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2: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交通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56-02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项目改革方案,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全面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为响应高铁“走出去”的国家战略,适应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趋势,轨道交通行业领域对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人才需求急剧扩大。因此,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轨道交通电气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轨道交通行业背景特点弱化,逐渐等同于传统的电气化专业;轨道交通没有形成整体学科体系,使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形成“孤岛”;教师队伍没用轨道交通电气化工程实践经验,甚至没有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背景;“空洞”的理论教学与行业工程应用脱节,学生缺少相应的工程训练;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甚至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实验实训条件简陋,不能满足该专业的综合实验和工程训练。
二、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定位及特点分析
轨道交通电气化是一个工程应用、行业背景很强的专业,与轨道交通领域“车机工电辆”等专业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群,彼此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模块之一,完善了“车机工电辆供”轨道交通专业群的建设体系,本着围绕职业竞岗位、岗位竞能力、能力设课程的原则,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电力网、牵引变电所及接触网等设备的安装、调试、试验、维修和系统联调等方面的工程应用型工作。
三、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满足轨道交通行业特点与需求,建立明确了轨道交通电气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轨道交通电气化行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培养具有工程项目筹划、分析、设计、管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使其能够胜任轨道交通电气化牵引供电工程技术领域牵引变电和接触网方向的工程设计、工程调试、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应用性、工程化的专业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富有开拓精神和工程应用开发能力,毕业后可在轨道交通电气化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是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
四、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内容
(一)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通过对轨道交通行业社会调研和分析论证,传统的“学校形态”不能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为载体、联合培养为手段、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新模式是该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达到发展共赢之目标。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稳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依据,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核心工程技术人员为引导,以“一切为工程教学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资源共享、校企联合共建、校企项目合作等为主要内容,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评价和考核体系。最终实现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健康运行,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二)建设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
建设“车机工电辆”综合试验基地,可以很好得满足“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轨道交通电气化”等专业的实验、实训要求。该基地不仅可以完成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信号系统、运输与管理等系统内的故障再现、实物仿真和试验分析、系统及设备型式等试验,还可以完成轨道交通系统间的综合试验。既可为培养学生和教师一线技术能力、工程能力提供真实环境,也可为新运营模式、新技术、新装备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试验条件,同时也可作为功能强大的科研平台。
以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为例,构建轨道交通电气化实验平台,满足该专业的课程要求。建立具有层次化、综合化的试验平台,该平台对“轨道交通供变电技术”、“轨道交通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铁道接触网”、“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等主要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进行了系统整合。在此平台上,不仅满足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的要求,还能使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的建立,为轨道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
(三)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
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面向工程实际,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的运营、维护、故障诊断甚至延伸到整个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这必将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经验的应用工程技术能力。目前,大多高校专职教师很难达到此要求,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学校有意识培养一批学术水平高、工程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通过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该行业研究课题和一些横向项目,以共同开发、出版该专业相关著作等形式使教师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及时了解轨道交通领域的新资料、新技术,并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工作中,教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使科研能力和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在选拔实习带队教师时,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在安排实习带队教师时,主要考虑安排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方有较强项目合作的教师作为带队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才能够完成。
(四)构建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本科实践导向计划”,对较完善的轨道交通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有很大启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应渗透到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通过科学规划、联合共建模式,构建一个涵盖轨道交通多工种的综合性实践基地,营造一个“真实的轨道交通”环境,满足学生工程训练和企业员工的培训;通过校企互聘形式实现“工程师进校园”,使学生和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零距离接触,明确轨道交通电气化行业一线的工作性质、内容以及所需的职业素养;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进课堂”,学生能够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具备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以实际的工程项目子课题为载体,开展具有项目管理运作模式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最终实现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特色明显、教师队伍双师化、培养体系工程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等一整套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五、结语
轨道交通是一个多部门、多工种的系统性行业,轨道交通各专业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统一体。构建完整的轨道交通行业群,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课程群的融会交叉、资源共享,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益,畅通轨道交通的信息渠道,从而达到加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工程应用型教育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最终,确立以轨道交通电气化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特色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邹家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2]曹荣敏,吴迎年,陈雯柏.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探索[J].培养模式改革,2014,(2):36-55.
[3]曾飞.地方本科院校交通专业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
[4]刘让雄,田金英.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3).
[5]苏青.建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型综合实验实训基地――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与社会,2009,(10).
[6]蒋会哲,张桂林.“校企合作和项目化教学引导”的实践教学改革――以电气工程系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一、成果导向的理念及其意义
1.交通工程专业就业目前现状。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高校纷纷成立了交通工程专业,以解决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为目标,具有明显的道路特色,尤其是道路规划与管理特色。中国的大学教育,社会关注最多的是毕业生就业情况,这也是专业生存的主要条件,因此对交通工程专业进行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各个学校都切实考虑的现实问题。
2.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自2006年开始的工程教育认证是为了提高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参与国际交流,是各学校继评估后较为关注的一种资质认证工作,其基本理念为“成果导向”。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要求和学校特色确定本专业学生能够到达的最终学习成果,确定学生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以此来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策略,并在过程中进行质量与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使得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级达到顶峰成果。学生最终成果既是成果导向的终点,也是其起点,将决定学生的就业可接纳性、专业胜任性和社会适应性。[1]
二、成果需求分析
1.就业领域分析。根据我校十多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就业领域主要有道路与轨道建设、轨道交通运营、轨道交通维护管理、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咨询、物流与汽车服务工程等领域;根据北京工业大学的需求调查,本科生可以进入智能交通和产品生产开发等领域。随着解决交通问题成为社会的共识,随着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以及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对交通人才的需求会有增加,尤其是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将会需要大量的建设、运营管理与维护人才。
2.能力需求分析。通过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调研,企业对大学本科生的工作情况反馈主要集中在“与学历不匹配的能力、手高眼低的工作态度、不够扎实的基础知识、较为缺乏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的综合素质”。企业现场对大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专业能力: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职业技能(文案写作、软件操作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专项问题及突发事件的能力)。综合素质: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交往与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基于办学特色的最终成果的确定
1.学校的办学特色。交通工程专业一般都依托学科背景而成立,如北京工业大学依托土木类、西南交通大学依托铁路类、武汉理工大学依托汽车类、长安大学依托公路类、中国民航大学依托民航类等。依托学校的办学特色,既能依托学校的强势学科力量,进行交通工程专业建设和特色建设,提高专业特色和质量;又能借助于行业优势,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缓解本科生的就业压力。
2.培养目标的确定。基于对交通工程学生的就业领域尤其是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大连交通大学的轨道交通办学特色,确定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轨道交通特色定位。本专业培养具有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具备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管理、交通运输系统运用管理与维护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道路交通、轨道交通行业和政府部门从事交通规划设计、交通工程施工与管理、运用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3.培养要求(最终成果)确定。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根据交通行业和轨道交通行业对本科生的要求,依据培养目标,从满足工程认证和专业评估的角度,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最终成果,也就是毕业要求确定如下:(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具备从事交通工程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3)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运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运用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4)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交通工程实验的能力。(5)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本专业应用软件。(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7)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作业过程的能力,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科技创新能力。(8)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资料收集和新知识获取能力。
四、培养方案设计
1.培养方向的确定。行业的高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现场对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人才培养,定位为“技术与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就业和评估认证的要求。交通工程专业要为交通运输业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根据我校的轨道交通特色,交通工程专业设置两个方向:道路交通工程方向和城市轨道交通方向。道路交通工程方向是传统的交通工程方向,主要面对道路设计与建设和道路维护等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主要面对轨道交通线路运营与管理、维护等领域。
2.大学生基本能力的保障课程。对于大学生基本素质和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认知通过马哲系列课程来理清,对外交流能力通过外语系列的课程来提升,科学逻辑思维通过数理系列的课程形成,健康的体魄由体育系列的课程来保障,工程基本技能由力学系列、电学系列、制图系列和计算机系列课程来奠定基础,初步管理能力由经管系列课程提供概念,人文素质课程由综合素质系列课程来培养。
3.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交通工程专业的“5E”特色体现了解决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出发,进行协调发展研究,才能保证交通的安全、绿色与高效。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着眼于打基础、培养全局观,从培养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设置了管理运筹学、交通系统工程、交通工程总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交通规划、道路勘测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交通安全、交通分析、交通检测技术、交通系统仿真、智能运输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
4.少学时下特色课程设置。目前培养方案的特色是降低总学分,减少教学时,将传统的教师“教”变为学生“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必须将方向中基础知识融入有限的学时中,高效地达到学习成果。城市轨道交通方向:课程设置主要以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为主,设置运营组织与管理、工务管理、机电设备、运行控制、公共交通规划、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等课程。道路交通工程方向:课程设置主要以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为主,开设土质学与土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路基路面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材料、土木施工、项目管理等课程。
5.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出发,实践能力将是培养目标的最终表现形式。而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采用课程实验―工程实训―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逐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课程某一理论验证与应用,到某一专业技能的强化进而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和持续改进
1.教学过程。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将学习过程的主体改为“学生”,以“学”为主。据北京工业大学的调查显示,结合项目进行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进行实地训练,鼓励学生深入企业,自选题目。将理论与现场实践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强化文案表达和自动化办公能力,强化专业基本技能和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开展学习成果评价改革,改变一张卷定终身的模式,注重学习过程质量和专业技能的考核,针对课程所支撑的能力,可以采用测验、讨论、小论文或是小案例分析等形式辅助考核。理论课程、实践环节都要进行教学总结,针对学生能力达成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切实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以逐级达到学生的最终成果。
应用成果导向理念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目前大学教育低头族、旷课族涌现的情况下,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还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实践能力提高的最好的方式是去企业实践,因而探讨校企联合是以后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研究方向。
交通行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在就业中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交通人才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后交通时代的到来,交通行业的发展重心从建设逐步过渡到运行与维护,交通服务能力的建设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根据目前交通领域的人才分布,通过人力资源调查结果可知:交通建设与养护以及交通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较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交通建设和交通服务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实施,全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万公里,这将对交通建设和管理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特别是兼有工程和管理特色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未来交通行业的主要缺口。学校对交通人才的培养须适应现代化交通行业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的发展需求,保证交通行业岗位人才的供需。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发展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需求的方向分析
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道路交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构建和谐的道路交通,提高道路交通管理能力,完善道路交通的系统化,需要培养较强的交通管理人才。交通部门需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制定完善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这就要求交通行业的管理人才能够掌握现代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物流管理、货运管理和交通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相关信息,并且熟悉市场规则,具有创新精神。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以确保充足的交通管理队伍人才及这些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
2.道路交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交通科技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交通建设养护技术、数字信息管理技术、交通安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以及绿色交通技术等五大领域开展更加了深入的研究,后交通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能够了解未来技术发展、掌握最新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信息通信、交通环保等专业技术人员。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交通专业人才。
3.道路交通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后交通时代为了完善交通服务,需要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增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保证交通的通达性和智能性,迫切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掌握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交通技能人才。
4.交通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伴随着我国现代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道路交通人才。所谓高层次人才,就是在专业领域能够引领专业进步、发展的一批专业领头人。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培养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面向现代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着眼于高层次的培养与使用。为了适用现代化道路交通行业发展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把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规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增强高层次人才在道路交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面临后交通时代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对交通人才的培养正是交通教育应承担的任务。
(二)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需求特征
后交通时代,交通会趋向便捷化与智能化。道路交通行业包括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养护以及交通市场服务等领域,在后交通时代,交通管理与建设并重。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集实践能力与统筹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在建设方面需要具备集创新能力与前瞻能力为一体的人才,才能适应交通服务市场的发展。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后交通时代人才需求特征面向服务信息化,提高人才的综合,以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交通行业统计年鉴表明,每年汽车保有量按照一定比例迅速增加,对交通网络服务人才、交通信息服务人才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增长率如表1所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交通服务系统,提高市场监管服务,满足后交通时代交通发展的需要。每年交通网络服务、交通信息服务以及交通数据管理人才不断增长,在对人才的需求上逐步趋向服务化及市场管理化,后交通时代的交通行业对综合服务型人才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三)后交通时代的交通人才需求发展方向
后交通时代将会是一个高速化、智能化、注重环保、服务创新的时代。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交通的创新,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系统将形成。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将围绕高速、智能、环保等技术,全面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综合交通服务平台。面对今后交通行业发展的转型,道路交通技术的发展需求和交通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比例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在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既需要强调学生对交通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还需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需要具备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能力,能够基于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交通行业人才除了掌握与交通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安全工程、控制理论、信息论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一代具备综合交通系统思想,具备交通集成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的能力,具备综合能力的交通行业人才。
三、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后交通时代交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大交通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且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交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开阔视野和大交通意识,系统掌握道路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某一工程领域专门技术,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交流和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二)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方案
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灵魂,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动力来自于理论教学的启发和诱导,没有理论框架的实践活动就会变得漫无目的,实践的效果和效率就会大幅降低。将工程实践案例引入教学计划,结合课程需要,适时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来解释和说明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
2.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为了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交通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4.增补非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交通人才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其他包括经济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适应后交通时代的行业需求,需要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
(三)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对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及培养方向的确定,调整后交通时代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合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将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与未来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内容相互渗透和配合,对课题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为培养后交通时代人才做充分准备,适应未来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在现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设相关课程知识,以应对后交通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在交通工程方向上完善管理、安全、控制、智能交通领域等知识的课程教学,提高交通工程人才的管理能力,培养人才的集成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通过对后交通时代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使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有了相应提高,培养的人才将更能适应后交通时代的发展,满足后交通时代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交通运输是一个服务面向广、内涵丰富多样、综合性及复合型特征明显的工程类本科专业,实施“卓越计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章在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与需求特点分析基础上,从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素养三个方面,提出了卓越运输工程师的具体培养规格要求。
[关键词]
交通运输;卓越工程师;培养特点;培养规格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振兴工程教育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自2010年6月以来,共超过200所高校、1200多本科专业加入了教育部“卓越计划”。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探索合理可行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服务面宽、工程与管理复合性强等特点,不同学校的专业发展历史、办学条件、内涵与培养特点差异较大。本文探讨交通运输专业在“卓越计划”顶层设计中的培养规格问题。
一、交通运输专业特点
(一)不同学校专业定位差异明显据“中国科教评价网”2014年统计,全国共有121所院校开设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大类行业,交通运输专业主要是面向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领域,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运输工程师”。由于办学历史、行业背景不同,各校的专业定位、服务的具体面向差异较大。多数学校以培养道路运输人才为主,部分以汽车运用为主,少数以铁路、水路或航空运输为主。国内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虽然在通识课程上具有一定共性,但是不同运输方式在基础设施、载运工具、组织方式上差异明显,决定了各校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实践内容等设置上各有侧重,从而体现了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
(二)运输工程师复合型特征明显交通运输是一个由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参与者、运输组织等多要素组成的,受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策体制、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大系统,运输工程师主要从事客货运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决策与分析、运营设备与技术管理、运输市场分析与决策等工作。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已远远超越工程技术问题本身,是以交通运输工程为主干学科,涉及土木、机电、信息、管理、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协同集成。因此,交通运输专业是典型的工学与经济管理学综合交叉专业,涉及面宽、专业性强、复合性强。与很多工程类专业培养的研发工程师(Research&DevelopEn-gineer)、设计工程师(DesignEngineer)、生产工程师(ProduceEngineer)或服务工程师(ServiceEngineer)目标相比[1],运输工程师应该属于“设计+服务”复合型工程师(Design&ServiceEngineer),或者“技术+管理”复合型工程师(Technology&Man-agementEngineer)。
(三)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行业,社会关注度高,科技进步快速,知识更新快。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战略任务是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四个交通”发展。适应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战略,高校应培养一大批具备现代管理思想、富有开拓与创造精神的高质量卓越运输工程人才。因此,培养卓越运输工程师是高校交通运输专业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二、卓越运输工程师培养规格
基于交通运输专业、运输工程师的特点和卓越工程师要求,笔者认为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学生事业发展需求,面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培养具备坚实工程知识、较强工程能力和较高工程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运输工程师后备人才。围绕培养目标,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特点,提出了卓越运输工程师“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素养”的三维度培养规格。如表1所示。
(一)工程知识维度要求
1.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一切现代科技的基础,主要指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物理学。其教学目标并不只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建立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2.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社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其内容广泛,是研究人的主观精神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现象的科学,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掌握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育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将工程素质与人文素质有机融合,是实施工程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工程人才的根本途径。工程文化是工程活动潜在的灵魂,是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有关理念、思维、决策、行为的规则,包含工程科学文化、工程思维文化、工程生态文化、工程伦理文化、工程价值文化、工程艺术文化等形态。树立工程文化理念,把握工程文化的规律和特征,大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和内涵,并在未来工程与管理工作中自觉融入人文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交通运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工程基础知识。工程制图、电子电工、工程力学、信息控制基础、计算机语言及应用技术等工程基础知识,是所有工程专业教育的基础,其教学目标是理解工程科学、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方法论。
4.经济管理知识。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社会性、服务性、公益性、生态性特征,与其它工程专业相比,运输工程师须掌握更为全面的经济管理知识。经济管理知识以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分析、管理决策方法论为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管理学、运筹学、工程经济、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预测与决策,以及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知识。
5.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分为共性和特色两大类,是适应行业发展和培养“宽口径、特色化”交通运输人才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融合交汇、一体化、集约化、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共性专业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基石作用,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起“大交通运输”概念,掌握交通运输规划、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特色专业知识是各校根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突出学科专业特色,体现不同运输方式特点(如客货运营组织、港站枢纽规划设计等),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如交通运输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前沿等),针对性地设置的专业教学内容。
(二)工程能力维度要求
1.基本工程能力。基本工程能力是对所有工程师的基本要求。终身学习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交通运输是一个多领域技术与管理协同集成、发展快速的行业,终身学习能力是运输工程师适应行业进步、未来事业和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是各行各业优秀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是一个人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能力表现。现代运输工程师工作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交通运输系统,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组织管理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协调关系能力、资源调配能力、善于用人能力、领导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沟通合作能力包括交流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良好的表达能力是沟通和团队协作的桥梁和纽带。运输工程师的大量工作就是在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沟通、协调具体工作。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工程师,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运输工程师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和文字交流表达能力外,更要强调掌握工程图纸、技术文件等专业交流表达方式,以及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
2.专业工程能力。专业工程能力指运输工程师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和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包括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分析和维护等初步能力。专业工程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专业能力,是各校人才培养优势与特色的集中体现。如以道路运输为主的学校侧重道路运输系统规划、道路运输枢纽场站设计、道路运输组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轨道运输为主的学校侧重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枢纽与场站设计、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水路运输为主学校侧重港口生产组织、航运生产组织等能力培养,以航空运输为主的学校以航空旅客运输组织、航空货运输组织、机场运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3.综合工程能力。综合工程能力主要指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优秀标准,体现了各校办学优势特色。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技能,也是一种求真、公正和反思的思想态度和精神气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维教育,批判性思维被诸多国际知名大学确立为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唯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工程师才能具有创新活力的根本源泉,才能独立地思考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改革趋势。教育和事业成功都是个性化的过程。在多样化、快速化发展的新时代,学位不再等于工作,具备专业技能、创业素质、自身独特资源的大学生应是工作岗位的竞争者,还应成为工作的创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提出,创业教育是与学术的、职业的通行证并重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笔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延展,是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培养,也是终身教育时代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主要是由知识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素质等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能力[3]。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指了解各国文化、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在跨文化环境下善于交流沟通、具备竞争优势、能够团队合作[4]。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强化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训练,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引进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交通运输行业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运输工程师,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也是“卓越计划”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危机应对能力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交通运输是公共安全和危机事件多发的行业,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和灾害事故常造成人员与财产的巨大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引发社会利益群体的冲突。掌握突发事件和险情预防与应对的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已成为交通运输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三)工程素养维度要求工程素养指现代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工程精神、工程意识和工程文化等综合素质,是体现“全面工程”和“大工程”教育理念、在继承传统工程师基本素质基础上提出的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要求。现代工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创新性、社会性特点愈加突出,工程教育内涵也向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拓展,并与工程精神、工程意识和工程文化融合发展。
1.工程精神素养。工程精神是人们在工程活动过程及成果中,凝炼和升华出的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质,它从根本上影响工程师对工程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工程精神是工程活动的精神动力,是卓越工程师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也应当是高等工程教育的灵魂。工程精神是永恒的,具有时代特色,并蕴含着社会责任与使命,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卓越。运输工程师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在工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工程伦理准则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与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以公众安全、健康及福祉为最高价值,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公众、生态环境、行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未来负责。
2.工程意识素养。工程意识,是人们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对自我和客观世界、工程规律、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的认知程度、觉察水平等自觉性的意念、思维和精神活动。工程意识是来自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来自于真实的工程背景。工程意识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养素质之一,也是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只有具备较高工程意识素养的工程师,才能辨析复杂多变的实际工程问题的主要矛盾,提出合理、可行、经济、简便的解决方案,具备自我思考、学习、创新的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工程意识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代社会中,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现代工程意识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人本意识、全局意识、效益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职业健康意识等。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人本意识要求工程师应当具有人本情怀和人道精神,在工程实践和管理活动中,要尊重人的价值、权利和利益,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局意识要求工程师要有大局观、整体观、长远观和战略眼光,追求系统整体优化。效益意识要求工程师要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树立成本、效率、责任理念,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安全意识反映了工程师在生产活动中对自身、他人和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交通运输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发展“平安交通”直接关系到重大公共利益。交通运输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行业,又是服务公众便捷出行的消费行业。良好的质量和服务意识,是运输工程师追求卓越的前提。良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工程师重视环境保护、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发展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交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职业健康意识是工程师预防职业疾病、保持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和能在各种环境下顺利开展工作的主观条件。
3.人文身心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与科学素养同等重要。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精神,即对人的价值追求,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精神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思想情感、健全的人格修养、成就事业的自信心、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卓越工程师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也是支撑大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身心健康状态是大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生活、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健康的常识、培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51-60.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23.
[3]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一、湖南水运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2011年,国务院2号文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政策出台,吹响了沿江各省份水运跨越发展的号角。湖南省组织编制了《湖南省港口布局规划》、《湘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文件,在规划层面做好了铺垫。为落实国务院2号文的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行业内首次水运工作会议,提出了湖南水运行业明确发展目标,即用20年的时间,投入约1700亿元,到2030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长江为依托,洞庭湖为中心,“一纵五横十线”(“一纵”即湘江,“五横”指沅水、资水、澧水、淞虎—澧资航道、涟水,“十线”为耒水、渌水、浏阳河、汨罗江、藕池—华容河、塞阳运河、南茅运河、马凌航道、酉水)为骨架的高等级航道网,重点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基本建成以长沙、岳阳等国家内河主要港口和其他重要港口为节点,以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船舶为载体,以现代化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为支撑,与其他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内河水运体系;全省水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20%左右,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水运行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及湖南交通高职存在的问题
近5年来,湖南省水运建设投入基本维持在每年30亿元左右,重点建设了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土谷塘杭电枢纽、湘江2000吨级航道、长沙港三期、岳阳港城陵矶港区一期工程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水运项目,有力地支撑了湘江流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水运建设仍将维持平稳增长,同时,周边省份也纷纷加大投入,行业发展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对行业的管理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运行业勘察设计领域,由于处于行业上游产业链,基本被省内厅属交通设计院及部属航务设计院垄断,人才供应短期内仍将依赖省外资源。在水运行业施工领域,基本以省内建设力量为主,部分重点项目引入外部竞争,但从事施工管理的高级人才,仍较为匮乏。在行业投资管理领域,由于政策层面的扶持,已经成立了水运投资集团公司,专门负责省内水运建设资金筹措、重大项目建设及营运。在行业行政管理层面,交通运输厅、海事局、水运局及各地州市行业管理部分基本形成了职责明确、管理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综合来看,从事行业内上游产业(勘察设计、投资管理)从业人员,严重依赖外省资源,从事中下游产业(施工、维护、营运)从业人员,基本以省内培养为主,但高端人才匮乏。
水运行业涉及交通、金融、物流、商务等各行业,学科交叉,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要求较高。对湖南水运行业来说,根据产业规模及行业发展规划,需要重点培育1~2家甲级勘察设计企业,至少拥有100人以上的从业人员,为适应外部竞争,有必要引入一批具有海港设计经验的设计人才;需要重点培养1~2家水运甲级施工企业,重点解决资质挂靠、层层转包的行业弊病,培养一批既精施工又懂管理的高级人才,而目前,省内从事水运施工的技术人员数量不足300人,面临较大缺口。与公路、铁路运输不同,水运业在基建、航运、营运、管理等各个层面均有很大差异。以港口工程施工为例,主体工程施工均在水下,码头基础、上部结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与工程所在地水文环境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学会与“水”打交道,掌握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特殊知识。码头建成运行后,船舶靠港、装卸、货物堆存以及陆上中转交换,均需要一大批专业性极强的基层技术人员,来完成生产调度作业。从另一方面来看,水运行业下属门类也多种多样,涉及码头、航道、船闸、船坞船台、港口机械、轮机、船舶驾驶、公路、铁路、工民建等行业方向,从业人员来源不一,就业面也较广。粗略估计,全省从事水运行业的基层技术人员约在1万人左右。这一数目相对于其他行业,也许并不算庞大,但考虑到水运行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行业群体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水运基层从业人员,是湖南水运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当前,省内设置水运专业相关学科的高校主要有两所,分别是长沙理工大学及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者以培养从事港航设计、施工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主,但毕业生外流严重。后者主要培养面向港航专业基层的各类技工人员,学院刚刚起步3年,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数量约在50人左右,均是水运行业发展紧缺人才。由于湖南地处内陆省份,历来为水运欠发达省份,水运业基层岗位对沿海地区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不足,主要从业人员,以省内培养为主。湖南水运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目前主要依托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港口与航道工程系。该校港口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港口航道工程技术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港航工程施工、检测、维护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港航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和施工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水运工程测量、港口工程结构、航道工程施工技术、水运工程施工技术、水运工程检测技术、水运施工组织及造价等。毕业生主要面向港口、航道施工企业的施工和管理部门,从事港口、船闸、航道等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施工测量、实验与检测、概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安全质量检查与控制、施工技术指导等工作。
从上述分析看,湖南省交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系结构性失衡。重视正规学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有待加强。从近年来的招生看,虽然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全日制招生数量已经基本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新增交通行业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湖南交通行业跨行业流动居多,很多基层技术人员半路出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但目前湖南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不能适应行业培训的发展需求。二是专业结构与布局有待调整。从湖南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专业布局看,面向行业的传统专业较多,而满足行业新技术的需求的相关专业则开设不足,部分开设成本高、师资培养要求高的专业则一直处于发展不够的状况,专业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虽然多数交通类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形成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机制以及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方面仍然有待探索。四是专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精品专业数量有限。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能力,但从总体看,湖南交通高等职业教育在示范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师资队伍出现结构性缺乏,双师型师资的短期尤其严重。
三、面向水运行业发展的湖南交通高职教育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看,湖南省内高等职业教育水运方向在时间节点上滞后于水运发展速度,在办学规模上、专业设置上也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人才培养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水运行业基层从业人员的重任,在湖南特殊省情背景下,扶持壮大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是支撑水运业跨越发展的一项根本性举措。
(一)明确定位,调整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并重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湖南水运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较为明确,培养湖南内河水运建设所亟需的管理及施工人才,是近期重点发展目标。从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水运行业专业技能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职业学历教育要与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职业培训可依托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及在建工程项目展开,注重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围绕水运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专业结构布局调整要重视选择差异发展战略。就湖南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根据湖南交通行业的发展的区域性特征与行业特色来进行结构调整。湖南水运建设的重点集中在航道整治、船闸枢纽、港口码头等领域。为使职业教育的侧重点与工程实践需求相一致,专业结构域布局应围绕水运产业发展需求展开。具体来看,从事工程施工及管理所需的港口与航道工程概论、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应成为专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人才培养必须走“政校企”合作模式。当前,湖南省水运施工力量主要集中在省航务工程公司,十二五期启动实施的一批港口工程、航电枢纽项目,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合作平台。省内从事水运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及勘察设计领域的力量,也可以深入展开职业技能培训合作。通过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也为人才就业、企业选材提供便利条件。
(四)打造一批引领区域内交通行业人才发展的精品专业建议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契合工程建设实际的专业为突破方向,打造若干精品专业。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培养面向水运工程施工的高级管理人才,为湖南省水运发展特别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省内短缺的造价管理人员,为水运工程计价、概预算、投资评估等提供人才储备。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公安交通管理概论、机动车构造、机动车原理、交通工程学、交通心理学、道路交通事故学、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组织与指挥、道路交通控制、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交通管理设施、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道路与交通管理设施、交通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道路交通管理学、道路交通安全工程、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与预防、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交通事故再现等。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毕业生主要从事综合分析和解决道遣路交通管理问题以及从事本专业教学与科研。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所在的学科具有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毕业生可以继续在本专业继续深造。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严明的纪律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警务实战技能,系统掌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开展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职业核心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拓展阅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公安消防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管理工程技术与管理和灭火救援指挥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房地产、建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房地产;
2 建筑/建材/工程;
3 新能源;
4 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5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司机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司机;
2 行政司机;
3 商务司机;
4 驾驶员;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regeneration of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demand of talents i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t is suggested to adopt the idea with the logic of demand from industry and graduate-aim of cultivation-professional abilities-curriculum system-authorized professional abilities-aim achiev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is discussed from four dimensions which include curriculum resource platform, training teaching, dual system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The DMAIC method in six-sigma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tinuous improving procedure on curriculum system. Finally, the safeguard measurement comprised of inner collaboration, outer integration, combination of practicing and learning and innovated education, is propos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regeneration; implementation mode
0 引 言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学位种类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达到40.3%,2015年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比例达1:1。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主线,“智慧、高效、安全、环保”成为主题,各种新型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推进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传统培养方式,建立一套更具有工程实践特点,满足国家特殊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从行业人才需求、学生成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符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产生于美国,并以美国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按照美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定,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完成在一个特定职业领域内开展实践所必须的理论性学习,获得高于学士学位水平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形式,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计划与全日制的基本相同,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门课程,对于课程学习一般采取注册制和学分制,每学期注册1次,注册后至少要修满3个学分,1个学分约为15~16个学时[1]。在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注重与工业相结合,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硕士学位。
总体来看,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学习和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强调理论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紧密衔接,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相对较高。其次,国外大学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再次,由于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些发达国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此外,随着全球化发展浪潮,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分度不高;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职业导向性不足;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缺乏衔接[2]。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措施。张兰[3]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对形成实践能力要素的培养,要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必须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市场机制的导向及导师的作用等。徐巍华[4]提出建立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体系,并在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陈志祥[5]提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姚王信[6]提出基于生源差异的课程设置模式。马健生[7]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实践和经验。刘国福[8]以微弱信号检测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浙江大学[9]以学科文化为核心,将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
2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及实施模式研究
2.1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分析
首先,基于我国“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以及全球化发展格局,分析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经济新形态(互联网+、工业4.0)对交通运输行业结构性变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特点。比如调研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设施、设备、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新动向;采用座谈、问卷调查、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工程建设等岗位规范、职责和技能。
其次,调研本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发现其成长内驱力;按照研究生自我成长的意愿,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
然后,按照“行业和学生需求―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执业能力―目标实现”的逻辑,结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等规范,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素养和职业能力,归纳梳理形成满足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建立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课程匹配矩阵(如表1所示)。
2.2 课程体系设计
在行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生专业基础、兴趣和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定制化培养思路,研究如何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等课程模块,体现服务行业特殊需求的特色。此外,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课程模块,打造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3 课程体系实施模式研究
一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突出职业认证、企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规划建设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资源平台(包括实用教材、开放性实验和案例库)。二是采用训练式教学方法,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螺旋互动转化机制。优化课程体系中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内容所占比例,建立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结构化配置关系;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以及项目演练等手段,使课堂教学项目化、情景化,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通过项目综合训练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三是引入校企双元教学模式,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企业商学院资源,在企业学习内容注重企业业务流程、交通运输设施设备运用、物流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等。四是建立综合课程考试、职业资格认证、企业顶岗评价等在内的课程学习达标检验体系。课程体系实施模式如图2所示。
2.4 持续改进
建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提供评价依据。对课程实施过程持续跟踪,采集有关数据,进行效果评价。运用DMAIC六西格玛管理流程改善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及实施模型。具体做法如图3所示。
3 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师和管理者。为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要建立“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工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内部各部门应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制度、流程,创新服务形式、内容和手段,逐步建立服务主动推送机制,形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协作共同体。其次,高校应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合理配置,主动融入企业价值链条,以项目研发、技术培训以及人才输送等多元合作形式,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再次,为了培养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研究与设计能力,高校应利用好企业这个大课堂,采用工读结合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最后,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教育认证理念,创新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并着力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创业意识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曹俊杰. 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90-95.
[2] 郑湘晋,王莉.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16-19.
[3] 张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52-53.
[4] 徐巍华. 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287-289,314.
[5] 马健生,张弛,孙富强.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造就卓越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1-6.
[6] 刘国福,张文娜,熊艳.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2):89-92.
[7] 陈志祥.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若干问题探讨[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77-81.
(1)交通调查和数据处理分析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借助手机信令数据、GPS定位技术、3G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互联网手机APP等多种数据采集手段相结合辅助入户调查,扩大了调查范围,将调查内容更精细化,数据分析更全面。
(2)改变传统交通管理思路。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各种交通运输体系管理主体不同,分管于主管部门,涉及部门多,呈条状分割现象,且每个部门有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信息数据只服务于本部门垂直业务,与其他相关运输体系缺乏联动互通,不便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统一管理。大数据可以进行信息集成和组合,有助于建立综合交通管理立体交通信息体系,通过信息集成,将不同区域、不同作业领域、不同体系、不同范围的数据融合,构建综合公共交通信息集成模式,发挥城市整体交通体系功能。
(3)大数据辅助交通规划进行决策。
传统的“四阶段”交通规划模型体系是在城市居民出行大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的,一般情况下5年进行一次调查,虽然是大调查,但是全民调查的抽样率很低,大概在2%~5%,样本取样困难复杂,没有代表性和时效性,影响了交通预测模型的精度,而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交通规划中面临的时效性和取样难的问题,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客户端进行数据采集,可以获取大样本的居民出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很好的对目前城市交通需求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利用连续实时的大数据系统进行观测分析,可以监测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从而将传统的交通规划模式,转变为以实时调控和反馈控制为主线,以城市交通战略调控为核心的新模式,通过对交通系统发展过程的调控,更好的促进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大数据提升交通预测的准确度。
传统改善交通拥堵的思维模式已经收到土地资源的限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且规划阶段的数据推算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交通形势的发展,大数据信息统计全面且详细具体,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构建更加合适的交通预测模型,有效的预测未来交通需求,模拟交通运行状态,检验交通技术方案可行性,大数据的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进行实时交通监控,有效的提高交通预测的水平。
2交通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新要求
交通工程专业虽然是从道路工程学科中衍生出来的一门年轻学科,但是涉及面广,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俩大属性,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性,需要注意的是它的系统性。而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集成运用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全方位,大范围的实时准确高效的建立管理和运行综合交通体系,而这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只能依靠大数据解决核心问题,随着交通数据分析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交通大数据分析人才市场空缺越来越大,传统的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不满通人才市场的需求,所以培养传统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更应注重智能交通数据分析师的培养。智能交通数据分析师需要同时具备交通工程专业理论、统计分析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和可视化表达等多方面技能,不仅要求能进行数据分析,还要求能通过数据还原交通系统。河南城建学院交通工程专业从2013年开始计划实施卓越工程教育,根据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智能交通数据分析师需求和河南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河南城建学院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正在进一步调整,目标以交通运输领域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交通工程优秀后备工程师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单位为培养基地、以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双师型”队伍为支撑,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通过改革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加强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助力。
(1)根据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过程实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交替进行的四阶段培养模式,理论阶段在学校进行,实践阶段在行业企业进行。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形成一整套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为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践环节培养阶段,行业企业主要开展实践类课程的讲授、课程设计,同时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工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河南城建学院交通工程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博士两名,硕士9人,教师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两个方向,不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所以教学科研人才引进上,重点引进的方向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数据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面具有深入研究的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每年至少安排1名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
(3)课程体系的改进。
调整部分专业基础课的上课思路,例如将基础课程《交通调查与分析》与《系统分析》相融合,借鉴华南理工大学大数据交通实验室的教学模式,介绍最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虽然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实验室建设条件有限,但是接受先进前沿技术和知识的思路是无限的。
(4)实习基地建设。
与河南省21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制定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并且与交通数据分析和智能交通相关企事业部门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相关工程项目,在实践中锻炼城市交通问题的分析能力。
(5)实验室建设。
现有的省级高校实验教学师范中心交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拥有软硬件设备1500余万元,下设有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交通规划与仿真实验室拥有transcad、vissim、aimsun、cube、emme等相关软件,200台电脑,用于学生的上机实验课和相关专业课程设计。现在学院正在积极与专业交通数据调查与分析公司合作,创办联合教学平台。积极筹备大数据交通实验室的建设,邀请北京晶众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交通大数据处理分析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我校为学生做交通与大数据相关报告。
(6)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学生在本科阶段,相关的某些课程设计和实习安排到企业单位进行锻炼。例如,专业认识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现场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通过对实际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调查,使学生明确本专业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为以后交通管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生产实习阶段,要求学生深入实践单位参加生产活动,在实习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刻体会到交通工程专业的工作特点,熟悉交通工程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毕业设计阶段,结合交通大数据课题或实际交通问题进行命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通工程专业知识、数据分析技能,进行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交通数据分析工作或研究提供基础。
(7)科技创新。
以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为重心,鼓励学生参与实际交通大数据研发项目,开展交通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培养本专业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及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学生交通科技文化交流,促进交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同时以该文化节系列活动为平台,引领交通学院在学风建设和营造创新氛围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目前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交通科技大赛、交通大智慧、交通知识竞答活动、纸桥承重大赛、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博士讲堂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结语
1.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利用交通职业院校的行业优势,以行业为依托,分析公路、水路建设中对景观设计人才需求状况,并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构,使校企合作有成员、有项目、有媒介、有管理,保证校企合作长期稳定的进行。建立包括专家咨询、培训、教学参观、顶岗实习、对外技术服务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以交通行业为依托,找准合作契机,抓住合作的切入点,建立适合交通行业企业的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深度发展。通过协商,校企双方都建立实现校企长期合作的合同和制度,使得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落实到位。
2.校企深度融合,建立校企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人力资源、场地、设备、项目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加入企业员工队伍,利用学校资源、交通行业资源,进行科研项目研发和工程项目合作。校企共同制定具有交通特色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加强交通特色教育,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比如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训、毕业设计安排等进行调整以适应交通行业工程项目实际,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将项目研发和工程项目与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师、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3.通过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设计、研发、培训基地。依托学校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场所设备等资源,吸引企业投资,在校内建设具有设计能力的实训场所,为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工程设计等提供便利条件。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共同建立设计所。采取共同对外承揽业务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构建与社会接轨的平台,构建学生稳定的真实项目的实训平台。
4.依托企业资源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学校积极介入到行业中去,在合作企业内建立实训场所,扩大专业办学的视野,促进专业课程改革,使专业教学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减轻学院专业实训场所建设的资金负担,扩充学生实训内容,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科研项目,提高企业和学校的科研能力,开发工程项目的能力,提高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素质,促使学院和企业都得到益处。
5.以交通行业为依托,积极开展项目合作
共同开发完成科研项目、工程项目,是校企合作的桥梁纽带,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这种合作形式既保障了教师能够参与生产实践,又对企业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提供了补充。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执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创造力,锻炼了实践技能。通过建立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完成了生产、设计、研发、培训。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