重背离,降低了财务风险,提高了经营者的风险意识,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国际趋同
上市公司加强资产减值管理使企业的会计政策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资产计量和确认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各国会计准则对资产的期末计价、减值的处理和价值恢复等各有不同的规定和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都体现了资产计价的稳健和科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同国外企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三)有利于加强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尽管该规定是针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而言,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的价值在引起减值的因素消失而得以回升时可以转回,但该规定限制了减值冲回这一企业操纵利润的通道,对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压缩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空间,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为相关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四)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或损失予以充分的估计和披露,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利于解决上市公司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并且使企业资产能够得到优化,从而可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盈利能力更有信心。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的难度较大
我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
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到,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不管是确认还是计量都存在较大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由于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可回收金额的确定仍会存在很大差异。
(二)资产减值政策被滥用
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作了相关规定,但由于在计提比例、计提方法等问题上并未统一,使上市公司在具体操作时有可操纵的空间,再加上利益驱动,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常被滥用。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金,造成当年巨亏,来年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提前做足准备;往年先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以调控盈余;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对控股股东的应收款、借款担保等全额或大比例计提资产减值;对其他单位的欠款大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内外勾结逃避债务。
资产减值政策被滥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关资产减值的政策规定太抽象,缺乏细致的操作准则。如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如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具体实施时仍然要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处理方式,计提标准及比例则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利润调节的可能。
二是为减轻退市压力而进行盈余调节。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当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时,其公司的股票将被特别处理;当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年度连续亏损时,其公司的股票将被暂停交易。面对这一规定,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退市威胁,故意在前一两年计提较高的资产减值准备,以便在第三年冲回,造成第三年扭亏为盈的假象。
三是释放以前年度虚假财务问题带来的风险。某些上市公司为了特定的目的在以前年度虚增了收入、隐瞒了费用,从而形成了较严重的“资产泡沫”。为了释放风险,就需要在后续年度通过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负债进行调整。
(三)外部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不很明确,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折现率,更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是否充分、客观,是否贯彻了谨慎性原则,也就变得难以判断。在会计准则细化程度不够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审计机关等监管部门凭借现有的人力、财力及技术手段,要想保证采取及时到位的监管措施确实很难,对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进行再确认也缺乏权威性。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法规并加快相关具体准则的制定,增强其可操作性
会计法规、准则制定部门应该对会计具体准则和相关制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首先,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减少主观人为的不确定性给财务报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尽量使会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在的“应用指南”和“解释”中可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具体化。如:规定一定的计提比例,对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制定客观标准,定期公布具有代表性资产的市场价格,全面详细地介绍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及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会计处理等。
(二)完善信息市场与价格市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只有进一步完善信息、价格市场,以资产评估体系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价格信息资料,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依据,也为外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创造条件。另外,尽管有关法规中已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的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但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对大额计提(转回)、不提(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均未作详细披露。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亏损,特别是连续亏损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专项披露各类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中“可收回金额”确定的依据、方法和程序。强制上市公司披露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责令其对年报中给公司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的会计处理予以充分详细地说明,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对于严重违反有关法规的行为,应予以严肃查处,以确保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和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越发展,会计机制、会计法规也将越健全,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就越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经营环境、法律环境、监管体制等客观条件需要会计人员也要掌握一些特别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技巧。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首先,会计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应当大力宣传和解释新制度、新准则的要点,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其次,对于涌现出的新的经济现象,应该不断增加会计方面所涉及学科和内容的研究与学习。再次,组织开展会计舞弊案件研讨会,吸取经验与教训,增强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风险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最后,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
(四)完善企业效绩考评指标体系
我国对上市公司的评价主要是使用净利润指标,而净利润中包含了非经常性损益。这就使得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能够影响净利润,企业可以利用其操纵利润,进而实现其上市、再融资或者保持上市资格的目的。所以,应该不断完善企业的效绩考评体系,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结合起来运用,如企业资产状况、持续经营能力指标、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等,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而不重程序和过程的做法,以减少企业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外在制度动机,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利润操纵的严重问题,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强化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监督
资产减值准备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依据有关因素作出的估计,存在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外部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错报的风险,因此应该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职能。由于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涉及到很多主观判断,这必然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职业怀疑态度对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进行批判性评价,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一旦缺乏客观数据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决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揭示,以引起会计报表使用者充分注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的操作细则,明确各项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努力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强化对那些资产减值准备存在明显问题的上市公司的独立审计,尤其是加强对连续亏损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对于严重违反有关法规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2)
3.李梅,崔小芳.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0(11)
4.刘运国,邓颖瑜.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新规定的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2009(1)
5.蔡志忠.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农业会计,2010(01)
一、引言
管理层收购(即MBO, Management Buy-outs)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借贷融资收购该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该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重组该公司、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决定使公司或公司的子公司由公众公司变为私人公司,就会发生管理层收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为解决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实施。1999年6月,我国著名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四通公司采用管理层收购方式完成了多年来困扰企业发展的产权改造问题。之后,粤美的、深圳方大、武昌鱼等一系列管理层收购悄然兴起。由于担心大规模实行MBO可能会导致过大的风险,2003年4月,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说,在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做决定。2003年12月,国务院转发了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产权转让都要进入产权交易所。2004年1月9日颁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次从程序上规范了国有产权转让的全部过程。其后,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如TCL、安徽水利、海螺集团、武汉有机的MBO动向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为此,在学术界对管理层收购问题的研究也不断增多。Kieschnik(1989)对MBO多种理论解释做了一个大致的总结,指出关于MBO(LBO)的理论解释存在交易成本、税收、收购防御、自由现金流量、控制、管理者报酬缺陷、剥夺债权人、财务杠杆非充分利用、风险套利等九个假说。Wright等人(2001)区分了四种类型的MBO :效率型收购、再生型收购、企业家收购和失败型收购。在国内,方华(2002)通过对宇通客车和粤美的两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认为MBO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防止在此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的流失。李康、杨雄等人(2003)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MBO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影响,发现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分红冲动。在二元股权结构下,管理层股东利益与分红呈单调递增关系,分红越高,管理层股东利益越大。巴曙松(2003)提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MBO 的诸多环节存在五种特定的风险因素,分别为行政风险、定价风险、融资与分红风险、运作风险和收购主体的合法性。李曜(2004)在对粤美的管理层收购进行分析后得出,中国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后带来的新的激励机制是一种产权清晰后的股权激励机制。
二、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强化:管理层收购的功能分析
(一)管理层收购降低企业的委托成本,激励经理人努力解决企业中的“”问题
1.实施MBO后,通过加强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则可以有效解决成本问题。法玛和詹森指出,企业的成本问题会出现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并且缺乏有效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企业中。一方面,MBO是股权集中的过程,也是管理者增大持股比例的过程。股权集中有利于监督机制的加强,大股东比小股东更愿意也更有能力在加强对公司的监督方面做出贡献,有利于内部人之间的相互制约。特别是机构股东的介入,会使监督更加有效。另一方面,实施MBO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管理者拥有企业股权,企业业绩和管理者报酬直接挂钩,可促使他们致力于创新,挖掘企业潜力,进行具有长期效益的改革。MBO使企业的管理者同时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从而激发了管理者的积极性和潜能。另外,管理层常常通过中介融资机构提供的财务杠杆进行MBO,用较少的自有资金和大量的外部资金来实现对公司的收购,这种融资结构增加了公司的还债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管理层设法减少成本。
2.实施MBO能为国有企业提供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如过分的在职消费、信息披露不规范、报喜不报忧、对重大的经营活动不做出应有的解释等。实施MBO后,(1)管理层通过收购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变为张维迎定义的管理者与资本家合一的企业家,原先绝对分离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部分甚至全部结合。管理者在两权分离时的最优选择成为两权结合的非最优选择,消除了两权分离时的股东与管理层目标的差异,从根本上解决了股东――管理层这类的委托――问题。(2)MBO使两权分离情况下的外部约束转化成为内部约束与相互约束,管理层成员在长期合作中形成各自在团队中的声誉,为使声誉不因短期利益遭受破坏,成员之间的偷懒也会减少。(3)MBO使管理层将自身积累的财富与在行业的声誉全部押在公司的经营成败上,上市公司经营失败意味着管理层“人财两空”,既损失财富,也使多年声誉毁于一旦,这时,管理层会强化自我约束意识。(4)由于MBO使国有股东不再是控股股东,这就淡化了企业的国有色彩,管理层也就难以指望通过平级调动而离开经营失败的企业。在此种情况下,管理层经营失败的成本比原来大得多,这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二)管理层收购促成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统一
收益分配的内涵从定性分析看是企业参与收益分配主体按照一定的分配依据,在企业收益分配参与者之间合理分配企业收益的过程,它体现为一定的经济关系。企业收益分配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收益分配的支持。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要借助企业收益分配这一媒介,使企业收益在各参与者中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实现。
2.企业的持续经营与企业收益分配也是“难舍难分”。每一次资金循环产生收益后都有相当多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的合理处理对企业资金的不断循环和实现持续经营至关重要。利益关系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再筹资;而且能影响到企业资产存量规模。
3.企业的合理分配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而企业良好财务形象的树立又是企业获取资金、扩大生产、增进效益的重要保证。作为分配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本在利益分配机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本要素分配的合理性解决往往决定了整个企业利益分配是否合理、有效。其道理就在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一方面,人力资产天然归属于个人;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即贬值或荡然无存。人力资本产权的这种私有性决定了无法对其实行统一规则,以实行彻底的监督。因此,仅仅依靠监督不能完全解决人力资本的努力问题,而剩余索取权安排则可以用来解决自我监督问题。
传统薪酬激励机制结构单一,虽然总体收入不低,但着重于短期激励,只评价和奖励过去一年的经营行为,缺乏长期激励手段的配合,因而容易导致经营者进行短期行为。此时,经营者的价值没有得到彻底的承认和体现,甚至在我国的一部分国有企业中,仍由国家掌握着对国有企业经理的工资总额和等级标准,经理人员消极怠工、贪污受贿等行为时有发生,也使企业优质资产发生流失。随着经理股票、股票期权的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年薪制短期激励问题,但由于企业的收益是既定的,经理人员的所得必然是所有者利益的损失,所以股票期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股东的利益。MBO后,经营者取得的是物质资本的产权而不是一般的报酬,产权的激励作用高于一般报酬的激励作用,而且可使成为所有者的经营者自动减少非生产性消费,实现了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合一,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能达到完全匹配,解决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分离的情况下二者之间分配的矛盾问题,经营者实现了在行使企业控制权的同时完全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另外,从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风险性来看,其所有者也应当像物质资本的所有者那样享有剩余索取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实施MBO理所当然。
(三)MBO促进激励机制由薪酬激励变为控制权和股权激励
国有企业实施MBO能提供更有效的激励机制。1.MBO提供了一种自愿的风险共享机制,它提供一种信号:甘愿进行收购的管理层的风险偏好。通过收购,管理层可获得相应的剩余收益权,因而他们不会放弃任何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因为放弃这些项目,将使他们投入的资本承受巨大的机会成本。2.管理层发现公司市场价值被低估时,才进行收购。提高公司市场价值可以增加他们个人的财富,因而他们更愿意着眼于长期的资本收益,而非短期的收入。同时,成为股东的管理层拥有控股权,能够摆脱外部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指手划脚与对短期利益的追逐,有利于上市公司长期利益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3.MBO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激励机制。收购完成后,管理层将获得剩余收益权的一部分,因此,激励机制将内化到管理层的效用函数中。管理层显然愿意降低对自身的激励成本,以增加剩余收益。企业实施MBO,公司内部控制权会由分散走向集中,激励机制由薪酬激励变为控制权和股权激励,经理层由人变为股东,有利于通过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合一来激励和监督内部人,从而最终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
关键词: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广电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9.2
实现上市是很多企业的目标,上市后获得新的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公司治理必须全面公开化,董事会需做到及时信息披露和完善内控机制等工作。上市后在证券公司的持续督导中,各相关工作都逐渐趋于日常化、规范化、合理化。但是,当上市公司面临生产扩张或经营不善等等问题时,需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很多上市公司往往会面临各种难题而使得重组进展缓慢。本文基于重大资产重组的主要原则、标准、交易形式以及2012年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就重组中董事会治理方面需要关注的要点做讨论和分析。
一、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则和标准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购买、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产交易达到规定的比例,导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收入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交易行为,称为重大资产重组,适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1](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依据2011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修订的《管理办法》,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则概括如下:
一是合法合规:符合产业政策,符合环保、土地、反垄断等法律法规;
二是维持上市:不会导致不符合上市条件;
三是定价公允:涉及购买或出售资产定价公允;
四是权属清晰:资产权属清晰,过户不存在法律障碍,债权债务处置合法;
五是提高盈利: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不会导致空壳化;
六是保持独立: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保持独立性;
七是治理健全:形成或保持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管理办法》规定的7条原则中,董事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三、四、五条。第三条规定的定价公允,要求以资产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的,评估机构采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评估,对两种评估结果的差异率、定价市盈率、市净率与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等都确保在合理范围内。第四条规定的权属清晰,要求上市公司的土地、房产、商标、专利、特许经营权等权属证书齐备[2],尤其是出让性质的土地和房产证,为确保重组顺利,董事会应安排有关部门尽快补齐各类证书、执照。第五条规定的提高盈利,要求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盈利能力高于自身的盈利能力,2012年成功过会的重组案例中仅有少数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盈利能力较低。
二、重大资产重组的主要交易形式
目前A股市场较常见的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形式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重大资产置换和换股吸收合并。
(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发行股份购买的资产可以是股权、完整的经营性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等),支付方式为股份(也可包含部分现金),其交易对方不超过10名,常用于购买股权较集中的资产(见图1)。优点在于实施容易,上市公司本身经营情况不会发生较大变动;缺点在于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较大。
董事会需关注的方面,如向控股股东发行股份,股份定价是否有利于控股股东,重组后的控股比例维持在何种水平内;如向非关联第三方发行股份,则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动,部分持股比例较高的交易对方成为新股东后,是否会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等。
(二)重大资产置换
重大资产置换一般是以子公司股权或资产与交易对方持有的子公司股权或资产置换,交易金额的差额部分用股份或现金支付。通常该交易对方为上市公司置出盈利能力较弱的资产,置入母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见图2)。优点在于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较高,并且往往此类交易在同一控制下完成,各方合作较为便利快捷;缺点在于资产价值可能有违公允,容易产生利益输送。
董事会需关注的是,母公司及其关联方可否接收盈利能力较差的资产,以及人员安置是否安排妥当。重组定价基准日至交割日期间的标的资产损益归属如何判定,是否对上市公司有利,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重组完成后,是否存在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是否存在大额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此类重组往往构成关联交易,因此还需注意关联交易中需履行的措施,如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等。
(三)换股吸收合并
换股吸收合并的资产为一个完整的公司(可以是上市公司),支付方式为股份,但重组完成后注销标的公司,其原有资产、负债并入上市公司。由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对方不超过10人,换股吸收合并无此限制,因此在收购股权较分散的公司时,往往会采用换股吸收合并的办法(见图3)。
在收购上市公司时,需确定换股比例及换股风险溢价,以保护被合并方的股东利益。同时要为合并方异议股东设置收购请求权,为被合并方异议股东设置现金选择权,即在股东大会上提出异议的股东可以约定价格出售股票换取现金,此额外现金支出需由上市公司事先做好准备,如由母公司或其关联方支付等。
(四)募集配套资金
2011年4月27日,证监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3],《决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通过定向发行股份募集部分配套资金,其定价方式按照现行相关规定办理。《决定》允许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与通过定向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同步操作,实现一次受理,一次核准,有利于上市公司拓宽兼并重组融资渠道,提高并购重组的市场效率。新的《管理办法》规定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交易金额的25%,通常用于被收购资产业务所需资金(如补充流动资金,被收购公司的技改项目等)。
三、2012年A股市场重大资产重组分析
本部分通过对2012年申报重大资产重组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重大资产重组案例中的规律,分析研究董事会应该关注的要点。
2012年证监会重组委共召开41次会议,审议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73家次,共65家公司过会,未过会的8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二次过会,1家变更重组方案后过会,2家未通过重组委审核,重大资产重组总体通过率较高。
(一)行业分类
2012年过会的重大资产重组总交易规模为1749.79亿元,其中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综合类、采掘类上市公司的交易规模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重组购买的资产也集中于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采掘类(见图4与图5)。
如以重组公司数量划分,则行业集中于机械设备、化工、采掘(见图6与图7)。对比重组规模,采掘业资产尤其受到欢迎,多家采掘业上市公司扩大主业规模,如恒泰艾普、靖远煤电、郑州煤电,也有多家采掘业公司实现借壳上市,如华联矿业、赤峰黄金、宏达矿业、泰复实业。
对于市场上被收购资产中某些热门行业,上市公司可进一步研究,发掘这些资产价值是否存在被低估的情况,可视自身公司业务和资金情况进行股权投资。
(二)重组目的
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收购同业或上下游产业资产实现产业链的升级或整合,以规模经济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是主营业务业绩上升缓慢,收购无关联行业资产暂时度过寒冬期;
三是主营业务停滞或已破产重整,收购新资产实现借壳上市。
目前市场上的重大资产重组以收购同业、辅助主业及上下游产业的资产为主,若从集团内部收购,可解决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及其关联方的同业竞争问题;若从集团外部收购难度较大,但是收购成功后可提高行业集中度,对竞争对手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促进行业的整合和发展。
若上市公司购买非主业相关资产,需关注重组后是否涉及主营业务变更,若公司所属行业的判定发生变化,将适用新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办法,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一定影响(见图8)。
(三)交易方式
65家过会的上市公司中,购买标的大多数为交易对方持有的子公司股权,占总数的93%,因为收购完整的公司可维持重组前的经营模式、人员安排,重组后对其盈利能力影响较小。购买标的为非股权资产的占总数的13%,大部分为非经营性资产,如土地使用权、港口泊位等。出售标的为股权占比的24%,非股权资产占比81%,主要由于含出售资产的案例中属于净壳出售的公司较多。
购买资产的支付方式中,股权支付占总数98%,现金支付占总数18%。通常选择发行股份,因为其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压力较小。通常现金用于支付少量的对价,如重大资产置换中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价。
(四)净壳出售
净壳出售即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停滞或已破产重整时,通过出售全部资产和负债,购买新业务资产实现持续上市。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上升缓慢时,可在集团内部变更控股股东,实现集团内的资产重整,延续盈利能力;或在集团外部重组,向第三方发行股份变更实际控制人,交易对方即实现借壳上市。
2012年实施净壳出售的上市公司21家,占重组总家数的32%。证监会并不鼓励借壳上市,上市部对其的监管会参照发行部监管IPO的力度。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考虑,净壳出售主需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出售资产的归属和人员安置问题,可由母公司或其关联方接受出售资产和人员。
二是购买资产的权属是否清晰、合法,盈利能力是否显著高于出售资产,是否充分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
三是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所持存量股份是否转让予新控股股东,以何种对价方式转让。
(五)盈利能力
上市公司重组前一般财务状况较差,净资产收益率较低,重组前平均为1.00%。购买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一般都较高,尤其是IT、电子、农林牧渔等轻资产行业,均在30%以上。2012年重组案例中,购买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 22.13%,重组后平均为10.40%,盈利能力显著增长。
2012年,有16家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盈利能力比上市公司略低,占总家数的24.62%,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购买集团内同业资产,解决与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
二是整合产业链,扩大主业市场份额;
三是其他问题,如购买资产的评估值较高、购买资产未产生效益等。
四、重大资产重组实例——广电信息
2011年,广电信息(现已更名为百视通)实施重大资产出售、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4]。该次重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与原控股股东、潜在控股股东和非关联第三方的多方交易,是一件较为典型的案例。
本次重组由三项交易组成:
1.股份转让
原控股股东仪电集团将持有的部分广电信息股份出售给东方传媒,出售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20日均价,对方以现金支付。
2.资产出售
广电信息向仪电集团及其关联方以评估值出售全部主业相关经营性资产和部分非主业资产,向仪电集团非关联第三方挂牌出售广电信息或者下属公司部分非主业相关资产,对方以现金支付。
3.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广电信息以现金和发行股份向东方传媒购买持有的媒体相关业务资产(含百视通51.78%股权),并向百视通的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剩余股权[5]。
本次重组过程中有两个关注要点:一是资产出售交割日,广电信息应已全部偿还除本部经审计确认的应付股利、应交税金(仅指增值税进项税)外的所有账面负债,由仪电集团承诺承担所有的或有负债(如与资产出售相关的其指定的关联方未能承担或履行),并只留存货币资金(包括资产出售的对价现金)及约定资产。二是与出售资产相关的权利义务及人员等由资产出售后的接收方承接和安排。
将上市公司作为净壳出售时,董事会需关注是否全部置出全部账面资产(如保留货币资金等);经营性资产所必须的负债、人员是否跟随资产一同出售给资产接收方;负债是否能在交割日前偿还完毕;人员安排上是否有漏洞,若资产接收方未能妥善安置,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是否有接受人员的预案等。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后,东方传媒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广电信息更名为百视通。重组前2010年每股收益0.1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5%[6]。重组于2011年底实施,于2012年3月20日公告重组实施情况报告书。重组后2012年每股收益0.4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27%。[7]相比2010年有显著的增长,重组后的盈利能力良好,保护了上市公司原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五、结论
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重组的原则和标准做了明确的规范,在实行过程的各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指引。本文对A股市场较常见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形式做了介绍,对2012年A股上市公司的重组情况做了统计和概括。
A股上市公司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决策时,需遵守证监会颁布的相关法规和原则,董事会需重点关注重组标的资产的权属、定价、盈利能力。收购同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公司时,需关注标的资产对扩大产能、提升规模效应的能力;在收购非同业的公司,主要发生在净壳出售时,需特别关注出售资产、未偿还债务的接收和人员安置问题,以及购买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主要遵循维护国内股票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目标。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要为提升公司内在价值,促进社会资源合理分配,推动股市繁荣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Z]. 2008-04-16.
[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若干问题的规定[z]. 2008-04-16.
[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 [z]. 2011-08-01.
[4]广电信息. 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EB].上海证券交易所,2011-03-09.
[5]百视通. 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实施情况报告书[EB].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03-02.
摘 要 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新准则中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对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真实会计信息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资产减值旧准则在准备提取和冲回方面,企业有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这实际上给予了公司粉饰会计报表的机会。新准则有效防止了利用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手段。本文将主要研究新准则中资产减值的改进对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影响。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准则 盈余管理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所以它的颁布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
一、新准则相对旧准则的优势
新准则进一步确定了资产减值的范围。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范围作了详细的规定,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如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资产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
新准则明确了计提时间和判断依据。我国原有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检查固定资产,合理预计固定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相比之下,新准则对计提时间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会计期末,企业应核查是否存在固定资产可能己经减值的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既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资产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新准则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方法。新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并详细规定了资产的公允价值、处置费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如何确定。这样的规定为资产减值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且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
新准则提出资产组的概念。新减值准备准则规定: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合确定资产减值。
综上可知,新准则的颁布降低了上市公司粉饰报表、操作利润的可能性。
二、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确认条件不够明确。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千差万别,准则不可能列出判断资产减值的所有迹象,所以对于准则所列出的若干迹象来要求企业根据这些迹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职业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很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这些迹象本身来看,有的过于笼统,比如判断资产减值的第一个条件是市价的跌幅明显高于预计的下跌,“明显高于”的界限就需要依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法律、市场、技术的变化来判断,资料十分不易取得,对于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怎样处理,现行准则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其次,资产减值计量标准有的不够明确。确认条件只是列举出可能发生减值的若干迹象,最终判断资产是否减值要判断其账面价值是否低于可收回金额(成本是否低于可变现价值),按账面价值成本低于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部分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是减值的计量标准,它的确定非常重要。但现行准则只给出了可收回金额的定义,资产的销售价格和处置费用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如何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说明。这对某些可收回金额的计算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的资产(如长期资产)在实务操作上带来很大困难。
最后,转回规定的不一致性容易导致盈余管理。新资产减值准则虽然规定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但该规定并未能完全封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通道,因为新准则并未明确针对存货、短期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能否冲回的问题。对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金融资产、递延税项资产和雇员福利资产以及特殊行业的资产也排除在准则适用范围之外,这些资产已计提的减值损失依然可以在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价值恢复的前提下予以转回。新资产减值准则只关掉了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转回操控利润的大门,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进行盈利操控,上市公司未来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
参考文献:
[1]郭云.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遏制.财会月刊.2006.9.
[2]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6.3.
[3]许华荣.资产减值可收回金额计量问题研究与分析.财会通讯.2007.1.
[4]罗群.盈余管理的识别及运用.审计与理财.2008(12):50-52.
[5]胡玲令.论价值管理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8):111-112.
[6]张婉婷,孙长江.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45-46.
[7]李丽萍.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时代金融.2008(11):142-143.
[8]张宗益,黄新建.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10):37-39.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①。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1、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动机
我国《公司法》中规定,公司要想发行股票就要达到一定的条件,这样很多公司为了获得发行股票的资格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这些条件。但是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规定,如果公司的财务出现异常状况,会给公司加上“ST”的帽子,假如三年来公司都不盈利,则会给公司加上“*ST”的帽子。如果受到这两种处罚,就会限制公司的一些交易。为了避免证券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就要想尽一切方法拿掉该帽子。这就使得公司想通过盈余管理来操作利润。
2、配股和避税的动机
在配股方面,上市公司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要求连续三年上市的公司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不能少于10%,并且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要大于6%②。所以,越来越多的公司会想要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这一个要求。
公司的所得税额占公司盈余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很多公司为了可以不交或少交税款,寻找一些方法来降低所得税,这样公司就想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调整公司的盈余,这样就可以减少公司的税收。
3、政治动机
一方面,我国有很多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且公司的管理者本身还有其他的政治职务,因此他们为了他们的政治生涯的继续发展,会对其公司的利润进行操纵,这是别的国家不具有的;另一方面,我国常常会给经营状况很好的公司颁发一些荣誉称号,投资者在投资时就会考虑这些方面。因此,公司就会为了可以得到这些荣誉,通过盈余管理来提升公司的社会地位。
二、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效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4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进行分析的对象是这40家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各项资产减值计提与转回的相关信息,从巨潮资讯网选取了这些上市公司的年报。这40家公司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而且在每个行业中样本公司无论在资产规模、营业利润还是在市场地位、社会影响方面都是很重要。
(二)资产减值项目计提和转回情况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和处理了120份财务年报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40家上市公司,主要通过统计2011-2013年间的数据,汇总了表1到表2,分别给出了样本公司单项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的金额,单项的计提和转回占总的计提和总的转回的比例的情况。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坏账准备348,960.3173.70%491,752.1172.72%716,343.3373.89%
存货跌价准备64,953.7513.72%172,466.1925.50%177,862.3718.35%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00.00%00.00%0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860.070.18%708.450.10%4,614.990.48%
贷款损失准备00.00%0.540.00%0.64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8,233.3912.30%6,634.800.98%68,376.537.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2.350.00%2542.050.38%972.300.10%
工程物资减值准备00.00%00.00%1,256.640.13%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471.230.10%1,545.920.23%00.00%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00.00%0.550.00%5.580.00%
商誉减值准备00.00%615.500.09%0.000.00%
合计473,501.09100.00%676,266.11100.00%969,432.38100.00%
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
坏账准备23,897.4581.74%40,872.6293.35%32,838.7171.87%
存货跌价准备5,339.4918.26%2,911.806.65%12,854.0628.13%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00.00%00.00%0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00.00%00.00%00.00%
贷款损失准备00.00%00.00%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0.00%00.00%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0.00%00.00%00.00%
工程物资减值准备00.00%00.00%00.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00.00%00.00%00.00%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00.00%00.00%00.00%
商誉减值准备00.00%00.00%00.00%
合计29,236.94100.00%43,784.42100.00%45,692.77100.00%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
通过对上述整理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在现在实行的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相对集中
从表1和2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项目主要在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这两方面相对集中。通过观察各项资产在减值准备方面的提取情况,可以发现使用最多的是坏账准备,三年来分别计提了348,960.31万元、491,752.11万元和716,343.33万元而且三年来所占总计提的平均比例为73.44%;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三年来分别计提了64,953.75万元、172,466.19万元和177,862.37万元,三年来所占总计提的平均比例为19.19%;再其次就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三年来分别计提了58,233.39万元6,634.80万元和68,376.53万元,变化幅度较大,三年来所占总计提的比例平均比例为6.78%;相对其他的减值准备使用的都相对较少,它们计提的比例和金额也都非常的小。
从表2我们可以知道,2011-2013年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和单项转回占总计提比例的上市公司的情况,通过观察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情况,发现使用最多的还是坏账准备,三年来分别转回了23,897.45万元、40,872.62万元和32,838.71万元,而且三年来所占总计提的平均比例为82.32%;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三年来分别转回了5,339.49万元、2,911.80万元和12,854.06万元,三年来所占总转回的平均比例为17.68%。
可以从表2中看出,由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在今后的会计期间中是可以转回的,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对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进行了大量的计提,就是为了可以在以后进行转回,所以样本公司在这两个项目上大量的计提与转回,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
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的流动性有关
由表2我们可以知道,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情况,随着资产流动性的降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也在降低。非流动性资产在2011年―2013年的计提比例分别为12.58%、1.78%和7.76%,尤其是2012年只占了1.78%,这主要是因为不可以转回非流动性资产所致,导致上市公司普遍对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等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计提,就减少了非流动性资产的计提。说明上市公司喜欢计提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是因为这类资产存在着比较差的信息质量,就可能会在操纵利润的方面有着一定的机会。
三、完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对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限制
1、应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本公司应该采用哪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信息。企业不可以随意变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如需变更,一定要在财务报表的相关附注中做出详细的解释。如果是因为破产的原因,在破产当期计提坏账准备并确定坏账损失。
2、应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按两者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单项计提和合并计提,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一定要谨慎,不允许滥用存货准备的计提方法,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计提方法,不允许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一定要在财务报表的相关附注中做出详细的解释。
(二)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1、应当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资产减值的相关工作
上市公司应当安排多名会计人员共同负责资产减值的测试、估计和计算,使得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在资产减值的测试、估计和计算方面,每个会计人员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明确自己的职责,避免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还应鼓励其他的员工检举那些有舞弊行为的员工,对他们做出相应的处罚,这样就可以减少使用资产减值进行调节利润的行为。
2、严格审核资产减值的计提金额
上市公司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上明确规定公司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审批,不同范围内的减值金额,要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审核。
(一)样本的选取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现行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越来越难。为分析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选取沪、深两市的42家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虽然选取的样本数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不足10%,但这42家样本是从各行业挑选出来的,其资产总额及营业利润在所在行业均占有较高的比例,所以所选取的样本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选取的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公布的2004年至2006年年报。
(二)样本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情况分析具体分析见表2、表3、表4、表5。
从表2可以看出,坏账准备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再次是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值计提比例较少。按现行资产减值会计有关规定,可转回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平均为61595,56万元,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的75,72%。
从表3可以看出,坏账准备的转回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总额中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存货跌价准备,再次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转回金额及比例都很少。按照减值会计现行规定,可转回减值准备的金额平均为68416,54万元,占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总额的86,00%。
从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5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高于2004年,而2006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都低于2005年。2004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高于2005年,说明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推行确实起到了夯实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但是,2006年现行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从2007年开始,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将无法转回,并且短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转回也规定了严格的转回条件,所以企业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必定非常谨慎,能少提则少提。
从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6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环比发展速度基本上都在100%以上,说明2006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基本上高于2005年。主要是因为2006年是上市公司转回以前年度资产减值准备的最后一年,上市公司在过去年度通过种种理由计提的资产减值如果不及时转回,将彻底成为沉没成本。因此,上市公司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将以前的资产减值予以转回。
(三)样本数据分析第一,从表2、表3可以看出,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三年平均计提和转回的比例分别为75,72%和86,00%。这说明现行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规定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上市公司仍然可以利用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第二,从表4可看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上呈先升后将的趋势,说明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第三,从表5可看出,2006年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基本高于2005年,说明2006年是历年资产减值冲回的最后期限,那些在以前年度通过计提减值准备“雪藏”利润,或需要并可以通过转回来满足某些经济指标要求的公司,有可能在此期间将减值准备集中冲回,否则2007年后这些可能冲回的利润将再也没有机会浮出水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资产减值现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资产减值会计规定不能完全控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二、资产减值规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仍可通过流动资产减值的转回操纵利润普华永道的某注册会计师认为,目前上市公司常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的相对较少。现行会计准则在有关流动性资产的计提转回方面与原有的规定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并不能堵住上市公司利用流动资产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的漏洞。
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1334家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为2543.623亿元。其中,坏账准备为1900.006亿元,占计提总额的74.70%;存货跌价准备为179,668亿元,占计提总额的7.06%;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为170.049亿元,占比6.69%;现行准则禁止转回的三项资产减值准备为271,846亿元,占计提总额的10.69%。在2006年上半年共计186.327亿元的各项减值准备转回总额中,坏账准备转回为119.546亿元,占转回总额的64.16%;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为34.125亿元,占转回总额的18.13%;三项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11.979亿元,占转回总额的6.43%。这些数据说明,上市公司仍可利用流动资产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操纵盈余。
(二)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和计量难度比较大在判断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时,只要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就确认资产减值。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取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但是。公允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判断都比较困难,所以合理确定可收回金额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公允价值确定难度大。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三种方式,在选择时存在先后顺序。确定公允价值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不易在我国现阶段使用。因为第二种方式对完善的活跃市场要求很高,我国现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很多资产市场还没达到完善的程度,市场上的价格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不能认定为公允价值。第三种方式中“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现行会计准则中列举了可供参考的方法,但是在无法得知类似交易信息的情况下,还需要其他方法协助。这些都给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困难,也给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操纵空间。
其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难度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受未来各年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期限的影响。未来各年现金流量估计要求技术水平比较高,操作难度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是指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在确定折现率时,如何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实施困难现行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准则趋同。但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要在我国企业中实施难度非常大。一是我国目前的管理水平还达不到使用资产组的要求。在使用资产组时,需要与之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但是我国
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预算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缺乏经验。二是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资产组划分方法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应否计提及计提多少等问题,客观上可能使企业随意扩大或缩小资产组来调节利润。
(四)商誉减值测试困难商誉的减值测试要结合所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将蕴含大量的操作问题。如何认定所属的资产组、是否会产生商誉错误地分配给过小的资产组或者过大的资产组等都包含了太多的主观判断因素,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也缺乏判断标准,这将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灰色地带。
三、改进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完善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是有效实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重要途径。因为资产减值的计提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而公允价值的本质基于市场价值的判断,凡偏离市场价值的判断都不公允。为了合理确定市场价格,判断各项资产是否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必须规范和健全我国现实的市场环境。为此,国家应逐步建立起各行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立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市场报价系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真正使评估价值接近市场价值,以减少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主观因素,为计提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公正性提供直接依据。
(二)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比较复杂,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资产减值问题审计中,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来实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列示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不合理,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若被审计单位不调整,注册会计师应视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意见;当注册会计师无法判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可以引起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注意,有效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盈余。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还应具有综合分析和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和职业判断能力决定了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而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有关部门应通过岗位继续教育等方式来加强对会计人员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业务能力培训;同时,应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会计人员在判断和表达经济业务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目前,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小,企业违规违法成本低。此外,企业会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法律责任的威慑效果低下有着极大关系。我国应对发现的会计造假等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会计造假的法律主体,不仅要明确法律责任,还应提高法律责任的威慑程度。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打击会计造假等行为,维护公众利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