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市化快速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1 17:48: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市化快速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城市化快速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殷乾亮(1970-),男,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学。(江西南昌 330032)

随着农业用地逐渐被转换为非农业用地、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换,城中村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城市发展、用地向外扩展、农村被城市征用土地而“被牵引”走向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结合部位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破碎、零乱和不连片的特点。近年来,城中村现象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几乎每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都会把“城中村”列入大会的参考议题,研究城中村的文献也日渐增多。

一、城中村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急剧膨胀,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关于城市边缘地带的界定,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虽然有“城中村”、“城乡边缘区”、“城乡过渡带”、“城乡结合部”等不同的描述,但落实到具体的城市地域上,它们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叠,甚至有些概念根本上就是对同一地域的不同定义:如周一星教授对北京市“近郊区”地域范围的描述与顾朝林教授对北京市“边缘区”范围的描述其实质内容一致。吴良镛教授也曾指出城中村是城市与乡村的交接地区,即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区。

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城中村是城市化的结果,城中村不和谐的问题也是由于快速城市化所产生的,成为城市化的巨大阻力,不仅对人居环境的塑造以及和谐社区的创建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随着城市的扩张,城中村问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解决了城中村存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城中村的民生问题。因此,城中村问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城中村问题的特征

(一)劳动力闲置,整体生存技能不高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类基本需求,而且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圈层式的向外扩展,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就由农业人口变成了非农人口。但就适应城市生活的技能而言,这些人普遍一无技术、二无文化、三无任何其他优势,工业的发展虽然为城中村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则感到束手无策,大量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面对复杂的工业化生产则可望不可及。相当部分农民“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

(二)流动人员大量集聚,环境恶化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因城中村的行政边界划分不明确和管理不到位,城中村就为外来人员暂时的落脚提供了方便。由于生存竞争力的制约,他们大多数只能从事脏、苦、累的行业,不但工作不稳定、收入较低甚至有工资拒付的风险,而且缺乏社会保障、合法权益常被严重侵犯。工作上的不稳定往往导致经济上的困难,甚至难以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需要,从而引发犯罪行为,给城中村带来了社会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另外,由于区位关系,城中村常成为工业区污水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等污染严重的地带,生活、居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三)思想观念陈旧,制约城中村的发展

对于城中村的村民来说,他们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依靠土地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城市化过程中,既使城市政府或工业化的企业提供了一定职业岗位,他们也有十分不情愿或抵触情绪。再者,在城市政府转让开发土地的过程中,村民也从土地上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和土地的使用价值,村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和利用方式也发生积极变化。因此,对土地的开发和占有则不择手段,先下手为强地进行了圈地建房,出租私房的“生财”运动,继而在整个村中蔓延,并成为“高密度、高容积率”为空间特征的城中村出租屋私宅建设恶性发展的催化剂。这种落后的自私自利、发家致富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城中村健康良性发展,他们缺乏建设和发展城市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四)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城市政府强调产业结构升级,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剧了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困难,使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对于处在弱势群体的城中村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始终处于竞争的被动局面,痛恨城市化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激化了村民与社区或地方政府部门的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三、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建议

(一)优化城中村与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

城中村的租住问题,可以通过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改善优化城中村的区位条件,结合城中村村民就业技能的实际情况,建议将一些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基本能满足村民就业要求的产业布局在城中村的区域许可范围之内。同时城市政府可建立多核心、多组团的发展格局,降低城中村人口聚集密度,分解分流外来人口的能量关系,改善城中村的社会、文化、卫生居住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压力,分散城市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吸纳、化解城中村的矛盾,促进城中村良性互动发展。

(二)消除制度不到位的管理缺陷

在改造和发展城中村时,城市政府要积极引导市场进入,协调市场规则,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共政策的服务力度,创建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新机制。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利益主体,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基本工具,应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即应按照“公平逻辑”,优先关注、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石。所以,要构建和谐发展的城中村,就要掌握和了解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性质和治理原则与方法,将城中村居民的子女教育、失业保护、防病治病纳入社区管理,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社会保障制度,承担社区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救助责任,保障城中村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避免补偿不足而产生负面效应,实现社会的总体和谐与公平。解决好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缓解与抑制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

(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形势下,要打破规划上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中村建设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规划意识,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推进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资源共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按照节约利用资源的原则和小区化、公寓化的形式,建设一批具有样板效应的城中村,带动其他城中村的建设。避免大规模推倒重建现象发生,对于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庄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的空间结构,延续其文化文脉,遵循规划建设的“门槛理论”。城中村不是贫民窟,更不是难民营所在地,他们和城市富人享有同等的权力。城市规划、住房建设塑造的是一种凝固的社会架构,如果这种凝固的架构是以贫富分化为前提,那么就可能把已有的贫富差别固定下来。这对社会而言,是莫大的威胁。

(四)完善文化教育功能

对于城中村而言,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汇集与本土居民在有限的就业空间中产生了一定的竞争矛盾,以及在多元文化、多种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相互冲击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文化教育功能。首先要创办创业就业培训机构,帮助无业、失业人员获得创业和就业的知识技能,并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其次要培育健康的社区文化,可以从居民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建筑空间特色、建筑环境特色、建筑格局特色等方面人手,培育出具有人才型的市民素质,学习型的社区风气,创新型的社区主流文化。再次可建立健康的社区心理。健康的社区心理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它不但可以使社区成员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社区文明氛围,也可凝聚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好城中村健康的社会环境。

第2篇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地域文化国际化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特定国情下一种城市更新活动,城中村改造是在我国城市化迅速推进、城市土地价值急速提升条件下提出与实施的,城中村改造的对象是广大老百姓拥有的平房,有些地方还要面对经过规划批准但已与时代不适应的旧式楼房或超期服役房。近年,许多城市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积累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文化生存方式对城中村的改造分析

社会结构的变动会导致处于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体的产生,当这个群体的存在不再是暂时,而是较长期的现象时,我们就得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城中村便是包纳这个群体的载体,于是这些农民的文化和生存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城中村属于典型的、特定类型的非农化再组织村庄。它具有城市与乡村二元混合的特点,是一个“混合社区”。城中村的生活方式从表面来看尽管已经完全城市化了,但与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相比尚有体制上的差异,一是土地制度的差异:城市的土地产权归国家,而城中村的土地归村落集体所有;二是社会管理制度的差异:城市社区由作为基层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管理,费用由政府财政承担;而村落社区则由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管理,费用由村集体承担;三是户籍问题:城中村的村民虽然因为耕地的征用而几乎全部转为城市户籍,但他们仍然保留着“村籍”,同时也是强大的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因此看来,城中村农民有一套自身的文化和生存运行逻辑网。纵览城中村农民,他们是一群兼有特殊身份的被社会遗忘的群体,一个内心发生裂变的群体。处于城市与乡村夹缝中的这一群体在经受着扑面而来的城市强势文化的洗礼后,表层开始越来越非农化。一旦撕裂开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发现农民身份的强烈认同感使得他们一直秉承着农村文化的血脉,并试图延续农民固有的生活逻辑,在他们身上浓厚的农村文化气息还没有完全消失。是特殊的城市群体或特殊的农民群体。传统观念、宗族关系的维系作用在他们不可忽略不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小孩满月等风俗也延续至今。但就经济收入来说却已明显地“去农村化”,招租的租金收入是他们经济来源的主要模式。理性思考后,更合理的解释便浮现在研究者面前,他们是游弋在城市文化边缘的一个特殊城市群体。这个群体既有“前一体化”的小农经济模式,又有传统的农民意识,还有变迁社会中的新身份认同。在外人看来,他们在收获城市发展带来的超额利益,但在他们眼里更是在承受着拆迁带来的所谓的不公。

二、经济因素对城中村的改造

社会改革开放路径走到今天,经济理性已经相当强势,甚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有人指出,市场经济也将城市转化成了“机器内部成长和生产式的成长机器”,变成将政策形成和履行都向经济利益群体倾斜和转变的日趋成熟的成长机器,并同时认为,这种“成长机器”的内部结构和运作,远比发达国家要复杂得多,因在成熟资本主义社会里,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的建立及鉴别是很清楚的。而我国在许多领域仍然相当模糊的公私界限中,市场经济更是给这个经济机器的生长及复杂化创造了更多机会和条件。毫无疑问,城中村改造亦难逃离这一生长中的“经济机器”制约的宿命。

从直接经济原因来看,城中村改造之所以能在近年大规模地改起来,主要取决于城中村现区位及土地价值与其潜在市场价值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度。即如果差异度大,所具潜在市场价值往往会形成巨大的改造压力与动力,并一定条件下成为改造的实际行动。具体而言,一方面,我国城市化上升期,随城市扩张,各种资源要素的聚集与配套日趋健全,城中村区位及土地价值同样获得快速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社区建设发展的空间格局一旦定型下来,至少在很长的时期内,其物业及空间结构都具有了很强刚性效应,难以及时地改变与调整,并且,已建房屋及相关物业设施,都会因折旧而逐渐趋向老化,实际使用价值是呈下降趋势的。旧有的物业及空间结构之刚性效应随时间变迁而转化为滞后效应,即使社区起初的结构及功能是属于当时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但随时间及其各种条件的变化,会陆续出现新的更为有效的功能及空间利用方式,此时的物业,实际利用价值与其潜在市场价值之间,就产生越来越大的落差。在当落差积累到相当的程度时,为求得市场价值最大化,社区内房屋设施及其空间结构的更新调整,就成为适应新条件的一种理性化选择。

三、政府因素对城中村的改造

政府为了提升政绩与提供公共服务,都有追求经济增长和财税收益极大化的倾向。在政府重经济的发展路径中,城中村改造的政府因素至关重要。特别是,我国现有制度所决定,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但在抽象国家所有名义下,实际却是地方政府所有。地方政府为获得土地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政策上多会向纳税能力强者倾斜,甚至与房地产商达成默契,几乎成为城市政府的本能行为。这样的城市更新中,政府往往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让步,让位给那些经济回报比较高的商业性或住宅性物业建设,致使许多城区产生过度商业化与物业高端化现象。

当政府以经济增长为本的政绩目标激励与导向下,要政府作巨额经济投入,以换取城中村居民的合作,就几乎是没有多少可能的事,因城中村改造项目大多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快速提升。换言之,当政府以经济发展为本的社会情境下,城中村改造只是政府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的工具,只有当改造能实现经济效益与强化资本积累时,才可能成为实际行动。

政府虽然是城中村改造的至大推手,没有实质性经济投入, 反而有借改造之机谋求经济增长之思虑。因此, 摆在政府跟前的“矛盾”就出来了,一方面,政府急于要改变城中村的面容面貌,以及与此相关并为社会所诟病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如市政府主要领导所言的与“现代城市很不协调”的“丑陋”空间形态,另一方面,政府又迫切地需要把有限资源投入到更能产生经济效益领域。。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长远的规划,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急于求成、贪大求全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改造政策的曲解,只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才能把这项工作最终落实到实处。

四、结论

第3篇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反思;策略;低碳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 is also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city. The deviation of development idea, city development have to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cost. After suffering heavy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costs,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city renewal. Low carbon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e new city planning mode of city development basis, is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change of ide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sumption and other ways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a set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ecological city evaluation standard.

Key words: rapid city; reflection; strategy; low carbon

我国的低碳城市化战略,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战略方案。目前,这种科学的发展方案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建立在快速发展基础上的低碳模式,包含了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城市自治、智能城市网络等新内容。提高城市化速度,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经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保护能源和环境,则是确保城市化持续进展的举措。由于低碳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当探究这种模式的合理规划方式,用信息科技和其他先进技术手段来实现模式的逐步完善。

一、模式反思

首先,合理规划低碳模式,有利于降低气候改变的速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进入了能源消耗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发展阶段,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总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地区气候的改变速度。实施低碳计划,是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措施。

其次,合理规划低碳模式,可以缓解城市地区能源供应的巨大压力。我国城市化在规模上占有显著优势,城市发展很快,发展质量也呈现出提升趋势。然而,城市居民和企业所耗费的能源总量,要远远超过农村居民。城市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能耗的增多,要想化解这个尖锐矛盾,就需要走节能和减排道路,打造低碳型城市。

再次,合理规划低碳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城市整体的环境。随着乡镇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城市居民数量急剧增多,居民活动范围扩展,市区的环境问题也因此而凸显出来。空气、水源和噪声等污染日益加剧,客观上需要人们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开辟低碳的城市发展道路。

二、应对策略

城市化低碳模式的总体规划思路为:以转变观念为前提,改变高能耗和高污染的消费模式,健全城市各种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科技手段探索低碳发展路线,评价模式实施的合理性,不断反思和优化策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对城市的满意程度。

转变理念

理念的改变,是低碳规划顺利实施的思想保障。要逐步接受城市与环境协调的新式观念,促进城市化在安全、环保和低能耗的状态下前进。在城市化发展中,应当顺应发展规律,利用最佳的科学手段,调和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序开发和保护环境,最终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共存。

这种协调理念,融汇了城市环境研究的先进成果,它代表着城市化的正确前进方向。新式理念立足于城市体自身的协调,尊重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其研究内容是在创造环境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市民和环境和谐共存的方式、原则和技术途径。只有将城市看做一个完整的生命整体,探索城市发展进步的整体性规律,用这种思路改善发展环境,才能提升城市的宜居程度。

创新方式

在完成了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之后,我们应当进一步创新日常生活方式,简化生活环节,实现低碳的城市生活目标。简单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也反映出市民高尚的精神追求。

首先要创新消费方式。消费是居民维持生活的必经之路,但是,城市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十分有限,城市环境能够容纳的消费垃圾也是很有限的。这样严峻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放任自己的消费行为。消费活动应当有节制,要充分顾及到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节约资源,并对可再生消费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其次要创新饮食方式。近些年来,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了,也更加讲究高质量的饮食。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肉食、粮食和蔬菜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导致二氧化碳排出的数量剧增。城市居民应当转变传统的饮食习惯和观念,多选择一些健康食品,顺应人体摄入食物的规律,并降低消费垃圾的数量。

再次要创新养生方式。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幸福,还关系到家庭和整个社会。城市居民要爱护身体健康,提倡自然的养生观念,保持心态的平和喜悦。同时,居民应当认同我国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实现治疗过程的低碳性。

健全体制

城市中的管理和决策机构,要严格遵守城市的碳排放标准,优化低碳模式的实施策略,从制度层面对高碳排放进行制约,鼓励低碳的生产方式。改进和完善体制,是促进规划实施的关键环节。消费过程的碳排放量,是一个城市地区在改善环境方面做出贡献的衡量标准,代表着城市居民对改善环境所负的责任。

从制度的完善上看,城市地区不适宜采用单纯的限制手段来约束碳排放量较高的企业,而是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有节制地发展某些高碳性的行业,这是由我国低碳规划的实施现状决定的。要把握城市发展大局形势,科学规划城市在低碳模式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要将健全制度的重点放在对城市产业和贸易构成方式的调整上,鼓励高碳排放企业走低碳化路径,抓住有利时机,探索适合城市发展阶段特点的低碳化模式,而不要一味强求企业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

结语: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安全。在城市可利用资源相对贫乏的形势下,要想实现城市化的永续发展,就要在城市范围内推广采用低碳发展形式,建立分散的城市安全体系。低碳模式的宗旨,是保证对城市的资源提供,并增加城市系统运转的安全性。在城市社会各领域不断进步、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条件下,尽力降低污染性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建设适合居民居住的和谐发展城市。

参考文献:

[1]牟晶.低碳城市化平衡发展研究 [N].山东财经大学,2012(04).

[2]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 [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08).

第4篇

一、全球的城市化趋势

城镇人口的增加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几乎翻了三番,从7.34亿人增加到23.90亿人,或从占我们这个星球总人口的29%增加到45%。绝大多数增加的城市人口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从i,〕50年的2.86亿人到1990年的15.15亿人,增加了5倍。城市人口每年大于3%的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内是十分普遍的。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爆炸性增加,城市人口在今后的3。年中增长势头将更为迅猛。预测1990年到2020年,世界总人口将由52亿增至78亿(增加50%),所增加的26亿人中的23亿将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迅速的增加是两个因素的结果: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而另一方面,由于出生数大于死亡数导致人口的自然增长。从总体上来说,当国家达到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移民的影响将变得不那么大,而自然增长就更为重要,尤其在低收入的人群中。

二、城市化给健康带来的问题

城市生活的物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都对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通过如人口流动、工业化、人造和自然环境及社会组织的改变等施展影响。这些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综合作用大于它们的简单的总和。发达国家城市中健康问题包括高发病率的心脏病、中风、癌症;滥用药物和酒精;意外伤害;暴力行为;AIDS和其他性传播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上述健康间题与传统的健康问题例如妇女、儿童、孕产妇、婴儿的高死亡率并存。

经济因素失控的工业化{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引起污染、高昂的物价、实际收入的减少、失业、公用事业投入下降、经济非良性发展等。移民和自然增长导致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与之相平行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传染性疾病低下的机体抵抗力、不充分的免疫、不良的营养状况等是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条件。而这些情况又因不安全的饮用水供应、简陋的卫生设备、不适当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适宜的地面排水系统、不良的个人和家庭卫生、不充足的住房和过分的拥挤等问题变得更糟。而个人行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HIV感染和AIDC对城市居民健康是一大威胁,因为其病例大都集中在城市地区。贫穷、不安全的、滥用静脉注射药物、不安全的血制品等都是传播HIV和AIDC的要素。有效的干预需要公共、私人、志愿者等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非传染性疾病许多慢性病和精神创伤,以及中毒、烧伤和损伤,与城市环境、生活方式、疾病早期防护和治疗不当、薄弱的健康教育有关。危险源还包括室内空气污染、道路交通危险因素、结构陈旧的工作场所、不安全的建筑材料等。

精神障碍城市生活给予居民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然而,城市生活也有增加个人和家庭孤独感的缺陷。社会和情感上的压力对新进_入城市和尚无个人家庭及生活来源的人来说是严重的。城市的压力经常通过意志消沉、不安、自杀、滥用酒精和药物、犯罪和家庭暴力来显露。在老市民中不断上升的精神障碍发病率也有报道。情绪不安在农村移入城市的孩子中间不是常见的,自私自利、药物成瘾、犯罪、和自杀是威胁居住在城市贫民区儿童或街头流浪儿的灾难。

敏感人群城市中最大的危险人群是城市贫民。贫穷强化了陪伴他们的危险。贫穷也经常被缺少健康、教育、社会和其他公共服务而加剧。所有城市中的儿童都是敏感者,贫穷的儿童尤其如此。没有法律地位或脱离家庭的儿童处于危险的状态之中。估计仅拉丁美洲就有超过24万无家的街头流浪儿童。从整体上看,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已下降,但在城市贫民中婴儿死亡率仍然是高的,尽管在对抗可免疫的传染病方面取得成功,但每年仍有280万儿童死于传染病,300万儿童身患慢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1/3儿童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在非洲几乎有一半的儿童患有营养不良。

妇女可能从出生开始由于没有适宜的营养、缺少教育、沉重的工作负担、早婚、早孕和多孕使健康受到损害,不适当的避孕、不安全的流产、缺少卫生设备、低劣的健康保健可解释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妇女中,分娩时死亡的危险性比工业化国家的妇女大100倍以上。

随着数量的增多,所有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在迅速增加。在过去的5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期望寿命的提高是最令人瞩目的,到2025年全球期望有12亿年逾60的老人,其中71%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间题由于贫穷、生活压力、地位和收人的改变、朋友和亲戚的丧失而增多。

世界上残疾人数估计已达5亿。下一世纪初可能翻一倍。每5个残疾人中有4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1/3是儿童。有关职业卫生和意外伤害的统计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薄弱的,但总的来说,意外伤害率是相当高的。住在工厂附近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经常直接地接触高浓度的污染或受工业事故的影响。

三、发展城市环境卫生服务

城市环境卫生不是个新问题,环境卫生曾做为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认为治疗学将成为未来健康改善的钥匙,许多国家忽视了公共卫生环境任务,环境卫生被置于不被重视的位置。然而,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卫生问题。那种把环境卫生仅视为与环境污染有关的观点显然已不适时宜了。这种观念错误之处在于没有把环境卫生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忽视了它在促进改变危害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的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环境卫生是一项社会工程,有效的环境卫生活动将包括比以前更多的部门。既然健康的保护和促进是全社会的一个大目标,环境卫生必须被所有能影响环境状况和人民健康的个人或组织所关心。在许多工业化国家,环境卫生已不再由卫生部门独家管理,而在发展中国家如此重任仍落在卫生部门的身上。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常面临资源短缺、专业人员不足、信息缺乏等问题的困扰。

环境卫生服务的目标包括:

1.充足安全饮用水的供应安全水对生活、卫生、预防腹泻和其他传染病是最基本的。同时,在改善生活标准的工业和商业活动中水也是不缺少的。近十几年来,城市供水项目中的主要压力是增加管网水的供应点,这个压力甚至超过了对水质、安全性水源和废水处理的关心。

2.基础卫生设备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垃圾和废水的处理设施建设未能同供水设施一样受到重视,因此,生活在贫民区的居民面临传染病的威胁。经济因素经常限制一个满足公共卫生需要的项目发展;近年来,低成本基础卫生设备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些间题得到实际解决的前景。

3.固体和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在城市地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更为困难。近来,家庭和商业废弃物的数量不仅增加,而且包含更多的非微生物能分解或有毒的成分。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也产生有毒的渣滓,医学废弃物的处理则是一个特殊的问题。除了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系统外,还需要通过使用可再利用物质以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总量,此外有害废弃物的鉴定和监测,安全处理办法的评估,被弃的废弃物堆放点的清理,公众教育和信息等也不容忽视。

4.空气和水污染的控制在城市地区,工业生产过程、能源生产和个人交通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随气候而变化。在热带国家,健康问题能产生于在通风不良的住房内燃烧生物燃料。在寒冷的地带,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室内,房屋的设计疏忽r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污染物可以在住房和工作场所内蓄积达到危险的水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排泄物和垃圾不安全的处理,溢漏的工业废水等。预防和处理环境污染需要鉴定和评估危害的技术,建立标准和规定,监测污染情况和强制实施规范。公共教育和促进“初级环境保健”都是必需的。污染控制还必须涉及许多部门和组织的合作,特别需要政府内部的合作以解决河流上游城市的排污染问题。

5.化学安全工业、农业、食品加工和家庭化学物质的广泛运用意味着现在需要把控制重点放在减少急性危害和早期暴露,预防和处理影响范围较大的化学事故上。农业化学品使用的不断增加使农村地区产生了现实的危害,而人口的集聚使化学安个在城市也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卫生问题。

第5篇

确立一个目标:

构建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承德,努力实现城市产出性的最大化和宜居性的最优化。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3.6%;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8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9.6%。真正成为连接京津冀辽蒙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冀东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突出一大特色:

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我们要按照“不求其大求其精,不求其全求其特”的发展原则,树立“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发展理念,增强城市的承载功能和聚集能力,彰显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质。

把握六项重点:

第一,在科学规划中求质量。一是发挥城市总规划的先导作用。二是抓好城市风貌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实施。三是加快修订完善专项规划。四是加强规划人员队伍建设。五是强化城市规划的管理。

第二,在做强中心城市中寻突破。在发展布局上,以三年大变样为抓手,继续实施“南扩、西进、北延、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滨水新城建设步伐。以武烈河和滦河为纽带,拓展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同时推进,打造“两河绿色风光带”,使承德实现由以武烈河为中心的“一河时代”向“两河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在功能布局上,老城区发展旅游和商贸,重点是传承历史文脉、强化传统风貌、恢复清风古韵,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同步发展商业、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北区发展休闲度假、会展和现代物流业;西区以双滦区为主,发展工业和附属旅游业;南区发展文化教育、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强支撑。

第三,在产业发展中强支撑。目前,承德委托德国罗兰贝格公司策划的六大支撑产业已初具规模,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园区经济,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全面发展。

第四,在彰显特色中树品牌。在城市建设中,既要保持历史文化的传统魅力,又要充分展示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使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按照高品质、塑精品、出亮点的要求,加快推进规划展馆、奥体中心、博物馆等公建项目,把承德真正建成享誉海内外的品牌城市。

第五,在科学管理中提品位。我们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牵引,实施了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六创联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在新一轮城市发展进程中赢得主动,增强实力、活力、竞争力。

第6篇

产业链整合成为产业急需

当下,统一通信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市场咨询机构Deloitte公司预计,2010年全球融合通信市场将可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这一良好市场前景的形成主要源于,融合通信的出现契合了企业内在需求,它能将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整合在一起,并且实现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对接,在带来高效沟通方式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

IDC中国电信研究部经理级分析师相斌斌女士说:“统一通信概念的出现和推广将推动作为统一通信基础平台的企业1P语音设备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通过1P语音和统一通信的部署真正带给用户成本的降低、工作效率的提升乃至整个业务流程的改变和优化。”根据IDC对“统一通信”的定义。统一通信是指提供一个通用架构,统一集成了通讯录、路由等功能,并交付、管理和支持越来越多通信应用(包括高级的lP电话呼叫和管理、Web、音频和视频会议、即时消息,状态感知等),这些应用都能够通过桌面和移动终端来实现,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因此,“整合”是统一通信的核心词,是统一通信产业发展的关键。有关专家指出:统一通信产业的发展需要来自产业各个环节的协同与协作,一旦形成一条相对完整和稳定的产业链,能够充分实现资源协同和规模效应,提高综合实力及行业影响力,从而更有利于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良性循环。那么。谁适合担当起整合产业链条的重大使命?行业分析师认为:lT综合服务商往往是产业链条的汇集平台,拥有整合的先天优势,因此发挥1T综合服务商的产业链整合力显得尤为重要。

全面启动产业链整合

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国内领先的1T综合服务提供商华胜天成,凭借着多年lT服务经验和对客户需求变化的敏感捕捉,担负起了产业链整合的使命。

在外界看来,华胜天成进行产业链整合亦拥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华胜天成在通信领域有多年的产业积累,与众多国际名企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并形成了广泛的营销渠道。有能力打通上下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华胜天成在北京、南京、深圳等城市设立了专注于软件开发与服务应用的研发中心,强大的自主研发优势使华胜天成能够有效整合厂商的资源、技术优势,形成适合市场的完善解决方案。”

基于对这种必要性和优势的清楚认识,华胜天成迈开了产业整合的步伐,以打造一条贯通上下游、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胜天成采取的策略:一是实施广泛联盟,通过与知名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使产业链条趋于完整;二是向核心技术和关键战略延伸,着力打造融合通信的核心技术能力j三是沿着产业形态方向,朝3C融合发展,打开渠道大门。进入通信、IT、邮政等众多领域实施行业应用。

统一通信产业链走向成熟

“华胜天成目前在统一通信领域的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和稳定。”华胜天成企业通信事业部总经理徐静江先生表示:在华胜天成的这条产业链上,集合了语音设备制造商、网络设备提供商、音视频厂商、统一通信应用服务提供商、应急通信、通信运营商,涵括了从研发、生产、服务、渠道等产业链必要环节。随着Avaya、OracIe、Nortel、Nice、F5、Tandberg等厂商与华胜天成日益加强合作,这一产业链在走向成熟的同时,竞争力亦获得了巨大提升。

第7篇

【关键词】建设;特大城市;重大设施;经济实力

宜昌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关键五年。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三峡后续规划、武夷山区域发展规划和湖北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这些重大机遇正在宜昌产生叠加效应,也为宜昌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科学建设、快速建设,全面构建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把宜昌建成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昌盛之地。

一、先行布点重大设施,从战略高度掌控新区拓展的重要节点

一般来讲,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设施、居住建筑等方面。其中,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城市功能需求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建设的聚核点和支撑点,布局好这些设施,也就实质上解决了新区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方向问题、骨架问题和定位问题。重大公共设施是确定城市交通走向、级配的决定性因素和前置条件。只有先行对重大公共设施进行布点,才可能合理地、科学地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架构,并拉动周边土地升值。纵观青岛等城市的新区建设,都是将重大公共设施作为新区建设的“引擎”,先行布点、先行建设,发挥了重大的先导作用。宜昌要依靠集中建设大型项目撬动新区建设,如能先行布局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那么“十二五”新区拓展方向问题将迎刃而解。基于宜昌要在“十二五”期间建成“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的紧迫性,建议“十二五”期间的新区拓展可考虑“南北对拉、分片集中、项目定位、道路引领”的战略,即东北方向在东山四路沿线(即东山四路以南-城东大道以北范围内)布点行政服务中心及体育、医疗等主要大型设施,迅速搭建起北部新区框架;在西南方向江南大道以南布点文化、新的商业中心等设施,迅速搭建起南部新区框架。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对新区拓展和交通组织具有突出的引领、核心、主导作用。目前,我市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呈散点分布,整体档次较低,在规模、品质及拉动发展等方面与特大城市的差距还较大。建议对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重新“洗牌”,通盘考虑,坚持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原则,突出拉动新区拓展、缓解老城区压力,来重新建设市级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大剧院、新博物馆等)、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及新区医院、学校、商业设施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以形成项目集群优势,并迅速聚集新区人气。

二、优先谋划交通问题,前瞻地科学地构建未来城市交通体系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现在,交通拥堵已成为普遍的“城市通病”。建设“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必须把交通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未雨绸缪地、高屋建瓴地构建整个城市未来的交通体系。城市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城市之间的联系问题;快速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各区及各大组团之间的联系问题;路网系统,主要解决核心区域的内部联系问题;公交系统,主要以公汽、轨道交通形式解决大众在区域内的中短途出行问题;步行系统,主要解决市民步行通道及人车分流问题;静态交通系统,主要解决车辆管理等问题,其核心是停车设施的规划、设置和智能化管理。在研究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要同步科学合理调整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多中心格局,以分散人流、车流。

第8篇

关键词:兰州市;城市化;房地产业;互动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城市化进程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兰州市作为我国典型的西部城市,水平低且处于转型期,在“一带一路”国家构想的新背景下,城市化的潜力和拓展空间十分巨大,房地产业也将处于一种不断被激活和快速发展的状态。因而有必要对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既有利于促进兰州市城市化的科学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激活兰州市房地产业。

一、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关系

随着兰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深入分析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二者具有很强的互动发展关系。一是城市化对房地产业具有带动作用。兰州市始终高度重视城市化建设,在不懈努力下,兰州市2016年城市化率已经超过80%。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兰州市房地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在兰州市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产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对房地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比如在“新型城镇化”化,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住房需求极大提升,带动了兰州市房地产业的科学和健康发展,这是兰州市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房地产业最重要的价值,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二是房地产业对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众所周知,房地产是城市化的载体并能够推动城市综合开发。近年来,兰州市房地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兰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703900万元,同比增长15.5%,而且2017年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增长率都在15%左右。兰州市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聚集了大量的资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兰州市城镇化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还使很多社会资源向城市集聚。从总体上来看,兰州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兰州市城市化的发展,使房地产业对城市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促进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具有很强的互动发展作用,因而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发展,并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二者的互动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进而促进兰州市“新型城镇化”以及房地产业的科学、持续和健康发展,为兰州市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能。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要想使兰州市城市化建设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步入良性互动轨道,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强化顶层设计,这就需要兰州市政府要继续深入研究二者的互动关系,找出能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而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与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应当建立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共同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使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比如,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方面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如何推进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经常开展座谈会、研讨会等等,推动有效落实。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和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促进房地产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应当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狠下功夫。兰州市应当从促进“新型城镇化”出发,特别是要着眼于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将“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出台《兰州市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互动、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体系应当涵盖土地、税收、人口、产业等方方面面,对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做出战略部署,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落实,使其能够步入健康、科学、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此外,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还应当将兰州市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纳入到甘肃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体系当中,使政策更具有战略性。三是创新互动模式。兰州市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房地产业同样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二者的互动关系具有一定的“隐性”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兰州市应当更加高度重视二者互动的“显性”功能,积极探索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互动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兰州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样,在发展房地产业的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新型城镇化”建设。比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各县(市)区综合考虑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把房地产业的发展纳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当中,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综上所述,推动兰州市经济健康发展,城市化建设以及房地产业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因而应当高度重视二者的互动发展。兰州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对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要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互动模式等方面下功夫,使二者互动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陈真真,毕秀晶.房地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6(01)

第9篇

一、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由此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城市化率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93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人口突破6亿大关,达到6.07亿人,城镇化率为45.7%。

从纵向看,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央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加入WTO后中国工业化速度加快,以及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资,中国的城市人口容量迅速扩大,形成了城市化的。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年均城市化率提高了1.27个百分点,是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以来最快的一个时期,高于1949―199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也高于1979―199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从横向看,中国是世界近代史上城市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城市化率从20%提升40%只用了22年的时间,而城市化率相同比例的提升,英国大概花了120年,法国是100年,德国是80年,美国40年,日本30年。

二、过快增长的城市化开始超出城市承载能力

30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既是改革开放前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市化潜能释放出来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三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一方面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农村人口转移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变化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从而从投资和消费上拉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渐超出城市的承载能力,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大城市发展规模超过了自身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城市过度拥挤、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下降、空气污染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等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并带来城市发展成本大幅度上升;二是城市人口扩张超过了城市经济承载力,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增长速度慢于就业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城市失业增长,进而加剧城市贫困与城市犯罪;三是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城市社会承载力,导致城市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住宅、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由此造成不同城市人群享受公共服务差距加大、社会发展矛盾与冲突加剧;四是很多地方的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土地城市化”,由于“土地城市化”的速度惊人,城市郊区“圈地”此起彼伏,尤其是“超速”城镇化和与之伴生的“圈地”行为,导致城镇周围的空间严重失控,耕地面积锐减,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和城市边缘人群。

三、建议

(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并通过行政和经济的措施来达到控制城市规模增长的目的。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和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制定一套系统的限制或者鼓励政策,使之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相适应,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宏观成本。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者严重超过承载力,需要付出极大成本才能够提高承载力的城市,要适度限制城市规模的扩张;鼓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区域多发展城市,鼓励资源环境承载力好的城市多聚集产业和人口。

(二)保持合理的城市化发展速度

根据国情国力保持合理的城乡比例,尤其针对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高和变化情况,科学设定各个阶段适度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根本上遏制冒进式城市化和空间失控的态势,避免由此而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三)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和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城市经济承载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经济大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偏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加上,对农民就业培训不及时、不到位,大量农民进城市导致城市失业率增加,从而带来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可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各类职业培训,是提升城市经济承载力的重要路径。

(四)增加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提高社会承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