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3: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孔子;道德;育人;因材施教
引言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提出和实施是以他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指针的,他的“以 德为先”的德育首位思想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全面发展的 思想以其超越时空的科学性,对当前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教师观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有关德育教师 素质的阐述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研究方法
文献法
本文是以《论语》这一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系统阐发了孔子德育方法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首先认真研读了《论语》,在研读过程中还阅读了朱永新、程晋宽、鲍寅初的《中国道德教育》、刘韶军的《儒家学习思想研究》、丁冠之、王钧林、刘示范的《儒家道德的重建》、 牟钟鉴的《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骆承烈的 《孔学研究》、蔡尚思的《孔子思想体 系》、鲁洁,王逢贤的《德育新论》、祖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梁桂麟,徐海波的《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等著作和大量的学术论文,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开阔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比较研究法
在文献综述的整理过程中,对关于儒家德育思想在现代社会德育中的成功实践的文献整理过程中,我分别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德育的成功实践和儒家德育思想在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中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许多关于把儒家思想应用于当前道德教育的有益的启示。
系统分析法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也是把它作为一个体系从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形成的基础和依据、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客观论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法进行全面客观分析。
讨论与分析
一、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之风愈演愈烈,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不惜重金进行智力投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为迫切,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是否健康发展s充耳不闻,导致有些同学除了读死书其他都不会,上个大学还要父母来当小工。而有些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把学习成绩的优劣看作是评定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德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且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师资力量的扩充,在教育理念和方针上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培养,而逐渐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体系的教育。试想,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以曲靖师院为例,映入你眼眸的有:情侣之间的不文明恋爱―湖边拥吻、桥上拥抱、食堂搂腰;公交车上、图书馆出现抢占座位的现象;食堂里出现剩菜剩饭现象等等。所以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
发达[1]。
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孔子“十二字”教育方针的当代要求
孔子是中外闻名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实践都非常丰富。但是集中一点来看,他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或者说他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论语・述而》第六章中的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 仁、游于艺。”“志于道”是指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据于德”是指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依于仁”是指掌握正确的处世本领,“游于艺”是指悉心研习“六艺”。如上所述,孔子的这十二字教育方针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属于德育的内容,“六艺”则包含了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孔子的十二字方针充分反映了他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同时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2]。从孔子“以德为先”教育思想的提出,到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施,我们不得不赞叹于孔子作为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的伟大,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教育智慧,因为2500年后的今天,他的这一育人理念对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依然起着指针的作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表明这一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但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今天我们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十二字”教育方针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也充分证明了“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理念的超越时空的科学性,重要地是我们要切实有效的把这一育人理念落实到实处,贯彻到培养学生的每一个环节中去[3]。
(二)孔子“德育过程论”的当代借鉴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基本的前提,有了道德认识,才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坚持以及对道德义务始终如一的践行,又取决于坚毅果敢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则是其旨归。因此,孔子在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视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考察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曲靖师院目前存在的偏失现象主要表现在: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普遍认为在教育过程当中,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而被教育者只有听从、接受的权利。在教育的实践中忽略了被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想法、感官,往往使得教育适得其反。
2.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单纯的依靠说教的方式强行向学生灌输道德教育,以及管教的方式强行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育中抹杀了知、情、意、行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
3.重视社会需要,轻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重视他律轻视自律,重视理论轻视实践[4]。
针对上述现象,结合孔子的“知、情、意、行”的四阶段的整合方式的成功尝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必须在知、情、意、行的有机整合上下功夫,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创新和丰富“知”的德育内容:我国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现代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除了应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全面优良的道德素质。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内容要包括:大学生有崇高的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与平等观点,正结合作精神,有强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活动和创新,诚实守信,善于自律;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挑战,竞争。简而言之,应该是受过教育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专业知识和道德,可以充分发展[5]。
2.重视和发挥“情”的桥梁作用:孔子认为任何道德品质都包含有认识的和情感的两种因素,只有认识的而没有情感的因素的介入,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道德儒家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的。所以他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甚至他通过以扮演诗歌、音乐等的方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反思我们的过去,道德有些僵硬,简单,忽视文化情感的作用[6]。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的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榜样,良好的监管他们的感受,并努力提高学生的情绪,使其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自控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健康的情绪影响集体和同学。其次,创建一个良好的情境无菌环境。一方面,建设一个美丽、文明的校园环境,以促进学生发展充满活力,饭郏健康高尚的情感。另一方面,一个令人愉快的和生动的文化,集体的和谐协调,使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加强集体积极情绪。此外,课堂和课外德育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外心理健康咨询类机构,通过渗透进教室,日常生活中,以个人谈判、组织培训和其他形式指导学生学习,使其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德育富有成果[7]。
3.增强和锻炼意志的自律性:孔子认为道德意志总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他通过立志、树信、有恒的要求加强意志锻炼,而今的大学生在道 德意志方面同样需要加强[8]。
(三)孔子“个别差异论”的当代启迪
孔子关于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心理学思想,是他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把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与其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同一思想相比,那就不难看出,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确实要系统而深刻得多。完全可以断言,孔子乃是我国古代甚至世界古代具有丰富差异心理学思想的第一个教育心理学思想家。”孔子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了较系统、较全面的考察与论述。他认为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关于智力的个别差异,分为智力类型的差异和智力品质的差异[9]。
孔子对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的这种全面和深入了解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学习。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依据他自己的差异心理学思想,并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总结概括出来的。 大学生是由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群体,个人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学生的个性气质、心理状况也都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会相同,个体差异较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个性气质、性格上的差异表现的更加显著。 孔子以差异心理学思想为依据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地启示。依据大学生的性格差异,把握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既可以使德育工作更加深入化,又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性格,使他们的性格结构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10]。
三、孔子德育方法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愤启悱发”法的当代运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启发诱导法是孔子德育方法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改进德育方法,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既相当紧迫又有着一定难度的课题。借鉴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批判地吸取其合理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德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愤”是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悱”是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探求某种道理而未达到目的时,老师才予以开导指点,使之得其真义;只有当着学生欲言而又找不到表达思想的词语时,老师才可以提示以促其用辞通达。在孔子看来,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愤”与“悱”的时机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就容易使他们豁然开朗,触类旁通,自觉躬行,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1]。
二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说,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矛盾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热情之间的多方面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他们好学。国家音乐学院认为,不仅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原来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自由,其结果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学方法;限制、压抑学生的热情将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12]。我们之前的做法道德教育是单向灌输,特点是老师说,学生听,教师是信息的来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成为单向灌输一个全方位沟通,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沟通,而且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交流。因此,对学生的主要突出的心灵和思想的影响,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的当代运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我教育修身是指个体的修养,主要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孔子十分重视修身的方法,他提出了“克己内省”、“学思结合”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核心之处是要达到使个体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因此,孔子有关“修身”的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德育过程中要确立学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是使德育方法有效的重要前提。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忽视自我教育。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对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代德育应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者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创设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法、心得体会法、思想小结法使学生在“博学”与“慎思”中加强修养,通过温故知新、自我鉴定的方法内省、自察[13]。
1.论研究法是指通过政治、道德理论的研究,使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自我提高的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研究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采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2.得体会法:这意味着学生经常写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所以他们要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道德。具体地说,它是教师应该指导和督促学生开发记日记,写经验,谈谈学习好的学习经历,思维习惯,因此,他们靠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来实现思维和自律持续升华。
3.想小结法:总结是通过思维,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自我教育,正确选择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生老师应该彻底实用,通常要求学生及时的总结确定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思S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总结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清晰目标的方向和努力的优势和劣势,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写作能力。
(三)“诗乐熏陶、交往观摩”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情,注重感染教育。诗乐熏陶法、交往观摩法是孔子道德教育方法殊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诗乐之教”着重在教。“诗乐”是“教”之形式,“教”是“诗乐”之内容。“以诗乐为教”、“寓教于诗乐中”,这就是孔子诗乐熏陶法的总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其诗乐之教的目的是通过运用诗歌来进行道德教化,使弟子养成“思无邪”的品质。感染教育法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对象,尤其适用于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加上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生活的集体程度较高,具有激感的良好条件,效果更为突出。
1.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是指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道德教育方法。要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首先要因地制宜地搞好校园环境的设计,创设优美、舒适、整洁、安静、方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建立积极向上、和谐融洽、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是道德教育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受到道德和人类精神的影响,例如,你可以设定著名古代道德在校园广告牌,校园宣传媒体有意识地传播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邀请外部专家和学者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情感激发学生达到内在的道德。古老传统的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校园环境按照科学、实用、教育效果的原则,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发挥其德育功能。值得强调的是,校园环境,既是基础设施“硬环境”,又是教师精神的工作和其他“软环境”,必须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自然会尊重有学识、有道德的人,而不学无术,品德败坏的人会遭到鄙视和孤立[14]。
2.艺术感染法
孔子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文艺作品对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对人精神的丰富涵养,对人品格的完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他对诗经、音乐的教化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充分肯定了两者对人立身成性的作用。 艺术感染,是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的欣赏活动、评论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艺术感染实际上是一个审美方面,是一个“教学艺术”的方法。它的艺术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能够欣赏的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来看,培养品德,丰富精神生活,帮助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必要的。而要艺术感染,首先,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介绍创意背景等一些文学或艺术作品,绘画内容和轶事等,联系学生的经验和背景,导致心脏升值。其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欣赏能力识别、组织书评,批评人士和其他活动,引导积极、喜欢文学和艺术作品有了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味,抵制低俗的事情,能够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第三,以刺激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孔子道德教育及其价值的合理利用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刺激学生的惊讶、敬佩、尊敬、赞赏和其他情绪反应有着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练习,实际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
3.群体感染法
孔子认为,在增进道德、完善品质的过程中,朋友切磋、同学交流、相互劝勉、相互激发是十分重要的。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共处。他指出了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行为要求。他的学生曾参对先生的交友之道进一步作出了阐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与我们今天所讲的群体感染的方法有着共通之处。 群体感染也叫交互感染,指在一个群体中,受感染体感染的各个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况。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比比皆是。例如,许多人看球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同样的感染比一个人强得多。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会感觉舒适,生活在一个集体停滞会感到缺乏能源,萧条的感觉。所以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个体在群体中受感染的感染强度是加强还是削弱,要看个体与群体受感染的就会在群体的影响下增加,否则,就会削弱个体感染的强度,甚至可能使个体的感染强度向相反方向发展。道德教育运用感染方法,就是要善于培养 群体的顺向情感,使其产生倾向感染去影响个体,使个体增强或激发顺向情感,削弱逆向情感,并尽可能使逆向情感向顺向方面转化和发展,从而使个体在积极、健康的环境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四)“文以载道”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文,专业课程渗透道德教育早在古代社会,教育家们就提出了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要把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道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据此来实现其德育理想。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似乎道德教育只是德育老师的事,与其它课程内容无关。事实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仅靠德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关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也应该注意结合本课程特点,适时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我们应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条件,挖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其次,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可以发掘出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因此,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领域取得成就,而且是一个精通教育的人员教育艺术家。今天在我们的学院和大学专业老师真的有必要加强这一质量培训。事实上,使用专业教师权威微妙,意味深长的方式,“渗透”类型的道德教育比其他形式的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次,充分刺激内需和调动学生道德哲学,“我(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他(老师)需要”的潜在道德理性教育是正确有效的。
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界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上,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孔子已成功运用的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曲靖师院的教育现状进行比对,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发现了一些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策略上存在的偏差。所以我们更需要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活学活用,要在他的德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性改革,以更适应现代道德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孔子研究所编.孔子研究论语集[J].山东:齐鲁出版社,1984,(9).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梁桂麟,徐海波.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匡亚明.孔子评传[M] .山东:齐鲁书社,1985.
[6]王常则.孟子[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7]中A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主编.说苑・杂言[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9.
[8]庞海坡.关于“德育首位”问题的思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9]李世芬.论德育过程及其规律[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1,(7).
[10]刘小兰,邬海明,陈行龙.整合知情意行提高德育实效[J].江西: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4).
[11]叶扶荣..德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12]郭建新,叶国英.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与行的距离[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2,(3).
[13]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3,(5).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关键词:道德教育;论语;理想国;言说
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70-01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德育教育的内容
(一)二者都把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
孔子始终把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首要任务。据《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所讲的这四项是指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四项内容,道德占了三项,典制与德行互为表里,也有密切的联系。而苏格拉底也认为知识就是道德知识,也就是关于何谓美善、何谓正义、何谓勇敢、何谓智慧、何谓节制的知识 ,最大的学习就是善的学习。在苏格拉底那里,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也正因为善的理念赋予人的理性以认识能力,使认识对象具有真理。
(二)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
“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孔子多次谈到“仁”,孔子说的仁,包括了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道德观念,而其最基本的涵义则是“仁者爱人”。
苏格拉底所使用“德性”这一概念的意义也不是单一的,它包涵了各种道德观念,并把它们统一起来。“正义”、“虔诚”、“节制”、“勇敢”和“智慧”都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称而已”,苏格拉底所说的德性并不表示一个具体的德目,而是所有德目的一个通名。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言说的标准问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可说是中西方传统言说标准的确立者。然而,苏格拉底把言说的标准最终确立于言说本身,孔子则把言说标准放在言说之外,从而最终取消了言说的标准。[3]苏格拉底非常注重言说本身的逻辑层次,在言说中所使用的任何概念都必须建立在这概念的明确和严格的“定义”之上,否则一切描述都无以生根。这种要求是言说本身的要求,而与所言说的对象或内容无关。
(二)孔子“仁”的思想涵义
孔子在《论语》中与弟子们讨论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仁”的问题,“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然而,这些讨论全都是建立在未给“仁”下一个明确定义的前提下的。孔子的标准始终在他自己的内心,一切说出来的标准都是相对的,不确定的,不可依靠的,也许只有当时面对面的两个对话者(“我”与“你”)能够领会,一旦当事人去世,就只好由后人任意解释了,这种不可言说的“道”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做法。
(三) 言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德育方法以及对我们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孔子明确的道德教育教育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在当今看来,不能在教学中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而是学生在探求某种道理而未达到目的时,老师予以开导指点,使之得其真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如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4人关于“孝”的提问,孔子的回答各不一样,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弟子的学习。
苏格拉底的教化方法是助产术,即帮助孕育于精神自身的理性、知识、品德从精神本身中出世和成长。他认为真理原本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去自觉地发现它。因此,苏格拉底深入雅典人的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的任务,通过讨论式的对话,引导对话者精神的提升与思想的唤醒,启迪对话者对美德的追求。
三、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德育教育的目标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德育教育要为政治服务
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心目中,政治、道德和教育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二人都强调教育要为政治服务,并把教育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来加以论述。孔子认为,教育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不同造成人的发展的巨大差异性。孔子赞同“学而优则仕”,把受教育就是为了从政的这个目的表达得很清楚。而在《理想国》里,柏拉图(苏格拉底)也认为教育是通向正义的唯一道路。当政者只需注意一件“大事就行了”,即“教育和培养”。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赞同政教合一
所谓政教合一,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政治、宗教合一,当政者同时也是宗教首领。从广义上来看,这里的“教”除狭义的“宗教”含义外,还有“教化”的意思,因此政教合一也指国家利用官方的意识形态对国民实行思想文化的控制。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后者。柏拉图(苏格拉底)认为城邦首先是个教育机构,他是个典型的政教合一论者。孔子虽然没有像柏拉图(苏格拉底)那样明确主张政教合一,但他内心深处也是赞同政教合一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大学生 道德教育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儒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思想体系,其德育思想都是依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内容十分丰富,是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的思想源泉。
(一)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仁”是其思想的核心,强调“义”的重要性,个人行为以“礼”为规范,“孝悌”是德育的重要目标。
1.关于“仁”的思想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中庸》有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就是说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亲爱、亲人是最重要的,应该放在第一位。这里所说的“仁”是指发自内心的爱人之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爱。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仁”就是社会的最高准则,君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充分体现了孔子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理想。这种爱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有层次差等的,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这种“仁”所体现出来的有层次差等的爱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复杂的关系至今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关于“义”与“利”的思想
先秦儒家对于“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重义轻利的,提倡人们见利思义,孔孟二人对此有充分的论述。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就是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极大地强调了义的重要性。孟子在对待义利关系上,比孔子更看重道义。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就是说为了道义,生命都可以舍去,更不用说自己的私利了。他主张在义利冲突的时候,舍生而取义。可见孔孟二人在物质需求与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完全否认“利”对人们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这种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没有彻底否认利的作用,也不是反对人们追求利益,而是要求人们在利益面前,首先考虑义的重要性,然后才能追求正当的、长远的利益。
3.关于“孝”“悌”的思想
“孝”是儒学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所履行的义务。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重师长,谨慎做人,言而有信,有一颗博爱之心,仁义之德,广爱大众。孝悌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反应,在家庭中自然存在,是不能用功利想法去表达的情感。“孝”“悌”是“仁”德之根本,儒家把孝道作为教育之核心内容,基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人们要知礼守德。
(二)儒家德育思想的育人理念和德育方法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主线,孔子曾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指出,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包括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个层次,也就是说,“圣人”人格是最高的目标,都成为“圣人”是不太可能的。“君子”人格是大众化的追求目标,可以实现。
对君子人格的培养是先秦儒家所追求的人格目标,而修身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没有人天生就是特别完美的,只有通过修身来改变自身不好的习性,才能成就高尚的品德,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先秦儒家学者们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也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德育方法,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实效与教育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主要思想包括立志立行、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同时,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此外,在传统道德教育实践中,儒家学者们也特别强调“身教重于言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首先应该以诚相待,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教育者自身要“修身”“立身”,“以身立教”,时刻激励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高尚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有目的的传播道德教育的活动,通过教育活动进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而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总体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但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有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目标主体性、层次性缺失
培育四有新人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这一目标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总体要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价值取向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有着很多影响。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校主流道德教育目标是从社会的效能出发,以社会为中心,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过于重视国家的主导意识和社会需要,片面追求社会效能而相对忽视道德教育的个体需要。这样就容易使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过高或过低的、缺乏层次性的道德教育目标都会必然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实效,把道德教育变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工具。大学生作为年轻有活力的新生代,有主见、有思想,有着自己的道德需要。可是在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只注重教育,追求成绩、学分,却不曾真正的走入到学生生活中间,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并不够,长期忽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这样的道德教育目标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大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道德需求,也不能有效实现。
(二)教育内容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性不强,现实性不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我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该门课程在很多学校作为考查课不受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泛泛而谈。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一比较,我们便会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很多内容与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内容是重复的,针对性不强,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并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其道德水平现状。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日趋成熟,对一些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理论内容并没有全面反映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不适应,也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只是简单的讲课,不注意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这样一来,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不高,甚至会有排斥心理,道德教育效果一定不乐观。一旦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就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良好的道德行为,最终就容易产生知行脱节的现象。
(三)教育方法单一、缺乏艺术性
道德教育方法是道德教育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道德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内容的实现以及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道德教育方法的正确运用。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缺乏道德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道德教育方式大多仍以传统的讲课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导,注重政治性的说教,只注重课堂上道德理论和道德观念的灌输,缺乏道德实践行为的训练,切断了道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一种全封闭式的德育课程,导致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其次,忽视个体差异性。当前我国高校仍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式教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集体教育模式。大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个性、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这种普遍灌输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缺乏人为关怀,使学生很难从情感上认同并接受道德教育内容;再次,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只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高低,教学研究成果的好与坏,在师德建设上忽视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有些教师逐渐丧失自身道德性,功利性强,不能为人师表,以身示范。
三、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道德教育目标,构建合理有序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道德教育目标是对人在思想品德方面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这一阶段的心理要求,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他们的道德需要。
1.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要突出主体能动性
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首先都是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人的个体。所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人本教育,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借鉴孔子的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物质上还有精神上的需要,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让学生达到知、行、情、意的统一,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的自我完善。
2.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
先秦儒家学者们在道德培养上最基本的是君子人格,最高目标是圣人。首先要成为君子,其次才能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不断提升、完善和超越自己,最终朝着圣人的目标不断努力。这样的目标突出了层次性、渐进性,也更容易实现。所以,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的设立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其思想和心理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具有层次性的培养目标,以短期目标为基础,只有一步一步的目标实现了,长远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充实道德教育内容,继承优秀传统,坚持与时俱进
道德教育内容是德育活动中具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不仅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
1.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首先,加强仁爱教育。“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做人的标准,要求人们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不仅爱人,更要爱大自然的一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情冷暖、道德冷漠现象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培养仁爱意识,让大学生真正做到关爱人、理解人、尊重人和帮助人。其次,加强礼义教育。以礼待人,为人正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重视礼仪学习教育,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以礼示范,生活小事为人处事也要注重礼节。对于义的教育,要教育学生在争取自己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最后,加强孝悌教育。大学生只有在家庭中对父母孝敬、对手足关爱谦让,才能为朋友为他人着想,最后才能做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道德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道德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内容只有符合时展要求、富含新意,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现状来进行阶段性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生活化。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道德规范行为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点。这就要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删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坚持与时俱进,增强现实性,而不能一成不变。
(三)改进道德教育方法,实现德育手段多样化
1.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应变通教育方式,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第一,教育者要注重道德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儒家学者们认为,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纯粹的说教,应该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受教育者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没有发生好的改变,这样的道德教育是没有成效的。一个真正具有良好道德的人,不在于他学了多少有关道德的知识,而在于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照所学标准去要求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思考,让学生将所学与所用相结合,这样道德教育才不只是空谈。
第二,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性。孔子就非常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门槛降低,大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多难题,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更有效地道德教育,因材施教法是教师施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
第三,教育者要身教师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孔子认为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以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其次,教师自己在平时生活里要严格地按照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高尚人格的代表,其道德品格和行为对学生具有熏陶作用,是最真实的典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大学生在受教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做到自觉自律
第一,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人才,承担着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学生要学会克己内省,通过“内省”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这对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如同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的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遇到问题时总是找别人的原因,却从来不会自我反省,容易苛责于人抱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只是一部分,要真正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学生自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促使自身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总之,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所以我们需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了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了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梦竹.先秦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4,(5):12.
关键词:保守;创新;道德教育原则;自我修养原则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50-02
思想史的发展永远是一个“保守”与“创新”相辅相成,互相交替的过程,没有“保守”就没有“创新”,因为只有上帝的创造才是无中生有的,当然没有“创新”的“保守”也终会不合时宜,因此两者的价值同等重要,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也是如此。虽然随着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发展,进而科学化,但是,在一些普遍原则的智慧层面,传统思想的光芒依旧,而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体现出来的智慧尤为璀璨,值得我们永久继承。
道德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孔子看到了道德的培养既需要老师的教导,更需要个人的自我修养,同时他还注意到了环境对于道德培养的影响作用。
一、道德教育
对于德性的培养,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孔子为教的内容有四,即“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在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相当多的内容都在探讨德的问题,而他和学生的问答式探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教育中,孔子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有教无类”的原则
对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孔子教学生是有条件的,是要缴学费的,即他说的“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就是干肉,这里代指学费,只要缴了学费,他一视同仁,没有不教的。另一方面,对于“有教无类”的理解,杨伯峻先生解释为“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地区贫富等等的区别。”(《论语・卫灵公》)这样的解释,如果以前面孔子提到的学费要求做根据的话,可以讲得通。既然只要缴了学费,孔子人人都教育,那么就等于孔子承认这些缴得起学费学的,在道德的自然禀赋和习性方面有所差异的学生都是可教的,所以就道德教育而言,对于“有教无类”的解释,个人更倾向于朱熹的解释,即“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当然孔子并没有明确指出人性皆善,但根据他“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观点,朱熹的解释也完全讲得通,也更有意义。
我们现在的老师在道德教育的时候也要有一视同仁的观念,不应该对某些染有不良习气的同学有偏见,先给他们扣上帽子,而在教育的时候忽略这些同学,否则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虽然“习相远”,但是“性相近”,故而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品德。
2.因材施教的原则
首先,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孔子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同时这种因材施教的原则还表现在,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发问者,他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他转而对给自己驾车的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当子游再问孝的时候,他又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他对孟懿子讲得很简洁,也很含蓄,这说明他认为孟懿领悟能力强,讲“无违”两字子就足够了。樊迟不理解“无违”指的是什么,他便讲了为孝的具体礼节,而对子游,他则用一个生动而又恰当的比喻,把孝的本质讲得非常清楚。三个人问孝,孔子给出了三种解释。
由于个人禀赋和资质不同,对道德的要求和主旨的领悟会出现不同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自己的学生,虽然不能做到对每位学生进行区别教育,但至少有所归类,从而使得教育内容有针对性,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
3.“诲人不倦”的原则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即他认为教诲别人,从不厌倦,这事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困难。事实上,通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确实做到了诲人不倦。例如,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贡接着问:“敢问其次。”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贡又问:“敢问其次。”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贡继续追问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子贡打破砂锅问到底,一连提了四个问题,孔子一一作答,并未厌烦。
道德教育的进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十分耐心,不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二、道德的自我修养
孔子关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更加强调仁德的自我修养,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即只要人们心中有追求仁德的想法,仁德就自然不会远离我们。在孔子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仁德的自我修养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以仁为乐的原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做任何事情,只有以其为乐才是最高的境界,乐趣是最好的老师,德性的培养方了面亦然。因此当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论语・学而》)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显然孔子认为,虽然贫穷却乐于实践仁道,虽然富贵却谦虚好礼,要比贫穷而不阿谀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更值得尊崇。在这方面,孔子最赞赏的学生是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即我们要以追求崇高的品德为乐。
2.与仁者为伍的原则
孔子在这方面的思想,用曾子的话讲就是“以友辅仁”的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重视典型,模范的作用,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最好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子贡问仁,孔子便明确指出了这种原则,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榜样或典型,比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更直接,更生动,更能使我们产生深刻的体会,对我们道德人格的塑造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交往这样的“良师益友”。
3.学礼的原则
如果说,仁是孔子礼的本质的话,那么,对仁之外在规范的礼的学习,也是道德德自我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外在规范对于培养良心、责任等非常重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子贡要把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去掉不用,孔子对他说,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啊!朱熹认为“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也,若■去其羊,则此礼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在弗洛伊德那里,按其心理学的理论,是先有道德规范,然后产生良心,进而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等内在道德意识,而不是相反。孔子虽然没有这种认识,也没有对“礼”和“德”谁先谁后进行论证,但他强调学礼以修德显然也是可取的。颜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为仁者要战胜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礼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孔子给了极高的评价,他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说的:“不学礼,无以立。”(《论语・阳货》)
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的,苏格拉底曾讲过“知识即美德”,孔子的“礼”就是社会规范,是关于伦理道德的知识,故而应该学习。
4.“推己及人”的原则
在人际关系中,孔子要求坚持将心比心的“推己及人”的原则,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曾子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即“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的方面,要求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的方面,用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就消极的方面,坚持的底线原则是自己不想要的,就别强加于别人。
这一原则是道德产生调节社会关系的内在原因,通过设身处地体会,来发扬我们内心中与生俱来的善端,唤醒我们的道德良心,以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
5.自省的原则
自省也是仁德修养过程一个必须重视的环节,“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左传正义》)因此,人们一定要学会反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要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缺点,即“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时还应当像曾子那样每天都不断地反省自己,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及时发现自己的过错,“过则勿惮改”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断反省自己,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知错就改,积善成德,才能有高尚的品德。
孔子的这些思想散发着她超越时代局限的璀璨光芒,他所倡导的仁德是人作为人应该永远追求的生活境界,特别是从他思想中闪现出的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原则,对今天的道德教育工作者和每个人的自我修养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孔子是伟大的导师,是灯塔。就伦理学的角度而言,他的伟大在于为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可以遵循的普遍原则,而并不是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这也正是他的思想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孔子 德育 身教 知行合一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一命题。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尤其是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思想。置身于复杂动荡的现实社会,孔子充分发挥自己非凡的智慧才能,形成了前无古人的整体教育观。
(一)以德为本、全面发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须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放在培养君子的首要位置,提出所谓“君子怀德”(《论语 里仁》),即一个人要成为君子,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应放在第一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学而》)。“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里仁》),就是说,在“孝”、“弟”、“信”、“爱”之余,再去“学文”。
在审美方面,孔子认为外表美与内在美同样重要。孔子主张“君子成人之美”。他说的美,实际上也多少包含了今天所讲的“四美”的某些内容。
(二)重视学校、家庭的综合作用
孔子德育思想中,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体作用。孔子特别强调了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矢志不移地实践他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述而》)的教育主张。他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当作学校的根本宗旨,把德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育学生,这里的“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围。
孔子在庭院中“诗礼传家”的教子经验对后世影响很大。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季氏篇》),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孔子非常注重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伦理关系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百善孝为先。孔子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孝”为核心,以“孝”为做人的根本,对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人伦关系十分重视。他在《论语》中直接提到“孝”字的有18处之多。孔子认为“孝”为“仁”之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
(三)突出主体的作用
突出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是孔子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的著名论断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德育要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独立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在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时才从旁边进行点拨。
(四)注重身教、教学相长
孔子的德育重视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要求别人做到时,自己先要做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 子路》),主张先做后说,或者言出必行,视为“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 里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生通常把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最直接的榜样,教师言行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的特征,教师的思想感情、才能、习惯以及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直接影响和熏陶作用。
(五)强调“行”的重要性、知行合一
孔子重视德育,也非常重视德育实践,强调“知”和“行”的统一。在此,所谓“知”即道德认识阶段。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还说:“有德者必有言,”(《论语 宪问》),说明欲明道知德,应先从有德者之言入手,对道德规范有所认识。所谓“行”,即道德行为阶段,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宪问》),“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公冶长》)。孔子认为实施德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1、培养学生的道德知识
孔子承认有“生知”、“学知”,但他更重视“学知”。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述而》),并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公冶长》)。其大半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并认为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才能不迷惑,是所谓“知者不惑”(《论语 子罕》),“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卫灵公》),才能把遵守规范视为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是所谓“知者乐”(《论语 雍也》)。孔子亦强调知德的重要性,“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2、强调道德信念的培养
人不仅要知德,而且还要把它转化为道德信念,才能乐之不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必要时要为道德而献身,即“志士仁人,无求生而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卫灵公》)。孔子还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意志,方能为学修德,他自身的德育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子罕>),更要求学生要经得起艰苦的锤炼,“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论语 阳货 )。道德的成长,必须克服内外障碍与困难,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3、强调“行 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行” 比“知” 更重要,“行” 是“德”的归结,“德” 不能离开“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 学而》),“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论语 先进》)指出如果不学习有德行的人的实际行动,在道德方面是不可能达到登堂入室的程度的。由此看出,孔子非常重视道德的实践。孔子的德育过程,就是要求言行如一的过程,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是听其说,而是看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 公冶长》)。不能做到知行如一的话,则意味着德育的失败。孔子将知行合一并纳入德育过程,形成了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沈顺福.儒家道德哲学研究 [M].山东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仁爱思想;思想道德教育;孔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7-02
面对社会转轨、价值多元、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人生价值观暴露出诸多缺陷。显然,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唤醒个人内心的纯真,呼吁真正的理性提供了出路与借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
“爱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等方面仍然需要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浇灌与熏陶。实践经验证明,只有以儒家“仁爱”的伦理思想为根基,高校的教育才能彰显出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才能不断丰富和印证教育的主导性与科学性,进而保障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已然成为高校教育的理论指南。只有将高校教育与儒家“仁爱”思想相结合,才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儒家以美德品质为教育的核心,要人自愿地忠于其品德责任,快乐地寻求学习做圣人,因此,哲学最重要的并非存在论的“是”,而是伦理学的“德”,重要的不仅是“知”,还要重视“行”。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的典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突出“学”和自我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在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儒家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对狭义的教育的认识,而且蕴含着整个古典时代对人的理解。孔子的思想在广义上就是一套关于人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阵地,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国家与民族的栋梁。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与完善。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呼唤人们心底的人性与内心的良知方面具有足够的魅力。作为一个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怎样做人与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追求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系列关乎生存与生活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去思考去抉择去实践。总之,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首先,缺乏自尊自爱的意识。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具有爱国爱家的崇高信仰、敢作敢当的价值定位、自尊自爱的自我肯定意识。这些品格都要求大学生接受自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自我约束,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实现是人一生之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自己生命光辉的印证,是促使社会和谐的动力。个人的善与爱的价值是一种饱含激情的、灵动的、充满了梦想与希冀的精神取向。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会缔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使自己变得虚怀若谷,懂得人情冷暖,不惧怕苦难与生死,以更正面的正能量来展现自己,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其次,缺乏爱人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的同时伴随着自私与狭隘个性的急剧膨胀,这些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已经明显得表现出来。学生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放松个人私欲,不懂得换位思考以自我感受为标准,存在典型的个人主义问题,不善于甚至不乐于帮助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再次,缺乏爱世界的胸怀。孔子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以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幸福为己任,这无疑在教导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处世,用自己的真心、自己的力量去爱自己的民族国家甚至爱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个人私利面前大学生往往将爱世界的思想感情遗忘殆尽,为了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费尽心机将自己置身事外,这是没有担当、缺乏爱世界的广阔胸襟的表现。
三、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校仁爱教育工作的不足。当今的高校已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目标定位,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开展积极的工作,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与不足,这与我们思想道德教育在落实时存在着“见物而不见人”的现象有关,同时说明高校在施教工作中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其次,缺少仁爱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大学生仁爱品德的确立也举步维艰。市场经济呼吁以个人利益的最实现为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其个性的觉醒,使得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来为人处事,不愿意信任他人,产生了社会性的信任危机。而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市场经济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肯定人们的利益观,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导致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要知道,一切物质的东西,最终都会归于虚无与平淡,只有精神上的丰富与收获才是永恒的财富,只有真正为他人与社会做了什么,才会让大家铭记于心,才不至于使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生过客。
再次,大学生仁爱意识的缺乏。伴随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高,养成了他们放纵狂妄的个性,没有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与呵护,使他们渐渐形成了自己是中心的思想,并伴随这种观念成长,进而在高校与同学相处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观念。一个人的心中只有自己,就会忽略他人的存在,轻视他人的需要,漠视他人的付出,忽视他人的感受。另外,由于在家庭中备受关爱,以及长辈的代劳而逐渐养成懒惰、依赖的思想,变得不愿意也不会劳动,并把享乐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溺爱的结果是对孩子个人生存能力的伤害,感恩之心也不复存在。
四、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仁爱思想要求人们在尊重与关怀他人的同时彰显人性的本质与光辉。鉴于大学生仁爱品德缺失的现状,应重温圣者的待人之道,汲取圣者的文化精华,站在历史的前沿从新的视角审视孔子仁爱思想的精神价值,进行冷静的判断和认真的思考,挖掘出仁爱思想对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所具有的启示与作用。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意识。仁爱的最高境界是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社会,爱国爱民,成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就是拥有一份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孔子的一生便是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断地塑造自己充实自己,爱身边的人。以身作则,是爱己、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的道德典范,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热血融于国家建设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用实际行动来彰显自己坚不可摧、百折不挠的积极精神,教书育人奉献国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陶冶大学生的仁爱情感。在道德教育工作中,道德规范属于一种外在的教育要求,只有得到人们的认同进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并在内心积淀巩固下来,才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展现出一种情感的力量,促使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将伦理道德规范或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并付诸行动。没有内心情感的参与,道德教育不能深入人心,道德教化就不能实现自律,也不可能内化为人的心理需求,更不可能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外在的灌输,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理性使人摆脱了蒙昧,从而使人的活动趋向自觉和自为,但合乎理性并不等于合乎德性。
再次,养成大学生的仁爱行为。大学生仁爱的行为,首先应从关爱自己的长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开始。懂得感恩父母的陪伴,用孝心与真情回馈父母。要教育大学生:经常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谈谈校园生活与学习上的趣事;用电话与短信为父母捎去节日的问候,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感激之情与我们最真挚的祝福;有空便回家看看,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疲惫,用生活的小细节与小行动来感恩父母养育之情,并以此激发大学生的仁爱之心,培养其同情心和责任感,逐渐使平和、谦恭、真挚的爱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扎根,学会用爱去对待他人,体谅他人。
结论:孔子仁爱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而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任务就是教导大学生如何为人、怎样处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目的。怎样做人做事是孔子仁爱思想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共通之处。如何借鉴、吸收孔子仁爱思想,挖掘其中在教育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精髓从而构筑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底蕴,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孔子道德人格榜样;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启示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三观”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思想层面上的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注重思想观念的传输、行为举止的引导。对于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而言,高校思想教育教育理念,讲述内容也过于空洞,无法真正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基于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将结合,加深大学生的实际体验,让思想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行为举止塑造,从而培养大学生完善的道德品质,注重大学生品质全面发展。对于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来说,需要大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并在道德实践中呈现出榜样作用,从而加强对他人的大的教育。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欠缺的背景下,让孔子道德人格榜样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了一定冲击,使人们的思想出现转变。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但却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社会,社会竞争让大学生变得更加现实,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造成了巨大冲击。近些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愈加强烈,面对强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潜意识里会让自己得更加现实,甚至由社会竞争所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思想,这对大学生来说利大于弊,完全脱离了“大学生”的影子,简单来说就是塑造了大学生“个人主义、自我实现、忽视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与我国传统道德理念相背离。
(二)大学生思想观念偏移问题
很多高校新生在入学之后都富有理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可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不同、性格不同,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理想不切实际,这些大学生的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工具性知识、轻品德修养;重外在功利性、轻内在文化道德涵养。这种思想往往会造成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际的能力,只能够动动嘴上功夫,同时也缺乏自身的道德品德修养,不仅无法用自身的道德言行来影响他人,也无法用正确的思想观念也规范自己。
(三)思想意识有待提高
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面对当今的市场环境,思想脆弱、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往往会变得比较迷茫,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人。大学生的自尊心普遍较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支持、关心,却不知道如何正确与他人相处,思想也相对比较固执,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遇到难题就向父母求救,及时身处异地高校,同样需要父母的庇护。而且大学生的思想极其脆弱,近些年来有关于大学生遇到挫折轻生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当今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就变的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甚至有着大学生不敢面对现实,最终患上抑郁症。这些问题,究根结底依然是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上的脆弱性,也能够看出高校思政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四)“知行不一”的现象严重
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几年的高等教育之后,其理论知识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因此,在理论分析与讨论、演讲等方面能力都比较突出,但虽然理论层面有一套,实践能力却非常匮乏,导致大学生往往初选言行与行为相背离的问题,也就是说的、做的不一样,在同学面前说的内容,但在私下做的却是另一件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会造成学生双重人格的问题。很多大学生由于思想教育不到位,再加上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同学关系等,最终出现心理问题,这种大学生非常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感觉自身被世人所孤立,在校园中不敢、不愿、不想与他人交流,任何事情都放在心上,外表看似平静,但内心却承受着巨大压力,最终导致心理畸形、心理崩溃、抑郁症等问题。此外,当代大学生严重缺乏与让人合作的精神,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整体意识,甚至有排他心理。
二、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
针对上述的问题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够加强思想道德驾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当今高校重点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出发,充分发挥我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融入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思想榜样、思想中心,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最终构建大学生完善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教育者需要不断自省,充分挖掘思想道德品质内涵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该句话从表面上看是“自然流水”现象,启示着宇宙如流水一般变化不息,日新月异的历程,而且“君子之德”和“东流之水”相互关联,就像是道德生命力与自然生命力一样,启发着受教者需要不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孔子认识到了世间万物的永恒发展变化的重要道德思想,并且任何事物都在运动,而人就是在不断参照之前的自己,体验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人生,孔子这一思想与自设你的道德品质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孔子的个人榜样作用告知学生该如何去发现背后的大的品质,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积极发展。
道德品质的学习过程就是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孔子提出了三种社会学习榜样示范,包括:抽象模仿行为示范、观察行为示范、观察后行为直接榜样示范。可见人的道德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知识,而不断学习也就是不断的替代强化,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当一个榜样行为受到了褒奖,观察者势必会在潜意识里形成同类行为的倾向。在观察榜样示范中,孔子通过观察学习对象以及观察事物行为,直接告知子贡如何从身边发现道德榜样的深刻道理,并在其中发展自身的道德品质。子贡也在孔子的观察学习中得到应有收获,并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学习。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圣人,其一生不断自我更新、自立自强,在道德品质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为了子贡等弟子道德人格形成,不断强化自己来影响周边的弟子
作为高校思想教育者,应从孔子道德人格榜样中学习、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辐射作用,注重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提高、社会观察能力。教师即要从学生的言行与之中发现问题,也要发现积极的事情,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思政教育素材,并且要通过教师自身行为来引导学生能够了解生活现实、社会现象,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教师不断增强学生的抽象模仿能力,学会从事物不断发展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的道德意识,丰富学生的道德内涵,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强化标准。
(二)发挥教育主体间性能作用,培养道德情感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言传身教与师生互动,因人而异的采用不同方法开展示范教育。孔子在于子路对话中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该句话体现了孔子的道德实践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坚定不移的道德品质,从而对弟子们祈祷了乐观、坚定、真诚的道德示范作用。可见,师生之间如此坦诚,才能够做到相互影响,推动孔子及其弟子道德发展的包容性,充分发挥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积极作用。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从受教育者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主体性,从而倾听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心想法。
对于高校思想教育来说,必须要为学生构建适合道德品质发展的独特空间,并注重师生之间所有行为主体间存在的道德教育内容与过程。基于此,高校思想教育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为人师表,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敬业精神、积极态度、专业精神,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从而让心理扭曲、困难的学生认识到人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强不息、积极上进的道德情感。对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来说,教师不仅要潜移默化的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要规范学生言行,悉心接受学生的反馈与评价,并树立道德学生骨干,让骨干学生起到标兵、模范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氛围。
(三)实现言行合一、内外协调的思想教育
孔子在人生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重点关注个体的意义与生存价值,重视道德品质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内在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孔子早年从政,进而教书育人,传统正统的道德思想,教育生活也是内外兼修。作为一名古今中外的哲学圣人,孔子时刻也不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时刻保持着“下学上达”,也不“怨天尤人”的宽容心境。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圣人,不仅仅他的言行有教育意义,更是他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自身的道德品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影响着当代学生学以致用并耳濡目染。在孔子病重时,子路敬之以礼曰:“以臣下侍奉的名义”,这句话能够展示出子路对孔子的尊重之情,但孔子却自谦不配,反映出孔子弟子的内在道德修养之高尚。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学习到孔子内外兼修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同时,也要善于启发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道德品质现状,以及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到时代特征与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够做到说到做到、言行合一,制定道德品|强化目标、人生规划,最终才能够建功立业,彰显出学生在家庭、社会、国家的价值。言行合一、内外协调要求教师首先要能够说到做到,在教学中所许下的“承诺”,必须要“兑现”,从而将自身的道德品质辐射到学生身上,让教师成为“行走的思政教育课本”,不断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总之,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全面性的起到道德榜样作用,推动学生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道德品质,并鼓励学生能够勇于道德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三、结语
为了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教育质量,让学生能够言行合一,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现有思想。充分融入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加强自身的辐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自身在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丽民. 儒家传统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99-102.
[2]王富盛. 潘懋元德育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高教学刊,2016,11:232-234.
[3]孙金香. 孟子义利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启示[J]. 才智,2016,31:126-127.
儒家的驾驭思想,总是要求从“学”开始,道德教育也不例外,道德教育过程也是“学-思-行”。首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就可以培养许多优良的品质,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等,都带有道德教育的性质。其次,儒家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人伦道德,所以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大部分都可以运用到道德教育上来。
一、立志与持志
立志与持志是儒家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要立志去信仰某种理想和保持这种理想。孔子说:“夫不可夺志也。”;孟轲说:“持其志,毋暴其气。”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这个“道”指的是“仁”,所以又主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他认为一个君子要“谋道”“忧道”不在乎“谋食”和“忧贫”,学的目的就在于“致其道”,并且时常不忘“道”,要像颜回那样,居陋巷也不改其道的精神,甚至要“蹈仁而死”“杀身成仁”。孟轲把“义”和“仁”并列,留名“仁义”。他把“志”与“气”结合起来,他说:“志,气之帅也;持其志,毋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配以与道。”这种浩然之气,可以做到“舍生取义”。孟轲这种“养气”的学说,似乎很难理解,人们问他什么是“气”,他也难以回答清楚,我们从前也总是视其为一种主观唯心论而抛弃它。现在看来,对于“养气”,还应该做科学的研究。孟轲还提出了意志锻炼的学说。他认为,对于青少年,应该让他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培养道德情感
儒家很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他们培养学生“好德”“乐道”“疾恶如仇”的感情。儒家之所以重视音乐教育,其理由正在于此。《乐记》认为“乐者德之华也”,音乐是人们真情的流露,如“唯乐不可以为伪。”他们又认为,礼乐可以起到节制情感的作用。儒家认为,乐教能让人们的感情达到温和、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古代所说的音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美育教育。先生就曾提出,要以美育来辅助道德教育,可见美育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质上是符合道德教育必须培养道德情感的规律。
三、主动修养
儒家很重视道德修养,其中包括自得、自省、自克、知耻、求放心、反求诸己、改过迁善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修养要长期坚持,孔子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承认自己到了40岁才“不动心”。
四、“预”和“积”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豫。”这就是说,教师对学生事先要有所了解,要求教师有预见性,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情。“豫”的工作还包括“防微杜渐”。儒家认为,“履霜坚冰至”“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德小而不为”,大德是从小德积累起来的,大恶是从小恶积累起来的,这些道理是儒家反复提醒。如《易经》要求“日新其德”“多识前言经行,以蓄其德。”
五、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