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0: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稀土矿采矿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师专 煤矿技术人才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工夫,重在实践上见成效。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抢抓机遇,优化专业结构,坚持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体,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为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对我校培养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背景
一方面,作为地方唯一的全日制高校,学校自2002年建校以来,充分认识到,要办好学校,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紧贴广阔的经济社会市场,积极探索和实践地方性、职业性、开放性与技能性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自我创新求发展。在培养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困扰的大背景下,学校及时向政府汇报办学想法的同时,与各企业加强联系,主动为地方企业发展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几年来,依托办学条件的优势,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先后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会计与审计、旅游与服务等专业,培养培训了一批企业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初步形成了政府、社会、学校三方联动的发展模式和“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腾飞,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企业蓬勃发展,煤矿建设、煤矿管理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迅速迈进。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四省区就有大型煤炭矿业集团16个,仅我省就有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矿业集团,四个因煤而生的城市中,地方煤矿几百个,仅我市地方煤矿就有102个。而我省培养矿山技术人才的正规高校只有黑龙江科技学院一所,满足不了全省煤矿企业对矿山技术人才的需求。
第三方面,国家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已列入“十一五”规划并正在筹化将东北定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区,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特别丰富,国营大型煤矿矿业集团,地方煤矿都很多,都需矿山机电,采煤等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我省高校培养的这类专业技术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煤矿企业的需求;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高素质,创新型的新型人才。为提高矿山机电管理水平,建立一支规范、科学的中高级矿山技术人才队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 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可行性
经过调研论证,我校完全具备开办采煤技术和矿山机电专业等的办学条件。一是我校拥有高质量的能胜任专业教学的师资;二是实验实习设备设施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并保持较先进的水平;三是煤矿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完全可以保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落实,保证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四是学校图书资料达到34.25万册,专业图书1万册;五是学校已投入专业资金70万元,预计下一步投入30万元,以满足教学需要。
搞好专业办学的基本保证措施如下:
(1)加强校内外教学的基地建设。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离开了社会实践条件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培养目标的。因此,学校拟定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有利的激励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以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的要求出发,全面提高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
(2)具有一支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完成专业教学的有力保证。首先,学校已选拔3名本专业的教师到哈工大、黑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进修学习。其次,学校从本科毕业生中选聘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力争在今明两年内能够增加3-4名专业教师,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第三,学校聘请省内部分高校专家、教授来校授课、讲学,并指导专业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3)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用能力。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辅导员,鼓励辅导员老师注重引导,为学生参与管理和教学实践创造条件,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特长展示、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举办各类讲座或比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情趣和集体主义精神。三是加强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除了必要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将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 做好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教学准备
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订单式合作模式。即委托招生、订单定向就业,一般针对用工周期比较长的企业,新招的学生入校后就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了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校企“无缝”对接,零距离就业。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首先签定“委托招生培训和定向就业”协议,以合同形式规范双方的行为,并规定用工招生的条件、双方的权利、员工的薪酬和待遇,学校根据合同负责招生,校企双方共同面试。
(2)直选式合作模式。该模式是企业通过学校搭建的供需见面平台,直接面对学生,双方双向选择,直接就业方式。在合作中,企业提前向学校用工需求信息。
(3)互助式合作模式。这是一种优势互补,互相帮助的合作模式。主要是:①聘请行业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做教授和顾问,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指导。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依托企业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训水平。③采用“送出去”方式,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送教师到现场,在培训、教学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统筹安排,送教师到企业参加职业技能实践,接受“社会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2校企合作培养原则
(1)长效性原则。即校企合作双方在互惠双赢的基础上,从校企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的一种稳定的、长期受益的相互促进、提高的原则。
(2)针对性原则。即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不盲目,要经过认真考察、论证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效益好、信誉好,与专业对口或相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院校的合作伙伴。
(3)多样性原则。一是校企合作的企业生产要满足培养人才类型的需要,即满足我们学校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及就业的需要。二是校企合作的企业不能单一,不能只顾主干专业,不顾非主干专业,要满足不同专业、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即学校的每一专业都应具有相应的校企合作企业。
(4)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校企合作能否建立,建立后能否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利益问题,因此在校企合作时我们必须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
4 几点建议
学校服务煤矿企业,为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主动为企业排忧,为政府解难,为有效处理好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各方利益,提出如下建议:
(1)对政府的建议。政府应出台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如招生政策、就业政策、培训政策、用工政策、激励政策、制约政策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并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
(2)对企业的建议。企业应自觉地执行国家劳动法,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与学校合作推进的各种培养培训,一定要保障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强企业凝聚力。
(3)对学校的建议。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在做好专业论证、调研、招生、录取,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转变择业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学好本领,好就业,能就业。
参考文献
重稀土到底有多“重”
稀土基本可分为铈组稀土和钇组稀土,其中铈组稀土又称为轻稀土,主要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不少国家都有储存。钇组稀土又称为重稀土,主要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重稀土不仅储量少,缺口大,而且可替代性也小,更加紧缺,是名副其实的稀土中的稀缺品。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虽然也有大量的稀土矿存在,不过,大部分是轻稀土,全球70%以上重稀土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江西、广东、广西等七省份,且品位高,类型齐全,易于采选,是我国南方地区独有的珍稀矿种。特别是分布在江西寻乌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稀土矿中的钆、镱分别比美国芒顿帕斯氟碳铈矿中含量高12倍和20倍;世界上钇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西龙南等地的磷钇矿储量是国外钇工业储量的4倍,是美国的47倍。可以说,我国重稀土资源不论其资源量还是元素种类与配分形式都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满中国的出口配额限制政策,并不断向中国施压,目的不在于除中国以外,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国都有分布的轻稀土,而是为了获得全世界都紧缺的重稀土资源。
重稀土因为其广泛应用于钢铁、玻璃、陶瓷、电子、石油等各种行业,被称为“超级工业味精”,是日本和美国制造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以“镝”为例,凡是激光、核反应堆、计算机硬碟、汽电共生引擎等,都必须要使用镝,而世界上只有中国有,在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发现过可采的储量。
从售价来看,轻稀土与重稀土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以2011年3月25日的价格为例,轻稀土类产品价格如氧化镨和氧化钕分别达到45.9万元/吨和57.5万元/吨;重稀土类产品如氧化镝和氧化铽价格分别为2842.5元/千克和4900元/千克。在产量上,铈的品位高达50,而镝的品位只有5。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在控制稀土出口配额的同时,并没有对轻稀土与重稀土进行细分,采取的办法是轻重不分的一刀切政策。笼统的限制措施无法起到保护稀缺资源的作用,虽然获得配额的稀土企业在轻重稀土的生产和流通上有所侧重,但由于国内生产商之间的产品调配不受限制,以及非正规途径开采、生产的重稀土屡禁不止,实际上每年利用出口配额指标出口的重稀土远比实际的配额数量多。国外进口商想尽办法,最终总是可以获得铽、镝、钇等重稀土的进口。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重稀土的“高附加值”特性愈发明显,很多国内企业追逐高额利润,通过挤压轻稀土的出口配额,来增加重稀土的出口量,于是,储量越少的重稀土反而出口得越多。在配额不细分的现状下,形成了国家“鼓励”出口重稀土的反效应,致使重稀土大量流失。
重稀土不能承受之重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但由于肆意挥霍和浪费,流失的数量相当惊人。据业内人士反映,中国稀土资源储量越来越少,既不是用得多,也不是卖得多,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浪费得多。除了贫矿漏采导致稀土资源流失外,尾矿浪费也是稀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稀土元素提取的过程中,加入酸的浓度和量不容易控制,原矿中的稀土元素很难被完全溶解出来,一般的资源开采者,只是把容易分离的稀土元素分离了出来,而剩下不太容易分离的,不进行后续提取,直接和废渣一起被丢弃。目前,我国稀土资源已经处于一个危险的资源安全临界点。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若是按照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重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年。
稀土出口配额轻重不分,不仅导致资源流失和浪费,而且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分布于我国南方七省份的重稀土,大多是露天矿,这种矿开采容易,分离程序简单,采矿进入门槛比较低,因此盗采滥挖现象很严重。受技术水平限制,很多企业图省事,一味追求利润,不考虑环境保护,在生产、选矿各个环节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并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l生物质,对植被和生态构成极大威胁。
上世纪70年代,主要采用食盐浸取和草酸沉淀的混合稀土提取工艺(所谓草酸,就是家里用的马桶去污剂)。这种方式一度被喻为“搬山运动”,即用硫酸铵把山上泥土里的稀土交换出来,再收集浸出液简单过滤分离后晒干成稀土原矿,草酸有毒,而硫酸铵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开采1吨稀土原矿大概要5吨硫酸铵,反复地将硫酸铵往山体上浇注,山体最终变得满目疮痍。从1995年开始,采矿方法有了大幅改进,很多矿开始采用原地浸矿新工艺,然而,因受地质构造条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新工艺在部分地区难以实施,部分矿区仍采用池浸(或堆浸)工艺(搬山工艺)开采,造成资源浪费、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据专家反映,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的地表土层,产生2000立方米尾矿,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池浸(或堆浸)工艺开采稀土获得的全部销售收入,根本不足以弥补恢复植被和生态环境的费用。实际上,即使先进的原地浸矿法,对环境也存在极大隐患,―旦药液进人地下水和农田,后果不堪设想。
走私之痛
商务部首次启动轻重稀土分类管理,从而压缩重稀土的出口份额,有利于降低重稀土的出口数量,避免重稀土的资源流失。但是,只要有配额制度,就会有走私。美日等发达国家之所以对重稀土垂涎欲滴,是因为重稀土对于某些专业技术用途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从全球来看,未来稀土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钕铁硼、镍氢动力电池和荧光稀土灯三个领域,即对镨、钕、镝、铽、铕、钇等元素需求较大。尽管美日等国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新型高性能磁体、重稀土的课题研究,但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成效。我国稀土产量供应全球90%以上的需求量,但每年生产的重稀土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都为轻稀土。为重稀土单独设置配额(重稀土占配额总量的15%,轻稀土占85%),最终将令这类稀土变得更加稀缺,国际市场价格和利润空间必将上涨。据业内权成人士透露,2011年国外企业从中国获得稀土产品超过5万吨,而海关统计的数据不到15000吨,大量的稀土都通过非正常途径出境,这其中被走私出去的大量产品都属于重稀土。
稀土走私的招数可谓花样翻新。有的按照颜色、形状类似的产品去申报,或者是转到检测力量薄弱的小港口出关。常见的如蒙混成氧化铁、大理石、去污粉和石灰粉等,甚至有的贸易商把重稀土原料做成最简单的杯子或者碗,以工艺品的名目报关出口。
因此,从根本上扭转重稀土资源岌岌可危的严峻局面,应当从多个环节人手,运用多重战略手段,调整产业布局,使重稀土资源得到应有的保护。
首先,认真贯彻“保护资源、合理开采,控制总量、结构调整”的方钆按照国家战略需要重新规划组织重稀土资源的开采、生产和研发,强化行业自律,保证对重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大幅度压缩现有生产能力,限定开采总量,把开采量和出口量维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同时拨出一笔专款收购被民企及外资控制的重稀土矿场,并对困难矿工作出适当的经济补偿或转业安排。
关键词:磷矿资源 贫化 对策 磷循环 战略 思考
磷矿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为现代农业提供重要的肥料来源,目前,现代高科技还没有发展到能采用新的食品生产方式的阶段,磷矿资源依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全球磷矿资源正在逐渐贫化,世界各国都在启动各种应急预案,以试图减轻磷矿资源贫化带来的危机,我国磷矿资源贫化也日趋严重,据资料显示:我国列入国家统计的磷矿石储量为133亿,但大部分磷矿却难选治,其中磷矿中低品位的占约90%,低品位的占50%。这些磷矿都含有大量杂质,采用普通的工艺难以获取优质的磷酸。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正面临着磷矿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采取措施,针对各地不同的磷矿特点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技术创新,有效提高磷矿资源利用率,人类就要被迫面对更严峻的现实。
一、我国磷矿资源贫化现状及趋向
1.华中地区
位于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宜昌磷矿是省内最大的磷矿矿床,属于大型海相沉积型,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地处湖北省远安县、宜昌、兴山境内。该矿带的磷矿反应活性好、储量大,但平均品位较低,为19.97%,硅含量高达60%。在该矿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掠夺性开采现象,资源浪费严重,在开采中采富弃贫的现象普遍存在。
2.西南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磷矿资源较为密集,地处贵州省的开阳磷矿和瓮福磷矿也同样存在中小企业乱开采的现象,有一些矿山已经满目苍夷,甚至交通被不法企业阻断,矿区内正常的开采秩序被破坏,生态环境更是日渐恶化。不法开采者由于开采方法不科学、违规操作等,造成山体开裂,岩体稳定性被破坏,严重的地质灾害频发,威胁当地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
西南地区的云南省的磷矿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为106亿。但据专家预测,云南省的磷矿资源储量在2015年后将很难再满足云南省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云南省的磷矿资源优势将很快消失。
3.伴生资源丰富
我国大多数磷矿资源都属于中低品位,大多伴有多种其他元素,例如含有碘、钾、硅、稀土等。这些元素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如稀土支撑新兴技术的发展,是具有世界性优势的资源。我国现存的老的技术无法有效利用伴生资源,在磷矿中含有大量的伴生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伴生资源的浪费。
二、磷矿资源的贫化对策
1.技术推进磷酸工艺
磷酸的获取工艺一般是采用热法工艺,磷矿配料在电炉里面进行燃烧,获取气态的磷,再氧化被水吸收,获得磷酸。其中,磷矿在还原过程中的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热量,属于吸热反应,而氧化过程又会放出大量热量,而这些热量大多被冷水带走了,所以整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采用先进的技术,将磷矿的还原过程与氧化过程相结合,实现热能被利用自我实现加热过程,则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
采用隧道窑是另外一个思路,设备更简单,料坯还可以做成一定的形状成为良好的建筑材料,还能避免物料的破损。
2.综合开发利用伴生资源
2.1湿法回收稀土
品位低的磷矿常含有伴生矿,当伴生矿元素颗粒比较大时,一般可以用选矿的方法来选择以进行综合利用。稀土矿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含有稀土元素的磷矿不仅可以用湿法生产出优质的磷酸,还可以综合利用获取优质石膏,制成优质的建筑材料。这种工艺的主要流程分为这样几步:
第一步:将含有稀土元素的磷矿石粉碎,放入磷酸反应器当中,经过脱磷之后,剩下的残渣富含伴生资源。
第二步:反应器在特殊场的作用下,对矿石进行选择性强化反应,反应速度加快。
第三步:清液和硫酸反应充分后获得石膏。这种工艺的特点是石膏纯净度高,在反应过程中杂志被基本去除,可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
2.2含钾磷矿的综合利用
含钾磷矿的综合利用难点在于通常使用的二水法工艺很难分解钾长石,而钾长石是含钾磷矿中钾的主要形态。目前,我国针对这一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种,第一是采用燃烧的方法,直接进入到二水工艺中,然后合成高硫含钾复合肥;第二是采用隧道窑煅烧,使用水形成硫酸钾盐,所剩的矿再经过二水工艺;第三是窑炉煅烧一次之后,直接形成含钾钙镁磷复合肥。
这三种工艺,其中第三种工艺由于经济实惠,能耗量小而最适合实现工业化。
三、磷循环战略思考
1.推动磷矿深度加工业发展
我国目前的磷矿资源开发与利用还停留在初步加工阶段,大部分磷矿资源直接以矿石的形式进行出口贸易到国外,然而,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丰富的磷矿产品,大部分则需要依赖进口支撑,国内丰富的磷矿资源并没有体现价值所在。因此要积极推动磷矿的深度加工产业,推动磷精细产品的产业发展升级,将磷矿资源进行充分的深加工,以满足国内、国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创造经济价值。
2.以市场经济手段调控资源开发利用
市场的问题就需要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来调控解决,在矿山的开发利用、采矿权等方面要结合市场运作机制,用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制约滥用资源现象。
3.加大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根本力量,要加大对磷矿资源勘探、开采、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研发力量,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加大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地质勘查力度,发掘新的矿产地,特别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如川西、贵州等地。其次,研发并推广新的切实有效的采矿方法,不能采富弃贫,要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第三,要研发新的磷矿提取方法,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消耗,综合利用伴生资源。第四,要注意磷矿资源的深度加工、二次加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磷矿产品。
4.在立法和政策制定上坚持科学发展观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支持,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资源的开采利用中要注意综合利用、综合治理,不能因为生产建设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首先在立法上要严格贯彻科学发展观,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要严加整治,从严处罚;其次,在政策制定上要将当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列入考察指标;第三,在执行中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合理布局,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