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49: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道德教育的哲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通过对东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分析和认知,从其发展到形成百家之言,都表现出其理论主张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服务的基础之上的,都是从满足于其时的政治主张,也就是作为政治工具而受到当时的追崇,因此,在今天我们所试图追求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时,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用批判的思想来反思道德教育的价值,并从中撷取出道德教育所蕴藏的睿智和情趣,单纯的追求所谓的“道德价值”,势必会对道德的理解显得苍白而稚嫩,正是带着对先秦道德哲学思想的审慎态度,来试着开启“道德教育”的渊源之门。
一、道德教育与哲学的关系范畴
道德教育的范畴则是在于昭示对人的自我的诉求和期望,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人的文化品性,并将人的道德精神所国有的一种价值作为道德的思想内核。而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哲学,更是将道德所彰显的价值进一步内化成思考问题的基点,从哲学的角度来对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和把握,并在对道德的追求上,片面的追求教育的功用,以此作为道德的普遍意义,背离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为此,从思维的维度来探索道德教育的普遍性,将是漫长的求索的过程。道德从人性的诉求上来关照道德的教育价值,并以对人的理解来探寻道德的本真,人的高贵的品质在于其精神,也就是说,道德的建立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状态的反省和自觉,苏格拉底所谓的“德性即知识”,也是其对人和人的生活进行的实践体验,并从中得出的一种反思,他所倡导的关于人的自身的诉求,让哲学成为在人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将严肃的道德和客观的哲学糅合在一起,从而规定出人之所为人所应遵循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从而将对人性的思考引领到了哲学的高度,对人的道德的教育转变为对人性的完善过程,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诠释。
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的漫长研究中,“道”作为哲学范畴的重要存在,在文化源流的演变中,将“道”和“德”进行了相互的融合,使得人的体认从“道德”开始,并作为人的本性受到公认,在这个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先秦时期的文化思想的影响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多方文化思想的交叉融合与发展,才将道德的本真从对宗教的信仰中解放出来,并逐步为后人所体认。无论我国的精神文化的沿袭,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冲击,作为道德精神的教化性,已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中找到了适宜的土壤,并实现了人类对自我的体认和界定,实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共识。人性的即是道德的,道德的即是人性的,对道德和人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均是同一个范畴的,这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而超越动物的本质所在,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的一种体现,对道德教育的思想回归,将对人性的塑造建立在对突破自我的彻底解放,以完美的人性作为自我追求的最高使命,并通过对自我缺陷的弥补上来彻底的完善和发展自己,为此,在对道德教育的探讨中不在于所阐明的道理的深刻,而在于对道德教育的内在真谛进行把握,从而在追求人的独特性的道路上,体验到人类的本质的美和幸福。
二、道德教育在当今的地位和隐忧
道德教育的日下与隐忧,让我们得以从哲学的视角来面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道德教育的陷入困境从道德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展开越来越体现出其政治工具的隐性特征,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道德教育失去了其自身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崇高的敬仰,而是将一种程序化、僵硬的道德标准来囹圄人的思想,使人丧失了其生动性的本质要求,这种错误的工具性的框式道德,将人类社会中所应扮演的社会角色肢解了,人类对道德的遵循已失去了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同时在社会活动中也缺乏了其应有的责任感,在所谓的塑造和培养的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葬送了人的本质追求和精神向往,也难以形成独立的道德教育。
2、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道德精神的树立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对人的教化和引导,它与哲学的意义是相融互通的,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对道德精神的坚持,从而使得道德教育只能体现其外在的、甚至是虚伪的道德表现,无法将对人的内心进行深刻的教化和影响。人类的精神作为闪现智慧之花的天性,没有道德精神的感化,就难以实现对人的思维的引导,也难以点燃人类的道德情感,更谈不上实现对人类的自我反思和智慧追求了。
三、道德教育的实施与措施
1、尊重人性,善待人性在道德的思想演变过程中,道德与人性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尊重人性,从善待人性来开展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的实施建立在对人性的完善和尊重上,我们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所推崇的德化理论,以及西方先贤所倡导的对人性的思考和追问,都是在表达一个简单而真挚的道理,即是对人性的承认和善待人性。为此,抛开对认知的争议,在善待人性的基础上来思考人之为人的意义,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来化育道德的光辉。
2、重视道德智慧的价值和作用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孤立的说教和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对世俗的逆来顺受,而是打破伪善的外衣,运用多重视角来透析人性的卑微和尊崇,以一种旷达的胸襟来追求智慧,来疗治人性的偏颇,促进自身的精神超越。
3、重视道德精神的培养和熏陶精神赋予了人类最完美的风采,人类更是因为精神而愈加闪耀,精神作为智慧的光华,要从人的心灵来感染,更要从人性的扬弃中构筑道德的品质,并将道德精神的践行贯穿到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课程教学 “道德教学哲学化”
小原国芳(1887-1977)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日本教育家,为实现其全人教育的思想,他提出了道德教学哲学化的主张,了解这种观点的内涵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教学。
一、道德教学哲学化的内涵
启发道德知性,锻炼坚强意志,陶冶纯美情操,引领道德行为是所有途径的道德教育都肩负的使命。就专门的道德课教学来说,启发道德知性应成为重点。“道德教学或道德课的主要目的必须是,开发道德知性,培养道德的批判能力,启迪道德生活的指导理性。换句话说,我主张道德教学哲学化,道德教学理智化”。
道德教学哲学化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道德,自己创造道德”的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道德教学就要把“为什么”“怎么办”作为问题来研究,引导学生对道德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进而对道德项目进行根本性解释,帮助学生脱离习惯和盲目性的支配,从而树立起坚实的道德基础。
道德教学哲学化要求在方法上摈弃对道德项目的教条式解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并不是仅仅进行哲学的思辨讨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体验、评判,进而对道德产生独特、深刻的认识,并以此建立自己的道德感情、道德信念。同时,它也要求避免传统教学的误区,不能仅仅采取以考试、评比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现成的教材、模式和范畴。小原国芳主张将童话故事作为低年级的教学材料,例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印度的佛陀故事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修养书。至于高年级学生,宗教式的小说和伟人传记的效果就会更好。之所以如此,因为“劝善惩恶要含蓄些”,而且“没有比活生生的事实更能吸引人的了”。
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具有可行性才能付诸实践。小原国芳专门测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认为儿童是真理的热爱者,儿童有惊人的能力,完全有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道德教学哲学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哲学素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而且还要走进学生的内心,“道德是内心的问题,既然二元纠葛问题是道德,那么不能深入他们内心的人毕竟不能进行生动的道德教学的。”
二、道德教学哲学化的特点
区别于家庭、社区、团队等德育途径,德育课堂教学有特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便于系统、集中地进行道德知性的开发。道德教学哲学化就是小原国芳针对德育课堂教学的改进提出的。从目的、内容和方式三方面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1.目的旨在引导学生理智地生活。小原国芳认为:“日本人是有心胸的国民,而不是有头脑的国民;是有感情的国民,不是理智的国民。所以诉之感情的德,即忠孝、勇气、同情、亲切,等等则易行;而诉之理智的宽容、自律、义务、纪律的德,则难备。”社会需要的不是感情脆弱的人,而是有道德判断力的人。因此,小原国芳力主开发道德知性,引导学生理性生活。所以,德育课有必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在理智与情感产生冲突、在遇到重要决策或左右为难的两难情境时,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地做出选择。
2.内容指向道德知性的培养。在道德教学中,知、情、意、行的培养都非常重要。道德知性则起着奠基性和导向性作用。道德知性的培养绝非单纯指对道德知识的授受,它更侧重于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原国芳对于“过于感情用事了,有时甚至是感伤的。对于忠和孝的解说方法,过于诉诸眼泪了”的道德教学非常不满,认为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固然是教育的成功,但对道德规范没有深层次的认知,对道德现象没有自己的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就缺乏依托,道德行为也就难以践行。
3.方法注重讨论、探究和体验。传统道德教学比较注重对道德范畴的解释、分析和识记。道德教学哲学化则要求教师改变灌输教材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寓言故事、真实案例等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研讨、探究,引导学生体验真实的道德生活,从而对道德问题生发出独特、深刻的认识,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道德教学哲学化对高职德育课的启示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的实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但是通过观察、研究不少学校的德育课堂教学后,笔者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表层的“哲学化”太多,深层的“哲学化”不够,即普遍重视道德知识、范畴的授受,灌输说教痕迹明显,学生道德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不够,有效的体验活动缺乏。因此,有必要学习借鉴“道德教学哲学化”的思路来改进我国高职院校德育课的教育教学。
1.加强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到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范畴。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转变关注重心,由道德知识的授受切换到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范畴,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其道德发现、判断和创造的能力,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打下扎实根基、提供理性指导。
2.转变教学方式,增强道德教学的实效。教师应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以考查学生记忆为主的评价方式,积极创设情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道德范畴的思考和探究,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提高德育的实效。应适时组织学生有效运用案例探究、活动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规范,确立道德标准,践行道德生活。案例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针对道德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深入思考、辨析、交流、质疑,从而增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深化理性认识。活动体验则意味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道德规范,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品位。
关键词:哲学教育 高职教育 职业指导 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鲜明特点,面对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校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哲学教育在高职职业指导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提升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哲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哲学在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引导高职校园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主力军。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与高职哲学是无法相匹敌的,这在于高职哲学的主导作用和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哲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态度和坚忍不拔的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二、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一个民族,缺乏哲学思维,必然十分脆弱、盲目、冲动;一个人,缺乏哲学修养,必然会软弱无能、肤浅、浮躁。哲学是一个时代最深刻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精髓,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表征,它深刻地解答了人们对社会的困惑。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学生们思想的多元化、复杂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现成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显得更加有吸引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才能为自己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有助于培养批判和反思精神
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是简单化教育,重技术轻人文,教学理念完全是把学生训练成职业人。把教育的使命简单化,重技术素质、轻人文素质,以“技术至上”为办学理念。现在高校的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会批判和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身边的小事提出问题,进行批判反思。为了让学生学会反思,高职院校开始了哲学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使其坚定不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教育意义重大就在于此。
四、有助于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首先,哲学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想。哲学教育能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
其次,哲学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的生活成本,持续增长的压力,使“唯大城市是从”的观念悄然发生改变。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职业价值观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从业过程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哲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学历、能力和工作性质如何,只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都会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另外,在高职学生中开设KAB(Know About Business)课程,通过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业意识,让学生对创业进行全面认识,这对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青年人才有很大帮助。目前,很多毕业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条件艰苦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创业的概念,只有到企业打一辈子工的思想。从创业的角度讲,基层创业的机会更多。因此,加强创业教育,也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五、有助于培养职业道德,加强法律意识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其主要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群合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在行使职业权利和履行职业义务时能够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和规范,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职业道德。因此,加强法制教育能够使学生增强“知法”“守法”和“护法”的意识。并且了解《劳动法》《合同法》等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伤害。
在康德的道德社会图景中道德人的行动要遵照绝对的道德律,而这种绝对道德律却是空泛的,康德没有能够进一步的指出其实质的具体内容 ,在黑格尔看来康德的伦理学(道德哲学)是一种任意的、偶然的,没有确定性的道德学说。黑格尔认为人在康德道德学说中只能陷入迷惘。在对康德的局限进行反思之后,黑格尔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他细致的区分了“道德”与“伦理”的概念,并指出空泛、抽象的道德原则如果要成为能够作用于人的道德规范,那么必须将其纳入到人们生活的群体性特征所构筑的文化之中,也就是纳入到人的伦理生活之中。
黑格尔对康德的道德哲学的批判基于他考察出康德学说中道德律的不可确定性,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的研读康德的道德哲学著作我们可以发现康德的道德哲学并非如黑格尔所言的那么空泛、任意、无实质。康德在道德哲学建构中就如何给道德律以实质规定的问题上运用了批判哲学的方法,他特别强调了道德律乃是作为一种显形的规约性的律令作用于人,因而也就避免了其道德哲学沦为空泛的学说的危险。由此可见,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是基于文本误读情况下的“无的放矢”的责难,但黑格尔此举对于丰富道德哲学理论则是大有意义的。
二、黑格尔的法理念及伦理学说
在《法哲学原理》(以下简称《法哲学》)一书中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进了的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伦理学说。
在《法哲学》中黑格尔特别强调了“法的理念”一词,他对法哲学的探讨其实就是对法这种理念的发展演变史的考察。黑格尔在书中将“法的理念”定义为“法的概念,及其作用于对象的现实化”(PR§1), 我们可以理解为黑格尔这种理念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一种法精神(自由意志)在形而上世界(客观精神世界)中的落实、确定的过程。
在《法哲学》一书中黑格尔将客观精神世界中的意志(精神)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抽象法、道德和伦理。这是一个哲学体系中意志递进的过程:
在初始阶段中意志的概念是模糊的抽象的,而从其体现上考察又是直接的、外在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形式之法”、“隐晦之法”、“抽象法”。
个体的特殊性源于个体对外在形式的深刻反思而达到的对自我关照的程度,我们认为这种特殊性是主观的,是在个体特殊性与普遍共同性的对立过程中所产生的主体意志。黑格尔将这种普遍的共同性称为理念(the Idea),这种理念发展到第二阶段开始分化为两个部分:一为内在的绝对善,另一为外在的个体意志在形而上世界的显现。这个划分阶段是一种特殊的理念存在的状态,是一种内在与外在两个部分彼此联合、交通的特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主观意志得到肯定,并被高举,于是法作为主观意志的表达形式在客观精神世界中被呈现,并与理念的法(抽象形态)和客观世界应用的法(具象形态)产生紧密的关联和深刻的契合。这个发展过程中分化的结果就是意志的第二中阶段道德的领域(Morality)。
上述两个阶段都是抽象的法的理念与个体内在意志的发展阶段,抽象法与道德理念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则表现出了高度的统一性与真理性,我们强调这个阶段的真理性主要基于其已经不仅仅是抽象的主观意志的灵光一现。在这个阶段中个体主观意志的内在善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思维因素,而是“个体的意志”在“自我关照”中作为“自由的实在承担者”出现在“现实性及必然性的外在客观世界”里。这是一种伦理实体、伦理生命(Ethical Life),是普遍的处于绝对、必然存在的状态的理念。
作为初级层次的抽象法阶段里仅有一些外在于人的限制性的律令,这对人的约束性是很强的,这些律令、规定、契约中意志的人格形态是以空泛的无自主性的人格符号的表现形式存在的。在强制性的法规定里,这个人格是被抽空的,是无法实现的抽象的符号。对于人而言这不是道德的,但并不是不道德,而是指仅就这一阶段的局限性而言。黑格尔指出只有人格获得了实在的内容,具有实体性时,也就是人格已经不是作为符号意义的人格而存在时,人的法理念的主观性、主体性才会得到彰显,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意志作为自己的对象而存在,或曰意志以自我为对象,这就是黑格尔设想的道德途径。
法主体的存在意义是极其关键的,而在抽象法阶段却被完全的忽视了。抽象法领域局限于直接的、狭隘的对行为是否违法进行界定,而对于主体的主观特性、意图原则问题却缺乏最起码的重视,没有更为细致的考察。行为不能说明一切,只有充分肯定人的复杂性才能正确的考察人的行为本身。主体的动机是关键,动机是评估人的行为的最原始意义上的标准,而在抽象法中动机似乎被完全的忽略了,抽象法中人的行为是简单的无动机的机械运动。
黑格尔在《法哲学》中论述如下:“这一个关于意志的自我规定和动机的问题,是关于它的意图为何的问题,现在都必须进入与道德有关的连结里。因为人都希望根据他的自我决定的选择来被评判,所以无论外在的情况是如何加诸他身上,他都是自由的……道德意志是无法预的。人的价值由其内在行动的依归来衡量,所以道德的观点就是认知到其自身的自由。”这段论述正是对康德道德哲学中道德律的另一种阐述,黑格尔所叙述的道德如同康德所强调的都是一种行动的内在的准则。只不过是康德未能或是其认为无须将道德与伦理做如此细致的划分。
康德时代的道德哲学乃是相对于自然哲学而言的,伦理学是道德哲学所属的一个尚未显明的分支。所谓自然哲学“必须为自然(经验对象)决定其法则”,是“发生学意义上的法则”。而道德哲学则“为人类意志(主体精神)所决定的法则”,这是“主体意义上的‘应当’的发生学法则”。简明的表述为“道德法则是绝对的意志法则”,是关于主体“应当”的行为准则的探讨,在抽离了经验前提下的关于人类行为准则的道德学说是一种天赋的原则,是绝对的原则,可以称为“道德形上学”或是“纯粹伦理学”。在《法哲学》中黑格尔将道德作为客观精神世界的辨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和载体,这不同于康德主张的将道德作为纯粹伦理学的前提条件及实践可能性,道德在黑格尔细致划分的意志发展过程中居于必然的第二环节,而在康德那里却是一个前提。黑格尔说:“道德的观点,从它的型态上看就是主观意志的法”,这是黑格尔对康德的道德概念的批判性的继承,在否定康德关于道德性质的观点的同时认同了康德提出的“道德为人的评估标准与行动准则’的观点。
由于人是群体性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道德意志决不可能只存在于单独主体的主观性中,道德所以为道德还因其具有绝对的普遍有效性,因此异于主体的他人的意志也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个体的自由必须在群体的行为也是自由的同时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才是真正的自由。否则这种道德所给予人们的自由只能是类似暴力革命式的破坏性极大而建设性几乎没有的消极意义的自由。不被客观世界所认同的主观性设想是没有实质内容的,是缺乏客观意义的,因而这种主观性所能达到的自由意志就必然陷入虚无和任意,革命恰恰是被革命本身所毁灭。黑格尔指出主体“为了摆脱空虚性和否定性的痛苦,就产生了对客观性的渴望”,也就是对行为的意义的追寻,他认为人们已经找到了摆脱这种虚无之痛的途径,那就是伦理所规定的道路,因为“伦理是主体主观性与客观世界必然性的统一”,是人的行为有意义的前提。
黑格尔与康德的道德哲学之最大区别在于道德与伦理之概念的区分,黑格尔指出“道德”与“伦理”习惯上几乎是当作同义词在使用,但在《法哲学》一书却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中“道德”这个概念被高举,在康德的哲学中人类行动的原则都被限制在这个僵死的概念之中,在这个概念的阴影下“伦理”的概念被遮蔽了,对“伦理”和“生命”的探讨成为了愚蠢的行为,并长期的被公然压制。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考察即使承认“道德”与“伦理”是指相同的一个东西,但是现在它们演变成了很不相似的两个词语(指字符书写),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它们毕竟是有差别的,并应该将其细致的划分,界定它们各自的真实概念、涵义,而不是一味的无视它们的本质差别。
前面我们已经对黑格尔与康德的关于道德概念的异同做了论述,接下来我们将考察黑格尔的伦理概念的指涉。
伦理是个体主观性与世界客观性的统一,是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对他人的意志充分考量后达到的积极自由的阶段。在群体性生活中单独个体对他人意志的考量使得伦理实体能够脱离个体主观的任意妄为,脱离虚空,从而具有客观可实现性、可操作性。对于一个割裂的孤立的个体而言道德律是无法构建的,道德律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共同体的个体是完全依照自我的动物性本能活动的。以黑格尔之见康德所描述的“应该”在道德层面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个人主观性与客观世界必然性的统一所达到的伦理层面其才会具有现实意义,“即使善在个体主观意志中被设定了,但那依然无法使它能够在客观世界中得到实践”,没有伦理实体的道德哲学是机械的义务论的,在任意的条条框框的强制性规定后面是无尽的虚空,是主体的缺失,实质上是对人的主观性的忽视,是空洞的道德教条对个体自由的钳制。黑格尔指出了个体主观性之外还有一个他者——伦理实体,这个实体是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共同体,这弥补了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缺失。
个体只有在伦理层面的共同体生活中才可能被指定应该如何作为或曰必须如何作为才是有道德的,在这个伦理实体中个体能够在遵照自己主观意愿的情况下不与那些众所周知的外在规定相冲突而达到积极的自由和行为的道德。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只有在社会共同体中才能够实现,而康德道德哲学的产生及其局限性则是由他所处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在社会共同体尚未完全的时代伦理共同体是不可想象的,至于伦理道德准则则只能由一些圣人(天才的道德模范)来任意规定,道德的发展依赖于极少数所谓的精英头脑的空想。这种道德的发展是任意的、偶然的,其内容非常贫乏,内涵也十分简单,毕竟极少数天才头脑中天马行空似的思想太不具有客观精神世界的必然性、规定性,距离真理还很遥远。社会实体的逐渐健全孕育了伦理实体,伦理实体又培养出伦理法则,于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统一的时代到来了,新的更具积极自由意义的习俗、制度、教育等应运而生,这些又构成了伦理实体发展的关键部分。这就是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批判性的补救,伦理实体作为一个关键概念被高举。
以上论述了黑格尔在《法哲学》中强调的伦理实体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道德之不同,黑格尔高举伦理实体的概念,构筑了一个共同体的世界格局中的以自我人格为对象的个体人格,在这个世界共同体中有风俗的变迁、文化的演进、社会的发展等等,而相比之下康德道德哲学则表现出了割裂、孤立、片面的弊病,这种纯粹道德形上学因为过分强调个体主观性而缺乏一种历史的共同体的观念,所以在黑格尔看来康德道德学说只能是一种对个人行为没有影响力的空有其表的形式形上学。
三、康德道德哲学的知识论前提
本文旨在廓清康德道德哲学的本来面目,在对康德道德哲学原著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黑格尔是如何误解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并证明黑格尔斥为“主观任意规定的空洞原则之学说”的康德道德哲学其实是一种极具实践性的伦理学说。
康德对道德哲学的研究关键在于对“感性”与“理性”的界限的区分,他的研究趣味在知识论之后转入对道德哲学的关注,他有一个自成一体的著作系统。在这个由《道德形上学之基础》、《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上学》三部著作构成的思想系统中他详细的阐述了他的道德哲学及伦理学的观念。这三本书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知识论研究之后对道德哲学的再次反思,“感性与理性的区分”成为康德道德哲学的知识论前提,只有在区分了理性和感性之异同之后再讨论道德哲学才是有意义的。康德的知识论与道德哲学是一个连贯的思想脉络,前者是一个前提,后者是一个延伸,关键连接点就是“感性与理性之界限”。
康德之前的形上学世界异常纷繁复杂,理性、知性与感性在混杂的概念中常常被模糊的使用,概念之间错综复杂使得彼此描述的对象很难有严格的确定性。在这种徒劳无功而只能增加概念的错误性的思想界状况中,对“物界”的描述使用了形上学的技术方法,“先验幻象”是对知识对象的错误的描述,并且错误的描述并没有对批判的声浪做出任何改正的表示。康德面对此种现状提出了一个“法官式的批判”,他认为纯粹的知性的无限扩张并不能使得我们正确的把握形上学世界,而只会使得概念愈加混乱,以致遮蔽了我们的感性官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完全超出经验范畴的无限恐慌的世界中”,康德认为这是一种欺骗。对于“物自体”的描述应该由物的特性所决定,其作为超越经验范畴的对象是“自我本体”的,因此应该用理性的思维来判定,但过分扩张的形上学世界却将“物自体”作为知性的对象来研究,用显微镜观察大象的做法必然不能见其全貌。康德在其哲学体系中明确的限制了知性的描述对象,抑制了这种无限扩张的趋势,并厘清了理性作为观察工具的作用方式。
他指出理性要实现自己的具有特殊性的经验使用功能就必须通过知性之媒,也就是说理性对“物界”并没有构成一种直接的认识关系,而只有借助知性作为第一观照方式才间接的与“物自体”发生关系。因此理性不具有“创造‘物自体’的概念的功能”,而只有安排、统筹、梳理、描述知性对象的功能,这种功能使知性对象的考察结果更具集合性、统一性、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知性及其对“物界”的考察作用是理性的唯一的对象。“物界”是复杂的,但知性首先通过“创造”分散的模糊的概念把复杂繁多的对象统一起来,然后理性构建“理念”把知性“创造”的个别的概念统一起来,并把纷繁散乱的知性概念进行安排、统筹、梳理、描述,综合在一起以构建一个确定性的集合统一体,以此为知性对物界的效用做出描述性的规定和目标。综上所述,康德认为“对于‘物界’‘现象界’做出认识活动的第一因素是知性,知性是理性的第一前提,是理性与物界之媒,理性若无知性前提绝无可能与‘物界’发生关系,理性的作用在于对知性进行引导和统一。”这是康德提出的理性效用的作用方式的第一要素。
理性是超越经验的,是现象界的纷繁复杂的感性经验经过知性的组织、整合后连接起来的关于经验体态的知识。这是对物界的众多不同对象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性的感性、知性而后理性的认识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理性的初级阶段必须是可经验的。理性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对现象界的众多对象的综合、统一的过程,纷繁复杂是客观的物界状态,但必须对个体形成刺激并被接受,单纯的现象不能形成认识,而只有在对单纯的现象观照后产生的整体性的刺激才会上升为理性知识。那个最单纯的现象就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是整个阶段过程的第一因素。要找到这个第一因素的位置就必须明确的区分感性与理性之区别,康德厘清了其间的界限并从而确立了其道德哲学的知识论前提,当然康德对感性与理性的界限之区分不是机械的僵死的原则性规定,他首先承认了这个界限是随着理性效用而不断变化,需要不断的重新批判,多次确立。感性与理性就知识论而言是互为前提不断变化发展的,理性将不断的对现象界的感性刺激进行目标的确立和内容的综合,以得出一切经验之上的更具有确定性、普遍性、统一性的知识,从而最终建构一个完整的接近最真理的知识体系,这个努力过程是无穷无尽的。
四、康德的道德形上学
康德在其《道德形上学之基础》中强调纯粹伦理学无须从人性之本质或是其所依赖的社群的状况中找寻行为应该如何或必须如何的依据。道德形上学能够超出个体及群体的经验而建构完整的体系,其本身就是确立道德法则的根据。当然这是在康德知识论的感性与理性之界限明确区分的前提下做出的判断。康德道德哲学不是从现象界的知性刺激中得出道德法则,而是认为道德法则是先于现象界存在的人类头脑中原始的根本原理之源泉,它不是人类认识物界的产物,而是人类认识物界的规则,是人类认识的首要前提。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法则的探究在康德这本著作中占相当大的篇幅。
围绕作为标准的道德法则可以将个体行为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先于道德法则并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另一为道德法则所衍生出的行为。这两种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因为凡是道德上可称之为“善”的行为仅仅外在的符合道德法则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可称之为“善”的行为必须是道德法则本身所衍生的,也就是说当行为是因道德法则产生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道德的“善”。那种先于道德法则并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因其产生原因的不确定性使得行为本身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因而这种“符合”是极不可靠的。在许多情况下非道德的根据也有可能产生完全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但这不能作为一种完善的道德哲学体系的支撑,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非道德的根据往往产生背离法则的行为。当然必须认识到先天的道德法则并不是少数人能够制定的,我们也无法对单独的个体行为做出是否为道德法则所衍生的判断,只有通过对大量的道德个体的主观行为进行考察并从中总结出普遍的具有稳定性的一般原则之后,才能抽象的概括出“纯粹的道德法则”,才能产生道德法则所衍生的“善”的行为。康德在书中指出了一条探究先天道德原则的捷径,首先应采取一种分析的方法,由普遍的具有稳定性的理性知识总结出抽象的至高原则,其次运用综合的方法对至高原则及其原始根据进行审检查,在此之后将此原则引用到通常的理性知识中进行实践,这就是康德给出的“最恰当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由物界的理性知识或曰规律推导出“至高原则”,再将此“至高原则”应用于对物界的认识和实践,这就是康德道德哲学之方法论。
具体的法以及种种限制性规则仅是作为低一级的道德的具体体现形式而存在,但是这个至高的道德原则是由低级的种种构成法的知识所组成的。至高原则是对现象界的知性认识经过理性的综合后形成的最后统一之理念,是最抽象、最普遍、最恒定的最高道德原则,是道德上的“善”行为的原始动力和最终目标。
五、康德道德哲学的本真
康德试图建构一种形上学的道德哲学(纯粹伦理学),他也是从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正义、公平、义务的种种外在规范出发,逐渐的从中抽离出法的内核——道德律,表面上看康德似乎在建构一种形式严谨细密而实质上却缺乏内涵和确定性的空头道德学说,其实这正是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错误判断。如果从康德的治学理路来看他的道德哲学,我们可以发现康德的形式化的道德原则完全是对现象界的法律、正义、体制等的综合统一基础上的抽象,正是这个最抽象的道德原则在黑格尔看来是毫无现实意义的。其实这个至高原则是统摄一切的,愈是抽象的理念愈能涵容物界之繁杂,由此至高原则为基本点生发出种种伦理规则引导个体行为,并适应性的融合于众多的道德情境之中。
道之大哉,无所不容。道之渊哉,无所不生。道,无处可见。道,无处不在。黑格尔对康德道德哲学之空虚、形式化、无确定性等的批判在我们看来正是对康德形上学道德哲学的另一种高度的肯定,惟其涵容博大无所不摄方显空虚无所归依之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康德纯粹伦理学之优点在于其可在任何情境中作为任何个体的行为之最适合的道德律,在施以最严谨之规约的同时保证最大限度之自由。
康德道德哲学的最高原则之来源并非圣人贤哲偶然感悟得出,圣贤在对现象界的深刻思考后能够发现某些道德原则这是必须承认的,但是这种发现是偶合的主观性的并且经常是谬误的,而圣贤是无法创造最高原则。最高原则之根源是理念,理念经过高度抽象得出道德原则,理念不是天才头脑的产物而是现象界众多偶然中的必然。康德道德哲学建立在对偶然考察后得出的偶然之必然,并试图以高度抽象的必然之原则来引导偶然之发生,偶然是必然指引下的偶然,必然是偶然抽象后的必然。
我们再来看马克思对黑格尔认为的必然的“法理念—道德—伦理”逐步演进之主张的批判,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法哲学的弊端在于并没有将经验的存在抽象为真理(原则),而是单纯的把真理视为种种经验的存在,正因如此在黑格尔法哲学中任何一种经验的纯在都可以当作理念发展之实在的必然环节,这样辨证发展的实在环节如果可以毫无根据的被任意转换的话,那么黑格尔的必然性的发展理路就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必然性了,这也就毫无意义了。简单的说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必然其实一种偶然。
在康德纯粹伦理学中我们将偶然判定为“符合义务规定”,将必然判定为“义务之衍生”。同样在历史哲学中我们将偶然判定为人类从低级的因匮乏而互相斗争向高级的恒久和平演进的种种作为,将必然判定为为了摆脱匮乏达到恒久和平而发生的人类之行为趋向,在前者匮乏是匮乏本身,在后者匮乏是行为之因。由此可见康德形上学道德哲学在对偶然与必然之考察上比黑格尔法哲学更深刻更具辨证眼光,康德道德哲学体系构建了一个双向的必然,而黑格尔只是单纯的规定了一个所谓的必然演进过程,并没有进一步论述其具体演进诸因素之内在关系,其实这个必然只是偶然,演进环节的诸因素可以互换甚至可以省略。
第一,《哲学原理》第二章《世界物质的统一性》中《物质》一节中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然而,各种物质形态又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引起运动。”在日常教学中,千万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否则将适得其反,还累得够呛。如果只强调英语成绩,而忽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还包括生活、交际、娱乐等许多其他方面。如果能在枯燥乏味的单词、语法中加入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视频,学生参与的西方影视名剧的表演等活动,介绍西方积极健康的文化,则学生会更有兴趣。但现在的英语教学只一味强调学,忽略了这些软环境,学生能不烦吗?
《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又说:“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本身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没有低级运动形式,就不可能产生高级的运动形式。”所以,许多人只看到优生今天的成绩高,殊不知他们也是从小学时的一无所知,知之甚少,努力学习,逐渐积累,到今天的成绩好。所以,依据这个原理,对那些“差生”鞭策他们努力学习,就会从现在的一无所知,知之甚少,到将来也很可能会成绩很高。所以,应该运动地看学生的发展,不能只对优等生重视,而忽略“差生”。
但是,《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又说:“形而上学割裂了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或者只承认时空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性,陷入了绝对主义。”我认为这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人们只看到某个学生的成绩的暂时的高与低,便打上一个一成不变的标签:优生与“差生”,快班与慢班,这种划分极大地伤害了当事学生,许多案例表明,优等生或快班成绩不一定再上升,反而下降,“差生”或慢班由于受到误导,自认为低人一等,看不到希望,不知自己经过努力能改变目前状况,成绩大部分更下降。第二种表现,流行在教育界的一句口号:“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我认为这更是犯了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错误。现在全国的各个班级,都有几个无论如何努力成绩也上升不了的学生,由于个人生长发育的原因,导致智力障碍,这不能怪他们,但是如果按照这个凡是孩子都能教好的歪理,就是在无情地逼迫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做他办不到的事情,岂不是残忍?是不是违反人权?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哲学原理》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中的《意识的本质》说:“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在反应客观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性质。”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仿真,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好”。这方面,我认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做得更好。他们上课不只是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思考、回答问题。但这还不够,他们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学好外语是为国家美好未来和为个人将来更好生活的远大抱负,树立远大目标,从现在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学生学习就有动力,成绩节节提高。而那些没有经验的教学新手,只强调上课的知识灌输,时间一长,学生肯定乏味,成绩下降。这就是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哲学原理》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说:“矛盾能够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存在三大矛盾,学生厌学与教师强迫学的矛盾,英语背诵需耗费大量时间与学习时间少的矛盾,想学好外语但不知如何学的矛盾。我认为,矛盾可以互相转化,关键是采取何种手段。对于学生厌学与教师强迫学的矛盾,要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与老师忙得教不过来的矛盾,教师应该采取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手段。对于英语背诵需耗费大量时间与学习时间少的矛盾,要转化为英语背诵时间化整为零和学习时间有富余的矛盾。教师应该教授给学生如何速记,如何节省时间背诵,如何快速提高成绩,如何利用点滴时间的方法,这样学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绰绰有余。这正好解决了想学好外语但不知如何学的矛盾。但是需要教师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才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一、道教哲学的道本体论和中医学
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以中医学为主体性而言, 在哲学上表现出以《周易》、 道教、中医学三位一体的道本体论的系统关系。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中国文化中可谓一以贯之。表现为道统文化特性的中国文化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为最高目标, 因此, 尽管中国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 但都没有离此鸿的。就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而言, 以道的哲学思维方式所受的影响就更是显而易见。就中国文化的历史而论, 由于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所引发, 对道的抽象和身体力行成为思想家所研究的具体内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道规范自己的理论体系, 并直接的影响了《易传》的形成和歧黄之术的理论体系。表现在哲学思维上形成了所谓的“医易相通”和“医道相通”的哲学观。道教为彻底贯彻和实现道家的终极关怀问题,以人生的终生修道为实践, 在练功的实践中由于对中医学的需要, 实际中的道教与中医学的关系就必然表现为道教学者以道的哲学观对中医学的具体运用, 以及在修道的实践中以自身的练功实践对医道的理解而发展为道教医学。因此, 道教学者是在修道中身体力行的发展了中医学,并结合练功的机制, 对中医学的阴阳、 气血、经络、三焦、精气神、以及辩证施治和理法方药等理论及实践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其中,不但以医道对身体的作用加深了对道的理解, 而且也以道的本体理论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为中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的大家世人皆知, 为人称道, 例如葛洪、陶宏景、孙思邈等人。
显然, 中医学是主体存在价值关系的主体自为的学问, 而道教则是超越主体存在的自为的价值从而达到自在的学问。具体而言, 中医学在道教哲学的影响下, 以其老子“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制定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而道教则具体的应用了中医学对人体理论的认识, 尤其是唐宋以后道教的内丹理论的成熟, 更是大量的借鉴中医学有关精气神的理论的结果。这些, 都表明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我们在当代讨论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问题, 最重要的当属道教哲学的道本体论的问题, 非但如此, 就人类哲学自身进步的需要, 也极需从道教哲学中汲取营养, 以走出当代哲学的困境, 所以, 对道教哲学的研究应当是当代哲学研究中的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 道的本体论哲学研究一直不被世人所重, 或者被斥之为形而上学。所以,对道教哲学及道教医学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 因此, 应当引起重视, 这不但为中医学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之必需, 以推动中国传统医学模式的进步, 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之必然; 就走出当代的哲学困境而言, 对道教哲学的研究也必然在发现其对本体论的贡献中认识到其重大的理性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
因此,道教哲学的道本体论意义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以道本体论对人的存在及医学模式的定位, 将决定中医学的今后的发展方向。表现为当代气功热形式的文化现象, 已透视出道教本体论哲学的潜在性影响。但进一步对气功理论的深入研究受到当代思维方式的限定而出现重重困难, 因此, 对道教本体论哲学的正本清源──对道教哲学在哲学发展中重新定位, 即在其自在的道本体上对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的关切和可能实现的方法论中实现当代哲学的革命, 是道教哲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向。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在对道教哲学的终极关怀所能实现的道路中, 反观中医学的理论和实现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合理定位, 以发现西方医学模式中的问题, 并在人类存在的问题中发现其本质性的问题, 以此映现出道教本体论哲学的重要性,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所实现的价值与自然之道真正的统一起来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自为转向自在。显然, 这已超出了医学模式所研究的问题, 也正是这样, 才显现出中医学的整体和全面性, 因为中医学历来主张人的生存环境的自为不但是医学应注重的, 同时也是政府和社会应与其统一的, 因此, 古代的“儒必通医”的主张在当代不失其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的意义。
二、道的形上学及其对人的形而下存在的统一
道的形上学问题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以道教哲学的形式来定位, 其中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主要的问题是道教哲学何以能够成立, 及其道教哲学的优越性何在以及对当代哲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道教哲学何以能够成立, 这一问题自在于道教的思想体系之中,如果以“智慧”定义哲学, 毫无疑问, 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处处充满智慧, 如果从黑格尔的哲学标准定义哲学, 则道教哲学并不属于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哲学体系。道教哲学表明, 道教哲学以“道”的本体论规范主体的修为与“道”合一, 这种哲学在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地位始终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源于道家的“道”的哲学, 并以“道”规范主体的修为而成道教的形式其本质上是“道”哲学的统一性。今天看来, 这种哲学在人类哲学中尽管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完善, 但其表现的重要性是相当明显的, 因为主体的存在本质及其实现在本体中的地位是人类哲学的终极关怀之所在。显然,其中的形而上学与《周易》的形而上学同出一辙, 人的形而下存在的中医学体系的形上部分与《周易》及道教的形而上学统一, 这在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 也在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医学不仅是医学, 而是关于人的完善自身存在的学问。中医学所包含的道德和伦理的思想, 以及人文关系, 天人合一及运气学说的规则 ,都表明实际上的中医学被中国哲学所包容。
但是, 应强调指出的是, 中医学的哲学因其对主体的关怀所必需, 导致其重要的理论支柱就只有向道家及道教的终极关怀中汲取。如果说中医学的发展是在的索取了道教对主体的终极关怀的理论形式而成功的解决了其中的重大的理论和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那么, 这一历史事实所反映的道教哲学中的关于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成就本身就成为当代重要的哲学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中规范了道的本体论意义并在相当多的方面由此指示出主体的方法论。《周易》在基本的意义上指出了道的形而上学问题。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 这始终是哲学的重大问题, 但西方哲学对此已无能为力。由于《道德经》和《周易》以道的方式对这一问题的限定, 使之对人的本质性存在的形式问题没有在基本的哲学意义上给出, 所以, 人类的存在的所有问题表明, 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是当代哲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映射这一问题中, 表露出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 尤其《内经》中的有关论述,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周易》和《道德经》及《内经》的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哲学发展及对中医学的继续进步将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已在近年的中国文化热中显见端倪。笔者在对人的存在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中, 结合西方哲学中的问题, 受《周易》的道器之论之启发, 形成了形而中论的哲学。 形而中论的哲学认为, 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以形作为主体认识、并分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的始点, 人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世界存在形式中的形上和形下的“中间者也”, 因次, 人是存在中的形而中者。人是以时空的方式建立起对形的认识, 因此, 形而中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建立在时空的本体论基础上,并且与中医学的时空观统一。 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将能很好的解决一系列的重大的中医学的哲学问题。(限于本文的篇幅, 有关的具体论述请参看笔者的其它文章)。
三、中医学的医疗模式及其在当代的发展道路
自晚清开始的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近代和当代文化中的主体性地位以来,对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哲学的研究, 其中的重要的反映思维模式及其哲学的中医学范畴几乎都以西方哲学的模式进行了解释。对于这些解释, 已成为中医学的哲学研究的主流, 但是, 由于哲学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的失缺, 以西方哲学作为主体形式的研究就不能正确的和全面的反映出本在的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哲学。 因此,从本质上重新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哲学───道家和道教哲学对中医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思维方式和其产生的对思维的形式的统一性是哲学的自在, 那么, 一定的知识形式将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 哲学只是从形式中所发现的基本规则。因此, 就中医学的形式而言, 如果承认其是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独立的形式 ,那么,自在的哲学就是与西方哲学的形式所不相容的。所以, 与西方医学是西方哲学所生成的医学形式一样,中医学也只能是其自身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形式。所以,从中医学的形式中分析其哲学思维, 体认其自在的哲学, 也许是比以西方哲学为主体的研究方式对发现中医学的哲学模式更为有利。
长期以来, 有关中医学的哲学的研究, 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哲学思维属于辨证法的思维方式或朴素的辨证法, 由于中国哲学的自在方式产生的中医学, 使以西方哲学中的辨证法的方法认识和研究中医学形成相当大的曲解, 由此导致不但不能从本质上认识中医哲学, 而且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因此,从哲学上的正本清源就是当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两者的理论关系在哲学中的统一, 构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中医的治法和治则的诸要素,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的关系反映出中医学中的认识论的哲学体系, 是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一脉相承的。探讨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的关系, 分析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所反映出的中国哲学内涵 ,是哲学的重要任务, 而道教学者在修练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功理功法, 无疑是对问题的解决, 而这些应在当代加以研究的。
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是对疾病认识并采取相关的医治方案的中医学的重要的理论,两者反应出的对疾病的认识, 就人是自然界的整体存在物于其中而言,是相当深刻的。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病因辨证等, 辨证虽有相当多的方式, 但以阴阳为体。 《周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论, 是辨证的总纲。施治与辨病施治虽表现为“同病异证 ”、“异病同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较为复杂的关系, 但只要在阴阳上辩病识证, 就可事半而功倍。总之,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一种高级的综合性的学术修养, 与形而下的西方医学绝不相同。
由于以上的中医医疗特点的存在, 中医学人才的培养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这关系到中医学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学人才的培养教育体制而言, 由于与中医学自在的规律相悖, 已严重的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降低了中医的医疗水平, 不但少有近古以前的大家, 而且使目前的中医学人才也青黄不接。
我认为, 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应在以下的改革中进行:
1, 改革中医学的教材。应编写中医哲学教材, 增加开设以“道”为基本内容的“中医哲学”课, 锻练加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使学生建立起一定结构的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 以利于中医学的学习和中医的医疗实践。不但如此, 还应在普通小学教育中, 增加以中医学为基本的世界观和养生学教育, 真正的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生产高素质的中华民族而言, 这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
2, 中医人才的培养道路, 应走“师徒制”, 这是中医学内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模式之传承所必需的, 这不但为中医学技术的口授心传特点所决定, 更多的则是中医学的道德伦理的特色所限定的问题。实践表明, 这一不成制度的制度, 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圣手。但现代的中医教育体制下少有这样的人才出现, 其中的教育体制不可不彻底的反思。
3, 中医学问中, 向有“学医三年, 天下无不治之病; 行医三年, 天下无可用之方; ”之论。因此, 中医学不同于其它学问, 其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是中医学者终生所追求的学术问题。所以, 政府在医学的管理模式上, 应尊重中医学的学术特点, 保护和礼遇中医学人才, 使其学术研究不被政治所左右, 并为其创造优越的学术研究和生活环境, 使优秀的青年能够走进学习中医学的大们并为此而贡献。这是保护和发展中医学的当务之急。转贴于
4, 改革中医学的医疗模式, 采用以中医诊断为主、西医医疗仪器诊断为辅;中药和道教内丹疗法为主、西药为辅的治疗方法。
5, 抱朴子葛洪有“食补不如药补,药补不如气补 ”的重要的医疗思想, 因此,中医疗法应采用以重在内养精气神、以合大药为内药的治法治则为主, 辅以中药调整和治疗的道教医学体系。道教医学体系的实行, 不但可彻底根治疾病, 提高人们的生存境地, 并可在相当的程度上补中医和中草药资源的紧缺。因此:
6, 中医院的办院方针应以道教内功为主, 药物为辅; 疗养与治疗并重的医疗模式。 对患者授以道教内丹功法、四时养生、动静相宜为辅的医疗思想,在练功中辅之于中药。这一医疗模式的实行, 使之患者能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持之以衡并长期受益。
作者:陈建仙 单位: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适用于当代大学体育教学方法中的管理哲学精神
在他的以至善为目的的治理理论中,虽是以城邦治理为目标,但精神内核可适用于当代教学中的课堂管理上。他探讨了在一个共同体之中,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每个人都又不能依靠自己达到自足,这就决定了各种各样的人必须通过互帮互助以实现各自的目的,合作互利,才能实现大家的最大幸福。而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当中,并不是说简单的聚合或抱团就可达到最高目的,每一个个体都需要依据共同体的目标和自身的特长来扮演一定的角色———即是自我角色的定位。每一个个体在共同体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各司其职,各守其分,绝不越位,使整个共同体实现团结统一、秩序优良、和谐发展,这也是柏拉图所说的“正义”或“至善”。同样,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也应该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分工,当代大学体育教育中课堂的中心已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发号施令的地方。尤其在体育课程中,常常需要团队的合作和训练,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整个课堂需要和谐和共融的锻炼气氛,教师和学生理应互帮互助,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体育氛围和双赢的体育效果。我们与其将教师定位为原先的“施令者”,不如将其看作一个“课堂引导者”。作为引导者,他们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帮助和指导,但又规避了三令五申的强制和权威。而学生同样要从过去的“听令者”转变为“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教师的权力下放,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体育运动思路可以在遵照合理的体育目标的情况下自行设计课堂的内容。这些定位的转变,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思路和课堂气氛、亲切感、活跃度的提升。穆勒的“自立”精神在教师和学生转变了角色定位之后,其各自在课堂训练里就应该有与往常不同的态度,发挥与以往不同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穆勒就谈到了两种对立理论,分别阐释了被管理者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其一是穆勒所严厉抨击的“依赖和保护理论”,其二是穆勒大为赞赏的“自立理论”。在“依赖和保护理论”中,被管理者将自己全权交到了别人手中,管理者像是他们的父母,像教导和管束孩子一样来教导管束他们。穆勒认为,这是一种封建家长式的作风,他甚至大声质疑“: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具有正常体力和勇气的人,有什么理由要为所受到的保护表示最热烈的感激之情和最恭顺的效忠之情呢?”相反的“,自立理论”则表明了一种相反的态度。被管理者将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理性化”的群体,这些都最终有利于他们的独立和自我管理。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过去的很长时间,许多大学生都是“依赖和保护理论”的实践者,他们不愿动手动脑而是将自己全权地交给了教师,把教师逼成了“封建家长”。而当代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已经得到充分的发扬,是时机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自主理论”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承担设计课堂体育游戏或活动的任务,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或理性来发挥自己的个性,找到大学体育课堂上适合自己的乐趣。教师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封建家长,课堂将走向更加生动或开明的境地。学生也一定能够在这种独立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到顽强和自立的体育精神。科学理性精神美国哲学家温斯洛•泰勒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其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也同样值得借鉴。科学管理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就是用科学方法代替经验方法来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在任何一种行业中,都有可能通过排除人们在劳动中的不必要动作,以快速有效的动作代替缓慢无效的动作,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过去,旧的管理方式是单凭经验进行管理,没有把管理上升到科学高度,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则。而相反的是,科学管理则把各种相关的经验知识汇集起来进行分类、列表、分析,上升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使之变成科学统一的规章制度。在过去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往往是听任经验的驱使,“这节课需要多大的运动量”或“这节课需要多少强度的训练”依靠的是教师单纯的经验考虑。然而大学体育教师应该适时地对学生的各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加入科学元素,加入分析的过程,可以让教师根据事实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依靠一成不变的经验论断来完成课程安排。此外,泰勒还指出了要明确管理方与被管理方之间的不同责任,实现双方的密切协作,这其实也是一种系统优化的管理方式。与被管理者的密切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办事,这其实就是科学与被管理者的相互结合。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训练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团队合作,都需要共同体中的个体的密切协作。而这种协作绝不是简单的无科学系统的相互帮助即可,而是要明确密切协作中的任务和分工,要使得每一项分工都发挥个人的特长,都做到分工合理和科学。从以上可以看出,科学管理体现了一种清醒的科学理性精神,重视客体的规律或由对这种规律的认识所形成的理性要求,而忽视了任意变化的人的主观情绪。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在科学管理课堂的过程中要忽视主体的各种情感或者意志,只是依靠冷冰冰的硬性的科学数据来授课,而是认为教师应该避免情绪化或者经验化表象化的思考,要依靠可以信任的科学方式来进行授课。此外,科学管理还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已经不再是对立双方,而是有着共同一致的目标,需要互相促进的共同体。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确实应该强调发挥个体的个性,但学生不同的个性就犹如奔驰而前的马车,若是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若没有各自合理的分工,则会奔向不同的地方,使得课堂变成一盘散沙。
从管理哲学思路中得到的大学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大学体育教育的最终关怀是“人”,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设计和实践都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著名管理哲学家谢尔登和麦格雷戈都提到了“人性”的理论。谢尔登以人性的讨论为出发点,认为人性比财富或其他一切更重要,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通力合作的关系。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中或共同体中,都应该强调人文精神和人性效果,要将人的天性发挥出来。而在麦格雷戈的管理的人性假定的Y理论中,对人性做了积极的假设或者说是判断。他看到了人力资源的潜力,看到了个体的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他看到了人性中的实质———人具有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代大学体育教育中,也应该对人性做出积极的假设,看到人性中的发展潜能,并对之进行充分的挖掘,帮助人迅速成长和创造一个新世界,也只有这样,大学体育教育才不会仅仅沦为学生锻炼的工具,而是一个培养人、创造人的健康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饮食指导;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05-01
高血压是我青海地区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加强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等尤为重要。
1 定义 18岁以上的成年人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
2 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耳鸣、乏力、失眠,也可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等。
3 诱发因素 高血压的发病率与生活饮食习惯、烟酒、肥胖、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4 饮食指导 以素食为主,低盐清淡,多吃蔬菜。
5 健康教育内容
5.1 高血压病的基础教育 帮助患者认识高血压,正确面对高血压,讲解高血压的定义及其危害,既要让患者懂得高血压并不可怕,是可控制的,也要了解高血压对个体的危害。通过基础教育,使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5.2 督促合理用药 高血压病通常需联合用药,长期用药。让患者了解治疗意图,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剂量、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制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严格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可持久的维持降压药的血液浓度,避免短效药物引起血压骤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
5.3 注重心理护理 加强卫生宣传,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一般常识,保持心情愉快,心理平衡,生活要有规律,对血压反复升高,难以控制者,帮助其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疾病不重视不愿长期服药者,讲明高血压病及并发症,使其主动配合服药,达到增强健康,消除负性心理。
5.4 指导生活习惯的改善 生活方式的调整不仅是高血压最可靠、最安全的治疗方案,而对提高机体整体素质也有积极作用。提倡低盐低脂饮食,保持适当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5.5 自救指导 自救是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血压危象可引起剧烈头痛,神志不清,甚至肢体瘫痪,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应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10-20mg应及时就诊。家属及患者掌握自救基本知识将减少患者猝死率。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患者 健康教育指导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10年7月~2010年11月收治经临床医生确诊为高血压患者5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0~78岁,平均55岁;有家族遗传史27例,无遗传史23例;并发心力衰竭2例,脑出血3例,肾功能衰竭5例。
方法:①将阶段性健康教育指导内容编制成册;②明确健康教育指导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程度及生理心理需求等;③针对患者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及现状、治疗情况等制定患者及其家属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指导计划;④将每个人的健康教育指导计划、宣教时间、宣教方式告之患者及家属以取得对方支持。
阶段性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入院指导: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负责医护人员、安全制度及治疗护理一般程序,使其消除陌生感,产生安全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检查指导:高血压往往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并存,应定期测血脂和血糖。长期患病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还要做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肾脏B超检查等,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应做准备等,使患者乐意接受。
用药指导:①逐渐降压: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佳,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无益。②治疗因人而异: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进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因此药物的选择、用量、给药途径等都要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一概而论。③随服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剂量,加量后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则以2种或3种以上药物联合;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及联合用药,首先选择单味药从小剂量开始,随着使用时间加量,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用药来达到目标血压,用药期间忌突然撤掉某一种药物或骤停药物。
饮食指导:饮食以低盐低脂为原则,每日食盐不超过6g,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多食含钾食物,如蔬菜水果类。肥胖者应减少每日热量的摄入,以减轻体重。高血压患者合理选择饮食十分重要,总的来说,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少盐多钾、少荤多素。
情绪指导:指导病人学会自我放松,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体操及音乐疗法等。每日练习15~30分钟,以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要设法释放,可向朋友、亲人交谈、倾诉,或深呼吸转移注意力,以维持血压稳定。
出院指导:向病人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及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做好测血压日记,例如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头痛、头晕、心悸、气促时)的血压值、活动后的血压值。嘱其若突发血压升高时,应放松全身,并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一片或口服其他降压药,稍觉缓解后即到医院就诊。告戒病人尽量避免易发因素,保持乐观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戒烟,控制饮酒,饮食应低钠低脂低胆固醇。肥胖者限制热量的摄入。
讨 论
情绪与血压的关系:过度的精神紧张与反复刺激可以引起高血压。当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时,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肾上腺能活动性增加,使节后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血压上升,所以情绪稳定可以防止血压升高[1]。
饮食与血压的关系:长期坚持低钠饮食可使血压下降。钾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有关,限钠、补钾可使血压下降。钾的降压作用是通过促进排钠而减少细胞外容量[2]。故多食低钠高钾饮食有利于血压稳定。
锻炼与血压的关系: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1]。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
降压药物的使用:使用降压药物时,因其作用原理和反应不同,所以应向患者说明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卧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夜间如厕时要注意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健康教育指导在临床使用尚有不足之处,如缺乏连续性,护士当晚班,节假日休息均会中断指导,且各护士的知识文化水平不一样,交流方式各异、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不同都会影响教育效果。故应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另外临床中的健康教育指导多缺乏实际行动,有待进一步改变。
通过50例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用药效果和治愈率明显提高,延缓了高血压的进展,减少了并发症。所以高血压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指导,对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进展,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