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48: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内容;潜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efectural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and analyzes the potential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content ;potential;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就是说县的发展稳定,是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石”所以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面临许多问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如何结合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和分类
1.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并贯彻实施,就会形成县域经济特定的发展模式。因此也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某一县所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县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它主要有一些因素构成:
1.1.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县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县域经济由哪些产业构成,各产业所占比重大小及其相互联系。由于各县情况差异,资源不同,产业结构的转换及其特征也有区别,它成为区别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1.1.2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也构成区别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往往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模式表现为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国有、集体、个体以及外资经济成分的混合所有制;而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则表现为个体所有制占较大比重的国有、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并存。
1.1.3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即先进技术和装备、中间技术和装备以及传统技术在生产中的构成状况和所起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县的技术水平和状况不可能一模一样,它也成为区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标志。
1.1.4市场结构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有商品交换就有市场,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的县域经济发展以国际市场为主,有的模式以面向区域市场或国内市场为主。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是以县域经济所拥有的优势为依据划分县域经济的类型或模式,可能更有现实针对性,至少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我们把县域经济分为四类,即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和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这种分类法尽管把着眼点放在县域经济的优势描述上,但也内在地包含了劣势的分析。
1.2.1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已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主导地位不仅是指第二产业增加值在该类县域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例,也指第二产业的就业者在县域就业岗位中占绝对大比
1.2.2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带动了许多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1.2.3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随着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不是指服务业在整个县域经济比重中占绝对大比重,而是指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县(市)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的模式。
1.2.4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
活力经济是指符合某一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源优势和特点,具有较强经济活力、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模式。它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布局、经营模式、组织形式、战略规划等要素的统一体。
2.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经济发展潜力是对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进行推断和分析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判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潜力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区域发展潜在的支持要素来看,分析区域发展潜力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生态环境承载潜力、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现实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空间就大。区域环境承载力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的
最大限度,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要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社会发展潜力也会决定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2.1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优势
2.1.1青阳县域内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我县位于皖南山区北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共7类36种,其中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俗称“三石”的非金属矿资源,因储量大、品质优享誉海内外。另外,地理位置优越,我县处于“两山一湖”腹地,其中国家5A级风景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雄踞境内南部,旅游业发达。等等,依托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县发展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我县地处“两山一湖”枢纽位置,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来许多名人墨客揽胜吟唱,李白、刘禹锡、杜牧、王安石、苏辙、 滕子京、岳飞等都曾驻足于此并留下大量咏赞青阳的诗篇,现在古文化遗址120余处。依托这些独特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是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重视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打造青阳特色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实现全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2.1.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方面·····
我县11个乡镇总人口数为266373人,劳动力136050人,占农村人口的51.07%,其中转移劳动力总数61228人,女性28110人。
2.2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劣势
2.2.1首当其冲的劣势是县域经济总量小
2.2.2环境承载的潜力有限。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财政;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模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产业结构及体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总的来讲,县域经济是各种经济部门及经济成分最大的包容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都是构成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县域经济扮演着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角色。
对于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各方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切实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指导;②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③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④搞好基地建设;⑤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部利益机制;⑥培育市场,开拓市场;⑦建设高效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
二、加快发展工业化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县域工业化还存在以下的不足:①竞争力不强,主要是产品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缺乏高素质人才等;②资本匮乏,融资困难;③体制约束,妨碍资源优化配置。
发展县域工业化的策略归集起来有这么几点: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绝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县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因为从现阶段来看,民营经济具有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明晰、发展动力强劲的特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②加大经济运行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市场的运行环境。③培育专业化特色产业,形成企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④推进技术创新,培育人力资本。⑤完善融资体制,解决资本短缺。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⑦围绕工业化发展配套的服务业。
三、加快实施城镇化,特别是加快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主要有: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一是要强化区域规划指导,二是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发展。②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小城镇的集聚能力。③建立多元投资体制,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④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吸引农民进镇生产经营和居住,需要建立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进镇农民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⑤完善小城镇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⑥在财力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界定好县(市、区)与镇的事权关系,加强镇的调控能力。⑦落实县域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⑧深化县域户籍制度的改革,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县域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的必然要求。
四、县域经济的金融创新
当前县域金融服务现状:近些年来,相对于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金融却逐渐萎缩,影响了相关行业,并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银行信贷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信贷资源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县域资金外流愈演愈烈。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等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县域金融改革的方向主要有:①促进资金回流机制的建立,引导资金流向,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主要有:一是鼓励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承担一定的回馈义务,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二是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三是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四是继续发展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②为县域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县域经济行为,二是建立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三是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五、改革县域财政体制
财政体制改革是涉及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改革、行政改革的最大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果离开地方财政的支持那将寸步难行。解决县域财政问题的对策主要有:①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支持基础教育的职责及投入力度,减轻县级财政负担。②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③研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减少政府层级,以“省管县”来逐渐取代“市管县”,降低行政管理成本。④推进县级公共支出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⑤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增加县级财政收入。⑥对贫困县增加财政扶贫基金、特别是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规模。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⑧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⑨整合资源,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⑩强化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
六、结束语
县域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其本身既可以被视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同时又位居市以下,受上级政府的约束。以我看来,县域经济要发展,首先要建立一个自由、法制的商业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而目前多数文章谈到的都是政府怎么做却很少谈及政府不该做什么。同时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赤字问题需要得到应有的注意,如果县域政府的赤字问题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参考文献:
[1]田宝,宋妍.对金融欠发达地区县域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财会研究,2007,(12).
[2]周丽.宏观调控背景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J].上海金融,2007,(4).
[3]赵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9).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特色经济;浑源县
一、县域经济的特征和内涵
县域经济即把“行政县作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县级政府为调控的主要主题,把广大农村作为发展的腹地,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增长极。”这是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及独特特征的区域经济体系。由于县域经济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点、资源状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其发展与否,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微观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宏观经济也起着基础支撑性的作用。所以,它关系到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而且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它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2)县域经济有它自身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它有自己的县级财政;(3)县域经济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都存在这独特的地域特色;(4)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5)县域经济具有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等特点,注重发挥当地的优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6)“农业”、“农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方向[1]。
二、山西省浑源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浑源县是大同市的人口大县,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显示全县人口高达35万,居于全市各县之首。全县仍有5.5万名贫困人员需要扶持,其中绝对贫困人口高达2.25万人,近几年来,县里可用的扶贫资金每年只能帮扶3000人左右,若按照每年扶持人数递增5%进行计算,全县5.5万人,至少还需要15年。尤其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使浑源县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俗称“窝煤”),严重制约了全县煤矿安全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浑源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地貌特征,突出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的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特色产业的建设。形成了西坊城、裴村、东坊城、永安镇、沙圪坨五乡镇集中连片的万亩蔬菜基地,建起蔬菜大棚1600栋,发展万寿菊1万亩,计划新建蔬菜大棚2000栋。在南部山区,依托“中国黄芪之乡”和“全国道地药材基地县”品牌优势,发展黄芪28万亩,建设30多个高标准的绵羊、绒山羊、肉牛、奶牛养殖园区和50个羊、猪、鸡专业村,由畜牧业带来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在北部山坡区,大力栽植仁用杏经济林,形成了以吴城、南榆林、下韩、蔡村等乡镇集中连片的10万亩仁用杏经济林。形成实现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浅析
浑源是资源大县,现存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省级的文保单位有6处,如北岳恒山以及悬空寺等均驰名中外;浑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目前有29种,像花岗岩、煤、膨润土等储量都相当丰富,尤其是黑色花岗岩质地堪称世界一流;除此之外中草药更是遍布恒山山脉,98种之多,《中华药典》记载的北芪含量颇高。
(二)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就目前来看,浑源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还不足等问题,也都在或多或少的抑制着浑源县的经济发展。
(1)管理体制方面:县域经济的管理还存在这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会对市场体系的统一形成造成影响。部分干部的传统工作作风、陈旧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也会极大影响办事效率。
(2)长期以来,国家对县域的经济投入力度都不足,一些应有的交通、能源设施落后,严重延缓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与山西省一些经济状况发展较好的县域相比,还存在部分落后现象,依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山西省县域经济排行榜前浑源一位的屯留县为例:可参照表-1。经初步核算,2009年浑源县全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屯留县为58.2亿元,高出浑源县36.2亿元。除此之外,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财政指标都超出了浑源县。要想切实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赶超其他县市,必须强化本县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浑源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一)突出白酒、花岗岩、煤炭、二轻、建材等地方工业特色
改革传统体制,强化内部的管理,使浑源的花岗岩开采率得以提高,产业链接逐步延长。浑源作为一大产煤县,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煤田形成不连续的块状,因此严重制约了浑源的煤矿安全许可证的换证工作,目前浑源全县44座煤矿仅有9座煤矿领取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给县财政税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此,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可采取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给予资金扶持和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浑源煤炭产业健康良性发展,使其为县城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化两大体系,着力发展替代产业;
旅游业一直是浑源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县旅游业的投资匮乏,精品太少仍然是制约浑源旅游业的一大因素,鉴于浑源财力十分有限,建议市政府在加快浑源旅游资源整合和产业开发以及“精品”建设上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将云冈・恒山旅游节主办地设在浑源,进一步扩大恒山风景区的知名度(。)
(三)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色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向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标志,改革开发以来,国家一直强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0世纪后,许多经济学家也提倡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先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的特色企业经济是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此之外,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证县域的经济发展与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协调性发展:
(1)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改善性别差异的比例,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2)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协调,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3)坚持县域经济工作的连续性,政府各级部门做好相应制度的规划,各方面工作保持连续性,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
十七大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劳动力有序转移等紧密结合,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建立一套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经济发展策略,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实施县域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赵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
[2]浑源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3]浑源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4]找准着力点实现大发展――浑源县靠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5]浑源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选择
1 主导产业的界定
1.1 主导产业的涵义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根据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
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支柱产业则仅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而对其他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响,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者的联系是,现有的主导产业有些具有支柱产业的属性,并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也可以说,某些主导产业即是支柱产业,或者是潜在的支柱产业 。
1.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
目前流行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和“扶植幼小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发挥地区优势,把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它强调主导产业的优势性和地域性。“扶植幼小产业理论”认为落后地区应当扶植发展目前还不是优势产业,但从发展眼光看可能转化为优势的幼小产业,强调产业的发展优势。尽管这两种理论对地区产业政策制定、主导产业选择均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仅依靠某一理论选择主导产业难免存在缺陷。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1.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只有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有可能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二是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产业科技含量大、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要素较为密集的产业,使其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水平,以便在区际分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三是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产业链的长短和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四是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认真考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小和增长的后劲,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的产业的扶持。
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与评价
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既可以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聂华林教授在其主编并于2006年5月出版的《区域发展战略学》中,针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指出:“基于主导产业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可以从比较优势度、市场竞争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这三方面着手进行选择,并附之以相应的指标做定量评价。”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必须具有比较高的比较优势度、高市场扩张能力和高产业关联度。现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几种主要指标分析评价、选择如下 :
2.1 比较优势度
(1)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选择主导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与县域及省、市域规模以上工业的该项指标分别进行比较,来反映该县主导产业在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2)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度 运用主导产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入库税金四项指标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来分别反映主导产业对当地工业经济的总量、收入、盈利水平、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贡献。
2.2 市场扩张能力
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该产业能否将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它不仅担负着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的演进方向。因此,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创造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出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扩张市场潜力。
2.3 产业关联度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自身迅速增长的同时,能够将其创新的先进技术和规模扩展通过产业链条传导到整个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关联性。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在产业体系中主要从三个层面与整个区域发生联系:一是后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向其提供生产资料的上游部门的影响;二是前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其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下游部门的影响;三是旁侧影响,即主导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普遍影响与刺激服务性行业的增长。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主导产业的关联性越强、关联面越广,其产生的乘数效应就越大,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推动力也越大。
2.4 工业发展历程与发展阶段
无论国家还是区域经济的成长过程,都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尤其是体现在主导产业序列的变化上。因此,笔者认为要选择好主导产业,就必须把握区域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主要产业、企业成长的历程。因此,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建国以来某县工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分析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对选择好该县未来主导产业,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将是十分必要的。
2.5 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
笔者认为,要准确选择研究期内主导产业,除了要把握好历史演变的规律,选择好恰当的研究指标,还必须对研究期内工业的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把握。
总之,由于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为了保证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分析时采取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3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创造性研究,建立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内容上分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及发展阶段的定位。通过对建国以来某县工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分析工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及主要产业、重点企业的成长历程,界定目前工业发展阶段等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历史基础。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之间的矛盾
“扩权强县”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之间不相配套。对地级市来讲,财政体制改革仅仅是财政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虽然下放了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但地级市与县的行政隶属关系并没有改变,地级市行政范围仍然要覆盖全市事权。然而“扩权强县”改革使得市对县缺少与行政权匹配的财政权,这无疑会影响其行政管理权的实施及市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对扩权县来讲,财政资金由省直接拨付,但其他事项仍由市级负责。为了得到项目,既要向省政府跑资金、要政策,又要向市政府汇报工作,争取理解支持。由于没有其他权限的配合,使得试点县面对省、市两级时,关系不好处理,工作难度加大。
(二)省级财政部门管理难度过大
虽然实施“扩权强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乡的财政困难,但与此同时省级财政部门无论是在管理半径还是管理难度上都面临新的挑战。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后,省级财政部门在原来管理的21个地级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9个试点县,管理单位数量的增加使得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由于四川省的行政管辖范围过大,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增大了省级财政的调控、管理难度。因此,能否及时准确掌握各县实际情况并因地制宜地进行监督管理是全面推行省管县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三)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受到影响
在市管县财政体制下,地级市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做出比较宏观的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各县域经济的自身特点对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进行规划,并已在较长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整体经济格局。“扩权强县”改革后,随着县一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自逐渐扩大,发展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倘若省对县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就有可能会带来无序开发、恶性竞争的隐患。对地级市而言,随着“扩权强县”的全面推行,为保证和提高自身的财力,一些重要的经济项目或者企业将有可能被留在市本级而不是根据各县域经济的资源禀赋特点进行更合理的安排。此外,“扩权强县”改革以后,地级市与经济欠发达县之间的财政隶属关系被解除或弱化,地级市对欠发达县的管理责任下降,对欠发达县的经济资助和扶持力度亦可能下降。加之欠发达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筹集资金、招商引资方面更处于不利地位。随着2012年“省直管县”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行,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也将趋于白热化。此时,欠发达县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在地级市的区域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中被进一步边缘化,出现强县越强,弱县越弱的局面。
(四)基层财政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
与地级市相比,县域经济发展通常落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几乎所有的县级政府都反映基层财政人员匮乏、专业知识贫乏,管理水平不高,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绩效评价)往往难以胜任,与上级政府部门的业务对接能力也较差。“扩权强县”改革以后,由于县级部门的自增加,经济开发和建设步伐加快,对县域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及教育水平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缺FI也将进一步扩大,此时县域经济的人才匮乏的局面将更为严峻。
二.完善地方财政关系的政策性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项事权,尽量做到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在全面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扩大县级经济管理职权的同时,应按照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原则,对当前省、市、县政府问行政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的事权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并相应地确定财权,使各级的财政利益得到保障。一是强化各级政府的全局意识。在“扩权强县”的举措中,仅仅在财政一个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单兵突进,其他权限跟不上,因此积极宣传省直管县的重要性,强化各级政府的全局意识十分必要。二是要处理好区域性事务。在省直管县体制下,县级的独立性明显增强,涉及区域性公共管理事务应按照区域覆盖的范围和事务的性质,由中央、省、市、县根据权责和负担能力的大小分别负担。
(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推动县城经济发展
1.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由于四川省所辖县范围宽,各县自身发展程度差别大,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不能搞“一刀切”。财力较好的县应鼓励县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个性,准确定位,发挥县级财政调控县域经济的功能,建立特色县域经济。对财力较弱的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力度,鼓励地方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有重点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调整项目配套资金办法。201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民生的政策项目,已经有不少超出了地方财力保障的能力。很多项目的同时展开对财力较弱的县级财政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因此一方面建议省在出台支出政策时能够统筹考虑事业发展需要和地方承受能力,按项目的重要性分次分批下达,给地方执行政策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县级自身财力的多寡,对财力较弱的县适当减少项目配套资金要求,让他们集中财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三)公平兼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县级财力基本均衡
1.保证政策力度统一公平。第一批、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政策和待遇各不相同,且试点县财政状况有别,使得第一批试点县受益程度要大于第二批,这已经受到普遍诟病。因此下一步改革要本着对各县公平的原则,调整对县的各项待遇及转移支付力度,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2.改进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要以缩小县域财力差异为导向,逐步提高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专项转移支付要逐步进行调整、压缩和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措施,减少政策制定的随意性。
3.建立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在转移支付资金的测算分配上应更加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到不同县之间在财政供养人数、区域面积及财政收入状况方面的差异,也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对转移支付的影响,建立动态的转移支付机制。二是在转移支付计算上将资金测算分配的公式和办法公开,做到真正的透明客观、公平公正。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
1.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在省直管县的财政框架内,资金的调度分配由省级财政直接与县级对接,但具体的监督职能还是由地级市履行,形成了地级市在不清楚资金分配目的和数额的前提下对县进行监督,加大了工作难度。加之改革后地级市难免会将精力用于本级财政,所以让市继续履行监管职责不合适。但是由于管理幅度过宽,省级财政无暇顾及所有的县,最后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因此建议在市级设立专门的代管机构对县级财政资金运用进行监督管理,并且负责各部门的绩效考评工作。
2.建立激励补偿机制。为了调动县级自身发展及市帮扶县的积极性,应建立起奖励补助机制。对于县级奖励补助的重点应放在促进税收收入增长,改善财政收入质量和提高重点支出保障水平上。建议区分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基数比率档次,适当提高经济欠发达县奖励基数的比率,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地级市奖励的重心应围绕地级市对县级的财政性补助来进行。对于帮扶县级比重大,支出增加的地级市应适当提高奖励标准,并纳入年末绩效考评中。
(五)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
随着省直管县改革的全面铺开,纳入直管的县数量骤增,省级与县级财政部门的工作强度加大,因此亟待改变原先的工作方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应加大力度建设财政信息化平台,保证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的共享与畅通,为全面推行省直管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县域经济;商业金融;县域业务定位;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66-02
[作者简介] 陈立平,农行吉安市分行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蒋卫东,农行吉安市分行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县域经济与金融。(江西 吉安 343000)
一、农业银行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必然性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一般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属于国家最基础的财政单元。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资料,截至2003年末,全国县域人口9.16亿,占全国的70.9%;县域经济GDP为6.45万亿元,占全国的55.15%。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总体规模大。2003年,全国县域GDP平均32.04亿元,县域财政收入平均1.21亿元;二是发展不平衡。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县域人均GDP的15.1倍;县域GDP占比最大的贵州省(74.4%),比占比最小的上海市(1.1%)高出73.3个百分点。三是资金需求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20年我国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约5万亿元左右。县域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凸现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各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亟待健全等问题。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发展呼唤金融的有效支持。
县域经营与农业银行改革发展息息相关,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县域市场是农业银行市场布局的基础。据统计,目前农业银行有县城网点8400多个,集镇网点8600多个,县域网点占全行网点总数的60%,51%的在岗员工、42%的存款、31%的贷款、29%的经营利润也分布在县域。农业银行是由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转轨而来,在县域建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打造了影响力深远的品牌形象,形成了以县域为基础、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
(二)县域经济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和业务经营商机。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农业银行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开拓县域有效市场,就能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机构和队伍优势。农业银行是唯一目前仍保持在所有县域都有县支行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也是在县域点最多、面最广、网络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内部一直保持着农业信贷部门,并且随着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还专门设立了小企业信贷部门。农业银行队伍对县域经济服务特点、模式较为熟悉,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优势、能力及亲和力。
(四)具有服务县域经济的业务产品基础。农业银行在服务县域经济中独立开发形成的农业产业化信贷、农村城镇化信贷、小企业信贷、“绿色家园”贷款、最高额担保可循环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业务已成为各县域经济实体喜闻乐见的业务品种。据悉,未来5年内,农业银行将新增贷款4670亿元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七成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得到支持,年均投放934亿元,达到全行新增贷款的30%以上。
二、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担负重要的金融服务职能。当时的农业银行在保障支农资金需求、促进农村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因政策性因素形成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在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补偿机制和管理手段不到位的情况下,引发了县域资产业务的风险,特别是乡镇企业贷款、供销社贷款、国营农业贷款,形成了较大的资产损失。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由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打破原有的业务分工,农业银行重视区域布局调整,重点发展城市业务,不断上收贷款权限,县域资产业务有所削弱。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更多农村经济主体的出现和民营经济规模的扩大,县域经济主体的产权格局由原来的公有制主导转变为多元化产权并存,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农业主导转变为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在新的形势下,农业银行在县域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部分行对县域业务发展定位不清晰。一些行没有看到县域经济的深刻变化,没有认识到县域业务的发展潜力,权限上收后县支行被动调整多,主动出击少,对县域有效金融需求研究不够。二是对发展县域业务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经营范围狭窄,产品结构单一。三是产品和服务创新不够。适合县域经济和县域客户特点的产品较少,营业网点的功能转型不到位,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四是对县支行分类指导不够。县支行的信贷授权和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差别化管理程度低,影响了经济强县支行的竞争力。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在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农业银行应从国家战略和自身改革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发展县域业务的重大意义,着眼于充分发挥县域固有优势,着眼于未来潜在市场,着眼于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增强拓展县域市场的紧迫感,将县域市场作为加快有效发展的市场基础。
三、农业银行县域业务定位模式选择
(一)经济较发达的县支行要以个人业务为基础,以公司业务为重点,全面拓展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对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要全方位介入。积极营销存款资源相对富集的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具有较强还款能力的重点医院、高级中学和优质房地产项目。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社会信用环境较好的县,可以适度介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要做大做强中小企业业务,重点支持处于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增长期的配套型、特色型、科技型、出口型和资源型小企业。要逐步把已经成熟的城市金融产品推广到县域市场,设立县域金融超市,引入保险和证券业务,提升县域市场的金融服务水平。要增加外汇业务、网上银行、现金管理、贷记卡和理财卡等新业务品种。
(二)经济基础一般的县支行要重点抓好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围绕当地经济特点稳妥发展资产业务。可适度介入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的资产业务。重点拓展以下县域业务有效市场:一是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县域劳动密集型企业、特色产品生产企业、高科技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的小企业群;三是出口创汇型、高新技术型、旅游观光型和生态型现代农工商企业。
(三)经济欠发达县支行要以开展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同时理性发展资产业务。其资产业务要紧盯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措施,继续发挥农业银行的优势,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扶贫经济实体作为资产业务营销的效益增长点。负债及中间业务要在着力改善网点布局和设施基础上,瞄准外出务工客户群体,将务工储蓄作为工作重点,辅之以借记卡、理财卡的发行。
四、农业银行拓展县域业务的配套措施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行施策的原则。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拓展县域市场,打造差异化经营的特色。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市场潜力和各行不同的管理能力,实施区别对待策略,重点支持中小企业、龙头企业、个体经营户,确保理性发展、稳健经营。
(二)健全制度约束,促进县域业务发展。要在业务准入、授权管理、风险补偿、授信问(免)责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利用数据大集中的优势,探索开发专门的县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引导县支行严格执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从严追究道德风险责任,在提升县域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基础上,引导和发挥好县支行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科学配置信贷和财务资源。要区别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配置经济资本和信贷计划,适当降低零售业务的经济资本系数,引导县域农业银行加快发展零售业务,尤其是零售资产业务。要适当增加县域农业银行在电子设备、网点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加大零售业务与业务经营考评的挂钩力度,使零售业务发展较快、贡献较大的县域支行获得更多的财务资源。
(四)加快产品创新和机制改革。要积极开办适合县域客户需求特点的业务产品。如增加个人信贷业务品种,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银政、银企合作方式,改善县域客户的融资条件。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探索小企业定额信贷客户评级、授信、贷款“三合一”机制。完善县支行分类授权管理,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一、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是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演化而来的,目前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有四种观点:“县域资源配置能力”、“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能力”、“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
综合上述观点可知,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范围限定,是指一个县域范围之内;二是内容方面,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是仅指包括经济方面,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县级区域同另外的区域相比较的竞争能力、影响力,它是一种内在能力;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不仅指现实竞争力,而且还包括潜在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提出并展开。其评价指标体系由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速度指标组成。
二是县域经济竞争力深度评价指标体系。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县域经济竞争力深度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和深化了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现存力、自然优势力、政府能动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力竞争力、经济活力、外界互动力等8个一级指标及33个二级指标。
三是朱允卫等(2003)提出的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经济实力、自然资源优势与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政府管理能力、产业与企业竞争力、农村与农户竞争力、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发展活力与潜力、对外交流程度、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等10个一级指标及细化的55个二级指标。
四是王秉安等(2003)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实力竞争力、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教育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7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组成。
五是胡荣华等(2004)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贸易与外资、投资与文化、财政、生产效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环保11个二级指标及32个具体指标。
六是蔡坚等(2004)提出的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自然优势力、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政府能动力、人力竞争力、县域经济活力、外界互动力、技术创新力和环境创新力10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55个二级指标。
七是靳贞来(2006)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辅助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及32 个二级指标。
八是朱翔(2009)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经济实力、三农竞争力、社会综合服务力、经济发展活力、环境承载力、资源配置力等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
九是周泽炯(2010)提出的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及43个三级指标。
从以上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发展来看,我国县域竞争力评价已经从简单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展为多种评价体系并存的局面,但总体上看,大多数的县域竞争力评价研究仍局限于县域基本竞争力评价和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这两个方面,这对县域竞争力的评价显然是不够完备的。评价县域竞争力如果仅仅评价经济指标,则和以前进行的以经济指标为主的百强县排名没什么区别,竞争力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县域竞争力评价研究,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县域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真正起到促进县域竞争力提高的作用。
2、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根据权重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根据所用研究方法的数量来分,可以分为单一研究方法和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1)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评价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模糊评价法、指数加权法和功效系数法等。客观赋权评价法则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权数进行综合评价。如熵值法、神经网络分析法、TOPSIS 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等。
(2)单一研究方法和多种研究方法并用。①单一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方法,该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评估法、主成分分析法。吴育华等(2009)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其发达程度,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转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高树勇(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2006年的30个城郊县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张志琴等(2011)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省96 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王林伶(201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宁夏16个县2009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评估结果表明: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全面提高。
②多种研究方法并用。多种研究方法并用,该类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高辉灵等(2010)运用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67个县( 市) 2008年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结果将福建省67个县(市、区)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较薄弱、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仇方道等(2004)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的1682个县域和427 个县级市1999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水平和人口素质,而不单是经济因素;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自沿海向内陆表现出高─低─次高─低的4 元结构;全国县域综合发展可分为高度协调发展型、中等协调发展型、社会经济结构滞后型、初级协调发展型、整体发展滞后型。张丽等(2005)运用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36个县域单位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李松志等(2011)运用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西省2006年的鄱阳湖生态区的部分(28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综合评价的方法较多,每种方法都有理论和实际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对象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选择出合理、适用的评价方法。
三、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1、在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选择上呈现出全面化、动态化和科学化的趋势
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单单是由原来只注重经济指标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民生等指标的全面化发展,而且也由原来只注重现状的评价向现状和潜力的综合评价发展。在指标的舍取上方法更加科学。并非选用指标越多越好,因为指标太多,一来可能有些指标相关性很强,重复反映某些方面的信息,二则引入一些无关紧要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只会起到干扰作用, 这样将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但若选择的指标数量太少,又不能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发展情况,就达不到综合评价的目的。因此,有些学者通过对运用相同方法来测度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文章的度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出每一大类下各指标的使用频率,从每一大类中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作为其评价指标。
2、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呈现出多种方法组合应用的特点
评价方法已经由单一的评价方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评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向多种方法组合应用(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转化。
浙江扩权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市化走过了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实施城市化和率先推进新型城市化等3个阶段。考察浙江城市化进程,既有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市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其中,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扩权改革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助推了城市化进程。浙江扩权改革从扩大县级政府的财权起步。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推广“市管县”体制过程中,浙江根据自身实际,除宁波市外仍然坚持“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两保两挂”、“两保一挂”等政策。“省管县”财政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县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催生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县域经济现象,在全国所有省区中第一个消灭了贫困县,在“百强县”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有力地驱动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和人口集聚,推动了中小城镇建设,也锁定了浙江城市化的主要路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相互促进,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城镇发展成为县域资源要素集聚的自然产物。这种发展路径相当有效地提高了浙江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到2008年,浙江城市化水平从14%提高到57.6%,年均提高近1.5个百分点,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提高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目前,浙江城市化已超过世界50%的平均水平,大致介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平均40%与发达国家平均75%的城市化水平之间。
县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强化了对扩权模式的路径依赖。首先。县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浙江推行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的自信心。第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资源流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诉求,增强了县级政府对于扩大财权以外更大的行政自的渴望。第三,扩权改革效应所催生的浙江现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被视为浙江经验的“真经”,在全国兴起了学习借鉴这一体制创新成果的热潮。第四,中央多次在重大决定中明确,有条件的省份可以率先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这意味着浙江过去一些曾遭非议的自主性探索,已被视作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浙江相关的探索性试验的合法性问题由此得到了彻底解决。这些因素都对浙江坚持和完善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模式产生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并对这种扩权模式产生某种依赖。考察浙江的扩权改革历程,走的始终是一条“扩权一强县一再扩权一再强县”的改革路径: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浙江先后进行四轮“强县扩权”改革,在暂不涉及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的情况下,将部分原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市),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的发展自。2008年,浙江又凭借“强县扩权”积累的经验和自信心,全面实施了“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尽管在扩权的意图、范围、方式和内容上都有区别,但最终的目标指向同样都是为了“强县”,即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以强县为主要目标的扩权改革影响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的推动既有历史性功绩,又有先天性不足。扩大县级政府权限,好处是避免了市刮县、市卡县现象,弊端是削弱了地级市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统筹协调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抑制了中心城市的培育和极化效应。第一,现有中心城市普遍规模不大,空间不够,能级不高。与沿海省份相比,在地级以上城市中,我省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只有5个,明显低于山东(13个)、江苏(10个)和广东(10个)等省。第二,现有中心城市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第三,现有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大而功能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与周边中小城市相当,产业结构趋同,集聚辐射功能较弱,无法为产业水平提升提供相应的技术、人才、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支撑。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高端要素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剧了浙江经济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这些年。浙江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但效果不好、进展不快,尽管有多种原因,但与扩权改革的制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需要树立扩权改革新思维
基于扩权改革与城市化的高度关联性,浙江在进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必须对扩权改革思路进行重视审视,一方面,要祛除既有的弊端;另一方面,根据新型城市化的要求作出适应性调整,力争走出新路子,再创体制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建设都市经济圈,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由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转变。都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发达的联系通道,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与区域,形成的具有经济一体化发展倾向、并可实施有效管理的城市功能地域。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浙江实际看,加快建设杭甬温三大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都是浙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但从已有实践看,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还面临着不少体制。第一,扩大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自,使得县域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单位,意味着县级政府获得更加丰富的干预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手段和体制空间,市县之间的关系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逐步演变为相对平等的行政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市与县之间以及县与县之间的行政壁垒更为严重。第二,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割断了核心城市与所辖县(市)的利益纽带,核心城市失去了带动所辖县(市)的积极性,减弱了对所辖县(市)的扶持力度,降低了对所辖县(市)融入大都市热情的回应力度,使得所辖县(市)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实施发展战略。第三,对于都市经济圈范围的其他周边县(市),核心城市受行政体制制约,缺乏足够权威的统筹协调能力,影响了经济融合与互利共赢。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杭州周边的德清、安吉、桐乡、海宁、绍兴、诸暨6县(市)通过接轨杭州,积极承接杭州产业转移,6县(市)的龙头企业为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也开始把总部或研发、销售部门迁到杭州。但受现有行政体
制制约,这种合作的层次依然较低,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行政经济区现象比较突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深化扩权改革,必须提升核心城市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发展省域中心城市,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为主向统筹市县发展的转变。省域中心城市是指组织省内一定地域范围或者跨省交界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并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城市。国际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研中心和决策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通过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效应,促进自身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把地级市和部分经济强县(市)培育成为省域中心城市,是浙江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方式的重大举措。从浙江实际看,加快培育省域中心城市,需要对扩权改革思路作出战略性调整,实现从强县为主向市县并重的转变。一方面,要推进扩权强市,重点是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特别要科学编制市域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调控力,提高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有序、互动、集约、高效。另一方面,要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浙江在1998年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之后,先后有9个设区市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行政体制和发展空间等问题。但时至今日,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明显偏小,城市的规模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严重制约。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亟待展开。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作用。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向强镇的转变。中心镇是延伸县(市)域中心城市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中间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但从浙江情况看,发展县域经济使得县域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空间,众多的中小城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不高,普遍存在小城镇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的问题。浙江现有建制镇754个。镇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有596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79%;镇区人口小于2万的有623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82.6%。小城镇发展存在低、小、弱的问题,既制约了小城镇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要在科学规划前提下,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
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思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应该通过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思路是立足“三个坚持”: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深化扩权改革,要更加注重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培育。以提升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中小城市发展。要努力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最终促进并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关键词】县域经济;生态产业;生态城镇;婺源
一、问题的提出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只有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形成对区域发展升级的强大支撑。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江西省有80个县,要实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科学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突破口和重要增长点。
就江西当前发展实际而言,提升县域发展水平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县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引导和鼓励各县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打造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本土产业,形成支撑县域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围绕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增强内需拉动的能力,统筹推进城镇化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以产业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形成“良性互动”耦合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产业和城镇的和谐统一,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
县域经济也是我国空间经济演化的基本单元。历史基础、经济区位、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政策等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江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全省多数县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大限度地巩固好、发挥好区域的生态优势,实现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基于此,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发展理念,充分结合江西县域发展实际,就如何发挥县域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促进县域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优势,促进县域产业化和城镇化耦合发展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理论探讨
1.产业发展的生态化
20世纪后期,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生态危机四起,传统产业结构的弊端暴露无疑,人类开始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呼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产业的生态发展模式,目的是改变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以最终达成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诸多要素在系统环境里通过一定的方式耦合而行成。生态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其要素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及环境因素、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等。
县域产业体系生态化中包括:(1)农业的生态化。农业的生态化包括两个层次,一层次是回归自然农业和传统的有机农业,更高的层次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农业打造成生态、经济、技术复合人工系统,克服传统农业的低效率,适应社会的新发展。(2)工业的生态化。其与工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区别就是力求把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系统,仿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方式组织工业生产。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节约各种要素投入,高效率地组织工业生产;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在全产业链过程中,并主动引导消费者保持消费的生态化。(3)服务业的生态化。一方面要求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发展的服务业,另一方面要使人们享受的各项服务,尽可能降低区域经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
2.城镇发展的生态化
城镇生态化要求在把城镇打造成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体现在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的建设与自然的选择相统一,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高效利用、信息传递流畅快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协调,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和谐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在城镇规划上,要求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洽,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形成城乡复合体,使得城市与乡村融合,互为一体。城镇生态化发展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且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它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将人与自然置于和谐的双方,达到共存共荣的境界,是今天追求高质量生活方式的人们的理想选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3.关于县域产业化与城镇化关系
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得出的经验是,城镇化和产业化之间通常是同步推进,并且存在着一种交替变化的内在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够完全绕过城镇化而走上产业现代化的道路或脱离产业化而实现高水平的城镇化。县域产业化发展是县域城镇化的直接导因和动力,是县域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支撑。县域产业化一方面表现为农村人口聚集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过程和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城镇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高度发展要求离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县域城镇化是县域产业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县域产业化发展要求生产相对集中,连片发展,需要城镇为其提供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系统,城镇化引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利于形成交易市场,促进产品流通,从而不断推动农产业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而生态产业化和生态城镇化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产业化是推进生态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生态城镇化应当以生态产业化为主导动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显著标志,更加重视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绿色发展,形成生态产业化的载体和土壤;没生态产业化就没有城生态镇化,没有生态城镇化就没有现代化,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婺源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82%。自2002年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以来,该县牢固树立了“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时借助“中国最美的乡村”品牌力量,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化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格局。分析婺源县的生态建设和发展,突出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把环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为了让生态环境资源成为加快发展的资本,近年来该县将全县294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生态文化大公园来规划和建设,在巩固好原有生态基础的同时,重点实施了绿化美化、清洁能源、水体保护、垃圾处理和环境整治“五大工程”,进一步扩大生态优势,提升环境品位,抢占“绿色发展”的制高点。已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首批“十佳绿色生态县”、“全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先进县”等系列荣誉称号,拥有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先进县,生态环境品牌已日渐叫响,并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获得了先决条件。
2.全域规划,统筹建设,构建特色生态城镇
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旅游资源是婺源的宝贵财富,也是城镇化建设的特色资源。近年来,婺源县在全国率先以全县行政区域为城镇化规划范围,把县城、各个集镇和旅游景观村放在城镇化建设的同等位置进行规划布局。在规划中,首要进行了全县生态景观控制与规划,然后开展区域功能性控制规划,在此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规划。规划突出抓好江湾、清华、赋春3个示范镇和景观村的发展规划,构建了“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副中心集镇、一百个文化生态景观村”的三级城镇框架体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梯度辐射的县乡城镇体系。
在城镇建设上,婺源县十分注重传统建筑风格的挖掘和传承,努力塑造饱含地域文化底蕴的建筑特色。依照“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保护原则,对县域内原有明清徽派古建筑进行修缮,确保维修报的古建筑保持原来特色;对改革开放后新建的2900多幢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非徽派住宅等建筑,进行了徽派改造;对城乡新建房屋,要求按照规划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的多样化徽派建筑形式进行建设。千百年来粉墙黛瓦、精致典雅、亲近自然的徽州建筑风格一脉相传,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核心元素。
3.发挥特色生态优势,培育生态产业体系
该县在保护环境、搞好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三大特色产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体系。
(1)生态农业。依托婺源生态优势,该县把开发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作为向更深层次推进生态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将全县划分为东北生态林茶、中部生态茶果、西南生态粮牧渔三大生态农业区,建立了25个有机农业示范村,已建成各类生态农业生产基地50余万亩,其中有机茶、有机稻、无公害蔬菜等基地达20万亩。婺源绿茶以优良的品质成为我国有机茶出口第一大县,全国著“油菜花”景观品牌和无公害蔬菜产地,全面带动有机茶叶、大米、山茶油、酒、水产、有机蔬菜等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促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7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4家。
(2)生态工业。围绕生态优势,确立以生态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向,鼓励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物、电子、新材料、绿色食品、旅游商品等高科技、无污染企业。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江西省生态工业园的要求,创建了全省首家生态工业园区,引进110余家生态环保型企业,吸纳就业12000余人,形成机械电子、鞋服纺织、绿色食品和旅游商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依托全省首家旅游商品产业基地,促进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发展徽州“三雕”、龙尾砚、甲路纸伞等一批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加工产业,年产值逾5亿元。
(3)生态旅游。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已经成为婺源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品牌和无形资产。该县先后编制了《婺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以及10多个景区规划,科学地将婺源旅游业定位为建设“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同时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了旅游资源的保护,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使全县旅游业朝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结论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县域产业化和城镇化良性耦合发展,是江西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在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一要统筹考虑县域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全域性科学布局和规划城镇化建设。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特色的生态城镇。同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眼于打造江西绿色品牌,坚持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促进绿色消费,形成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