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3: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高专;妇产科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性,提升其整体的社会竞争能力。在进行高职高专的医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相关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妇产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性,有效渗透职业道德素养
要想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就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首先,要有意识地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力、法律法规、医德医风意识等,使教师能够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医患关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利用专业的医学专家教授开展职业道德品质素质能力的专题讲座与相关培训工作的机会,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不同医学专业的教师要做好交流工作,互相传授教学经验;一些资历较深的专业教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指导。最后,对专业教师开展临床进修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能力和意识。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全面应用职业道德理论
(一)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实践活动,提升独立分析、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妇产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进行“正常以及异常分娩”相关内容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孕前期、孕中期以及产后的相关状况,对于问题要及时处理,选用实际案例实施教学。如一位产妇在产后的会阴侧切缝合术之后的两个小时观察期,反应自己切口疼痛且伴有坠胀感,但是医生认为是产妇自身承受能力较差,没有对切口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指导接班人员在检查的时候才发现产妇的引导后壁出现血肿状况,只能拆线清除之后进行重新缝合。教师以此案教育学生,如果医务人员及早发现问题,就能避免产妇血肿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妇产科专业人员的职业准则。
(二)情景教学模式及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中的职业道德渗透
情景教学模式以及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均是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实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下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分娩期第二产程的相关临床处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描述了如下情景:一位产妇的宫口已经全部打开,但是因为其宫缩相对剧烈,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式运用好腹压,呈现出大喊大叫的状况,导致整个生产过程较为缓慢。在这个时候,有些医务人员态度恶劣,大声斥责产妇。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从产妇的角度出发,真正明白职业道德素养在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及其意义。
三、加强临床实践,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临床实践是学生将妇产科知识由理性转化为感性的阶段,也是学生将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此时,学生真实地接触产妇,会尽量帮助其减轻痛苦,进而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另外,因为妇产科的主要服务人员为女性患者,其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隐私性,个别患者对见习学生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拒绝他们的观察与操作,对此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提升其沟通的艺术性,进而使其获得患者的信任。此时学生便会改变自己的职业态度,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态度是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方法。
四、教师言传身教,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实习有效融合
临床实习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与相关业务开展中,彰显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以及医德医风,起到带头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的形成。例如,在进行相关病史的询问过程中,教师要态度和蔼;要保护病人的隐私;在妇科检查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总之,高职高专妇产科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渗透,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品德素质,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出具有一定医德且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蒲向阳,李姮瑛,蒋桂荣.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9):84-85.
[2]农金红.浅析在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2(7):87.
(贵州瓮安建中中学550413)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在中学体育课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课程改革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思想道德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身体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的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提高了。在这个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里,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加快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始终起指导作用,并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交往”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更重要的是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道德状况,认清思想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如何在中学体育课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巨大挑战,针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中学体育课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一、中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思想状况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根据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学生自身水平的实际出发,对于不同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其宗旨都是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思想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对于思想道德的培养也很关键。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学习内容的扩展。只有了解学生,才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每个学生顺利成长。而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跟其它学科教学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是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课,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心身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其它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多以说教为主,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讲座法、读书指导法等方法,而体育课教学则是寓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多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最充分的表露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工作。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游戏捕鱼中,一定要强调在捕到鱼时,网一定不能破,否则捕到的鱼不算。鱼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跑动,跑出区域算被捕,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既玩又练,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的时候,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围绕田径场跑一圈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
在武术课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武打电影片及武打小说中的问题,由学生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培养他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育器械的管理中,每次值日的同学必须认真负责领交器材,上课时,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把排球当足球踢,应爱护公共财产,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课开火车中,对游戏规则严格执行,让他们在游戏中明白同学之间应互助、互爱。
此外,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
总之,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中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现代中学生他们知道的东西多,知识面广,主观性强,对他们讲大道理作用不大,只有结合实际跟他们讲道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体育课教学就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独有特点,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有预见性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思想道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道德 信息技术 渗透 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39-01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使用得越来越广泛,但是人们也许只看到它的优点,而忽略了它的不足之处。它有些不利因素对青少年的成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网上的一些垃圾和不健康的新闻或者消息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这就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挑战,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个信息社会中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正确方向。
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信息道德教育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网络深入生活,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都比过去简单和快捷,那么很有可能就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那么如何让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必须把信息技术教学与道德教育联系起来。
1.1 把信息道德融入到任务设计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里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最常用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率。所以,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只要好好设计各种任务,就能起到各种不同的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 把信息道德融入到作品中去
学生们自己的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因为它们往往更能反映出学生们的信息道德素养。所以我在教学中都会将学生作品渗透到信息道德教育中去。一般我在布置任务时都是有选择性和有目的性的,都是在学生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完成的。例如,我在教学《运用Word制作电脑小报》时,给学生一个主题,如爱护环境、热爱家乡等,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来制作。这样,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小报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的知识,熟练运用了Word的各种功能,还培养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1.3 把注重传统教育渗透到信息课中去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人民有着良好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把这些美德都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去。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首先进行对话了解。先讲述我国是“礼仪之邦”的历史,然后询问同学们对我国的礼仪历史了解多少,对我们身边的礼仪知识又了解多少,让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礼仪知识。②布置任务。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让他们自己搜索感兴趣的礼仪知识,学生之间彼此交流,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③规划设计。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向身边的人宣传礼仪知识呢?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大家一起感受礼仪的文化气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进行机械式的操作,而是通过一种好的学习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
2 开展信息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
2.1 在课堂上建立BBS讨论
可以在网站上设立BBS主题讨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2.2 用E-mail交流
E-mail方便迅速,可以节省时间和花费,而且和学生交流时,可以保护他们的隐私。所以用E-mail交流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2.3 用QQ、MSN即时交流
既然学生喜欢聊天,那么教师也可以和他们即时聊天,QQ表情比较丰富,这样也可以和学生比较平等地交流,比较容易接近学生,从而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
2.4 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5 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已经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若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3 总结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生态道德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生态教育的内容既有丰富的显性材料,又有寓德育于智育之中的隐性素材;既有较完整的生态环境理论,又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因此,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功能,使学生认识生态道德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从而融入生态道德实践,是全社会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结合生态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生态道德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向学生揭示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在和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时,不断地把各种各样的废气物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去。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引起它的供给能力的问题。另一个是生态环境对人类排出的废气物忍耐量的有限性,从而引起它的自净能力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导致了生态资源的两类破坏:一类是人类对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资源的枯竭。一方面,可更新的资源破坏日益严重,森林资源在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淡水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不可更新的资源,由于大量的开采,储量逐渐减少甚至快要枯竭。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有2000万公顷的土地被严重侵蚀而无法耕种。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已经大大减少,其中温带森林丧失的比例最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森林砍伐量令人吃惊。全世界各大洲都出现了河流断流现象,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居民饮用水困难的情况,我国的黄河近几年也多次断流。另一类是人类废气物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这种环境污染造成了许多公害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
二、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
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必须牢牢把握各年级的理论知识与生态教育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按照生态教育的要求,收集同教材知识密切联系的相关材料。而后双向结合,把两方面的内容对应起来,并做到有机的统一,确保思想政治课渗透生态教育的内容。因此,在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编写教案时,要把环境教育的具体任务纳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规定要求的范围之内,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教育素材,合理确定各章节生态教育的知识点。
三、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
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功能,培育和树立整体利益观念,实现和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推进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发挥好思想教育的作用,实现生态和谐的目标,首先就应当找到思想教育和生态和谐的契合点,发现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推进生态和谐的现实路径,才能真正发挥出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达到生态和谐的良好效果。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全局观,为整体利益观构造稳定的思维模式。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和思维定势。如果人的活动破坏了万物的和谐发展则“鲜不为患”这就是说世间万物彼此系,相互制约,又有其共同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现在所讲的生态平衡规律。它要求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力和价值,人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现在如何在社会发展大的转型时期如何正确建构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的整体发展、协调共处的观念,需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向作用,为人们继承吸收,在生存发展中把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一员,面对自然界少索取、多奉献,树立起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全局观。
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通过思想教育的作用,培育互利、双赢的发展观,为生态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方式,正是人类相互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使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的心态,才能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生态和谐。一方面,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要通过思想教育使人们拥有良好的心态,建立互利合作的社会关系,反对恶性的人际竞争,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良性的利益链接,为生态和谐构筑良好的人文平台。另一方面,在处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懂得:人类共同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共同利益并不是个人的、民族的和国家的利益之外的空洞抽象,而是蕴藏其间的共同的普遍的东西,它是各国之间彼此相互依存的共享的利益。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引导人们形成整体利益观念,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促使人类能长期地、科学地、理智地看待自己的行为,早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教育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问题。”胡总书记的这番话,再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实现教育手段与方式的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从而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会贯通,切实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以学生为本”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础
一般都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了解自身、完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兼顾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知识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落脚点。但这种认识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就不难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如何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去对待这两者的关系,不能用一种精神去替代另一种精神,更不能实用主义地把一种精神凌驾在另一种精神之上。而应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实践中尽管是有所侧重但力争使之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
在以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往往使得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种做法的后果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注重精神世界向上向善的提升;二是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致使理科学生文化修养相对欠缺,文科学生科学常识知之甚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长期被人为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忽视或淡化“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直观地讲,“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察和规划我们的一切工作,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应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归属。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应用在教育教学之中,一方面,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体贴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布局上,既考虑学生今天的需要,又有力地把握学生未来走上社会自身发展大展拳脚的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应作为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基础。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统一协调起来,明确地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健康人生观形成和知识结构完善两者之统一,扭转那种重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轻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系科和课程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大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而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有过一个很精当的描述:“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等等。”在谈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时,马克思又有一句名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尽管“这将是一门科学”今天还远远没有出现,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在总体上是占主流地位的。
人们通常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的,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升华。
在上述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依赖于实践,其成果同属于人类文化的升华;其基本作用都可归结于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体现出人类不断认识世界的理想追求;其主要内容都包含 “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存所涉及的方式与手段;而其终极目的都落实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需要把全面教育的内在精神动力和主要内容融合起来。回到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上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就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失任一“一轮”“一翼”, 会造成学生或者知识面狭隘化,或者高分低能,或者有才无德,或者走上社会后面对不同角色的适应性、选择性、转换性差,等等。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提出过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标准:“21世纪要实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培养出知识眼界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换一个角度说,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兼顾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从终身学习的层面讲,今天的高等教育同样亟待着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
三、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
统筹兼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根本方法。第一课堂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主战场,统筹兼顾第一课堂的的教育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教化功能,努力做到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交融。
以往的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的缺失,但主要表现为科学教育倍受青睐而人文教育遭受冷落。要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进而改变现状,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理论,积极实践。具体地说,第一课堂的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高等教育的组成架构,实行院校调整和重组,打破文理分家、理工分校的局面,建立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内部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淡化专业的细分,突出大专业大学科;在低年级实施大类授课方式,适当增设文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兼顾学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知识。
2.控制源头,改变以往文理分科的招生制度。不再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来限制专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地确定自己所喜好的专业,避免高中阶段的文理偏科现象在大学加剧。
3.优化课程设置,变换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首先,需要均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学生中学分中的比重,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基础的课程纳入核心课程。第二,开设兼顾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把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方法论与价值观整合为一体融入综合课程。第三,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改革,分为自然科学类、生物医学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哲学社科类五类,要求五类课程均在选修学分中占一定的比例,鼓励和引导偏重文科的学生选修理科课程,偏重理科的学生选修文科课程。
四、统筹兼顾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是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融合的广阔天地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授课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打破了传统室内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对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课堂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为载体,紧贴学生实际所开展的一系列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开放性活动,是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广阔天地。
加强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提高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应搭建好软件和硬件的平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我们设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组织专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借此强化深化广大师生对第二课堂建设的认识,进而水到渠成地把第二课题建设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
2.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第二课堂的管理。建议把第一课堂教学的学分制管理引入第二课堂,使得第二课堂活动状况与学生的毕业成绩挂钩。
3.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音乐会、文艺晚会、著名科学家的成就展览和相关讨论会等,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4.积极推广学生课外学术沙龙活动。学术沙龙活动应由大学生自己主办,采用主题式的交流方式,选题尽可能涉及政治历史,科技前沿,经典命题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五、结束语
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娇子了,他们只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通的劳动者。苛求他们,放纵他们,依照旧有的教学模式塑造他们,都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为突破口,才有可能培养出闪烁着科学之光和人文之光的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
[注:此文章系“2007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标课题《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XJG-07-1-7)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教育研究》,2002.7。
[2]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3]赵杨群:《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教育对策》,《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银川市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和走访,结合目前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对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从而对今后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实效性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 职业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由于当前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无论处于何种时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都是必要的。
(1)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外,其职业道德修养则成为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品质,通过本次调查也可以体现出上述观点(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基本道德修养还是有的,且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但是图表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学生道德修养的不满意。众所周知,只有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职业教育要把学生职业技能和个性发展、人格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各个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契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性人才,不仅要具备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只有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强调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力质量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中间层次的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级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匮乏,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因而,在职业教育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笔者对银川市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08份,有效率94.55%,样本具有代表性。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对银川市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评价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
(1)职业选择方面:倾向于自我发展和物质报酬。
一方面,注重自我的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追求社会价值观念不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注重自己能力的锻炼和发挥,但在对社会价值贡献方面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工作追求稳定、安全。对收入和福利考虑的也较多,这说明他们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比较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
(2)职业理想方面:存在思想困惑或错误认识。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学生在职业理想方面思想混乱,尤其对理想和金钱的关系认识不清,把理想建立在钱与利的基础上,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3)职业态度方面: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敬业精神严重缺失。
在职业态度方面,学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影响很大,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不肯吃苦耐劳,动辄就不辞而别等不良现象(见表1)。
此次调查所显示出来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不尽人意,需要做更详细的计划和调整。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找到解决措施。
(1)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偏低、观念滞后。
在我区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这这样的现象: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教育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规范和标准,就到达了教学目的,这种落后教育观念,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
近年来,职业院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学生需要,陆续进行了课程改革,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发生了较大改观,教学效果显著,但在一些具体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比如说:职业道德教育岗位针对性不够,现行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材多是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的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体现岗位特色。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职业院校德育课的重任落在思政课教学中,而专任思政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且思政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对相关行业职业道德理解不够深入,使得教育过程中,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停留在道听途说层面。另外,由于师资力量欠缺,当前职业院校大都会外聘兼职教师,其素质良莠不齐,育人观念不强。
(4)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化。
当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试卷考试或撰写论文为主,即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来评定其科目的成绩。在考核上采用考分制,这种简单而粗陋的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不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3 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一任务又具体落实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也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可以为毕业生在今后能否解决所遇见的道德问题打下一定基础(见图2)。
因此,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实效性,就成为职业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次调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加大教育投入。
目前,困扰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首先是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地位不够重视,这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行。只有职业院校真正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其提供条件,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并按时监督检查。
(2)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在今后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品质的培养。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实效性。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笔者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有如下几方面(见表2)。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内容,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观念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教育内容要具有现实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务实的、针对性强的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最后,教育内容要具有岗位针对性。在教学中,要把内容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思政课的德育作用。
(4)教育方式要灵活,拓宽教育途径。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职业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熏陶感染的作用,再辅以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见表3)。
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努力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重视实习、实训环节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亲身体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测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5)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道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具有示范和导向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职业身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培养出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科带头人。
(6)健全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学效果。
着社会高速度地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提出更
高的要求。社会进步要求教育进行新的改革,“三导式”教学
就此而生,出现在新时代教育的舞台。
一、“三导式”教学是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势
在必行
近年来出现的“三导式”教学,主张“以人为本”的教学
理念,包括“导学、导疑、导练”的三个教学环节。它倡导学
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并对所
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与评价,把学生当主人,让学生真正
动起来,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进而创建紧张、有序、
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三导式”教学的出现,缓解了社会
进步与教育的一些矛盾,其势在必行。
二、“三导式”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一)“三导式”教学的优点。“三导式”教学强调“以
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
态,由教学中的“要你学”这种被动的状况转为“我要学”,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各自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三导式”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实现学习能力的提
高。等方面,均有较为优异的表现,为培养适应未来的新型人
才奠定基础。“三导式”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
师在“导学、导疑、导练”的三个教学环节,始终起到引导、
疏导、指导的作用,保证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统一
(二)“三导式”教学的不足。“三导式”教学也不是十
全十美,就目前实验阶段,它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
在:对于一向以来跟着老师学或其他有被动学习习惯的学生来
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对老师有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
求教师在“导学、导疑、导练”的三个教学环节中,一定要善
于把握好“导”的尺度。过多的“导”,不易达到提高自学能
力的目标;过少的“导”,易造成学习不好的学生不知所措,
无从下手。
三、“三导式”教学与课堂教学艺术的整合
“三导式”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课堂教学艺
术能更好地辅助“三导式”教学有效、有序地开展,二者相辅
相成。“三导式”教学与课堂教学艺术的整合,即能提高教学
质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能得到提升。在“三导式”教学与
课堂教学艺术的整合中,教师应注意两点:
(一)要求教师融会贯通“三导式”教学理念,树立“以
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承认差异,因材施
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通过激发学习兴趣,疏导情感
和引导方法,渗透“三导式”课题的理念。同时,教师一定要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三导式”课
堂并不是完全任由学生自学,它要求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
程中,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指导、引导。如:引导语言学习成
功者不断总结、优化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教师为他
们导航;疏导不太成功语言学习者,避免消极的学习策略和形
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策略,教师为他们导疑、导情;指导语言学
习有困难者,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教师为他们导法。
(二)在教学实际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想学学不懂,
有些学生已放弃英语的学习。究其原因,发现他们在学习英语
时存在着很多心理障碍:缺乏自信,没有学习动机,对英语不
感兴趣,更谈不上有学习热情了,甚至不敢开口说英语,当然
也就谈不上对老师提问题了。还有一些学生学习习惯很差,在
学习上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不会提前
预习课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上课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下
课后连英语书都不翻一翻,全部的英语学习就仰仗那课堂上的
45分钟,结果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类学生就走上“不会
学――不敢学――学不会――不想学”的路,越学越不会,越
不会越不想学。对于“越不会越不想学”的学生,笔者通常采
用几种方法来激励他们继续学习下去。其一、不放弃他们,因
材施教,设计较简单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让他们也能体验到
成功的喜悦,并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以此来树立他
们学习的信心。其二、在班级或小组内开展“结对子”活动,
以好带差。其三、班级按学习层次划分为几个小组,同等水平
为一组,开展竞争活动,每个月对各小组进步显著的学生张榜
表扬。其四、走进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体会到教师
用应良苦,再也不好意思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四种方法同时使
用,那些原本“不想学”的学生只好改变初衷,重新对待英语
的学习,从“不想学”――“想学”――“学得会”――“更
想学”的转变。同样的教学内容,当用上通俗易懂简单的话来
引导学生,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掌握的就更好,且不容易忘
记。一旦学有所成,积累一定的学习技巧,就越学越有味,越
学越想学,越学越会。
总之,任何对有利用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
就值得推广。“三导式”教学确实势在必行,讲求课堂教学艺术
也不容忽视。在教学中,只有“三导式”教学与课堂教学艺术的
整合,才能即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舞蹈课 德育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150-02
一 小学舞蹈课中的德育功能
小学舞蹈课中的德育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
舞蹈的每个动作均有其特定的要求,尤其是对小学生这种初学者而言,必须经过反复的锻炼与练习才能保证一个舞蹈动作做到位,而这个过程是个长期的过程,舞蹈练习不仅是掌握舞蹈技能的过程,更是磨炼学生坚强意志的过程,学生必须具备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挑战自我、敢于拼搏的精神才能坚持下来,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这些良好的品质就会慢慢形成,其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还会进一步对其后续人格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小学生而言,舞蹈学习仅为第二兴趣课程,因此通常是进行群体合作的团队舞蹈活动。这种集体学习的方法将学生置于一个集体的环境中,而有些舞蹈动作更是需要与他人的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完成动作时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集体环境中学习可以减少孤独感,特别是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集体学习可以改善其离群的消极心理,在互相合作中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自己则建立起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3.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舞蹈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尽管小学舞蹈课学习对象是小学生,但是舞蹈特殊的艺术特色与鲜明的艺术风格也会带给其别样的感官享受;尤其是小学生活泼爱动,舞蹈过程中的音乐伴奏恰恰迎合了其生理特征,促使其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享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其审美情趣。
二 小学舞蹈课融合德育教育的策略
1.与舞蹈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情感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养目标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等相关内容,这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舞蹈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明确的目的性与思想性,且其作为第二课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相贴近,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思想教育内容充分发掘出来,结合舞蹈内容创设德育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欣赏优美的舞蹈动作的过程中,提高其审美情趣与思想道德品质。如儿童舞蹈《尝葡萄》,表现的是小姑娘在葡萄园里看葡萄、摘葡萄、尝葡萄的情境,主要表达喜获丰收的喜悦心情,通过该舞蹈的表演与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其实舞蹈大多都有特定的主题背景,如民族民间舞体现的是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民族艺术的热情,与其对应的恰好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此外,舞蹈老师还可以编一些反映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小舞蹈,引导学生在学习、欣赏的同时,产生对英雄的崇敬心理,然后进行模仿,直至演变为自身的习惯与修养。由此可见,在舞蹈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知教育,在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提高其组织纪律性,从小学开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爱国主义热情。
2.通过情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学校常规课堂上,学生与老师是师生关系,而在第二课堂――舞蹈课中,学生与老师则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对其付出真情与爱心,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人的道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也可以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心,学会感恩;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产生敬佩、感激之情。正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有这种良性的情感互动,所以两者之间可以建立深厚的师生之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在这种教与学氛围中,学生与老师彼此感化、共同进步、互相学习,真实实现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融。由此可见,整个舞蹈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将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而且通过情感互动陶冶学生的性情。
3.在舞蹈课中有意识地融入舞蹈历史知识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人类未创造出语言之前就已经有了舞蹈,因为最早人们是通过肢体语言、面部神态等来传递信息及交流情感的;后续经过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声乐、语言腔调等,从而产生了音乐与诗歌;所以舞蹈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小学舞蹈课程中,可以将中国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素养,而且可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如学习民族舞蹈动作时,可以向学生适当讲授相关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舞蹈产生的背景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学习古典舞蹈时,则可以介绍相关的服饰、装束等。如儿童民族舞蹈《比绣球》的素材就来自于黔东苗族地区,描写的是一群儿童在火把节时脚腕上系绣球欢快起舞的场景;而《庆丰收》则来自于朝鲜族民间舞等。当然,由于小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要注意知识内容及表达知识的方法不可过于复杂。
三 结束语
综上,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小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其审美情趣,引导其欣赏艺术、理解艺术及表现艺术,而且可以从中接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品质教育。通过各种舞蹈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丰富的民俗民情,了解到各种文化艺术瑰宝,知道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好,从而让他们产生对中华大家庭深深的自豪感,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另外我们要利用校外教育优势,通过校外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开阔视野,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混合学习 《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学现状 设计模式 实践过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而新兴的一个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教指委规划的八门核心课程之首。它也是本专业一年级的基础性入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本
专业基本概念、理论体系[1]。
一、《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
《教育技术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意识,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希望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领域和职业取向,为专业学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于《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也有不少,但更多的是单纯的课堂讲授。通过分析和调查,我们发现单纯地使用课堂讲授难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不够;其次是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的性质是导入性和介绍性,因此知识是开放性的,需要通过讨论、交流和反思建构知识。基于这些原因,在展开后继课程前,有必要帮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学。
目前,多数学校将本课程规划为36课时,除去新生军训,实际为30课时,选用的教材多为黄荣怀老师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模式
基于课程教学的这些现状,我们尝试采用混合学习的方式,以活动形式组织教学内容,采取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对《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合学习
所谓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因此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支持教学。通过Moodle开源软件搭建课程学习平台,从而辅助和拓展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师生交流、合作和共享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内容设计:知识模块+拓展课程
学习目的主要通过学习内容的学习实现,本课程我们采用活动的形式展开,其中主要的知识模块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讲授,而在网络平台中则开展拓展课程模块。根据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模块总体分为八个章节,具体知识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及其顺序如表1所示。
在这些模块中,知识模块是关于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而拓展模块则是具体应用或实践,引导学习者从不同的视角感悟教育技术,通过多方交流、协作、会话,初步领略该领域的文化特点,思考自己将来可能扮演的角色,确定学习目标。
3.学习共同体设计
共同体是指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活动者在公共的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适应等活动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知识脉络”的动态结构,期间学习者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力图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3]。
在本课程混合学习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而在网络平台上,生生之间又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内部成员及共同体之间相互影响,从而构建一种动态的学习过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多方互动,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
三、《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实践过程
在上述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选取了我院08级教育技术学专业55个学生参与课程实践。
1.前期的准备和培训
由于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入校时,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高,全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前,针对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培训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Office系列软件的基本应用。同时,将课程开展和实施的计划告诉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前学习。
2.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尽管本门课程采取基于混合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实施过程,主要完成内容设计中的知识模块的学习。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如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基础等内容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更多地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如针对教育技术的四大领域这个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搜集资料,通过课堂或网络讨论交流,最后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同时将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供他人共享;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
3.网络学习扩展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注重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支持教学。该平台以学习资源为基础,以任务活动为中心,辅之以学习指导和在线答疑等,注重开放性、交互性和协作性。平台包括六个模块:学习资源、网络教学、学习反思、学习制品、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等。
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帐号和登录密码,可以跟踪记录其活动,形成电子学档。学生也可以方便地在学习资源模块中下载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提供的所有资源,在学习反思模块中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或者写反思日记;在学习制品模块中上传自己或小组的成果作品,与他人分享和讨论;在教学录像和精彩链接中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4.评价立体化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工作具有诊断和调控功能,对学习者本身也具有激励和教学的作用[4]。
本课程的评价考虑混合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网络平台中提交的作品和作业占30%,包括电子制品、反思日记等,而在课堂和网络中的参与程度占20%,主要通过课堂考勤、电子学档、行为观察、课堂和网络的师生交流等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结合平常对学生的观察与访谈,阅读平台上学生的讨论记录和反思日记,最后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有94.5%的学习者对使用混合学习的必要性投赞成票,有95.7%的学习者认为,混合学习有助于他们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二,有91.3%的学习者认同通过共同体的活动,学到了新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习者认为通过对活动的参与,不但学会了查找各种资料,而且促使其思考了许多问题;第三,有89.1%的学习者认为在共同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积极主动的。多数学习者肯定了活动中反思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有43.5%的学习者认为采取混合学习的方式,参与共同体活动花费了较多的精力,部分学习者反映太多、太难,因此,以后共同体中具体的活动内容、形式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环境进一步综合考虑。
总之,在混合学习环境下,通过一个学期《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反响良好,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习者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信息素养、交流能力和共享意识等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