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2: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科学的核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库恩范式理论 相对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强纲领理论 理论来源 核心
20世纪70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Knowledge简称SSK)诞生于欧洲,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在反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新、现象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是在人类学方法、语言分析方法等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潮流中形成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核心是“强纲领”,主要理论取向是对科学知识的成因进行社会学说明。本文着重分析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的理论来源,并对其核}L;—强纲领理论做了较为深人分析。
一、SSK的理论来源—库恩范式理论中的相对主义
20世纪60年代初期,库恩发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了“范式”概念。库恩认为,科学活动受到主体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科学革命是“范式”转换的结果,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
库恩范式思想对科学的“客观性”与“理性”提出了挑战,促使了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的兴起,尤其库恩范式思想中的相对主义特征,成为SSK的直接理论来源。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将科学的发展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有统一的范式指导,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方法论标准和理论选择的客观标准,科学研究是相对稳定的;但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共同体则拒绝接受统一的范式,科学研究不再像常规科学时期那样,由于不存在统一的方法论标准和理论选择的标准,科学革命的结果是以一种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另外,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的发展是不连续的,科学的一切都可能随社会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甚至逻辑推理规则和评价标准,以及理论、定律、解释、理性等概念本身,也同样以历史条件为转移,因而科学是没有客观性的,科学的判定是相对的[’〕。库恩认为由于范式的转换是世界观的转换,新旧范式之间有互不相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标准,有各自的概念和术语在逻辑上互不相容,因而两者之间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无共同的衡量尺度,没有比较的共同基础。库恩主张任何比较只能在范式内部进行,任何事实和真理都是相对于一定的范式来说的,没有绝对的真理标准,离开了范式所提供的框架,就失去了衡量和比较的基础。范式理论的这种相对J性,是库恩范式“不可通约性”的衍生。
不可通约指的并不是不可对比,但是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困难,这像我们试图翻译不同的语言一样。翻译经常会引起歪曲,或者至少存在细微差别;不同语言分析世界的方法都不同,要想达到完美是不可能的。正如库恩所指出的一个好的翻译方法,尤其是翻译那些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语言,需要包含或加人一些必要的段落来解释当地人们是怎样来看待世界的,他们采用的本体分类理论又是什么。学习语言翻译或描述理论就要掌握其中的功能性语言和功能性理论。这样就会造成了观念的相对性,否定了跨范式理性比较的可能性,认为不同的范式之间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评判标准,新旧范式或者不同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也是不可以比较的。没有绝对的“客观性”与“理性”,客观性与理性都是相对于具体范式而言的,因此不同范式是不可比较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的”,系指前后相继的范式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科学知识是相对的。库恩不得不承认,他的著名的受人称赞的不可通约范式并没有排除对他们之间相互比较。
库恩思想中的相对主义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与库恩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把库恩的相对主义思想推到了极端。SSK的相对主义也许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思想影响,又或受到费耶阿本德非理性思想的影响,但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库恩范式理论所造就的相对主义思想。
关键词 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学核心;旅游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9)08―0017―07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旅游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等国家的旅游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马里奥蒂(Mariotti)1927年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但至今旅游研究依然众说纷纭,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吴必虎等学者通过对国际旅游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在1973―2003年间的《主题词索引》(subjeet Index)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旅游学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论著,但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尤其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在很多问题上,譬如本文正在考察的旅游学科体系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从国内来看,虽然学术界对旅游学科体系、基本理论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旅游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旅游学仍非常年轻。受到我国旅游发展经济利益导向的影响,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功利性色彩十分浓厚,旨在解决旅游发展中具体问题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而旅游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却非常欠缺,至今在旅游研究对象、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等基本问题上都尚未形成共识。
总的说来,我国旅游学科框架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六要素说”是较有代表性的,即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从活动角度界定的“食、宿、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目前有学者以六要素为核心建立了旅游体系结构,并认为“旅游六要素不仅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在旅游学科体系中也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使旅游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笔者认为,以“六要素说”来认识旅游业,带有明显的功能导向或者实践导向的色彩。以旅游者的活动为研究的轴线,优点在于有助于建立旅游者导向的旅游发展观念,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这一观念尤为重要。但仅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认识旅游,不可避免地将旅游供给方(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排除在分析框架体系之外,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完整。同时,以“六要素”理论来分析旅游学科框架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如旅游人类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业管理等方面无法进行分类,使分析结果不够清晰。
另一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是“三体说”,即将旅游学科框架理解为主体、客体和介体(也称媒体)。有的学者认为,旅游学是以这3个要素为核心,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在这一点上笔者同意谢彦君的观点,“把旅游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定义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太过于一般化,而没有体现旅游现象的特殊性。因为任何人为的行动,乃至任何生命活动,似乎都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另外,“三体说”还存在一个理论上的硬伤,就是关于旅游介体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介体是指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的旅游交通,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其是指旅游业。前者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却失之片面,须知促使旅游活动发生的绝非仅仅是旅游交通,旅游业不仅通过营销刺激了其产生,也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使得旅游活动能正常的进行;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存在,大众旅游的出现才成为可能。而后者认为旅游介体就是旅游业,产生了一个逻辑上的混乱,即旅游资源的归属问题。在“三体说”中,旅游资源应该作为旅游活动的对象归为旅游客体,但同时,旅游资源以景点景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不得不归于旅游介体之下。总之,“三体说”搭建了一种学科体系的框架,对从整体上把握旅游学科体系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着缺陷。
系统论的思想引入到旅游研究之后,立刻成为学者们研究旅游体系的工具。国外学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从结构一功能的角度、系统的混沌性和复杂性角度,以及空间结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在国内近年来以吴必虎为代表的系统论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旅游系统构架包括四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这一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学研究的范畴及其涉及的范围,尤其是支持和保障系统的提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在用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现象是有力的,但在作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框架时,则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旅游学科体系是否存在一个理论核心。如果不存在理论核心,则旅游系统也与前面所述的“三体说”一样,仅可作为旅游学科框架的一种视角,强调对旅游现象的描述,而前瞻性和指导性则不足。
以上仅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3种观点。旅游研究的框架虽然经过了30年的构建,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或因不够全面,或因非旅游业所特有,或因重描述轻概括而未能形成旅游学科独特的研究体系框架。
二、认识旅游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要认识旅游学科研究体系,需要坚持以下的认识:首先,对理论的探索必须坚持与实践相结合。旅游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用于指导实践,离开旅游发展的实践空谈理论是没有出路的。对旅游学科研究框架的认识首先来自对旅游发展实践的总结和规律的归纳。另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研究旅游现象要放到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它的起源,借以知道了事物的过去,可以明白它的现在,从而推断它的未来”。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
按照旅游发生发展的顺序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图1)。可以看出,起初是个体旅游需要的产生,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的内 但同时又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实践的特征和学者自身的因素。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上看,实践的地方性、时间性和机会性因素都是在实际上发生作用的。”因此,如果想要为旅游学科建立一种大一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体系,是不可能的,实践总是比理论所能抽象和概括得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学者自身的因素也导致了目前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战国”现象。因为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在进入不同学者视野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原有学术背景的影响,学者们带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观察和思考旅游现象时都带着主观色彩;另一方面,学者们在思考问题时总会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研究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不存在完全独立和客观的研究。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旅游学科研究的路径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学者利用混沌理论来研究旅游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旅游学混沌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旅游学‘前科学时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的不成熟性;二是指由旅游学‘内在随机性’而产生的混沌态,体现了旅游学自身固有的混沌性,它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多维度等特点。”
在当前的认知条件下来讨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既要看到现存现象的合理性,不能脱离当前的大环境来空谈建立一个排他的、绝对正确的学科体系,又要尊重实践和科研之中的多元化,注意体系的完整性和包容性。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旅游学科的研究也总是处于某种地方性、阶段性的情境之中,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场合而存在。因此,在对旅游体验说继承和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其中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接待方的活动。旅游体验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和“六要素”一样都是对旅游者活动的描述;旅游活动的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包括旅游接待地政府、相关旅游企业,旅游接待地社区和当地居民,以及当地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旅游地理等一系列内容,后者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对象,也构成了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舞台。
基于对旅游核心的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需要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的人(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的管理者、居民)、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活动既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
以旅游活动为旅游体系和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其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对旅游的关注和研究不应仅仅注意其对接待地区方面的作用,旅游经济说之所以不够全面,正在于此;而仅从发生学的角度去关注旅游的产生、发展,将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或者仅关注旅游对接待地的环境影响也同样失之偏颇。旅游学科框架能否建立的关键是要找准对旅游学科研究路径的初始位置,目前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研究能否融合起来,对这个“初值”的依赖性很大,有时会达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程度。而这个“初值”就应该反映出学术界对旅游所涉及的问题的全面关注。
其次,以旅游活动为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社会发展与管理范式的深刻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其实质就是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诉求,规约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目标。这与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完全吻合,巴特勒(Buder)认为,理想的可持续旅游是要在3个层面上都达到可持续性,即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而不是单指其中的某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去思考旅游学科体系的问题,就必须将旅游者、接待地区社区和居民、旅游环境、旅游经济现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去考虑,而只有旅游活动能将它们统一起来。
四、对旅游学科框架的认识
围绕着旅游活动这一核心,借鉴以上提到的“三体说”、“六要素说”和“系统说”,可以就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上文的讨论中已经明确了旅游活动是旅游所涉及的各种现象和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旅游学科体系框架的核心,由此,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活动发生的机制,为进一步得出旅游学科的框架体系做好准备。
图3表示的是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旅游者方面的旅游活动开始于对信息的需要,之后才是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体验的发生和旅游后的反馈。其中,对信息的需要和信息搜索的结果构成了对旅游的推动力。旅游活动的提供方认为旅游活动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部分,实际上还有旅游市场营销这一部分,由此构成了旅游拉力。旅游推动力和旅游拉力共同组成了旅游动力系统。旅游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者方的旅游动机、旅游需要和旅游体验,以及旅游供给方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在旅游活动进行之后,旅游者会对本次旅游活动进行评价,这一评价将影响其下一次的旅游动力。同时,旅游活动的进行也会对旅游接待方产生影响,这个影响也会作用于下一次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支持保障系统。
图3中,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实际上包括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个部分。旅游环境之中包括旅游资源、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地理、气候等因素;而旅游经济则包括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旅游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
在对旅游活动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由此探索旅游学科体系时,必须认识到旅游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一种转变,即从注重旅游的经济功能转为重视旅游的社会功能。这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双重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的社会功能必定会大大加强。正如目前欧洲一些国家那样,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动机首先是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其次才是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创造就业等经济动机。学者也注意到,“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社会事业性质”。另一方面,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活动需要实现的不仅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有环境功能。由于大众旅游和盲目的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旅游环境的关注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已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大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保护上。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和经济的发展,积极主动地促进环境的保护,这不仅是在和谐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必然的课题,也是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通过旅游来促进环境的积极保护,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实践情况来看,许多宗教或考古建筑之所以从濒临毁坏的境地中被保护起来,更多的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不是由于它们在当地民众看来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旅游学科体系中环境的这一部分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应该占到重要的位置。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推动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的社会力量。
根据图3,如果将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区居民都归为旅游活动中的“人”,并用旅游社会学来进行解释,并且将旅游接待方的活动分为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两部分,那么在总结旅游学科体系的时候,就 可以概括性地归结为旅游社会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经济学3个方面。
如前所述,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人、环境、社会、经济等现象和关系的和谐统一,借助谢彦君的思想,学科的核心是矛盾,那么旅游现象中就充满了这三方面的矛盾,旅游者需要的满足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旅游者期望的满足与旅游业发展的矛盾。这些矛盾贯穿着旅游研究的始终。同时,这3个方面中的每两项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及其表现、发展、变化,才构成了目前多姿多彩的旅游现象和多学科的旅游研究内容,如果摒弃其中一个而将另外两项列为旅游现象中的基本矛盾,则难免失之偏颇。
因此,如图4所示,围绕着旅游现象这一核心,旅游学科体系需要从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3个角度对这些矛盾的发生机制等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旅游学科体系的三足鼎立模型,这3种学科分别借鉴了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环境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旅游现象及其规律。在此,笔者将旅游文化学归入旅游社会学之中。
目前旅游研究中出现的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统一在这个模型之中,如历史、语言、跨文化交际等领域,都可以归于旅游社会学的框架之下;旅游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可以划为旅游经济学的范畴之内;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等则可以归人旅游环境学之下。由于3种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如旅游消费者行为从传统上来看属于心理学范畴,但现在地理学家也从旅游流的角度进行研究,故其只能用虚线进行分隔。
在这一模型中,旅游活动是旅游学科体系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旅游社会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环境学3门学科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旅游社会学着眼于个体的旅游者体验及作为社会行为的旅游现象,是从旅游主体角度进行的研究;旅游经济学侧重于由作为社会现象的旅游活动引致产生的经济现象和关系,即旅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这是从旅游接待地角度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具实用性,对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学也从旅游接待地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双方和谐关系的创造,这一角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这一学科体系中,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角度的研究在功能方面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强调旅游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一与和谐。
五、结论
关键词:导学激思引趣;焕发创新思维;发展创新思维;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75
创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增大,它的威力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变得更加巨大和不可替代。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创新教育工作。
小学社会学科,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和法规常识的教育,使学生多方位、多侧面、多渠道的了解我们现实生活的社会。其特点是知识面宽、知识点多、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以知识社会为主线,把不同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极好基础。下面我就浅谈一下社会学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想法和做法:
一.导学激思引趣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在社会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们要主动创新。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发现思维与创造力是有直接联系的,是创新思维的中心,它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征。因此,在社会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疑激欲,发起发散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为了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入,视它为唤起学生求异思维的法宝。在课前两三分钟内,我想尽一切办法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让她们产生“非学不可”的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东北的林海雪原》一课时,我鼓励学生看到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于是,孩子们浮想联翩,争先恐后想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知道东北林海的位置、范围的;要知道为什么被称为林海的;要知道东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要知道什么是雪原的;要知道东北林海里都有什么等。由于是孩子们自己提出的想法,所以他们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也就自然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以趣激欲,发挥求异思维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桥梁,也是激发求知欲望的先导。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探求未知的求知欲。如:我在教《东南亚》一课时,在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望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到书中去寻求答案。师提问:通过读东南亚概况这个知识点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然后师问: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东南亚概况的?(生们各抒己见,从位置、范围、人口、气候、物产、资源等等)。师追问:如果你来介绍家乡的概况你会怎么介绍?(让学生充分发挥设想最后选出佳作)。这样,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教师激发到了最佳状态,使学生对家乡的美景也想用自己的笔去描绘,自然学生的好奇,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大大激发了。
(三)以境激欲,升华创新思维
(四)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升华他们
W习兴趣、萌发新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的有力措施。如教《西双版纳》一课时,先请同学们看有关西双版纳的录像资料,使学生较真实地感受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会主动发挥主体作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所以我上课尽量使用多媒体,让学生尽量达到身临其境.
(一)讨论式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引言导入,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这一环节要展示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找准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
自学展开,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要引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自学阅读、合作讨论、互问互答等形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可以通过录像、幻灯片、多媒体等,给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被感染和打动。
(二)开放式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小
学社会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了解课堂内了解不到的相关学科知识。
我在开放式教学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广范摄取知识的重要
性。为此我也喜欢品德课教学,因为品德课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个优秀的公民,我也喜欢历史课教学,历史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外国家的发展史,这些学科的教学都可以让我与学生一起学知识,一起成长。
总结:
以上提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作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点点滴滴的认识,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用我们创造型的思维方法电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教材中的“点火处”,帮助学生“再点火”。从而点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只有我们能换一双眼睛看问题;换一副脑筋思考问题;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与学才会合理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简介: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主战场。
“有效教学”是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过程。它的最终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成长,学生活动的形式多样、灵动,能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者。
例如原来的备课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而现在我认为必须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整合。认真研读课标,结合实际,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按照教材编写的要求,一个单元五个课时可以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完成不了。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一至几个话题,学生思考,学生完成时间占用很难估量。课后练习训练与讲解是教材没有考虑进去的。练习是对教材的知识的考查,更是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我们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加上习题的讲解基本耗时8个课时。老师在备课时一定先要课时整合:第一个课时是warming up和listening。第二、三个课时是pre-reading, reading和comprehending,对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语法点进行梳理,第四个课时extensive reading, 处理本单元中第二篇阅读文章,第五个课时是grammar,第六七个课时处理workbook练习。第八个课时Writing进行写作练习。我觉得听力和口语是学习英语中较难的环节,当学生还没熟悉该单元的内容就进行听说势必给学生增加难度。因此,我把talking,speaking放在第一个课时。Warming up导出话题,围绕该话题进行speaking交际训练和talking创设情景训练。这三者既是口语训练,又给学生练习听力提供了机会,放在一起比较一致,过渡也非常自然。我也尝试过把warming up和listening放在一个课时,课堂秩序似乎有点乱。学生说的时候,时间很难控制,听力训练时间比较固定。另外,学生说英语气氛活跃,而听力训练则是静。Warming up占时间较短,listening是主要任务。一堂课里由warming up转向listening让人感觉有点突然和不连贯之嫌。第二个课时我安排text里的reading。Reading是整个单元的核心,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围绕reading学生有一系列的课后活动。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课后时间对reading进行准备、巩固,特地把它放到第二个课时学习。把grammar放在第五个课时,这样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语法要点,因为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设一堂语法课,学生能相对比较轻松地吸收消化。Listening放在第六个课时,有缓冲学生学习压力的功效,听力训练课前学生不必预习,课后也不会有补充练习,这样学生有时间完成前一课时的作业和对后一课时的预习工作。这是我对一个单元的课时整体设计。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诱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下是本人对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浅见。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英语,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英语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 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英语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瞧!同学们几个人一组在那里说着、写着、辩论着、微笑着,老师在其中徘徊着、指导着、点拨着。这难道不是和谐、宽松课堂的一个剪影吗?
三、变革教学两种方式
1.教学方式创新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2.学习方式革新
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英语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第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研究;核心问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成为最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而且这门课程是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保证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是对传统德育的重构。
一、对课堂教学生活进行重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教育也开始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与封闭的空间中。这样也就造成了课堂教育失去了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关注,也难以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上说,注重知识等方面的传授,而从教育的层面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从而学习做人。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等方面出发,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生活化的层面出发
保证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生活体验。其次,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心态,保证师生心态上的自由与开放。最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二)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
对于德育来说,就是要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也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在品德培养中,一直遵循着生活上的逻辑,加之品德与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等方面的综合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存在内在联系。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课程。
二、教学范式上的自主
从课程的特征上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要从实现学生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层面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其中,实现主动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泛化的现象,虽然学生进行了热热闹闹的学习,但是确实教师在掌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学生的自主活动价值也不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机,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且从实际上说,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自,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来说,其主要价值就是要向着有生命的课堂转变。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从实际上来说,整体教学是针对断裂性的、分割为部分的教学来说的,且对于这种整体教学意识来说,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培养人文意识。教师要避免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样很容易失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进入到情感化的空间中去。
四、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创生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注重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不断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极为广泛的与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充实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内与校外资源。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就可以从书本上出发,融入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不断深入挖掘出教学资源,利用好资源,以此获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的是确保课程对生活的依赖,而这也就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生活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开展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在新课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在人教版《思想品德》的基础上编辑成新的人教版《小学品德社会课》,这是一门综合思想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综合课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这一要求是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整合的政策基础,同时也为两者整合指明了方向。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深入,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工具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了动静结合的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点
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的整合,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形式,创设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做到讲解更加明确,反馈更加及时,解说更加简单、画面更加形象生动。
1.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过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乏味、单调的形式,做到图文并茂、生动逼真,对于学生的兴趣有着极大的激发作用,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信息技术可以显著的丰富课堂的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思考,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祖国妈妈的生日》时,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国庆节这一概念较为陌生,而仅仅通过教材上的简单图片是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的,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国庆节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等真实的场景,可以加深学生对祖国生日的理解,也可使学生对于国庆活动的隆重感同身受,初步体验民族自豪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想象的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是关于“做人”教学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必须从小重视和加强道德教育。小学生是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的群体,并且其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和教育,就可能对其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小学品德社会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并且传统教学方式较为枯燥,难以吸引学生。因此,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利用其好动、好奇心重等特点,针对课程教育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将深奥的道理简化为生动的故事。
应注意到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主体内容,因此不能任意的利用多媒体或计算机技术,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来选择最佳使用时机,当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将道理讲清或者难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时候,可以选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讲授,但是教师的知识量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网络是所有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在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中,课程信息资源将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学生必须广泛的接触各种社会信息,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实现课程目标。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社会课的整合可以不断的扩大信息传递的通道,加大学生的感官刺激,拓展学生视野,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4.激发学生的美感
审美感知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对于外界刺激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美的感知,陶冶学生的情操,充分激发学生心态的变化,加深情感印记,充分激发学生的各项情感触动。信息技术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的,可以创设丰富的情境、生动的声音,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美的力量。运用信息技术,将美丽的图画、动听的音乐与学生的思维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加深学生对于美的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动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的整合方式
1.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是一种集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感受于一体的现代技术,通过动静结合将各种声音、文字、影像等信息展示给学生,这些多样化的信息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深入情境中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我和动物交朋友》的课程时,应用多媒体播放《小黄鹂做早操》,通过美丽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拓宽学生的空间界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调动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生态情感等方面的情感体验,使得不易理解的社会现象更加形象化,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知行的统一。
品德社会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行为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不能单纯的依赖理论传授,而应该加强自然的联系和巩固。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情景,将一些现实的事例展现给学生,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而加深学生的道德价值理念,如通过多媒体展现正确的道德行为,向学生展示标准的行为,提供生动的生活形象,树立学生效仿的对象,从而达到先仿后行的目标。
2.加强与教材的整合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教材的单调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充分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因为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由于时空距离以及学生的年龄较小,仅仅通过教材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压迫和,因此为了缩短时空差距,在教材单调的图片、画面的基础上,通过播放一定的视频、课件,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加深对于中国近代史上所受到侵略的情感,增强真实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3.搜集整理,加工整合
信息技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整合工具。在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网络高速的信息运转、信息多样化等特点,可以促进师生学习的高效性,快速、便捷、直观的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得到极大的体现。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教学重点、难点选用信息技术,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注重教学的生活性、交互性和情趣化。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社会课程的结合可以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优化师生交流学习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传递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风虎.复式教法在小学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
【关键词】 机遇;挑战;科学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1 前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历史的需要,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科学性。它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科学社会主义又是在挑战中不断地向前发展和不断地趋于完善的。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了新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今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2 新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机遇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机遇
二战之后,鉴于国际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科技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等等原因,国际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产生是生产资料私有化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之间矛盾对抗的必然结果。针对这些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但是这些调整仅限于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调整,从根本上来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危机的爆发仅仅起到推迟或者是减弱的作用。实际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其先后经历了石油危机、滞胀危机、结构性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这些危机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在金融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性和严重性日趋明显,并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新的趋势,而如此尖锐的基本矛盾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机遇。
第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机遇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断言资本主义终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在其理论体系中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其消亡并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其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为两种制度之间的过渡创造了条件。生产社会化实际上是对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否定,这也就从根本上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长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关系,而这种要求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变的,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二,资本积累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物质条件。资本主义有着强烈的资本积累冲动,这样可有效提高其竞争力,获取更高的超额利润。但是随着资本积累集中化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也将日趋提高,这就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亡创造了物质基础,加剧了其消亡的进程。其三,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阶级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将不断提高、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斗争结果的必然走向。
2.2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挑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为两种制度之间的过渡创造了条件,资本积累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物质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阶级条件。由此,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一过渡过程是一个资本主义内部否定因素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而必须经历比较长的时期。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所遇到的挑战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任何社会从产生到废亡,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内部矛盾内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也不例外。第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从个别国家向更多国家扩展的过程,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整个扩展的过程也求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反复进行和螺旋上升的过程,这就大大延长了过渡期。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还没有达到完全激化和严重制约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动调节和适用能力还比较强,这也大大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
3 结论
总之,如今世界并存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虽然两者本质截然不同,但是却共同存在于这个星球之上,这样就决定着他们在发展中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他们要不断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生产力。而资本主义国家则要不断应对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挑战,并学习社会主义国家中关于缓和阶级矛盾的理念。从发展历程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济体制保证其经济健康运行发展,而社会主义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探索出符合各国国情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尚且需要时间的积累,在今后的发展中难免会走很多的弯路。所以,在两种制度之间的较量中,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邵华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科学社会主义.2001(03)
[2]倪家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J].社会科学.2006(10)
[3]本刊评论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世纪行.2010(06)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119-02
我国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中小学课堂应该积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加强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诸多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和道德情操,进而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从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来看,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广,教学对象特殊,教学时间短等诸多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差。因此,在充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品德教师应该努力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品德的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提供积极帮助。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贯彻执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课堂模式发生根本变化,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硕果累累。但是,从课堂实践的效果来看,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相对滞后的情况依然存在,它不仅阻碍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开展,也制约着全面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针,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品德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影响着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品德教师大多是从其他学科教师转职过来,或者是小学语文教师兼职,他们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认识不够,还是习惯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点的串讲,所谓的教学改革少之又少,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制约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品德的教师和学生的年龄距离大多非常大,教师为了在学生中间树立教学权威和课堂威信力,一般在课堂上强调教与学的“一致性”,重点放在课堂纪律上,课堂上的学生反馈信息不多,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无从谈起。
最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和理解能力差,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成败建立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的认同基础上。当前由于教师的指导能力差和小学生生活氛围窄,再加上教学手段单一,造成小学生的认知障碍,理解能力差,思想品德的提高更是无话可说。
2 利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完善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教学内容都是空洞和乏味的,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只能是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中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扩展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声音、动画、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小学品德教育创建出五彩斑斓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教师创造一个杀手锏,使得教师可以调动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创造出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讲述“保护环境”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局限在板书讲解环境污染的几个特点,再通过教师宣讲几个环境污染治理的实例就结束了一堂课,教学内容非常空洞。在采用信息技术后,可以通过视频播放一个动画,向学生展现一条清澈透底的河,在周围工厂向河水排放污水后,河水变得越来越浑浊,而河中的鱼儿也因为污染或者缺氧纷纷死去。在播放完以后,通过提示学生造成环境污染的几个元素,和环境污染对于人群的危害,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也深刻理解了环境污染给社会和每个人带来的危害。
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过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倡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学习进度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所有学生都能吸收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信息技术就真正做到了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反馈给教师,而这就极大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满足了他们小小的虚荣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精神,进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从世界看中国”的课堂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本宣科,讲讲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和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就可以了,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对数字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学生的参与精神无从谈起。在采用信息技术后,就可以在中国地图的电子版上设定一些热点链接,学生只要点击相应的区域,旁边就会介绍这些区域的人文特色和地理风光。而当课堂讲解完毕,教师可以通过点名学生,来点击相应区域,回答区域标志性问题的形式,抽查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提问课堂知识中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能够做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有机互动。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而如何将课本教学的内容做到潜移默化地灌输和宣导,是每一个小学品德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执行的。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小学品德课程教学,就可以使课本里的形象立体化,道德情感得到感染,不仅使得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也能分辨出假恶丑,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
比如在学习“中秋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关于中秋节的观赏视频,在视频中给大家介绍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典故,让学生去欣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的有趣故事,卡通的形象,精彩的故事,会让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而在此间,教师就可以穿插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教导大家欣赏我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博大进深。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动画、音乐、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可以建立起对于祖国悠久文化的崇敬心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从课堂和生活中去发现。信息技术提供了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结合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品德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这把利器,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参考文献
[1]李虹.巧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文理导航,2014(4).
[2]刘洁.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3).
关键词 心理理论;模块论;模拟论;理论论;执行阐释
分类号 B844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11.007
1 引言
“心理理论”,也称心智化,它是指个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意图等心理状态并据此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文, 林崇德, 2004)。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都非常注重心理理论研究,然而两者考察了该社会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发展心理学家侧重于心理理论是怎样获得的,而社会神经科学家更注重心理理论激活的大脑区域。心理理论的神经影像研究已经关注到与心理理论有关的神经区域的差别,并且区分了不同群体的心理理论加工过程和系统,然而,它还没有明确的与发展理论联系起来。两个领域虽有明确的联系,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整合在一起。本文的目标是试图通过整合发展神经影像方法来推进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介绍与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有关的神经影像证据,以使该领域更加概念化、理论化和方法论化。
2 模拟论
2.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模拟论认为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心态是通过自我心理内的模型完成的(Gordon, 2013)。该理论认为在推理他人的心理过程时,知觉者可以利用他们自我心理状态及相关情境下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他人的相似心理。个体在利用模拟论理解他人心理时只需要想象着他们正在体验他人具有的内在心理状态。模拟论可以合理解释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即从早期的错误信念理解到后期要求更复杂的模拟心理理论任务(Bradford, Jentzsch, & Gomez, 2015)。
2.2 验证标准
模拟论认为使用自我投射是心理理论的基础,即需要展现想象力(Lillard & Kavanaugh, 2014)。研究发现,听力正常家庭聋童心理理论发展滞后可能就与其缺乏模拟能力有关(郝坚, 苏彦捷, 2015)。在模拟论中,儿童的经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理论的神经网络应该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具自动化。理论上来说,模拟进程应该会被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证明,一个与自我相似的、他人的心理理论任务激活了特定的神经网络。
2.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将自我投射到他人的模拟加工的神经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皮质中线结构。皮质中线结构可能支持评价性模拟,因为该结构被发现参与到对自我和他人的意图、控制性和评价性思维的加工中(Uddin,Iacoboni, Lange, & Keenan, 2007)。该结构的激活可以作为模拟加工的象征。比如,Saxe(2006)发现,成人在进行自我反思任务和信念推理任务时激活了皮质中线结构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内侧楔前叶。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揭示皮质中线结构不仅仅参与加工他人的心理状态,更参与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加工活动(Pfeifer, Masten, Borofsky, Dapretto, Fuligni, & Lieberman, 2009)。研究发现个体在评价自己和别人时似乎激活了大脑的相似区域。另一项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后部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观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churwek, Schecklmann, angguth, Dohnel, Sodian, & Sommer, 2014)。还有研究发现,相比不相似的人,个体更倾向于将自我的心理投射到与自己相似的个体(Schurz, Kronbichler, Weissengruber, Surtees, Samson, & Perner, 2015)。与这些研究结果相一致,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两个区域,尤其是它的腹部和背部,在成人思考相似或者不相似个体时,激活程度是不同的:在思考与自己相似的个体时,腹侧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反应更灵敏;在对与自己不相似个体进行判断时,背侧的内侧前额叶皮层反应更加灵敏(Mitchell, Macrae, & Banaji, 2006)。一项元分析也证明了上面的结论,该分析揭示心理理论在内侧前额叶皮层有个空间梯度,自我相关判断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相关,而其他相关的判断与背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相关(Denny, Kober, Wager, & Ochsner, 2012)。总体来说,在思考相似和不相似个体的品质或者心理状态时,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不同区域,该结论显示有些特定脑区在反思自己和模仿相似的其他人心理状态时起作用,而有的脑区可能对不相似的其他人作出判断的加工形成支持。
到目前为止,结果显示皮质中线结构在模拟中起作用,尤其是成年人推理不相似的他人时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皮层。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在自我推理时激活了腹侧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在皮质中线结构激活上的变化可能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模仿和推理其他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人有了特定的加工过程,而儿童的大脑可能在这个方面没有专门化。另外,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皮质中线结构在童年时期心理理论的获得方面起了作用。尽管成人的研究已经显示,当评价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他人时,内侧前额叶皮层中背侧/腹侧具有特殊化作用,但是对儿童时期的相关研究是很少的。有研究比较了9到10岁的儿童和成人对于自己和熟悉个体、虚构个体的评价,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而改变(Pfeifer, Lieberman, & Dapretto, 2007)。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支持模拟理论。关于模拟论已经有了很多发现,但是只有少部分研究指出镜像神经元是模拟所需的要素(Rotenberg, Petrocchi, Lecciso, & Matchetti, 2015)。根据新经验主义,概念一般被认为包括模拟,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建立在感知、动机以及其他系统上的。这里的术语“模拟”指的不是参与者模拟目标的经验,而是感觉、动机、情感和内省的激活。
儿童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背侧和腹侧在加工相似/不相似他人心理状态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否像成人一样也呈现特殊化?这需要未来的研究加以证实。另外,最新的研究指出镜像神经元是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加工他人心理状态时,镜像神经元系统与皮质中线结构具有怎样的联系?二者对心理状态加工的作用是否具有特异性?这也需要进行深入地考察。众多研究表明知觉者只在合理使用自我心理状态作为他人参照的心理理论加工过程中才会选择性的使用自我参考策略。与此相比,当个体认为自我与他人不相似时,他们会拒绝将自我的心理体验投射到他人身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个体怎样对与自我不相似的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也就是说,当投射不适合时,个体采用什么样的认知加工?这个问题对社会认知的研究者来说仍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
3 模块论
3.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模块论认为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建构基于个体先天的大脑结构和模块。模块化理论假设心理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先天神经结构中的心理状态的推理机制。在心理理论方面Leslie等提出了著名的模块机制,他们提出的中心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先天的心理理论模块开始工作,在儿童后期,抑制选择加工促进了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理论能力,该加工过程渐渐可以控制心理理论任务的执行要求(Leslie, Friedman, & German, 2004)。
3.2 验证标准
领域特殊性、快速的加工、限制性的输出、专门的神经结构和障碍特征模式是模块论的典型特征。基于这些严格的标准,Leslie的模块论可能是所有心理理论中最有说服力的。因为模块论的发展成熟,可以被清楚地检测,神经影像学证据十分有利于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首先,如果一个特定的大脑区域或者是大脑区域结构,无论何时只要个体参与心理理论推理都可以被持续激活,这样就可以支持模块化的观点。第二,这种活动模式不仅在早期发展时期而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会出现。神经网络的激活是随着经验调整的,但相同的神经区域应始终参与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方面。第三,为满足专用神经结构的标准,心理理论加工激活的神经网络需要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如果负责心理状态推理的神经系统不具有选择性,或者只是在童年或者成年期加工心理状态时才有选择性,那就会挑战模块化体系。最后,如果Leslie提出的抑制加工是正确的,那么在幼儿园期间,心理理论的发展应该和与抑制加工有关的神经区域联系起来,而不是只与心理理论有关的神经区域相联系。
3.3 社会神经科学证据
与模块化解释相一致的是,尽管心理理论神经网络的组成在各研究中有所不同,但一个成人心理状态推理的神经网络已经确立。与心理理论加工密切相关的最典型脑区包括皮质中线结构(该脑区包括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和内侧后顶叶皮质)、后扣带回、楔前叶以及两侧的颞顶联合区(文, 刘岩, 高艳霞, 陈晶, 张文新, 林崇德, 2008; 文, 黄亮, 张振, 宋娟, 白丽英, 2014; Schurz,Radua, Aichhorn, Richlan, & Perner, 2014; Young,DodellFeder, D., & Saxe, 2010a)。
颞顶联合区是心理理论模块的强大支持者,它选择性地为心理状态信息进行反应(Saxe et al., 2009)。而皮质中线结构还支持像整合和预测的能力(Spreng & Grady, 2010),所以其对心理理论加工不具有反应的选择性,因而该脑区结构不符合心理理论模块的标准。
早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两侧的颞顶联合区在成人的心理状态推理中都被激活(Saxe & Kanwisher, 2003; Saxe & Powell, 2006)。适当的比较条件是颞顶联合区和心理理论模块论关系解决的关键。如,Saxe和Powell(2006)发现与阅读故事主人公非心理状态如身体感受或身体特征相比,个体在阅读故事主人公的想法时显著激活了双侧颞顶联合区和后扣带回。
最近几年,对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支持以下观点:颞顶联合区尤其是右侧的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状态推理具有选择性,它可能是心理理论模块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TMS)发现,破坏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功能后,被试解读心理状态信息时表现得困难(Young, Camprodon, Hauser, PascualLeone, & Saxe, 2010b)。Dohnel(2012)也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在成人的正确或者错误信念推理中都被激活。
如前面所阐述的,颞顶联合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该具有相似的选择性。已有的证据并不十分支持模块化。尽管8到12岁的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推理的心理理论故事中比推理非心理理论故事更强的激活了双侧颞顶联合区
(Kobayashi,Glover, & Temple, 2007),然而更小的儿童的颞顶联合区脑区没有表现出这种选择性。例如,研究发现与社会推理相比,6到11岁的儿童右侧颞顶联合区对于个体的心理或者身体表现出了同样的激活,而更大儿童的右侧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状态信息表现出了更强的激活(Hollebrandse, Hout, & Hendriks, 2014)。与之有关的是,
Gweon,Dodell, Bedny和Saxe (2013)发现5到11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侧颞顶联合区对于心理状态信息的选择性不断增加。总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该脑区对于心理状态信息的选择性也在增加。该发展轨迹对于当前的模块论提出了挑战,模块论认为心理理论模块的选择性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来了。
此外,即使是在成人时期,与心理理论推理不相关的任务好像也激活了颞顶联合区,这再次违反了特定性标准。Sabbagh(2011)提出右侧颞顶联合区可能是心理理论和其他任务的共享脑区。比如,在注意适应(Mitchell, 2008)、集中注意(Geng & Vossel, 2013)、目标检测(Kubit &Jack, 2014)和运动的抑制反应中(Rothmayr,Sodian, Hajak, Dohnel, Meinhardt, & Sommer,2010),右侧颞顶联合区都被激活。然而,右侧颞顶联合区的特定区域对于心理理论加工具有特定的选择性。比如,Rothmayr(2010)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的背侧参与注意调整,而腹侧可能专属于信念归因。对于双侧颞顶联合区角色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和颞顶联合区在心理理论加工中作用的不明确,可能是因为fMRI数据具有不同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可以解释更具体的或差异性的激活。
综上所述,Leslie的模块化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先天的心理理论模块就开始工作,在儿童后期,抑制选择加工促进了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理论能力。伴随着认知神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以探测2岁的幼儿心理理论加工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理论加工的先天模块。同时,抑制加工在儿童期心理理论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期目前还不清楚,还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确定。最后,颞顶联合区或者颞顶联合区的一部分在推理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是否具有选择性仍然是不明确的。
4 理论论
4.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理论论假定关于心理的知识存在于特定领域的理论中,基本观念的变化带动了儿童心理状态理解的发展(Gopnik & Wellman, 2012; 郑玉玮, 文, 2014)。该理论表明,抽象理论的有关内容是从形成心理概念体系的社会中一点点收集起来的。因此,个体可能学习一系列他人工作的“原型”以及整合他人的“社会语法”来解释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的经验在概念形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Lillard & Kavanaugh, 2014)。
4.2 验证标准
在心理理论的研究通常显示理论论对现有的发展数据提供了最好的解释,尤其是解释儿童评估由简单到复杂心理状态的一系列加工过程(Carlson, Moses, 2001)。大量研究证明,伴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其理解心理状态的概念也在不断进步(Lohmann & Tomasello, 2003)。理论论可以被以下证据所支持:(a)支持领域特殊性概念结构的神经结构或者神经网络的证据;(b)与概念的变化有关的,同时与年龄也相联系的神经变化的证据。理论论的主要预测是:由经验导致的概念的变化促进了心理理论的发展,但是因为当前对概念的变化是怎样反映到大脑中的问题还不清楚,所以理论论可能在神经影像学方面遇到了最大的挑战。
4.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模块论的大部分证据与领域特殊性结构有关。比如,证据显示颞顶联合区由其支持心理理论,这与理论论和模块论观点都一致。而且,颞顶联合区对心理理论表现出的选择性对模块论提出了质疑,但没有影响理论论,因为选择性的增加可能反映了随着年龄增长的观念的转变。另外,虽然大脑区域缺乏选择性对模块论提出了质疑,但是它是不反对理论论的,因为对于是否同一神经系统能够被不同目的所激活的观点,它是中立的。
颞顶联合区可能与观念的变化在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密切相关。比如,目前的成人研究显示颞顶联合区可能在个体区分内部的、当前的自我观点与外部的、他人的观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orbetta, Patel, & Shulman, 2008)。另外,由疾病或者电流刺激中断颞顶联合区的活动导致个体对身体和环境产生幻觉、误解等表现,再一次显示颞顶联合区在内部和外部表征中起作用(Lenggenhager,Tadi, Metzinger,& Blanke,2007)。如果颞顶联合区确实参与更新个体的内部期望与外部现实,那么就可以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该脑区在概念理解中发挥着作用。因为儿童必须整合他们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状态的信息进而更新他们的假设。与该假说有关的证据是目前使用负荷调整范式的研究(Sabbagh, 2011; Sabbagh,Hopkins, Benson, & Flanagan,2010),该范式要求个体根据自己的预测举起一个意外重量的物体。负荷调整任务测量了儿童是怎样根据与最初假说相冲突的证据而有效调整了他们关于物体重量的概念的。一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右侧颞顶联合区参与了负荷调整任务,这表明右侧颞顶联合区参与更新原来的假设并形成更精确假设的加工过程(Jenmalm,Schmitz, Forssberg, & Ehrsson,2006),这与一个个体根据理论论更新心理理论假说相似。与理论论相一致的是,Sabbagh发现3到4岁儿童的心理理论推理水平与其负荷调整的能力相关,因为在心理理论和负荷调整中都需要根据经历改变原有的概念结构。另外,在休息状态时,儿童颞顶联合区的α波与心理理论推理和负荷调整都有关,这表明与概念变化有关的神经发展可能促进个体在这两个任务上的表现(Sabbagh, 2011)。
有研究使用注视时间范式发现,15个月大的幼儿可以通过非言语错误信念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的儿童才可以通过二阶错误信念这一更复杂的推理(Ruffman, 2014)。研究发现7岁的小孩可以通过口头错误信念推理任务,但是却无法通过一个同样复杂的低言语任务(Hollebrandse, Hout, & Hendriks, 2014)。这一发现表明言语支持关于信念的显式推理,它可能通过促进认知的发展来增强对别人信念的理解。另一项研究发现,语言的复杂性能够调节8~10岁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成功性(Wang et al., 2016)。还有研究发现,伴随着认知资源和言语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理论能力相比学前儿童有了很大的进步(Im-Bolter, Agostino, & Owens-Jsffray, 2016)。这表明,后期言语的习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心理理论的推理能力,而后期言语中包含了很多理论,也许正是这些理论的获得发挥了作用。
一个对心理理论的理论变化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方法是去验证心理理论的相关脑区结构如皮质中线结构、镜像神经元系统和颞顶联合区等是否可以随着心理理论的进步而出现发展性变化。也许在儿童早期阶段发生变化的神经系统就是在概念变化中发挥作用的系统。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心理理论概念的变化在神经层面的表现,研究者从考察概念和神经变化关系来进行研究。其中一个研究热点为内隐和外显记忆的不同神经机制。Schott(2005)发现内隐记忆激活了前额叶、梭状回和纹状体区域,而外显记忆激活后扣带回、楔前叶和顶下小叶。这个研究可能与理论论有关,因为婴儿期和儿童早期不成熟的心智化被认为是一个内隐的心理理论,而学龄前儿童的错误信念这一更具言语形式的心理理论可能代表外显的心理理论(Low & Perner, 2012; Thoermer,Sodian, Vuori, Perst, & Kristen, 2012; Wang, Low, Jing, & Qinghua, 2012)。内隐和外显心理理论的加工可能依靠部分独立的脑结构,就像内隐和外显记忆加工那样。另外,可能发生从内隐到外显心理理论的变化,因为心理状态概念的理解是不断进步的。与这种可能性相一致的是,Wellman(2008)的研究表明,与学前期儿童一样,婴儿对于意图行为的注意可以预测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这显示了从内隐到外显理解的一种联系。
总体来说,尽管目前的研究开始关注理论论,但是关于心理理论的理论变化的神经证据还是很少(Sabbagh, 2011)。目前,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心理理论概念的变化在神经层面的表现,今后还需要大量研究揭示该问题,阐释个体概念发展的关键期与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关系。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内隐和外显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揭示二者神经机制的差异。另外,神经体系的发展应该与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有关。这种类型的理想化研究需要采取纵向研究,从那些还不具备相关的心理理论概念儿童开始,直到他们通过过渡期获得心理理论概念。
5 执行阐释
5.1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执行阐释假定儿童推理心理状态的困难至少部分源于为了产生一个不同观点而抑制自我观点的挑战,或者将有关的观点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存在困难(Carlson,Claxton, & Moses, 2015)。该理论假定在学龄前阶段,执行功能的发展对于心理理论的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郭筱琳,任萍,马凤玲,徐芬, 2016)。关于执行功能在心理理论推理中的作用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表明执行功能能够满足心理理论的需要,即使是在缺少其他加工过程的情况下执行功能也能支持心理理论推理。另外一个观点表明执行功能不能满足心理理论,它需要依靠别的认知加工的支持,尽管如此它对于心理理论还是重要的。
5.2 验证标准
执行阐释被大量的研究所支持,这些研究在控制了年龄、言语能力和其他混淆变量后证明了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之间存在高相关(苏彦捷, 于晶, 2015; Devine & Hughes, 2013)。就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推理的关系而言,支持执行功能的大脑区域应该也参与心理理论任务。另外,如果在心理理论推理中,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激活的大脑区域是接近的或者结构、功能上是有关系的,那么这样的证据也会支持执行理论。理论上,神经影像证据应该在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激活神经结构的连通性方面提供信息,这方面的信息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很容易检测出。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个特别的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在学龄前阶段,抑制控制已经被作为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Carlson,Moses, & Claxton, 2004);(2)成人的行为和神经心理研究显示,在某些心理理论评估中,抑制起到了必要但不充分的作用(Fanning, Bell, & Fiszdon, 2012)。
5.3 社会神经科学的证据
第一方面的相关证据来自于与抑制任务相比较,个体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神经活跃度。比如,Van der Meer(2011)研究揭示高抑制的错误信念任务和停止信号抑制任务都激活双侧额下回,这体现了相同的神经控制机制。另外,Rothmayr(2010)发现抑制控制和错误信念推理任务激活了一些相似的神经区域,如额内侧的右上部、右颞中回、双侧额中回和双侧颞顶联合区。然而,对执行功能能够满足心理理论这一观点提出挑战的是,Rothmayr也发现抑制控制和错误信念任务激活了一些不同的神经区域,如中央前回左上部、额上回的左下部和中部、左侧颞中回、左侧颞顶联合区、楔前叶和两侧丘脑。
第二方面的证据是通过比较评估心理状态的神经基础和评估了解非心理的表现来提供严格的控制。Saxe和Kanwisher(2003)发现相比较于错误照片的故事,错误信念故事更强地激活了成人的双侧颞顶联合区。这表明,心理理论激活的神经区域超过了抑制激活的脑区,错误信念和错误照片条件都要求相同的抑制控制,他们只是在心智化方面有区别。进一步支持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之间的神经机制差别的是一个研究显示了右侧颞顶联合区是与错误信念有着特殊联系的,反之错误符号推理则激活了左侧颞顶联合区(Perner, Aichhorn, Kronbichler, Staffen, & Ladurner, 2006)。在该研究中,错误信念和错误符号推理被设计为在抑制上的需求相同,右侧颞顶联合区支持错误信念推理,显示了执行功能是满足不了心理状态推理的。
第三方面的证据试图通过操纵信念任务本身来揭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之间共同和独特的神经基础。比如,Van der Meer(2011)的研究比较了两种早期的错误信念,一个要求在不了解物品位置的情况下进行错误信念推理(低抑制条件),一个要求在了解物品位置的条件下的错误信念推理(高抑制条件)。与低抑制条件相比,高抑制条件的信念推理更强地激活了与认知控制或冲突操纵有关的脑区,如双侧额下回、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脑岛。相似的是,Hartwright(2012)考察了真实信念和错误信念加工机制。他们发现成人的心理理论神经网络(比如双侧颞顶联合区)的活跃度可以调节,执行控制区域(比如腹侧前额叶皮层)也是如此。这些发现证明执行功能对于错误信念推理是必要的,但对于正确信念推理不是必要的,从而支持执行控制的不同神经区域可能在不同心理理论推理中被激活。
如果先前讨论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那么执行功能在儿童期心理理论获得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这方面的证据很有限。只有一个神经影像研究验证了童年时期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Sabbagh(2009)验证了学龄前儿童心理理论和静息时的α波(6-9 Hz)之间的关系。α波是一个EEG波形,它被认为反映了大脑发展过程中功能性、领域一般化和成熟的变化。不论个体年龄以及在执行功能任务中的表现如何,个体在休息状态下的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和颞顶联合区的α波与错误信念理解的α波不同。这个结果表明在早期发展中执行功能是不能满足心理理论的。然而在生命发展的早期或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执行功能是否是心理理论的必需条件,是否促进了心理理论能力,是否是心理理论的表达形式,这些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总体来说,一些神经证据支持心理理论发展中的执行理论。然而,虽然在支持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区域之间有重叠部分,但是这些区域在心理理论概念获得中发挥的作用还是不清楚。与行为发现一致的是,神经方面证据显示执行功能是满足不了心理理论的,但执行功能可能对于某些心理理论推理是必要的。
6 未来的挑战和研究展望
6.1 挑战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于理解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有重要的作用。上述讨论的每一个理论都有一些神经证据支持,同时每个也都会被质疑。也就是说,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考察这些理论。目前,在心理理论获得的各种理论的神经证据方面,至少有四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需要更好的心理理论的理论,以便神经影像研究可以更好区分它们而不是简单地积累支持它们的证据。一部分问题在众多理论之间也不是完全互相排斥的。比如,没有观点认为模拟化理论或者理论论不含几个模块基础,以便为模拟论和理论论提供更多灵活的机制。另外,执行功能的发展可能在促进更准确的模拟和更复杂的理论建设方面起了作用。然而,因为这些理论在这些点上太模糊,所以很难评估一个证据支持一个理论而不支持其他理论。只有等到更好的理论来明确表达这些,否则相关方面的神经证据是不可能完全辨别它们的。
第二个挑战是心理理论获得机制在神经水平上很难充分地表达。比如,概念的变化,这个理论论的核心机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在行为和神经水平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样,模拟化是很难去定义的,因为有许多方法去接近另外一个个体的心理。此外,模拟化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自动化/内隐或意识/外显的程度,这种差别直接关系到模拟是如何被测量出。相比之下,模块论在解释和量化神经选择性的进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关于复杂的神经过程怎样被测量和如何用来检验一个理论的范例(Saxe, 2010)。如果可以在大脑活动的差异以及神经结构选择性方面来量化概念变化或者是模拟化,那么就可以更好地获取证据支持或反驳这两个理论。
第三个挑战是心理理论文献中采用任务的异质性。尽管大多数心理理论关注认知心理理论任务而不是情感方面,但是心理理论范例差别很大。至少研究之间的一些分歧和不一致可以被不同任务结构和任务要求以及不同的概念内容来解释。因此,这些神经成像研究的意义对于心理理论获得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同样的挑战来自研究中被试年龄和神经影像学的方法和分析的不纯一性。
最后一个挑战是心理理论神经影像研究主要是针对成人在线心理理论加工的研究,只有一小部分研究考察了心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是怎样获得的。成人研究在理解心理理论的神经层面是重要的,但直到对神经系统怎样支持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对不同的心理理论获得理论假说进行强有力地验证。考察概念变化神经机制的研究应该对儿童进行深入地研究,所考察的儿童应该是处在获得心理理论相关概念的过渡期,也可以操纵他们向获得成功概念过渡。幸运的是,技术和方法已经进步到可以对很小的儿童进行考察,尽管会有少量数据的丢失,但是这为我们最后揭示心理理论获得机制提供了机会(Cantlon,Brannon, Carter, & Pelphrey, 2006; Gaffrey, Luby, Belden, Hirshberg, Volsch, & Barch,2011; Raschle, Zuk, & Gaab, 2012)。成功地对年幼儿童进行神经影像研究并不是没有挑战。例如,相比心理理论的行为测量,如错误信念任务只需要很少的试次,但是神经影像学研究需要对这些试次进行高度的重复。所以让孩子保持专注和多样的任务是必要的,但是并不容易。
6.2 未来发展方向
在此提出发展方向以便帮助阐明心理理论获得的神经基础。首先,神经区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社会认知发展有关。例如,Mills(2012)发现心理理论区域如皮质中线结构和颞顶联合区的灰质和皮质厚度从童年到成年早期不断减少,这些区域的表面积在早期或者青春期前达到顶峰,在25岁之前减少。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可能影响心理理论功能的发展。从功能性来说,从青少年到成年人,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激活程度逐渐降低(Gunther Moor,
Macks, Güroglu, Rombouts, Van der Molen, & Crone,2012)。另外,研究还发现支持心理理论的脑区由前部向后部转移(Blakemore, 2012; Gunther Moor et al., 2012)。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时考察心理理论相关大脑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也很少有研究考察年幼儿童心理理论的神经网络。该研究领域下一步应该着重研究以上问题。
第二,伴随心理理论的发展,神经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训练或遗传研究应该极大地增加到研究中。比如,执行功能、模拟化或者心理理论推理本身的训练对心理理论脑区的影响是什么?这可能是区分不同理论的最有希望的途径,就像理论预测的,不同类型的训练将是有效的,而且会对上述讨论的心理理论脑区产生独特的神经变化。用神经影像技术去验证心理理论训练对自闭症个体的神经结构影响的研究早已经开始(Bolte, Hubl, FeineisMatthews, Prvulovic, Dierks, & Poustka,2006)。在实践方面,了解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神经区域会提高训练计划和干预水平。例如,儿童的模拟化或执行能力可以被训练以提高心理理论,然而,如果神经证据表明早期发展模块负责心理理论推理,那么训练儿童上述能力可能是徒劳的。
最后,用TMS去检验与模拟化、概念进步和执行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这可能会阐明这些加工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破坏心理理论关键脑区可能会导致不成熟的行为表现,使成人在一些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像儿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负责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的神经区域。另外,研究暂时破坏与某种心理理论类型加工有关的神经区域可能表明这些加工是否独立工作或者同时对心理理论作出贡献。例如,破坏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可能会导致较差的心理理论性能,但是有其他神经区域如内侧前额叶皮层或颞上沟可以独立于右侧颞顶联合区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理论表现吗?换句话说,没有颞顶联合区,个体在心理理论任务中可以成功吗?
参考文献
郭筱琳, 任萍, 马凤玲, 徐芬 (2016). 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4(1), 70-79.
郝坚, 苏彦捷 (2015). 聋童的视觉观点采择与心理理论:基于模拟理论的证据. 中国特殊教育, 8, 17-22.
苏彦捷, 于晶 (2015). 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元分析:抑制控制和灵活转换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1), 51-61.
文, 林崇德 (2004). “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 心理学探新, 23(3), 30-34.
文, 刘岩, 高艳霞, 陈晶, 张文新, 林崇德 (2008). 错误信念推理的时间过程与源定位.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 38(1), 93-100.
文, 黄亮, 张振, 宋娟, 白丽英 (2014). 友好还是敌对?理解互动意图的大脑动态时程.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44(7), 736-746.
郑玉玮, 文 (2014). 成人期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范式与神经机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5), 712-719.
Blakemore, S. J. ( 2012). Imaging brain development: the adolescent brain. NeuroImage, 61(2), 397-406.
Bolte, S., Hubl, D., FeineisMatthews, S., Prvulovic, D., Dierks, T., & Poustka, F. (2006). Facial affect recognition training in autism: Can we animate the fusiform gyrus?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20(1), 211-216.
Bradford, E. E., Jentzsch, I., & Gomez, J. C. (2015). From self to social cognition: Theory of mind mechanisms and their relation to executive functioning. Cognition, 138(2), 21-34.
Cantlon, J. F., Brannon, E. M., Carter, E. J., & Pelphrey, K. A. (2006). Functional imaging of numerical processing in adults and 4-yearold children. PLoS Biology, 4(5), e125.
Corlson, & Moses.(2001). L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hibitory control and childrenstheory of rnind.
Child Development, 72(4),1032-1053.
Carlson, S. M., Claxton, L. J., & Moses, L. J. (2015). The relation betwee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 is more than skin deep.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16(1), 186-197.
Carlson, S. M., Moses, L. J., & Claxton, L. J. (200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theory of mind: an investigation of inhibitory control and planning abi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87(4), 299-319.
Corbetta, M., Patel, G., & Shulman, G. L. (2008). The reorienting system of the human brain: from environment to theory of mind. Neuron, 58(3), 306-324.
Denny, B., Kober, H., Wager, T. D., & Ochsner, K. N. ( 2012).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lf and other judgments reveals a spatial gradient for mentalizing in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4(8), 1742-1752.
Devine, R. T., & Hughes, C. (2013). Silent films and strange stories: Theory of mind, gender, and social experiences in middle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84(3), 989-1003.
Dohnel, K., Schuwerk, T., Meinhardt, J., Sodian, B., Hajak, G., & Sommer, M. (2012). Functional activity of the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nd of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ssociated with true and false belief reasoning. NeuroImage, 60(3), 1652-1661.
Fanning, J. R., Bell, M. D., & Fiszdon, J. M. (2012). Is it possible to have impaired neurocognition but good social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 135(1), 68-71.
Gaffrey, M. S., Luby, J. L., Belden, A. C., Hirshberg, J. S., Volsch, J., & Barch, D. M. (2011).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severity and amygdala reactivity during sad face viewing in depressed preschoolers: An fMRI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29(1), 364-370.
Geng, J. J., & Vossel, S. (2013). Reevaluating the role of TPJ in attentional control: Contextual updating?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37(10), 2608-2620.
Gopnik, A., & Wellman, H. M. (2012). Reconstructing constructivism: causal models, bayesian learning mechanisms, and the theory theo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8(6), 1085-1108.
Gordon, R. M. (2013). The simulation theory: objections and misconceptions. Mind and Language, 63(7), 11-34.
Gunther Moor, B., de Macks, Z. A. O., Güroglu, B., Rombouts, S.A., Van der Molen, M. W., & Crone, E. A. (2012). Neurodevelopmental changes of 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7(1), 44-52.
Gweon, H., DodellFeder, D., Bedny, M., & Saxe, R. (2013). Theory of mind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correlates with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a brain region for thinking about thoughts. Child Development, 83(6), 1853-1868.
Hartwright, Apperly, & Hansen. (2012). Multiple roles for executive control in beliefdesire reasoning: Distinct neural net works are recruited for seif perspective inhibition and complexity of reasoning. Neuroimage, 61(4), 921-930.
Hollebrandse, B., Hout, A., & Hendriks, P. (2014). Childrens first and secondorder falsebelief reasoning in a verbal and a lowverbal task. Synthese, 191(3), 321-333.
ImBolter, N., Agostino, A., & OwensJaffray, K. (2016). Theory of mind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different from befo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49(1): 98-115.
Jenmalm, P., Schmitz, C., Forssberg, H., & Ehrsson, H. H. (2006). Lighter or heavier than predicted: neural correlates of corrective mechanisms during erroneously programmed lift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6(35), 9015-9021.
Kobayashi, C., Glover, G., & Temple, C. (2007). Childrens and adults neural bases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theory of mind. Neuropsychologia, 45(7), 1522-1532.
Kubit, B., & Jack, A. I. (2014).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rTPJ in atten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light of the opposing domains hypothesis: findings from an ALEbased metaanalysis and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7(1), 323-323.
Lenggenhager, B., Tadi, T., Metzinger, T., & Blanke, O. (2007). Video ergo sum: manipulating bodily selfconsciousness. Science, 317(5841), 1096-1099.
Leslie, A. M., Friedman, O., & German, T. P. (2004). Core mechanisms in ‘theory of min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8(12), 528-533.
Lillard, A. S., & Kavanaugh, R. L. (2014).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c understanding and theory of mind in preschoolers. Child Development, 85(3), 1535-1551.
Lohmann, H., & Tomasello, M. (2003).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a training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4(4), 1130-1144.
Low, J., & Perner, J. (2012). Implicit and explicit theory of mind: state of the art.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1-13.
Mitchell, J. P. (2008). Activity in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is not selective for theoryofmind. Cerebral Cortex, 18(2), 262-271.
Mitchell, J. P., Macrae, C. N., & Banaji, M. R. (2006). Dissociable medial prefrontal contributions to judgments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 Neuron, 50(4), 1-9.
Perner, J., Aichhorn, M., Kronbichler, M., Staffen, W., & Ladurner, G. (2006). Thinking of mental and other representations: the roles of left and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Social Neuroscience, 1(3), 245-258.
Pfeifer, J. H., Lieberman, M. D., & Dapretto, M. (2007). “I know you are but what am I?” Neural bases of self and social knowledge retrieval in children and adult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8), 1323-1337.
Pfeifer, J. H., Masten, C. L., Borofsky, L. A., Dapretto, M., Fuligni, A. J., & Lieberman, M. D. (2009). Neural correlates of direct and reflected selfappraisal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hen social perspective taking informs selfperception. Child Development, 80(4), 1016-1038.
Raschle, N. M., Zuk, J., & Gaab, N. (2012).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lefthemispheric posterior brain regions predate reading onse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109(6), 2156-2161.
Rotenberg, K. J., Petrocchi, S., Lecciso, F., & Matchetti, A. (2015).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truth belief and 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24(2), 206-214.
Rothmayr, C., Sodian, B., Hajak, G., Dohnel, K., Meinhardt, J., & Sommer, M. (2010). Common and distinct neural networks for falsebelief reasoning and inhibitory control. NeuroImage, 56(3), 1705-1713.
Ruffman, T. (2014). To belief or not belief: 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al Review, 34(3): 265-293.
Sabbagh, M. A. (2011). Adjusting expectation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right temporal parietal juncture in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 In: Pap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Meeting Montreal, QC, Canada.
Sabbagh, M. A., Hopkins, S. F. R., Benson, J. E., & Flanagan, J. R. (2010). Conceptual change and preschoolers theory of mind: evidence from loadforce adaptation. Neural Networks, 23(8), 1043-1050.
Saxe, R. (2010). The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 specific brain region for thinking about thoughts. In: Leslie, A., German, T. (Eds.), Handbook of Theory of Mind.
Saxe, R. (2006). Why and how to study theory of mind with fMRI. Brain Research, 1079(1), 57-65.
Saxe, R., & Kanwisher, N. (2003). People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people: the role of the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in theory of mind. NeuroImage, 19(7), 1835-1842.
Saxe, R., & Powell, L. J. (2006).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specific brain regions for one component of theory of mind.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8), 692-699.
Saxe, R., WhitfieldGabrieli, S., Scholz, J., & Pelphrey, K. A. (2009). Brain regions for perceiving and reasoning about other people in schoolag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80(4), 1197-1209.
Schott, B. H., Henson, R. N., RichardsonKlavehn, A., Becker, C., Thoma, V., Heinze, H. J., & Düzel, E. (2005). Redefin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the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priming, remembering, and control of retriev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2(4), 1257-1262.
Schurz, M., Radua, J., Aichhorn, M., Richlan, F., & Perner, J. (2014). Fractionating theory of mind: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studie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42(5), 9-34.
Schurz, M., Kronbichler, M., Weissengruber, S., Surtees, A., Samson, D., & Perner, J. (2015). Clarifying the role theory of mind areas during visual perspective taking: issues of spontaneity and domainspecificity. NeuroImage, 117(4): 386-396.
Schuwerk, T., Schecklmann, M., Langguth, B., Dohnel, K., Sodian, B., & Sommer, M. (2014). Inhibiting the posterior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by rTMS decreases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in theory of mind reasoning.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74(12): 312-318.
Spreng, R. N., & Grady, C. L. (2010). Patterns of brain activity supporting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rospection, and theory of min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2(6), 1112-1123.
Thoermer, C., Sodian, B., Vuori, M., Perst, H., & Kristen, S. (2012). Continuity from an implicit to an explicit understanding of false belief from infancy to preschool age.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172-187.
Uddin, L. Q., Iacoboni, M., Lange, C., & Keenan, J. P. (2007). The self and social cognition: the role of cortical midline structures and mirror neur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4), 153-157.
Van der Meer, L., Groenewold, N. A., Nolen, W. A., Pijnenborg, M., & Aleman, A. (2011). Inhibit yourself and understand the other: neural basis of distinct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ory of mind. NeuroImage, 56(4), 2364-2374.
Wang, B., Low, J., Jing, Z., & Qinghua, Q. (2012). Chinese preschoolers implicit and explicit 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123-140.
Wang, J. J., Ali, M., Frisson, S., & Apperly, I. A. (2016). Language complexity modulates 8and 10yearolds success at using their theory of mind abilities in a communication tas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49(9): 62-71.
Wellman, H. M., LopezDuran, S., LaBounty, J., & Hamilton, B. (2008). Infant attention to intentional action predicts preschool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2), 618-623.
Young, L., DodellFeder, D., & Saxe, R. (2010a). What gets the attention of the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attention and theory of mind. Neuropsychologia, 48(9), 2658-2664.
Young, L., Camprodon, J. A., Hauser, M., PascualLeone, A., & Saxe, R. (2010b). Disruption of the 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with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educes the role of beliefs in moral judg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107(15), 6753-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