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城市发展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城市发展方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态城市发展方向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01-01

生态园林城市起源于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又有差别。

一、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

生态园林城市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化的结果,它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园林城市是一个“进化”的定义,是一个“动态目标”,或者说是一个协调、和谐的进化过程。城市建设中,生态建设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已经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园林强调发挥生态、社会、美化等综合功能,注重生态效益,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园林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本质的差别,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生态园林城市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生态性

生态园林在加强园林绿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其生态性。这是由营造植物多样性到生物多样性的过程。它应用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城市,对城市性质、功能、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从而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二)观赏性

生态园林城市包含生态园林,观赏性和艺术性是园林的特色传统和灵魂,现代生态园林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以美学理论做指导,营造绿色的自然美、生态美。同时,这种自然美与园林园艺相结合,与建筑及其功能相映衬,会给人们以全新的感觉与享受,可以调整情绪,陶冶情操。因此,生态园林城市具有独特的观赏性。

(三)持续性

生态园林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它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因此能够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四)整体性

生态园林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质量的提。

(五)和谐性

生态园林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生态园林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环境。文化是生态园林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基于文化而产生的和谐性是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

二、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方向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更重要的是必须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就是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城市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无论强调城市发展的哪一个方面,都是基于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而言的。我们追求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广阔的绿地,但同样离不开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商业、便捷的超市、四通八达的交通。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协调、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一致、社会管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空间环境生态化

从环境方面看,生态园林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制定科学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生态园林城市的自然生态要求城市人工自然环境与城市天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城市的建筑物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绿化系统融为一体,以人为中心的生物系统和物种系统良性循环,完全做到这一点,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反复调节的创造性任务。

(二)城市社会环境生态化

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实体,还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实体。社会环境相对自然环境而言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环境体系,它涉及到社会秩序、社会政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三)生态产业意识与全民的绿色意识

第2篇

【关键词】皖北;中小城市;发展方向

皖北地区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因此皖北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安徽发展的重大问题,皖北地区城市规划问题也是安徽省城市规划需关注的重要问题,皖北地区城市共同特征主要为:有资源但总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依河建城、依交通干线发展、平原城市等等,笔者有幸参加了亳州市、蒙城县、灵璧县等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在分析其城市发展方向时,对交通牵引、亲水性、尊重生态等几个共性因素进行重点探索,以期能够为同地区或同类型城市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1. 过境交通与城市格局的纠葛

1.1交通干线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交通的牵引性表现在城市发展初期,依托交通干线发展特征明显,沿铁路、干线公路(国、省道)和临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发展是其主要方式。亳州、蒙城、灵璧三个城市如其它城市一样,都是沿交通干线放射状发展,这也符合区域经济学中点-轴发展的经典模式。

(2)从空间历史演变可以看出:这三个城市建设在历史上受过境交通的影响很大,在城市空间发展中承担着发展轴线的重要角色,原因有二,其一,对外交通道路两侧用地具体良好的区位性和可达性;第二,利用对外交通道路发展,节省前期投入成本。但是随着生长轴稳定,轴向填充,原先的对外交通道路就演变为城市干道,内外交通交杂的情景逐步显现(见图1~图3)。

1.2总体规划分析中的应用。

1.2.1发展的引力作用。在这三个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方向分析中,交通条件都是作为发展方向的引导性因素,即城市空间拓展受交通条件的牵引。

(1)亳州:亳阜高速在中心城区东南和东北部各有一个出入口,同时泗许高速位于中心城区北部,与G105国道相交规划争取一个出入口,这三个出入口对中心城区的发展有较大的引导性。

(2)蒙城:高速公路出入口和203省道是四个方向中最便捷交通条件。

(3)灵璧:泗许高速在城区北部有一个出入口,宿淮铁路灵璧站位于城区北部,这个出入口和铁路客货两运站对中心城区的发展有较大的引导性。

1.2.2规避过境交通干扰的措施。城市依托交通干线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过境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相互交织,对城市交通组织和生活环境造成较大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做法是设置外环、局部废弃城区段将过境交通引向城外。三个城市的骨架道路布局均采用“外环内轴”的交通组织方式。以亳州市为例,亳州市废除了部分105国道城区段,理由如下:

(1)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现状105国道从城市内部穿过,过境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相互干扰,阻碍了城市进一步向西拓展,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更不利于亳州这个区域中心城市的成长。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已进行了改线局部废弃,本次规划延续上版规划方案。

(2)有利于构筑城市的大交通。规划局部废弃后的105国道入城直接接城市西外环和南绕城快速路,使得城市大交通较为顺畅,避免了与城区内部相互干扰。城市内部道路保持方格网状,有利于交通组织和土地利用。

(3)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塑造。若保留105国道城区段,过境交通穿越城区,各种过境车辆造成的大气、噪声污染将影响沿线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2. 城市的亲水性引起跨河发展欲望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沿江河而建的城市的空间拓展已经越来越受制于江河的自然阻隔。沿江河城市跨江河发展能做大做强沿江城市,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先例。城市的亲水性体现在城市历史演变中,沿江城市、沿淮城市等都是滨水发展,起初依托的是水源,再是航运。蒙城沿涡河发展,这一性质在沿涡河的亳州和涡阳也都表现的很明显,三者的空间拓展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目前涡河的污染造成水源功能的丧失,应大力治理,作为城市备用水源和主要的生态廊道。以下以蒙城县城为例解读皖北中小城市跨河发展的一些问题。

2.1跨河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跨过涡河往北发展能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且城市北入口S203、S305两条省道交汇入城,现状已有一定基础。

(2)充分利用沿涡岸线的需要。对于沿江河城市而言,港口岸线不仅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目前蒙城沿涡岸线的开发利用主要存在利用率较低、缺少必要的生活岸线、岸线使用与陆域布局不协调、对水源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等问题。在未来的利用中,首先应加强涡河水质治理,河道疏浚,使其成为可利用的建港岸线、宜人的生活岸线和城市水源。

(3)带动涡北发展的需要。涡北地区相对落后,发展速度较慢,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实施跨河发展,开辟涡北经济腹地,拓展辐射范围,对涡北的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吸引涡北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区集聚,从而实现两岸联动发展。

2.2跨河发展的可行性。

2.2.1然而,沿江河城市要做大,要实施跨江河发展,不能仅看它是否沿江河,还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

(1)蒙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使未来跨河发展成为可能。

(2)跨河桥建设降低了跨河发展的门槛并提供交通支持。

2.2.2涡河蒙城段现有两座桥,分别是涡河大桥和庄子大桥(黄碾盘大桥),总体规划在东面建设第三座桥,南北向交通联系支撑较好,为跨河发展降低门槛。

2.2.3蒙城的跨河发展存在空间拓展、岸线利用、带动涡北发展的必要性,说明跨河发展是需要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岸联动也是可行的,但类比国内外跨河发展特征和蒙城空间演变特征可以看出,蒙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跨河发展、两岸兼顾的能力,岸线利用受水体污染的影响,短期内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城市向南、向东拓展的势头明显,空间资源充足,交通的牵引性在蒙城的空间拓展历史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是主要因素。

2.2.4因此,分析认为跨河发展是必要可行的,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在城市经济实力限制下,投资重点应有所选择,涡北的发展目前仍依托自身力量和城市引导为主较为适宜,时机成熟的标志是:一、城市的拓展确需涡北空间的支撑,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跨河发展、两岸兼顾的能力,三、水体和河道疏浚达到岸线利用要求,四、跨河发展的通道支撑能力足够。待时机成熟后,可相机启动真正意义上的跨河发展。

3. 相对较弱的生态本底更需尊重

皖北城市普遍为平原城市,典型特征是缺少丰富的生态元素,而且水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本底与山水相映的皖南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加强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塑造,同时在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对生态、水的尊重尤为重要。

3.1对生态的保护性尊重。在三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分析过程中,将生态元素均列为限制性因素。

(1)亳州:城市西北部有涡河、小洪河、孟沟等多条水系汇集的区域,应是城市生态保护尤其是涡河城区段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城市空间限制向本区域拓展,重点控制成为城市主要楔形绿地嵌入。

(2)蒙城:城市西北涡河与阜蒙新河交汇处是城市重要水源,应重点保护,形成楔形绿地。

(3)灵璧: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壮大,水厂增多,城市西北方向新汴河上游无疑作为水源地,应控制其用地范围内的开发建设。

3.2对生态元素的谨慎利用稀缺的生态资源若完全处于保护状态而不被利用,则对城市的贡献相对较小,如何实现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为城市和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可供亲近的生态环境,则是这些城市在规划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亳州:依托涡河西北和东南入口、涡包河城市东北入口构建三个楔形生态园,分别为农博园、药博园和酒博园,在涡河两侧预留宽50-300米的生态廊道,突出城区内水系的自然形态和格局,保持水系的连续完整性,保持水系沿岸的自然开敞空间状态和水域生态连续性,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2)蒙城:涡河与阜蒙新河交汇处的蒙太岛的开发应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一方面保育生态,提升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应提高周边土地价值,另一方面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开发利用,主要为城市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提供生态休闲旅游场所,在项目设置上应包括可参考的餐饮、生态体验、休闲运动、修养度假等。

(3)灵璧:规划通过西连北展,将北部凤凰山、小花山、红石山、平山和龙车山纳入规划建成区,做到山在城中;同时依托新汴河滨河风光,积极发展居住,做到水傍城边;然后通过环山理水,将凤凰山等山体建设成为城市生态公园,水系成为生态绿带,打造园林城市。

4. 结语

本文探讨的皖北中小城市过境交通、亲水性、生态本底等城市发展方向分析中的重要影响,事实上,不仅皖北地区中小城市,皖北地区的大城市和其它地区城市也存在其中一项或几项影响因素,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分析时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2]《蒙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3]《灵璧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定位、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2013年10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绍兴县、上虞市撤县设区。绍兴市市区范围由原来的498平方公里,扩展为2942平方公里。在此背景下,绍兴市政府于2014年初编制了《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该纲要的及时制定,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新形式下的城市定位,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制定《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的重要意义

1.1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

《…纲要》按照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结构合理的要求,将城市功能形态布局确定为“一轴两带”:中部城镇发展轴、北部产业发展带、南部生态休闲带。

三条轴带的确定,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东西串联,一体发展。

现状柯桥区、越城区、上虞区均为南北向狭长型地域,《…纲要》确定的南、北、中三条轴带有效的串联了三个区,使城市在空间上更加紧密的联系。

北部产业发展带意义:采用集中紧凑发展的原则,越城区北部东到西,东北柯桥开发区,上虞区北西部加快开发,建设一体化的滨海新城,改变土地布局松散状态,提高产业集聚集约程度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城市产业的集中度和城市的辐射能力,成为接轨长三角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大平台。这是“城市产业”发展方向。

中部城镇发展轴意义:中部城镇发展轴串联了三个区现有的建成区,是一个城市化提升优化的区域,现有基础设施先进,是发挥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优势,整合资源,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区域。《…纲要》明确要求三区有机结合,有效利用建成区现有的优势加快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连接。这是“城市生活”的发展方向。

南部生态休闲带意义:绍兴市南部多为山区,不适宜现代化都市区的建设,也不适于工业发展。绍兴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南侧山水优势明显,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生命健康产业的宝地。《…纲要》提出的保护水源涵养区,保护基本农田,形成功能复合、人气集聚,并与绍兴城市呈现拥抱衔接态势的名城―名山―名水魅力空间带为城市南部的发展也明确的定义。这是“城市休闲”的发展方向。

三条轴带横向发展的确定改变了原有三个区各自南北竖向发展,各自为政的发展思路,使城市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发展空间和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三城”变“一城”,意义重大。

1.2为推进大城市的构架起到了指导作用

《…纲要》确定了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三片、一江两岸”,指明了近远期大城市的构架基本。

《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已于2012年获国务院批复,该规划城市范围为绍兴市和绍兴县(现柯桥区)。《…纲要》考虑了城市发展的延续性和规划期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城三片”,即中心城市由主城片、上虞片、滨海片三片主要城市建设区。这既保证了原有城市建成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也完善了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的建设要求。

而新提出的“一江两岸”指曹娥江,以及曹娥江两岸纵深地带。曹娥江是绍兴的母亲河,也是未来城市从“镜湖时代”迈向“海湾时代”的核心要素,曹娥江两岸是未来绍兴城市空间拓展的机会用地和最佳载体。

如果说“一城三片”是今后10年至20年的城市的发展框架,那么“一江两岸”是城市未来50年、乃至100年的发展框架。

2.对城市定位的分析

2.1城市定位的变化

绍兴市21世纪初的城市定位:长江三角洲南翼以酿酒、轻纺、电子为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为特色的著名旅游城市。《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描述的城市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纲要》确定的城市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生态宜居水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定位的变化不光是城市自身发展和时代特色的表现,也是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结果。绍兴市的城市定位由最初的强调酿酒、轻纺、电子为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向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变,由强调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的生态旅游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

《…纲要》中的城市定位既符合了全球化的大环境,也突出了自身最有价值的特色。在多年的城市建设更新中,绍兴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有效保护,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有3000年历史的越都当之无愧,这是绍兴城市的本源。在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的今天,生态宜居已经是21世纪人类的共识。建设江南生态宜居水城,“江南水城”是特色,“生态宜居”是目标,是城市下决心治理污染和重建水城的期盼。城市建设的成就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柯桥轻纺城持续繁荣,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规模,镜湖新区正在崛起,滨海新城初具雏形,上虞浙东商城愈发成熟,城市建设框架正在形成, 2013年市区GDP已居全省第三位。这些都使绍兴向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迈出了有力的脚步。

2.2与周边城市定位的差异化比较

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中的城市定位分析。

城市名称 城市定位 备注

南京 发挥沿江港口、历史文化和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省会

苏州 发挥区位、产业和人文优势,进一步强化与上海的紧密对接,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 地级市

无锡 充分发挥产业、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 地级市

杭州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杭州都市圈。 省会

宁波 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 地级市

绍兴城市能级和无锡、苏州、宁波相当,所处的区位也相近。当和无锡一样撤县设区后,其经济活力、社会活力等各方面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完全有资源和基础成为长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 “水城”是区别与其他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3.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分析

3.1 城市产业发展的目标――产业重构

《…纲要》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其核心内容就是产业重构。产业重构指对企业现有业务单元进行调整,及可能的横向纵向扩张。对一个城市而言,产业重构就是确定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保持原有纺织、机械、黄酒、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并构建全国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区,这是传统优势产业的重构。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高教科研、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生产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等生活业,这是对现有新产业的重构。重点发展生命健康、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对未来新型产业的快速构架,是对原有城市产业的结构性重构。

《…纲要》通过对传统产业、现有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三重重构,使城市产业结构整体合理和有延续性,更能支撑绍兴城市的发展。

3.2 城市总体发展的目标――城市融合

三条轴线是绍兴城市在三个维度和三个方面进行了东西向的有效融合。城市产业重构和城市融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中心,在《…纲要》指导下,使目标、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合。《…纲要》着眼于产业的融合发展,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立统筹发展的城乡关系,实现共享同一个城市,实现城市的真正融合,这就是《…纲要》的最大意思。

结束语:绍兴市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绍兴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区域形势变化特点,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把握,培育地方特色和优势,实现经济利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建设融合的一体化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于沐琳,田也壮,马春野.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理论及其诊断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12(24):116-119

第4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发低碳展模式、低碳发展方向

1前言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两极消失、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标志着“低碳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对于中国而言,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碳排放量居于世界第二的水平,因此,坚持低碳发展理念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探索的重要途径。

2中国低碳城市的标准和发展方向

2.1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低碳城市

对中国而言,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低碳城市呢?2010年3月,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中国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该标准将低碳城市的评价标准确定为: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城市”[1]。该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些评价标准均为相对指标,即:如果某城市达到低碳水平,也就是说该城市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够确保城市所取得的进展与气候变化相一致,即缺乏绝对指标对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因此,在制定低碳发展标准时,绝对指标同样重要。

2.2中国低碳城市标准确定

2011年1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开展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的研究课题,最终构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四大类共30项指标[2]。规范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可以为低碳城市发展指明方向,为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提供标准依据。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能耗和碳排放构成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不同的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探索新的标准;国内部分低碳试点城市(如:深圳、吉林、南昌等)也开展了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但是,由于各城市进行低碳城市发展所选择的路径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因此,在确定低碳城市发展标准时,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从低碳城市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能更加科学有效的确立城市低碳发展标准。

2.3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方向展望

综合各类低碳城市发展经验,可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归纳为:综合型“低碳社会”模式和过渡模式。由城市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理论[3-5]可知:综合型“低碳社会”模式是城市发展与碳排放处于脱钩的状态,以英国、日本、丹麦等成功实现低碳转型的国家为代表,这种模式几乎关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过渡模式是现有的城市运营状态向“低碳社会”转型的一种中间过渡模式。根据各城市切入点的不同,可将过渡模式分为:低碳产业拉动模式、示范型“以点带面”发展模式和“低碳支撑产业”模式。

对中国而言,低碳城市建设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目前大多数城市的低碳发展方式为过渡模式,而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以低碳经济为载体,因此,产业结构升级、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等应该作为当前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案例分析:顺德区低碳发展方向研究

3.1顺德低碳发展现状

3.1.1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顺德区2005年~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如图1所示:

图1顺德区2005~2012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单位:亿元)

3.1.2碳排放水平现状

随着顺德区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能源消费量迅速增大,2005年~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如图2所示:

图2顺德区2005~2012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万吨)

3.1.3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

由以上数据统计可知:2005年~2012年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呈总体上升的趋势。

利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应用回归分析法,由2005年~2012年GDP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得出顺德区GDP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预测数学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3顺德区GDP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预测模型

参考城市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理论,结合顺德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数学预测模型可知:未来一段时期内,顺德的经济增长水平将持续上升,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也将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虽然增长速度逐渐变缓,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还不能达到完全脱钩的状态。因此,顺德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应该选择适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型“低碳社会”发展模式。

3.2顺德低碳发展模式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顺德区地理位置、产业、城市空间、建筑、交通、能源与资源利用等方面发展现状,将顺德低碳发展模式定位为: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导向,引领城市低碳转型的过渡型低碳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以产业低碳化发展为主要手段,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节能环保、生产业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实现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城市空间高效开发和碳汇能力的完善,利用低碳技术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和能源与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系的一种过渡型低碳发展模式。

3.3顺德低碳发展方向研究

产业的低碳发展。依据低碳产业体系特征,结合顺德区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传统高碳排产业改造升级、绿色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扩张等几个方面来突破顺德低碳发展瓶颈,构建顺德低碳产业体系。通过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引领顺德产业向低碳转型。

其他领域的低碳转型。以产城融合发展思想为核心,通过产业的低碳发展引领顺德区其他领域低碳转型。主要路径包括:打造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低碳城市空间格局;通过新型低碳交通网络的构建、低碳交通技术的应用等方式发展低碳交通,建设低碳出行体系;以太阳能发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式引导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加强森林、湿地及城市绿地的绿化建设,完善碳汇系统,增加绿化的固碳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构筑低碳生活理念,让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为未来顺德的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低碳支撑体系与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引导产业转型、公共机构节能、公交优先、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引导城市低碳转型;建立并完善具有顺德特色的低碳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健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政策;设立“低碳发展专项基金”,确立专项资金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的机制,支持并指导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建设。

4总结

城市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城市低碳发展指明方向、确立低碳发展标准,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纵向和横向的评价依据。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方方面面,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

城市低碳发展可从产业、交通、城市空间、低碳技术等方面入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通过分析不同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找到城市低碳发展的突破口,为城市低碳发展寻找针对性的道路。

此外,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城市的低碳转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还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将低碳转型路径或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城市自身的特征相结合,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科学发展指引。

参考文献:

[1] 木子林.中国公布首个低碳城市标准[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3):94-95.

[2] 李爱民,于立.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J].建设科技,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4-29.

[3]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治理 问题 草业科学 发展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1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土地面积位于世界第三位,但是用于种植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少,仅占据土地总面积的10%。人均耕地面积小,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非农业用地面积的增大,此外,还出现了土地资源污染和废弃用地增加等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耕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耕地荒漠化严重,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导致我国的一些干旱半干旱的地区耕地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外加人为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我国的荒漠化面积加剧,并且一些草场的生态系统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生态种类的组成减少。人口的密集性和畜牧业的无计划繁衍导致草场退化严重,使得畜草之间失去了平衡性。除上述原因之外,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逐渐减少,森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净化城市空气以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由于人类的保护意思不强出现了毁林开垦的现象,使得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重要的生物物种面临着消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稀有物种的灭绝和濒危物种的增加导致我国经济损失严重。

2草业科学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草在农业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我国作为草地资源大国需要借助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对我国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针对我国西部环境恶化问题,利用草业科学技术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从而达到城市绿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对于经济建设和环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草业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农业发展以及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于我国农区以及农牧交错区环境的治理能够提供一定的解决措施。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新型技术进行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甚至是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利用他们学到的基本理论持续高效的对草业资源实施规划和管理,设置人工草地或者是进行草产品的加工,不仅能够增强我国草业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在草坪绿化方面也能够体现基本的能力。草业科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从业的岗位是一些规划管理部门,例如城市绿化或者是草种生产等企业,从事草坪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利用学习的技术对草业进行推广管理,也可以负责公共绿化带,例如城市小区或者是公园的绿化工作,或者是负责学校甚至是公用绿地的建设,凭借其专业知识进行详细的设计,怎样灌溉排水或是怎样合理的设置草坪的种植面积,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的绿化做贡献。我国在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并且这些仅有的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会面临众多的问题,因此,开设草业科学专业能够培育出一批高技术的管理人才,才能为城市化建设更好的出谋划策。

3基于治理问题的草业科学专业发展的方向

草业科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方向是关于草坪的护理工作,人们将其称为城镇园林绿化。该专业的开设能够在花卉和草的利用方面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才,学生能够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对草坪进行管理,并且能够负责城市绿化工作,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科学化管理。第二个是畜牧业养殖的方向,主要在生态畜牧业和农林养殖业方面做出贡献。该发展方向是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方向,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农业畜牧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是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国民经济的发展。草业科学的发展对于畜牧业的规模和发展效益起着制约性作用,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学习主要是研究牧草的栽培以及草种的培育,如何进行改良种植等,该方向学习的范围比草坪管理的范围更加宽广。

基于环境治理的草业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可以将草坪的护理和畜牧业的养殖相结合。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开放强度较大,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技术的管理方面比较落后,外加一些管理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深,生产企业的高排放和高生产加重了环境污染。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逐渐开始蔓延并且范围不断扩大。为了对环境全面进行治理,应该加强对草坪的护理,同时确定畜牧业养殖的正确方向。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专业的草坪管理技术,方便在以后的城市绿化过程中加大草坪绿化面积,更好的规划城市绿地占地面积,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学习畜牧业养殖的规划策略,对我国畜牧业养殖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牧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还给自然环境青山绿水。

3结语

环境保护关系到人们的长远发展和切身利益,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象,需要培养专业的生态环境管理人才,利用科学技术作为保护环境的法宝,合理的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的场所。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融合;生态化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建设和生态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生态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更多是关注城市整体的建设条件和区域间的空间配置,是一个空间资源分配和管理的过程,极少考虑环境问题,因此导致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出现了相背离的情况,城市的建设难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生态环境的恢复又会对城市建设产生一定的阻碍。如何才能促进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巧妙融合呢?如何才能有效提高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呢?

1 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整体方向和发展趋势。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有长久的发展历史,理论建构趋于丰富,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城市规划理论,不仅包括有关城市建设的构想,还包括城市建设的方向和规划细节,在城市规划理论建构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到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城市的建设未来,并对城市今后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说明。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建构,是符合现代大众的心理诉求,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仅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旨在促进现代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必须要与生态规划的理念和运用协调统一,形成统一的发展方向,摆脱传统意义上城市规划高于一切的理念和想法,促进传统城市规划的转型,推动现代城市规划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增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吻合度,并相应地找到二者的区别加以区分,解除误解和分歧,强调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价值。总之,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不仅是传统城市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更是现代城市发展条件下生态理论的发展要求。总之,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看,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是必然的。

2 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是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生态化,是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提出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重要理论不仅能够进一步地指导城市建设和规划,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规划生态化是现代城市价值观的具化,能够直白地体现出城市规划的生态理念和生态价值,并对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够提高对城市生态服务系统的重视与关注,提高生态规划的倡导性和号召力,积极改变社会大众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强化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与此同时,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看问题,要想促进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就需要充分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积极为城市规划出谋划策,并有效结合生态规划的理念和建设的方向,注意整个社会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综合性和交流性,动态渐进地推动整个城市生态化的进程。总之,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角度看,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是必须的。

3 从生态价值取向的角度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是生态价值取向的必然趋势和方针策略。生态价值取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普及地越来越广泛,基于生态价值取向的生态规划,带有明显的价值观的思想印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要求。生态规划,强调生态环境的净化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生态价值取向为依托,坚持生态规划的理念和措施,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态发展要求,符合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整体走向。如果没有生态规划,城市规划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要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进行强度融合,形成系统性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思路,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齐头并进,以生态规划的理念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以城市规划的思路提高生态规划的有效性,弥补传统城市规划的不足和缺陷,强化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推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生态价值取向去衡量现代城市规划,就是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念,以生态规划为城市规划的关键内容,构建成绿色化、天然化、生态化的城市规划蓝图,提高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和时代感,满足时展的环境要求和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总之,从生态价值取向的角度看,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是注定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城市化的进程,重视城市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和必然趋势。但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城市化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高生态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今后要走的必然道路。因此,将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巧妙融合是当今社会的必经之路,只有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城市化建设的生态化,才能满足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发展需求,才能够进一步改善环境恶化的现状,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生产能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莉.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赤子(上中旬),2014(10).

第7篇

关键词:发展定位;用地选择;人居环境;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16-03

小城镇是城乡联系的纽带,是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建设小城镇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农村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大的长远战略[1]。改革开放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现已走上产业调整、集约发展的道路;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小城镇却还处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设计以及在若干年内发展多少个小城镇的初步阶段[2]。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人口相互融合,小城镇经济发展较快,其地位日趋重要。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推进,使西北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由于小城镇的小而全,服务农村连接城市等特点,要搞好一个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也非易事。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规划实践,以都兰县总体规划为例,针对以往小城镇规划中在发展定位、用地选择和人居环境建设三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3]。

一、西北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恶劣,基础服务设施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特别是城镇化发展程度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尤为滞后。

(一) 数量少,通行成本高

地广人稀,腹地范围大,空间联系不便,不利于开阔商贸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大,特别是交通建设成本高,致使投资综合效益低,影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规模小,辐射带动弱市政工程设施修建和社会服务设施供给形不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从而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差,综合功能降低。

(三)功能单,服务层次低在西北地区小城镇中,集贸型城镇占85%以上,职能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医疗、文教服务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主体为农业,乡镇企业多属初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限制了优势资源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难以承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四)环境差,人居水平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建筑质量差,容积率低,闲置土地未得到及时利用和置换,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

(五)资金缺,人才技术匮乏

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差,绝大多数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匮乏,致使小城镇建设中乱占乱建现象普遍,对整体布局造成不利影像,不利于城镇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二、研究区概况

都兰县地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总面积4.527万平方公里,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农牧业和资源大县之一。东与海南州的共和县和兴海县接壤,西靠格尔木市,南和玉树州的曲麻莱县及果洛州的玛多县毗邻,北接海西州州府德令哈市,西北和大柴旦行政区相连,东北与乌兰县相接。县城驻地察汗乌苏镇位于县域东部,海拔3 180米,东距省会西宁市428公里,北至海西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217公里,西到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市374公里。109国道从县城穿过,交通较为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生产力水平跃上新台阶,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是2000年的4.8倍;地方财政收入3 609万元,是2000年的2.91倍;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0.32∶0.55调整为1∶1.37∶0.99,第二、三产业得到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4 028元,是2000年的2.32倍。

三、发展定位

发展定位是从城镇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出发,结合城镇自身发展的特点,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判断。其核心是解决城镇在规划期内所应承担的作用,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综合性的特点[4]。如果在城镇的定位问题上,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或研究不透彻,即使总体规划做得再细,再具体,也将因目标和结构的不合理,给城镇发展带来全局性的问题,犯历史性的错误。因此发展定位被认为是城镇规划中的头等大事。

城镇的发展定位必须在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分析论证。任何一个城市、区域、经济体的发展,既有内部发展动力,又与其外部区域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一定范围内的中心,是连接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桥梁。因此,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必须从镇域甚至更大的范围来分析确定。在编制规划时,首先要细致分析区域资源特点,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及小城镇在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从镇域中心的角度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

都兰县的发展定位在对县情充分把握的基础上,从区域的角度入手,在省域范围内考虑其扮演的角色。首先,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角度分析,省域中西部的城镇稀少,且规模较小,带动和辐射功能不强,而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等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辐射和带动作用鞭长莫及。因此,需要一个相当规模的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其次,都兰县位于青海省的中部,交通方便,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农牧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开发潜力巨大,经济发展的后劲较足,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后,考虑到都兰县的城镇全部偏居于县域东部,相距较近,并且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以上,经济最发达。为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规划以县城为中心,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形成6~8万人的城镇拓展区(包括察汗乌苏、夏日哈、香日德三个建制镇、香日德省属农场和香加乡、热水乡两个集镇),从而发展成为仅次于德令哈、格尔木市的省内第三级中心城市。

对于县城而言,在全县三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行政管理机构集中,市政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其对今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必然起组织、管理和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和绿色副食品加工,发展环境污染小、以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以商贸服务和物资集散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基于以上分析,都兰县城的城镇定位为集工商贸为一体的高原绿洲城镇。

四、用地选择

城镇用地选择是城镇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小城镇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是西北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中普遍碰到的问题。城镇建设用地恰当与否,关系到城镇的功能组织和布局形态,对建设的工程经济和城镇的运营管理都有一定影响[4]。用地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确,将会形成永久性的错误,对于有限的建设发展资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以说城镇建设用地的选择是城镇总体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大问题。

规划从用地发展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确定科学合理的用地方向,保证城镇建设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县城依托109国道发展,对其有很大的依赖性,用地规划必须在保证国道畅通无阻的前提下,进行用地选择布置[4]。

县城沿109国道东侧呈带状展布,用地开阔,向各个方向都有发展的余地和可能,图1。

图1 用地选择分析图

一是向南或向北发展方案。城镇南北向过于狭长,导致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率降低;二是向西发展方案。首先过境交通穿越城区,不利于交通组织,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安排带来诸多不便;其次由于县城以西为二类建设用地,布置各类建筑时需采取工程措施,使建设成本费用增大;再次城西的现状用地为保护较好的杨树林地;三是向东发展方案。城区以东现状为闲置地,仅生长有少量林木,并且在用地评价上属于二类建设用地。综上所述,城市用地向南或向北发展会受到由于南北向过长经济技术带来的阻力,向西发展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对外交通,因而向东发展是城镇用地的最佳选择。规划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采取以向东发展为主,向南向北发展为辅,坚决禁止向西发展的方案进行城市的各项用地布置。五、人居环境

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发展中最基本的课题,也是城市规划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可居性是人居最基本的要求,环境是人类生存最本原的基础和条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条客观规律[5]。西北小城镇的立地条件一般都比较差,并且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实现山川秀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把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严禁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坚持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和荒漠化治理为主的绿化工程,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优先,创造良好的绿化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规划从实际出发,着重考虑城市防风林、组团隔离带、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建设。在城镇营造200米宽的防风林,形成环绕于城市的绿色环带,与农田防护林网连为一体。为了保障城市各功能区运作有序,在城镇组团间设置10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同时也是城市林地向城市渗透的通道。公共绿地成点状均匀分布,使居民能在10分钟左右到达有相应绿化环境和设施的绿地。道路绿地要兼收荫景净的综合效益,不仅要提供清新空气,有荫可乘,同时也要有景可赏;交通主干道两侧留有20米宽的绿化带,形成绿色景观带。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城在林中,举目望绿,出门见荫的优越绿色条件,使生活环境绿色化。

(二)以人为本,塑造特色的景观格局在规划设计中,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合理进行布局,综合考虑各项基础工程设施。为了增加城镇的可识别性,增强城镇的环境景观,对城镇道路的出入口、主要道路的交叉口、街头小游园、绿化广场以及能代表城市形象的公共建筑等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形成标识符号,树立不同的风格。置身于城市内部环境时,能够感受到内部空间的变化,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建筑特色和文化传统。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限制,商业建筑以三到五层为主,居住建筑则以二层到三层为主,形成一个中间相对较高,四周相对较低,为防护林网的空间格局,使都兰县具有自己的城镇形象和性格特征。

六、结语

一是都兰县城的规划只是西北地区小城镇的一个范例。在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历史发展和区位、经济、社会条件的原因,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素质低,发展条件不如东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条件下,必将迎来新的建设,我们必须正视自身的特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科学分析城镇的发展定位,确定合理的发展建设用地,注重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发展定位必须从区域发展和镇域中心两个角度出发明确小城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确定都兰县城的城镇定位为集工商贸为一体的高原绿洲城镇;三是用地选择从时间维度上分析历史沿革和现状特征,在要素上分析经济技术和对外交通等,从而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确定都兰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采取以向东发展为主,向南向北发展为辅,坚决禁止向西发展的方案进行城市的各项用地布置;四是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塑造特色的景观格局,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严禁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坚持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和荒漠化治理为主的绿化工程,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8JK168)。

参考文献:

[1] 万美强.山区小城镇最终规模控制法――以松滋市刘家场镇总体规划为例.中华建筑[J]2006,(09):56―57.

[2] 单德启,赵之枫.从芜湖市三山镇规划引发的思考――中部地区小城镇的规划探讨.城市规划[J]2002,26,(10):41―43

[3] 武联,李建伟. 地域环境与城镇特色关系初探――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为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36(05):841―834.

[4] 邓春凤. 过境交通与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关系探讨――以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为例.小城镇建设

[J]2008,(11):71―73.

[5] 邹德慈.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城乡规划.城市规划[J]2002,(07)

第8篇

【关键词】未来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报告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林业如何发展,以起到保护生态文明的作用,是摆在每一个林业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学者所谈观点,简要阐述了未来林业的发展趋势。

1 可持续林业发展之路是未来林业的必然发展方向

韩丽晶在“从国际林联第23届世界大会看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文中指出[1]:走可持续林业发展之路是未来林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什么是可持续林业?王凤江[2]援引了美国Boyle的定义,Boyle指出可持续林业应当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可持续林业,即要求森林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它不仅包括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再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物种的生物的多样性的持续发展,还包括持久地保持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不断优化林种结构和林业产业结构、布局,不断增加林业投资,不断提高林产品的竞争力。此外,森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森林生态持续和林业经济发展的持续,还应包括维持人类生活水平的持续。由此可见,可持续林业的发展涉及到诸如林业和气候变化、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2 生态林业将成为林业发展与追求的主要目标

主席在提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林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王培孝[3]撰文指出:在全球人口压力继续增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林业作为一个兼有物质生产功能和公益环境功能双重性的行业,任何林业建设必须考虑到生态效益。同时,由于林业的多功能性,林业建设的效益必须被多方面、多行业立体发挥出来,以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方需求。生态林业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要求提出的对于生态林业的标准和范围,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说法,但生态林业的内涵应当与“森林可持续发展”、“林业分工论”以及“多效益综合经营论”的综合要求协调一致。生态林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任何一项林业建设都必须追求的根本目标。正是生态林业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林业的生态效益、整体综合效益才能显示出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将被大大提高。但是在林业内部也必然要摆好不同主导经营方向和林业建设间的关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应有不同侧重。

3 森林文态保护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关键

张颖指出[4]森林文态保护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关键。无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森林文态保护十分必要。森林文态保护和发展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森林成为文态保护的重点。按照文态保护的涵义,城市的发展除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特色、街道文化等方面进行保护和建设外,还应从绿色文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进行保护和建设。城市森林是城市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在城市的文态保护和发展中,主要发挥着以下重要的作用:第一,城市森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往往离不开大量的古树名木,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历史的沧桑,也蕴含了不同的历史、文化涵义,传颂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故事。第二,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反映城市特色最直接的要素。城市森林则是灵性的载体,承载着城市对文化的吸纳、提升功能。良好的城市森林,是城市的生命线,与城市居民生活休戚相关,也为城市文化增色不少。第三,城市森林是绿色文化的承载者和宣扬者。绿色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绿色文化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草一木来宣扬。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

4 结语

林业的发展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化居住环境以及防风固沙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但我们的林业发展仍存在诸如补偿机制尚不完善、涉及林业的法制不健全、林业市场发育滞后等诸多问题。为此,要以长远的目标来看待要看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探索出最合适我国林业的发展方式,加快我国林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韩丽晶,曹玉昆.从国际林联第23届世界大会看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林业经济,2010(12):121-123.

[2]王凤江.浅论未来林业发展之路[J].北方经贸,1999(2):110-111.

第9篇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研究背景

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恶劣,政府和市民非常重视绿化建设,随着开发建设西部大好形势的发展,绿化治理荒山成为乌鲁木齐市的一项重要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在原有生态建设探索的基础上, 2002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出台了《荒山绿化承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免收土地出让金等多项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绿化荒山,13809.1 ha的荒山恢复植被或者改颜换新,但是《办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2008年政府停止荒山绿化系统工程。2010年,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到香港、深圳考察,探索荒山绿化未来发展方向,荒山绿化工程将会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重新启动。

城市周边荒山绿化是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大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发展和园林建设密切相关。随着建设宜居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国土绿化范围扩大,荒山绿化日渐成为林业特别是园林行业关注的课题[2]。它是一个以绿化建设、园林建设为主体的综合性问题,涉及资源、管理、制度、立法、技术、观念、发展策略方向等各个方面。研究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一个较小的角度来探索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绿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以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为切入点,明晰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发展历程,特别是采用承包管理办法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总结成功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同时也分析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其根源;另外也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城市绿化、园林建设、荒山绿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乌鲁木齐荒山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设想荒山绿化未来发展方向,对荒山绿化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全国城市的近郊荒山绿化提供正反面的借鉴,并探索低碳的、生态的、可持续的绿化建设发展道路。

1.2调查结果

经比较大范围的实地考察,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承包荒山的单位、个人进行访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oogle Earth软件技术应用搜集各荒山绿化覆盖情况,综合整理分析荒山绿化成果基本上分成三种类型:

(1)荒山绿化工作结束或者达到一定程度,已经达到预期绿化建设目标,完成绿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已经在逐步增加游憩设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步入提升改造阶段,如红山、清泉山、温泉山、水塔山、雅玛里克山、花儿沟。

(2)荒山绿化出现部分问题,水、电、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尚需加强建设,如黑山头、蜘蛛山、雅玛里克山、红光山部分区域。

(3)部分荒山绿化因未通过验收或者通过验收后管护不到位而被政府收回,荒山及其继续绿化建设和养护成为承包单位或者政府的包袱,需要另辟途径解决继续建设和发展。

1.3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成功经验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承包管理办法政策在主城区内已经停止执行,仅在达坂城新区以及米东新区局部地区仍实行。总结荒山绿化后的成功经验,对提供未来承包管理办法政策的再次启动可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荒山绿化建设成效显著,源于生态建设重要性得到政府和市民重视,全民齐心协力改善城市环境。全民重视情况下才会在建设工作中把绿化建设放在首位,积极投入并且想方设法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目的。其次,在社会机制方面,承包管理办法创新性地利用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激励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城市绿化,在具体条款制定以及引导具有一定实践检验性和前景判断性,可以避免重复已出现的错误。再次,荒山绿化建设历史久远,在不同荒山不同片区建设积累了已经实践的绿化经验,在树种选择、施工技术和管护水平、节水措施等方面积累丰富的技术资料,为荒山绿化建设提供借鉴。最后,结合荒山自身特色不同,定位为农家乐、旅游区、风景区、森林公园、教育基地、植树基地等不同发展方向,建设成功案例以及激发的问题都可为未来规划以及建设引导提供理论以及时间依据。

1.4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的存在问题

2008年以后,各种问题矛盾激化导致荒山绿化扩大建设工作停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30%的建设土地建设开发不合理,盲目和随意性大;经营模式死板;潜在矛盾突出引发社会问题。30%土地建设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和农家乐建设。部分地产开发与城市市政设施不配套,导致社会矛盾激发。农家乐开发不规范,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另外同行业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不高。二是荒山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绿化土地闲置或做他用;绿化建设局部效果差的现象;苗木质量差;苗木成片死亡;苗木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后期管理不合理到位;管护成本高等问题。

经过综合整理分析后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八个方面: 政策不完备;监督力度不够; 基础调研不够系统全面深入; 规划设计不科学;绿化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水平低;绿化水源不足;观念陈旧;发展方向不明确。

2.2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发展对策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建设关乎城市生态环境转变以及宜居程度,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浅层面因为水源不足,实际上因为《乌鲁木齐市承包管理办法》促进大面积荒山快速绿化,引发问题集中爆发,导致荒山绿化扩大承包工作停止。针对上述现状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的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推进荒山绿化重新启动、实现荒山绿化扩大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2.1完备政策制定

《乌鲁木齐荒山绿化承包管理办法》属政府的政策性文件,仔细考究,政策存在发展导向不明、条款不够细致、近中远期不配套等问题。首先,要明确荒山绿化的建设方向为生态第一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规划科学、应用科技产品走低碳的建设、基础设施考虑周全并且建设完备、快速稳健完成植被恢复和建设、开发经营模式可持续进行。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在不同阶段的荒山绿化建设涉及到的各项费用、涉及到荒山绿化建设使用的相关资源的争持等方面,增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者补贴补偿机制详细说明,通过明确的优惠和补偿机制引导承包商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道路。以具体的扶持条款来为荒山绿化指明发展方向,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后续多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引导能让荒山绿化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水源开发、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引导荒山绿化承包建设与植物学、生态学、林学、环保学等学科的科研项目结合,把低碳、生态、科学的建设模式、经营模式作为主导发展方向,而不仅仅是追求当前短期效益。其次,政策及配套补充说明应该自成完备的系统,要充分考虑到政策实施以后涉及的方方面面,制定出完备的自成体系的条款,用更多详细条文加以阐明关键的控制性指标,避免各种政策漏洞。再次,针对政策近中远期不配套问题,政策应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荒山绿化不同时期的建设措施、建设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避免 “走一步,算一步”的冒进行为,尽量减少不利荒山绿化健康发展的诸多问题。洛杉矶采用税收、税率、补贴政策促进绿化健康快速发展,为增加绿化用水,政策上禁止非节水设施上市,补助市民购买节水设施[5]。日本直接对私有林建设实行税收优惠和信贷利息优惠政策。水磨沟区阶段性地拨专项款作荒山绿化苗木费支持承包商绿化建设[6]。相比较,国外的政策属于针对性地给予优惠和补贴,并不像乌鲁木齐市那样局限于绿化建设直接拨付相关的费用,而是在与之相关的有资源争持等尽可能多的方面,通过不同的条款细则,最终目的都是有效地调配社会资源用于荒山绿化建设。对直接用于乌鲁木齐荒山绿化工作的贷款采用信贷利息优惠政策;用水、用电采用补贴或者优惠政策;使用优良的荒山绿化苗木,建设先进节水灌溉系统,建设道路、环卫、防火系统等采用补助、补贴或者补偿政策;全面的基础科学调查研究、到位的后期养护管理、可持续的经营模式等采用奖励政策。

2.2.2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涵盖荒山绿化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对原有荒山立地环境条件调查、植被适宜性研究、植被配置结构研究、节水技术研究、建设档案资料、养护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研究、开发经营模式研究。目前对荒山资源的调查缺乏深度和广度,不仅要调查周边环境及其面积,而且还要把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养分、PH值、熟化程度,原生、衍生植被进行定量定性地调查清楚,甚至关于该荒山环境变迁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原有植被品种和群落结构方面的更需要搜集完备,从而才能因地制宜地提出植被恢复、绿化建设、开发建设的措施。现行调查方法考虑荒山荒地植被本身的适宜性和经营条件情况较少,不能准确提出荒山荒地适宜发展何种经营,不应简单地把地类名称一起统计到宜林荒山荒地一栏中去,这样很难准确地为规划设计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亦未能从多种经营上考虑荒山荒地的植被恢复、绿化建设、经营方向和经营措施。

德国是一个严谨理性的民族,他们250 年前的森林经营方法、措施、土壤、死树位置和数量等所有森林经营相关的资料依然清晰可查,历史档案非常完整。对已有树木采用系统的档案管理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只是批复、设计、总结,同时需要做细、做真,包括每棵树的健康状况、生长状况,任何重要变化都应记录在案。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森林经营提供借鉴。针对荒山绿化的建设,在各级工作岗位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从下到上形成一个系统,既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资料也是技术应用的总结[10]。

2.2.3科学合理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主要是掌握荒山具体立地条件的详细资料,针对性更强地进行规划设计。荒山土壤立地条件好的,可以一步到位,按照自然演替的规律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乔灌草结合,针叶树和阔叶树结合,注意花灌木的点缀,在种植初期稍加人工养护,植被成活稳定以后就让群落自然发展,或者建设成为苗圃、花圃、果园等有生产效益的基地,同时也为附近荒地提供苗园。荒山土壤立地条件稍次的,能满足乔木、灌木需要的,可以先进行林地建设,但是同种树木尽量不要成行成排,因为这种人工的种植方式不是植物群落构建的基础框架,难以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原有地被的恢复,自然地被恢复和人工植被建设两者互动,可以加快绿化建设进程,群落关系也更稳定。在荒山土壤立地条件非常差的地方,就尽量避免同一的绿化模式,土层薄、肥力差、熟化程度不高,树木本身不容易成活,如果非要种植乔灌木,提高了人工管护成本,只能导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比较恰当的办法是封山封育,稍加人工灌溉、管护先行恢复原有自然地被,或者增加植被。这种类型荒山植被还是以荒漠的低矮灌木以及地被为主,在土地郁闭度、覆盖度增加以后,加上一定的物理、化学措施加快土壤熟化,增加有机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乔灌木层和增加观赏性强的植物。

因时制宜的规划设计则是分清楚绿化建设阶段。乌鲁木齐不少荒山已经达到生态建设预期目的,荒山性质已经改变成绿地,但是还没达到公园绿地的效果,因此,应该重新测绘地块,调查现场,聘请专业队伍对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做适合城市发展步伐以及满足市民需求的公园规划设计,增加能表现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的景区、景点,增加满足市民游憩需要的配套设施,改造林相、林分,满足生态位互补,让昔日荒山成为自身健康发展的特色的旅游胜地,而不仅仅是荒林、荒草地,同时也可以避免成为安全隐患高发地。

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程序就是树种的选择。目前植物适宜性的评价是植物选择基础科学研究工作。综合考虑,荒山绿化植物的适宜性因子包括植物生物学特性、环境因子、生长发育、栽培管理以及大面积种植实践筛选经验。植物选择需要考虑种植地的立地条件包括所在位置、山体的坡向、坡度、气候、水、土等,配置原则和方案,绿化所处阶段,规划定位等因素。针对树种对盐、碱、旱、瘠薄各种抗性级别进行定性研究之后,结合荒山具体立地环境条件进行规划树种选择,并且多开发利用荒山原有植被,进行苗圃生产培育供苗。由各承包商特别是政府投资建设的荒山建设单位更需要和科研单位合作,既可以完成实际工作又可以进行系统研究,综合利用建设资金以及科研资金。更多科研工作还需要进行,制定树种选择评价指标,选择出适宜树种,减少荒山绿化的试验摸索工作,也减少不必要资金耗费。如厦门坂头国有防护林场叶志勇进行了厦门城市生态林改造树种评价选择的研究,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进行的荒山绿化树种适应性评价以及试验示范,都可以提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经验。

2.2.4观念更新

荒山绿化不等于植树造林,而是“近自然经营理念恢复植被” [12] [13],构建自然演替的群落结构,种植种类丰富植被包括多样性的树种。在建设时期只需要少量的人工辅助设施保证植被存活并且健康成长,在群落结构稳定后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管护即可持续演替。荒山绿化实际工作中过多依靠人工手段,强硬改变植被,事倍功半还导致大量社会资源浪费。荒山绿化应该考虑的是用最少的人工辅助设施恢复和增加地被,局部地区不能一次到位的话还需要长期的植被演替引导,直到最后植被群落能够自我更新,靠生态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就可以持续发展,而不需要如同城市绿地一样去养护管理。

2.2.5整体协调发展方向

乌鲁木齐市近年发展迅速,主城区建设用地趋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荒山绿化的建设用地作为城市的建设用地的有效补充,将会缓解城市建设部分矛盾。作为生态建设的荒山绿化建设,因其岛屿状渗入城市内部以及外部环绕城市状的布局,将对城市绿地系统起重要的构建作用。结合城市建设现状以及城市规划,综合协调荒山绿化的建设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荒山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政府对较大面积的荒山建设开发主要控制在大局面上,雅玛里克山开发建设成森林公园,水塔山、清泉山、温泉山建设为水磨沟风景区,红光山建设为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对比而言,荒山绿化建设发展不当导致社会矛盾属于小范围出现问题,但仍需要提高发展导向性。对已建设荒山大范围地进行绿化情况和开况普查,总体协调荒山绿化的发展势在必行。新疆城乡规划设计院开展的郊野公园体系规划是这个序列工作的前奏,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

3讨论

荒山绿化的发展将走向何方?荒山绿化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深圳荒山绿化建设成为生态林、生态风景林,部分在逐步改建成郊野公园。香港区域内40%的山丘恢复原生植被,增加观赏植物、增加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成低管护成本的郊野公园,成为市民周末游憩休闲的好去处。乌鲁木齐的荒山绿化建设带动多个方向城市建设的发展,70%的绿化建设直接改善生态环境和园林建设,30%的建设用地则带动相关联的房地产、旅游、服务业、商业等区域发展,从而形成城市斑块状区域发展,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需要综合荒山的具体立地条件和建设现状来重新布局。市政府委托设计单位针对荒山建成作郊野公园体系进行规划探索是荒山绿化长足发展的序曲,未来将会有更多发展方向的探索,荒山绿化也将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由于本人学识浅薄,资料有限,对一些理论的理解、方法的总结、实例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当与偏差,诚恳欢迎各位专家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深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