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6:03: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1篇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缺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圈以小时覆盖。从甘肃来看,经济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在铁路运力方面,铁路运力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运力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高铁方面,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之下,甘肃形成了“兰新高铁”“、成兰高铁”“、兰渝高铁”和“宝兰高铁”,但这显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在机场方面,机场的航班、客流相对较小,出现供需失衡的问题。

(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甘肃紧跟时展的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同,甘肃有国家级贫困县四十余个,且主要分布在陇南边远地区、庆阳老区等地区,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比较显著;其次,以兰州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缺乏良好的带动力和辐射性,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被动;再次,资源发展不平衡,交通资源、水资源的补偿失衡,成为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2014年甘肃各设区市人均工资情况。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张掖,人均工资反而出现严重偏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兰州在充足资源的情况下,比较欠缺发展的带动能力,影响了以兰州为中心,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三)城市体系不完善,结构梯度不合理

甘肃处于欠发展省份,本身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但就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吃紧;另一方面,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尚不完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扩散,周边落后地区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甘肃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调规划,从本质上夯实发展的基础。那么,具体而言,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化体系,是当前甘肃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网络化体系的形成,缩小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却扩大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一是通过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一体化,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二是高铁建设步伐应加快,在已有的四条高铁线的基础之上,形成幅员更加广阔的高铁覆盖。充分依托高铁建设,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让经济发展圈在良好的联动机制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三是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落后性。在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针对各区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进一步退出以市场为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甘肃作为西南欠发展省份,在“弱市场”的格局之下,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着力打造“强政府、强市场”格局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铺展,这更符合甘肃省的省情和发展的需求。此外,甘肃省要成立由省政府、发改委为牵头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并深化推进,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三)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中心城市带动力、辐射力的有效体现。因此,甘肃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确保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圈的发展动力。并且,区域经济要以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甘肃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发展的空间巨大,这就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样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一是甘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应该从甘肃整体城市群的发展厨房,做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二是甘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注重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内丰富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三是重点区域进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协商,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三、结束语

第2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关注度日益增加,它在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法宝。

2区域经济与城市群

2.1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的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资源的优化与科学整合,发挥不同城市各自地理或原材料等发展经济必要条件的优势,集中优势人才,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团。发展的关键:(1)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战略支点作用;(2)充分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选择,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中部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3)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所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特性,构筑中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撑平台。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高密度的聚落;(2)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3)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4)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目前,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别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2)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3)日本东海岸大城市群;(4)英国大城市群;(5)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以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群和日本东海岸城市群最为典型。从涵义上看,建立城市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二者的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2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16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7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其中科技人员占区域总人口的3.8%。

3长三角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城市群的优势

长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势头特别明显。2008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GDP总计2.8万亿元,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到近五分之一,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优良、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之一。

对照国际上五大城市群,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2)经济实力雄厚;(3)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4)交通网络发达;(5)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6)专业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

4长江三角洲构建城市群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4.1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核心城市,在现代化功能的发挥方面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上海金融中心虽已建立但还不成熟,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上海与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城市内部交通信息体系尚不发达,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4.2行政区划分,各区矛盾日益尖锐

地区之间各自为政,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6个城市,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更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干扰了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4.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发展经济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税大利高的产业上,再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自然禀赋比较相似,因而本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会形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4.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本区域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4.5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现不尽如意的现象。江苏省每年用地总量达几十万亩,且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增加迅速,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粗放利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使原本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5对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5.1把龙头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上海举办2011年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既要以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标准来建设上海,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又要不断强化上海对外的辐射功能,因此未来上海发展应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主线。除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开放环境等优势,还要不断强化创新和服务功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三个中心”。

5.2各地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单靠一个城市将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则可以取得双赢和多赢,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我们得到的将不是“1+1=2”,而是一个发挥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过程。

5.3加强重点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硬件,应该在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航道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管道运输,建成合理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长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第二,加强一系列高速公路、铁路和大桥的建设。

5.4强化产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在全球层面即世界经济一体化上看待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整合。要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深化产业分工,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征。

5.5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6积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职能改革是诸多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上述建议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应弱化经济功能,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第3篇

关键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东北地区为我国“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基地,而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的主角深入,我国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已有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所留下的各种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到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各地区的各种资源予以整合,通过联合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样一来,能够使东北地区完全打破传统体制束缚,从而探索出一条新式发展道路。

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界定

通常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因共同利益需求,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发展的优势,在此区域当中,将各种生产要素予以合理化分配,协调合作,切实提升整体区域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三、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的形成

1.发展目标

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我们必须要制定诸多相关规范,利用诸多协调对策清除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因此,我们要制定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要求与目标都是有很大差别的。现阶段,从整体上来分析,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改造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问题还十分显著,所以,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突出重点工程,有计划、分阶段实施目标。

2.主要内容

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由于当前东北地区依然处在经济改革时期,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振兴东北战略影响下,东北区域经济体制改革速度逐渐加快,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增加就业机会,使东北地区经济呈现稳定增长。而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则为振兴东北战略的延伸,因此,在此区域中的各个行政主体既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又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主动性,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由两方面扩展区际间各个领域分工以及合作。

三、影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发展影响

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分工协作相对缺乏,尤其是产业同构现象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因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有很大相似特性,因此,使得东北区域的产业同构现象十分显著,但是,各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体是相一致的。一般来说,东北地区将发展重点放到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这样一来,将区域中优先资源都消耗到重复建设当中。另外,相同的产业发展重点又会浪费大量资源,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2.各种机制的影响

当前,在东北各个省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只是首先考虑到各自省份的眼前利益,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核心竞争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机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

四、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1.及时更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们要及时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首先由思想上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增强区域合作意识,各个区域间都进行要相互补充,以便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优势。并且,在合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以便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发展。

2.建立适合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系

政府部门以及其它部门要督促各个区域主体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并且要对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政策、保障机制等诸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产生影响影响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因此,要结合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创新区域协调方法,从而加快我国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涉及到的内容非多,但是,因受时间与能力限制,文章研究还存在大量不足,所以,在加快对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未来学习和研究当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国东北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董亚红: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4):47-48.

[2]林 森: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0):122-124.

第4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比较优势 “M”型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遵循经济系统的自增强机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广西在推进“M”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导入产业集群战略,是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和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区域,通过基础设施和产业资源共建共享、企业间共有技术集中开发、产业市场共同培育和开发,形成稳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从而获得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市场效果。经济区域化则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也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则,对于区域来说也适用。区域间存在比较效益差异,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原则的指导下,产业将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随着集群的发展,分工专业化的演进,各地区最初选择发展的产业集群的外生比较优势,将演变成内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体现在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基于发展的需要,各地区之间必然加快彼此间的竞争与合作。

此外,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上的基础。产业集群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将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别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中间机构和企业问的相互作用,将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也会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产业集群之间这种联动效应,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产业集群有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在不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下,各区域利益主体独立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不可避免地放大了整个区域分工贸易格局的不合理性,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现象严重。

根据比较优势,有重点的选择发展不同的产业,将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和技术、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扩大产业内相互投资,优化出口分工,避免重复布局和恶性竞争,形成相互渗透、合理分工的产业集群格局。因此,产业集群形成后, 同构化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产业集群有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市群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 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起来后, 由于这些集群分属于不同产业,彼此间互补性很强,就在横向上加快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了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的加速流动。而在纵向上, 由于集群的发展, 联系了上游产业元器件、机构、服务等专业化投入品供应商以及特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 其次延伸到下游产业如客户的分销渠道;最后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公共机构如研究机构一一大学、职业培训所、贸易委员会等等。集群之间的作用导致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

2.区域一体化的形成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改进产业集群的效率,对抗产业集群的风险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要求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加强分工与合作,这将促进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 同时,要求地区根据区位优势,加入全球生产价值链,使集群企业吸收外商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知识,使产业集群的效率得以改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产业集群具有结构性风险和周期性风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产业集群的风险不再由单个地区来承担,由于一体化形成的合理,单个地区也增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对于产业集群来说,由于跨地区之间的集群合作,效率的改进,集群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进一步得以提高。

二、广西面临“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

1.“M”型战略为广西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1)为广西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提出将会给广西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外部条件,为广西的发展拓展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广西沿海地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所背靠的西南地区正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加速发展,而广西所面向的东南亚在政治和边界上又将要和我们更加信任,关系更加稳定,这为广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大环境。此外,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这将是广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2)有利于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随着广西经济总量的逐步增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呈上升的态势,不利于维持和增强广西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北部湾经济合作区” 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强调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单纯的地理界线,重点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快产业对接与分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合作架起了桥梁,使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延伸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延伸到广西的北部湾地区,使湄公河流域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经济的对接,增强经济互补性的同时,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开放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

(3)为广西发展通道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1992年以来,广西经过十多年建设,陆海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及西南出海大通道已初步或基本形成。现已形成三条出海大通道:一条由防城、钦州、北海3个出海口的出海大通道;一条是由经梧州方向下珠江三角洲,通往粤港澳东向的“黄金”内河大通道;一条是由凭祥通向东南亚的最大最便捷的西向出边陆路大通道。“M”型战略的提出,将提升广西出海大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使这条出海大通道由西南地区出海便捷途径提升为西南、华南乃至全国走向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的国际大通道,通过吸引产业、投资、物流、专业市场的聚集,增加经贸、技术往来,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发展通道经济。

2.面临机遇的同时,存在挑战

首先,对广西而言,有些机遇仍然存在一些约束瓶颈,使其应有的价值未能体现出来。如西南出海大通道,一方面其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总量不足,导致物流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广西的港口条件,航线班轮条件、管理服务水平、集疏运体系等的不足,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限制了这一机遇的发挥。其次,有些机遇虽然很重要,也很现实,但广西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和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如果不积极主动创造一些条件,实现与珠三角的对接和融合,广西参与泛珠合作可能走向“空洞化”。最后,在将优势转化为机遇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可作。广西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也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现实机遇和现实推动。化优势为机遇,化优势为推动需要转变观念,明确方向,开拓思路,谋划格局,制定措施。这些对广西将是现实的挑战。

三、广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新构想

1.发展地区经济,培育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根据各地区发展现状,依据其比较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各类产业基地,发展该地区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地方特色,错位发展”的局面。在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镇,建立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发展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城镇,大力发展规模开发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例如,以产业集群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带动食品加工业、运输业、生产资料及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大力推行旅游集群式发展战略,鼓励包括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在内的有竞争实力的新企业的形成,鼓励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和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在业务拓展、关联产业开发上形成有效的战略合作,在产品创新和产业延伸上加强合作;避免集群内部旅游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打造百色成为铸造业基地,把丰富的铝、锰、铜等有色金属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并通过右江、平果和靖西这个集聚了铝工业、锰工业、石化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交通等优势的三角地区与“4+2”城市对接。

2.构建与广东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

从实践上来看,相关省区中,广东经济发达,制造业技术先进,高端人才储备充足且具有很强和人才引力,在出口产品深加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东地区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一块国际性生产基地,具备了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汽车、造纸、制药等方面强大的生产能力与高新技术开发能力。区域内其他地方,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广西还具有物流区域优势和政策的叠加优势,也已经显现出在生产上快速非凡的发展势头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构建出一个广东与区域内其他地方生产和贸易紧密相连的区域生产-贸易链,形将成区域内生产贸易互动、协调、健康发展的局面。

3.与云南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

广西、云南作为传统的农副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大省,发展资源型经济具有竞争优势。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金属资源总量为7357万吨。在10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锡、铅、锌、铜、镍和钴的储量居全国前3位。广西亦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是全国10个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尤以铝土矿最为突出。广西、云南作为资源型功能区具有天然优势。广西、云南等地区在传统农产品、中药、制糖、有色金属、再生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云南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烟草、生物资源开发、矿产业、磷化工和旅游等产业,而广西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机械、制糖、建材、钢铁、化工、日用品工业等产业。云南和广西两省均属于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均具有相似性,可以通过联合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强强联合和整合共赢的目标。

4.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

以资本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加强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不同层次的区域中合作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共同整合旅游产品,共同组合包装特色旅游线路,合作建设旅游接待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共同分享旅游市场,共同推进旅游便利化,构建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形成泛北部湾区域旅游企业全方位合作格局,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2]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3]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4]宋健坤吴金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彤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陈剩勇马斌:区域政府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

[6]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2):18~21

[7]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4):76~78

第5篇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在计算区位商时,产出指标的选取要尽量细化,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和适用性,文中选取了13类产业进行分析:C1-农业;C2-林业;C3-牧业;C4-农林牧渔服务业;C5-工业;C6-建筑业;C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C8-批发和零售业;C9-住宿餐饮业;C1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C11-金融业;C12-房地产业;C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数据来源于历年甘肃统计年鉴和青海统计年鉴。

2结果与分析

2.1区位商计算结果

首先采用式计算"兰州-西宁"各州市2010年各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

2.2产业集聚状态分析

"兰州-西宁"各州市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呈现如下特征。

(1)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和西宁第一产业相对较弱,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兰州作为西北地区枢纽和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人才、物质、资金、贸易、科技等在此汇聚,在科研技术、工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方面明显具有优势。西宁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集聚现象。可以看出,兰州与西宁的优势产业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

(2)白银、武威、定西、临夏第一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临夏的林业区位商高达6.6,林业产值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10.25%,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白银的林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武威、定西、临夏的农业区位商均超过2,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非常明显;牧业区位商均高于1.5,也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兰州与白银的工业区位商值较大,工业在两地具有优势。

(3)海东、海北、黄南和海南州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2010年青海全省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0.39%,其中海北、黄南、海南州牧业产值分别占本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4%、71%、62%,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聚效应明显。西宁虽然牧业的区位商较低,比较优势不明显,但从牧业产值方面看仍处于青海省内各地区之首。同时海东地区农业和林业区位商均高于1.5,产值均位于全省之首,发展优势非常明显。

(4)武威、定西、临夏、海北、黄南、海南州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区位商均大于1.5,集聚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林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白银、定西、海东、海南州,区位商也都大于1.5;建筑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海北、海南州;此外,海东地区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从产值看,农林牧渔业和林业普遍较低,建筑业海南州较高而海北州较低。

为了分析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的变化,对2006年各产业区位商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只选取了9个与前面相同的指标,但不会影响分析)。比较2010年与2006年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三种变化:一是"兰州-西宁"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大部分得以保持,并且产业集聚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大多数2006年比较落后的地区如定西、临夏、海东、海北、黄南、海南州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优势产业数量增加,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三是两个省会城市的优势产业变化较大,兰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较优势逐渐弱化,而工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比较优势呈现出来;西宁比较优势产业数量减少,第二产业的优势丧失。总体而言,通过区位商值分析知道,兰州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西宁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相对而言兰州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其他地区除白银市以外的地区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均显不足,三次产业结构畸形。

2.3各地重要农产品、工业产品分布状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各地区各类农产品、工业产品在该地区所有农产品或工业产品产量的比重,以及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比重,筛选出各地重要的农产品、工业产品。

(1)农产品区域分布特征。甘肃境内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肉类、鲜蛋和水产品为主,如兰州、白银、武威以蔬菜、水果、鲜蛋为主,同时武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占甘肃全省的比重较高;定西以马铃薯和中药材为主;兰州、白银境内的黄河,临夏境内的大夏河,定西境内洮河、渭河、燕子河等使得这些区域的水产品得以发展。青海境内主要以肉类和动物毛、绒为主,其中海北州的特色农产品如青稞、蜂蜜等较为突出,海东地区农产品较为丰富。重要农产品分布与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生产方式和气候状况高度一致。

(2)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特征。一是工业产品的分布区域与自然资源的分布区域高度一致,工业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很重;二是工业产品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初级产品,且偏重于重工业产品,轻工业发展不足。同时,工业产品生产分布形成了三大类:一是"兰州-白银-海北"区域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以及"西宁-海东地区-海南州"区域的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二是"武威-海东-临夏"区域以粮食为原料的酒类产品生产;三是"临夏-海东-海南州"区域以动物及其附属物为原料的乳制品和动物毛绒产品生产加工;四是"西宁-定西-兰州区域"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生产;五是"兰州-西宁-海东"区域的非资源依赖性生产,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

总体看来,"兰州-西宁"各地州市农林牧渔业、轻重工业都处于较低水平,产品多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一、二产业发展较为传统、落后。农产品、工业产品生产分布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整体竞争力较弱。

3讨论

区位商法是一个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各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方法,焦世禄等(2008)采用该方法对"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城市行业2004年区位商进行测算,由此对城市区域进行职能划分:兰州属综合型中心城市,西宁、白银为工业型城市,定西、临夏为主导职能不突出城市[3]。虽然该研究提出构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产业分布新格局,但研究方法是一种规范分析方法,缺乏实证分析基础。刘辉等(2009)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对兰州-西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方法虽为实证分析方法,但是研究未涉及区域产业布局[4]。文中研究目的是通过计算区位商值探寻"兰州-西宁"各州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与布局,是基于实证分析的全面的产业集聚与分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计算区位商时以甘肃、青海两省为总体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可能与以全国为总体时的值偏高,虽然在两省之内地区之间比较优势产业可行,但放在全国大范围内比较就会出现偏差,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修正;另一方面文中主要分析各地区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对地区总体专业化水平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总体差异的分析,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结论

"兰州-西宁"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属高原亚高原、半干旱寒冷气候区,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资源特色优势明显。虽然一直以来该地区总体发展较为缓慢,但是借助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各地政府的规划,合理引导"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总体构想是依托黄河、陇海兰新铁路、包兰青铁路、京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康临高速公路等轴线,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和地域经济特长,形成"兰州-西宁""两横一纵"(图1)(黄河沿线、京藏高速或包兰青铁路沿线为两横,即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和沿包兰青工业经济带;连霍高速公路为一纵,即连霍甘青段农副业及旅游业经济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根据前面对产业集聚特征和农、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状态的分析,"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聚与分工具体思路如下:

(1)兰州、西宁作为区域中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用产业优势兰州大力发展科研技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西宁大力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第三产业。两地区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优势,通过发展服务业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和便利。

(2)打造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沿黄地区(包括海南州、黄南、海东、临夏、白银)农牧业发展传统和农牧业发展的便利条件使得农产品特色、旅游特色明显,因此在沿黄地区发展以乳制品、动物毛绒制品、肉类产品及水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业和沿黄旅游业,大力发展白银的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并形成产业集聚态势,打造沿黄农牧业品牌和旅游品牌。

(3)大力发展沿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矿产、金属产品生产带。充分利用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沿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形成海北、海南州、西宁、兰州、白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加工业带。另一方面形成兰州、海东、西宁以非资源依赖性产品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区。

(4)联手建设西宁-武威-兰州-定西中药材、中成药种植生产区,形成武威、定西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区,以及西宁、兰州、定西中成药生产区[5]。

(5)打造以武威白酒、葡萄酒、啤酒生产为中心,形成武威、兰州、海东地区和临夏州区域酒类生产区,积极发展地区酒类品牌,待形成优势产业后再打造国家级酒类品牌。

第6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通过经济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互通有无的一种“桥梁”,他对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我国提出并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局势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是我国顺应时展、符合国际发展态势的结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了沿路国家的经济合作,增强了共同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伟大构想。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

1.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两端高中间低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与欧洲相连,具有发达的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与亚洲相连,处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迅猛,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地区地处南亚和中亚之间,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公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因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中、西部呈现出巨大的经济差异。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包含有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处于发展中的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大面积步入工业化时代,经济的增长快速而持久。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 包含西方欧洲国家,在工业转型基本完成以后,呈现出技术促进增长的现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的国家,工业化水平较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和西部相比,具有较大距离[2]。

2.经济发展格局互补性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格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国家,是世界制造工厂,拥有完善的制造体系,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制造技术,都是数据全球中间地位,具有大量的丰富资源。世界范围内包括半导体、服装等等都是从东部国家出口向全世界[3]。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国家,因为发展历史悠久,科学技术先进,工业化程度较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占据制造、研究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端领域,但是其发展的领域有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国家主要是以石油出口为主经济来源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单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1.核心-边缘发展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是利用发达国家的经济带动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用带动效应,将亚欧非的资源、经济多方面统一协调发展,调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在发展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应该和其他具有实力的国家一道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应该和俄罗斯以及欧盟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头人,带领其他国家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完成国家之间的经济战略无缝对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共同助推经济结构的优化,平衡国际上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4]。

2.交通经济带模式

逐渐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路国家铁路和公路的物质条件,不断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管道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等,通过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效率和便捷。交通经济带模式的建立,能够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资源优势和复杂的博弈关系实现重新布局,增加了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化了国家之间的合作[5]。

3.经济共同体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共同体模式的大枣,能够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区域共同市场。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加强了经济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利于沿线国家之间政治修好,解除矛盾,建立贸易出口,为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合作得到了不断的加深,不断助推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形成良好的经济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共同体模式的建立具有长远目标,即:增加与外联系。加强与北美、欧盟构建合作关系,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提高东亚一体化经济水平,不断深化同巴基斯坦等G20国家的合作。

三、结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其沿线东、中、西部国家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有核心-边缘的合作模式,加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交通经济带模式,加强了沿线国家的交通技术设施建设,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基础。经济共同体模式,打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共同市场,强化了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合作,实现经济共同体的打造。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共同体模式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亚欧非空间新格局,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沿线国家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董锁成,黄永斌,李泽红,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J].资源科学,2014,10(12):2451-2458.

[2]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徐宁.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6,01(12):18.

第7篇

关键词:后发展地区 城市化 战略 清远市

“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 A. 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概念开始被引入我国。城市化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其中,“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或重要前提;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己成为抑制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梗阻。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正面作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领域中的焦点问题。

城市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某个区域内不同城市制度变迁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区域范围内的城市都出现了发展模式基本融合,都市连绵带凸现的趋势。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城市化必然是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步伐

城市化以其发挥核心城镇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的功能,推进地区产业集群化。而地区产业集群化,即空间集中和产业链集群,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同时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获得基础设施利用经济。这些为后发展地区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直接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最终成为推动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强劲动力。

(二)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参与区域分工合作

从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看,城市发展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孤立中心,到区域乃至全国中心,再到国家大都市区和融入大都市连绵区,形成区域城市集团。也就是说,城市化是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发展出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通过其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地区加入区域城市集团带动的城市化,能够推动地区城市完善地理上的合理布局和职能分工、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最优化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对地区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尽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

城市化过程是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岗位分工细;信息密度高,传播快,为社会成员就业提供的机会多,选择的空间大,实现个人价值的概率高,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好,城市文化娱乐、卫生体育、环保、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动力。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法制和管理体制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根基。城市化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后发展地区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

后发展地区城市化现状模式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随着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原始积累,市场空间特别是土地空间基本开发完备,它们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型升级。这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包括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后发展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靠近北边的清远、东边的惠州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的产业转移和扩散。但依靠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起来的这些后发展地区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现状,属于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后发展地区形成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原因有:

(一)经济方面:工业化水平低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工业化进程诱导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集中,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进程。但是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城市化的互动。一是工业结构中资源性产业占主导。资源性产业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地区工业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能力在低水平上扩张,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且布局分散,发展滞缓,市场开拓力不强,造成当地工业低水平发展。工业低水平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有限,制约了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落后。工业园区定位低,准入门槛低,园区缺乏规划性,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或不到位,管理服务机制较差等,制约了地区规划建设水平。这种三重制约最终导致后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

(二)发展方面:动力不足

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技术和服务高度聚集的空间区域,各种构成要素通过有效配置产生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乘数效应。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区忽视了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力和城市网络的营造,造成地区城市化水平整体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发展缺乏特色。一些地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环境建设,如:文化建设。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通讯发达,现代化设施齐全,但城市整体风貌基本雷同,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发展魅力。二是总体规划不适当。有些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不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么缺乏长远目标、规划陈旧落后,要么贪大求洋、规划盲目超前。结果造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城市功能缺乏互补性。地区城市无论大小,五脏俱全。无法形成功能互补、各显神通的城市网络。这严重制约地区城市化发展。

(三)观念方面:定位缺失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着城市化进程。由于受行政因素的影响,城市基本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薄弱。改革开放后,基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了,但竞争通常超过了合作,各个城市仍然是孤立发展的,经济腹地基本上局限于其行政辖区范围内,诸侯经济特征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东部地区很多城市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其行政辖区。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城市之间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例如,京津之间城际高速列车的开通,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盟的建立,珠江三角洲城际公交网的发展等,都是在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但一些地区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定位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反而限制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清远市: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环珠三角区域内最临近珠三角的一个城市,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1988年建市,2004年以来其城市综合实力也从全省的后几名发展成为广东省工业十强市和全国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但清远市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到2010年,清远市城市化率为47.5%,与全省的66.18%和全国的49.68%差距甚大。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国家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已达到70%。而2010年清远市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根据木桶理论,木桶容量的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因此,未来清远市要保持这种经济增长势头,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就必须把短板补长。

(一) 城市化是清远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1.清远市面临着城市化的难得机遇。清远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和抓手有两个: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再工业化;另一个是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再城市化。因此,清远要牢牢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以城市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推动地区城市化,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

2.城市化将为清远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文明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将为清远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难得的机会。当下,清远的发展仍以外源性经济为主,内源性经济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加快城市化可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据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50万元的投入。到2015年,清远城市化率达52%。按照静态计算,每年将增加14万城镇人口,相当于增加705亿元的城市功能配套投入。以房地产为例,每个城镇人口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每年需增加420万平方米。若按照每平方米2500元造价计算,每年仅新增人口就可拉动房地产产值达105亿元。

3.城市化是“四化”发展战略的载体和原动力。“推进四化进程,建设幸福清远”是清远市政府对“十二五”清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主题和核心,而城市化是“四化”的载体、原动力和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化为工业园区化提供土地和人才支撑。城市化可以减少农村人口,缓解土地供给和发展工业需要用地的矛盾,为发展园区化工业提供土地支撑。城市化也为发展工业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有利于吸引人才到清远定居创业。其次,城市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消费市场。只有减少农民,农村才能打破小农经济的格局,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同时启动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再次,城市化是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的高地。管理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幸福清远的人本理念。只有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远人民提供富裕文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性化。

(二)清远市推进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1.教育的推动。教育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最大的瓶颈和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教育的功能是可以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高级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的人才,也就是可以把农民变成市民。清远市已于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已达到18.33万人(其中高中一年级7.35万人),毛入学率达93.08%。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可以说,单就教育这一项,每年就约有3.2万(按每年级6.11万人的52.5%计算)以上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这些人结婚之后,按照1:1的比例把父母接到城里,每年就可以有6.4万人在城镇居住。为此,必须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争取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36%(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改革以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松农民工进城户数限制。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及子女享有与市民在职业稳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同等待遇。使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2.工业化的推动。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为城市化提供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首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工业是清远市财政税收的最重要来源。其次,就清远市现阶段来说,工业是人才集聚的最重要载体,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的产业。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清远市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再工业化。清远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最便捷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可以借助“双转移”珠三角腾笼换鸟的历史机遇,向珠三角借力、借脑、借势,加快与珠三角的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3.城镇特色化的推动。城镇特色化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镇特色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和专业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城镇体系。特别要建设好中心市区,把市区建成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富有南国特色的湖城和生态之城。二是城镇的产业特色化。每个城镇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三是城镇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保护人类物质和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4.现代服务业的推动。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发达城市,如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达到65%左右。清远市在调整转变产业结构上任务艰巨,同时第三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大有可为。一是这种发展生产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除了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之外,还包括知识经济、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事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现代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上存在着二元结构,必须在政策和制度顶层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当前,必须致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和进程。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等。

5.城市规划的推动。目前,广东省广州、深圳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也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与当地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城市转型严重滞后于产业转型,造成当地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产生发展瓶颈。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衔接,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推动城市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清远市城市规划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倾向,从三个方面实现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衔接,促进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首先,城市规划要加强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广东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清远属于重点发展地区。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启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体制和机制。要通过本地区城市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各县市区发展的定位和功能分工,如清远市下属的8个县市区分别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发展哪些产业,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有序的流动和配置。同时,要定位于做好珠三角后花园的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好生态屏障,保护好青山绿水。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工业园区规划。珠三角企业到清远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增长点。清远已成功地引进珠三角企业进驻清远,并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如深高速、碧桂园、建滔集团、约克空调、万科地产、樵顺地产等。清远2010年GDP达到1112亿元,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今后,清远仍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高科技产业,优化清远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远必须提高本地区工业园区规划水平,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企业生产的舒适场所、员工生活的温馨家园。因此,将工业园区作为另一个现代城市生活新兴区来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地吸引外来企业到当地投资设厂,做大经济堆头的重要措施。

最后,城市规划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是清远融入珠三角的纽带、桥梁和必要条件。目前,已经产生广佛同城化效应,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先实现广清佛同城化。广清佛同城化,将进一步推动三地经济、技术、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基础设施融入珠三角后,清远将成为珠三角点轴线中的北极。走西线,自清远可以直通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澳门。走东线,可以直通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清远市要充分利用广佛同城化的机遇和效应,加快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建设大都市、大城市群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主动对接。

结论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珠三角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外资推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空前成功。随着“中东、拉美、非洲等提供原材料东亚制造美欧消费”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危机形式被瓦解,珠三角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将不得不进行调整。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珠三角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这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而作为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要在新时期下更好的参与到区域、国内甚至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必须利用好毗邻珠三角区位优势,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经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带动自身经济发展。清远作为其中一员,又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除积极转变角色参加区域分工,更要通过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这才是后发展地区赶上时展的步伐,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5)

2.何燕.论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22)

3.黄顺江.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特征.

4.张松.短缺还是过剩—有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1)

第8篇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石家庄

一、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面临的机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对石家庄市的经济加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石家庄市的整体竞争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离不开京津,京津也离不开河北。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只有抓住这一机遇,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机制,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分工、产品配套、市场辐射等,在交通、旅游、能源、信息、环境、人才教育、市场一体化等多领域进一步扩大共同合作,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增强石家庄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有利于石家庄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合作与配套能力

根据京津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京津发展已经呈现从要素集聚向集聚与扩散并重转变的趋势,京津有许多产业需要转移,还有许多产业需要配套。石家庄可以主动承接来自京津产业转移,也可以与京津实现产业合作与配套。及时了解和掌握京津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项目规划,特别是从产业上寻求可以对接的项目,通过石家庄的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建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实行产业对接与合作。

(三)有利于石家庄市借助政策优势加快发展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石家庄作省会重点城市,国家所给予的相关政策,都可以充分利用。只要抓住国家把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机遇,深入探索实现产业对接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途径,积极和有作为落实中央要求,发挥自身的优势,举措得当,完全有可能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率先发展。

二、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具备的优势

(一)交通优势

石家庄东临衡水,南接邢台,西倚山西阳泉,北靠保定,与北京、天津、济南、太原、郑州几近等距相望,具有重要的交通枢纽优势。铁路方面: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其中京广线是连接中外交流的大动脉,石太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京石、石太高铁的开通,及即将开通的石济高铁,1小时高铁交通经济圈已经形成。公路方面:交通京石、石太、石黄、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国道以及2条省道、42条县道在市域纵横交错,公路通车总里程6379公里。航空方面: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2013年已开通44条国内、国际航线,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主要分流、备降机场,具备年吞吐旅客2000万人次、吞吐货邮25万吨的能力。

(二)产业优势

石家庄市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是国家确认的首批生物产业基地,石家庄的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神威药业、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五家制药企业跻身2013年医药工业百强,华北制药集团等6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在中国省会城市中石家庄市工业企业平均规模最大,基本形成以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具备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

(三)科教人才优势

石家庄市拥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全省科技教育资源配置中心。中专以上学校236所,年毕业大学生30多万人,2013年取得科技成果31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5项。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提供了技术与人力资源支撑。

三、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发展定位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石家庄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借力京津高端产业制造和研发优势,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制造环节或整体转移,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光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充分利用高新区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园区的承载优势,全市生物医药工业已形成的近百家药企组成的产业集群优势,以及华药、石药、神威、以岭、四药、常山生化等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的研发生产优势,积极对接京津知名生物医药科研院所和学术带头人,深化与京津的医药产业化合作,承接和发展一批现代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新型制剂、现代中药等方面关键技术和转移产业,积极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和“中国药都”。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

以南三条市场、新华集贸中心为基础,充分发挥发挥华北重要商埠、商贸集散地优势,以发展中心商圈、特色街区、商务会展和外迁商贸物流仓储设施为重点,不断强化华北重要商埠地位。巩固改造提升主城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首都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基地。

(四)强化交通枢纽地位

发挥东出西联、承南接北区位交通优势,在现有京石、石太高铁的基础上,加快石济客运专线建设,启动津石客运专线前期工作,积极谋划推进京石邯、石衡沧城际铁路以及石衡沧出海通道(包含石家庄东南环线)建设,构建石家庄铁路、高铁“双十字”交汇格局,形成石家庄与京津密切联系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扩建石家庄动车组,增加省会高铁始发车次,提升石家庄与京津冀城市群的“同城化”效应,谋划建设石家庄站、石家庄东站、正定机场站等三大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完善石家庄南站、集装箱办理站等铁路货运中心,尽快启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T2航站楼,提高航空客运、货运能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9篇

经济区域化逆势而上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两大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一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另一个则是区域双边经贸合作的突飞猛进。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以WTO为中心,维持自由贸易体制,全球性自由贸易高速运转:另一方面,随着区域化的发展,出现了区域经济合作化,在维系自由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进行着多边,双边的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也就成为驱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两个轮子。

然而,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去全球化、全球贸易及资本流动的萎缩现象日趋严重,一些国家希望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达到维持本国贸易平衡和经济利益的目的,这不仅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剧全球贸易摩擦,也使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而上,积极推进区域经济自由化、一体化进程。事实上,不仅是在外贸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为摆脱外需持续低迷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更大的外需弹性,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始终如一地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方向、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的决心。

世界将迎来第三大经济体

按照国际贸易规律而言,区域经济合作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如今,欧盟经济合作已经达到第五个阶段,为最高层次。中国-东盟自贸区正按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个步骤向前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何成为极富活力的贸易合作方式?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转移与溢出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将大大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各成员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使集团内部区位更具竞争力。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地区。中国与东盟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的18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1~1996年建立全面对话框架、1997~2002年走向睦邻互信,2003~今年确立战略伙伴关系。2000~2008年间,中国东盟贸易增长迅速,东盟和中国双边贸易以26.7%的年增长率增长,其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东盟各自的总体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预计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有望在进出口总额上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在GDP总量上超过欧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和北美、欧盟自由贸易区一道成为全球三大贸易支柱。

中国-东盟合作潜力巨大,无论是在产业,投资还是货币金融合作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合作中国与东盟各方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按照人均GDP、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中国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属于中下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其市场规模将在世界上各个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逐渐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交织的分工体系,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间的有力制衡。

投资合作自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以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大大加快,同比增长125%,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其海外拓展战略的目的地,与东盟国家签订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5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8.3亿美元: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5%。今明两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按照自由贸易区规定的降税模式,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已降到5.8%;今年1月1日,又进一步降到2.4%。到2010年,中国自东盟进口的产品中,将有93%的产品实行零关税。而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的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自贸区大规模的FDI和迅速增长的地区内贸易促使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系统性改变,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和经贸合作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货币金融合作具体而言,自贸区内的货币和金融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推动扩大与东盟十国进行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目前,中国在该地区只与马来西亚和印尼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而且规模也不大。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与更多东盟国家签署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努力在近几年内将双边机制扩大为区域多边机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区内货币互换框架。其次,推动人民币在自贸区内部结算规模的扩大。东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境外区域之一。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311.2亿美元。这个金额如果以人民币结算,超过1万亿的规模,对于国内外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富矿”,同时也可以改善该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再次,推动建立与东盟国家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一些国家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最后,在《清迈协议》基础上积极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建立机构化的区域危机救助机制,培育包括亚洲货币市场基金外汇储备基金在内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推动由“10+3”成员国13种货币组成货币联盟和亚洲汇率联动机制做好制度性准备。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