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共艺术建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共艺术建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公共艺术建筑

第1篇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一、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二、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三、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3]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第2篇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第3篇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第4篇

1建筑与雕塑的亲缘

1.1建筑与雕塑的历史渊源

目前,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范畴已经无可争议,然而建筑的公共艺术性很容易被忽视。从建筑与雕塑的历史渊源看,从古至今,它们就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像人和影子的关系一样,相互依附,相互影响。追溯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的建筑活动始终伴随着雕塑艺术的创作而发展。从古埃及开始,雕塑就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民在石器时代就已经用庞大的雕刻艺术来装饰建筑物。建筑发展到古希腊时期,雕塑成为神庙建筑装饰的典范,大量雕塑依附在神殿之中,以帕台农神庙建筑为主要代表,它是雕塑艺术与建筑工艺的一次完美结合。到了欧洲中世纪时期,建筑和雕塑主要为宗教服务,如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它融合了雕刻、壁画、建筑艺术,繁复精美的雕刻装饰在建筑内外融为一体,让人分辨不出到底是建筑还是雕塑。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盛行,圣保罗大教堂便是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教堂内外的雕塑为了配合建筑的曲面形态,大都设计为富有动态曲线感的造型,与建筑完美的配合营造出一种华丽的上升感。

1.2建筑与雕塑的同一性

建筑与雕塑还具有很强的同一性关系,首先从内在角度上看,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都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以及情感,它们最终都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改善环境的作用,建筑与雕塑不仅是科学的、艺术的,而且还是人文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性是建筑和雕塑共同的精神内核。其次从外在角度上看,雕塑与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共艺术形式,它们都具有三维形态的空间特征,是以实体方式来营造公共空间,物质性和多维度空间是它们统一的基本要素。在用材上,雕塑和建筑有很大的相似性,如古希腊雕塑和建筑主要材料都为石材。古代中国的建筑材料大多为木料和泥砖,而中国传统雕塑的主要类型也是木雕和泥塑。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日新月异,同时雕塑的材料也丰富了起来,大量玻璃、金属等综合材料都被用在雕塑上,建筑和雕塑在工艺和用材上都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最后再从创造者角度来看,雕塑家和建筑家一直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雕塑与绘画作为姊妹艺术,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我们的建筑是雕塑和绘画与宏大体量的结合,拉斯金就曾说:“没有一位不是伟大的雕刻家和画家的人,能成为一位建筑师。因为他如果不是一位雕刻家和画家,他就只能是一位建造者③。”米开朗基罗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既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同时还是世界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师。

2公共空间中建筑与雕塑的交融

2.1建筑化的雕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建设改变了以往城市的面貌,取而代之的是宽广的马路、高耸的大楼、开阔的广场等,城市空间的维度被扩大,这时的小型户外雕塑已经不能满足大空间的视觉需要和人们的审美追求。在材料和技术的推动下,新型的雕塑开始诞生,与其说是雕塑,毋宁说它是建筑化雕塑。此类雕塑作品不胜枚举,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就是典型范例。女神像高46m,加上基座是93m,它的底座是美国移民史博物馆,另设有电影院,从底座到火炬顶端之间设有内部旋梯(图1)供游客使用,由于游客要攀登171级旋梯才能到达女神像的头顶,所以后来在女神像基座安装了电梯方便游客上下。顶部女神头冠上的25颗宝石其实是女神像的观景窗口(图2),从头顶位置开始再攀登60级旋梯便可进入女神像的最高点,图1自由女神像内部旋梯图2自由女神像观景窗口最高点的火炬边沿上还可容纳12个人。这些可供人进入的空间使得自由女神像具有一定的建筑感,因此,美国自由女神像不仅是一座大型景观雕塑,而且还是一座百米建筑。在现代公共空间中,这类作品使人与环境的亲和性得到了加深,作为城市的公共性标志物,雕塑和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类似这种的大型建筑化雕塑的公共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它们的雕塑特性使它们大都被归纳至公共艺术的范畴内。

2.2雕塑化的建筑

在现代主义建筑盛行时期,建筑以实用功能性为主,摒弃了大量装饰,提出少就是多的设计口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局限性,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忽视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导致了千城一面的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蔓延,到处都是高耸冰冷的混凝土方盒子,很难满足公共空间里对环境的审美需要,更与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失之交臂,所以人们很少把方盒子状的建筑纳入公共艺术里去。1966年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抨击了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风格压制了设计师的才能,而且形式单调无味,严重影响大众审美的需要。于是,他预示着后现代建筑的新时期即将到来,给后现代主义建筑拉开了帷幕[4]。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出现,雕塑也发生着变化,在波普艺术和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大量雕塑出现在公共空间里,这些雕塑作品无疑给公共艺术形式增加了新的亮点。与之对应的建筑也逐渐呈现出富有雕塑感和公共艺术性的特点,比如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结构和管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殊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效果,这座建筑更像是城市中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品,它是具有现代公共艺术性的建筑。再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被称为20世纪的建筑奇迹,盖里在设计时扔掉了诸多建筑理论和经验,他更像个雕塑家,运用雕塑语言,通过艺术的手法把雕塑和建筑结合起来,他把自己的建筑理念和对当代艺术的精神体味结合成一座巨型雕塑,这座建筑无疑是公共空间中经典的艺术品。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对雕塑化建筑的支持,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对雕塑化建筑的催生,雕塑化建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对雕塑化建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便是借用计算机技术来构建富有动态的前卫建筑,她在北京的建筑作品银河SOHO就是其代表作,被誉为首都第一印象建筑,它同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一样,以奇特富有流动感的雕塑造型成为公共空间中一座具有标识性的公共艺术性建筑。虽然现代建筑不像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那样与雕塑结合,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当代先锋主义建筑不是雕塑化的建筑,我们要区别以往雕塑与建筑结合的形式,现代建筑与雕塑的结合方式不是通过以雕塑附加在建筑内外的形式来看,而是现代建筑通过对雕塑语言的提炼,用艺术的手法更象征性更全面性的与雕塑结合了,建筑不再是一座通过雕塑依附而存在的建筑物,而是一座独立的公共艺术化建筑。库哈斯设计的CCTV央视大楼(图3)便是很好的例子,央视大楼完全超乎人们对以往建筑的概念,它以雕塑语言来诠释建筑的形态,它是以一座巨大雕塑的身份矗立在城市的心脏。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形状让我们想到了雕塑家野口勇的环形雕塑作品(图4),它们十分相似,两件作品的重心设置极其一致,而简洁的环形形态也大同小异,这就很好的说明建筑和雕塑具有同一性,库哈斯用这种纯粹的雕塑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建筑如何用简洁的身姿与周围公共景观环境构成可以呼吸的关系,形成了让人过目不忘且精神振奋的公共艺术景观[5]。央视新大楼这座建筑与以往的建筑不同,它不仅与雕塑的表现形式一样,有着简洁和充满力量的外表,而且还和雕塑具有一样的隐喻功能。首先,它所代表的是社会公众心目中最信赖的媒体机构,所以它的建筑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是简洁、肯定、充满力量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其次,央视新大楼的设计理念也映射了当下的中国,大胆、创新、不羁,它摆脱过去所带来不必要的包袱,对未来充满信心及憧憬,它就像一个迈着大步的巨人,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佳写照。从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来看,央视新大楼和雕塑同样具有公共艺术属性,它显然是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化建筑。图3CCTV央视大楼图4野口勇环形雕塑作品随着现代建筑与雕塑之间的有机结合,雕塑语言已然成为建筑构造中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正如英国学者彼得•柯林斯所说:“我们从过去40年中所目睹的变化,并非由于雕刻从建筑中消失的事实,而是由于建筑已经变成了抽象雕刻的一种形式的事实[6]。”如果说建筑化的雕塑是公共艺术的新形式,那么我认为雕塑化的建筑它就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建筑;形态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的结构艺术

结构是建筑存在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通过结构技术的创造和运用,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变的更加强烈和明显,结构的美学作用日益成为建筑公共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艺术的结构美包括支撑意义的建筑结构和哲学或语言学上的结构定义两方面的理解。支撑意义的建筑结构要支撑和构成整个建筑物,并提供相应的空间来供大众使用,因此其机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审美需求。建筑的结构体系及构造形式的研究是建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造型奇特或是有特殊结构要求的建筑来说,其复杂的结构构造本身就具有形式美感,并散发着非同一般的艺术气息。在某些意义上,建筑和结构是一件建筑作品不同角度的度量,“建筑即是结构,结构即是建筑”。建筑与结构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哲学

关系。一座建筑是由复杂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如果将色调、采光、温湿度等也看作是建筑的层次结构的话,这些层次结构的设计不仅需要有使用功能,还需要有艺术审美功能。

以鸟巢为例,设计师赫尔佐格・德梅龙通过桁架的交错构架,运用抽象、相似的手法模拟自然形态下的鸟巢结构,赋予体育馆以原生态的生命力,并使部分桁架承担其交通功能,增加其功能实用性。赫尔佐格 德梅龙将“鸟巢”的外部建筑表皮,内部结构支撑,空间功能构成都通过建筑结构构成来实现,虽然其中也存在着经济上的浪费,和施工技术的不成熟,但是将材料、结构、形式相交融的想法,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2、建筑的色彩艺术

对于一切利用造型的方式产生视觉效果的艺术活动来讲,色彩是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并被广泛和巧妙的运用着。色彩在绘画、服饰等设计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在公共艺术与建筑的交融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了解研究大众对色彩的感知和反应,研究色彩在建筑设计作品中的表现力,对于理解和把握色彩对公共建筑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点、线、面、体、材质和色彩这些建筑视觉造型元素中,色彩是其中最能创造气氛及传达情感的。秩序、节奏和变化是色彩表现技法的重要因素,它们是设计具有美感的作品的必备的因素。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运用会破坏建筑造型效果。在造型设计过程中,不能孤立表现色彩,而色彩必须要服从形体的构成关系。

以“水立方”为例,“水立方”在白天披着淡蓝色的“外衣”,而这种淡蓝色与天空的颜色接近,让人联想到大海与天空,水天相接,这种来自大自然的色调,给人自然恬静的感觉;夜幕降临,水立方通过自身的照明,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它的玲珑剔透、恬静迷人的特征。利用灯光延续了水“可变”的特质,光影的变幻时而是晶莹剔透的晶体,时而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亦可通过模拟水下光感产生水中的折射、透射和反射,形成视觉上的进深感和体积感。而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展现出不同的色彩搭配和不同的图案结构,让人有亦真亦幻的感觉,这正是设计中变幻的主题。

3、建筑的材料艺术

材料是阐释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物质基础。对材料构成形式、肌理美感的营造、材质搭配及材料与工艺结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是营造优质公共艺术的重要环节。在公共艺术与建筑交融的过程中,材料,作为建筑――这一特殊公共艺术的功能组成部分,逐渐摆脱功能与结构的限制,以表皮――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展示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和获取量增大。信息的表达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媒体、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的信息传播方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各种信息符号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表皮设计当中。建筑师试图通过建筑表皮捕捉来自信息时代的精神,反映信息时代的特征,通过建筑表皮设计,使人们参与到建筑表皮的欣赏和评价之中,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筑表皮上的 LED 灯带、灯管、电子液晶屏幕、各种印刷方式的公告牌等使建筑表皮披上了生动的静态或动感的文字、图案等信息符号的外衣。这些信息被嵌入建筑表皮内部,而不是作为附属品粘贴在建筑表皮上,建筑表皮和信息符号合为一体。表皮是表达信息的表皮;信息是构建表皮的信息。建筑表皮成为信息的载体,真正实现建筑表皮和信息符号的一体化,具有信息特征的媒体化表皮逐渐取代了传统立面要素语言,如比例、尺寸、体量等。这将扩展和突破建筑自身特有的语言,改变我们对建筑模式视觉审美观。将来我们会被充满信息特征的建筑表皮所包围。

参考文献

[1] 张绍龙, 张华强. 现代建筑形象发展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

第6篇

【关键词】于家村 公共建筑

一、于氏宗祠中的石头建筑文化

于氏宗祠是一座建于民国十年的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于家人也叫它宗庙、祠堂,占地300平方米,处于于家村的中心地带,突兀威严。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举行家族活动、执行族规家法、宴请议事的地方。于氏宗祠大门上方悬挂有一块黑绿色大匾,上面是四个金色大字“于氏宗祠”,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宇轩昂,两扇漆黑的大门上面横排着四行圆形的门钉,虽然简单,但装饰性非常强,门框上是红纸黑字的对联,门槛前面是石头台阶,两边是石头雕刻的方形门墩,用来支撑大门的门框、门槛。

于氏宗祠吸纳了南北建筑风格,集雄浑、婉约于一身,堪称绝胜,这也正暗合了于家祖上的身世。正是于氏祖先的江南血统及在京为官的多年经历,造就了于氏宗祠南北兼有的独特风格。院落为一进院落,里面供奉着先祖于有道及其后代先逝者,整个平面呈回字形,相比其他民居规格较大,墙面、天井均采用雕刻整齐的青石,简单而大气。正房矗立于三层石阶之上,门庭宽阔。长14米,宽8米,装有四扇花棂木门,木门旁边是砖砌的三尺窗台,花棂窗扇没至檐下。祠堂正中为“始祖于府君讳有道配贾氏神主”的神龛。祠堂院内院内有棵千年古柏,当地人称他为“旋柏、龙柏、茶柏”。据村中老人解释,因此树干旋转向上长,形似麻绳紧拧,故名“旋柏”,这也代表了于家人团结一心,勇于向上的决心;此柏树共生五个干枝,预示着于有道的五个儿子,故又称“龙柏”,取吉祥之意,这也是于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二、庙宇阁观中的石头建筑文化

在于家村五百年的历史中,建造了多处形式各异的阁楼、庙宇,如清凉阁、观音阁、全神庙、戏台、歌楼等古庙古楼,多达二十余座,几乎涵盖了村落庙宇的所有形式,这也正是于家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众多的古庙古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清凉阁、真武庙和观音阁。

(一)清凉阁。

突兀于于家村东头的清凉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明万历九年村民于喜春身大力强,佳品好义,独立兴修。阁下层所砌之石,多达万余斤重。下层东面悬一石桌裙,上镌梅花鹿,工粗而雅。

清凉阁的下面两层是于喜春所建,第一层为搭券四门式,二层、三层皆为庙宇,第三层是后人以木砖补葺封顶,整个建筑巨石堆砌,古朴之中不乏雅致。清凉阁一至二层全为石头结构,石墙石壁、石拱石券、石梁石柱、石阶石栏、石门石窗,遥遥望去好像一块天然巨石雕刻而成。此阁的天然奇绝之处在于,如此之高大建筑,竟然以天然青石为基,石与石之间并无任何辅料,完全用大小石块打干垒而成,建造十分奇特,其所用青石千斤以上的就有80多块,乃至一块石头一根柱,一块石头一匹梁,一块石头一面墙。石石之间排列并无规律,有的以天然之状砌入,有的却凿迹寥寥,横不成线,竖不压缝,整个构造豪放、粗犷,但细微之处却精雕细琢,颇见功夫。如悬挂于东门的“风动匾”,此匾虽是巨石匾,确饰以巧妙精湛的双童簇拥梅花鹿图样,以石楔固定,巧妙地悬挂手法使石匾能够大风不动、小风动,颇有力学价值。

作为于家村的点睛之作,清凉阁集美学、力学、建筑学、几何学、物理学于一体,巍巍然,凛凛然耸立于山间村首,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建造方法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二)真武庙。

于家村的庙宇之多不可思议,除清凉阁之外,颇具规模的庙宇还很多。明嘉靖年间的真武庙,建于高高的十五级台阶之上,是全村建筑最早、台阶最高的庙宇,巍峨高耸。庙门高大威严,门首高悬“默会万真”金字匾额。院中有一全石八棱香亭,每面刻有一句诗,和为一首七律:“宝鼎烟霏瑞霭庭,莲花瓣瓣附香亭。乘除有数更新制,偶正相排仿旧形。八面磨成璃映碧,一拳削就石仍青。乡民顶礼从兹肃,升降阶前仰圣灵”。真武庙是全砖瓦结构的建筑,这也显示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信仰,正殿是飞檐筒瓦,脊上雕有由七块砖雕刻而成的二龙戏珠装饰图样,雕刻十分精美,猫头的瓦筒,莲花的滴檐也给建筑的细部增添了几分精致。非常巧妙的是,在真武庙的对面居然供奉着观音,这是由于当时没钱修建观音庙,便在院中央高起地台,以八棱香亭莲花座为界限,坐南供奉观音,莲花座上的八句诗,寓意佛道共处,心诚则灵,是现存的非常珍贵的史料。

(三)观音阁。

观音阁是位于于家村南的又一颇具特色的石头庙宇,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是于家村的南门。该庙坐北朝南,共有两层,上砖下石,上层观音庙,下层石门洞。下层的拱门石洞供人行走,深达八米,是明清时期古道的出入口,石洞的石料规矩方正,虽经历史的风雕雨琢,但至今仍精细依旧,是于家村精工建筑之首。庙东是九级的露天石阶,顺石阶而上到达庙宇的第二层――观音庙,庙内三个神龛内,供有观音、文殊、菩贤三尊神像,每年的农历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日都会在这里举行庙会。

观音阁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庙宇的独特之处――重檐,与通常所讲的“斗拱重檐”完全不同,房顶前坡截然分成两段,宛如两房顶衔接,巧思妙想奇妙绝伦,房檐一前一后,相距四米,建筑方法十分罕见。五脊六兽的屋顶装饰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下层的石料雕琢方正、精细,属于家村建筑中的少有之作,体现出来精彩的艺术气质令人赞叹,观音阁的对面是建于康熙十四年的戏楼,两楼之间形成一个小型集会广场,成为全村休闲娱乐的又一活动场所。在这里还有一处非常巧妙的设计,那就是小广场中央的水井,它的功能在这里成了扩声用的扩声器,可见古人伟大的智慧。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影像装置艺术;全息投影;互动投影;地铁公共空间

在当代社会,公共艺术是一种极为重要和普及的艺术形式,也是所有艺术门类中与人的实际生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从艺术的本质来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应该被私密化,走向公共性几乎成为历史上所有伟大杰作的共同命运;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后现代主义,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艺术是否应该大众化、普及化这个核心问题上,显然艺术走向公共空间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趋势。本文所要探讨的公共装置艺术并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可以看到,公共装置艺术经历了从单纯的影像装置到全息投影再到互动投影的进化史,在这一进程中,公共装置艺术的公共性不断加强,它主要体现在创作媒材的多样化、展示空间的公开化以及与观众群体的互动性这三个方面。

一、公共空间的影像装置艺术

公共空间中的影像装置艺术首先是对环境有了一个限定——在公共领域之中,这就为影像装置艺术作品提供了在场性的依据,即面向于公众的空间展示。一方面,装置本身就带有“在场性”的特性;另一方面,影像作为视听语言,本身就是具有在场交流意味的镜像,它极大限度地模拟现实,越趋于现实就越具备符合人类本性的可交流性,可以说影像具备的是一种“拟在场性”。人类对于在场性的兴趣也驱使了影像越来越朝着模拟某种具体情景的方向发展,由黑白到有声,到彩色,再到宽屏幕,甚至是高科技支撑下的数字交互屏幕,科技带动人类竭尽全力地制造出不在场却又能够满足在场交流欲望的影像工具。影像通过具象的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给观赏者制造出了真实在场的假象,但这是具有欺骗性的在场,是一种拟似的“在场”。

正如艺术家艾未未所说“这些影像好像是现实最真实的记录,却是具有欺骗性的。它远离了现实,是和现实最近的血缘的背叛关系,极诚实地说出了最大的谎言。”影像装置给予了观赏者“在场”的直接体验并满足了观赏者在场交流的心理需求,在一种虚拟的空间中体现了一种近乎于传统艺术对现实的模拟又真切地附着了艺术家创作时的切身体验。

1.1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舞台之上的应用较多。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中心的特殊棱镜上,棱镜使用特殊的视觉角度屏蔽技术,让你看不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全息立体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全息立体投影技术也是多个世博展馆采用的展示技术。它能使立体影像出现在空气中或特殊的立体镜片上,和普通三维图像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呈现的图像具有“视差”,视差的存在使观众可以通过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来观察图像的不同形象,感觉有一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在四川馆,“城市的历史和文明”展区的假山上有一个环形膜投影装置,就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通过这个投影仪,游客能看到三星堆遗址的多种珍贵文物,如大眼阔鼻的金面罩青铜头像、身材颀长的青铜立人像;在广西馆的“钻石空间”展区,设置的全息影像系统能让游客看到广西首府南宁的地王大厦、南宁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的立体影像。它们还可以上下翻转,并不断由小变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到震旦馆,那里是世博园里应用全息技术最多的展馆。40余件珍贵玉器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逼真地呈现在2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令人叹为观止;在安徽馆还可以欣赏全息投影的“黄梅戏”或在湖南馆观看“魔比斯环”演绎的“桃花源里”后,随后更可以在日本、安哥拉、泰国等多个场馆亲身感受特别增加了各种触觉感官刺激的全息立体“体验”影像。

全息投影在艺术中的应用不止于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运用,而更像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艺术接受盛宴,主要体现在“全”字上,声、光、电的全面展现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实现了对公共艺术的通感式接受。所以全息投影在各大舞台、博物馆、展览馆等处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视觉,更是一种自我满足式的体验,人们在光影和科技幻化出的虚拟世界里感叹科技的技术手段神奇的同时不断跨时间、跨空间、跨感官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1.2互动投影

互动投影装置是观赏者与影像装置之间通过语言、动作、指令、接触等信息采集手法完成互动。这些信息的采集由触动设备来完成,如跟踪球、操作杆、图形输入板、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然后经过控制系统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再将新数据返回到信息输出设备,如投影仪、分屏仪、凹面镜、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完成最终的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的展示。

在图书馆、博物馆、科普展馆等场馆中最常见的有空中翻书装置,通过投影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相关的介绍。在展台上放置一本翻开的虚拟图书,当有人在展台前方伸手做出翻书的动作时,这本虚拟图书就会翻页,让观众浏览书的内容,虽然没有触摸纸质书籍时的质感,但听得到栩栩如生的翻页音效。空中翻书的原理,是利用影像识别技术获取参观者的动作,并将该动作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计算机内的应用程序则根据所捕捉的信号驱动多媒体动画进行翻书的效果表现。参观者只需要站在展台前方,伸出手臂,在空中做出左右挥动手臂的动作,则计算机就能识别出参观者的动作,参观者面前的电子书就会随着手臂的左右挥动进行前后的翻页,看起来很是神奇。这种多媒体展览方式区别于传统触摸屏技术,在形式上更新颖,视觉冲击力更强,沉浸式的交互形式能引起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因为它在展示过程中实现了对观众参与的强调,一方面没有观众的参与和劳动的消耗,作品就将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另一方面,观众也可以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劳动,他们具有了创作者的身份和对创作过程的切身体验。

墨西哥艺术家拉法耶·罗札诺·汉墨(Rafael Lozano-Hemmer),以公共空间的大型互动艺术装置著称,常运用互联网、投影机、传感器、跟踪系统、声音、电力、照明等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和观众的互动,探索个人行为对空间的反馈。其作品《扫描之下》设置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夜晚广场灯光下行人的黑色影子上投射出彩色的人像投影,投射的人像正面仰视着地面上的行人,给过往行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武汉地铁二号线公共装置艺术设计理念

2.1政策与理论指导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科技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定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之中,民族前进的每一个印迹都闪耀着科技的光辉。今日的中国,在亿万人民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将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意义重大。十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实现武汉城市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已经成为发扬文化,弘扬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艺术介入城市,愈发彰显其文化感召力的阶段,利用科学技术融入艺术手法,达到新艺术媒介的手段,使公共艺术作品传达人文风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2.2创意与城市融合

装置艺术往往通过其互动性吸引观众的参与,从而产生艺术的经验,这种体验方式为地铁建设带来福音。地铁建设是未来五年带动武汉城市建设发生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工程,科技又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当重点工程和反映江城印象的艺术相结合时,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精神需要将时代精神和区域文化内涵相结合,整体的艺术设计思路与政府打造的“设计之城”、“创意之城”、“读书之城”、“文化之城”相适宜。将武汉地铁公共艺术装置通过用科技传达艺术的手法体现城市的精神和人文气息,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并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展示武汉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让人们增加对城市和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这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可直观阅读城市的方式——这与绘画和雕塑需要单向的安静的欣赏截然不同,是探索视觉图像与现实的关系的重要尝试。

三、武汉地铁公共装置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

1.光谷广场站

本站艺术设计的主题是“科技之城”,表现方式是光电壁画和互动投影。

光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华中地区的比重和产值均处于首位,光谷消费的商圈也日益成熟壮大,众多大学新区和不断建成的高新产业园皆落户于此。光谷,俨然成为武昌地区的一个科技和人文的社区。经过对光谷片区的综合分析,艺术设计团队一致认为,高新技术是一个朝阳产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的熏陶,所以此站壁画以当代接头抽象的涂鸦绘画表现传统的楚文化内容。我们可以在壁画中找到传统楚文化中神似外星生物的人物形象,抽象后的风鼓图、楚国的漆器、玉器、纹饰,也可以看到各国钱币的趣味符号变形(如图1)。壁画倾向于用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形式,让其产生巨大的艺术共振效果。用轻松又贴近大众的方式去表达原来高高端坐在博物馆,展览馆的文化形象符号。

本站壁画的图案采用金属镂空雕刻工艺,内衬聚碳纤维板,内部采用电子编程照明技术,形成层次丰富、变幻离奇的光塑装置艺术;同时,壁画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安装有8台互动投影机,将影像投射到壁画上,通过红外骨骼识别器,让人与壁画产生互动,人与作品合二为一。

图1 光谷站的光电壁画实景图

2.江汉路站

本站艺术设计的主题是“时尚江城”,表现形式是汉白玉壁画和360°全息投影。

一条江汉路,百年奋斗史。面对代表汉口商圈的地标性站点,分析它的受众人群,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此战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为6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壁画,壁画内容为反映江汉路地块从形成到当代的典型人或事,是时尚更深层次的展示。以点成线,串活江汉路的前世今生,以期望用活泼的艺术设计表现方式,传达历史的深蕴,从而让如今穿行于此的时尚年轻人进一步理解“时尚”的含义,增强其所处城市的文化认同。

中厅的全息投影用极具时代感的高科技设备结合手工铜雕锻造的艺术设计手法,表现江汉路这个商业中心地带(如图2)。360°全息投影除了前卫的艺术效果,它在地铁日后的运营期间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上,由于最佳视角决定底座的高度,地铁站人流量大,因此我们考虑到了观众的最佳视角问题,并将底座设计为1.6米高,使成像保持在合理的高度,从而避免了前排观众挡住后排观众视线不佳的体验。控制合理的底座宽度,来保护设备的安全。为防止设备可能遭受人为的破坏,我们将底座的水平尺寸设计为4*4米,使LED屏与观众之间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该设计充分体现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与互动关系的新体验下,人性化的关怀得到彰显与提升,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充满灵动性的空间意味,为地铁建设带来更具魅力与新颖的解读方式。

图2 江汉路站中厅全息投影实景图

四、研究的意义

现代科技的强大创造力与无限的艺术想象力的完美结合,它为公共空间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展示。在20世纪前的艺术史中,观赏者与艺术作品一直处于“看”与“被看”的关系,艺术作品通过富有独特性的视觉语言来传达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以达到一种自我意识的满足,这种自我迷恋与观赏者没有直接关联,他们只是艺术作品的看客,无法对作品的艺术表达产生正作用或反作用。直到20世纪装置艺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单向的关系,观众才第一次被纳入作品的动态结构中,但是观众的作用和意义仍然被很大程度地限定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媒介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互动模式,才彻底改变了传统中艺术媒介的“线性秩序”,颠覆了以往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之间单向传播的途径,观赏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参与者。观赏者将从生活中所获得的个人经验与艺术家有意识的解体重构艺术共同合作,来完成作品的艺术表达。

影像装置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新兴的艺术样式,涉及到地铁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形式之灵活、演进速度之快速,需要研究者及时的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和探究。公共空间中影像装置艺术具有未来性,很多国家都在研制和不断完善。艺术领域的先锋性和创新性,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展示,毫不夸张的说,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不光在艺术上也在科技上占领了制高点,可见公共空间中影像装置艺术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大好的前景之下,我们可以把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在公共装置艺术中的运用定性为是一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这种融合要想取得成功,我认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进:第一,如何提高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艺术性,尤其是公共装置艺术的艺术表现力,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这种科技效力的展现过程还是略显简单和粗暴。要充分实现科技的无痕式融合,可以综合考虑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以及舞蹈艺术中去寻求突破口,尤其是在形式上。第二,在内容上去提升文化内涵,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优势在于这种技术媒介可以实现对艺术接受的无差异化,也就是说在一个艺术的过程中它消除掉了观众们因为文化、语言以及地域差异所造成的对艺术理解的偏差,但是一种无差异的艺术接受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困境中,因此在武汉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当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地域文化与科技语言的充分融合与协调,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希望在以后的公共环境营造中大胆地把这种新的技术烙上文化的烙印,让它在不同的展示空间和场所中充分吸纳当地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底蕴,这也是此次研究的初衷与期望。

参考文献:

[1]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李勋祥.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1.

[3]许婷.互动媒介艺术[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2.

作者简介:

何 明,湖北美术学院 教授。

第8篇

[关键词]剪纸艺术;我国现代建筑艺术;象征语言;共通性

引言

文丘里(Robert•Venturi)曾说:“建筑是带象征的遮蔽物。”[1]建筑艺术中的象征,往往是通过构筑特定的空间形式或外部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反映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现象,达到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情感上的交流。然今,我国许多建筑师满足于对西方建筑的抄袭和模仿,过度注重建筑的造型,曲解了建筑象征性的本质。中国现代建筑应受到正确的象征语言的引领,我们也许能从中国的传统象征艺术“剪纸”中找到答案。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它的象征意蕴寄托了艺术家真挚的感情,承载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出无限深远的意境。剪纸对于象征语言的运用与建筑的象征手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应成为我们当代设计取之不尽的资源,成为指引象征设计之路的灯塔。因此,本文选择了“剪纸艺术与我国现代建筑艺术在象征语言上的共通性”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从象征寓意和象征表达两方面入手,目的是增进建筑美学与民俗美学的融合,同时希望剪纸艺术与我国现代建筑艺术在的象征设计上碰撞出火花。

1象征寓意的共通

象征寓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存在,它是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对话的语言,或是传达作者对地域时空感受,或是诠释作者对文化民俗的理解,或是呈现作者对美学精神的追求。如果没有了这些象征寓意,无论是剪纸还是建筑都将成为毫无生命力的摆设。下面就从地域象征和精神象征2个方面,浅析剪纸与建筑在象征寓意上的共通。

1.1地域象征的共通

“艺术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的审美意识的直接反应,它离不开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2]每一个艺术家都和他所生长的故乡本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每一件艺术品都带有它所在地域特有的烙印,因此地域特色往往成为象征寓意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剪纸艺术,不可避免的收到地域气质的影响。早期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凶吉祸福与人们的命运紧密相关,所以剪纸题材往往象征和寓意着人们对原始自然的崇拜和改善恶劣自然环境的希冀。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地域差异逐渐显著。南方剪纸受到雅致秀逸的南方山水的熏陶,寓意着“小桥流水、清新自然”的剪纸数不胜数,体现了宁静而恬淡的地域特色。相反,北方剪纸受到苍凉粗犷的地域影响,剪纸手法粗狂豪放、面块突出,象征着黄土原始稚拙之态,反应了人们“剪纸为兎,锄禾杂防,竞逐得脱”[3]的农耕文化。“橘逾淮而北为枳”[4],同样,阳光、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也赋予了各地域建筑特有的象征寓意。中国地域辽阔,民居建筑异彩纷呈,如徽州民居、傣家土楼等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同样,现代建筑也能展现各个地方民众不同的性格和生活图景。例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图1),这座建筑体现了苏州柔情似水的园林特色,象征着南方地域水墨山水的诗情画意。置身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南方居民舒适优雅的生活姿态。建筑中的小细节同样可以蕴含着地域象征,例如王澍的作品“拆筑间”(图2),利用院子投射到走廊的自然光,借助“墙与漏墙”,模拟了中国的传统“院子”,色调优雅,带有浓浓的中国地域色彩,又富有现代感,寓意着对传统建筑的尊敬,和对过去院落平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和怀念。总的来说,建筑与民间剪纸艺术都具有不同地域的遗传基因,透过一个地域的建筑和剪纸,可以窥视这个地域在审美文化上的特色,体验当地的民族性格和生活姿态。

1.2精神象征的共通

“艺术是自然在人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展现生活及精神世界的形象传达。”[5]艺术的生命不能脱离人的文化精神单独活着,文化精神也是象征寓意的重要内容之一。剪纸作为一种由民众本能情感愿望而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理想与信念,处处洋溢着人们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例如,剪纸《鲤鱼跃龙门》(图3)象征自我激励的昂扬精神;剪纸《鸡冠花》(图4)象征着剪纸艺人希望家人朋友能有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剪纸《女娲补天》象征着对神明的崇拜和对坚持精神的赞颂。同时,作为中国吉祥文化之一,剪纸还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例如吕胜中的《天地合、万物生》(图5),它们表现出理想和浪漫的美学风格,透露了返璞归真的气质,是精神象征的典型艺术代表。同样,现代建筑有了精神象征才能称为建筑艺术。建筑的纪念意义、宗教意义等都可以归为建筑的精神象征,都被寄予了人类美好的理想。例如浙江平湖李叔同纪念馆(图6),位于平湖市的东湖之畔,设计师采用了“水上莲花”七瓣莲花的独特造型,象征着“清水出芙蓉”的宽广胸襟和高洁品格,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再说辽宁医巫闾山山门(图7),它是以建筑的外形,承载了一种精神的内核。两两相对的4只“手臂”同时向前伸出,在即将交叉的一点上忽然定格,定格成一幅古建筑的剪影,寓意着视接八荒的憧憬和精骛八极的企盼。人与自然的共生思想也是建筑的精神象征的重要内容。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依然是许多中国现代建筑师的目标。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图8),位于北京西北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与山石、湖水、花木相映成趣,寓意着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由此可见,剪纸与建筑所象征的精神,或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或是对先祖的崇拜与纪念,但他们无疑是共通的,这些精神让剪纸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长存不朽。

2象征表现手法的共通

“中国是情感含蓄、委婉的民族,不喜欢‘一览无余’的直白和粗鄙,而喜欢‘言有尽而意无穷’、‘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蓄美。”[6]我国的剪纸艺术与建筑艺术的象征手法都含蓄隐喻,满藏深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也是异曲同工,下文从构图、色彩和符号3个方面来阐述。图2“拆筑间”

2.1构图象征

归纳来说,剪纸艺术构图的常用手法有对称和反复,构图形式分为圆形构图、“卐”形构图等。对称是重要的形式美学法则之一,对称的剪纸作品能给人一种稳定、大方的形式美感。如吕胜中的《天地合、万物生》剪纸作品,对称的手法结合点线面的运用,使画面律动感强烈,象征着生命律动的初始。剪纸中的圆形构图最能体现均衡和谐的圆满性。中国名俗文化把“圆”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来对待。圆是和合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满团圆生活的向往。例如《百寿图》(图9)喜花采用圆形折叠的剪纸手法,方圆相接,虚实相应,凸显出具有拼图平稳、完整、气派、均齐的效果,又显示出欢乐、喜庆的氛围,体现百岁老人热爱生活的热抒情怀[7]。同时柔和的曲线构图也与女性特有的精神内质相符,寓意着柔顺、善良、谦卑、礼让等内涵。相反,直线构图例如“卐”字纹(图10)、三角纹、菱形纹等形式的剪纸,带给人坚挺、稳定、严肃、庄重之感,象征着秩序与进取,带有崇拜的色彩,往往用来表现祀神、巫术和祈愿等主题。构图布局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在我国现代建筑中同样受用。对称的建筑形态隐喻着稳定、权威、尊贵与可靠。例如新苏州站(图11),对称的形体布局,融入了传统苏州园林院落特色,传达了大型公共交通枢纽应有的磅礴气势。圆形的平面构图也应用广泛,例如广东南海“土楼公社”(图12),沿用了传统客家土楼的布局,并对空间进行再创造,使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围合式的布局象征着聚族而居的生活状态和人与人之间亲切团圆的邻里感。在建筑中,直线交错的构图往往突出强烈的空间序列感,营造肃穆庄重的氛围。例如遇难同胞纪念馆(图13),雕塑式的片墙层层交错,突出了行走序列,营造了肃穆、沉静、震撼人心的空间环境,寓意着对遇难同胞的沉痛悼念和对人性灾难的反思。剪纸艺术的构图布局是二维的,而建筑布局却是三维的,但本质上,它们的构图象征是共通的,它们都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布局方式表达象征寓意。掌握两者构图规律的互通无疑是我国现代建筑师的宝贵财富。

2.2色彩象征

“色彩的象征性是指色彩作为某种观念或感受或联想的一种形式,是色彩情感的进一步升华,能深刻地表达人的观念和信仰。”[8]色彩象征是象征表达的常用手法之一,在剪纸艺术和我国现代建筑艺术中都能找到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运用。剪纸色彩象征范围很广,被誉为“鲜花盛开的艺术”。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以单色为主。单色剪纸颜色单一纯净,红色象征着吉利和阳气,也寓意着四季红火;绿色象征着万年长青;黄色象征着富贵、权力与至尊之气;紫色象征着对已故人的尊重,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白色和蓝色则是生命力的象征。当然,如前文所述,剪纸的象征带有地域色彩,不同地区和民族剪纸颜色的象征含义不同,例如满族剪纸中的蓝色更多的象征着凄凉悲痛的情绪。在人类智慧的光芒下,建筑物的颜色也巧妙演绎在宗教、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象征。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图14),采用了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红”,象征着中华民族热情、奋进、团结的品格,也传达了喜庆、祥和的情感。建筑中的蓝色象征平静、清新和舒缓,使人联想到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图15)”,蓝色的立方体呼应了游泳中心的主题功能,同时传递出宁静、柔和之气氛,象征了运动员平和的奥运心态。事实上,建筑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建筑材料为前提的,材料承载了情感和色彩信息。王澍对砖的应用可谓出神入化(图16),他创作的建筑立面常用各种色泽质感的砖拼合镶嵌在一起,形成较为统一的色系,棕灰色的建筑色彩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表达了王澍对自然的敬仰。建筑色彩还能通过周围环境来表现,绿色植物就是最常用的要素,例如深圳的万科中心(图17),丰富的屋顶绿化为建筑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即符合该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同时寓意着企业的生机与活力,给人淡定、和谐的心理暗示。色彩的象征性能触动人们的心灵,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剪纸艺术与建筑艺术只有做到色彩与象征性的完美契合,才能更加深刻的表达作者的观念与信仰。

2.3符号象征

抽象的符号是艺术家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使用并逐渐固化为观念性的代替物。恩斯特•卡希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9]剪纸中的抽象符号在长期的积累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表1列举应用较广的吉祥符号。我国现代建筑艺术的符号象征范围不如剪纸广泛,但符号来源更明确,即古典或传统建筑的某些元素,经过简化、抽象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实际上就是用局部代替整体。建筑中的符号象征多体现在建筑形体和建筑立面上。在建筑形体上,许多雕塑、构筑物都采用了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加以抽象,例如斗拱(图18)。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建筑立面将砖的符号放大,经过不断的重复形成完整的建筑表皮,寓意着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是建筑传统美与现代美的交融(图19)。艺术抽象符号是一种暗喻,与中国含蓄的情感表达相结合,为剪纸艺术与建筑艺术的象征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并折射出了一个时代、地区、民族文明与精神。

3结论

本文选取“剪纸艺术”与“我国现代建筑艺术”在象征语言上的共通性为研究对象,以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分析的手法,分析二者在象征寓意和象征表达上表现的共通性。在美学上,努力丰富建筑美学与民俗美学之间的联系;在设计上,希望为我国现代建筑师创造更有意义的建筑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参考。综上,所谓的象征型艺术不是浅显的复制和随意拼凑,而是可以从象征寓意和象征表达上出发,从地域、文化到色彩、布局等各个方面进行斟酌,抒发真情实感,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象征。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7.

[3]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649.

[4]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M].[5]朱狄.艺术的起源[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82.

[6]仝琳.“形”上之境———中国传统图形之哲学精神[D].天津美术学院,2007.

[7]濮军.喜花吉祥———世纪老人胡家芝的剪纸艺术[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8]周春媚.中国装饰艺术美学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8.

[9]卡希尔.人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5.

第9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 结构; 技术; 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共建筑设计的结构创新在当代建筑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结构是支撑建筑的主要部件,也是制约和促进建筑形态创新的主要因素,富有创造性的使用结构因素,将设计出意想不到的建筑形体和新奇的建筑形象。通过结构进行的公共建筑形态创新主要包括发挥技术极限、挑战重力的结构形态; 运用结构特性、营造动感的结构形态和展示设计内涵,塑造细部的结构形态三种形式。

一、挑战重力的结构创新

在传统公共建筑的设计中,结构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建筑的稳定与坚固,而要想维持建筑的稳定与坚固,机构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地球的引力,也就是重力。纵观整个公共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挑战重力始终是建筑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如古罗马的万神庙创造的巨大穹顶就是古代建筑师挑战重力的结果。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使建筑的结构技术在解决了工程技术问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建筑形态的塑造,这种转变,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表现的愈加明显。

从高层建筑发展的初期,建筑就呈现出试图挑战重力的束缚,向更高的空间发展的趋势。让·努维尔( Jean Neuvel) 设计的巴黎无止境大厦( Tour Sans Fins) 方案位于巴黎西郊的德方斯新区,大厦采用了“生长型”的结构体系,越向上使用的是越轻巧的金属结构,塔楼在顶部的附属设施全用环形玻璃板外墙遮挡,并为了减小风阻穿有一系列空洞。无止境大厦方案虽未能实施,但也说明了人们挑战地球引力的决心。这种决心到了2010 年,被迪拜塔以828 米的惊人高度推向了顶峰。

北京CCTV 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更是另辟蹊径,不在高度上与重力宣战,而是采用了三维的环形形态,从水平方向展示人类技术的力量。在CCTV 新总部大楼建筑师瑞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的眼里,传统的摩天大楼垂直向上的形式已经失去了创新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创造力轰然倒地。”大楼形态仿佛两个巨大的“Z”字交叉缠绕,在环形的顶部成直角的70 米巨大悬挑结构,在成为了大楼结构巨大难题的同时,也展示了现代技术的惊人威力和建筑师对传统摩天大楼形态的突破。而挑战地球重力是这种突破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之一。大楼用一个扭曲暧昧的形体来平衡北京的过去与未来,彻底摒弃了方正稳重的传统风格,并以这种方式关注着北京和被北京所关注。

二、营造动感的结构创新

与其他造型艺术不同,建筑造型始终给人以坚固、稳定和不可移动的感觉。传统建筑的结构形态由于人们心理和技术的要求,会尽量避免松散、摇摆和带有弹性的结构形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不再钟情于稳定的结构形式,运动和动感成为了建筑结构追求的新潮流。

现代建筑设计把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认为的分成两个部分,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分离使得两个方面都受到了重大损失。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试图将建筑与工程重新组合到一起,通过结构的创新营造建筑形态的动感。由卡拉特拉瓦设计的法国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是里昂与圣修伯里机场间一条新开通的铁路干线的终点站,委托方要求新建的客运站不仅能够满足客运功能的需要,而且应该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标性建筑。客运站的动态体现在轮廓和结构构成部分的排列中,卡拉特拉瓦在客运站的入口前设计了V 型混凝土拱座连接四条钢拱的底端,这些钢拱在形态上凌空而起,中间的一对钢拱沿着客运站屋顶线构成屋脊,两边的两条钢拱横跨120 米,仿佛巨大的翅膀,将客运站功能区揽入怀中,建筑师通过这样的设计试图影响出行者的心理,使人们将沉闷的被动的出行转化为难忘、愉悦的动态庆典。

圣地亚哥设计的另一座建筑,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将能够在水上运动的物体作为建筑的基本形体的灵感来源。建筑采用巨大的折叠结构,双曲线形状的屋面由金属钢条制成,从中间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由36 个钢条排列组成,这些钢条的长度从32 米逐渐减少到8 米,从而形成特殊的屋面形式。屋面的下面是一系列树状钢管按螺旋形状排列而成的支撑体系,悬臂式的结构体系支撑着上面的双曲面屋顶,每根钢条的倾斜角度都不相同。通过这些独特的结构形式,建筑师创造出了一座富有动感的建筑形态。

三、塑造细部的结构创新

“追求对事物精微方面的控制力正如同对宏达的向往一样,是体现人类理性力量必要的一个环节。”公共建筑的结构不但对建筑的主要形态发挥作用,经过建筑师精心处理的建筑结构,在建筑的细部也能够对建筑的形体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对细部的表现冲动来源于对理性力量的崇拜,这种来源于人类内心意识的力量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展现在公共建筑设计的各个时期。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就是一个使用结构对建筑的细部进行刻画的典型实力。密斯能够熟练地使用建筑的结构构件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创造出和谐富有美感的建筑结构形式。

他以一种间接、精确的设计方式,将建筑的细部构件进行提炼,在每一个细部处理与节点连接上都进行精确的推敲。这使密斯的作品具有一种精致、高雅、纯净的美,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塑造建筑细部结构的完美典范。在当代,许多建筑师同样对使用结构对建筑的细部进行塑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