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3: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关键词:就业情况;调查研究;LOGIT模型;对策建议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几乎每年都会出台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特别是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为10%-15%左右,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相比于普通学生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较少等原因导致其在就业方面面临更多的问题与障碍。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来源有限,大学期间家庭为其承担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其承载了更多的希望与期盼,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或帮助家庭脱贫。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工作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山东省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重点讨论了家庭经济困难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后,从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帮扶体系、拓宽就业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学校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总结起来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主观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缺失或存在偏差,缺少兴趣特长,加之一定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要么仅仅关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么四处兼职打工赚取劳动报酬,忽略了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和社会交往,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以及实践创新等能力较差,而这些能力往往是企业在招聘时比较看重的。在择业观念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急于改变自身的现实状况,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不管工作如何以及适不适合自己先找一个再说;另一种是将就业意向仅仅定位于大城市、大企业和大机关的福利待遇高的岗位。前者造成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频繁转换工作,就业不稳定,后者则造成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二)客观方面。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供需矛盾的结果。供给方面,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数量逐年递增,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56万人,比2015年的149万人又增加了7万人,高校毕业生的逐年递增造成就业市场上供给过剩;需求方面,受我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影响,外贸和制造业等行业增长乏力,个别产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就业机会增加有限,加之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导致对于经济社会资源缺乏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需求愈发有限。与此同时,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成本上升等问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三、调查与数据
为了弄清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重点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5份,其中有效问卷298份,有效问卷率为85.14%。调查问卷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专业类别、个人能力以及就业状况等方面的问题,覆盖较为全面,能够比较综合反映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如表1所示,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较为均等,在统计分析时,可以比较好地反映性别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被调查者中有18%的同学家庭经济贫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属于较富裕和一般情况的占74%,仅有8%的被调查者其家庭富裕或富裕并有一定社会地位,这说明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寻找合适的职位,依靠家庭的社会关系寻找工作的同学仅占少数。简单起见,分析时我们将被调查者家庭情况分成两类,即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专业分布方面,由于该校是政法财经类院校,因此,法律专业的被调查者占到调查总数的41%,经济类专业的被调查者占到了40%,其他专业的被调查者总和仅仅占19%。简单起见,分析时我们将被调查者专业情况分成两类,即法学类专业和非法学类专业。关于被调查者的个人能力,我们统计了他们入学时的高考成绩和职业能力。其中,高考成绩代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在高考阶段,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高考成绩基本上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被调查者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利用该校针对毕业生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表进行调查并进行计算,计算得出被调查者的职业能力平均得分为75.6(满分100分)。职业能力得分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该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实践实训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该校为本科院校,学生更关心考研、考公务员和出国留学等事情,对于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关于就业状况,被调查者中就业(包括直接就业、升学和出国)的人数为195人,占65%,未就业的人数为103,占35%。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统计性描述
被解释变量我们选择就业与否,解释变量为被调查者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困难赋值为1,不困难赋值为0,控制变量我们分别选择性别、学历、专业类别、高考成绩和职业能力五个变量。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2所示。
(二)模型选择与实证结果
因变量为就业和未就业,是典型的二值选择变量,因此比较适合使用二值选择模型。典型的二值选择模型有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由于逻辑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有解析表达式而标准正态分布没有,故计算Logit模型通常比Probit模型更为方便,因此选择Logit模型,同时列出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作为对比。第一,性别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性别对于就业与否的影响程度较大,其系数为1.576,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这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普遍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女大学生就业踏入职场后,在平稳一段时间后,婚嫁是正常现象,由此而产生的婚假、产假等各种假期以及各种补贴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不仅如此,绝大多数男性比女性的抗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强。第二,学历及专业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学历对于就业的影响较明显,其系数为-0.835,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这说明专科生的就业情况要比本科生差。这是因为学历是关于学生素质比较好的一个反映,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岗位要求的设定大多限于本科。专业类别的系数为-0.732,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说明专业对于就业与否的影响非常显著,法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差于非法学类专业。这一方面是因为法学专业就业面相对来说较窄,实践和职业资格的要求较高,就业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于经济类等人才的需要较多,就业相对较为容易。第三,个人能力显著影响大学生就业。高考成绩的系数为0.351,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究其原因,高考成绩越优秀的学生,一般资质越好,其潜在的学习能力也越强,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历练,各种能力提升会更加明显。职业能力的系数为0.651,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职业能力对就业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职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胜任各项工作的基础,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均十分看重。第四,家庭经济贫困对于大学生就业与否并没有太大影响。家庭情况的系数为-0.719,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对于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明显。结合表2的数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情况的均值为0.730,大于不困难学生的0.637,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反而好于非贫困学生。究其原因应该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愿望更加强烈,家庭状况不允许他们继续学习或毕业后慢慢寻找工作。对调查问卷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层次相对较低:被调查者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54人,就业的有40人,占到总人数的74%,其中,有33人进入中小型民营企业,占82.5%,有2人进入国有企业或银行,有2人考上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有2人考上研究生,分别各占5%,有1人进入外资企业,占2.5%,出国留学的人数为0。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学生的70.9%,而其他就业方向的比例均远低于非贫困学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包括活动经费不足、社会资源缺乏、家庭负担较重等,加上普遍存在的心理自卑问题,使得他们在寻找和选择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出国留学均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就业选择。
五、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不容回避的问题,涉及到学生、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除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完善教学体系,提升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的立身之本,也是用人单位招聘时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未来的工作岗位对于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除了安排各种专业和实践课程外,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打造“课、证、赛、岗”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校在考证、参赛以及实习环节应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帮扶,切实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有针对性的帮扶,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学校除了在学习期间通过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以及奖学金等方式进行常规性帮扶外,还要在毕业期间建立有针对性的帮扶机制。一是要成立就业心理辅导中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消极情绪,给予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疏导,使他们能信心满满地参与到就业竞争中去;二是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专项援助基金。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路费和住宿费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各种就业机会;三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计划。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考研辅导、事业单位公务员笔面试培训以及出国留学辅导课程的学费减免和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输在就业道路的“起跑线”上。
(三)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拓展就业渠道
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包括建立就业信息网站搜集并及时各种就业政策和信息,积极组织企业宣讲会和招聘会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校应优先推荐其中的优秀学生到相关企业任职,同时重点宣传“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入伍”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邹小荣、郭新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2]李晓伟,花昭红,鞠红梅,牟宏玮.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研与指导[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3]黄建美,蒋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王海波.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援助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3.
[5]陶俊清.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性缺失及其发展支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6]王海波.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援助对策———以广西高校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
关键词:就业形势 就业指导模式 党建活动 首要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53-01
解决大学就业创业问题已经受到我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面对这一重任,高校的党建活动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和技能,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指导大学毕业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党建活动应遵循的就业指导的活动原则
1.1 发展性原则
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不单是靠一种素质和能力决定的,而是看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此外,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引导的党建活动中要随着变化趋势而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遵循发展性原则。
1.2 引导性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具有职业角色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会逐步的接触到一些职业信息,但这些信息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不能使其形成系统的职业角色认识。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党建活动要从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职业认知的阶段性规律,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引领学生具有职业角色意识。顺利完成其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
1.3 实效性原则
所谓实效,即实践活动最终产生的实际效果,它是任何一项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实践活动的本质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党建活动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要突出讲求实际的指导性,进口社会职业需求,学生需求,注重指导效果。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全面掌握学生的现实状况,加强对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 党建活动服务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启动“四个三毕业生就业分类引导工程”。即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搭建起新平台,和通过和学校各院系的教工和学生党支部结对子,为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2.1 分三类进行相关就业数据收集并按分类相应地开展素质能力培养
分三大类对学校各学院学生毕业后意向进行收集汇总,第一类:毕业后打算继续深造的同学(包括出国进修、考外校研究生、考本校或者准备保送的研究生);第二类:毕业后打算直接就业的同学(此大类含准备考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外企、或一般性企业的学生,还可以细化至地域需求,如成都地区就业);第三类:毕业后打算创业的同学(此大类主要为准备自主创业或者自由职业的学生)。收集毕业生数据,包括就业基础数据,和毕业生就业档案,在就业过程中,及时收集和更新数据。
对于就业有帮助的能力证书进行收集,并针对市场需求及时更新,帮助毕业生鉴别对学生就业确实有帮助的能力证书,及培训机构。根据所得的就业意向统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就业意向的同学展开不同的能力素质培养;即针对毕业有困难的学生,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分析问题,并分阶段解决问题,对于有需求的同学,采取一对一帮扶。
(1)针对第一大类,整合已经考取名校或者已经拿到国外学校offer的同学的资源,成立考研出国进修帮扶小组,对其进行经验交流,或者进行细致的帮扶。
(2)针对第二大类,组织专门的公务员模拟面试,帮助其收集面试经验、总结教训,并且就业诚信教育及指导学生写公司的推荐简历。
(3)针对第三类,可以整合校内外有着创业经验的优秀毕业生或教工资源,成立经验交流小组,与其进行创业经验交流,针对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如需政策咨询,缺合作人等实际困难,协助学生团队寻找资源。
(4)积极利用网络载体,以点带片,逐步形成辐射效应。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网络阵地上的主导作用,主动抢占网络思想阵地的主导权,集信息,网络管理于一体的就业网站,建立就业信息专栏,及时向广大学生传达最新国家关于就业的政策。在网站上开设讨论区,活动开展区,发展对象公示区,征集意见箱等。
2.2 细化“三个方向”,精细管理,增强实效
根据学生就业情况,按以下三个大类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提供能够切实帮助的就业信息。
(1)进修:此大类含出国进修、考外校研究生、考本校或者准备保送的研究生。
(2)就业:此大类含准备考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外企、或一般性企业的学生,还可以细化至地域需求,如成都地区就业。
(3)创业:此大类主要为准备自主创业或者自由职业的学生,针对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如需政策咨询,缺指导老师,缺合作人等实际困难,协助学生团队寻找资源。
2.3 整合“三类资源”,加强交流,搭建平台
(1)优秀校友资源:在全校范围内率先成立的金融校友分会为平台,利用校友资源扩展学生就业渠道。
(2)校企合作资源:利用双选会等与学校、学院有长期友好合作的企业,特别是有实习基地的企业,输送学生实践,提高学生一次性就业几率。
(3)校地合作资源:利用学校与地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2.4 “三支队伍”建设,夯实基础,推进就业
(1)教师党员队伍:以指导毕业生就业论文模式为参考模式,将学生就业细分到专业老师,以导师为具体指导者,指导毕业生就业。
(2)学生干部队伍:以专业年级为第一级,班级为第二级,寝室为第三级,形成三级联络体系,及时掌握学生就业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改进薄弱环节。
(3)学生党员队伍: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党员为先锋模范,将毕业生学生党员细分到每个小组,成立党小组,党员任联络员,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作为党员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7-4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法制化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李斌(1978-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束建华(1983- ),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17-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政府分配逐渐转向市场中的双向选择。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已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基于此,我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受到一定损害,大学生就业法制化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实现大学生就业全过程法制化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现状
(一)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法制化缺失
1.学校就业工作目标与大学生就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国家将高校招生规模与大学生就业率相挂钩,大学生就业率成了考核高校领导的重要内容,高校主管就业部门也将就业率各项考核指标分解到一线部门,完成就业率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完成一份就业协议,成了高校就业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就业目标,是通过几年大学专业学习,能够找到一份收入高、工作压小、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好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围绕着增加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就业砝码,找一份适合自身而稳定有发展空间的工作,不想在初次就业中迁就自己。大学生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十分重视,他们渴望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可见大学生就业目标的满足是多方面的,这与高校就业工作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学生就业目标需要法制化的保障。
2.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教育。在高校就业目标偏向追求大学生就业率的情况下,高校在就业指导中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法规知识的普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对国家相关法规不重视。(2)高校自身就业法规缺乏。(3)对学生相关法规普及缺乏。
3.缺乏健全专业机构和人员配备。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中,时常出现就业法律方面的问题,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发生就业纠纷时,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大学生的母校,此时应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许多高校没有设立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专兼职机构,人员配备更无从谈起,大学生就业法制化还处在比较混沌的状态,即使有也形同虚设。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帮扶机构和人员配备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就业法制的指导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的落实。
(二)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单位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用人的观念和法律意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用人单位想方设法侵占大学生利益,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劳动合同的不平等。通过签订不平等的劳动合同,以所谓合法的方式来约束大学生毕业生为其获取更大的利益,无视法律的公平。(2)通过设置各种陷阱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通过华丽的口头承诺、延长试用期、扣押各种证件和收取各种培训费用等方式,侵害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3)随意调动或开除大学生毕业生。有些单位随意以单位的名义,强行安排大学毕业生加班,在不征求大学毕业生个人意见的情况下,随意调换劳动岗位甚至将其开除。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在中、小、微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才市场也显现出向非公有制单位发展的现象,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宣传不到位。人才市场作为基层组织,存在法制宣传形式单调、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就业法制宣传仍停留在宣传栏、标语等宣传形式,存在缺少创新而呈现滑坡、减弱甚至没有的状况。(2)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对用人单位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虚假宣传,甚至让一些骗子公司“冠冕堂皇”进行招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3)对人才市场监管不到位。虽然国家和各地对人才市场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但在实际中“马路边”的人才市场乱象丛生,拉拽哄骗招聘现象依然存在。
(四)大学生自身法制意识淡薄影响了就业法制化
1.主观方面。大学生往往都处在心理的发育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别人干涉和约束,特别对法律方面的问题,内心关注度很低。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对就业等相关法规政策知之甚少,内心深处并不愿意去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其忽略了在就业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2.客观方面。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时刻在刺激着大学生的神经,极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个人化倾向化,也使大学生对法律公平性产生怀疑。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法规的学习和落实。再加上高校对就业法律认识不到位,法律教育薄弱,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法制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落实。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对策
(一)高校的对策
1.学校应转变就业观念,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就业。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原来人们关心的就业数量(就业率),转变到对就业质量的要求。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法制化的保障,只有在法治化体系内进行的就业,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校应该认真地看待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研究分析,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每位大学毕业生,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用法,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就业率、追求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质的提升。
2.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因自身社会经验少,在出现就业纠纷时,往往很难处理好,使大学生处于被动处境,这时他们最需提供法律援助,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法律援助方就是自己的母校,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毕业生信任自己的母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母校了解自己的毕业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高校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中间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高校应及时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为学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时,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吸纳校内外法律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成立就业法律咨询援助机构,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场所咨询、网站咨询、电话咨询、电子邮箱、QQ 群、微信等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法律援助。
3.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充分意识到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素养和法律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精通就业政策又熟悉学生情况的师资队伍,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制订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法律培养计划,将就业法律教育作为重要的就业指导课内容,在学生中进行教授,不断灌输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契约意识、合同意识、司法意识、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形成。再次,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保护和避免违法的重要保障。通过到法院参加观摩旁听,开展教学模拟法庭,对学生就业中遇到的案例进行分析,举办各类讲座、竞赛、主题班会和模拟招聘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接受和提升就业法律方面的知识,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咨询、辅导和帮扶,达到就业法律帮扶的实效。最后,加强就业法制化方面工作的研究,不断巩固和提高学校就业法制化的水平。积极推动就业法制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就业法制化建设,对就业殊群体帮扶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逐步提升就业法制化的水平。
(二)政府有关部门的对策
1.规范用人单位人事制度。规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加大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落实。用人单位对聘用大学生实行合同化管理,所有聘用人员都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聘(雇)用合同。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聘(雇)用合同,必须交有管理资质的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加大对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与培训,灌输依法用人合法管人的法制化思想。
2.严厉监督、打击用人单位招聘和用工的违法行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不定期对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招聘和使用大学生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抽查回访,对违法现象严厉打击,让用人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决策层,认识到违法用人成本的昂贵。同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加强对聘用人员的宣传,让其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早举报、早制止,服务前移畅通投诉渠道。
3.部门联动,完善对用人单位的综合考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会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人事聘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比较,掌握用人单位全面生产经营状况和人事管理情况。建立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开,使大学毕业生对应聘的单位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维护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三)大学生应主动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益
首先,大学生是就业法制化中的主要因子,大学生自身更应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学习法律,认识法律的权威性,依法办事。其次,熟知就业法规中的各项条款和内容,是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利的保障。只有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知晓,才能发现就业中的违法行为,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它保障的是双方或多方的公平,大学生应自觉约束自己的就业行为,就业中相关合同或协议的签订,既是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也是对自身义务履行的约束,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必须守法。最后,充分利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弥补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加强大学生就业中各种法规学习,认真分析研究各种案例,增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评估体系
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全国各级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并要求各高校加强工作力度以辅助学生就业,使得近些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有些区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就业指导的工作流程。诚然政府的积极就业政策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就业指导和相关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助力,但究其根本,能否成功就业关键还是取决于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除了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外,还需要从科学的角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帮助。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校就业帮扶模式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俨然成为了一个值得热议的话题。
一、高校就业能力测评体系的建立
1.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源于就业,国内外对此有多种解释,目前比较认同的是Hillage和Pollard在1998年提出的观点:就业能力是初次就业、保持就业和必要时能重新就业的能力。其本质就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和做好工作的能力。[1]就高校毕业生而言,有力的政策支持,足量的信息服务固然重要,而其能否成功就业根本取决于自身素质水平,该素质水平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则表现为就业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将视线聚焦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上。因此在深入研究问题前,当务之急是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测评体系,从而能以一个科学的标准客观评价和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2.就业能力测评体系的建立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评测过程中的通常做法是引入职业心理学理论,参考职业心理的测量方法来检视个体的气质特征、发现个体的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通常包括:情商测评、事业心测评、沟通交流能力测评、处理问题能力测评、领导能力测评、创业潜力测评、成功倾向测评、职业选择测评、工作压力测评、工作态度测评、职业满意度测评、人际关系测评等。类似的测试方法为我们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输入了新的工作理念,开拓了思路。应该看到的是,类似基于西方心理学理论做出的评测是针对被评测个体天赋特质而展开的,它们更加强调的是实现个体对自身的完整认识和正确定位,而在付诸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时,其在操作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着较高的难度。
因此,我们需要在上述职业测评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更具操作性、能够客观呈现共性特征、科学的、本土化的就业能力评测体系。这种测评方式能够发现被评测个体在择业竞争中不利因素,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区分、整合,锁定高校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有效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分析
通过前期的研究与测评,我们发现就业困难学生有一些集中的特点,综合归纳为一下几类学生:1、心理困难学生;2、学业困难学生;3、以外貌、谈吐等方面有缺陷为典型的个人基本条件有限的毕业生;4、就业技巧欠缺的毕业生;5、部分暂时性社会需求不足的冷门专业的学生。我们对这类学生进行了长期观察接触,分析如下:
1.心理困难学生
大学生就业,意味着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工作和生活环境上的巨大落差极大挑战着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同行业,同龄人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考虑到个人意向同国家相关政策需求,企业提供岗位数量以及能够给予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的比较等各种情况的契合度,什么是正确的抉择,这一问题使得寻求就业机遇的高校毕业生切实感到了社会经验缺失带来的种种困惑,致使很多大学生在各种就业选择和诱惑面前不知所措。[2]除此以外,自卑心理,从众心理,面对挫折时的矛盾心理,制约大学生大胆迎接挑战,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
2.学业困难学生
在大学里往往存在这样一批同学,他们或是不喜爱自己的专业,或是在大学校园宽松的环境中消极懈怠,缺乏自律能力,导致学业水平底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然而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评价应聘者能否胜任所应聘岗位的一项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应聘者能否在竞争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个人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只有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不断创新。[3]
3.个人基本条件有缺陷的毕业生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综合素质在求职中的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广泛的多学科知识积累,社会适应能力弱,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普遍缺乏,走上工作岗位后敬业精神和实际运用能力比较差。[4]大学生应注意提高个人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较强的适应能力,高尚的人生观、良好的内在修养武装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迎难而上,清楚认识自己各项优势与不足,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机会出现时紧紧把握住。
4.就业技巧欠缺的毕业生
找一份如意的工作,实力是基础,拥有科学的技巧更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就业技巧包含许多细节,择业应聘时,通过短时间面试展现最完美的自己,并不容易。如何做一份简洁明了而又亮点突出的简历,如何穿着打扮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如何恰如其分的推销自己而不让面试官感到过分吹嘘,如何巧妙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使人印象深刻,这些都需要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却不了解就业技巧是什么,更不会有意识提高自己的就业技巧。
5.部分暂时性社会需求不足的冷门学生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高校不断扩招,社会对个各专业学生需求量也不断变化。而高校中设置的各个专业并非在社会经济市场下具有相同的需求和平等的就业条件,因此在某些领域存在着毕业生的相对过剩现象。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步入职场时所需具备的一切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个性等,据用人单位提供的数据来看,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当代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5]同时,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使得学生学得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学校忽视学生社会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难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三、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
(一)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的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使得企业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世界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裁员甚至倒闭,上述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本不宽阔的就业渠道更加狭窄和艰难,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研究发现,以上五类毕业生几乎涵盖了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而且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毕业生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对高校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工作重心放在这五类就业困难学生身上,其中较有可操作性的是建立起一套具有科学理论支撑和长期工作实践经验总结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研究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由此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总结就业困难学生的共有缺陷,改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实现大学毕业生顺利的就业一方面是大学生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固然与一系列的外部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这些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冷遇的学生都存在着与用人单位选拔标准的个体缺陷。这实质上便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高校日常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提出了质疑,从逻辑上讲这是一种证否的验证方式。通过这一方式,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法合理性的把关阶段。
2.把握毕业生就业成功的科学规律,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在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度大的困境时,除了要在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上加大工作力度,还要注重工作的效率,不要将就业指导流于形式。总体而言,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大致包括了心理困难、学习困难、生理缺陷(身高、外貌等外形)、就业技能欠缺等四大类。其共同特征是,均对就业抱有一种畏惧、逃避的心态。然而由于其消极态度产生的原因、表现的形式各不相同,因而在帮扶手段上势必要因人而异。我们试图通过研究,像了解病人症候一样把握各类就业困难学生表现,并提出一般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与目标。
3.保障困难学生平等就业,实现校园就业的公平公开
各类困难学生在竞争中相比同行业,同龄人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处理他们就业问题时,除了鼓励他们凭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打拼,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在允许的条件下为其提供更好的资源,打造其独特的就业优势,从公平的角度而言,给予困难学生以就业帮扶也有其合理性。因而通过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就业的合理机制与长效机制,通过构建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体系形成对他们在观念上、物质上、政策的扶持机制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结合国情和国民性格特征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研究势在必行。
(二)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的构建
1.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因此引导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正确规划显得越发的重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各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充分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为毕业生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发挥就业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功能。
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不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高校一味追求就业率,未帮助毕业生树立起健康的职业道德操守;教师在宣讲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方面多留于照本宣科,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做符合本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在就业统计工作中不够规范,甚至有些高校将就业协议或证明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挂钩;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分析系统不健全。
2.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由于统考、统招的大一统格局,在专业设置上具有过强的计划性与指令性,缺乏灵活性和变化性,导致一些落伍于时代的学科或课程仍然存在。[6]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岗位。而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要求高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和人才流动趋势。通过这些信息的归纳、总结,合理设置专业,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育人目标,使自己的毕业生能为用人单位带来良好的效益。[7]
同时,高校在建立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的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职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实际锻炼,高校可以通过课堂模拟职场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引导学生扮演职场各种角色来获取不同职业的丰富体验。 [8]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增强实训课时、利用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以增强学生职业素质。
3.职业能力测评体系
研究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可是如何进一步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能力以及其个体间、群体间存在的差别,如何进一步了解到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是就业研究学者、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视角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测则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同时,就业能力测评模型的建立更是对于帮扶高校就业困难模式的一种大胆创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输入了新的工作理念,开拓了思路。
4.政府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
在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7]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颁布实施各项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例如:“三支一扶计划” 有效地疏散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习的,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计划”使得大学生创业获得了更好的环境;这些政策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应将其纳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帮扶体系。
然而在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与学校、学生间的互动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学校的信息服务时间延迟问题、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缺乏政府监督问题等导致政策的实际服务力削弱严重。另一方面,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策实施程序烦琐,审核时间过长、对于大学生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力度欠缺都使得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体系,得不到充分发挥应其有的效用。除此以外,这些政策还缺乏客观评价,评估体系不够开放等问题。
5.大学生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
针对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对于就业形势没有充分了解,转变其就业观念,提高其自身素质是解决这部分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面对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局面,能够积极寻求相应的对策,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起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然而部分高校毕业生闭门造车,对就业形势的变化缺乏判断和应变能力,还存在“高学历不从事平凡工作”这样自我定位过高的错误思想。
此外,高校毕业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差距,必然要企业在各方面资源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去弥补。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距离同时也在考验企业一定程度的包容与耐心。
参考文献
[1]叶顺军.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81-82.
[2]庄玉强.大学生,你为何毕业不就业?[J].百科知识,2001(9).
[3]叶顺军.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81-82.
[4]姚晓红,吕红雁,张晓霞.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84-85.
[5]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36-337.
[6]胡阳裔.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04(11):58-60.
[7]严俊.大学就业状况浅析[J].苏南科技开发,2004(11):30-31.
关键词:精准化;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项目来源: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SZ1607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校园大数据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2日
在新的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提升逐渐成为了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指标;而要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情况下,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现有基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特别是“智慧化校园”的进步与发展,已经为高校构建精准化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了必需的基础与技术。
一是数据基础。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基础在于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学校的教学、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文体活动,更多地来自于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消费、娱乐等各个方面,“智慧校园”建设的同时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校园大数据的基础。
二是技术基础。“智慧校园”的建设包括了校园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硬件及软件技术,这为高校大学生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数据采样、分类、处理及分析技术。
三是服务功能基础。“智慧校园”的落脚点在服务,所以信息推送、数字化服务等方面技术成熟的服务功能基础。
四是提供了反馈与沟通的途径。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不仅仅对于求职的毕业生意义重大,对于高校改进招生、人才培养及科研服务都有着较大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能够将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信息及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层级及部门,有利于高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模块
智慧校园的建设已经为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然而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在于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化研究、就业市场信息的对接及精准化就业服务的开发。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化研究模块。智慧校园提供了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所需要的校园大数据及计算分析技术,然而怎么样利用好校园大数据并服务于每一位大学生的就业,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化研究十分关键。
1、对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应用研究。职业成熟度指个人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专业发展目标的程度,包括知识和态度成分,从测量角度来看,职业成熟度概念包含了诸如知识、能力、个性等多种要素。国内对于职业生涯成熟度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目前的基础之上,我们更需要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培养及实时跟踪变化进行探索与研究;并将一些专业的测评量表及指标运用到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中去,用于高效、快速地对校园大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
2、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跟踪与研究。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体系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需要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及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与途径进行研究与探讨,这样有利于提升数据计算及服务开展的针对性。
3、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研究。作为就业群体里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一些共性的规律;也存在着因学校环境、专业背景而带来的一些差异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在大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数据计算标准,从而提高就业服务的精准度。
(二)精准对接大学生就业市场模块。基于“智慧校园”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在做好校内数据计算及利用的基础上,需要做好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大数据的对接,这样才能够把高校的人才培养及时地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1、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对接。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数量及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需要对接各省市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收集各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出对于不同地区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判;同时,鼓励有意愿的大学生到西部、艰苦地区及基层就业。
2、与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对接。在我们深化改革的时期,各产业、行业的发展状况日新月异,产业、行业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需要对接各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把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反馈到对于人才培养及招生专业的调整上。
3、与企业需求对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接企业的需求,需要收集不同产业、行业、地区的企业用人信息,收集不同性质、规模、经营模式的需求信心,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建立企业用人标准的模型,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
(三)精准就业服务项目的开发模块。服务是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所以精准化就业服务项目的开发对于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需要结合各个高校人才培养、就业主要方向、行业企业需求,以“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开发出全程化、全方位的精准就业服务项目。
1、全程化、专业化、精准化职业生涯教育。自20世纪末高校开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等相关课程以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已在各个高校逐渐普及,作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更加要求职业生涯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及精准化。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更加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制定精准化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采用更容易为大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增加大学生对于职业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调整大学生对于职业的认识与态度,认清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发展趋势,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成熟度。
2、个性化的辅导与咨询服务。个性化的辅导与咨询是精准大学生就业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多元化及就业需求的多样化,需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及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导师制,帮助大学生逐渐构建起自己的学业、职业发展模式,提升大学生对就业及职业成功的信心。
3、精准化的信息推送服务。精准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是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成长及发展的实际,推送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就业服务项目、实习实践、企业兼职及企业招聘等信息的精准推送。
4、团队化的朋辈成长平台服务。大学期间的几年是大学生从学生到职业人快速成长的时期,为大学生的成长构建团队化的朋辈成长的服务平台,为有着相同需求、相同背景、相似追求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解决成长困惑、职业探索、求职应聘及职业适应等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5、精准化的就业帮扶服务。精准化的就业帮扶是对于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帮助。就业困难的种类与形式很多、有就业经济困难、就业心理困难、就业技巧欠缺、就业主动性差、职业适应困难等,我们需要通过大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及时判断大学生存在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精准的就业帮扶服务。
6、精准化的就业跟踪服务。在网络、通信技术不完善的时代,高校毕业生的精准化、全面化跟踪服务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精准化、全面化的毕业生跟踪服务已经可以实现。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服务不仅可以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资源与帮助,也可以反馈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智慧校园的建设为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目前各个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与积累,然而构建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体系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与挑战。
(一)专业化的精准就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校园大数据进行精确的计算与分析,需要准确对接就业市场,也需要开发各项精准的就业服务项目,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服务人员队伍。
(二)校内大数据及计算模式与校外数据及计算模式的匹配。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是建立在校内外的大数据收集及科学计算基础上的。怎样把校内的大数据及计算模式与校外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及市场的大数据及计算模式相匹配,需要设置哪些参照标准,或构建什么样的模型,都需要深入、专业的研究与开发。
(三)多方合作及数据安全问题。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不仅需要在“智慧校园”的基础上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及计算,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技术整合及合作,而怎样确保合作成功及数据安全是必须面临一个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宓泳,赵泽宇.大数据创新智慧校园服务.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third grad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vestigates their main employment confusion and the most anticipated employment guidance mode and content, and practices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ollege employment.
关键词:信息学科;就业;困惑;指导
Key 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employment;confusion;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03-03
0 引言
信息学科是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相关的科目。女大学生就业困惑是指女大学生因为外部客观原因及本身主观特点导致其就业困难等问题,从而引发女大学生的焦虑、迷茫、困惑。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3],信息学科属于理工科,由于性别、专业、行业及岗位性质等各方原因,导致该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受到高校及社会的特殊关注。大三作为大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大三的学生经历了大一点懵懂和大二的浮躁,纷纷开始关注自我定位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以信息学科大三年级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就业困惑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笔者选取了150位信息学科大三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47份,有效回收率达98%,调查结果真实有效。下面将结合调查结果开展具体分析。
1 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存在主要就业困惑
由图1可见,想到就业,女生们觉得最困惑的是:95人选择个人能力不足,占22.5%;其次依次为:选就业方向不清晰69人,占16%;选求职方法技巧欠缺46人,占11%;认为个人自信心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均为40人,各占9%;选择毕业生人数众多、竞争激烈,以及学校就业指导不够都是34人,占8%;选对相关行业及用人单位不了解、担心招聘单位性别歧视、担心专业对口问题,是否能从事与专业对应的工作及父母与自己的就业意向不一致及其他的,分别为32人、17人、10人、2人、3人。
2 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原因分析
2.1 对专业认同感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147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中,有81人、55%的学生表示“当年填报信息学科专业志愿”是因为父母意见、或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才选择该专业,63%的女生不喜欢本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的女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没有提前进行自我分析,了解专业、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入学后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大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专业学习的效果。
2.2 职业方向不明
在对于她们“是否了解所学专业、行业;是否清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时,147人中,有72人,49%,即近一半的女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及对应行业的发展不了解;61%的大三女生同学对于马上要面临的职业方向很茫然。
2.3 学习表现不突出
在调查她们的学习情况时,有4%的女生表示学习很好,有8%女生的学习不好,剩下88%的女生都表示还行或者一般,这说明女生在大学学习中,处于一般中等水平的居多。
2.4 专业相关实践少
在调查“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大学期间除学习外,还有过哪些经历?”中,如图2所示,有143人,97%的女同学都有过题中所设前七种经历,但从参加经历的类型来看,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和竞赛有70人,占47%,这对于大三的同学来讲,并不是很理想。
2.5 自我认知偏差大
在调查女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表现同男生比较时的评价结果显示,34%的女生认为男女生一样,18%的女生认为女生比男生强,当然,认为不如男生、不清楚的占48%,可见有48%的女生对自身是不自信的,在意识上就认为自己不行,带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同时,有21人,14%的女生认为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中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也可以,89人,61%选择“比较符合”,还有25%的女生认为性别差异,认为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不可以;这说明,女生内心很矛盾,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我认知偏差较大。
2.6 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受行业及岗位工作性质的影响,信息行业、某些单位中一些需要常出差、常到现场的岗位在招聘本科生时,确实存在性别歧视,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以上调查也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女性会受到歧视。
2.7 就业压力大
由图3可以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算出,大三年级学生就业压力值为7.6,就业压力大。
2.8 就业期待高
在调查“以下哪些是你设想在毕业求职时最看重的需求”,结果显示:94人的选择了发展前景好,占22%;其他依次为:79人选择工作稳定,占19%;77人选择工资高,占18%;;51人选择工资环境舒适宜人,占12%;41人选择离家近,占10%;34人选择充满挑战和竞争,占8%;18人选择专业相关,11人选择工资轻松,还有9人选择有一定地位,5人选择了其他。发展前景好、工作稳定是大三女大学生对工作的主要期待。如图4。
同时,在调查“你期待选择的就业单位是”,结果显示:有95人期待能进国有企业,80人想进入事业单位,选外资企业的有65人,选公务员的达43人,有自主创业期待的达32人,期待进入合资企、民营企业、基层就业分别有26人、25人和13人,还有14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女生还是倾向于稳定、工资高的工作。如图5。
但从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能进入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公务员行业中的人数逐年减少,相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最终就业都进入了民营企业。信息学科女大学生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就业高期待是不了解就业现状,是不合理的就业观的表现。
3 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调查
3.1 最有效措施
在调查女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的结果显示,由图6可见,女大学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67人选择女大学生应自身努力学好专业,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占46%;有50人、34%的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学校应提供适合信息学科女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26人、18%的学生认为社会应加强性别平等宣传,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剩下3%的女生认为女大学生应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个人的问题,很多女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历年来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杜绝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本文将不再关注个人及社会视角,将从学校视角出发,探索最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
3.2 最想要的学校就业教育
19、20题都是对于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由图7、图8可见,对于就业教育内容,信息学科大三女生最希望获得的指导,从以上选项看,都有选择,但有侧重,从高到低依次是:求职技巧指导,21%;求职经验分享,15%;就业市场分析,13%;实践实习信息,12%;人际沟通能力,11%;求职心理辅导,8%;职业生涯规划,6%;对于就业创业政策法律知识、就业信息研究分析,均占5%。就业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最吸引女生的活动方式从高到低依次有:能力提升训练营,30%;开设简历门诊,14.5%;工作坊,13%;个体咨询,占10%;讲座或沙龙,各占9.5%;职场模拟大赛,8.5%;职业生涯规划竞赛,1%;剩下3%选择了其他。
4 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研究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就业困惑,除了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女大学生个人原因。国家和社会已通过拟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尽力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所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高等学校针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特点创新性实施有效的就业教育和就业帮扶,帮助女大学生克服自身问题,实现自我价值显得尤其重要。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本身工作实践,实践研究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4.1 梳理女生就业相关信息,做到就业帮扶精准化
高校根据往年就业相关数据,一是应及时梳理出来校招聘的信息学科的相关单位,对于单位工作性质、是否接收女生、招聘条件等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二是要整理出来往届信息学科女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尽最大努力搜集她们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实时了解她们的发展状况;三是要建立学科女生就业工作群,给应往届女生建立交流沟通的平台,并将整理好的信息通过指导手册等材料及时传达给信息学科女生;四是要专门针对女生设立咨询师和指导老师,最大限度帮扶她们。
4.2 探索女生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做到就业教育精细化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所属行业不甚了解,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导致女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个人能力提升不足,就业信心不足,影响就业。对此,高校可以探索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在就业教育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行业分析竞赛化,以竞赛的形式让各年级学生全员参与行业分析,聘请行业、学科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自身专业及所属行业加深了认识,拉近了距离。
二是教育形式多样化。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开展就业活动应搭建涵盖行业、企业、组织、岗位等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通过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工作坊、就业讲座、应往届毕业生交流会、行业学长学姐交流会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就业教育。教育内容可以涵盖行业分析、职业规划、职场发展路径、求职技巧、公务员考试,考研辅导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也是从我们调研的数据中挖掘而来,学生喜欢了,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就好了。
三是实现教育过程闭环化。建立起就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活动期间,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的需求、建议等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丰富教育内容。
5 结论
随着我国“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信息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专业教育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校就业教育体系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明、有效性不突出导致,这对学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文中从就业帮扶和教育出发,实践探索了应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干预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对各高校从事就业的专业老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孔德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赵波.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朱军.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6).
关键词: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分析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和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演变的综合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作为内蒙古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中坚力量的蒙古语授课大学生也有着同样的就业难题,再加上他们必须要适应主流文化、克服语言障碍等特殊境况,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做好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家庭、高校,也是反映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培养民族人才的重要渠道。
一、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就业困难及成因剖析
(一)蒙古语授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的原因。大部分高校蒙古语授课设置专业就业率偏低,并且有个别专业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需求。在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汉语言文学课程。导致蒙古语授课大学生汉语沟通能力差,只能依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日常积累来提高,收效甚微。在大部分高校,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许多课程比汉授生要求简单,硬性指标少。这些降低低标准的优惠机制,反而影响了他们自律、自强和能力建设。
2.高校日常管理问题的原因。大学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关键期,需要自律,更需要他律。蒙古族学生由于热情、老实、直爽的性格,自律意识不强,导致对学习的态度不正确等不良后果。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跟进不够、指导不到位现象常有发生。
3.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原因。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由于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量大、经费有限等原因,以及没有系统研究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就业路径的原因导致就业率低。
4.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对蒙古语授课重视不够,蒙汉兼通教师紧缺。部分教师普通话不过关导致学生听讲更加困难、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二)蒙古语授课大学生自身原因
蒙古语授课学生习惯用母语来获得知识和文化,运用母语来沟通交流。由于蒙汉语言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蒙汉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使大部分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汉语沟通能力大不如汉授生,从而就业率也大不如汉授生。极大部分蒙古语授课大学生来自于农村牧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心理,就业预期高,就业压力大、创业意识不强等。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热爱文体活动,大部分时间用于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导致学习时间不足。
二、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生就业困境对策
(一)蒙古语授课教育层面对策
1.加快高校改革步伐。高校要开展针对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调研,了解就业现状,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要以大学生能力建设为中心,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培养民族特色人才。建议合理设置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毕业条件,从严要求,提高本领。
2.配备蒙汉兼通的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并要求深入学生掌握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就业等信息,并采取帮扶手段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就业部门要设立专题研究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就业方案,积极开拓适合于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市场。
4.按照比例配备蒙汉兼通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从严要求教师授课用语。
(二)蒙古语授课大学生个人层面对策
1.科学认识就业优势。(1)政策优势。引导利用政策帮扶优势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目标,全力推动解决蒙古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2)语言优势。蒙古语授课大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蒙古语言文字。并通过汉语教育的普及,大部分蒙古语授课大学生蒙汉双语兼通。对民族地区就业市场来讲,蒙汉兼通其实是一项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3)地域优势。蒙古语授课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建设家乡和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需要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全区多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在广阔的民族地区,蒙古语授课高教毕业生就业理应大有市场。
2.练就良好的就业能力。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要冲破思想壁垒,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刻苦努力,练就硬本领,提高就业能力。
3.设立多项帮扶措施,使蒙古语授课大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创业。
4.引导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学会时间管理,做到学习与兴趣发展俩不误。
作者:雷雨澎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查娜.高校蒙古语授课学生外语学习潜能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
[2]九月.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白身存在问题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3]照格申白乙.影响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解决策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3).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75-03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攀升。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迈进和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女大学生比例逐年提高。而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是消除女性贫困、维护女性权益、提高女性素质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民族未来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差异,导致了男女生就业情况不尽相同,人力资源配置在性别方面出现偏差。通过调查发现,影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自身的就业价值取向,这决定着其劳动绩效水平和职业理想指数。
价值观是由心中发出的对世界上存在的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其中就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就业选择方面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一个人对就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就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直接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的选择,与个人职业理想指数和社会劳动绩效水平息息相关。不同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既反映了当时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观念,也凸显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影响。从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与被选择的无情竞争中,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就业情况做出不同评价,这便构成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了解分析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新变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价值取向,与提高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密切相关。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针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就业质量问题,我们以某理工科大学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4份。其中主要就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方向选择”、“就业区域意向”、“就业薪酬预期”及“就业价值判断”等方面,从女大学生自身就业心理出发,了解其就业意愿和价值取向,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升就业质量,为促进理工科女大学生满意就业提供文献参考。
二、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影响因素
1.就业方向选择。调查显示,在“你会选择什么作为第一份工作”一题中,70.8%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选择“民营企业”的学生为4.2%,只有1.5%的学生愿意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这说明现代女大学生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不分专业,均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和金融行业等与自己专业完全不符的就业方向为主要选择,盲目追求稳定,缺乏突破和创新精神,对自身定位存在误区,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严重影响自身就业质量。
2.就业区域意向。在就业区域选择方面,被调查者中54.7%的女大学生都选择了留在长三角地区就业,26.9%的女大学生选择了二线城市,4.3%的女大学生愿意回到家乡、在父母家所在地工作,只有0.9%的女大学生选择愿意前往西部和从事村官等基层工作。这表明女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狭隘,对就业地区要求过高,造成大中城市人才过剩,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人才紧缺,而过度竞争的一线城市职场与生活压力太大,也使其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质量降低。
3.就业薪酬预期。当问及“你理想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是多少”时,48.7%的学生选择了“3000~5000元”,更有甚者,20.2%的学生要求“5000元以上”,选择“1500~3000”的学生占据24.3%,只有6.8%的学生对于毕业薪酬要求不高,表示只要是自己对口的、喜欢的工作,可以通过自身后期努力去争取更多的薪酬。这也显示出理工科女大学生对于自身就业的选择过于注重薪酬高低,过多转向金融等行业,而不是专业对口、兴趣相关等行业,这也导致学而不能用,就业难度增大,就业心理落差也相应增大,就业满意度降低,进而对就业质量指数影响较大。
4.就业价值判断。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理工科女大学生在选择就业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单位性质”、“薪酬福利”、“工作地点”、“单位规模”、“发展空间”、“个人兴趣”、“专业对口”。总体而言,女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性别观念表现出认同,对于单位性质要求过于单一,盲目追求工作的稳定,缺少勇于创新和吃苦耐劳精神。同时表现出主体意识薄弱,自我发展目标定位不高的状态。对于专业对口要求的降低,直接影响了她们对本专业的研究,不能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难以立足,最终导致就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大大影响职业幸福指数。
三、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所呈现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理工科女大学生中存在就业方向选择不务实,薪酬要求过高,区域选择合理性较低等问题,就业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在增长,倾向于个人主义,社会价值观淡化,功利化取向突出,从而引起理工科女大学生思想观念与就业实际情况的冲突,就业难问题加剧,就业质量降低。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1.个人主义加剧,社会价值观淡化。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自我价值的概念加强,部分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个人主义倾向较为明显,社会价值观淡化,忽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而把个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把工作环境与薪酬高低作为就业选择最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现代女大学生中就业观念已由传统的社会价值取向转变为自我价值体现。虽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一种进步,但是作为理工科女大学生,过分突出个人因素,而忽视与专业更为紧密相关的国家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选择跨专业就业,转向社会人才过剩的金融等行业,学而不能致用,不仅难以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义务,也导致就业满意度降低,就业质量下降,造成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因此,就业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就业质量的高低,成为职业生涯指导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义务观念淡薄,价值取向功利化。调查显示,功利化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当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核心体现。追求薪酬最大化,对工作区域过度要求,义务观念淡薄,价值取向功利化。就业选择方面,大部分的学生将工作区域锁定在沿海等一线城市,过分注重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忽视城市生活压力与人才市场过剩等各种问题,导致职业幸福指数降低,就业质量无法达到预期要求。而过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也导致义务观念淡薄,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和基层人才紧缺,使社会贫富悬殊加剧,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和谐产生隐患。由此可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每个大学生必不可少的。
3.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创新意识薄弱。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高校就业矛盾的凸显,自主创业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之一。而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创新意识相对薄弱,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愿意进行自主创业的人少之又少,加剧了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这一情况与我国现阶段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形势严重不符,而普通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相对较少,薪酬预期容易偏离,导致就业满意度降低,使整体就业质量得不到提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总体而言,了解分析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价值取向,与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密切相关。
四、提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及建议
提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除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之外,更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多层次的关注与努力。只有学生、高校、政府、社会各方面联动起来,互相配合,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美好蓝图,实现理工科女大学生的理想就业梦,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民族未来竞争力。
1.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培养创新意识,实现满意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十几年寒窗苦读,对于就业自然有着美好的设想。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厚的薪酬待遇并没有错,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有利于自身才能的发挥以及行业的合理竞争。作为公共生活中的一员,个人需要与社会价值有时会出现矛盾,而学会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便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国家对行业的利益要求,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将个人意愿、所学专业等纳入就业选择的考虑范围,使自我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学会吃苦耐劳,将就业目标与政策环境相结合,积极响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号召,在现实的条件中实现个性就业、高薪就业,提升职业幸福指数,提高就业质量。
2.加大高校课程改革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引导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养成。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开设相应的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辅导课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她们根据自身专业的需求,个性创业。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深入开展职业规划课程,积极开拓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理工科女大学生能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对当前就业形势、自身位置、人生目标与社会需求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毕业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提升职业理想指数。
3.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加强政府监督职能,落实就业政策。政府应将性别平等纳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规划和政策体系,建立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优化社会产业结构,加大高校就业教育投入,多方面加强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实施宏观经济调控,降低女性用工成本,创造更多规范的劳动岗位。政府加大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关注力度,精心组织开展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理工科女大学生优化相应就业环境,从法律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制度等方面,多位一体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加强政府监督职能,落实就业政策,切实保证女大学生的就业利益,提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质量。
4.消除性别歧视,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大妇联帮扶力度。女性就业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女性贫困、维护女性权益、提高女性素质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民族未来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社会各界应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同时,公司应确立就业公平、性别平等的观念意识和企业文化,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此外,妇联作为女权主义代表组织,应加大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帮扶力度,及时利用各方资源,与司法部门共同开展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相关问题的法律援助工作,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女性就业质量问题。
大学教育应该是知识与人格的综合教育,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格健全的优秀大学生才是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在面对个人需要与社会责任的选择时,引导学生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意志品德的培养,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正确选择、勇敢面对,把不断进取的人生追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相结合,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发挥女性特有优势,达到应有的就业期望,使就业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未来劳动力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慧.上海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2,(1).
[2]梁龙娟,佘贤君.大学生择业标准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