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3: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外科手术止血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的书法秉承家学。从我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就经常看见父亲拿着毛笔在废报纸上写字。每年快到春节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地为乡亲们写春联。小学伊始,父亲开始教我练习书法,从此我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的时候跟随父亲的练习不是很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尤其是1988年开始参加工作,当了一名教师以后,我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法理论,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从此日日练习,乐此不疲,书法技艺日臻娴熟,写出来的作品也慢慢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对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法教学 坚持做到“四个认真”
随着固安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成立,我有幸成为了中心书法活动课的指导教师。为了开展好书法课的教学指导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坚持做到“四个认真”:
一是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为做好书法活动的辅导工作,我提前十分精心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编写了切实可行的辅导材料,从每一次的辅导内容、形式、目标、目的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都做了详细的安排。编写了教案、教学计划等。
二是认真做好每一次书法活动的辅导工作。
书法活动其实是很枯燥的,学员们年龄小,正处在一个好动的阶段,要想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坐下来一笔一划地写毛笔字,确实不容易。所以,我首先从提高学员们的兴趣入手,挑选了几本字帖,问学员们字帖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学员们都说好。我适时地引导说,你们也可以写这么好,前提是要认真地学、认真地练;其次是做好示范。在学写每一个笔画之前,我先进行示范,从起笔、行笔到收笔的每一个环节的方法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挂起来再讲解一遍,力求让每一个学员都知道每一个笔画的写法;第三是做好手把手的教写动作。我认为辅导员最重要的是要和学员打成一片,不要说示范完了,就让学员们自己练,这是不对的。因为每个学员的悟性是不一样的,理解的程度也有高有低。所以我示范完以后,马上就下去开始手把手地教写,这样可以很快地提高学员的水平;第四就是时刻注意学员的变化。有的学员练着练着,坐姿、握笔姿势就开始变样了。这时我赶紧上前纠正,要让学员在练字的时候时刻保持正确的姿势。还有的学员练着练着,就开始在纸上乱画,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写了。这样的学员就是练烦了,不愿意练了,我就马上和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休息一会儿或者让他们出去活动一会儿,回来再练。如果硬逼着练,只是白费纸墨,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三是认真做好每次活动后的总结工作。
总结是很重要的,每一次辅导结束后,我都要写活动后记,把活动开展的过程、达到的目的、出现的问题等详细记录下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查找对策,在下一次活动开始之初改正过来,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四是认真做好与活动中心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活动中心为青少年书法活动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这是辅导员、学员和家长有目共睹的,大到书法活动的场地,小到每个学员的用品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对于活动中心安排的活动任务,我及时与活动中心的老师沟通,看怎样完成得更好,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学员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快乐。我对书法活动的安排是开放性的,做到敞开门搞活动,家长随时都可以进来观摩,这样也有利于我和家长随时沟通。学员有什么问题,我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督促学员改正,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热心参加公益活动 积极普及和推广书法
关键词:肝胆外科;术中胆道大出血;临床处理方法
肝胆外科术中胆道出血是肝胆外科手术中一直存在并且发生率较高的临床问题,一般情况下,术中胆道出血量较少,通过简单的处理能得到控制,但部分出血部位较深及出血量大的术中胆道大出血,在临床处理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1]。通过观察分析肝胆外科术中胆道大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15例肝胆外科术中胆道大出血的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44~71岁,平均54.5岁。术中出血量均≥400 ml,患者出血量在400~800 ml的有10例,800~1 200 ml的有4例,1 200 ml以上的有1例。肝胆外科手术包括肝部分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1例,胆总管切开及肝内外胆管取石加胆肠内引流术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5例,胆囊切除术7例,其中急症手术10例,择期手术5例。观察分析其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统计其治疗结果。
1.2 治疗方法:15例患者肝胆外科手术中胆道大出血原因主要为:7例胆管内出血、4例门静脉出血、3例肝门区侧支静脉出血、1例肝门区动脉出血。采取的止血方法主要为:肝内外胆管广泛填塞1例;肝叶或肝段切除4例;肝动脉结扎+局部填塞+胆道冲洗1例;肝动脉结扎5例,包含1例左肝动脉结扎、1例右肝动脉结扎和3例肝固有动脉结扎;直接缝扎3例,内含1例行脓肿切开后采取局部缝扎;局部填塞+胆道冲洗1例。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软件V 1.61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处理后,胆道出血情况基本得到控制,1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采取直接缝扎止血3例,全部成功止血,治愈出院,内含1例行脓肿切开后采取局部缝扎;采取肝叶或肝段切除4例,全部成功止血,治愈出院,内含1例左半肝切除、1例左肝外叶切除、1例右Ⅶ段联合Ⅵ段切除和1例肝方叶切除;肝动脉结扎5例,包含1例左肝动脉结扎、1例右肝动脉结扎和3例肝固有动脉结扎。上述三种止血方法止血效率显著。
3 讨论
具体胆道大出血的处理措施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如下:①肝内外胆管广泛填塞:此法是作为不得已时采取的方法,其适应证为出现广泛性的胆管内出血、行肝动脉结扎后无效或病情危重同时无法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此法止血效率高,但容易引起严重感染,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应用;②肝叶或肝段切除:此法对于肝内胆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高,本文中此法的治愈率为100%,能止血与清除病灶同步完成,彻底去除出血病灶,是根治性的治疗手段,但胆道手术的患者往往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因此,通常不宜将其手术范围随意扩大,若对于胆道大出血的部位较深,且已行肝动脉阻断等处理措施但无效的患者,则即刻行肝段或肝叶切除,彻底去除病灶,并将出血部位充分暴露进行缝扎止血,不可任其长时间止血无效,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和发生全身的凝血功能衰竭;③局部填塞+胆道冲洗:通常采用8%的去甲肾上腺素配合冰盐水对胆道进行反复冲洗,刺激小血管收缩,以达到止血的效果,但此法的止血效果较慢,仅适宜出血速度较慢或出血范围局限的患者;④肝动脉结扎:此法通过阻断肝动脉,止血能得到有效控制,通常是作为常用的胆道大出血治疗的手段,简便快捷,但需要注意行肝动脉结扎术应选择最为接近出血部位的动脉分支进行结扎;⑤直接缝扎:此法对于能够暴露出血部位的患者适用,能在直视下对其进行缝扎止血,效果确切[2]。
综上所述,对于胆道外科手术中胆道大出血的处理,禁忌盲目使用止血钳钳夹止血,应先以纱布局部压迫后,再根据出血部位及特点寻找出血原因,对症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
4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究凝血试验在预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2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在手术治疗前均进行凝血试验,其中24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观察组),而其余的1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出血的相关临件和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出血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通过两组比较,两组的患者在延缓手术或者改变手术的方式和术中术后全身使用的止血剂以及手术时间等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 术前的凝血实验对多数口腔颌面外科术出血和术中的出血相关临件发生预测不具有相关性,但对于出现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的出血性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凝血试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手术出血;应用价值
在临床治疗中,准确的对患者的凝血功能的评估与手术中的出血预测是整个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凝血实验是临床中常见的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方法。并且有资料显示,凝血实验预测扁桃体与腺样体摘除手术中出血事件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1]。因此。本文探讨凝血试验在预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出血的应用价值,具体的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的实验研究主要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之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21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且在手术治疗前均进行凝血试验,常见的凝血试验主要有:①血小板的计数(PC)。②凝血酶原的时间(PT)。③凝血活酶的时间(aPTT)等[2]。通过凝血试验的检测,其中24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观察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为54~78岁,平均年龄为(654±59)岁。而其余的1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98例,女96例,年龄为47~78岁,平均年龄为(673±45)岁,两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和病种以及手术方式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手术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手术中的出血的相关临件发生情况,具有的主要有[3]:①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而延缓手术或者改变手术治疗的方式。②手术过程中出血而引起的低血压情况。③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之后出血而全身使用的止血剂情况。④手术过程中出血而使用的局部止血剂情况。⑤手术后出血而再次手术的情况。⑥手术之后出血的相关性并发症情况或者致死情况。⑦手术治疗的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等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取SPSS 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的资料采取均数值±标准差(x±s)进行表示,同时采取t进行检验,而组间的数据采取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在延缓手术或者改变手术的方式和术中术后全身使用的止血剂等发生率的比较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在延缓手术或者改变手术的方式和术中术后全身使用的止血剂等发生率,两组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具体的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
3 讨论
凝血试验是外科手术中常规的一项检查,一旦患者出现有异常的凝血功能将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从而引起临床医师们的重视。
本次研究对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出现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和未出现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出血临件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其中,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在延缓手术或者改变手术和因为出血而全身使用的止血剂的事件发生有关,由此说明,临床医师对出现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两种情况比较重视,从而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说明凝血试验对预测出现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手并发出血性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4]。同时也解释了观察组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的情况。而对于出血而引起的低血压、出血而使用的局部止血剂、出血而再次手术和出血的相关性并发症情况或致死的出血性临件发生,两组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由此说明,凝血实验对于多数口腔颌面外科术出血情况和术中的出血相关临件发生预测不具有相关性[5]。
总之,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进行凝血试验的检查,对于多数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出血情况和术中的出血相关临件发生预测不具有相关性,而对于预测可能出现出血性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纪均,张凌,姜虹,等凝血试验预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出血的价值中国临床医学,2005,12(01):154158.
[2] 黄丹丹,陆晔玲,戴菁,等凝血酶生成试验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患者出血评估中的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8(03):773775.
[3] 边婧,房进辉有关凝血、抗凝、纤溶的常见试验的临床应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26):53353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颅脑外科手术患者178例,其中包括颅脑损伤病例92例,脑出血患者44例,颅脑肿瘤患者42例,分成Bio-Paper组和对照组。Bio-Paper组90例患者,男63例,女27例,年龄26~73岁,术中使用可吸收止血膜。对照组88例,男53例,女35例,年龄28~72岁,术中使用常规止血材料明胶海绵。
1.2操作方法
Bio-Paper组:常规止血后,将可吸收止血膜平铺于明胶海绵上,根据创面大小情况剪裁,将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用于创面。颅脑外科在处理去除骨瓣硬膜与颅骨间隙出血时,可剪成长条填塞在硬膜和骨瓣之间,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贴于硬膜上,用小针细线每隔50mm左右在硬膜与骨缘(或骨膜)悬吊;脑出血血肿清除后,脑内深部有散在的出血点或渗血时,可剪成10mm×10mm或20mm×20mm大小左右,可吸收止血膜的一面贴在出血点或渗血处,其大小的使用根据出血和渗血量而决定。也可将可吸收止血膜平铺于用手术刀抛开厚度减半明胶海绵(厚为2.5mm),用于颅脑肿瘤切除后的手术创面。对照组:充分电凝止血基础上,先用止血棉吸干术野渗血,根据手术创面大小,剪切明胶海绵,揉搓后应用于创面,按压至血液凝固为止。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创面即刻止血效果
Bio-Paper组:应用在手术创面部位后的即刻止血率为95.56%(86/90例),有4例患者因为局部出血量较多,常规止血不够彻底,有从创面上滑脱的现象,经过局部双极电凝止血后,再次使用产品,对创面产生了较为牢靠的吸附作用。对照组:应用在手术创面部位后的即刻止血率为63.64%(56/88例),明胶海绵止血通常需要加压按压,由于部分创面位置手空间影响,不易按压(20例),故产生滑脱影响即刻止血效果。还有部分病例(12例)因为出血量较大未能贴合创面造成滑脱。两组即刻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术后
24h出血量通过观察术后24h引流量来判断大体出血量,见表1。
3讨论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下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6.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19-01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虽有自限性及目前药物治疗非常有效,但仍有部分病人因出血难以控制或未能及时控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医疗费用及输血量,严重者需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而内镜下直视止血治疗技术开展及应用,提供了及时诊断及止血的有效措施。本文对我院2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采用了内镜下止血治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20例,为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病人。男15例,女5例;年龄19~70岁,平均47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胃溃疡7例。所有患者均有黑便,合并呕血8例,HGB9g/L3例。
1.2 诊断标准 采取内镜下Forrest分级,Ⅰa级:动脉喷血性出血;Ⅰb:渗血;Ⅱa级:没有出血见血管;Ⅱb级:见血凝块附着;Ⅲ级:有溃疡无出血。本组内经均为Ⅰ级及Ⅱ级。Ⅰa级2例,Ⅰb级7例,Ⅱa级8例,Ⅱb级3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急诊胃镜检查,血压不稳定者先给予补液及输液,胃镜检查发现病灶。直视下使用1:10000肾上腺素盐水在溃疡旁及血管周围分点注射,每点1――2ML,注射3、4点,至周围黏膜变白,出血停止。出血量大,视野不清患者先局部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喷洗。观察5min内无出血为立即止血,根据患者症状、血压、大便及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术后止血效果。治疗后仍发生呕血,大量黑便,血红蛋白及血压持续下降者为治疗无效。24h内再出血患者予再次注射治疗。
2 结果
20例立即止血率为100%,24h内再出血3例,初次治疗成功率85%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胃溃疡1例。内镜下ForrestⅠb级2例,Ⅱb级1例,均再次内镜下局部注射,2例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0%。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与内镜下治疗相关并发症。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溃疡出血多数是溃疡底部潜行动脉管炎扩张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所致,少数是溃疡底部凸出的动脉直接接受侵浊造成。质子泵抑制剂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出血难以控制,需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急诊胃镜检查及内镜下直视止血治疗已临床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治疗费用及输血率,减少了外科手术率。内镜检查消化性溃疡病变为Forrest分级Ⅰ级及Ⅱ级患者被认为再出血的高分险患者,国内报道约20.0%~25.0%可发生再出血,而且多发生在发病48h以内,5.0%患者则表现为持续出血。内镜下止血已被认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首选止血方法,目前内镜直视下止血常用方法有:局部止血药物灌洗,如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或孟氏液等;局部注射治疗,药物有1:10000肾上腺素盐水、组织生物胶、凝血酶、硬化剂等、电热凝固止血治疗,包括电凝、电热探头等;止血夹治疗。内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可使局部肿胀,一方面压迫血管并使血管收缩;另一方面能促进血管内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我院20例患者均首选此方法,初次成功率为85%。目前国内也有许多关于局部注射凝血酶,组织生物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报道,治疗效果良好。国外有报道单独应用局部注射对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有效率甚至高于应用止血夹治疗。这可能与止血夹释放部位难以掌握及血管夹关闭不完全有关。因此局部注射治疗方法简便,效果确切,费用低廉可广泛使用。本文治疗首次治疗失败3例,占15%,再次治疗失败1例,总失败率为10%。总之,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治疗效果肯定,尤其是内镜下注射治疗,方法简单,费用低,尤其在基层医院更易于推广。
关键词:可吸收止血膜;颅脑损伤手术;止血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病症,手术在处理创面后要求止血要彻底, 否则会造成颅内血肿及危及生命等不良后果[1]。因脑组织血供丰富, 质地脆软, 血管分布密集,术野狭小,所以对手术的精细操作和止血疗效要求较高,手术中止血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术中止血效果明显提高,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神外科的常规止血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我科观察2012年3月~2013年5月的38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使用北京大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可吸收止血膜用于止血,对比同期38例患者,疗效差异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6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龄47岁。其中脑挫裂伤14例,硬脑膜外血肿9例,脑内血肿7例,硬脑膜下血肿5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脑膜下血肿3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脑挫裂伤16例,硬脑膜外血肿6例,脑内血肿8例,硬脑膜下血肿3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脑膜下血肿5例。
1.2方法实验组术中使用可吸收止血膜,根据手术需要,可吸收止血膜按创面面积剪成相应大小。硬脑膜外渗血,吸引器充分吸除渗血,脑棉压迫后、将可吸收止血膜剪成合适大小直接覆盖创面,也可用干脑棉再加压数分钟即完全止血。脑内血肿清除后的出血,电凝止血,脑棉压迫后用干燥镊子将小块可吸收止血膜覆盖创面。对照组术中使用常规止血,必要时可以使用明胶海绵。
1.3观察指标术中止血效果(控制出血量、止血速度)、术后24h CT复查出血量。
1.4疗效判定标准止血疗效:优:2min内止血,出血量明显减少;良:5min内止血,出血量减少; 差:5min内不能止血,出血量较多。优良记为有效。
术后24h CT测量血肿体积:采用断层面积乘以高度计算血肿面积。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止血疗效实验组在创面应用可吸收止血膜,止血的有效率达到94.7%。 对照组应用常规止血方法,止血效果差,止血有效率为76.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术后24h CT测量血肿体积两组患者术后24h均行CT检查测量血肿面积,见表2。
3讨论
作为新一代可吸收止血防粘连材料―可吸收止血膜(大清生物纸),采用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两种天然多糖整合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唯一专利能够将此两种成分做成固态产品的技术,在具有充分吸附性、快速止血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组织粘连,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可吸收止血膜的主要止血机制为:吸水后形成水凝胶分子,其中的羟基与纤维蛋白原分子形成氢键,促进纤维蛋白的交链,加速血液凝固,减少出血;使血液粘稠减少血液的流动性,促进止血[2]。采用两种天然多糖材料为原料的可吸收止血膜具有生物可降解特性,在体内可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被人体吸收利用或排出体外。良好的安全性还体现在:对局部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免疫原性和动物传染病的风险,并且对神经纤维也没有损害[3]。
可吸收止血膜与常规止血材料如明胶海绵等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止血迅速,术中证实止血时间约1~2 min,一般不超过3min。②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无菌包装,结构稳定,规格多样,质地柔软,易于裁剪,容易塑形。③安全,无不良反应。④效果可靠,价格较同类产品低廉,易为患者接受。⑤使用范围广,目前除颅脑外伤、颅内肿瘤、高血压脑出血等神经外科手术外[4],可吸收止血膜还广泛用于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等临床手术[5-8]。
通过对比38对患者使用可吸收止血膜,整体体会:①可吸收止血膜不能替代电凝止血,可作为电凝止血后的辅助手段。②手术中应使用干燥器械夹持,因可吸收止血膜遇水或者血液时会粘连于器械上,影响手术操作。③贴敷可吸收止血膜大小应适中,单层覆盖即可。④脑深部创面止血有时放置不易紧贴出血部位,此时可与明胶海绵联合使用,即将明胶海绵剪成同样大小,两者同时使用,将可吸收止血膜朝向创面,待贴敷好后再在可吸收止血膜的上面贴附明胶海绵即可。⑤对于重要功能区手术时,特别是运动区等部位,可少用甚至不用电凝止血,仅用可吸收止血膜黏附即可,不仅可达到有效止血目的,同时也可以避免用双极电凝过多而造成重要组织结构损伤,从而减少术后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可吸收止血膜适用于各类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渗血创面的止血,快速可靠,使用简单,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各类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常用止血材料。
参考文献:
[1]张伟健,王辉,李镇伟,等.医用透明质酸钠防止腹部手术肠粘连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7,28(6):990-991.
[2]王春仁,张清,奚廷斐.生物纸止血作用效果的体内外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26(4):610-612.
[3]尹刚,侯春林,刘万顺,等.新型壳聚糖止血粉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11)1347-1349.
[4]蒋传路,马东营.可吸收止血膜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6):534-536.
[5]丁巍,房学东.可降解生物止血材料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3(6).
[6]彭淮都,方喜.超声刀联合止血膜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1):1143-1145.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保守治疗;外科手术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病和多方病,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及便血等,严重消化道出血常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引起失血性休克[1],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多采用西药常规护胃、抑酸、止血治疗,但急性、大量的消化性出血单纯靠西药治疗无法有效止血[2]。本院于2012年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3年12,本院普外科收治的4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入选者均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呕吐及黑便病史,经胃镜检查予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11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8.2±1.35)岁。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并尊重患者选择的情况下,对其中22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并设为保守组;对18例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组)。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询问病史,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完善血液常规检查,分析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留大便标本检查潜血试验。保守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针输入抑酸药(奥美拉唑40mg,2次/d)、止血药(止血敏3.0g)、抗生素(头孢类),并输入晶体及胶体液+电解质,以维持血压稳定及电解质酸碱平衡。
手术组实施外科内镜手术治疗: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术前上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内镜下仔细检查检查患者胃部,了解胃部有无病变;继续深入内镜至十二指肠球部,观察球部溃疡范围,找到出血灶,实施十二指肠球部胃体窦切除术,内镜下彻底止血并严密缝合,防止再次出血。再次检查患者十二指肠及胃部黏膜组织有无病变及出血,无误后退镜结束手术,术后常规给予抑酸、止血、抗感染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头晕、心慌等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便血、呕血、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3]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分设痊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呕血、黑便等症状缓解时间用(x±s)表示,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应用SPSS 15.0 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2.1两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手术组呕血、黑便、腹痛腹胀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保守组(P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手术组痊愈1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保守组(P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熬夜、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大量酗酒等,导致消化功能下降,辛辣食物刺激、酒精损伤消化道粘膜,使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可导致出血,少量出血表现为恶心、呕吐、大便潜血阳性;急性、大量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患者发生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血压下降引发失血性休克,如得不到及时诊治,死亡率高达10%。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西药常规保守治疗为主,给予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支持治疗。由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常反复发生呕吐、黑便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刘天瑞[4]提出,对反复发作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在结合患者病情及尊重患者选择的前提下,可采用外科内镜手术治疗。通过内镜直视下,可清楚地检查患者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组织有无病变,了解溃疡大小、深浅,找到十二指肠球部出血的具置,直接针对出血点进行切除、结扎、缝合,对正常胃、十二指肠粘膜组织不造成损伤。
本研究中,经过外科内镜手术治疗后,手术组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呕血、黑便、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由此可见,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安全、高效。但正如刘亚民[5]在文献中指出,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治疗后应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调整作息时间,注重饮食清淡易消化,加强运动,戒烟限酒,对预防再次发生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立."硬肿合剂"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致急性胃出血2例[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17):95-95.
[2]翟金林.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5): 880-880.
[3]Evpasch E, Williams JI, Wood-Dauphinees, et al. 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instrument[J].Br J Surg, 1995, 82(2): 216-22
[4]刘天瑞.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6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1):70-71.
【关键词】内镜; 硬化剂;肾上腺素; 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
Endoscopic sclerosing agent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of non-variceal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HOU Ying-sheng,LIU Yun-xiang,HUANG Liu-ye.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Yantai Yu huangding Hospital afficial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Shandong 26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sclerosing agent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of non-variceal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hods The 160 patients received endoscopic therapy because ofhematemesis or/and melena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2 groups:endoscopic aethoxysklerolinjection(groupA,n=80)and endoscopic 1:100000 epinephrineinjection(group B,n=80).To inspectinitial hemostasis,rebleeding,surgery,hospital stay,mortality.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e same endoscopist.Results Initial hemostasis in endoscopic aethoxysklerolinjection group is 97%,initial hemostasis in endoscopic epinephrineinjection group is 94%.(P>0.05).Rebleeding in endoscopic aethoxysklerolinjection group is 11%,rebleeding in endoscopic epinephrine injection group is 27%.(P
【Key words】
Indoscopic; Sclerosing agent; Epinephrine; Non-variceal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减少了急诊手术的比例。内镜治疗方法较多,目前内镜下注射不同药物止血的疗效还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80例(男女比例1:1.17,年龄17~83)组成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A组),另80例(男女比例为1:1.23,年龄16~84岁)组成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组(B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器械药物 FUJINON4400 EG-590电子胃镜,OLYMPUS CF-H260AI结肠镜,FUJINON4400 EN-450P小肠镜,OLYMPUS NM-200L-0525内镜注射针,Fujinon-IN1824TT34N6内镜注射针,1%乙氧硬化醇,1:10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
1.2.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监护,保持静脉通道,备好抢救药品。在血容量和有效循环血容量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行内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及出血部位选择治疗方法。
(Ⅰ)内镜下注射硬化剂(A组):采用内镜注射针,在出血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一般注射3~6点,每点0.5~1 ml;注射后黏膜肿胀、发白。(见图2)
(Ⅱ)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B组):采用内镜注射针,在出血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1:100 000肾上腺素,一般注射3~6点,每点1~2 ml。注射后黏膜肿胀、发白。
1.3 观察指标
1.3.1 内镜首次止血成功率 行内镜下止血成功的病例数占治疗病例数的百分比。
判断标准:内镜下立即见喷射出血及渗血停止,镜下视野变清晰,临床表现:内镜止血治疗后再无呕血和(或)黑便,血压上升稳定,脉率变慢有力。
1.3.2 内镜止血治疗后再出血率 内镜止血成功后再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数占内镜止血成功病例数的百分比。
判断标准:内镜止血治疗后再发呕血和(或)黑便,且血红蛋白下降>20 g/L,或临床上有低血容量休克证据,或有出血表现需要输血者。
1.3.3 外科手术率 首次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治疗后出血不止的病例数和首次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成功后再发出血内镜下治疗无效的病例数占接受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治疗病例数的百分比。
1.3.4 住院天数 接受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1.3.5 死亡率 内镜止血治疗后,因再发同一部位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病例数占同期随访病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表1)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血红蛋白量、呕血或黑便例数、出血灶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本研究中16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进行了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后来病理证实,其中注射硬化剂组有2例胃癌患者,将其排除在外,注射肾上腺素组有1例十二指肠球部恶性溃疡患者,将其排除在外。最终纳入本次研究的病例数,注射硬化剂组有78例患者,注射肾上腺素组有79例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胃溃疡(见图1)(包括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吻合口溃疡、食管溃疡、Mallory-Weiss综合征、Dieulafoy病、小肠糜烂出血、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出血、直肠溃疡。
2.2 治疗效果(表2) 注射硬化剂组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7%(76/78,另外2例中,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行钛夹止血治疗),注射肾上腺素组为94%(74/79,另外5例中,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1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硬化剂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11%(8/76,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4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注射肾上腺素组为27%(20/74,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7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7例行氩离子凝固治疗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死亡病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A,B两组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
出血病因A组B组
胃溃疡(包括残胃溃疡)1617
十二指肠溃疡2523
复合性溃疡65
吻合口溃疡89
食管溃疡1011
Mallory-Weiss合症57
Dieulafoy病32
小肠糜烂出血21
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出血22
直肠溃疡12
合计7879
表2
A,B两组内镜下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A组)(n=78)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组(B组)(n=79)P值
首次止血成功率76(97)74(94)0.20
再出血发生率8(11)20(27)0.03
胃溃疡3(5)11(15)
十二指肠溃疡2(3)7(9)
Dieulafoy病2(3)1(1)
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出血1(1)1(1)
外科手术率2(3)4(5)0.76
住院天数5.7±2.66.5±4.80.39
死亡率001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从口腔至的任何部位,可以是显性出血,也可以是隐性出血,分为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及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Non-varicealHemorrhage)是指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之外的其他病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生原因甚多,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吻合口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血管畸形、上消化道和胰胆肿瘤、小肠糜烂出血、直肠溃疡等。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腹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放射介入治疗等。目前,内镜下治疗是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疗效。通常采用的内镜下止血方法主要有局部注射药物(1%乙氧硬化醇、1:100 000肾上腺素盐水)、氩离子凝固止血、金属钛夹止血和联合止血。各种内镜下止血方法均有效,从而避免了外科手术,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内镜下止血方法。
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已是公认的内镜止血方法。其可以立即压迫和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凝聚及血栓形成,起到止血目的,文献报道其即时止血率为80%~100%,再出血率为9%~36%。本研究中,药物注射肾上腺素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4%,再出血发生率为27%,与文献报道相符。自从1991年Grund首次将氩离子凝固用于镜下止血以来,近几年氩离子凝固已广泛用于消化道止血治疗,其通过输出电极输出凝血电流,在电极和出血创面之间形成氩气流柱,传递到出血创面,起到止血作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是一种物理方法,利用机械力量将病灶连同附近组织钳紧,截断出血血管来源,后可自行脱落。
目前国内尚没有内镜下注射不同药物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比较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此,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在我科住院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160例患者分别给予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和1:100 000肾上腺素盐水,观察两者的疗效。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血红蛋白量、呕血或黑便例数、出血灶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结果表明:注射硬化剂组的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7%(76/78),注射肾上腺素组为94%(74/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硬化剂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11%(8/76),注射肾上腺素组为27%(20/7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死亡病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再次出血的病例中采用了氩离子凝固术和金属钛夹止血术,没有对两组患者的2次止血成功率进行比较,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比较不同内镜下止血方法对不易止血的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2次内镜下止血成功率。
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采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首次止血成功率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图1 胃溃疡并出血
图2 胃溃疡并出血注射硬化剂后,出血停止,黏膜肿胀、发白
参考文献
[1] Skok P,Krizman I,Skok M.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versusinjection seclerotherapy in peptic ulcer hemorrhage-aprospective,controlledstudy.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4,51:165-170.
[2] Marmo R,Rotondano G,Piscopo R,et al.Dual therapy versus monotherapy in the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high-risk bleeding ulcers: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Am J Gastroenterlogy,2007,102:278-289.
[3] 邵伟,刘成国.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硬化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126-127.
[4] Calvet X,Vergara M,Brullet E,et al.Addition of a second endoscopic treatment following epinephrine injection improves outcome in high-risk bleeding ulcers.Gastroenterology,2004,126:441-450.
[5] 李兆申.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3):164-166.
[关键词] 普通胸外科;手术大出血;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021-02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Bleeding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Jian WANG Zheng YANG Lin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bleeding.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a total of 20 case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3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bleeding, the cause of the bleeding, and develop and impl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Results 20 patients in the stud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itial operation to stop bleeding, cracks with no damage suture, parallel damage forceps blocking vascular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bleeding time 18 cases. Blocking the vein or bleeding artery bleeding gap repair in 2 cases. Bleeding ideal control,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deaths occur. Conclusion bleeding because of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preoperative fully prepared to strengthen prevention, in the event of bleeding, to take immediate measures to rescue, which can effectively stop the bleeding and reduce mortality.
[Key words]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Surgical bleeding; Reason; Countermeasures
普外科手术严重并发症类型中,大出血占有一定的发生比例,致命性大出血指医源性操作或外伤等导致的大血管或心脏破裂,病情进展迅速,出血凶猛,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救治,极易引发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2]。故分析大出血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是保障手术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保障。为探讨普通胸外科手术大出血原因及对策,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普通胸外科手术大出血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7~58岁,平均(41.5±2.6)岁。肋骨骨折致大出血1例,食管癌行食管切除术致支气管动脉、奇静脉、或胃短动脉损伤9例,肺癌行肺部切除术致肺静脉、肺动脉损伤3例,胃代食管术治疗贲门癌损伤肋间动脉、胃短动脉、或食管床7例。
1.2 方法
1.2.1 大出血原因分析 ①术野因素:受淋巴结转多、肿瘤侵犯等多因素的影响,缺乏清晰的解剖层次,于血管周围分存的组织粘连,术中有较高误伤几率。如胸部恶性肿瘤通常有严重粘连发生在巨大病灶部位,无明显周围血管组织界限,行解剖肿瘤操作时,易损伤肿瘤的营养血管或胸腔大血管。②血管壁因素:受动脉粥样硬化、发炎或肿瘤侵犯的影响,血管壁相对薄弱,手术过程中打结血管时易造成破损致大出血。③动脉血管走行异常:因病理因素,或患者自身发育异常,血管走行呈异常表现,若仍按常规手术操作方式,极易损伤变异的动脉,静脉破裂几率相对较小。④操作者因素:普通胸外科大出血原因中,手术操作失误为重要因素之一。如尚未完全分离血管鞘周围的血管或周围粘连,即将肺部血管用直角钳游离,钝性解剖或术野未充分暴露情况下易造成大出血。⑤其它:患者未恰当翻身、气管内吸痰、肺血管压力在全肺切除后增高均为诱导大出血的因素。
1.2.2 抢救措施分析 大血管在胸部手术中一旦发生破裂,即需采用纱布填塞法、钳夹法或指压法立即对出血快速控制,并与输血、麻醉、急救程序联合开展抢救工作。需建立至少2个或以上静脉补血输血通道,为大口径,但无名静脉破裂或上腔静脉破裂上肢应避免输液。未获得清晰视野下,不宜应用血管钳行盲夹操作,以免使血管损伤加重。实施食管切除术中,采用侧壁钳夹处理主动脉损伤,虽操作简便,且具一定安全性,但血管的破裂部位在狭窄的视野下较难获得充分的暴露,增大了钳夹的难度,若强行实施修补操作易加重损伤,且延误治疗时机。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其它方法操作也存在一定复杂性,单纯钳闭主动脉为首选方案,主动脉弓后左锁骨下动脉为钳夹最理想部位,钳闭时间需
2 结果
本次研究选择的20例患者中,完成初步止血操作后,裂口用无损伤缝线缝合,并行无损伤血管钳对血管上下端进行阻断及时止血18例。阻断静脉主干或出血动脉,对出血裂口进行修复2例。大出血均得到理想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3 讨论
普通胸外科中,对大出血进行预防较为重要,可降低临床死亡率。临床工作中,外科医生需对术前充分检查和全面准备引起重视,了解病情,并对病变与血管的相关性行综合评估,对手术切除的难点有心理准备。术前需行积极的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必要时放化疗,以使周围组织与病变的粘连程度减轻[3]。术前需对患者的CT、MRI扫描资料仔细阅读,对血管与病灶粘连程度做出判断。血管造影增强显示血管受压或与肿瘤组织间为模糊不清的边界,肺血管可考虑经心包腔处理,反之放弃手术方案治疗,以防诱发大出血[4]。对手术方案行严密科学的设计,在完成肿瘤切除的基础上,要对血管破裂而致切除范围扩大的可能性进行考虑[5]。手术操作者需对心肺血管解剖关系娴熟掌握,除机体血管正常的解剖关系外,也需了解可能存在变异的类型,以免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出现遗漏现象,而诱发大出血发生。分离解剖血管尽量在血管纤维鞘内操作,因血管鞘膜与病变通常有程度不等的粘连侵袭,血管在鞘外处理时易被损伤,同时,需缝扎较粗的大血管,以防滑脱诱发出血事件。本次研究中,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有效止血。
综上,分析普通胸外科手术大出血的原因,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预防,一旦发生大出血,立即采取措施抢救,可有效止血,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梁正,孙晓光,张翔,等. 急性胃十二指肠大出血外科治疗[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21): 104-105.
[2] 任立志. 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2).
[3] 王雄. 肝胆外科术中胆道大出血15例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 2012(9).
[4] 张峪东,杜燕夫,渠浩,等.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意外大出血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2): 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