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0: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安全交通服务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14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强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抓紧研究制定分类推进改革的实施方案,不断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重点改革,带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破除思想障碍和打破利益格局,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动政府职能向加强市场监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到2015年前,部层面拟减少行政审批项目37项,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抓紧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围绕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在完善发展战略、政策、规划、法律法规、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争有新作为、有新突破。稳步推进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二是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围绕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深化交通运输行业财税体制配套改革,包括专项资金使用、港建费征管、公路水路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债务风险防控等。着力加快普通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构建支撑普通公路建管养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利用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深化公路水路管理体制改革。要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建管养相协调的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建设。强化公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落实监管责任。要深化水运管理、海事管理、救助打捞、交通公安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为水上运输市场与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要深化水上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清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职责。要深化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建管养相协调的管理体制。要研究完善引航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引航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深化交通公共服务改革。要围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研究制定,强化政府部门提供交通公共服务的职责,制定实施一些重大改革举措,加强公共交通、邮政普遍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推进交通公共服务管理改革,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购买交通公共服务制度。要围绕促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
五是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交通运输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要积极参与和促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完善交通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清除制约影响交通运输公平竞争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道路货运管理改革,突出对经营者诚信及遵守安全有关规章能力的考核。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创新监管思路,强化市场监管,从源头上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要完善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社会征信体系。(骆二鹏)
无船承运行政许可将下放
日前,交通运输部启动无船承运业务行政许可下放工作,拟将此类事项的行政许可权下放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第一批将在上海开展试点,相关下放方案审核确认后,有望于今年二季度开始试点。
近年来,四川省华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提升交通安全治理工作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目标,创新构建科学化事故预防、精细化疏堵保畅、实战化交通指挥、社会化公众服务等“六大体系”,运用中华太极文化的理念和内涵,优化、规范和支撑“交通安全套路”高效运行,破解机制性、瓶颈性和保障性难题,确保了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交通严重拥堵、安保出现失误、群众有效投诉、队伍违法违纪的“五个零发生”。
招式一:瞄准目标,力揽雀尾
构建科学化事故预防和处理体系
华蓥交警大队以“管得住、控得准、防得了”为目标,采取“揽雀尾”的招式,构建科学化事故预防和处理体系,从源头治理、风险防控、农村交通、安全联组建设、事故快速处理等方面实行科学化管理。
他们组建城市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专班,推动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主体工程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指导乡镇、街道安委会健全完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新机制,推动城乡交通从“末端管理”向“前端治理”延伸。
华蓥交警大队强化“公安主动、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对城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设施建设,实行量化细化、标准化考核,使城市主干道交通标志标线达100%、二级以上等级公路限速、让行、指路标志设置率达90%以上,客车、货车定期检验率分别达100%和90%以上。
在风险防控中,建立车辆和驾驶人风险管控机制,对客车、“营转非”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五类重点车”及其驾驶人实行动态风险管理,交通违法处理率、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达到100%,“两客一危车辆动态信息共享平台”入网率达到100%。
在农村,充分发挥乡镇、街道“道安委”的作用,全市13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交管办”,与派出所合署办公,实行统一管理、专职化使用。乡镇“交管办”人员以5、3人标配,工作经费全额纳入政府保障。全市110多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两站两员”服务队,延伸管理层面和触角。同时,全面恢复重建市、镇、乡及其社区、企事业单位交通安全联组,强化驾驶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律自治。
针对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现场勘查、案件办理、矛盾纠纷化解向特情中队和各秩序中队“三分流”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以联手、联勤、联动的“三联”勤务模式,实现事故现场处置率、事故办理率和群众满意率“三个100%”的目标。与此同时,大力推行交通事故网上受理、网上定责、网上理赔,建立轻微事故快处快赔中心,探索建立轻微事故自助处理机制和平台。
招式二:聚焦秩序 白鹤亮翅
构建精细化疏堵保畅体系
为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华蓥交警大队采取“白鹤亮翅”的招式,构建精细化疏堵保畅体系,从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动态交通组织、静态交通管理、交通安保等方面精细化施策。
他们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积极参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切实构建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机制,主动参与道路规划、建设项目方案审查、竣工验收工作。并建立交通管理科研队伍,力争“话语权”,树立专业性权威。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投入多、专业性强的问题。他们着力从交通设施维护、标准化精品工程、专业管理等方面强化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交通设施维护机制,联合住建、交通以及专业技术咨询团队,成立专家型指导组,提高专业水准,有序推进工作。二是打造标准化精品工程,在主城区,把新华大道、广华大道、工业园区、十里长街等,作为示范路、示范区和“严管街”精心打造,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三是建立专业管理机制,以交通信号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引入技术团队,建立健全交通设施规划、设置、使用、维护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工作规范。
解决交通拥堵是当下的难题和民生要求。华蓥交警大队以动静结合方式,攻坚克难。他们切实建立预警报告机制、应急预案机制,认真研判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拥堵现状,对上放学时段,以及旅游景点、交通堵点、大型活动、商务活动等,以“一路一点一方案”提前做好布警和动态交通组织,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同时,完善部门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相邻省、市高速公路与地方公路间联勤联动,确保不出现管控的“盲区”和“死角”。并加强城市静态交通管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临时停车泊位和地下停车库,在城区等部位安装和升级违停抓拍系统,“电子警察”实行了全覆盖。
招式三:拓展智能,金刚捣碓
构建智能化交通指挥体系
华蓥交警大队采取“金刚捣碓”的招式,构建智能化交通指挥体系,以建设完善交通感知系统、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和执法管理系统为重点,深化“互联网+”、微警务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实行信息共享融合,建立城市“交通大脑”,打破“信息孤岛”。
极力推进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整合各类卡口、视频监控、流量检测、信号控制、气象监测、停车场管理等系统和资源,接入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并依托该平台开展视频巡逻、扁平化“点对点”调警、交通违法取证、信息服务、网上勤务管理、业务监管考核、信息分析研判、监控设备运行监测等工作。特别是对车管大厅、车辆检测线以及驾驶员考场的视频监控全部整合接入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实行授权监管,对相关业务信息实行网上采集、图上标注。
积极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在城区全方位建立“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在省干道每20公里1个监控终端,设立集区间测速、点位测速、智能卡口于一体的公路监控网。
华蓥交警大队探索建立智慧出行诱导体系。一是加快停车场管理系统、占道停车管理子系统及配套移动APP建设,并接入到监控中心平台,与稽查布控等子系统整合应用。通过微信、微博为公众提供停车、行车服务。二是在主要路段、重要路口、停车场等地建设完成交通诱导系统,接入集成指挥中心平台,由监控中心根据各个路段的交通流量实况,实时相关信息,及时诱导驾驶人避开拥堵、维修道路、封路等路段,提高通行能力。
在加强科技装备配备应用中,他们为一线民警配齐执法记录仪、警务通终端、交通勤务终端和交通违法检测装备。350M对讲机数字化转化,接入监控中心平台,与监控中心、缉查布控、勤务管理等系统深度整合应用。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优化网络结构和提高网络性能。
招式四:创新服务,玉女穿梭
构建社会化公众服务体系
当下,“放管服”对公安交警部门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华蓥交警大队主动应对,采取“玉女穿梭”的招式,着力推进互联网+公安交管服务系统建设、推进车管中心建设、优化车驾管服务等方面强化社会化公众服务。
他们依托公安部“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当地“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搭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安交通管理公众服务平台,建立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互联网站,升级微博、微信平台功能,全面规范和加强交警微博、微信、头条号和互联网站等宣传交流平台运营管理。设立“公安交通管理公众服务中心”和“公众服务岗”,开通交通管理12123服务热线,对接上级交警部门建立“公安交警业务知识标准库”,利用商业智能机器人,主动配合搭建基于互联网“广安交警智询通”平台,努力推动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移动APP、网页等进行交通管理业务在线咨询的自动应答服务。
华蓥交警大队极力推进车管中心建设,开发系统,购买设备,推进档案电子化进程,实现档案查询、流转的无纸化,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在建设审验教育满分学习系统中,积极做好交警支队申请数据接口、衔接部门边界接入、建设全国领先的审验教育满分学习系统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省、市、县关于组织开展“两排查一促进”活动的意见精神和总体部署,结合滨海工业区(马鞍镇)政法综治工作实际,特制订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以“进村入户、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的总体部署,深化平安创建,以“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活动为载体,以行政村和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两排查一促进”活动(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突出问题,促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完善落实),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规模和暴力恐怖事件,确保工业区(马鞍镇)社会和谐稳定,为党的十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二、基本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全面排查掌握各种可能引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根据性质和严重程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尽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1、集中力量排查矛盾纠纷。深入排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中的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一是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社会保障、涉法涉诉、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金融等领域中的矛盾纠纷;二是在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政策措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要以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吸毒人员、闲散青少年及各类上访群众为重点,加强排查。
2、有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加强行业调委会建设,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工作体系。对于普遍性矛盾纠纷,要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开展集中调处;对于社会影响面大、可能升级激化、容易引发和极端事件的矛盾纠纷,实行“三定一包”,即定牵头(责任)单位、定人员、定时间、包调处,集中力量调处解决。对于短期内难以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在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同时,有条理地落实工作措施,防止矛盾堆积、激化。对各类重点人员,要在依法处理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方法做好稳控工作,防止引发个人极端事件。
(二)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突出问题。一是强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二是以集镇、流动人口集聚区等治安复杂地区为重点,扎实开展治安大排查活动,尽早发现问题隐患。对于排查出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要逐一登记备案,并录入基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认真研究制订整治方案,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整治活动;三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镇、村关键卡口和重要部位实现监控全覆盖,切实提升防范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系统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综治委各专项工作组工作优势,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校园特别是校车安全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将落实“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着力把网格划分好、把团队组建好、把机制运行好、把作用发挥好,把服务落实好,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覆盖到各个角落。积极探索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组团”中来,强化信息收集、治安防范、纠纷调解、法律服务、交通安全、消防宣传等职能,将各项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村居、企业及家庭。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将流动人口纳入网格管理体系,构建一张职责明确、管理有序、运作正常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路,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及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平安联防”、“十户联防”网络平台建设,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方法步骤与工作要求
根据上级部署,此次专项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月中旬开始,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经过5个月时间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阶段:再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深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巩固成果,到党的十召开前结束。
(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各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基本任务与工作重点,将“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纳入当地、本部门“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总体部署中。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加强对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调研指导,定期分析形势,着力解决难题。
(二)确定方案,精心组织。各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地方与部门实际,研究制订活动方案,及时作出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与大走访活动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委(镇)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委(镇)综治办牵头协调,整合综治、公安、、司法、安全生产等人员力量,落实好具体工作。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具体任务,确定专人负责,以村居、企业为重点,加大对职能范围内矛盾纠纷、突出问题的排查化解力度,积极落实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各项措施。
一、指导思想
开展加强机动车驾驶人管理工作要从严培训考试、从严执勤执法,加强教育,充分发挥车管、路面、事故等多部门的联动作用,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各负其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突出源头管理、突出重点管理、突出动态管理,纠正“一考定终身”的问题,真正把机动车驾驶人管理规范起来,解决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隐患,提高管理水平。
二、考试过程
(一)内容和方法
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在恶劣交通环境下的应对能力。考核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在危险情况中安全驾驶的意识和技能,危险情况包括复杂路况和恶劣天气驾驶,主要针对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以下简称“大中型客货车”)在山区、隧道、陡坡等复杂条件实际道路驾驶的情况,以及大中型客货车夜间驾驶考试,小型汽车夜间灯光使用,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考试。在本次考试中,我中心在呼哈公路确定了20公里考试路线作为复杂条件实际道路考试的路段,模拟山区、隧道、陡坡等路段,大中型客货车在夜间进行驾驶考试,小型汽车模拟夜间灯光使用的考试。在此项考核中,强化了实际道路的驾驶考试,提高驾驶人对复杂路况和天气应对能力。
安全文明驾驶知识的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安全驾驶常识、驾驶职业道德、恶劣条件驾驶、紧急情况避险和事故救护等知识。大中型客货车是营运车辆,出行频率高,从事的几乎都是长途运输业务,在复杂的路况和恶劣的天气情况中需要掌握更多的驾驶技能。大中型客货车重心高,操控难度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处置能力很重要,以驾驶技能的要求高。大中型客车大多搭载着大量旅客,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而重中型货车载货量大,车身自重大,发生事故时,损害其他车辆和人员严重。所以,在此项考核中,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员需要从考试、培训环节提高门槛,实行严格的要求,严格管理大中型客货车在实际道路中的驾驶情况,在模拟了相应的情况后,进行考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的考核。
驾驶人日常教育和监管,安全文明意识的增强。我们中心每年都要开展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的审验教育,审验内容包括客运驾驶人是否按照要求定期接受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的培训。在此项目的考核中,我们中心严把客货运驾驶人的职业准入关,建立了客货运驾驶人的退出机制,对于不按时参加培训的客运驾驶人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大型客车N辆、牵引车N辆、中型客车N辆、大型货车N辆,共N名驾驶员参与了此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在呼哈公路的20公里作为考试路段,模拟了隧道、山区、陡坡等路段,同时也在夜间进行了驾驶考试和使用灯光的考试,在此次考试中,共有N辆N名驾驶员通过了考核,拿到了驾驶资格证书。
三、监督管理方面
(一)监督管理措施
在此项工作的监管过程中,主要是应用计算机进行评判和监控,全过程对此次驾驶人考试各科目实行视频、音频的监控,考试录像留存一年以上,以备以后查检。中心还定时异地互检、集中暗访,及时核查、督促整改。此资料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性,使监管公正可靠。
新驾驶人在领证前教育领证后回访。车辆管理所核发驾驶证时,为新驾驶人进行开展不少于30分钟的安全文明驾驶教育,内容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文明驾驶行为要求等。以电话、短信、调查问卷或者实地走访的形式,每周随机抽选新驾驶人开展调查,了解其培训、考试和安全教育的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改进。
建立公开考试质量排名制。以互联网、报纸等为载体,设立驾驶考试平台,每月公布近3年内驾龄驾驶人的执驾情况,公布考试的考试情况,从而接受社会监督。培训质量低、考试及格率排名靠后的驾驶机构暂停驾驶员的受理考试,会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督促其进行整改。在培训学时上减少、培训项目缩减、违规招揽学员、贿赂考试员、向学员索取钱物、考试舞弊等违纪行为,停止其受理考试的资格,及时地给社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开展驾驶人考试后发证责任倒查。车管民警如有减少考试项目、降低评判标准,参与、协助、纵容其考试作弊的,要按“九个严禁”和“三个凡是”来追究责任,所有聘用人员全部开除。如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要责任倒查,如发现违规发证、考试把关不严、勤务不落实等一律从严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开展在线服务管理。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载体,建立手机短信、微博、QQ等沟通平台,及时地道路情况给驾驶员,并向驾驶员提示恶劣天气条件下出行的注意事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和交通违法及记分等要及时,在此宣传平台上,加强驾驶人管理各项措施。组织车辆管理民警深入到客货运企业、汽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宣传专题活动。对于违规运输的客货运驾驶人,定时发送安全提示的短信。辖区内如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要编发警示教育。在落实“加强机动车驾驶人17项管理措施”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覆盖面,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了解加强机动车驾驶人17项管理措施的意义和目的,为交警部门服务群众、社会,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打下基础。
建立重特大事故案例分析教育制度。定期分析、汇编辖区内的交通事故案例,对于后果严格的、死亡人数在3人以上的、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及时地发送到各大中队、车辆管理所,通报于运输企业、驾校、学校以及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重视驾驶员的培训机构、驾驶人考试、日常教育及审验教育。
(二)监督管理成果
对每个岗位、每个民警、每笔业务办理的情况进行监控,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应用,实现了由分散管理到集约管理的重大跨越,实现了机动车和驾驶证信息跨地域、跨警种、跨系统的交换和共享、在规范业务、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打击犯罪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地加强了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
安全监管 形势喜人
2012年,广东海事辖区货物吞吐量14.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712万标箱,船舶进出港297.52万艘次,旅客运送量3711.43万人次。水上交通安全四项指标“两降一平一升”:事故38宗,同比下降19.1%;沉船14艘,同比下降39.1%;死亡失踪32人,与去年持平;经济损失7498.8万元,同比上升37.8%。全年共接报各类海(水)上报警事件545宗,其中海(水)上遇险事件329宗,协调组织派出救助船舶1502艘次,派出救助飞机92架次,救起海(水)上遇险人员3161人,人员搜救成功率为97.0%。积极防抗“韦森特”、“启德”等台风。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东海事重视科学化监管、重视建立长效机制所付出的努力。
加强源头管理。不断完善全国水上安全形势月度分析制度,加强事故规律研究,强化安全监管措施。
深入排查安全隐患。过去一年里,广东海事按照“动起来,严起来,好起来”的要求,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小海轮专项整治,实施珠江口砂石船治超“海鹰行动”,加强渡口渡船隐患治理,打击“三无船”非法载客,防范商船渔船碰撞,强化海运易流态化货物监管,加强涉水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有效扭转了年初事故多发的不利局面。
全面加强监管。2012年,广东海事海事业务扎实开展。全年行政处罚6130件,船员违法记分1737人次。船舶安全检查19647艘次,港口国监督检查901艘次,船舶登记69756艘次,公司审核106家次。完成海、河船船员适任考试2.56万人次,开展专业/特殊培训考试2.09万人次,签发船员证件8.37万份。完成船舶图纸审查864套,船舶建造检验806艘次,营运检验1.52万艘次,船用产品检验1.05万件次。征收船舶港务费6.02亿元,港建费15.48亿元,船舶油污基金841万元。
通力打造共管格局。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打造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服务地方 心系民生
过去一年里,广东海事在口岸通关、滨海经济开发、涉水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和安全保障,主动服务港珠澳大桥等涉水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地方投资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虎门港水上危险品应急中心。
拓宽合作平台,先后与广东省旅游局合作,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大力推动游艇高端休闲旅游发展;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与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共建海事研究中心,打造华南地区航海、海事人才培养基地;与中石化广东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保障水上供油安全。
积极助推航运转型升级,积极稳步推进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工作。开展“世界海员日”、“中国航海日”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海员的良好氛围。汕头海事局联合市总工会、海员俱乐部建立服务海员工作机制,促进海员体面劳动。
同时,广东海事还努力实践“民生海事”。联合省普法办共同开展法制宣传基层行活动。免费为渡船安装AIS系统,为渡工提供安全培训,为群众普及渡运安全知识。疏堵结合,专题调研,主动向地方政府报告,推动解决西江流域“住家船”难题。积极推广《广东省船员劳动合同范本》。全力落实广东省扶贫开发任务,局对口扶贫工作被省评为优秀等次。
在广东海事的不懈努力下,航海保障工作得以持续加强,服务航行安全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维护航标2515座,航标正常率超过部颁标准。海上测量面积8311平方公里,测绘项目完成率与合格率均为100%,完成国内首次开展的最远海域——西沙永兴岛渔港航道测绘。海事公安协助处理违章船舶419艘,治安处罚196人次,移送7人。
合作交流 成果丰硕
2012年8月25日,“海巡31”船在中国海事的史册里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海巡31”船从上海鸣笛启航,远赴夏威夷。这是中国海事与美国海岸警备队首次开展的海事安全交流,联合搜救。这是中国公务船首次搭载直升机访美,也是中国海事船艇首次跨洋航行,既增强了中美双方了解互信,增进友谊、深化合作,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海事装备水平和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海事参与国际海上安全管理的能力。
当然,浓墨重彩并不仅仅只是“海巡31”船,过去一年,广东海事积极承办了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协助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迎接欧盟履约审查,签订《粤港澳海事合作框架》,举办“2012粤港澳三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承办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联席会议,签署粤桂琼三省(区)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共建协议,做好与陕西、江西省地方海事局“结对子”工作。
“软”“硬”实力 齐头并进
2012年,广东海事在自身建设方面十分注重软硬实力协调发展,一方面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改善装备设施。
大力推进基层建设。印发《广东海事局关于加强海事处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了30条具体措施;实行局领导分工挂点指导制度,通过重心下移、资源下倾,确保海事处建设取得实效。创造性地把海事处建设作为推进“四型海事”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并作出专门部署。
积极推进装备建设,全年造船支出6733.2万元,资金完成率为98.7%,交付计划内船艇4艘,港珠澳大桥配套巡逻船艇7艘。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年完成建设项目21项,资金2100万元。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及应用,“海上溢油报警监测技术”、“自航半潜式平台最低安全配员标准”、“航标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项目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完成水上交通事故指标体系、海区浮动助航标志维护规程、内河水域船舶溢油应急体系、内河船员适任培训考试标准等课题研究;推广内河自卸砂船输送带装置课题研究成果。
2012年是海事核编的攻坚年,在这一年,广东海事扎实推进直属海事系统核编转制工作。顺利完成公务员登记,上报2350份公务员登记表和353名专业技术人员确定非领导职务登记表。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运作,后勤管理中心筹备进展顺利,事权划分和局机关处室职能调整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举办公务员轮训班15期。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队伍思想稳定,保持工作不断不乱。
实施副处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选拔任用6名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干部挂职锻炼力度,实施“双十双向”干部培养计划,选派机关同志到基层蹲点。成立广东海事局青年工作委员会,全面实施青年凝聚力工程。举办第二期高级管理人才MPA研修班,推荐5名同志入读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3人成为省环境应急专家,11人入选部局首届领军人才库。
预防应急 行之有效
不论是在哪一片水域,只要有险情发生,海事人就会在第一时间冲上前,关键时刻不辱使命,全力履行海上搜救职责。
从2月搁浅琼州海峡的“南方6号”灌装客船上安全转移700多名乘客,到3月妥善应对并解决了汕尾海域“雅典娜”危化品船自沉等多次重大事故、并将损失减至最小,再到积极防抗“韦森特”、“启德”等台风影响……在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广东海事人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现场。
为更好的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工作,促进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以“进村入户、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省委政法委、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的工作要求及市政法委关于组织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以“进村入户、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省委政法委、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全国“两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党的十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深化“平安”建设,结合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活动和集中化解涉法涉诉进京访案件工作,以行政村和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两排查一促进”活动,即“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突出问题,促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完善落实”,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规模和暴力恐怖事件,为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工作取得实效,特成立开发区“两排查一促进”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全面排查掌握各种可能引发问题,以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重点排查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社会保障、涉法涉诉、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金融等领域引发的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政策措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吸毒人员、闲散青少年等人群和各类上访群众。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要逐一进行登记建档,归类梳理,逐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逐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矛盾纠纷解决后要及时上报撤销,要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和严重程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和基层。对于普遍性、倾向性矛盾纠纷,要成立专门班子组织开展集中调处。对于社会影响面大、可能升级激化、容易引发和极端事件的矛盾纠纷,要实行定牵头(责任)单位、定人员、定时间、包调处的“三定一包”办法,集中力量调处解决。对于短期内难以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排忧解难,同时逐一落实措施,防止矛盾堆积、激化。对各类重点人员,要在依法的前提下,采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做好稳控工作,防止引发个人极端事件。要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的作用,有效化解经济纠纷,防止简单地推向执法司法机关。要结合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深入细致做好涉法涉诉特别是进京访案件集中化解工作,在息诉罢访上下功夫,确保案件化解质量。
(二)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问题。要以治安复杂的行政村和问题较多的企业为重点,扎实开展治安大排查,切实把治安混乱的部位和可能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的苗头、隐患搞清楚。对于排查出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要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和备案,录入基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认真研究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严打整治行动。要有针对性地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校园特别是校车安全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金。对情况复杂、整治难度较大的,要实行挂牌督查督办,必要时有关领导同志要亲自负责,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进行驻点整治,确保实现“由乱到治”的目标。
(三)全面促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落实。要检查掌握基层推广落实“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情况,各办局、行政村、企业及有关部门在今年5月底以前,真正把网格划分好、把团队组建好、把机制运行好、把作用发挥好,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末梢、覆盖到各个角落。要推动加强农村社区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村组、企业和每家每户。公安派出所把流动人口纳入网格管理,努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要不断深化平安村、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网格。要不断发展村企群防群治队伍,特别要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团组”中来,参与到信息收集、治安防范、纠纷调解、法律服务、交通安全、消防宣传等工作中来,不断增强网格管理服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四、工作要求和具体安排
(一)抓紧制定方案,及时进行部署。根据省总体部署,这次专项活动从2月上旬开始,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经过5个月时间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效果;再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深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巩固成果,到党的十召开前圆满结束。各办局、行政村、企业及有关部门要把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作为深化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的重大举措,作为“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重要内容,及时作出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各办局排查分工按《关于落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干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责任制的文件执行,各行政村2月底前成立“两排查一促进”领导小组,2月28号前上报社会发展局政法办。
(二)搞好工作衔接,确保有序推进。“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是“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各办局、行政村、企业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把组织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纳入“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总体部署,由开发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市镇村三级领导、干部整体联动组织实施,做到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和突出问题,要按照“一村一表、一企一表、一事一表”的要求,逐一登记造册,逐一建档备案,并录入基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三)组织精干力量,强化督促指导。各办局、行政村、企业及有关部门要把“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与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分工负责、联络沟通、信息报送、情况汇总和分析研究以及问题处理等方面工作制度,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工作落实。政法办要及时掌握情况、加强分类指导。要把宣传发动群众作为专项活动的重要环节,深入基层进行面对面地宣传,广泛动员群众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和许多传统行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许多传统行业纷纷也开启了自身的电商化进程,旅游业更是首当其冲,通过旅游电商化,能最大限度的突破旅游业自身时间,空间上面的限制,而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也让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更多的满足,旅游电商化的蓬勃发展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旅游业;电子商务;网络化经营
我国旅游电商化的起步比较晚,一直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专业的旅游网站,通过这十多年的摸索和积累,一批有资讯服务实力的旅游网站也慢慢广为人知,这些旅游网站涉及面较广,包含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但是随着旅游电商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者对旅游电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电子商务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旅游电商化必须站在市场、营销、网站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出发,树立新的战略。
1、旅游电商化的优势
1.1 简化了旅游产品的支付手段
旅游产品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并且这两者是同时发生,只有当旅客来到旅游目的地之后,旅游产品才能产生和消费,因此,像电子商务流程中的物流配送问题不会对旅游产品产生大的影响,而近年来推广的无票旅行将成为旅游电子商务优势所在。
1.2 提高了旅游信息的服务水平
通过旅游电商平台,旅游产品供应商、中介、游客之间能相互合作。在旅游网站上,游客能迅速得到各种重要的旅游信息。各景区、旅行社、酒店及一些旅游相关行业,如临时导游,景区租车等可通过同一旅游电商平台招揽更多游客,旅游电商平台把旅游业中分散的利润点集中起来,不仅优化了资源,还提高了效率。
1.3 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服务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倡导个性化旅游。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团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市场会依据游客的需要,度身定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跟踪和分析游客在旅游平台上留下的信息,进一步了解游客的个性化需要,为游客制定合适的旅游路线、提前预定好酒店和交通工具。
1.4 降低了旅游宣传成本
网络传媒一般拥有强大的数据库、生动的表现形式、范围极广的传播能力、并且广告成本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一般较为低廉、旅游企业通过网络传媒的宣传,不仅保证其旅游产品的质量,而且摆脱了过去厚厚的宣传单张所产生的冗长问题,宣传活动的性价比得到大大提高。
1.5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的旅游企业已慢慢向大规模、低成本,高收益转型,但是传统方式的扩张不仅会使企业结构失调,带来不同的管理问题,而且企业还要面对高昂经营成本。因此。旅游企业需要通过自身合理电商化进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继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旅游电商化存在的问题
旅游电商化过程中,虽然互联网技术在不断的升级,但是对于游客的真正需求,还是难以满足,主要由于:
2.1 旅游电子商务行业总体水平较低
对于现阶段旅游网站来说,数量众多,质量较低,大部分旅游网站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旅游信息,涉及到具体的食、住、行、娱、购功能的网站不多,而且很大部分的旅游网站并不具备专业的旅游资源支持,从全局来看,旅游网站都是简单旅游信息,很少能提供专业性的出行指导,真正能涉及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网站更少。此外,一些旅游网站建立之初对自身的定位,发展战略出现偏差,一味模仿外国优秀旅游网站的运营模式,成为国外发达国家网站的中文版本,把自身的特色和亮点掩埋了。
2.2 旅游企业还未与网络完全融合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网站的功能单一,整个网站除了旅游资讯、宣传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功能。大多数旅游网站经营模式没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其主营业务基本上基本围绕车船票、客房、组团预订这三项。与一般的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基本一样。一些我们经常使用的旅游网站如携程网、去哪儿网、途牛网也无法避免类似问题。即使是少数旅游电商化程度高的企业,受困于我国电商宏观环境的不规范,其电子商务的功能模块无法进行及时的升级,也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电子商务,更遑论建立现代化的旅游网站。
2.3 更新缓慢,服务项目单一
现代化的电商网站大多具有及时的交付能力。但是纵观国内的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大部分旅游网站的交付功能跟不上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旅游网站的在线预订功能升级缓慢,游客只能通过电话和邮件进行联系,比如一些旅游网站虽然提供食、住、行、娱、购的在线预订功能,但如果真想到某个餐厅订餐还必须直接和该餐厅联系。另外,由于旅游网站和景区、酒店、航空公司沟通不畅,造成其信息更新缓慢,甚至错误信息造成对游客的误导,现阶段大多数旅游企业还只是简单地把网络定义为介绍企业、出游贴士和旅游线路的工具,没有真正把自己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线预订方面和个性化定制方面,近乎空白。
2.4 网上支付困难重重
在我国,由于网上交易的风险性和人民长期以来对传统支付方式的习惯性,消费者大多对网上支付存有疑虑,而真正到了交易当中,如何通过不断的升级信息安全技术,保证网络上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旅游网站的重中之重。调查表明,游客对网上交易当中黑客窃取个人信息,特别是信用卡信息表示尤为担忧。旅游网站的交付功能是以企业和游客之间相互的信息传递和确认为基础的,中间涉及到商业票据的传递和确认,买卖双方都要保证信息的对称,避免引起双方的纠纷,否则,会成为旅游网站安全交易的又一大障碍。
2.5 缺乏信用保障
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中,首先要保证自身的贸易信用,就目前的旅游电商市场情况看来,游客们从一些旅游网站上看到的旅游产品与实际体验下来的感觉还是有相当大的出入,再者,由于目前电视、媒体及网络的广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使得游客们对旅游网站始终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尽管,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有对诚信作了相关规定,但从实践的情况看来,效果欠佳,而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使得“足不出户”的游客无法亲自直接体验,只能通过网站提供的信息体会。而对于酒店客房预定,由于旅游网站的信息更新缓慢,游客无法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客房的情况,在重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游客们对旅游电商网站的信任感便大大降低。
3、旅游电商化发展的对策
3.1 旅游企业要确定合理的电子商务战略
对于旅游业来说,要明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规模、资金、人员结构、市场战略,才能制定合理的电子商务战略。对于外国优秀的电商网站运营模式,要结合中国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不可一味的复制。此外,旅游电商网站除了对旅游企业进行宣传外,还要对传统旅游业务在线上的不足进行补充,针对旅游业的6大要素——吃、行、住、游、购、娱,要顺应市场趋势不断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不同的旅游企业,经营不同的旅游产品,各有优劣,因此,互联网企业之间要扬长避短,以合作代替竞争,才能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2 通过资源整合和网络化经营,逐步与网络接轨
传统旅游企业的利润点过于分散,旅游电商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应尽量整合不同的旅游资源,旅游网站在完善线上的利润增长点时,也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旅游业丰富的资源及稳定的客源做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除此之外,旅游电商化需要IT业、金融业、交通部门以及各种行业协会等的配合,比如,专门的信息技术支持公司为旅游企业设计符合其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传统的旅游企业要从产销一体化向建立多级分销商,完成更大范围内的布点转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逐步建立针对商的电子分销系统,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小而灵的优势,完成更大范围内的布局。 各旅游网站之间,它们和各级政府网站之间,都要相互链接,并且与国内外著名搜索引擎链接,方便游客。
3.3 及时更新旅游网站信息和增加信息数量
旅游信息不能一味的追求数量,也要注意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现阶段的国内旅游电商市场上,不少旅游企业提供的信息量少,准确度低,旅游网站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因此大打折扣。旅游企业应定期对景点信息进行更新和完善,并以醒目的标志提醒游客,参考西方发达国家旅游网站迅速增长的诀窍,我们的旅游企业要牢牢把握住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理念,和宾馆、酒店、旅游景点进行信息的互补,进行全面的电子化的建设。而一旦完成信息革命后,进入旅游电商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旅游网站就可以运用其强大的数据库,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旅游企业对旅游的吸引力也就大大增强。
3.4 要加快完善旅游电商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网上交易的安全性
随着我国的首部《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有望得到增强,游客们通过旅游电商平台进行交易也得到了法律保障。另外,2010年,我国又陆续颁布了《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法律的出台,有效的遏制了一直以来在旅游电商平台上交付时出现的主客相互抵赖问题。
3.5 培养更多的旅游电商化的综合型人才
旅游电商化的过程,涉及旅游网站的建设、运营和推广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并且具备网站管理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任重道远。并且,根据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情况,定期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让大家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市场动态,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要紧密地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的联系在一起,培养认同并且能坚决执行企业战略的人才。
3.6 推广网上社区
增加不同游客之间的交流,培养客户的粘性,游客们都希望有一个平台和其他旅游者加强交流,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为自己的出行制定计划。如果旅游网站创建一个能够创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游客之间互动,互诉旅游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个平台,网站就能吸引一批稳定的游客。并且,游客们之间相互的推荐,对于旅游企业或网站来说是最有利宣传。此外,企业可以设立一个呼叫中心,为游客提供及时的人工服务,久而久之,便能使游客之间,游客与网站之间建立粘性,将网站过客转变为固定客源。
参考文献
[1] 冯茂娥.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思考[J].管理与科学,2012, 21(1):1-2.
[2] 高锐.浅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时代商圈,2010,42(3):4-4.
[3] 杨洪.开发旅游电子商务的五大工具[M].南京:先锋出版社,2009. 143-146.
[4] 陈健文.旅游业电子商务的优势分析及其应用[J].三维科技,2012,47(16):6-9.
[5] 郑巧一,聂辰旭.移动电子商务在在线旅游市场中的应用探讨[J].商业时代,2012(18).
[6] 刘国强.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