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39: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技术数字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小学科学;数字化技术;有效应用
一、把数字技术运用于科学教学的意义
把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作为方式和理念与科学“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将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注入强大的动力。在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反馈、互动等环节均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调整与反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观念,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在技术中学习变为应用技术学习。
二、数字技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运用策略
在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中面对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怎样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把这些资源有效、及时捕捉,并转化为数字资源整合于日常的科学探究学习中呢?怎样应用数字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探究性学习呢?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数字技术日益丰富的环境下如何组织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必须直面的问题。为此,我通过自己的一些教育实践,来浅议一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一些策略:
(一)新观念,新技术,新方式
1.翻转课堂。变革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利用数字化技术,突破科学学习的时空限制,让每一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自己掌控学习的主题、顺序、时间、次数等,又能在线获得同伴、网络、教师等的支持。学生在《地球的表面》的探究学习中,尝试采用“谷歌地球”(GoogleEarth)软件,让学生通过卫星定位的GoogleEarth软件可以轻松的寻找到自己的家园、学校等自己喜欢的地方,在搜寻探究的过程中清晰的认识到这些地点的地形地貌,使学生在“地球表面”的探究活动中有着满满的惊奇与惊喜,充分感受到数字技术手段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2.科学探究过程导向的学习。尝试依托网络探究性学习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计划并确立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研究他们已经选择的主题。设计他们自己的研究情境,利用数字设备开展自己的活动、记录并上传研究资源,教师扮演资源提供者、合作探究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骨骼》的教学中,采用开发的“骨骼”APP软件,学生利用IPAD不仅可以立体的旋转、翻转骨骼模型,还可以有着充满乐趣的骨骼拼图小游戏,并能将自己的探究结果通过IPAD截图上传到“智慧课堂”的资源库中,通过相互的评价,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正确的认识骨骼、了解骨骼。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的倾情演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呼唤学生的主动参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缺一不可,只有熟练掌握数字设置的操作,才能让数字技术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工具,自主创新研究科学问题,提升科学素养。学生在《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探究活动中,虽然学生已经会在IPAD中使用心率测量APP软件,但最终长传到智慧课堂资源库中的数据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在利用APP软件测量心率的探究中手指所放的位置有差异:完全盖住IPAD灯光的所得数据相对准确,而没完全盖住IPAD灯光的所得的数据就会出现偏差。
(三)数字化技术在科学教学环节中应做到恰到好处
在科学课堂的教学中,要实现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运用,我们还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统筹安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遵照“适时、适度”的原则,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1.适时原则。“适时”就是指多煤体的使用应选择在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教学要点,使效果达到最佳的时机。数字化环境要用在“精彩”之处,是这节课的亮点,点睛之笔。学生探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我们就可以利用数字化环境,让学生亲眼目睹“花钟”的有趣、神奇,让学生看到平时根本见不到的动植物,改变日照对它们产生的影响,使得学生获取那些原本无法获取的感性知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有着积极作用,达到变难为易的目的,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一些,使学生愿意去学,有兴趣去学。2.适度原则。“适度”就是当用则用,不用则弃,数字化环境和设备不是“装饰”课堂的新装,而是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出发,控制好视频、图像、声音、文字、特效的容量和节奏,防止信息量过大而导致刺激过多,强度过大,引起学生疲劳,影响学习效果。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不是万能的,有些实践性体验还需要学生亲身经历,虚拟的永远比不上真实的。数字化技术永远无法代替学生必须自主动手实验操作的一些内容,比如《认识液体》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从六杯液体中,判断出纯净水、盐水、糖水、酒精、食醋、酱油。只有通过“一看、二闻、三尝”的方式,才能真实掌握不同液体的性质:色、味、形。这些信息必须让学生亲身感受,才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结束语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资源;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30-0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组建与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应用,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数字化学校的建设,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必然。因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利用数字化资源教学成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 现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枯燥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目前,很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采取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课程内容多为网络原理、工作过程或结论,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2.概念众多,理论复杂,知识体系结构陈旧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内容既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又有通信技术方面的,所以概念众多,理论较复杂。另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更新快,而大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3.实践教学环节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现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理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网络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网络理论的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网络实验因为硬件、软件种种局限无法顺利开展。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的软件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视频教学录像、题库、软件素材等,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功能,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的数字化学习,真正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改革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概念、原理、工作过程大都比较抽象,单纯用文字叙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帮助学生来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协议等相关知识。比如利用投影仪,使用Flash、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将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DNS的解析过程等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而网线的制作和局域网的组建等内容也可以使用图片或录像来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程网站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繁杂,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际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划分成熟练掌握和一般了解两个目标层次,如学生应熟练掌握常用的网络工具和建立、配置网络,包括Unix/Linux系统的简单应用、Internet浏览器使用、建立对等网、Web和FTP服务器的安装与测试等。而对于其它较为高级和复杂的网络应用操作技能则作一般要求,或者是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进一步讲解,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书本教材已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利用课程网站教学平台中的在线课堂、教学辅导、作业与讲评、IP课件、课程论坛等功能模块,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等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并不断进行更新补充,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学习阶段,便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
3.加强实验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学校提供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配备有网络服务器、工作站、三层核心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路由器等先进网络设备。实验的内容与理论教学保持同步,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验教程,并由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相关实验指导书,对每个实验的目的、有关知识点、步骤、注意事项等作明确的说明,同时也制作一些实验的视频录像,将这些内容全部放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学习参考。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熟记相关的配置命令,利用虚拟网络实验软件,通过校园局域网形式向学生开放,学生在网上练习并将相关配置发给教师进行评讲,充分利用了网络学习资源,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必须采用一种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如在线课堂提问等,占10%)、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10%)、实验完成情况(占30%)。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发了学习和发现的兴趣,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从而也促进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子白板;数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37-02
电子白板技术是一种较新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仪,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教学。它与普通白板和教学黑板的共同点在于,都直接用笔进行书写,但是电子白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灵活方便。本文主要分析电子白板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电子白板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利用黑板,使用各种数学工具诸如三角尺、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来讲解数学问题;而电子白板技术可以综合包括这些工具,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不同的数学工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组织,为学生直观地反映数学问题。
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堂课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的了解,并且要求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将量角器的“零度刻度线”“中心点”“内外圈刻度”等细节介绍给每个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学过程较繁琐,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通过交互式的电子白板,由于电子白板内置了多种数学工具,而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自由地放大或者缩小,教师可以直接将需要介绍的某种数学工具进行放大,帮助学生清楚了解工具的每一部分,然后通过电子白板给学生演示如何正确量角。通过电子白板演示,学生可以很快认识量角器并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另外,学生还可以直接在电子白板上使用量角器测量,给全班同学演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形象性
小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对于很多数学抽象性问题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理解不够。而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对于一道小学足球比赛问题,数学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移动和手写功能,将问题中胜利的足球队拖到同一边,并把胜利队与比赛场数放在一起,以此暗示问题中的规律。小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思考,就会得出胜利队伍的个数与场数一致的结论。另外,小学生在学习分式计算时,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复制相应的副本,将算式与图形相结合,然后对数字和图形组合按照需要进行拖动,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通过形象化解释了解其中的联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3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电子白板技术在教学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照相功能,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分别照相,进而得到与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完全相同的三个角,让学生使用电子白板笔移动三个角的位置,最后将三个角排列在统一直线上。通过实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而形象化的演示会增加学生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通过交互式的电子白板进行课件的平移、旋转等操作,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教师只要准备好相关素材即可,不必再准备各种实物在课堂上演示。例如,在“小学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这节课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白板中已经准备好的课件,展示梯形和三角形,然后根据教学需要,使用电子白板笔拖动梯形或者三角形,将其拼成平行四边形。在这一演示过程中,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而自己推断出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图形的平移距离、旋转角度以及工具的选择等,整个教学过程费事费力;但是如果结合白板技术的使用,就会使得这一教学过程形象简单,学生容易记忆,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4 保证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综合了电子手写板、投影幕布以及触摸屏三者的功能,并将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在一起。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兼顾电脑屏幕,另一方面又要在黑板上进行解释,教师频繁往返于黑板与电脑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精力集中。但是使用电子白板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之后,由于电子白板笔具有点击和书写的双向功能,数学教师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电子白板上,备课压力减少,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学课堂的连贯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5 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具有丰富的特效应用,例如探照灯、拍照、拉幕、擦除等,利用这些特效,教师可以不断丰富数学教学课件的内容,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与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上课学习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一些测验试题的设计,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中的特效工具,将答案使用图层的遮盖效应将其覆盖,最后再将答案用擦出工具刮开,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颜色的功能,制作两个互补的颜色区域,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制作两种互补颜色,通过颜色的不同,将不同对象移到不同的颜色区域,得到不同的显示。同时也可以制作透视镜效果,制作一个显示层和遮盖层,保证只有将透视镜拖到遮盖层时才能够显示显示层的内容。这种课件制作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
而且电子白板一般都附有投票器,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投票器产生即时的教学资源。如小学数学“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这一工具,在课堂上对学生直接相关的问题进行投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将学生的统计结果在电子白板上以统计图的方式展示,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投票所产生的统计图进行相关分析,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进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电子白板技术可以对课堂上的有效资源进行存储,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计算方法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保存,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再将学生之前的学习内容拖出,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6 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逐渐普及应用,电子白板为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直观的平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挖掘电子白板技术中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和学习这一教学技术,将其真正融入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燕.《位置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3):15-18.
[2]尚晓晶.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基于电子白板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2):16-18.
[3]陆建亮.让电子白板教学丰富语文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0):102.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电子白板 学习兴趣 考试评价 师生互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工具为教学过程中展示各种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从而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巧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善于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呢?根据平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摸索,我谈谈感受。
一、巧用电子白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白板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利用电子白板把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图画、美妙的音乐和精美的图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可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巧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恰到好处地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把平时认为非常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形象化与生活化,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讲到比较数的大小时,假如我们用数字进行比较,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幅精美的图画: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一幅萝卜园的情景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萝卜园拔萝卜?”今天小白兔和小灰兔要带大家去萝卜园拔萝卜,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去吗?下面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小白兔和小灰兔拔萝卜的情景,一下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白兔说:“小灰兔,我比你拔得萝卜多。”小灰兔说:“不对,我比你拔得萝卜多。”两人争吵不休,教师说:“同学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到底谁拔得萝卜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把两人拔的萝卜一个对一个地进行排列,就把多少比出来了,此时再用多媒体出示排列图,这样学生很有兴趣地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
二、巧用电子白板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往往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运用白板的情景演示功能,将动与静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比如在讲到角的认识这一章节时,电子白板中的数学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锥形和圆形等,当我们展示这些图形时可以和学生说:“我们在这些图上能够找到角吗?”角的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一时难以理解角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展示动态效果,分别和学生介绍哪些是角,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工具画角,让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接下来通过三角板、火柴盒等实物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角的概念,让抽象的东西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形象,这时候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巧用电子白板教学,不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三、巧用用电子白板进行考试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各种各样繁琐的考试巩固教学效果,对于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不仅阅卷工作的工作量较大,而且考试后的试卷讲评及反馈工作更是让师生感到十分头痛。电子白板的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彻底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布置给学生的数学题目通过在线实时考试系统发到学生的电脑上,不像传统的纸质试卷发放浪费课堂时间。在上交试卷时,学生只要用鼠标按下提交就能教试卷了,改变了以往学生乱哄哄地交试卷的现象。批改试卷更有效率,在线实时考试系统会自动批改试卷,这样就省下了老师大量阅卷时间,老师可以利用时间给学生分析讲解更多的题目。
四、巧用电子白板开展师生互动
关键词:数字化虚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39-03
数字化虚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的信息媒体技术,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将众多学科的技术要点融为一体来满足人们对更加真实的环境体验的需求。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化虚拟技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如图1和图2所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乐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促进了人们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可能性。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广泛运用,所以设计师解读设计的手段和方式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也促使设计工作变得更加严谨和高效,也最大程度地扫清了设计师与项目业主之间沟通的障碍。
一、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虚拟现实的概念
虚拟现实的英文名为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该项技术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提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它翻译为灵境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它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集成技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界面模式,人们利用它可以建立一种三维虚拟空间,可以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功能融入于环境之中,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1]。
2.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新手段。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为我们创造出一种此前人们从未感受过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不断加以变化的奇特的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交互性指人作为体验者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从被动变为主动,即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思与所想来自改变自己获得感受的内容;浸沉感指处于虚拟环境中的人能感受到自己所处环境是真实的和实在的;构想性则指通过人的构想能设计出不同的虚拟环境,甚至可以根据构想者的意图虚拟出真实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空间。
3.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源于美国,所以美国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水准也是世界级的。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军事与航天工业领域、医学领域、教育领域、建筑领域、艺术领域和管理工程领域等。
(1)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外高校应用的现状
国外建筑类学科领域早己开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C)的计算机系是开展VR研究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大学,他们研究的领域包括分子建模、航空驾驶、外科手术仿真和建筑仿真等。麻省理工学院(MIT)是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图形学和动画的先锋。1985年,麻省理工学院还成立了媒体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是进行虚拟环境的研究的。华盛顿大学华盛顿技术中心的人机界面技术实验室(HIT Lab)还将VR研究引入了教育、设计、娱乐和制造领域。此外,日本东京大学的高级科学研究中心则将研究重点放在远程控制方面,最近的研究项目是主从系统。该系统可以使用户控制远程摄像系统和一个可以模拟人手的随动机械人手臂[2]。
(2)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高校应用的现状
我国高校在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方面与国外高校相比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该项技术发展的潜力巨大,由于它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和科学家们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我国,最早开展这方面实验与研究的是挂靠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的西安虚拟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对发挥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和研究机构在虚拟现实、虚拟仿真与虚拟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具有极大的意义[3]。
在我国,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设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目前还停留在设计与制图层面,所以学生对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解读、形态和材料的研究、施工工艺分析以及设计的可行性等诸多方面的了解并不直观,所以计算机对设计的辅助作用就受到了限制。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在做景观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拿到设计的原始图纸后,就根据自己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与设计构思相关的素材来进行设计,一旦拥有了一些想法,就直接从原始平面开始规划,然后再形成总体平面彩色图,再思考场地的剖面、立面和空间关系。这种设计方式带有浓厚的机械模式的特点,完全没有意识到进行空间形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其整体性的要求。
因此,我们应努力寻找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充分融入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应在电脑中实现对设计环境的再现,表现出对象相关信息的实时性。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对设计对象的真实感受,能增强学生对空间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从更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和认识设计对象。
二、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是一种必然和必须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有交互性、沉浸感和构想性等特征,由于它能极大地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所以它越来越受到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将在设计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
通过笔者近几年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来看,运用该项技术可以使教师授课的实效性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该项技术的应用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从长远看,将该项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将是一种必然和必须。
1.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的自主性
创造性对于设计来说,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同其他课程一样,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传统上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对景观设计的构想、风格、设计步骤、构造做法和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理解以“填鸭式”的方式教给学生,忽视了教学对象是有其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甚至导致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的对教师教学的抵触情绪的产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感到困惑。常会出现的一种状况是,在确定设计大方向的时候,学生往往会犹豫不决,或者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只是一味机械地从事着从平面到剖立面、再到空间效果的制作而缺乏对设计场地及其空间的领悟,无法做到设计的完整性,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数字化虚拟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库和极具设计感的系统界面,能从视觉上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因而就能最大程度地增加他们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学习的兴趣。
另外,针对课程教学和学生在设计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我们很有必要创建一个素材库,其内容主要有:各类已完成的景观工程、各类施工材料、各类景观设施和各类景观植物等。有了这个素材库以后,学生就可以从中查找自己需要的图文信息和设计模型等信息,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其中已有的设计材料和工艺,从而实时地更换自己的设计中已用到的各种主要的设计元素,或是通过对比逐渐形成自己较满意的设计方案。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极大地被调动起来,其设计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和形态把握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其本质是设法表现空间的形态美,所以设计者对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就尤为重要。因此,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的把握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于首次接触该门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室外空间感和对空间的认知度一般都较差,对空间形态的理解没有一个明析的概念,甚至对同一空间场地中的平、立和剖面关系加以认识都很困难。相对于室内空间来说,室外空间的区域要大很多,比如几千平米的小型商住楼盘的景观设计、几万平米的别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几十万公顷的超大型城市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面对这样的空间,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若对大空间和大形态缺乏认识,就势必会阻碍设计的顺利实施。
研究不同的空间状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应尽量多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以让学生能亲身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空间状态,从而强化学生对空间尺度与空间形态的认识,能通过不断的积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这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只依赖书本和图纸资料的教学方式。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学生很快地对特定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有充分的认识,能使学生将平面的图纸转化为有参与性的、可实时沟通的三维空间。
数字化虚拟技术还能提供一种针对设计场地的动态漫游,能全方位地展示场地的状况。在我校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开课之前,我们先设置好设计场地的基本信息:现有的硬质环境的模型和软质环境的模型,同时将白天、夜晚及春夏秋冬不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的场地的状况也考虑进去。这是为了强化学生对设计场地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把握好设计的方向,为后续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强师生间的沟通的实效性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提供一个非常直观、非常容易操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可视化的平台,师生之间的沟通会变得更加实时与更加有效,从而也会进一步优化传统的主要是依靠图纸来进行师生间的沟通的教学模式。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借助课前教师为他们提供的设计场地的模型,依靠自己对该设计场地环境状况的解读形成一个设计主题,然后再借助该空间模型在设计场地对自己的设计再进行调整。学生还可以利用动态漫游的方式直观地将场地的空间状况展示出来。做这种展示时,相关设计方案中的参数也都会在计算机里实时地显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能实地时了解和掌控学生设计的进度及其状况,并据此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强化学生对设计的每一个阶段的理解与认知。至于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的讲评,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可视化的平台,学生们设计出的各种方案都能一一快速而整体地显示出来,教师对之进行点评的方式也会更为直观,师生间的沟通也会不再像过去那样抽象和乏味。
4.提高学生设计的专业性
景观设计属于实用艺术范畴,它强调“以人为本”,它要营造的景观是需要人来参与并供人观赏的,所以其设计绝不能只停留在图纸上。但在初始阶段,许多学生的设计缺乏严谨性。究其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先后顺序上的不恰当及教师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它容易导致学生对所用材料及相应而来的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缺少了解,因而也对自己的设计缺乏综合考虑。因此,要培养出合格的景观设计师,教师就必须重视这些环节的教学,并使之具有系统性。
另外,目前学生对景观工程施工过程的了解也知之甚少。景观工程的施工涉及到许多环节,它不仅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工种的协作与配合,而且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可逆性也是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施工的效果和质量,也需要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施工的过程,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做优化处理,以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
对景观工程造价,学生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了解。通常情况下,即使是同一个项目,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也会有不同的工程造价。所以,为了使学生对工程造价能有较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字化虚拟技术来施行教学,以让学生了解所用材料的选型和选量等情况。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了解设计造价的控制性和经济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应逐步推进
由于数字化虚拟技术有其强大的优势,所以目前就被广泛地应用于景观设计领域。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其逐步引入课堂。根据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虚拟现实技术很好地引入设计课程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引入该项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应逐步推进,应分阶段进行。
逐步推进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让学生全面而科学地认识数字化虚拟技术
前面已经提到,数字化虚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运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技术,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众多学科的技术要点融为一体,从而满足人们对更加真实的环境体验的需求。目前,常用的数字化虚拟技术主要有,VRP、converse3d、quest3d、unity3d、virtools。为了使数字化虚拟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全面而科学地认识和了解数字化虚拟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放映一些将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设计创作中加以应用的案例及较完整的景观设计的数字化虚拟现实的效果。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了解,可以为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2.应设法让学生对数字化虚拟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生全面而科学地认识了数字化虚拟技术及其优势以后,下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该项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字化虚拟技术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库及其极具设计感的系统界面,可以从视觉上对学生产生内在而持久的吸引力。比如,以前使用3D MAX、SKTECH UP等软件来制作建筑、山体或河流等模型及其场景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使用数字化虚拟技术来塑造模型和场景则只需要短短的十几秒的时间,并且画面的效果还极其逼真和生动,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直观的比较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兴趣。
3.应让学生逐步学会对数字化虚拟技术的应用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对目前非常流行的虚拟现实软件Lumion的操作和应用。该软件是一个实时的3D可视化的工具,它可以传递现场演示的效果,能提供优秀的图像,并将快速和高效结合在一起。利用它,我们能在电脑上创建出虚拟现实的效果,能大幅地降低相关设计的制作时间,即可在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内创造出一种惊人的可视化的建筑或设计的效果。教师要让学生熟悉该软件的界面、重要命令和素材库的创建,要让学生能熟练地应用该软件于自己对课程的学习之中。其次,要强化学生对3D MAX和SKETCH UP等软件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景观学学科的发展,为使数字化虚拟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景观设计,为满足未来对景观设计的更加多样化的要求,各大专院校可以与有关技术和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研发出更多更高级的场景模拟系统。
参考文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化叙述教学模式跟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强调的是数学的交流。学生通过对数学图画书的阅读,在交流的时候运用书本标准语言,规范了数学用语,还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为学生准确的阐述数学思想与观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数字化叙事包含的基本要素与运用意义
1.数字化叙事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数字化叙事包含的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核心观点,采用数字化叙事模式要先确定核心观点,之后再进行各个故事的编排,让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核心的观点进行铺展,服务核心观点。第二个方面,铺展的情节曲折,要有戏剧性。如果直接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个方面,要包含情感方面的内容,这样进行的叙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叙述的形象以及语音语调等方面,能够帮助表露真情实感。
2.数字化叙事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在小学教学中,不管是简单的公式与法则,还是复杂的规律与性质等知识,都不要直接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叙事模式,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方法与经验,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字化叙事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学习故事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也是其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实现同步发展。此外,数字化叙事进入小学数学课堂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素养。其充满活力的科学建构过程帮助学生培养了科学思维,帮助大多数的学生学会最基础的知识,完成了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数字化叙事的设计与管理案例
我们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数字化叙事的设计与管理。具体如下:
1.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指导方向,要提高教学效果认真研究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认真备课,找准教学目标,《小?档某醪饺鲜丁返慕萄?目标具体如下:首先,知识与技能。本次课堂设计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对小数有个初步的认识。其次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小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归纳能力等。再次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探索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知识的情感态度。
2.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给学生介绍数学绘本中的人物故事,让学生对图画书的故事内容有个大致的猜测。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绘本的页面,让学生大声朗读绘本的书名《狐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53.html" title="档案论文" target="_blank">档案窀裎住罚虏饣姹镜哪谌荨1热纾窀裎椎闹耙档龋笠佳妓鳌Ⅻ/p>
其次是探究新知,通过学生阅读这个绘本故事,为小数知识的学习做出铺垫。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阅读绘本的第8页到第25页,合作完成学习单。分析绘本中的两件事,可以通过格格巫出的“好点子”这个角度来进行:第一次,原来夫妇是一袋一袋的卖,每袋10个蛋糕,但是格格巫让这对夫妇把这10个蛋糕分开卖,第二次,格格巫又告诉夫妇把1个蛋糕切成10个小块,一小块一小块的卖。借此让学生复习十进制的运算知识,为小数的生成做好铺垫。向学生提问:“格格巫给老夫妇出的主意是把蛋糕一个一个的卖,那么夫妇听他的意见一共卖了一袋零2个蛋糕,怎么记账?”学生回答是12个。接着向学生提问:“根据格格巫第二次的意见,把每个蛋糕切10块来卖,夫妇总共卖了8个零7块蛋糕,那么怎么记账?故事中的夫妇的记账方式87正确吗?”接着让学生翻看故事的结局,老奶奶帮助夫妇正确的记账方式8.7。在此基础上引出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小数有个初步的认识。最后老师让学生观看夫妇对每天售卖的蛋糕量进行统计,引出两个小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元、角、分的概念。
3.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让零散的知识点在脑海中有个清晰的脉络,形成知识模块,整体把握数学知识。找出数字化叙事教学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为下次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三、数字化叙事进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故事化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学习理论专家曾经提出:“人类生来就理解故事。”事实上,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国重新回忆在小学时代学到的一些公式、定理或者课文等知识的时候,发现很多知识点可能已经忘记,但是老师讲过的故事却一直存放在脑海中。也就是说,人类的记忆融入到丰富的故事情节中,这时的记忆效果最佳。因此,故事化教学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所展示的故事图画书非常有兴趣,在数字化叙事中,要坚持以故事作为载体来进行数学教学的开展,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2.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的教学成效才比较明显。数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深化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在运用数字化叙事教学模式的时候,要重点把控教学资源,也就是数学图画书,选择的图画书中的故事跟学生的生活要比较贴近,其中有需要学生了解的一些数学知识,遵循生活化设计理念。
3.活动化
纵观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也会跟学生有一定的互动,但是,数字化叙事跟这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全程都是在跟学生进行数学知识交流。在数字化叙述教学展开中,让学生阅读精选出来的数学图画书,规范语言交流方式,让学生理解了跟表达力能够得到锻炼,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化叙事模式,在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叙事思维。
【关键词】现代信息资源;激发学习思维;优化课堂结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远程教育的全面普及,一些地区的学生、教师也开始接触到远程信息教育;也开始尝试到远程教育给教学带来的方便与优势;学生与教师也开始使用远程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现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恰当的、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美国心理学害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色、形、声、光,将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更为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可使课题导入更吸引人,精彩的开端是一节好课成功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动机。设置悬念,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实教材、使之图文并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可使我们达到教材直观,学生想学。教具动态,学生愿学的效果。
1,教材新授更直观
现代化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展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欣赏图形的旋转,使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图形的旋转的定义、性质。化抽象为直观,图形的动态弥补了教材的缺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高。这样实现了课堂与现实的相融,宏观与微观的相融,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2,演示功能更突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数学教学情境的设置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联想和解决问题的冲动。有时,这样的演示会产生其他的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判定”教学中,通过演示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学生很自然的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对应边、对应角。以及任何去找全等的对应边、对应角。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境界。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公式的推理、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基本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到知识深化和后续学习,对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模型的突出建立,使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学生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再认为数学是考试的工具,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一些莫名其妙的符号及图形。
3,练习形式更多样
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练习环节,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加大练习量,变换练习题形式,引入生活片断,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可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以使教师有充分的依据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提高对信息的收集、获取、处理、使用和分析判断能力。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论文摘要: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改变传统学校专业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与学生学习兴趣和工作经验、职业生活的联系。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应坚持集成化、标准化、共享化、网络化四个维度,遵循“数字化教学资源规范—引用标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成长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优化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引领—推动课改”的行动策略。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单一课件,甚至不限于视听媒体,新技术、高技能培训的视频资源,来自于行业企业的数字化专业使用手册、工程案例、虚拟技能训练的软件等数字化资源需求成为趋势。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理性维度
(一)集成化
集成化是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以课程或专业课程体系为单位进行整合,借助数字化的集成中心,形成系列化的资源库,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集成化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平台基础。职业学校资源集成一般包括三层系统模型,具体见表1。
(二)标准化
学校各专业、各课程教师一般都是根据各自需求开发课程素材或讲义,比较单一分散,由于规范不统一,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同时,
由于缺乏专家层面的标准支持,未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难以形成科学的体系,因而无法有效支撑教学与促进课改。标准化是指为不同教师提供的、易于操作的使用环境标准、开发技术标准和资源分类标准。学校可根据教育部学科专业及资源建设规范,对学校教学资源进行统一规划、规范开发和有效管理,以期实现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的体系化,提高教学资源的组织性、合理性和利用率,从而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服务。标准化是提高教学资源建设质量的关键。
(三)共享化
数字化所自然生成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共享与互动。共享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教学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营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质的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
从共享的角度来看,教学资源本身应支持在线问卷调查的制作与反馈;支持针对知识点进行作业、网络考试、答疑、自测、成绩分析等互动教学内容;支持页面批阅主观题作业;支持加权设置的成绩管理;支持针对不同角色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支持资源的共享与积累等。共享化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
(四)网络化
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该具有上传、下载、检索、维护、设置、更新、审核、管理等功能,通过灵活的权限设置满足师生的个性化要求,支持教学资源的动态建设与维护需求。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过去分散制作、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和共享。网络化是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策略。
二、系统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策略
(一)数字化资源规范—引用标准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围绕“突出职教、面向学生、突出专业、贴近教学”的原则,引用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方案和标准。为了系统推进建设工作,学校应组建信息资源中心,统一负责协调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然后由信息资源中心牵头,组建由企业与行业专家、学校各系专业与课程负责人以及全体教师组成的数字化标准引用与再研发网络,按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三层集成化模型,着重在集成化系统的资源开发层进行具体研发。在研发过程中有意引人一些成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撷取精华。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成长教师
长期以来,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误区是把资源建设和资源应用人为地割裂开来,认为资源建设是开发部门的职责,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中应用这些资源。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教师很难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教学资源开发的主角应该是教师,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为引导教师有效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学校要制订相关的保障机制,促进教师主动参与。首先,以学习任务的形式,规定教师每年至少参与一项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并在年终时进行个性化的评定与考核;其次,建立专业组或课程组,以专业或课程为单位,以团队的形式集体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每个组再配以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与计算机教师提供技术与专业支持。同时,还应积极发挥青年教师计算机能力好、专业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的优势,成立优秀青年教师团队,进行重点攻关。实践表明,三个方面的举措对于整体开发教学资源,促进专业教师成长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优化教学
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教师愿意不愿意用、会不会用、是不是经常用、能不能用好十分重要。
1.统一认识,以制度保证应用
必须根据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创新学校备课与教学规范,以规范形式细化教师的教案、学案中对教学资源的要求。同时,要求专业负责人、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开设2节运用教学资源的示范课,引导教师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研究、示范、规范、促进层面,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样板。
2.积极应用,以应用促进开发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既省去了广大教师零起点设计教学、做课件的时间,又能使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有三种方式可供教师选择:直接应用、选择性应用和整合式应用。重点可以推广整合式应用,通过任课教师的再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实现教学资源与个性化班级、个性化学生的无缝链接。
3.努力探索,以开发优化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一线教师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一线教师对资源需求的激活,又可以有力地促进其创造性地开发出更灵活的专门化资源。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引领—推动课改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平台;学科竞赛;教学
1.前言
数字化学习又称为E-learning或网络化学习,是指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平台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网络技术、数字化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实施多元化教学资源集成与共享的信息平台。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能够方便、快速、便捷、高效的获取各种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平台往往具有超容量、适合不同人群学习的各类学习资源,以及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服务和大量学习信息等,其服务的范围小至某些特定的区域,大至整个社会,能较好地满足各级各类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
2.数字化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基于Internet及多媒体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媒介被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为教育开辟了广阔天地,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的学习环境[1]。一般情况下,数字化学习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内容资源管理
超容量是数字化学习平台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方便的、管理并组织各类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浏览或学习不同的内容。
2)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是数字化平台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交流方式可分为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同步交流是指教师和学生使用电子课堂或网络会议模式,进行实时交流,这样即使教师与学生不在相同的地点,也可以随时展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异步交流则是指通过论坛或讨论版的形式进行,学生在讨论版内问题,教师上线后即可回答,这种形式可以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长期保存,使具有相同疑惑的学生能够通过搜索主题的方式直接查询教师的解答,从而避免了重复解答,提高了教师答疑的效率。
3)考核管理
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直接考题并组织考试,学生只需要在终端计算机上进行答题即可,数字化平台应提供相应的评分、成绩输出等主要功能。
4)系统管理
优秀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必须具备良好的系统管理功能,有利于系统管理员方便的进行管理及统计各类数据。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配合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1)全面提升教师工作效率。方便教师在线管理组织课程内容,进而有效课程、布置作业练习、设置考核测试、发起讨论和答疑及动态追踪学生学习情况等。
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了传统课堂的延伸,不再受时空限制,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3)实现课程内容多元化。教师可以利用此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优越性,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给学生提供各类各级课程,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开设课程的局限,而学生也能从中获益。
4)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并逐步建立和开放网络课程体系,可以实现课程的校级互访,增加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为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
3.学科竞赛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在对学生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竞争实力等方面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教学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发现、探索未知的心理品质,以及不怕困难、努力攻关的顽强意志;
3)增强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4)通过学科竞赛活动,促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团队建设,使原本彼此陌生的队员聚在一起相互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协调组织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及团队精神。
6)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通过对竞赛优胜学生的表彰和宣传,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学风的目的。
4.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学科竞赛
交互性作为数字化学习平台中最重要的特征,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交流讨论模块是数字化教学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类似于网络论坛,教师和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主题,学生可以在主题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消除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对面进行答疑的时空限制,而且教师可以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出统一解答,避免了重复解答。在这样的教学互动中,活跃的讨论气氛能够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而且教师可通过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做出适时调整。
除了进行一般的教学答疑外,通过讨论版进行学科竞赛能够更大发挥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交互优势,在应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过程中,笔者授课的班级经常在学习平台上开展网络竞赛,在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活动开展的具体环节如下:
1) 制定竞赛题目
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度,设置相应竞赛活动的题目,具体要求等,并在学习平台的讨论版上予以公布。
2)学生上交作品
学生在活动有效期内提交作品,作品可以匿名提交,这样一些由于信心不足或其他原因不敢或不愿进行当面交流的同学便可大胆的提交作品。
3) 学生互评、投票
任何同学均可对所有提 交的作品进行评论,并投票产生优胜者。整个过程公平,不涉及教师的个人主观态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是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成为整个竞赛活动的主体。
4) 教师点评
根据学生投票的结果,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指出改进意见。
5) 学生作品深化
最终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和其他同学的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深化。
通过实践发现,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都比较高,学习风气浓厚,在互相点评的环节中,学生们都感受到在这种无需面对面进行的讨论中,没有压力,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讨论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出设计灵感。
5.结语
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过程的加强和补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习平台上组织竞赛活动可以有效的发挥平台的交互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普遍应用在各种类别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崭新的教学模式,其使用方式方法还有待于教师们进一步的探究,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