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49: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珍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要使他们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触及和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使其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升学教育模式必须彻底打破。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升学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必要方式,升学教育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那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多层次人才。我们面临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升学教育的轨道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对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教学要求,而是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2 平等着待学生。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此同时,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尽管学生之间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他们却反对教师的偏爱,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在学习中,要求优秀生和后进生能够互相帮助,都有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它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教学方法以注入式为主,虽然也讲究讲和练的结合,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甚至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和因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造成学生心理的严重不平衡。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以课本为基础,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一一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运用第一手资料来增加理论的信度和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责任感。
3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
理论不能束之高阁,她根植于轰轰烈烈的人民群众的建设实践中,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思议的力量。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自我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都会引起民众的议论,观点不尽相同,学生的所见所闻会带来种种疑虑,也企盼教师能够解惑。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膊,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人情人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4 以教材为基础,讲解热点问题,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集会教育;讨论教育;课堂渗透;个别教育
职业学校以其周期短、针对性强、就业率高等特色,深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农村曾红红火火了一阵。但是几年下来,前景似乎暗淡了许多,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热门专业不再吃香,生源越来越少、越来越差,几近枯竭。为了摆脱困境,他们想方设法调整专业,寻找生源。为此,他们特别重视技术的传授,并竭尽全力提高文化素质,让学生有能力与普通高中在升学上有一样的力量,争取挤上大学这班车,可谓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好景如日黄花去而不返。为什么?其原因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舍己之长不用,欲以己之短来克人之长,他们的思路做法实在是舍本逐末,无异于扬汤止沸,挖肉补疮,长此以往,必将挤入死胡同,必将对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我认为职业教育应办出特色学校,办出有别于普通高中的真正职业性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高素质技术工人为自身最高的要求。为此,我认为,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的思想素质差、文化知识程度低。基于此,学校首要的是抓紧思想教育,教会他们做人。思想教育一般可从集会教育、讨论教育、课堂透渗、个别教育等几方面着手,即是“教、导、渗、研”四个字。每年对新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中职生,我们分别采取措施给予解决。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及时有效,不但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也给予了极有力的帮助,大大降低了危机事件的发生。
集会教育是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内容普遍性、对象的群体性,有利于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学校集会教育的效果也很显著,它可端正校风,整肃校纪,纯洁思想,使广大师生步调一致。会议的类型有多种,如开学典礼、期中动员大会、期中总结大会、期末动员大会、期末总结大会、毕业典礼;有每月一次的月总结大会,有专项会如奖惩大会,奖以激人、惩以警人;有安全教育大会,抓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会,提高守纪意识,好好做人。此外,年级组有集会,班级有班队会。集会对学生群体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集会虽占用了一部分时间,但是有针对性、有周密计划、有认真准备的集会其时间与效益也是同步的,集会教育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个方法是开展讨论,正确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生理上日趋成熟,心理上也逐渐成熟,他们思想活跃,充满激情。对这样一个群体,采用讨论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对人生观教育可进行“该做怎样的人”的讨论;对学生早恋现象可进行“爱情与事业”的讨论;对社会上某些不公平现象,如腐败问题等,让他们进行讨论,开展争辩。由于学生热情高,接触面窄等,因此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有了正确引导,辩论将会越变越明,就会像过滤网,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渗”字即课堂渗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课堂内渗透,人们已讲的非常多,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德育在课内是渗透而不是泼透更不是灌透。要在“渗”字上做文章,必然加强教师的修养,教师必须以育人为己任,以党的教育事业为重,自己有丰富的思想底蕴,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只有“渗”,学生才更易接受,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讲述有关地球环境时,告诉学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爱护地球,不让地球环境污染和破坏。在讲述自然资源时,除了给学生介绍有关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有关知识外,还应教育学生对资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使学生懂得: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生存的摇篮,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教育学生将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时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使地球环境不受损害,这些知识也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教学过程中还告诉学生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荒山,黄河、长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如今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难怪外国地理专家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而长江呢,目前已是紧跟黄河之后黄水滚滚,水无清日了。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否则将会变成历史的罪人。人与自然环境应和谐相处,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把自己的家园建成绿色环保家园,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2、加强几个意识教育
2.1全球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致力于使学生认识到,由于科技的发展,地球似乎正日益变小,地球上许多问题互相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每个公民都应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即便是宇宙事业进一步发展的21世纪,人类仍然要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即21世纪人类仍然“只有一个地球”。
2.2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懂得,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需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恪守的重要行为准则。
2.3“人口道德”意识
在教学中还要使学生意识到人口激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知道承担个人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2.“4环境道德”意识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让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馈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而保护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5“资源道德”意识
一、结合生活实际,全面灵活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思想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学习理论和实际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在重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对理论的认识。要强调的是,这种实践活动应尽量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或力所能及的,即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愉快地成长,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立志报效祖国》的教学中,学生从钱学森当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行为和动机中,认识到这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适时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国精神的表现?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逐步从熟悉的实际生活事例中获得了较深刻的爱国主义认识,即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此时,我再联系实际:每次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播放国歌,模拟了一次升旗仪式,学生都表现极好。在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中,我都细心观察,发现以前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2.注重行为实践,促进主体内化
学生思想品德主体内化的过程,是建立在外部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当这种影响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时,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中,从而引起内部思想和心理的矛盾运动。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创设出社会实践活动与交往的情境,则能通过模拟活动与交往使学生形成较稳定的思想认识,掌握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例如,在《助人为乐献爱心》教学的导行环节中,教师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我县某小学一名儿童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的手术费,团县委号召大家开展献爱心活动,愿意捐献钱物的学生到组长处登记。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后,都踊跃报名参加,场面十分感人。由此可见,学生已由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行为,也证明了这种教育的方法是成功的。
3.利用集体意识,培养良好习惯
就学生的角度而言,集体一般指所在的学校、班级、团队、学生会、各类小组等。人的集体意识是强烈的,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争光的心理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中表现得比较充分。同时,集体还为青少年的智慧、才能、兴趣爱好和个性发挥与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条件。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培养、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互相交流。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最有号召力、说服力,是无声的命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处处、事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例如,我平时注意积攒一部分零钱,经常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添置一些钢笔、墨水、笔记本之类的学习用品,并且经常在思想品德课上反复向学生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们班里,每学期都会涌现出许多助人为乐的“小雷锋”。再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差生补课,平时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也都勤勤恳恳,在学生中反响很好,因而大部分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很大影响,学习上也能做到扎扎实实。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1.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意大利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教育放在首位。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与亲戚邻里要友好相处,关心老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出榜样。另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积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不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还要发动社会多方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本位 社会本位 复合人才
近年来,在全国教育改革浪潮中,以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呼声渐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经过数年积累和努力,素质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其目标和途径是什么?教育究竟是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由于对这些问题有认识上的局限,导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误区。本文针对目前萌发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素质教育的苗头,拟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目标及应对途径导向进行探讨。
1 素质教育现状及相关问题思考
1.1 素质教育的另一误区:重个人轻社会
在目前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无可否认的是,素质教育开始尊重个人特性,努力培养学生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未来竞争的心理素质。但遗憾的是,素质教育本来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拨,却矫枉过正,走入另一误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目前萌现出了一种完全以个人为本位的素质教育的苗头,浏览一下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献,大部分自觉不自觉地以个体培养为第一,或曰将其根本任务定位在个人本位上,以人自身要素来作考虑的出发点。这种重个人的教育倾向重在发展人的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性,认为只要能培养良好的性格气质,控制不良情绪,以及发展个人能力,就以为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
总所周知,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两种功能,这就导致教育必须既对社会负责,也必须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人负责任,虽然我们说,人的个性发展对社会的多样化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社会发展有着自身复杂性,不是个体简单机械的累加,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能划等号。纵观整个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当强调社会化功能时,就会出现统一的教育模式,学生面临的是统一的目标、大纲和考核,这导致学生不能促进自身个体发展,独立性较差,压抑个性和创新力,最终失却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有关社会化功能偏重带来的问题,目前在教育界认识得较为清醒,并在实践中有所规避。反过来,当强调个性化功能时,教育目标的重心会落在专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独异性的方面,从现实教学实践来看,当过分偏重个人时,缺乏必要的社会化功能的调适和制约,使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会自由泛滥,目前在大学生存在的“个人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反传统、反文化的虚无主义心态、道德水平的下降、团队合作意识的缺乏都是个人为本绝对化带来的负面现象。
1.2 科学定位素质教育:融合“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探究素质教育人本主义的极端化倾向的出现的原因,无非是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有所偏差。为此,对素质教育性质和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解决素质教育发展问题的理论前提。
个人本位如何和社会本位整合以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它们两者谁更重要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为之苦恼的问题。 目前,针对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不同教育目标,实施这样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一种立足于个人,以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目的,强调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立足于社会,以培养适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为目的,强调个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承担。前者的极端可能导致个人至上主义,这在美国、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较典型,后者的极端可能导致民族中心主义,这在前苏联、中国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等比较突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强调社会本位,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曾经有过重大贡献,但过分偏重社会本位,强调国家利益和整体价值的绝对化,忽略了个人独立和自由,也忽略个人合理的利益和价值,阻碍个人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带来戕害,在此方面,我国走过一段曲折的弯路,有过沉重教训,当引以为戒。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人们结合市场需要,要对自我利益进行自我设计和选择,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势必被凸显出来。但即便这样,舒展学生个性也要注意现实条件,一旦社会发展的平衡被打破,作为整体中的个人必然失去保障。 为此,在以个人为重的同时,不应忽视社会本位,要将两者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完成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才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达成。
至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可做下述定位:素质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全面发展的开放式教育,应该将“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发展”目的精髓有机整合,以实现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的境界。
2 素质教育培养途径导向分析
在明确以上问题后,我们知道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那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甚恰当的,素质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复合人才,这就是要大胆培养“两种人”, 所谓“两种人”,简略地讲,是普通劳动者与学术尖子,①是两种不同层次人才的简称,这两种不同层次其实涵盖许多连续层次,在这里,只是将它极端化了。为此,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有了两种方向,一是要沉下去,培养返归世俗在农田里打滚的高素质的人,为社会提供广大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普通公民,一是升起来,“培养在学术天空自由翱翔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的人,为社会为人类造就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学术思想巨人。”②如何培养“两种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协调发展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
对所有人基础素质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点,“把时间、精力和资金用于基础教育,可能是对人民对国家的未来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投资”。对于任何人无论是各行业的顶尖人才还是普通劳动者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终身学习的出发点。犹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的重要性自不必言。它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基本要素,是人类要满足基本生存,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能力,也是追求有尊严的、有质量的生活,并能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在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一般指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对其人格灵魂的塑造,这包括培养他们健康心理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其责任心、宽容心和自由心,以及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显然, 在这样一个学习知识的同时发挥自我潜力的阶段, 必须构建真正现代的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使之高效达成目标。其次,在基础素质完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兼顾专业素质的培养,所谓专业素质是知对专业各方面的把握程度,熟练程度,以及可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潜力及能力,专业的特殊素质因不同职业不同行业而异。它和基本素质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专业素质只要在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基础上才能良好施展。
2.2 宏观上:做好教育结构调整,重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素质教育在宏观上必须体现在教育结构的调整上,素质教育首先是政府行为,其次才是学校行为。”③在此方面,德国教育结构的合理设置,给了我们有益启发。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公认的成功典范,他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普通职员和熟练劳动者。德国的小学阶段是统一的普通教育,但在中学阶段会有明显分野,根据未来培养目标的不同,出现不同类型的中学,一类是侧重职业素质培养,毕业后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是熟练劳动者和普通职员的来源,另一类和大学相联系,毕业后直升大学,以期实现少数顶尖人才的培养,如此分层分流教育保证了德国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得到满足。
结合我国实际,基础教育应首先得到很好保证,不少教育家呼吁: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可塑性比较高,对未来的影响和发展比较大,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阶段。义务教育对任何学龄儿童而言,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能获取必要知识和能力,并能毫无阻碍地参与一切教育和社会活动。再者,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应加大力度。我国的职业学校太少,普通中学偏多。这就造成众多学生将升大学视为唯一途径,而大学扩招,质量下降,也影响学术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所需要的大量安心本职的熟练劳动者也极度缺少。为此,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加强学术质量的提高,对素质教育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3 微观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不同层次的复合人才
无疑,对所有人的基础素质的培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这在前述中已经明确。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复合人才的培养方式应有所差异。我们培养广大普通合格公民时,应把重点放在他们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方面。而对少数顶尖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落在提高学术水平和创造人类知识文化,这需要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大力改革。
在具体的实践中,课堂上的非素质或反素质教育成分的存在却给素质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名义上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但执行的却是非素质或者反素质之为,破坏了素质教育的基础。例如,目前学校将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课程纳入到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颇得社会各界认同。然而在后来,却遗憾地走进误区,声称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效果,对上述课程推出考核制度,给学生带来新的枷锁,我们的学生在此情形下,失却了心灵的真正自由,找不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意义,其任何学习和活动指向功利主义和经济目的,势必素质教育的初衷越来越远。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应追求个性和共性的协调发展,在培养途径上应超越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重点,调整教育结构,在宏观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从微观上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对不同人才的不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注释
① 石鸥.市场经济和象牙塔:培养两种人还是一种人[J].教育研究,2004(2):67.
开展继续教育的迫切性,不一定为每个馆员所认识,但决策者从实际工作发展考虑,急需提高工作者素质,从而认识其迫切性。
一、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的冲击力,是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动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知识日新月异。在我国图书馆,每个馆员面对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的冲击,都有一种适应变化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需要。继续教育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提供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成为“弥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桥梁”。
基于此,汉川市图书馆于1994年底,将馆员培训与继续教育提到关系全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地位,开展了以业余为主、上班为辅的馆员教育,坚持了3-5年,每年分两个阶段(学期)开展,力争馆员素质上一个台阶,作为一项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前提。
二、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实
观念
当前,继续教育应该是指对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为重要目标的培训。
虽然继续教育是“弥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桥梁”,开展馆员教育是迫切和有长远效益的,但教育观念在我国图书馆界并未深入人心。一些图书馆在决策层即馆领导中,对馆员教育的战略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较多的图书馆在管理层即中层干部中,对馆员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认为科班出身的馆员学识已够丰富,足以应付业务的需要;或认为图书馆一般岗位工作简单重复,经过培训后,即可上岗完成任务。相当一部分馆员,对教育或逃避、或应付,甚至漠然处之。
对象
在我国,馆员继续教育是对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学历和一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的教育。教育对象量大、面广且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多层次性,因而开展教育必须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办学。
机构和管理人员
我国图书馆大多无专门继续教育或职工培训机构,也少有专职或专管的人员。较普遍的是,由图书馆人事部、馆长办公室、辅导部或业务部等负责馆员的教育管理,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
师资和教材
继续教育的师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师资以兼职为主,以图书馆内为主,主要来源于馆内业务岗位上的骨干,教学相长,又以此类教学活动作为这些骨干提高业务水平、开展自身教育的一种方式。
馆员继续教育的教材一般难尽人意,有些内容已显成旧或是馆员已经掌握了的,有些教材理论和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时间
继续教育,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条件,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图书馆更难有时间保证。在汉川馆的教育实践中,只好以业余为主,上班为辅,实行时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业余学习;二是不在减免工作量和工作定额的情况下,上班时间学习。
经费
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以公费为主,主要来源于图书馆事业经费。但教育的效果是远期的,效益是潜在的和隐性的,而经费的付出是实际的、现时的。因此,经费压力较大。从汉川馆实践看,自费公助加奖金是现实和可行的一种方式。
三、建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
从图书馆继续教育的现实看,其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管理一般无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师资多样化且以兼职为主,教材不尽人意,教育对象多层次,内容多样,办学多形式,时间和经费难以保证,而学习是主观努力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这样我国图书馆员教育难以采用严格、有效地行政管理模式。
馆员继续教育的目标靠人去实现,成绩有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馆员的学习动机和主观努力,不能完全由行政管理控制。但动机是由需求产生的,在教育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创造一种有利于提高馆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通过对馆员不同需要的激励和满足,唤醒其开展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心态,激发其学习动机、欲望和觉悟,从而可达到教育的有效管理,实现教育的各项目标。
汉川馆从1995年开始尝试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馆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图通过激励机制,建立馆员教育管理体系,达到教育的有效管理。这种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教育,其内涵是“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学以致用”。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馆员通过教育,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变化,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通过教育及其考评,将馆员素质同明确的量化指标、目标联系,将这些指标同岗位调动、晋职、晋级和职称评定等联用,作为聘用和晋级的主要依据,最终实现人才资源的更优配置和科学管理。这种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教育管理,包括观念转变、立法保证、规章制约,健全教育机构,控制教育内容以及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
观念转变
大力宣传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树立危机感、生存意识和竞争意识,让馆员从主观上认识到教育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主观上重视和自觉对开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立法保证和规章制约。
据报载,北京市人大通过一项地方性法规,从1995年10月1日起,该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受聘各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需依法进行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72学时。这样采取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对馆员教育作出具体规定,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立法保证。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汉川馆在无相应法规提供立法保证的情况下,制订了有关继续教育的暂行办法,对教育的目的、内容、课程及师资、组织管理、激励机制作了具体规定。按规定,全馆业务技术人员需参加教育,每年不少于40学时。该办法成为全馆教育的制约性规章,使图书馆教育有章可循。
从笔者自身情况来看。1986年3月,派至孝感地区(今孝感市)图书馆,系统地受到了为期一月的“全区图书资料管理干部”培训。1988年9月参加电大图书馆学专业学习。1992年11月,参加由地区人事局、文化局联办的(全脱产)图书馆业务培训。1997年1月,参加汉川馆的业务培训。成绩合格,先后获得各级主管部门验印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健全机构
有了立法和规章,还须健全执行机构,以保证法律和规章的贯彻实施。汉川馆在继续教育管理实践中,确定馆员教育由分管业务的副馆长负责计划的实施和落实,每月双周五组织全体馆员进行业务培训,然后进行考核,考分进入人事档案。
内容控制
继续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办学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使教育的内容控制成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中,汉川馆通过对课程、学时、学分等方面的控制和激励,将内容引导和制约到以下4个方面。
1)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包括行为修养、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人的素质比人的知识、智力对工作的促进作用更重要,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开展。
(3)图书情报现代化新技术和新知识教育,多以研讨和馆内外讲座的形式开展。
(4)语文课程学习,包括外语、古汉语和写作等。
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对继续教育效益进行评估,认定教育的成果,可以用事实向人们展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教育考核评估体系,是馆员教育激励机制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教育及其激励机制,保证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的科学管理,促进教育的发展。
四、全面提高馆员思想职业道德素质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图书馆作为集文化、教育、宣传、信息传播、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机构,馆员的自身道德对图书馆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志在致国际国联第62届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在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高度的评价,无疑是对我们图书馆员神圣职责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
馆员的思想职业道德,并非仅仅表现在“文明用语”、“态度热情”、“服务周到”等具体行为上,确切地说,素质才是一种“实力”,拥有“实力”的馆员才能成功地适应读者的各种需求。素质也是一种潜力,有了它就可以在岗位上作出有价值的创新。道德是素质的充分再现,是道德的基础,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慢慢积淀而成的,是人们内在的品质,包括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法制观念、文化程度、科学知识、审美趣味、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内涵。一个合格的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勇于冲破陈旧的思想禁锢、狭隘的思维方式,自足的心理障碍,求稳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创新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懂得现代化管理知识。否则,何以谈接待社会各类层次的读者群。新晨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提高馆员的思想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而且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青年,更要注重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文化工作者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东方等.第三世界图书馆员继续教育:2000年展望。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6):12-16
2、倪春发.谈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3):32-33
3、林九如.情报继续教育的类型内容与途径情报学刊,1993,14(6):473-476
怎样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化?这要从剖析“素质”内涵谈起。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对人的素质给予广 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 起作用的基本品质。”〔2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素质”内涵中“稳固的”“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要求。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 说已成为该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其品德尚未素质化。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 抵抗得了不良干扰和诱惑,始终能保持其良好的品行,才能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是说达到“品德 素质化”的程度。
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 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 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 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德内化。
所以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基本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就必须研究道 德内化的规律,探索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
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的核心
通常我们按四分法来揭示品德的结构,即“知、情、意、行”。“行”是外显的,“知、情、意”是内在 的。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较多地注重于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这显然是不 够的。举个简单例子,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 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可 见,如果忽略了“知——情——意”这一内在中介系统区,那就是忽略了品德结构的重要核心部分,这核心恰 恰是道德内化的根本所在。
在研究“知——情——意”系统时,引入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概念——道德信念。所谓道德信念,“它不是 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 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3〕
道德内化就是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
当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向学生输入时,学生的认知必须经历不同层次的发展:“知道”层次(懂得 应该怎样做)——“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的道理)——“认同”层次(由被动、外制式转为自觉 性,化为自觉要求)。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心理体验,不断地丰富道德情感 ,良性的心理体验会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层次的升华,发展成精神上的道德需要,产生对道德的追求,而道德需 要实现的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随着道德需要的升华和道德情感的增浓,人对于非道德因素的干 扰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具备了顽强的道德意志。综合上述各种心理成分,也就是深刻的道德 认识、浓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外部的道德准则实现了内化。
由于道德内化是由外到内的过程,因此研究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从优化外部作用的条件和激励自 身内部因素入手。对此,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二、优化外部条件 促使道德内化
外部条件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本文选取与“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有关的方式作为分类标 准。
情动条件: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 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 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理喻条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 心服”就是“理”的内化,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在学科教学中渗 透德育,“文以载道”,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无形中潜移默化。
榜样条件:榜样在促使道德内化方面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 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
环境氛围条件:除了硬环境外,要善于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例如升旗仪式,对场地、设施、队列、服装 、鼓号乐、歌声、演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庄严且富有爱国情感的氛围,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制约条件:我们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疏导方针,但丝毫也不能忽视制约机制的重要性。法制教育、 规章制度的管理从另一侧面强化对道德行为意义的认识,对道德内化起了辅助作用。
评价条件:对学生行为予以评价,既可加深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同时又是一种导向和激励,其作用 不可低估。评价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接触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当重视集体舆论的教育作用,应注意发现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予表扬、鼓励。
促进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很多,这里无法一一枚举。
三、自我教育是道德内化的关键
由于道德内化是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因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是道德内化的关键。下面我们仍以 “知——情——意”系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为线索,探索自我教育的形式,研究教师调动学生主体作用所应 发挥的主导作用。
(1)发挥学生在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
道德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对道德准则不单纯是理解掌握,还必须上升到“认同 ”的层次。为此,采取“外铄式”的灌输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去分析,比较道德行为和 非道德行为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执行道德准则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必要时甚至 可以让学生去经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从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
(2)“自省”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省是经历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 己的言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对好的自我肯定,错的自我否定。归因分析——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总 结经验教训。自我强化——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时,增进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反省自己非道德 行为时,引起自疚的心理体验,对道德准则有了新的认识,痛下决心,改正错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自省”的机会,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自省”给予引导。
(3)自制是自我教育的高级心理活动
自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品质,它是产生行为过程中的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需求、欲望、动机、情感、 情绪,控制自己不受干扰,保持不偏离原来的决定,因而自制可以起到避免自身产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看,自制是比自省更为高级的心理活动。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自制是外部控制信息(各种道德准则)经内化而成为自身内部系统的控制信息(即坚 定的道德信念),发挥导向、调控、维持的作用。而自省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反馈和重新调控,为以后 的行为输入(或强化)新的信息。所以自省和自控是主体系统自我控制在不同阶段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 ,循环交替进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道德信念,就能不断地强化控制信息,不断地增强自制力。强化控制信息 还可以采取外界提示法,比如设座右铭、挂“制怒”牌、在公共场合设警戒标语(例如禁止吸烟)、在校园里 《守则》《规范》上墙等。
从自制的内容看,对“需要”的控制是最为根本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 、主导的地位。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因此有人主张“道德行为归因于道德需要”,学生能否控 制自己的行为,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能否控制自己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要认真地研究教育 对象的需要,支持和尽可能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的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 益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物 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四、交往和实践的磨炼是思想道德素质化的必经途径
主体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 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4 〕这就是说,素质的形成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道德准则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规范,所以道德品质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实践活 动中才能得到体现(即外化),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必经途径。
本文不打算在这方面作深入全面的探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交往和社会实践时,由于交往 的对象、实践的内容和环境不可能纯化,因而学生必然会受到正面的或反面的影响,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 的估计和准备。
首先,应当教育学生注意择友,尽量避免到不良的环境(例如“三厅二室”)去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社 团活动,开设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同时应重视班组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 。
其次,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动向,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关心学生活动情况,发现不良的苗头就及时 作出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第三,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正如陶西平同志所分析的,“想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所以,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去 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才能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注释:
〔1〕陶西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2〕上海教委师资处:《中学素质教育研究专辑》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21世纪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在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的学生出现了一些落后的错误的思想,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对周围同学、家长以及学校造成了一些麻烦。因此,高职院校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应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创新,切实承担起为我国培养适应现代化形势需要的“四有”新人的职责。下面,我们先来简单分析一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责任是为我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产业工人,重点是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学校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技术操作水平是必然的,然而,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常碰到尴尬的情景,一些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正规大学本科毕业生存在差距,因此,也就淘汰掉了高职学生。这对高职院校敲响了警钟。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校往往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学习能力弱、自我约束能力差、叛逆心理强、散漫难管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只重能力不重综合素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
(二)教育内容存在问题
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材往往只局限于几本政治课程。这几本政治课程存在诸多政治术语、概念,在学生看来,枯燥无味,教条化,没有实际意义,更缺少指导意义,没有贴近学生的大学生活,一味“放空话”,学生便在心理上形成抵触,不愿对这些生硬的政治内容进行过多的了解,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政治是“高高在上”的政客谈论的虚假东西,因此学习的时候也就囫囵吞枣,草草了事。这样政治纲领性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育手段存在问题
当前的中国是开放包容的中国,各种新鲜事物、新鲜思潮席卷而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厌倦,他们更乐意接受新鲜刺激、多姿多彩的内容。学生追求师生之间的平等性,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开放性,追求诸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等感官性强的教学方式,而现在的高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中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学设备也以黑板为主,多媒体设施配套不完整。由于思想道德本身过于高境界,学生已经丧失学习兴趣了,如果教学手段再刻板枯燥,那就真的没有实际意义了。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程的创新
(一)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素质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通过行为举止表现出来。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智慧动物,而思想道德对于人的行为举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优秀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以及行为的表现具有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反之,低俗的落后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养成以及行为的表现具有消极的阻碍作用。高职学校的教学重点虽然是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譬如理发师、糕点师、计算机人才、挖掘机工程师等,社会及企业对于高职学生技术的要求也确实比一般本科毕业生要高很多,但是,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日后同事之间相处、与部门及领导沟通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意识到学校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实也在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格以及思想修养的重大责任。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今后发展有潜在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沟通方式、为人处世、看待人生的态度等等,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人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多给学生一些心理上和学习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能够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能够以一种全面的健康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上的事物以及人生方向,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创新
当前的高职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除了应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及优良的思想道德传统进行教育之外,其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应当随着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教材能够适应世界形势和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深入理解并研究马列主义等基本思想理论的立场、观点,理解研究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观、人生价值观等,并在此基础上时刻关注新理论、新成果,时刻关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结合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对高职学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以及难点问题及时回答,对他们不懂的思想道德问题、认知问题、人生价值观问题积极解惑,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情况,将这些“束之高阁”的思想问题灵活自如地运用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能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在对教材有深刻正确认知并保持原有教材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备课时应积极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予以标注,并重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对于教材中反复出现的知识点予以调整,结合新时代思想道德的发展慎重进行添加修改,使学生能够把握住教材要点、难点,更好地了解教材。教师可以创造幽默的教学氛围,力求通过浅显易懂的词汇将枯燥乏味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传达给学生。就高职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书而言,第三章中的第三节、第七章第二节以及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相关的一些课程中已经出现过,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备课的时候就应视具体教学情况而定,适当调整,合理安排相关内容,可以把更多的教学精力及时间放在其他知识点的讲解上或者是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上。通过这样适当的调整补充,教学内容更加明朗化、系统化,更加符合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其实,不止是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在的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讲技术就只讲技术,讲理论就只讲理论,课程教材即使在当前环境下也不能进行改革。那么,教师也应该在这些专业性的课程之中适当涉及思想道德问题,使学生在严密的专业课程学习之中体会到思想道德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熏陶。
(三)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首先,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传统的教学角色,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沟通相对较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些教学中来。他们想针对老师的讲解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见解,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老师的问题提出疑问。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给学生提供问答机会之外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身份走入学生中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实行分组讨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协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思维较为狭隘,这种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整合,弥补学生个人知识的不足,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有推动作用的,学生不至于对教师的说教产生厌烦,反而会爱听、爱学。
其次,教学设备的改良。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职学校应当考虑将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课堂。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课程中比较枯燥的知识用视音频、图片资料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程中的案例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其中一些涉及思想道德的人和事便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并积极进行网络思想道德评比,提高网络思想道德修养。
(四)创新道德考核制度
当前中国教育制度的大环境决定了成绩是对学生进行衡量的标准。但是,学校及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是否优秀仅凭一张试卷是决定不了的,应当将综合素质包括在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会经常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试卷成绩异常优秀,性格却往往过于内敛,有时只顾学习,对其他同学主动咨询的学习问题漠不关心。日常生活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功利心强。而有的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不好,却对同学、老师都很热情,乐于助人。这样如果以试卷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对于学生性格、思想道德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学校、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对考核制度进行调整创新,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并进行有效地管理,对于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惩处,并加强教育,从而规范学生行为,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如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创新;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创新道德考核制度,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思想道德的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立新.试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创新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高校教育,2011(27).
[2]韦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需要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2012(8).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19-0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用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素质在他们成长成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融合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1]作为一个综合概念,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核心是指从业者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职业素质包含4个方面: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和实训实习获得,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质的根基,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它的培养是一个养成性教育,需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因此,“基础”课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还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3]“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它所讲授的主要内容涉及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4]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精专化,人的现代化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基础”课具备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基础”课中的诸多内容,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责任担当等都是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在职业中的渗透和延伸。所以,“基础”课能够为职业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3.有助于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5]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学生未来追求和发展,以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来组织教学,解答学生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求学期间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及其职业发展能力。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不断提升人生境界,这既保证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基础”课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基础”课的职业素质教育功能。“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指个体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是一定社会理想在人格上的反映。新入学的高职学生,理想往往处在“迷茫期”。为此,教师在“基础”课适应人生新阶段和理想信念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本校的发展特色向学生介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本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发展的方向,树立明确的职业动机。然后从高职学生关心职业理想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职业理想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以自我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为客观基础,不能急功近利,人云亦云。由低到高,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振兴,从而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最后明确“立志须躬行”,要求学生把实现理想的起点与平凡的岗位和踏实地学习联系起来,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2.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中,更具体一些就是体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当前,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存在轻责任、重报酬,轻贡献、重享受的职业选择标准和从业态度。所以,教师在“基础”课人生价值篇中,首先将价值观教育具体化为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职业评价方法和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绝对的高低贵贱,也不能简单以报酬高低来衡量其价值,只要是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尊敬的。然后,进行价值观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和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这样不仅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3.职业道德教育。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基础”课道德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专业及岗位群的需要开展教学,将一般性职业道德融入到行业职业道德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将从事的专业或岗位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敬业、责任、细心、合作、奉献等职业道德品质;然后,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整体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4.法律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培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并能够形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法律素质,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体现在职业法律意识中,就是要让学生遵守行业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用职业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三、在“基础”课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认识“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基础”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在高职院校中,为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赋予“基础”课一项新的任务,即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侧重于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教育,主要是帮助解决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困惑与矛盾,使其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切不可顾此失彼,用职业素质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把“基础”课完全变成职业素质课。如果这样,不仅课程性质变了,而且由于缺少理论基础,职业素质教育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动力学理论表明,需要是教与学的动力源泉。一般而言,教学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个人意志。[6]只有这三种种意志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并且有效整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课要想动力十足,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反映国家、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过去,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的是国家意志,而忽视了学生个人意志,使有些学生“学”的动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起点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然后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精神境界。
3.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外化的过程,即将职业素质的相关知识内化为自我意识,然后将其“外化”为行为实践,并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根据这一过程规律,教师在“基础”课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案例、情景设置、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多视点、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创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此外,要积极组织实践教学。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知行统一”,而实践教学有利于推动由知到行的转化。根据课程内容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企业参观、企业文化调查和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生活和职场法则,而且也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国发[201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