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2: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青少年素质缺失的表现
1 情感危机
当前,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和亲友间的关爱,心无感激,认为理所应当,甚至嫌弃自己的父母;对身处危难之人,不伸援手;对残疾乞讨之人,不施怜悯;对于公益活动,麻木不仁;对于个人学习,缺乏激情。他们缺失的正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一种爱的教育。
2 理想危机
理想,是支撑人类前进的信念,是人生前行的航标与驱动力。有人曾做过调查,以一个班为例,其中65%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或者还从未考虑这个问题,20%左右的学生把理想定位于多多赚钱,再问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回答多半是自己可以吃得好、玩得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仅有不足15%的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具体到科学家、画家、医生、企业家、音乐家。没有理想,孩子们正在迷失着自己。
3 责任危机
在现在的弦子们当中,很少有人觉得生活中父母、他人的关爱是值得感激和回报的,而且觉得别人给予自己关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当自己要同样付出时却又不愿意、不自觉。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中既是一个权利的享受者,更是一个义务、责任的承担者,面对自己的父母、亲友,学生们普遍缺乏感激、回报,更不用说会发奋学习回报父母、体贴父母了,缺乏做人最起码的责任感。
4 美德危机
在学生当中,不少人觉得舍己为人不值、拾金不昧太傻、团结一致没个性,而且我们今天的教育,是把孩子视为单纯的物质生命形式供他吃、穿、住、行,把学生当作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他们应视作社会中一个个独立的精神生命的个体来看待。
二、图书馆进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策略化思考
1 运用馆内丰富文献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社会责任和人文教育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品质
“阅读”是图书馆人文学科讲堂里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读优秀的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读有所悟,读有所益呢?我认为首先要选择适合特定教育对象的作品读物,为自然过渡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做好准备。纵观中国历史,其杰出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都会迸发出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都会怀有救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原始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强调“仁者爱人”和人的社会责任。我馆收藏的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表达爱国情怀、人生观以及社会责任的优秀篇章,可以作为我们进行人生观、社会观、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为提高学生崇高的人文品质和与人格魅力奠定基础。
2 利用计算机、通讯和数据库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网络体系,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人际、物我关系的认识、处理能力
网络创造了以信息、知识为载体的社会生活的新形式,也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新的课题。有些青少年掉进上网成瘾的漩涡里难以自拔,迷失自我,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在传递书刊文献信息知识的同时,有责任利用我们馆内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和通讯条件,提供完善的网络服务,向广大青少年灌输一种精神,一种人类的优秀品质和优良的人性传统,即进行人文教育。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我馆特在电子阅览室开设少儿绿色网络通道,有针对性地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而且在做好网上信息采集、制作、传播等工作的同时,做好网上信息的把关、过滤工作。将各种消极的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同时在技术层面上,大力发展“防火墙技术”和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坚决杜绝外在的不良信息通过非法途径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保证馆内网络信息的安全。
3 加强图书馆阵地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开展学生社会、生活等多种能力培养。图书馆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并主动出击,加强对青少年素质的培养,这是图书馆少儿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公民素质教育 公民意识 公民素质
公民作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公民素质”就是指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具备的一切素质的总称。从狭义上讲,“公民素质”就是指公民作为民主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在与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关系中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独立做出判断与选择并付诸行动的知识、意识和技能。“高校公民素质教育”是指:国家通过高等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大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大学生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
一、高校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是以相应的公民素质为基础的,只有社会成员具备了现代公民素质,市场经济才能顺利发展,民主法制才能健康运行。加强公民素质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公民素质教育的新形势。
2.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生活开始向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过去的臣民意识向主体的公民意识转化,从人治意识向法治意识转化。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就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就必须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3.实施公民素质教育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但在公民义务意识、公民行为意识方面相对较弱,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脱钩。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欠缺,另一方面还在于目前高校尚缺乏明确而系统的公民素质教育,缺乏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
二、高校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出台了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被确定为大学生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
2.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所特有的价值导向功能,人格塑造功能,人文素养提升功能等,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原则隐含其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和启迪。公民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适应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一个有效途径。
3.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达到知行统一;也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参加社会各项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程度,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使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培养公民行为,深化公民素质教育。学生社团作为大学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社团组织活动的专业交叉性、活动实践性和组织社会性而使其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大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组织学术性活动、服务性活动、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也得到提高,从而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社会,锻炼自己,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公民教育丛书《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1日第1版
2.、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3月2日
3.刘文强,刘蔚然编著.《公民素质教育读本》[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30日
[关键词]技工学校 德育 教学 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51-02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中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需要,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逐步形成规划布局合理,办学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服务社会功能显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培训体系。”
劳动者的素质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两个方面。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外在素质则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实施的行为等。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更是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技校)毕业生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前提。由此可见,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培养技校学生敢于创新的思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加快推进技工学校改革发展,实现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在技校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这一特点使得德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可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从技校德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出发,对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途径进行简要阐述。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党的十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素质教育的真正障碍不在考试的存在,而在于师资、文化及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一)转变观念,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技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充分发挥技校在提高技能人才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坚持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校德育课程的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因此,教师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的要求,通过主动参加在职培训、教研科研活动以及自学等方式,努力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与时俱进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跟上时展的脚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教师拥有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还必须要积极付诸实践,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际中,才能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掌握和运用学科合理的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与德育教学的结合落到实处。
(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
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树立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在言行举止上做到坚持正义、以身作则、勇于奉献、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一个努力和发展的榜样。
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技校的德育教学应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指导,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树立和坚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努力丰富的拓展教学内容、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教师应在技校德育教学大纲的框架内,通过认真研究,灵活设置安排符合当前学生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教学内容。要从学科知识结构特点出发去分析、理解和把握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知识前后的联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还应从“传道授业解惑”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转变,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取得实效。
(二)优化德育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此,教师应努力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个性受压抑的状况中解放出来,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想学”、“会学”,掌握“怎么学”。通过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使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教师要放下传统德育课程教学中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尽量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构建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积极探索、发现和创新,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里话,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四)结合职业道德教育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技校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学生运用和发挥所学技能的利器。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职业责任、遵守职业纪律,还表现为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而没有过硬的技术、技能和较高的业务工作水平,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职业责任的。因此,在技校教育教学中,必须将培养专业技能与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还要结合德育教学,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五)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技校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进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周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技校毕业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在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应组织指导学生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并深入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以利于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德育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素质的必由之路,更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很难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进取精神的人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德育教学中,一是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育。使学生明白,要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创造性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三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个性品格,克服思维的固定性、习惯性的制约,促进发散性思维的产生;四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旺盛的求知欲望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征,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理论的怀疑、对未曾想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等,都是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表现。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创造的内驱力,一旦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可以产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开展。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没有“求异发散”也就没有创新。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如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时,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规范人们生活的规则有哪些,总结出有共识的内容后再让他们从产生、实施办法、适用范围等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和比较。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在宏观上把握德育课的教学思路,那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则是从微观上具体地把握每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德育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紧紧围绕着如何造就一个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一中心。因此,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课外实践,都要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我们在教学中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奋发向上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索取知识,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年11月.
一、优化教育目标
能力本位的教育目标,突出满足职业能力需求,强调使受教育者获得预期的职业能力。其着眼点在于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但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知结构、体质心理及个性差异,即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而职业素养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基本内涵,以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合理设置并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应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成为铁路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职业素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优化课程体系,应以“宽基础、活模块”为原则来组织学校教学的最佳模块,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向着多元化、综合化、弹性化方向发展,构建适应就业、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立交桥”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落实德育课程。学校要加强德育课、政治课教学,重视各学科的主渠道渗透,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服务三区齐抓共管,学科、活动、选择课程有机结合”的德育模式。同时,学校要加大实践性德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磨砺其意志,引导其行动。
第二,规范学科课程。职业素养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职业素质的教育。技工学校的课程设置在突出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规范其他学科课程,加强职业素养、劳动技术、艺术及心理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应培养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中级技术所需要的文化和技术理论知识,为今后继续学习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奠定基础。活动课(文体活动、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还要培养学生具有美的心灵,并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正确的审美意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美具有初步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遵守法纪的习惯。
三、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是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力本位教学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突出个性化教学。这种“自我培训与评估”(即STEP)教学方法在技能训练或实习中行之有效,但把它贯穿到包括理论教学全过程却有失偏颇。为此,我们结合学科特点,优化教学过程,构建灵活多样的主体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诱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探究性、开放性和民主性。为此,我校采取“一清”(基础知识堂堂清)、“三能”(一般能力、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两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优化教育评价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比较;启示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1102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3日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把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工程。美国作为最早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国家,在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和实施方面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中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比较
(一)教育机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关注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并着手实施的国家,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并投入巨资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不仅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信息素质内容结合到教学大纲中,而且出台了相关的评价标准,逐步建立了涵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与美国相比,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权威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缺乏系统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这就导致对中小学生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上认识不够,投入不足。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来体现,具体开课情况也参差不齐,而且由于对信息素质的理解比较狭隘,把信息素质等同于信息技术或者信息检索课,实施效果不太理想。
(二)教育途径。从中美两国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看,主要有开设信息素质课、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和嵌入其他课程等方式。但是,两国侧重点不同,美国作为最早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国家,随着对信息素质内涵的深入理解,实施途径不断变化,也是比较成功的。由早期开设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课,到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具有开放性、形象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特点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并已成为最重要途径。另外,嵌入其他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近年来在美国一些高校广为采用。在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信息素质课;同时,对新生开展入馆教育也是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开展的一项工作。我国一些专业院校开展嵌入其他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如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信息检索课。近几年来,部分院校也开始实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但是大多数内容过于简单,系统性、交互性不强,实施效果不太理想。
(三)实施效果。从两国实施效果相比较来看,美国学生信息意识普遍较强,对信息资源的了解和信息工具的使用比较熟练,在知识的综合应用方面也较强于我国学生,这与美国教育中提倡自学、加强独立思维能力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是密不可分的。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以考试为目的,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使得学生被动地学习,信息意识淡薄,习惯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没有主动寻找相关信息的自觉性,信息搜寻目标随意性强,缺乏更深层次、更广泛寻求信息的要求。加之有关信息检索工具的知识贫乏,使其搜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偏低,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评价体系。评价具有一种反馈-矫正的功能,可以使信息素质教育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因此在标准制定中颇受重视。美国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信息素质评估大纲。应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美国制定了系统的信息素质标准,其中既有关于受教育者信息能力的标准、教育者信息和施教能力及其培训的标准,也有关于教育中介的标准等。这为学生的信息素质评估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对信息素质的贯彻实施起到了监督和促进作用。而我国至今尚无一套较为统一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缺乏统一要求,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方面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美国信息素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强对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美国在推进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从20世纪八十年代起,众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学会对信息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其重要性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借鉴美国经验,我国也应借近几年对信息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的热潮,积极利用各种媒体、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信息素质教育,使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自觉接受,促使包括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在内的信息主体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信息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为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信息环境。
(二)制定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规划。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理论研究,促进制定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规划,对推进信息素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美国实施情况来看,其信息素养教育的较好开展与教育界、图书馆界和信息界专家广泛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建立一套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规划密切相关。而我国从事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学者大部分为高校图书馆馆员,研究内容局限于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在研究规模和研究深度上也都与美国同行有很大差距。因此,建议需要有更多的教育界、图书馆界乃至信息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理论,把信息素质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重要发展战略来研究和实施,推动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实施政策,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进程等。
(三)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信息素质教育具有跨学科、跨专业、受教育者数量众多、层次不一等特点。实践证明,如果孤立地设立课程和单独由图书馆馆员承担授课,其实施效果不佳。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考能力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在信息素质教育课教学中,必须加强图书馆与高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各教学单位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图书馆员与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密切合作,使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有关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实践环节等做出统一安排,使之成为各学科教学环节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为学生创造一个在用中学的环境,使他们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激发其学习热情,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也真正体会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技能,这是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四)积极探索多层次的连续性信息素质教育。为了提高信息素质的效果,信息素质教育要与大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连续性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进行入馆教育、开设信息素质课、实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和开展专题讲座等。通过开展入馆教育,使新生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概况和馆藏布局,初步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在入馆教育基础上,围绕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上。同时,积极发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适应学生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信息需求。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以弥补教学计划的不足。针对高年级学生的需要定期开展各种专题讲座,使他们掌握信息的收集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应用,培养良好的信息素质和正确的科研理念与能力,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五)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信息素质能力评价标准是信息素质教学与评价的基础,对促进信息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美国2000年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信息素质标准,推动了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而我国在这方面至今还是空白。鉴于此,我国应重新认识这门课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重新定位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和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要求,以信息意识的培养为先导,信息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信息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来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加快研究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从而为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价、评估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各类学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提供指南。
主要参考文献:
[1]闵红武.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8.4.
关键词:南能地区;高职学生;环境素质;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37-03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口、环境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构成了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环境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素质。环境素质不仅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职教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成为技术工人的主体,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其环境素质的高低将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为此,笔者对南通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环境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增强环境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的院校有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高职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行为、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及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共计22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2份,回收576份,总回收率为99.0%,剔除无效问卷16份,有效样本为560份。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在校高职学生。
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生环境意识分析
环境意识是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参与保护环境的动机和基础,将直接影响学生探求环境知识的愿望、环境价值的判断及良好环境行为的形成。本次调查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对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的敏感程度两方面考察高职学生的环境意识。
调查发现,有88.6%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很关注或较为关注,仅有11.4%的学生不太关注或从不关注环境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南通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10.3%的学生认为南通地区环境质量很好,60.1%的学生认为南通地区环境质量尚可,学生所做出的判断基本符合当地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南通市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问卷设计了7个可能导致环境恶化的因素,让被调查者选择一个他所认为的最严重的环境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见图1。学生认为,南通市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其次是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显然,学生对日常生活环境较为关注,认为应当优先解决的都是经常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为了考察学生的环境态度,调查问卷中请学生选择对“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掌握一定的环境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这一观点的看法,有70.1%的学生选择了“完全同意”,12.7%的学生选择了“基本同意”。
(二)高职学生环境知识分析
环境知识是指人们对有关环境、环境问题、环保事物的了解及把握程度,是环境素质教育的基础构成部分。
在环境知识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包括世界环境日、温室效应和蓝藻形成的原因等相关内容。每一个内容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是否听说过这些概念,第二个层次为是否了解相关概念的具体内容。
统计表明,有86.5%的学生听说过世界环境日,95.2%的学生听说过温室效应,87.8%的学生听说过蓝藻事件;而对第二个层次,只有51.2%的学生确切知道世界环境日为6月5日,72.9%的学生知道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而对于蓝藻形成的原因,回答正确率只有38.6%。可见,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入性和全面性,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从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上看(如图2所示),广播电视所占比例最高,为26.9%,其次是网络及课堂教学,分别占22.6%和16.1%。当今社会各种媒体传播途径多,时效性强,信息量丰富,对普及环境知识是非常有利的。而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主要渠道,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显示,仅有5.4%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获取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认为家庭教育是获取环境知识的主要途径的仅占1.1%。
(三)高职学生环境行为分析
环境行为是综合环境素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环境素质高低的最直观指标。本次调查从学生日常环保习惯和参与环保行动的愿望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
对学生日常环保习惯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六种日常环保习惯中,学生习惯倾向最强的是“随手关紧水龙头”,这一行为已成为绝大多数人能经常保持的习惯行为。与之相比,能经常做到“将废电池投入专门的回收桶”及“使用节能产品”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0%左右,而经常做到“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购物时尽量不使用塑料袋”的人所占比例不足被调查人数的20%。由此可见,在高职学生中,能真正将环境保护行为作为一种习惯行为的人数偏低。
关于高职学生环保行动的参与愿望,调查显示,有89.1%的学生表示积极参加或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环保参与愿望较强。
(四)高职学生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
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反映了高职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观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能否对学生顺利实施环境素质教育。本次调查分别从学生对学校开展环境素质教育的认识及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两个方面考察学生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
对“环境素质教育是否是实现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问题,有91.6%的学生答案为“是”,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已充分认识到加强环境素质教育、提高环境素质在实现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对“高职院校是否应该开展环境素质教育及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问题,有87.1%的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环境素质教育,有81.2%的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可见学生接受环境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较高。
关于“学生最乐于接受的环境素质教育方式”,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课堂讲授的方式学习环境教育课程,说明高职学生已不满足于单纯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环境知识,学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
(五)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情况分析
对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的情况,笔者主要从学校开展环境素质教育的频繁程度、主要形式及环保知识在各专业学科中的渗透状况等方面加以考察。
关于“学校是否经常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有28.3%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开展这类活动,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学校较少开展这类活动。学校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校园内,校内媒体的宣传居于首位,其次是校内活动和课堂教学,而社会实践活动所占比例较少(如图3所示)。
关于环保知识在各专业学科中的渗透状况,调查发现,尽管在各专业学科教学中均会包含一定的环境素质教育内容,但情况并不理想,只有27.8%的教师上课时会穿插讲解与专业及课程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1.高职学生总体环境意识较强,具备积极的环境态度,对环境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环境问题较为关注。
2.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但在知识的全面性及对深层次问题的认识上明显不足,获取环境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社会媒体,其次是学校教育,而社会实践及家庭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学生具备较强的参与环保行动的愿望,但良好的环境行为远未养成,环保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从对环境素质教育的需求状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加强环境素质教育的作用,认为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素质教育及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学生接受环境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较高,为高职院校环境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对于单一的课堂教育,学生更愿意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接受环境素质教育。
4.从学校环境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学校较少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在已有的活动中,主要是校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教师还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
针对本次调查所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完善学生的环境知识结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缺乏深入性和全面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环境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校可结合专业实际,从各专业选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合并成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专业选修课。同时,作为学生获取环境知识主要途径的课堂教学,应选取合适的教学形式完善学生的环境知识结构。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找到环境素质教育的最佳渗透点,将环境素质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素质教育。
2.注重学生良好环境行为的养成,引导学生实现从环境态度向环境行为的转化。环境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生活及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针对调查显示的高职学生中存在的“环境意识、态度超前,环境行为滞后”现象,在环境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正确环境行为习惯的引导,促使学生完成从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向良好环境行为的转化,从而实现环境素质教育的目的。
3.拓展实践活动的途径。实践性是环境素质教育的基本特性,最有效的环境教育实施途径是在环境中的教育。调查显示,实践活动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环境素质教育方式,在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途径中,实践活动所占比例极少。因此,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如组建大学生环保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组织学生对所在地区的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探寻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4.协调各方力量,发挥学校、家庭及社会的联动作用。学校作为环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将环境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家庭教育是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要加强家庭对高职学生环境素质教育的配合和支持。社会是环境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归宿,学校环境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力量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学生在校所学的环境知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向能力的转化,体现环境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刘伟辉.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8):37-38.
[2]邵凤娈,王永贵,王慧.济南市高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9):152-157.
[3]姚红,肖雪琴.非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32-34.
[4]杨方.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状况调查[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37-40.
[5]王芳,杨雄.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1(1):1-11.
[6]张秋根,魏立安,魏洽.江西省部分高校环境教育现状调查[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2-56.
[7]刘建伟,郭桂平.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21-23.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素质教育;高校教育
自我国新课改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就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随着各高校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途径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不断的关注。新形势下,为了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有组织的条件下开展,将素质教育与社团工作结合起来,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选择。当前大学生的社团工作不断加强,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明显。
1大学生社团工作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1社团工作促进素质教育观念更新
随着大学生社团工作不断的广泛开展,更多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交流思想,增近关系,使得校园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大学生的思想得到了不断的教育提升,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不断密切,使得学生互动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与个人素质相关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认知态度、交际原则等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大学生为了更好的融入社团活动,对自身的思想革新也不断的加快,从而促进了自身素质认知观念的提升。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言,在这种社团工作的环境下,素质教育观念能够得到不断提升,最终满足新时期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1.2社团工作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最终目的在于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客观认识、价值观等得到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美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由于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通过与其它社团成员的深入、广泛的接触,而受到了更多健康、进取的精神影响。因此在自身的品格塑造方面,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大学生的素质塑造更多的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大学生的社团工作正是这样一个能够为学生素质塑造提供良好契机的工具,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社团活动氛围中,学生们的素质塑造更加顺利、有效。
1.3社团工作支持素质教育工作落实
素质教育工作与社团工作结合起来,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对于高校素质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在学生之间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达到对学生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教育的目的。而传统的教育形式,以文化宣传、理论教育等形式,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反而会使学生们产生厌学情绪,因而必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以社团工作为支持,通过多元化的社团活动来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能够将枯燥的素质教育生动化,使得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被有效调动起来,最终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1.4社团工作改善素质教育工作环境社团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充盈、刺激功能,正是由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得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能够全面的涉及到文化、精神、心理、体育、交际等诸多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思想与品格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素质教育工作与社团工作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促进社团工作向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更将社团工作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得素质教育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建立起新的教育模式,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2大学生社团工作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对社团工作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的社团工作在正确的引领下,才能向着健康、进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有一个始终能够贯穿社团工作的思想主线,以素质教育的工作方向为引导,将社团工作向着素质优化的方向引领,就必然能够实现社团工作与素质教育的双赢。根据当前我国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现状,大学生社团工作应当以独立、自主为基本原则,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科技研究、文化娱乐、专业实践等活动,满足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对学生社团工作进行积极的鼓励与正确的支持,促进社团工作的不断优化与丰富。
2.2结合学生兴趣进行科学管理
社团工作要想将其素质教育功能更加有效的发挥,需要保持与学生兴趣的结合,并且从学生兴趣出发,才能真正将其素质教育功能的效果最大化。通过与学生兴趣的结合,在社团工作方面,为学生获取相关知识、锻炼相关才能、张扬自身才能、提升综合素质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学生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兴趣得到了激发,就能够更加高效的接受素质教育。在进行社团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社团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不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们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最终达到素质的提升目的。
2.3发挥素质教育导向功能
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对学生的社团工作起到重要的影响,就在于其导向功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为了使社团工作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需要将素质工作作为重要的价值导向,来对社团活动加以引导,根据学生社团活动自身的特点,建立起完整的素质教育导向体系,才能使得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不断发展与提升。一方面,可通过在社团中建立起校园自身的素质教育组织机构,用以传达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标准及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在社团活动开展时,将素质教育工作以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落实,使得素质教育与社团活动真正融合在一起,发挥更加强大的素质教育作用。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团工作丰富多彩,促进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新时期为了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效果得到不断提升,以社团工作的优化提升为途径,有效结合素质教育工作要求,并引领社团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选择。
作者:李阳 单位:大连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晓晨,张颖,李莎.试析高校社团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J].理论观察,2016,(2):144-145.
关键词:国防教育 素质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29-02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探索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途径,对于认识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作用,全面普及高校国防教育,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作用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校要不断深化国防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落实国防教育法律法规,把高校国防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高校国防教育是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依据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据此,高校国防教育通过“军事理论课――集中军事训练――经常性国防活动”三位一体化教育,将素质教育内容进行了具体落实,特别是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更是集中进行了强化。实践也证明: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2.高校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当今,由于社会人才需求质量的不断提高,高校素质教育的作用也显得尤为突出。素质教育摆脱了应试教育以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为培养对象,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状态。它要求学生用更多时间来发展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试图通过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增强学生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出人才成长需要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也鲜明反映出合格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国防教育恰恰是一种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兼顾的教育形式。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文化修养。这使得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能进一步补充和发展素质教育,使高校素质教育得以更加完善和谐地发展。
3.高校国防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高校应当设置国防教育课程,并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全体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通过国防知识的学习,不仅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也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起到渗透作用。同时,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强化遵纪守法意识、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国防教育的开展,使得高校可以更为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内容,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可见,高校国防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非常重视,从领导机构、教育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然而,在当今国际国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向更深入、更广泛、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1.认识存在偏差,国防观念淡薄。高校对国防教育认识问题主要体现为国防教育目标狭窄。大多数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育内容上侧重学生的军事技能训练,没有将高校国防教育目标定位于更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培养,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国防素质教育体系。学校认识的偏差使得高校国防教育在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编制配备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有问题。同时也导致高校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参与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的热情不高,国防教育活动开展受阻,国防知识缺乏,国防观念淡薄。
2.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佳。高校大学生接受国防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技能训练、国防活动等途径,教育方式单一。同时,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育,也更多采用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将国防知识升华为国防理念。军事技能训练缺乏长效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后续国防教育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军事技能训练缺乏连贯性,不能把军训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化,形成了“军训正规一阵风,训练完后又成空”的局面。
3.教育队伍匮乏,教育保障不力。在多数高校,从事国防教育活动的专职人员配备不齐,通常是以一支“杂牌军”形式出现,主要是学生工作辅导员、部队专业干部、学校党政领导兼而代之,教育队伍保障不到位。部分高校由于没有专职军事教师,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只能应付了事,教育成效不明显。就专职军事教师队伍而言,也存很多问题,年龄结构偏年轻化,学历结构偏低,职称问题更是突出,军事教育教师队伍难以稳定,使得教师科研水平普遍不高,国防教育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
4.学科建设缓慢,教育后劲不足。从1985年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试点到今天,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问题尤为突出。由于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挤占了高校部分教学资源,部分高校主张将军事理论课与“两课”合并;高校军事教师的职称评定、科研方向、学历提高等问题因没自己的学科依托而面临困境;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也客观要求必须寻求国防教育学科的建立。
三、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途径创新
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必须要在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争取各方面支持,分析教育对象特点,探索创新教育手段,抓关键、促实效,不断提升高校国防教育水平。
第一,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完善高校的教育功能。普通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全民素质教育的成效,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国防教育工作。首先,强化国防教育是高校重要职责的理念。明确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把国防教育的成效作为评定高校工作得失的重要依据,并建立国防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高校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其次,要积极探索和创新高校国防教育的实现途径,在充分发挥好传统教育模式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影响范围,并系统性地开展各种国防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国防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二,创新国防教育开展形式,促进高校国防教育成效。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紧跟时展的新要求,丰富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内容;结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新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形式;并通过规章制度完善、教师素质培养、考评机制实施等途径不断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同时,要积极利用新生军训、大学生征兵、军事技能竞赛等环节作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把国防教育同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国防知识讲座,举办主题教育参观等等一系列活动,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娱乐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经常化、系统化。
第三,加强专职国防教育队伍建设,保障高校国防教育良性发展。具有较好素质的国防教育专职人员是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要不断健全国防教育机构,配备专职国防教育人员。在人才引进问题上,要充分考虑国防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国防教育专职人员既要有学历要求,又要具备一定的军事工作和军事生活经验。同时,不断提高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开展军地联谊、调研学习、学术交流、理论研讨等途径实现国防知识的共享,尤其要充分发挥部队单位、军事院校的专业优势为普通高校培养高层次军事教师,进而逐渐建立起一支符合时代要求、政治过硬、专业精湛、作风优良的国防教育队伍。并从政策上、职称上、资金上给予扶持,为其创造良好、宽松的学术环境,引导国防教育队伍健康发展。
第四,推进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夯实高校国防教育基础。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科定位,清楚高校国防教育与“两课”的关系;规范学科规划,根据学科建设的目标确定学科建设的宏观策略和微观细则,使其既能指导全局又能关照重点;加强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的规范,教学条件的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学科建设创造条件;重视科研团队培养,加大科研项目的申报,通过科研水平提高来推进学科建设速度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国防教育对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国防教育新机制,构筑国防教育新体系,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号:JY10-101]
参考文献:
1.梁仕新,张丹虎.浅论高校国防教育的着力点[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3)
2.杨玉中.浅谈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4)
3.陈宝华.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9年(4)
研究内容
1、艺术教育理论概述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艺术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的教学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大学生艺术文化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也为学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积极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高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它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主要为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心理素质等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高校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塑造独立健全人格、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目前我国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高校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并积极推进其发展。
3、艺术教育对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意义
3.1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有积极影响。
3.1.1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美育工作的开展。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艺术文化知识、欣赏优秀艺术作品,通过教师讲解传授给学生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欣赏常识,激发学生正确的审美心态,使其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精髓,并对深刻了解剖析艺术品的含义和艺术美,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美的愉悦,并将现实生活中的美和艺术美联系起来。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美,包括美化生活环境、行为举止等,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推动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
3.1.2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包括传统文化、音乐、影视作品、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使心灵受到高尚、健康思想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净化思想,完善品格,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音乐、影视、书法、绘画等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侵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艺术文化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爱国情感等,不断形成一种文化积淀并产生行为力量,使德育深入人心,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3.1.3艺术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智育工作的开展。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实施途径之一的艺术教育,对人的智能全面发展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艺术教育大学生获得文化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大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提供了保证,文化艺术活动实践例如学生文艺作品展览等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激发了大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学校至于工作的开展。
3.1.4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文艺作品的欣赏使大学生充分的感受美,思想情感得到熏陶,心灵得以净化。校内外文化艺术活动能够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和压力,对大学生思想和情感都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使他们不良的情感和压力得以释放、焦躁情绪得以消除,能够有效的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大学生独立坚强的个性,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3.1.5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艺术所表达的美和情感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格的培养,而艺术教育是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手段。艺术以情动人,艺术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足以打动人心,大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很容易与艺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引发对艺术的深度思考,进而对人生产生启迪,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实现在艺术实践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中,很容易培养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集体意识等有利于大学完善人格的形成。
3.2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要求,艺术教育的开展,能塑造良好的校园艺术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这也是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