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1 17:49: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税收扶持政策;劳动用工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作为县级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所在的城市是国家的三类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经过几年来基层经济工作的开展,我深切感到在经济不断发展中,遇到许多瓶颈。粗浅感到经济不能只从数字上体现,应该是它相关各项指标的求同平均数。经济应该是长远发展、消除瓶颈、稳步推进。

经济从长远来看,不只是数字上的增长率是多少。我们这种小地方1个区有时经济指标竟能达到15%以上。这么快的经济数据让人浮想联翩。经详细的跟踪调查,我认为主要有引进强污染企业以牺牲周边居民环境生活为前提增长经济;有大面积房屋拆迁改造房地产拉动为前提经济增长;有开采资源造成大量落后产能为前提,使经济快速增长。虽然经济增长率居高不下,但造成经济增长率居高位的同时,物价水平不断攀升,拉高居民平均工资标准,造成不但生活物资水平价格提高、房地产价格更是居高不下。虽然经济增长率提高很多,但实际生活水平增长则远远滞后。造成经济增长率只是数字上的变动,而忽视了经济的长久动力,是要持续稳定增长,是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经济要增长,那么如何既要拉动经济增长,并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又要立足长远,为子孙后代留下财富。就要立足地域,挖掘产业优势,将科技兴企放在首位,利用高科技,开发能源物质的利用和再利用,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加企业健康的经济效益来拉动经济。我从以下几方面详细阐述。

第一,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房价亦年年攀升,使得资金大面积倾斜到房地产业。同时,银行对于房地产贷款额度大大增长,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门槛高。那么在内蒙古今年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也提到,地方政府要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加大扶持政策力度,同时做到政策要公开、透明,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融资环境,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二,促进、保护第三产业(服务业)健康、有序迅速发展,国家几年来在减轻审批手续、资金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地方也应该紧随其后。尤其是内蒙等落后地区,更应在经济、服务等政策上大力倾斜。不断完善各项扶持税收等配套改革措施,将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第三,加强用人制度改革,将劳务用工监管落实到位。虽然用工是雇用双方达成平等意向、待遇和效益相挂钩。但如果监管不到位或出现雇佣双方矛盾时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公平的解决,那么就会造成双方利益损失和信用危机,造成用工环境恶劣。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失业率高。就业环境不平衡。从目前情况看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改善:1.是劳资双方要签订用工合同,同时强制用工单位要确保为雇佣人上养老、医疗、失业等保证基本生活的保险。否则不允许雇佣人员。从法律层面约束企业用工。保护打工者的利益。2.是政府等相应劳务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不能只是个摆设。同时用工仲裁部门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矛盾和问题。发挥效率及公平。间接改善用工环境。3.是从税收层面给予良好信誉的企业以奖励性优惠政策,鼓励积极用工,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保证企业人员的稳定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使用工环境有序、健康发展,是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有利保证。

第四,加大污染治理,注重环保,打击假冒伪劣盗版力度,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扶持企业走健康发展道路。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山西某大企业向外排放生产废物,将附近居民生活环境破坏。其实,大家也看到相关报道不少。我觉得这是有它积极的一面,说明我们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社会开始重视环保了。但从这些报道中也不难看出,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是管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污染造成环境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是不能容忍姑息的。应得到法律严惩。这即是保护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是造福百姓的应有措施。做人民满意、实实在在、稳定发展的支柱型企业。才能可持续增长经济效益,为提高地方经济总量服务。

第五,控制能源无端开采和浪费。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首位,不断降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宁缺毋滥,将能源的利用最大化。在几年前,鄂尔多斯市发现大面积煤矿后,经济效益一路高涨,无序开发,各项经济数据已经没有控制,带动消费、房地产等产业齐头并进。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给提前预支了,经济过快、过热、无序发展很快带动房地产泡沫破裂,连锁反应,拖累各个领域包括财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和损失。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管理起来,使能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大提高利用率,带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第2篇

发展模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按照传统的看法,拥有田园风光的城市是农业社会的典型特征。农业社会很少有大规模的工业和居民集聚的城市,居民分散居住并以就近的田土产出为主要生计。但是,原始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社会经济活动必然是发展缓慢、停滞和处于低生产率水平的状况,它无法供养众多的人口和满足现代社会丰富的需求。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绩效说明,城市的发展脱离了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模式,甚至极端地企图“征服”和“改造”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有关的经济活动也是不能可持续进行的。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开始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了人类未来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和世界范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反映出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由罗马俱乐部的研究层面开始向政策层面的实施过渡。目前国际上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其实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从消除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角度所提倡的自然和谐和经济可持续理念的具体经济模式的方案。成都市按照自然和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未来发展模式定位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实现方式――走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农业社会的成都曾经是典型的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2000多年以前,李冰对岷江水患的治理,即采取了顺应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建成了世界级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古代中国最发达的农业生产的区域,丰富而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也形成了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及四川盆地农区桑树的普遍种植、家庭养蚕、蜀锦织造和“南丝绸之路”形成了有机的“产业链”,给“锦官城”成都的城市居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和财富。都江堰的灌溉、航运、供水的综合功能发挥,使成都以及四川农业社会的经济长期保持可持续的稳定态。但是从传统工业社会的角度来看,农业社会的成都市是一个典型的休闲消费城市,餐饮美食文化誉满全球,但城市居民收入来源却具有明显的非生产性质和收入增长缓慢的特征。

成都工业化的城市发展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基于对农业消费城市进行改造的基本目标设计,成都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为综合性的产业城市。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成都进行了大量基本建设投资,为城市引入了制造、冶金、化工、纺织等大型骨干企业,使成都市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都城市的生产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但是由于当时的人们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对“产业”理解的偏差,从而使当时的许多生产经济活动乃至社会活动开始背离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例如,成都工业化的城市布局范式,使传统的宜居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城乡全民办工业的模式(城市发展“街道工业”、农村发展“乡镇、村组企业”),使城乡经济资源配置混乱和低效利用;以过量化肥、农药为主的“无机农业”生产方式的推行,使农村的农用土地、饮用水和空气面源性污染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城乡商业和服务业的限制发展政策,使城市经济功能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发挥。这些都长期制约了成都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即使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城市经济理论的限制和缺乏深入的区域发展趋势和比较优势研究,成都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位仍然存在不准确的地方,这在前几年的“工业强市”的决策上都仍然有所体现。如将第二产业的比重规划过高,对成都发展以金融、咨询、科技服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地位认识不足,对一些重化工业的非最佳产业选择项目仍然竭力保留和盲目引入等等。

显然,当前成都提出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模式不是回归到原始的自然经济状态,而是代表成都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理念的转变,是对自然和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深化的结果。这种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从上世纪90年代成都开展府南河改造工程等城市人居环境整治开始,到提出“三个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乡村居民点集中;工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土地向产业化经营集中)以及“城乡一体化”时都有所体现。2007年以来,成都市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试验区后,对城市发展理念又进一步有所升华。由于有了“建设田园城市”的现展理念,对耕地和绿地、水系等环境资源的保护,自然就成为田园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和自觉行动。

思路设计――发展低碳产业,实现城乡统筹

成都在城市发展的思路设计上要建立“后工业时代”的超前意识,不要为了眼前的GDP增长而牺牲长远的利益。其中城市布局的优化和传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要在区域分工和优势发挥上从四川、西部、全国和世界的整体上前瞻思考,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首先,成都要通过一流的人文、自然一体的田园化的宜居环境的打造,吸引国内一流、世界级的人才,打造人才智力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金融、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高端第三产业具有低碳、低污染、高效益和高收入特征,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的品质和产出效益。成都的生态宜居环境得天独厚在国内处于一流层次,在西部更有绝对的优势和吸引力。因此要按照世界500强的高标准来引进智力密集型企业,同时积极提升成都、四川和西部在成都的本土企业的经营层次,发挥品牌效应。

第3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17-04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命题,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想要通过制定适合的政策来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关键症结,对症下药[1]。本文将结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选取反映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分析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彼此间的差异,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以建立评价体系时,既要考虑能够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也要考虑反映经济质量的指标。基于此,本文共选取了11项指标,构成了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这11项指标分别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 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地区生产总值(X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X3)、工业总产值(X4)。

(2) 人民生活水平指标:人均GDP(X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6)、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7)、人均储蓄存款(X8)。

(3) 对内对外经济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净出口总额(X1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X11)。

根据上述指标,将2015年江苏省各市的指标值列入表中,得到表1的统计数据。

二、数据处理方法及过程

(一)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把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统计分析分析方法,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3]。

聚类就是将数据对象分组成为多个类或者簇,使得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4]。

(二)提取主成分和公因子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使成分负载向0和1两极分化。计算主因子分值采用回归法。

表2是因子分析后提取主成分的结果,在本例中,有两个成分的特征值是大于1的,他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547%,即两者合计能解释94.547%的方差,完全符合我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将成分1和2提取出来作为主成分,抓住最关键的因素,而其余成分包含的信息较少,所以舍去。

(三)因子旋转

由于提取公因子无法得到最好的分析结果,所以通过因子的旋转来获得更好的解释,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的载荷较大,这些都是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所以在本例中我们将第一主成分定义为“经济总量因子”;第二主成分在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储蓄存款等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因此可以将第二主成分定义为“生活水平因子”。

(四)得分及排名

通过spss得出了各个城市的因子得分,用各城市因子1和因子2的得分乘以相应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得出13座城市的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得分,再结合各主成分得分,通过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求出综合得分[5]:

(五)聚类分析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的正确性,我们进一步利用SPSS软件再对已选定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本次聚类采用系统聚类法,距离测度采用平方Euclidean距离,得到系统聚类分析的谱系图(图1)

三、结果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结果分析

根据表4,通过各城市的两个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其排名,结合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江苏省的13个城市可以较为详细地划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仅有苏州一个城市。可以看出,苏州市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在构成指标体系的11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综合得分也是遥遥领先。

第二类城市有两个,为南京和无锡。从11项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指标,南京市和无锡市都分别占据了第二或第三,可见这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仅次于苏州市;从综合得分看,这两座城市的得分也分列二、三名。

第三类城市有五个,分别是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这五座城市均为江苏省内的沿江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实力,各项经济指标均位于省内中游水平。

第四类城市有五个,分别是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这五座城市全部是苏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从综合各项得分看与其他城市差距明显。

(二)结果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就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各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放眼全国来看,江苏省的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属于比较小的,但是,光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即使是省内差距相对较小,江苏省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2.经济发展水平的南北差异明显。从分类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第二类城市,即苏州、南京、无锡,均为苏南发达城市,苏北五市则全都在第四类城市中。可见,目前江苏省的总体情况依然是南部经济强于北部,且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3.通过对城市间分类的进一步细化仍可发现城市间的同异。如第一、第二类的三座城市可以归为一类,即苏南核心城市,这三座城市普遍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第四类的五座苏北城市则可再细分为两类,其中,徐州、盐城两座城市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它们较其他三个苏北城市在发展上更具优势,具体体现在这两个城市在经济总量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都排在全省6、7位;而第四类城市中的其他三个:连云港、淮安、宿迁三市则在各项指标上排名垫底,与其他城市相比落后较多。

四、对策及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对江苏省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苏南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从分析结果来看,苏南的苏州、南京、无锡三市的经济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而在2016年4月22日《第一财经周刊》的最新版“新一线”城市名单中,江苏省的以上三个城市均成功入围。作为省内的领头羊,这三个城市应当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江苏省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发展梯次,目前第一、第二类的三个城市都在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一些转移的产业进入到第三、第四类城市中则会给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所以,应进一步做好省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最终实现全省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加快沿江一体化的进程,推进苏中融入苏南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苏南与苏北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南通、泰州、扬州这三个沿江城市获益最多,相比其他苏北城市发展更快,加上在地理上位置的相似,这三座城市从广义的“苏北”脱离,被称为“苏中”。尽管如此,苏中与苏南发达城市的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应当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着手,完善城际间的交通运输环境,尤其是完善沿江以及跨江的交通线路,科学规划区域内部的产业布局,强化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促进省内沿江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坚实推进苏中城市融入苏南。

(三)进一步加强对苏北城市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苏北中心城市

从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来看,苏北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苏南,甚至苏中相比都仍有明显差距。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对苏北的政策支持,推动苏北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此外,由于苏北五市与苏南五市在地理上相隔较远,所以,亟须在苏北五市范围内打造一个中心城市,带动苏北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超锋,张斌儒.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生态济:学术版,2014,(1):167-170.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3] 吕文广.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及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名片;经济发展;沧州

中图分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14

1 前言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沧州的经典城市名片为运河文化、沿海特色、武术之乡。其中,以运河文化为主。其城市名片也就基本确定了沧州市城市风貌的总体定位――一座在河与城之间凝聚着运河古韵与现代风情的北方沿海之城。在沧州的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中,我们要以城市名片为中心,建设具有沧州特色的产业,加大沧州市在各个城市中的竞争力,通过城市名片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2 沧州的城市名片与产业结构

2.1 运河文化与沧州经济振兴

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总是要与水有关的。沧州市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不例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像母亲一样,曲线优美、母性张扬,她默默无闻地养育着沧州这座城市以及市民。沧州市是中国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其在沧州境内蜿蜒前行,全长达到215公里,大运河也因此被称为沧州的“母亲河”与“生命之河”。沧州市可以说是因河而生,因河而兴。沧州段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其影响也颇深,沿河地带留下了诸多文化遗产。沧州在今后的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的独有优势――大运河。那么如何利用沧州的运河文化呢?

(1)通过对运河沧州段代表性工程遗产进行重建和展示,以彰显运河沧州段的核心运输地位。首先,对沧州段运河航道工程进行旧貌恢复,对那些已经被损坏的文化设施进行重新修建。其次,要建设融自然风光、人文精神为一体的文化保护区或者主题公园。最后,还可以建立标志性的运河建设工程博物馆。总之,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弘扬沧州的运河文化同时彰显沧州段运河的核心地位。

(2)通过对运河周围有代表性的城镇以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复兴,彰显沧州段运河历史文化核心城镇的地位。建设文化城镇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由于沧州运河附近的城镇众多,所以我们要选择优秀的城镇先行重建与弘扬。其次,就是彰显运河文化内涵,彰显运河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介绍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途径来实现。只有赋予运河以及其相关城镇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地打造出运河文化之镇。

(3)加强水路运输。大运河穿过整个沧州市,全长高达215公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如今,网上购物越来越流行,那么对运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水路运输是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其特点是运输量大,运速快。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沧州段运河的管理,加强河道建设、河道清理工作.借助“南水北调”的机遇,补救已经干枯的河段,从而振兴沧州段运河的水上运输,加快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2.2 杂技、武术之乡与文化城市建设

沧州市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其之所以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不仅因为其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更让其闻名的那便是沧州的杂技和武术。沧州武术在国内外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是国家命名的武术之乡,门派众多。历史上,80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在这里扬名。沧州的武术多种多样,除失传武术,共计50余种,全市习武人达到一百四十余万,可见武术在沧州的重要地位。沧州的杂技也是历史悠久,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吴桥杂技最为出名,吴桥有30多个杂技团、200多个民间杂技小组。杂技、武术作为沧州的一个城市名片无可厚非。

据统计,每年慕名去沧州学习武术与杂技的人都很多,此外,去沧州参加武术、杂技活动的更是数不胜数。这就带动了沧州市的经济发展,据预测沧州市今后的发展中,武术和杂技会继续起到很大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沧州市应多强武术及杂技的宣传与传承,在城市内建设武术学院以及杂技学院,多举办些武术杂技活动与比赛,一方面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沧州武术及杂技的传承。

2.3 沿海特色――黄骅港

中国改革开发的政策使得沿海城市的发展会比普通城市更加迅速,沧州虽然距离海边有100多公里,但沧州市辖区是具有其海岸线和港口――黄骅港。沧州的土地都是盐碱地,既有晒盐的盐场,又有生产海鲜的港口,所以沧州也是一个沿海城市。

沧州城市的沿海特色如何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呢?和大多数沿海城市一样,沿海城市具有海上交通便利,黄骅港是山西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对外联系方便、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沧州也应像其它沿海城市一样,对外进行经济开放,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同时要抓住自己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旅游景点内发展海产品的销售。

如此才能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3 沧州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建议

经济理论和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成为经济的发展的障碍。对于沧州调整升级产业结构而言,笔者有如下建议。

第一产业优化建议:发展科技农业,提高第一产业单位经济效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时期,沧州农业应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发展无土栽培技术、立体农业技术、观光农业、海洋渔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综合效益。

第二产业优化建议:走绿色工业化道路。近年来京津冀城市圈饱受雾霾问题困扰,这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主导密切相关,纵观历史,重工业主导的城市,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居多,因此沧州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对高污染重工业进行“手术”,引入绿色节能技术,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尤其对电镀、印染、造纸、化工行业的排放提升管控标准,严格施行污染排放无害化处理。除此之外,沧州实现第二产业的转型,走绿色工业化道路,还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如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技术潜力,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第三产业优化建议:发展物流服务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综合物流服务。沧州作为河北省重要的物流枢纽,其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不言而喻。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流经沧州,可以促进国内物流发展,未来的产业演进随着市场的导向必然是向着出口型和全球化进行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作为发展的必备因素,将对沧州渤海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黄骅港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可以推动沧州走向国际。

4 结语

沧州作为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城市,在其今后的发展中,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其城市名片,那么必定会增强沧州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必定会让沧州屹立于优秀城市的之林。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特有优势,我们如果能将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名片相结合,那么将会得到双重的收益。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对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瑞森,王吉杰.运河景观带沧州一张新的文化名片[N].中国水利报,2013,(07).

第5篇

河北作为行政划分的限定词,大体与燕赵文化相对应。挖掘和拓展燕赵文化研究,将会为河北省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厚的文化支撑。

从地域文化的研究角度而言,无论何种角度都无法摆脱这样三种要素:历史的渊源,地理的界定,经济的发展。司马迁在《吴太伯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陈杞世家》等文章中,详述了每个诸侯国起源、发展以至衰落灭亡的历史。各个地域文化研究追述历史的渊源时,都会以此为基本资料。

最好的研究方法应该使地域文化的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其关键在于研究者在研究某一地域文化时,要统计已有文化的研究状况,避免过度地重复性研究,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在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共同联手,打造良好的地域文化网络,在互相交错联结的部分,做深度地挖掘。对于每一种地域文化而言,它们应该以某一个省份为依托进行城市文化研究,因为,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打造不可脱离总的文化状态,也就是一个省的文化推进在于以总的文化特征统领地域文化的研究。这些地域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推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即任何一种研究应该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为现实的生活带来可应用的成果,比如旅游的价值,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讲,就是将研究成果应用在现实的旅游经济文化开发和第三产业经济的文化内涵拓展上。

二、燕文化基础研究的成果

燕文化研究相对于其他如:楚、秦、齐鲁文化研究有着很大的薄弱性,而且燕文化研究常常依托于赵文化的研究。而作为燕文化载体的北京与易县,前者负载太多的文化内涵,几乎淹没了燕文化的意义,而后者由于城市规模以及资源的限制,不能作为载体来更好地开发燕文化,因此为燕文化的发展寻求一个好的地理环境的载体尤为重要。虽然有着种种的限制,研究者在燕文化的研究领域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燕文化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燕文化的研究:周代燕国考、鲁齐燕的始封及燕与邶的关系、西周早期金文中的召公家族与燕君世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都、战国燕墓的非燕文化因素及其历史背景。这些文章重在对燕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刻阐述。

2.燕文化的承转流变研究。这种承转流变的研究实际上还是在源流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历史脉络的梳理。如:杨玉生《燕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将燕文化划分为先燕文化、姬燕文化、燕文化的延续三个阶段的文化,最后确定燕文化的含义。

3.燕文化的文化特征研究。地域文化特征是一种群体的文化特征,使得这个区域的群体有别于另一个文化区域的群体。如李振纲的《燕赵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精神特质》探讨了在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它强调了燕文化和赵文化的共同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涵盖了河北省的整个行政区域。

三、燕文化的应用研究

1.燕文化研究与秦皇岛等河北省城市的旅游开发。河北省可以运用燕文化的研究成果,开发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如秦皇岛作为河北省的一个沿海旅游城市,它并不缺乏人文资源。应用燕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其旅游经济发展提供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打造文化的城市品牌,将会为河北省的整个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效益。其它城市也可以利用文化研究成果,挖掘旅游资源的价值。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打造旅游文化名城的效应,吸引更多的游人,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2.燕文化与河北省城市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企事业以文化作为品牌,已经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以研究成熟的一种文化为依托,寻找其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并寻找利用燕文化作为品牌的机遇,进行区域经济的开发。如:秦皇岛的名人和名人事件很多,有被孔子尊为“古之贤人”的伯夷叔齐、统一六合君临天下的秦始皇派人出海求仙、曾经吟颂“东临碣石”的曹操登临碣石等。只有利用市场机制激活名人文化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增加名人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条,获得文化名人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才能使秦皇岛等河北省的城市经济获得协调、持续性发展,提高河北省的综合竞争力。

3.燕文化与河北省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把燕文化的精华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大学、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应用燕文化的研究成果提升层次。鉴于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对于燕文化的区域研究可以多角度、多视角地进行开展。比如:展开燕文化人物研究、燕文化政治研究、燕文化学术研究等。

第6篇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郑汴一体化

作者简介:郭蕾(1978-),女,河南三门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2-0072-03 收稿日期:2007-01-20

一、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在我国,一般中心城市的规模要达到50万人口以上。中心经济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相对一般城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征:

1.聚集规模效益高。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使生产率大大提高(范文韬,2005)。中心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群体,在客观上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聚集的特征,决定了城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实现城市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2.经济实力雄厚。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雄厚主要表现在其国民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内占据较大的份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的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郭震洪等,2006)。

3.基础设施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保证中心城市高效、畅通、有序地运转,并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网络为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创造了条件。中心城市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区域,其完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先进的信息传输机构与手段,保证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有利地位,能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主导作用。

4.科技实力强。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源的密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心城市是区域内人才、技术、科研和设备的聚集地,拥有较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中心城市拥有完善、先进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城市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5.对外开放程度高。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区域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主要表现在外贸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较高。中心城市的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进出口贸易繁荣、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城市的对外开放领域比较广阔,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层次较高。

6.中心城市是科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聚集的区域,是科技人才荟萃的地方,是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重要基地。这里集中了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优势显著,是辐射周边区域的科学文化人才中心。

(二)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体化”是指客观主体之间相互整合、融合的过程与最终状态。通常这种组织在地域结构呈现出以中心城市协作基础上的经济一体化(刘治彦,2006)。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形成地区专业化分工,而后通过市场贸易交换产品实现经济发展。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迫切需要相邻各地区之间通过市场的整合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经济一体化便开始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空间形态表现为城市圈战略。大城市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课题组,2005)。它通常都是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上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经济与社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适应市场一体化和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这一大趋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开始推进大城市群战略,形成了一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大城市圈,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最具盛名的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大都市圈,它们都是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00万。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采取的开放沿海地区的不均衡发展,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及城市群,不仅使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对全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在《略论增长极概念》一文中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弗朗索瓦・佩鲁,1998)。这种意义上的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以及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集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同时,又将经济动力、产业功能和创新成果扩散到腹地,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热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热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此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如果经济实力不够或服务水平有限,甚至周围有更强大的吸引力,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凝聚力。

二、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聚集作用。城市的聚集作用是指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的效能,它是城市最基本的经济功能,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心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中心经济城市集中。因此,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较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更为突出。

2.辐射作用。辐射作用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城市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它服务业。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仅给自身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还促进了周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中心城市高密度的要素聚集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出现,使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等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对其他地区具有试验导向意义的孵化器功能,决定着城市群体内和区域内科技发展的方向,能够从协作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引导区域横向经济的发展方向,加速整个区域的科技进步。

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分工体系。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保证了它能较好地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

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江漫琦,2001)。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三、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动态分析

(一)郑州的发展态势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此外,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郑州还是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同时,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

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郑汴一体化”趋势及其作用

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作为拥有近1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省,缺乏超大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城市群发展,因此,培育“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省的增长极,逐步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据预测,两市一体化后将形成区总人口逾500万的超大城市共同体,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城市形态呈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市网络化演进的趋势,特别是沿交通干线向外发展,呈“点轴开发”模式。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郑州的定位与战略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大都市“退二进三”的战略方向,符合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的总体趋势。这样即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同时也通过一般制造业的郊区化,大力促进郑州郊区和辐射区工业化的进程,更好地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核心区和周边地区的良性互动。

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都市圈发展受空间范围狭小的制约日益突出,郑州要成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经济中心和中部有影响的增长极,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经济空间,因此,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去。

5.能够改善和充分发挥核心区经济功能,提高郑汴核心区经济实力。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于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城市知名度与品牌之间的竞争。近几年来,郑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毕竟郑州的发展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文化名城相比略显不足。通常情况下,中心城市应具有独特而古老的文化遗产与传统,或代表了时代文化的潮流而地位显赫,或是现代科技教育特别发达。因此,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郑州要发挥强大的影响力、聚集力和辐射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郑汴一体化”一方面能使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郑州都市圈的规模,加强郑汴核心区在中部地区竞争中龙头地位的力量。郑州大都市圈除了现在的全郑州市以外,如果再将临近的开封全市也加入进来,按照大都市圈的模式建设“郑汴一体化”,这将使郑州经济功能更加完善,使郑州都市圈真正成为全国六大古都之首,即能有效带动古老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整个郑州都市圈旅游业的竞争力,可以使郑州都市圈作为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其聚集和辐射能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第7篇

关键词:河北省;夜经济;经营;消费;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商品市场的自由化发展,城市“夜经济”应运兴起,近年来,随着“夜经济”成功案例的不断出现,在全国掀起了发展“夜经济”的热潮。河北省也在2010年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政策。如何正确看待“夜经济”本身及其在河北省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河北省具备的发展潜力对未来“夜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一、如何看待“夜经济”

(一)“夜经济”的概念

“夜经济”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其概念界定一直没有定论,但综合国内外各领域观点可以认为:“夜经济”即城市夜晚时空下的市场经济,是市民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在晚上进行的涉及餐饮业、制造业、休闲服务业、旅游业等各种商业活动的总称。“夜经济”不仅具备时代特征和自身内涵与发展规律,而且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消费,适应现代市民夜晚消费的特点。未来它将随着商品经济和文化交融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自主发展,在城市经济建设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夜经济”发展现状

“夜经济”发展初期,经营者们大多是因贫穷、受教育水平低难以就业,或者是经济不景气失业下岗等原因被迫进入夜晚市场。然而随着“夜经济”的普及和壮大,许多夜市主体是出于创业需要、特殊爱好而主动选择该行业,大部分夜晚商家白天有着其他稳定工作。尤其是近年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门槛低、发展快的夜晚市场是大学生创业起步的绝佳机遇。

一般自发形成“夜经济”的城市都是由小吃摊聚集形成早期夜市,夜市不断拓展领域和规模,餐饮业之外又兴起制造零售业、休闲服务业、观光业等产业,最终形成夜经济体系。夜市作为一种特殊的领域可以消化白天市场难以交流的尾货产品,如因过时、瑕疵、反季、存货等原因被淘汰产品以远低于市场的价位在“夜经济”中再次进入市场,这种特殊的“消化”功能有利于优化资源调配,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夜经济”很有可能成为电子商务通道以外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销售网络。

(三)“夜经济”的存与留

是否该发展“夜经济”的争议一直存在。一方面,因传统保守思想对人们观念的禁锢,很多人对“夜经济”存在认识偏差,夜生活中的非法娱乐行业和治安使人们形成夜晚外出是不务正业的印象,因此一票否决夜晚所有经济活动。而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格局的转变,夜晚外出的普及化和正常化,“夜经济”中许多领域是对传统文化、市井文化、地方特色的传承和表现,有种白天经济活动中难以寻找的草根气息吸引着人们的兴趣,放松着人们的神经。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夜经济”的弊病放大看待,认为发展“夜经济”是在扰乱市场秩序和污染城市环境。由于当下法规不健全和“夜经济”行业多样、形态不一,一直在合法与非法、现代与落后、传统与粗俗之间徘徊,发展壮大的同时备受诟病。尤其是夜市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或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其两面性,新生事物是否最终被人们接纳要看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哪一面更重要更突出。况且,“夜经济”存在的问题只是结构性的,可以通过人为设计和改良措施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夜经济”存在与现代化大都市理念和资本经济理念背道而驰的问题,却没有被城市管理者取缔反而受到各地政府的认可和扶持。总之,要客观对待“夜经济”,它是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在大力发展“夜经济”同时要解决好发展中的负面问题。

二、河北省发展“夜经济”的潜力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湾,涉及京津唐经济圈和环渤海京津圈,随着两大一线直辖市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强化,夕阳产业和粗放型产业不得不应市场决定或政策要求大批撤退外迁,河北省城市成为重要的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承载地域,同时为京津提供绿色食材产品,支撑其经济文化发展。因此如何转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河北省当下首要经济任务。“夜经济”作为经济领域的一种特殊形态,有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新增长点的经济功能。如何发挥好夜经济并将其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来至关重要。

(一)城市综合实力稳健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长期历史积累的,包括了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的实力。近年来河北省城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以省会石家庄为例,2010年全市GDP3401.0亿元,同比增长12.1%。2014年河北省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以求稳定,全省上半年GDP为13640亿元,相比于2013年的13154.60亿元仅增长了285.4。全国城市GDP百强仅河北省就占6个城市,石家庄排29名。扎实的综合实力表现在交通条件、文化习俗、经济实力等方面,是开展“夜经济”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夜经济”人口素质上升

人口是社会人群聚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导因素,也是“夜经济”的主要市场主体,河北省人均GDP已过3000美元,休闲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已经成熟,“夜经济”以休闲消费为重要组成内容符合人们文化休闲需求。人口素质影响“夜经济”水平档次,受教育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河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初高中教育程度人口平缓上升,文盲人口也比2000年减少了187.74万人,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为524.25万人,比2000年增长180.04%。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夜经济”产业由粗放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文化方向发展,更注重品牌效应和环保意识,更有利于“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资本投入增加

强大的资本资源投入能为“夜经济”带来启动基本资金,同时加速和保障“夜经济”稳步发展。河北省近几年,对其投入也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餐饮业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4.5%,公共设施管理业上涨26.3%,娱乐业上涨32.8%,第三产业上涨12.5%。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多样化投资,将更加促进“夜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四)基础设施完善

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夜经济”顺利持久开展的相关条件。交通道路和公交路线利于市民外出。2012年河北省第一座动车运用,北京到石家庄只要两个小时就到,远远突破客运及火车时速,使“夜经济”的客货运输更加便利。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信电话无线网等无线沟通渠道等都为“夜经济”快速、及时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内外机遇

国际上近几年经济整体低迷,欧债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蔓延,经济环境十分复杂,为了应对这种外部环境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影响,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我们必须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本身存在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因此,为了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河北省政府在2010年专门出台文件鼓励发展“夜经济”,并制定发展思路和扶持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这对于各市“夜经济”的发展都是绝佳的机遇,同时机遇也是挑战,河北省各城市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发展“夜经济”,促进“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富东.基于钻石模型的扬州夜经济发潜力研究[D].浙

江师范大学,2012.

[2] 胡华.夜态城市[D].天津大学,2008.

[3] 杨振寰.南昌夜市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 张金花,王虹,杨嘉懿.对河北省发展夜经济的几点思

考[N].河北日报,2011-12-04.

第8篇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圈;发展趋势;格局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02-02

1 长三角形成和发展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杭州、南京等14个市经协委发起、组织,成立长三角十四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1997年,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每两年举行一次。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机构就区域内涉及的经济、旅游、基础设施等重大战略问题展开了讨论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各城市的合作。2003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充为16个城市包括新加入的台州。

2 长三角基本格局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一方面,长三角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长三角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15+1综合经济区,长三角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有明确的城市群功能定位。长三角包括了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确定上海城市群为核心,南京、杭州城市群为副中心。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目前,长三角已基本形成沿高速公路展开的三条城市发展轴:第一条是沿沪宁高速和沪宁铁路展开的沪宁城市发展轴,聚集了上海、苏州、无锡等;第二条是沿沪杭高速和沪杭铁路展开的沪杭城市发展轴,聚集了上海、嘉兴、杭州等;第三条是沿杭甬高速和杭甬铁路展开的杭甬城市发展轴,聚集了杭州、绍兴、宁波等。三条轴线共同构成了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Z字形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群圈层结构进一步完善,形成四大圈。第一圈指上海这一长三角的中心城市;第二圈指包括苏州、嘉兴、南通在内、距离上海100公里以内的“一小时紧密都市圈”;第三圈指南京、镇江、泰州、扬州、湖州、绍兴、宁波、台州在内的、距离上海300公里以内的“三小时都市圈”;第四圈指包括江苏、浙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逆江而上的安徽芜湖、马鞍山,乃至合肥、九江等。

随着杭州至南京轴线基础设施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杭甬发展轴的作用不断凸现,宁波可能与上海、南京、杭州共同构成长三角未来的菱形城市空间格局。在长三角开发过程中,像上海、南京和杭州这样的中心城市充当了增长极,起着扩散作用,而沿沪宁、沪杭、杭甬等Z字形或菱形产业带则充当了增长轴的作用。

3 长三角经济和格局的发展趋势

长三角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长三角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实践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长三角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三角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石化、钢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生产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型产业。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方面,将综合交通和能源为两大重点,提出加快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和宁湖杭6大重点交通通道建设,及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发展煤炭、油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提出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沿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长三角确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类是引导性政策措施,如在区域内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另一类是协调性政策,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长江、沿杭州湾等6个“发展带”为框架的区域联动发展,形成“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

一核即强化上海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

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这一发展带主要包括沪宁杭交通沿线地区,将按照集约、创新、优化的原则,加快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的区域。

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根据规划,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区集聚;建成特色鲜明、规模聚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产业基地和城镇聚集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和城镇聚集带,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

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

五是积极培育宁湖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带动功能。宁湖杭沿线县市须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生态屏障功能,选择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及资源加工,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有序发展的发展带。

六是引导发展沿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环太湖乡镇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

近几年,长三角一体化在推进过程中正在发生着质变。几年前,城市间的竞争大于合作,现在合作动力远大于竞争。初期,长三角的发展以投资推动、资源消耗为主,由于资本、资源等的稀缺,以争夺要素为目标的竞争在长三角城市间展开。各地争相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当时长三角发展主要特征。但随着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其资本集聚效应已显现,资本要素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限制远不如从前。且随着土地、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沉重,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合于长三角发展。创新,这一发展要素正成为长三角新的限制。长三角各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同,创新要素――人才、技术、信息的分布和集聚能力有着较大差异。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无疑是集聚创新要素能力最强的地方。不过,相对于资本、资源等发展要素,创新要素有着共享的特性,由此长三角城市间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长三角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等不断深化基础上,长三角正通过创新要素流动,深化彼此间合作。

第9篇

一、“三区”同进,高起点绘就城市发展蓝图

按照市里的总体安排部署,针对明水实际,我县提出了建设一流中等规模城市的奋斗目标,力争利用5—10年时间,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到20万。为此,我县确立了以“三区”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融合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

一要扮靓老城区。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城内主次干道进行拓宽改造,破损道路进行维修,实现城内道路全畅通;重点对南北正大街路灯进行更新,消灭亮化空白,实现县城的全部亮化;重点在完成原棚户区改造小区收尾的基础上,启动4处、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配套推进小区道路硬化、内部绿化等工程,力争将老城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街区。

二要建美新城区。在县城东南以明水神泉为文化底蕴,以米黄为主色调,以简欧为主体风格,以打造农民新城、特色新城、样板新城、旅游新城、商贸新城为目标,进行城市东拓南扩,全面启动建设总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的滨泉新城。建设主体框架为“一带五区”,一带,即滨水景观带;五区,即规划建设行政办公区、文化教育区、生态宜居区、医疗卫生服务区和商贸中心区。今年启动2.3平方公里的一期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行政办公、教育卫生、生态宜居、专业市场和温泉度假等五大功能区,以及10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城建设,配套完成“两横两纵”主干路网和亮化、绿化、给排水等附属设施建设任务。

三要打造经济开发区。在县城西南,202国道西侧规划建设了明水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4座大中城市形成的都市圈中心,最近处距离哈大齐工业走廊仅100公里,处在哈大齐绥90分钟经济辐射圈内。经济开发区远期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中期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面积1.12平方公里,内设食品、医药、高新技术三大园区,并在周边乡镇分设物流、化工、林木三个子园区。今年我们引入深圳华澜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未来三年,我县将投资6.05亿元,重点完善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经济开发区将完全达到“七通一平”标准,为吸引大项目、落户好项目搭建平台。

二、完善功能,高标准打造城市整体形象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吸附能力的增强,功能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注入城市,形成产业和人口集聚效应。如何把城市建得更美,更加宜居,更有品位,是摆在每个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完善城市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城市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改善更是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这些短板,今年我县结合滨泉新城建设,启动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的滨泉完全实验中学建设;新建续建县人民医院、文化中心、集中供养中心等多个民生工程项目。同时,我们还启动总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农机大市场、农资集散大市场、装潢家居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切实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二要建设宜居城市。针对小锅炉分散供热,空气污染严重,供热质量不稳,百姓反响极大的现状。经过多方运作,我县引入明水宏远热力有限公司,投资2.66亿元,建设城市集中供热项目,届时可拔掉小烟囱106根,1.4万户、100万平方米、占县城46%的楼房将实现集中供热。加大重点道路、广场、小区的绿化美化力度,本着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树则树的原则,绘制绿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画卷。

三要提升城市品位。为了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重点在“一带、二路”上做文章。一带,即依托明水独有的神泉文化,规划建设贯穿滨泉新城、长3公里的集地下森林、水上乐园、文化长廊、神泉广场、主题公园为一体的滨水景观带;二路,即规划建设宽24米的南六路滨泉新城区景观大道,以及宽18米的北六路老城区环城迎宾大道,以独特的人文底蕴、城市景观,不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优化结构,高质量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城市型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地区经济。要大力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强势发展。

一要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在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快上产业项目,靠园区拉动产业的大集聚、项目的大落位,促进城市的大发展、人员的大就业、经济的大增长。截至目前,全县共集中签约项目6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9个,合同资金达到91.8亿元,实现了明水招商史上的历史性突破。全县两次共集中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33.3亿元,其中,超3000万元项目5个,超5000万元项目5个,超亿元项目10个,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8.3亿元,拉动就业1500人,将极大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