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3: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经济产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改变了企业与其它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功能和阶段,整个工业活动正在世界各国分散开来;同时,为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各生产环节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产业集聚化:工业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压力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进行以下转变:从追求大规模的静态外部经济效益,转移到培养基于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网络的动态创新能力上来。
(3)产业生态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为实现工业化和GDP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大量废物排放和低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AudraJ.PottsCart,1998;LloydConnellyetal,2001)。这种线形物质能量流动的经济系统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和超出自然消化吸收入类垃圾的能力(J.Korhonenetal;2003)。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将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产业生态——国际产业转型与世界发展潮流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产业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在英国,1999年专门成立区域发展局,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造,负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和长期的全面规划(ChrisShearlocketal,2000);芬兰是世界上已经进入产业生态良好循环的国家之一。芬兰2/3的土地为森林覆盖,但森林年砍伐低于年生长量(2001年增长724万m3,年砍伐只有448万m3);芬兰林业70%的燃料来源于废料如纸浆和锯渣废料的黑酒精(J.Korhonenet81,2003)。
产业生态(1ndustrialEcology,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199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科学,产业生态学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Al-lenbvandRichards,1994;AudraJPottsCart,1998;Allenby,1999a,xi;MichaelHHuesemann,2001;T·P.Seageretal,2002;Raftlsenmann,2003)o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1EEE)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产业生态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这就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AudraJ·PottsCart,1998)。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J·Korhonenetal,2003)。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DavidJ·Brunckhorst,2002)。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原理应用到经济系统,不能直接将生态原理照搬到经济系统上。因为自然演化毕竟不同于经济系统演变,自然系统没有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自然也不能象人类经济系统那样有意识地进行规划;信息流动和反馈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新陈代谢方法并不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原理搬到经济系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中国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对各种原材料—从花生到生铁的巨大需求,使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严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40%,消耗了水泥世界总量的50%,石油进口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粮食缺口1100亿斤,大量进口造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巨大的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种种迹象表明,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资源消耗过快、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再生使用率过低的粗放经济。
(2)生态环境严重透支。随着经济以每年8%、9%、甚至10%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迅速退化的灾难:27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沙漠吞噬、70%以上水系被污染、400座城市缺水等等。大量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而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生态所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中国发生的环境危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大多数地方退化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在中国则是无可挽回的:中国北部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干涸,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大多数时间河水也开始断流。华北许多城市地下裂开了巨大的地洞。沙漠覆盖了中国18%的土地面积,并以每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30%以上的地方遭受酸雨侵害。除非中国对目前的发展方式做出彻底改变,不然的话,大片区域的生态崩溃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有关专家断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
(3)社会文化出现了毁灭性破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过去一味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种种弊端,已经在很多地方显现出来:美丽的风景、庙宇楼台、圣水神山、精雕细刻的传统手工艺和城市景观被清一色的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所取代,古老的运河、城墙被铁轨、环城公路截断,庞大的城市吞噬了大片农田,许多城市无可挽回的被开发成清一色的灰色城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那些最具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外国游客一心想看的东西被胡乱建造的新式楼房无休止的吞噬,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四、产业生态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分散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需要绿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西方的“资源饥渴”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我们唯一的可行之路。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我国,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分布着两个非常典型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中国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启示。
(1)中国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也是我国农业生态的典范。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基塘系统列为研究项目之一,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低洼地改良,开创了改造低洼积水地的新途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充分显示出水陆相互交换、植物和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率,氮磷钾三要素的循环效率分别为0.43、0.46、0.96,循环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系统的最大产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产业生态工业模式的典范——贵港生态工业园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第一个产业生态工业园,是以制糖工业为支柱,以贵糖(集团)公司为龙头,围绕蔗糖生产整个生态产业链展开的。目前,贵糖已形成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多条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初步实现了生产过程良性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能把污染物消除在工艺流程中。贵港生态工业园实践证明,产业生态不仅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生态工业链使制糖过程中各环节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其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大大提高。
一、理论基础与协同机理分析
( 一) 理论基础
1. 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其内涵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交流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1]。而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 Kelineth Boulding) 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2]。1988 年,以国际生态学会( ISEE) 创立生态经济学为标志,生态经济学才真正作为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关系的一门学科走上国际舞台[3]。生态经济学在国内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4 -7]。
2.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1947 年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中提到 Culture Industry,直译为文化工业,即文化产业。作为介于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特殊形态,文化产业被不同的国家诠释为不同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解释为: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8]。我国对文化产业做出清晰的界定是在 2004 年,国家制定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就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更是成为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部分。
3. 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 synergetics) 源于 1971 年,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 H. Haken) 提出的。哈肯认为,以开放系统为前提,大量不同的子系统间通过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复合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系统间的非线性关系使得整个开放系统从无序演化为有序,同时产生了“1 +1 >2”的效应,即所谓的协同效应[9]。也正是基于这种非线性关系,两个开放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的效应要比这两个系统间简单相加产生的效应大。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蜜蜂与花”的启示。蜜蜂采蜜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手段,但是在蜜蜂采蜜的过程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帮助花传粉授粉,由此花可以继续繁衍。有了花的存在,蜜蜂的生存更是得到了保障。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如“花与蜜蜂”的行为正是两个正外部性系统叠加带来放大效应的结果。
( 二)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1.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
( 1) 生态经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态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变革,这个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人类认知而发展的一个漫长过程。从物质基础角度看,生态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生命物质保障,而这些保障从最根本上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产业是生态大环境孕育的,但是生态经济的发展从物质保障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如果从更深层考虑,生态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人类理念的转变,即从“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产业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事业大繁荣的结晶,是从对资源能源依赖的发展模式下脱颖而出的新的发展形式。而这种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需要以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为基础的。
( 2)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生态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文化产业做为一种“绿色产业”具有能耗低、环保、产业附加值高等优点,做为朝阳产业,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产业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得其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传统产业升级蜕变。同时,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就业岗位对社会问题都会带来正的效应,而这些都会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源动力,为生态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而生态经济的发展又从各个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样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形成了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正相关连续上升螺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断在其上升“路径”中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经济的外延性和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为其整体发展指明方向。据此,文化产业和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机理开始凸显。
2.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约束
( 1) 生态环境的恶化将抑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一国或地区如果受到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 比如工业革命) ,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支撑更多的人口生存发展,导致人口激增,进而需要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而当地原有的朴素自然文化观念受到冲击,“人定胜天”的意识逐渐泛滥。同时,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开始滥伐森林、掠夺资源、毁林开荒,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打破了原有的低水平均衡状态,生态经济发展更加恶化。由于当地的投资环境恶化,文化根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传统的文化事业不能得到弘扬,文化产业也难以发展,从而陷入“生态破坏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文化产业滞后加剧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和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怪圈中,使经济社会处于一种低水平陷阱而难以摆脱。
( 2) 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就不可能有稳固的文化根基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另一方面是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的消费水平不高,就不易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因而难以实现文化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制约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培育出积极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自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其发展壮大有利于引导低附加值部门的产业转型,加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部门的产出比重,增加环境友好型部门的产出比重,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人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孕育出来的; 人类意识形态的出现慢慢形成了文化,而文化从某些层面上催生出了经济制度、经济体系,形成了现在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主要依赖生态圈的各种资源,慢慢形成了最基本的三角塔形构建,即最简单的从生态到文化到经济再到生态的基础循环[10]( 如图 1 所示) 。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打破了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无度索取资源的过程,人们努力的寻求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平衡点,生态经济就此应运而生。文化经济的形成则是基于人类文化自身与经济系统结合的产物,在此我们把文化经济具象化为文化产业,就是人类文化产业化的一种经济形式,在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中,也会衍生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形式,我们暂且把这种形式称作生态文化。生态经济、文化产业、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必定能够催生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形态,即生态社会。在最基本的三角塔形构建中,人类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污染到治理到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人类社会文化就在出于恶性循环的经济基础上得到了畸形发展,生态系统作为最基础的构建为一切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支撑。而生命供养系统中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恶性循环也终将走向枯萎。随着认识能力的提升,人类意识到了从污染到治理的循环弊端,所以生态经济的出现替代了最初从污染到治理的发展模式。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社会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演化,文化产业化的出现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和生态经济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对现代经济的发展发挥加速作用,这种高速的和谐的增长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生态社会。而生态社会无论从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上,生态利用与保护的均衡上,还是人类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解读上,与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相比都将更加完美与和谐。
二、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是甘肃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抉择
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作为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对经济发达地区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约束
1. 生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根据《2011年11月甘肃统计月报》的数据,甘肃省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5. 29∶ 55. 03∶ 29. 68,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为44. 78%。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装备制造和煤炭作为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 13%,是甘肃省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甘肃省经济结构仍然以重化工业为主。由表1可知,除了生态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重、R&D 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率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主要生态经济指标[11]甘肃省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目前甘肃省经济结构仍以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生态经济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其呈现出的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客观上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甘肃省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地处偏远,远离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文化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表 2 所示,甘肃省文化产业指标总体低于全国相应指标,除人均拥有杂志册数和每万人电视节目制作时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指标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文化传播业整体水平方面差距较大。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说明其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而对于甘肃省这样的文化大省,文化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文化没能产业化,从最根本上不利于甘肃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又迫使人们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经济得不到发展。生态经济的落后又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使甘肃省被迫进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模式。
( 二)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1. 甘肃生态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近年来甘肃省已经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主要生态经济指标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如果继续实施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增进全社会的福利水平。一方面,更多节约的经济资源可以用于支持其他行业如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逐步孵化出本地文化品牌;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带动文化消费市场的扩张,从而带动本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营,为实现甘肃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生态经济的促进作用
甘肃省拥有享誉全国的天水伏羲文化、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等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胜地,黄河文化遗址、古生物化石遗址、祁连山沿线河西走廊文化风景线等独特风貌。甘肃省又是途经的主要省份,革命文化底蕴厚重,同时,甘肃省也是多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丝绸之路横穿甘肃全境,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出了以《读者》、《丝路花雨》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品牌,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基于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及甘肃浓厚的文化底蕴,甘肃省政府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加快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努力将甘肃打造成为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开发文化产业势必会为甘肃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为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甘肃传统产业升级蜕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促使甘肃经济进入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正相关连续上升螺旋,使得其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均衡点迈进。
( 三)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面对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艰巨任务,甘肃省极易陷入恶性循环的低水平陷阱。甘肃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文化、经济三者之间的基础关系,利用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而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则无疑具有正外部性相互叠加的放大效应,一方面发展了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为代表的生态经济,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将进一步引导其他低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逐步向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高水平均衡过渡。而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作为生态社会最基础的构建,二者的高速发展势必会推动甘肃省走进一种文化底蕴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形态。
三、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 一) 积极运用生态补偿政策,建设“绿色甘肃”
生态补偿政策是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减轻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生态补偿的长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利于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由于生态补偿所需初始资金投入较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且见效缓慢,因此在实施生态补偿项目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职能作用,以建设“绿色甘肃”为目标,为生态补偿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从而逐步把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带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 二) 因地制宜,分地区分等级有序发展
结合甘肃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特点,在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各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共同发展。依据甘肃各县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民族文化底蕴,结合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开发的相关政策,将甘肃划分为不同的发展级: I 级———文化底蕴丰富,经济基础较好地区; Ⅱ级———文化底蕴较丰富,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地区;Ⅲ级———文化底蕴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地区。采取优先发展 I级,辅助发展Ⅱ级,带动发展Ⅲ级的方法。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利用在 I 级地区,Ⅱ级地区协调发展,同时注意不要产生经济的两极分化,所以特别强调对Ⅲ级地区的带动作用。
( 三) “点—线—轴—网”逐渐过渡发展
甘肃位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貌复杂多样,版图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状,地形狭长。由于受地貌地形的限制,经济发展很难形成具有规模的大都市商圈。结合甘肃的地形状况,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应走“点—线—轴—网”逐渐过渡的协同发展路径( 如图 2 所示) 。a 点—轴 b 点—线—轴 c 点—线—轴—网图 2 甘肃省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点—线—轴—网”协同发展路径例如,适度选取生态经济发展试点城市 A 和 B,大力开发文化产业,发挥二者协同发展作用机理,打造生态试点城市增长极。利用铁路、公路的纽带作用,带动 A,B 试点城市之间的地区发展。发挥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各自以 A,B 为中心向外扩散,带动毗邻的 C,D,E,F 城市发展,形成轴线带的发展局面。最后,形成以交通为纽带的多城市协同发展经济网,推动整个甘肃生态经济的腾飞。
( 四) 以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为重点,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并驾齐驱
应紧密依托《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循环经济项目及园区建设为重点,作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实现文化产业与循环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同时,应以生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在循环经济与文化产业项目的遴选、设计、建设过程中,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加大对生态工程的资金投入,使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并驾齐驱,从更高、更深层次上实现甘肃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生态产业 绿洲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与“生态内因论”
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其研究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三阶段。在古典经济经济增长理论阶段,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则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这一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中,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发展理论则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创新学派则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依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阐述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关注的是资源和技术。当代的增长理论关注了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但它们却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仅仅是一种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单向关系,都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生变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生态缺失的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与现代经济增长一并而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诸多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各个经济体的增长实践都或早或晚地、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经济增长的困境,人类的发展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运行方向及其发展趋势。健全的生态条件和优良的环境质量是直接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不仅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本文作出经济增长的“生态内因论”这一基本判断,即:生态环境决定自然力并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主导性地位。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若生态这一基础因子缺位,经济系统则是一种畸形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将进入恶性循环,进而崩溃;反之,生态因子将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子,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高效发展。在这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实体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生态产业将居主导地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生态经济的浮现而提出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是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类型,发展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效益,也主要体现着生态经济的能量和效益,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1、生态产业的定义。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2、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产业包括:主体部门――生态农业,基础部门――生态工业,支撑部门――生态信息业,应用部门――生态服务业。
3、生态产业的功能。生态产业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达到动态平衡,从而提高整个生态圈的生产能力、消费能力与还原能力,而解决生态平衡的关键则是微生物的还原能力。因此,在生态产业建设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生态产业的效益。生态产业与传统经济产业相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产业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用,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改善了的生态系统能够溢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系统,这样,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生态产业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物圈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发展模式,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手段的生产事业。发展生态产业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的最佳选择,生态产业将是21 世纪的主导产业。
三、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从景观角度看,绿洲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以荒漠为基质的各级植被斑块及镶嵌系统。故绿洲寓于荒漠景观中,无沙漠无所谓绿洲。脆弱的荒漠生态本底,使绿洲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不可逆性的特点。绿洲经济是建立在绿洲这一载体之上的。绿洲赖以存在的生态条件,使绿洲经济活动规律明显不同于东部,先天的生态脆弱使绿洲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生态限制,生态风险大,使绿洲经济必须比任何一个经济系统更加重视“生态”这一因子的基础性地位。离开了这个基础,绿洲的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绿洲的经济发展不允许生态的缺失。所以,绿洲经济就是在绿洲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物质条件下,人类对绿洲生态系统所进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其本质是生态经济。绿洲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因子起主导作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济增长。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属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荒漠化以及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人类活动基本上集中在几千块孤岛式带状的绿洲上,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由于生态要素的缺失,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给绿洲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和挑战,新疆绿洲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困境。
1、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序扩张和环境失调,使绿洲生态系统超过了承受的极限,致使绿洲生态系统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的扩张,人口大量集聚,生产、生活用水成倍增加,地表截流、地下提水等人为过程使下游荒漠自然给水量日益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泉水溢出地带及湿地消失,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土地利用不合理,重用轻养,有机肥施用不足,养地作物苜蓿、绿肥及豆科作物面积小,不能合理轮作倒茬,土壤肥力下降;重灌轻排,灌排失调,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农田生态系统不合理或无节制的用水,将地表水(包括洪水)全部截留,荒漠植被大量消失,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化学污染、工业“三废”无治理排放,使绿洲生态系统“熵值”不断沉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洲内化学污染、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不但影响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制约着当前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益。例如:挖渠排碱同时也排走了大量的土壤肥力,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新疆中低产田占60%。绿洲城镇工业、生活废水无治理排放到下游水库,农业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化学污染使绿洲生态环境越来越不适宜绿色、安全生产,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3、因地理与交通阻隔绿洲农业经济系统外部经济环境的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交换不便。新疆许多偏远地区的资源优势及名、特、优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绿洲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差,只有依靠外部输入能量(水源等),生态系统才有高产出;同时绿洲经济系统能量输出不平衡,大部分工业性生活资料及全部生产资料依靠外部供给,绿洲大量农产品外销,在经济大循环中,绿洲输出的是物质产品和财富,而积累的是污染和贫穷。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掠夺环境、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生态贪困”现象普遍存在。
4、产业结构单一,生物能量转化、增值率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近50%,宜棉区超过80%。单一的种植结构,致使作物病虫害增加,土壤肥力破坏,农业物化投入增加,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生产模式。同时,新疆农产品的综合加工率不足50%,且加工层次很低。
四、生态产业是绿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严峻的危机和挑战提醒人们,绿洲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把“生态内因论”作为绿洲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引导绿洲经济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
1、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产业是以不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准则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可以使绿洲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提高环境投资的回报率,遏制退化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和经济关系链。
2、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绿洲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为代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延续旧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将是生态、经济的全面崩溃。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经济要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3、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优势。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是生态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生态产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速。绿洲有特殊的生态资源,特别是其丰富的光热资源,具有发展特色生态产品的优势,这有利于绿洲经济突出地域特色、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规避环境风险,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 仇恒喜:发展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 毕秀水:经济增长理论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其重构[J].学习与探索,2004(6).
[3] 王如松:转型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5).
1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概念与内涵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在林下经济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林下经济虽然还是新名词,没有统一定义,但已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大多专家、学者乃至基层科技工作者都偏重对经济方面的作用进行定义。最近,有两位学者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林下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表述。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的张东升、于小飞(2011)对林下经济归纳出5个方面的要义:(1)以林业用地(尤其是山区林地)为主要活动范围,包括与之相连的生态文化资源;(2)它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为基础理论;(3)它以获得经济、生态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直接目标;(4)以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思路;(5)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1]。北京林业大学的翟明普(2011)认为: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林下特有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种植和养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构建和谐稳定的复合林农业系统,或开展其他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以取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而发展林业生产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2]。
2杭州市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2.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的必要性“十五”以来,杭州市按照国家、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建设了大量的公益性生态林。共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56.5万h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49.3%。将生态公益林建设列入林业十大工程,按照森林生态区位的重要性、生态功能的脆弱性和资源保护的特殊性,对位于以水系为主的钱塘江、太湖二大源头汇水区、大江大河两岸、大中型水库(湖区)周围,以重要交通干线为主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两侧,以生态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集中连片的阔叶林、破坏后难以恢复的森林生态脆弱区等重要生态区位的公益林,纳入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实施强制性的禁伐保护措施,采取封山育(护)林、生态补植、林相改造、生态经济利用等定向培育技术,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资源质量,逐步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逐步构筑杭州大都市的绿色防护体系,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提高人居环境的生态质量,促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生态优先,森林面积从106.13万hm2增加到108.45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从3342.00万m3增加到4349.72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64.4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首位。杭州市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在如何协调生态的长期综合效益与农民近期现实利益的关系上已暴露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杭州市林业用地日趋紧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将更加突出,对于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可行性
2.2.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政府的要求与导向我国林下套种或间作蔬菜、棉花、小麦、花生等作物非常普遍,但把林下空间作为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始于21世纪初,随着林下生态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提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林下生态经济发展被提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2.2.2林下种养生态经济产业已经起步根据杭州市生态条件和主要林相结构特点,已经筛选了几种适宜杭州市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某些相关技术比较成熟,基本摸清了杭州市特别是淳安县林地结构特点,林下种养模式开始规模化示范。如:千岛湖主体经营者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长期从事森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发的发明专利《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是迄今为止浙江省淳安县林业行业首个独立完成的发明专利。在森林蔬菜有机栽培、加工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森林蔬菜开发利用和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建立林下种植、养殖、游憩三大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8个。推广林下种植2个、林下养殖3个、林下游憩项目3个,实现年产值1134万元,年利润235万元,年税金75万元。
2.2.3林下生态经济产业与森林旅游业有机结合,为社会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森林中富含负氧离子和大量的新鲜空气,步行或在森林下休闲娱乐,对增进人体心理和生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林下广场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最佳,人体舒适度最好,是夏季人们户外活动的较佳选择。森林的健康经营,无论从森林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是从森林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角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充分发挥杭州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林下游憩,有望实现林业和旅游双赢。
3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雷同林下经济模式。林下经济模式表述很多,如:浙江省林业厅(2011)最近进行了林下经济调查,全省年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并将林下经济发展分为高效经济林、笋竹开发、林苗一体化、林粮套种、林禽共养、复合经营、休闲观光等7种模式[3];胡奕锋等(2011)调查,根据林地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淳安的林下经济主要选择在山核桃、板栗、毛竹、油茶、柑橘、杉木用材林等11个树种下实施,实施总面积1976.60hm2,总产值达到5054万元。其中,山核桃林1816.27hm2,占实施面积的91.7%。目前林下生态经济栽培模式主要有林+林、林+草、林+药、林+粮、林+桑、林+茶、林+畜等模式[4]。海渤(2010)提出林菌、林禽、林—草—牧复合经营、林药、林粮、林油、林菜7种模式[5];李彦玲(2011)认为要发展能源型、园林资源型、畜牧业型、林药型、菜果型林下经济,并从有利于政策的执行、统筹林地整体经营、信息利用、技术扶持、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出发,主张林下经济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6]。尽管众说纷纭,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归结为林下种植、养殖、游憩三大类。其中林下种植包括林下药材种植、林下食用菌培育、林下野菜栽培、林下牧草和绿肥种植、林下育苗和经济林培育;林下养殖包括林下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林下游憩包括森林旅游观光、林下休闲娱乐等。适宜淳安(含千岛湖)乃至杭州市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宜以国有林场为主力军。通过林分改造方式,林下带状、块状、点状补植南方红豆杉、油茶、杨梅、柿、杨桐、茶叶等经济树种林下种植模式;利用森林发展畜牧养殖和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开发,林下养殖山鸡、草猪等,丰富菜篮子供应的林下养殖模式;围绕生态文化游憩定位,坚持在生态游憩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将国家级良种基地以及独特的文化和山水人文底蕴相融,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使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并吸纳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发展的林下游憩模式[7]。
4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4.1存在问题就杭州市而论,目前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林下生态经济技术研究方面。由于林业周期长,做到长短结合,是林下生态经济的出发点和目标,而在技术层面上,遗传改良、选育、栽植等依然沿袭传统方法,真正实现安全、高产、高效,大有文章可做。(2)林下生态经济产品的生产经营加工方面。如何拉长林下生态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是直接影响林下生态经济发展的瓶颈。(3)林农在林下生态经济产品的营销渠道方面。大多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还没有统一组织和协调,容易造成生产无序化,缺乏品牌经营渠道;同时在管理上缺乏对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区域分布。
4.2制约因素顾晓君等(2008)认为发展林下生态经济的制约因素:(1)好的项目从哪来;(2)启动资金谁提供;(3)经营风险如何防;(4)市场如何开拓;(5)基础设施要加强[8]。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主要归结为2方面的制约:一是生态方面,科学地揭示和正确地掌握不同环境条件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潜力,做到因地制宜发展;二是经济方面,作为一个产业链,推进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并非易事。
5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方向
5.1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为宗旨,以产业技术为支撑,整合多种资源,按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林业,延伸林业产业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使林农形成一种新的更好的生存生活方式。
5.2发展原则
5.2.1坚持生态经济原则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经营习惯,选择、推广切合本地实际,适宜本地区林下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开发用材林地、经济林地林下资源,采取“适宜、适当、适度、适用”的方法,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9]。
5.2.2坚持集约经营原则聚集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区域化的特色基地与专业市场,强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加快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5.2.3坚持科技兴林原则发挥科技在林下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突破、带动、支撑和引领作用。搞好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特别是在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等方面加强科技服务。
6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6.1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管理把林下空间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来看待,把开发林下生态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成立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开发领导组织,积极给予并向上争取政策扶持。林下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要加强资源协调管理,制定林下产业区域、产品调整规划,合理布局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注重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引导的超前和适度性,及时开展阶段性总结和思路梳理,防止一味行政推动,引起产业、产品和规模结构性失衡,引导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深入发展。
6.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生态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6.3坚持典型示范,发挥辐射作用实施林下生态经济试点,动员、引导农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生态经济等多种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建立一批不同类型的林下生态经济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做大做强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我国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元素的支撑,方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繁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因此,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政产学研用等各部门各主体联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文化与科技进一步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研究,可有助于提升该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它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竞争力。可以深入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律,丰富生态型经济区的区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理论,拓展生态型经济区和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视域。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的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文化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这标志着江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出铿锵一步。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达1460.2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4%;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特点鲜明,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各地区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均衡发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差距: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强等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以项目促进科技发展。
全省投资规模上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有近50个,上亿元的项目有近20个。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产业内的科技创新。
3.2以园区促进科技发展。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正在培育或已经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3.3以市场促进科技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门类较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市场将促使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创新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应用。
3.4以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江西省正加快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尝试,这标志着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均坐落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由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构成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并最终投入市场,必将对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3.5以改革促进科技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体制改革正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由试点向面上推开,大力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文艺院团体制、新闻媒体和电影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趋旺盛。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4.1艺术创新能力差。
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在新兴文化产业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主研发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很少,在产业链的上游缺乏竞争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传统媒介的新兴文化艺术样式不多,传统文化形式与数码、网络、电信、制造、中介、营销等领域的渗透力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艺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先进地区,原创能力薄弱,竞争力必然低下。以动漫行业为例,杭州市2010年原创动漫作品生产量达到3万分钟;而江西全省到目前为止长篇原创动画仅生产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艺术创作能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4.2企业创新能力散。
现代文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过低,主要是低在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互补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创新能力分散的现象特别突出,例如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业的创新,仍以大量小作坊式生产方式为主;动漫行业的创作与创新,以十多家动漫公司和工作室分散经营为主,未能形成合力,更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现代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集中度高,才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实现。
4.3技术创新能力低。
造成该问题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而高科技文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文化品牌产品的延伸和多元化开发不够,文学、影视、广播、舞台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互动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拥有一批文化品牌,但还未能有效利用高科技力量,还没达到自身品牌的多元化商业开发。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4.4创新队伍人才缺。
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需要技术和艺术两条腿迈进,而技术和艺术的载体是人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仅缺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而且缺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缺乏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引进方式。这明显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4.5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少。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以资金为后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资金的支撑。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对文化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都重点投到了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很少有资本进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更少。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及其科技创新,江西省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应分别围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优化、文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和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等五个方面展开:
5.1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鄱阳湖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应制定适合当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法规建设。深化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指标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水平、潜力和效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的各项政策,保证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盗版行为,肃清盗版市场,统一稽查,管理文化市场。
5.2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萍乡、抚州六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共青城影视基地、南昌市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及传统书画艺术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抚州传统工艺基地。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培育和壮大沿京九、浙赣、昌九、沿江、环鄱阳湖为主轴的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区点线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综合现代文化产业空间格局。从而带动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划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创立自主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资源聚集优势,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5.3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创意产业发展也应该走与日本相似的路径———注重产业和文化的结合,但现阶段更应注重产业发展。选择富含江西元素、积累规模效应、充满科技含量、具备发展潜质的五大行业———出版、旅游、动漫、陶瓷艺术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作为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和重点扶持的行业,形成区域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关联产品、衍生产品的商业化开发,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高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尽快形成产业链条长、集中度高、专业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红色及军事教育文化产业群、动漫游戏产业群、戏曲文化产业群、宗教文化产业群、陶瓷艺术品文化产业群、中医药文化产业群、客家文化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群。
5.4发挥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
经济工作要强调抓项目,文化科技建设同样要十分注重抓好项目。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抓项目要有龙头,为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项目,须建立省级重点文化科技项目库。并将这些重点文化科技项目纳入中国文化产业网项目库。同时对入库项目通过各类媒体、文博会、招商会等形式统一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并优先给予产业政策扶持。继续积极推进江西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精心实施文化科技招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利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这个重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招商引资活动。
5.5汇聚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
1经济发展依赖工业天津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状态,天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比重自2008起呈现下降趋势,同期第三产业比重小幅增长。尽管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接近,但总体上第二产业仍为最重要经济来源。对2010年天津市工业支柱性产业产值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比重最大的为装备制造业占41.6%,其次是石油化工18.4%,电子信息17%,轻工纺织17%,而新能源材料仅占6%。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北方工业中心,天津市经济发展仍依赖重型工业,而新型工业仍处于发展中。
2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其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都非常少,并且随着城市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会呈现“三、二、一”状态。根据2012年天津市第三产业的构成,传统批发零售业占据28%,金融业占据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1%。尽管金融业有了很大发展,信息、教育、综合技术等服务业比重偏低,尤其是信息咨询、医疗服务、设计等知识型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整体上看新兴服务业发展慢、实力弱。
3经济发展能耗较高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天津市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708吨标准煤,高于北京市0.459吨/万元和上海市0.618吨/万元。进一步分析北京和上海三次产业结构数据,北京和上海的三次产业“三、二、一”结构已经发展成熟,因而其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耗较低。天津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与北京和上海经济发展能耗仍有较大差距,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4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上升虽然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近三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是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值分为0.105毫克/立方米、0.048毫克/立方米、0.042毫克/立方米,而2011年年均值分别为0.093毫克/立方米、0.042毫克/立方米、0.038毫克/立方米。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有小幅上升,说明目前天津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治理,按照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天津市任务仍然很艰巨。
二、生态经济视角的天津市产业结构提升路径分析
1优化工业结构
1.1促进传统工业改造与升级针对目前天津市经济发展能耗较高的现状,积极促使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不好的传统工业淘汰落后技术,要求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及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的速度,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政府加大对传统工业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对优势产业加大资金支持,只有传统工业真正改造和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节能减耗。
1.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要求生态工业园中的中小企业加强建设园区内的生态网及生态链,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不断提升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降低工业污染物。同时,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标准,健全奖惩机制,对不合格企业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
2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银行商业化步伐,规范发展保险市场,促进证券业的发展,对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进行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力度,继续建设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吸引优秀人才,不断加强管理咨询、法律及会计咨询等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中介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天津旅游精品线路,做好旅游业宣传,树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现代化物流,吸引各类信息服务业人才,发展电子商务;并通过各项举措加强科研服务业、教育文化卫生、居民服务等各项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有效降低经济发展能耗。
3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在吸引企业投资的过程中,杜绝重污染企业落户天津,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从源头上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企业不断进行自主创新、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同时,企业要加速积累人力资本、重视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的积累,通过各个途径促进企业向高附加值新型产业升级。
一般来说,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一些游戏规则,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力、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正式约束(宪法、法令、产权)和实施机制组成,目的是调节人与入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并促进社会进步。但并非所有的制度都是合理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合理的制度是有效率的,是指在这一制度下,“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产出的增加”。任何一项制度或新体制都可以看作是被“生产”或“供给”出来的,与分析任何一种新产品的经济性一样,必须将实施一项制度所支付的成本与制度收益相比较,只有收益与成本的差大于机会成本(旧制度的净收益)时,实施新制度才具有经济性或合理性。
市场制度是人类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在引导、协调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它却没有很好解决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也就是说市场对生态问题是失灵的。产业生态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出来,它指的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实施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作为一种制度要求,产业生态化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它还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二、产业生态化的制度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经济活动主体而言,会产生外部经济效果和内部经济效果。内部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主体追求的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果则是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效益。即便在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中,经济活动主体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也往往忽视甚至无视其外部经济效果,使环境资源难以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产业生态化在制度规定上无法克服这个矛盾,这是由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产权的非存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决定的。
(一)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
公共物品是指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物品。如果一个商品在给定的供给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即额外的消费并不增加额外的成本,或者说任一消费者甲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乙同时对它的消费,则称该商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公共物品并非纯粹的公共物品,只不过其消费具有较高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罢了,环境资源即其一例。
环境资源作为具有较高程度的公共物品性质的物品,仅仅依靠私营厂商是无法充分提供其生产的。私营厂商通常以利润为追逐目的,如果私营厂商提供公共物品,由于该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它性,厂商很难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即收费难;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加入,厂商必将收不抵支,退出公共物品市场。消费者之间通过谈判,达成一个一致性意见,以实现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也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在于:第一,由于消费的非排它性,一些消费者出于搭便车的动机,不愿显示真实偏好;第二,消费者数量众多,谈判费用过高。最后,即使假定公共物品的生产可无限分割,由各单个消费者分别提供,也会由于理性化的个人忽略其提供的公共物品产生的外部性,而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因而,在产权私有、自由交换的市场体制中,环境资源的供给必定是不足的,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短缺,而是环境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二)环境资源产权的非存在性
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由于稀缺物品的存在而引起的与其使用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当前许多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是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障碍因素,表现为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资源无价和低价。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资源的产权没有任何界定而处于公共领域;经过漫长的历程,到了今天,其产权界定和保护实施仍是很不充分的,有许多在名义上、有更多在实际上仍处于公共领域(当然,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具有程度上的差异)。“资源低价、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使用者通常可以不付成本,或以极低的成本开发利用公共资源来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低效率使用,没有也无法实现产业生态化。
环境资源也是一种可供消费(包括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的物品,当它不存在稀缺问题时,没有进行产权界定的必要,而是让产权处于公共领域(称之为非存在产权),可自由取用。但是不稀缺是相对的,随着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变化,原来不稀缺的物品,会变成稀缺物品。稀缺意味着消费时存在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出了选择问题。而要进行合理选择,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而它总是存在的),首先要进行产权界定。否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利用日益广泛深入,“公共土地的悲剧”必然在环境资源上上演。
(三)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它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产生了外部性。在这里,我们把增进环境资源质量的活动称为自然资源的生产,把环境资源的利用称为自然资源的消费。生产环境资源产生的成本通常由生产者自己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利益却由社会或社区成员来部分分享甚至全部分享。同样,其消费带来的利益由消费者自己享用,而由此带来的成本却由社会部分甚至全部分担。这种生产与消费的成本负担和利益享用:的非对称性――外部性,在海洋鱼类、公共牧场、森林、空气、水等共有资源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一家钢厂向河中倾倒废水,影响到下游渔场的生产,且不因此而向渔场提供赔偿,这就是外部性(负的)。对于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物品,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导致产量过多。又由于产品不正确的定价,市场主体会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共有资源或排放污染物。从短期看,每个市场主体都可以从其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或排污行为中获得全部的正效益,而由此产生的负效益则分摊给其他的开发利用者及后来者,在获取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每个市场主体都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其结果从长期看,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行为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和毁灭,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实施产业生态化的制度性手段
要实现产业生态化,谋求经济效
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提高,就得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指出的是,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与其产权安排及其公共物品性质具有密切关系。如果环境资源产权得到较为完全的界定和保护,其产权的非存在性得到改进,那么,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将会减少,因而,要实现产业生态化,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使环境资源产权化。
产权是描述人们或厂商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什么的法律规则。针对环境资源外部不经济的问题,科斯在1960年所著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给出了解决方案,即用界定产权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的低效率。他指出外部不经济具有相互性,制止甲对乙损害的行为,会对甲造成损害。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即是将产权界定给甲还是界定给乙。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同时交易成本为零或可以忽略,那么,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自行解决。例如对于厂商向河里排放工业废水,造成河中鱼类大量死亡,环境破坏,使以捕捞河中鱼类为生的渔民造成损失而言,若假定厂商对使用该河处理废水有产权,而渔民对“无废水”河水并无产权,结果厂商就没有动因把废水包括进生产成本,从而减少排污,即“厂商把废水产生的成本外在化”了。若假定渔民拥有该河产权,那么他们就可以要求厂商向他们付钱以获得倾倒废水的权利,厂商需支付与废水有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就会内部化,从而使资源的有效配置得到实现。
[关键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产业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现状
1.生产业呈增长态势,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 年以来,特别是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在工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以生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保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较快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 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省生产业增加值为1952720万元。2006—2009 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服务业平均增加值年增长速度为17.25%,3年间增长达1.7倍之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 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583.1045 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20%,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服务业增长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43.63%。同时,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2006—2009 年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增加值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8%,增加了将近1倍,随着服务业总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起着稳定器作用。
2.生产业对外开放取得进展
吸引外资是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各行业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例如软件业,全国最大财务软件企业用友软件正式落户南昌市,计划将在南昌高新区打造成为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 金融业,渣打银行和香港大新银行也分别与南昌市签署了落户协议,实现了江西外资银行“零”的突破; 物流业,2007 年引入了香港中羽集团,在昌北机场建设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中心。迹象表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吸引外资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与制造业比起来,比重仍然较低。
3.生产业就业容纳力强
通过比较2005~2010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人数及结构(如表所示),会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人数增长迅速。2005年生产业人数为393.11万人,2010年生产业人数增长为484.42 万人,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人数增长最多,从275.12 万人增加到353.26 万人,几年间增加78.14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数增长幅度最大,2005年的8.15万人到2010年的22.68万人。金融业和保险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数并不多,但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该行业今后的就业吸纳能力非常高。
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内部结构偏重于传统生产业,现代生产业较弱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以2009年为例, 2009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增加值占全部生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41%,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占总的生产业12.5%,批发零售业增加值的比重占总生产42%,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总生产为4.5%。从而得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个行业内部偏重于传统生产业,现代生产业发展较弱。
2.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对外开放取得进展,但力度不强
吸引外资是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各行业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例如软件业,全国最大财务软件企业用友软件正式落户南昌市,计划将在南昌高新区打造成为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 金融业,渣打银行和香港大新银行也分别与南昌市签署了落户协议,实现了江西外资银行“零”的突破; 物流业,2007 年引入了香港中羽集团,在昌北机场建设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中心。迹象表明,江西生产业吸引外资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与制造业比起来,比重仍然较低。2009 年生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为3.91 亿美元,仅占全省利用外资的10%,而制造业利用外资达26.1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的65%。表明江西生产业对外资开放程度不高,离真正开放型经济相差甚远。
3.生产业人力资源缺乏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积累,但大都是产业工人、初级技工等仍占据了 人才队伍的绝大部分,那些拥有较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和生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人才十分显得更为匮乏。区内各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脱节,各类培训机构主要开展的是初级技能人才的培训,使得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的人才队伍存在总量? ⒉愦蔚汀⒑蟊噶α坎蛔愕奈侍狻M倍垦睾7⒋锏厍谖?
纳此类专业人才方面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因此,短期内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从业者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远不能适应生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尤其是金融业、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工业设计业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对高级管理人才、产品创新人才、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已成为制约和影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一大关键因素。
4.生产业结构不合理
生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从生产业分行业来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金融业发展迅速,但是其它行业发展则相对较慢,特别是科研开发、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等行业严重滞后。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中规模最大的是房地产,增加值为8377355万元,占生产业的比重为10.7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分别为410990万元、731737万元,186147万元,在生产业中的占比分别为5.28%、9.4%、2.39%。可见不合理的生产业内部结构问题都是要获得生产业的长远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经济中心城市看,整个生产业仍然是一种技术层次不高的服务业,高薪技术层的服务产业不发达,从而造成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高。 5.地区分布不平衡
生产业的空间布局与传统的工业布局有显着的区别,适当的地域集中,特别是向城市的集中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生产业向城市的集中是有限度的,不同的产业的集中趋势也是有差异的。一般而言,新兴现代型的生产业由于受地域限制小,有很明显的向城市集中的趋势,而传统型的生产业则并非都向城市集中,如物流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城市集中趋势则不是很强。所以,从生产业总体来看,这种集中应该是有限度的,过度的集中不仅不能促进生产业的发展,反而造成产业内耗严重,缺乏效率。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即省会南昌市的生产业一枝独秀,其他地级市的生产业发展要落后很多,景德镇、鹰潭、新余其规模和速度都与省会南昌市相差甚远。因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获得生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合理调整各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分散。
三、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文章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大科技创新能力,聚集人才
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三产业的比重非常小,而这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科技创新是生产业快速发展的引擎和加速器。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其生产业的发展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为此我们应该借鉴其发展,加强技术和信息化改革。
注重人力资本是生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发展生产业的时候要注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生产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快形成“产一学一研”结合的创新体制,加快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间的合作,形成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企业推广应用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生产业企业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技术部门,通过引进技术人才,研发核心技术,投资核心项目等,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2.加强产业融合,推动生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必将扩大相关生产业的发展空间、催化新的生产业业态。
目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业滞后于制造业发展,应加强产业融合,在二业的融合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先进的制造业是生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市场,发达的生产业则是制造业的依托和支撑。环鄱阳湖生 态经济区应以汽车制造、装备生产、有色金属、电子机械等几大龙头产业为轴心,推动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加快研发、检测、维修、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培训、供应链管理、仓储、零部件配送、售后服务、项目外包、保险、物流、展销等服务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培育现代制造业的中介服务产业集群,促进江西省重装机械、石
化设备、汽车制造、电子通讯设备等产业与信息、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等重点生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林业产业;生态化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并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与破坏。林业资源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新的发展时期内,林业产业需要积极进行转型,既要减小资源的消耗,又要尽量提高产业经济效益,而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探寻林业产业生态化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概述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的消耗型经济截然不同,它更加尊重自然环境的自我发展规律,在这种规律的基础上,对各种物质能源进行重复、多次的使用,从而起到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循环经济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生态价值,因而也称之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主张可再生原则、可代替原则、恢复及重建原则。对传统经济产业进行循环经济改造,具有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特点。
二、概述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借鉴于自然生态化。实现产业的生态化,目的在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在这个阶段内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正是最成熟的时机。但是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开始阶段,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和困难,但是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积累,产业生态化的模式也会更加成熟。林业产业的生态化,需要对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改进与创新,需要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掌握以下原则。一来,林业产业生态化,需要坚持融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当产业的发展需要作出一定的决定时,需要注意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发展原则,做到减量化、再利用、再生产。二来,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需要对林业产业系统内部的各项要素进行充分的分析、整合。确保在生态化发展理念之下,各项要素能够实现相互协调与统一,从内部入手,推动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三来,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需要对各项发展理念及措施进行可行性的考虑,确保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林业产业生态化能够得到发展机遇和认可。与此同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并不是需要牺牲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而是要通过科学的发展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自然效益的统一。
三、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林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首先从生产环节入手,林业产业需要实现清洁生产。这需要容源头着手,在生产环节中积极融入创新性科技,不断简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小生产阶段的资源、能源的浪费。同时,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林业产业企业需要适当转变发展目标,在生产环节内,不断减小废物、废气的排放量。实现清洁生产,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以核心科技作为依托,在降低废弃物排放量的同时,也要不断降低排放废物的浓度和密度,尽量减小对自然环境、空气质量所造成的破坏。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发展符合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因而势必会具有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者,需要积极的意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加大研发清洁生产科技的相关资金投入。同时,企业需要注意引进新型人才,积极构建生态化发展的企业文化。近年来,部分林业产业相关企业已经积极的从源头上开展了清洁生产,一些清洁生产工艺也被应用到了企业的生产环节中。其次,针对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需要的各种能源资源,需要适当的挖掘其循环利用的实际价值和可行性。经验显示,林业产业生产活动中所应用的一些能源资源具有很高的重复利用的价值,而实现循环利用,同样需要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另外,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资源循环利用的宣传与培训,逐步培养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为了更好的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实现,林业产业需要立足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形势,制定完善的生态化发展体系,同时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每一个部门的工作行为和质量进行管理和约束,使生态化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林业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借鉴服务产业的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发展业务。比如建立林业产业生态化发展园区,除了从事生产经营这些传统的活动之外,还可以利用产业产业优势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生态体验园区。这样一来,之前的林业资源生长周期被有效延长,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相关企业本身,也可以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实现良好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详细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并谈论了循环经济下林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注意事项。在新的发展时期内,依托循环经济理念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林业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参考文献
[1]荀明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视域下林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评《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一书[J].林业经济,2014,(04).
[2]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伊春市产业生态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04).
[3]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产业生态化[J].林业经济问题,2011,(02).
[4]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