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0: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文化经济发展负相关性自成逻辑
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将文化与经济割裂开来,认为文化与经济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现代人力资源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理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航。这种理性的精神支撑就是社会先进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今天,文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的一切过程和环节。特别是普遍文化认同在减少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冲突和经济摩擦方面,以及在适应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方面,都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能够起到其他系统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对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倚重就显得更为突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经济的“奇迹”,尽管“奇迹”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良性结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力”。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区域生产力水平较高或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文化对经济的重要性远不是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现实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对经济还具有久远而深刻的意义。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优势的竞争,更是文化优势的竞争。
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和经济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为文化提供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当我们从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视角来看,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和流通市场。经济对文化的需求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恩格斯就曾说过,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胜过十所大学。在经济的刺激作用下,文化内部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由于文化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需要,而当这种需求量逐渐增大时,必然会使其物化成为产品,从而转化为商品价值,并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价格,这样,文化就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文化产品正是在这一流通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并为其自身的再生产积累资金以实现自我发展。显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 。
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发展和进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文化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经济发达,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相反,经济落后,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们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变更我们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才能够战胜强势的西方文化。因此,现代化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经济现代化,只有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构建政治现代化,上层建筑现代化,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强势文化。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是直接的,并且,这种直接作用的存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所以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必然是经济的发展,并且坚定地认为,只有经济繁荣,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化和经济总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然而,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甚至成负相关性,即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自成逻辑”。
我们注意到,文化发达,与之并存的经济有可能非常落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优势等同于生产力优势、经济优势。因为文化作为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
同时,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然而,就像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除了正面的效应之外,也有一些负面的效应。例如“快餐”式的文化使人们的文化鉴赏水平逐渐下降。应当看到,经济发展在促进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客观上也制约其扩大的内容和质量。
经济发展的自成逻辑并不能证明文化发展的自成逻辑,正如生产力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却并不意味着文化也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一样。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也即负相关性,正是说明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也就是说,文化繁荣并不意味着经济繁荣,同样,经济发达也并不意味这文化发达。
综上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两大车轮的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这就是,一方面,文化与经济虽然其发展各具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但是它们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即经济对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化对经济具有导向性作用,二者具有互动效应,并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以促进社会快速、有序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一桃:经济文化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程恩富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科学文化;国民经济;关系;实证
理论界关于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笔者通过维普数据库查询,在1989-2010年6月期间,与“科学文化”相关的文章有3578篇,探讨“科学文化”与“经济发展”或“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文章有102篇,而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则没有发现。笔者试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等现代统计理论,就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选定
国民经济数据选取我国199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科学文化数据共选取10个指标:投入选取2个指标:1995-2009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WT),同期每年研究与开发经费(RD);科学文化产出选取5个指标:同期每年出版报纸的份数(BZ),同期年广播人口覆盖率(GB),同期年电视人口覆盖率(DS),同期年专利授权量(ZL),同期年技术成交额(JS);劳动者及素质选取3个指标:同期每年文化从业人员数(WY),同期每年科技活动人员数(KY),同期每年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DX)(见表1)。
从上述原始数据来看,科学文化各项指标除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文化从业人员数据有些波动外,其余基本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二、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1提供的全国1995-2009年科学文化各项主要指标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做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根据降维的思想,将相关性很高的多变量转变为彼此相互独立且不相关的少数变量,从而达到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的目的。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量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
通过对表1中的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矩阵(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在0.6以上,没有0.3以下的。同时还通过了KMO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本案的KMO值为0.588(大于0.5的最低要求),表示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另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97.571(自由度为45)达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成分存在。因此,上述数据适合于主成分分析和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922%,超过了85%的要求,它解释了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
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该主成分的计算模型:
F=0.113BZ+0.100GB+0.103DS+0.112WT+0.086WY+0.113DX+0.111ZL+0.112JS+0.110JS+0.110RD+0.110KY
F为主成分得分。相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用于后面的分析。
(二)关联性分析
全国1995-2009年GDP及科学文化综合指标得分(即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GDP发展指标的趋势与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向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和双尾检验法(2-tailed)对表4GDP指标和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拒绝了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科学文化主成分与GDP发展的相关性达到0.969,呈高度相关。这说明科学文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确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一种先进的文化也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毫无疑问,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表5出了国民经济与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全国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研究与开发经费两个资金投入指标与GDP的相关性分别高达0.961和0.998,呈高度相关,这显示了资金投入的重要性,“一投就灵”非常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从科学文化产出的5个指标来看,除广播、电视两个指标与GDP的相关性数据分别为0.736和0.776,属于有较高的相关性外,其余报纸出版份数、专利授权量、技术成交额3个指标分别高达0.918、0.994、0.998,呈高度相关。报纸数量增多了,说明看报的人多了,这从侧面反映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影响。专利授权量和技术成交额的增长,并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正是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力的最佳佐证。
从人员的3个指标来看,文化从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和大学生数量与GDP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637、0.995和0.962,文化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文化从业人员的增长出现多次波动,如2000年、2001年文化从业人员出现下降,是因为同期国家对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减少,期间时值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人员分流造成。从2002年起,文化从业人员又开始增长,这与当时文化基本建设投资又开始增长是相吻合的。科技活动人员、大学生拥有量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相关,这反映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相关度很高,适合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降维。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在科学文化的10个指标上的载荷均在70%以上。
第二,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加大对科学文化的投入,提高科学文化的产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文化,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科学文化的发展力度应作为十二・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任志安,景治中.经济分析实验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关键词:区域经济 文化因素 作用
随着国际和区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趋深入,区域文化力也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区域文化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培育并弘扬先进文化,是净化社会风气的必然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阶段滋养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时期孕育了农耕文化;工业经济昌盛了工业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深刻影响区域文化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内容。
从上述角度来看,早在六七千年前河湟先民创造的石器时代文化,再加上民和喇家遗址和地处西宁市西郊杨家寨的南凉“虎台遗址”、唃厮啰政权的“青唐城”遗址等古遗址文化,历史上汉、藏、回、土、蒙古、撒拉族等诸多民族的先民,在共同发展河湟地区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繁衍,形成了现今青海6大世居民族既共融共通、相互交融又别具一格、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河湟多元多样民族文化。
河湟地区不仅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五大宗教齐全共存的宗教圣地,而且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和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教文化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民俗民间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等河湟现代文化,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文化建筑的实证。河湟地区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河湟文化新类型的孕育和诞生乃至繁荣昌盛。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21世纪,经济和文化出现一体化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要受到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关于商业活动文化背景的阐释,如关于齐国的“其俗宽缓阔达,有先王遗风”,关于邹鲁的“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好礼,地小人众,俭啬”等。可见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在当时已经比较明显了。另外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以旅游文化为补充的文化资源产业化模式推动着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也对青海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已深深融入当今社会经济运行之中并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区域经济要形成特色并健康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方案时,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本,把文化经济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必须对传统区域文化进行扬弃,将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优质发展。鉴于此,大力开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河湟地区当下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开发、利用好河湟文化旅游资源,就为河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所以,河湟区域文化与河湟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促进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迅速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市场的开放性同文化的包容性在本质上是可以融合的,在此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促使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推陈出新,又能在融合过程中实现文化产品量的增加与质的升级。所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教育、文艺、体育、民间工艺、旅游、科技、工艺服务等文化产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根据青海省的统计,青海旅游业近几年增长十分迅猛,1995—2000年5年内旅游收入从1914万元猛增至10个多亿,年均增长约122.92%。旅游收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1995年为0.16%,2001年达到4.47%。200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长0.3%,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增长26.6%。再从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所占比重来看,青海省同全国一样,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增长较快。城市住户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1995年为7.9%,2000年达到11.8%,2005年为12.9%,2009年为10.1%。农村住户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支出,1995年为33.70元,比重为3.7%;2001年增至79.38元,比重增长至6.52%。2008年为148.9元,比重为5.0%,2009年为173.8元,占消费支出比重为5.4%。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文化的繁荣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最终表现为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融通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我国东、中西部省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其文化在形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西部省份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东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西部省份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东部省份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长期影响的结果。
青海省民族成分复杂,为各民族文化融通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伴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政策,青海各区域各民族的文化开放与交流已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势头,其必然增进各民族的了解与团结,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河湟地区农耕文化发达,从一定意义上说,该地区居民保守有余但进取开放意识不足,通过与中东部省份的文化交流,其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必然增强。所以,河湟地区的文化只有通过省内省际文化融通政策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首先,着力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办好青洽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藏毯国际展览会、唐卡艺术和文化遗产博览会等经贸文化活动,提升青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化同海外和省外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同时加强省外、国外的先进技术、快捷的市场信息和经营机制与青海的文化资源、产业政策优势的密切结合,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
其次,加强扶持引导。河湟地区应在拓宽融资渠道、广泛招揽人才方面下功夫,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大力扶持具有河湟民族特色的歌舞、戏剧、曲艺等,为河湟文化走出河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做好铺垫。另外对有发展潜力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重点旅游景区等要争取多方支持,重点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目前,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重要机遇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影响力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只要结合好区域文化,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正确处理不同民族文化类型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即可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①马清华. 关于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的思考[J].攀登,2011(5)
②段继业. 河湟多元文化的起源、价值与现实[J].青海社会科学,2002(5)
③景晖.青海研究报告,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精品版2005:344—345
④马兴胜. 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5
【关键词】浙江视野 区域文化 经济发展 关系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经历数代人长期的公共选择,在从事物质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最终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是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一 区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背景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深层次的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区域文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方式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论述。
1.区域文化通过影响人的素质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精神影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质量。积极的、勤奋灵活、开放进取的、包容性强的文化背景总是激励着劳动者创新、创业、进取;而消极的、投机取巧的、封闭保守的文化背景会大大削弱劳动者创新进取的积极性。浙江人历来就有“重利” 意识和利用财富数量来衡量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职业观”的区域性商业文化,并在日后经商办厂中不断获得正向激励。所以,浙江人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富起来了。
2.区域文化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经济发展
“文化无意识”是人类无意识现象中的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无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言行举止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素质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蕴藏于每个人的身上,如果它寄存在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民族群体中,就构成了群体意识,一旦这一群体意识形成,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并自觉和不自觉地注入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环节,“干预”经济建设,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或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范式是: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区域经济发展。在文化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影响分析中,一些专家创造性的提出了“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即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它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 而“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它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自然而然的形成过程。“观念人力资本”的代表就是企业家精神,其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创新的文化,企业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各经济区域经济创新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进而最终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3.区域文化通过决定企业组织形态影响经济发展
不同的区域文化类型往往决定该区域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态。在家族文化盛行不衰的文化环境下,个人的社会自发交往能力就很弱,个人的跨家族信任关系很难建立,所以家族主义企业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选择。如在浙中地区,家族文化盛行,这里的大多数企业是一些家族企业,因此,浙中地区的企业较小,发展壮大速度很慢,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而在一个具有平等开放合作文化类型的社会中,企业的契约关系不仅稳定而且牢固,合作扩展秩序较容易形成,企业就可以越做越大。
二 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提出新要求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冒险精神以及对财富的欲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需要创新,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创新,当然也包括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需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文化和制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主体即企业家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影响。
1.发扬与当前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文化
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如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不仅自己不搞坑蒙拐骗,也痛恨他人言而无信、制假贩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特别体谅国家,体谅别人,往往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地为国家、企业分担责任;平时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致富之后往往不忘乡里邻居,能带领大家一同致富。这些都是当前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继承与发扬,从而积极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2.摒弃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文化
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则会制约经济发展。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人往往会把社会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看不起平凡的工作。浙江温州人用以致富、闯荡世界的“五把刀子”(即菜刀、剃头刀、剪刀、皮鞋刀、螺丝刀),在这些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他们中不少人宁肯待业、失业,也不愿放下架子,去从事服务性工作。“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总是“唯官”、“唯上”,重官轻商,从而很难与外来客商及私营企业主真心相处,更谈不上热心为他们服务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人办事往往不循科学规律,而是求神问卜、投机取巧,有的人致富后则买地造坟,求祖宗保佑,他们往往走不出“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业”的富不过三代的怪圈。总之,这些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氛围往往就越差,经济发展也越缓慢,应该坚决抛弃这些落后的不
适应经济发展的文化。
3.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不断创新
经济在快速发展,这要求文化改革创新的步子也要迈得开,从而继续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文化勇于创新,最终先进文化与人的素质相结合,形成了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文化创新融入现代化建设大目标,可带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三 关于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错误认识
1.“区域文化无用论”的观点
一些地方利用当地风俗文化,很少涉及深层次文化传统观念,通过组织文化节、旅游节等各项活动,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但最终经济增长速度却仍不尽人意,于是得出对经济发展“区域文化无用论”的错误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错误的将表面民俗文化认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可见,这些地区必须认真审视本地区长期存在的文化传统观念,要认真调研和分析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分析和研究其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不断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理念,特别是学习浙江温州人的那种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敢闯天下的经商精神,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以打造适合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时代精神。只有这样,一些中西部地区所蕴藏的经济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逐步缩小与浙江等发达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2.“区域文化变迁缓慢”观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学浙江模式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文化观念变迁缓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改变。一般来说,文化变迁作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总是缓慢的。但是,也不一定,我们看东北的高失业率城市,存在着依附文化的残余和生存文化的扩展力量,包括女的比男的更勤劳,到各地去打工,不管是打什么工。这种观念的改变,就是文化的改变,而且改变得很快,没有办法时,生存文化就会上升到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
[2]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农业经济;全域旅游;关系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村自然禀赋优势,并在产业化发展模式下建构起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这样就与传统的工业反哺农业不同了。另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形态,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根据笔者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这里将茶文化旅游导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这样就使得在充分调动区域各项要素的情形下,有效地提升当地农户的经济福祉,进而也就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纲,也使得具有生态旅游属性的茶文化旅游应得到业界的足够重视。
1农业经济发展内在要求
就本文的主题而言,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1.1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这样几个要点:第一,农业经济在发展中不应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并在对资源的利用上应追求可持续、可再生。第二,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应考虑到代际之间对资源的需求,从而应节约使用各类资源。第三,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时,应关注该产业的区域植根性问题。可见,目前诸多农村地区所发展的采矿业、水泥业从经营形态上来看,其就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1.2强调产业的关联性
与“行业”这一概念不同,“产业”是指相互关联行业所形成的集合。因此,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待产业的关联性,它应在纵向和横向能覆盖更多的行业。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所覆盖的行业较多,所以主导产业在发展中所惠及的企业、人群也就越多。不难理解,发展农业经济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农户的经济福祉,也在于破解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强调产业的关联性便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
1.3发挥自然禀赋优势
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需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禀赋优势。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在于:第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资金资源,且在资本的逐利性驱使下,向金融机构融资也将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第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所拥有生态资源,正是与城市环境相区别的自然优势,这也就在区域差异性的基础上产生了商机。事实表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则导向。从而,部分农村地区将茶文化导入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1.4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前面已经指出,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应惠及周边农户,使得农户的劳动力资源和家庭经济能纳入到整个农业经济系统之中。那么这时就需要注意,应考虑行业的进入门槛。这里的进入门槛包括:资金的进入门槛、人力资本的进入门槛。不难理解,这两样对于农户而言都是稀缺和不足的。
2二者的关系分析
结合以上的论述中,茶文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
2.1茶文化旅游构成农业经济新常态
我国农业经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模仿城市经济形态的现象,即在农业产业化模式下,大力推进“农户+企业”模式,这种模式在逻辑上似乎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则经常出现企业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农户,以及农户被企业所“绑架”而无法直面市场需求。茶文化旅游导入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之中,就能使周边农户直接与旅游市场对接,并将家庭旅游服务业与茶文化旅游项目进行融合,从而就改变了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市场弱势地位。
2.2茶文化旅游可作为主导产业类型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它的产业关联度,以及可持续程度。茶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类文化系统。其中,显性文化系统又包含:茶叶种植、茶叶生产、茶叶消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茶道、功夫茶、盖碗茶等元素。隐性文化则较为晦涩,其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的元素。但无论是怎样的文化系统,它都使得茶文化旅游能覆盖大量的行业,并使各个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就满足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核心要求。在全域旅游项目开发下,茶文化旅游具有天然的优势。
2.3茶文化旅游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
无论是显性文化还是隐性文化,茶文化都具有可再生、绿色、共生等可持续特征,所以茶文化旅游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建立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当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必然选择。茶文化旅游通过全产业链的全域开发,便能较好的实现以上三大效益目标。特别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以及传统乡镇企业在发展面临资金和技术瓶颈时,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就更为明显了。
2.4茶文化旅游带动农户的家庭经济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若要提升农户的经济福祉,则需要为农户创建出可持续的增收途径,而不仅是通过雇佣农民来使他们获得工资收入。不难发现,茶文化旅游与全域旅游的要求相适应,从而就能将农户的家庭经济纳入到旅游经济系统之中,最终为农户提供“当家作主”的增收模式。根据笔者的调研可知,在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动下,当地农户开办农家乐项目全面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若是做工是难以达到这一收入水平的。
2.5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
茶文化旅游项目并不是在任何农村地区都能设立和开展的,它一定需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共生。这就意味着,茶文化旅游项目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性,而这符合旅游项目开发的要求。
3茶文化旅游导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导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构建:
3.1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
各地根据自然禀赋优势确定导入茶文化旅游,那么这就需要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即,是作为主导产业来给予培育,还是作为一个子项目来给予开发。对此,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从茶叶生长的自然属性来看,其一般存在于高寒和高山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区域条件的限制,以及资金瓶颈的限制。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培育,进而打造出专业化的全域旅游特色。
3.2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内容
茶文化旅游项目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偏好,根据调研可知,域外游客前来旅游的目的在于休闲、拓展视野、放松身心。那么在项目内容设计上,则可以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来实施。如,将茶叶种植纳入到生态观赏茶园的项目打造之中。再如,将茶叶生产纳入到游客个人体验之中。沿着产业链条向下仍可以打造出诸多旅游项目。在项目的打造中需要关注的便是,应重视将周边的民俗、民风融入到旅游项目中来展示给游客。
3.3科学规划当地自然资源投入
茶文化旅游主要以显性成分展示给游客,所以这里需要规划和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而规划的重点便是生态观赏茶园项目。由于,在未打造茶文化旅游项目时,茶园尽管在布局上形成连片发展的格局,但从产权的角度都归属于不同的农户所有。因此,为了使得生态茶园的规模符合观赏的要求,当地村社应在市场经济原则下将这些自然资源整合起来,作为整体来向游人开放。再者,对于山地景区也需要纳入到规划范畴之内。
3.4统筹安排周边农户旅游培训
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纳入到茶文化旅游之中,成为了当地发展农业经济的特色。但作为一个规范的旅游项目,在全域范围内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旅游服务标准。因此,这里需要统筹安排周边农户进行旅游培训。培训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户家庭经济的类型来确定,如针对农家乐类型的农户则需要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培训;针对开办茶社的农户,则需要向他们进行服务意识方面的培训。可见,这是将家庭经济纳入其中的重要环节。
3.5建立高效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本文在全域旅游范畴来看待茶文化旅游的导入问题,那么就需要当地政府建立高效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监管的重点在于:(1)旅游服务价格;(2)旅游食品安全;(3)旅游服务欺诈;(4)接受游客的投诉。总之,这将保障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和稳定。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禀赋条件,并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来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产业,这样才能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4小结
根据笔者所在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这里将茶文化旅游导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将茶文化导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有助于将周边农户的家庭经济也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范畴。本文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茶文化旅游构成农业经济新常态、茶文化旅游可作为主导产业类型、茶文化旅游促使经济发展可持续、茶文化旅游带动农户的家庭经济、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具体的实施措施为:明确茶文化旅游所处的地位、设计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内容、科学规划当地自然资源投入、统筹安排周边农户旅游培训、建立高效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红.巴蜀茶文化的民俗价值与旅游经济结合的探讨[J].消费导刊,2015(7):225-226.
[2]张晓峰.新媒体背景下的茶旅游经济发展策略[J].福建茶叶,2015(5):42-44.
[3]乔秋敏.体验经济时代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66-5467.
[4]鲍宁.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产业旅游———以北京茶文化旅游发展为例[J].中国市场,2013(4):40-45.
[关键词] 艺术领域 审美文化 商品经济 人类文化活动
进入21世纪商品经济社会,审美文化作为人类全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逐渐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审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审美需要与物质利益的矛盾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认为文学的精神价值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对立甚至不相容的,这基本上可说是经典的文学价值观念。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代的再度发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到了90年代前期,在文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发生的关于“抵抗投降”的号召和“人文精神”讨论,所关注的问题仍然涉及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商业利益追求的矛盾。在艺术领域中,作为人类文化活动整体中的两个方面,这二者之间相互发生联系和影响应当说是很正常的,并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商品经济的市场化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相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以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所以,伴随大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的规模和范围也就逐步扩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商品经济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从特定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计划和市场都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二者均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以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审美文化的商品化
认为,事物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具体地说,美的本质由表及里、从浅到深,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美的本质论意义、美的根源论意义和美的中介论意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人们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指挥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人们对审美文化的界定也各有不同,如姚文放在《当代审美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现在习惯把当代审美文化称为“大众文化”,但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只有审美文化发展到了商品化,社会需求才能达到审美的高标准。
三、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化
审美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非就是市场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商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从小的范围上说,商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人们对审美的认识,而人的审美观念随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例如:大众高尔夫是大众在欧洲畅销几十年的车型,此车型为两厢在欧洲市场上已经有四代,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后的几年,高尔夫却怎么也精神不起来,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的消费者比较热衷于三厢汽车这也是大众普桑畅销中国20余年的原因。同样是大众的经典车型因为审美观念的不同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就有着不同的结果,这种一个地区的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我认为就是所特定的审美文化。商品经济与审美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审美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影响着商品经济。
在当今时代,艺术所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自然是一种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功能不仅是指雕塑、油画、国画、舞蹈、展厅、园林等可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种种形式,它能通过商品经济来反映某一国家某一时间的历史再现,也就是审美文化。
比如通常所理解的大众审美文化主要是同各种大众传媒相联系的,如广播、电视、通俗读物、广告、互联网等等,一般都具有传媒的商业性、技术性、消费性、视觉性等特征,可以称之为传媒审美文化。在艺术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审美生活化趋向,这种审美生活化是直接受大众传媒引导和制造的,主要渗透和体现在大众的物质消费生活里。而这种审美生活化是在大众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在大众真正拥有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和闲暇时间的时候,审美的因素才开始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审美文化的出现正是体现了大众日常生活的这种自发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审美真正成为生活的衔接、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大众“审美生活化”与历代所追求的“生活审美化”不一样,后者是力图把生活提升到理想的审美境界,前者则是将审美世俗化,将审美拉低到日常生活。只有把二者适当的联系在一起,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有可能和审美真正交融在一起。
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著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审美文化与社会商品经济的和谐,造就了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反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水平,也就达到了人类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的内涵。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审美文化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大多数人对商品的要求不仅限于商品的实用上,对商品的“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这种 “大众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21世纪,我们将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3]《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米切尔、W J.伊托邦,吴启迪等译,上海科技出版2001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先导产业,也是未来的支柱产业,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生活需要,更能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
一、 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和经营性行业,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和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总和。由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制定、通过国家统计局颁布实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层、相关层。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产业涵盖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及软件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设备用品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
二、 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对资源的消耗少、对环境的污染小,而且科技含量较高,是典型的低碳型绿色经济,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 000亿元,比2009年增长25.8%,占GDP的比重为2.75%,可见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对调整经济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
1. 文化与科技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其发展以人的智力投入和科技进步为依托,而不是靠消耗大量的体力物力财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的是人们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基于这两种需求而形成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消费,不但对环境污染少、对资源消耗少,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IPTV、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文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维度。
2. 文化产业涵盖领域广泛,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在文化产业兴起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点在钢铁业、汽车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造船业、有色金属业、石化行业、轻工业、房地产这十大行业上,而文化产业的涌现则大大拓宽了国民经济增长的行业范围。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 8 400 亿元,比2008年增长10%,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5%左右。京、沪、粤、湘、滇等省市在GDP中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显然,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这些地区的潜在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 文化产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从长期的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当人均GDP 在3 000美元~6 000 美元之间时,对文化产品与服务就会产生大量的需求,文化产业就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在解决了满足人民生存需求的基本问题如九年义务教育、劳动社会保障、公共社区服务、医疗保障、基本住房保障之后,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文化消费必然会大幅度增长,这就相应的带来多种形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文化资源、现代科技与创造性的文化产业必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方向。
1. 增强文化软实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类型,同时显现出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其发展源于个体创造力、智力、技艺和才华的发挥,并且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取用,创造财富、发挥就业潜力。转变经济方式就是要由先前的单纯以经济为主、文化为辅的发展形态,转变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战略思想上来。文化具有高融合性和高渗透性的特点,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通过技术嫁接、设计策划和品牌授权等手段,为其它产业提供各种附加值,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采用的是与传统工业不同的发展模式,以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为特色,而不是靠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从而为个体、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比如一些中小城市不适合或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发和引进工业,便可以努力发掘自身良好的文化资源,发挥在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气候条件、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完善的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开发出新的文化产业业态。
2. 发展文化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层次偏低。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而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占了很大比重。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2.43%,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美国甚至达到45%左右。所以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文化产业以高科技和创新性思维为基础,它的加快发展将改善我国产业的结构布局,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向高端发展。
【关键词】篮球文化;体育产业;相关性
1球场门票的销售
俱乐部门票收入通常占据总收入的35%左右,是俱乐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篮球俱乐部通常把门票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该俱乐部市场开发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会最大程度地寻求机会宣传自己,让广大的球迷走进赛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与此同时,俱乐部为了加强与球迷之间的互动环节,通过对篮球市场认真细致的调查与走访,建立俱乐部球迷档案,争取更多的球迷成为本俱乐部的拥护者。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通过网络以及销售点,根据球迷年龄层次以及区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销售方法及优惠政策,从而使球迷能够通过最快捷的渠道获取最优惠价格的球票。
某调查公司和媒体受NBA的委托进行了市场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有4510万人参加篮球活动,篮球球迷为5700万人,且有70%的15—24岁的男性青少年会定期通过电视观看NBA篮球比赛,还对球迷的收入、家庭经济情况、其他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在具体掌握球迷的兴趣、收入和需要的前提下,用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球迷的需求。只有球迷愿意主动掏钱,NBA才能存活下来,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1996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9支球队的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2.4%,平均每场的上座人数达到17252人,赛季观众总人数达到20512628万,同时每当总决赛打响时,票价总会一路飙升甚至有时被炒到每张3000美元。因此,球场门票收入是俱乐部经济收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球星效应带来丰厚经济效益
1995年3月,NBA传出“飞人”迈克尔·乔丹复出的消息,其担任代言人的五家公司的股票猛涨,更在五天之内增值23亿美元。一个球星竟能带来如此庞大数字的经济效益。又如由于“魔术师”约翰逊的复出,使得湖人队前期票房收入在NBA29支球队中排列第25位的劣势下,在其复出后的前三场比赛中,湖人队比赛的门票炙手可热,其主场的17505张全额门票销售一空,且此后的上座率一直爆棚,即使在客场比赛,其客场票价也会出现飙升。
十几年前的美国,NBA只是“小买卖”,但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其已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体育的“大生意”。NBA总裁戴维·斯特恩把这种“球星效应”列为NBA成功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像迈克尔·乔丹这样才华横溢、技术出众的篮球巨星通过自身的高超球技、个人魅力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使得NBA的比赛更具观赏性与震撼力。上世纪60年代,张伯伦和拉塞尔荣退时,曾有人说NBA不会再有球星;80年代,“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被称为NBA不可逾越的高峰,但迈克尔·乔丹还是将NBA带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没有人会成为第二个一模一样的迈克尔·乔丹,但NBA还有一大批年轻的球星,如格兰特·希尔、哈德威、奥尼尔,甚至中国那个19岁、身高7尺1的大男孩(王治郅)”。因此,在球星效应的带动下,NBA在全世界的转播为其带来巨大的的经济利益。
3球星的转会
在NBA运作的球星转会可以使每个俱乐部在新的赛季充满新鲜感,能够使忠于俱乐部的球迷对自己的球队充满美好的遐想,从而吸引球迷涌进球场。NBA推行的转会方式,不仅带动了体育赛事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对球员而言,趁自己年轻,技术水平较高,转入更适合的球队会带来较多的经济收入;对老板而言,由于本队球员的实力增强,能够取得更多比赛的胜利,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NBA的这种通过球员的转会,使得各球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球队的队员,均衡各队实力,使得比赛场面更加精彩,比赛结果更加悬念迭出,进而吸引更多的球迷、观众,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4电视转播权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传播功能,但体育功能的体现要依附广大媒体的宣传。媒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层次、价值观对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在提高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扩大体育运动规模、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体育赛事不仅能丰富电视台的播放内容,也给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其收视率的上升,电视台竞争力的增强,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由于体育组织者进行了有偿的体育赛事转播,为其俱乐部也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电视转播权的发展较为滞后。由于现有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有偿转播篮球联赛开始得相对较晚,直至1998年,我国男篮甲A俱乐部的12支球队中,只有江苏南钢和辽宁盼盼两支球队进行了价值65万人民币的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但其转让费只在CBA俱乐部总收入中占2.3%,在众多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中,其转让费是极低的。而有些不知名球队,为了使电视台转播自己球队的比赛,不得不给电视台些许的“劳务费”。但是美国NBA1966年以来每一个赛季转播费用收入已从150万美元增长到76667万美元。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为篮球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电视转播的介入推动了电视媒体、体育赛事、各个运动项目的有力发展。现如今,众多国家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电视转播费成为其俱乐部收入的重要来源,约达三分之一,而电视转播这种途径也渐渐成为体育媒体市场的主要力量。美国NBA的良好运作就是很好的运用电视媒体转播,每年电视转播NBA达到23000小时,并且覆盖世界各地的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51家电视台与42种语言。电视媒体转播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赛事的收视率、传播率以及篮球俱乐部的知名度,也能够带动很多无形价值的产生以及篮球运动影响力的传播。在当今的体育产业中,无形资产的比重大于有形资产比重。在众多体育赛事中体育媒介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如体育赛事的收视率的提高、俱乐部的宣传等,由于NBA联赛带来的无形资产的疯涨,使得众多企业、商人纷纷参与到体育产业的投资热潮中。
5小结
篮球文化的发展助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篮球文化的发展。篮球运动从不同方面推动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同时篮球运动的成功运作,例如场馆的建成、运行、维修以及篮球运动员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依附于金钱上,所以通过以上篮球运作的几个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反过来又推动篮球文化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喜林.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4.
〔2〕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及其市场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36-39.
〔3〕贾志强.我国篮球市场现状及开发战略决策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6):16-18.
〔4〕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难在何处
〔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7-38.
〔5〕曹桂祥.篮球运动的经济、文化价值浅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12-22.
〔6〕李敦杰,李敬辉.对我国篮球竞赛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
〔7〕李敦杰.发展我国篮球市场的条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69-171.
〔8〕王新化,张锡庆.篮球运动社会文化意义的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l):5-8.
[关键词]:地域文化;江西省;公路;景观设计
1、项目介绍
1.1项目概况
项目为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江西省交通枢纽之一。沿线途径多个主要村镇,全长约38.826公里,路线总体呈北南走向。本项目的建设将起到加强贵溪市南部乡镇与贵溪市联系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当地公路网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贵溪市南部乡镇可以通过沪昆高速、上万高速和济广高速与景德镇、鹰潭和上饶等地区的联系。为今后江西省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发扬和传承地域文化做到极大的贡献。
2、设计的理念与景观策略
2.1设计理念
打造叶脉形式的景观道路,结合当地生态资源、风土人情、传统地域符号等串联在全路段,合理规划景观区域,使贵溪市省级206公路更好的造福一方群众。
2.2景观策略
以公路为主线,巧妙运用传统造景中的藏、透、露、诱手法,并划分七大节点、九大景观段落。形成统一具有特色的安全的景观带。
3、地域文化在江西省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各节点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根据沿线自然人文景观、交通经济发展,建立七大地域性景观节点。
第一节点。考虑在此结合象公园入口广场进行景观节点打造,起到宣传和带动S206公路景观体验的作用。该节点主要以结合象山公园入口广场来提供S206乡村旅游公路宣传和欢迎游人体验乡村旅游和公路起点标志作用。
第二节点。紧邻南山村国家级花卉展示厅。节点景观打造考虑为贵溪市农产业发展宣传旅游打造整体展示科技教育中心提供文化宣传和带动作用。节点从徽派建筑中提炼文化符号,并抽象化、简洁化并运用到现代造型廊架之中。
第三节点。节点公路两侧杨树树形优美,两侧佛手瓜,水果采摘园等农产业景观丰富,公路景观设计考虑保留现有杨树,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离,保护现状生态景观的同时让游人更加接近自然。
第四节点。节点用地位于现状公路与新建公路交叉地带。一颗600年古樟树位于用地之中,现有保护形式简单,环境比较杂乱。景观打造需要解决古樟树的保护与旅游休闲作用,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景点。
第五节点。节点现状用地为两片竹林,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自然环境优美,适宜打造为供游客驻足休息、游玩的景观节点,体验幽幽竹林与临水而憩的景观环境。
第六节点。地理位置优越,现状景观单一,由于公路路线的调整,重新进行景观环境的打造。该节点处于交叉路口并设置有环岛,景观需优先满通的功能性、指示功能。三角岛场地内植草,并利用红砂岩布景,使景观在岛内形成岩石园。营造景观融合的效果。既突出地标性作用,又贴近自然,利用自然表现手法彰显交通功能。
第七节点。现状用地自然环境优美,通过对现状环境的规整组合,结合新建桥梁,打造优美清净的乡野休闲广场景观,体现农家生活趣味。根据现状环境特色,结合景观主题和功能需要设置景观设施。
3.2各路段的地域文化的应用和绿化设计
段落一,位于山区,路域环境较好,山体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制定了景观方案。道路沿线布置常绿乔木油松、木芙蓉和紫荆以及常绿灌木海桐球,观花灌木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金森女贞。植物组团搭配栽植。
段落二,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有挖方边坡。此段落选用常绿树油松,搭配海桐球、红叶石楠球栽种,毛杜鹃和金森女贞做成地被绿篱。
段落三,榇逭蚺锒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景观方案以“透景”为基调,植物多运用春景植物杨梅搭配朱砂桂、樱花、紫叶花桃三种花灌小乔木,灌木球类选用常绿的海桐球和小叶女贞球,地被植物采用小花栀子和毛杜鹃。
段落四,位于村镇农田段,部分路段两侧杨树树形优美,景观绿化对其保留。也起到了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作用。设计方案与段落三相同。
段落五,两侧为水田,局部老路右侧分布有零星花卉乔木种植园。景观主要采用“借景”的手法,垂柳作为行道树稀疏栽植,花灌采用黄花、粉花夹竹桃、西府海棠交替栽植,明快的花卉色彩再加上火棘球间歇栽植。地被金森女贞显黄绿色,加之龟甲冬青搭配,和道路两侧的水田遥相呼应。
段落六,呈微丘地貌,局部有水田、旱地。
此段落植物选配打造秋景段,选用色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贴梗海棠和八月桂。球类植物选用红叶石楠球和火棘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金森女贞和龟甲冬青交替栽植。植物布置疏密有致,色彩和谐绚烂,将秋季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段落七,位于道路外侧有须溪、稻田、村庄,路面情况良好,路域环境较好。道路沿线布置落叶乔木水杉,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两种花灌,地被植物毛杜鹃和色叶灌木龟甲冬青。
段落八,位于山地段及村镇农田段,山体松林丰茂,结合沿线自然条件。此段落在植物选配上,选落叶乔木水杉,在花灌搭配八月桂和夹竹桃。球类植物选用常绿和色叶的山茶、红叶石楠球进行搭配栽植,地被绿篱采用龟甲冬青和金森女贞。
段落九,此路段主要是水田区域,沿线有大量成块连成片状的稻田。段落以“露”为基调,让视域更加开阔,植物搭配上,以黄山栾作为骨干乔木,搭配腊梅和花石榴,球类植物选用山茶和茶梅,地被植物选用红花继木、大花栀子。
4、总结
在贵溪市S206公路景观设计中将地域性文化提炼渗透到项目中的每一处细节,使得公路与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交流。依照公路景观地域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方法,确立公路沿线景观主题,设计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节点和景观段落绿化设计,以及全路段景观设施的完善与美化。就此希望通过总结实践项目的心得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对以后的工程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
[2]何跃.吕蓓.公路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实例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
[3]熊广忠.论公路美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公路学报.1994年第1期
[4]杨金泉等编.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汇编[1982-1999].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5]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