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经济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经济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经济建设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2篇

关键词:水保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忽视水保生态建设的危害

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如果在日常生活、建设过程中,忽视水保生态建设,将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

建国之后,为缓解我国粮食短缺问题,中央政府提出开荒政策,鼓励大家积极开荒,而对生态环境毫无保护观念,从而使得个别地区因过度开荒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在山西省东北部有一个大同市,该市地属黄土高原粗沙风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这里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过大,昼夜温差大、降雨分布极不均匀,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这里大幅度的温度变化使得土质沙化严重,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的暴雨常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极其脆弱。“雁门关外野人家,不种桑麻不养蚕”,由于地质不适合种植庄稼,这里的人民通常以畜牧业为主。然而,这里的人们通常急于求成,想快速改变生活状况,常常出现过度放牧现象,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不堪一击。经济的落后带来了教育的落后,大量儿童的失学,在造成文化落后的背后,带来的是人们的愚昧无知,他们难以意识到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难以对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更甚至有人为谋求自身利益,肆意砍伐树木、破坏当地植被,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人们生活更加艰苦。

二、水保生态建设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量先进思想涌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与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重要作用,国家提出相应的水保生态建设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在水保生态建设中,首要前提就是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积极相应、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水保生态建设,不断探讨,加强对经验的总结和交流工作。在资金方面,国家设立专门的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用于治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时,重点治理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水保技术、经验,不断提高我国水保水平。在经过近三十年水保生态建设后,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就,收到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尤其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赢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水保生态建设对生态环保方面的影响

就拿山西省大同市为例,在经过数年水保生态建设,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种植适合当地地质的树木、花草,科学选址进行沟坝建设,大量修建梯田,有效提高了当地的防旱、抗旱能力,当地水土流失速度明显减慢。在经过不断摸索后,水保生态治理面积不断扩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百分之一扩大到了九十年代的百分之二,当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且灾害规模不断缩小,河流淤沙明显减少。同时,由于采取了封山育林措施,有效保护、培育了当地的植被,这使得土地的涵养水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显现出来,大同市的气候环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风沙天气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空气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二)水保生态建设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水保生态建设后,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区域气候,使得当地的农副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促进了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拿大同市的粮食生产为例,在水保生态建设之前,当地的土豆亩产不过百斤,然后,在经过水保生态建设治理之后,当地水文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土豆亩产高达三千多斤,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当地牧业、加工业、商业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促进了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使得当地的教育、文化事业取到了巨大的进步,推动了当地区域的全面发展。

(三)水保生态建设带来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水保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不断的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使得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增强了认知水平,同时,有效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给周边区域起了示范作用。

三、结语

总之,水保生态建设是一项利民工程,它可以有效地对对水土进行保护,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在水保工作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参考成功案例,制定科学的水保生态建设规划,确保水保工程的长期有效性,提高区域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有效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去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联系水资源中的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水资源的经济属性为突破口,提出了若干相关的经济对策.包括科学水价体系、水资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虚拟水控制手段等几大方面,以期能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一、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现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注意的若干经济措施

1.赋予水以价值,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问题的首要举措。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而水价正是调节这种关系的杠杆。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工农业和生活的全面节水,节水投入限度和调水决策等则依靠水价来调节。当然,水价调整后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做到了科学分配,水价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才尽到经济调控责任。同时,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到农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科学的水价体系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节器。

2.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最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产权最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3.实现考虑“水资源”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措施。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账户体系(SNA)均没有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核算纳入其中,只是注重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并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从而使得核算体系建立在“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基础上,以至于GDP的虚幻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减少并存,形成所谓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必须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成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建立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两个特性,以便使水资源核算既与其他资源核算有机结合,又能突出水资源自身核算的特性。①资源的区域性:不同地区水量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区域资源利用的调剂,而且水资源利用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因此,该特点要求在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应该尽量划小核算区域的范围。②水资源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渗透,因此,该特点要求进行实物量核算时应准确估算出重复计算的水量。4.建立经济约束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相应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经济约束与激励法规是实现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制约措施。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对节水产品予以政策上倾斜等;惩罚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加快对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的制定,强化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违法案件,要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教育民众。

5.引入“虚拟水”概念,面向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国际市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国际市场,由于水资源运输的不经济性,开展水资源直接贸易存在一定困难,可以通过间接的办法来实现。这里我们需要引入“虚拟水”概念。在贸易过程中,多出口消耗水量小的产品,多进口消耗水量大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达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目的。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5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后评价 指标体系 三福高速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后评价是全面分析评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建成通车后的高速公路开展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可以更真实、全面地衡量项目对社会的“外部影响”,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评价项目,促进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为更科学合理地检验并指导海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投资拉动理论和通道效益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海西总体战略部署,建立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1 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全面推进对外经济、科技、文化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和更加完善、更加规范的外经贸促进政策体系,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商品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步伐加快。因此,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中需特设“对外开放影响评价”指标,强调“促进外贸发展和外商投资”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海西建设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因此,在“促进外贸发展和外商投资”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应注意体现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1.2 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

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促进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镇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在后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对强调高速公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包括“扩大地区就业人数”、“促进区域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促进区域出行变化”、“促进城镇化进程”、“提高低收入地区的通行能力变化”等方面的因素。

1.3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加快交通建设,努力提高铁路、公路路网覆盖面积,对接山海,充分发挥福建港口优势,完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目标。为此,在指标体系中要加入“区域交通评价”指标,包括 “路网效用改善程度”、“路网综合运输效益的提高程度”、“提高港口开发利用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1.4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局面

福建省社会经济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经济增长方式将实现由要素驱动型逐渐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性转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年经济增长速度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福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区域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因此,应根据上述因素,设置相应的高速公路后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个指标的下一级指标诠释详见表1。

该指标体系是在总结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针对不同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三级指标的选择可以因地制宜,给予分配不同的权重。

2 三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案例分析

2.1 项目概况

三福高速公路于2004年底建成通车,是国家高速公路福银线的重要路段,是福州至三明最重要的干线公路。三福高速的建成通车,加快了海西建设的进程,加强了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对项目沿线县域的辐射作用,对三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鉴于篇幅和数据的局限,本文只结合上述部分指标就三福高速公路对三明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

2.2 部分指标分析

2.2.1 社会影响后评价

2.2.1.1 扩大地区就业人数

三明地处内陆,就业岗位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如何通过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增加就业,尤显重要,因此指标满分参考值设为7。三福高速2000年开始正式开工,至2004年以来顺利通车,其对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起到巨大的贡献作用,明显改善了当地的就业形势。首先受惠的是作为沿线城市的沙县和尤溪,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2005年期间,三明全市失业率由5.91%下降到5.47%,而沙县失业率由5.21%下降至5.17%,尤溪县失业率从8.21%下降至5.50%,直降了2.71%,失业率逐步接近三明市整体水平。该指标评价得分为5分。

2.2.1.2 促进区域生活水平改善

三明市为福建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百姓生活条件较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区域交通体系,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对所在地区经济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尤为重要,因此在对“社会进步影响”中,其分值最大,参考值设为8。

三福高速的顺利通车建成,在广泛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对于当地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2008年,全三明市的人均收入由9267元上升至16013元,提高了72.80%,年平均涨幅为11.3%。2004年以来,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这很好地表明三福高速公路给三明人带去了福祉。虽然三明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相对于全省平均水平来说还略低,但整体不断增长的涨幅水平也在向全省平均水平靠近。该指标评价得分为6分。

2.2.2 经济影响后评价

高速公路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区域经济影响上,而三福高速对三明经济的影响范围,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2.1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

此为两项内容,指标满分参考值各为10分。2004年通车以来至2008年之间,三明地区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变化情况。

2004年至2008年三福高速公路运营期间,三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平稳上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8% 。此外,从上表还可见2004年至2008年三明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较大的调整:即在总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而第一产业比例略显有降低,第三产业比例保持在35%左右浮动。三明市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 2004年三明地区工业增加值为126.33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12.5个百分点。三福高速的通车改善三明的交通环境,大大提高当地生产产品产销率,2004年以后的工业产销率均在97%以上,第二产业加快增长速度,而2008年三明地区的工业增加值为269.61亿元。因此该两项指标评价得分各为8分。

2.2.2.2 促进投资增长

指标满分参考值为10分。2004年来,三明至福州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结束了三明地区没有高速公路通车的历史,加快了三明地区与外界的往来,缩短了三明与福州的时空距离,不仅为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拓展经济腹地提供便利,更为改善三明地区的投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通过对比2004年到2008年三明地区与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三福高速公路对沿线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拉动作用。

与2004年相比,2008年沙县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由原来的4.55亿元上升至69.45亿元,连翻15倍。尤溪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也由原来的4.22亿元上升为49.93亿元,连翻11.83倍。三福高速通车对两地的经济水平提高显而易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次,三福高速公路通车对整个三明地区发展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三福高速公路通车以来,泰宁、建宁、大田和宁化虽不是三福高速公路的路经之处,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虽不及沙县和尤溪,但仍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大田县2006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度提高,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三福高速公路对周边县市产生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再次,三福高速公路的通车带动了整个三明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从中可知三福高速公路建设对加快三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呈增长态势,2004年以来,三明地区增幅始终居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上。综合上述情况,该指标评价得分为9分。

2.2.2.3 促进对外开放

近年来,三明产业日臻发展,三明的粮食、木材、水果等产量居全省前列;三明是全国4个优质烟区之一,是上海、云南等地名牌香烟的重要原料基地;三明拥有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等十多个特色之乡称号;三明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聚集了全省最大的钢铁、造纸、化肥、重型卡车等企业。近年,三明工业年均增长20%以上,冶金产业集群跻身全省13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行列,林产工业产值居全省首位,是海峡西岸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区域。三明与内陆地区从产业发展、市场流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三福高速至2004年通车以来对于交通设施、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对三明地区的对外开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同时考虑了其他指标的计算,汇总得出三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三明市社会经济影响后评价的指标值,如表4所列。通过计算,项目评价指标值为82,项目对社会影响综合评价良好,与项目建成后对社会影响的现实情况相吻合,说明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后评价,总体上合理、可行。

3 结论

本文以三福高速公路为案例,通过对三明市社会经济影响指标分析,对构建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验证,可用于福建省其他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分析。同时,笔者还认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地区发展的需要,研究人员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及时总结并不断对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柏吉琼. 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02.

[2] 福建省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08.

第6篇

一、以科学发展观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继续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全市金融部门要更好地支持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积极参与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建立常规性政银企沟通平台,加大金融政策、知识、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介使用力度;二是以优质项目、企业、产业和产品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和授信,各行社要尽早建立信贷支持项目库,尽早向上级行社推介汇报,力争信贷资金向优质信用地区倾斜;三是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支持,满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三农”经济建设、移民安置工程、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政策性较强信贷需求。

二、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一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要保持在全市信贷增长的平均水平之上,力争超过增长20%目标;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经济的投入力度,各金融机构要针对我市柑桔、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链,寻求抵押担保瓶颈突破,利用兴建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平台,实现信贷增长,力争“三农”贷款增幅超过贷款平均增幅;三是扶持经济主体直接融资,支持汉江集团和水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争取发行地方政府融资债券试点,培植1—2家中小企业做好上市融资准备工作;四是支持外埠金融机构对辖区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三、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引导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使用力度。针对辖区经济产业特点和融资需求情况,积极借鉴和探索使用适合我市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模式,推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及“网贷通”、“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等信贷创新模式,继续推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探索完善“水面养殖权质押贷款”、“柑桔特种林权抵押贷款”、“农村流转土地抵押贷款”等创新产品的使用范围;针对人口城镇化趋势加快,努力探索银行与社区的金融合作机制,创新设计符合社区特点的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理财种类;综合运用好贷款贴息、保险贴费、扶贫开发、产业扶持等优惠经济政策与金融信贷的对接,最大限度的使用好相关优惠政策。

四、进一步加大金融政策和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金融知识在市民中的普及程度。要在水都网上开通金融网页,组织开展一次全市性“金融知识竞赛”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产业及生产季节情况,开展以银企对接为主题的金融培训工作,开展不同层面的金融情况问卷调查,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金融联席会、汇报会、会及分析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到校园、下农村、入社区等活动。

第7篇

关键词: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

应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能够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加以约束。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能够完善市场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对市场经济起到规范化、秩序化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大挑战。我国要及时构建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问题的实然表现。

(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引发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道德观念多元化,传统道德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逐渐出现。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驱动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合理的利益,也包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备,市场规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失,道德约束力弱化,经济行为过度凸显自利而忽视道德规则造成道德缺位或错位,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双向需求”

现实中,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市场行为主体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培育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协调经济发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道德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调节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相吻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价值观引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目标需求。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金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需要道德原则的约束。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原则解析。

(一)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道德生活,人们需要相互信任的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不以坑蒙拐骗等欺诈手段和假冒伪劣产品从对方那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因此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龙静云,2002)。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要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环境,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公平原则。

公平是造就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关键。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要求人们按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调解社会关系,从道德角度评价人们的行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所谓“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习惯的道德的实施,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属于他的权利”。这里的公平是同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平等的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要改变平均主义的观念,清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把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既不能一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不能一味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要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效率与涉及重大原则的社会公平问题相冲突时,效率应服从社会公平,这也就意味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且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拥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三)利益兼顾原则。

道德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应该兼顾自利和他利。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增进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市场经济必须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作为载体,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所内生的互利主义必然向个人主义一端或向集体主义一端倾斜”(陶德麟,1999)。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只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不顾其他行为主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信奉的是“克己”、“重义轻利”,严重抑制了人们对利益的天然性的追求,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道德的影响力调节个人的逐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的应该是理性的自利。

转贴于

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前提。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利己更要利他。集体主义将利己与利他相结合,既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又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义与利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

“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全人类的利益”就是自利和他利的道德因素的统一,就是集体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道德建设与现实国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吻合。首先,道德建设应该正视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形成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权益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而是反对极端功利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道德共识,同时使个人通过努力后的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匹配,从而提高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承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使利己与利他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外,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进需要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也处于一定的精神关系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往往是个人本位,使“经济人”趋向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于这类弊病,必须借助于“道德人”的培养才能超越。因此,道德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该使行为主体达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追求社会利益的“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道德激励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市场经济对竞争原则的公正性和遵守规则的严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人们才能逐步培养成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道德风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倡文明经商,重视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使社会正气深入人心,形成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

(三)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没有法律,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将会遭到破坏;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不能完全离开伦理道德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法律以强制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的手段,具有强制性,是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往往需要相应的成本;而道德是市场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自律的体现,具有自觉性。道德约束的力度越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就会越低。在实践中,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德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协调将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与社会道德价值相吻合的“良法”,才能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产生实际的持续效力。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配套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含新道德规范的法治经济,需要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的结合,行为主体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道德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这一环境下所培育的道德作为内在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强化人格的可靠性,作为外在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道德建设铺平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 9 9 1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译。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5.龙静云。以诚信进德立业。江汉论坛,2002(2)

第8篇

一、取得的成绩

1、经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200x年的经济建设村委会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服务农民、服务企业、发展三产,提高村级经济的运行质量,努力盘活存量资产,使全村经济工作稳步推进。全力服务村民,农业收入稳中有升。我们在上级农口部门的领导下,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号召农民正确及时用药,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农作物的丰产丰收。同时还引导农民多种经济农作物,多种上市早,收益高的产品。并积极引进新品种、新农艺。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福利保障健全规范

200x年年初我们组织老人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形成制度,让村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我们还实施村民门诊和住院医疗报销,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教导村民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我们每年都为全村的村民免费购买了养老、医疗保险,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在村内还可享受500元的养老金,在春风送温暖的同时,我村对单亲特困家庭进行上门慰问,也慰问了村里的百岁老人,使我村的老人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坚持教学奖励制度,对村民的子女高中、大学毕业都会给予奖学金以示鼓励。

3、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一是“五一”为广大村民举办“五一”运动会,有拔河、乒乓球、篮球、象棋、接力赛等。在佛山市禅城区全民健身活动中被予以“优秀体育辅导站”。二是暑假期间在沙岗文化中心为村里的儿童聘请乒乓球老师来举办训练班。文化中心内的图书馆免费为村民开放,自由查阅。三是为村民举办“情系沙岗”粤剧表演。四是邀请各总部门的专家教授为村民开展《妇女日常保健》、《合理饮食预防知识》等健康讲座。五是积极参加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我村妇代会参加了石湾镇街道主办的《魅影和韵,凤舞谐章》禅城区村(居)妇女文艺巡演节目。在三八节组织广大妇女一起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节目多姿多彩,深受好评。在“姐妹村民牵手,共唱和谐新歌”活动中,我村妇代会与劳动、和平居委会的妇代会不定期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4、卫生工作成绩突出

在卫生工作上,我们保证落到实处,长抓不懈,使我村顺利通过了今年的卫生村复检工作。我村还被评为“广东省A级卫生村”。今年,我村还荣获“石湾镇街道20**年度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我村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肉菜市场卫生安全检测,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村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5、计划生育井然有序

一是对常住人口育龄妇女进行一年三检工作,并为育龄妇女进行一次详细的健康检查,并发动一孩妇女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并且加强对流动人口计生情况进行清查、清理,建立档案登记制度。今年已有1对夫妇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完成五期教育学习班。我村总人口1692人,其中已婚妇女340人,已结扎152人,已上环77人,今年计划内出生5人。本年度我村完成计划生育率100%,完成了上级计划生育计划指标任务。

二是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已婚、未婚的妇女进行建卡立册,09年共建册1458册,办证1069个,验证,登记当年度出生婴儿14人,当年度四术12例,发现当年度出生、四术、现孕的妇女及时登记并立即反馈给对方,流动人口孕情检查做到天天服务,避孕药具免费发放,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反馈平台等都能及时更新、接收,建立群众来信来访档案管理制度,及时答复来信来访群众,能够完成上级要求。

6、治安秩序良好

一是积极开展开安创建活动。在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到现在已有320户申报了平安家庭,并且有155户挂上平安家庭标志。二是整合群防群治力量,还建立了110监控平台,大大减少了我村的发案率,09年派出所给我村的案发率98宗,上半年已发生了35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宗,案发率减少了24%。活动的开展,措施的落实,有效的保证了村民的安居乐业。

7、其他它方面

(没有写到的加进去)

二、存在问题

1、治安问题严峻,还需继续加大力度严打严防。

2、计划生育方面,由于流动人员多且流动性大,所以对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较难准确掌握。

3、经联社的负债严重,虽然抵押土地已全部赎回,但许多问题未得到全部解决。

4、雾岗路征地款至今仍未收齐,但今年已尽力追收了300万元。

5、村民待业问题严重,就业观念有待作进一步改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济建设方面:1、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石湾镇街道的“优二进三”战略,加快推进“”进程,配合不锈钢创意产业商城项目的推进。继续配合推进“中国家居博览城”建设工作。

2、为配合政府的“双转移”政策,我们将谋求适应当今市场发展动态的另一产业,开发多元化经营,将组织展开深入市场调查研究,预计三年内将制罐厂片区物业改造成商业和写字楼。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1、帮助村民再就业。

2、继续推行奖教奖学计划,激励村民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人才。

第9篇

一、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密不可分

相对于循环经济而言,节约型社会是更大更宏观的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节约型社会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开展得好,就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形成;节约型社会形成了,又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

(一)共同目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所在。

(二)共同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在源头上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资源,在生产中实施清洁生产,在消费后全面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同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三)共同推动力。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同样是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最主要推动力。节约型社会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资源消耗降低,并寻找替代资源,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实现GDP增长。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保障

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关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及协同。只有全社会形成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文化、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社会价值观等社会氛围,并投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等,才能保障循环经济良性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

(二)循环经济需要以生态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框架基础,同时也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建设节约型社会在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任何资源都要受生态规律的制约,只有遵守生态规律,同时按经济规律来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三)循环经济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各地方的认识也不同,其实践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充实。

三、节约型社会需要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其实质是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也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生产领域――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国以来,辽宁作为我国的工业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生产模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主要表现是: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产出。因此,建设和谐辽宁,建设节约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实现由“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转变;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消费领域――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为可持续消费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消费模式表现为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的社会消费系统的整体状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体制创新,必须有消费模式转变的配合。没有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必须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当推动环境成本和利益内在化绿色核算体系,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行为,引导公众采取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等的建设,加强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原则,以指导和约束人们实行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