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48: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概述
近年来由于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多,各种灾害类型明显增加,分布面积不断扩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很大的一部分,每年造成人员伤亡数以千计。地质灾害给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地质灾害点(段)防治措施
2.1避让措施.
对已发生的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点(段),建议采取避让措施。
2.2生物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是利用农业或者林业的技术,对沟域内泥石流的产生提供大量固体物质的陡坡耕地、荒坡、荒地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控制泥石流的面蚀作用和水土流失强度,减少泥石流的固体物质的来源,同时能也起到调节或削减地表径流,阻滞在沟道中形成大的洪峰,从而抑制泥石流的产生和发展。
2.3工程措施
2.3.1滑坡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对滑坡地质灾害工程主要措施为:a.排水治理工程排除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防止滑体充水、饱水,以拦截和旁引为原则,具体做法是在滑坡体坡顶处设置一条环形截水沟,拦截旁引地表径流,不使地表水流入滑坡范围之内。另外,采用浆砌石修建路基排水沟,防止滑坡体充水,降低滑坡驱动力。b.抗滑锚固工程根据滑坡的规模、成因、形态、深度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设置支挡构筑物,在滑坡体前缘(路基)设计施工抗滑桩,垂直滑坡轴方向布置,增大抗滑力,阻止其滑动,以保证路基稳固和交通安全。采用坡脚修建挡土墙、坡面恢复植被等综合治理措施。
2.3.2崩塌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危岩体进行彻底根治消除,并修建挡石墙或护坡,以防止斜坡岩体剥落。对规模不大的崩塌点、段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削坡、清除危岩体或修筑拦石栅栏、挡墙及柔性防护等工程。
2.3.3泥石流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
针对被保护目标性质和重要性,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对泥石流进行抑止、疏导等措施,以求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和节省投资。对于防治泥石流,常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比用单一措施更为有效。a.拦截排导工程流通区、堆积区修筑排导槽、导流堤、拦截坝,拦截泥石流进入村屯,排导泥石流进行下泄。修建长挡墙修建跌水缓冲坝,在泥石流沟口修建排导槽,有效拦截疏导泥石流。b.固坡工程在泥石流沟域松散固体物质分布区,修建梯级谷坊工程,调节沟道纵比降以削减泥石流流量,以面蚀为主的荒坡等分散物源,采用农林措施固坡。
2.4监测预警措施。
监测预警措施是对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的灾害点及潜在灾害点布置监测工作。对目前危险性特别突出的泥石流等进行预警工程。特别是汛期要根据降雨情况和监测结果做出适时预警预报及撤离工作。
3群测群防网络建设与运行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三级监测网络。一级监测为市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市长负责,市国土资源局主持日常工作;二级监测网为乡镇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乡(镇)长负责;三级监测网为村级监测网,由村长直接负责该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并指派专人进行灾害点的监测工作。
3.1监测网的重要职责。
市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一级网):a.负责市境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和预警;b.建立市级群测群防监测站,进行多种手段的综合监测:进行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抢险救灾;c.负责该市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以及群测群防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群测群防的信息管理,成为群专结合组成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纽带。乡镇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二级网):a.负责该乡镇地域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b.其监测手段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c.协助上级监测机构做好本地区内重点地质灾害体监测预警;d.领导辖区内各村的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发生的短期临灾前兆宣传和自救工作。村组级监测网(群测群防三级网):a.负责该村组地域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b.其监测手段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c.地质灾害预警的自救指导。
3.2监测点选定原则。
a.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灾情严重的;b.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c.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d.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线工程的;e.威胁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
3.3监测点的建设。
a.监测范围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b.地质灾害监测方式:对地质灾害点,建立以简易监测为主,结合宏观地面变形观察。以定期巡视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视一般为半月或每月进行一次,汛期强化监测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
3.4监测网点的管理与运行。
a.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被监测的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为监测责任人,在他们的领导下,成立监测小组,监测小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b.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市、乡、镇、村应逐级签订责任书。c.宣传与培训。采取由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乡、镇,甚至村级领导进行调查与培训,一方面了解各乡镇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危害,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与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另外在现场调查时,对危险性较大的灾害点周围的群众进行监测和应急处理措施等知识的宣传,教会监测责任人,监测小组成员和群众,如何监测、如何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和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d.监测信息反馈与处理:市国土资源主管行政部门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由其将上报的资料与信息录入省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下一步监测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5地质灾害险情的应急处理
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市乡镇村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应立即报告给省、市政府及国土资源厅主管部门,届时将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协助监测和指导防灾救灾工作。
4结论
地质灾害的防治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公报[J].2005.
[2]柳源.中国地质灾害(以崩、滑、流为主)危险性分析与区划[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
[3]李媛,孟晖,董颖等.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2).
[4]殷跃平,柳源.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一对国际减灾十年活动(l990—2000)的思索[J].工程地质学报,2000,增刊.
[5]罗元华,张梁,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防治
我县位于青海省的东部门户,全县总面积1893.82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八镇,十四个乡政府,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又是地质灾害高发区,每年汛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民财产安全。因此,认清我县地质灾害现状,正确处理现实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公民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
一、我县地质现状
2001年省水堪院派专家对我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区划与调查,共查处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63处。2004年我局对109国道泥石流做了调查,发现泥石流隐患点2处。2005年因峡门地区突降暴雨,发现2处滑坡隐患。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7处,涉及全县18个乡镇,47个行政村,其中滑坡49处,泥石流15处,崩塌3处,重大地质灾害点达8处,主要分布在官亭镇,杏儿乡,隆治乡,新民乡,巴州镇,李二卜镇,古山镇等7个乡镇,10个行政村、263户,272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受到危机。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
我县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总体上表现在地质条件、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1.地质条件。我县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侵蚀剥离避低山丘陵区,依据其成因和形成机制,分为黄土丘陵、洋山剥离丘陵:(1)黄土丘陵:分布于黄河湟水河两岸VI阶级以上地带,顶级为风级及黄土状况,一般海拔在24002500米,切割深度为200—500米,沟岸壁陡横断面为V型坡面上落水洞屡见不鲜是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区,在沟底可见红色碎销岩出露。(2)浅山剥蝕丘陵,分布在黄土丘陵与山丘之间过渡地带,多由第三系红层构成,局部上覆冰水堆积的卵、砾石层海拔在24002500米。红层表面部分风化强烈,也是我县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2.自然条件。我县属典型的山区县,山高坡陡,不少村民就居住在坡度为30—40度的山坡上、破脚下或陡砍下,如果受暴雨影响,极易形成滑坡或崩塌。
3.人为因素。主要因修公路,修水库,开砂取矿及村民挖宅基地而引起的,这些地方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程度的稳定性,增加了自然坡度的临空面,从而形成了崩塌和滑坡隐患,一旦条件成熟,极易整体下滑或崩塌,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很难预料,是人防不胜防。
三、当前防灾存在的问题
我县对地质灾害工作是十分重视的,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确定了重要地质灾害点,明确了各乡(镇)责任人,制定了地质灾害责任制、动态巡查制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这几年虽发生了多次地质灾害,但无人员伤亡事故,但纵观全局,我县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地质条件差,地灾隐患面大。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层是我县地灾的多发层,我县大多数地灾点都分布在该地区,由于第四系土质松散,村民建房大多数选择这类容易平整宅基地的地层,而这类土层一旦稳定性被破坏,增加临空面,极易形成危害较大的滑坡和崩塌。
2.通信条件差,交通闭塞,信息传播和抗灾工作很难及时到位。由于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多数在交通较为闭塞,通信设施较为落后的山区,对于地灾方面的天气预报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无法快速、准确的转达到隐患点或灾害点上,给防灾抗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部分村民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听天由命的思想,一部分村民心存侥幸心理,愿秉家旧业,虽经乡(镇)府多次做工作并限期搬迁,然迟迟未动,宁可签订生死状,也不可搬迁;还有一部分群众愿意搬迁,但由于生活困难和难以选择合理的宅基地搬迁难以实现。
4.地质灾害检测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全县各乡(镇)国土员为地质灾害联络员,但真正对地质灾害的常识了解很少,更缺乏相应的知识培训地灾常识缺乏,但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对如何避灾了解不够,还有个别村级干部夏季外出打工不在岗现象存在。
四、防灾对策
1.突出重点。对地质灾害威胁大,面积广的地灾点政府应拨出专款,在汛期进行专人检查,易便在制定预案、落实责任人、简测人以及抢险时做到有的防失尽量减少意外损失。
2.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做到家喻户晓,各级部门要把地灾防灾的宣传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防灾意识深入到每个村民心中。
3.着眼于长远,防患于未然。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应进行建设用地地灾危险性评估,必要可提前进行防灾治理,减少隐患发生。
4.增加财政收入,添属必要的装备和增设隐患点标志。警示牌上标明灾害地点、灾情类型、规模和危机范围,标明安全撤离路线等。
Abstract: In the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research has started from the governance, and rarely starting the research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proje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prevention system: disaster awareness, management models, prevention programs. In the actual disaster prevention projects, it is strong practical and targeted.
关键词: 水库岸坡;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Key words: reservoir bank;geological disasters;control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075-03
0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现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发展成防洪、农业灌溉、为城市供水、发电、养鱼、旅游和航运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水库工程。然而水库在蓄水过程及运行过程中,将导致库岸斜坡原有的自然平衡条件失衡,引起坡体原有地形地貌及稳定性的变化,同时由于库水位升高造成河流局部侵蚀基准和地下水位抬高,引起水位动态变化,使水库岸坡地质结构遭受强烈改造,从而可能导致库岸坍塌、崩塌、岩体蠕变、滑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带来严重后果。目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主要是从岸坡劣化引起的塌岸、滑坡等自然灾害入手。例如采用人工的方法如削坡减载,回填抛石压脚,改善岸坡外部或内部排水条件利用锚固(索)、重力式挡土墙、锚定硅板墙、抗滑桩、阻滑键等进行抗滑与支挡等等[1-13]。但是目前鲜有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对岸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对策的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从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一些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 水库岸坡地质灾害灾情
三峡水库是世界闻名的特大型水库,库岸长度超过5300km,直接受库水位变化影响的滑坡1190个,不受库水位变化影响但与三峡水库移民工程有关的滑坡近3000个,其中体积超过1X10m的大型滑坡占60%左右[14]。水库在运行期间,库水位一年一度在145m至175m之间蓄水和消落,其30m的水位变幅相当于水库修建前长江100年一遇的洪水涨落,岸坡地质环境必然发生显著变化。如从2008年9月28日三峡水库进行175m蓄水试验至2009年3月18日,受试验性蓄水和退水的影响,重庆库区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等14区县发生了166处地质灾害灾(险)情,崩滑体总体积约6024万立方米,已造成土地损失约2380亩,经济损失约5亿元。所发生的166处灾(险)情点中,新生突发性灾(险)情121处,占水库诱发灾情的73%。
显然,治理库岸地质灾害,对于岸坡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岸坡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5],需要有科学的工程管理对策才能达到防治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鉴于此,本文从防治体系、灾害认识、管理模式、防治方案比选四个方面对库岸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2 库岸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2.1 完善防治机构,健全防治体系 完善的防治机构是开展各项防治工作的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应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职责权限,保证思想、政策、机构、经费的到位,积极调整管理机构内部不合理之处,健全防治的运行机制。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方面:
2.1.1 明确防治目标 明确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是“保证工程完整,发挥工程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它是各项防治工作展开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明确防治的区域和重点治理部位;二是要明确治理工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对于第一个目标,要以整体的眼光看问题,以灾害活动规律为依据,区分轻急缓重,确保重点部位优先治理,防止平均划分、随意切割现象的发生。对于第二个目标,要根据各项工程防治标准和规范,因地制宜,把握好“度”,在各项指标达标的基础上注意做好节约工作。
关键词: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对策
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出现了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的难度在逐渐的变大。[1]目前,在我国已出现了许多高边坡的破坏问题,这对于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高边坡的认识,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行恰当的治理,将边坡失稳导致的损失降到最小化,因此国家应利用大量的资金投入于我国的基础设施,使得设备在运营过程中比较安全,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一、常见的高边坡地质灾害的原因分析
在大多数常见的高边坡中,岩层中部都会产生节理裂隙,基本上都为陡倾切割,从而导致岩体的完整性变差。在边坡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底部临空的现象,在地下水的持续作用下,造成浅层岩体塌滑失稳。岩体滑坡是一种浅层滑动平面,它的滑动面是层间比较软弱的滑动面。坡体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坡体的物质组成状况、地下水的活动状态、地质结构以及人类的工程活动都影响着坡体是否会产生。
许多边坡浅层都是在强风的作用下化成岩土的,风化裂隙发育,当岩土破碎之后,岩石就很容易受到腐蚀,经过水的软化作用后,通过地下水入渗,高边坡就会导致失稳。当风力较小时,边坡就会形成纹岩,玻屑凝灰岩受区域构造作用,绿泥石化蚀变非常剧烈,形成了蚀变岩石,岩石呈现为软硬相间,结合程度较差,使得层间结构面易变成滑动面。因为层间结构面容易外倾,形成很小的倾角,便于滑动,在坡面施工之后形成临空面从而更加容易使滑动面遭受破坏。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期产生的雨水以及地表水等入渗结构面,使结构面变得,从而大大降低了结构面上土体的受压值。
二、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设计思想认为,对于路堑边坡,当选用恰当的边坡坡率后,边坡就会变得稳定,只需对其辅以一定的挡护工程就能使边坡持久稳定。但在实践过程中,它适合于地质破坏作用较小的硬质岩边坡。对于土质边坡和软质边坡很难维持自动稳定的状态。[2]常见的破坏类型归纳如下:
(一)风化岩石边坡的破坏
岩体的结构、层面、岩性和层面中的填充物的风化导致岩石边坡受到变形破坏。其主要的破坏形式有:顺层滑坡、顺节理面变形、切层倾倒破坏等。
(二)土质边坡
由于坡积、残积红粘土大多数具有弱膨胀性,所以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它的强度会逐渐降低。该种类型的边坡稳定性很差,很容易导致边坡失稳,从而造成变形。
三、高边坡治理常用的治理措施
对于高边坡的治理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可利用传统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理。传统的方法有减重卸载、支挡工程和截排水等。在治理过程中,通常是二者相互结合,建立一套高效的综合治理方法。
1、抗滑桩
通过在滑坡体上挖孔设抗滑桩,桩身必须镶嵌固定在滑动带以下的稳固地层之内,目的是为了免除因大开挖,从而破坏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抗衡滑坡体的下滑力。使用预应力锚素抗滑桩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节约水泥以及钢材等资源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因为该种抗滑桩悬臂受力状态良好。[3]由于一般的抗滑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而在前缘处或者是滑坡体上不准发生较大变形的情况,所以这大大降低了抗滑桩的使用范围。预应力锚素抗滑桩属主动式受力结构的范畴,当锚素在桩头施加预应力后,它就可以根据需要主动的控制滑坡的变形量。
2.排水措施
排水措施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地表水排水和地下水排水。地下水排水是为了将滑坡区上游的水排出其它区域,使它不流入滑坡区,对于滑坡区里面原有的水,则通过人工挖沟将它派出去;通过地下排水,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降低滑带上面的间隙位置的水压,从而提高抗剪强度。
3.灌浆加固
为了加固坡体,在开挖边坡之前,应该事先在自然地坡面上打孔注入泥浆。考虑到难以对灌浆的效果进行评估,所以一般将其作为一种辅助工程。
四、灾害治理对策
(一)加强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
在对公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设计施工图以及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大力加强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对于线路的地质特点,特别是地质路段比较窄的地方,应编制关于如何防止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整体策略和实施计划。
(二)完善工程设计
1.防止和治理的前提条件就是查明灾害险情,通过地质灾害的防治来控制地质和改造地质。[4]在发生地质灾害、对工程进行总体的布置以及结构设计时,都要根据地质灾害的发展状况为依据对其采取防治措施。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可以根据大多数地质剖面对致害地质的作用性质、变形机制、危险程度以及地质环境条件等情况对发生的危害进行预测和评估。
2.通过对许多方案进行比较之后选择出工程防治方案,其选择的依据是技术的可行性、地质治理的有效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对这三者综合考虑,选择出最优方案。在设计地质灾害工程时,必须明确工程目标,其中工程目标包括安全目标和形象目标。对于重大地质防治工程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工艺试验,从而提高操作的有效性。
(三)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1.普及地质灾害知识。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地质灾害知识教育培训,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使他们了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标准、地质灾害防治效益评估的标准等技术标准,同时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有关最基本的地质知识。
2.建立监测体系。当出现建设工程的地质区域产生不良现象时,应根据所观察到的结果,确定相关人员对其加强监测、及时预报重点,做好施工、设计、养护等各个环节的链接工作,从而减少地质破坏。[5]一般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汛期,考虑到人类活动、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问题以及降雨情况,在每年的汛期前都应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对地质容易造成伤害的区域重点监测,汛后及时的复核,有效的掌握灾害体的变化,提高预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防止因地质灾害造成质量安全事故,导致经济损失。
结语
高速公路是一种带状物,在运输过程中,它跨域的区域比较广,路堑高边坡所处在的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形式多样化。所以,在设计工程项目时,应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合理的排水、防护措施,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同时,考虑到岩土工程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对边坡进行设计时,应采取动态设计方法。在进行各项工程建设设计以及施工时,应加强工作人员对地质的保护意识,减少对地质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巨能攀,赵建军,邓辉等.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设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6)
[2]黄祥谈.高速公路高边坡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J].公路交通技术,2012,(2)
关键词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119-02
大荔县是渭南市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的落实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逐步推进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供水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洛北育红一带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对供水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的东部,东西长约42.5 km,南北宽约39 km,面积1776 km2。东隔黄河与山西永济县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华阴市、华县相邻,西以洛河与蒲城县接壤,北倚黄土高原南畔与澄城、合阳县毗邻。
县内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塬区最高高程533.5 m;中部洛灌区地形平坦,高程在340 m~370 m之间,洛河以南沙苑区和黄河滩区为沙丘和沙滩地,高程在333 m~365 m之间。大荔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3.4℃,一月平均气温-2.5℃,七月平均气温26.8℃,年降雨量495.02 mm,蒸发量1261.03 mm,最大冻土深度21 cm,无霜期212天,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拟建的育红水源地位于县城北23 km的洛河一级阶地,据状头水文站观测,洛河最大流量4420 m3/s,最小流量3.0 m3/s,平均流量20 m3/s,年迳流量6.0亿m3,最高洪水位373.8 m,最低水位365 m。
1 地质概况
高石崖联办矿、孤山二矿位于井田东南的沙沟岔沟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纪延安组二段,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细粒砂岩少之,含煤层数较多,细粒砂岩和粉砂岩中变形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互层层理发育,砂岩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差,泥钙质胶结,具板状交错层理及交错层理。上述二矿均开采4-3煤层,厚度3.80 m~4.15 m,顶板基岩厚度
5.10 m~8.10 m,岩性为粉砂岩、泥岩,上覆地层: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N2b)岩性为钙质结核层与棕红色、浅红色块状粘土、亚粘土,底部常有3 m~5 m的底砾岩,成份复杂、分选差,大小不等,砾石直径2 cm~15 cm,厚度5 m~18.30 m;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岩性主要为浅黄色、褐灰色亚粘土、亚沙土、粉砂、细砂夹钙质结核层,垂直节理较为发育,底部常见1 m~2 m的沙砾石层,厚度17 m~25 m。
2 工程地质特征
对上述二矿的煤层顶板均采集岩石力学样品,并进行力学性质测试。4-3号煤层厚度为4.10 m、4.15 m,煤层倾角2~4度。顶﹑底板岩性多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细粒砂岩。砂岩多为泥质胶结,少部分为泥钙质胶结,粉砂岩的抗压强度为27.08 Mpa,泥岩的抗压强度为25.01 Mpa;软化系数粉砂岩为0.60,泥岩为0.57;声速测井确定的强度指数粉砂岩为
19.06 Mpa,泥岩为15.90 Mpa。综合分析煤层顶板岩石均为软弱岩类,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稳定性差。中、上更新统黄土,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多不具湿陷性,承载力差。第三系保德组红土,结构较致密,可塑性强,承载力低,稳定性差,加之其上下界面常有地下水活动,附近土体吸水膨胀后变软,塑性增强,结构减弱,力学性质降低。
考虑到岩体结构面以层面为主及基岩上部的风化带等因素,煤层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计算采用《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中的中硬岩类(抗压强度20 Mpa~40 Mpa)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计算。
冒落带计算公式:
Hc=(3~4)M
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
Hf=〔100M/(3.3n+3.8)〕+5.1
式中:Hc-冒落带最大高度(m)
Hf-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
M-累计采厚(m)
n-煤分层层数
注:1)冒落带计算公式中系数取4。2)因上述二矿煤厚均大于3.5 m时,导水裂隙带计算公式中n取1。冒落带、导水裂隙带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上述二矿冒落带均大于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可直达地面。说明开采此煤层时导水裂隙带使地表水和浅部地下潜水直接补给矿井采区,会增大矿井涌水量,必然引起地表不均匀沉降等工程地质现象。
3 环境地质现状
3.1 水资源破坏
煤矿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地层结构,使其围岩产生大量的裂隙,加速了地下水的下渗,使原本含水较弱的岩层变成不含水岩层。煤矿生产又必须长期疏排矿坑水,使得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改变了矿区原有的自然水文地质条件,引起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3.2 地面塌陷
随着矿井开采规模的扩大,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使煤层顶板失稳下沉,产生冒落和塌陷。被采掘的煤层越厚,冒落和塌陷高度越大。因上述二矿的煤层顶板基岩较薄,冒落带直接影响到地表,使房屋倒塌,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直接顺裂隙带流入矿井,给矿井生产及人身安全带来极大危害。高石崖联办煤矿和孤山二矿在开采4-3煤层时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致使守口墩村部分房屋开裂、坍塌,甚至危害村民的生命,地裂隙位于村北黄土塬区,塌陷区面积0.30 km2,裂隙靠近塌陷区边缘处,缝距3 m~4 m,中心密集处每米3条,缝深可达1.5 m,发育两组,主要一组走向118°,倾向208°,次要的走向为125°,倾向35°,缝宽一般
0.05 m-0.30 m,最宽1.30 m。
3.3 环境污染
小煤矿开采引起的房屋破坏 小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裂缝
煤矿生产出的煤随意堆放、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粉尘、煤尘、噪音等,都可危害人体的健康,矿井生产过程中堆积的煤及矸石堆等,也将大量占据土地资源。据化验资料,煤及矸石含有多种有害元素,经风吹、日晒、雨淋后再通过氧化、溶解、扩散等作用,可直接污染空气、水体、土壤等,使周围环境逐年恶化,煤矿附近沟谷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3.4 破坏植被
上述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导致植被枯死,农作物无法种植,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速度。
4 防治措施
1)树立局部与全局、近期与长远、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观念,尊重自然规律,实行科学发展。
2)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质灾害机理、灾害评估、灾害预警机制系统的综合研究,最大可能地降低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建立一套完整的防治预案,使环境地质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得以顺利实施。
3)针对煤矿的采矿生产活动,应及时了解采空位置的地形地貌状况,对坡形较陡、表层岩石松软的地段应及时人工卸载,改造坡形。对产生裂缝的地段,采取拉土回填,并修筑挡土墙和截水渠,减少诱发因素的影响程度。
4)综合利用合理处理采矿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填沟造田并复垦,不仅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又可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在封存时应设置粘土垫层,以防降水淋滤对地下水的污染。
5)采取有效的退耕还林、还草、峁梁梯田化改造工程阻截水土流失等措施,合理垦殖,增加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6)在开采过程中做好保水采煤工作,采用一切可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节水,制定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做到无补给不开采或有限地开采,对于过度开采地带,还需采取措施逐步补给地下水,使其达到植被能够自然生长的合适水位。落实水资源的统一分配和使用,并按水蚀荒漠化发展程度进行科学的区域治理规划。另在采煤中要注意监测地面裂缝和塌陷。
7)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选用水质良好,便于防护的水源地作为生活用水。对矿井排出的水应清污分流,未受污染的水可直接排出作为工业用水,也可进行农业灌溉。受污染的水经过处理后进行综合利用。
8)在矿井建设中应提前编制水土保持预案,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彭苏萍,王金安.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范立民.论保水采煤问题[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5):50-53.
[3]叶东生,屈永利,杜飞虎.煤矿底板岩溶水水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关键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1 引言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蕉岭县隶属于梅州市,面积957.1km2,人口224637人,是一个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受区域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区内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发育,具有灾害数量多、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等特征,是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县内发生地质灾害共370处,其中滑坡110处,崩塌223处,地面塌陷37处,水土流失面积20.32km2。地质灾害共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损毁房屋510间,面积7653m2,直接经济损失总额1053.64万元。目前,区内大部份灾害点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强降雨或人为因素诱发下随时都可能复活成灾,严重威胁灾害体周边居住的2391人的生命安全,潜在经济损失达1982.50万元。对该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指导当地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 蕉岭县地质环境条件
蕉岭县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1%,盆地占19%。全县千米以上山峰6座,其中东北部的金山笔海拔1170m,位居第一,皇佑笔海拔1150m,排在第三,西部的铁山嶂海拔1164m,排行第二。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山地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中部、东南部、西北部,海拔在500m以上;丘陵主要分布在测区的东西两翼,海拔100-500m;盆地分布在测区中部长潭至三圳、新埔以南一带,海拔100m以下。
地貌形态与构造、地层岩性关系密切,是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按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侵蚀、构造剥蚀、溶蚀堆积、侵蚀堆积四种成因类型。
3 蕉岭县地质灾害特点
3.1 类型相对单一。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4种灾害类型。且以滑坡、崩塌为主,共有333处,占灾害点总数的90%;地面塌陷次之,共3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0%。
3.2 规模小。在370处地质灾害点中,小型规模350处,占总数的94.59%。
3.3 分布相对集中。从工程地质岩组看,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测区东西两翼的层状较软变质岩组 中;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环蕉岭盆地四周的层状强岩溶化较硬碳酸盐类岩组 中。从地形地貌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低丘陵~高丘陵地段,低山及台地区少量分布。从行政区分布看,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南 (105处)、蓝坊(66处)、新铺(63处)、长潭(49处)四个镇。从发生时间看,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每年的3~9月,这一时段为测区地质灾害多发期。
3 蕉岭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1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蕉岭县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季节性明显。在133处建卡点中,已知发生时间的灾害点125处,其中有114处是发生在3~9月的雨季,占91.20%,其余11处(主要是地面塌陷)发生在旱季,占8.80%。滑坡、崩塌不管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往往发生在大气强降雨期间或延后几天,说明大气降雨是滑坡、崩塌发生的最主要的外在诱因;而地面塌陷以上特点并不明显(图1)。
3.2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看,蕉岭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测区东西两翼。东翼即蓝坊镇程坑村至南 镇多宝村一带,共有灾害点174处,占测区灾害点总数的47.03%,灾害点密度0.68处/km2;西翼即新铺镇徐溪村至长潭镇长潭水电站一带,共有灾害点101处,占测区灾害点总数的27.30%,密度达0.61处/km2;中部蕉岭盆地两侧至广福一带灾害点共84处,占测区灾害点总数的22.70%,分布密度为0.30处/km2;其余区域灾害点很少。
调查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与工程地质岩组、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量等关系密切。
就工程地质岩组而言,测区东西两翼以震旦系层状较软变质岩组为主,岩石破碎,土质疏松,吸湿性强,经雨水长时间渗透、浸泡,重力增加,极易诱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测区共有崩塌、滑坡灾害点333处,其中267处分布在此类岩组中,占80.18%;而分布着层状强岩溶化较硬碳酸盐类岩组 的区域――如蕉岭盆地周边区域,岩溶发育,遇天旱或人为因素造成水位下降,易诱发地面塌陷,测区共有37处地面塌陷,全部分布在这类岩组中。
就地形地貌而言,测区绝大多数灾害点分布在标高100~500m、自然坡度较陡的丘陵区,而标高>500m的低山区和标高
就人类工程活动而言,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频密的农村、公路沿线、矿山。据统计,测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灾害点共345处,占总数的93.24%。
就降雨量的分布而言,蕉岭盆地两翼及蕉城镇以北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相对较大(>1650mm),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这一区域,两者分布的区域基本一致。
3.3 地质灾害体的规模特征
根据实施细则灾害体规模分级标准,本次调查确定的370处地质灾害点的分级结果是:大型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62%;中型14处,占3.78%;小型350处,占总数的94.60%。调查区地质灾害体规模以小型为主。
3.4 地质灾害点的危害程度
根据实施细则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判别标准,测区370处地质灾害点除1处已无潜在危害外,其余369处的危害程度分级结果是:重大级2处,较大级59处,一般级308处。测区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以一般级(轻级)为主。
4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4.1 大气降雨的影响
大气降雨是诱发测区滑坡、崩塌、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特别是久旱之后的连场大暴雨,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致灾体自重,并减小致灾体与灾源体之间的摩擦力,打破原有平衡,导致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如2003年5月17日,在短短的18个小时内,蕉岭县下了132mm雨量,山上、路旁,崩、滑地质现象随处可见,在已查明灾害发生时间的125处灾害点中,有25处发生在2003年5月16日这一天。调查结果显示,测区约有91%的地质灾害发生在3-9月的雨季;从空间分布上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降雨量1650~1800mm的区间,大气降雨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4.2 人工边坡的影响
人工削坡是诱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重要的人为因素之一。在测区345处人为地质灾害点中,人工边坡灾害点331处,占95.94%。其中乡村削坡建房边坡灾害点292处,占人工边坡灾害点的88.22%;公路边坡灾害点37处,占11.18%;水利工程边坡2处,占0.60%。调查区内,乡村建房和公路建设留下的人工边坡坡度绝大多数在65°以上,坡高5~25m不等,几乎不做任何防护,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4.3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
测区矿产资源开发是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测区开采的矿种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石粘土、煤炭三种。其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和水土流失两种类型。地下采矿(主要为水泥用灰岩矿山)留下的采空区诱发采空区塌陷;地下采矿抽排矿井水或打穿溶洞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诱发岩溶塌陷。在测区345处人为地质灾害点中,地下开采石灰石诱发的地面塌陷共14处(其中采空区塌陷1处,岩溶塌陷13处),占人为灾害点总数的4.06%。比例不算高,但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却占人为灾害损失的79.34%。露天采石取土矿山造成地表水土流失。据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2003年初资料和本次实地调查资料,全县94家露天矿山(其中12家为已关闭矿山)共造成水土流失面积0.39km2。水泥生产是蕉岭县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9.7%(2002年),随着水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石灰石和建筑用砂石粘土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采矿业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4.4 群众防灾意识的影响
测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房选址时极少考虑周围地质环境因素,削坡过陡,也没有采取任何护坡措施;二是发现地质灾害征兆时,没有及时采取“避让”措施,1994年5月蓝坊镇石湖村石碧潭自然村发生2死2伤的崩塌灾害就是没有及时避让造成的;三是防治时机和措施不合理,没等崩、滑体完全稳定下来,就实施清土作业,而且多是由下而上进行清理。这些都是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反映。
综上所述,测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工程地质岩组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和类型;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是人类工程活动本身,人们在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为毁灭这种美好生活创造条件。
5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 根据灾害点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治理顺序
据统计,测区内危险性大、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和交通安全的近期治理灾害点共有28处(含2处重要地质灾害点、21处较重要地质灾害点、5处危害程度小但有可能随时发生灾变的灾害点);中期治理灾害点92处;远期治理灾害点164处。
5.2 根据灾害点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两种:一是避让;二是工程治理。避让包括暂时避让和永久避让(移民);工程治理包括地表截排水、地下排水、削方减载、压脚、挡土墙、坡面防护、锚固、灌浆、种植被等。测区内绝大多数灾害点的规模较小,可选用工程治理的办法;对那些无法采用工程治理或工程治理费用过大的灾害点,如蓝坊镇大光村蛟湖自然村滑坡,宜选择永久避让。区内水土流失可发动村民种树、植草,提高地表植被水平进行治理。
5.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减灾防灾意识
据统计,测区削坡建房造成的灾害隐患点共240处,占区内灾害点总数的84.51%。群众很少意识到削坡建房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因此,要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本办法是要增强广大群众"居安思危"意识,帮助他们认清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提高它们抗避灾害的能力。建议蕉岭县各级政府和部门多做这方面工作,面向社会广大群众,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群众减灾防灾的意识和水平。
5.4 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对灾害隐患点进行经常的、长期的系统的监测,及时掌握灾害点的变化情况、发现灾害征兆,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珠海市 地质灾害 成因分析 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47-2
1引言
珠海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全市海陆面积约7650km2,其中陆地面积为1630km2,大小岛屿146个,海岸线690km,珠海市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城市。
随着珠海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范围、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极端性天气增多,使得本地区地质灾害呈现频发态势,本文分析了本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成因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防治对策。
2珠海市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珠海市属地质灾害多发区,根据《珠海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调查结果,全市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8处。
按地质灾害灾种分类,滑坡17处、崩塌29处、地面沉降23处、潜在滑坡23处、潜在崩塌116处。
按地质灾害规模分类,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中型80处、小型113处,其中滑坡和崩塌以浅层为主。
按地质灾害险(灾)情等级划分,中型为9处,小型为199处。
目前,全市发生的地质灾害共造成1240.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共威胁2813人和近1.9亿元财产安全。
3地质灾害发育成因分析
3.1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3.1.1滑坡
全市共发育滑坡地质灾害点共17处,其中中型规模2处,小型规模15处;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的公路两侧和村庄居民住宅区。
调查区滑坡微地貌基本为陡坡,滑坡平面形态主要为舌型,剖面形态多为凹形和直线,滑床形态以凹形和直线为主,滑坡体外形特征呈多样性,滑坡体主要由松散残坡积物和基岩碎块组成,滑动面(带)埋藏深度一般介于1.5~4.0 m之间,滑带岩土体多为残积层及强风化土。
3.1.2崩塌
全市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点共29处,其中中型规模8处,小型规模21处;多分布于公路沿线和切坡建房陡坡地段。
调查区崩塌基本发生于坡度为70°~90°之间的岩质边坡上,崩塌体主要为基岩碎块,基本发生于表层,埋藏深度一般为1.5~4.0m之间。
3.1.3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
全市共发育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39处,其中大型规模9处,中型规模60处,小型规模70处,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主要分布于山坡坡脚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段。
潜在崩塌和潜在滑坡多以小型岩土质斜坡为主,不稳定体主要由松散残坡积物和基岩碎块组成;该类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于地形坡度为61°~80°之间,通常发生在暴雨之后,大部分存在滑动和崩落潜在危险。
3.1.4软土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珠海市规模最大的地质灾害灾种,软土地面沉降共计发生23处,其中大型规模6处,中型规模10处,小型规模7处,主要分布于东部海岸带和西部滨海平原工程建设区域。
软土沉降主要体现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区软土地基沉降;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及桥梁软土地基沉降;港口、码头软土地基沉降和防洪堤坝软土地基沉降等方面。
3.2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或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各影响因素作用效果不尽相同。通过分析归纳,影响本地区地质灾害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自然因素又分为地质环境因素和气象因素两类。
3.2.1自然因素
3.2.1.1地质环境因素
斜坡不稳定因素:斜坡环境为物质的重力运动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动力条件,它的失稳主要孕育了滑坡、崩塌等灾害性地貌过程,滑坡和崩塌边坡类灾害是调查区内广泛发育的花岗岩丘陵和阶地坡面上的主要地质灾害。
地基不稳定因素:地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土体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海陆交互相的淤泥、淤泥质土等是调查区分布较广的不稳定地基土体。
3.2.1.2气象因素
强热带气旋:广东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调查区又是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地区,强热带气旋活动过程中,伴有狂风、雷雨、巨浪和暴潮。
降雨量充沛:调查区年平均降雨量为2060.3 mm,主要集中在汛期的4~9月,一般年降雨量高的地区,地表径流活动强烈,使土体力学强度降低并增加土体孔隙水压力。
3.2.2人为活动因素
调查区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工程建设日益扩大,人类活动也成为强大的地质动力,其主要表现有重大工程建设、交通、水利设施的兴建,改变了坡形,加大了坡角。
4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根据本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特点,本人认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4.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4.1.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监测、巡查人员作用,及时更新补充和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员队伍,加强群测群防员培训,加大面向基层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知灾、识灾、防灾、避灾能力和临灾监测信息的准确性。
加强地质灾害防灾专业技术指导力度,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确定监测范围、监测巡查路线、监测巡查内容、险情预报预警方式、防灾撤离路线、避灾安置点、监测记录档案等。
4.1.2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建设
加强与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资源共享和协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时传输相关数据到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室电脑终端显示、分析,自动生成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利用各类传播通讯方式,准确、及时地向各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广大市民和灾害频发区域民众进行信息传递,努力做到全面监测、准确预报和及时预警、快速处置。
4.1.3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严重、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治理难度较大或治理费用高的灾害(隐患)点,建立专业监测点,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站网式监测,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监测模块管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监测信息的远程传输、系统通讯、自动处理、智能研判和自动报警等功能。
4.1.4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成果为基础,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建成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采集、查询、统计、等自动化。通过地质灾害点的年度复核,不断更新地质灾害点发展变化情况和防治管理级别,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动态管理,相关部门能及时查询、了解本行政区内地质灾害及防治动态变化,提高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决策和快速处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4.2地质灾害减灾工程
4.2.1应急排险
对规模较小、危险性较大、易于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应急排险等简易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地质灾害应急排险本着施工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在专业队伍详细调查并提出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削方减载、清除危岩、坡脚反压、截排水、修筑挡墙、坡脚设置栅栏或种树等简易工程措施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
4.2.2勘查治理
对规模较大、危险性大、危害严重并难以实施避让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在勘查设计的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并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形成的责任主体和受益对象,明确治理责任主体。
4.2.3避让搬迁
对工程治理难度大、工程治理效益明显低于避让效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有计划的避让搬迁。
4.2.4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部门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研究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规程标准,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及治理工作新水平。
4.3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4.3.1地质灾害预案体系建设
在地质灾害全面调查和年度排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和地质灾害变化、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健全预防和预警机制,落实相关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应急物资及人员保障。对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城镇和重点防治路段,辖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和群测群防人员要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巡回检查,以群测群防为基础,重点强化临灾避险,明确撤离路线和避灾场所。
4.3.2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
完善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负责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应急专业人才的储备建设,通过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组建人员精干、响应迅速、协同联动的应急队伍,配备技术先进、高效快速的应急调查监测仪器和远程会商装备,全面提升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保证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4.3.3地质灾害预警应急装备建设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工作的装备要求,制定地质灾害应急装备规划,分轻重缓急配置、改造必要应急装备,建成基本满足专业队伍应急需求的装备系统,提高地质灾害巡查和应急处置效率。
4.3.4宣传培训与应急演练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采用培训班、宣讲团以及各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全民科学防灾避灾意识。建立应急演练长效机制,对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隐患点,安排专人巡查,并于组织应急避险演练,切实提高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词:赤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调查区概况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东与承德丰宁、北京怀柔接壤,南与怀来、北京延庆毗邻,西与崇礼、宣化交界,北靠坝上沽源。国土总面积5288.66Km2,其中山间河谷地带和盆地面积528Km2,中低山地面积4760.66Km2。赤城县属燕山西支余脉,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中低山起伏较大,平均海拔1000m。境内出露岩性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赤城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采用专业调查与地方政府部门参与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查清工作区所有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危害对象,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2地质灾害现状
赤城县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三种类型,共有地质灾害点101处,其中泥石流73处、崩塌27处、滑坡1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其中大型1处,中型22处,小型78处。
赤城县101处地质灾害点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庄、农田、公路。赤城县地质灾害共威胁776户、2350人、财产3944万元。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多为小型-中型,险情等级大型的8处、中型38处、小型55处。
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1 空间分布规律
赤城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低山区:101个地质灾害点中82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山区 ,19处分布于侵蚀构造中低山区。赤城县北部中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褶皱密集,断裂发育,降水集中,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南部低山丘陵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较发育。
3.2 时间分布规律
从时间分布来看,区内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尤其是7、8月,并具有与大雨、暴雨同期或略为滞后的特点。降雨、震动、冻融和削坡卸荷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工程建设(如公路、水电施工)爆破震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 滑坡规模小,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本次调查发现滑坡1处,为赤城县茨营子乡千松台大栅子滑坡,形态呈凹形,控制结构面为岩土结合面,岩土体有明显蠕动,规模为小型,威胁2户7人,险情等级为小型,欠稳定。
该滑坡后部为陡崖,为自然岩质,确定此处为滑坡后缘,陡崖下部为碎石土,构成滑体,坡度30°~60°,堆积体坡脚为前缘,堆积体两侧为基岩出露的斜坡。滑坡整体上呈长舌状,纵向长约25m,横向宽约100m,平均厚度约10m,体积约2.5万m3。
4.2 崩塌规模小,险情等级中、小型,控制结构面为节理裂隙面,变性破坏迹象为剥、坠落、拉张裂缝为主。
赤城县有崩塌27处,占全县灾害点总数的26.73%。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轴部、断裂带附近及河流沟谷两岸陡峻斜坡上,崩塌主要发育在山体斜坡的中部、顶部、河谷两岸,长期构造、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的孤立山峰、陡崖上,在降雨、冻融、震动等作用诱发因素下,极易形成崩塌,对分散农户造成极大隐患。除此而外,各级公路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斜坡,由于差异风化,下部软弱岩层抗风化能力弱,形成凹岩腔,使上部坚硬岩石突出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被卸荷裂隙及层面,构造裂隙切割贯通形成崩塌。
赤城县崩塌中自然土质崩塌6处、人工土质4处、自然岩质14处、人工岩质3处。现状基本稳定或欠稳定,发展趋势多属欠稳定~不稳定。调查区崩塌以倾倒式和滑移式为主,崩塌运动形式多为崩落式和滚动式。
赤城县崩塌主要发育于太古界变质岩基底、早元古界样墩组、侏罗系、第四系地层中,岩性以变粒岩、变质斜长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白云岩为主,岩体呈碎裂状,少量块状。
4.3 泥石流规模中、小型,险情等级中、小型,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
赤城县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中型泥石流17处、小型泥石流56处。险情等级多为中、小型,其中大型8处、中型31处、小型34处。易发程度多为易发、低易发,其中极易发1处、易发20处、低易发52处。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松散物源及水动力条件控制。赤城县境内沟谷发育,支沟较多,两岸地形陡峭,横剖面多呈“V”、“U”形,纵剖面呈阶梯状,沟床纵坡降较大;构造作用强烈,岩体较破碎,大量松散堆积物堆积于沟谷中,暴雨时容易诱发泥石流。据本次调查,泥石流一般沿区内河谷两岸分布。
赤城县泥石流多属山区暴雨型泥石流;物质组成以泥石流为主,多属稀性泥石流;从泥石流发展的阶段划分,多处于发展期;根据泥石流易发程度判定标准,易发综合指数在64~129之间,易发程度多属易发。
5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根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区特征,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赤城县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赤城县可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针对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
(1)在潜在危险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周围要建立地质灾害醒目标志;
(2)对存在潜在危险的地质灾害点要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进行工程治理;
(3)加强本区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加强生物工程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增加水土保持;
(4)对新建、扩建工程,要加强审批手续,统一规划,合理开挖坡脚;不在泥石流沟谷流通区及沟口堆积区兴建房屋等工程。
一般防治区主要防治措施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对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整治。
参考文献
[1] 张雷,马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研究[J].地球.2013(11).
[2] 褚宏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
作者简介:
一、我市当前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不断扩大
我市位于罗霄山脉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形高差悬殊,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在风化强烈的浅变质岩、花岗岩及红层分布的中低山及丘岗区,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据统计,我市现具有一定规模,造成危害(或威胁)的各类地质灾害611处。其中滑坡464处、崩塌69处、泥石流25处、岩溶地面塌陷30处、采空区地面塌陷23处。因地质灾害已造成67人死亡、毁房1734间、毁田2302.2亩,潜在威胁人口22659人,房屋220__间,田土9605亩,潜在经济损失47086.16亿元。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近年来,由于采矿活动的深度、广度日益扩大,不合理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不仅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我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矿山不合理开采引起的崩塌、滑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地表开裂及由于矿渣不合理堆放形成的矿渣泥石流等灾害。如茶陵县境内的湘东铁矿开采因抽取矿井内积水,造成附近农田漏水和泉水干枯等。
3、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水土流失状况日夜加剧。
地壳表面的剥蚀、侵蚀营力是地形地貌演变的最主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它的作用方向就是不断将山地、丘陵逐渐切割、夷平,由于它的作用,必然将大量的土石带走,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宏夏桥花岗闪长岩体分布区和白垩系红层残坡积物发育区,由于流水冲刷,地表土层无植被覆盖,形成众多细沟,支离破碎,受冲刷泥沙堆积于农田河港中,造成河道淤塞。虽然总的水土流失不大,但其危害确相当严重。
二、我市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我市近年来加强了对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力度,从基础做起,近十几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地质环境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体系。
我市1996年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__市地质灾害防止领导小组。目前,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有些县(市、区)还把这种组织形式推广到乡镇。近年来,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主体已基本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基本建立,有力地推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建设、水利、铁路、交通以及气象等部门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紧抓住汛期部署、制度实施、督促检查、监测预警、应急调查等主要环节,努力预防和处置地质灾害。
周密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灾工作。每年汛期前,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年度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县、乡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落实防灾责任。
认真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对地质灾害严重多发区进行防灾工作巡查,对监测预警措施落实及重点治理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措施到位。
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了县、乡、村(点)三级监测避灾责任人,共明确了监测责任人1800多人,义务监测单位80多个;并形成了有200多名信息联络员及400名群众监测员的群测群防网络,通过完整的群测群防,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成了灵活机动、快速高效反应能力。该网络在汛期启动运行,发挥了重要的防灾减灾作用。
3、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得以加强。
20__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与省国土资源厅和市气象台密切合作,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功预报多起群发性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呈年下降,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成效显著。
4、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我市已完成3个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一方面基本查明了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另一方面通过逐村走访,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为地方政府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5、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地质灾害性评估制度规范化。
一是严格资质审查,建立诚信评估体系;二是严格成果审查,对于__市评审的
报告建立了由国土、建设、交通、铁路、水利、煤炭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报告成果审查专家库,保证了地质环境类报告的质量;三是组织培训,对资质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各类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这些工作确保了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作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质量。
6、扎实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
1996年以来,向部、省争取专项治理资金和补贴,实施了湘东铁矿、炎帝陵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7、地质遗迹保护得到了有效保护
我市攸县酒埠江境内发现岩溶地质遗迹,区内溶洞密集成群(已发现156个),多层发育,规模宏大,景观丰富,造型奇特,是湖南乃至全国位置最东、规模最大的溶洞群,也是我国小区域内岩溶地貌体系最完整的地点之一,堪称我国的“溶洞世界”和“洞穴博物馆”。20__年申报建立了酒埠江省级地质公园,20__年又获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三、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全市只完成了攸县、茶陵县和炎陵县3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醴陵市在进行中,还有__县和市区范围内尚未进行调查与区划工作,全市交通干线、铁路、大中型水利枢纽、大中小学校、主要城市也未开展专项地质灾害基础调查,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潜在经济损失等情况尚未全面系统性基础资料,亟待进一步查清。
2、防治资金严重不足
在我市已经查明的611处地质灾害体中,得到有效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只有17处,不足3%。主要原因是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机制尚未建立,投资主体不确定,来源渠道未落实,防止经费严重不足。地质灾害防治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主动和有预见性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
3、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尚不完善
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县(市、区)为基础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尚未健全,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无专项资金来源,缺乏基层专业人员。群测群防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大,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有待加强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起步于近几年,尚处于经验探索阶段,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专业化设备极为缺乏,国土资源、建设、水利、铁路、交通、气象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尚未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置突发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综合能力仍然较低。
5、矿山生态环境管理职能不清
现在的矿山环境的管理职能部门由多个部门承担,环保、国土资源、水流、林业等部门从各自职能的角度进行管理,管理难以到位。
6、古生物化石管理和地质遗迹保护法律仍是一个空白点。目前只有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保护立法步伐,国家将古生物和地质遗迹保护立法列入议事日程。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二)、摸清底子,掌握全市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驻我市地质勘察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为防灾减灾提高基础依据。
(三)、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及群去、全球地位技术等,建立全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地质灾害的成因复杂,防治工作牵涉部门多,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与的放在体系。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社会管理工作,必须纳入法制轨道,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制度,通过立法规范防灾治灾工作,应劲、应尽快结束当前临灾随机安排状态,实现以法防灾,以法治灾。
(六)、我市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比其他灾害多,造成的损失比其他灾害大,防治经费却比其他灾害少,这种强烈的反差必须改变。应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用于公益性、公共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同时对人为的地质灾害必须实行“谁破坏,谁治理;谁收益,谁治理”的方针,千方百计地增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