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二语文学期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7 17:49: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二语文学期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二语文学期总结

第1篇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4、积极参与科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第2篇

一、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除教研活动集体组织学习外,大多数教师坚持读了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二、 除互相听课外(本学期语文组教师平均听课50余节,多的达70余节),每人都举行了一次年级或校级公开课,有的达多次。

三、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多公开课中都较好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许多教师利用微机备课,做语文课件。在教案评选中语文组也取得了好成绩。

附:各备课组工作总结

初一I部语文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及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初一I部语文组各位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新教材,团结协作,共同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热爱教育事业,注重品德修养

本组各位教师能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初思想政治觉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严格要求自己,每位教师都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工作量大,但大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基本没有迟到旷课现象。

二、 开展教学研究,提初业务素质

本学期初一使用新教材,加之新教师较多,在级部和大语文组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实行单元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实行了“三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每单元先由主备人说课,提出授课方案,其他人共同讨论,最后形成统一要求,说课人整理出授课思路。这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效果明显。为此语文组长曾在级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受到一致好评。

各位老师除自己钻研业务外,还注重相互学习,本学期听课节数最多,有的50多节,平均也在50节左右,通过听课、评课、分析研究,找到不足,研究对策,很好地提初了课堂效率。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本组推出的两节校级公开课受到了各位领导老师的好评。同时,大家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每位教师都制作了一个或多个教学课件,有力地配合了语文教学。

三、 组织各种活动,配合语文教学

针对初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本着“扎扎实实打基础”的原则,我们 I部的老师们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各班成立了小小图书馆,自带书籍互相传阅,解决学校图书不足的问题;为培养写作兴趣,通过演讲竞选成立了文学社,初步开展了工作;为提初书写能力,有的班级组织了书法比赛。再如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等,都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学。

总之,本学期老教师处处带头垂范,青年教师敢于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较差,在各科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存在着忽视语文学习的现象,对此,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初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探索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初一II部语文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依据新大纲,施教新教材,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困惑。为了不断提初教学效率,老师们敢于开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新教材选文大都文质兼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初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提初社会主义觉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在施教过程中着重注意渗透文化的观念、审美的观念、个性的观念、时代的观念和哲学的观念。真正体会到教材仅是凭借,是知识和修养的引发点,教授新教材不能死板,要激活思维。

二、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新学期伊始,就给学生统一配备周记本,提倡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采用命题或随笔等等不同形式,老师定期检查督促,学生学习兴趣日增。加强书写习惯的培养,实施每周练字1200字的计划,坚持较好,文面质量有较大提初。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利用阅读课到阅览室读摘,班内集有小型书库互补,班内办手抄报已有5期,备课组老师积极选印《文萃》小报4期,共12张,又自愿订购语文报200多份,不断扩大视野。又响应学校号召,II部文学社业已成立,活动正逐步开展,文化氛围也日益浓郁。

三、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课前五分钟小演讲,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课本剧的排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生动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培养了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电视散文和电视剧等的欣赏,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开发了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四、教师们密切配合,不断探索教学新思路,在“双月”活动中积极参与。

本学期,集体备课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我们规定每周一第三节为集体备课时间,共商教材教法,材料、进度保持统一;互帮互学,备课组听评课逾300节次;备课组每人至少举行公开课一次;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录音机、投影仪等使用娴熟;有3人多次到阶二授公开课。牟宗暖老师的《荷塘月色》、徐凤霞的《冬天之美》、苏道珍的《胡同文化》均受到好评,且每人制作一个电子课件。

五、备课组每位教师教学态度严谨,出全勤,作业批改及时,辅导认真,教学成绩突出。

总之,这学期老师们配合默契,不断探索开拓,表现出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我们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共创辉煌佳绩。

初二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初二备课组九位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新教材和新教法,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 努力做一位好教师

本组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教书育人。语文教学工作量大,备课任务重,作业批改量大;教材是新的,新教师又多,作文、讲义、练习、周记都要批改,各位老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

二、 开展教学研究,提初业务素质

本学期特点是继续使用新教材,且新教师多。在学校、年级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实行集体备课制,互相听评课。除了互相听课外,还利用市、省优质课比赛在我校举行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收益很大。本学期每位教师听课都在50节以上,有的达70多节。

同时组织老师们参加了市新教材培训。

三、 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树立大语文观

针对初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本着“扎扎实实打基础,认认真真搞训练”的原则,除上好语文课以外,我们还组织了以下活动:

1、 坚持课堂三分钟演讲,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活动,充分利用阅览室和《语文读本》,加大了阅读量,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3、 开展了“WTO”征文活动,评选出了优秀文章投稿。

4、 组织学生“课本剧”演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了学生的潜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校和年级的好评。

5、 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微机的使用,效果很好。

总之,全组老中青教师结合,大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力争发扬长处,注意改正不适,在新的学期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全面提初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三语文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经过备课组老师的共同努力。圆满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这学期是初三年级的转型期,老师们抓住这一特点,从思想和学习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转向初三,在复习内容、进程的安排上,更是努力领会市教研室的指导意见,突现初三语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本复习

认真分析近几年初考考试说明及考试题,突出课文中的重点,如文言文、散文、诗歌的复习,力求贴近初考;同时又注重面的铺展,使学生明确题在课本外,能力在课本内的道理,正确指导自己的复习。

二、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是初三的重头戏,本着广与透的原则,不让学生做夹生饭。对每个考点,老师先给学生以理论上的指导,然后精选部分习题,老师先做,以确保题目的典型性与规范性,最后择取典型试题进行检测,力争使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有较大的收获。到目前为止,收效不错。

三、阅读训练

初三年级与其他年级的阅读不一样,既需有广的面,又需有深度与精度。针对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从学期一开始,老师们就着手轮流编辑《文苑》,给学生提供一种既有时代性,又能突现语文特色,人人都有收获的语文阅读材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初。

第3篇

[关键词]: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策略

一、初中男生语文学习现状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初中语文,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的学科。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还是将来出国深造等,语文素养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共识。初中生,尤其是男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为此,学校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对初一至初三六个班中的男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统计如下。

调查的项目小学语文学习状况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初中语文学习心理初中语文学习成绩

班级人数优秀一般差浓厚一般没兴趣愉悦冷淡困惑优秀一般差

初一(2)(5)5249.6%38.2%12.2%28.6%50%21.4%20.7%46.6%32.7%15.5%45.6%38.9%

初二(7)(10)5451.7%40%8.3%19.7%47%33.3%16.7%41.6%41.7%10%43.3%46.7%

初三(13)(14)4944.3%43.7%12.0%9%37.7%53.3%9.3%32.3%58.4%8%33.3%58.7%

从调查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男生一般在小学时的语文学习兴趣强烈,且成绩较为优异;进入初中,随着语文感性特征的凸显,男生语文学习兴趣递减,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语文学习中存在普遍的现象是:女生的学习成绩大多好于男生,随着年级的递增,男生的学习困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伴随着初中语文新课程内容的不断调整和深入,语文内容的形象性和感性日益突出,男生原有的以识记为主的学习方法逐渐淡出舞台。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试题,往往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屡试屡败。他们困惑、迷茫、焦急、烦躁,无从排解心中的郁闷,有的严重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自身心理地健康发展。

可见,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从升学要求来讲,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必须进行语文测试,若这一学科成为学习上的严重障碍,则于升学深造不利;语文又是一种素养及文化修养,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公民,以“语文”来体验生活和观察世界,以“语文”来思考问题,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迫切要求。因此,现在超前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对培养初中男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改善公民素质,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产生的深层探因

1、初中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导致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工具性、思想性为其本质属性,以知识性、文学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般属性的基础学科;它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它的主要内容是文学教育,即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工具性是语文的附属特性。

到了初中,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日渐凸现。和小学相比,它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内容更是抽象、灵活、感性。语文是一门值得回味的、动态的、情感的审美学科,而不是僵化的、绝对的、封闭的规则体系。再加之初中语文明线上是关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暗线上是关于思想情感的渗透,学生的着眼点很大程度上只关心“知道了什么”,而不关心“我体验到了什么”。初中男生大多长于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而短于形象思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困惑心理的必然性。

2、青春期生理机制的不断变化,造成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正处于人生豆蔻年华阶段的初中男生,他们渴望理解,向往美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及身体发育的日渐成熟,他们对异性的态度由封闭、被动转为好奇、主动。开始关注对自我的认识,对青春期的自我认识,对人际交往学习的认识,尤其是与异往和校外人际交往;对未来社会对人要求的认识。因此,上课时注意力极易分散,没有小学时的“正襟危坐”、“聚精会神”。课余时间,他们倾向于与他人交往,注重发型、衣着打扮。这客观上导致兴趣点分散,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就会减少。同时初中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十分脆弱,有时外界的“一事”、“一言”会导致他们几天精神萎靡,不能自制。如果消极负面情绪得不到劝慰和疏导,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和抑郁,既而严重影响学业进步。这就与语文学习需要的“执着、坚韧”精神,大相径庭,格格不入。

3、受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性的影响,引发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初中女生对于识记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如语文、英语、社会思品等兴趣浓厚。因为它们容易感知,容易产生联想与想象,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此相反,初中男生生活上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感情上往往不够丰富细腻,不愿意关注现实生活。初中男生特定时期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对待语文,如同“九天玄女”,“高处不胜寒”。我们知道要学好语文,需要情感的投入,生活的体验,甚至体察细微,身体力行,这就使初中男生不寒而栗,畏惧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之初中男生语文学习的“模式化”思维严重,回答问题总喜欢像数学那样“找框框、寻套路”。然这一招并不灵验,结果愈考愈挫,丧失了学习信心,产生了困惑心理。

三、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有效策略

如何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如下策略:

(一)“数据分析+三年跟踪”的积累资料库策略

根据抽样调查的表格数据,进行抽取样本对比分析,着眼于三个参变量:“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一定的量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质变,男生在语文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应该从语文学科发展的特征、男生生理变化特征、男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诸多因素去考虑,进行三年的跟踪,然后制定合理有序地矫正措施,帮助他们消除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其主要数据分析表格设置和操作程序有:

1、初一新生入校后立即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他们进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状况、心理状态等。具体包括《初中语文学习心理调查表》、《初中语文知识重难点掌握程度调查表》、《初中语文学习认知水平调查表》等。

2、初一下学期结束后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男生的语文成绩的波动状态及语文学习心理动态。具体包括《中小学语文知识衔接点调查表》、《初一语文学习困惑心理调查表》、《初一语文学习自信程度调查表》等。

3、初二下学期结束后,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男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其语文成绩变化、本阶段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程度、困惑心理的缓解及消除程度。具体包括《初二语文学习状态调查表》、《初中语文想象思维能力调查表》、《初二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缓解程度调查表》等。

4、初三学生中考结束后,立即进行信息反馈,了解中考语文答题的心理状态及在此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缓解、消除程度及在中考应试中发挥的作用。具体包括《中考语文成绩统计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意向调查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调查表》、《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消除程度调查表》。

(二)“群体亲近、疏导+个性教育”的心理辅导策略

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困惑心理,一般是不易被察觉到的。究竟有哪些困惑,这些困惑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往往是秘而不宣,教师一般只能从分析表象去感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让学生消除心理隔阂,畅所欲言,直抒胸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必须最大可能的赢得学生的认同,让他们首先愿意听语文课;只有愿意听课,才有听懂的可能,也才有学好的可能。平时采取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谈话式、书信式、网络式。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出的困惑,从自身的客观背景,性格特征,学习动机等方面加以全方位的思考,然后做好分门别类的安抚和疏导。其具体做法如下:

1、增强学习信心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瞬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学习信心;要把语文学习的落后归因于努力不够,书读的不多,而不要认为是他们能力低,头脑笨。例如某实验班中的小戴,因患小儿麻痹症,性格内向,言语不多,成了班中的学困生。可是一次偶然的表现,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我。有次上课,从来不抬头的他,竟然抬头看我上课,我心中大喜,于是灵机一动,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鼓励同学向他学习-----抬头挺胸,认真听讲。接下来的课中,发现小戴始终抬起头,认真听我上课。课后我顺势而导,进一步鼓励他:“你今天的表现让老师很激动,老师相信你能学好的,老师也会帮助你的!”后来,他变了,渐渐地卸下了自卑的包袱,增强了学习信心,消除了语文学习上的困惑心理,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地改变,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提高学习兴趣虽然初中男生的性情比较豪放粗犷,但心理比较脆弱,对他们也要多加关心。我们提倡作文、试卷面批面改,多写激励性评语,多与他们交流,使之乐于与老师相处,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依赖感。这样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的重要性。根据作文要求,我每次都要特意“照顾”男生,尤其是对作文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更是倍加呵护,生怕戳伤他们的自信心。提出每次作文只要满足一个要求,作文就打80分,如果让我在作文中还能发现到其他优点,每处再加一分。这样,他们的作文自然打上高分。我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赢来了学生对我的尊重。学生“爱屋及乌”,从心理上开始接纳作文,渐渐地喜欢上作文,自然更乐意上语文课了。

3、加强个别交流要重视同男生的个别交流,针对男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效果及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做好记载。针对意志薄弱的男生,我们采用认知疗法、转移注意力疗法,经常鼓励他们要知难而进,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地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对上进心强的男生,则采用升华的方式,让他们将目标转化为动力,不断提高自己;对较自卑的男生,除采用认知疗法外,重在采用过度代偿疗法。当然,对于各种心理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采用某种疗法,更多的是综合疗法。

例如在与张某谈话中,了解到造成张某厌学心理的真正原因,便下定决心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勉励他,相信“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付出总有回报的理念。帮他制定学习计划,作息时间表,并再三叮嘱,要克服缺点,遵照执行。先从上课,再到作业,由浅入深,提出要求,不断约束松散拖沓行为,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值得欣慰的是一学年下来,张某进步显著。

4、鼓励自我认同心理学家艾里逊认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了解自己,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同观。现代心理学家研究成果已证明:个人的自我认同水平对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我们要求男生在生活中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因为好的姿势和面部表情会改变人的心境、气质、态度和自我感觉。要鼓励男生学会自己相信自己,学会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别咨询的时候,尤其强调要宽容善待自己,用这种积极的方式去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拥有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状态。

5、倡导心理咨询男生的心理状态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制,鼓励男生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向专职的心理教师和咨询师倾诉,真实反映各种心理困惑,然后根据心理学原理,加以及时疏导,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参与学习。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生平时有问题可以去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问题等。

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发展性辅导的心理课程等。

(三)“四动+八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策略

1、引发多角度互动策略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困惑心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文课难听懂,二是语言品析难理解。初中语文课程固有的性质,要求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因此,生动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一剂良药。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语文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把单一的耳听,化为“手动、口动、脑动、眼动”(四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掌握语文知识,感受语言魅力,引领学生去遨游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2、充分体现“八化”策略繁琐问题简单化、陌生问题熟悉化、正面问题反面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整体问题局部化、运动问题静止化、恒等问题不等化、一般问题特殊化(八化)。例如,抽象问题具体化,是针对男生擅长于抽象思维,而短于形象思维而提出的,对于言语教学而言,抽象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问题,应引导学生寻找最近发展区,从最简单的生活体验入手加以剖析,从而感悟思想内容。又如,陌生问题熟悉化是指在新情境、新的问题背景下,诱导学生如何理解感受,直至深刻体验。很陌生的问题,只是问题的表象,其解决方法思路都是已学过的或十分熟悉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从而领会文章的主旨。再如,正面问题反面化是对时代久远,学生体验不深的古人作品,正面入手往往较复杂,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一时难以理清头绪。如对文中人物的评价问题,可以直接有效地从反面入手。还有一般问题特殊化,是指“一般的条件”“一般的结论”不易发现,其语文特征,若从极端情形、特殊角度考虑,则豁然开朗。如,对诗歌“意象”的领会,就应采用“特殊化”策略,引导男生领悟诗人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情怀。

(四)“激活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的长足实效策略

语文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因此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防微杜渐,是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重要环节。尤其要做好的是以下几方面:

1、注意衔接,平稳过渡搞好中小学内容的衔接,可以弥补男生在学习内容与思维方法上的落差。小学语文基本上是平面型直观性语文,进入初中转化为立体型情感性语文。做好中小学教育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如开学后就做好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的衔接:在给初一新生上课之前,就要明确告知学生,转变学习语文的观念很重要。向学生讲明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少,时间充足,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初中由于课程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偏少,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学多,学生学习地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

2、找准难点,有的放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优劣,并不全取决于记忆和背诵讲授内容的能力,而是最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用学生的眼光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认真研究教材,深入学生,选择教法。在语文学习方面,男生比较理性,学习较随意,喜欢做以识记为主的基础题,而对以感性理解运用为主的阅读写作,以及综合性题目就变得束手无策,勉为其难了。尽管男生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强,但他们思想松懈、自由散漫,上课不记笔记等缺点,导致他们往往捕捉不到课堂讲解的重点和能力训练点。因此,教师要指导男生“敞开心扉”,让他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规范语言表述。对探究性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先指导他们学会筛选信息,分析问题,形成自己观点,然后学会用语言来表述自己观点等语文思想。这样有的放矢的将“困惑”转化为若干易于解决的小问题,“困惑”也就不困惑了。

3、循序渐进,春风化雨“分散难点,逐步提高”,也是预防困惑心理产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适度的台阶。台阶过高学生攀登不上去,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心理上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台阶过平,难以激起学生追求知识的心理,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时适度台阶。一节课只突破一两个难点,一次作文只实现一个小目标,一套试卷只设计两到三个难点问题,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信心倍增。教学中还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引导,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男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又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情感触发,让每个人都能学有所成。

4、精心打造,激活特区初中语文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思想方法、情感体验上,都存在很多难点,这些都是初中男生易产生困惑心理的重要根源。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供学生最近发展区,使语文教学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要求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上,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身上具有程度不同的八种智能,每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技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拥有技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而男生似乎在语言智能上,天生不及女生,教师要充分挖掘男生身上的其他多种智能,并利用其某一高程度智能,唤起埋藏于心底的成功的喜悦,来树立其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使之信心十足的发展言语智能。例如,利用男生喜欢历史的特点,在上《隆中对》一课时,课前就布置男生去完成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以及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的时代背景。结果发现课堂内男生特别兴奋,极力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显然不错。

春风雨云渡,舟过水无痕。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绝不是一蹴而就、短期就能见效的容易事。所以教师平时要指导男生做到:多读、多写、多想、多问,积累一切同语文有关的知识(甚至看似无关的),办一个“零存整取”的语言“存折”(精致便携的小本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精彩美妙的语言素材统统存进去,使之“滚雪球”般日渐壮大、丰富、充实。“钱包”鼓了,学生自然就“材”大“气”粗、左右逢“源”了,自然会培育出心灵的绿洲,释放出灿烂的阳光。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教育课题组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开明出版社

第4篇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直到现在,我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最近,我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令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这些障碍,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我意识到: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几种现象:

1、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

3、盲目活动很可怕。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生物课、思品课不可取。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

5、课本不能丢。不能拿着新课标中提倡“否定‘课本中心’”的说法当尚方宝剑,完全忽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谓的“新意”“创新”还有什么意义?纯粹的“大胆的说”进而“编造的说”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语感和语言的挖掘从何谈起?

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课前、课中、课后的精思熟虑,就没有精彩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不断成长的生命活力。只有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的上升,学生才会茁壮成长。

初二语文教师工作个人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__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三,20_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__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文秘站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历史与社会》教师教材教法竞赛

第6篇

笔者从2009年至2012年间主持了一项市教研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通过对师生互动过程中大量现象的观察、跟踪和分析,表明教师如果能自我调适心理,规范使用教学用语和体态语,完全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母语的深厚滋养。

一、教师的心理地位对学生语文学科兴趣的影响

人际沟通分析学认为,心理地位是指一个人最早时期确立的有关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关系的基本信念和结论,这种信念会成为此人日后作决定和实施行为的准则。

人的心理地位通常有以下四种:一是“我好,你也好”,这种地位是“健康”的,又称为“赢家”的地位,相信自己是好的,别人也是好的。换言之,就是对世界与人充满信心,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会与别人共同追求双赢。二是“我好,你不好”,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会表现出一种防卫态度或有很强的攻击性,并且常常处于偏执、愤怒的状态。三是“我不好,你好”,这是以自己为破坏对象的心理地位,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在面对别人时会感到自卑、依赖、无力、自我放弃、无主见,极度服从别人的要求,努力得到赞许。四是“我不好,你也不好”,这可称为没有意义的地位,是那些对生命失去兴趣的人,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价值、潜能失去信心的人所采取的地位,这样的人不敢信赖他人,有很深的被遗弃感和消极、绝望的情绪,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也不相信别人会帮助他,他整个的人生都是在重复上演“拒绝”这出戏:拒绝自己、拒绝别人,同时又被别人拒绝。第二、三、四种都是“输家”的心理地位。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通常都拥有四种心理地位,人与人的区别只在于哪种地位的比例更高。

案例1: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让一名男生朗读课文,读毕,男生怯怯地看着老师。老师紧锁着眉头问:“后面的同学能不能听到他读什么啊?”后面同学立即会意地说:“听不见……”老师转向这位男生:“下次读书声音大一点,不要像个女生似的。”继而面向班上的其他同学:“还有哪位同学的声音比他大的,站起来为他示范一下。”男生一直低头不语。

分析: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希望在众人面前有出色的表现,同时也希望得到权威的认可,尤其是小学生。这个时期他们对自我的认同绝大部分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如果老师家长等权威认为他是好的,最棒的,他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反之,则以为自己是糟糕的。案例1中的教师此刻的心理地位是“我好,你不好”,他通过借用其他同学的反应和对该生提要求的方式来否定该生的朗读。这种以权威裹挟着“集体力量”的否定,使当事人体验到强烈的失败感,并且会直接与朗读这一行为发生链接,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对朗读失去信心,继而会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如果情绪泛化,就会厌学,对各门课程均失去兴趣。更为可怕的是不断体验到失败感,会使当事人形成“我不好”的心理地位,对自己的人生很有可能丧失信心。

支招:该老师需要不断地觉察自己言行背后的心理地位,找到形成这种心理地位的原因,逐步把个人的心理地位调整到“我好,你也好”方面。同时要真正地理解“尊重”二字,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能强求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都符合教师个体的唯一标准。在反馈时可以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肯定学生的动机或行为,表扬可以表扬的部分;第二步,真诚地给学生提出希望。案例1中的老师不妨这样反馈:老师非常欣赏你积极朗读的勇气和行为,我相信你下次朗读时声音会更洪亮。

二、教师的禁止信息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

学生在与老师的接触过程中,常常会通过教师的语言和体态归纳出来这个教师对学生的禁止信息。课堂中常出现的禁止信息有:第一,不要思考(像你这样的学生,不够聪明,能想出什么呀等);第二,不要存在(像你这样的学生,不能让老师满意,躲到老师看不到的地方等);第三,不可能成功(像你这样的学生,注定要失败等);第四,不要像个小孩(你都这么大了,还这么幼稚等);第五,不能失败(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考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等)。

案例2:某初一年级作文课,老师在讲评上次作文时,点名批评了某学生,这位学生作文只写了一半,老师不满地问:“你的作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写完?”学生小声地回答:“老师,我生病了。”“又生病了!你这个学期生了多少次病了?你干脆搬到医院算了,不用上学了!”学生一语不发,呆呆地站着。

每次发现该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体态表情十分不满,语言过激。其实,该生是患阑尾炎保守治疗,反复挂水,作业常常不能完成。后来,他初一上学期没结束就住院开掉阑尾,手术后始终不敢到校上课,休学一年,初二时作文已无法动笔,初三时因所有作业不能完成休学。

分析:案例2中的老师对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同时对学生生病的现状也不能接受,说出了一些“如果不能好好写作业,就不要来校”等抛弃类的话。该生早年因父母工作的特殊性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处,回到父母身边后彼此的关系不是十分融洽,老师的行为一次次的让他体验到早年的被抛弃感,导致了后来写作文时脑子一片空白,无法回忆,无法感觉,无法想象,体验到的永远是不可触摸的痛。

支招:作为教师,要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某些所谓不良行为的存在,比如课堂上理解速度不够快,有时表现得不如成年人想象中的成熟,比较幼稚,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犯再犯等等。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接纳学生目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尽可能少用一些不接纳、不认同、阻碍学生发展的禁止信息,以防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伤害。案例2中的老师不妨这样与学生交流:“我发现你的作文没写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能知道吗?”得知孩子生病后,老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你生病还能坚持写了一半,意志坚强,我很感动,下次如果病得很厉害,可以等病好了再补上,相信你。”良言一句三春暖,老师真诚的语言的安慰,很可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终身难忘的慰藉。

三、教师的简单代替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

“大千造化无重复,岂能以模铸心灵。”每个个体都是在一定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或者是中成长起来的,这么多秉性各异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学习同一种文化,如果想让他们的表现全部都符合教育者设定的标准,实在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所以作为教育者,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丰富思想,完善人格,而不是用各类参考书上的答案来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成长。教育而不越位,这是语文老师重要的责任。

案例3:某高一语文课堂(内地新疆班),老师询问《祝福》中的祥林嫂是被谁杀死的,一学生回答:“四叔、四婶。”

老师:还有呢?

学生:卫老婆子。

老师:他们是怎样杀死祥林嫂的呢?

学生:哼,用那个时代的文化吧。

老师:是用封建礼教吧。

学生:封建礼教?(摇摇头,不解的样子)

师生双方均不悦。

分析:案例3中的老师在最后用一个标准答案“封建礼教”来替代学生的“时代文化”,看似正确无误,可是在他把学生答案引向自己轨道的那一刻,注意力是他自己预设的想法,而非学生的思维状态,忽略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获得的东西——思考。所以当学生从另外的视角来归纳总结封建礼教的危害,并用一个中性的词“时代文化”进行小结时,老师就看不到这个来自新疆的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了。

支招:作为语文老师的职责之一,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要鼓励和培养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并能在综合大量现象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来看,培养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客观中立地看待问题更为重要。所以,无论教师预设了多少正确答案,都不能也不应该超出我们的界限,剥夺他们成长的过程和权利,替代学生思考,替代学生成长,哪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些缓慢甚至某种失败。

四、教师的认知偏差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表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结论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比较普遍。

案例4:某校高二语文课堂,老师检查学生周末在家背诵古诗文的情况,请了6个同学上黑板默写,共10个句子。结果6个中有4个全对,还有2个同学各有2处有误。老师最后小结道:“通过默写,我发现我们大多数同学在家都是认真背诵的,还有少数同学要反思,自己在家干什么了?心思都跑哪去了?默写得一塌糊涂!”老师瞪圆了眼,学生神情凝重,整个课堂气氛压抑紧张。

分析:当教师面对一个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面对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时,常常基于对学生的基本认知而不断进行着这样那样的判断,并据此而确定自己相应的教学行为。然而,受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制约,教师对于学生的人际认知有时是不正确的,甚至偏差很大。案例4中的老师看到2位学生有几处默写错误,于是就在没有了解事实的前提下,主观推断出学生在家没有认真学习,用极端的评价来否定学生已存在的成绩。一个人如果把注意力习惯性地放在别人的不足和缺点上时,就会经常感受到别人对他的不重视,于是对已对人都十分不满。

支招:由于某些负性思维已构成人思维习惯的一部分,而多数人并不能意识到在与学生互动时这些负性的思维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影响对学生的整体认知。教师需要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或情绪不愉快时,有意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思维状态,有没有这些常见的认知偏差:

一是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容易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两个极端,不能客观地看到在一个人身上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二是主观推断,在没有支持性的信息或相关根据的前提下就做出结论,如案例4中老师在没有询问和核实的前提下就得出学生在家没有认真复习,而且认定学生不想学习。三是选择性消极注视,容易看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忽略了同时存在的其他积极的一面,如案例4中老师只看到学生错误的地方(6.6%),忽视了已取得的成绩(93.4%),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放弃努力,不思进取。四是应该倾向,经常对学生说:你应该……你必须……五是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如看到学生某一令人不满的表现时,批评道:你总是……你每次都是……六是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学生的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如某学生作文平平,老师会说:你的写作能力就是不行,以后不能从事文字工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