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第1篇

 

一、中学体育教育对德育的重要作用

 

体育教育首先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还包含着意志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体育活动中的拼搏精神和坚强毅力。总之,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五大教学目标,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课程同德育、智育是紧密相联的,除了担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教育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措施和要求,它不仅能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能顺利地进行,同时还能产生作用很大的思想教育效果。它的内容包括:考勤制度、师生问好、着装规定、安全教育等方面。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过程。

 

(二) 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进行德育教育中学体育教学的每项内容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三) 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行为表现是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写照。

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教育和疏导。如在课堂的统一练习内容中,有的积极参与,有的置身事外,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及时进行表扬或教育,热情地激发,耐心地引导,使个人融入集体,从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四) 结合偶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德育的突发事件。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如果得不到合理及时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

 

(五) 以学生为本,教师身正为范,人性化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但要明确学生为主体的定位,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对待教学,真诚关心、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的被接受,还能被转化为学生自身迫切的要求;教师身教重于言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以良好的师行和精湛的技艺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理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和威望。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方法。

 

1、教学内容体验法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练习手段,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如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在体育游戏中愉悦身心。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实施德育,使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

 

2、竞争激励法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采用激励竞争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激励、体态暗示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鼓励,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用此法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使其正确地面对竞争与胜负,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3、情感投入法体育教学是教师引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过程。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多表扬少批评等手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4、评价法体育教学过程是在动态中进行的。体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不同表现要善于抓住时机。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开展表扬与批评,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做出好评,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正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助于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对课堂表现出不良的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应进行适当的批评,及时教育,启发学生自觉认识和改正;还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诱导,促其转化。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牢固树立“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爱护和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育之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及时的疏导和调节,真正作到寓德育于体育教育之中。

第2篇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相应的德育意识

学生是教师最伟大的作品,反之,教师则是学生的榜样、楷模,其自身的品德修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所以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魂,只有这样,才能够铸造出良好的生魂,这样才更能润物无声地去影响学生。《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结合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逐步使德育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得以落实,而不能错误地认为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的事,与英语教师无关。如果一名英语教师仅局限于把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就万事大吉,像这样的教师只是一台知识的“传输机”,而不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因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交流运用,而在交流运用中还应让学生具备相应的思想素质,不做有悖于国民、国家的事,这才不会违背英语教学的初衷。因此英语教师要以“学高为师、德正为范”作为学生的榜样,才能把德育教育融汇并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中,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德育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德育

词汇在教学环节中的思想教育容易被广大教师忽视。其实,其间大有文章可作。如:教字母“I”,可说“I”就是“我”,永不变色的我,不怕压迫的我,一个有骨气的我;又如:“quiet”与“quite”这两个单词,在对学生进行讲解的时候可加以延伸:字母“e”被关在“t”的里边就是“安静”,字母“e”被放在“t”的外边就是“十分”,我们在公共场所要“安静”,不要“十分”吵闹,所以同学们在公共场所不能高声喧哗。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同时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修养。再如:“zoo”的词意是“动物园”,这个词看上去有点像数字“200”,在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学生说:只要今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伸出援助之手,不捐“zoo”给“200”,而是捐出你手中的“200”元钱给“zoo”,使动物园的设施更加完善,就能让那些可爱的动物有一个舒适的家。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记住了词汇,而且在无形的教学中还使学生学会了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更能在长此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日后顺利地融入社会大环境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在句型练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课内涵丰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教师应结合英语学科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明确本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做到备课有德育渗透,课后有德育反思。例如学习“Do you like…?”句型,就可在原文上适当延伸,引导学生回答“Do you like your school?”“Do you like your country?”等,既新奇又合符情理,毫无作秀之感,在句型练习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话练习中,更易渗透。特别是在文明礼貌用语的运用方面,更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答谢或致歉等,例如在“Thank you.”“That’s all right.”“I’m sorry.”的对答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3.充分发挥英语阅读短文的德育优势

“以德赏文”,英语教材课后阅读短文的德育优势也十分突出,可用的德育资源很多。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课后的阅读理解很多都可以做德育教育资源,一边理解课后阅读一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这篇阅读短文,叙述了一个十五岁的男孩马丁.墨里。他过去常惹麻烦,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一直照顾马丁.墨里,但是他仍然还是给家庭和社会制造了不少麻烦,曾一度想退学,但是他的母亲很有耐心没有放弃,最后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帮助下,他改变了,成为了班上的尖子生。从这件事说明,我们做事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不要轻易放弃,就有机会获得成功。从这个道理可以告诉同学:对待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成绩不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持之以恒学习,就有机会获得好成绩。这就在无意识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学习氛围中树立了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方式更加潜移默化,入情入理。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英语课外活动范围很广,如英文对话、课外阅读、书信来往等,这些都是英语学习实践的舞台,是提高英语能力的最佳形式,又是陶冶情操,探索人生真谛的最佳途径。如在课外活动中,趁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就以“Happy Teachers’ Day”为主题,通过用英语写短信的形式,让学生去表达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学生们纷纷参与,情绪高涨。譬如学生A就用以下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所尊敬的老师的感激和祝福之情:It is the Teachers’ Day today.Your are my best teacher,you are a special person in our life,we all love you,Sir.It’s your day,Teacher.Happy Teachers’ Day.

第3篇

【关键词】园艺专业;德育教育;人格魅力;德育素材;德育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生命科学基础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专业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专业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讲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成绩以及我国科研水平与世界的差异,这样一发面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还需要我们几辈子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高中生物绪论的教学时也可渗透德育教学。在讲生物学的发展史时,可以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

例如:李时珍,童第周等科学家的实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生物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支粉笔、一个板擦、一本教材,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园艺教师应突破封闭式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格局,使之出现多样化、弹性化的趋势。

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自然即课本”的思想,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参观、观察、去操作、实践,将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自由的时空中汲取知识,发展特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生物中,有很多规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物活动课和生物主题活动。

例如,学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洗衣粉和清洁剂的数量,然后结合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生物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研究性活动,自己制作一下生态瓶,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从而去美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为此,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1.直观感知,培养爱国教育

在教学歌曲《红旗飘飘》时,我从2008年中国奥运会人手,拿来一面鲜艳的国旗,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介绍它所代表的意义,利用多媒体出示在奥运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图片,让学生从多方面充分认识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反复练唱歌曲时,让同学们边唱边挥舞小国旗自编动作,有表情地唱着:“红旗飘呀飘,红旗飘呀飘”他们对国旗有了自己特殊的感受。通过对国旗的亲吻、轻抚等动作,使学生的真切感受得到了升华,这样,使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刚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真实的素材,渗透亲情教育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在汶川地震那个特殊的时期中,在初二年级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先利用多媒体,配上悠扬的曲调,借助课件出示关于“汶川地震图片”让学生边听边观察边感受,同学们没有一个学生不为之感动哭泣,当唱起这首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也让他们深刻的知道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使学生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感恩自己的父母所给予自己伟大的爱,从而在学习和行为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3.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收获德育。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学生们是早已熟悉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学生们唱起《保卫黄河》;聆听《黄河颂》时,依然是情绪饱满。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一一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在感情上有所升华。如在教唱《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不仅要教同学们会唱,还应介绍国旗的作者,创作经过和时代背景,介绍《国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启发同学们思考联想――唱起国旗你想到了什么。通过教学,要让那激奋的歌词、庄严的旋律打动同学们的心灵,使他们懂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民族的心声。

二、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了真善美。

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昔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地情感所感动一一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纯朴、善良――善;“化蝶”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音乐是一种毫不虚伪地反映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

三、讲述音乐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音乐家都有自己的祖国。古今中外,一个伟大的音乐家通常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因此,适当地讲述一些音乐家的爱国事迹,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如: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谢绝了法国音乐界殷勤的挽留和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为民族呐喊,为抗战怒吼,并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去听觉的情况下,面对命运的不公毅然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同学们被这些生动的故事所感动,深切感到这些音乐家的伟大热爱祖国,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同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利用这些人物和自身做比校,看看自己有那些差距,体现在什么地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又该如何去做,使德育渗透触及到学生的各个方面。

音乐教育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一一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第5篇

德育教育具体到实验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承担的勇气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一、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

学生上实验课要动手操作,要与周围同学交谈、讨论、不容易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而课堂秩序紊乱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学生第一次走进生物实验室上实验课时,教师就要宣布实验室规则,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督促他们遵照执行。生物实验室的规则要简而明,看得懂,做得到。

二、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生物实验有时要使用易燃的、有毒的药剂,也要用解剖刀、剪刀、刀片等;有的实验需要加热、高温消毒灭菌,容易发生事故。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患于未然。

三、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用水、用电、药剂,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在政治课上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惜劳动果实、勤俭节约的教育,在生物实验课上也应该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带身边或家里有的材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忙,互通有无,不提倡经常买材料来做实验。材料选择时不能仅考虑材料与实验效果的关系,同时也应关注隐含在材料中的思想教育内涵,全面兼顾,灵活选择,使实验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法

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一些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甚至没有看到实验现象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的现象,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如实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当一些实验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数据时,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应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分析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追求课本的准确答案而置实验事实于不顾,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从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

五、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学生做实验需要使用的材料、仪器、用具,要按照一定的位置整齐地放在实验台上,好像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时,刀、剪、针等都排列有序,使用时十分方便,不会手忙脚乱、错拿用具或找不到用具。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用具等清洗干净,放回原处,废弃物要扔到指定的废物箱中,把实验台整理、清洁后才能离开。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培养起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它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它只需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实验基本操作不准确,不会科学统筹地安排实验程序、进行有序的操作,而多是匆忙开始,混乱结束,实验后使用过的仪器随意的放在桌面上,等等。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物品的特性。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重视仪器的整理工作。而我们则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通过问答方式,使学生了解不规范操作的危害,使学生能在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注意相关的操作。要求学生进行整理仪器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后,我们认真检查每个小组整理仪器的情况,整理好的先回教室,达不到要求的重做,做好了再回教室上课。

这样使学生养成预习、规范操作、整理仪器等好习惯,相信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就会管理好自己的衣食住行,进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教育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现在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动手能力很弱,实验时有些学生还没开始做就对实验有恐惧心理,只看着别人做实验,自己不动手;有的则只是自己做不让别人动手,同座位同学没有合作意识,当出现问题时,相互埋怨,又重头做。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勇气和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给学生讲科学家为了探索献出自己生命的事,让学生明白,搞科学实验需要有勇气,连做实验的勇气都没有,怎么会有发现和发明呢?开展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的勇气和合作意识。克服学生胆怯心理,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勇气、信心及兴趣。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体验到了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价值。

七、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观察蚯蚓》等实验中,由于孩子们对小动物非常好奇,会想出很多办法去研究它们,当然孩子们的探究热情无可厚非,但这与“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要求是相违背的。我们并不是要全面禁止孩子们的这些举动,扼杀他们天生的探究欲望,而是主张观察前教育先行,教师首先应提出“爱护小动物”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评价他们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寻找小动物时你是否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你的观察方法是否伤害了小动物,观察后是否放它们“回家”等,尤其是在没有弄清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的情况下,不可随意伤害小动物。

第6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体育教学应通过生动的体育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根据体育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育课虽然也进行体育基础教学,但绝大多数的时间则用于实践教育,也就是说,它更是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学科,其它大多数学科都没有这样的实践性。正是因为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它也是一个“暴露性”很强的课程,这也是体育课独具的。例如,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多数时间的自己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几乎没有哪门课,能像体育课这样长时间地在户外进行教学,也没有哪门课能像体育课这样要求学生去适应阴晴冷暖,去面对风吹日晒,去适应自然界的寒暑变化。体育课中这种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是十分明显的。往往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体育活动,有的学生懒得伸手不是由于身体适应性差,更多的是由于意志力不强。而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伸出手来,无疑对学生的意志力是一种锻炼。另外学生在各项体育运动中要暴露自己的态度、兴趣、能力、甚至气质、性格等,具体地说,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键时刻慌张或沉着勇敢,或胆怯认真,或马虎品德的底线,集体主义还是过分自私等,都会集中地在教师眼前出现。除了从体育课的整体特色上来看,它对德育的独特意义之外,许多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对学生的某些品质、品德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长跑是对耐心的考验,这个项目很能培养学生的毅力,一些集体性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跑等,在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其他许多体育项目也都在技能、技术的同时蕴涵着德育因素。

二、结合教材内容及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教材理论知识,如中国体育运动发展史、奥运会等,使学生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就应突出遵纪守法,严肃认真。通过各种球类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项目应着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刻苦、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课堂上若表现出良好的德行与精神,教师要及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积极地给予鼓励与支持,以便树立正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助于其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激发,从而形成良好班集体;对不良作风和违反校规校纪的德行应进行适当的批评与指正。指引和教育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是在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三、在体育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德育教育,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喜欢体育课,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对游戏最喜欢。例如:青蛙跳。学生模仿青蛙跳,即练习了跳跃动作,训练了下肢力量,又增强了学生的模仿能力,让学生们学的开心,玩的开心。再如,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第7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集体主义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克服。所以,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及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付诸行动。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个主要方面

1.体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近几年来,体育时事已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宣传的一个焦点,许多学生对此也都报以极大的热情,并经常就自身感兴趣的话题予以评论。并适时地用一些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教育引导学生培养正确、务实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2.体育教学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在体育运动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有很多的集体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或接力等,而这些集体项目要获得好的训练或比赛成绩的前提就是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个人服从集体,队员之间要有共同的责任感、荣誉感。在教学中让他们认识到不顾集体利益、不愿意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表现自己”,就会给他人和集体带来损害。

3.体育教学中进行奋斗精神教育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耐力课怕累、跳远课怕脏等情况。对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品质。

4.体育教学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都是引导学生遵守纪律的重要契机。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械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对于那些热爱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5.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践活动中的教育效果比在教室里的学习更容易、更直接。教师可针对学生在课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6.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在这里之所以要讲人文素质教育,是因为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人们的乐观态度的形成、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社会心理压力等。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从人类有了劳动就有了体育,所以这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他们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的体育作风。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方法和特点

1.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1)规则训练法

规则训练法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指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起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

(2)表率示范法

表率示范法就是老师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的方法。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2.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特点

(1)直接参与性

直接参与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本身参加各种体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完美发展。如跳箱、跳马、跨栏、跳高、单杠可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精神,艺术体操和各种健美操可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各种球类活动可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2)身心合一性

身心合一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是在运动生理负荷和运动心理负荷同时作用下得以实现的。这是由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运动心理负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

(3)动态直观性

动态直观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是在动态的活动中进行的。这是由学校体育教学育人的直接参与性所决定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在运动场馆中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渗透德育有利于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对推动我国以德治国的方针起着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体育教育领域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加强自身修养,更要勇于探索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健美体魄、身心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体育心理学编写组.体育心理学.桂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沈亚军.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体育函授通讯,2001(4):71.

第8篇

中职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普遍受到同学和教师的歧视,性格难免陷入孤僻境地,没有同学与他们交流合作,这就使得他们觉得非常没用,从而思想走向极端。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短跑接力赛、篮球赛、足球赛和排球赛等集体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让他们体会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集体活动中展现他们自己的优点,从而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使这些学生走出内心的孤僻,治愈他们心里的创伤。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举行运动会,倡导学生在锻炼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中职院校学生坚持不懈、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更好地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形成“体”与“德”的全面发展。所以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要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完善德、智、体、美、劳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使中职院校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如何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一)体育教师要做好为人师表的作用

中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做好为人师表的作用,为学生做好榜样。首先体育教师要着装整齐、大方。如果教师衣衫不整,就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会造成体育课歪风邪气的扩散,影响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其次体育教师需要言谈举止文明,教学方法得当。这就不会造成学生好的东西不学,只知道学习教师说的那些骂人、损人的话语,从而给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做好准备。最后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做好体育动作示范,耐心指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下课要做好课堂礼仪,给学生留下好教师的印象。

(二)将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要将跑步、做操和学生的集体意识结合起来。在跑步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习军人跑步时的整齐划一,让学生在跑步过程中体会怎样才能使队伍整齐。让学生明白只要每个同学用心,紧跟口号节奏,做到注意力集中,就能完成任务。从而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从跑步中感悟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学生不仅缺乏坚持不懈、拼搏、进取和竞争精神,还缺乏合作交流。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体育课堂上多进行长、短跑比赛,将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并且利用长跑比赛锻炼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通过短跑接力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交流合作也就从接力棒上显现出来,一根接力棒就能够将同龄人之间心里的那堵墙全部戳破。在长短跑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对表现优秀的组进行口头表扬,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给同学阐述一番,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中的德育教育。

(三)注重中职院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渗透;德育;策略

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然地 、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努力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两者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完善的教育形式。 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教育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1)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年。因此,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2)在数据材料分析中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例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搜集有关国民生产总值的题目,让学生惊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从而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

(3)在数学规律揭示中渗透德育。数学自身充满矛盾、运动和变化。如已知与未知,直观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待定系数反映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数形结合揭示了直观与抽象的联系;数学归纳法反映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事物间的种种辩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充分利用课堂互动中生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灵活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同样可以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

(1)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

(2)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我们可以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协作,共同思考。这样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学生领悟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3)在课堂即时评价中渗透德育。在课堂中,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例如,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给予表扬;可以对学生的灵活思维给予表扬,……。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凡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更加鲜活起来。

三、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