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48: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培训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分析了医院图书馆在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池京大学第一医院图书馆开展循证医学资源利用教学的实践和特点。
循证医学(Evidence一based Medicine, EBM)即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循证医学要求医务人员由以理论为基础加经验的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模式转变,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回答临床医护人员提出的问题。使临床医疗人员认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帮助并指导临床医疗人员检索并利用循证医学资源,是医院图书馆员的职责所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图书馆针对临床开展了一系列的循证医学资源的教学与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医院图书馆在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国外临床教学医院的图书馆员较早认识到了图书馆在医院开展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美国的医院图书馆中开展了基于医院临床的图书馆服务。例如,在克里斯蒂安娜医疗健康系统中,学科馆员通过参加临床查房,开展针对临床实践中的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证据的查找,指导临床医师利用循证医学资源川;在田纳西州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教学医院中,图书馆在指导临床医师及实习医师学习利用循证医学相关资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已开始认识到了医院图书馆在循证医学中的作用,通过收集、检索多种循证医学资源,将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传递给临床医师等。
从国内外对医院图书馆在循证医学实践中的作用的探讨可以看到,医院图书馆员除了帮助临床医疗专业人员查找循证医学资源外,应让临床医疗人员体会到循证医学资源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能自觉、主动、正确地查找与利用循证医学资源,这就需要对临床医疗人员开展相关循证医学资源的教学与培训。因此,该院图书馆组织临床学科馆员,开展了针对临床的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与培训工作。
2开展循证医学资源利用教学的特色
2.1由临床学科馆员担任相关的教学工作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对口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为开展深层次的学科咨询而采取的最新服务措施。为更好地开展循证医学资源的教学,一方面图书馆组织有医学背景的图书馆员作为临床学科馆员深人到临床科室开办循证医学资源的讲座及培训等,根据临床科室的时间、不同层次的需求,结合科室的相关临床病例,讲授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查找并运用循证医学资源,开展与临床结合的循证医学资源的培训。另一方面由各个科室选出1一3名临床医师担任科室兼职学科馆员,对这些来自不同科室的兼职学科馆员进行包括循证医学资源在内的常用生物医学资源检索等技能培训,解决各自科室经常遇到的相关问题。至今,该院图书馆的临床学科馆员先后开展了近40次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培训。通过这些讲座,临床医师进一步体会到利用循证医学资源的重要性,并积极与图书馆配合,查找临床研究证据,开展循证医学实践。在开展循证医学资源利用教学与培训中学科馆员与临床科室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2.2不断丰富循证医学资源利用教学与培训内容并进行科学组织除了网络上大量的免费循证医学资源外,该院还购买了一系列专门的循证医学数据库。循证医学资源的不断丰富为临床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便利,但也对临床医疗人员了解和利用循证医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该馆采取了以下措施。
2.2.1制作网络循证医学资源导航系统并指导临床医师使用。目前,因特网上与循证医学有关的网站已有5 000多个,这些网站的内容新颖,且有很多是免费。为了便于临床医师使用,该馆将常用的几十种循证医学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做成网络循证医学资源导航系统,放在图书馆主页上,供临床医疗人员检索利用。
2.2.2指导临床医师利用循证医学数据库。该院先后购置了专门的循证医学数据库,如美国临床医学事实型数据库(MICROMEDEX Healthcare Series ) ,循证医学评论数据库(EBM Reviews )、临床实证全文数据库(Clinical Evidence),MD Consult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许多临床医师却未曾接触过。图书馆临床学科馆员结合不同科室的特点,将这些数据库介绍给临床医师并辅导他们使用。
2.2.3指导临床医师利用其他生物医学数据库查找临床研究证据。除了专门的循证医学数据库外,从常用生物医学数据库如CBMdisc , MEDLINE ,PubMed等中也能直接查找临床研究证据。特别是当从专门的循证医学数据库中检索不到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或临床医师想更多了解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时,可以考虑利用这些数据库。将利用这些常用的数据库检索循证医学证据的方法介绍给临床医师,指导他们查找临床研究证据。如介绍如何从CBM-disc, MEDLINE等数据库中检索系统综述、实践指南、随机对照试验、对照临床试验、有关诊断、治疗、病因、预后等循证医学证据。
2.3多种教学形式并重为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指导临床医师利用循证医学资源,该院图书馆根据需要采取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讲座,深人临床科室教学,举办临床医师短期培训班及面向临床医师的个性化咨询辅导等多种教学与培训形式。
2.3.1开展全院范围内的循证医学资源讲座。图书馆定期举办全院生物医学资源的相关讲座,通过讲座对全院医师进行循证医学资源检索与利用的宣传及培训。这种形式相对比较固定,参加人数较多。
2.3.2深人临床科室开展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这是最为灵活,也是应用最多的形式。目前该馆已经25次到临床科室讲课。因为不同临床科室有各自的专业需求及时间安排,该馆根据不同科室的时间科学安排讲课时间和教学重点。在介绍循证医学资源当中,结合不同临床科室所熟悉的病例,让临床医师亲身体验通过查找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的制定。这样教学形式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随时进行互动交流,既让临床医师认识到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又调动了临床医师学习利用循证医学资源的积极性。
2.3.3针对临床医师(含进修医师)举办短期培训班。该院临床医师较多,每年进修的医师也较多,他们大多对生物医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该馆每年分别为本院医师及进修医师举办4期生物医学资源检索与利用的培训。针对参加短期学习班的临床医师,有重点地介绍循证医学相关资源。如进修医师大多来自基层医院,当地数据库资源较少,因此以介绍网络循证医学资源导航系统中的免费循证医学资源为主,以便进修医师返回基层医院后,能利用自身的网络条件查找免费循证医学资源。
2.3.4开展面向临床医师的个性化咨询辅导。循证医学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要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仅靠课堂教学与培训是不够的。因此该馆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临床医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开展面向临床医师的个性化咨询辅导。如临床医师想查找某方面的循证临床证据,该馆会根据其要求,直接指导临床医师先利用专门的循证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如果对检出结果不满意,再对CBMdisc, MEDLINE,PubMed等进行检索,通过主题词、自由词检索该主题内容,然后结合循证医学筛选临床研究证据的标准,制定进一步的检索策略进行组配,并根据检索出的文献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制定出完善的检索策略,查找出相关的临床研究证据,使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掌握检索和利用循证医学资源。
3在临床循证医学资源利用的教学与培训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医科院校 青年教师 微格教学 培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79-02
医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医药卫生人才。因此,提高医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显得非常有必要。
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医科院校,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职业培养,微格教学培训方法为医学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提升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青年教师从学科专家成长为教学专家。
一、微格教学简述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是一种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来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德瓦埃.特.爱伦博士(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教学片段,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使其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W.Allen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培训时,一般让参加培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导师的理论指导下,对一小组学生进行10-15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并当场将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制成的视听材料,同时进行讨论和评议,最后由导师进行小结。这样依次让所有学生轮流进行多次微格教学,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有所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20世纪70年代末,微格教学已逐步被一些国家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采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1987―1990年,北京地区一些师范院校在与日本合作的“中日教育工程”中进一步开发了这一课程。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北京教育学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微格教学效果的对比实验研究。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用微格教学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的效果。类似的实验在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校都进行过,多数的结果都表明微格教学的培训方法效果显著。
二、微格教学培训方法在Y高校的应用
(一)应用背景。Y高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地方医学院校之一,经过8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学校逐步形成了注重基本要求加特色教育、注重研究和应用相结合、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全面发展,应用型见长”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大批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奉献精神兼备的优秀人才。
学校近年来通过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发展重大决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目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21.2%,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68%,其中35岁以下专任教师76人。
经过多年建设,Y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但是一方面,Y高校很多青年教师都是来自医学、工学、理学专业,没有接受师范院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偏重学科知识培训,轻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培训,所以很多基本的教学技能都有待提高。据学校教学督导组反映,部分青年教师上课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讲课只能照着PPT读课件,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用语随意、语速快、层次不明、讲述难分主次等。作为医学院校的老师,本身承担着多重角色,他既是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又是临床一线的工作者,也是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教学、医疗、科研压力越来越大,不仅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怎样利用有效的时间让Y高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化的老师的确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积极探索Y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模式,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就微格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师范院校和体育院校,就医学院校而言,微格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数据库显示,关于微格教学在卫生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研究和预防医学方面,针对一线医学高校教师的培训研究还是个空缺。Y高校青年教师多非师范院校毕业,入校后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主要靠老师在自己教学过程摸索前进,这样所需周期时间长,效果也不理想,将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结合以上研究:(l)Y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2)对医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仍比较少,未见对医学教师能力发展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研究。(3)研究出一套新的针对医学院校的教师的可具体描述、可示范、可供青年教师训练的技能模式很有必要。
(二)应用情况。针对调研、分析得出的结论,Y高校决定依托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及教师发展中心,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在教师发展科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实际建立微格教学的培训模式。
1.微格教室配备。为了促进教师培训,Y高校专门在教师发展科下配置两间微格教室,相比于传统微格教室,Y高校配置的微格教室支持基于网络环境的微格教学系统。微格教室配备多媒体讲台、电脑、监控摄像机、电子白板、语音对讲系统等,主控室配备监控显示屏、监控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流媒体点播服务器、语音对讲系统等。
2.微格培训管理系统配备。微格培训管理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教室管理系统、视频分类系统、网络直播及点播系统、网络评价系统及跟踪学习系统。微格教学依赖反复多次反馈及校正操练,基于网络环境的微格教学系统可以有效储存、整理和查询微格教学内容,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开放性和共享性。
3.基本微格教学形式。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录播系统把每一位受培训者的讲课过程记录下来,之后根据现场资料进行多次反复的小组讨论及自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培训以理论学习配合微格教学实践为主,每10个学时为一阶段,一阶段培训结束后,由专家组对受训者进行评定、反馈,结合评定结果制订进一步培训计划,从而达到逐步提高的目标。
4.微格教学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1)培训受训者。微格教学是将教学内容分隔成若干个微小的教学片段,将教学技能细分,借助录播系统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在严格控制时间和学习规模的情况下,重点培训受训者一到两个专门的教学技能的教学培训形式,在培训前必须对受训者进行微格教学的专门培训。(2)课前准备工作。微格教学培训前,应带领受训者清楚了解本次教学培训内容所对应的教学技能是什么,以及该教学技能的作用及典型事例运用,明确此次培训的训练目标。(3)多次反馈及校正操练。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环节。需要结合自我反馈、小组集体反馈及网络评价系统进行多次反复反馈,并针对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正操练,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三、微格教学应用实践的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可控的实验系统,其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然后逐一对每类教学技能单项单独进行训练。在按规定的教学目标下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实践的同时,利用视听技术手段进行实况记录,随后重播实况,使试教者和评议者都能更客观地评价试教者的教学行为。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此需要: (l)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2)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受训者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3)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微格教学坚持以受训者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完善微格教学流程。微格教学的实施应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总之,应根据医学院校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特点,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老师的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构建适合医科院校实际的微格教学培训体系,建立以提高教学技能为中心的微格教学培训模式,从而逐步转变青年教师理念,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医学教师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鹏,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2]汪振海,张东慧.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3]巩小军.应用微格教学法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J].医学信息学,2010(1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微格教学在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中的应用研究”(2015JGB189)
关键词:医学图书馆文献检索:进修生:文献检索教学培训
1引言
医学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储藏地和集散地,是医务人员查找国内外信息的主要来源地。在图书馆内储藏着历年来的文献信息,即全面又连续,给各层次医学人员的查找带来了方便。从事文献资源管理工作者们在长期的信息管理中,对收藏规整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质,为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及时的医学科学信息。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要接收大批进修医生进入各临床科室进修培训。对进修医生再教育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他们通过进修学习,能够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这种短期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医疗行业人员的需求。进修生在这一阶段里一方面要加强实际技能学习,另一方面要寻求理论知识的探索和更新,因此,他们在业余之时常常走进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为此,笔者就医学图书文献检索纳入教学培训进行初步探索。
2文献检索教学培训的必要性
2.1素质差异
医院进修生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受到学历、职称、工作环境、工作年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来自各省、市、自治区,既有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也有县、乡级医院、卫生所,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学历由中专到研究生,职称从初级到高级均有。由此看来,进修人员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2.2有助于培养有一定素养的医学进修人才‘
经过多年对进修生到馆查阅文献资料的整体素质的观察和认识,笔者认为,作为临床进修人员除在医疗上有临床导师的带教外,在图书馆文献的查找方面,馆内人员也有责任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掌握和利用纸质和电子资源来寻找相关信息,使进修人员正确而快捷地获取所求,从而在理论上指导其临床应用。
当今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网络通讯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为临床医、教、研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支持和保障。因此结合临床进修生的信息需求,在进修生中开展文献检索教学培训,使他们掌握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利用方法,是图书馆人对进修生信息素质教育应所考虑之处。
3开展文献教学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3.1教学培训内容
医疗信息的教学培训目标是使进修生对查找的文献信息系统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使其能够独立获取所需文献信息。以计算机检索方法为主,以手工检索为辅。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第一,讲解文献的类型,包括核心期刊、源期刊的概念;第二,讲解文献查阅的方法,包括手工检索和联机检索;第三,图书馆常用工具,包括国内外手工检索工具及计算机检索系统。目前尚未出版针对进修生教学检索的教材,因此教员只有根据进修生的不同层次,参考国内一些医科大学编写的文献检索教材,筛选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归纳、集中,自编自备教案。
3.2教学培训方法
为使进修生能掌握检索方法,宜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课件方式进行演示,系统介绍本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储藏特点、网络系统的功能、作用与界面的操作,以及MEDLINE光盘和网上Pub Med的联机使用。
手工检索。印刷版资源在图书馆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拥有一大批读者,是数字信息的基础。所以印刷版资源的利用一直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这一部分采取老师对馆藏、书库进行现场介绍,讲解图书的分类法、期刊的排架法及查找方法等。
联机检索。印刷版资源的掌握有利于进修生对后续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采取老师对联机系统进行演示和示范,让学员上机跟着操作,教与学互动实现,达到掌握检索方法的目的。
4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培训的可行性
4.1知识的拓展
医学文献检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文献检索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过去以手工检索为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电子检索越来越带给人们方便,并且逐步过渡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进入21世纪后,各高校数据库资源的共享,为联机带来了无限的便捷。因此,医学图书馆对进修生开展文献检索培训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是知识的拓展,是很有必要的。
4.2师资条件
医学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具有一定文献信息资源收集、处理、存储、传输等能力,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同时他们在图书馆这个环境中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提高,在带教中积累经验,完善自己。
【关键词】模拟教学法;急救;全科医师
【中图分类号】R4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06―02
急救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临床技能,是全科医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医学模拟教学法是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场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临床技能培训中优势突出[1]。本研究旨在分析该教学培训模式在全科医师转岗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2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64名,年龄在25~45岁,男性36名,女性28名。将64名全科医师培训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模拟教学组(S组,n=32);传统教学组(C组,n=32)。两组学员的教学均由麻醉学急救培训教师完成,两组教师针对两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训内容间无差异。
1.2 实施方法
模拟教学组(S组)采用模拟场景教学法进行培训,将模拟教学组的32人随机分为4个急救小组,每组8人。学员先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理论、操作流程和要领的详细讲解,讲解完成后观摩心肺复苏的教学录像,教学录像观看完成后进入医学模拟场景教学阶段。复苏操作在多功能模拟系统上进行,模拟内容包括心跳骤停的判断、心肺复苏急救,在模拟急救中,1组练习时另3组成员在旁观摩,急救中及结束后培训老师对每组成员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总结。
传统教学组(C组)采用传统讲授及练习的教学方式,先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理论、操作要领的详细讲解,讲解完成后观摩心肺复苏教学录像,以上内容与模拟教学组相同,最后在多功能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1.3 培训效果评定
培训成绩:以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在开始培训前、技能操作培训前、技能操作培训后进行考核,每次考核内容相同。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每项50分,满分共100分。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由学员按照授课满意度评定、激发学习兴趣、同学间协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基本操作能力6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满分60分,每项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P
2 结果
模拟教学组(S组)与传统教学组(C组)的考核成绩情况:培训开始前S组(54.16±3.11)与C组(52.24±3.6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后S组(91.14±8.33)成绩高于C组(78.4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全国的全科医师普遍学历偏低,理论与临床技能欠全面,其数量和质量均急待提高[2]。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全科医师,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尤其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对于挽救社区心跳骤停病人的生命意义非凡[3]。而急救技术是一项强调理论与操作能力相互结合并综合运用的技能,对医师的急救意识和反应能力要求较高。而全科医师学员在急救技术方面接触较少,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培训方法往往收效甚微。
本研究的模拟场景教学组采用模拟教学培训法,预设病人心肺骤停的急救场景,学员模拟扮演各个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积极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使学员身临其境,通过反复演练,主动参与,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员各种潜能,尤其适用于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技能培训课程。本项研究中,在经过相同的理论讲解后,模拟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学员对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技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而经过实践操作训练后,采用模拟场景培训学员成绩升高更明显,且在培训效果的问卷评分上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这说明该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对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
综上,模拟场景教学在全科医师的急救技术培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有利于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提高。在其他全科医师基本临床技能培训中也可考虑采用模拟场景的医学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 Issenberg SB, McGaghie WC, Petrusa ER, Lee Gordon D, Scalese RJ. Features and uses of high-fidelity medical simulations that lead to effective learning: a BEME systematic review [J]. Med Teach 2005; 27: 10-28.
>> 超声医学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探索 临床路径教学法与导师责任制在口腔修复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CBL教学法在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探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在检验科的规范化培训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医学史教育的思考 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浅谈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导师制的探讨 可视喉镜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应用 EBM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概述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 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影像教学改革的研究 Portfolio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初探 运用OSCE和SP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综合技能提高的探索及实践 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6] 陈冬雅,钟雪花.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的改善情况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33(18):192-194.
[17] 赵玉群.以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9):6-8.
[18] 孙海燕,汤晓峰,周丽华,等.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6,45(8):1062-1064.
[19] 王金志.运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开展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教育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6,20(3):92-93.
一、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由美国Barrows教授于1969年引入医学教育的,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己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b\PBL强调的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其关键思想在于减少死记硬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P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从以往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我们以临床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伦理问题作为代表性问题作为教学点,对有一定伦理学基础的医务人员或伦理委员会成员,应用PBL教学法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程序分为四个步骤,即伦理问题设计一一学员分小组学习一一小组讨论一一教师总结。例如在关于弱势群体保护的教学课程中,教师提供了以下问题:如何界定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如何分类?常见的弱势群体会遇到哪些伦理困境?临床研究是要主动纳入还是回避弱势群体?如何判断弱势群体参与临床宄的获益和风险?弱势群体保护是临床常见伦理问题之一,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理解或表达知情同意的能力受限或判断能力受损的多个人群,如儿童、孕妇及胎儿、囚犯、学生、绝症患者、贫穷人群、少数民族等。要解决临床人员所面临的伦理困境,需要的知识面广而分散,这就需要学员们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信息手段,整合知识,明确各个伦理困境的特点。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应用所学的伦理保护原则做出分析和判断,给出伦理保护的具体方案。教员根据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陈述,查漏补缺,澄清问题。这个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员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伦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和实践中自觉遵循基本伦理原则和实践的能力。
疾病的复杂程度和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决定了临床医务人员除了要不断更新临床理论知识之外,也要加强医学伦理知识的自学和应用。而PBL教学正是培养伦理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PBL的不足在于,学员得到的知识往往局限于解决所选定的具体问题,但对于掌握系统的伦理知识则不够广泛和深入,比不上以授课为基础模式所强调的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二、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基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事先准备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和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剖析案例,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由具体案例提升理论。国外己经就CBL在伦理学课程的应用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和应用。
我们的实践证明CBL教学法同样适合在国内医院开展的伦理学继续教育培训。伦理案例教学通过对临床真实案例的具体分析,使学员身临其境,有助于学员学以致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因的。CBL教学法多采取集中讨论的方式,需要学员短时间内进入角色。而习惯了课堂授课模式学员主动性差,开始往往无法适应。我们在分析某儿童临床研宂的案例时,采用了经典案例加分组讨论的模式。
案例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CBL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针对常见的伦理困境,结合实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搜集和编写了多个典型案例。例如在儿童临床研究这一问题上,我们选择了黄金大米事件作为分析案例w。我们首先引用新闻媒体对这个事件的早期报道,给出参与到该事件的美方、中方研究人员、教师、儿童家长和儿童的有关陈述,然后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员自己思考,再由教师进行本专题的重点讲述,真实的题材和求知欲使学员能够积极投入、充分参与,顺利完成本专题知识的学习,最后进行总结。学员对这一堂课记忆深刻,理解也更加透彻。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过程。我们在培训时釆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当教师讲解完案例的基本情况后,将全场学员分为4个小组,分别就案例中涉及到的伦理困境、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的特点、儿童临床研宄伦理审査的要点、该事件的伦理问题及假设作为伦理委员会委员应该如何看待该事件作为讨论要点进行讨论,教师及助手也参与到4个小组的讨论中去,给予点拨和指导。然后每个小组选拔出1名代表,陈述该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总结陈述。这种自由主动的学习模式使所有学员都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为了解PBL和CBL教学法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培训效果,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加强与学员的互动沟通,根据学员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在培训结束时制定详细的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对培训的整个过程、案例的选择、教学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同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态度、伦理判断、伦理知识运用、伦理审查等能力的变化情况。
尽管PBL和CBL教学法各有所长,但实践过程中,却难以绝对剥离,而呈现了相互交融、综合应用的趋势㈦]。我们在伦理学继续教育的培训中也意识到,对于复杂的伦理问题不能只局限应用某一种方法,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员的基本素质来设计具体教学方法。将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综合运用PBL和CBL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应是医院伦理学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年轻医务人员的学习和掌握相关伦理知识,又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运用伦理原则、正确处理伦理困境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黄志军(1977.1卜),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护理系 2013大专二年级 4 个班的护生 10 名,抽签随机选取 2 个班为观察组,2 个班为对照组,各 5 名,均为女生。 两组年龄、专业基础成绩比较,均为高考统一招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
2.1 教学策略
2.1.1 对照组教学策略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授课,即外显认知的方法进行授课。 具体教学程序如下:(1)理论讲授。 (2)操作示教。(3)护生“回示教”。 (4)分组练习。 (5)操作练习。
2.1.2 观察组教学策略
观察组采用将内隐理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具体教学程序如下:(1)案例导课,建立内隐感观。 在上理论课之前, 先用 5min 左右讲述 1 个因忽略无菌原则而酿成护理事故的临床案例, 潜移默化地增强护生的职业态度和安全意识。 然后指导护生观看一小段无菌技术的教学录像,使护生通过内隐感观,提高护生兴趣。(2)多样化的示教形式,科学地将提问式、任务驱动式、小组竞赛、情境性教学、暗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3)护生操作“回示教”,改用由护生互相点评、教师引导和总结的方式。(4)护生分组自由练习,教师除了对错误操作手法进行纠正以外, 更要给予一定的内隐心理暗示(5)操作练了上课时间和自由练习 1 次以外,还将护理操作碟片分至每个小班,布置班干部组织护生自行观摩护理操作录像。(6)练习期间利用 20 min 时间举行 1 次小型的无菌操作竞赛,由护生进行开放式评价,并根据护生平时表现的积极性作为该学期评优的量性指标。
2.2 评价方法 (1)考核成绩评价。在本课程结束时实行教考分离,任课教师不命题、不阅卷。 技能考核别选用了女患者导尿术、无菌技术、皮试(包括皮试液的配制和注射)、静脉输液 4 种具有比较复杂的理论技能的考核项目。 以护生个人抽签决定考核项目,由 2 名老师监考,严格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分,且该教师不知道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分组,以避免教师主观性对成绩的影响。 (2)问卷调查法。 问卷根据教学大纲和护生的认知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课堂的注意力、时间合理性、师生互动性和知识的理解性、 护生沟通能力和专业的兴趣性 6 个闭合性问题,前 5 个问题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5 个等级,分别赋值 5、4、3、2、1 分。专业兴趣性是单独制表,分为“很感兴趣、感兴趣、一般和没兴趣”4 种情况供护生选择,结果按百分比进行统计。 信度检验:前后相关 15 d 对 45 名护生进行
3.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均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二、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说明内隐、外显学习相互协同的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传统的外显教学模式。
2.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结果显示:实施了内隐外显结合的教学方法更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符合护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护生对内隐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明显高于外显学习。
3.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对《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的教学兴趣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护生对技能教学的学习兴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生对护理技能教学的学习兴趣程度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
1.合理运用内隐教学能够提高《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
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在女患者导尿术、无菌技术、皮试和静脉输液 4 项操作的成绩相比较,观察组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内隐学习课堂设计对技能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内隐学习模式符合现代护生的心理需求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护理操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更大的乐趣, 对课堂教学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内隐学习的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护生的心理要求。内隐教学主要是提高了护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情境性教学、 研讨式教学和小组竞赛性教学来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平等、自主、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护生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提高知识的吸收率, 促进了护生理论向能力的转换, 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是大多数护生乐于接受的。
3.开发内隐学习教学是培养护士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内隐模式的教学,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的教学评分高于传统教学法, 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操作考核中,现场评价的老师一致提出,经过内隐教学后的护生在操作前能有礼貌地问候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操作中能根据操作进程嘱咐配合方法,操作后能交代注意事项,感谢患者的合作。
4.将内隐教学引入护生技能培养环节中的建议
培训计划是按照培训需求而制订的培训方案,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框架。制订培训计划,包括确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授课教师、培训形式等。根据国家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时间,培训班适当延长了培训时间跨度,注重打好理论基础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论部分,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及心理测量;二是实践部分,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心理测验技能;三是考试技能部分,主要是根据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进行诊断、咨询、测量方面的复习。授课教师以学校心理系教师为主,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组,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系副主任担任教学秘书,教学组通过集体备课,将培训目的、培训要求传达到全部任课老师,将培训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到每一位老师,确保了教学计划的连续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培训形式需要灵活多样,培训目的是提升专业能力,在必要的理论教学外,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与参训教师的互动,注重参训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培训课程开发
培训课程开发从开发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完全定制开发、半定制开发和直接引进。完全定制开发是完全基于课程的开发流程进行开发,需要解决的是既定的问题,要投入很大的人力或财力。半定制开发是进行内训的课件开发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根据已有的培训课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培训课程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课程结构和案例,使得单次培训的内容和背景资料更有针对性,从而增强培训的效果。直接引进的课程一般来说并不是很多,一般直接引进的课程大多是专门做课程开发的公司开发的课程。本项目采用半定制开发的形式进行课程开发。在培训课程设计上,突出“打牢理论基础、提高操作能力”的特点,将授课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实践操作、考试辅导三个部分。具体培训内容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等专题。安排心理学系具有丰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的专家和教授授课,参与授课的13名教师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
三、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是培训过程的中心环节。培训目的能否实现、培训计划是否有效、培训课程是否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完全依靠培训过程的实施。本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为提高培训质量,便于参训教师自学和消化吸收授课内容,适当延长了授课时间跨度,培训班从6月7日至11日1日,安排周末和暑假期间共面授学习20天。通过培训,进一步打牢了参训教师的理论基础、更新了观念、提高参训教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掌握解决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沟通技巧,能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提出解决策略和解决方案;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能力,能够满足教师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策略、方式方法、经验技能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需要,满足教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在现有生存发展环境中成长的心理引导、辅导、咨询和服务的需要。在培训实施中,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并定期公布考勤情况。提高考勤主要依靠授课教师、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的互动以及周到细致的服务。依靠授课教师是指要有一批知识丰富、教学生动,能让参训教师通过学习有促动、有提高,从而愿意听、愿意学。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的互动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参训教师都是一线的老师,在培训期间希望能通过培训能够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疑问,授课教师要乐于答疑,与参训教师多沟通交流,增强学员的认同感。周到细致的服务,主要是为参训教师提供尽可能方便的午休、就餐,以及停车服务等,让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感觉到处处被关怀,时时被关注。
四、培训效果评价
目前,我国全科医师培训教育普遍存在下列问题:①培养目标不明确: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全程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学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体、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有效、经济的基本卫生服务。而我国的培训模式未能深刻领会全科医生培养的的内涵,教育理念落后,仍采用以疾病为中心、专科医生的培养理念和模式。②课程设置不合理: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服务范围涵盖各年龄、性别、各系统及各类健康问题和疾病。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的照顾,并将个体照顾与群体照顾融为一体。③教材内容滞后,脱离基层社区卫生需求:教材多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的压缩版,过分强调各门学科的独立性和完整性。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以教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及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脱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⑤师资队伍匮乏: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迟,缺乏训练有素的全科医学师资,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⑥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尚不完善,未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鉴于上述情况,要针对南阳的全科医师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对课程设置的需求进行广泛调查;要加大全科医师的岗位需求,加强全科医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订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 加强师资培养力度
师资素质高低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医学教育模式变革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制定长期的师资培养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
1.1 组织参加各种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或借助现代网络系统,更新理念,学习全科医学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素质;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经验,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师资水平。
1.2 深入基层,充分调研或参加实践。要求带教教师开展全面调研活动,了解基层卫生服务需要,以指导教学活动;鼓励临床带教老师轮流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丰富其基层服务经验,深入体会社区独特的服务模式,改变其惯有的专科理论体系,增强全科服务意识,提高带教针对性。
2 课程设置
以社区“六位一体”的卫生医疗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全科诊疗模式为原则,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打造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
3 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手段”的“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