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1 16:39: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学 政府 旅游管理 职能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中政府管理职能行使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有市场来调节旅游资源分配,放任旅游业在市场的导向下自由发展,另一种是强调政府要理性的行使管理职能,干预旅游资源的调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对经济学视角下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的研究是有着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必要性分析

从现代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可以得出,市场并不能够达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难以确保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市场机制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旅游业来说也是如此,政府管理职能的行使能够保证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行使管理职能,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致,且这种信息的不一致会对掌握信息少的一方产生一定的利益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将会失去作用。相较于其他市场产品和市场服务而言,旅游服务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很难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支付价格制定受到现场消费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不大,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在事前不会得到具体的服务质量信息,因此也就不会对支付价格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一些服务质量高的旅游企业积极性弱,而一些服务质量差的企业积极性高,服务质量差的旅游企业往往能够在旅游交易中专区更多的利润,这就导致了旅游产业的畸形化发展,例如当今旅游欺诈、强制购买等问题在旅游业中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要想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政府行使管理职能来规范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

(二)“公地悲剧”的产生

“公地悲剧”指的是公共资源的一种问题,一些公共资源一旦承担的消费者人数较多,则会更多的消耗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又无法遏制这种现象。具体来说,在旅游业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公共资源不堪重负,这就使得公共资源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商人逐利自古有之,旅游资源产权不明确,企业为了追求利于不惜对公共资源进行恶性开发,资源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行使管理职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外部问题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就目前来看,国有资产是我国旅游投资的主体,其在投资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预算,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这就出现恶一种“投资饥渴”的现象,使得大量的低水平旅游建设重复,破坏性开发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管理政策来加以引导,以此来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实践途径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知,从经济学视角上来看,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是十分必要的,是有利于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但政府如何正确的形式旅游管理职能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政府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实践途径。

(一)区域联合推进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化明显,中部及沿海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西部及内陆地区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产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对经济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不同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不同,这就要求政府在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要坚持区域联合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当地特点来研究针对性的旅游管理理论,指导区域旅游的发展。此外应当以各个区域民族差异、边缘地带等为基础,保证管理职能行使的弹性,以此来全面推进我国各个区域的旅游发展。

(二)差异化管理方式

我国各个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劣势原因,而也存在着政府管理的主观原因。因此,政府在行使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差异化管理方式,允许各个区域的旅游存在一定的差别,此外,政府可以将趋于旅游管理适当放权给地方政府,实现区域旅游的自主管理[2]。对于一些旅游产业发展较慢的地区可以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例如,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多方式旅游融资,对西部地区等进行降息贷款等,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优势明显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授权程度。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能够真正实现旅游管理的因地制宜,能够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满足其政策需求,从而实现各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

旅游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现有的多头管理方式牵扯多方利益,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政府在形式旅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多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例如政府部门要与公共资源管理部门、市场盈利机构等进行积极合作,以此来保证管理的协调性,避免再出现“公地悲剧”等类似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政府应当积极行使旅游管理职能,规范旅游市场,以此来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美仙.试论政府在旅游投资中的调控作用[J]. 经济问题探索,2009.

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为加快打造苏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苏州国际旅游城市知名度,苏州在实施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中,着力打造以标准化服务为基础、高品质服务为特征的“苏式服务”品牌。我校五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引入旅游标准化体系,通过实境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综合能力。

多年来,旅游职业教育遵循着“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校外顶岗实习――毕业就业”的模式,但人才质量常常难以满足企业要求。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好从学生到员工转变的关键一环――综合服务技能的培养,由于学校不具备真实的运营环境和条件,学生无法积累足够的职业体验,并提高综合职业技能。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我校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餐厅服务员、展览讲解员、导游员等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使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二)实境教学

指的是在学校拥有教学自的、以追求教学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校办企业中,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以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在职业岗位上学习和体验如何进行对客服务。这样,化解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的矛盾,可以保证学生积累足够的对客服务经验,提高综合职业服务技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

三、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境教学的可行性

1.职业技能形成的科学规律决定了学生需要进行实境教学。学生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旅游行业的特点需要进行实境教学模式。旅游业的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旅游企业本身也类型多样,如酒店、景区及旅行社等,同一旅游企业内部有不同的岗位,每一岗位的具体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都需要学生积累丰富的对客服务体验,才更好的提升专业技能。

3.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实境教学模式来实现。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长,能够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学生具备了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进一步熟练运用,这也为考取更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这在三年制中职和高中后高职都是难以实现的。

四、实境教学的实施

(一)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的改革

实境教学由于在原有的教学环节中新增了教学环节,因而,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都发生了变化。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滚动修订以后,依据苏州旅游标准化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强化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项目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将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到专业教学中。

(二)以旅游标准化体系为参考进行实境教学基地建设

实境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以苏州市旅游标准化体系作为重要依据,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将我校原有的仿真实训场所进行改建,成为学校拥有自主经营权的运营实体,实现教学与经营兼顾;二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新建经营实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还补充了原有实训教学的不足。如我校原有一家对外经营的旅游饭店,经过软硬件改造升级后,将原来的承包经营方式改为学校自主经营,总经理、部门经理、现场指导师傅全部由我校专业教师担任,员工、领班由学生担任,这就使酒店由原来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追求教学效益为主,可以为学生提供酒店管理专业的实境教学环境;与文化国旅合作,成立独立经营的文化国旅旅游财经学校营业部,为导游与旅行社实境教学所用。

(三)开展实境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分批在教学实体进行轮岗实训。通常是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开展为期4周的实境教学。学生每1-2周熟悉一个岗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轮换。在实境教学期间,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由学生以员工身份开展对客服务。每天学生在《实境教学手册》中记录工作情况,并进行客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教师负责对每天的学生表现进行点评,以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第二阶段是学生重回课堂后,教师进行提优补差。相关专业课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实境教学手册》记录内容,针对学生前阶段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示范和集中训练,并一对一进行个别指导,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五、实境教学模式的成效

1.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实境教学突破了仿真实训的瓶颈,破解了困惑已久。事实证明,经过实境教学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冠名班等形式进行订单式培养,他们看中的是具备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学生带来的多种优势。

2.学生职业成长加速,为创业打下了深厚基础。学生在实境教学过程中,看到了企业是如何经营成长的,也熟悉了各岗位要求,为学生积累企业工作经验提供了可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竞争力。同时,学生在教学实体中轮岗学习,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模式非常熟悉,为学生的创业打下基础。我校旅游系2014届毕业生徐某强、谈某亮已于2015年1月开设文化国际旅行社门店,目前经营良好。

3.教师双师素质显著提高。专业教师在教学实体中进行现场管理和教学,熟悉企业运行与管理的规律,使自身的专业经验进一步丰富。经过这样的企业锻炼,专业教师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考,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开发校本教材等。同时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六、实境教学模式的反思

1.与实境教学模式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待予以配套。实境教学不仅带来的是对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还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等都提出了更多的心要求。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兼顾原已安排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兼任实境教学企业的实训教学。从工作量来说,大大增加了,任课教师难以兼顾;从管理层面来说,教学任务安排和课程表编排等有时难以协调。如果只是满足实境教学的需要,那需要数量更多、素质更优的专业教师。然而,这在现实中,限于单位编制等客观原因,难以满足。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训管理、后勤管理等部门也须为提供服务。

第3篇

——以笔者所在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蓝本

孙艳楠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130000

众所周知, 201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要求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当年工作的重点。在此之后的若干年,几乎每一年的大学生就业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不绝于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类院校由于其办学特殊性,就业问题也得到了极大关注。部分学界人士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类高职院校依托于良好的办学环境、丰富的外方资源,在培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其就业应好于普通同类院校。但是据笔者这些年的观察及中外合作类院校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来看, 此观点过于盲目乐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但没有好于普通同类院校,更有略低趋势,追其原因与此类院校的办学定位脱离市场需求实际有不可推卸之原因。因此, 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更应着重解决毕业生毕业与就业之间的双重矛盾,加强就业预警机制的建设,已然成为研究此类院校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笔者借助所在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蓝本,分析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市场需求和高校办学定位相结合的就业预警机制。

1 导致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纵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依然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等因素都造成了毕业生质量的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不符合本区域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首先要考虑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培养人才应着力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陷入“功利”圈中,不顾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招生,盲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造成原本稀缺的教育资源无谓浪费。其主要表现在经济、管理等偏文科的专业比例过高,造成同类型高校专业设置中同化现象严重,偏离了高职院校最初的办学定位。

1.2 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首先,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外方资源,以外方提供的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缺乏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不分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其次,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依然沿袭传统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的培养模式,教育资源的缺乏,又使同类院校独立建立实训基地能力有限,致使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以及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外向型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3 不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大多数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未能做到结合市场需求、企业要求,依然以方式方法落后且单一的考试作为衡量人才标准,难以真正衡量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容易产生应试能力强而实际应用能力低的现象。同时采用单一考核方式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只拘泥于书本知识、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4 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目前大多数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能够借助外方资源,但是很难吸收国外的管理模式,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兼职教师比例过大,对兼职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和监管, 脱离所在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讨论,导致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无法深入理解中外合作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相关联的内涵,无法将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与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一并灌输到课堂实际;部分同类院校人浮于事,不能尊重中外合作办学特色、鼓励卓越,多年工作只局限于校内,缺乏企业兼职经历,还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本应多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出国交流机会也非常有限,致使部分教师缺乏活力和创造性,对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使之适应本地市场的能力有限,也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2 建立市场需求与高校办学定位有机结合的就业市场预警机制

2.1 加强对区域市场调研,明确地区发展优势产业

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坚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院推荐就业、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的就业工作机制, 在办学初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设立办学目标、专业类别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中,随时掌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合作,了解同类型院校的发展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最新信息,以外方资源为支撑,取其精华,通过对就业状况调控和监测,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调整,确保制定的办学目标不脱离市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2 以目标市场用工需求为起点,搞好办学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在外方提供的专业设置基础上,深入进行市场研究和科学预测,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以目标市场的用工要求为起点,做好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高校还要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已有毕业生就业状况、自身擅长领域及学科发展目标最终确定其办学定位。以定位创品牌、树优势,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培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外向型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2.3 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预警系统

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必须依据自身办学特点,建立高效、灵敏的就业信息动态预警系统,以准确、及时的获取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各类信息资源,并整合获得资源,在调研就业信息、校内外招聘会和就业信息汇总等基础上,及时建立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 保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充分了解就业供求趋势、就业区域分布,科学有效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将获得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人才供给信息。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作为人才评价之根本,通过“就业——专业——招生” 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相挂钩,通过对专业发展规划、招生计划以及人才评价等工作的评估,对就业前景不好、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除此之外,所有任课教师要参与到动态预警系统的建设中来,不拘泥于教学,通过走访企业、深入调研,了解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开展大规模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培养教师队伍的责任感,最终建立具备市场发展眼光的完备的教师队伍。

第4篇

党的十六大精神汇报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去年月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区党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举办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汇报交流大会,这对于提高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热情,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大会的各位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

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要求,在理论和政策上都有新的发展。

一是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要求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做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就进一步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科学论断,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地位,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深化了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些新的论点,对于我们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是论述了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财富观。党的十六大报告倡导全社会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强调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为发展和创造财富提供条件。随着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在为社会创造财富、造福人民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是提出了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应当主要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是对政治观的创新和发展。

六是指明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原则。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从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合理负税、建立服务体系和改进政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提出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些要求为深入制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区“十五”规划和年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增加劳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依托。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自治区党委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作为全区解放思想再讨论的一个重点,作为事关广西改革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全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精神实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历来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们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实现改革与发展新突破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措施。某年以来开展的“百企入桂”活动,已成为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品牌,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示范工程。近些年来,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总量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劳动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某年底,我区共有个体工商户万户,从业人员万人,注册资金亿元,分别比年增长、和;私营企业万户,从业人员万人,注册资金亿元,分别比年增长、和。某年我区个体工商户在全国个省、区、市中排在第位,从业人员排在第位,注册资金排在第位;私营企业户数排在第位,从业人员排在第位,注册资金排在第位。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某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约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某年底,全区个体私营企业共接纳了万名城镇待业青年、复转军人和社会闲散人员就业,转移了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万多名下岗职工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实现了再就业。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快于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营领域不断扩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数量、规模和比重都还很小,质量也不高,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小、起点低。如某年底,浙江个体工商户为万户,江苏为万户,广东为万户,分别是我区的倍、倍和倍;浙江私营企业户数为万户,江苏为万户,广东为万户,分别是我区的倍、倍和倍;浙江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万人,江苏为万人,广东为万人,分别是我区的倍、倍和倍;浙江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为亿元,江苏为亿元,广东为亿元,分别是我区的倍、倍和倍。全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为万元户,低于全国万元户的平均水平。二是发展速度慢、水平低。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还处在比较低的发展水平和阶段。某年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的比重虽然达到了,但仍大大低于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地区。三是结构单一、经济外向度低。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外商、港、澳、台等其他经济所占比重较低。四是行业、地域发展不平衡。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商业、餐饮业和建筑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影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传统观念和认识的惯性制约。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偏见或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重公有制经济、轻非公有制经济的倾向。二是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突出表现在行业前置审批过多,经营范围开放度低,一些部门和行业变相垄断,限制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等,不仅抑制了民间投资,也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三是待遇不平等。如非公有制企业融资贷款难,税收政策不平等,税费过多过重等。四是财产和权益保护力度不够。目前,对私有财产还缺乏与公有财产同样的法律保护,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吃、拿、卡、要”等侵害非公有制企业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告状难、打官司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五是企业自身素质不高。我区相当数量非公有制企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效益不好,存在家庭和家族式管理、产权结构封闭、缺乏人才、经营目标短期化、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有一些私营企业主法律意识薄弱,诚信系统不完善,市场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都亟待加以解决。

三、抓住机遇,推动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大步发展

当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和合作发展舞台;沿海发达地区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们要牢牢抓住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大步发展。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坚决破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陈旧观点和错误思想,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解决好对非公有制经济缺乏信任和不愿支持、不敢支持、不会支持的问题,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加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力度,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与其他性质的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改革经济体制,完善各项政策,营造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使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其他企业同等的投资机会;改革审批制度,使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与其他企业一样的政府行政服务;消除政策歧视,使非公有制企业拥有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使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与其他企业平等的权益保障。

三要加强宏观指导,依法进行管理。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投资一、二、三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加工工业、开发性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在产权上联合,在机制上对接,在经营方式上取长补短,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既注重量的扩张,更注重质的提高,努力上规模上水平,重点扶持一批外向型、科技型企业,着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在政策上扶持,在法律上保护,在事务上指导,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搞好监督,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

四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和监管。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不设障碍的原则,改进政府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当前,要认真研究如何理顺我区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管理体制,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解决好公务员队伍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要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5篇

【关键词】 Y型固定法;夹烟式拔针法;婴幼儿;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

随着目前医疗环境变化, 几乎每位住院的患儿都要进行采血化验, 且化验的项目较前明显增多, 采血量在5~10 ml的患儿较多, 而行四肢静脉采血量往往不足, 尤其是小婴儿及长期输液的患儿。因此, 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在儿科非常普遍, 但大多数患儿在采血过程中因哭闹、烦躁不安多无法配合[1-3]。如果整个过程中固定不妥, 不但使操作耗时, 且难一次穿刺成功, 同时易造成患儿组织损伤, 致使出现皮下出血、血肿或瘀斑。近年来,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在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时使用Y型固定法及夹烟式拔针法, 结果一次采足血量的几率高, 并发症少, 安全可靠, 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0例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35例。对照组:男72例, 女63例, 年龄1~36个月, 平均年龄(15.6±8.1)个月;观察组:男69例, 女66例, 年龄1~35个月, 平均年龄(15.4±8.3)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采血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固定法及拔针法行股静脉垂直穿刺, 操作者面向患儿头部, 站于患儿右侧, 协助患儿取仰卧位于操作台上, 助手站于患儿头端, 用大毛巾或中单将患儿躯干及上肢用木乃伊式法包裹好, 双上臂固定好躯干及上肢, 左前臂固定患儿左腿, 并使双大腿稍外展外旋, 小腿弯曲90°呈蛙状, 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 充分暴露腹股沟区。用尿布遮盖会, 防止穿刺过程中排尿污染穿刺区。常规消毒腹股沟区, 范围为10 cm×10 cm, 然后用同样方法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包括指甲沟), 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在股动脉内侧0.3 cm垂直刺入1~3 cm, 然后逐渐提针, 边退边回抽, 见抽出暗红色血液, 提示已进入股静脉, 立即停止提针, 固定, 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 穿刺点用无菌棉球压迫3~5 min。

1. 2. 2 观察组 采用与对照组同样及消毒方法、范围, 先翘起已消毒的左手食指, 将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拢, 与大拇指分开呈Y型固定穿刺侧大腿, 用已消毒的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右手持注射器, 同样采用垂直方法刺入, 当抽足血量后松开左手中指合并食指用夹烟式方法夹住注射器针栓处拔出针头, 右手松开后迅速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3~5 min, 直至不出血。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采血一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行股静脉穿刺时, 如果没有妥善的固定方法, 特别是当技术不够娴熟时, 容易因固定不善而难准确触及股动脉搏动点导致穿刺失败或损伤局部软组织。同时, 采用传统的拔针法, 在松开左手取棉球时因穿刺侧大腿暂时失去固定易使右手脱针, 而造成对穿刺部位的再次损伤, 增加患儿的痛苦, 易引起家长不满甚至导致纠纷。而采用Y型固定法, 可以更好的固定患儿, 能准确触及股动脉搏动点, 提高采血成功率。且采血后采用夹烟式拔针法, 在固定针头的同时, 加强了对患儿肢体的固定, 能更好地避免二次损伤, 减少患儿痛苦, 增加家长的满意度。

本文对270例行股静脉垂直穿刺采血的患儿进行相关研究, 效果满意。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陈丽红. 新生儿两种静脉采血法的效果评价. 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12): 1579-1580.

[2] 刘金霞. 小儿股静脉穿刺定位方法的改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4): 100-101.

第6篇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中,政治经济学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相关的知识结构也存在雷同情况。使用这种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理论创新的内容缺乏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构建,没有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现有教材存在的雷同或者陈旧的问题,成为阻碍政治经济学教学向前推进的关键因素。

2.政治经济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依然处在教学内容的主导位置,教师的讲课方式以及课程的考核模式影响着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学校希望用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中体现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资源。但是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新型的教学工具并没有提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也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渗透。

3.政治经济学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不高

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环节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内容的程度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科的学习兴趣程度不高,因此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整体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程度不高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有认识上的误区,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比较少,而且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生活脱节,渗透薄弱,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空缺,使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1.改进政治经济学的教材质量

由于政治经济学的教材比较传统,内容也比较陈旧,因此不能将政治经济学的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合进来。在教材改进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人员应该按照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专业性的内容融合,不断地提升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将与时俱进的政治经济学展现在学生面前,从教材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巩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位置。

2.深化教师的理论基础

教师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提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有关键作用,所以,应该加深政治经济学教师的理论基础,深化对学科的认识。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首先,可以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将政治经济学学科教师集中起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按照整体的方向规划提升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其次,可以制订科学合理的科研计划,按照计划督促教师对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进行专业研究,逐步培养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参与学术讨论的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政治经济学学科对教师的要求。

3.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要改变他们对政治经济学无用论的认识。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科内容的理解,将生活化的内容全面融合进学科知识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这门学科给自己带来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加细致地掌握政治经济学内容的精髓部分,为实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创新和完善,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这门学科的要求。想要改进教学模式,就应该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全面的更新和完善,结合现代社会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全面优化,从而实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玉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5):212-214.

[2]曾凡仙,彭俊华.函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西方经济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2):9-11.

[3]蒋学模.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改进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J].学术月刊,1958(4):28-33.

第7篇

  (一)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它的产生与其他经济学一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令人瞩目的信息革命开辟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是信息技术巨大发展及其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必然结果。信息经济学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所处的时代具有下述主要特征:

1.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4.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二)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信息经济学的历史不算长,从它在20世纪60年代初正式被提出算起,至今只有40年左右的时间,还不到整个经济学发展历史的1/6。

信息经济学有它的“史前”期。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就已把信息与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到企业为了获取完备的信息必须进行投入的重要性。他在1921年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发现了“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并注意到各种组织都参与信息活动且有大量投资用于信息活动。

但是,信息经济学一词的提出则是在同一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J.Marschak)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讨论了信息的获得使概率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的分布有差别的问题。以后他又研究了最优信息系统的评价和选择问题。(注:研究这一问题的还有日本学者宫译。)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G.J.Stigler)(注:他是198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于196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他提出信息搜寻理论,后来还在1977年指明,应当用不完全信息假设来替代有完全信息的假设,以修正传统的市场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

差不多在同一个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克卢普(F.Machlup)把知识生产的理论研究与其统计调查结合起来,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专著《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该书于1966年被译成俄文,1967年出了第3版,1968年又被译成日文,至70年代还先后被译成法、德、意以及西班牙语。(注:该书在我国也即将被译成中文出版。)书内提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并对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生产进行了统计测定。(注:据他测算,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在知识产业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1%。)在美国国内对该书的引用与评论延续了10多年,甚至有学者认为知识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传统的经济及其经济学。1980年至1983年,马克卢普又扩展上述专著,并对美国知识产业的统计测定进行更新,陆续发表《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多卷本著作,其中第一卷为《知识与知识生产》。

从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出现起,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被公认止,这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对信息的经济学分析或对经济理论中信息的分析,还是对信息经济的研究,在这一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

就前一方面的分析而言,不少经济学家在考察作为经济行为变量的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完备性以及需要支付成本等因素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信息的非对称性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导出了种种理论。如阿克洛夫(G.Akerlof)(注:阿克洛夫同斯彭斯、施蒂格利兹一起因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荣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70年提出的“柠檬”(即二手货)理论、斯彭斯(M.Spence)在1973年提出的“信号”理论、赫什雷佛(J.Hirshleifer)在1971年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格罗斯曼(S.J.Grossman)和施蒂格利兹(J.E.Stigliz)在1976-1980年提出和补充的市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的“悖论”等等。其中,阿罗(K.J.Arrow)(注: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维克里(W.Vickrey)和莫里斯(J.Mirrlees)(注:两人因从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研究而同获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信息经济理论的贡献也很突出。阿罗把信息同经济行为、经济分析、风险转移联系起来,对信息的特性、成本以及信息在经济中的影响等问题作了开拓性研究,并于1984年出版了《信息经济学》论文集。[1]维克里在所得税和投标、喊价的研究中解决了在信息分布不对称条件下使掌握较多信息者有效地运用其信息以获取利益并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莫里斯则在维克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委托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就后一方面即信息经济的研究而言,波拉特(M.V.Porat)在马克卢普对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于1977年完成了《信息经济》(The  Information  Economy)9卷本内部报告。其中第一卷是他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法的总结。他把产业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政府和企业的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通过产出与就业两个方面,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注:据他测算,1967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在信息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就业人数的45%,而该部门劳动者的收入则占全国劳动者总收入的55%。)这种方法不仅引起美国商务部的重视,而且于1981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霍肯(P.Hawken)在1983年出版的《下一代经济》一书中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所含的信息成分与物质成分的比重即“信息与物质比”作了探索性研究,他认为企业的信息经济就是其产品的“信息与物质比”高的经济。除美国学者外,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增田米二等人也研究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问题。增田米二还认为信息经济学就是研究信息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它是超出传统经济学范围的新经济学。[2]

尽管上述时期不同经济学家的著述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不同问题,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解和表述也很不一致,但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的地位终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到了公认。例如,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国际性学术杂志创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信息经济学教材,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兰伯顿(D.M.Lamberton)于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的出现》、《信息经济学与组织》等,系统地介绍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它的影响的扩大,信息经济学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进入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形势中,信息经济学又有了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生产力要素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经济周期性理论等等,不断受到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审视,并得以修正和完善;有关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的研究,国际信息贸易与其相关的投资、金融等问题的研究,以及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急剧增长,并使信息经济学的结构,即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发生了应用的、宏观的信息经济学份额迅速扩大的重大变化。

  (三)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相比大约晚了20多年。最早是从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研究信息与经济信息等问题起步的。198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安排了《经济信息合理组织及其效益问题研究》,同时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也安排了《信息经济学及其软件系统》的课题。这两个课题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3,4,5]1987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全国经济信息理论研讨会”、“全国信息经济理论研讨会”,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进行了组织准备。1989年8月8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时举行了全国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

在90年代,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领导了一系列全国性学术活动,对信息经济学各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主题就有信息系统建设的经济问题[6]、信息产业发展问题、信息市场培育与管理问题、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信息革命对经济与管理的影响问题、信息经济及其管理问题、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问题,以及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问题等等。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还组织了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如1992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赴美国考察访问,同美国从事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取得了联系,为后续的合作创造了条件[7]。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团结了一批有志于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专家学者,包括在高等院校讲授信息经济学的老师和学习信息经济学的学生,推动了许多高等院校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的院系建设,促进了各种信息经济学著作与教材的写作和出版。1996年在中国的应用经济学的专业目录中单独列示和介绍了“信息经济学”这一学科。[8]

近五、六年来,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信息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二,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第三,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展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

  二  信息经济学的内容

从信息经济学发展历史出发,结合全球信息化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来确定信息经济学实践研究的具体内容,把它加以归纳和系统化,这比脱离历史与现实,从事“规范研究”,抽象地议论信息经济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要更为科学和更贴近生活。当然,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史还会延续下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也将随之扩展和细化。但迄今为止,信息经济学的框架完全可由以下三大方面的内容来构筑(注:本文未涉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云,而且还由于现代科学发展已使学科的划分较难用特定的研究对象作标准,边缘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学科之兴起,导致不同学科同时研究相同的对象,只是所用的研究方法各异而已。)

  (一)信息的经济研究

  1.信息的费用与效用问题

信息与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一样,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于生产过程。信息又与劳动产品或服务一样,可以作为产出,满足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的需要。信息还可以成为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和可以重复使用的。作为商品的信息有使用价值、价值、成本、价格。但信息商品的供求有其固有的特点,供给不仅决定于生产,还与传播有关,需求在满足过程中会诱发新的需求。同时信息商品的成本往往不以该商品的使用程度为转移,而信息商品的价格也有特殊的形成规律,它的高低不仅受成本的影响,而且还与信息商品的效用大小相关。总之,信息商品不同于物质商品的特性,是信息经济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2.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问题

信息是宝贵的资源,被称为软资源,其作用在于改进管理和决策,使物质和能量之类的硬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只是信息本身的集合,后者还扩展到与信息相联系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科学的管理。在分配中,要做到在恰当的时候向恰当的对象提供恰当的信息。在管理中,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节约与效率的关系,达到信息共享、支持决策的目的。

  3.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问题

信息系统、信息网络都是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其建设与运行需要昂贵的经费支持,同时却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们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往往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和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用于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的资金等投入日益增加,为使这种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亟需研究对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进行费用与效益分析的评价方法和方法论问题。从生产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这就决定了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远比一般的信息产品的费用效益分析复杂得多,且有质的差别。

第8篇

1.1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比较差

经济学课程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在分析的时候要通过数学公式、图表和曲线等工具,而且部分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分析的时候需要借助大量的数理实证和图形,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但实际上,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却恰恰相反,人文知识比较丰富,而数学的基础却很薄弱,导致了学生更倾向于学习经济学的定性分析,而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却不感冒,不愿意深入研究定量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不习惯利用数学公式、图表和曲线等工具来分析经济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以及理论。因此很多经济学学生在学习方面觉得有难度,认为经济学课程枯燥、抽象,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1]

1.2因为国内外差别,学生学用脱节

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产生以及发展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的历史背景相差很大,与我国的国情也有很大的差别,很多经济学理论以及观点如果站在中国,根据中国的国情去分析的话,很难理解透彻。因此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常常出现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学习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无法运用到社会经济实践之中。往往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对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一些经济问题没有办法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即是所谓的学用脱节,也是目前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2]

1.3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不足

高校本科的经济学课程一般都是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开设,学生还处在本科的低年级,由于进入高校的时间并不长,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并未完全消除,因此在学习上还处在一个较被动的地位,而且高等院校的学生也没有工作经验,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也比较少,因此经济学的素养不足,对很多经济学知识点的理解都不透彻。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点,但是因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也没有感性的认识,甚至存在一些经济学的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不了解或者只是掌握一些皮毛。

2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进行创新教学的对策

2.1应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经济学老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效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如下几种:(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很多门学科都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经济学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经济学老师根据经济法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通过引用一些典型的经济案例,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案例中的材料和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通过判断给出决策,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运用教材知识或者所掌握知识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讲经济学中某一个基本原理的时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强了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3](2)讨论教学法。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尤其是高校本科的学生,更应该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作为课堂上的指导者,经济学老师也应当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坚持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经济学课堂上开展经济学活动,并且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和谈论,学生之间的观点不同,这些观点相互补充和修正,强化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且还能指导学生去发现和探讨经济学教材中知识的规律,深化研究的力度,思维得到了开发。在讨论交流活动的最后环节,经济学老师可以就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以及加深学生的记忆。(3)综合案例讨论教学。知识点相互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因此经济学老师在经济学的讲学过程中,也不能只对某一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通过巩固和复习前面的知识点,来引进新的知识点。

2.2良好把握课程教学的核心

高校的经济学课程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微观经济学,还有一个是宏观经济学。前者重视资源的配置问题,“价格理论”是主要的核心理论。而后者重视资源的利用问题,“国民收入”是主要的核心理论。很多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导致学习吃力。[4]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经济学老师应当为学生分别理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线,让学生在掌握这两条主线的基础上再将全部的经济学内容串联起来,继而全面掌握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例如宏观经济学含有较多的理论派系,经济学老师可以根据经济学中的三大模型,给学生详细阐述各个模型的内涵,并且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模型内涵的基础上掌握模型与模型之间的联系。

2.3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也就有了巨大的学习动力,会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学的学习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经济学老师首先要有课程意识,并且要有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和教材观念,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并将其完全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培养模式制定上,要根据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将其与学生的素养紧密结合起来,再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经济学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积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经济学老师要通过多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经济学产生创新欲望,情感得到培养,思维得到激活,在此基础上,经济学老师除了要有课程意识,还要有目标意识,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三个方面充分结合起来,缺一不可,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教育效益,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经济学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主动能力。[5]

2.4全面结合我国国情

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下产生以及发展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相差很大,如果从中国的国情角度去分析的话,很难做到透彻理解,经济理论脱离了生活实际,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如今本科经济学的教材内容撰写背景都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主,而我国的经济生活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国可以利用“洋为中用”这一方式,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的经济学课程和案例,将中国的实际经济和系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6]例如经济学教材中在分析三大货币政策时,主要强调与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相比,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取得最佳的效果,一般来说使用较少。但是在中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次数就比较多,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威胁以及抑制经济的过热现象,这样与国外的行情则大不相同,中国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多疑问,经济学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当前开放的经济背景,从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金融环境以及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来给学生解释。

2.5落实技能培训

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并且是纯理论,除了介绍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就是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点,但是经济学的教学则不一样,如果经济学老师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没有办法将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解决,这样的经济学课程教学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经济学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要落实学生的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应用到专业化能力,并且经济学老师要掌握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态,了解到当前社会经济行业的规范和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用技能,对感性认识进行深入研究,将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7]

3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本科的经济学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化需求,培养经济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当前高校本科经济学课程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经济学老师应当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并且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经济人才。

作者:唐丽君 单位: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

参考文献

[1]弓瑞琼,谷满意,胡德春.重思数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性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6):12-15.

[2]李明桥.关于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3(12):04-06.

[3]周科理.让经济学课程堪以实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9):06-09.

[4]刘晓静,刘京丽.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2):13-15.

[5]罗文花.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台州师专学报,1998(5):09-11.

第9篇

关键词: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

从1998年教育部把计量经济学列入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经管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1],它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核心理论课程[2]。近20年来计量经济学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中国大多数经济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的教学大纲中,计量经济学作为本科公共必修基础课,一般都要求学生已经修完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前期课程。事实上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过程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致的,先设定模型,然后通过样本抽样,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

在计量经济学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对统计学中基本概念掌握得很好,依然无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主要的原因是已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缺乏引导学生从概率论和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衔接。由于学生在学习这两门课的过程中,缺失了知识点的过渡和迁移,常常用孤立和割裂的视角来看待计量经济学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困难程度。学生不知道将已有的数学知识与计量经济学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论述从概率论和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相互割裂的主要问题,阐述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从概率论与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出现的教学问题

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已经学过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但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将已有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和计量经济学中的知识点相串联。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许多计量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概率统计中只是简略的介绍,甚至一带而过,并未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许多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常常忽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这可能是由于在欧美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并不要求学生前期修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所以中国在引进的国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后,也没有在课程上复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为了具体说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经典线性回归的最佳线性无偏性质和违反基本假设造成的后果两个重要的知识章节作为案例说明。

(一)经典线性回归估计的最佳线性无偏性

经典线性回归估计的最佳线性无偏性是小样本理论下的普通线性回归的最重要的性质,大多数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最前面的2-3章都是介绍这一内容,例如国内最常用的教材李子奈的教材《计量经济学》[4]和国外的伍德里奇的教材《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5]等。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后续学习。然而对于学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同学来说,虽然他们学过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包括期望和方差,还有n阶原点距以及n阶中心距的内容。但他们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中并没有接触过无偏性和有效性的概念,事实上,就计量经济学的本质来说。无偏性就是用一阶中心距来计算,有效性则用二阶中心矩来衡量。而这两个概念在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但如果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不特别加以说明,学生很难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难以理解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在数理统计课程中,关于中心矩的介绍很简略,许多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在计量经济学中的重要性,而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往往忽视对概率统计的中心矩的介绍,导致学生采取一种割裂的视角,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思维框架。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常常遇见许多同学难以理解为什么要用最优线性无偏性来衡量最小二乘法的优劣?因为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教材往往直接介绍最小二乘法种种优良性质,在同学们不熟悉无偏性和有效性与中心矩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直接引入这两个概念往往显得突兀,学生在学完了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最优线性无偏性之后,仍然会产生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的疑问。更合理的方法是,可以在介绍最小二乘法的内容之前,先介绍均方误差的概念来引入无偏性和最小方差两个概念,这与数理统计中如何衡量参数估计的性质等内容部分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如果学过了数理统计学,就很容易理解均方误差的概念。关于这种过渡知识的介绍,已有计量经济学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改进,例如陈强著的计量经济学教材[6~7],與许多其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不同,他并不是在计量经济学教材中直接介绍最小二乘法具有最优线性无偏性的性质。而是在还没有引入最小二乘法之前,先介绍了如何评价参数估计的优劣,即介绍均方误差的方法,均方误差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方差和偏差平方之和。偏差平方等于零就是无偏性的证明,方差最小就是有效性的证明,这种分解方法可以直观的表示为什么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法估计会得到最佳线性无偏的优良性质。因为这种对参数估计优劣的评价是通用于所有的参数估计,而不仅仅是对最小二乘法。同学在理解了评价参数估计的方法之后,就不会再对最小二乘法最优线性无偏性的证明过程感到难以理解了,这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如何从数理统计过渡到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二)违反基本假设对最优线性无偏性的影响

当违反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设时,其最优线性无偏性会如何受到影响?许多同学常常依靠背诵的方法记住违反了每一条假设产生的后果,正如已有研究中所指出的[8]。这会导致学生混淆违反不同基本假设与产生后果之间的关系。古典线性回归模型是基于以下四条假设而得出的最优线性无偏的优良性质,第一,线性假定;第二,严格的外生性;第三,不存在严格多重共线性;第四,球形扰动项。事实上,在对于无偏性的证明当中,并没有用到第三条和第四条假定。第一条假定可以通过设定线性方程的形式来保证实现,一般我们可以假设其满足。所以,影响无偏性最重要的假定是第二条严格外生性。第二条假设也是最容易违反的,而且直观上并不能看出是否违反了第二条假设,也很难使用计量的统计方法来检测第二条假设是否被违反。事实上我们所有关于线性回归方程内生性的讨论,都是基于违反的严格外生性的假定而展开的。只有违反第二条假设,最终的估计才是有偏的,而违反第三条和第四条假设,并不会对估计结果的无偏性产生影响。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常常认为违反多重共线性或者球形扰动项的假设都会影响无偏性的估计。以至于他们认为所有变量之间不可以存在任何相关性,或者认为不可以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否则他们认为会导致估计结果有偏,这都是错误的观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理解在推导无偏性中所使用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这里所需要期望的概念,同学们在数理统计中已经学过,但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迭代期望定律,在本科生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中一般并不会介绍,如果在推导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的无偏性之前,先介绍迭代期望定理,则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理解整个推导过程,从而理解得到无偏性所需要的假设,并可以推导出违反不同假设对最优线性无偏产生的影响。二、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教学改进方案

上述介绍的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过渡到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这些是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教学研究,笔者提出以下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总体而言,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推荐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非常新的概念和知识点,先让同学分组讨论,由此可以了解他们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并且让同学们尝试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推导出计量经济学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缺口,同时能够很好的将计量经济学的新知识和他们的知识储备相连接,帮助学生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点过渡到计量经济学的知识点,建立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择

在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择方面,最好选用计量经济学教材在介绍最小二乘法内容之前,先复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虽然有些教材将这部分知识放到了附录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这一部分基础知识的介绍。所以更合适的方法是先介绍完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比如,最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条件概率、条件分布、数字特征,迭代期望定理,随机变量的性质、假设检验、统计推断、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随机过程等。让同学们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能够回忆起已经学过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尤其对学生后期进一步学习最小二乘法的性质的数学推导过程和性质非常有帮助。

(二)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案

在课堂教学方面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课后习题演练”三者相结合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视教师的讲解和课后的习题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分组讨论,虽然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较多的时候很难开展,尤其是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但是,如果在课堂上给出五分钟,让同学们能够自行讨论,并反馈他们对于计量经济学推导过程的理解,将有助于老师掌握学生真实的基础知识,尤其在不知道他们掌握了哪些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一味的介绍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往往无法在他们已有知识库和新的知识之间建立很好的链接。造成学生在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推导过程中采用孤立的视角,无法跟他们之前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点形成有效的联系,最终无法建立更加统一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三)教学大纲的优化方案

对于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现有的教材在不同教学知识点的安排上并不十分合理。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情况,提出更合理的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比如,从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来看,往往会花很多笔墨来介绍小样本理论的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过程和相关性质,尤其是在违反了不同假设之后所导致的不同后果。许多教材都会介绍当扰动项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并提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但在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当中,这两种违反假设产生的后果并不十分严重,在使用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处理的方法非常简单。这与实际教学中所花费的学时不相符。另外,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中,往往会花很多时间来介绍多重共线性对于回归结果产生的影响,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并不经常讨论多重共线性的问题,除非是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为当建立回归的模型时,我们就会考虑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尽量避免使用多重共线性很严重的变量。而不是通过后期的测量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来删除相关变量,因为如果该变量纳入到回归方程中,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考虑其理论意义,而不是为了降低多重共线性将其删除,如果删除一个相关的变量,则有可能会因为删除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导致最终的回归结果产生偏误,最终反而得不偿失。

上述内容越来越被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者所认识到,目前,计量经济学正发生可信性革命性[9]。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需要在相关的教学内容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以适应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10]。所以对于在一些理论上推导复杂,但是实际应用中简单的相关知识,应当在教学中多介绍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推导模型,并说明推导过程中违背假设所导致的后果以及实际处理方法,如果学生能够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理解不同的假设条件下的推导过程,将对他们在实践中处理各种计量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