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服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服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区域经济服务

第1篇

 

人类社会进人了终身教育的社会,高职教育必须具有促进全民教育的重任:一是“学者有其校”,为所有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适龄青年提供全民平等的人学机会;二是“学有所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以及有接受高职培训意愿的社会青年提供学业成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此外,要通过其影响力与社会资源为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优质、足够的人力资源。

 

1、高职教育服务的滞后性与社会升学取向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影响

 

中国的高职教育都是以省为单位分区管理,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开发保障服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根据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要求设计的,其毕业生就业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所在行政区域与生源地;而且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还停留在科技服务与成人教育方面,没有全面开放地融人当地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尽管在设置新专业时依据区域产业布局,但对新产业的岗位要求及社会需要并不十分了解,加之企业对技术等相关信息的保密,高职院校在考虑提高原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其新设置专业与其学校的原有专业会有很高的相似度,从而造成新设置专业与新产业的岗位群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求学取向取决于自身的就业定位:职业、就业区域、未来工作的期望等,但这种取向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直接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数量,造成在毕业季许多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为此,很多经济发达地区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服务体系培训的途径,实现区域产业与未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双方重新定位就业方向,实现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此外,学生的就业取向也影响着久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致出现某些产业的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的现象。

 

2、地方经济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全方位向社会开放服务

 

高职教育的部分专业教学资源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工程一线获得的。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的工程实践能力水平,应与学校所在地的产业岗位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地方政府能提供给高职院校的财政、技术、政策支持也不相同,此外,20世纪末从沿海到内地及西部地区其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经济观念、企业经营等方面形成一个梯度分布,沿海经济最发达,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高,企业经营与地方经济理念较先进,而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各区域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有着天然的差距。产业的转移,打破了我国各地区产业水平的分布格局,先进的技术装备催生当地产业的技术升级,先进的经济与企业经营理念冲击着当地的习惯性思维,让人们重新找到了新的学习榜样、赶超的目标。同样,产业转移也打破了高职教育原有人才培养的稳定生态系统,迫使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移,使其能尽快提供与产业承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

 

产业转移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持续地进行着,产业总是向着有利其发展的方向转移发展。近来,珠三角多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倒闭,其原因主要涉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环境保护的加强等,导致这些企业倒闭后转移到东南亚地区经营;其他地区也存在此类情况。这些区域的高职院校,当时为了应对区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设置了许多针对承接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投人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经过近30年的努力,并不遗余力地将这些专业培育成省内、国内较有影响的特色或品牌专业。然而,面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高职院校纷纷重新思考专业设置定位与办学模式,在实现做强做精、做出品牌过程中,去积极运用社会的一切可利用资源,短期性地应急地方经济少而散的人才;同时,又能应对产业转移的人才应急需求。

 

3、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职院校跨地区联合办学机制

 

3.1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未来

 

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周期,高职院校培养一届毕业生需要3年时间,如果还需要到实际岗位上锻炼培养,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独挡一面。因此,为了让技术升级或产业转移的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必须尽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能在政策、财政上给予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

 

此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集中度与人才引进、委托培养的效益度成正比关系,即产业的集中度高,某一类人才的需求大,则引进与委托培养的此类人才就容易,且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满足度更高;这样就促进了该产业的成长发展,也为后续同类相关产业企业的引进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逐渐降低了产业后续企业引进的门槛,提高了该区域招商引资的影响力,增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必须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本地区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引进同类企业,发展当地经济就比较容易,新建企业获得对应的人才与其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比较容易,这样可大大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同样也能促进当地原有企业的技术升级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变革,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一个区域某一产业发展基本稳定后,就有许多类型人才与资本集聚,促进与该产业配套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引进与发展,使当地经济由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方向自然发展,也实现了由政府规划推动经济发展转变为由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3.2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有积极持续的政策与财政支持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就比较容易,且容易获得企业要求的人才。因此,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府要以自己培养为主的人才发展策略,构建以职业教育PPP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教育事业,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公私合伙企业模式、公私合作涉及基础设施的制度安排形式,共谋“双赢”或“多贏”为合作理念的现代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模式,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配套的职业人才培养布局,实现职业教育投资渠道的多元化,迅速壮大职业教育发展后劲,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紧缺的矛盾,协同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在职业教育PPP运行机制指导下,地方政府及社会其他有志于投资教育的社会团体可以委托区域内相应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还可以支持受委托的高职院校,通过政府教育行政机构跨地区建立校际联盟,共同来培养本地区急需的高职人才,实现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在职业教育PPP运作机制中,政府与私人企业都是投资者,政府代表社会公众利益,是公共服务产品的设计者与监督管理者,而私人企业代表投资者个体利益,拥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生产和服务供给的专家。因此,PPP模式必须实行全面制,即在该制度的安排下,政府部门凭其拥有制订规则的权利,严格规定社会教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市场准入制度,监管企业为社会持续地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管理者的第三方,要在向社会投放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其设计要求的时候,权衡各投资方的利益,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1>2”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控制私有资本背景与其投入的比例,永葆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正能量,防止资本的过度侵入以致渗透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扭曲性影响。同时,要设计社会资本畅通的退出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充分占领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此外,要构建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充分利用各协会、商会、专业学会的力量,引进现代学徒制度,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缩短回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提高其对社会的应对能力,实现回流本地区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有效二次开发与利用,解决高校单业生的就业与社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让他们的聪明才智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能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培育区域创业人才队伍,激发社会创业热情,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地方政府要让高职院校参与到新型产业的规划与开发工作,并以购买高职院校教育与培训公共服务产品的模式,组织在校学生或社会应聘人员到所引进企业中接受联合专业教育与培训,让学员尽快适应新型产业岗位要求,掌握企业经营的先进理念,满足新型产业扎根、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3.3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列入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实现开放性办学的相关指标

 

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高职教育走向的风向标,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行动方针,推动高职教育迈向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轨道,引导高职院校促进内涵建设与控制外延的扩张,使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做强做精。

 

3.3.1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应以专业为评估对象

 

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不应以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进行质量水平评估,否则,被评估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各专业之间的相似性成果来掩饰弱势专业的真实教育质量水平,这样,不利于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均衡发展。此外,有些招生就业偏弱的专业,也会因其办学效益等考虑而长期照旧开办,挤占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更不利于高职院校内部深化改革。

 

如果以专业为评估对象,则每所高职院校就必须按照专业建设的要求认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去努力做好。学校没有能力建设的,就会想方设法借助校外的社会资源建设一个具有创新理念的专业。例如,可运用PPP混合体制运行机制来进行校企的深度融合与校校之间的合作,使所设专业的教育质量水平达到应有的高度,办出人民满意的专业,培养社会满意的工程一线人才。这样有利于社会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利用,符合培育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

 

3.3.2改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绩效观

 

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即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为对方的生产要素,使得职业教育与地方相互之间具有包容与开放性,具有技术、经济社会信息流的交换,两者的发展互相依存,共命运,从而增强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能力,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同步协调发展性、可持续发展性。

 

高职教育办学的绩效应是培养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与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枝术支撑,即培养地方经济社会欢迎的建设人才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与技术服务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办学的绩效不仅仅是规模经济效益。

 

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绩效考核中,应该明确考核指标体系中专业建设的开放度考核指标:注重新建专业或弱势专业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情况,优势专业对外开放情况,与职业教育PPP运作机制模式实施效果的社会认可度考核。

 

3.3.3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跨地区建立高职教育联盟,促进跨地区高职院校联合办学

 

可以借鉴上海西南片联合办学的经验,各合作方始终保持独立办学的身份,在各方合作平等的地位与自愿协商基础上成立某种合作事务管理机构,在承担相应义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条件选择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这样,可通过校际合作办学打破原来学校各自封闭办学、自成体系的状况,对于优化高职教育结构和学校专业建设环境,促进教学及学术资源共享,促进专业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都是有益的。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构建成了比较成熟的高职教育校企业合作机制,比较完善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企业较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丰富的对外协作与贸易的经验,对于已经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的新疆等西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跨地区的高职教育联盟,利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教育资源、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尽快地培养西部已经启动的陆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急需人才,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4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实施跨地区联合办学的控制机制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尽管是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定,但总是跟不上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为专业设置需要投入、师资配备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与过程才能见效,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呈波浪形推进,还涉及产业的转移,从而造成地方经济所需的人才显现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专业面较窄、通用性差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业人才培养,如果以开设新专业的方式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因这类专业投入的装备较多,师资配备也困难,其办学效益肯定不佳,且其培养的人才很难在短期内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有,这些人才培养多了,因其专业适应性不好,会造成结构性失业或二次培训就业的问题。所以,如何以专业设置的长期稳定去应对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不确定性,就办学理念而言,必须是开放型办学,既利用原有的教育资源办学办出特色,又充分利用其他髙职院校及其所在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

 

校际间的联合办学或跨地区的联合办学,可以让更多人到科技先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系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到对应产业中实践与锻炼,可为本地区带回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而高职院校可采取全面开放的办学方针,融入社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倍增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融人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引领地方职业教育,参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制造公共教育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增长与质量提高。

 

首先,要融入地方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实习服务体系,并利用该体系的资源与人才培养标准,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改革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体制,在组织本校的成人教育的尚时,兼顾成人教育服务,即针对本区域稀缺教育资源的专业,跨地区为有接受高职教育培训意愿的社会青年提供学业服务,为区域紧缺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保障,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紧缺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最后,高职院校改革常年制为学分制,按学分——学费对应交费制度;并通过建立跨地区校际联盟,推行校际间学分互认制度,实现学生校际间走读,实现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

 

4、结语

 

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职院校跨地区联合办学方式是强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融人社会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在学历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职能外,还要充分融入当地社会,有效优化配置当地人力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育服务。因此,地方政府在建立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配置高职教育,并发挥其引领作用,利用其他高职院校的省内或国内知名的特色或品牌专业资源,为本地经济发展定向培养急需人才,实现社会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程度的考核,高职院校改革学籍制度与办学制度,引导高职院校在资源、师资投入上有利于向着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方向发展,而弱势专业或短期专业则充分利用校外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提高其教育质量。此外,地方政府利用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采取人才培训教育制,在校际间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急需人才的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邹宁,罗淑云.浅谈高职院校职能的正确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3(06).

 

[2]金毓.高职院校职能与课程改革关系之辨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07).

 

[3]杨萍,徐国庆PPP:公共实训基地融资管理的新途径[J].职教论坛,2009(22).

 

[41吴伟伟.中美高校校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06).

 

[5]史志陶,宗小忠.“互联网十”与髙职教育深度融合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构建的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02).

第2篇

打破界限,创新学会网络

在浦东新区科协的“大家庭”里,“学协会”称得上是各有特色。

浦东新区科协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原有的组织界限,发展了会计学会等10家社会科学类社团加入,并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批如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浦东分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制造封装测试专委会等全国性、全市性的社会团体分会、专业委员会,加入科协组织模式,拓展了科协外延。

浦东新区科协还率先登记区级行业协会,并鼓励支持所属学协会转制为浦东新区行业协会,光电子、生物医药、软件等数家学会已经成功转制。从2009年起实施科技社团青年专职工作者资助计划,推动科技社团人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发展。

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协学协会工作评价办法》正式推出,围绕组织建设、业务活动、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建立评估激励措施,引导学协会明晰发展目标,提升各学协会自身发展能力和服务能级。

精益求精,塑造学会品牌

“学术活动”一直是浦东新区科协的一张“金字招牌”。

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聚焦学术前沿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产业,浦东新区科协积极引进具有学科优势、创新因子聚集的国际、国家级大型论坛在浦东举办,先后引导我国学术界最权威的“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展“SEMICON CHINA”、联合国世卫组织创新论坛、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等77项国际论坛和53项全国论坛在浦东举办。

截至目前,以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特点的“浦东新区学会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以跨学科、跨专业、系列性小型高端前沿学术交流为特点的“科技沙龙”更是形成了I-TALK等品牌项目;建立上海微创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贴近产业,服务经济

浦东新区科协会同区科委,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合作,推出并实施“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每年培训百余位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这个项目为广大企业家创造了学习国际前沿创新理念、交流创新思路的机会。通过搭建“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这个平台,积极倾听企业呼声建议,向企业当面解答浦东的科技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吉林省;区域经济;基本思路;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性人才。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比较,高职院校教育中更加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为社会的发展直接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当前吉林省高职院校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是十分必要的。对此高职院校一定要进一步解决服务区域经济问题,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实现能力。下面将对吉林省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进行详细的讨论:

1吉林省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必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院校,其发展中主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兴行业,对于专业型的人才需要数量也越来越庞大。吉林省本身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在加工制造业和汽车等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基础实力,因此就更加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为此进行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高级技能型人才。另外,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有助于推动地方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教育厅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优化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全民素质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性院校,办学资源也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性的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只有经济提升才能真正地带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此外,高职院校当中聚集着比较多的优秀技术型人才,在科研条件和外部环境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对此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高职院校还应将区域经济建设和技术服务作为经济建设中的关键点。

2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愿望不够明显

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重视起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并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示范性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其认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也无法真正地了解到服务区域经济与院校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其社会服务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吉林省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只有不到60%的毕业生愿意留在本地进行工作,这种形势说明了高职院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服务意识难以提升。

2.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基本形式主要以机械制造、文化教育、工业生产等为主体,当中包含了吉林省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岗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适应的现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面向第一产业的数量明显要低于生产发展的总值比例,而服务业等方面专业培养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3高职院校人才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不符

当前的高职院校在教育发展中应以服务为主要宗旨,并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结合产学结合的方式来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无论是最初的适度,还是到现在的高素质人才,都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校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但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就业教育上,导致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比较落后,只能在日后成为技能型的工作人员,无法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之间相适应。

2.4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力度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经济仍然处于传统的产学合作上,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方向还是培养措施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难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合作。同时部分企业只是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场地,虽然能满足学生实习锻炼的愿望,但事实上却并不能真正地了解到技术性内容,同时也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和改造。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只是为企业提供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无法更加深入地培养出可以直接投入工作的人才。这样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着一定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

3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路径

3.1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优势

在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服务问题。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性质上都决定了其对区域经济服务具有帮助。一方面高职院校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能为生产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帮助和支持。高职院校只有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和对技术等方面的需要,最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2展开区域相关专业

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明确发展的目标,同时要积极调整专业教育结构,以便于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起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开设特色性的教育内容,才能使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保证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吉林省有着较强的工业基础,对此,在高职专业教育中应更加侧重于工业和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开设专业教育项目,以此为吉林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3.3向企业引荐专业人才

在当前信息发展迅猛的环境中,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地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为之输送其需要的专业人才。对此,学校应重视起向吉林省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并为此成立专业的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邀请相关的企业到校进行人才选拔,为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平台,这种方式既能帮助企业找到优秀并合适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4展开专业培训

区域企业劳动者的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形式出现转变,区域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逐渐上升,因此在当前对劳动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受到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在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上需要依靠高职院校来进行,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针对这方面展开专业培训和教育,提升区域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自身培训的优势发挥出来,与企业和劳动部门进行协调,尽量弥补企业人才培养中的缺失,从整体上为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3.5争取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吉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高职院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而同样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与当地的政府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政府要重视起高职教育,并将高职教育看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基础上来发展区域经济。对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另外,需要展开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承担起学生实习的任务,使其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此外,作为政府单位应对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整个社会都认识到高职院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高职人才健康发展。

4结语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还担负着教育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对高职院校的作用加以重视,只有充分地发挥出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此外,应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特色教育,使之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要奠定稳定的基础。

作者:刘冰 矫利艳 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温如春.探索高职院校服务教师学生的新途径[J].科技创业家,2013,(14).

[2]范金梅.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路径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3,(9).

[3]刘海玲,胡萍,张培培,王亚.旅游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案例研究——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6).

[4]赵海荣,刘红旗,李进林,吴磊.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创业)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2,(5).

[5]钟扬.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探析——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2,(8).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服务

1 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部部长鲁昕指出,纵观国内外的形势,职业教育意义重大。大量国家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和高智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而且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它既是高职教育体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方式,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可见,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教学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1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许多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等战略性新兴行业层出不穷,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化的新方向。由此可见,各个行业的生产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化,所以对劳动者而言,也必将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中高级的技能型人才,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

1.2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多层次人才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的多样性,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高等职业院校正是面向地方经济的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基地。首先,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农村劳动力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他们能够学有专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其次,随着传统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最后,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使员工掌握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成果,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以上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多层次的培训才能够实现。

1.3 高职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

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并进

高职教育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促进科技转化,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科学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继续教育的培训。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其目的、结构、内容和质量,区域产业、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适应社会各类一线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要旨,突出应用性、操作性、职业性、地域性等特色。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侧重高技术含量的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要求掌握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此所谓“高”;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突出应用技术的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针对性,面向一线职业岗位实际需要,此所谓“职”。高职院校在发展定位上必须始终立足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集中全部资源,着力地方需求,凝练职业特色,体现区域方向。

3 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办学的定位和办学观念的转变将成为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一般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方式上不能完全照搬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必须针对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趋势,坚持服务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因而,地方高职院校应根据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以及企业经济结构的特点,加强与生产实践、新技术推广、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面向新兴行业,因地制宜地设置专业,制订相关的专业教学计划;并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模式。

3.2 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相适应

加强专业调查与分析,达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分布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是为经济服务的。随着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和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走向多元化。区域高职教育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方向,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分布格局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地方的主导产业和战略重点来设置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立足地方,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紧紧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本地区产业和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地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3.3 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需要,积极调整专业布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专业,研究和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推进高职教育从学科专业向职业岗位转变,从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转向实践应用教学为主,要积极建设具有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保证办学质量。

专业的师资和实训条件才能够保证“双证书”教育,即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共同实施。调整后的专业能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中,体现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3.4 高职教育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高职教育要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教育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注重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实训室,通过与企业、行业的联合来达到使训练中心更为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利于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建服务平台等多种模式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主动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3.5 高职教育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样可以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培训工作“证”的问题,拓展高职院校办学空间,从而为学校面向社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随着区域内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职业岗位,由于这些岗位技术含量和智能水平都比较高,由此促使职业岗位教育层次的高移。市场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大专层次,而有了更多元化的需求。而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本身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

3.6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协调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应当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地方应当为本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即本地区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地方为本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地方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开发本地区优势资源、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的需要。为此,地方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必须与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地方高职教育要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全面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且重点建设与之有关的学科专业,逐渐把学校建设成为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的院校。

高职教育产生于现实国情的客观需要。以高职院校为产业开发基地,以企业为实训基地。需求决定定位,高职院校必须顺应区域发展的诉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着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抓准服务区域发展方向,积极融入本地经济。地方高职教育要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向国外发展。地方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早日走向世界,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翌鸣,王小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58.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鞠明明(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李华(197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黄晓雪(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河北区域经济—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编号:HB11Y006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51-02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由此可见,为区域经济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更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彰显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成绩,其社会声誉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加强与地方的联系,能得到地方的支持与鼓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并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入世后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大量增加,造成了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既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经贸知识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大量短缺。然而,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其中被亮“黄牌”的五个高职专业中就包括了商务英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前景将受到巨大挑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商务英语专业成为了“失业量大、人才缺口也很大”的专业。

这种一方面是人才短缺,而另一方面却是就业危机的尴尬局面引起了国内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在实践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职院校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总结出多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 “订单式”、“工学交替式”、“2+1式”、“企业全程参与式”等等。但是,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很难走出商务加英语的简单模式。应该如何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笔者总结我院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内容

“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主线,在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有效积极互动下,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专业知识构造与职业技能素质的两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培养目标;二是支撑这个目标的课程体系;三是保证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四是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五是质量评价体系。“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主线”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好体现;“两融合”是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三互动”则是保证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对“一主线”的有效保障。

二、“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下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河北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提供了往年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2009届本科生全国平均就业率88.4%,月均收入2400元。英语专业为2009届本科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且自2007年起连续三届为失业人数最多10个专业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在2009届高职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列第二。越来越大的失业量势必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危机,然而此种危机则会进一步导致相关高职院校面临“倒闭”的危险。麦可思总裁、统计学家王伯庆博士建议,对于被亮“黄牌”甚至“红牌”的专业需提高培养质量。之所以出现失业量较大,但人才缺口也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没有衔接好。对于这类的专业,应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高度,以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主题,重点研究和解决三大问题:

(一)如何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如何在教学与实践中形成更好的能够实现学生的知识构建与能力培养融会贯通教学模式。

(三)如何有效地实现“三互动”,使学校、企业和政府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从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使学校教育呈现出开放式、多主体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围绕“强化专业素养,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需求”宗旨,强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结构。

商务英语普通教学模式是先培养好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再让学生学习一些商务知识。英语归英语,商务归商务,没有更有效地完成两者的交融,培养出来的学生懂一些商务知识,也有相当的英语水平,但却不能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学生们普遍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及普通英文专业的学生、商务知识不及商务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把课程模块化,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技术教育课程、企业科技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授,并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中注重实施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策略。

(二)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展学生科研平台。实训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前知识实践化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学生的实训、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纳入到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树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善学习”的理念。我们的实训以“软硬兼施”的模式为基础,“软”则指定期聘请企业、政府以及本专业毕业从事商务英语相关专业工作的人员到学校给学生做讲座、答疑解惑、传授经验;“硬”则是指充分利用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践知识的机会,扩展学生科研的平台。

(三)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随着区域经济增长热点的不断出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及发展应该依托市场进行理性定位,突出产学研合作,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升服务社会水平,实现专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达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接轨。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就业的意识。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中,在巩固完善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形成扎实的职业技能。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双管齐下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既可以很好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式,又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与技能养成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做到有备而学,学有所用。

(四)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建立一种将企业、学校与学生融合于一体的模式,既能有效的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从而增加就业砝码,又能更好的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服务,是“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模式的出发点之一。把高技能人才需求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把人才的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一主线”;对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则实现了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有机互动,既有效体现了政府的职能,又为学校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同时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对教育更重、更高水平的要求。创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推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韩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第6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本文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实证分析,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30-04

作者简介:黄宝章(1964—),男,江苏徐州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SMART’研究”(项目编号:D/2011/03/033)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江苏省依靠较为领先的教育和科技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2013年,江苏的GDP达到5.4万亿元,仅次于广东省的5.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 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 603.4亿元和1 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 208元和161 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 079元和35 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 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何小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链接及互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2).

[4]冯伟国,潘家俊.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向——商业高职办学方向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9(6).

[5]陈芳.区域经济特色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选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0 引言

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曾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当前,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安徽省正值经济加速发展、民生逐步改善、效益明显提升时期。而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合理、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创造出企业所需的人才成为两者之间矛盾的焦点。本文基于此问题,综合分析安徽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现状,进而得出解决两者不相协调的对策和建议。

1 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1.1 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安徽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将安徽省建设成为职教大省目标的指导下,我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优化其配置,使得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显著扩大,高职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5年期间,安徽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5%增长至17.3%,其中高职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比重从50.5%上升至59.49%,具体见表1。2010年末数据显示安徽高职院校增长至7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93.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3%,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87.3万人。

另外,从目前全省高职院校目录分布情况来看,我省现有专业类75个,占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所有专业类的96.15%;专业422个,占所有专业的42.9%,其中目录内专业370个,目录外专业52个。同时根据安徽省发展规划处2011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的19个专业大类中在校生数量前5位分别是,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

表1 “十五”期间全省高职院校情况分析

表2 2011年全省前5专业大类排名情况

1.2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1.2.1 安徽省整体经济现状

图1 “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增长

图2 “十一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在我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并逐步跻身工业化中期阶段。调查近1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省人均GDP上限仅16000元,下限不足3000元;2007年我省全年生产总值达7364.2亿元,年平均增长10.4%;2010年全年GDP为12263.4亿元,比2009年增长14.5%。图1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生产总值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2006年开始,全省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另外,2011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01.9亿元,较2010年增长23.6%,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5.9%与22.6%,,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0.9∶69.1变化为29.7∶70.3。图2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迅速,发展势态良好, 它们对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2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中选取全国六大经济区为样本对其竞争力进行了比较,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二位(67.53分)。安徽省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华东地区,作为毗邻长三角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安徽省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仍然偏低。

另外,由于安徽省幅员辽阔,其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比对近几年来17个地市的人均GDP、三大产业增加值,非农人口比重等指标后得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隶属本省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在10000元/人以上,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01%,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外贸易也较为密切。淮南、淮北、黄山隶属本省经济特色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26%,第三产业比重在全省最高。蚌埠、滁州、巢湖、池州、宣城和安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7.42%。阜阳、宿州、亳州和六安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均GDP在4000元以下,GDP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64%,第一产业比重较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很低。由此可见,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 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安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2.1.1 专业设置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省就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安徽省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供求缺口约在300万人,高级技工和技师仅占全省技工总数的3.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从自身办学效益出发,热衷于开办所谓“热门”且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但往往这些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眼高手低,导致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实际上企业所需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却依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专业设置不合理引发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不仅导致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看法。

2.1.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结构途径和方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跳出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对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不仅造成

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体现不出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1.3 本地化服务功能未充分体现

近十年,尽管安徽省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却未能充分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实质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地方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从表象上看,高职院校整体就业率很高,但本地化就业率却偏低。“本地培养、异地从业”、职业教育和就业长期“倒挂”、经济与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输送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安徽省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

2.2 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

2.2.1 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对接,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依据2011年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以及安徽人事部门的相关资料,随着安徽皖江城市带以及城镇产业群的建设,未来几年我省对汽车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和生物技术工业支柱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应鼓励发展此类专业。

2.2.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下,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使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完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方式,由企业向高职院校“下订单”,学校依据订单要求培养学生,确保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2.2.3 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本地化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安徽作为全国典型的职教大省,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内涵式发展中的技术保障功能。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一个双向的、共赢的工程,双方在此过程中应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推动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在合作中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确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企业在合作中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财、物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使高职院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型、“永久牌”技能型人才,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3 结束语

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涵,随着安徽全面进人到中部崛起的战略发展时期,经济的全面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在此形势下,只有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才能实现安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创造出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z].2006.

[2]陈楠.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科技广场,2011:248-250.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

(1):66-67.

[4]张辉,苑桂鑫.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08(17).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服务 区域经济建设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53-02

区域经济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的总称,亦称地方经济,它是全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办在地方,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等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地方高职院校更应立足区域、服务地方。因此,作为地方信息部门之一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为所在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并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的潜力透视

1.地方信息服务面临的困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巨大的财富,不仅政府施政需要了解社会信息,企业营销需要市场信息,科技进步需要信息,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信息,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需的要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的不仅是经济投资,更重要的是一种经济意识,是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济前沿信息。经济信息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我国经济在大步向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西部地区的长期闭塞,导致了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直接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广西为例,许多城市的财政收入甚至远不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乡镇水平。存在以上差距,除经济基础落后、开放程度不够外,更重要的是对经济意识、经济信息的把握、利用不足。而要改善以上状况,先决条件是信息环境的改善。但另一方面,因地方政府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有限,面向社会的主要信息服务机构——地方公共图书馆发展缓慢,且服务方式较落后,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建立起网络化数字资源系统,对于县、乡、镇基层图书馆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状况则更加窘迫。因此,作为信息收集、贮藏的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利用拥有广泛经济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的优势

首先,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近年来,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国家大力扶持西部各项建设,特别是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因此广西等诸多西部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专业人才引进、基础设施、情报服务技能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地方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完善馆藏结构,现已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快、准、新的情报信息,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作用。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具有绝对优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政府及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何快速获得大量、准确、高效的信息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情报中心,是图书情报资源之首,信息获取速度快,拥有一批既懂书刊管理,又懂信息检索、处理的图书情报管理人员,构成了其他信息机构无法比拟的人才队伍优势。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主动创建“决策信息服务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为政府及企业决策提供高水平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咨询服务。

二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途径探索

1.实现区域文献资源共享,保障地方信息需求

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其他信息部门相比,文献信息资源较丰富,且其馆藏知识门类齐全、专业性强、富有特色,并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适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拥有一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这是信息服务机构所不及的。但另一方面,尽管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并不高,特别是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及缺乏统一领导和有效管理,各自为政,只重视本部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强调馆藏数量,忽视信息资源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大量文献的利用率不到40%,造成资金大量浪费。资源共享中馆际协作意识较差,图书馆之间跨部门、跨系统的合作较少,或者合作的力度、深度不够。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面仍处于落后状态,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若能实现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能保障地方一定的信息需求。但因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较好地完成学科化服务的任务,所以文献资源的采购针对性较强,同时各院校文献资源建设资金投入也各不相同,因此保障地方信息需求的能力较弱。对此,如果能开通地区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从而避免区域内高职院校图书馆联系较少造成的资源重复建设,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资源建设及资金投入,也提升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满足地方不同层次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

第9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78-02

1 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1 湖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旺盛

2013年9月当月,湖南全省进出口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6.5%。其中出口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8.4%。进口9.3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环比增长4%。据对相关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见图1),目前湖南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及岗位分布依次是:外贸跟单员(69%)、外贸单证员(66%)、报关与报检员(57%)、国际货运员(15.9%)、采购员和文员(29.8%)、外贸业务员(27.5%),而对口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比率仅仅为43%,因而,急需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建设。

1.2 湖南区域经济特征对外贸人才的要求

2013年1~9月湖南外贸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完成进出口17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外贸进出口增速居中部第1位,中部六省的河南、安徽两省进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规模差距较大;二是对中国香港、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出口保持平稳,对东盟、非洲及中东等新兴市场增幅较大;三是服务贸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比如,商业服务、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幅度分别达218%、193.7%、118.1%;四是中小企业活跃,民营资本成为对外投资主力军,湖南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大幅上升,同比增长259.5%。这些新的变化是非常喜人的,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湖南省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令人担忧,专业建设亟待加强。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在湖南整体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将对促进湖南外贸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效应。湖南高职高专学校2009—2012年国际贸易专业招生人数如图2所示。

2 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现状与服务区域经济对接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教材及教学内容不能跟上区域贸易经济的发展

国际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使得与贸易相关的各种惯例和规则也不断发生变化。国际贸易专业建设课程现有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由于跟不上这种变化而变得陈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仅限于教材内容,忽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的编写需要一定的周期,新的规定不能立即体现在教材中。如UCP600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但目前国内教材在讲到信用证时内容更新的教材很少。有已经更新的也只是一两个概念而已。另一方面,教材的容量毕竟有限,只能做提纲挈领式的介绍,无法深入论述,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跟不上变化。UCP600与UCP500相比有何不同,教材里根本没有提到,人才培养的缺陷也成了制约与区域经济对接的重要因素。

2.2 课程教材未能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现行各高校使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材的一些内容会在相关课程中有详细的讲解。比如,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作为湖南省财经类专业唯一重点建设的示范性特色专业,培养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其服务区域经济的外贸企业是外经贸企业、事业单位、海关、驻外机构、外资企业等,从事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等岗位工作。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外贸单证、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另外还要讲解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等。这会造成内容重复,只会浪费学生时间,而且由于学时有限,会造成对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不分。

2.3 专业教师缺乏外贸业务的实践经验,难以对该课程进行形象的透彻的讲解

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系统的。这些教师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可是没有直接的外贸工作经验,比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讲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这门操作性要求比较强的课程对于从未涉足具体业务操作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尤显空泛,特别是在主要的贸易单据和结算方式的讲解中,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学生缺乏基本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例如对信用证的分析、制作装箱单、汇票等基本结汇单据以及如何准备报关单据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从而对学生在外贸行业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有的内容从文字上理解比较困难,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时,学生理解的效果就会不太理想,而有过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学生们理解掌握。

2.4 国际贸易专业建设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将以每年36万人的速度增加,但目前国内真正专业的国际贸易人才却不多,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外贸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征,其最主要的就是商标、客户、人才等无形的资产,外贸企业行业本身对人的依附性很高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

据笔者掌握的湖南某外贸企业用工需求来看,企业急需的是业务部门的业务员,如负责联系客户、报价、接单、处理报关文件、物流、制作单证等人员。公司员工中,大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73%,一线业务人员所占比例为78%,其次为本科学历,而研究生学历仅为1人。2012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为219.4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5.5%,湖南省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而2012年湖南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招生数量反而下降,而且几年来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从以上分析看出,2009—2012年分别为1802人、1658人、1290人和1207人,形势非常严峻(见图3)。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极大地制约湖南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步伐。

3 对策与建议

3.1 及时更新教材、教学内容

及时更新教材、教学内容,注意国内外最新修订、公布的有关法规和国际惯例。教师必须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期刊等多种途径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跟踪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才能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

3.2 妥善处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应协调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避免重复与遗漏。比如,处理好《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结算》的关系。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有国际货款收付条款,合同条款订立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国际货款的收付情况,因而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要让学生了解关于国际结算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该鼓励其到外贸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去任职,增强实际处理外贸事务的能力和经验。其次,将课堂授课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和将来的就业率,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再次,教师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的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另外,教师应不断增加英语授课比例,使学生接触到最原始的英文国际贸易合同、信用证与各种单证、英文原文国际惯例,如《UCP600》、《INCOTERMS2000》等增加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英文合同、信用证等,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创设双语氛围,为学生今后外贸交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越,杨俊生,涂进.区域性、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9).

[2]唐艳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分析报告——以湖南工程职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