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保治理的社会效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1 16:38: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保治理的社会效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环保治理的社会效益

第1篇

关键词:绿色投资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一、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绿色投资的效益大小,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大小上,很可能更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小上。例如,生态、环保、文化、教育等投资,可产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而极少关注投资的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田江海,2010)。

绿色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使绿色投资效益公开、公正。人们不但了解到什么是绿色投资、为什么增加绿色投资、绿色投资对社会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导公正公众怎样进行绿色投资。总体来说,有利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有利于对企业和地方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引导;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绿色投资;有利于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传统管理会计中企业项目投资的评价指标,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笔者此处构建了包含三个维度的企业项目绿色化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具体来说,企业三重效益表现如下:经济效益:以企业的盈利目标为核心,如何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一个企业要寻求发展,追求的核心目标就是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等。因此,企业要盈利就要提到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环境效应: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的环境后果的衡量,核心是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效益有正效益和负效益之分,如果企业表现为正效益,说明企业在改善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生态破坏等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努力。社会效益:指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好的后果和影响,主要是以人为本。社会化大分工作为现代经济市场的基本要求,企业也应同社会的其他组织一起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在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建立评价体系,来满足全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等多方面需要,提高人们生存与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按照评价主体利益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可大致划分为: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了股东、债权人和商业伙伴的利益;环境效益主要体现了生态、自然环境的利益;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了员工以及后代人类、非人类物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企业绿色投资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1、财务效益: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2、资产运营:总资产周转率(总资本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3、发展能力: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度主营业 务总额×100%)。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是企业投资效率体系现行适用的评价体系,故本文不在深入探讨。

(二)环境效益评价指标

1、能源原料方面:单位营业利润资源消耗率(资源消耗量/营业利润×100%)、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主要材料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100%)、能源投入产出率(有效增加值/能源使用总量×100%)。

2、排放物方面:废弃物处理率(废弃物处理数量/废弃物总量×100%)、污染治理投资率(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营业收入×100%)。

3、生态环境方面:环保投资率(环保设备净值/固定资产净值×100%)、环保经费增长率(环保经费增长额/上年度环保经费总额)。

(三)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1、顾客层面:顾客保持率(顾客保持率=期初客户或业务量/期末客户或业务量×100% ),顾客获得率(顾客获得率=本期新增顾客的销售量/上期顾客的销售量×100% )。

2、社会形象层面:社会捐赠率(社会捐赠率=社会捐赠/平均资产总额),缴税比率(缴税比率=缴税税额/当地税收总额)。

3、安全层面:千人意外事故率(意外事故率=意外事故人数/员工总人数)。

综上所述,本文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分别归纳分析了相应的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项指标在评价企业绿色投资中的权数;然后根据各项指标得分与相应的权数计算出企业绿色投资综合评价分,以达到综合评价企业绿色投资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江海.绿色经济与绿色投资[J].中国投资,2010,(2)

第2篇

由于出色的环保工作,该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被批准为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四川省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企业,“剑南春工业生态园区”被四川省环保局命名为“四川省工业生态园区”,经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认定,公司沼气利用属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2007年度公司又首家获得“四川省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公司董事长乔天明先生获得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

无情的“5.12大地震”发生后,剑南春集团公司损失惨重,地震造成该企业建筑物严重受损,包装二车间厂房全部坍塌,剑南春基础酒和陈年酒的损失在30%到40%,供水、供电全部中断,损失达10多亿元。在这特殊的时期,公司决策层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因为酒的流失和环境治理设施的损坏而造成环境污染,不能给政府添乱、不能给社会增加不应有的麻烦。公司及时指派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副总经理负责,积极组织职工抢救剑南春基础酒,尽可能减少酒的流失对当地水质的影响,立即停止了废水处理设施系统的废水排放,要求各车间污水处理站坚决不能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外排,造成环境污染事故。这期间,公司在抢险救灾、抓紧抢修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还义务救助周边灾民,提供饮水、食物和救灾物资,勇敢地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在大灾大难面前,该公司始终没有忘记环保责任,没有忘记来之不易的省级环境友好企业的荣誉,经受住了地震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考验。灾后仅6天,公司就请专家对环保设施进行勘验鉴定,确保了6月7日部分恢复生产废水排放系统运转正常。

先进的环保理念,使企业获得了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双赢。剑南春集团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早在一九八五年,剑南春集团公司就开始致力于治理“三废”的环境保护工作,并把搞好环境保护看作是现代文明生产的标志,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灾后在抓紧恢复重建、生产的同时,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达标排放、总量削减和提高效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企业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积极主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

该公司坚持企业产生的污染物实际上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的理念。在“三废”治理上形成了一个生态的闭路循环:粮食用于酿酒,酿酒丢糟作饲料扩养殖,养殖产生的粪便和酿酒废水处理后的污泥作肥料,种植粮食又用于酿酒,酿酒废水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直燃酿酒,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废弃物资源化,环境效益、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双赢。

公司积极参与开展全体员工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环保意识,一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对产品从开发设计、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建立体系使公司环境管理贯穿到每个环节,对“三废”中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回收、处理、再利用都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和具体的责任人。

大力鼓励、支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公司还制定了《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奖和优秀科技人才奖”的决定》,对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在内的各项技术革新、科技成果、管理创新等进行奖励。

第3篇

关键词 泔水 生物科技 流程 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Q6-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某生物科技环保型公司利用专利技术,将餐饮垃圾(泔水)通过加工、提炼,处理生产出具有很大市场需求的生物柴油、甘油、乙醇、蛋白饲料和有机肥料等,市场前景广阔,政府、企业、社会共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便体现了生物科技良好的循环利用。

1业务流程图

2 生产管理

(1)综合考虑政府、餐饮单位和养猪户利益,通过以下途径收集泔水,保障生产原料的供应:

①与主管部门城废处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附录),承建城市泔水处理项目;

②建立泔水交易市场,高于平均价收购泔水,为城市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③建立“鼎诚―花卉基地”“鼎诚―蔬菜基地”“鼎诚―养殖户”“鼎诚―餐饮单位”战略合作同盟,互利互惠,共谋发展。

(2)生产工艺

图1:生产工艺流程图

3我国泔水处理状况

据统计,其中90%泔水被养猪户收走用来养猪。在养猪之前,他们将上层泔水油滤出,卖给不法商贩。不法商贩将回收的泔水油和正常食用油调配后出售,谋取暴利,严重破坏了餐饮业卫生环境,危害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用泔水喂猪,园林局和环保局在处理泔水问题上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果不让养猪户喂猪,那泔水怎么办?目前政府采取给养猪户发放泔水清运证的形式规范泔水的处理,实质是无奈之下默许养猪户用泔水养猪。

4我国能源状况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2%、1.5%和33.5%。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石油大幅进口,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40%,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2003年我国消费柴油8300万吨,消费汽油4016万吨。作为仅次于美购得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5.77%,而国内石油生产年均增长仅为1.67%,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分析,到2015年,我国原油供给进口依存度将由现在的30%递增到50%以上。

5目前泔水混乱现象的危害

(1)政策缺失。目前国家对废油脂污染治理没有具体的行政处罚法规。上海、广州等城市均有废油脂污染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对违反规定处置废油脂或将废油脂作为畜禽饲料的最高处罚3万元,而我市目前没有地方性法规,只能引导,难以采取强制处理处罚措施。

(2)部分餐饮企业认识上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餐饮企业不配合,不支持示范工作,认识不到废油脂的危害,有些业主还拒绝接受环保部门的文件,拒绝参加废油脂污染治理工作。

(3)部分餐饮企业受利益的驱动,不参加集中示范工作。为了利益,仍私自把废油脂卖给无任何环保设施、无环保部门认可的单位或个人处置,导致了泔水难以收集。

第4篇

关键词:企业 环保支出 财务绩效 影响

当前,企业、政府、社会团体作为环保支出的三个主体,这三者的环保支出分布不均,其中政府在环保支出方面所占比重加较重,而企业、社会团体的贡献率较小,这使得企业这一盈利主体,能否在环保支出后谋求经济效益还是未知。对此,本文将基于近些年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A股公司经验数据及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对工业企业环境支出与财务绩效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环保支出情况,以及给企业财务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而寻求有效途径来提升环保支出应用性,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企业财务绩效。

一、环保支出概述

(一)环保支出的定义

目前,对于环保支出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但国际上却存在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一是“费用说”观点,认为环保支出是一种费用,它由两部分组成,即用于环境保护的费用和因破坏环境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计算公式为:环境保护成本=污染控制费用+环境改善费用。此种观点的地域性较强,基本符合经济发达国家特点,因此此种观点得到了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持,如美国、英国、日本。其二是“投资说”观点,认为环境支出是一项投资活动,同其他经营资产投资活动一样,先有投资行为,后赢得经济效益。我国是支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之一,并在《关于建立环保投资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环财发[1999]64号)中定义了环保支出,即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各有关经济主体,从其积累的社会资金或补偿资金中拿出一定的份额,进行环境污染防治、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当然,国内也存在部分学者不认同此观点的情况。

本文是从工业企业角度出发来考虑环保支出的,认为企业环保支出的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维护和提高环境现状,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环境影响或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而支付的费用。此种环保支出行为是遵循社会效益原则、生态效益原则所进行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二)环保支出的范围

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2003]64号)中将环保支出分为环境治理支出、污染管理与防治支出、自身环保建设投入这几个部分。但其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从企业管理的目的出发,将企业环保支出的范围做出如下规划:

1.按照支出对象划分:分固定资产投入、非固定资产投入。固定资产方面的环保投入是相关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所作出的环保支出。这里的工程项目中环保支出具体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支出和环境评估,而技术改造项目中环保支出具体指污染治理的支出。非固定资产方面的环保投入是企业环境管理支出、企业社会活动中的环保支出、环境技术创新的投入。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有环境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相关费用、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支出、环境监测支出等;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支出,主要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保护的社会性支出;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有科研、技术教育与培训、技术创新、技术人员等方面。

2.按照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分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环境支出、原材料选择阶段的环境支出、产品生产阶段的环境支出、产品销售阶段的环境支出、生产废弃物回收阶段的环保支出。

3.根据不同类别的环境污染因子划分,分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的环保支出、预防与治理水污染的环保支出、预防与治理噪声污染的环保支出、防止土壤污染的环保支出、预防地表沉降的环保支出、治理固体废物的环保支出等。

二、环保支出与财务绩效的影响

参考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企业环保支出行为经济效益问题的研究成果,了解到工业企业环保支出与财务绩效具有以下关系:

(一)企业环保支出对财务绩效的负面影响

Wally and White-head(1994)认为,企业环保支出行为与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不符,环保支出花费较多,但所创造产品的附加值存在不协调比例的情况,这属于得不偿失。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利用部分资源进行环境保护,那么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就会受到束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有限,减去企业环保支出和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财务绩效就会大大降低。所以,企业越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环保支出费用越多,企业的财务绩效越差。Stanwick(1995)选取100多家企业环保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排污总量与企业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企业进行环境保护,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置环保设施,研究环保技术等,这些花费几乎不可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快速的经济流入。Maxwell and Decker(2006)表示部分企业自愿进行环保支出,也是出于降低环境遵守成本的目的。

国内学者彭峰和李本东(2005)研究认为:环保支出其实是企业特殊投资的一种方式,其追求的是综合效益,这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效益。但最终所得到的结果却是环境、社会方面的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付瑶(2011)实证研究环境管理、环境绩效、财务绩效,确定企业出于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过程中,环保支出较多,但环境改善甚微,且通过改善环境得到的收益较少,难以弥补成本,致使企业经济利润降低,财务成绩下滑。陈钢(2015)研究证明,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过程中,通过转移股东财务来进行环保支出,给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了效益,给股东带来的利益甚少。基于以上内容,可以确定企业环保支出可以对企业财务绩效造成负面影响。

(二)企业环保支出对财务绩效的正面影响

对于以上经济与生态相互抵消的观点,有部分学者是不认同的。Porter and Vander(1995)提出的“波特假说”中表明,适当的环保支出可以促进企业清洁技术的创新,增强清洁技术的应用性。也就是,企业环保支出行为,可以实现技术创新,同时降低企业遵守环保管制的成本,增强资源利用率。Walter,Woolman and Veshagh(2007)等研究认为:环境效益同经济效益是可以有效融合的,且在两者紧密联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Hong and Kacperczyk(2009)在经典的投资模型中论证出来的理论,充分说明了大多数投资者在“罪恶股票”和“干净资产”之间,会选择环保形象良好的企业,因此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有利于为企业筹集更多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国内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环保支出可以给企业财务绩效带来正面影响。潘煌双和姚瑞红(2008)以2005―200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确定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虽然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在其他方面得到收益补偿,这种补偿会体现在财务绩效上,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水平。陈舜友(2008)基于绿色投资的角度探索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得到的结论是通过环境支出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所有企业未来必须选择的路。企业利用无污染技术手段进行无公害产品生产,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产品,如此才能得到消费者青睐,相应的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持续的、良好的发展下去。

基于以上学者论述,可以确定企业环保支出行为并非一种愚蠢的、盲目的行为,通过此种行为可以吸引外部投资者,给企业发展带来正面效益。在我国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绿色消费”,企业在致力于生产绿色产品的同时,做出一些环境保护的行为,可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理的信誉度、满足度,如此企业将会拥有坚实的消费群体,这对于企业后续生产经营活动的运作有很大帮助,更利于企业未来良好发展。由此,可以确定企业环保支出可以正面影响企业财务绩效。

(三)企业环保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不确定

Rockness et al(1986)利用污染物回收率作为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指标,对很多企业环境绩效进行评估,确定有害物质的回收水平与财务指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也就是企业回收有害物质程度,与企业财务绩效没有必然的联系。Mahapatra (1984)将六个行业的污染控制费用作为衡量环保业绩的指标,平均市场报酬率作为经济指标,进行了大量调查与分析,最终确定支付污染控制的成本的企业并没有收获丰富的经济利益。Ziegler et al(2007)研究环境绩效与股价之间的关系过程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环境绩效与股价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环境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不确定的。Stefan and Terje (2002)同样指出企业环保行为对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存在单纯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国内一些学者也有这样的认识,如王金南(2009)等人研究认为,环保支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没有必然的关联性,环保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难以确定。赵红(2010)等在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利润率影响的过程中,确定环保支出对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或负向影响。

同样是基于以上学者论述的观点,可以确定企业支出与财务绩效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性,相应的企业环保支出可能对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

三、实现企业环保支出,正面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对策

出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环保支出的目的之一的确是为了改善环境,但同时也是为了使企业良好发展。因此,探究切实有效对策,提升企业环保支出利用率,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

我国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在企业进行环保投入,如环保设备更新、污染物质处理装置采购等时,给予一定补贴或帮助。针对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可以通过免税的方式鼓励企业采购环保设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进行处理,从而改善环境问题,并避免企业因为环境保护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受损。所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

首先,应提高企业保护环境重视程度。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仍然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利益,致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持续性的破坏,对此,企业应加强环保方面资金投入,针对污染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理措施,引进先进设备来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排放污水中有害物质含量。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在治理环境过程中身先士卒,将环境保护职责落实到实处,将社会成本内部化,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以及品牌知名度。

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环境核算系统,客观计算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过程的环境保护成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客观和完整,对环境保护的潜在收益进行科学计量,从而形成完整的环境成本收益账。此外,在环境保护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以及产品需要严格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定期开展分析研究工作。在反复的核算过程中,优化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促使环境管理成本费用最小化,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利润最大化。

最后,优化企业环保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生产和环保技术,并且吸收更多的创新性人才,从而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这个期间,技术的创新是主要目标,只有技术得到创新优化,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环保水平。

(三)提高公众环保的监督和响应意识

为了使公民能够参与到环保工作当中来,督促企业环保工作,注意提升公众环保的监督和响应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提升公众环保的监督和响应意识呢?其一是鼓励公民充分行使自身的知情权,对企业不良行为进行举报;其二是鼓励公民充分行使自身的监督权,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其三,努力培养公民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四、结束语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我国工业企业环保支出可能对企业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也可能有正面影响。工业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企业,追求利润是必然的。出于利益的角度考虑,工业企业环保支出应当对财务绩效予以正面影响。因此,笔者建议通过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提升公众对环保的监督和响应意识,可以使企业环保支出,换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企业环保支出利用率,正面影响财务绩效,促使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雅婷.行业属性、企业环保支出与财务绩效[J].会计之友,2015,(7):73-77.

[2]段豫飞.企业环保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化工上市公司经验证据[D].重庆交通大学,2015.

[3]陈璇,淳伟德.企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基于环境财务与环境管理[J].社会科学研究,2010,(6):38-42.

[4]林晓龙.重污染行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分行业统计数据分析[D].安徽大学,2013.

[5]朱田.环境绩效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6]原毅军,孔繁彬.中国地方财政环保支出、企业环保投资与工业技术升级[J].中国软科学,2015,(5):139-148.

[7]金晓云.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研究及影响探析[J].商业会计,2013,(15).

第5篇

Abstract: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s unavoidable issue. However, it requires lots of money, which relates to the matter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otal investment, the strength of business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proposals for reform, hopes the government can increase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s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nwhile,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consciously buy high-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trea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part of enterprises. Like this, it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lso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ore harmonious.

关键词: 环境保护投资;投资主体;投资效率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investment subject;investment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42-02

0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保投资则是落实基本国策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我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注意到环保投资对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经济健康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致力于不断加大该方面投资力度,并取得良好的成效。面对当前由于环境保护投资效益低,导致其投资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最大限度的拓宽投资渠道、提高环保投资总量将成为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环境保护投资的含义

借鉴经济学中对“投资”的描述,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环境保护投资的含义:它是社会各相关投资主体,本着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人类生存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最有效保护与改善的目的,从社会积累基金及各种补偿基金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环境污染的防治、生态平衡的维护等其它相关活动。环保投资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就主体而言,是属于政府引导的政策性投资。

2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本应成为引导者的政府成了投资主体,投资的目的仅限于追求环境和社会效益,这些必将导致投资过程中市场调节手段的失效,难以建立起规范的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核算机制,这种传统的环境保护投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显现出诸多弊端。

2.1 投资总量不足表1主要介绍了我国历年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状况以其占同期全国GDP比例。如表1所示,尽管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在逐年加大,但其占同期的GDP的比例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污染治理的投资量不足直接导致我国环境污染情况日趋严重。根据国外环境治理的经验,当污染治理投资量占GDP的1%-1.5%时,环境污染的恶化趋势可能得到基本控制,生存环境的状况大体能够稳定在民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如果能将污染治理投资提升至GDP的2%-3%,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世界上环境污染治理较成功的发达国家,污染治理投资通常控制在GDP的2%以上。虽然近三十年间污染治理投资量少,所占GDP的比例偏低的状况有所改善,但同国际水平相比,仍然显出较大差距,难以实现对环境恶化加剧的有效控制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

2.2 企业对环保投入的力度不够在传统的生产范畴中,环保资金的投入属于额外的支出。对企业来说,治理污染主要目的是为了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义务。如果失去强有力的执法监督,企业将降低甚至取消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因为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都将增加企业经营的成本,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现今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企业往往会为了应付阶段性、突击性的达标检查而采取短期治理措施。通过环保检查后,有些企业就将停止污染治理设备,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排入周边环境,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处理设备的停运也造成环保投资的浪费。尽管媒体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经常曝光一些企业任意排放污染物,污染周边环境的案例,但最终的曝光效果并不明显。虽然随着公民环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动增加污染治理投入,树立企业正面形象。但从总体情况来看,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引导政策对企业污染治理刺激力度仍然偏弱,企业环保投入的积极性仍有待提升。

2.3 环保投资运行效率低下环保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环保资金的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某些地方的环保建设项目盲目上马,缺乏专业的可行性论证,造成环保设施建成后实际使用率低,造成环保资金的极大浪费。由于企业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安装环保设施,大多数的企业都会选择性能较低的环保设施来降低成本,检查结束就停止设施运行,而这些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环保设施对污染物的治理、环境质量的提升难以发挥太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的污水、垃圾处理费用征收偏低。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费用低于治污成本,一方面负利润的状况难以维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大量的治污设备处在闲置状态,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负利润收益无法吸引社会其他资本进入环保产业,不利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环保生产率的提高。

3环境保护投资的改革建议

3.1 合理划分各投资主体的环境投资事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合理的环境事权分配状况是:政府主要承担公益性很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以及环境管理与监督;企业承担环境污染的风险,按照“谁污染谁负责”或“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加装处理设备直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或提供处理费用补偿环境损失;个人将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有偿的使用或购买环境公共物品或享受环保服务。在政府内部还应明确各级政府的环境事权划分,确定中央、地方政府的投资领域、决策权限和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调配套的环保投入机制。

3.2 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其主要特点为投资大,社会效益大,但投资回报率低,很难吸引国内外资金。我们必须建立起规范的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核算机制,并辅以优惠政策,提高利润空间,吸引资金的投入。在国际、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闲散资金,其所有者正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只要满足其所有者或经营者的赢利预期,他们就会将资金投向环保领域。为了吸引资金,应允许投资公司以一定的比例入注赢利性项目(包括环保技术、产品和咨询等),尤其是一些贷款时间短、借贷数量少、工程规模小、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另外,强调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有偿使用,一方面可以提高环保效益,另一方面还能强化资金使用者树立时间和利息观念,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3.3 切实提高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环保资金的跟踪管理,规范其专款专用制度,明确相关项目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制定、实施严格的处罚制度,项目运行中如出现严重问题,可立即冻结后续项目资金。加强对企业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机制,将对擅自停转环保设施和偷排污染物的企业采取经济上和行政上的严惩,提高企业污染成本。环保部门要经常对周边环境实施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测,不定期检查,提高环保投资的使用效率。

提升环保设施的技术含量。一方面,加大对环保技术与设备研发的投入,设计并制造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用技术和相关设备;另一方面,采用税收等调节手段,鼓励企业采用技术含量高、治污效果好的环保设施。

建立合理的垃圾、污水处理价格形成机制。按照“保本微利”原则,适当提高垃圾、污水处理的费用标准,保证治污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形成一定利润空间,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环保产业。

3.4 加强严格的立法和执法是环境保护的基本保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环保政策和措施,以预防为主,避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消除“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法律规定明确具体,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监督企业自觉地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提升环保设施性能。规范奖惩措施,对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破坏环保法规,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勒令停业整顿,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加强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杜绝违法企业蒙混过关或钻法律的漏洞的案例出现。

4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和财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新公共财政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体制改革和多元化投资体系的建立也已被提上议程;加入WTO的中国,其改革开放步伐的将更快,环境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都为环保投入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机。政府一方面要逐年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政策和措施的完善来吸引外部的投资进入环保行业;企业积极履行义务,要配合政府自觉处理自身污染问题,对环保设施要有效利用,严禁使其成为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的摆设,降低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对环境保护有足够的重视,加大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使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李克国,魏国印,张国安.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课题组,创新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董小林.环境经济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王丽娅.关于环境保护投资体制的若干思考.海南金融,2001.

第6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核算;监督

[DOI]10.13939/ki.zgsc.2015.02.091

1 环境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整个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环境会计总目标是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具体目标是通过对环境成本会计、社会环境会计和环境财务会计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关会计活动中的环境信息,评价生态资源的质量和污染状态,把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威胁人类生存的危害性的信息,通过环境会计报告传递给会计报表及财务报告的广大使用者和阅读者,使人们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问题,重视生态环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同时也激发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超前强化的环保理念,为治理环境污染献计献策。

2 环境会计假设

环境会计假设是在《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环境和会计之间的关系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环境会计假设在目前会计理论学术界有诸多观点和提法,本文比较倾向于会计主体、可持续发展和多重计量三项会计假设观点。

环境会计主体的假设。环境会计主体的假设界定了独立核算企业的空间和范围必须是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的经营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要求企业核算和监督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以及区分企业与其他经营联营单位和投资人投资的经济活动,还要核算和监督企业在环保环境下,生产的环境产品所带给企业损益以及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责任。

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假设。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假设要求企业是在经营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基础上的持续经营,而并不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忽视社会效益和威胁人类生存的空间。

环境会计多重计量假设。环境资源和企业生产活动经营息息相关,但是环境资源的效用性、稀缺性、可替代性和非货币交易性决定了环境会计计量假设是多重计量。主要是在核算和监督企业生产经济活动中许多耗用的经济资源、环境资源无法用货币确认和计量,因而,要求企业运用管理学科、自然学科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确认。环境资源的效用价值是导入并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结合资源项目投资的决策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净现值率法等)进行确定和计量;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利用经济数学中的边际成本、边际利润的理论,运用运筹学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利润最大和成本最低的目标函数以及一组影响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来确定并计量环境资源的价值;环境资源可替代性和非货币交易性决定了环境资源价值可以采用高斯消元法――矩阵进行确定和计量。如,有限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态资源等。

3 环境会计核算原则

由于环境会计所披露会计信息内容的特殊性,因而环境会计在遵循《会计企业准则》中所规定的会计一般原则外,还应明确自己特有的原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独特性原则。所谓环境会计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基本功能上,就是它不仅核算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它还要记录环境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和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而付出的代价中所追加的成本。并要求在企业财务报告中,采用附注形式如实披露企业环境状况问题,使投资者更明确的选择投资对象。②社会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在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中,注重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环境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本。③计量多样性原则。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和阅读者要求环境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涵盖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方面的情况,环境会计在进行核算中,仅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无法全面揭示企业相关方面的信息,尤其是现代管理要求的环境信息。所以环境会计的计量多样性原则,允许在会计核算时,根据实际要求,在计价方法和计量单位方面采用多种方法,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④政策性原则。环境会计在进行核算和监督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会计制度和规定,处理好会计活动与环境的关系。⑤披露性原则。环境会计所公布的会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全面揭示企业活动对环境污染程度和治理保护资金营运信息。

4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

环境会计要素要围绕和满足环境会计报告所披露的环境信息的需要来设立。联合国国际会计专家工作组对微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三方面的要求:一是企业为减少和防止或者治理污染以及恢复环境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二是因污染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三是因污染而发生的社会成本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付出的代价。由此本文认为构成环境会计的会计要素应为环境资产、环境成本费用、环境负债和环境收益。

环境会计计量以货币为主多种计量,可采用指标评价法、线性代数法、线性规划法以及建立模型法等为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甚至可以采用文字进行说明。

5 环境会计的核算

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环境会计研究对象。针对环境会计要素所确定的经济业务内容,环境会计核算从两方面入手进行操作,一是开设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二是账务处理。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环境会计在环境资产类账户中增设“退耗资产”、“自然资产”、“资源摊销”等会计科目;在环境成本费用类账户中增设“环境治理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损害费用”、“环境保护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环境发展费用”、“社会责任成本”、“环境破坏罚款支出”等会计科目。

环境会计经济业务处理方法是:①当企业依法取得自然资产时,借记“自然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②当企业因环保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③当分期摊销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时,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④当费用发生计入当期损益时,借记“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⑤企业为治理环境向银行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环保借款”科目。⑥当企业应付将来发展与未来环境损害有关并可以合理计量的费用时,借记“环境损害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环境损害费用”科目。⑦按规定企业应缴纳社会环保资金,承担社会环保责任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环保专项基金”科目。⑧当企业收到上级部门设立的智力环境奖励资金和处置“三废”取得的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环境收益”科目。

6 环境会计报告及披露

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在传统会计报告的基础上,先增添有关环境会计要素的资料,然后在会计报表的附表中用文字或者数字进行说明,为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和阅读者提供和披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的信息、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中,企业现金流出量与现金流入量匹配的情况的信息以及企业治理环境的远期目标方面的环境信息,以满足社会各方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会计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合理的环境会计模式,是当今和未来会计学科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龚凌,李锋民.论环境管理会计[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1).

[2]谈香如.浅议环境会计的确认[J].经济师,2013(12).

第7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排污费、专项资金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对排污者根据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质量和数量征收费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西方国家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其含义是运用经济手段要求排污者承担污染对社会损害的责任,把外部不经济内在化,其目的是促使排污者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实行排污收费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是环境管理中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1]。征收排污费不仅强化了环境管理,促进了工业污染防治,为防治工业污染开辟了一条可靠的资金渠道,因此,排污费资金的使用是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三者之间的关键环节,提高排污费的使用效率,是有效发挥排污收费制度这项经济手段的一个重要环节。

1982年国务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国发[1982]21号)[2]。该办法第九条规定:“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作为环境保护资金,按专项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第十条规定:“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应当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的综合性治理措施”。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但不得用于环境保护部门自身的行政经费以及盖办公楼、宿舍等非业务性支出。

依据原有排污费资金使用相关制定,排污费资金的使用是和排污费收入总额及其组成相联系的,其中超标排污费和排污水费的80%用于污染源治理,超标排污费和排污水费的20%和四项收入用于环保部门自身建设,这一制定在制定之初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国情和环保部门的实际情况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排污费资金的使用制定存在明显的弊端,如随着排污收费数量的增加,污染源治理资金理应随之增长,但实际上每年排污费收入的50%甚至更多都用于换本部门自身建设,并且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环保部门人员、设备等日益壮大,自身建设资金需求明显增加,污染源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污染治理的资金需求,致使一些技术成熟、急需治理的项目因资金原因立不了项,因此容易造成环境治理的恶性循环;同时,在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使用中,由于当时的有些规定不完善,因政策原因造成资金积压,使资金在财政金库滞留,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因此,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3]。该条例规定: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一)重点污染源防治;(二)区域性污染防治;(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并依据《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不得用于环境卫生、绿化、新建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

根据《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简称为管理办法)[4]中规定,收缴的排污费要列入环保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应当按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申报程序进行申报和管理。具体使用程序如下:各级财政、环保部门每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污染防治重点,编制下一年度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使用指南。申请使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应当提交经费的正式文件和每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果是申请贷款贴息还需提交经办银行出具的专项贷款合同和利息结算清单。各级环保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后,财政、环保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及专家评审结果排序,统一纳入项目库管理,并根据材料状况联合下达项目预算。财政部门按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计划及时拨付资金,并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极其他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项目承担单位收到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后,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项目的实施。

按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程序,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资助形式是采取事前或事中,但这样就会容易产生截留、挪用、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和私设小金库等违规使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问题。因此,可以采取事后资助形式对申报项目进行无偿补助或贷款贴息。这样可以有效杜绝截留、挪用、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和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对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工程改造积极性的提高,并保障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也有利于保障项目工程的质量。

在管理办法中规定,环保部门对申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形式审查后,并经专家评审对符合国家法律规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按其轻重缓急及专家评审结果进行统一排序,纳入项目库管理,并根据财力状况联合下达项目预算。换而言之,财政和环保部门联合下达拨付给项目申报单位的环境保护专项补助或贷款贴息的资金,是根据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结果以及项目轻重缓急程度来决定给予项目最终的补助金额。补助金额的多少,以及项目所获得的补助金额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多少,即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分配将直接影响到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完成后的效益评价和绩效评估的。这样就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严谨、全面的专家评审准则,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系统性的评估评审,对同类型的申报项目做出客观公正和合理的评审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参与申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项目,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对落实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优化升级改造积极性,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使有限的排污费资金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排污费资金的使用是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三者之间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企业的污染治理、凑集污染治理资金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排污收费制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国发[1982]21号).1982.

第8篇

1环保节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多数城市规划中往往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问题,致使城市建设是以牺牲环境、浪费能源为前提。在这种城市发展模式中,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环境逐步遭到破坏,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难以切实提高。而将环保节能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使城市规划工作以提高市民生活舒适性、方便性为重要目标。

1.2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重要因素。环保节能理念下,城市规划会打破传统建设规划的束缚,使城市规划更加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3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究底,将环保节能理念体现于城市规划中,其目的就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应严格按照城市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规划,使城市资源的地区分布能够保持平衡。城市规划设计还必须将促进市民健康与教育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关注城市水、空气、土壤及植被等生态环境质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环保节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城市水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水污染的整治规划应以对水污染现状的认真研究分析为基础,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污染水资源的主要物体是有机物,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摒弃落后的生产作业方式,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城市规划应当大力推行少废、无废的清洁生产工艺,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污水处理效果,同时配置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力求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2.2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根据大气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全面的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必须根据城市能源和交通状态确定污染物的危害程度、传播范围与性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改善大气污染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是由于汽车尾气和不合理的燃煤方式所造成的,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和总悬浮颗粒。面对这一污染现状,在城市规划中应重点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倡导使用太阳能、气体燃烧、地热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并采取集中供热的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应当合理调整工业布局,采取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强化污染源的治理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防治措施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2.3城市废渣的综合整治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和废渣的产量也随之迅猛增长,这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投入大量物力和人力,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同时,保护城市生活环境。例如,有效利用城市产生的垃圾和废渣制造新型墙体,利用居民生活垃圾再造肥料。通常情况下,对垃圾进行灭蝇、分类、粉碎、脱水处理后,可将其作为基础材料进行再利用。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使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力求降低回收的成本,提高回收率,确保回收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与污染治理取得的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2.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绿化是在城市规划中体现环保节能理念的重要手段。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可以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保证水源的清洁度。由于不同植物对不同污染物具有相应吸收作用,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将植物作为有效的除污染物工具,对各类植物进行科学种植和规划,在满足城市居民美观享受的同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城市的绿化程度越高,城市的空气和水分的洁净度越高。因此,城市规划应针对本地区的水文和土壤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种植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吸收污染物的功能,已达到净化城市生活环境的目的。

2.5建筑设计体现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工程中,应当积极倡导运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如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新型墙体、屋顶材料等,以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通过创新供热系统、通风系统,来保证室内拥有清新的空气;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应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现象发生;通过科学规划小区楼房分配布局,以延长建筑寿命,提高节能水平。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环保节能理念,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2.6道路设计体现环保节能理念。在道路施工时,应当对道路旁的树木进行适时栽种,利用花草树木净化道路环境。在设计道路配套基础设施时应将节能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考虑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例如,道路上设的雨水排,它的通道应单设,不应与下水通道相连并且在相应位置设立雨排蓄水池,这样雨水和雪水就能被收集利用,回收后的雨(雪)水就可以用在园林及道路面的绿化带上,这将极大地减少地下饮用水的浪费。

第9篇

【关键词】瓦斯抽放;瓦斯发电;瓦斯利用;节能环保

1.概述

瓦斯是在古代成煤时期伴随着成煤一起产生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若瓦斯浓度在5%-16%之间,如遇明火,即可燃烧发生“瓦斯爆炸”。我国是煤矿瓦斯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国家,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约占1/4,产量大约占1/3,煤矿瓦斯发生事故率排在“五大灾害”之首。

目前,大多数高瓦斯矿井经过抽放直接排在地面,其导致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瓦斯随意排放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按照国家对瓦斯治理要求,“十二五”期间煤矿瓦斯抽采量将达220亿立方米,煤矿瓦斯利用率将大于60%,瓦斯抽采量、利用量、环境效益实现三者均大幅度提高。煤矿瓦斯发电,可有效减少煤矿瓦斯事故、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并有利于增加洁净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多重目标。

2.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放是指采用专用设备把煤层、岩层和采空区中的可燃气抽出或排出,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出量大于3m3/min,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原理是利用瓦斯泵抽放瓦斯,在负压下抽放较高浓度瓦斯并通过巷道独立的管网抽放到地面。安全可靠瓦斯抽放系统设计首先要做好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绝对(相对)瓦斯涌出量、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瓦斯可抽量、煤层透气性系数等可靠数据采集工作;确定钻孔或者巷道布置与抽放工艺参数的抽放方法;选好抽放泵、管路系统、监测及安全装置等抽放设备。

瓦斯抽放方式按来源可分为本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及采空区抽放三种。按抽放和采掘的时间关系可分为采前预抽放、采中抽放、采后抽三种。详见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示意图1。

3.瓦斯发电技术

瓦斯发电是按照煤矿瓦斯特点,以相对成熟内燃机技术为基础,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技术改造而成的,原料由燃油改为燃烧瓦斯,通过发电机驱动发电机发电,达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其工艺流程如图2:

4.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贵州枝江高瓦斯焦煤矿区现场调研,认为利用瓦斯发电经济效益显著。一般来说1m3纯瓦斯可以发电3.2-3.3kwh,如果一个中型矿区每年抽采2亿m3瓦斯直接用来发电,相当于增加27万吨标准煤,大约可增加经济效益8000元。相当于减排CO2达到220万t,大大减少对大气污染,同时瓦斯再利用促进抽采,从而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对于瓦斯频发煤矿事故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