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景观设计的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1 16:39: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景观设计的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景观设计的概念

第1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现在已发展成为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并且包含城市设计、环境艺术、风景设计、植物设计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

如果我们把现代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实施过程。那么现代景观设计的目标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舒适、优美、宜人的空间与环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现代景观设计具有总体意识,去综合考虑并解决所面对每一个出现得问题。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综合,总体意识,城市

引言

现代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学科门类,纵观她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她是由历史、现状、未来三部分组成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她还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人文性和实用性特征,包容性很强。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不仅可以带给人优质、舒适的生活与居住的体验,还可以体现出一种时代的演进、历史的传承。

一、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

农业时代中西方文化中的造园艺术,前科学时代的地理思想和占地术(在中国称为风水),农业及园艺技术,不同尺度上的水利和交通工程经验,风景审美艺术,居住及城市营建技术和思想等等,是宝贵的技术与文化的遗产,它们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的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但景观设计学决不能等同于已有了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的造园艺术,或园林艺术,也不能等同于风景园林艺术。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直至目前都在进行着的城市化变革,也快速改变了大地景观的面貌。城市的不断膨胀不仅导致了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混乱等问题,还激化了社会矛盾。人们对由此带来的生存环境的恶化既毫无准备又不得不面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学家、建筑学家、园林学家在各自的领域不断地思考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

1900年,哈佛大学创立了“Landscape Design”专业,标志着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诞生。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定义

现代景观设计是指,各种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它是一门多元关系的综合艺术,是城市中各种视觉事物及事件与城市周围空间组织关系的艺术。现代景观设计首先应满足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同时应给人以艺术享受,也就是说其带给人的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时代要求现代景观设计应以科学的思路去研究、分析、发现,并借鉴人类的美学传统,着重地域性、民族性和强调文脉的设计观点,这便是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意义所在。

三、现代景观设计的总体意识

从广义上来看,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有意识的环境改造都可称之为景观设计,因此景观设计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而现代景观设计是在前人认知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科学,如社会行为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建筑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球地理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相互交叉渗透,由此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新兴的综合学科,。

现代景观设计拥有综合性很强的设计体系: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专业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它的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专业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它的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以园林为基础的环境系统

“园林学是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建立在园林学为基础的环境系统上,是符合现代景观设计基本概念的。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理境域中以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筑山、叠石、理水、绿化、建筑、置路、雕塑来创造美的环境。园林的环境系统是由土地、水体、植物、建筑这四种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中建筑本身是人工环境的主体。

园林有着悠久历史,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崇尚自然讲究意境,从而发展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则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建筑的概念出发追求几何图案美,从而发展出规整园。

近代以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人工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们日益重视自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平衡,园林以其自然要素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很快在城市规划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

现代景观设计立足于城市规划系统之上,它的特定区域性更强。她是以建筑组成的特定环境为背景,(如广场、街区、庭院)有一个标识性强的主体艺术品作为该环境的中心,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意趣可供观赏的人工风景。因此现代景观设计是以协调主体观赏点与所处环境的关系为主旨的。

2、以城市规划为主导的设计概念

现代景观设计,只靠单体造型能力,而缺乏总体意识,是很难成为优秀的。因此要了解城市规划专业的一般知识,以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去主导景观设计,确立正确的设计概念。

城市布局模式、邻里和社会理论、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美化和城市设计、城市绿化、自然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构成总体意识的基础。

由于现代城市的庞大规模以及城市功能建筑功能的日趋复杂,专业设计师往往自顾不暇,远不能深入到具体如建筑内外、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建筑与绿化、建筑与装饰之间的空间过渡部分。那么只有具有以总体意识为主导的现代景观设计,才能综合各方,完善遗漏的边缘空间。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有总体意识,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而不是独立、分割的,因此现代景观设计系统非常强调设计的总体意识。

3、以美术和建筑作品为主体的设计系统

美术作品和建筑同属于空间造型艺术,美术作品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它的特点是通过可视形象创造作品。因此,建筑艺术属于美术作品的范畴。建筑物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建筑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

由于现代景观设计通常是以标识性强的造型实体作为设计的主体,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环境中,往往是以美术作品和建筑物的构成要素作为环境的主体,同时在环境系统的空间构图、尺度比例、色彩质感等方面注意协调与周边景物的关系,从而形成现代景观设计中完整的设计系统。

四、结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个时代都赋予景观设计不同的内涵,并且为了满足当下人类对于生活空间、居住环境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需要不断的创造和积累。虽然,这个时代中人类对于优质生活环境的要求虽然在区域之间有所差异,但是对于美好愿望的追求确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要融合历史的认知、当代的科技和未来的创想,结合艺术、科技、文化等各学科的优秀理念与方式,以具有一定高度的总体意识来指导我们在当代的工作于生活中,发展现代景观设计,以期设计出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现代科技创新的优质现代景观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园林,1998,(1):P17-21.

[2] 俞孔坚. 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J]规划师 , 2004,(02) .

第2篇

【关键词】景观艺术;概念设计;表达方法

景观设计前期阶段是设计师考察、调研、访谈不同环境、场景、对象的重要阶段,对前期结论的成果展示往往是以概念性的草图表述方式展现。一般的说,工程设计有三种目的:满足机能、创造效益和表现有利的艺术形式。由此目的产生意图,做设计意图是个先导因素,表达意图是整体设计进程的重要环节。设计概念草图对于设计师自身起着分析思考问题的作用,是将专业知识与视觉图形作交织性的表达,为深刻了解项目中的实质问题提供分析、思考、讨论、沟通的图面,并具有极为简明的视觉图形和文字说明。对于观者是意变图的表达方式,宗旨在于交流。

设计概念草图的信息交流包含着三种层面指向以及图面深度与设计阶段的限定。每个层面有者各自不同的表达图型:其一是设计师自我体验的层面是作设计思考时间所用的图像,简约而有摸索性,演变而不带结论性。其二是设计师行内研究的层面,所用的是抽象图形以提交讨论,从而激发和展开新思路。其三设计师与业主交流的层面。图像要求符合沟通对象在可接受程度的范围内作出相应深度的设计概念草图。强调直观性,粗线条,能多向发展,供业主选择,特别注意要把业主引向项目中的实质性问题上来讨论。

内容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内容是按项目本身问题的特征划分的。针对项目中反映的各种不同问题相应的产生不同内容出图,旨在于将设计方向明确化。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反映功能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景观设计是对场地的深化设计,很多项目是针对因原有场地使用性质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方面的问题,因此项目设计即是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的这些问题。这一类概念草图的表达多采用较为抽象的设计符号集合在图面并配合文字数据、口述等综合形式。二是反映空间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景观的空间设计属于限定设计。应结合原有场地的现状进行空间界面的思考,要求设计师理场地的空间构成现状,结合使用要求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并能努力的克服原场地缺陷改成独特的艺术空间。设计概念草图易于表现空间创意并可形成引人注目的画面。三是反映形式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形体的风格样式是视觉艺术的语言,这包含着设计师与业主审美观交流的中心议题,因此要求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具有准确的写实性和说服力,必要时辅助以成形的实物场景照片,背景文化说明,在同一项目内提供多种形式以供比较。主要还是依赖设计师自身具备的想像力与描绘能力,特别要注意对设计深度把握,概念草图是最好的手段。四是反映高程关系面的设计概念草图。高程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前期的概念设计中。高程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设计过程中所绘制的场地大剖面,有助于设计师对整个场地的纵向关系有非常直观的了解和分析,是由二维向三维转变的过程,是设计师由模糊的意想向直观的了解转变的过程。五是反映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将科学的智能化、标准化、工业化、绿色生态化,转化到本专业中来。景观设计是为了具体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景观环境反映着人的文明生活的程度,因此把技术因素升华为美感元素和文化因素,设计师要具有把握双重概念结合的能力。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表达即包含正确的技术依据,又具有艺术形式的美感。

图型

设计概念草图的表达图型是按交流需要划分的。现有的三种图型在项目设计中有着不同层面上交流的作用,包括了从感觉到概念,抽象到具体,象征到现实,个人到公众的行业内外可接受的惯例图型,主要有具象图型、抽象图型、象征图型。

1.设计概念草图具象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⑴ 用具体描绘的手法直观的表达设计意图

⑵ 将设计师构想变成生动的情景化表达

⑶ 将设计图的平、立、剖深化为直观的画面表达。

⑷ 引用与设计项目相似的实物、图片、画面支持意图表达

⑸ 运用各个视点、角度描绘空间与物体做验证表达

2.设计概念草图抽象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⑴ 设计进程是由模糊向明确的系列变化过程,在开始使用的往往是草图的形式在进行,由于想法的不确定因素,画面只是一些个人体验的脑、眼、手自我交流的随意符号,它仅作用于个思考的演化,是在萌生新设想,寻找火花的记录。

⑵ 用于专业交流的设计语言是在专业内部形成的。它约定的一套有明确指认意义又高度抽象的图形,作为用设计交流的符号表达系列。

⑶ 高度抽象的概念图形在设计过程中有着框架关系的可变性,单元体多重指向性,多种含意的表达功能。

3.设计概念草图象征图型的表达特征用途。

象征的艺术形式是以文化和心理动机为先导指定的符号系统,象征图型在景观设计专业中占有特定的位置。由于在本专业中文化艺术因素占有主导地位,景观空间界面形态被带上文化风格深刻的烙印。老的象征和新的象征形式主义风格反映在设计概念较为突现。

⑴ 传统的象征手法的图型

众所周知象征主义在西方的、东方的其它各类景观形式符号各有其独自的文化含意。用象征手法和历史文脉的概念做设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盛行的模式,九十年代则在中国盛行。

⑵ 当代象征手法的图型

每个时代都产生新的审美主流方式,引导着一个时代的设计文化,它来源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国际交流背景,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背景在物质上的体现。正如当代的设计主流风格是数字化为统领的审美思潮,包含有人性化的、生态化的、走向太空的等等理想色彩。虽然设计的过程是物质技术与文化形式并重的过程,但是在追求新理想环境的途径中,从象征主义形式出发是一条快捷的设计之路。

⑶ 符号象征与颜色象征的图型

符号的特殊概括性能高效率的传递图形涵盖的信息,符号本身就是高度抽象、包含内容丰富的表达,设计图中运用符号象征的手法能简洁界定设计的价值取向,表达设计思路。颜色是设计中感官第一能感受的视觉刺激,颜色的基调确定受众接受信息的第一反应,而反应直接决定理解力和判断力,不同的颜色基调代表的象征意义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特定地域色彩的象征图形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型景观设计,园林景观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人类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于是便提出了低碳的概念。2003年英国政府在政府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了明确承诺。低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中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成为一种趋势。

二、低碳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低碳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等。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城市的主要思路包括减排和碳汇(既收集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而城市绿色园林景观系统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汇必然成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色园林景观具有固碳释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等作用,同时又可作为为重要的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低碳效应,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从目前现状来看,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性正逐步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观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也已经得到方方面面的确认和肯定,低碳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设计师对项目的设计及材料运用也非常重视,而城市市民也在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绿色生态感观。改善城市绿色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名片,建设宜居的生态低碳城市是当前景观设计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1、城市雨洪管理

我国城市的雨洪管理技术相对落后,雨水多直排入排水管网,这对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许多城市一下大雨便是泽国一片。现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雨水资源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在缺水的城市,大量的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出,而雨水过后又会出现城市大量缺水的情况。城市中的园林景观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排水、储水、净水和补充地下水源的作用。例如城市园林中的绿地系统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和净化,并使之通过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源。这样不仅可缓解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的巨大压力,减少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还可以丰富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绿地减小,建筑和硬地增加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气温的升高会使城市的耗电量加大,从而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园林绿地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遮荫可以降低城市的地面和空气温度,形成明显的城市“冷岛”。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园林的“冷岛”穿插于城市“热岛”之间,可有效地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大量减少城市耗能,并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3、生产性景观的应用

生产性景观通常既可以起到可以提供能源,又能起到装饰性景观的效果,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场、家庭园艺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这些景观多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既显人工之美又显自然之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通常可以看做一个大地景观的作品,其设备优雅的外形和有序列的排列可以成为城市中富有标志性的景观。同时它们提供的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也可提供城市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城市农业景观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参与、体验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有一定的产出功能,提供满足部分城市农产品的需求,减小产品的运输成本、运输路程,从而减少碳排放。

四、城市风景园林的低碳措施

下文在微观层面列举几个具体的低碳措施。

1、森林城市建设

碳排放量和吸收量,与当地的自然地貌、自然资源和生态效应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森林不单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城市森林的碳汇功能在打造低碳城市过程中,显现出它的作用。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的二氧化碳,其中1.15万亿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所以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此外,森林城市在降低城市温度和热岛效应方面效果明显,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2、城市景观照明系统

随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应的景观照明耗电量也激增。LED灯以“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灯,适合一些功率较低的景观灯。此外,广泛应用于发达城市的太阳能景观照明也是很好的低碳措施。

3、鼓励公共交通

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轨道交通和公交交通成为市民乐意实用的出行工具。此外,自行车的公用化,将是实现低碳城市重要的推动力。如果能推广到城市范围,能够极大的降低私人机动车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

4、清洁能源与风景园林

低碳城市将逐步摆脱对与石油的依赖,革新城市的能源供应系统。风能、太阳能和水里发电将被广泛使用。相关能源收集设施,如风车和太阳能将可以与结合景观设施造景,风车和太阳能板的放置场地既可以作为发电场地,也可以作为绿地,供人游玩和观赏。

5、生态措施与水

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沙漠化防治都与景观息息相关。屋顶花园将加大雨水收集的绿地;生态湿地将净化工业和生活产生的污水;沙漠化的防治与风沙抵御将依赖更多的防护绿地。

五、低碳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

在对园林景观的低碳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之后,并总结实际项目操作,得出以下几点低碳设计原则:

1、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认真全面的考察项目环境,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民俗民情。不同地域都保持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与居住习惯,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就要充分的了解他们,并结合项目所在具体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研究,不能盲目的设计规划。

2、遵循项目所在地块本身的生态特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并对其加以保护

例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公布了年度专业奖项,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获本年度最高设计奖――杰出奖。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倡导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3、生态景观、低碳设计

有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关注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是中国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而景观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应用和设计理念的加入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才是我们未来完美生活的追求目标。

4、合理控制成本,合理低碳化。

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不要为了低碳而低碳。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有景观成本控制概念。

六、现状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被打上了低碳城市的标签,但是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而艰巨的实践,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

现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有悖于低碳原则的设计值得警惕。过分追求精致化的园林导致园林景观的高维护率,植物种植时过于追求其观赏性而忽略其生态性;大量兴起湿地公园的建设,却只关注于其游览观赏性而忽略其真正的生态价值;不合理的材料使用,导致现在的园林使用年限远低于设计预期。这些无疑都降低城市园林绿地作为“碳汇”的功能,有时甚至使其成为“碳源”。希望通过更多的关于低碳设计的探索,使低碳的概念成为每个设计师设计时的一把标尺,真正地将低碳落实到实际设计中。

第4篇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滨水景观;特点;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引言]:海绵城市理念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城市雨水洪涝管理理念,也就是城市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变化,运用良好的系统抵御雨水洪涝灾害的侵袭,并把雨水进行合理的储存、净化,需要时可以释放利用。对此,也有人把海绵城市理念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理念”,意思是城市的水资源具有弹性,可以合理的进行调节。对于我国的京津冀地区来讲,海绵城市理念非常的适用,通过有效的应用各种城市绿化景观植物和城市微地形景观系统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滨水景观的特点和景观设计的原则、京津冀地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问题进行有效分析。

1滨水景观的特点和景观设计的原则

1.1滨水景观的特点

滨水景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建立起各类的设施,使得其具有综合应用的能力。滨水景观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各类人群主要的活动场所。除此之外,滨水景观具有生态敏感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于建设出众多的生态景观植被,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满足人们进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1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

滨海景观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方面的原则。比如:完整性的原则、空间层次性的原则、生态原则、防洪原则[1]。

2京津冀地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

2.1有效乡土植被的应用

2.1.1充分展现出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

充分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营造中表现出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发掘出乡土植物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京津冀地区具有自己的历史与发展的特点。因此,其进行园林绿化工作时,需要将选用的乡土植物文化内涵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科学的塑造乡土植物群落,表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特征与环境氛围,全面提高城市乡土植物文化景观的观赏性,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城市与自然环境更加的协调做出应有的贡献,全面提高城市的协调发展能力[2]。

1.1.2依据乡土植物特点进行科学化营造

在进行乡土植物应用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乡土植物的气候特点、需要生长的土壤特点,并且依据京津冀地域位置气候水文条件,植物的季节性特点,秋冬春三季干旱少雨,并且冬季水面结冰植被景观差,夏季则雨水丰富内涝严重,土壤盐碱化严重,追求生态景观,满足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等等因素,进行乡土植物的科学选择。比如:具有较强抗盐碱性和抗干旱特点的灌木、乔木、花卉、水生植物等等来进行道路景观的营造。

2.1.3加强乡土植物的观赏性

我们应用乡土植物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质量与水平时,需要综合性的应用多种乡土植物,充分的展示出乡土植物的观赏性。具体来讲,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需要,选择出适宜性的多种乡土植物,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保持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另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打好基础[3]。

2.2绿化景观的科学搭配

我们选用的乡土植物需要与城市道路景观进行有效搭配,即进行微地形的有效构建、将各种类型的植被在上面进行种植,提高京津冀地区道路景观的质量和水平。比如:第一,雨水入渗花园的应用。雨水入渗花园是一个拥有大量植被的草沟,作用是渗入大量的降水,主要由一个草沟和各种各样的植被组成。第二,暴雨水路缘石扩展池的应用。暴雨水路缘石扩展池的作用是捕获收集雨水、其植被会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减速和过滤,有时还可以让一部分的雨水渗入地下。第三,草沟的改造性应用。改造后的草沟是一个天然或者是后期人工建造的优良排水渠道和排盐渠道,可以输送暴雨水径流、对于水中的污染物和沉积物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沉淀作用,同时对于京津冀地区盐碱化类型的土壤进行有效排盐。第四,透水性铺面的应用。所谓透水性铺面是指一种硬质路的表面,它可以通过透水性沥青和透水性混凝土及透水性路面砖进行雨水的渗透、传输等来达到路面积水的减少,保证道路路面可以正常的行走[4]。第五,暴雨水树的应用。暴雨水树是专门栽培在人行道两旁中的人行道树木,其主要的作用是美化环境和有强降水时让雨水进入到树木所在的树坑内或者是进入树木所在的可以进行雨水渗透的区域。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加强对于暴雨水树的管理,保障树坑内没有垃圾的残留和认为的破坏,这样可以使其在强降雨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六,暴雨水树渠的应用。暴雨水树渠是位于人行道路旁边的一种树木及底下沟渠的和称,它通过多个气孔与人行道进行有效的连接,当降水发生时、通过地表径流的作用、城市道路上的水就可以通过这些气孔进入暴雨水树渠的底下沟渠中,达到排除道路积水的效果。第七,暴雨水排水井。暴雨水排水井主要接收暴雨水树渠带来的积水,并把其中的一部分通过气孔排放给土壤和周围的植被,并把大部分的水进行保存,达到雨水收集的作用,是一个良好的蓄水区域,把暴雨水排水井和其他的水資源净化设备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将大量的降水净化为饮用水,进行循环利用[5]。

结论:

对于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应用有效的乡土植被和科学的城市道路景观,提高京津冀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水平,使其朝着海绵城市方向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存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圆.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8):187-188.

[2]张志远.现代海绵城市概念于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6,(03):256-257.

[3]王玉艳.景观设计中构建海绵城市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13):141-142.

第5篇

空间的设计理念是针对园林景观实体构成。空间在设计时只注重哪些硬质实体景物,忽视软体景物的设计,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周围环境空间的联系等注重不够,其设计理念以堆砌景物为主,同时实体景物是比较受大家关注的,而视觉感觉不是太完美。所以说在实体景物设计时,必须考虑空间的设计范围,注重空间设计结构以及景观格局的塑造,转变设计理念空间胜于实体。因此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十一章说:“……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的配合作用。

2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中地域性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注重当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同时融进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以便人们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可以成为园林景观的一大特点,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欢。在已建好的园林当中我们所看到的的景观,景物都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都不是单一,孤立的,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在以后更多的园林建设中针对更需要加强地域性设计理念,针对不同背景的地域设计出能体现当地特点以及风俗习惯的的园林景观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设计中体现当地特点的这一理念,让人们眼前一亮,视觉上别有一番风味。

3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创新

①水资源的节约。园林里边,树木植物繁多,用水方面可想而知。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节约,要根据情况进行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尤其是坚决不浪费。一是根据地域特色设计水景。若是在北方这种缺水的城市,应该根据当地地理特色来设计多功能的水景,例如,建造溪流式的水景,在雨水丰富的季节就可以提供人们观赏溪水,若是干旱没有充足的雨水还可以利用溪流底部的各种各样的卵石来吸引人们的眼光,真正做到节约用水。二是水重复利用。若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喷泉或者是瀑布等水景,那么就可以利用潜水泵将水加压提升,那么喷水池内的水就可以重复利用也不妨碍喷泉瀑布这些景观的需要,另外,这些水景使用后的水还可以用来浇灌植物,冲洗厕所等等方法来实现一水多用。三是采用意境水。意境水就是利用其它造景元素代替水资源,创造并展示水的意境美,让人能通过想象来感受到水的存在。如在园林景观中塑造一些符号如水车、假山、石桥、微地形变化来表达水的意境。

第6篇

【关键词】历史名城;文化创新;地域特色

历史在文化创新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文物保护与城市开发的碰撞、文明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文化发展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三个方面。历史名城发展战略应是:坚持保护第一思想,废除破旧立新意识;搞好文物普查工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制定名城品牌战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抛弃仿造人文景观,力求历史真实再现;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促进名城持续发展。

一、池州概况介绍

池州,一方萦绕历史神韵的土地,一片充满文艺气息的天国,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美誉。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东邻金陵,南接黄山,西眺匡庐,是长江南岸的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特的地理位置催生出池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吴侬软语、三楚情思、中原雄风在这里融会流转,孕育出一代代文人墨客、风流才俊。

基地分析:白洋河滨河景观带位于贵池区西郊,景观临近杏花村大道,周边分布着居住区、行政办公区、教育区、文化区等,交通十分便利。基地有着特殊的自然地形,地势高低起伏,最大落差可达12米。

我们这次的开发目的旨在通过寻求滨河绿地的生态恢复与价值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立足现状提高开发附加值,形成城市空间的民俗风情展示带。

二、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理念

所谓地域特色就是某地区在历史积淀、文化背景、空问形态、民风风俗、物质构成、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人们的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是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内容。安徽池州市发展到了现代,“城在景中”是池州山水城市的又一空间特征,我们这次的开发目的旨在通过寻求滨河绿地的生态恢复与价值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立足现状提高开发附加值,形成城市空间的民俗风情展示带。

(二)地理特色和空间形态特色。在旧城改造中,应充分体现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原有的空间形态,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地域特色。旧城改造以前,白洋河滨河景观带周边建筑均为村民自建竹筒房,形态简单,缺乏特色。成功进行文化城周边景观改造后,这一现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三)文化梳理与总体规划设计。我们这次对白洋河滨河景观带的设计为体现池州特色的秋浦历史文化,设计从文物古迹、文化遗存、名人踪迹、民间传奇四方面对池州文化进行梳理,来作为景观整体规划和局部设计的依据。我们将整个景观分成五大块,分别是:秋浦古韵、秋浦诗林、秋浦仙境、秋浦乐章、秋浦禅茗。

(四)景观系统分析――“一轴三入五心六配”。一轴,即一条景观主轴线。方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规划,整条主轴线东西向900多米一线贯通,上置观景平台、座椅、亭台等一系列供游人观赏、游玩、休息的场所,配合花池、树池、跌水、小品,将900米的长距离景观线路联接起来,使整条线路更富有生命力。三入五心,即三条主入口和五个重要景观点。入口作为景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在连接景观主轴线的基础上,配合小径,也成为了五心中的三个主要景点。五个大景点做为本案重要设计对象,融合了当地文化特色,丰富了公园的主题,使广大市民更加了解这座历史古城。六配,即一些小型景观和休息场所。小型景观与休息场所的介入,不仅使幅员开阔的景观带的文化内涵更提升了一个新层次,而且还注重了整个景观体系的空间连贯性,使整个方案一气呵成,在设计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方案的设计充分的利用了基地的特殊地形,抓住了马路与沿河两个方位高低落差的特征,在设计中也站在施工时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角度,确定了打造一个自南向北由高到低的滨河景观带。

三、规划设计构思

1、设计理念。基地自身具备良性循环城市水环境,加之融于自然、变换自然、装点自然、取材自然的设计理念,设计将着力从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修养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社会公益价值及经济价值并重的角度出发,通过将以上水、岸、绿三种元素的重构,进而实现池州市缤纷色彩的民俗文化展示功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池州地域特色的城市现代滨水景观――具有鲜明文化风情的亲水休闲开放空间、优美的生态景观体验区以及丰富的秋浦文化风情展示带。

2、设计亮点。设计在现有元素基础上,强调景观绿化及公共空间设计,同时完善交通体系,深入剖析相应的文脉资源,加强对区域风情的挖掘;细化白洋河不同形式的亲水岸线形式,对池州市地方民俗风情进行归纳,追求旧有基地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创新,通过“秋浦历史、秋浦故事”进行风情主题的演绎。生态景观园人文风情线从自然、科技、生态三大块展开,并分别衍生到文化、创新、环保的层面,力求自然生态元素的完美融合以及基地历史文化的强烈体现。再加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景观规划理念的创新,使此方案的设计实现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再生利用。

四、历史名城的文化发展

历史名城的文化创新与发展,要坚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水融,和谐发展。

1、坚持保护第一思想,废除破旧立新意识传统的历史名城保护理念。

2、搞好文物普查工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开发中,准确的城市定位是保持名城个性特色,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要为历史文化名城准确定位,就必须首先做好文物普查工作,其次是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战略。

3抛弃仿造人文景观,力求历史真实再现。白洋河滨河景观带周边景观进行改造规划将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整体环境进一步提升,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有得有失,池州市白洋河历史文化名城周边景观改造规划延续地域特色的方式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在旧城改造时借鉴。

4以人为本,创造和谐城市:进行旧城改造应该着眼于将来,整合城市中的物质资源,同时依托城市中的非物质资源,以延续地域特色的方式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池州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塑造了池州市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城市风貌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加大保护力度,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守特色。

池州香格里拉滨河公园的建设将为市民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池州特色的城市现代城市滨水景观。

【参考文献】

[1] 王淮梁. 城市公共艺术景观 [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2] 王淮梁. 城市家具系统设计[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3] 王光新.《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

[4]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华南理工大学.

第7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概念模型

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转型期是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的转型促使管理的改革和转变,其中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更被视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它源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解构、管理制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非技术因素的企业管理问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抓住机遇,掌握优良的管理创新方法是保证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定义,它是指企业根据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企业自身生产与经营的需求,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背景下创建的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理念。

企业管理创新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文化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又可以细化为管理理念创新、模式机制创新、运作过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制度方式创新等类别。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三层创新的有力结合,它的核心是制度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1.国内外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管理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Ray Stata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即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视为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他还首次提出了公司管理创新模式,认为管理者组织学习的速度是唯一的竞争优势,是公司取得竞争力的基石。在我国最早由芮明杰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中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管理创新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全新的资源整合利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方位管理,也是一种全新的各个具体资源整合利用以及目标工作制定等相关方面的细节管理。

2.企业管理创新的定义要素

为了建立全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我们概括出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各种要素:①管理组织者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本体;②企业需要及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是管理创新的动机来源;③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是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④高效地整合资源及利用是企业管理者创新的间接目的;⑤引进国内外新的管理思路、企业文化、运营方式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⑥公司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持久的活动;⑦企业管理创新的系统性、方向性、敏锐度、市场性、创造性和把握度;⑧企业管理创新的竞争性、冒险性、动态性、合理性、效益性。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创新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定者对参与者和生产者施加的相关影响的能力,调动公司系统中的工作人员的积极力和协调执行力,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管理者制定的目标[3]。该企业创新管理包含了四层含义:①管理创新的前提假设、依据和基本观念是管理创新的基础;②企业为实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公司运营上的战略方式是管理创新的手段;③促使工作人员积极协调地工作是管理创新的任务;④实现公司制定的利润目标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企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优良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对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在经济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建立管理创新的新概念模型是研究企业管理创新的根本。提出管理概念模型和发掘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两项任务。其中,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结合了西方普适性管理经验及新时期我国转型背景的特殊情况所产生的。这种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由企业管理管理思想初衷分析、企业管理创新形式分析、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者人格分析、企业任务管理创新及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组成,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首先,这种创新概念模型应该遵循传统管理理论并结合了国内外经验方法。其中,管理者的理性一词不仅仅是人所蕴含的能力和遵循的道理规则,更是使用传统行为作为解释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其次,由以往的管理经验得到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虽然依据传统的管理理论,但只有把传统经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使人们认同其管理概念方法。因此,这种管理模型须通过跟踪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工作才能证明,即新时期社会转型下公司企业管理创新方式方法的发掘,即把经验管理模型的传统理性与现实结合的管理方法。企业管理概念模型为企业发现管理创新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方法。

四、结语

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灵魂。管理创新则是企业创新的基石,企业只有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背景,研究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并运用到企业的创新管理中去,才能把握创新的趋势,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STATA,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9,63,Sring.

第8篇

关键词:现代化城市;景观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

1 景观设计的内涵

1.1 景观设计的概念

按照百度百科名片的定义:景观设计与规划是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景观设计包括:会展展览设计、艺术景观设计、空间道具设计、节日气氛设计。

1.2 景观设计的属性

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

1.3 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

景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社会行为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建筑学、当代科技、历史学、心理学、地域学、自然、地理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

1.4 景观设计的宗旨

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

2 景观设计的生态化概念

2.1 景观设计生态化概念的产生

景观设计生态化是景观学和生态学两种科学的观点结合产生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的)。

景观的概念引入生态学带来了新概念框架,发展成为一个由生态学,地理学,森林学,野生生物管理,城市规划等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的重要价值在于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2 景观设计生态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更适宜人居

生态系统平衡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把这些生物与环境统一起来,构成为一个生态功能单位。实际上就是在生物群落的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的环境成分(如阳光,湿度、温度、土壤、各种有机体或无机物质等)所构成的。

2.3 当前生态规划设计趋势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思想方法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人居环境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共生、竞争等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心、人和社会协调关系,从而提高人类居住、工作、休闲、交流、健身、无了、美学及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质量。

目前条件下,景观的“生态设计”还未成熟,处于过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

3 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原则

3.1 多种文化元素综合的原则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文化元素,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整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景观。

3.2 珍惜和保护资源的原则

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珍惜和保护资源的原则,要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自然过程,如光、风、水等,大大节约能源。

3.3 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景观生态设计要体现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

3.4 本土性原则

本土性原则的要求是: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本土知识,吸取当地的经验。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应考虑当地和其文化传承;其次,应接纳和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并且不要试图去改变这些自然环境条件。

第9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 绿色设计 室内景观 理念

21世纪的环境建设更加强调环保意识和绿色观念,而绿色设计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从绿色设计理念,到绿色材料,再到绿色设计,景观设计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将爱护大自然、环保和绿色等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对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现在景观设计发展的一种需求,也是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

1 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的潮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基本思想就是将环保观念、污染预防、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和措施容纳入景观设计的初始设计阶段,从而减少这些景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它的概念总体来说比较模糊,与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环保意识设计等概念区分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都强调设计初衷是为了生产消费对环境影响最小。

绿色设计的狭义理解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产品设计,而广义上来说,则是指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以绿色技术为准,对全社会的绿色文化意识都有促进和扩大作用[2]。

2 绿色设计实施原则

2.1 适度消费原则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室内环境创建是一种消费,而景观设计同样也是一种消费。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景观设计,目标在于将居住环境打造得更加舒适、美好。这种消费活动提倡的是适度消费,体现的是新的文化观、生态观和价值观。

2.2 生态美学的原则

生态美学将生态因素有机地加入到传统文化内容中,形成了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自然景观时,必须以遵守大自然规律为前提,强调美的前提是生态的平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原本的生态美才能上升到意境美。

2.3 倡导节约及循环利用

绿色设计理念强调的不只是景观的建造、使用过程中避免使用传统能源,而是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清洁能源时,还能保证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清洁能源的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好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只有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保证景观设计得以长久、健康的发展,这也是绿色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

3 绿色材料的使用

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中,使用绿色材料是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人们将原料采取、成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不影响大自然生态环境,并且对人类健康有益处的材料称为“绿色材料”。它不仅具备着净化吸收有害物的功能,还有着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

绿色环保材料的内容很多,其中就包括绿色墙材、绿色照明工具、绿色板材、绿色整体卫生间等等。绿色景观设计崇尚并且尊重大自然,能够与整个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而且随着环保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绿色材料的广泛使用,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生态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美融合。

4 现代室内景观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是通过将景观各要素精心组织编排进“设计―实施―管理”这一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经之路。在考虑景观要素贯穿进这一过程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景观设计是一个对生活环境进行设计改造的过程,同样也是对当下审美、生态理念和习惯的展示过程,还需要长期地发展和不断地完善。

在景观设计之初,就要将节约成本、长短期规划和临时使用都列为要设计的问题之中。所以,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作为景观元素这一独立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使用寿命的延长和培育成本的节约以及重复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生态设计,同时,也是对整个景观的设计、培育、组装和管理等方面的生态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理念下的景观设计,是实现人与景观,景观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一次和谐融合。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然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强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在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也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但人们始终相信,只有绿色环保的景观设计建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够保证社会和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在此,笔者希望能有更多专业人士投入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促进绿色设计理念的发展以及绿色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洁.浅析绿色理念下的室内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2,(20):13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