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8:14: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高职职教育;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自1985年建校以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始终围绕服务业开展专业建设,服务面向明确,办学目标定位是立足湖北及武汉,面向现代服务业,以管理学为主体,突出服务业管理特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校学科专业建设优势明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成为行业的知名品牌,同时,顺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对接湖北及武汉的优势、支柱、新兴产业,该校及时设置了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专业,该校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院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中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笔者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例,就高职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问题谈点浅见。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走向
(一)酒店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截至2010年,我国星级旅游饭店共14639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酒店535家、四星级酒店2057家、三星级酒店6215家。我国现有星级酒店14639家,比1999年的3856家激增280%,近11年来年均增幅25%,可谓增长速度迅猛,由于饭店总量的增大,近些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维持在10%以上,但是每年新开酒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尤以高档豪华饭店的投资升温为明显,如五星级酒店从1989年的3家、1999年的77家,再到如今的535家,预计2015年我国的五星级酒店将达到或超过1000家。从2000年到2011年,国内仅五星级酒店的投资额就增长了361%,四星级饭店投资额增长312%。
总体来说,全国酒店行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高星级酒店发展迅速;酒店集团化进程加快和规模不断扩大。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已经进入我国市场,40多家集团的70多个品牌进入中国,共管理近千家饭店。2010年中国国内饭店管理公司(集团)规模均实现了增长。其中,锦江国际、山东蓝海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94.5%、178.0%。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客房数量均超过2万间,南京金陵客房数量也已逼近2万间,这4个集团共拥有客房151169间,占全国29家饭店集团客房总量的42.5%,在规模上较其他集团有一定优势,形成了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第一阵营,规模向国际水平进一步靠近。
从湖北地域酒店行业来说,2009年全省星级饭店602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饭店11家、四星级60家、三星级226家、总客房52586间,总床位96476张。由于全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酒店行业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旅游酒店总量持续增长,高星级酒店继续增加。2011年全省星级酒店70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6家,四星级80多家。我校所处的武汉市截止到2011年,现有酒店企业500多家,挂牌五星级酒店有12家;四星级酒店有26家,另有三星级酒店50家。高星级酒店中,香格里拉、华美达光谷、新世界、马哥孛罗、明珠豪生等5家年收入破亿元。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从对武汉市酒店行业的调查来看,年龄结构上,21-30岁这一年龄段的员工最多,占36%;31-40岁的占25%;20岁以下的占17%,41-50岁占12%,50岁以上的最少只占6%,从业人员以青年为主,从性别结构上分析,女性占59%,男性占41%,整个中高级管理层以男性高学历者居多;从人员层次上来看,整体员工队伍中,高中或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28%,其次是大专占11%,初中居于第三占18%,本科占9%,其中50%以上著名本土酒店总经理、总监级管理人员和部门经理级管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了50%以上;从人才类别上看,酒店行业需要经营部门的服务与管理人才、职能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如厨师、财务人员)、营销策划人才、综合性营运管理人才(如酒店筹备、设计规划),其中职能管理人才(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如厨师、财务人员)、营销策划人才中80%是非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为酒店服务与基层管理人才,而综合性营运管理人才(如酒店筹备、设计规划)是十分匮乏。
(三)市场需求情况
从人才类型上看,高技能酒店专业人才是当今酒店业人才需求的主要部分,湖北省现有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的高职院校有34所,在校学生人数11250人,毕业生13730人,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士预测估计人才缺口至少10万,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国际酒店集团和本土酒店集团,对于主管、部门经理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缺口十分大,以及具有营销、信息技术、语言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酒店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例如,当今中国60%的酒店不知道如何制定酒店总体营销战略,55%的酒店不懂营销管理,35%的酒店对定位模糊,40%的酒店对价格难以管理与控制,40%的酒店在整合应用广告、公关、促销策略上有困难。
饭店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巨大的人才缺口问题令业界头疼不已。各大酒店集团都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扩张,但不少酒店却因为人才缺乏而迟迟无法开业,错过了占领市场的好时机。按需求紧急程度依次是酒店筹备及规划设计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等。其中尤其是酒店筹备及规划设计人才及其匮乏,以湖北省为例,每年新增60—100家星级饭店,每家酒店前期筹备管理人才需要10人以上,此类人才需要每年至少为600—1000人,另外全省每年新开业数百家经济型饭店和餐饮企业,每家店也需要酒店筹备管理人才5人以上,每家酒店企业的筹备期多在6个月以上,人才需求保守估计也在3000人以上。目前湖北省34所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一方面不能满足服务与基层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也胜任不了酒店筹备管理人才的要求。目前全省只有两所高校开办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其中一所2011年招生,另一所2012年招生,招生人数只有几十人,远不能满足酒店企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另外国际酒店集团经理及总监级别人才,副总经理和总经理职务主要由港澳台人员和外国经理人担任,50%的国内本土酒店集团的总经理、总监级管理人员 和部门经理级管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了50%以上。可以预言,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而且工作岗位集中在高星级酒店。
当前,湖北省“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截至2011年,全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600万人;培育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将武汉打造成国际国内旅游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以武汉进入高铁时代为契机,推进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相关配套建设。
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国家已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我国酒店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有着近30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升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具有专业、课程、师资,以及职业教育优势,可找准专业定位方向,谋求差异化发展,提升办学层次,积极申办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
(一)专业定位为主要面向酒店筹建管理岗位,并辐射酒店营运管理岗位,培养应用型的酒店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定位要与武汉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重要战略决策相契合,彰显特色,紧扣“应用性”, 既区别于现有研究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倾向,也区别于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定位。比如,华侨大学等研究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本科的人才定位为:培养适应国内、海外、港澳台地区酒店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视野观、并可从事涉外、涉侨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管理人才。可见综合性大学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定位比较宽泛,到底是哪类管理人才并没有界定。
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湖北经济学院的酒店管理(本科)的人才定位为: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学生个人健康成长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文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而目前全国以及湖北省酒店数量快速增长,连续多年增长高于10%,不仅服务人员缺口大,管理人员十分欠缺,湖北本地的众多高星级管理人才都是海归人才或是从沿海城市引进,最急需的是酒店前期筹建规划及后期营运管理人才(前面已对人才需求做了相关分析)。所以本专业具体定位为面向国内外星级酒店,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从事酒店前期筹建管理工作,并能胜任酒店营运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实施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应用性
酒店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原有专科形成了“循岗导教”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办学上对接行业人才需求,按照岗位要求设计教学,包括课程设置、第二课堂活动等,在培养应用型酒店人才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有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校内实训实验、校企合作方面,我们有国家级(酒店)实训中心,有稳定的校外深度合作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应用型本科更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借鉴到本科的教学中。具体而言,有这么几点:(1)以素质为基础,搞好外语、信息技术等素质教育,夯实学生职业发展潜力,(2)以能力为本位,强调专业教学的实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3)加强校企合作,开放办学。因此,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性,注重应用型,而不是偏重理论和学科研究。
(三)提升专业办学条件:保障人才培养实施
提升办学条件,一要引进高端人才,不单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更要从行业企业引进经验丰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的知名教授,不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二要加大教学设施投入,为开展应用型教学提供实验实训的设施保障;三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杨金土;《走出中国自己的高职教育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3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研究项目(2011A053)和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B733号)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持续推进。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作为产学研重要基地,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经济常态对高职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1 经济发展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互动关系
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经济结构直接影响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两者存在相互依存关系。高职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典型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堤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力落后,社会分工不明显,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供应缺乏,社会重视生产而轻视物流,对物流人才需求不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已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经济增长加快了物流现代化和专业化进程,从而激发了物流人才的需求,尤其对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经济环境为高物流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基础,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指示,具体包括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和创新驱动等,如果这些指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将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面临经济转型升级艰巨任务,经济发展动力将由原来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应用型人才更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引擎。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必须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作支撑。
2 广东经济发展与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互动分析
物流作为广东区域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主要作为中间性产品为其它行业提供服务。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说过“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大陆”。近年来,以电商物流、“互联网+”等为代表新兴经济,为宏观经济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经济新常态,广东必须改变传统“重生产,轻流通”观念,充分认识到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全面统筹物流的人、财、物等资源,充分发挥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与引导作用。
广东经济发展,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从图2可以看出,广东物流增长与广东GDP的增长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广东经济发展刺激物流增长,物流反过来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为双向促进关系。
广东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物流管理人才大量的需求。由于物流是一门综合科学,它既是技术与经济的混合体,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还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加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至2016年底,广东建成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85,其中超过80%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类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一批批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源泉。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劳动技能的进步,其根本动力是劳动者。随着广东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物流管理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3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服务广东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
广东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整体规划,做好资源配置,深化职业教育,大力推动物流人才发展,初步构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新常态下,广东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动力由原来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转向创新驱动,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来提供支持,但是现行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创新驱动培养等与实际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深入了解广东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对广东的行业、企业、协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展开调查。
3.1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规模需要继续加大
2016年,广东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约达185万人,广东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超过20万人。通过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8家合作企业进行调查,物流从业人员高中、初中学历约占75%,大专以上学历约占25%。物流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主要从事管理岗位,从事技术技能操作岗位比例不高。据企业反映,近年物流员工主动离职率持续增长,平均超过10%。通过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6届102名毕业生调查,其中从事物流行业约占69%,其它行业约占31%,专业对口率合格,还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物流人才供应与需求仍存在差距,培养规模需要继续加大。
3.2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V东经济快速腾飞,刺激物流业飞速发展,从而带动物流教育烦需求。但广东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也仅有十多年历程,物流教育相对落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速度,企业对物流人才要求高于物流教育。 “十三五”期间,广东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物流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物流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挑战。近年来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经济形成,传统的仓储、运输人才也满足不了新要求。因此,物流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教学知识,与行业同步,及时调整技术技能训练,通过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经济、行业的需要。
3.3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创新驱动有待提升
广东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主动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物流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通过创新持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根据对我校物流专业合作的18家企业调查,18家企业都有创新活动,具体包括产品、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创新。结合我校近三年物流专业学生调查,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约占30%,并且逐年有所增加。根据广东高职教育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普遍缺乏实训指导。加快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待提升。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促使区域经济竞争态势异常凸显;而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要素又在于经济生产领域中的技术人才。而技术人才的智能素质又受制于教育,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更直接受制于高等教育,因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天然的联系。由此,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也转向了人本主义、转向了对个体主体人的关注,大力提倡主体性教育。在此呼声之下,构建系统性的主体性的地方高等教育是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多元智能人才需求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主体性教育策略
一、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之属性要求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和层次,重点强调的是针对性和技能能力的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它以追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所以,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好技能型人才,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才能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急需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的新方式,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为之服务。
(一)地方高等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形成互动发展模式
地方高等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服务区域经济,因为只有坚持以服务促发展,以奉献求支持,才能赢得最佳发展环境,获得最大发展空间。高等教育应立足当地、辐射周边、服务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成,发挥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科研推广、培训等综合优势,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输送高智能技术、高品位成果。为此,从事高等教育的全体教职工要通力合作多视角全方位审视本教育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努力营造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共识。
(二)要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智能的技术型人才
高等教育的宗旨就是服务,教育对象的就业就是导向,提升产品输出质量,增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能力是其价值企求。教育对象的就业就是人才市场所需专业及对就业者素质与能力的检测。高等教育一定要具有区域特色市场,要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来构建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如“订单式”。要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实行超前计划适度培养“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在需求。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这有助于高等教育的“产品的销售”(即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充分就业),学生的良好发展及高质量的就业率就能提高地方高等学校的声望,吸引更多W生就学以之推动学校的发展。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急需转变其发展方式的关键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提供的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等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开发自身的教育资源潜能。只有高等教育自身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所提供的高质量的智力与技术支撑的。从教育学原理可知:经济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可以说,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经济的发展有关,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又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因为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时间、物力和财力。其次,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的扩展上,更深刻的是表现在对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一系列教育内部系统加以改造的要求上,它们两者是共生共赢的关系命运共同体。
三、主体性教育策略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地方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不是未来的“技术工具”,而是鲜活的个人,是社会各个领域里技术设计和创造的潜在智慧者,加强主体性教育,强化教育对象主体能力的生成使之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贡献出技术能力,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因素。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其中包含有:在价值层面上,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在人文关怀层面上,就是受教育者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有一定的主体性,需进一步提高与培养。在教育过程层面上,就是要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主体性强的人。主体性教育策略是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方面来说,侧重的是教育过程,要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高教育的服务能力。
总而言之,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的。对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高等教育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反过来又有助于地方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它们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是目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职。
参考文献:
[1]刘永瑞.经济教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公路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87-01
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项目,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影响区域经济建设的众多因素中,交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公路主要是实现人流、物流等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础性的设施之一。在构建适合海外投资环境以及进行资源开发等诸多的必要性条件之中,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以下是笔者针对公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划的决策讨论。
一、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以及相关的系统方面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很多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已经不断成为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新研究的课题,很多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专项的研究,主要原因也在于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建设很可能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高速公路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大陆已经有高速公路建设成功的案例,这也从实际上说明了高速公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速公路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
信息产业属于现今公认的新兴产业,能够有效活跃我国的市场经济。高速公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包含有通信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相关的内容,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促进了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交通控制等的智能化运输系统属于一种跨世纪的发展目标,但是其技术基础已经较为成熟,目前第一代的智能运输系统已经逐渐投入市场的运作中,在我国的建设高速公路以及高等级的相关公路网中可能形成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本。例如,目前已经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系统,能够逐渐作为西部的现代工业生产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方面的支持,还能够进而提供更好地服务项目支持,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地相关市场机会。
(二)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圈形成
首先,国内很多工业方面在选址和物流等方面都依托于路网。工业选址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于构成物流系统的主要因素,方便快捷是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在实现运输快速的同时可实现原料的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这些包含的相关因素已经是企业利润变量的一些自变量,一些同样成品的价格也会因为消费地的一些运费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当代物流产业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保持准时性和速达性等,这些成为了物流系统发展和壮大的基本要求,并成为了衡量物流系统是否能够为制造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基本标准。
二、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决策和思路
由于公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综合考量交通发展的状况,同样,在发展交通的时候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系统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实现二者协调发展。
(一)一体化规划的决策
公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因为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相关耕地质量相差极大。东部主要减少的是一些优质的耕地,但是西部很多区域减少的却是一些贫瘠的土地,甚至于是一些沙漠土地。因此,公路的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决策思路从本质上说属于大系统的一种战略决策思想。如果把公路建设和国土的利用效率等基本的因素加入到经济的决策过程之中,那么以公路的建设尤其是高等级的公路的建设的方法,来不断推动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改变西部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思路。
(二)公路建设规划方案
1.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以地方性为主而国家性为辅,地方的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因此,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是抓好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并且带动区域的整个公路网的相关配套建设。公路建设需要和相关的物流系统以及人们的生活等密切相关,因而需要作为一个系统的方案进行研究和规划。有关方面需要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在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中,要想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物流的效率,进而需要提升公路以及物流设施的相关质量建设。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区域范围之内的电子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企业的相关计算机利用率,这是使得物流企业以及货主之间成功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重要方式以及提升公路的相关利用效率的主要方面。区域性的物流系统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来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相关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是形成新的交流圈的重要方式,也能够为工业的选址创造一些新的条件。除此之外,这种高效物流系统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
2.对于公路建设规划方案的系统性建设还需要构建较高质量的生活标准。高质量的生活标准主要是指和人们出行密切相关的一些生活质量水准,一些城市化的人口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根据我国的国土面积和构成情况,公路网络的建设能够促进卫星城市的形成,其能够形成的前提是需要形成一定范围之内的交流圈,为城市化的发展创造相关的条件,进而帮助地区实现引进海外资金来建造公路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的重要条件。最后,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造高级的公路网络。在一些特殊地区,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为:区域之间和都市经济和合作通道的建立、区域公路的客货运输的相关特性和距离以及公路货物运输和铁路运输、海上运输的联系加强。具有高质量的公路网建设还能够创造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机遇,逐渐强化国土干线轴中多余的相关结构,并且能够提高抗击旱灾的相关能力。另外,高质量的公路网还能够对于改善大都市圈或者是一些区域之间的过度性依赖,有利于逐步促进区域卫星城市不断形成。
(三)公路网密度问题
我国很多相关方面的专家在对于公路网的合理密度等问题上加大了研究力度,其主要的目标是集中于建设资金方面以及交通需求和服务水平的问题等。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着梯度的相关特征,这表明了全国性的经济发展呈现着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另外,我国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方针的指引之下,经济的发展重点已经逐渐向西部转移,然而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之下。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我国一些地区可能具备一些跳跃式的发展战略条件。因此,为了避免投资的过程中过于分散并且促进一些区域的优先发展,需要为某些区域引入海外资本,并且进行工业的选址以及区域之间实现合作的目标,为促进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主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一些相邻的区域来作为实现共同合作目标的重要发展区域,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以及基础设施的共用等。
总之,交通设施和条件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有着极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建设意义。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公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决策思路等问题,希望能够为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 杨 苗.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
[2] 程 进,於忠祥.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2).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致力于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而要解决好本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必须从正确认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转变经济转型发展的理念,合理引导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管理理念新颖,管理措施得当,必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发展活力。而想要形成比较先进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管理理念,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企业可以创建多元化的创业以及融资平台引入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制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体系。
完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要想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位员工的能力,单靠提供工作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对此,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相应地给与奖惩、鼓励,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表现积极、成绩优秀和品质优良的工作人员,除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升职空间,让他们能真正体验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工作表现不佳、渎职和工作状态懒散的员工给予警告或其他处分,不能姑息养奸。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增强人力资源教育,促进区域间的联系。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教育力度,培养出全面、高端的人才。教育才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优势,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才的交流能够促进人才的成长,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对经济影响简述如下。
1、过去40年,改革开放、资本投资、人口红利等促进经济快速增长,随着全球经济活动正在向人口最多的区域移动,有抱负、有才干的人更愿意住在少数几个城市和地区,而全国各城市也打响了“人才争夺战”,进而演化为“抢人大战”,
2、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是人力资本的支撑,增加高质量的公办和普惠制学前教育,可以从源头上促进人力资本升级,并有利于平衡收入差距及经济增长和社会公正;优质充足的学前教育供给可以降低生育成本,促进人口增长;重视发达城市的学前教育发展,将有利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来源:文章屋网 )
区域经济已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隐藏着社会动荡的危机,而区域经济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本上来说,就是缺乏区域经济的管理,只有改善区域经济的质量,研究管理的目标和管理重点,才能使研究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管理是包括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学科,侧重在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区域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一般把宏观的经济管理与区域的经济管理归入国民经济管理学中。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对国民经济供需和稳定发展都缺少必要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经过多年的研究,区域经济的理论已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影响,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理论依据。区域经济管理是进行经济问题治理的方法,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失衡,周围环境的恶化和贫富悬殊的加剧、分配的不公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进行治理也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1]。
二、区域经济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
在区域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质量进行改善,就要从区域经济的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做出科学的界定。
1、区域经济质量
质量是固有特性可以满足要求程度,即区域经济的活动可以使社会与公众固有特性获得满足的程度。区域经济质量有时还要具有量特性,实现经济和物质的增长,使居民福祉得到普遍的增加,使区域经济的子系统可以协调的发展,使区域经济的财富得到稳定的增长。
2、区域经济管理
管理是管辖与治理,使组织系统可以正常的发挥出功能,保持组织的运行效率,解决问题,保证组织系统的不偏离目标。管理是优化配置所有要素的重要粘合剂,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智力要素。通过区域经济的经济实践,这种理论观点得到了证实。而区域经济质量的量,也就是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借鉴,而区域经济质的管理更是区域经济进行管理的根本。区域经济管理出发点和结果都是效果,并不是效率,是为了使国民的福祉得到增强与协调[2]。
三、以安徽为例,提出质量评价理论指导下的区域经济管理措施
1、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目标
安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确定出发展的目标为:以人为本,努力提高省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使省内各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使区域经济得到协调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管理发展的目标既要使落后的区域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经济总量得到提升,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要加强政府宏观的调控,加强对一些落后区域的重点治理工作,以公共产品公平的提供实现各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使各区域间的人均收入缩小差距[3]。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很多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政府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机会有时就是公平。安徽区域经济在管理中并没有使用平均主义的方法,而是加强机会的均等分配,使各区域间的发展起点保持平等。可见,机会均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可以使区域性的贫困与城乡居民的生活在有基本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调控,实现公共产品均等的供给,机会均等的目标前提下,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制定,同时,还要考虑到安徽省资源稀缺的现状与政府调控的手段,结合各区域经济的差异进行[4]。要妥善处理好区域发展战略与我国其它区域间发展的关系,把省域的经济置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中,跳出自身的范畴。尤其是安徽省处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一定要积极的争取国家的支持,还要加强与其它经济发展区域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加速在长三角的融合速度,努力帮助长三角提供起资源的支撑。在省域经济调控上来看,手段与方式都十分重要,和国家调控也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要对省域经济的调控制定好方针和政策。要处理好安徽省内的不同类型经济区域间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各区域经济的交往,做好资源的配置,做好区域间的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专业化,使各区域间的商品需求与发展上开始依赖,最终走向合作。鼓励与推动安徽省内各区域间进行合作,建立起经济的联系,实现共同的发展。例如:对沿江经济进行合理的分工,实现各区域间核心作用的发挥,通过产业关联和整体规划,使汽车、水泥和有色金属等产业起好带头作用,加强农产品和农副食品的加工,开展规模化与产业化的经营。
2、区域经济管理的发展重点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系统的工程要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了解人力资本在分布上的差异,对各区域间不同市场化的程度进行分析,对农村工业化程度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而这些都是使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抓住发展的重点,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开展两手抓的方式,使一部分区域发展起来,带动困难地区发展,根据现有城镇的格局,通过辐射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使区域间差距缩小,而不是牺牲经济发展快速区域利益,例如:加强对毫州、宿州和阜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水平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存在落后产业结构的问题,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所以,一定要加快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使经济效益得到增强的重要环节。例如:合肥市要加强汽车、工程机械和家电等产业结构的调整[5]。
[关键词]人才;区域经济;活跃度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4-0047-0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网络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区域经济在不断变化,人才作为生产要素,在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一切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除了政策以及地域、气候因素外,人才及其活跃程度对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区域间人才的活跃程度直接导致了区域间经济活力的差距,反过来区域间经济活力差异的拉大又使得高素质的人才继续向发达地区流动,尤其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使得发达地区人才活跃度继续增强,又能够促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活力增强,从而形成马太效应,使区域间经济活力的差异持续增大。本文提出了区域人才活跃度及其相关概念,并试图从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经济活力提升的角度,研究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区域人才活跃度与区域经济活力的互相促进与推动关系。
一、区域人才活跃度(Regional Tal-ent Liveness)
人才(talent)是指那些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专门知识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区域人才活跃度取决于该区域人才现在和将来的存量、质量、创新性和流动性,决定区域价值体系的现实变动,影响区域价值体系的未来状况,因而是该区域竞争潜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一个区域的人才活跃度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多因素决定,是反映区域人才创新能力、成长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外在“活跃”程度状态的总体表现。它是内化于区域人才群体中的整体人才存量和品质,是区域人才的生命力;它既决定了区域现实发展的活跃程度,也与区域的人才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它是在一定的区域中,整个区域人才群体的存续、发展以及抓住发展机遇的能力,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动力以及整个区域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提升一个区域整体发展实力(包括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区域人才活跃度既表现了一个区域人才现实的发展态势,又表现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既决定了该区域现实的经济发展态势,又决定了其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为了找出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影响因素,本文编制了区域人才活跃度的调查问卷,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关于人才活力系统影响因素并加以整合,最后整合出六大影响因素。
(一)人才存量
即在整个区域内就业、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为区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总量。人才存量越大,区域人才发展越具备潜力,区域人才的活跃度就越强。一方面,人才越充足,研究与发展成果就越丰富,从数量上保证了人才活跃度越强。另一方面,人才的存量使得知识的产生更有效率,因此促进研究与发展的规模收益。
(二)人才质量
区域的人才活跃度体现在区域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上,区域人才质量越高,人才活跃度则越高。由于人才中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人才,人才质量对区域人才活跃度的贡献则相比人才存量要大得多。
(三)人才流动性
经典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社会人才在充分理性流动下,才能达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这种效能的最大化正是人才活跃度的最大化外显。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区域,不断有“新鲜人才”的注入,不断有“不安份人才”的对流,其结果不仅是人才对人才载体的“择优”,更是较强活跃度人才的“涌现”、“过滤”与“识别”。大批活跃人才的集聚与涌动,激发出来的是这个区域高度的人才活跃度和强劲的人才竞争力。当人才流动活跃时,在这个区域寻找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都会比较容易。这样的区域才会吸引著名公司和科研机构落户。
(四)人才创新性
创新力体现一个区域内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区域人才活跃度最大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人才活跃度的关键。创新又是竞争的保证,是人才活跃度增强的前提。创新力是人才创新实现的保证,因为它不受已有事实的局限,也不受逻辑习惯的束缚,它帮助人们拓宽视野,提升事业层次。缺乏创新力,创新之源就会枯竭。
(五)人才环境
即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有竞争力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区域的硬环境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区域生活质量;区域软环境包括区域的人才政策和区域的人才氛围。区域在区域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影响着对人才的吸引,良好的人才环境显然是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增强的基础因素。区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给区域带来的是大批人才的集聚和人才更多的发展与活力提升机会。
(六)人才年龄
一个区域人才年轻化程度(整体年龄高低)是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许多行业人才年轻化的要求也相当显著。区域的年轻人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越大,区域的人才活跃度水平就越高。人才年龄能够体现一个区域人才的成长性。
二、区域经济活力(Regional Eco-nomic Vitality)
“经济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组织”2004年将经济活力定义为:一个社区的经济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私人企业和公共企业的吸引能力。具有经济活力的社区能够为居民提供满意的就业等经济活动以及长期可持续性的生活质量;能够随时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致力于居民福利的增加;能够鼓励和承认社区居民和企业的创新、勤奋、品德高尚,以及参与社区活动。区域经济活力与区域社会活力、环境活力以及文化活力共同构成了区域活力体系。区域经济活力主要体现区域的经济活动能力。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专家凯文,林奇认为,经济活力主要表现为区域的成长性,而且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成长性、对外来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方面。区域经济活力的构成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经济成长性、对外来资本和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充分就业和可持续的生活质量、创新能力。
三、人才活跃度与区域经济活力
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区域经济活力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富于变化、快速成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发展空间会随之发生变化,其经济活力或者增强、或者减弱。区域人才活跃度对区域
经济活力成正向支持关系,区域人才活跃度建设就是要通过对区域人才整体活跃度的增强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力体现在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发挥,其劳动是区别于简单劳动的复杂性劳动,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因此,区域人才活跃度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进步具有加速推动作用。人才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发挥作用的土地、资本的投入可以起到统率与推动作用。而当一个区域人才处在活跃度极高的水平上,这种推动就将在量和质上产生双重的加速作用。
人才活跃度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可持续、全方位的内核支撑力量,其重要任务在于营造良好的区域人才活跃度氛围,使人才加大投入、活跃度得以充分释放。人才活跃度建设不仅表现为微观效应上的个体寻优收益,更表现为宏观社会效应上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区域人才存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就将表现为区域人才的“整体活化”,并随着人才的自我理性流动,区域人才的优化配置也就将得以高质量地实现,并进一步影响和推动着区域价值观念的升级、区域新文化的兴起与进步,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也将最终体现为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
具体来讲,人才活跃度增强对于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影响。
(一)人才活跃度对资本竞争力的影响
人才活跃度对资本竞争力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才活跃度能够提升资本产出的收益。人才质量是人才活跃度的一个衡量指标。资本只有通过与人才相结合,资本的潜在力量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而区域人才的状况会直接影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如果一个区域人才层次比较高,则该区域更有条件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人才与资本相结合,就会生产出具备高附加值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二,区域人才活跃度的状况还会影响资本的流动。资本的本性决定着资本总是向着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高收益区域流动。区域人才状况的差异将导致区域资本的收益产生差异,这将引起资本从收益低的区域流向收益高的区域。
(二)人才活跃度对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影响
人才数量、人才流动性和人才创新性是决定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三个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分别对区域科技竞争力产生影响,从而对区域经济活力起到提升作用。
知识和技术的一部分是内化在人才内部的。同时,知识和技术又是由人才创造的,知识、技术的积累和应用也都是通过人才的活动实现的。因此,人才活跃度状况对区域科技竞争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区域人才的数量影响区域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如果一个区域有着数量较多的人才,则该区域不仅相应的知识存量大,而且通过人才的协作实践,该区域的知识将得到更多积累,科技将可能得到更多的发明和更广泛的应用。人才的流动,长期内将影响区域科学技术及知识的存量和增量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将最终提高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因此,人才活力对区域的经济活力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人才活跃度的状况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毋庸置疑,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人才的构成,特别是知识技术的构成则相应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如果区域人才结构表现为大量高比例的非熟练的人才,则这种人才结构既为区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优势条件,也决定区域产业只能暂时运行在较低的水平上。而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区域具备了产业专业化和产业高级化的条件,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从而使区域经济活力有所增强。
(四)人才活跃度对区域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构成的影响
人才活跃度对区域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人才的数量决定区域基础设施的规模。拥有较大人才规模的区域,其生产和居民生活的规模相应较大、范围较广,则需要较大规模的与之相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反之亦然。其次,人才的构成决定区域基础设施的构成。如果在一个区域的人才构成中,高层次人才比例高、规模大,则一方面需要与之配套更多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对优美的风景、清洁的环境、高品质的娱乐场所,以及快捷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等要求比较高,为了便于创新和科研,高层次人才还需要高质量的实验室、大学等基础设施。
区域劳动规模和构成还影响区域在其所在国家或区域内的地位。人才规模大、收入水平高的区域,则区域内最终需求大,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突出,而区域科技人才构成状况又决定了该区域在国家中科教的地位。
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提升是提升区域经济活力的基础,因此,也间接促使区域更加具备经济活力。
(五)人才活跃度对区域产业聚集力的影响作用
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就业状况对一个区域的产业聚集力有一定影响。人才状况和区域产业状况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首先,人才在数量和素质两方面,都可以成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产生潜在的比较利益。一个拥有丰富人才的区域,将有可能吸引资金、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流人,从而产生生产要素的聚集,提高区域的产业聚集能力。其次,人才结构也影响着区域产业的聚集状况。如果区域的高层次人员比例构成高,则与之相匹配的高层次生产要素将更多地向区域集聚。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的人才丰富但素质不高,则与之配套的较低层次的生产要素将更多地向该区域集聚,这种区域聚集将是低水平聚集。最后,区域人才供给和就业状况也影响着产业的进一步聚集。失业人员增加,则人才收益和生活水平下降,这将影响区域人口的其他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因此,优势产业的聚集将最大限度地促进此区域的产业升级,最终能够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相关性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引起结构性的人才需求转变,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发展较快的区域由于高等教育投入增多,加之物质条件改善,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强烈,也大大刺激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提供经费支持与政策优惠。据调查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高专毕业生的需求很大,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反之,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对人才吸纳的能力有限,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更困难。
一、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单一现象严重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我国许多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位模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缺乏区分度和清晰度,其直接后果是大学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地方性大学则表现为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深入,其教育职能、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就要更加贴近社会,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合乎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重复
专业设置重复主要表现为设置相同专业的学校多,具体表现为社会急需的专业、新兴专业、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设置学校多。这样导致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多个高校重复设置相同专业,必然会导致各个学校的招生人数少、专业办学规模小,致使该专业教师、研究人员以及资金、教学设施分散于各校,无法形成教育资源合力,削弱了各个学校的办学力量。第二个问题是重复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在地方劳动力市场中“供大于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虽然重复设置的专业多为热门专业,但是当各个地方性大学没有统筹规划地“凑热闹”的时候,在就业岗位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必然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
(三)高等教育体系的缺陷
高等教育体系尚未完善,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国家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少,国际竞争力低。要创办世界水平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就需要与地方性、教学型大学合并或调整,这就会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本着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完善不同层次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研究与规范。此外,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定位不明确,社会吸引力低,尚未形成规模与体系;地方性民办高等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附性强,发展步履维艰。
(四)高校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不到位
学生择业观滞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悄然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过去的“包分配”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虽然高校也将从事这项工作的部门由“毕业分配办”改为“就业办或就业指导中心”,但工作人员距离从事此项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人才就业市场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深度认识,头脑里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意识淡薄,择业观明显滞后于现实的人才就业市场。
二、完善我国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的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在总体上呈现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切实有效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协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高校想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应继续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明确的办学定位、选择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
1.明确办学定位
突出办学特色高等教育区别于其它层次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学术性和职业性。不同学校由于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上会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目标和模式上的多样化,必须依靠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型分层结构来实现,每个高校在这个金字塔中各安其位,纠正和避免在办学定位上的混乱。对处于金字塔顶层的重点大学,政府应加大投资,加强质量监控,保证这些大学能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尖端人才,强化精英教育;而处于塔中层及底部的一般本、专科院校,则应注意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及专业设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2.构建“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专业和专业之间的复合模式;宽口径知识基础和专业复合模式;学科交叉复合模式;通识课程和专业复合模式。二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文凭+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外语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高校-企业合作”培养模式;“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式;“双层递进”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这是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教研型高校创新性地使用,其中有的分目标模式,经过切合实际的改革后,也可适用于教学型、教学应用型高校使用。
(二)解决的专业设置重复问题
高校应树立正确的专业设置指导思想,主动调节设置重复率较高且社会需求较小的专业。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应从规避风险、降低办学成本的思路回归到专业建设的本源,即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传统专业升级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道路上来。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专业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则是通过人才的内在质量予以体现的。专业的设置与结构调整,不仅应对专业规模、物质设备等方面的重新规划,而且应在提高和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对高校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的考虑就不再是单纯地思考专业数量上的增与减,而是高校如何改善课程体系,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可以引入分学科专业招生控制制度,实行某一具体专业招生规模的总量控制[10]。避免专业重复设置,目的是防止某类人才相对于社会需求的过剩,如果能在制度设计上改变目前仅控制各校招生总数的措施,而实现对具体专业招生规模的总量控制,那么就可达到“专业重复设置,而专业人才总量不过剩”的效果。以分专业招生指标为重点,对现有重复设置专业进行招生指标控制,可以有效引导高校将传统的利用率不高的专业资源转向未来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从而实现专业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有关部门可在充分考虑专业设置滞后性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4页)需要,每年向高校及社会公布分行业或分专业的人才供需情况预测,引导高校进行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
(三)高校需要转变的教学理念
地方大学要有更加远大的目标,以自身的发展与贡献作为立足点,实现从区域性大学向全国性大学的转变在办学理念方面,开放民主自由这些都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服务好区域经济社会,就要有开放合作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参与国家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的规划及发展,主动走向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学校的存在应对国际对国家对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国家及地区发展的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才质量方面,学校应当培养出不同服务领域的高水准高科技高质量的人才,包含一些能为国家和世界相应领域的科学与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复兴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能从事本区域本行业相应的管理工作技术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脚踏实地的工作人员在科学技术方面,能够对学科前沿进行探索,学校应当对世界科技发展国家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也能够对本地区发展的实用科学技术进行创新与改良。
(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升区域创新实力
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高等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创业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强化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的长远未来与知识发展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2003.
[2]百度百科,2008.
[3]DavidChpman,DonAdams.TheQualityofEducation:DimensionsandStrategies[J].AsianDevelopmentBank,2002.
[4]Feldman,M.P.Desrochers.ResearchUniversitiesandLocalEconomicDevelopment:LessonsfromtheHistoryofJohnsHopkinsUniversity[J].IndustryandInnovation,2003,Vol.10,No.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