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3: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职生心理弱点心理调适师生关系一、中职生主要存在的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弱点
1.情绪极不稳定易出现无助感
情绪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刚刚还是情绪高涨,夸夸其谈,可一转眼就心灰意冷,成了行动的矮子;一会儿还是十分的自信,可转眼却变得极度自卑,既容易急躁、焦虑,又容易抑郁、消沉和无助。
2.同学交往中的猜疑心理
猜疑心理作为学生的一种不良心理,在学生中广泛存在,通过和同学们的广泛接触和调查,我发现有猜疑心理的同学不能依据客观事实明辨真伪和是非,而是不着边际的瞎乱猜疑,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产生隔阂和冲突,严重破坏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导致班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同学之间因担心他人说自己的坏话而防着其他同学,不能坦诚对待同学。
3.逆反消极心理强烈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二、中职生心理弱点成因分析
1.新生活、新交际环境易引起情绪极不稳定和猜疑心理
学生进入中职后,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人际关系,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心理。一是渴望交际,但学生在认识、情感和个性方面尚不成熟,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自身内心的封闭性的矛盾,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二是猜疑心理,不少中职生都有主观性、片面性心理弱点,生活中的小摩擦不能依据客观事实明辨真伪和是非,而是不着边际的瞎乱猜疑,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产生隔阂和冲突。
2.教师因素加剧逆反消极心理
(1)教师观念滞后。师道尊严在中国根深蒂固。不少教师仍认为,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教师不可能与学生平等,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的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2)教师教育方法不当。近年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在扩大办学规模,学生数量空前增加。但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现状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容易主观武断,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甚至会有冤枉学生的情况发生。同时,部分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把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当作教育手段。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产生逆反对立情绪或心理负担增大,消极情绪与日俱增,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恶化。
3.青春期身心发育因素导致的情绪极不稳定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身体上急剧变化,使他们非常敏感、不安、疑虑,遇到挫折和逆境时,他们的情绪显得十分不稳定,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中职师生关系现状
由于上述的学生心理弱点存在和教师现状,通过调查,我对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深感忧虑:和谐、温馨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关系陌生、紧张,甚至扭曲。
1.师生关系陌生
一边是崇尚“师道尊严”的教师,另一边是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处处讲求平等的学生;一边是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较爱贪玩的行为、有社会上超前的意识等的学生,另一边是想方设法地想让学生听话的教师。师生之间好像有堵墙,缺乏有效沟通就不足为怪了。
2.师生关系紧张
师生间做着相反的运动,互不理解,互不信任,距离越拉越远,导致师生关系日趋紧张,甚至产生敌视情绪。
四、教师践行心理弱点调适促进中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新做法
1.在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首先,组织老师观看心理调适视频资料,让教师学会及时、有效地调适学生的心理情绪,化解和消除自鄙、孤傲、落后、消极、自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弱点。其次,组织班主任考取心理咨询师,切实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很多教师都能把对学生的心理调适研究全面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中,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调适的方法,如语文课通过抒情散文、诗歌等课文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情感宣泄与转移法进行心理调适。
2.在班主任平时工作中重点要克服逆反心理
(1)教育学生学会去适应环境。人与环境存在着依赖的必要,又存在着矛盾的必然。对于环境的众多因素,只有学会去适应它,绝大多数不会因适应不了而消失或改变。尤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还很可能受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出现判断误差。所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会用平和的心态、冷静的头脑对待学校的苛求、老师的严厉、同学的摩擦和家长的挑剔,而非一味逆反。
(2)教育学生寻求指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矛盾就恼火,见了困难就心烦,这是不行的。应寻找认识和见解高于自己的任课教师给你指点,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我们讳疾忌医,怕批评、怕埋怨,瞒着关心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害。因此,告诉学生如果有困难,就应主动去找自己信任的班主任老师,并开诚布公地说出心中的矛盾,从而寻求有效的指点,使自己尽早摆脱一味逆反的心理机制。
(3)指导学生练习冷态处理。冷态处理就是遇到矛盾时,学会控制情绪,从而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避免产生情感冲动。中学生由于独立意识初步形成,大多容易把事物理想化,加上好胜心切,常常表现为过于自信,性情倔强固执,行动唐突冒进,同时又缺乏韧性和毅力。一旦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又表现得畏缩不前,毫无斗志。因此,在出现逆反心理时,冷态处理很有必要。
五、结束语
在全体参与心往理弱点调适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师生坦诚信任,民主理性,心理交融,交流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交、互动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但创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只要重视中职生心理弱点调适,学生和教师心灵的距离必将进一步缩小,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一定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单亲 教育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或其他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疾病等)的原因而发生破裂。从教育的角度看,无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作为教育者应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单亲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一、单亲家庭学生学校生活基本心理特征
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其心理发展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在学校生活中,在与老师同学的接触交往中,攻击性强,持久性差,消极情绪等特征表现明显。[1]职业学校时代是青春期的主要阶段,学生生的心理不稳定,容易产生烦恼,而单亲家庭学生比双亲家庭学生更容易迸发不良情绪,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1.攻击性强
这与其性格孤僻、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密切相关。由此而造成了听不进批评,本能地敌意,为一点小事而情不自禁发脾气,最后发展为冲突、顶撞甚至攻击的偏激行为。
2.持久性差
单亲家庭学生普遍不能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职校学习较为轻松,作业量较少,但单亲家庭学生却经常有作业不完成的情况。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在家庭破损过程中受到过一定的心理伤害,又由于家庭教育的残缺,容易造成不良学习习惯。
3.消极情绪明显
青少年心理学指出:人一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便会增强。单亲家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已经对自我主体性产生了自觉意识,一方面他们试图采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也会动辄就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健全,感到自卑苦恼。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不适主要表现
1.自卑抑郁心理
有自卑感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对未来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整个生活似乎都弥漫着灰暗的色调。[2]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自卑抑郁情结”的形成,进而在自我评价中经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
2.嫉妒猜疑心理
嫉妒猜疑心理则多半是单亲家庭学生在自己社会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单亲家庭学生就有可能嫉妒他人,常常会无端怀疑他人看不起自己甚至作弄自己,有时还会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在与人相处时就不会那么热情,严重妨碍他们与人交往。
3.孤独冷漠心理
消极的自我情绪体验使他们形成扭曲的自我形象,既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由于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缺乏积极从事交往的勇气,不愿沟通与他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他们对人对事就会无动于衷,缺乏高涨的热情,有时甚至还会对人怀有敌意。
三、对单亲家庭学生尝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社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对由自我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构成的矛盾或危机。[3]心理的发展始终存在两种可能性,或者是解决矛盾,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或者是解决不了矛盾,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破碎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同龄孩子相同的健康心理特征,顺利完成学业,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1.引导学生正视人生的挫折和不幸,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的情绪的灵魂,情绪情感的变化受个人世界观的制约。单亲家庭职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将直接影响他们情绪情感发展的方向和深度。只有帮助单亲家庭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丧失信心,在困难的逆境里不绝望,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获得健康的发展。[4]
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事实。人的生活道路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坎坷,遭受挫折。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过程。家庭的变故只是人生挫折的一部分。用事实说明不幸是对人生的考验和磨砺,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就是他们在不幸和挫折面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只有经受不幸的磨练,才能使人的意志更坚,在克服苦难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自我价值。
2.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单亲家庭学生
学校是以师生关系为主轴而构成的社会群体。教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感情、意志品质的发展,也影响着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的“爱”可以填补学生心理的“真空”,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5]同时要教育其他学生不要对他们歧视,不要嘲讽和挖苦,更不能对他们有成见,而应该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使他们忘记不幸的家庭背景,走出自我封闭的心态。
3.将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同对家长的劝说结合起来
单亲家庭中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特别受到严重的阻遏,其直接原因就是夫妻离异使得美满幸福和谐友爱的家庭解体。所以只对家庭离异学生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伴之以对家长的说服。家庭的不良影响对学校的教育具有抵制作用,会产生负效应。教师应多家访,和父母谈心,申明其利弊,使家长明白,作为父母,无论婚姻是否存在,都应该承担起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离婚绝不能以伤害和牺牲孩子为前提和结果,应尽量使孩子的生存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也要高度重视家庭业已破碎的单亲家庭子女问题,整个社会只有积极地协调把多方面的教育因素结合起来解决单亲家庭子女的有关心理问题,才能使单亲家庭学生摆脱阴影,走出心理的误区,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傅安球.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谢弗(Shaffer,D.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陈琦. 刘儒德主编.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语言沟通障碍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多数听力障碍学生不能使用口语与正常人进行交流。在新疆和田地区,由于特殊教育刚刚起步,听力障碍儿童能使用手语的很少,而正常人能够掌握手语的人几乎没有,即使是作为听力障碍学生和正常人共同交流工具的书面语,在沟通上也存在着很多困难。这就导致了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沟通上的隔阂,导致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培养与锻炼,使社会交往难以继续和产生误解。
2、不良的心理因素
多数听障学生因自己的缺陷,害怕与正常人打交道,不与正常人交往,怕被别人笑话而形成自卑、封闭和多疑心理。
3、缺乏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常识
由于受听力障碍的影响,听障儿童对于社会交往的基本礼仪、习惯、方法等无从感知。听障儿童与正常人的沟通显得不合拍。导致听障儿童在与正常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鲁莽、无礼、冒失等交往失败行为,使其与正常人的沟通受到很大阻碍。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怎样培养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呢?我做了如下探索:
1、坚守语文课堂阵地,加强日常交往语言的积累
我在教学中,经过反复的舌操、唇操练习,帮助学生能逐渐看懂说话人的口型;然后再进入“读”、“说”和“写“的阶段,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句式,并尝试“说”出、写出相仿的词语或句子。听障儿童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耐心做好演示、引导、启发工作,通过大量师生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学会社会交往中常用的语言。
2、在活动中,提高听障儿童社会交往技能
听障儿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日常交往语言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教,学生学,听障学生常会觉得枯燥乏味,运用语言进行交往时也很容易造成脱节。因此,除了在语文课堂内的语言训练之外,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听障学生学习说话,学会交往。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开口说话的机会,形成听障学生表达需要和愿望的气氛,提高其语言表达技能,提高其沟通能力。
听障学生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和动作,但往往由于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做起来显得机械、呆板。我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演示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设定情境,如打招呼、过马路、问路、买东西等,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让他们明白在这些情境下怎么做。社会交往是双向的,我在教学中,让听力障碍学生学会“ 换位思考”。请求别人帮助时,要有礼貌、用商量的口气,如“叔叔,能不能给我一杯水喝”;得到别人帮助时,说声“谢谢”,无意中妨碍他人时, 要说声“对不起”。这些文明礼貌用语是社会交往的剂。我在教学中,还创造条件,有意识地让听力障碍学生与正常孩子一起玩耍、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听力障碍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让听障儿童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交往自信心。
特殊学校的老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在生活上关心听障学生,还应该懂得怎样从心理上去引导、关心他们的成长。
(1)帮助听障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我在教学中,经常对听障学生进行鼓励,通过各种活动,让听障学生懂得,除了语言和听力上的小差异外,自己同正常儿童没有什么不同,正常儿童能做的事,我们自己一样可以做,使他们树立社会交往的自信心。
(2)帮助听障学生消除自闭心理。我经常鼓励听障学生同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并为听障学生创造社会交往的机会。例如:开展班级和班级之间的活动交流,让听障学生自己与其他班级的学生去沟通交流,安排好活动准备工作。
(3)帮助听障学生消除猜疑心理。
我在教学中,对听障学生进行社会交往基本礼仪的指导。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教会听障学生如何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让听障儿童了解别人的心理,逐渐消除猜疑心理。
4、引导、指导家长,共同培养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家长与听障儿童联系最密切,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教育孩子应是父母的天职,既然听障儿童生理上有了缺陷,家长就更应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社会交往技能。家长应多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在活动中教孩子说话,教孩子的基本礼节,教孩子遵守各种社会规范。
一、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
霍夫曼还认为,自卑幼儿往往会表现出如下早期征兆——常年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为了更好的判断一名幼儿是否具有自卑心理,下面我先谈一下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幼儿的自卑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和做事。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害怕在陌生人面前及集体活动中说话,甚至平时也轻声细语,不敢大声说话。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在公开场合做任何事情,都往后缩、而不是往前冲。显得拘束和谨小慎微。如当教师让这种幼儿带头做游戏时,他们就面露难色,没有别的幼儿那种自告奋勇的精神,有的马上说“我不会”、“我不行”之类的话,个别的还会哭起来。
(二)难以集中注意力,不愿与别人交往。自卑感强的幼儿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一般来说,正常幼儿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是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往往喜欢独来独往,喜欢一个人独处,从不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没有主见,猜疑心重。存在自卑心理的幼儿,许多事情不敢自己做决定,往往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即使在与别人意见相左时,也不能很好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或思前想后,犹豫不决,或随大流。回答问题犹柔寡断,要么不吭声,要么轻轻地回答“不知道”。自卑幼儿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小朋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
二、幼儿自卑心理的成因
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会过成功的喜悦,或从未得到过他人的赞赏,他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压抑,自卑心理就会日趋严重;一个屡受挫折甚至怀疑自己存在价值的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他们以后就可能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发现造成幼儿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一)经常数落孩子是形成孩子自卑的温床。我们经常看到父母或个别老师使用如下的字句:“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真是笨死了!这么简单的画都画不好!”等等,这些语言是一种负面的暗示,说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了“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痕。当自卑感如根一样植入孩子的心灵,并影响孩子的行为时,他已是个被自卑打败的孩子了,自信在他身上荡然无存。
(二)家长和教师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追求完美。还有一些孩子如果不能达到父母或教师的期望,则打骂者有之,逼迫者有之。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最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为,父母或教师对孩子的期望是越高越好,当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水平,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或教师预定的目标时,并体验着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时,孩子还能自信么?
(三)把孩子放入横向或纵向比较中。一些家长与教师的思维是,以为比较了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刺激孩子上进,开动他学习的马达。实际上,拿孩子与他人比,只能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因为,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各种原因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拿别人的优势对比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当这样的比较多了,孩子听麻木了,自尊也没了,自然不会求上进了。
三、克服自卑心理的对策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教师的话在幼儿心目中就像真理一样,因此教师在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一)关爱孩子,多赏识赞扬,少批评指责。教师的拒绝、责骂、惩罚会使孩子产生“我是坏孩子”、“我让人讨厌”的感受,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会阻碍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谁也不喜欢总是受教师的数落、指责,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当然表扬也有方法,也有度,就看教师如何去把握了。
(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要偏爱,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只是与那几位“好孩子”对话,外出比赛也是那几位“好孩子”为代表,游戏中的主角也是那几位“好孩子”来担任。这样就很容易使那些没有被老师偏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说,我们应以乐观的情绪、正确的态度看待幼儿,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消灭幼儿自卑的心理。
(三)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具体做法:让孩子做好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教师要教孩子懂得生活中失败是常有的事,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各自经历的痛苦不同而已。借助榜样的力量,可经常给孩子讲动画片、故事、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人们战胜困难、疾病或生理弱点的事例,增强孩子的抗挫折意识,激发抗挫折的勇气。
(四)正确运用评价这一教育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1.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他律性“镜像自我”。即他人、特别是与幼儿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根据。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及时地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不要给孩子贴上消极的(如“笨孩子”、“坏孩子”)标签。即使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孩子,也要多肯定他的优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自我接受,喜欢自己,逐渐树立自信心。
2.重视过程而非结果。我们教师要从长计,不要把目光锁定在眼前,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无缺,孩子不可能样样出色。不能抱有买彩票的心理,赢了再赢是不可能的,要淡化自己的分数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过程——培养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从失败、成功中汲取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磨练坚韧自信的性格。
①病情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感染情况、关节周围皮肤是否有破损、术前关节功能、药物史、过敏史、既往史、全身健康状况及一般情况等,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态。②心理护理。依据老年患者自身的心理特征,术前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惧情绪,介绍成功的康复病例,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意义与目的,细致、耐心地为患者提高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手术治疗。③一般护理。术前实施相关的辅助检查,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较多,且手术耐受性较差,身体较为虚弱。因此,需在手术治疗前在特殊检查与常规检查的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对其进行全身性的调整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心肺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巡视观察,随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需立即告知医师并进行处理。注意了解患者运动、皮肤感觉、肢端血液循环和患肢肿胀情况。加强基础护理,为手术治疗做好各项准备,对患者进行1周左右的临床观察。在其他原发病临床治疗时和创伤反应期,适当延缓手术治疗时间,以降低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在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有所改善,且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所有提高后,即可实施手术。手术前ld内严格备皮,实施各项术前过敏试验,适量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和镇静剂等。④饮食护理。加强患者术前营养供给和饮食调整,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对于胃纳较差的年老体弱患者,由于其消化能力较差,且饮食量较小,因而,术前宜食富含维生素、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包括豆制品、鱼类、蔬菜及新鲜水果等。⑤术前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在实施骨牵引或皮牵引时,掌握卧床排便方法,将臀部抬起至一定高度使用便盆,以保证稳妥,防止患者出现患肢内收及外旋等动作。对于女性患者,应在其小便时应用特制尿壶,防止髋部过多移动。嘱患者加强关节活动训练及下肢肌肉锻炼,并学会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掌握有关的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①术后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肢端血供及创面出血情况,注意保持创口引流管通畅和敷料清洁干燥,加强饮食护理,手术6h内完全禁食,6h后可食流食,以避免术后疼痛。②一般并发症的预防。老年患者自身的细胞和脏器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弱,而且自身原发病较多,营养供给状况较差,抗感染能力较差,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手术后需加强并发症护理,降低临床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前应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并在术后适量应用抗生素,嘱患者早活动、早起坐,帮助患者提高肺活量,主动排痰咳嗽,协助患者拍背翻身,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4h排尿1次,加强膀胱功能锻炼。嘱患者多饮水,避免发生尿路感染。指导患者掌握征的气垫床和麋子垫的使用,以及抬臀训练方法,避免发生褥疮。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应加强血糖监测,适量应用胰岛素,保证血糖值得到有效控制。③术后康复训练。老年患者自身的活动力较差,加之骨折后活动量显著降低,因而会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患者需在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伤侧肢体与健康肢体肌肉功能的恢复,实施足趾的收缩和等长收缩运动,能够避免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的改善。护理人员在为老年患者提供指导时,要做到细心、热心、耐心,并控制好运动量,随着患肢功能的恢复,逐步提供运动量和锻炼次数,以不感疲劳与疼痛为宜。术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制定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制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使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可在原下实施踝关节伸屈和股四头肌自主等长收缩活动。手术4~6周后能够扶双拐行不负重下地行走,手术术后6~8周后负重去拐行走。离床活动开始后,需在专人辅助下行走,有助于功能锻炼的实施,避免跌倒。患者出院后,嘱其3个月内不能侧卧,同时要禁止上厕所使用蹲坑、下蹲和盘腿等动作,防止假体发生脱位与松动。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恐惧和急躁心理,帮助患者真正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
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所有140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发生率,如表1所示。3讨论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需要患者家属、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三方的共同配合,在各个围手术期节段,给予患者系统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术前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实施全过程的心理护理,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且术后尽早实施功能恢复性锻炼,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另外一组为观察组,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
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有:①有目的地做好宣教工作。由于绝大多数的青年患者对心绞痛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会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可采取办板报、发放健教咨询手册、面对面以及小组宣教等诸多教育形式对初发心绞痛的常识进行宣传,并且责任护士应适时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将心绞痛的病因、诱因、症状、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治疗等对其进行讲解,让其能够对该病症有一定的了解,对患者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使不良心理得以有效消除,从而能够使治疗的顺利进行得到保证。②注意保护性治疗。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对病情进行讨论,在谈话时语言要尽量谨慎,对不良刺激进行避免或者是减轻,从而使患者的猜疑、恐惧等一些不良心理的出现进行有效的预防。③给予相应的预见性处理。在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有恶心、头痛、呕吐等,因此医护人员应将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处理与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④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娴熟的护理技能为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关键。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计划的正确执行、规范化操作以及合理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工作为使治疗顺利进行以及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得到保证的一项重要措施。
数据处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14d,平均为(11.2±4.3)d,所有患者均未复发,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1d,平均(17.4±4.7)d,有6例患者发生复发而再次入院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6.96%。显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心理健康压力自我调节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索罗门认为:在学生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言行特点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影响。人的行为受心理的驱动。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决定其言行能否发挥应有的表率作用。但根据相关社会调查得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不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教学机构或学生群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表现
由于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精神压力增大,直接威胁着教师的身心健康。2004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心理检测表明:32.18%的教师具有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具有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的心理障碍已经构成“心理疾病”。[1]2005年对280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33%。[2]
教师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工作特性决定了教师要比其他行业人员面对更多更重的职业压力,所以教师的忧郁化、偏执倾向化、人际敏感度、强迫症状比一般人群要高,具体表现为:过度焦虑,烦躁、坐立不安、紧张;怀疑自己的能力,会伴有无助感;有时表现精神不振、抑郁、神经衰弱的症状;情绪控制能力差,有时会出现一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行为等;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与其他人沟通不畅、猜疑心理严重,嫉妒情绪明显等。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师,男教师心理稳定性要远远高于女教师;从被教育主体来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要比高校教师严重的多。专家指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已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工作,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枯竭的迹象。
2 导致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2.1 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对教育的高要求,教师除了承担备课授课、管理学生、批改作业、撰写论文、从事科研等工作外,还要面临一系列的学习与考试,如:职称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普通话测试、公开课比赛等等,这些工作与多重责任使教师倍感疲倦,同时持续的忙碌导致无暇顾及家人,致使内心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另外,对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科研成果以及的数量和刊物等级要求越来越高,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相当数量的老师不得不克服家庭、年龄困难去提高学历和学位,不得不拉下脸面去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
另外,从物质层面来讲,教师待遇长期偏低,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甚至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当面对诸如家属下岗待业、子女入学或找工作、改善住房条件、医疗以及养老问题无能为力的时候,会尤其感受到精神压力的存在,许多教师被迫在外兼职。据有关资料显示,使教师身心疲惫的最主要生活因素是:“教学、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占接受调查人数的34.6%,“住房问题带来的压力”和“工资收入带来的压力”分别列第二、三位。[3]
2.2 人际关系日趋复杂
在学校,教师要面临多重、复杂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等,如何处理好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教师而言是个不小的难题。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出现不同的问题,面对独生子女家长对教师要求的提高,使得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出现不协调现象;学校敏感的人事安排、课程安排以及职称评定、晋级方面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现象,难免使得一些老师对同事或领导产生猜疑心理、妒忌心理,造成同事关系紧张,出现不和谐的关系以及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困难,由此也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2.3 教师自身的原因
目前该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用外在标准衡量自身价值,如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等,由此教师会产生自卑感等消极心理;二是自我期望值过高,设定的个人发展目标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致使职业压力过大。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出现各种不良的个性特征诸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性格内向、敏感等等,随之而来的易激动、焦虑等情绪反应,易使教师心理失调,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受压制等表现,同时,还可能导致不良行为反应,诱发身体疾病。
3 全方位制定系统方案,合力解决
针对上述各种现象,需要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以全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社会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逐步改善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舆论导向,借助媒体力量,向社会客观介绍教师的职业现状,呼吁全社会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理解与支持,使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回归理性,营造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舆论环境。另外,可以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与心理测试制度,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调试自己的心理问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以便必要时使教师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设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点,随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以上诸项措施,力争给教师创造一个较为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
其次,学校方面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信任的组织工作环境与教学氛围。具体操作可以从实行民主化管理入手,创设条件,让教师广泛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过程,在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使其切实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注与尊重,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认同感。
在绩效考核方面,应努力构建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根据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来构建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
学校还应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休闲活动,如联欢会、旅游、舞会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给教师提供一个同事互相交流的平台、感情宣泄的渠道,以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不错,职业的特殊性注定教师要面对社会、教学、人际关系等很多压力,但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是无法逃避的,那就要学会与压力共处,变压力为动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和人格成长。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如果每位老师都能认识到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改革中加强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就能为自己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同时,教师还要做到正确的自我认知。每个人特有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主体的行为。教师有无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所以,教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也要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现实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在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陈光,王辉.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检视与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5):43.
【论文关键词】小学生 健康心理 培养 方法
对小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是21世纪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小学生德育纲要对小学生提出了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重质量、勇于创新等心理品质要求。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这些健康心理品质呢?
1.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表扬和关爱,少批评与责骂
我们老师如果习惯“皱眉头看学生,从不面带笑容”,对学生批评是大声地责骂,而缺少表扬与鼓励,缺乏了解和关爱,那么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心情压抑、情绪低落。这不仅影响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还会造成障碍。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多给他们一些表扬与关爱,那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就像一场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不管是谁,只要工作有成绩,就能获得领导或同志们的肯定,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一定会高涨。小学生更是如此,只要获得别人的肯定,感到别人特别是老师对他的关爱或者是表扬,他们的需求就满足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那么对学生而言老师真诚的鼓励和关爱,往往是无价之宝,极易在他们的心目中掀起成功的欲望,将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2.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技能
2.1 在人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任何活动都是学生生命得以表现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学生的内在潜能,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因为人又联合他人的倾向,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各自表现。如在《为自己喝彩》的主题队会中,学生表现自我,表演小品、诗歌、舞蹈、歌曲、绘画、写作、演讲等精彩的节目。曲终人散,他们仍意犹未尽,兴趣盎然。因此,近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惯例,让学生说一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自己准备演讲稿演讲,汇报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自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他们会踊跃报名参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这一片展示自我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尽情地展示自我。
2.2 老师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富有哲理,但是对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却并不适用。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永久性的,灾难性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呢?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对应点,抓住细节启发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总结体味艺术力量对心灵的震撼,达到教育与成功的双向意境。如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之后所展开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就是表现穷人善良,心灵美好的闪光点。另外,就是应抓住竞赛、游戏等时机,对每一项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检测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数学竞赛活动教师出了六道题,规定:答对三道题小学毕业;答对四道题高中毕业;答对五道题大学毕业;答对六道题是博士,这个活动,“差生”也答对三道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在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他们会朝更远大的理想努力。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会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明确前进的方向,树立勇于攀登的信心。
2.3 作为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当我们发现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倾向的时候,就要及时地纠正和引导。如学生中有的嫉妒心理很强,有的猜疑心很大,甚至有的同学有自卑感。当我们发现学生这些不良心理情况时,就要及时地纠正,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克服。如:班上王红和李丽两位同学是一对好朋友,正在探讨一道数学题,当得知王红在今天的测试中有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王红的李丽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李丽一起跳绳。放学后不和王红一起走;班里选班长,王红是两名候选人之一,李丽却故意选了另外的同学,还扬言要和王红“一刀两断”。这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找来了李丽,循循善诱地开导她,告诉她: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克制嫉妒他人的心理。在同别人进行比较时,要承认自己跟别人的差异并努力进取,要正视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希望他人进步,自己也有收获。一个人若嫉妒别人,自己也失去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还会失去友谊,影响团结。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她听了心服口服,面红耳赤。隔天,我发现王红和李丽牵着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师只要苦口婆心,推心置腹的跟学生谈话、引导,学生定会改过自新。
3.作为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 后进生 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
在学校教育中,后进生问题遍及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一般认为,后进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10%,但实际上的数字比这要大得多,可以说在今日的中小学学校里,后进生有增无减。那么,什么样的学生算是后进生呢?
一、后进生界定
后进生通常是指这样三类学生:品德不良者、学习成绩不佳者、品德和学习成绩两方面均不合格者。即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振”、“学力不良”,或品德不良,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儿童。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较少,但活动能量较大,活动范围也不小,一个班上如果有极少数几个后进生,就会使全班上下不得安宁,甚至会影响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则其极易受不良诱因影响而误入歧途。后进生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只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他们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分析每位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在探讨后进生的转化前,我们应该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常,后进生给我们的印象是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在这种表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后进生的内心是十分敏感、矛盾的。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的心理特征。
第一,自卑心理。在后进生的身上,各种因素同样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体质情况、家庭气氛、性格特点、智力水平都与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家长期待过高、百般溺爱,一旦有所挫折,便滋生了自卑感;体质虚弱造成学习的准备度不足,基础学力低下,同样也会诱发自卑感。学业的持续不良、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自卑感。
第二,猜疑心理。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者和后进生之间缺乏感情沟通造成的。教师与后进生互不信任,双方都有戒备之心。教师常常怀疑后进生有意捣乱,后进生则猜疑教育者处处与他过不去。这种猜疑心理在得到强化后又会进一步导致对立心理的产生。
第三,对立心理。种种现象表明,对立心理较多地存在于年龄较大或程度较重的后进生中。教育者和后进生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双方都易激怒。个别教师在对学生管理教育时,完全把自己视为“权利者”,特别是对后进生,他们一旦违反纪律,就立即“镇压”,这种“威慑统治”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视师长如敌寇而抗之”,并产生对立心理。存在这种心理的后进生常常给教师以难堪(比如提怪问、出洋相、故意损坏东西等),也有的进而演变为对教师的仇视,导致教育失败。
第四,冷漠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是由教师造成的。后进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受到的大多是批评和责难,较少得到表扬和夸奖。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学业不良和集体活动中所受的冷遇、排斥,使他们逐渐地对学习和集体活动丧失了兴趣,这样自然产生了一种对教师及班级活动的疏远感、冷漠感。这种冷漠心理在以后的时间往往会由于各种作用而被不自主地加强,并可能泛化到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上。
第五,厌学心理。后进生对学习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一部分后进生逃课、不交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受社会非主流的影响,推崇“学习无用论”,认为硕士博士都找不到工作,教授还不如卖茶叶蛋的钱挣得多,念书还有何用。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他们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被动应付学习,
后进生错综复杂的心态,是影响其转化的重要心理障碍。掌握了这些特点,采取对策才能有针对性。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诸如家庭环境不良、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和学生个人努力上的差距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通过对后进生问题作调查、分析,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其一,部分学生因长期受家庭因素或社会不良因素等影响,造成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上无目标,因而对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缺乏求知欲,无心向学,变成后进生,这类算是“不学”型。
其二,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未能得到及时解决,造成学习基础缺陷,而学习基础的缺陷,又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因此形成学习上更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意志和毅力,产生了自卑感,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习自暴自弃,从而变成了后进生,这类算是“怕学”型。
其三,部分本来是思想素质较好、学习基础也不算差的学生,因长期以来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作业任务,而感到读书辛苦,且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也渐渐沦为后进生,这类算是“厌学”型。
以上三种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可简单地概括成六个字,就是“不学,怕学,厌学”。表面看来,似乎成因不同,但实质上都是由学习目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受归因方式影响,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消极的归因方式将阻碍甚至扼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发现,后进生普遍存在着不良的归因倾向,即把成功归因于环境或运气,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导致自暴自弃。因此,后进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的归因倾向是影响其转化的根本原因。我以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后进生转化问题,必须运用归因理论帮助后进生形成积极归因。
三、归因理论对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一)何谓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韦纳创立发展起来的。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理论就是分析和说明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对其行为结果原因的解释一般都归结为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体状况、外界环境等。同时,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如表1所示的归因模式。
表1: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33页)
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这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于身体状态或外界环境。
从控制性来说,它将影响个体的情感反应,使人们产生自豪和羞耻等情感;从稳定性来说,它将影响个体对将来成功的期望,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时(个人能力),就会降低人们的预期和信心;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努力程度)时,则会使行为者加倍努力,从而产生争取成功的持续行为。该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归因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教育心理学中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
(二)归因理论对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1.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引导后进生积极归因,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成就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不自觉地运用归因,比如: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可增强对成功的期待,并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有的学生则把成功归因于环境或运气,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这是一种消极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方式会降低对成功的期待,并伴随着消极的情感体验。
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或品德行为进行积极归因,对教育转化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积极归因和正确归因是有其区别的。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形成良好品行的归因叫做积极归因;而找出学生学习失败或行为过失的真正原因的归因则叫正确归因。归因训练中是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还是正确归因,在这一点上有争议。有的研究指出,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正确归因,即找出造成学习成败的真正原因。怎样更合适呢?从提高学习积极性角度考虑,使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才是最重要的。如,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是这些学生能力低一些,如实告诉他们只能使他们感到无能为力;而如果让他们感到原因是努力不够,就不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力差一些并非不能完成任务,只不过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更长一些,努力更大一些。努力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学习失败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内容的难度,内容难可以通过努力掌握;教师讲得不好,自己努力也会明白。因此,要引导后进生积极归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后进生往往是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在后进生看来,他们的能力低、脑子笨是改变不了的,所以成绩不好也必然,进而陷入对自己的失望状态,看到自己将来也难以提高学习成绩,努力也没用,从而自甘放弃,进一步导致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如图)。
①我脑子笨(我一直如此)
②今晚老师布置第二题数学作业
③我必须争取做好
④我一题也没做出来(十分钟后)
⑤这是为什么呢?
⑥因为……
从图可以看出这个后进生把自己在十分钟内没能做会一题归因于自己脑子笨,既没有在第三环节与第四环节的中间主动中断恶性循环,也没有请教别人,更没再仔细动脑,而是干脆不去再做,放弃努力。可见要想使后进生转变,必须帮助其形成积极的正确的归因方式。告诉后进生题目没做好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方法不当,让他们能学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或方法不当。他们在学会积极正确的归因后,就可能不再丧失信心,而是努力克服困难,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从而也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他们很有可能摘掉后进生的帽子,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因此,对于后进生,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从失败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维纳的理论,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将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行为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德韦克(1973)曾对一些数学成绩差又缺乏自信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在训练中,让他们解答一些数学题。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当他们失败时,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经过一段训练后,学生不仅形成了努力归因,而且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由此可见,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后进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可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第二,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可让后进生通过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可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予积极强化;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后进生成功是其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其努力不够。
2.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后进生消除无力感。
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在学校中,存在着无力感的现象,对那些因多次失败而变得自暴自弃,产生无力感的后进生,我们可采取一些措施去防治或消除他们的无力感。
归因理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归因及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如何解释和说明自己的学习成败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科学归因。后进生由于遭受系列的失败或挫折并被不当的归因所左右时,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失去控制和无能为力,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如不及时转化,将使他们进一步增强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从而表现出对学习的消极状态,对集体活动的漠不关心及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给予后进生期望和鼓励,及时使用肯定性评价语言和行动,给予激励性评价,消除后进生的习得性无助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有助感,从而增强信心,激发动力。如教师可通过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创设能让其发挥自身优势的任务,鼓励其加以努力获取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1)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不可控状况是无力感产生的环境条件,如果这一条件改变或消失了,那么人就不会产生无力感,即使产生了无力感也会逐渐消失。后进生虽然努力,但还是不如好学生,如果老师这时仍然指责他,他就会灰心丧气;但是,如果老师能及时鼓励他的进步,他就会继续努力。因此,要防止其产生无力感,首先,要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使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成果;其次,要对他们的行为结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使他们感到自身行为的有效性;再次,不仅要给他们提出远大目标,更要提出具体的小目标,使他们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
(2)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产生无力感的关键是结果不可控的认知,甚至于有时明明是可控的状况,但由于人把它认知为不可控,就会产生无力感。首先,要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行动,防止将特定的无力感泛化到其他情境。例如,数学成绩不良可能是自己数学能力较差,但这不等于自己所有的方面都不行,这样就能扬长避短,防止陷入无力感。因此,可通过归因训练使人学会归因,改变应有的不良归因倾向。
(3)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人人都会受挫,但却不是人人都会陷入到无力感之中,意志力在这中间起着一定作用。增强人的意志力不仅会使人摆脱无力感的缠绕,更重要的是会使人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不懈的努力。增强意志,首先是要使人树立一个明确并且适当的目标,过大或过低的目标都不行,应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其次,要使人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再次,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坚决同困难作斗争。
3.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增强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能够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研究表明,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时,往往能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激发斗志,为解决问题提供动力条件。
后进生总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较低,因此,后进生转化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
(1)让后进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行为的成败体验,对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会泛化到其它类似情境中去。因此,教师要让后进生产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要善于给后进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如果学习任务过难,要求过高,学生就容易感受失败;如果学习任务和要求过低,即使取得了成功,学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后进生通过观察榜样示范的行为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当后进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榜样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受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取得成功的希望。在提供榜样时,一是要给后进生提供信息,使其从榜样的示范中学习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二是要给学生提供比较标准,使学生通过与榜样的比较,获得判断自身效能的信息。
(3)使后进生学会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人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以自己能支配的强化去增强和维持自己达到目标的行为。当人达到自己的标准时会感到自己的能力,产生或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教师可通过一步步地设立较近的目标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确立适当的目标。因为接近的目标能够很快得到结果,有助于使后进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容易成功,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4.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对后进生进行恰当的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
表扬与奖励和批评与惩罚是最典型的,也是教师运用最多的强化形式。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种强化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结果的归因。根据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在困难任务上成功受表扬,会引起他的高能力知觉;相反,如果在简单任务上失败并被批评则可能引起他的低能力知觉。所以,在后进生转化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两种强化手段。在后进生达到一个新高度或完成一个既定目标时,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及肯定。同时,当发现后进生有所松懈,在简单的任务前仍犹豫不决,不思进取时,则要实事求是地做出批评。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布洛菲(1983/1986)总结了有关表扬的文献,提出了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的建议。他认为有效地表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①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②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③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④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⑤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同时,由于批评容易引起人消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针对后进生,在使用批评这一强化形式时,应注意方式,谨慎使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增强信心时,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努力。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让他们努力坚持下去。教师恰当地运用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后进生的高能力知觉,让后进生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从而使后进生的转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第1版.
[2]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0,第1版.
[3]瘳洪玲.研究归因理论,激发学习动机.教育探索,2003,(6).
[4]陈凤琴.正确归因与“后进生”的转化.中国教育学刊,2003,(6).
[5]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6]钟启泉著.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6 — 02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指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以交换彼此思想信息的过程,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的社会关系的关键,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关系中,而是建立各种各样的连结关系,如血缘关系、战友关系、雇佣关系、医患关系等;大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有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必然要面对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型时期,面对求职就业等问题,越来越感觉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肩负社会历史使命,更要重视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社交需求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心态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如:自信乐观、宽容大度、诚信友爱等高尚品质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与快乐。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人际交往本身所获得的人力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还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其次,人际交往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无论是符号语言交流方式还是肢体语言交流方式,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使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获取间接性、经验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开拓思想的重要条件。
(三)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首先,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从对方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个体成长成才。其次,人际交往不仅对自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社会建设和发展也十分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有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增强群体凝聚力,集全社会合力共创和谐社会。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高等教育主要工作是大学生的理论教学,在培养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时,更多地是以智商和学习成绩论优劣,而忽视了大学生情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少有专门的课程教育大学生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沟通、如何待人接物,根据各种社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人际交能力位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个体差异问题
内在的,自卑、怯懦、猜疑、逆反、排他、做戏、贪财、冷漠等各种心理因素都会导致人际交往问题。有自卑心理的人,自认为出生贫寒、社会地位低下,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感到失落、压抑、苦闷,待人冷漠、自闭自弃、表达不得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有怯懦心理的胆小怕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存在的心理;有猜疑心理的人喜欢捕风捉影,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对人没有信任感;有逆反心理的人喜欢标新立异,与人对立,有时会颠倒是非,常使人感到厌恶;有排他心理的人喜欢坐井观天,不愿接受新事物,思想固执,心胸狭窄;有做戏心理的人把交朋友当做演戏,喜欢吹牛,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贪财心理的人认为交朋友就是互相利用,只占便宜不愿吃亏;有冷漠心理的人对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孤傲,往往使他们失去很多朋友,面临人际交往困扰。
外在的,大学生交往范围狭窄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区域划分范围较小。由于学校管理、教学方法等诸多原因使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所以人际关系较单一,主要接触人群为师生、同学;接触中心为寝室或者班级。其次,大部分大学生缺少学生会、社团等实践活动经验,接触的人情与事情少,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实践锻炼而越变越差。再次,部分大学生为发泄学习、工作、交往中的不满与压力,过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结果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时空范围缩小。男生沉迷于打游戏、斗地主,女生沉迷于网络购物、看电影,在虚幻的世界中他们显得更加自信。
(二)家庭环境问题
横向的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代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同龄伙伴之间的游戏与打闹,孩童时期的人际观念意识较少;除了学习交流外,其它交流甚少,进入大学自主管理后,在学习之余不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
纵向的方面,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溺爱、包办、使孩子变得任性、缺乏集体荣誉感、对他人漠不关心;父母的言传身教如不诚信、胆小怕事、过分批评指责等也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怯懦、不讲信用等。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容易孤傲,贫困家庭的大学容易自卑。
(三)学校教育问题
高校注重科学教育与理论教学,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不懂伦理道德、交往礼仪、公共关系等,理论知识不能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人际交往相当于纸上谈兵。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缺乏,接触仅限于课堂,课后形同陌生人,大学辅导员事务繁多也难以顾及到学生的交往问题,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大多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少走弯路。
(四)社会环境问题
社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存在误解,有的认为大学生是高材生,什么都会,殊不知校园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各种社会宣传教育与监管也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的关注,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却往往陷入网络骗局;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缺少沟通协调能力,处处碰壁,但很少有企业愿意录用并培养这样的大学生。
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将我们与他人的交往过程看成我们在玩的各种游戏。”在人与人沟通与交往中需要遵循游戏规则,透析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分析人际关系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关系,掌握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规律,改善大学人际交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确要遵循的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同学之间人人平等,对待生活充满自信,不因家庭贫富论地位高低与亲疏远近。第二、相容原则。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宽容以待、,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合作与冲突。第三、互利原则。“兼相爱,交相利。”英国首相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互相了解并尊重对方的价值取向,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看,人与人之间在分配上的公平并创造“双赢”的局面,更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人际关。第四、信用原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第五、宽容原则。同学之间难免有摩擦,心胸宽广,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措施
1.大学生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一、在人际交往学会倾诉与倾听。善于发泄内心的苦闷以缓解心理压力,聆听他人的报怨与困扰,体会同学之间的关怀,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第二、举止文明大方。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言行得体,谈吐自信。第三、培养幽默感。幽默风趣、活泼开朗的性格,往往在人际交往中给人以良好印象。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所有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希望迎得人际交往的成功。第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善交友,交益友,掌握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明确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接触-融合;重视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2.家庭应该采取的措施
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跟家长接触较多,因此家庭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是基础性的,父母应当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待人接物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联系,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情况与人际交往人群。
3.高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1)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主导作用。首先,通过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如开展《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人际交往的讲座、讨论沙龙、主题班会等,增进师生感情与同学友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在非医学类院校,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十分有必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大多是由心理问题产生的。通过几年来发生的大学校园伤害事件看,大多数品学兼优的高才生最易产生心理问题,也更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
(3)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4.社会应该采取的措施
社会宣传、公共舆论等易对大学生的交往心理造成影响,社会可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生交往的平台,如大型图书馆讨论区、英语角等,拓宽大学生交流视野;组织大学生集体旅游活动、参与企业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给大学生解决心理、求职和交往等问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扫清障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但不沉溺网络、聊天交友但不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难题,要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但最重要的要从大学生自身找原因,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2010,(02).
〔2〕李军,张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3〕倪嘉波.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J〕.教育探索,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