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3: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关键词】工科女大学生;就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原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就应该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近来,SWOT分析已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上,如集体和个体的自我分析方面。
一、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 SWOT分析
1、优势。(1)性格特质。女大学生有耐心,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非常快地融入陌生的环境,对于以后就业后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大有帮助;同时女大学生思考问题比较细致,在相对单调乏味的工作条件下仍能做到态度认真、 尽忠职守, 职业稳定感和忠诚度要优于男性。( 2 )专业知识掌握扎实。女大学生通常成绩优秀, 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据不完全统计,高校中获得奖、助学金和表彰的学生中,女生占很大的比例。
2、劣势。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天然不如男生, 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进而造成冒险精神、创新意识都不强,也比较容易满足于现状,就业目标多锁定在工作相对稳定的单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面前, 工科女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就业情绪,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 自我期望值偏低。
3、机遇。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政府正着手出台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全社会正在为女大学生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4、威胁。由于受到工作种类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影响,加之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印象和评价,工科就业岗位在招聘信息中大多数情况明确规定不要女性, 或者为女大学生设置更多的就业障碍和壁垒。同时在工科专业内部,男生比例是女生的好几倍,女生也面临着激烈的岗位竞争。
二、 采取的对策
1. 工科女大学生个体角度
(1)要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因为就业面临着种种的劣势和威胁,工科女大学生要及早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更好地了解自我, 选择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职业,增强自我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设定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成功的机会和应对竞争的能力。
(2)要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发挥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优势,抓住就业的机遇。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早已经过了国家包分配,人人都有铁饭碗的阶段,大学生就业已经完全演变为一种市场化的供需关系。要想克服自身就业的劣势,必须对自我进行准确定位, 根据自身的性格特质, 打造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3)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增强就业心理素质。首先,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要顺应市场的需求, 客观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做好从底层和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其次, 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切忌骄傲自大和过分自卑, 要抓住任何一个就业机会,充满自信的展示当代女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专业优势,让用人单位发现并认识到工科女大学生的优势和价值。第三, 要树立自主、 自立、 自强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 学校角度
( 1 )学校要及时关注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加强女性生存教育。学校有必要针对女大学生保守的就业观念,以及消极的就业心理,进行正确的干预和引导,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 使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择业和就业。同时,学校还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专门进行女性生存教育, 注重对女大学生自尊、 自信、 自爱、自强的教育, 使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女性观。
( 2 )重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形成自强、 自立的品格, 提高面对困难挫折冷静思考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 社会角度
( 1 )政府层面。首先,要继续积极推行和出台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并取消就业和择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给工科女大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性别歧视的问题, 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提倡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减少女性发展的阻力。
( 2 )用人单位层面。对于企业来说,要转变固有观念。眼下来看,雇用女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管理成本, 但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 女性的职业稳定感和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男性,聘用女大学生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上可以得到长远的利益。
( 3 )媒体层面。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和舆论监督功能,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推动劳动力市场公平制度的建设。一方面, 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接触女性的事迹, 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实力, 充分肯定其勤奋、 刻苦、 耐心、细致等优点, 使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 对于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眼前利益, 继续歧视工科女大学生的现象,媒体要及时地予以披露, 使用人单位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 不得不给予女大学生一个公平就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崔影慧.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岗位;岗位开发;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16-03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喜有忧。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出台针对性较强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去锻炼,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2011年招聘的企业数比2010年有很大增加,薪酬也普遍提高,尤其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企业。
与往年相比,结构性矛盾和就业总量压力矛盾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课题组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建立就业期权市场、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对策建议,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并存的矛盾,开创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新局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297份有效问卷中,有140人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129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较严峻,就业较难”,两者的选择比例占到了总数的90.6%(见图1)。排除专业和其他因素影响,说明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就业之前具备了较好的形势判断,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2.大学生就业心态更趋务实与成熟。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只有到机关或国有企业才算就业的仅占4%,认为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合同就算就业的占39%,认为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一份固定的收入就算就业的占38%,认为凭劳动获得收入就算就业的占19%。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更趋实际。“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占据上风,并为毕业生所接受,“先积累经验,而后谋求发展”成为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内容。
3.大学生就业范围进一步拓宽。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不断拓宽,机关、事业单位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受调查毕业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单位,民营企业占18%,国营企业占33%,外资企业占15%,自主创业占10%,国家机关占5%,事业单位占16%,其他单位占3%。
二、大学生就业的不足
1.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了解较少。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定位并不是很准确。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了解程度,74.1%的大学生选择了“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了解”,只有25.9%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比较了解”或“很了解”(见图2)。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清晰认识和对自身的不甚了解的反差,反映了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不足,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还不健全、不畅通,缺乏权威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宣传渠道。
2.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心态比较矛盾。到基层就业能够为大部分毕业生所接受。96%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就业。但是在实际环境下,又受到地域、岗位、待遇、保障等因素的困扰。46%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32%的毕业生希望留在中小城市就业,仅有4%选择在乡镇就业,仅仅有1%的毕业生愿意去边远地区就业,表示元所谓和其他的占17%。这一选择与河北省大部分基层就业岗位在县城、乡镇的状况相矛盾。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矛盾表明了大学生就业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阻碍了大学生就业范围的拓宽。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出台更完备的政策,形成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宣传,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强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舆论导向。
3.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发展,因此,大学生对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69%的毕业生首选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作为自己就业的渠道,21%的毕业生首选网络渠道,9%的毕业生选择家长、亲属介绍,而选择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就业渠道就业的仅占1%。大学生就业渠道选择的状况表明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由于就业服务机构行业门槛低,良莠不齐,缺乏职业自律,没有承担起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职责,实质上没有真正起到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积极引导和加强监管,对行业典型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4.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欠缺仍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对接的现实障碍。受调查单位39%表示社会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27%表示实践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21%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专业知识欠缺是困扰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13%的用人单位表示缺乏职业道德是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大学生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要求尚无法与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匹配。
三、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鼓励向基层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在基层投资高科技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优惠的税收和信贷等政策,凭借环京津、临渤海优势,鼓励、引导资本从城市转向条件适合且有高利润期望空间的农村城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基层产业聚集,鼓励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通过投资的扩大和技术产业化发展,带动基层就业岗位的需求,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范围与容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建立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创业平台。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政策体系,以县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基层创业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税费减免政策,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基层推广,使大学生到基层创业成为向往和共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失业人员的就业。
(3)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待遇优惠政策制度。目前,大学生城、乡就业仍然存在政治、生活、工作等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必须努力缩小差别,助推城乡一体化,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度。如:在县城或乡镇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吸引大学生;对于在距离县城较远的农村,给予交通、住房等方面的生活补贴和安家补助,并对其子女就学提供方便;对于安心在基层工作,服务一定年限、作出一定成绩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对于从事基层艰苦行业的大学
毕业生在福利、保险、社保等方面给予更高的优惠待遇。
(4)建立失业救济和保障制度,解决后顾之忧。对于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由于企业经营不利而失业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失业救济,这种救济可以采取提供职业培训、发放就业补贴等措施,促使其提高再就业、再创业能力,为其能够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2.强化大学生就业政府管理服务机构,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建成实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及服务机构,要明确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设立专门机构,整理分析汇总各种地方反馈、统计数据、档案文件,实地走访搜集社会需求信息,深入各行各业,梳理有效信息,并对其加工整理,形成内参、杂志、报纸、数据库、电子公告,有针对性地向社会机构、企业、大学生推送,形成新的职业定位,为拓展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3.加强宣传推动,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借助广播电视,建立大学生就业频道,宣传大学生就业;借助网络,整合现有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打造规范、便捷、权威、实效的大学生就业平台;借助微博,推出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适应时展的潮流,满足更多大学生和社会机构的需求;借助纸质媒体,联合各种出版发行机构,创立大学生就业刊物或就业板块;借助移动通信系统,打造针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营造就业大环境,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为多渠道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4.建立就业期权市场,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期权交易是一种权利的买卖。买卖双方的标的物不是实物,只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时候以事先确定好的价格(一般称为协定价格)成交。这个“一定时期”、“协定价格”和买卖证券的数量及种类都在期权合同中事先规定。在期权合同的有效期内,买主可以行使或转卖这种权利。期权交易有效地开拓了市场需求,科学地导引了资源流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因此,为了避免大学生培养的盲目性,合理调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保证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建议引入金融学的期权概念,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组织筹建就业期权市场,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就业期权市场由用人方设立岗位样本、高校设立专业培养样本,并设立期权合同,组织进行期权交易。就业期权市场有利于高校根据岗位价格决定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政府推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为实现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提供决策支持;有利于形成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互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造就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就业的氛围。大力发展大学生就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建立一批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机构,为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决策支持;强化大学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机构,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打造诚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的门槛。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行业资质、资金规模、人员构成、行业标准、从业流程、用户满意度进行监督,在积极引导其发展的同时,加强监管,保障大学生就业权利不受侵害。
6.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有些大学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专业设置和扩招方向的安排上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改造步伐缓慢;教学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部分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的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做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因此,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作为最根本任务,把学生的就业问题当做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认真做好市场需求调研,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方案,更新培养内容,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探索针对岗位需求、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接触基层工作,使大学生能够提前准备好基层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激增,从2001年的115万人上升到2009年的611万人,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需要用科学系统的方法,从多方面寻求对策。高职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威胁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时外部环境也给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与威胁,现以高职药学专科毕业生为例。
一、高职学生自身优势因素
1.高职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注重与企业联系紧密及时了解当前和近期社会和企业的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因此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基本切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2.专业技能优势。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大都选用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由于这些教师都有社会实践经验了解所教专业最新发展动向,并把最新的信息和动态带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当前社会要求紧密相连。
3.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毕业生多证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的主要依据。高职教育中学历与职业资格并重这一趋势已然形成,在就业市场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学院要求高职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例如高职药学专科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考试获取职业药师、营养师、职业等级技能等证书。
二、高职学生自身劣势因素
1.学历层次劣势。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起决定性作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争夺重点院校、热门专业的本科、研究生、博士人才已属常态。例如,药厂、药房、医院药局、药类质检部门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应聘人员至少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还要求是“211”、“985”等重点高校毕业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就业竞争初始阶段就处于一种明显的弱势地位,其文凭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了“弱势文凭”。
2.专业知识劣势。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比本科的大学生学制较短;同时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如本科院校侧重专业理论,而高职院校则侧重于专业技能;此外教师队伍素质高、设施条件好、学习环境好等,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处于劣势。
3.学习能力、可挖掘潜力等劣势。
高职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入校前的起点不高,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总体上来讲基础要差一些,学习过程中理论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可挖掘的潜力、可提升的空间都不太大。
4.就业心态不平衡
就业是每个毕业生所面临的重大抉择,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作为一群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社会群体,其理想与追求自然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的毕业学生,他们在学校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心理期望值过高,想毕业后可以发挥自己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然而有些人却在就业上处处碰壁。学生在就业上理想化的东西比较多,大多数学生不能吃苦,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学生看中的单位,单位却看不中学生;单位看中的学生,学生却看不中单位。”
三、解决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产业结构升级与加快经济增长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政府就业政策应该持续优化,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继续加大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农村等最需要的地方工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和增加社会的实践活动
高校应该主动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中,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课时,使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
3.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金融危机迫使现代企业更讲究用人求“实”不求“高”。“学历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宁可选择大专甚至更低学历有工作技能的人,也不需要没有工作技能的研究生。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其次为创新教育。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必须突出创新教育,高校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尝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生 就业现状 促进大学生就业
随着新时期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和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岗位的进一步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探索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03 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 年的145 万猛增至212 万人,到2013 年达700 万,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高校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人才资源储备大幅增加。然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速缓慢,以致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名牌效应”“性别歧视”非常明显
许多用人单位喜欢瞄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导致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别很大。同时,重男轻女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企业只要男生,拒绝女生,导致很多专业女生就业十分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思想准备不足,对自己没有明确定位
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自己该怎么办,不会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网络等新兴媒体搜寻招聘单位和工作岗位,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还有很多毕业生自立意识不强,在择业时,依靠父母、朋友、同学和师长给自己出谋划策来进行取舍,把就业希望寄托在家长、学校、老师身上,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企业需求与个人愿望不匹配,产生错位,影响就业。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成熟型企业,盲目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在工作地域选择上“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一应俱全,强调追求丰厚的待遇、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的思想,常常导致大学生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而错失良机。
(五)大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缺乏有效竞争能力
一些大学生在参与就业竞争时,自信心不足,表达能力欠缺,很难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部分毕业生虽然专业技能较好,有一定的能力特长,但在日常的社交文明礼仪、为人处世之道上有很大欠缺。比如不会尊重他人,没有学习的意识和姿态,缺乏责任心,也丧失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法探析
(一)毕业生要做好就业准备
1.明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而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大学生应从入学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自我培养,通过媒介、讲座、交流等各种途径找出自我差距和着力提升点,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开始有意识地改进和提升,以量变促成质变。
2.调整就业观念及期望值。积极转变思想,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择业观,降低期望值。眼光不能老停留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客观地分析就业现状,到中小城镇、农村、基层、西部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3.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和优势劣势深入分析,增进自己对社会现实及自身条件的理性认识,积极规划思考自我发展,主动走进就业市场,增加就业知识储备和训练应聘能力,作好充分的应聘准备。通过假期实习等方式提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调整,提升就业技能。
4.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尽早关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就业信息,分析专业状况,对自己的专业合理认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社会需要与个人理想的和谐统一。
5.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应积极加强自身修养.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创业精神、独立性等,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试时应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客观主动地推销自己,适时地在有限时间内介绍自己、事业目标、兴趣、专长以及自己对所选单位的了解和态度,让用人单位了解你、接纳你;面试中要讲究语言艺术,恰当地评价自己,交谈中要善于介绍,善于理解,善于概括。最后,对面试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二) 学校方面需做工作
1.学校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规划作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和确定培养模式,建立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更加自觉地接触社会,勤于实践,及早培育自己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2.加强人文素质及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修养。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把人文素质及社会公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公德意识,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做人准则,真正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有修养的大学生。
3.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请专门教师主讲
把毕业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第一部分由学校专门教师主讲,第二部分由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主讲。就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含(1)就业心态的教育,(2)职业定位的教育 (3)应聘方法的教育,在短期内强化训练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提高大学生本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沈涛.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在理工科专业课中渗透的探索.水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第9期
[2] 东山 陈 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中国电子商务.2012年第10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125-02
引言
研究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对于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乎农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农村家庭的幸福,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对其矿业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和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施测大学生就业风险调查分析问卷,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2001―2015年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从114万增加到749万,毕业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26日共同的《社会蓝皮书:2014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失业率高达30%[1]。
从以上这些不同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全国大学生数量所占比例中相对较少,并且由于其自身的背景、社会资源匮乏、人际交往薄弱等因素,从而导致其在就业层面与非农籍大学毕业生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就业情况也日趋恶化。“就业难”问题一直长期困扰着农村籍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来到城市念书的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无法就业也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农村孩子拼命苦读考上大学,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工作,从而助长了“农村孩子读书无用”“读书不如早点出去打工”的思想。农村籍大学生“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刺痛了多少脆弱的神经,处在“就业难”形势中最困难的环节,农村籍大学生慢慢地成为了社会当中的“特殊”群体,使得农村籍大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进一步被堵塞,造成阶层固化,这无疑给了那些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农村大学生一个不小的打击。
二、社会资本占有劣势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表现于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而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社会资本是影响其就业工作的重要因素。从文化背景来看,社会资本占有的劣势能够影响就业市场,与我国传统文化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从市场环境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过度竞争”与“低效竞争”并存的市场;从社会环境来看,不同社会资本占有的主体凭借自身在特定社会资源占有方面的优势而进行权利交换,进而造成了社会“权利泛化”现象[2]。大学生能够凭借其自身或家庭社会资本拥有量多的优势,就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风险。因此,对于农村籍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家庭背景的特殊性造成的社会资本占有劣势,造成了其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比其他群体更多的就业风险,其预见风险认知水平也明显低于非农籍大学毕业生。
三、规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户籍改革的力度,去除限制毕业生流动的条条框框,促使农村籍大学生自由流动和公平参与竞争。其次,政府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匹配的制度,强调公平秩序和法治精神,以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就业的秩序。如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加大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平等就业,惩戒就业歧视。同时,进一步完善公正就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竞争。另一方面,完善就业信息渠道、构建就业信息平台和加强信息服务等措施,可以使大学生本人以比较低的成本或比较简单的方式掌握完全的就业信息,这有利于促进农村籍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能与其他群体在社会中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可以平等地获取就业信息。
(二)开发学校社会资本,缩小校间差异
1.设立就业信息平台。高校每年举办的双创会、招聘会是各校毕业生信息流、人才流的有效载体,提供公平、公开的就业信息和服务,是农村籍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拓展就业方面的社会资本。
2.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室。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及指导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对学生择业、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结合毕业生思想教育来进行;要将课程和讲座、报告、座谈、咨询、测评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促进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做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个别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在政策、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倾斜和帮助。高校要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完善“一对一”帮扶机制,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力争帮助他们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语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存在的特点,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层面形成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具体措施,规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类型
1个人心态进入误区
主要有不自信、依赖、盲从三种不良心态导致。一是自信不足导致的困难群体。包括过于自卑与自负两种。自卑即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条件评价过低,择业信心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自负即有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的条件评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由此导致他们错失很多良机,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是依赖心理导致的困难群体。部分大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而是依赖于学校或家庭,缺乏就业的主体意识,这种消极的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使这类群体经常不能顺利就业。三是盲从心理导致的困难群体。这部分大学生既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又缺乏对社会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从而容易在就业时产生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他们在求职时,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并没有根据自身去就业,最终导致错过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并且,三种不良心态往往相互交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困难群体的就业心理。
2就业能力方法问题
这里提到的就业能力方法分为就业岗位专业能力素养与就业综合能力方法两个方面。就业岗位专业能力素养不足的困难群体是因学习成绩差形成的。这类困难群体因为补考、重修科目较多,不能按时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或勉强毕业获得学历学位,但学习成绩不好,专业素质较差,面对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的专业要求只能望而却步。就业综合能力方法存在问题的困难群体主要是因为在校期间缺少实践历练与社会经验。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要求。部分大学生自身基本素质与社会活动能力弱,参加应聘时没有自信心,不敢主动与招聘人员交流和沟通,不懂得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的方法技巧,从而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趋于弱势。
3家庭经济困难影响
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里低收入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平时承受的经济压力要比一般的同学大,而非专业教育层面的综合性知识水平又往往较低。这些特殊性导致的问题在就业阶段尤其表现明显。一方面毕业在即,花费在求职应聘方面的费用大大增加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必须在生活成本与求职成本中做出选择;另一方面贫困家庭背景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
4限定性因素成桎梏
这些限定性因素一般是个人的先天劣势、岗位的性质要求或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偏差。先天劣势中较为突出与普遍的是形象因素形成的困难群体。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比较看重外表形象,把部分可以胜任工作却因为形象不佳的学生拒之门外。与岗位的性质要求相关,且较为普遍的,则是性别因素形成的困难群体。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时,社会对女生的需求信息大大少于男生,有些单位不论女生的条件多好也一概拒收。因此,高校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工作中的困难群体。此外,因报读专业冷门形成的困难群体是结构性失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方面。近年来,由于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逐年猛增,就业市场对各专业之间的需求不平衡,而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滞后于市场,导致很多冷门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尤为困难。
二职业指导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职业指导的理念与做法来源于美国。最早期,职业指导只是作为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的一项社会工作,随着人本主义思潮兴起,赋予职业指导以新的含义: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自我形象,同时也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加以检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也造福社会。就业指导是职业指导的重要部分。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和重要性表现为:
1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
学生在毕业前了解社会上有什么职业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职业指导是学校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学生通过职业指导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使学生对社会有一个真实、客观的认识。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是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是在有限度的情况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相互选择。要使这种选择科学、合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乃至人尽其才,大学生对社会的真实了解与对自我的客观认识非常重要。职业指导可以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学校向有关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部门发函,收集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拟招对象的要求条件等,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或组织学生亲身实践开展社会岗位需求调研,让学生学习以科学的方法搜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利用职业指导理论及相关测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明确自我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在就业中扬长避短,并通过有目的性的培训学习构建自身综合竞争力。三是指导学生分析社会、单位需求与自身实际间的匹配度,明确自己提升与努力的内容。
2有助于大学生明确目标,做好准备
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对某种职业的认识,通常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要求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方向,并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做好准备,包括岗位专业能力准备与就业综合能力方法准备。针对前者,职业指导通过分析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从而使学生学会主动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课程、制订学习计划、学习从业技能等等,在求职竞争中不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有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针对后者,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巧,如:怎样自我推荐,怎样写求职信,怎样参加面试、笔试和口试等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求职方法,从而实实在在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3有助于大学生改变观念,积极心态
由于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的经历,对就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存在错误的择业观念,既有只追求“舒适、热门、高报酬”的工作,又有不顾职业发展与生计需求的“任何岗位零工资就业”意愿;既有过于自负眼高手低,又有人过于自卑丧失就业信心;既有雄心壮志又有等靠的依赖思想。这都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不同程度存在的通病。职业指导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分析确定正确的职业方向,从而进行实事求是的职业设计,这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根据社会实际与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不畏惧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
大学生由于初次就业,遭遇挫折的心态需要调整。通过职业指导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如形象因素导致的就业困难并非完全不能改变,合理的妆容修饰就能有所助益;性别的劣势可以通过突出自身的其他实力与优势去弥补;专业上的不匹配可以寻找自身的其他兴趣特长加以强化寻找突破。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正确认识职业指导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从短期看,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社会人才需求;从长期看,对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铮,陈永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与成因分析[J].考试周刊, 2011(53):181-182.
[2]高永新,包伟.关于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思考[J].科教论坛, 2010(2):140-141.
[3]眭国荣,王建明.弱势群体: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J].江苏高教, 2005(6), 119-121.
一直以来性别是企业招聘选择的隐含标准之一,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企业在招聘时不得设置歧视女性的岗位,但一些企业、岗位的隐性要求男性优先,这种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尤以理工科女大学生为重。这一问题也是各大高校一直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这个角度,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具体而言,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性别原因求职遭拒。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更弱,很多企业的招聘计划会以各种理由对招聘岗位提出明确的性别限定,因此,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其次,就业条件相对苛刻。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大面积扩招,每年均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就业,从而导致人才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用人单位可选择的空间更大,对人员招聘标准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对各方面并无突出的女大学生条件就更为苛刻,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导致女大学生求职就业成功率低。整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男生,且就业岗位层次、就业质量也相对弱于男生,很多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其实际能力水平相距甚远。
二、女大W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因素
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社会及家庭对男女角色的期待有所不同,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思想也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的女性拥有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利,可以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参与社会事务。但现实社会对女性参与某些工作仍然是排斥的态度,质疑女性的能力,从而增加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其次,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虽然各个高校均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上日程,但是很多学院的就业指导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校向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相对较少,就业政策咨询不够透彻、深度,甚至一些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性,无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些均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隐形因素。最后,用人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大多数用人单位均会认为招聘女性员工会大大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因为女大学生可能会在工作过程中经历结婚、生子的阶段,导致女性员工生育成本的增加;而女性员工的家庭角色设定也会导致其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因此会对企业的预期劳动生成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导致用人成本增加,因此很多企业对女大学生的态度比较排斥。
(二)主观因素
一方面是自身素质结构相对较差。一般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优于男生,但是比较二者的综合素质,女大学生的体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略弱于男生。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员工的综合素质而非学习成绩,因此导致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不端正。一些高校的女大学生普遍存在“找的好不如嫁的好”的想法,在她们看来,上大学并非为了追求理想、开拓事业,而是嫁人的筹码,往往将注意力侧重于自身自然资源的非正常利用等方面,这种就业心态使其难以在人生事业上有更大发展。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一)政策方面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女性就业社会保障机制,由社会、用人企业及个人共同承担生育保障责任,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其录用女大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制定出有利于企业接受女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以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便利。政府还可以组织设立更多的就业培训机构,针对女大学生开展求职培训,以帮助其就业。最后,政府要积极增加就业岗位,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要采取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并对现行经济结构作出大幅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新兴行业,尤其是一些更适合女性工作的行业,比如旅游业、餐饮业、社区居民服务业等,以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就业环境方面
一方面各高校要加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指导教师要在对当前就业形势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举办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及就业形势分析讲座等,以帮助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市场的接轨,深化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学校要加强与市场接轨,依托企业行业需求,多渠道丰富就业形势,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高校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及能力。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女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优秀的学习成绩,还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体系,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一个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把握机遇,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要对自身的优缺点做出客观、冷静的分析,在求职前对自己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并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识,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并逐渐形成果断、理性的选择意识。此外,还要保持乐观的择业心态。对于刚入职的大学生而言,初次就业通常会与其预期存在较大落差,因此女大学生不能由此感到沮丧,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踏实、稳重的在求职的道路上前进,逐渐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谭花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4)
关键词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 任雪丽,淮海工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江苏连云港222003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197―03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 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 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 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 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 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 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
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从“大一”就开始,为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请一些成功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求职前对女大学生在形象礼仪、个人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