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0 03:41: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说句子。
3、精读课文,分析比较描写特点。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细致、巧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激趣引入
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到新会县的天马河中观赏了鸟的天堂,这株奇特美丽的大榕树,你们喜欢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出示小鸟图)请看着大屏幕齐读两遍课题。
2、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你喜欢的文段。(机动)
指名背诵文段。(评价背诵结果,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二、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同学们,本节课老师将和你们再次来到新会县的天马河中观赏了鸟的天堂,看看早晨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2、13自然段,完成阅读思考
(1)【课件出示】
阅读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说说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我的感受是……。是从课文的……知道的。)教师评价。你们真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2)【课件出示】好句赏析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板书。
A、学生读文段,找动词,说句子意思。创设“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分角色表演情境,深化、理解文段内容。
B、感情朗读训练。指导读出惊喜、欢快的感情语气。
提问:这句中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初步认识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用词说句子。同学评价。
(教师板书)
(4)小结:不管是众鸟纷飞的场面还是一个鸟的活动,作者都观察得很细致,描写的很具体。
2、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女生朗读文段。角色朗读第一句话。析“留恋”意思并进行接龙。
(2)角色朗读第二句话,欣赏句子。
【课件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理解这两个“鸟的天堂”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学;检查反馈。
3、师小结
这部分运用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体现了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 喜爱 赞美)
三、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分析比较表达上特点
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7、8自然段、第二部分12、13自然段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两个部分在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板书: 相同点:有描写、有赞美。
不同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和巧妙。)
2、小结文段,体会情感
师:文中一静一动的表达方法相结合,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感受了鸟的天堂的美。学习了文章的表达方法,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课件出示】质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双引号【“”】而第二个不用双引号呢?(在质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说说 “导游词”
师:鸟的天堂是旅游胜地,现在请你们当导游,带我们一块去观赏吧。
(1)出示预习作业本,小组交流“导游词”。
(2)掌声请出小导游,为我们介绍鸟的天堂独特的风光。
【课件出示】导游词。
3、爱国爱乡教育。师简介家乡风光。(播放“平远旅游区”视屏。)
五、作业布置
【关键词】鸟的天堂 教学 领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94-01
领悟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教学意识和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展开领悟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探索,并从深刻的体会实践中形成语文基本素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鸟的天堂》时,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思维特征展开教学设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领悟写景,培养主动思维意识
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并做出生动解读:清澈的河水,轻盈的小船,自由自在地徜徉于乡村美景中,树叶绿得可爱,迎面突然出现一棵巨大的榕树,这棵大榕树几乎是卧在水面上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赏心悦目。到这里,文中没有出现鸟的影子,描写的大多是静景,这些景物描写目的何在呢?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学习思维开始启动。学生甲认为:这里的景物描写让人感觉舒适,其实是一种铺垫,为群鸟的出现做铺垫。这里虽然没有鸟,但每一句都没有离开主题。学生乙说:“鸟的天堂”先描绘“天堂”后写“鸟”,这样的安排非常巧妙。从学生的回答中可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学习思维已经顺利启动,对静景的认识提升到一定境界,这就是一种思想领悟。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认知起点,对文本设计展开全面权衡,并形成了自我认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频度,教师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活动,并给出具体阅读要求:阅读文本时,要想想文章主要讲什么;理清作者写作思路,课文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在介绍景物描写特点时,有的学生说:景物描写分为静景和动景两种形式,无论静景还是动景,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触动,也为写作主体形成重要辅助作用。
二、领悟情感,引发认知共鸣
在涉及作者情感表达问题时,教师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展开详细解读,很多学生找到这一句:“一只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作者单单挑出一只画眉来重点描写,其用意何在呢?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如果只写群鸟,难以给人带来清晰感知,从这只可爱的画眉鸟身上,我们感受到作者那浓浓的爱惜之情。作者描写鸟的天堂,不只是写自己的发现,更重要的是表达人类和鸟类要和谐共生的大主题,特别是我们人类,要主动保护好环境,这才是作者表达的主旨要义。”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师让学生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鸟的天堂”。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跟进指导。在学生展示成果环节,很多学生的简笔画都带有鲜明的情感因素,力求将“鸟的天堂”描绘得更美。
三、领悟写法,提高习作仿写水平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单元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在具体施教时,教师设计小练笔训练,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转化。教师先让学生讲述记忆中的自然风景,注意体现静景和动景的有机融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讨论,纷纷讲述自己的经历。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些景色介绍做出客观评价。最后发动学生根据文本写法进行实践操作,学生进入了紧张的构思书写操作中。在展示习作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由小组推荐优秀习作参与班级展示。有的小组送交习作如:“我的家乡背靠一座大山,每次回去我都要爷爷陪我爬山。崎岖的山路上,各式各样的野草和野花,好像都在向我招手,大概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偶尔有野兔出没,一闪就消失了,真是快如闪电。那嶙峋的山石高高屹立,像守卫大山的卫士,真的好威武。当我登上顶峰时,回顾山下,还真有‘一览众山小’的味道。听爷爷说,这座山可不简单,有着很多故事和传说,我每次都要爷爷讲几段给我听,可我都记不清了,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如仙境般的美景。”学生习作注重景色描写,有静景也有动景,二者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幅幅完美的图画。学生习作语言生动、形象,介入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景色描写增添浓重色彩。
关键词: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积极性;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28-02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然而,综观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并不高。究其原因,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小学升初中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受当前市场经济影响,许多中下层次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懒得参与阅读实践,缺乏学习动力,缺乏上进心,丧失了学习积极性。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是当务之急。
一、发动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热身
农村的学生由于受家庭文化底蕴浅,学校图书匮乏等因素的制约,见识相对短浅,许多知识必须靠预习来补充。预习环节,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资料,从收集到整理,阅读与思考,可以获得与文本相关的大量信息,为学习课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熟读了课文,已经自学了生字新词,初步理解了词句意思,课堂上教师只要进行纠正、引导、巩固等,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使学生乐于预习,教师要精心布置预习任务,明确指出要收集哪方面资料,读几遍课文,字词要预习到什么程度等,这样让学生明确预习要做哪些事。切不可“今晚回去预习第几课”一句话了事。
二、激发兴趣,搭设参与阅读训练平台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很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自觉的积极性。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甚至司空见惯,再加上课前的预习,往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时,对课文内容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学习《草原》一课,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我收集的内蒙古草原的风景照片:蓝天白云、满眼绿色、牛羊成群、野花盛开……学生一下子就被图片中的景色吸引住了,此时我说:“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和这些图片一样美,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内蒙古草原游览和感受一番好不好?”学生自然一致响应。接着伴随着悠扬的草原乐曲,我又为大家播放配合课文内容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美景的课件,并请学生们准备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和感受。这一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他们都认真地看,细心地体验,争着尽情地说,陶醉地读……
三、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发现疑点
教师要利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与“文本对话”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佯装不知地与学生交流:“你发现没有,‘鸟的天堂’这四个字不仅作为题目出现,而且还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呀?”这样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激发了探究的欲望,然后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带有“鸟的天堂”这四个字的句子。即:①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去捉他们。②“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这样想到。③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接着请同学们朗读这些句子,引导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通过朗读,学生纷纷质疑:①“这里”指的是哪儿?鸟的天堂什么样?②前四个“鸟的天堂”都带引号,最后一个为什么不加引号?③前边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后边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后矛盾?
显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契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教材中的疑点,学生很有成就感,那么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地阅读课文,与文本进行深刻地对话,就更有积极性了。
四、创设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践。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可以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自觉性的养成,忽略了这一前提,自主学习必然流于形式。因而,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创设全体参与学习的机会。例如:在执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我尝试采取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①“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②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③文章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④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各小组好、中、差学生搭配,中、差程度学生的学习有人帮助,因此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地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是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会”上,采用了“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科的特点,及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自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分别介绍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作出巨大牺牲,层次清楚,段落分明。教学这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大娘”这一部分,学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学法,半扶半放,让学生根据这部分的学习步骤,进一步学习“小金花”这一部分,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大嫂”这一部分。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而是自己主动地学习,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六、课外延伸,培养自主参与学习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帮助一个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最好的方法就是扩大他的智力背景,那就是多阅读。因此教师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教材特点,重视课外延伸,如:教学了《草船借箭》,学生就会非常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可积极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品读《三国演义》。并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一次谈论会,让学生就自己的读书心得来谈一谈对《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认识,学生兴趣盎然。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坚持这样的课外延伸,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积累,教师大有文章可做。最为重要的几个要求是:
1.教师自己要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一个热爱阅读的教师,才可能培养热爱阅读的学生。教师有了阅读的习惯,常常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可以成为学生热爱阅读的理由。
2.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精读、选读、略读等阅读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通过写读书笔记,督促学生经常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最终目的是使教学实现最优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科学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巧设导入,唱响教学前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前奏,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一是讲故事导入。如教《乌塔》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作者“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交谈中知道,她竟然是独自一人游欧洲!她为什么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吧!简洁的故事,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尽快进入教学佳境。二是唱歌典导入。如教《燕子》一课前,唱唱《小燕子》,既唤起了学生对美丽春天的记忆,又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教学适时、适当的演唱,无疑能“锦上添花。”三是设悬念导入。如教《草船借箭》,导入新课进可这样设置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当时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应付的?事情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这一问题将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巧创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强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习课文前半部分时,适时播放宇航员遨游太空拍摄的地球表面照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神密美”的向往;在学习后半部分课文时,可结合展示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不球资源遭受人类破坏的图片及数据资料,激感,指导朗读。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同样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途径。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在哀婉的乐曲声中,老师动情地说道:“老人生前孤身一人,每到冬季,他天天徙步二十多里,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来越冬的红嘴鸥……也从此定格为昆明市民心目中永久的‘海鸥老人’。”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与音画构成了和谐的氛围,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三、巧抓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精彩的课堂教学,总是合理地、艺术地选择并调配各种类型的“点”,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一是巧抓切入点。语文学科大部分教材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词语、句段、开篇、结尾……找准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能让学生对课文留下完整的印象。譬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教师可以两位青年、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富有创意,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是巧抓品词析句点。语文教学应当着眼于语言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形、意、境、情。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抓住“饱经风霜”一词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使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底层百姓的同情。三是巧抓朗读指导点。如教学《搭石》一课,教师可将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场景的描摹作为朗读指导点,通过朗读节奏的巧妙把握,通过将课文改成小诗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协调有序”的意味和乡村的画面美、人情美,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样引导,既悟了词义,又读出了美感,感受了美境,学生兴致勃勃,读得津津有味。
四、巧设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问”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所提问题是否科学、巧妙、有价值,难易是否适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初读课文环节,可以对文章印象提出疏通性的疑问;进一步阅读,则可以引导提出较深层的问题;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则可引导提出延伸扩展性的问题。设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语文的课程要求、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设问,注重目的性和方向性,注意把握好设问的难度,要有助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发学生深厚的求知欲。以《落花生》一课为例,文章借物喻人,极富哲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文章的内涵,教师可这样巧设问题: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等来对比,是要表达什么呢?父亲要重点突出什么?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讨论中,明确父亲话语的重点是“做对别人有用的人”,并体会到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还有,教材中课后思考题也要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发挥其导教、导学的作用。例如《鸟的天堂》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中可以将其进行分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依照学习的步骤,学生将问题逐个解决,最后明白了“鸟的天堂”的含义,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求知欲,让课堂充满思考
在教学《火烧云》第一小节时,一位学生质疑:“老师,一些动物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这一问题还真难住了学生。于是,我说:“是呀,小动物怎么会变成不同的颜色呢?你们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学生又读起了课文。
一位学生举手说:“因为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本身的颜色不同,所以在霞光的照耀下它们便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另一位学生补充说:“我认为火烧云是在不停地变化的,它的颜色也就在不停地变化,不同的火烧云照在不同的小动物身上,其颜色当然是不同的。”
这是深刻思考的成果,也是满足学生好奇、好问所带来的成功。
二、激发交流欲,让课堂充满灵动
研读《蒙蒙细雨》这一课时,学完课文之后,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蒙蒙细雨》作题目?全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想法、说法出乎老师的预料。说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无不体现文中老师的助人精神。
――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而文中老师的行为正如细雨和蚕丝一样,所以用《蒙蒙细雨》作题目。
――蒙蒙细雨虽然小而细,但如果没有它,春草将不会生长,春花将不会开放,同样没有老师,我们将不能很好地成长,没有老师,我们将迷失方向。文中老师的责任感和遵守诺言的人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用《蒙蒙细雨》作题目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老师人格的写照,《蒙蒙细雨》这一题目正是从这句格言中引申出来的。用《蒙蒙细雨》作题目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
试想,没有很好地合作,没有很好地交流,学生能说出这些答案吗?从以上的例子也不难看出,只要老师能提炼出有价值的、有利于学生交流的问题,学生的交流欲是可以得到激发的。
三、激发成就欲,让课堂充满自信
学习《鸟的天堂》一课,在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作者具体描写了一只鸟:“一只画眉飞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我趁机进行了写作训练:同学们,鸟的天堂里到处都是鸟,你能想象一下其它鸟的情景吗?
一学生写道:一只乌鸦站在树枝上,它全身黑黑的,像搽上了黑油漆一般。“咔嚓”一声,它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有一学生是这样写的:树枝上站着一只鹦鹉,它有一双黑宝石般闪闪发亮的眼睛,它正在模仿游客的声音“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学生在朗读自己的作文中,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如果老师能要求这些学生课后把文章读给其他同学或家长听,那就更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了。可以说,只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提供他们自我发展的平台,学生的成就欲就可以得到激发。
四、激发创造欲,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林海》这篇课文,一位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想把课文第二段拍成一部电视散文MTV,让更多的人能了解林海,请你帮老师设计一组电视画面。并相机诱导:要拍好一组画面,并拍出特色,就要深入研读文本。现在就请大家在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与伙伴合作研读,商量设计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最美的电视镜头来。经过细读和热烈的讨论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林海的岭真多啊!有高点的,有矮点的,有长点的,有短点的,有横着的,有顺着的,看了让人心旷神怡。”
一位学生说:“兴安岭真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呢!”
一位学生说:“林海,可是名副其实的林海,它广阔、浩大,它绿得可爱,绿得难以形容,起风时,它还能掀起不小的浪花呢?”
课堂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所做出的设想与计划,它是一项超时空的预测活动,是教师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对学生的准确分析之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所做的预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创新、高效、富有活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特点,让教学设计为动态生成而设计;而在实施设计的过程中,又能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状况,让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一、以三维目标审视教学资源,进行弹性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创造。正确把握这一关系的核心,就是要制定具体、有效的教学目标,而这种教学目标必然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完成知能目标为基础,充分挖掘暗含在文本中的情感目标,注重学情把握与学法指导,使教学目标既有群体层面的预设,又有个体差异的落实,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站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审视教学资源,把握教材,预测学情,设想课堂学习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弹性设计,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互动交流、动态生成的舞台。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通过阅读对文章能有自己的理解。4、品赏语句,认识和感悟大自然的美丽。
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我对课堂进行了如下预设。先从"天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谈话,说说自己心目中"天堂"的样子;并以此为契机,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鸟的天堂"的迷人之处;再通过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有感情朗读背诵等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最后充分展示学生的兴趣特长,请他们以小百灵的身份或写一首小诗,或编一段歌词,或创作一幅图画,或设计一段广告,来抒发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这样的弹性设计,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揣摩品赏语言表达,调动想象,激感,鼓励创新,使课堂教学既达成了预设的目标,又提供了生成的机会,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以教学机智发现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驾驭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空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媒体等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这种不断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制,根据具体的学情来灵活处置,即兴挥洒。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例如在设计《落花生》一课时,我觉得正确理解文中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因而我在课前预设了"辩论"的环节--在当今社会中,是做花生这样的人呢,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可在课堂上,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位学生在读"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时,无意中丢掉了"只讲体面"中的"只",我突然意识到,这正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父亲所说的话的现实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良好契机。于是,我摒弃了原有的预设环节,而是紧紧抓住这一细节,作了一番"文章"--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他在读的时候丢掉了一个字?
生:他把"只讲体面"的"只"丢掉了。
师:你们反复地读一读,想一想,丢掉"只"以后,意思表达有变化吗?
生读、想、议论。
生1:和原来差不多。
生2:不一样了。"不能只讲体面"意思是说不能光想着讲体面,而忘了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而丢掉"只"意思就成了不能讲体面了。(不少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我们到底能不能讲体面呢?
生3: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干什么都讲究包装,注意形象,讲讲体面没有什么不好。
生4:对!我们注意自己的形象,穿得好看一些,讲一讲体面,自己有了自信,别人看着也舒服呀!难道非得让我们穿得跟爸爸妈妈小时候一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吗?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看来讲不讲体面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
生(抢答):能不能对人们做出有益的事情。
师(引读):所以"我"说:"人要做--"
生(齐读):"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从学生兴奋的表情中,从他们激情的朗读中,我知道他们已经对父亲的话有了自己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通过自己创造性的阅读,探究、体验出来的。这种理解才是深层次的,这种探究才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我在突破预设教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课堂意外,引导学生探究之后,也对阅读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预设的目的只是为课堂生成创造有利条件,切不可让课堂教学被"预设"牵住了鼻子而裹足不前。教师要在必要的时候,"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特感受,灵活驾驭课堂,让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三、以发展的眼光拓展教学资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延伸课堂的动态生成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应立足于课内,深化于课外,这就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整合,还要积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
例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时,我就鼓励学生在课前搜集历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的资料,当今动荡的中东局势以及频繁的恐怖活动的报道,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简介等;课堂上,我抓住"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让学生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体会的基础之上,交流资料,展示图片,观看录像,深切地体会到"要和平不要战争"不仅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声,更是全世界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心声。在这种愤悱的状态之下,我让学生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他们对和平的热切呼唤,并让他们思考"我们可以为和平做些什么",为课下的综合性学习埋下了伏笔;课后,我鼓励他们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进行综合学习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一期"呼唤和平"的手抄报,拟一封"企盼和平"的书信等。这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主动探索知识,实现个性发展,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阅读积累的妙用,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文本解读要求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对文本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解读态度,你的话语只适用这个文本,而不是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用;尤其反对习惯的、常识的价值观线性地、平面地去套文本,说些文本中基本没有或者完全不包含的意思。从形式上说,就是要读出文本的独特样式,读出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这一个”,而不是拿丰富的文本去简单印证那些最低的知识。二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师生能用现代眼光独到地体会或拓展文本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水之源、木之本,教师应立足于文本。多元解读首先要读懂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钱梦龙先生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文本意义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意的复合体,是作者、文本、读者多维对话的产物。而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更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等。如果能找到维系两者的最关键、最敏感的话题,从这一话题切入,就能引导学生寻幽探秘,获得更新更深的文本意义。
我们应充分运用丰富的对话机制,努力使教学充满创意、生机勃勃。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从教师角度谈谈如何在与作者、学生、同伴的多重对话中努力丰富、创新文本,进行创意解读。
一、在与作者的个性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参对文本的诠释就是权威解读,教师无须对文本进行个人解读,只要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式,将教参的权威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理解即可。这种方式限制了教师的解读视野,禁锢了教师的思维,导致了教师个人解读的缺失,使教师沦为文本的奴仆、教参的传声筒,教学毫无创意、活力可言。接受理论和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让教师明白,课堂上精彩纷呈的对话往往是以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为前提的,自己首先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交流应有自己的声音,然后才能汇入学生多声部的合唱中,通过创设多元对话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灵感,挖掘学生的潜能,以自己对文本创造性的解读启发、带动、引领学生创造性的解读,让课堂奏出有个性色彩的动人交响乐。为此,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和建构中――激活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理解力,不仅将文本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再现出来,而且要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和意义,甚至开拓、再构出作者在创造这个形象和意义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其更加生动、丰富。
例如,我在教学《老王》一文时,由于这篇课文内容并不深奥,因而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学生深刻体会了老王的不幸遭遇,对他表示深深的同情,并为作者一家的善良之举所感动,也找到了中心句:“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但是,一个男生竟然高举着手,表示了自己对中心句的怀疑。他的根据是:文中写作者最后一次见到老王的时候,把老王的外貌写得很可笑,说他是僵尸,简直是从棺材里倒出来似的,好像在讽刺他。我一时愕然,乍一听,也觉得学生讲得似乎有几分道理。但是,我很快否定了那位学生的曲解。我建议学生认真地朗读作者最后见到“老王”时的那几个片段,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果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指出“我强笑说”“我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我回屋才感到抱歉”这些语句都表达了作者当时对老王的担心和内疚之情。还有一名学生更指出了文末的关键句“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就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了有关“僵尸”的那些语句并不是让人觉得可笑,而是形象地表现出老王已经完全失去生命力,突出体现了老王死前可怕的惨状。通过品味语言,学生真正领悟了作者字里行间体现的对善者关爱的真情,并无嘲讽之意。
二、在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把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当不少学生为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为文本状写的形象生动所折服的时候,一位学生冷不丁站了起来,满脸疑惑地问道:“鸟的习惯是晨出暮归,天一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早上,怎能看到如此奇异的景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知道小刚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不过马上回答可能答得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认真讨论……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文本中找到答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说不定对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好吗?
(于是学生再次投入到读书当中。教师也“钻进”学生群里,与学生共同探讨。不一会儿,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
生:我通过查找资料以及与同桌交流发现,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但这是在树木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如果在较大的树林里,往往整天都有很多鸟儿活动、栖息,那是由于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食物一定非常丰富,鸟儿当然不需要急着一早飞出去觅食了。
师:有道理。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树大叶茂,食物丰富,所以慕名而来。
师:好一个“慕名而来”,你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
生:我还有补充。这儿不但自然生态环境好,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很强,前文就交代“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
师:能联系上下文解读很好!不管是留巢不出的鸟儿,还是“慕名而来”的鸟儿,都在这儿找到了安宁与幸福,享受着自由与快乐,它们怎么舍得离开这“鸟的天堂”呢?
生:(兴奋地接着说)鸟儿每天为大榕树捉虫、施肥、唱歌,不仅给大榕树带来了生机,还增添了欢乐,所以树也离不开鸟。
生:鸟儿离不开树,树离不开鸟儿,人们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鸟与树是那么和谐,人与自然也是那么和谐,怪不得巴金爷爷情不自禁地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同学们的确读出了自己的见解!
……
各抒己见,自由表达;用心聆听,互相启发。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促成了智慧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实现了“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 “创新文本”的转化。课堂上的多向对话之所以能有如此力度、深度、效度,与教师“平等者中的首席”的正确定位是分不开的。他既是对话的参与者,又是对话情境的设置者、对话资料的提供者、对话方法的指导者、对话深入进行的推动者,在鼓励畅所欲言的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加以诱导、引导、指导。
三、在与同伴的专业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不同的教师,其气质禀性、才情学识、文化背景、人生经验等都是不同的,这使他们面对同样的文本时可以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使他们教学的理念、目标、方法、途径都各具特色。如果不同的教师能经常就同样的文本、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反思、深入研讨、专业对话,他们必能在相互启发、碰撞中拓宽思路,丰富认识,获得创意,让文本解读的宽度与高度,让课堂对话的深度与广度都上升到一个新境界。
【关键词】 小学生;全天候阅读;实践探索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据研究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决定这个人的终生成就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品位的培养,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光靠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何拓展小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成了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近几年,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天的早晨、课堂、中午、傍晚这三个时间段,引导学生开展古文阅读、文本导读、美文诵读、故事阅读的“全天候阅读”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早晨――古文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我们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每天早上七点半,班级里总是会传来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这些读书声与其它班级不同,同学们读的是“学而时习之”、“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人之初,性本善……”等古文经典名篇、名段。这就是我引导学生开展的“全天候阅读”的第一个活动――相约七点半,阅读古文经典。
古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沃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很多专家、学者研究表明,让小学生诵读古诗文,能够有地开发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因此,我积极引导学生在晨间开展经典古诗文阅读。由于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再加上古诗文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远,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古诗文阅读的作用,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指导的。
1.诗词比读。对比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通过对比阅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相同作家不同作品、不同作家同类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分析能力,点燃创新能力。因此,在“相约七点半,阅读古文经典”中,我采取的第一种形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比读。例如,可以把《渭城曲》、《别董大》这两首古诗同时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熟读以后会发现这三首古诗都属于送别诗,但同样是送别诗,却有不同。同学们经过细细品位,能够发现《渭城曲》是以乐景写悲情,《别董大》是以悲景写豪情。然后,让学生去细品这两首古诗的名句“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他们的阅读眼界就开阔了,阅读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发散。
2.古文接读。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古文,具有阅读时朗朗上口的特点,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记、去背,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诵读疲劳”,为了避免让学生产生这一种“诵读疲劳”,实践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古文接读的形式。所谓古文接读,就是选定某一古文名篇,然后对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解处理,供不同组的学生进行诵读。当学生通过诵读熟练地掌握自己分配到的古文段落以后,再在七点半进行古文的分组接读。这样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并且能够很好地为学生创设古文诵读氛围,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名著“扮读”。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留下了许多的名著,这一些古典名著的篇幅比较长,而小学生的阅读积极还是不丰富的。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实践中我采取了“扮读”的形式。“扮读”就是让学生根据古典名著的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的阅读形式,这一种形式正是因为迎合了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因此深受他们的喜欢。例如,对于《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这一片段内容,采取分角色扮读的方式,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孙悟空的机智,唐僧的迂腐,白骨精的狡猾,从而对名著中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深刻的感知与体验。
二、课堂――文本导读,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课依然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我主要对学生进行课文导读,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抓“重点”。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导学应紧跟文本重点,以对“重点”的研究为基础,有机地展开对文本的教学。教学设计要以“重点”为圆心,再慢慢向边缘扩展,在把握住阅读学习延展性的同时不忘其整体性,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可以抓住“天堂”这一重点内容进行学习,提问:鸟的天堂的哪里?这里为什么被作者称之为鸟的天堂?……通过对重点的把握,加深学生文本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优势,又要抓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中所体现出的兴趣性、实践性、情感性特征这个契机,从而对学生进行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首先面临的是主题选择的问题。主题选择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不是信手即可拈来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找和提炼。寻找和提炼主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拓展教学问题
课堂具有生成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对教材的深入学习,可能会产生有疑惑、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有捕捉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意识,适时地捕捉住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一隐性资源,并以此为契机,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如《母鸡》一文中,平时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母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俨然成为了一只伟大的母亲。学生们被这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鸡母亲形象震撼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母亲都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辞劳苦呢?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确定了“动物王国的母爱”这一活动主题。
二、延伸课文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富有启迪性,成功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抓住机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和提高。学习了《奇怪的大石头》一文后,组织学生讨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手段了解地质的形成;学习了《草船借箭》,提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或对比当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或列举古代将领使用的兵器,或分析交战胜败的原因,此类综合性学习主题,以课文为生长点延伸和拓展到课外,让探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未来,延伸到文学、科学,延伸到地理、生物,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广东的一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后,组织学生开展了征集广告词、导游词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先出示了小鸟天堂景区征集导游词及广告词启示:广东新会小鸟天堂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形象。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现向社会征集导游词及广告词,真诚希望您能踊跃参与,为小鸟天堂的发出一份力。――江门市新会小鸟 天堂有限公司。然后老师带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进入“广东新会小鸟天堂”网站,点击“景区概况”“百年古榕”“百鸟归巢”“鸟声欣赏”“鸟博物馆”等栏目。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欣赏图片、音乐并收集文字资料。学生被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文字资料所吸引,不住的发出赞叹声:“哇,真不愧是鸟的天堂。”教师接下来组织学生编写导游词或广告词,并力求新颖。展示成果后把优秀的导游词和广告词用E-mail发往“小鸟天堂旅游有限公司”。
三、紧扣单元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为了体现训练重点,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每个单元的文章在体裁和写作特点方面都是相同或类似的,因此,教师要准确、熟练地把握单元内容,并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让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都成为单元知识序列的再造、拓展和升华。例如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学完《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一组内容后,在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学生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看到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样子,这位老师顺势布置了“搜集秋的足迹”的活动。孩子们搜集了各种秋的足迹:叶子、枯花、树根、小种子等,在搜集中孩子有了许多新的发现。一番仔细观察,再加上学生们丰富的想象,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诞生了。随后,老师又组织学生进行“品秋”――品析描写秋的文章;在课堂上“展示秋”――孩子们的课桌上摆满了各种“收获”:图片、文章、花卉、树叶、果子、自办的小报等琳琅满目。在展示时,学生们有的将叶子拼成了一座花园房子,并讲述了一个关于花园房子的故事;有的用一棵棵果子在大纸上粘成一个“秋”字;有的朗诵一首秋天的长诗;有的讲述一片叶子的神奇经历等学生们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秋。
四、整合相关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